易经全本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1:23:49

点击下载

作者:王道正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易经全本详解

易经全本详解试读:

序言

易经是滥觞于渔猎时期,距今约六千七百年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书,是全世界唯一一部以八卦符号撰系文辞而成的书,是最简朴古奥、艰深晦涩的一部书,是诸经之首、具有恒久魅力的儒家经典,是中国哲学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东方文化的奇葩,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天书”。

易经古称《周易》,“易”是经名,是古代卜筮之书,“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之义,“经”有“常”“恒”“经典”之义。孔仲达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古代有三种不同的易,《周礼·春官·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大卜,卜筮官之长,这三种卜筮之书并称“三易”,分别属于夏、商、周三代。夏代的《连山》以艮卦居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群山连绵,故曰《连山》;商代的《归藏》以坤卦居六十四卦之首,坤为地,地藏万物,故曰《归藏》;周代的《周易》,以乾卦居六十四卦之首,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曰《周易》。《周易》约成书于西周(前1046—前771)初年,距今三千多年,自西汉开始被尊奉为经,故《周易》通常被称为“易经”。相传伏羲氏始画易经八卦,周文王姬昌(前1152—前1052)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爻辞,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作《十翼》之传。

易经内容广博,气概宏大,哲理深邃,有天道、地道、人道,范围天地之化,曲成万物不遗,是人生智慧的集大成者。廖名春先生说:“《周易》及其易学,囊括了天、地、人间的一切知识,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汇。”易中天先生说:“《周易》不但是中国智慧的‘金字塔’,也是中国智慧的‘昆仑山’,即万水之源。讲中国智慧,不能不从《周易》开始。”可以说,易经既是窖藏在中华文化源头的老窖,又是数千年奔腾不息的活水;既是深奥难懂的玄学,又是充满辩证理念的哲学;既是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秘籍,又是个人独善其身的祖传家训;既是高山之巅让人奋起自励的雪莲,又是山涧溪边使人神清气爽的绿叶;既是强身健体的滋补药,又是安神定心的养心汤。孔子五十岁学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读易“韦编三绝”。易经是人生的导师,学了易经,“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不仅可明于天之道,还可察于民之故。易为君子谋,更为君王谋,古人云:“不学易,不可为相。”学习易经,不仅能修身齐家,还能治国平天下。

经、传是易经的两大系统,阴、阳是易经的核心理念,卦、爻是易经的基本符号,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是易经的思维特点。易经以天道明人事,天人合一、顺天休命是易经的天道观,厚下安宅、容民蓄众是易经的民本观,正位凝命、持守中道、刚柔相济是易经主张的做事准则,团结宽容、以虚受人、诚信坚定是易经倡导的理想人格,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慎言节食是易经主张的君子修养,用晦而明、裒多益寡、施禄及下是易经倡导的领导艺术,非礼弗履、明罚敕法、议狱缓死是易经的法治主张,保民育德、崇德广业、教思无穷是易经推崇的治国之道,朝乾夕惕、做事谋始、思患预防是易经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致命遂志是易经倡导的价值观念,革故鼎新、整治积弊是易经倡导的革新理念,泰极否来、剥极而复、穷上反下、盈虚损益、既济未济是易经的辩证思想。

易经不仅涵养了中华数千年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而且直接启发了国外科学家对自然科学某些领域的研究。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1646-1716)声称,中国的易经六十四卦次序图、方位图和他发明的“二进制新算术”完全一致,认为这不可思议,应该让他加入中国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提出“原子模型假说”并得到证实,是深受太极图的启示。

阐释易经的著作共十篇,称为《十翼》,是理解易经的桥梁,相传为孔子所作。“翼”是“羽翼”“翅膀”“辅助”之义,与“经”相辅而行。《十翼》又称为“易传”。经、传习惯上并称易经,而实际

上经

、传的写作年代相距五六百年,且严格意义上讲,西周初年形成的《周易》本经才称易经,因此,此书之经、传分别排列、解读。

易经有四个要素:象、数、理、占。“数”即筮数,易经原本象数,发为义理,象数和义理是不能分家的。易经的经文本是一部经典的占筮之书。《易经·系辞上》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台湾易学家刘君祖在《易经与现代生活》(上海三联书店)一书中说:易经“诠释当下,预测未来,冥冥之中所显示的神机,却又莫测高深,让人目眩,惊异不已”。易经明白无误的占验之辞有如卦师铁口直断,因此,学习易经有必要了解占卦和解卦的基本方法。古代占卜包括占筮和龟卜。蓍曰筮,龟曰卜。占筮是用蓍草起卦来推测吉凶,其方法载于《易经·系辞上》,称为“大衍筮法”。龟卜是以灼烧龟甲后的裂纹来推测吉凶,其方法已失传。周人用蓍草,方法是筮,蓍为数;殷人用龟甲,方法是卜,龟为象。但占筮、命理、风水都是易经的旁枝侧叶,古代圣人神道设教,旨在教化天下百姓;今人研易明理,重在进德修业。

本书内容包括原文、注释、今译、综论、延伸阅读,六十四卦卦名一律单列详解,经、传之疑难字一律夹注拼音,卦辞、爻辞、彖传、象传逐字逐句解释,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详尽注解,每卦之后都有总结性的“综论”,“综论”之后是与该卦内容有关的“延伸阅读”。全书象数和义理紧密结合,注释详尽,翻译流畅,结构严谨缜密,内容丰富,开卷有益,阅读无障碍,入门最便捷。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之蕴,广大悉备。让我们一起进入易经的时空隧道,探赜索隐,研几揣摩,分享先圣赠给我们的妙不可言的文化美餐。

本书广泛参考和借鉴了先儒时彦的著作,辩证地吸收了古今研究成果,对有些著作和成果未能一一注明,在此谨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本书数易其稿,但限于笔者水平,力所不逮,舛误之处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王道正2014年2月2日于四川达州

易经知识汇释

为方便理解,这里对

易经

的有关知识做一集中简略的介绍。

易:一是指一种名叫蜥蜴的虫类。蜥蜴又称变色龙,颜色善变,这和易经“变易”的思想相吻合。二是指古代用来预测未来吉凶祸福的书籍。这种书籍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是指日月为易。古人认为“易”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月”字,日月交替带来了阴阳变化和四季更替。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个方面的含义。

周易:一是指周代的占筮之书。“周”指周朝,“易”指用于占筮的书籍,以区别于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二是指周知万物。易经内容广大,无所不包,即东汉经学家郑玄说的“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易经:广义上,通常指《周易》的经和传;狭义上,指《周易》的经文部分,包括卦象、爻象、卦辞、爻辞。

易传:一般指先秦解释易经的七种十篇文章,即《十翼》,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翼》是学习易经的辅助性文章,“翼”是翅膀、辅助的意思。

爻:爻是指易经中八卦的组成符号,分阴爻和阳爻。“爻”是效、效仿、模仿之义,“爻”就是效法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阴爻、阳爻:易经用虚线“——”表示阴爻,用实线“—”表示阳爻,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一阴一阳之谓道,阴爻和阳爻象征一切对立的事物。

爻辞:爻画之下的文字,称爻辞。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乾卦有用九爻,坤卦有用六爻。

爻题:即爻的名称,也称爻名,位于爻辞之前,表明该爻的阴阳性质和所在的位置。爻题中的“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另一个字表示爻位。如:初六,“初”表示爻在最下位(从下至上第一位),“六”表示阴爻;六二,“六”表示阴爻,“二”表示爻在从下至上的第二位;九五,“九”表示阳爻,“五”表示爻在从下至上的第五位;上九,“上”表示爻在最上位(从下至上第六位),“九”表示阳爻。易经初始大概没有爻题,似晚周人所加。

爻位:指爻所在的位置。易气从下生,每一个六爻卦,爻位从下往上依次称初、二、三、四、五、上。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爻序之位、阴阳之位、尊卑之位、三才之位、吉凶之位等几种。

爻序之位:初爻是始位,上爻是终位,二爻是下卦中位,五爻是上卦中位,三爻、四爻是上下卦际之位。重卦第一爻称“初”,表示卦爻的时间性,由下而上,不断发展、递进;最后一爻称“上”而不称“终”,表示卦爻的空间性,由低到高。初与终对,上与下对,每一爻都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两重含义,每一卦就如同一个小宇宙。

阴阳之位:阴爻和阳爻当位则吉,不当位则凶。

尊卑之位:初爻象征元士,二爻象征大夫,三爻象征公卿,四爻象征诸侯,五爻象征天子,上爻象征宗庙(祖先);或初爻象征庶人,第二爻象征大夫,第三爻象征诸侯,第四爻象征宰相,第五爻象征君主、天子,上爻象征太上皇、宗庙。

三才之位:初爻、二爻象征地,三爻、四爻象征人,五爻、上爻象征天。脚下是地,头上是天,居中是人,人占到了某一爻,这一爻才和你有关,这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观念。

吉凶之位: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

两仪、四象:阴爻和阳爻称“两仪”,两仪生四象,即老阳、老阴、少阴、少阳。用符号表示,分别是。

卦:指易经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变化的符号,主要用于占筮。《说文》:“卦,筮也。”“卦”字右边是“卜”,表示与占卜有关;左边是两个“土”字组成的“圭”,表示与土、地有关。清代张惠言发现,古人最原始的占筮法是这样的:人拿着木棒,每求得一爻,便马上在地上划一画,将求得的六爻符号画在地上,其结果便得出一卦。

经卦、别卦:易经的卦,分三画卦和六画卦。三个爻画的卦,称为经卦、单卦,有八个;“经”是原始之义。六个爻画的卦,称为别卦、重卦,有六十四个;“别”是分别、衍生的意思。提到八卦时,就是指经卦;提到六十四卦时,就是指别卦。

八卦:指三个爻画组成的八个经卦,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八卦取象歌是: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六十四卦:八个经卦两两相重,组成六十四个别卦。六十四卦分为上经和下经,其中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六十四卦的卦名次序歌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卦辞:六十四卦的每个卦画之下的文字,称卦辞。卦辞是对全卦吉凶所做的判断。如家人卦的卦辞是“利女贞”,升卦的卦辞是“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卦辞又称彖辞。

卦辞和爻辞都是占筮的文辞,先秦时期把卦辞、爻辞都称作“繇”。繇,音zhòu。

象辞、占辞:用文字叙述物象、形象的取象之辞叫“象辞”,用文辞指出吉凶祸福的占断之辞叫“占辞”。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潜龙”是象辞,“勿用”是占辞;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龙在田”是象辞,“利见大人”是占辞;大有卦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大车以载”是象辞,“有攸往,无咎”是占辞。少数爻中,只有象辞,或只有占辞。

阳卦、阴卦:阳卦多阴,因此乾、震、坎、艮为四阳卦;阴卦多阳,因此坤、巽、离、兑为四阴卦。

卦德:指八个经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性质,即八卦属性,也称卦性、卦情。如乾健、坤顺、震动、巽入、坎陷、离丽、艮止、兑悦。彖传多言卦德,象传多言卦象。

卦数:指易经八卦代表的数字。先天八卦数,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后天八卦数,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中宫五。古人编成歌诀: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用九宫图表示如下。其歌诀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

卦体:六画卦可分为上、下二体。上三爻称为卦上体,又称外卦,简称“悔”;下三爻称为卦下体,又称内卦,简称“贞”。中间四爻称为互体。

卦位:卦位指八卦方位。八卦方位有先天八卦(也称“伏羲八卦”)方位和后天八卦(也称“文王八卦”)方位。先天八卦的方位是:乾卦南、坤卦北,离卦东、坎卦西,震卦东北、巽卦西南,艮卦西北、兑卦东南。后天八卦的方位是:乾卦西北、坤卦西南,离卦南、坎卦北,震卦东、兑卦西,巽卦东南、艮卦东北。

卦主:一卦之中起主宰、主导作用的爻称为卦主,又称主爻。看一卦的主爻,一是看数量,以少的爻为主爻,即一卦中只有一个阴爻或一个阳爻,这个阴爻或阳爻为主爻。二是看位置,以中正之爻为主爻,即一卦中有两个阴爻或阳爻,在下卦或上卦中位的为主爻,因为“中胜于正”;若两个爻都在中位,当位得正的爻为主爻,即既中且正的爻为主爻。三是看正应,一卦中若有两个爻都既中且正,那么有爻与之正应的为主爻。四是看爻辞,爻辞和卦辞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爻为主爻,与彖传中心精神最接近的爻为主爻。如无妄卦的彖传“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即言初九为全卦主爻。有时,一卦之中有两个爻都是卦主,那么形成一个卦内容意义的爻为“成卦之主”,如乾、坤的用爻;使全卦性质扩展、决定全卦关键意义的爻为“主卦之主”。“主卦之主”更重要,全卦的内容意义、得失好坏都由它引申出来,主导、控制和指挥着全卦的发展,如乾卦的九五爻。

八卦与五色:乾是赤,坤、艮是黄,震是青,巽、兑是白,坎是黑,离是红。

八卦与节气: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五行: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五行的属性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生是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相克是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相生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天干:十天干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通常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

地支:十二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用于纪时、纪月,充当时间刻度和方位符号,以及与十二生肖相对应,也称“十二支”。

八卦与五行:乾、兑属金,震、巽属木,坎属水,离属火,坤、艮属土。

五行与五常:五行与五常的对应关系是: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

五行与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与数字:一、六代表水,二、七代表火,三、八代表木,四、九代表金,五、十代表土。

十二消息卦:十二消息卦又称十二月卦、十二辟卦,象征一年四季阴阳的消长变化。“消”是消退、减少之义,“息”是生长、增加之义,“辟”是君主、主宰之义。十二辟卦配十二个月,每个卦为这个月之主,其对应的地支、农历月份和节气是:

复卦子月(农历十一月),节气是大雪、冬至;

临卦丑月(农历十二月),节气是小寒、大寒;

泰卦寅月(农历正月),节气是立春、雨水;

大壮卦卯月(农历二月),节气是惊蛰、春分;

夬卦辰月(农历三月),节气是清明、谷雨;

乾卦巳月(农历四月),节气是立夏、小满;

姤卦午月(农历五月),节气是芒种、夏至;

遁卦未月(农历六月),节气是小暑、大暑;

否卦申月(农历七月),节气是立秋、处暑;

观卦酉月(农历八月),节气是白露、秋分;

剥卦戌月(农历九月),节气是寒露、霜降;

坤卦亥月(农历十月),节气是立冬、小雪。

八宫卦图:八宫卦是取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纯卦为纲,每卦沿初爻至五爻,依“一世”至“五世”及“游魂”和“归魂”的变化原则演成八卦为一宫,八纯卦各主一宫,合有八宫六十四卦,故称“八宫卦”。八宫卦次序图如下:

同卦相叠、异卦相叠、反卦相叠:六十四卦在经卦的组合上有三种:同一个经卦上下相叠组成的别卦为同卦相叠,这种卦有八个,即乾、坤、震、巽、离、坎、艮、兑。

两个不同的经卦上下相叠组成的别卦为异卦相叠,这种卦有四十八个。

两个同位爻阴阳相反的经卦上下相叠组成的别卦为反卦相叠,这种卦有八个,即否、泰、咸、恒、损、益、未济、既济。

内卦、外卦:按照基本卦象构成,初爻、二爻、三爻为下卦,又称内卦、下体、贞,代表内部状态;四爻、五爻、上爻为上卦,又称外卦、上体、悔,代表外部环境和发展趋势。内卦为体、为主、为根本,外卦为用、为次、为现象。

贞、悔:就一个六画卦而言,内卦称贞,外卦称悔;就本卦与之卦而言,本卦称贞,之卦称悔。

互卦:京房的互卦,取六画卦的中间四爻,二、三、四爻组成下互卦,三、四、五爻组成上互卦,此为三爻互三画卦。虞翻的互卦,将范围扩大,兼有初爻、上爻,组成互卦,此为四爻互六画卦、五爻互六画卦。四爻连互如履卦,初至四爻组成互卦睽,二爻至五爻组成互卦家人,三爻至上爻组成互卦姤。五爻连互如履卦,初爻至五爻组成互卦中孚;旅卦二至上爻组成互卦鼎;蒙卦初至五爻组成互卦师。四爻连互、五爻连互的六画卦,称连互卦,又称大互卦。连互卦有原卦展开、放大、延伸之义。互卦又称互体或体。

旁通:指一卦六爻阴阳全变成另一卦,两卦爻的阴阳相对,又称正对卦。三国时期吴国虞翻称旁通,唐代孔颖达称变卦,明代来知德称错卦,清代尚秉和称伏象(伏卦)。《易经·系辞上》:“六爻发挥,旁通其情。”

反对:将一卦颠倒成另一卦,即为反对卦。六十四卦中,乾、坤、坎、离、中孚、小过、大过、颐这八个卦没有反对,因为将它们颠倒,卦象没有变动;其余五十六卦,成二十八对。三国时期吴国虞翻称反对,唐代孔颖达称覆卦,明代来知德称综卦。

之卦:之卦也就是爻往,一爻由此往彼,就称为“之”或“所之”。之卦的本义是由不当位变为当位,如乾卦二、四、上爻之坤,就变成既济卦。后来占筮家筮得一卦,变为另一卦,也称为“之”。这样的之卦,其实只是“爻之”。

飞伏:飞伏为京房所创易例。易经以卦见者、显者为飞,以不见者、隐者为伏;以飞为未来,伏为既往。占时卦象显者不足,于是以隐者济其穷,阴下伏阳,阳下伏阴。伏卦又称反象。八卦阴阳互伏:乾伏坤,坤伏乾;坎伏离,离伏坎;震伏巽,巽伏震;艮伏兑,兑伏艮。

往来:凡爻在内或由外卦到内卦称“来”,凡爻在外或由内卦到外卦称“往”。

时:时、位是易经变化的两大要素。“时”就是时间、时机、时运,“位”就是位置、环境、处境(参见“爻位”)。易经认为,一个卦代表一个时代,而六爻则代表这个时代的六个不同阶段;吉凶是因为所处的时间、时机不同,顺时、适时则吉,逆时、违时则凶。

乾、坤两卦最能说明“时”的重要性。如《乾卦·彖传》:“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有·彖传》:“应乎天而时行。”《遁卦·彖传》:“遁卦之时义大矣哉。”《损卦·彖传》:“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丰卦·彖传》:“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经·系辞下》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中:一个六爻卦,第二爻居下卦中位,第五爻居上卦中位,三、四爻居全卦中位。阳爻在二、五位称“刚中”,阴爻在二、五位称“柔中”。爻居二、五中位又当位称“既中且正”或“中正”。爻居二、五中位,象征守中不偏、能行中道,表示事物、才能、道德、方法、观念处在最适合、最恰当的位置。爻位“中”包含“正”,“正”却不包含“中”;“中”胜于“正”,正未必中,但中则无不正,“得中”比“得正”更重要。

正:六爻的位次是初、三、五为奇,属阳位;二、四、六为偶,属阴位。阳爻在阳位,阴爻在阴位,都称“当位”,又称“正”“正位”“得正”“得位”;阳爻在阴位,阴爻在阳位,都称“不当位”,又称“失位”“失正”。

据:卦象中,阳爻对下面的阴爻称“据”。“据”又称阳乘阴、刚乘柔、刚柔接、刚柔之际、柔遇刚。“据”是占据、居高临下、领导的意思。如第四十五卦“萃卦”的阳爻九四的下面是阴爻六三,九四又下与初六正应,可以说成九四“据三应初”。未济卦九二据初六,九四据六三,上九居六五。

乘:相邻的两爻,上爻对下爻称“乘”,阴爻乘阳爻称“乘刚”。一般来说,阳爻乘阴爻为顺,阴爻乘阳爻为逆;阳乘阴多吉,阴乘阳多凶。

承:下爻对上爻称“承”。一般地说,阴爻承阳爻为顺,阳爻承阴爻为逆。承是承上、奉承、顺承之义。阴爻上承阳爻,象征柔顺刚,妇助夫,臣辅君。

比:凡两个紧邻的爻称“比”。“比”是比邻、近比之义。如初与二比,二与三比,三与四比,四与五比,五与上比。两个比爻之间,也有乘、承关系。阴阳相比则吉,阴比阴、阳比阳则不吉。

应:“应”是呼应、感应、应合、应援的意思,有“正应”和“敌应”之分。一卦六爻之中,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存在“应敌”关系。“应”的两条规律,一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只适合于乾、坤两卦。乾卦纯阳,坤卦纯阴,上下卦相对应的爻,虽然都是阳爻或都是阴爻,但都有共同的志趣、想法,志同道合,故能互相感应、共鸣,互相帮助、支持。二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上下卦对应爻位一阴一阳,异性爻相互感应,相互吸引,称“正应”。“正应”也称为“与”“相与”。“与”是亲近、友好之义。上下卦对应的爻位都是阴或都是阳,同性爻没有感应,互相排斥,称“敌应”。“敌应”又称为“不相与”。在上卦的应爻,是下卦应爻的支持者;在下卦的应爻,是上卦应爻的信任者。近为比,远为应;比为亲,应为同。

世应:“世”为世爻,“应”为应爻,世爻和应爻简称世应。占筮时,世爻代表占问者自己,对应着我方;应爻代表占问者所问之事、人、场所。八个纯卦以上爻为世,其他五十六卦从初爻变起,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以所变之爻为世爻。游魂卦以第四爻为世爻,归魂卦以第三爻为世爻。每隔两个爻位而与世爻对应的爻就是应爻。

纳甲:汉代易学术语,为京房所创,是指将八卦与天干、五行、方位配合。将十天干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纳于八卦之中,甲为天干之首,故称纳甲。将八卦按乾、坤、艮、兑、坎、离、震、巽的顺序和十干对应而得: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震纳庚,巽纳辛。

占断之辞:易经的占断之辞有以下几种:

元亨利贞:创始、通达、适宜、正固。

吉:吉祥。有初吉、中吉、终吉、元吉。元吉最为吉祥。

利:适宜,有利。利涉大川,适宜渡过大河;利有攸往,适宜有所前往。

亨:亨通、通达、顺利。

孚:诚信。有孚,心有诚信;中孚,心中诚信。

勿用:不要主动作为。

吝:困难,艰难。有小吝、终吝、贞吝。贞吝,正固会有困难。

厉:危险。贞厉,正固会有危险。

悔:悔恨、后悔。悔亡,悔恨消失;悔有悔,悔恨接连而来。

咎:灾祸。匪咎,不是灾祸。

眚:灾异。

凶:凶险,大灾。贞凶,正固会有凶险。易经上经

一、乾卦(乾为天·下乾上乾)

【经文】①

乾(qián):元亨利贞。②

初九:潜龙勿用。③

九二:见(xiàn)龙在田,利见(jiàn)大人。④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tì)若厉,无咎(jiù)。⑤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⑥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⑦

上九:亢(kàng)龙有悔。⑧

用九:见(xiàn)群龙无首,吉。【卦名】

乾:卦名,八纯卦之一,此卦讲刚健、强健之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杂卦传》:“乾刚坤柔。”“乾”象征天、阳,刚健之义。

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倝(gàn)声。”意思是:乾,向上冒出。从乙。乙表示植物由地底向地面通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此乾字之本义也。自有文字以后,乃用为卦名,而孔子释之曰健也。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徐灏《说文段注笺》:“乾之本义谓草木出土乾乾然强健也,故从乙。”

黄汉立先生认为,“乾”是说太阳慢慢上升,令大地光明到极点的意思。“乾”字右面的“乞”象征植物和气的上升。左边的符号,上下两个“十”字都象征小草,因为是小草,所以阳光能够透入。两个“十”字之间是一个“日”字,象征太阳刚刚从大地草堆中升起。“日”在小草之中,代表光明的开始,因此“乾”是日出,代表太阳,象征天。《周易程氏传》:“乾、坤,天地之道,阴阳之本,故为上篇之首。”又曰:“天者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卦在汉墓《帛书周易》中作“键”。【注释】

①“乾”是卦名,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象征天、父,卦义为健,下卦、上卦都是乾,同卦相叠,纯阳至刚。殷人重母统,所以殷代的易《归藏》首坤次乾;周人重父统,所以周代的易《周易》首乾次坤。“元亨利贞”是乾卦的卦辞,也称彖辞,是对全卦吉凶作出的判断;“元亨利贞”也是乾卦的卦德,在季节上,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元,创始。亨,通达。利,适宜。贞,定,引申为正,守正。“正固”是指坚持原则、坚守正道、坚定不移。“贞”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上面一个“卜”字,下面一个“鼎”字,表示用火具而卜,所以“贞”的本义是占卜,后来假借为“坚贞”“有操守”。在易经里,“贞”是正固之义,“正”就是正道,“固”就是坚持,“正固”就是长期坚持正道。《广雅·释诂》:“贞,正也。”《释名·释言语》:“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

易经兼有天、地、人之理,因此,就天道而言,“元亨利贞”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元”是指万物生长的开始,“亨”是指万物生长的顺利,“利”是指万物发展的规律性、条理性,“贞”是指万物发展到成熟而稳定的阶段;就地道而言,“元亨利贞”代表木、火、金、水;就人道而言,“元亨利贞”代表仁、礼、义、智。

②潜,潜伏,隐藏。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勿,不要,不能。用,作为。“勿用”是占断之辞。

此爻居全卦第一位,故曰“初”,为阳爻,故曰“九”,合称“初九”。“初九”是爻题,表示爻的序号,“初”表示位次,“九”表示爻性。阳爻用九,阴爻用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占筮时用四十九根蓍草来推算,以四来除,最后得出六、七、八、九四个数字,其中七、九是奇数,奇数是阳数,阳数是继续发展的,由七继续发展到九,九是阳的极限,易经的道理是物极必反,九再发展就阳变阴了,九更能说明事物的改变,因此阳爻称“九”。六、八是偶数,偶数是阴,阴是冷缩,八收缩便成了六,六便成了阴的极限,阴的极限再发展便是阳了,易经占筮用的是“变数”,所以阴爻称“六”。“潜龙勿用”是初九爻的爻辞。初爻谓“潜”,初九在乾阳之下,是阳气初生之际,犹如龙之潜伏,不能妄动。比之于人事,人在初九之时,要蓄积力量,韬光养晦,不能急于求成,故曰“潜龙勿用”。

③田,地面。利,宜。大人,此处指有德有为的人。

阳爻在第二位,故曰“九二”。初爻表示地下,二爻表示地面,地面即是田。龙不再潜伏,出现在地面上,故曰“见龙在田”。九二爻阳爻,在下卦的中位,刚健居中,不在君位但有君德,故曰“大人”。大人出现,天下百姓宜见大人,故曰“利见大人”。

按照易例,初爻、二爻表示地位,三爻、四爻表示人位,五爻、上爻表示天位。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的下卦的二爻和上卦的五爻为两个中位之爻。爻居中位,象征有中正之德,能行中道,为吉。

④君子,有才德的人,多指品德高尚的人,义近“大人”,与“小人”相对。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乾乾,健而又健,勤勉刚健。夕,晚上。惕,警惕。若,助词,相当于“然”“……的样子”。厉,危险。无,没有。咎,灾祸。

阳爻在第三位,故曰“九三”。易经阳爻称君子,阴爻称小人,且三爻在人位,故曰“君子”。君子是人中之龙,龙是物中的君子。下卦三爻代表一天的日出、日中、日落,故曰“终日”。九三在上、下乾卦之间,两乾相连,故曰“乾乾”。九三象征下卦一天的日落、傍晚,故曰“夕”。九三已过下卦中位,履重刚之地,处多险之位,上不在天而无尊,下不在田而不安,必须整天勤奋精进,夜晚也要谨慎小心,这样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灾祸,故曰“夕惕若厉,无咎”。成语“朝乾夕惕”即出于此。

按照易例,三多凶,四多惧。因为三爻处下卦之终,但未进入上卦;四爻处上卦之中,但在上卦之下;三爻受下面两爻之推顶,四爻受上面两爻之压制。

君子追求仁义,儒家崇尚君子之德。“君”的甲骨文字形从尹、从口,“尹”是治理的意思,“口”是发令的意思。“君”的本义是古代据有土地、掌管治理、发号施令的人,可以是帝王、诸侯、卿大夫。“子”是尊称。到了孔子时代,“君子”一词具有了道德属性。《论语·宪问》:“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子路》:“君子不掠人之美。”

⑤或,或者,表示犹豫不定。跃,往上跳跃。渊,回水,深潭。《说文》:“渊,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皃,同“貌”。《说文》:“回,转也。”段注:颜回字子渊。颜回(前521—前482),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阳爻在第四位,故曰“九四”。四爻处于上下卦之间,可进可退,故曰“或”。龙或者飞上天兴云降雨,泽被万物;或者安居于深渊,故曰“或跃在渊”。九四龙跃进入九五尊位,或退回深渊(渊为龙的安居之所),都没有灾祸,故曰“无咎”。此句省略了主语“龙”,“跃”字后省略了“或”字,全句意思是:龙或跃或在渊,都无咎。

⑥阳爻在第五位,故曰“九五”。五爻为天位,龙在天是飞,故曰“飞龙在天”。五位为天子位,天子谓“九五之尊”。九五爻是阳爻在阳位,称得正;在上卦中位,称得中;获得天子的尊位,称得尊;中正得尊,故曰“大人”。九五在上卦,居高位,万民共仰,故曰“利见大人”。大人,此处指有美德、居高位的人,具体指天子、君王。

⑦亢,高,极高。悔,事过而追悔,后悔,悔恨。

阳爻在上,故曰“上九”。乾为天,上九爻居乾卦之上,到了天的最高处,阳盛至极,故曰“亢龙”。上九已至高极之处,进无路;九五与上九同为阳爻相排斥,退无路,故曰“有悔”。

⑧用九,六爻全部用九;用,利用,使用;九,表示阳爻。见,出现。上古没有“现”字,凡表“出现”的意义都写作“见”。首,首领。“用九”意思是若占到“乾卦”,因为六爻皆“九”,九为老阳,物极必反,阳极生阴,六爻皆会由阳变阴而成“坤卦”。易经占变爻,不占不变爻;老阳九、老阴六是变爻,老则变,阳变阴,阴变阳。九是老阳是变爻,阳变为阴,乾变为坤;六爻皆变,刚而能柔。“见群龙”是乾刚,“无首”是坤柔,刚健而柔顺,故曰“吉”。乾卦是无首无尾、无始无终地循环往复,变爻的老阳不会固定在其中一个爻位,故曰“见群龙无首”。正如老子讲“道”,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第十四章)。

黄汉立先生认为,“见群龙无首”有几层意思:

一是六爻皆阳,故曰“群龙”。阳爻是首,阳变阴成坤卦,故曰“无首”。

二是龙是灵异之物,不见首尾。

三是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阴和阳没有真正的开始,春天不从立春开始,而是从冬至开始,因为“冬至一阳生”。

四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是推动万物生长,不是主宰万物。“有首”就是有主宰,“无首”就是无主宰。无主宰就是无为,暗中推动事物的生长。宇宙虽然产生万物,但宇宙没有强制、命令万物如何发展,即不主宰万物,就好像上天没有主宰人和物的意志,我们可以任意而为。所以乾卦的最高境界不是刚健有为、主动强制,而是天道无为,使万物顺着自己的规律发展,这就是“刚而能柔”。

五是六个阳爻都是主宰,都是领袖,但若同时主宰、领导,将混乱到极点,所以大家都谦退,都不做主宰,只是顺着天道的规律运行。

乾、坤两卦各增加的用九、用六的爻辞,没有相应的爻位,又称为有象无位之爻。其他卦主阴阳相应,而乾、坤两卦以同德应。【今译】

乾卦:创始、通达、适宜、正固。

初九:龙潜伏着,不能有所作为。

九二:龙出现在地上,(百姓)适宜见到大人。

九三:君子整天勤勉刚健,晚上保持警惕若有危险一样,没有灾祸。

九四:或往上跳跃,或留在深水中,都没有灾祸。

九五:龙飞翔在天空,适宜见到大人。

上九:龙飞到极高处,有悔恨。

用九:出现一群龙,不以首领自居,吉祥。【彖传】①②

彖(tuàn)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③④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⑤⑥各正性命;保合大(tài)和,乃利贞。首出庶(shù)物,万国咸⑦宁。【注释】

①彖曰:“彖曰”是“彖传曰”的简称。“彖”指“彖传”,彖传是为彖辞所做的“传”,即是对彖辞的解释和阐述,彖辞即卦辞。标有“彖曰”的为“彖传”。“彖”是判断、裁断之义,“传”是解释之义。彖辞(卦辞)裁断全卦的吉凶,爻辞裁断该爻的吉凶。《彖传》释名,或举卦象,或举卦德,或举卦体。彖传既解释卦辞,又引申到万物,还延伸到人事。如乾卦,说乾卦是六十四卦的主宰,乾象征的天是宇宙的主宰,乾卦九五象征的君主是人类社会的主宰。

②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阳为大,阴为小,乾卦六爻纯阳,故曰“大”。哉,文言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乾,天。“元”为气之始。乾元,乾的元气,即天的元始之德,指创生万物的阳气。万物,泛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资,依靠,凭借。乃,于是,就。统,统领,统率。始,开始。“天”指大自然。此节释卦辞“元”义。

③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云,山川之气。行,飘行。施,与,给予,施予。云之来去、天之晴雨,促使各类物种繁育生长。品,类。物,事物。“品物”指各类事物。流,流动,变化。形,形成,形状。“流形”就是万物在变化中形成特殊的形状。此节释卦辞“亨”义。

④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明”指太阳,太阳拥有最大的光明。终,结束;始,开始。“终始”指乾卦的上下卦皆乾,一天结束后另一天又开始了,“大明终始”是说日落之后又是日出,结束之后又是开始。六位,指六爻位次。时成,按一定的时间形成。易经每一爻都有时,即“卦时”。不同的爻位,代表不同的时期、时间;不同的时期、时间,事物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吉凶。乾卦的“卦时”是:初爻潜,二爻见,三爻惕,四爻跃,五爻飞,上爻亢。乘,驾,赶,控制。六龙,六个阳爻。御,本义是使马,引申为驾驭。天,自然规律。此节释卦辞“利”义。

⑤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道,即天道,自然规律。变化,变者化之渐,事物的转变;化者变之成,事物转变到最后的结果。正,定,固定,确定。性,本性,事物自身特有的性质、本性为“性”。命,命运,上天赋予的、我们自身不能改变的为“命”。《周易本义》:“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各正性命”即万物秉承天所赋予的“命”,形成了各自的物种和个性。

⑥保合大和,乃利贞:保,保存。合,聚合,混合。大和,也作“太和”,即最大限度的和谐,万物并存,但互不矛盾、斗争。“太和殿”象征着天的崇高和伟大,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是古代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此节释卦辞“贞”义。

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首,始,指乾阳。出,生出。庶,众。咸,都。乾卦里,用了“万物、品物、庶物”三个词表示天地间众多的动物、植物、矿物等,但意义有所不同。万物,是泛指。品物,是分类,各类事物。庶物,是指普通的、基本的、具体的事物。“庶”由“百姓”“民众”引申为“众多”之义。就卦爻而言,“庶物”指乾卦以外的六十三卦。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是其他六十三卦产生的根据。就天道而言,乾阳首先生出基本的事物,基本的事物繁衍扩展,山川动植才充塞于天地之间。此节释卦辞“元”义,言元亨利贞循环往复,春夏秋冬四季轮替。【今译】

彖传说:伟大啊,天的元气。万物依赖它而开始,于是它统率了大自然。云气飘行,雨水布施,各类物种自由长成。太阳的光明终而复始,六爻位置按照时序形成,如同按照时间乘着六条巨龙驾驭自然规律。天道变化,使万物各自固定本性与命运;万物保持着聚合状态且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就适宜正固。乾阳首先生出众物,万国皆得安宁。【象传】①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③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④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⑤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⑥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⑦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⑧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注释】

①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刚健,观此象,君子因此应自求强大,不断奋进。行,名词,道。四达之衢谓之“行”,“行”的本义是“路”,是东西南北都能通行的十字路口。“行”有两个解释,一是“运行,运转”,二是“道”;“天行”即“天道”,“天道”就是天的规律。健,刚健。“君子”在古代指人君、统治者、贵族,孔子之后的“君子”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以,用,引申为利用、凭借;或作“是以”,“因此”之义。自,自己。强,奋发图强,奋发上进。息,止息,停止。

乾卦上、下卦皆乾,乾的卦象是天,其性为健,故曰“天行健”。“君子”以德言,乾阳为君子;乾健为强;天体自个儿运转,无须催逼和借助外力;上乾、下乾,乾为天,昨日行是一天,今日行也是一天,一天而运转不已,从未停息,故曰“君子以自强不息”。“象曰”是“象传曰”的简称。象,形象、卦象,象征、比喻。解释卦的整体意义的部分称为“大象传”,共六十四条。解释每一爻的象征意义的部分称为“小象传”,共三百八十六条。《大象传》释名,取上、下卦象而立义。

②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乾卦初九之阳居卦之下,故曰“阳在下也”。也,语气词,放在句尾表示判断或肯定。

③见龙在田,德施普也:九二居中,阳德博施而普遍,故曰“德施普也”。德,本义是正直、真诚,即道德。

④终日乾乾,反复其道也:九三处下卦之终,上卦之下,极而复返,故曰“反复其道也”。复,反。

⑤或跃在渊,进无咎也:九四失位,上进为五,五居中得位,故曰“进无咎也”。三是自修,故曰反复;四是自试,故曰进退。

⑥飞龙在天,大人造也:造,作、为,有作为。

⑦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上九之阳居卦之上而盈满,阳极生阴,故曰“盈不可久也”。盈,满。

⑧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天德,纯阳之德。首,头,首领,指上爻。乾卦上九之阳亢极,极而必有“悔”,故乾卦不可用上爻。天道循环,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故曰“天德不可为首也”。【今译】

象传说:天道刚健,观此象,君子因此应自求强大,不断奋进。

初九:龙潜伏着,不能有所作为,因为初九阳气初生,处位低下。

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德泽将普遍施予。

九三:整天勤奋不止,在正道上反复修炼道德。

九四:或往上跳跃,或留在深渊,即使前进也没有灾祸。

九五:龙飞翔在天空,是说大人很有造化。

上九:龙飞到极高处而有悔恨,因为满盈而不可长久。

用九:用在乾卦整体,是说天道运行循环往复,没有首尾。【综论】

乾卦讲刚健、强健之道。

乾阳主动,首出庶物。伏羲一画开天,便有了阳爻。阳是宇宙间一切自然的力量。乾卦六爻皆阳,有“元亨利贞”四德,其“元”是创始的意思,一年之始叫元旦,古代一个朝代之始叫元年,乾元是万物之始;乾元和坤元是太极的一体两面,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阳气主生,阳气主动,万物萌生,欣欣然,蓬蓬然。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地覆载万物,生成无私,有大人之德。乾,至大至刚,至中至正,其义广大悉备,无所不包,而阴阳各有其用,天地自有分工。天施地生,乾健坤顺,乾阳是主动,坤阴是被动,乾道是天道、君道、夫道,统领一切,主导一切。

乾阳之德,刚健中正。刚以体言,健兼用言;中者不偏不倚,正者无过不及,体用之分。乾卦六阳,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蓬勃向上,充满阳刚之气。乾阳至健,其象为天,古人说的天,一般指太阳;拟诸物类,则为龙,六个爻辞取龙为象;其功用则曰时成。易经洁净精微,其取象皆假托其物,而未涉于事;包含其意,而各随所用。乾阳至刚,其独立不惧,遁世不闷。天的运行,四时交替,周而复始,云行雨施,没有止息,天之道就是君子之道,君子法天,就要自强不息,发愤图强。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坤两卦是易之门户,阴阳合德、天地交泰而后有万物。

乾阳升降,君子行藏。阴阳的消长变化,正如灵兽龙的变化多端,隐现无常。乾卦六阳息阴,坤卦六阴消阳,天之气下降,地之气上升,天地之气有升降,气有升降而化育万物;君子之道有行藏,道有行藏而成就大业。初九在下,阳气将生而未生之际,犹如龙潜深潭,不能有所作为,故曰“潜龙勿用”。随着时势的变化,从初爻到上爻,龙的表现依次是潜、见、惕、跃、飞、亢,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六爻之变告诫君子善知进退,能屈能伸,此乃一阴一阳之谓道。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上天行云布雨,普利万物,而万物一物一性,一物一命。乾阳使万物发展既有承阴阳之气而生、成、壮、亡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个性,一物一太极,各自独立,互不混淆,不相妨碍;乾元之气恒久保持,使万物维持着最和谐的状态。乾阳既尊重个体的独立,也保障集体的和谐。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乾道,天道;变,乾通坤曰变,是渐变,是事物逐步发展;化,坤凝乾是化,是质变,是事物最后成熟;正,得其所、得其宜;性,天然的本性;命,最终的命运;保,言其固;合,言其聚。【延伸阅读】说“龙”“龙”字的繁体是“龍”,左为“立肉”,右似“弓”形。“立”为“辛”省,与“帝”字头同源,表“威权”之义。右边弓形表示“形体蟠曲”,上为头,下为尾,中横道表示“鳞片肢爪”。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后来龙成为皇权象征,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说文》:“龙,从肉、飞之形,童省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释螭》:“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五角曰螭(chī)龙。”

青龙是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居东,在左,代表春季;白虎居西,在右,代表秋季;朱雀居南,在上,代表夏季;玄武居北,在下,代表冬季。粟米的君子之德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shùn)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俛(fǔ),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桓公曰:“善。”(《管子·小问》)

大意:桓公春游,三月天在田野观赏。桓公说:“什么东西可以与君子之德相比呢?”隰朋回答说:“粟粒,身在甲胄之内,中层有圈城维护,外有尖锐的兵刃。它还不敢自恃其强大,谦虚地自称为粟,这也许可以与君子之德相比了吧!”管仲说:“禾苗,开始在其年少的时候,柔顺得像个孺子。到其壮年,庄重得像个士人。到其成熟的时候,和悦得愈来愈俯首向根,多么像个君子!天下有了它就安定,没有它就危险,所以叫作禾(和)。这可以同君子之德相比了。”桓公说:“好。”

注释:隰(xí)朋,齐国大夫。粟,谐音“肃”,谨慎之义。眴眴,柔顺的样子。由由,即油油。兹俛,禾苗成熟后更加俯首向根,比喻君子不忘本。兹,更加;俛,通“俯”。禾,谐音“和”。董仲舒论人君

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端也,失之豪厘,驷不及追。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安精养神,寂寞无为,休形无见影,掩声无出响,虚心下士,观来察往,谋于众贤,考求众人,得其心,遍见其情,察其好恶,以参忠佞,考其往行,验之于今,计其蓄积,受于先贤。(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第十九》)

注释:君人者,作为人民的君主。元,根本。枢机,关键。豪,同“毫”。谨本详始,谨慎地对待根本性的东西,在事物的初始阶段就要非常仔细。志如死灰,心志如冷灰一样平静。形如委衣,形体如陈设的衣服一样无所作为。计其蓄积,受于先贤,计算他们日常的作为,有多少是受之于先贤的。

二、坤卦(坤为地·下坤上坤)

【经文】

坤(kūn):元亨,利牝(pìn)马之贞;君子有攸(yōu)往,先迷后得主;利①

西南得朋,东北丧(sàng)朋;安贞吉。②

初六:履霜,坚冰至。③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④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⑤

六四:括囊(náng),无咎无誉。⑥

六五:黄裳(cháng),元吉。⑦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xuán)黄。⑧

用六:利永贞。【卦名】

坤:卦名,八纯卦之一,此卦讲柔顺、顺从之道。《说卦传》:“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坤,顺也。”“坤”象征地、阴,柔顺之义。《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画六断也。”黄汉立先生认为,“坤”字是西方泥土中阴气收敛含藏的意思。左边是“土”,右边的“申”代表西方的阴寒之气。《帛书周易》作“川”。【注释】

①“坤”是卦名,是六十四卦的第二卦,象征地、母,卦义为顺,下卦、上卦都是坤,同卦相叠,纯阴至顺。此段为卦辞。坤之四德“元亨利贞”与乾相同,天以四德行于物,地因以代终;天不资始,地无由资生。元,在乾卦“元亨利贞”里是“创始”的意思,在坤卦里是“开始”的意思。乾元资始,万物有气无形;坤元一至,万物凝成胚胎。因为乾阳是主动,坤阴是被动,所以“元”在乾卦表示“创生”,在坤卦表示“开始”。乾为父,坤为母;乾为阳,坤为阴;乾坤生阴阳,阴阳生万物。乾坤两卦是易经的门户。元,开始。亨,通达。利,适宜。

乾卦讲君道,坤卦讲臣道。所以坤卦的“君子”指一般的君子、百姓,也就是问卦的人,即是对方,犹如“你”,不包括君主。从内到外称“往”。“有攸往”表示有目的地去到某地做某事。牝,雌性的禽兽;牝马,母马。贞,正固。母马是阴性动物的代表,最顺从雄性的马,犹如坤只顺从乾,故曰“利牝马之贞”。乾卦的马不分雌雄,但坤卦的马特指雌性的牝马。《周易集解》引干宝曰:“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坤阴至顺,其象为地;拟诸物类,则为牝马。迷,迷路。主,主人。阳施阴受,坤阴被动,先行则迷路,跟随在别人后面可以找到主人,故曰“先迷后得主”。乾为君,坤为臣,臣须随君。攸,助词,所。往,去,前往,外出。“朋”字解释为朋友,或解释为货币、贝壳,十个贝壳为一朋。在后天八卦中,西南为坤卦,属阴,与坤卦同类,故曰“西南得朋”。《说卦传》:“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东北与西南方向相反,东北为艮卦,属阳,阴从阳即丧失同类,故曰“东北丧朋”。坤阴主静,静则吉祥,故曰“安贞吉”。朋,同类,阴类。丧,失。安,安心,安分。贞,正固,守正。

这段卦辞体现了坤的特点:一是始生,即“元”,大地始生万物。二是柔顺,以“牝马”为例。三是被动,即“先迷后得主”。四是安定,静止,即“安贞”。乾是创始,坤是继续和完成,所以乾卦以“元”为主,坤卦以“贞”为主。

②履,踩。坚,坚硬。至,到来。

此爻居全卦第一位,故曰“初”,为阴爻,故曰“六”,合称“初六”。霜、冰都是阴类。易例初爻为足,上爻为首,故曰“履”。初六阴气始生而微弱,凝结薄霜,故曰“履霜”。阴气逐渐积聚,由霜而冰,由薄而厚,故曰“坚冰至”。脚踏薄霜,预示着坚硬的冰层将会到来。此爻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大规模变冷发生在西周。《竹书纪年》中记载公元前903年长江、汉江结冰。

③习,本义是鸟儿学飞,引申为学习。

阴爻在第二位,故曰“六二”。六二阴爻在阴位得正,在下卦中位,既中且正,有中正之德,所以六二是坤卦的卦主。“直、方、大、不习”是地之四德。直,直接,万物在大地上随季节变化直接产生,指时间;方,四方,大地延伸到东南西北四方,指地域;大,广大,大地承载万物,指空间;不习,不必专门学习,也能化生万物,指成德的禀性。

④含,蕴含。章,美德。或,或者。从,跟从。王,君王。事,动词,做事。无,不能,不敢。成,成功。终,好的结果。

阴爻在第三位,故曰“六三”。六三阴爻在阳位,以阴包阳,故曰“含章”。贞,正,正即定,定则静;坤阴主静,故曰“可贞”。六三在上、下卦之间,故曰“或”。无成,不敢以成功自居;阴是被动,坤是臣,臣不能居功,故曰“无成”。不居功自傲,不功高盖主,就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故曰“无成有终”。地终天功,妻终夫事,臣终君业。大地化育万物而将功劳归于上天,妻子持家有成而将功劳归于丈夫,臣子治国安邦而将功劳归于君主,这就是坤道。

坤阴主静,蕴含文采,满腹经纶,也需要正固待命而行;或者跟随君王做事,辅佐君王,即使建功立业,也不能以成功傲物,而应将功劳归于君王。此爻专论臣道。

⑤括,结,束扎。囊,布口袋。一头开口的口袋叫“囊”,两头开口的口袋叫“橐(tuó)”。誉,赞誉,称誉。

阴爻在第四位,故曰“六四”。坤为布,故曰“括囊”,谨慎之义。六四最接近象征君主的六五,容易招人嫉妒,带来祸患;若功高震主,更是弊多利少,所以要谨慎开口。六四处多惧之地,可进可退,故曰“无咎无誉”。没有灾祸也没有称誉,平淡之义。六四阴柔失中,处事应主于退藏,谋事应主于周密,出言应主于缄默,如结紧口袋货而不出、人而不知。《日讲易经解义》:“慎其身而不轻出,斯不辱身;慎其事而不轻举,斯不偾(fèn,败坏)事;慎其言而不轻发,斯不失言,何害之有?惟其不害,是以无咎。”“市己恩者树私交,矜己才者拂众志,誉之所在,即咎之所归。故于六四之无誉,更见其能慎。”

⑥元,最大;元吉,最为吉祥。吉祥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元吉、大吉、吉。

阴爻在第五位,故曰“六五”。黄裳,黄色裙子,喻中和之德。黄,中之色,内衣的颜色;黄为土,居五行中位,黄在色中亦居中位。裳,下之饰,裙子。坤为臣,美在内,内有文德,故曰“黄”;美在下,臣顺从君,故曰“裳”。古代的“衣”很长,穿在外面,一直覆盖到脚;“裳”穿在里面。所以,衣是乾,喻君,显露在外;裳是坤,喻臣,隐藏在内。六五居中得尊,中正柔顺,其位高而自抑,德盛而守谦,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故曰“元吉”。

先秦服装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衣下裳”,即上身和下身的衣服不相连。周人认为黄裳是尊贵的吉祥之物,所以坤卦有“黄裳元吉”之说。另一种是“深衣”,即上、下衣连成一片。这种“深衣”形式在当时男女没有区别。

⑦战,征战。于,在。野,旷野。古代国家以邑为中心,邑外为郊,郊外为牧,牧外为野。其,它们的。玄,青色。黄,黄色。

阴爻在上,故曰“上六”。上六是阴发展到极致,阴盛似阳,阴极而阳,阳为龙;上卦为外,上六居上卦之极为野,阴去阳来,阴阳交战,故曰“龙战于野”。玄黄,是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天玄地黄。阳为天,阴为地,故曰“其血玄黄”,言阴阳两败俱伤。

初六“履霜”,阴气始生,小人道长;上六“龙战”,坚冰已至,阴气盛极,阴阳必战。此爻警示人们,若邪气初生任其发展,必生祸害;小人渐进不加防范,必害君子。

⑧利,适宜。永,长,永久。贞,正固。“用六”即坤卦从初爻到上爻全部用六。坤道即地道、妻道、臣道,适宜长久守正,申明坤道在于以刚济柔。乾卦的最高德性是“群龙无首”,坤卦的最高德性是“利永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