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八年级.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22:13:53

点击下载

作者:《国学经典导读》课题组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经典导读.八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导读.八年级.下册试读:

前言

为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和熟悉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从2010年起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并由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我们特地组织一批专家编写了本套中小学助学系列丛书——《国学经典导读》。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孕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价值取向,弘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宣扬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张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例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诵读经典,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孩子,使他们变得聪慧、守仪,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学习方法,体味国学的魅力。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在世界享有盛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道德风范,不仅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待人接物、安身立命的价值取向,而且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争端的一个准则。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尤其是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这项使命在中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传承国学经典,培育笃学厚德之才”,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既为贯彻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又为让孩子们博古通今、懂事明理,我们编写了此书,真诚地期望广大中小学生朋友能够抓住这一大好时机,诵读经典,并长期坚持下去,为自己的人生奠定一块成功基石——

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打开这扇拥有中华古典灿烂文明的大门;

让我们带着学习的态度开启这扇启迪炎黄子孙智慧良知的大门;

走进这个门槛,我们将深刻感受中华五千年的风霜雨雪,亲眼目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画卷;

走进这个门槛,我们将聆听到圣人的谆谆教诲,亲手触摸到先贤哲人的脉搏。

我们把历经岁月风沙洗涤与提炼而流传至今的这些文字叫做经典;

我们把胸怀大志、谦谨善良并始终身体力行践行道德的人叫做圣贤。

让我们一起阅读,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让我们一起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尚德人!

真诚地希望国学经典教育之花能在孩子们身上绽放,也期望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能够领略到国学的魅力……编者2011年1月

第1课 《大学》正心章 修身先正心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忿懥(zhì):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师说】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情欲,而是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我们青年学生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即合格的公民,还得去掉一些东西,补充一些东西。我们身上还有不少不合乎社会要求的东西,那就得去掉;还有一些社会所必需的东西,我们还并不具备,那就得努力获取。去掉不该有的,获取应该有的,这个过程,就叫“修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故事链接】季布“一诺千金”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特别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开始搜捕项羽的部下。季布曾经是项羽的得力干将,所以刘邦下令,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但是,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九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朱家人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季布做了河东太守。后来人们就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

第2课 《孟子》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丹之治水

【原文】

白圭【白圭:姓白,名丹,字圭,曾任魏相。】曰:“丹之治水也愈【愈:胜过。】于禹。”

孟子曰:“子过【过:错误。】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壑(hè):山沟。】。今吾子以邻国为壑【以邻国为壑:据《韩非子·喻老》篇说,白圭治水注重修筑和保护堤防,致使水无出路,流入邻国。】。水逆行,谓之洚水【逆行:倒流。洚(jiàng):大水泛滥,洪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仁人:有仁爱之心的人。所恶:所讨厌的东西。】也。吾子过矣。”【译文】白圭说:“我治理水比大禹还强。”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所以大禹把四海作为水的流处。如今你却把邻国作为水的流处。水倒流泛滥叫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有仁德的人最讨厌的。你错啦!”【师说】

这段文章描写的是白圭自以为治水胜过禹,孟子否定了白圭的说法。孟子指出,禹治水是拿四海当做容纳水的地方,疏导水入海;而白圭是拿邻国当做容纳水的地方,使水倒流,形成洪水。洪水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所讨厌的东西。这里,孟子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表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小家,在处理灾难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不要危害邻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叫有仁爱之心,有君子气度。一个国家,在处理祸患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又要不危害邻国,这才叫有仁爱之心,有大国风范。【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故事链接】1“商圣”白圭战国时代,有位商人名叫白圭。白圭的经营方法与众不同,总是逆潮流而行。有一次,别的商人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拼命地大减价,白圭却拼命地买进棉花,甚至花钱租地方存放棉花。卖完棉花,别的商人都抢着购进皮毛,白圭却打开仓库,把库存的皮毛一下子卖得精光。没有几天,有消息说今年棉花严重歉收,商人们心急火燎地到处寻找棉花。白圭高价卖出全部库存棉花。又过了一段时间,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价格降得越来越低,其他商人后悔不迭、血本无归。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白圭的事迹,赞扬了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手段。其他商人拼命抛售棉花,使棉花供给大增,价格下跌,后棉花歉收,意味着供给大幅度减少,棉花价格自然大幅度上扬,白圭因此而发了一笔财。当其他商人拼命收购皮毛时,皮毛需求大增,皮毛价格必然上升。白圭抛出皮毛当然是有利可图的。后来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表明需求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其他商人手中的皮毛却大大增加,即供给大大上升。因此,皮毛价格大跌,其他商人血本无归。

注:①战国时周人,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犹如孙吴用兵,商鞅行法。前面原文中的白圭为战国时的水利专家。一说两个白圭应为一人。

第3课 《孟子》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 尽其心者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夭寿:短命与长寿。】不贰,修身以俟【俟(sì):等待。】之,所以立命也。”【译文】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师说】

所谓“尽心”,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最大限度地按照良心的要求来做。这样任何时候扪心自问都不会感到愧疚,因为你没有做见不得人的事。只有用心去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才能体验到人性的魅力,感受到上天对人的丰厚馈赠。这就叫做存心、养性和事天。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往往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的臭皮囊。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手中。【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唐代一和尚的《寻春》诗。作者以极其形象的比喻,阐明了禅理妙旨。这首诗单纯来看并非很好,但以诗的形式表现一种理趣还是很新鲜、很有意味的。这个方法在禅门中被广泛运用,这种诗禅的结合方式也影响到诗歌艺术。【故事链接】商鞅立木为信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强国。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第4课 《孟子》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 尽信《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取二三策【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页。】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也?”【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就只相信其中的两三页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可以把舂米的木棒漂起来呢?”【师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唯书”的作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的地位。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故事链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做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弃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是同样的道理。”这个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第5课 《孙子兵法》 行军篇第九(节选)凡处军相敌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处军:处置,安顿。指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战斗、驻扎的处置方法。】相敌【相敌:观察、判断敌情。】:绝山依谷【绝山依谷:通过山地,需傍依溪谷行进。】,视生处高【视生处高:军队驻扎,要居高向阳。】,战隆无登【战隆无登:在高地与敌作战,不宜自下而上仰攻。隆,高地。登,攀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绝水必远水:横渡江河一定要在离河流稍远的地方驻扎。】;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令半济而击之:乘敌人尚未全部渡过河时进攻他们。半济,正在渡水。】,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无附于水而迎客:不要近水结阵而待敌。】;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无迎水流:勿居下游之地。】,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斥泽:盐碱沼泽地区。】,惟亟去无留【亟去无留:迅速离开,不得滞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必须傍水草背倚林木而扎营。】,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平陆处易:遇开阔地,亦需择平坦之处安营。处易,在易攻易守的地方部署军队。】而右背高,前死后生【前死后生:《淮南子·地形训》:“高者为生,下者为死。”地势前低后高。】,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四军之利:上述处山、处水、处斥泽、处平陆等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四帝:指上古时期四方氏族部落首领,一般指南方赤帝、东方青帝、北方黑帝、西方白帝。】。【译文】孙子说:大抵部署军队、侦察敌情时应当注意:军队通过山地必须靠近溪谷行进,驻扎在面南朝阳的山冈高地;敌军占领高地与我作战,不要自下向上攀登仰攻,这是山地部署军队的原则。军队渡过江河必须在离江河稍远处驻扎;敌军若渡水来战,不要在水上迎击,让敌人渡过一半时发起攻击,这才有利;如要展开决战,不要在接近江河处抗击敌军;沿江河地带驻扎也要在面南朝阳的高地,不要面迎水流在敌军下游驻扎或布阵,这是在江河水流部署军队的原则。军队穿过盐碱沼泽地带,就要迅速通过不要滞留;假若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军遭遇,一定要依傍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军队在平原旷野地带作战也需选择易守易攻的地势安营扎寨,而背后应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上述山地、江河、盐碱沼泽、平原旷野四种地区部署军队方法的有利之处,正是黄帝战胜四方部落首领的原因。【师说】

本篇强调“视生处高”“绝斥泽,惟亟去无留”;反对人海战术和军事上的盲动主义;主张将帅应有崇高的威信,集中使用兵力,准确判断敌情;要求赏罚并用,宽严结合,官兵一致,体魄健壮。这些作战指导思想和建军原则,在古代无疑是进步的,即使对现代军事指挥员来说,也不无指导意义。我们知道,在战争中军队对环境的利用,以地形为最重要。孙子已充分认识到战争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和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制约性。孙子对战争中人的因素与地理因素关系的这种辩证认识是很宝贵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

本篇从战术行动角度,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地理条件提出了“处军”的不同原则和举措,这既是古代战争中利用地形地物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现代光辉思想在古代的萌芽;本篇对各种征候的分析,是对古代军事上“相敌”经验的高度概括。【故事链接】井陉之战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汉军的胜利,使得其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即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为下一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创造了声势和前提,并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在井陉之战中,双方在作战指挥上的得失高下是显而易见的。韩信取得作战胜利,关键在于他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地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孙子兵法·九地篇》)这一心理状态,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从而一举全歼赵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精彩篇章。井陉之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这正如宋代岳飞所说的那样:“先阵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方面,那位曾经在两千一百多年前“战必胜,攻必克”的风云人物韩信堪称表率。

第6课 《孙子兵法》 地形篇第十(节选)地形有通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通:通达,指四通八达的地区。】者,有挂【挂:悬挂,牵碍。指前平后险,易入难出的地形。】者,有支【支:指敌对双方皆可据险对峙,不易于发动进攻的地区。】者,有隘【隘:两山峡谷之间的地带】者,有险【险:指山川险要、行动不便利的地带。】者,有远【远:指敌我双方距离较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先居高阳:应率先占据地高向阳的地形,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利粮道【利粮道:保持粮道畅通。】,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敌人出击也不利。而,也,亦。】,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敌虽利我:敌人以利诱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引而去之:引兵伪装退去。引,去,离开。】,令【令:使。】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必盈之以待敌:一定要用足够的兵力堵塞隘口,以对付敌军来犯。】;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从:顺随。】,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在险阻之地,我当抢先占据地高向阳之处,争取主动,以待敌军。】;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难以挑战:因地势远,不宜先求战。挑战,挑动敌人出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地之道也:指上述六者乃将帅指挥作战时利用地形之原则。】;将之至任【将之至任:将帅应负的重大责任。】,不可不察也。【译文】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六种。我军可以往,敌军可以来,这样的地形叫“通”;在地形平坦、四通八达的(通形)地区作战,要抢先占领地高向阳的地带,保证运粮道路畅通无阻,这样打起仗来就有利。军队可以前进,难于后退,这样的地形叫“挂”;在这种地形复杂、易进难退的地区(挂形)作战,敌军如果没有防备,我军就可突然出击战胜它;敌军如果有防备,我军出击却没打胜,又难于退回,这对我军不利。我军出击不利,敌军出击也不利,这样的地形叫“支”。在这种敌我双方皆可据险相持、难于发动进攻的(支形)地区作战,敌军即使以利引诱我军,我军也不要出击;应带兵伪装退出,调动敌人出兵一半时再突然回击,这样打有利。在两山狭谷之间,道路狭隘,车兵步兵无法展开的地区(隘形)作战,如果我军首先占领,必须配备足够的兵力守堵隘口,对付敌军来犯;假如敌军抢先占据了它,并以足够的兵力把守了隘口,我军就不宜去攻打;敌军如果兵力不足,我军就可以去打。在山川险峻、行动不便的地区(险形)作战,如果我军首先占领了它,必须占领地高向阳的地带对付敌军来犯;如果敌军抢先占据了,我方就应带兵撤退,不宜去攻打。在路途迂回曲折、敌我营垒相距较远的地区(远形)作战,双方所占地理形势均等,这就难于挑动敌人出战,即使出战对我军也会不利。以上六条,是利用地形作战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师说】

孙子指出,六败情况的产生,“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指出在战场上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将领而不是自然条件;“地形者,兵之助也”,指出地形对用兵作战只起辅助作用,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孙子分析六败的原因可以看出,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主要是由主帅、各级将佐和士兵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的,他反对地理条件决定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孙子把认真研究、利用地形、警惕防止六败列为“将之至任”;强调“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是“上将之道”;主张将帅对于不知“战道”而瞎指挥,随意下令“无战”或“必战”的国君,可不予理睬;提出将帅要“知兵”“知彼知己”“知地知天”,力求做到“动而不迷,举而不穷”,“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不仅对古代将帅提高德才学识修养有指导作用,对今天的将领也同样适用。【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

本篇着重论述如何利用地形取得战争胜利,同时兼顾了地形、天时、我情(军心、将才)和敌情在战争中的交互作用。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地形学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史上全面论述决定战争胜败诸要素的典范。【故事链接】刘裕灭南燕东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南燕主慕容超见东晋内乱,从义熙二年(406)起,多次派兵袭扰东晋边境,南下攻掠淮北。彭城(今江苏徐州)以南晋民,纷纷筑堡自卫,抗击南燕军。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时朝臣多劝阻,刘裕不从。五年四月,自建康(今南京)出发,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五月,东晋军至下邳(今江苏邳州市南古邳镇),留下船舰、辎重,步行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所过皆筑城,留兵守卫,以防南燕骑兵袭后。刘裕拟择捷径,自琅邪经莒县(今属山东),越大岘(今沂山)直趋临朐(今属山东)、广固。大岘山高70丈,周围20里,上有穆陵关,峻狭仅容一车通过,号称“齐南天险”。刘裕部下担心南燕军控扼大岘,或坚壁清野,则此行不仅无功,且将不能自归。刘裕认为,慕容超等贪婪,无深谋远虑,必不能守险清野,遂督兵急进。六年二月初五,刘裕下令四面攻城,燕军难以抵御,开城投降。慕容超仅率数十骑突围,结果遭擒,被杀于建康。南燕亡。

第7课 《孙子兵法》 九地篇第十一(节选)用兵之法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散地:指士卒近家,战不利则心易散,故言散地。】,有轻地【轻地:军队进入敌境未深,可以轻易撤回。】,有争地【争地:谁先占领就对谁有利的军事要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汜【汜(sì):水决后又流入。】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三属:三国交界的地方,意为与多国交界的地区。】,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此句指先到达可以得到诸侯列国的援助。】,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深入敌国,所过城邑众多的地区,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汜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进入的道路狭隘而回归的道路迂远。】,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死地:不速战求生则会被消灭之地。】。是故散地则无战【无战:不宜作战。】,轻地则无止【无止:不宜停留。】,争地则无攻【争地则无攻:敌已占据争地则不可进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衢地则合交:在行地,则当结交诸侯,陷敌于孤立。】,重地则掠【重地则掠:在重地作战则掠夺敌资粮。】,汜地则行【汜地则行:在汜地就应迅速通行。】,围地则谋【围地则谋:处围地则发谋以取胜。】,死地则战【死地则战:在死地则力战以求生。】。【译文】孙子说:(有关地形的)统兵作战规律,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汜地、围地、死地九种。诸侯的军队在本国国土上与敌国军队作战,士卒易散,叫散地。军队开进敌国的国土不远,士卒易逃回本国,叫轻地。我军先占领了对我利,敌军先占领了对敌也有利,这种兵家必争的地区叫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可以开来,这种交通方便的地区叫交地。几个诸侯国交界之处,先到的军队可得到各诸侯国的帮助,这种道路四通八达的地区叫衢地。大军开进了敌国较深的腹地,背后有敌国许多城邑,这种形势严重的地区叫重地。在山岭森林、险峻河川、水网沼泽上行军,所有这些道路容易被水毁坏的难走地区叫汜地。进军的道路狭窄,退军的道路迂远,敌军用少数兵力就可以击败我众多军队,这种像包围圈的地区叫围地。迅速英勇战斗就能生存,不迅速英勇战斗就会覆灭,经过死战才能生存的地区叫死地。因此,军队在散地就不宜作战,在轻地就不可停留,在争地若已被敌军抢先占领了就不要强攻,在交地就不要使交通断绝以确保各部联络,在衢地就广泛结交毗邻诸侯国,在重地就抢掠粮秣,在汜地就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巧设奇谋突围,到了死地就拼死决战。【师说】

孙子很重视军队的管理、教育方法,认为军队主持者应做到“静以幽,正以治”;士兵个个应有“诸、刿之勇”;军队内部应该做到“一其志”“齐勇若一”;军队各部应如“常山之蛇”,互相配合,互相策应,打仗时则千军万马“携手若使一人”,真正做到意志统一,行动统一,造成军队群体的有利态势。为达此目的,孙子主张对军队一方面要进行有效的政治教育,使将士“并气积力”,士气饱满,战斗力旺盛,使官兵做到既能不贪钱财,又能拼死奋斗;另一方面提倡以法治军,必要时实行破格的奖赏、打破常规的号令(“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

孙子总结的这些古代政治建军的宝贵经验对我们今天从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各项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来说都富有启迪意义。【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

本篇强调将帅要认真考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即根据不同战区客观环境条件、利益原则和官兵的不同心态制定不同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体现了孙子在政治上、哲学上的天才。【故事链接】擒虎须趁虎睡时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因朝廷不同意他继承父位,就凭借其父亲数十年的经营基础,以蔡、申、光三州反叛朝廷。816年,唐宪宗下诏讨伐。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敌不住吴元济败了下来。唐宪宗再令袁滋取代高霞寓领兵讨伐,结果同样惨败。名将李晟(shènɡ)之子李愬(sù),当时在太子宫中任职,得知情况后主动请战。唐宪宗即任命李愬为唐邓节度使,替下袁滋担负伐吴重任。李愬受命,初到前线唐州(今河南省泌阳县),见士卒因连战皆败,十分惧战,士气低落,便向全军下令:“天下知道我柔弱,所以派我来跟着你们。若论打仗取胜,那可不是我的特长。你们只需静守疆场,我便足以回复君命了。”李愬又对部下说:“士气如此低落,首先需要稳定人心。更为重要的是,前任尚书治军不严,敌军便不作戒备。现在听说我来代任,定会加强防务。我特意放风出去,要严守袁公故辙,目的是让他头脑发昏,依旧不加警惕,这样我们便可以趁吴元济昏睡之际,捆缚起这只猛虎了。”吴元济本来就轻视李愬,听说唐军依旧松弛,真的不加防备。而李愬的士兵们听说不需冒拼死之险,也便人心安定,人人愿听号令了。李愬乘机日夜兼程暗察淮西地势,把吴元济兵力的虚实了解得一清二楚。半年以后,士气已经恢复,便上表请求增兵讨吴。李愬乘着锐气以“借敌打敌”之计接连不战而胜,很顺利地打通了前往蔡州大本营的外围道路,于是士气大振,斗志旺盛。这时,唐朝北路军李光颜率河阳、宣武、魏博等军进攻淮西,击败淮西军三万人,威胁北线要冲洄曲。吴元济不防李愬,见北线告急,便把亲兵守卒尽可能都调往洄曲防备李光颜。已降唐朝的原吴元济得力干将李祜即向李愬说:“蔡州精兵已全调往北线,我们现在可以乘虚直抵其城,生擒吴元济了。”李愬即依此计,于风雪阴晦的十月初十,命李祜率突击队三千为前锋,自己率三千为中军,李进城带三千断后,疾速东进。行军到张柴村,淮西守军都因天寒地冻,躲在帐中毫无防备,前锋到处,好似切瓜削菜一般,吴军被杀得一个不剩。李愬命将士入村稍事休息,吃点干粮,即备好鞍马弓箭,继续急行军。当天晚上恰好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马匹都冷得缩成一团,战士中抱着长戈而被冻死的就有十一二人。而张柴村以东都是水塘沼泽,道路十分难走。有部下问要到哪里去,李愬说:“直捣蔡州生擒吴元济!”众军士一听,都哭着要回去。李愬说,此时正是吴元济昏睡得最死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拼尽全力赶到蔡州,这样才可以一举灭敌,永除以后行军之苦。军令如山,大家只好咬紧牙关急跑快进。又急行军七十余里,夜半时分到达蔡州城郊,声音嘈杂,一旦惊醒吴元济那就前功尽弃了。这时正好有报告:城旁有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大喜,即命军士用戈矛、石块去搅扰鹅鸭。鹅鸭受惊,哀鸣之声立即盖过了行军的声音。城内守卒都因怕冷拥絮昏睡,几个更夫隐隐听到鹅鸭鸣叫,也只当是它们遭冻难受之故,不愿在这样的天气里到城头瞭望军情。谁也没想到会有九千军马如同一条捆虎长索,正把蔡州城团团围住。四更天,正是人们睡得最香甜的时候,李愬的部队齐集城下。李愬等人在城墙上凿出坑穴率先登上城门,杀死熟睡的守门兵,留下更夫照旧打更,然后打开城门,放进兵马。黎明时分,雪住了。李愬大军已进入吴元济的外宅。吴元济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忽有人惊呼:“官军进城了!”吴元济还不相信,说:“是北线的洄曲弟兄回来取寒衣了吧?”直到自己听到了李愬的号令声,才跳出被窝,率左右登上内城,企图负隅抵抗,等待洄曲重兵前来救应。哪知李愬早已将洄曲守将董重质的家属请来,并让其中一人送信到洄曲招降董重质。董重质得知家人被拘的消息,单身独骑,穿着白衣来投降了。吴元济见大势已去,也就只好糊里糊涂地自己受绑。

第8课 《诗经》 小雅·鱼藻

【原文】123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4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56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注:①颁(fén):头大的样子。②镐: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③岂(kǎi)乐:欢乐。④莘(shēn):尾巴长的样子。⑤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多长在河滩上。⑥那(nuó):安闲的样子。【译文】鱼在哪儿在水藻,肥肥大大头儿摆。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自在。鱼在哪儿在水藻,悠悠长长尾巴摇。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逍遥。鱼在哪儿在水藻,贴着蒲草多安详。王在哪儿在京镐,所居安乐好地方。【师说】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每章前两句以“鱼在在藻”起兴,出语奇崛。一句四字,而“在”字两见,颇具特点,两个“在”字实为自问自答,全诗节奏以此为基调,欢快跳跃,收放有致。三章中每章第二句对鱼的形态描写,酷似现代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依于其蒲”则是鱼在藻中摇头摆尾、得其所需的全景式展示。三章并提,由特写至全景,构成了一组极具情节性和象征意味的鱼藻情趣图。而诗的每章后两句则是写王,“王在在镐”“饮酒乐岂”,形式上只是语序颠倒,实则暗含活动顺序和因果。春秋时代,酒是富足后的奢侈品,因而也是欢乐的象征。而在酒过三巡之后,那欢乐的气氛在酒香弥漫中显得更为浓烈。宴饮之景、欢乐之情跃然纸上。

通观全诗,“鱼”和“王”,“藻”和“镐”在意象和结构上严格对应,起兴之意昭然。诗人歌咏鱼得其所之乐,实则借喻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气氛。正是有了这一层借喻关系,全诗在欢快热烈的语言中充分展现了君民同乐的主题。【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与叙述武功的史诗不同,这些诗歌大都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表达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故事链接】庄子知鱼乐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子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子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惠子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子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子:“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著名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惠子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第9课 《诗经》 小雅·都人士

【原文】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123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4心不说。56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7苑结。89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10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我不见兮,云何11盱矣。

注:①台:通“薹”,莎草。②缁(zī)撮:青布冠。③绸:通“稠”。如发:她们的头发。如发,也说“乃发”,乃,“其”。④说(yuè):同“悦”。⑤琇(xiù):一种宝石。⑥尹吉:当时的两个大姓,如同晋时称王谢。⑦苑(yùn):一本作“菀”,郁结。⑧厉:带之垂者。⑨虿(chài):蝎类的一种。长尾曰虿,短尾曰蝎。⑩(yú):上扬。盱(xū):通“”,忧。【译文】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那些贵族妇女们,密直头发垂两边。如今我都见不到,心里不快难开颜。那些京都的人士,玉石坠子耳边加。那些贵族妇女们,姓尹姓吉名气大。如今我都见不到,心中不快好牵挂。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那些贵族妇女们,卷发如蝎向上翘。如今我都见不到,但愿跟随一起跑。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不是她要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如今我都见不到,为之四顾心忧伤。【师说】

全诗五章,每章六句。都用赋法,平淡的叙述中寄寓着浓烈的感情内容。

第一章开头便以“彼都人士”这仿佛是称呼,又像是叙述的句子面对读者,同时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那个时候的京都人士是如此可观可赏,言外之意便是今天见到的这些人物,皆不可同日而语了。“行归于周,万民所望”,重新回到昔日的周都是人心所向,而人们更为向往的是民生的安定、礼仪的复归和时代的昌隆。

第二、三两章叙说的是彼时彼地具有典型性的男女贵族人物的形象,草笠和青布冠是男子的典型头饰,而密密直直的头发则是女子的典型特征。耳朵上的宝石饰物更是不失贵族气派。要问他们是何许人,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尹氏和吉氏。今天这一切都不可得见,怎不令人忧郁愁懑呢?

当然,从表现手法方面看,全诗无一笔描写今日人物形象,而是处处落笔于昔日京都男女的衣饰仪态之美,让读者在回忆和想象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准确而深沉地传递出诗人不胜今昔盛衰的主观感受。这也是其艺术上的成功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都人士》就是东周人怀念西周的人物仪容之美,这是一首伤离乱之作。《毛诗序》言:“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诗旨已明,朱熹《诗集传》申述云:“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由诗观之,概为平王东迁,周人思昔日繁盛,悼古伤今之作。【故事链接】平王东迁话说申侯进表之后,有人在镐京探信,闻知幽王命虢公为将,不日领兵伐申,星夜奔回,报知申侯。申侯对太子宜臼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立即登位继承大宝,稳定民心。”宜臼半推半就地换上了龙袍,戴上帝冕,他在申侯和缯侯的簇拥之下登上天子之位,史称周平王。草草举行完天子登基大典之后,司寇出来奏道:“如今镐京突遭战火,百姓十室九空,国库粮食及珠宝布匹被犬戎洗劫一空。据微臣派人打探,犬戎、西戎并未退兵,仍在京郊骚扰百姓,抢掠财物,请大王定夺。”申侯和缯侯已被平王封为司徒和司空,位列三公。平王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申侯,申侯赶紧出来奏道:“臣有一计,可保我王高枕无忧。武王之时,曾命周公营造洛邑,作为国之陪都。成王之时,周公、召公继续营造洛邑,天下诸侯、能工巧匠云集洛水北岸,历经十余年,遂成规模。虽然时隔二百余年,洛邑宫殿依然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武王、成王之所以精心营造洛邑,其目的就是预防国家有变,洛邑可以作为国之京都。如今镐京被罹战火,已经残破不堪,正可迁都洛邑,以避犬戎。请大王明断!”平王沉吟不语,缯侯说道:“司徒大人言之有理,迁都洛邑正是时机,请大王三思。”平王说道:“既然司徒、司空都赞成迁都,本王就允众臣所请,迁都洛邑。”第二天,缯侯、司寇骑着马走在前面,平王和王后乘坐着车辇走在中间,申侯、司寇、周公、召公等大臣紧跟其后,大队人马走出镐京城的东门。刚走出不远,只见前方尘土飞扬,一哨人马呼啸而至。申侯等人赶忙迎上前去,定睛一看,原来是绒王带领人马挡住了去路,申侯走向前去笑着问道:“敢问大王,为何拦住天子宫驾!”绒王说道:“敢问天子大队人马,要去哪里?”“巡幸洛邑!”绒王笑道:“逃跑的吧?我劝天子还是回宫为好。此去洛邑千山万水,盗匪猖獗……”司寇纵马出来喝道:“天子巡幸,岂是尔等蛮夷所能干涉!速速让开道路,否则,定要将尔等斩于马下。”绒王大怒:“无名鼠辈,敢口吐狂言,让你见识见识本王的本领!”说罢手舞着大刀冲了过来,司寇也手持大刀迎了上去。申侯护着平王且战且走,眼看手下士兵越来越少,平王吓得哭了起来,申侯也焦躁不堪。正在这时,忽见西北边一路尘土飞扬,又一路人马杀奔而来,申侯惊道:“看来我命休矣!”只见领头的是一员武将,后面紧跟着有几千人马。走到近处一看,平王不禁大喜:“原来是西陲大夫前来救驾!”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西陲大夫,即后来的秦襄公!西陲大夫骑马冲了过来,弯弓搭箭朝着绒王射去。司寇身上已经挨了一刀,体力渐渐不支,而绒王却越战越勇;忽听一声箭响,吓得绒王一低头,一支利箭从头顶飞了过来,将绒王的帽子射落在地下,绒王一见不好,拨马就逃。西陲大夫带领人马向绒王追击,犬戎的士兵被射杀甚众。平王赶忙派人将西陲大夫叫来,西陲大夫下马跪下奏道:“西陲大夫救驾来迟,祈请天子恕罪!”平王从车上下来,上前将西陲大夫扶起:“爱卿何罪之有,快快请起!”西陲大夫道:“听说犬戎、西戎破我镐京,杀我天子,掳我臣民,掠我财物,微臣听说之后,肝胆俱碎,心如刀割,恨不能亲手斩杀犬戎,替天子报仇雪恨。立即起兵,马不停蹄,总不算太晚!”平王说道:“此去洛邑,犬戎、西戎蛮夷之人恐还会袭扰,爱卿能护驾到洛邑否?”西陲大夫说:“西戎杀我祖父嬴仲,此仇不共戴天,此乃家仇。犬戎杀我天子,破我城池,掠我百姓,此乃国耻,也是国恨。臣愿亲率三千子弟护驾天子,东幸洛邑!”平王喜道:“有西陲大夫护驾,我无忧矣!爱卿可愿入朝为官?”西陲大夫说:“臣不愿入朝为官,惟愿带兵杀戎人,为祖父报仇,为天子守边!”平王大喜说道:“有卿守边,我无西边犬戎之忧了。西陲大夫,本王与你盟誓,并赐书于你:戎无道,侵夺我文王开创的岐、丰之地,杀我父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能攻逐犬戎、西戎,即有其土地!”西陲大夫大喜:“臣愿为天子攻逐蛮夷,为天子夺回岐、丰之地!”平王赐其爵位为公,即秦襄公。在秦襄公、申侯等人的护送之下,周平王的车队人马继续向东走去,路上虽有犬戎、西戎、骊戎等游牧民族部落的骚扰,由于秦襄公所带的军队骁勇剽悍,犬戎等部落见没便宜可占,也就无可奈何地撤退了。周平王回首望去,只见镐京城、岐山随着那轮下山的太阳,逐渐沉入地平线之下,淹没在黄昏里。看到故国故都离自己越来越远,不禁悲从中生,流下了两滴泪来。

第10课 《诗经》 大雅·荡

【原文】12345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67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891011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121314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151617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怼。流言以对,181920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21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2223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2425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2627,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2829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303132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33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34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35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3637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注:①荡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②辟(bì):君王。③疾威:暴虐。④辟:通“僻”,邪僻。⑤烝(zhēng):众。⑥谌(chén):诚信。⑦鲜(xiǎn):少。克:能。⑧咨:感叹声。⑨女(rǔ):通“汝”。⑩曾是:怎么这样。强御:强横凶暴。掊(póu)克:聚敛,搜括。服:任。滔:通“慆”,放纵不法。兴:助长。力:勤,努力。而:尔,你。秉:把持,此指任用。义类:善类。怼(duì):怨恨。以:因此。对:进。寇攘:像盗寇一样掠取。式内:在朝廷内。侯:于是。作、祝:诅咒。届:尽。究:穷。炰烋(páo xiāo):同“咆哮”。时无背无侧:不知有人背叛、反侧。时,通“是”。陪:指辅佐之臣。湎(miǎn):沉湎,沉迷。从:听从。式:任用。愆(qiān):过错。止:容止。式:语助词。蜩(tiáo):蝉。螗:又叫蝘,一种蝉。丧:败亡。由行:学老样。奰(bì):愤怒。覃:延及。鬼方:指远方。时:善。典刑:同“典型”,指旧的典章法规。颠沛:跌仆,此指树木倒下。揭:举,此指树根翻出。本:根。拨:通“败”,坏。后:君主。【译文】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师说】《荡》诗是借周文王斥责商纣王之辞,对厉王提出警诫。诗共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开篇即揭出“荡”字,作为全篇的纲领。“荡荡上帝”,用的是呼告语气:败坏法度的上帝啊!下面第三句“疾威上帝”也是呼告体,而“疾威”二字则是“荡”的具体表现,是全诗纲领的实化,以下各章就围绕着“疾威”做文章。第一章以后各章,都是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第二章连用四个“曾是(怎么那样)”,极有气势,谴责的力度很大。【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荡》讽刺王朝的统治者暴虐、荒淫、昏愦造成民怨沸腾,内忧外困,国势将倾的局面,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现实的警告。诗采用借古喻今的方法,以周文王对殷纣王的慨叹,隐喻了对现实的讥讽,提出了治国之道应该借古鉴今。这样既表现得含蓄、委婉,也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因而“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也成了千古句。【故事链接】殷纣穷欲命归天殷王帝乙在位时,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微子启;小儿子名叫辛,就是后人所说的殷纣王。因启的母亲不是正宫娘娘,辛的生母是皇后,所以,帝乙死后,辛就做上了王。殷纣王未登王位以前,就因身材伟岸,勇猛有力,言谈善辩,被一班跟屁虫吹得天花乱坠,他自己也是十分的得意,认定自己是貌赛仙人,勇过虎豹,智过圣人。如今做上大王,吹捧更肉麻了,殷纣王更是忘乎所以。一天到晚寻欢作乐,喝酒狂饮,把个皇宫闹得乌烟瘴气。他下令增收各种赋税,搞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又下令选美,选得绝色美女苏妲己后,更是迷于女色,不理朝政。一些正直的大臣都忧心忡忡,不断向纣王进谏。纣王根本不听,反而对进谏者不是贬官,就是废为平民,吓得群臣们都不敢进谏了。后来,纣王干脆设立各种酷刑,如炮格之法,刳胫之刑,……用来对付劝谏他的大臣和不服从他统治的庶民。每一次施刑,纣王和妲己坐在上面,饮酒取乐,在调笑中看着受刑的人痛苦万分地死去。炮刑时,望着受刑者被炮炭火烧化为焦烟时,纣王和妲己还发出阵阵狂笑。真是毫无人性的东西!老百姓日夜祈祷:上天啊!赶快降下大命吧!替我们消灭残暴的殷纣王!四方诸侯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反殷的义旗。这些消息传到殷纣王那里,他只是不屑一顾地狂妄冷笑说:“我是天命选定的真命天子,他们怎么奈何得了我!”于是,殷纣王更加淫乱了。这时,武王率领大军,与八百诸侯会于盟津,准备讨伐殷纣王。但又念及殷朝还有箕子、微子、比干三位贤臣,就说天命未到,班师回去了。听到这一消息,殷纣王更加肆无忌惮了。一天,比干又一次冒死劝谏,殷纣王竟然命令人把他的心肝挖了出来。微子听说后,马上匆匆地逃离了京师。箕子只好装成疯子,纣王仍不放过他,还是把他关进了监狱。纣王残害三贤的消息一传来,武王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各诸侯国的军队也纷纷加入了讨伐殷纣王的战争。大军所到之处,人民像久旱盼春雨一样欢迎官兵们,殷军官兵也都纷纷倒戈。很快,周武王的军队攻到京城。前些天还是不可一世的殷纣王,这时变成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被烧死在熊熊大火中。

第11课 《诗经》 大雅·文王

【原文】12345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678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9101112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

131415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161718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1920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21222324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2526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272829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303132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3334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353637,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38394041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424344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注:①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缔造者。②於(wū):叹词,犹“呜”“啊”。昭:光明显耀。③旧邦:邦,犹“国”。④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⑤有周: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词。不(pī):同“丕”,大。⑥时:是。⑦陟(zhì)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⑧左右:犹言身旁。⑨亹(wěi)亹:勤勉不倦貌。⑩令闻:美好的名声。不已:无尽。陈锡:陈:犹“重”“屡”;锡:赏赐。哉:“载”的假借,初、始。侯:乃。孙子:子孙。本支:以树木的本枝比喻子孙繁衍。士:这里指统治周朝享受世禄的公侯卿士百官。亦世:犹“奕世”,即累世。厥:其。犹:同“猷”,谋划。翼翼:恭谨勤勉貌。思:语首助词。皇:美、盛。克:能。桢(zhēn):支柱、骨干。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穆穆:庄重恭敬貌。缉熙:光明。敬止:敬之,严肃谨慎。假:大。有:得有。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极言其多。周服:服周。靡常:无常。殷士:归降的殷商贵族。肤敏:即勤敏地陈序礼器。祼(guàn):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将:行。常服:祭事规定的服装。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冔(xǔ):殷冕。荩臣:忠臣。无:语助词,无义。聿:发语助词。永言:久长。言同“焉”,语助词。配命:与天命相合。配,比配,相称。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克配上帝: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遏:止、绝。尔躬:你身。宣昭:宣明传布。义问:美好的名声。义,善;问,通“闻”。有:又。虞:审察、推度。殷:“依”之借字。载:行事。臭(xiù):味。仪刑:效法。刑,同“型”,模范,仪法,模式。孚:信服。【译文】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洪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蕃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飨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商为借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师说】

这篇诗是《大雅》的首篇,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全诗七章,每章八句。第一章言文王得天命兴国,建立新王朝是天帝意旨;第二章言文王兴国福泽子孙宗亲,子孙百代得享福禄荣耀;第三章言王朝人才众多得以世代继承传统;第四章言因德行而承天命兴周代殷,天命所系,殷人臣服;第五章言天命无常,曾拥有天下的殷商贵族已成为服役者;第六章言以殷为鉴,敬天修德,才能天命不变,永保多福;第七章言效法文王的德行和勤勉,就可以得天福佑,长治久安。文王的子孙要以殷为鉴,敬畏上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这是此诗的中心思想。

全诗七章五十六句中,除三句五言外,均为四言,章句结构整齐。每章换韵,韵律和谐。最突出之处,是诗中成功地运用了连珠顶真的修辞技巧:前章与后章的词句相连锁,后章的起句承接前章的末句,或全句相重,或后半句相重。这样,语句蝉联,诗义贯串,宛如一体。【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卡片】《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故事链接】名君周文王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王纣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商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于是将姬昌拘于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北)。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hónɡ)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商纣。纣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一面向纣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吕望(即姜太公)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吕望确有真才,便让其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西安沣河西岸)。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沔水、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