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1:23:52

点击下载

作者:胡军武,张树桐,陈旺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试读:

前言

自伦琴发现X线至今,影像技术学发展,从常规的X线摄影技术到DSA、CR、DR、CT和MRI,其检查手段早已突破了传统X线摄影的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越来越多,而且疾病的检查方法也更有效、更安全、更无创、更准确。

影像技术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影像技术人员的职责是为诊断提供精准优质的图像。因此,影像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更要掌握与疾病诊断有关的解剖、病理、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等等。只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在疾病的检查过程中才能快速、准确地发现并显示病灶。《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彻底改变了以前一直沿用的以设备为主线的编写模式,跨越了设备的界限,根据临床症状,着眼于疾病的病理改变,选择最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对相关检查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不仅了解了疾病的具体检查方法,知晓了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同时,又从检查方法比较分析中受益。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讲述当今影像检查技术学的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阐述了颅脑疾病、五官及颈部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盆腔及骨盆疾病、脊柱及脊髓疾病及四肢骨、骨关节及肌肉疾病的检查方法新进展、首选检查方法、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影像检查分析。本书共有图片近1000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承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朱文珍教授和放射学教研室主任夏黎明教授的指导,得到了同济医院放射科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地感谢。

有关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由于各位同道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临床需求理解不一,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于疾病检查的相关分析比较,则会因为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有限,加之影像检查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分析比较方面难免存在着不足,我们诚恳希望能和各位同仁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的出版,期盼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恳请同道们批评指正。胡军武2018年2月于武汉第一章 绪 论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是将解剖学、病理学、各临床学科、诊断学及影像技术学等学科综合起来,以医学影像技术学为中心组成的一个有机检查链,是研究如何利用各种影像检查技术,选择有效、精确、合理的方法及检查次序,使疾病得到正确及时诊断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影像检查技术的手段日益增多,且技术迥然,原理各异,它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数字 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γ-闪烁成像(γ-scintigraphy)、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等。如何在众多的影像检查技术中获得合理、有效的方法是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比较影像技术学应运而生。

CR是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穿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信息,再通过影像阅读处理器记录的信息数字化。DR是计算机与常规X线摄影相结合的产物。现在临床使用的DR成像仪均是采用平板探测器将X线信息直接数字化,不存在任何的中间过程。X线数字图像的特点是,不仅可以方便地将图像“冻结”在显示器上,而且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图像后处理。CR/DR除了对疾病诊断能起到快速筛查作用外,对来自于骨骼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全景拼接功能对脊柱侧弯和下肢畸形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方案地制定和术后效果地评估都有重要作用;双能量减影通过分离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对胸部的肋骨和肺部细微病变地观察很有价值。

CT探测器材料的革新,使X线响应速度加快、光电转化率提高、性能更稳定;探测器宽度的增加,提高了在Z轴方向上探测的宽度和列数,进而使扫描的层厚更薄、采集时间更短;其次是单球管的动态变焦,可根据不同条件自动匹配焦点的大小,从而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而双源CT则改变了常规CT所使用的一个X线球管和一套探测器的成像体系,通过两套X线球管和两套探测器来采集数据,两套X线球管在X-Y平面上间隔90°,当机架旋转90°时即可获得180°数据,使单扇区采集的时间分辨率达到66ms,两个X线源的总能量为160KW,即使在最快的扫描和进床速度时,也能确保极佳的图像质量。在软件上,各种专业的软件应用包已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脑CT灌注成像能早期诊断急性脑卒中,脑功能改变的早期检测软件包能预测早、中期脑卒中及脑肿瘤的早期检测;心脏CT成像辅以心电门控,用低剂量的X线可以显示心脏的形态,并能精确定量分析心脏容量、射血分数、室壁运动等,利用多维功能还可显示各支冠状动脉的形态,对狭窄、粥样斑块与溃疡及钙化斑块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创伤专用软件包通过长距离快速扫描,能观察多发性、多器官的复合性损伤;能谱CT可以获取从40~140k V之间的不同X线能量的单能图像,根据临床诊断的不同需要可选取最理想的单能图像。单能图像的作用有:第一、使噪声最低,组织结构对比最好,可清晰显示解剖细节及病变细节;第二、低k V图像能增加不同组织结构之间的对比,有利于等密度病变和小病灶的探查、发现,同时,不仅能完成静脉系统成像,而且能优化动脉系统成像等;第三、高k V图像可以有效减轻或者去除硬化伪影及金属伪影,克服传统混合能量图像的不足。

MR硬件方面,短磁体、大孔径、静音化是当前MR扫描仪的发展方向。梯度场强度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MR的最大切换率,最短TR和TE、最小视野、最薄层厚以及成像速度,实践证明梯度场强度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何既能增加梯度场强度,又能降低噪声是MR设备方面的又一改进动向;多源射频是高场强、大视野的先决条件之一,它能很好的使射频系统和主磁场相匹配,克服由主磁场强度的增加而随之带来的射频场不均、伪影及热效应,从而获得信号均匀的图像;缩短模拟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实现从信号接收器到信号处理器的全数字化光纤传输,大大减少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干扰源的介入和信号的衰减,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在临床上,MR专用机也备受青睐,目前,头颅专用机、心脏专用机以及骨关节专用机已用于临床。在软件上,MRA的主要改进有实时或近乎实时的血管成像、有注射对比剂的分期动态成像、有多层块重叠伴伪影抑制技术、长距离分段采集的拼接技术、4D MRA以及非对比剂血管成像等;f MRI主要有灌注成像、扩散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脑皮质功能定位、MRS也有较大的发展,最主要的标志是显示技术的改进和显示信息范畴的拓宽,如从单体素向多体素质子波谱采集,并最终完13113成全覆盖式螺旋波谱图技术,从 H波谱拓宽到了 P、 C等波谱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鉴别肿瘤与炎症以及肿瘤复发识别;SW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和成熟,基于SWI对静脉、出血、铁沉积、钙化等成分显示敏感性的特点,研究者们逐渐将目光聚焦到SWI对体部的研究,尤其是肝脏的研究;磁共振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评估软组织弹性的功能MR诊断手段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运动敏感梯度(MSG)的作用,通过 MR技术检测体内组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质点位移并获得MR相位图像。同时通过对弹性力学的逆求解,得出组织内各点的弹性系数的分布图,即MR弹性图,将组织弹性力学参数作为医学诊断的依据。

超声方面,在一维A超和二维超声的基础上三维超声已逐步进入临床实用阶段。

动态三维成像(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Dynamic 3D)可以显示大血管的起源、位置、方向及前后左右关系,观察有无缺损并判断缺损部位、形态大小。动态三维成像是唯一能在实时状态下观察肿瘤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内部结构及周边关系,并且具有无创伤性,无需三维重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诊断的准确性。在腹部肿瘤诊断中,可以根据肿瘤内部血管三维超声彩色能量图像,显示血管走形、分支及分布范围,根据血管分部的情况判定肿瘤的良恶性。

三维超声实时体积自动分析(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VOCAL)技术是在实时三维图像的基础上,应用虚拟技术将三维图像虚拟为立体模型,并在手动条件下观察立体模型,现阶段实时三维超声VOCAL技术在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但随着三维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和提高,动态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宽景超声成像(ultrasound extended-filed-of-view imaging,EFOV)技术又称超宽视野成像、拓宽视野成像或全景超声成像技术(panoramic ultrasound imaging techology),它是通过探头的移动获取一系列的二维切面图像后,利用计算机重建将这一系列二维图像拼接成为一幅连续超宽视野的切面图像。EFOV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层次与空间关系,清晰地显示病变位置、大小、范围、内部回声及其毗邻,定量并准确地测量脏器大小以及体积较大的病灶,较好地展示和延伸管道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EFOV在图像重建、配准及融合算法上面有着长足的进步,也使得EFOV的准确性及还原性不断提高,完全有理由相信EFOV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及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其结合常规实时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会使现代超声诊断技术更趋完善。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超声CT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超声分子影像(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是通过将目的分子特异性抗体或配体连接到声学造影剂表面,构筑靶向声学造影剂,使声学造影剂主动结合到靶区,进行特异性的超声分子成像的一种新的超声影像技术。超声分子成像不仅可以更早的地发现和确定疾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直接做出细胞及分子水平的评价,而且可以通过靶向微泡造影剂携带药物与活体细胞结合,用作分子成像与治疗。用超声辐照微泡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移植瘤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发现与单纯使用超声治疗组相比,肿瘤体积缩小,VEGF蛋白表达减低。

随着纳米级超声造影剂、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等新型造影剂的制备材料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种高灵敏度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必将会在疾病的早期诊治中做出巨大贡献。

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是在实时超声引导或监视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肿瘤消融、超声造影以及抽吸、置管、注药等操作,以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从超声技术发展的新概念上讲,还应包括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腔内超声(intraluminal ultrasound)、微泡造影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肿瘤的热消融和化学消融以及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等。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得了进一步发展,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主要以荧光分子探针为基础,合成多功能靶向探针,结合光学成像与MRI、PET等检测手段,进行肿瘤轮廓的界定、组织学成像分析、三维立体成像等,以实现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对肿瘤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多模态造影剂主要集中于超顺磁性纳米材料的MRI阴性造影剂的研究。

综上,尽管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和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能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形成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CR/DR、DSA和CT都是借助人体组织和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异,通过探测穿透人体后的剩余射线,将模拟信息变为光电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让人体组织和器官变成可以观察的影像。MRI则是利用人体组织和器官所含氢质子密度的不同,经外磁场磁化产生的磁矢量和磁矩的大小不同,用射频脉冲激发后磁矢量发生偏转,发射的相应电磁波在接收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这个随时间波动的电流即MR信号输入计算机系统而成像。它不仅可提供解剖形态信息,还可提供新陈代谢,生理功能等信息。USG是利用一种机械振动的弹性波-声波,当它穿过人体到达体内,由于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对声波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反射,然后接收反射波由计算机合成成像。γ-闪烁成像、SPECT和PET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产生射线,不同的组织对同位素浓聚程度不同,因此放射出的射线的强度就不同,通过测量放射出的射线强度可以得到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器官中的分布图像。

应当指出,数字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诸种技术和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并非一种成像技术可以适用于人体所有器官的检查和疾病诊断,也不是一种成像技术能取代另一种成像技术,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印证。在选用时要权衡利弊,进行首选和综合利用。一般在能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应选用方便、对患者安全、痛苦少的非损伤性和检查费用低的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

由此可见,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对某一类疾病或某一种疾病,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即使同一种技术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对于不同解剖部位或不同系统的显示,各种成像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显示效果也相差迥异;同一种检查技术的不同检查方法,其适用范围和显示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常见疾病的检查技术和方法地运用催生了比较影像技术学的产生,比较影像技术学就是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常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从而希望使疾病的检查技术和方法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第二章 颅 脑 疾 病第一节 颅脑疾病影像学检查新进展

医学功能影像领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特别是CT、MR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现状。后高端的64排CT大量涌现,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辐射剂量;MRI新技术如磁共振血管成像、灌注成像、功能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张量成像以及波谱分析和代谢物浓度测定等的开发不仅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学变化,而且还可以反映组织的功能性变化。作为影像医学工作者应主动适应新世纪相关影像设备、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丰富和拓展自身知识深度、广度,更多地接受、运用新技术,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CT新技术(一)脑CT血管造影(computer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国内外众多文献认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先进的减影技术能无创、快速、有效地诊断常见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比较少见的脑静脉系统疾病,其诊断准确率高,结合常规CT检查能为临床提供全面的信息,可作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采用64排CT先行颅脑平扫,再行CTA容积扫描,利用减影技术除去颅底骨和颈椎对血管观察的影响,得到类似DSA的清晰血管成像,利用图像后处理软件(MIP和VR)立体、多方位地重建、重组成像,避免人工去骨结构可能对图像的影响,使图像更准确可靠。(二)脑CT灌注成像(computer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

该检查主要应用于急性脑缺血患者或超急性脑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24h内脑梗死在普通CT上可能是阴性结果,CT灌注成像则可以更早发现缺血病灶,并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范围及程度,而且可以证实脑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选择一个可能发生梗死的层面,静脉注射对比剂,通过对选定层面连续多次扫描获得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像素的脑血流图(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图(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图(mean transit time,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图(time to peak,TTP)。另外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对时间-密度曲线和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rain volume,r CBV)的综合分析来反映脑肿瘤血管的情况。(三)宝石能谱CT

能谱CT应用于临床实现了CT成像技术质的突破,它将能量分辨率和化学分辨率的概念引入CT成像,可以同时提供单能量图像和基础物质密度图像,为我们进行脑血管病的影像学研究提供了更高的技术平台。CT能谱成像在脑血管方面应用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降低辐射剂量、降低后颅窝伪迹、去除金属伪影利于小动脉瘤夹闭术后的CT血管成像复查、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获得四维CTA图像和全脑CT灌注等。

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能获得全脑的灌注CT成像(CTP),有助于术前快速、准确评估烟雾病,结合重建的4D-CTA原始图及VR、M IP图可全面评价烟雾病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程度、侧支循环形成及脑灌注情况。4D-CTA与全脑CTP联合还可以作为颅内肿瘤、血管性病变手术血管选择的依据。VHS技术在术后吻合血管通畅性及灌注改善情况的评价中也具有极大价值。(四)640层动态容积能谱CT

640层动态容积能谱CT因为拥有160mm宽的探测器,任何脏器(除了成年人肺部)用非螺旋轴扫模式均可以一圈完全覆盖。在扫描床不动的情况下,一圈完成头颅扫描,同时采集由动脉至静脉全期像血流过程,经4D-DSA后处理技术动态观察血流情况以及病灶的供血对病灶进行术后评价,利用此种检查方法和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显示血管的变异,明确血管的起源,无一漏诊。通过4D-DSA动态观察血流状况,能动态观察血管的狭窄、闭塞及血管畸形、动脉瘤等情况,得到与DSA数字造影同样的动态图像,而且可以观察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提供手术的入路。并且能够观察到静脉窦血栓情况和上矢状窦炎性血栓形成后静脉侧支建立情况,与其DSA图像相当,而且可以观察与颅骨的解剖位置关系,明确与哪支静脉形成侧支循环。二、磁共振新技术(一)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

磁共振血管成像已是各类型MRI设备的常规功能。目前常用的非增强MRA有2种,即时间飞跃法(TOF)和相位对比法(PC),有二维和三维采集方式。目前3D-TOF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广泛运用,PC技术可用于脑动脉瘤。但在遇到不同血流类型,非增强MRA则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一些新技术可以弥补非增强MRA技术的不足,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血流相关伪影。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MRA方法,它应用快速成像技术进行大剂量造影剂对比增强MRA,在一次屏气时间完成扫描。主要用于小血管、生理运动区血管(屏气扫描)、搏动、迂曲等复杂血管、区分动脉、静脉、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动静脉漏(arteriovenous leakage,AVL)等。用造影剂团注跟踪法可做动态扫描,MRA正逐渐替代常规的颅脑X线血管造影。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 MRA)基本克服了非增强MRA技术的缺点,提供了高质量的血管影像,成为一种无创伤性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新技术。3D DCE MRA能较好地显示静脉、静脉窦血栓,还能显示2D TOF不能显示的静脉窦闭塞后代偿的皮层侧支引流静脉,发育不良的静脉窦在2D TOF上表现为信号缺失,3D DCE MRA能清晰显示窦腔狭小但仍通畅,窦壁尚光整,可与血栓鉴别。对于窦旁脑膜瘤侵犯上矢状窦致慢性闭塞的病例,3D DCE MRA能无创伤性评价上矢状窦受侵的部位、范围、残留窦腔是否开放以及皮层静脉是否受侵,对于术前制订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3D DCE MRA能显示中至高流量的硬膜动静脉瘘中静脉窦的早期充盈,并能同时显示3D TOF不能显示的逆向引流的皮层静脉及闭塞的静脉窦。3D DCE MRA还能显示DSA上可显示的所有动静脉畸形。(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磁共振灌注成像是反映组织微血管血流灌注情况,评估局部组织活力及功能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灌注成像根据示踪剂不同,可以分为利用外源性示踪剂(顺磁性造影剂)产生灌注成像的动态磁敏感对比和利用内源性示踪剂(自身血流)产生灌注成像的动脉自旋标记。

1.动态磁敏感对比(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SC),是经静脉团注造影剂,利用快速扫描序列进行连续多层面多次成像,获得一系列动态图像,然后通过工作站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获得局部相对脑血容量(rCBV)、局部相对脑血流量(rCBF)、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反映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可用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评价脑功能的灌注情况等。PWI可早期发现急性脑缺血灶,观察血管形态和血管化程度,评价颅内肿瘤的不同类型。

2.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作为一种完全非侵入性、不用注射对比剂的新的灌注成像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表现脑缺血,ASL可以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灌注缺损或低灌注区。在显示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方面,ASL与DSC具有可比性,与DWI相结合可成为脑卒中早期诊断和早期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测定肿瘤血流量对肿瘤分级及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肿瘤周围水肿区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的差异可以反映肿瘤的生长方式。病理检查显示转移瘤周围的血管性水肿仅有组织间隙水分的增加而无肿瘤组织的浸润,水肿区rCBV降低,与水肿压迫毛细血管有关;而胶质瘤周围存在血管源性水肿和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浸润,常有血流量的增加。利用ASL通过测量治疗前后rCBF的变化,可以区分坏死或复发,间接反映肿瘤的预后情况。ASL与DSC相比,有以下2个优点:ASL不用注射对比剂、完全为非侵入性的方法。对于有出血、钙化或位于颅底的病变,ASL测量数据稳定,明显优于DSC。而ASL技术的缺点是,时间和空间分辨力相对较差。(三)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bIood oxygen IeveI dependent imaging,BLOD)

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属于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其原理为通过外在的刺激增加脑局部的血流量,由于局部脑组织耗氧量增加不明显,使得脑局部氧血红蛋白*数量相对增多,由于去氧血红蛋白T2WI或T2WI比氧血红蛋白T2WI*或T2WI短,并且去氧血红蛋白具有强顺磁性,可在血管周围产生不均匀磁场,使局部组织质子相位分散加速,因此使用顺磁性EPI序列*扫描,可在T2WI或T2WI加权图像上,显示局部MR信号增强。

临床应用上已从简单地显示视觉、听觉、肢体运动在皮层功能区信号的变化,向更高级的语言信号在皮层功能区引起的MR信号改变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嗅觉的皮层功能定位与吞咽功能的研究。氧饱和度的测量、组织灌注和局部血流的测量等,这几方面的功能也在进一步完善。脑f MRI检查:目前更多的仍在研究阶段,用以确定脑组织的功能部位。f MRI检查:可协助脑外科医生制定手术计划,避免术中损伤皮层;对卒中患者中枢损害及功能重组情况的评估,以及精神疾病神经活动的研究等。综上,脑功能成像在脑疾病诊断应用上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四)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水分子在体内的随机热运动(布朗运动)即为弥散,磁共振是目前检测人体内水分子弥散的唯一方法。弥散加权成像是在原有脉冲序列的基础上加一对梯度脉冲,对于静止水分子磁共振信号不降低,弥散水分子磁共振信号降低。影响弥散信号的因素主要有b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eient,ADC)、各向异性、T2WI穿透效应等,其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反映体内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弥散的平均值,水分子弥散越明显ADC值越高。

对于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用常规成像序列(SE或CRE)检查时,一般需要发病6h后方能检测到病理变化,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则在发病后20~30min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即可见到局部的扩散作用减低,呈现相应的病理MR信号。DWI还用于鉴别诊断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手术后软化灶及表皮样囊肿在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中信号变化均与脑脊液一致,部分病例从解剖部位和形态学上仍无法明确诊断,在磁共振弥散加权序列中蛛网膜囊肿的表观弥散系数值与静止水相似,而表皮样囊肿的表观弥散系数值与脑实质相似。近来,DWI技术也被用于脑肿瘤的研究,通过表观弥散系数能可靠地鉴别肿瘤组织、瘤周水肿、肿瘤坏死、囊变及正常组织。增强的肿瘤组织表观弥散系数值较低,而囊变坏死区表观弥散系数值增高,表观弥散系数值有助于鉴别肿瘤囊变坏死区及肿瘤实质。在肿瘤研究中,DWI最重要的研究趋势是定量测量技术,准确地判断肿瘤的级别,对指导、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DWI能比常规MR更早、更准确地发现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病灶的变化,DAI的病灶均表现为DWI高信号,ADC值减低;对多发性硬化急慢性病灶进行鉴别,急性硬化斑在DWI和e指数ADC图呈高信号,而慢性病灶在DWI上及e指数ADC图上均未见高信号。(五)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扩散张量成像是最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磁共振新技术,它是在弥散加权成像的基础上增加6~55个采集方向,最高可达10 000个方向,同时反映弥散运动的快慢和各向异性,而DWI只反映了弥散运动的快慢。因此,DTI在显示水分子的弥散特性上比DWI更全面准确。DTI常用的参数有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其反映了水分子各向异性成分在整个扩散张量中的比例,其值与髓鞘的发育、白质纤维的排列相关。DTI序列处理后可得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fiber bundle tracer imaging,DTT)。

由于采集方向增加和分辨力提高,已可获得三维的白质纤维束图像。现在可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病变进行定量分析和诊断,如白质纤维束微细结构改变(纤维束的密度、髓鞘的厚度、走行的一致性)和各向弥散的早期受损。动态显示并监测脑白质的生理演变过程,而白质纤维束在脑功能的实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TI可以发现发育过程中大脑组织的结构变化,对临床评价大脑成熟性有一定价值。对缺血性脑卒中、脑白质病、变性疾病、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等都有一定诊断价值。DTI成像可以显示患有痴呆和神经退变性疾病患者的额外异常。一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中显示黑质各向异性减少,但是壳核和尾状核各向异性正常。在阿尔茨海默病和雷维小体痴呆患者中,胼胝体和额、颞、顶部的白质扩散增加、各向异性减少,但是只有后者枕叶也受累。DTI成像显示精神病患者白质的异常同神经精神试验的行为相关。许多研究表明在脱髓鞘疾病中扩散增加、各向异性减少,且其随对比增强的类型和程度变化而变化。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DTT显示由于急性缺血导致感觉运动通路的受累,其与临床症状紧密相关。用DTT分析癫痫患者的语言中枢,有利于为术中导航图提示有说服力的白质位置。DTT还被用于决定是否癫痫发作病灶累及到视放射,其结果同皮层视觉激发潜力试验相一致。DTI成像及DTT还被用于感染性和外伤性疾患中,其可识别FA值及ADC值的异常,并能显示外伤后纤维束的完整性和连接性方面的改变。(六)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

扩散峰度成像反映的是生物组织的不均匀性对水分子扩散的影响。肿瘤微环境、创伤后组织引起更多组织微结构改变,形成组织不均质区域,水分子扩散位移偏离,引起峰度系数改变。相比于ADC和FA值,平均峰度对水分子扩散受阻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径向峰度和轴向峰度也是DKI的量化指标。扩散系数和峰度系数定量反映水分子扩散受限情况以及组织复杂度,通过量化真实水分子的扩散位移与理想高斯分布水分子扩散位移的偏离,表征水分子扩散受限的程度以及扩散的不均质性,进而反映组织异常区域。同时,随着b值的增加,组织的不均匀性对扩散的影响增加,水分子运动的非高斯效应更2明显,常用2000s/mm。

DKI技术是DWI技术发展的延伸,传统弥散序列多反映的是水分子正态分布的扩散运动情况,然而由于水分子环境的差异性,扩散的正态分布被破坏,DKI技术则描述了水分子非正态分布的扩散运动。其在DWI的基础上施加多个方向的扩散敏感梯度,通过最小二乘法沿各扩散方向拟合得到扩散系数和峰度系数。(七)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

常规MRI是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的病理生理改变,而磁共振波谱研究人体细胞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在许多疾病中,代谢改变先于病理形态改变,而MRS对这种代谢改变的潜在敏感性很高,故能提供信息以早期检测病变。目前,MRS作为无创伤性地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及生化改变,进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广泛用于肿瘤、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老年性痴呆、新生儿重症监护、脑外伤的预后、脑白质病变、感染性疾病以及艾滋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1

H-MRS的临床应用,主要是颅脑MRS检测。NAA峰下降,在脑肿瘤及脑缺血缺氧中常见,而脑膜瘤NAA几乎缺失。脑肿瘤中NAA/Cho下降,恶性较良性肿瘤其比值下降更明显。Lac为糖酵解终产物,化学位移在1.32ppm可形成双峰,各种疾病导致脑缺血缺氧时,31Lac峰均可发生相应变化。 P-MRS广泛用于研究活体组织能量代谢和生化改变。婴幼儿脑瘤中Pcr/Pi下降,PME升高,p H值正常或改变。随着高场强MRI/MRS一体化装置的问世,MR扫描速度的提高及功能的完善,MRS除了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必将在疾病诊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八)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Iastography,MRE)

磁共振弹性成像是一种特殊的磁共振技术,通过评价机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从而提供关于组织弹性的信息。在大多数疾病中,组织的弹性会发生改变,如恶性肿瘤会导致组织弹性的增加,这些特点使MRE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利用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评价脑组织的力学特性是另一个研究热点,脑组织的弹性模量具有很高的诊断潜能,因为它可能与一些疾病相关,如阿尔茨海默病、脑积水、脑肿瘤以及多发硬化等均可能会引起脑组织弹性的变化。脑组织弹性模量很难通过以超声为基础的技术获得,而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则可以对脑组织的弹性模量进行定量的测量。(九)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

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是在常规脉冲前施加偏共振频率饱和脉冲,使大分子的结合水达到饱和磁化状态,在机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进行着动态交换,从而结合水将饱和磁化状态通过化学交换传递给自由水,产生信号来成像。MTI主要特点是增加对比度和提高组织特征。

磁化传递对比时间飞跃法 MRA(magnetization transfer contrast time of flight MRA,MTC-TOFMRA)是一种较新的MRI技术,它可以充分抑制背景组织信号使末梢血管清晰可见。另外,MTI技术能提高钆(Gd-DTPA)的增强作用,增加小病灶和多发肿瘤的检出率。脑内的磁化传递效应与卵磷脂、胆固醇、脑苷脂含量有关,因此MTI技术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定量定性分析,目前在多发性硬化和癫痫等疾病的研究中进展较快。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一或多处脑血管损伤及其导致的暂时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脑血液供应来自两个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这两个独立的供血系统存在广泛的侧支循环,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底动脉环(willis环)。脑组织的静脉回流主要是通过浅静脉和深静脉,经各静脉窦汇集到颈内静脉。一、脑 梗 死【概述】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导致相应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绝大多数为缺血性梗死,少数梗死继发出血形成出血性梗死,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脑梗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绝大部分在40岁以上,最多见于50~60岁。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性脑梗死(cerebral thrombosis)、栓塞性脑梗死(cerebral embolism)和腔隙性脑梗死(lacuna infarct)。其中脑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最常见。【局部解剖】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延髓是脊髓的延续,在腹侧面与脑桥间有桥延沟相分隔,脑桥上端与中脑和大脑相连的脊髓的中央管开放形成延髓、脑桥和小脑间的共同腔室(第四脑室)。中脑的导水管上通间脑的第三脑室,下通第四脑室。导水管的背侧为四叠体的上丘和下丘,腹侧为中脑的被盖和大脑脚,自室间孔至视交叉前部的连线,为间脑和大脑的分界线,自后连合到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为中脑和间脑的分界线,大脑分为左右二个半球,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又称髓质,髓质内的灰质团为基底神经节。

间脑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分为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部分。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及延髓。延髓尾端在枕骨大孔与脊髓接续,中脑头端与间脑相连,延髓和脑桥卧于颅底的斜坡上。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其上面借小脑幕与大脑的枕叶相隔。小脑借上、中、下三对脚与脑干相连,上脚与中脑被盖相连,中脚与脑桥基底部相连,下脚与延髓相连,可分为小脑蚓部和半球部(图2-2-1)。图2-2-1a 端脑侧面观图2-2-1b 端脑内面观图2-2-1c 端脑底面观图2-2-1d 底面观部分动脉血管图2-2-1e 侧面观部分静脉血管的分布【临床表现与病理基础】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大小,梗死的类型;典型的表现为无意识障碍和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并出现相应动脉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失语、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

脑梗死发生率在颈内动脉系统约占80%,椎-基底动脉系统约为20%。闭塞好发的血管依次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等。

脑缺血病变的病理分期:超早期(1~6h):病变脑组织变化不明显,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化;急性期(6~24h):缺血区脑组织苍白伴轻度肿胀,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呈明显缺血改变;坏死期(24~48h):大量神经细胞脱失,胶质细胞坏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脑组织明显水肿;软化期(3日至3周);病变脑组织液化变软;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脑组织被格子细胞清除,脑组织萎缩,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脑卒中囊,此期持续数月至2年(图2-2-2)。图2-2-2 脑梗死病理表现【影像学表现】

超早期(6h内)表现:细胞毒性水肿,CT一般无改变,偶见灰白质分界模糊。MRI常规检查敏感性差,有时仅T1WI发现病变处脑回略有肿胀。弥散加权(DWI)能较早检出病灶,呈明显高信号。

急性期(6~24h)表现:进行性脑水肿,髓鞘脱失,血脑屏障破坏;80%病例CT异常低密度灶,无或有轻微占位效应,脑沟消失(图2-2-3);MRI显示长T1WI、长T2WI信号,出现轻度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强化。DWI显示明显高信号。图2-2-3 脑梗死CT影像表现

亚急性期(1~7d)表现:占位效应在此期最重,可有脑疝;98%病例CT异常低密度占位性病灶;MRI仍显示长T1WI、长T2WI信号,DWI仍为高信号。

稳定期(7~14d)表现:病灶中心坏死,周围血管新生,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大,此期也最易出现梗死后出血。CT显示水肿减轻,占位效应减轻,若出血则显示为片状或点状高密度灶,对比增强显示脑回强化;MRI显示更长的长T1WI与长T2WI信号。

慢性期(2W以后)表现:液化坏死脑组织被清除,脑组织萎缩,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脑卒中囊,此期持续数月至2年。CT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对比增强脑回状强化持续较长时间。MRI显示为长T1WI与长T2WI信号,胶质增生在T2WI FLAIR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图2-2-4)。

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CT表现:平扫变现为脑梗死在24h内CT检查可不被发现,或仅显示模糊的低密度区。24h后,可显示低密度区,其特点是低密度区的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相一致,同时累及皮层和髓质。大的梗死灶可有占位效应。脑梗死一个月以后,可出现脑萎缩。CT增强表现: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新生毛细血管和血液灌注,可出现强化,大多数为脑回状、条状、环状或结节状。图2-2-4 脑梗死MR影像表现MR表现为长T1WI,长T2WI信号

MR表现:在梗死的6h内,MR弥散成像可发现高信号,对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此后,T1WI与T2WI弛豫时间延长。

腔隙性脑梗死:

CT表现:基底核区或丘脑区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可多发,无明显占位效应。4周左右形成脑脊液样低密度软化灶,同时出现病灶附近脑室扩大、脑沟、脑池增宽等局部萎缩性变化。

MR表现:比CT更敏感,病灶呈长 T1WI、长T2WI信号,没有占位现象。【首选检查】

对于急性卒中患者,CT是头颅首选检查手段。而对于急性期及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首选MRI的弥散加权成像。

扫描前准备:向患者说明扫描床移动和机架倾斜的安全性,去掉头上的发夹、耳环、活动义齿等,不合作患者CT扫描前应做镇静或麻醉处理。需增强扫描的患者,先建立静脉通道,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

检查技术:患者仰卧、头先进,呈标准解剖学姿势,尽量将听眦线与检查床垂直,身体正中矢状面和检查床的正中矢状面重合。扫描基线一般为听眦线,从颅底扫描到颅顶,层厚、层距一般为(10mm、10mm),螺距为1,一般扫描16层,头部扫描一般都是采用逐层扫描,不用螺旋扫描。增强扫描,一般用药1ml/kg,注射流率:3ml/s,延迟50~60s。也是逐层扫描,从颅底到颅顶,层厚、层距也为(10mm、10mm)螺距为1,若病灶较小也可对病灶区域做薄层扫描(5mm、5mm),扫描层数视病灶大小情况而定,以扫描完病灶为原则。【检查方法分析比较】

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可显示动脉闭塞和狭窄的程度,但属有创性检查。

CT检查:起病24h内CT表现图像无改变,但可用于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以及为能否溶栓治疗提供依据,对于急性卒中患者,头颅CT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磁共振检查:弥散加权成像能较早检查病灶,特别是脑干、小脑梗死及小灶梗死,功能性MRI对超早期溶栓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所以功能性MRI是脑梗死的重要检查手段。二、脑 出 血【概述】

脑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病变而非外伤的原因而引起的脑内的出血;其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破裂、梗死后出血、脑血管畸形、恶性肿瘤、炎症、淀粉样血管变性等,其中高血压是成年人脑内出血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仅次于脑梗死,死亡率在脑血管病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图2-2-1。【临床表现与病理基础】

临床表现差别较大,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出血引起的水肿和颅内高压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嗜睡和昏迷;出血破坏局部的脑实质而出现偏瘫、失语和感觉障碍等。高血压所致的脑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区;动静脉畸形多发生在脑叶和小脑;淀粉样血管变性多发生在脑叶。脑出血多为单发,有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增高、脑组织移位而形成脑疝;同时脑出血的病理变化是动态变化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过程。

超急性期(4~6h):红细胞结构完整,含丰富的氧合血红蛋白;同时凝血因子启动部分血凝块形成;血肿周围轻度水肿。

急性期(7~72h):红细胞细胞膜未破裂,但形状不规则,其内含的氧合血红蛋白变为去氧血红蛋白;血肿形成血凝块;血肿周围水肿加重。

亚急性期(3d~2W):亚急性早期红细胞细胞膜未破裂,其内的去氧血红蛋白变为正铁血红蛋白;亚急性晚期红细胞破裂,正铁血红蛋白释放到细胞外;以上两个过程都是从血肿周边向中心发展。同时血肿周围发生炎症修复反应和新生毛细血管形成。

慢性期(3W以后):血肿内的红细胞完全溶解,血肿内含均匀的正铁血红蛋白;血肿周围胶质细胞增生以及含有吞噬铁蛋白和正铁血红蛋白的吞噬细胞,毛细血管进一步增生清除血肿,最终小血肿由胶质细胞及胶原纤维填充形成瘢痕,大的血肿则形成囊腔外加致密的胶原纤维包裹(图2-2-5)。【影像学表现】

CT表现:急性期(1周内):血肿呈均匀高密度,CT值60~80 HU,呈肾型、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吸收期(2周~2个月):高密度血肿向心形缩小,边缘模糊,周围血肿和占位效应逐渐减轻,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囊变期:较小的血肿由胶质和胶原纤维愈合,大的则残留囊腔,呈脑脊液密度,基底核的囊腔多呈条带状或新月状,无周围血肿与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无强化(图2-2-6)。

MR表现:血肿在不同时期,信号强度不一,与血肿内成分演变有关。超急性期:血肿在T1WI呈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急性期: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顺磁性的脱氧血红蛋白,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亚急性期:脱氧血红蛋白逐渐变为正铁血红蛋白,由周边开始,逐渐向内发展,T1WI、T2WI表现为周边环形高信号,病灶中心低信号。慢性期:血肿由少量正铁血红蛋白和周边的含铁血黄素组成,T1WI和T2WI表现为高信号,血肿周围包绕低信号环,软化灶形成后,血肿呈长T1WI长T2WI信号(图2-2-7)。图2-2-5 脑出血病理表现病灶位置细胞病理变化如黑色箭头所示图2-2-6 脑出血CT影像表现图2-2-7 脑出血MR影像表现T1WI表现为环形高信号,血肿中心部位为低信号【首选检查】

CT是首选检查手段,检查前准备及检查技术:同脑梗死。【检查方法分析比较】

脑脊液检查:腰穿对脑出血价值大,但容易诱导脑疝形成;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大脑前中动脉移位,适用于查找出血原因;CT扫描:能直接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有无破入脑室,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MRI扫描:对于出血的分期较有价值,但检查扫描时间长,不适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概述】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指脑静脉窦内形成血栓从而阻塞相应静脉回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上矢状窦和海绵窦是本病最常受累的部位,其病因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其中以感染性原因居多。【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图2-2-1。【临床表现与病理基础】

急性起病多见于外伤和感染,慢性多见于恶病质、营养不良等。常见症状包括颅内高压综合征、癫痫发作、进行性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以及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理显示静脉窦内血栓,窦壁可坏死,血液进入到脑组织和脑脊液中,血栓延生到邻近静脉窦可出现窦旁梗死灶;静脉淤血引起脑水肿,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同时形成交通性脑积水。【影像学表现】

CT表现:可显示出静脉严重回流受阻后并发的脑水肿,主要表现为丘脑、基底节及大脑白质处的低密度。CT上静脉窦密度增高并可显示脑静脉窦血栓伴发的出血性脑梗死。增强可显示静脉窦内因血流减少而出现的三角形充盈缺损呈“δ”,即“空三角征”。

MRI表现:脑静脉窦血栓的直接征象,表现受累静脉窦闭塞、狭窄、充盈缺损。因静脉窦回流障碍,常见脑表面及深部静脉扩张、静脉血淤滞及侧支循环形成。脑静脉窦血栓MR表现与时间关系密切,其信号随血栓形成的时间而变化(图2-2-8)。【首选检查】

MRI检查中的MRV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评价脑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可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程度和范围。

扫描前准备:扫描前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求患者摘除所以含金属物品(活动义齿、助听器、发夹、项链等);确保患者无检查禁忌证,提供耳塞,需要增强扫描的患者,扫描前建立静脉通道。图2-2-8 脑静脉窦血栓MR影像表现

检查技术:体位:仰卧,头先进,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纵向定位线重合,横轴位定位线与双侧听眦线重合。线圈: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常规扫描序列及参数:①矢状位自旋回波T1WI像(Sag SE T1WI):CS;TR/TE:440/minimum full(min full);FOV:24cm×24cm;层厚/层间距:5~6mm/2~2.5mm;矩阵:256×256或256×192;激励次数:2NEX;上下视野外预饱和(Sat:SI),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方向(S/I);由左至右共扫描11层。②轴位自旋回波T1WI像(Axi SE T1WI):CS;TR/TE:600/12ms;FOV:22cm×16cm;层厚/层间距:5~6mm/2~2.5mm;矩阵:256×256或256×192;激励次数:2NEX;Sat:SI,频率编码方向:A/P;由小脑下缘至颅顶共扫描16层。③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WI像(Axi FSE T2WI):FC;TR/TE:2000~4000ms/80~120ms;回波链长(ETL):8;FOV、层厚/层间距、预饱和、频率编码方向及扫描线位置与Axi SE T1WI相同,矩阵:512×320或320×256;激励次数:2~3NEX。④轴位FSE液体衰减成像(FSE-FLAIR),参数:采用 FSE-FLAIR 序列,TR/TE/TI:5000~10 000ms/120/2200ms;Bdw:15.63;FOV:22cm ×16cm;层厚/间距:5~6mm/2~2.5mm;矩阵:256×192;激励次数:2NEX;Sat:SI,频率编码方向:R/L。User CVs:{Minimum Acquisition:2}。其他参数与FSE T2WI相同。⑤增强扫描;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1。冠状位或矢状位加脂肪抑制,颅底病变时横轴位压脂。⑥灌注成像(PWI):常用成像序列参数:GRE-EPI-*T2WI:TR/TE:3000/60s层厚/层距:10/0mm,对比剂量0.1~0.2mmol/kg,注射流率:3~7ml/s。⑦特殊扫描技术:头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及头部弥散加权成像(DWI)。

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以及脑功能成像(f MRI)等。【检查方法分析比较】

CT扫描可显示脑表面和静脉窦内出现高密度影和增强扫描产生“空三角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RI对血栓形成高度敏感,能较早提出诊断依据,最后确诊依赖于颈动脉造影,它能直接显示静脉窦中断和充盈缺损,也能显示一些较大静脉和静脉窦栓塞,但不能观察所引起的脑组织的改变。MRI和CT能直接显示脑实质改变,也能显示一些大静脉窦的栓塞,其效果不如颈动脉造影,特别是CT。MRI扫描的MRV技术能提供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最准确的解剖结构重建图,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手段。四、脑血管畸形【概述】

脑血管畸形是由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局部脑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的一类疾病,其分类方法迄今为止仍存在争议,主要包括脑动静脉畸形(AVM)、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性畸形、海绵状畸形、海绵窦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畸形、软脑膜动静脉畸形、Galen畸形等,其中AVM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同图2-2-1。【临床表现与病理基础】

临床症状有头痛、癫痫或合并脑出血,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失语和意识障碍。当AVM位于海绵窦时可引起突眼和海绵窦综合征;当AVM位于幕下时,发生于脑干的出血可引起呼吸骤停;当AVM位于脑室脉络丛时,可反复发生脑室内出血。

AVM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但以幕上居多,病变由一团紧密相连的粗细不等的血管构成,其间可含有部分脑组织、不同时期的出血和营养不良性钙化。邻近的脑组织可发生缺血、梗死。镜下见其内缺乏正常的毛细血管床,血液从供血血管直接流入引流血管,且血管壁发育不全和血管壁不同程度变性,导致反复的出血和脑组织损伤(图2-2-9、图2-2-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