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谎言经济学:罗斯福、格林斯潘和奥巴马,谁都救不了美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6:44:10

点击下载

作者:(美)托马斯·伍兹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算谎言经济学:罗斯福、格林斯潘和奥巴马,谁都救不了美国

清算谎言经济学:罗斯福、格林斯潘和奥巴马,谁都救不了美国试读:

推介语

推介语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世人生活在无数贪婪无耻的经济学谎言之中,最核心的是:财富=钱=纸币,它的另一面是黄金永远非货币非财富。我以《黄金保卫中国》一书破此“幻术”。

本书作者托马斯·伍兹也不约而同地对之宣战,指出纸币滥印是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之源,黄金才是捍卫公众经济“公平自由”的权益之根。这是一本清扫谎言经济学,复兴诚实经济学的书。

——《黄金保卫中国》作者/《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 张庭宾

大萧条之后的刺激政策不能将经济带出低谷,清醒的声音值得倾听。

——中国著名财经评论人/《每日财经新闻》首席评论员 叶檀

目前中国“国进民退”问题日渐突出,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国有化是经济发展之根本,其实是并没有完全理解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好好读读这本书,它会为我们解决当前经济问题带来更多的思路。

——经济参考网主编 李晓辉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庞大而又沉重的经济负荷,已经容不得市场按照经济周期的规律去自行调节,政府救市已成为危机中的不二选择,但我们必将付出更高的成本和更为惨重的代价。本书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恒阳财经 鸿弋序

很多美国人现在都将新一届政府视为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大救星,但大家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了。尽管新政府承诺会“改变现状”,但毫无疑问,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如洪水猛兽般破坏美国经济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困境仍将持续存在,经济复苏也变得遥遥无期了。

当前的经济困境主要是基于自由市场经济已经失败这一错误认识上,但实际上经济危机并不代表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真正失败的是市场干预。美联储货币和利率政策已然失败,但这不能怪罪自由市场。不过一些报纸专栏作家可不这么认为。

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所谓的凯恩斯主义(Keynesian)经济学家们,妄图用他们惯常的伎俩解决当前经济危机问题,即在干预的基础上强加更多的干预政策。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但他们仍然坚持己见。毫无疑问,在奥巴马(Obama)执政期间,他们会搜肠刮肚地用那套理论试图解决危机问题。经济仍将持续萎靡不振,个中原因不言而喻,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根本无法解决此次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迎面而来的只会是空洞无物的凯恩斯经济理论,以及更多无法偿还的债务。

另外,在这场危机中谁才是被忽视的对象呢?奥地利经济学派(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们认为,恰恰是这一学派中预言了现今的经济大萧条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灾难的人,被人们遗忘在了脑后。但值得庆幸的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正日渐被世人接受,而且这些人毫无疑问会对将来的形势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机会。现在在谷歌上搜索“奥地利经济学派”,你会发现搜索条目爆满。

目前,已有不少有关向大众介绍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面对危机所有可能的应对之道的专著问世。但他们的观点可能完全不靠谱,而且大部分的建议都是天方夜谭。请务必相信这一点。

这也是本书显得弥足珍贵的原因。此书论证严密,准确地定位了此次危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缘由,并提出了恰当的应对之道。此次危机的缔造者在华盛顿以及电视传媒中遭受的那种不敬的待遇在此书中完全没有出现。相反的,本书的作者以一种批判的态度看待问题,这显然是学院派和媒体中一些想当然的批评者所不具有的可贵品质。不同于那些正对大众发号施令的“江湖骗子”。托马斯·伍兹预示了此次危机的发生,而且在有正确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指导大家如何走出困境,并将最终赢得世人的尊敬。

托马斯·伍兹用寥寥数语就将作为门外汉的普罗大众引入了一个几乎全民都不再提起的议题中。我们的舆论领袖认为这个话题将永远被人遗忘在脑后,或者鲜有人问津,更别提成为舆论的中心了。但实际上现在这个问题一下子跳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出现的正是时候。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将全方位地接触这些富于批判意识的观点。托马斯·伍兹在书中专门介绍了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Austrian Business Cycle Theory),他认为美国大众有权利了解这一重要的经济理论。本着这一初衷,汤姆用令人信服的合理说明,向读者介绍了此次危机的来龙去脉。只有正确地了解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复苏之路,避免陷入困境旋涡,出现无法自拔的窘态。

那些入不敷出、凡事刷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我们的政府仍然会采取那一套荒谬的干预政策,即以债抵债、以膨抗膨(通货膨胀)。可惜的是,这种政策显然大势已去,已经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应享权利危机(entitlement crisis)以及扑面袭来的亿万美元巨债,联邦政府该如何应对呢?如果他们仍然照搬那套方法,那么无疑会陷美元于危机之中;如果不想使局面恶化,政府必须采取改革措施。但问题是,国家现在的财力不允许。我们是时候该成熟起来,打破成规,伺机而动了。不难看出,我们越是妄加干预,增加扶持力度,形势就越严峻。相反的,如果我们越快摸清状况,正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在坚实理论的支撑下重整我们的经济,复苏大业就能越快达成。

应对之道仍是重中之中,对大众进行正确的经济教育从未显得如此迫切。要彻底了解当前的经济危机,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相信我的推荐,我很高兴介绍大家读这本极具价值的好书。

——众议员罗恩·保罗(Ron Paul)

第1章 皇帝的新装

时至2008年秋天,当股市大幅受挫、公司出现倒闭潮、金融危机恐慌蔓延之时,美国人民开始无情地炮轰自由市场经济,甚至危言耸听地发表“自由市场经济已经失败”这样的言论。

那补救之法又是什么呢?不论是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还是上一届布什政府,抑或是国会以及主流媒体,他们都认为面对当前的危机应该做的是加强管理和政府干预、增加开支和货币创造,以及诉诸更多的外债。

这些政策显然使事态更加恶化了,但讽刺的是正是这些政策的缔造者现在俨然一副明智公仆的模样,承诺大家一定会走出阴霾。按照以往的经验,除了政府自身以外,所有的人都应该为政府的失败承担责任。当然,事实也证明政府的失败只会加强政府的权力。

我们发言人的一贯作风是在关键问题上犯错,但这次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关键问题是什么。对于过度风险(excess risk)、金融杠杆(leverage)以及负债(debt)从何而来他们尚且不知,更不用提房地产泡沫(housing bubble)本身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这些问题摆在眼前时,那些发言人根本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他们彻底回避了“过度风险偏好”(excessive risk taking)这一概念的实质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他们的愚昧。正如很多经济学家指出的,将金融危机归咎于“贪婪”就像将空难归咎于地心引力一样荒谬。

我们的思路一直都是错误的。当前金融危机不是自由市场造成的,真正的“凶手”是政府的市场干预。这绝对不是在为自由市场辩护,而是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入手得出的结论。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简称房地美)是美国两个大型的政府资助企业(GSEs)。他们可以享受政府的很多特权,比如特殊的税收优惠以及政府监管调控。按理说,这类企业要比自由市场中的企业有能力在房产投资上投入更多。多年来,国会民主党人士(Congressional Democrats)都对外声称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营运状况良好,并认为发布不良消息的都是见不得穷人买房的别有用心者(信不信由你,很多民主党人士都是这么认为的)。共和党人士(Republicans)曾一度将民主党在这方面的多次失误视为把柄并肆意讽刺,但他们自己在支出、债务以及政府干预这些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吹嘘之处。基本上,他们也加入了无止境的政府资金援助计划。但在自由市场中,这绝对不是典型的现象。

遗憾的是,很多自诩为自由市场资助者的人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引以为豪的诸如“社区再投资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之类的救急法案都已失灵。共和党人士就像一群庸医,他们只看到病人表面的感冒症状,而忽视了更加严重的癌症的存在。

在华盛顿几乎没有人质疑强大的政府经济干预政策。对于与这次危机有着密切关系的机构——美国中央银行的联邦储备系统,即美联储 (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人们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责备。在华盛顿人们尚且如此,那在美国其他地方更是无人提及了。人们由始至终就认为美联储与这次危机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还将它视为救世主。主流的报纸、杂志以及网站都声称自己已经透彻地剖析了这次金融危机,并认为它与美联储无关。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因为自美联储成立的近100年,它从未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在人们心目中,美联储是一个了不起的机构,仅此而已。

当布什总统在2008年9月24日发表全国讲话时,他所提出的政府经济援助计划遭到了美国大众的强烈反对。为此他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来向大众解释此次经济低迷的根源。遗憾的是,除了轻描淡写地谈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问题之外,他对政府或中央银行的问题并未做任何的评论。在美国政界,一条不成文的惯例是,美联储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inflationary monetary policy)对国家经济问题不负任何责任,更与经济盛衰周期(boom bust business cycle)没有任何关系。布什总统显然完全遵守了这一原则,对中央银行只字未提。

数周后,布什总统计划在华盛顿召开世界强国经济峰会,就全球金融危机展开讨论。正如投资顾问迈克·舍洛克(Mike Shedlock)指出:“为了应对信贷危机(credit crisis)而聚集了一大帮人。然而,他们却对这一问题都不甚了解。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场危机的到来,对摆在眼前的问题也熟视无睹,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将带来何种关联结果也毫无预见性。”《布什做东首脑峰会失败而终》(Bush to Host Summit of Losers),米什全球经济走势分析博客(Mish's Global Economic Trend Analysis),2008年10月9日,http://globaleconomicanalysis.blogspot.com/2008/10/bush to host summit of losers.html。布什提出现在需要“捍卫民主资本主义的根基”,但这只是联邦政府意欲对自由市场施加新一轮压力的惯用伎俩。此次峰会邀请了多国首脑参加。

果然不出所料,与会人员发表的观点都空洞无比。在这次峰会上,法国总统和欧盟主席(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强烈主张打击国际金融避税港(offshore tax havens),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职能回归,以及限制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相对于峰会上其他不得要领的提议,他们的观点尚显中肯。但与以往一样,降息至1%的低利率将有可能破坏世界经济稳定的问题仍然无人问津。直至11月15日峰会结束,与会首脑都只是在交换陈词滥调的意见而已。Roger Runningen 和 Gregory Viscusi,《布什将做东首脑峰会论金融危机》(Bush Says He'll Host Summit Soon on Financial Crisis ),Bloomberg.com, 2008年10月18日,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20601087&sid=ab8PtaRD7KL8。

2008年10月,创立老牌时政类电子杂志Slate集团(the Slate Group)的主编指出,金融危机无疑是“自由至上论”(libertarianism)的终结,因为它恐怕是造成“非管制市场”(unregulated market)紊乱的原因。即使这次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的产物,经济大破坏与市场毫不相干,中央银行或美联储还是对这种错误的认识不置可否。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有此类观点。一些投资专家,诸如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和詹姆斯·格兰特(James Grant)就是明眼人。罗杰斯在接受美国CNBC财经电视台采访时被问及,如果他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他会采取哪两步措施时,他的回答是首先废除美联储,然后再辞职。大家应该搞清楚的一点是,这些预言了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少数人并非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那些曾经嘲笑他们过于悲观的预见,以及对美联储错误进行质疑的所谓的主流评论员们,现在早已在大众中失去了信用。多亏了YouTube,大家很容易看到当彼得·希夫在2006年预测此次金融危机时,那些傻瓜对他的无情嘲弄。但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些完全无视此次危机来临的傻瓜们,得到了布什和奥巴马一类人的垂青。与以往如出一辙,他们现在完全被其当成了咨询的对象。

我们真的有麻烦了!

更多援助、更多监督、更多政府参与

面对大幅滑落的经济,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在预料之中。首先,政府官员们误诊了此次危机问题,视自身为清白,视其他一些因素为洪水猛兽。作为领导人,他们开始研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解决问题,但很明显他们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然后,他们开始将现在的形势(误诊之作)和金融危机(错误的概念)作类比,妄图找出其相似之处。其次,美国民众被告知,为了防止另一场经济大萧条的发生,政府不得不采取老一套办法(这套办法并未将美国从实际的大萧条中解救出来)。最后,这些明智的统治者们开始实施一连串空前的援助行动,但这只会使情势变得更糟。在他们允许市场的自身机制运行之前,低迷的经济将会持续更长时间。

2008年9月,众议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一下子拨出了70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给金融业。布什政府和其御用媒体随后改称这项行动为“救援计划”。但美国民众对此的反应是迅速而明确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芭芭拉·鲍克瑟(Barbara Boxer)声称,在她收到的1.7万封电子邮件中,几乎全部民众都对政府的这一行动持否定态度。一天之内打到她加州办公室的2000多个电话中,只有40人支持这项行动,仅占2%。打到她华盛顿办公室的918个电话中,只有1人持肯定态度。其他众议员也收到了相似的反应。俄亥俄州(Ohio)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Sherrod Brown)指出,95%的选民对这一问题都持反对态度。Sheryl Gay Stolberg, 《选民对政府援助计划的看法大公开》(Constituents Makes Their Bailout Views Known),《纽约时报》,2008年9月25日。

为何选民们在这件事上表现出如此强烈而明确的反对和厌恶态度呢?让我们随便瞎猜一下。根据政治反应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证券和投资业拿出了5300万美元支持国会议员和总统候选人,仅次于他们花在律师身上的钱。那些赞成政府援助计划的议员们,在9月29日进入国会投票之前,已经从银行和证券公司收到了超过反对者54%的竞选资金。《政府援助计划赞成者从银行和证券业收到了超过反对者54%的支持资金》(House Members Voting “Yes” on Bailout Received 54% More Money from Banks and Securities Firms than Members Voting “No” ),MAPLight.org,2008年9月29日,http://www.maplight.org/node/43109。

令人吃惊的是,众议院第一次否决了政府援助计划的提案,但此事不可能到此结束。与其说议员们反对援助计划,倒不如说这些人想搞清楚怎样强制通过这项提议。面对数十亿美元竞选资金的诱惑,不难想象这项议案会被怎样迅速地通过并签署生效。当然,政府一下子强行掠夺美国民众高达7000亿美元的资金来资助华尔街最富有的企业似乎不是明智之举,但对儿童玩具工厂600万美元的减税优惠听起来似乎更加不靠谱。

援助计划议案通过后,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Henry Paulson)的表现却与事先承诺的截然不同。最初我们被告知,援助资金是用来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如不良商住按揭和“有毒”按揭证券),以复苏因其他银行不良资产曝光而日渐低迷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政府、议长以及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说服质疑者和反对者,让其承认这项措施的正确性以及必要性。

但提案通过之后,这些人就改变了想法。收购不良资产的计划先是被缓期执行,原因是政府决定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银行股票。实际上这只是政府单方面的意愿,银行并不愿意卖出这些股票。财长鲍尔森随后清楚地表示,政府援救计划最终不会按照原计划用来购买银行的坏账资产。最初的救助策略对美国经济十分关键,如果不实施,美国经济将严重失衡。但以鲍尔森为代表的这些人早已将其抛诸脑后。鲍尔森事后承认,他一开始就不认为之前的策略是最有效的。《想要政府的钱吗?现在就行动!》(Want Some Government Money? Apply Now!),2008年11月12日,http://blogs.abcnews.com/theworldnewser/2008/11/want some gover.html。

现在,政府鼓励的对象变成了消费信贷。鲍尔森指出,“数百万”的美国民众正面对日益上升的信用卡利率,信贷用户日益减少,这“导致了民众日常花费日渐提高”。这偏离了鲍尔森一贯的理性。大家好好想一想,家庭日常花销依赖信用卡是长久之计吗?这种状态又怎么可能持续呢?市场自身在不断努力,试图让民众按照自己的方式维持生活。然而,政府不但不鼓励,还妄图依靠借贷维持一个明显不可持续的体系。我们从来就没打算指望政府官员能理解民众的经济情况,但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这次的建议却尤为中肯。她在2008年11月曾指出,如果华盛顿的方针是通过增加政府借贷来刺激需求,那就必然埋下“5年后爆发类似危机的种子”。Bertrand Benoit, 《为何德国人痛恨廉价资金》(Why Germans Just Hate to Spend, Spend, Spend),《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08年11月28日。

2008年两大党派的总统候选人一致同意国会的金融救市方案,很明显这类重要事宜的决策权并不在美国大众手中。鉴于此次的救市风暴,截止到2008年底华盛顿已经投入了7.7万亿美元的资金,而且就目前的势头来看,这仅仅是个开始。

“变革不是空谈”

一看奥巴马的经济团队就不难确定,他们口口声声所谓的“变革”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跟布什政府一样,他们仍然诉诸更多的援助、更多政府干预以及更多的表面治愈而不是探求病根。面对巨额赤字和日益剧增的政府支出,我们的政府仍然迷信这样的措施能够复苏当前的经济。只要这样的迷信观念还存在,再充分的逻辑辩证或历史经验都不能将他们说服。加之政府一向善于巧妙掩盖额外支出的伎俩,这种措施就更难被人们推翻。

亨利·鲍尔森、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巴拉克·奥巴马以及像巴尼·弗兰克(Barney Frank )和克里斯·塔德(Chris Dodd)一类的议员,这些所谓的救世主们也该适可而止了。政府或是美联储对当前的情势无能为力,他们能做的只是延长这场可怕的危机。正如我在本书中指出的,他们已经走错了路。

如果我们不弄清问题的实质,就别想改善当前的情势。

我们没有必要引入新的理论。在本书中,我们会化繁为简,向大众说明当前的经济情况,提出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并重申一系列被人们忽视的重要观点。自由市场理论,尤其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哈耶克(F.A.Hayek)的观点,清楚地阐述了当前的经济危机问题。很多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师都没有完全看透当前危机的本质问题,而那些经常用到的理论也不能充分解释当下的问题。这本书的大部分观点都是旧有的观点,正是因为如此,它们才容易被人忽视。

美联储——穿着新装的皇帝

早在2008年11月,经济学家詹姆斯·加尔布雷思(James K. Galbraith)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就指出,可能全国15000个职业经济学家中只有10~12个人预测了此次金融风暴的来临。詹姆斯·加尔布雷思(James K. Galbraith)接受黛博拉·所罗门(Deborah Solomon)的采访,《纽约时报》(纽约版),2008年11月2日,MM13。也许加尔布雷思经常接触的经济学家们鲜有人预测到了此次危机,但以米塞斯为首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数以百计的经济学家们都提前嗅到了危机的味道。奥地利学派是一个很小,但在迅速发展壮大的自由市场经济学派,学派泰斗有米塞斯(1881~1973)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哈耶克(1899~1992)。基本上,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是最先警示房地产泡沫的,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预示了我们现在正遭受的危机。他们认为,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美联储。

美联储不是美国政府的行政机构,不属于政府部门。美联储是由国会立法授权,政府委任其主席,享有独立行事特权的一个机构。它所有的原则都与自由市场原则背道而驰。20世纪人们对美联储最大的误解是认为它致力于中央经济规划。与前苏联不同,美联储并不负责钢铁和建筑产业,而是通过制定货币利率行使监管国家经济活动的职能。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就是造成当前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低利率造成了高杠杆化、投机躁动以及日益增多的负债。美联储通过操纵利率误导了很多投资者,掩盖了真实的经济状况,最终将市场搅得一团糟。

美联储的干预政策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导致了房市泡沫加速形成,进而引发泡沫的破灭,而自由市场不可避免地成了替罪羊。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恐慌的民众丝毫没有指责政府和美联储,足以显示出这些机构的狡猾。数十年前,经济学家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就指出,这些人为的泡沫必然导致“大危机和大萧条,但更糟糕的是民众将会误以为经济萧条并非先前通货膨胀所致,而是‘资本主义’固有缺陷所致。”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到底何谓通货膨胀》(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Inflation),第二版,Princeton, N.J.:D. Van Nostrand, 1965, 18。

美联储就像穿着新装的皇帝,每个人都在自欺欺人,假装没看到它的丑态,甚至在指责政府措施失败时,大家也都对它避而不谈,而倒霉的自由市场无辜地成了替罪羊。这场猜谜游戏玩得够久了,是戳破皇帝那层透明纱衣的时候了。

第2章 房地产泡沫之由来

大家应该都对这类鼓动人心的话印象深刻——房产投资是最佳的投资方式,因为它永远不会贬值。去除首付将有利于建立一个“产权社会”(ownership society)。房产投资是赚大钱的绝佳方式。

这样的话大家听得太多太多。

房价究竟会降到何种程度?俗话说,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就目前的形势看,这种降价趋势会一直持续。当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时,它的房地产价格暴跌了80%左右。

最初,有关部门向大家保证过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他们声称,房价上涨不是泡沫,所以它绝对不会破灭。房地产过热都是局部现象,所以不会发生全国性的大降价。

做此预言的人恰恰是我们现在要指望的人。

到底是哪点不对劲呢?当按揭贷款违约率开始持续大幅攀升时,它在整个金融界掀起了一种连锁反应,金融危机随之形成。这只是大体上的来龙去脉,但并没有指出房地产泡沫形成的本质原因。

真相是什么?

从1998年到2006年,房产价格一直持续猛涨。在某些市场中,即使是最简陋的住宅的价格都贵得出奇。房价上涨刺激了房产开发,而住房数量的剧增又迫使房价下跌。从2006年的第三季度起,房产价格就开始下滑。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无法承担按揭款的人们开始纷纷抛售手中的房子,或者进行再融资。但这些选择对于那些处境艰难的房奴来说根本不可能。

受房地产泡沫破灭严重影响的远不止放贷机构和业主。融资机构大量购入商业抵押担保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按照以往的传统,业主应在当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并每月向其支付按揭款。但现在,银行可以将这些贷款在所谓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secondary mortgage market)中卖给如房利美(或更次一级)一类的机构。业主定期支付房贷,银行就能再发行贷款,再在转手卖出的过程中赚取费用。而接下来房利美则将抵押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并对这些证券的信用质量提供担保,以收取担保费。投资者购入这些抵押担保证券后,即成为借款人的新债权人。这些证券的优点是风险分散,也就是说,由于它将全美所有的房地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链条”,所以即使局部市场低迷,也会很快自愈。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是将鸡蛋放入了不同地域的不同篮子中。

但如果整个国家的房产市场突然萎靡,导致止赎率(mortgage foreclosures)增加又如何呢?正如我们在2006年目睹的一样,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商业抵押担保证券的持有者就会陷入麻烦。由于止赎活动增加,拖欠按揭款的人就会增加,那与这些商业抵押担保证券相联系的按揭偿付总额(the stream of mortgage payments)就会比投资者当初购买他们时的预期要低,抵押担保证券就会贬值。

与商业抵押担保证券相关丑闻脱不开干系的是评级机构。这一机构的任务是为各种各样的担保证券进行风险分级,而他们对商业抵押担保证券的评级非常高,通常的级别为AAA。这些证券的拥有者原本认为他们的投资非常稳健,但实际上他们承担的风险比评级机构评定的要高得多。

面对当前的惨状,我们再去抱怨贷款者的贪婪或者借款者的愚蠢,都于事无补了。首先我们该考虑的问题是,导致这种借贷方式风靡的根源是什么?银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可用资金投资于按揭市场,多到简直可以直接将这些钱给那些失业者、无收入者或低收入者以及信誉差的申请人。政府的经济干预与房地产泡沫以及更广意义上的金融危机是脱不了关系的。

罪证1:房利美和房地美

处于这场金融海啸中心位置的是美国联邦国民住房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个大型企业是由国会创立的,官方称为政府资助企业(GSEs)。他们的职能是什么呢?房利美和房地美并不直接为房屋购买者提供抵押贷款,而是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从银行手中购买那些住房贷款。换句话说,当银行为一个客户提供房屋贷款之后,它可以将这些贷款卖给房利美或房地美。从交易成交那刻起,这些贷款的记录就从原来银行的账本上转到了房利美或房地美名下,由此,房利美或房地美就变成了它们的债权人,每月定期收取屋主的按揭款并承担按揭拖漏的风险。房利美和房地美可以将这些抵押贷款放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进行投资,但他们通常是将其打包成商业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卖给投资者。

与此同时,原来的银行通过将贷款卖给房利美或房地美放弃了交易权,但却获得了资金。银行用这些资金可以再次回到按揭市场给新的客户贷款。整个过程使得按揭贷款的交易量激增,也让人们买房变得更容易了。这种人为向按揭贷款市场转移资金的做法抬高了房价。之所以说这一过程是人为的,是因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很大程度上是靠享受政府特殊待遇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支撑的。

房利美是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新政时期(New Deal)的一个政府机构,1968年被私有化。房地美则作为竞争者在1970年被创立。作为政府资助企业,他们处于国有和私有的中间地带,可以享受其他竞争者无法享有的税收优惠以及监管特权,但他们的股票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进行交易。他们发放的证券被指定为“政府证券”,可在银行作为低风险证券交易。多年来,房利美在美国财政部(U.S. Treasury)拥有高达22.5亿美元的最高信贷额度。

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和贷方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房利美需要,这一信贷额度可以无限度地增加。每个人都认为,就算这些国家资助企业遇到麻烦,他们作为纳税人也可以全身而退(而当2008年财政部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后,每个人都认为之前的想法是对的,我们会在第5章中详细介绍这一情况)。多年来,这种暗示使得房利美和房地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从投资者手中筹到钱,并且与其他同行相比,他们可以在抵押贷款上向银行报更高的价钱。尽管20世纪90年代之前,房利美和房地美在抵押贷款市场上都只算作二流角色,但自打2008年被财政部接管后,他们就接手了几乎全国一半的按揭贷款交易和近乎3/4的新抵押贷款。

房利美也是以帮助“弱势群体”为由,提倡降低贷款信用要求的拥护者之一。1999年9月,据《纽约时报》报道,房利美降低了它从银行购买的抵押贷款的信用要求。据悉,这么做的动机是鼓励银行“为那些信用度差的人们提供住房贷款”。“克林顿政府曾一度对房利美施压,让其为信用度差、偿债能力低的人提供贷款。”Steven A. Holmes, 《房利美放宽按揭贷款信用度要求》(Fannie Mae Eases Credit To Aid Mortgage Lending),《纽约时报》,1999年9月30日。“新的按揭贷款政策对所有有能力进行贷款的潜在人群敞开了怀抱”,并且其中一个目标是“吸引那些信用度比非西班牙裔白人差的、收入低的少数人进行贷款”。Steven A. Holmes, 《房利美放宽按揭贷款信用度要求》(Fannie Mae Eases Credit To Aid Mortgage Lending),《纽约时报》,1999年9月30日。《纽约时报》的撰稿者都看出了其中的风险,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就算只是暂时性地实施这一新政策,房利美也会承担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在经济繁荣时期并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困难,但一旦经济不景气,房利美就会陷入困境,而20世纪80年代那次政府对储蓄贷款业的援助事件就会重演。”

与此同时,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风险政策仍在继续。相应地,国会共和党人呼吁加大对这两个企业的监管。国会民主党人则一片反对之声,声称共和党人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他们是在维护这两个住房贷款巨头,实际上只是重视“经济适用房”(affordable housing)本身。另外,一些评论者则尖锐地指出民主党人反对监管房利美的原因是:经过民主党数年卓有成效的监管,房利美已经成为他们参加竞选的强有力后盾,所以最好不去干预。批评者指出,房利美就像民主党的储蓄罐,例如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财政预算首长富兰克林·雷尼斯(Franklin Raines)的离职金和其他补偿就高达1亿美元。

与简单废除房利美和房地美,放任按揭贷款业自由、无政府干预的发展相比,人们当然需要政府更多的监管,因为事实证明这两个公司的损失深深牵动着民众的心。他们不像单纯的私有企业,会因为一些不必要的风险,承担所有损失的冲击。据《纽约时报》称,国会民主党人怕“过于严格的监管将使这两个公司减少对低收入者的经费供给,以及对经济适用房的投资”。2003年9月,民主党议员、马萨诸塞州的巴尼·弗兰克(Barney Frank)发表声明说,房利美和房地美“并没有遭遇任何财政上的危机……民众越是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这两个公司的压力就越大,对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就越少”M. J. Wells,《房贷危机之起因》(Why the Mortgage Crisis Happened),《投资者商业日报》(Investor's Business Daily),2008年10月29日。。而众议员、德克萨斯州的罗恩·保罗(Ron Paul)早在2003年9月10日的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the 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上发表声明之前就警示大家,房利美和房地美会给美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赋予的特殊权力误导了房地产市场,使很多企业开始投资于一些在纯市场条件下不会关注的领域。其结果是,资本从生产市场转向了房地产市场。这必然会降低整个市场的效率以及美国民众整体的生活水平。

尽管长期来讲,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将会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政府监管下资本向房地产市场的转移将会使房地产业出现短期的繁荣。跟所有人为的泡沫一样,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绝对不会永远持续。一旦房价下跌,屋主就会陷入困境,按揭债券的持有者也会遭受损失。这时候的损失将比无政府干预下房地产投资出现的自然损失要大得多。

正是在这样的警示声中,国会民主党人不断地反对政府加大对房利美的监管,而共和党的领导人却依然在实施这一政策。

罪证2:社区再投资法案和鼓励贷款政策

房利美和房地美并不是华盛顿唯一放宽贷款要求的企业。很多政府机构都以“种族平等”的名义强制贷方进行风险更高的投资。为了不被各种诉讼缠身,很多贷方都接受了这样的要求。

贷款业对种族歧视的敏感加速了这一市场的发展。1992年,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的一项研究表明,就算考虑到信誉度的差异,非白人群体的按揭贷款申请通过率还是比白人低。这项研究被一些人拿来广泛引用,他们认为美国银行是歧视黑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贷款申请通过率比白人更高的亚洲人除外)的罪证,所以必须对那些住在市区的人放宽按揭贷款信用度的要求。事后证明了这项研究的消极性,因为在政策实施后并未发现任何种族歧视的证据。可惜为时已晚,贷方早已被夸张的气势吓住,纷纷放宽了信用度。

自从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后,被克林顿政府赋予了新生命的社区再投资法案受到了世人关注。自此,银行一旦没有满足少数族裔人士的要求,就会被冠以种族歧视的恶名。但社区再投资法案并不是推进低贷款标准的唯一助动力,最大的黑手是政府的整体政策。德克萨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莱博维茨(Stan J. Liebowitz)指出,综观1990年到2006年所有房地产资料,不难发现“几乎每个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国会、总统、政府资助企业以及起初反对,后来热烈支持的银行等都大力主张的低贷率政策,可能会导致按揭还款拖漏的增加,而且一旦房价停止上涨,这种现象就会变得尤为明显”Stan J. Liebowita, 《火车出轨详析:次贷危机之成因》(Anatomy of a Train Wreck: Causes of the Mortgage Meltdown), Independent Policy Report, Independent Institute, 2008年10月3日,第7页。。

那份关于种族歧视的研究报告发表不久后,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就发放了一份非种族歧视按揭贷款手册。手册中指出,如果贷款标准包含“武断或不合理的信誉度标准”,银行就很难吸引少数族裔客户。我们完全可以做此推断,即银行根本不需要被告知“武断或不合理的信誉度标准”对银行业务有百害而无一利。当然,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少数族裔客户未得到银行一定比例的贷款额,那么银行的信用度标准就被视为是“武断或不合理”的。手册中其他内容同样是一些官话,例如信用档案、头期款以及传统收入来源,但所有这些都被视为增加社会整体住房道路上可有可无的障碍。同上,第8页。

一般来讲,银行会对政府的监管唯命是从。莱博维茨指出:“银行一再放宽贷款标准,完美迎合了政客、管制机构以及政府资助企业的需求。”Stan J. Liebowita, 《火车出轨详析:次贷危机之成因》(Anatomy of a Train Wreck: Causes of the Mortgage Meltdown)。 Independent Policy Report, Independent Institute, 2008年10月3日,第10页。美国最大的抵押证券承销商之一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则用一种跟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同样专制的方式,为这种贷款制度的健全性辩护。该公司的资料显示,他们认为债方的信用等级并不重要,而且“社区再投资法贷款并没有完全契合信用评估标准”。 同上,第14页。贝尔斯登所列出的所有标准都有悖于传统贷款标准。

面对房地产危机,社区再投资法案的支持者试图为其辩护,声称由于这一法案只应用于储蓄机构(银行机构,如美国银行),而大部分不良按揭贷款都出现在像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一类的专业房贷机构,所以社区再投资法案本身并无过错。但他们回避的是,正是那种武断的风险评估方式使得社区再投资法案的影响遍布整个房贷业。而其他一些机构则助纣为虐,放宽了信用度要求,加速了危机的发生。这些机构包括房利美和房地美、住房与城市发展部(the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美联储以及其他如平等信用机会法(the 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这样的信用行业比较密切的法律。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亨利·希斯诺斯(Henry Cisneros)不论作为政府官员,还是房地产投资商,都在积极推行放宽房贷信用度要求的政策,试图使以前因信用要求无法贷款买房的人都有房可买。亨利·希斯诺斯曾担任过住宅建筑商KB Home的主管,在职期间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San Antonio)的Lago Vista开发区为低收入购房者建造了428套住房。David Streitfeld和Gretchen Morgenson,《房子摧毁了美国梦》(Building Flawed American Dreams),《纽约时报》,2008年10月18日。

但希斯诺斯也承认,就算初衷是好的,但“那些原本不该获得住房的人,现在都成了屋主”。《纽约时报》对他表示同情,指出:鼓励低收入者买房是一种会产生严重经济后果的全国性趋势。希斯诺斯大力提倡房屋所有权从中产阶级向下层阶级的转移,这使他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他曾说道:“我会乖乖等着民众上门指责我的过错。”他说这些话时看似很轻松,但还是透着些许不安。希斯诺斯是为少数族裔群体设身处地着想的典型,他用犹如父亲般的监管试图保护我们免受自由市场的冲击,所以当“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不断被严格监管时,他被人们视为未来的希望。希斯诺斯致力于放宽贷款信用度要求,使在过去无法贷款买房的人都有房可买。他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使联邦政府拓展房屋所有权的野心变得人性化。但是作为房地产投资商,希斯诺斯却没有对按揭市场即将发生的危机做出警示,也没有阻止次级贷款行为的发生。他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American CityVista是住宅建筑商KB Home的合作伙伴,而且他本人也跟房利美前总裁詹姆斯·约翰逊(James A. Johnson)一起在KB Home担任董事会成员。房利美为KB Home和CityVista提供了大量信用担保,而其顶级客户就是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当国家金融服务公司大力推行次级贷款时,希斯诺斯作为董事会成员保持了沉默。很明显,希斯诺斯是支持次级贷款的,毕竟不用这种方法就无法实现他“扩大自有住房”的计划。

2002年,维克多·拉米雷斯(Victor Ramirez)在Lago Vista买了一套住房,他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当时我是一个年薪1.7万美元的学生,而我的妻子则待业在家。事后想想,我们怎么能负担得起按揭贷款呢?”他指出,“很多居民被骗说还款会很轻松,你需要做的只是‘在不同文件上签字,而不要仔细阅读细则’。”拉米雷斯不认为人们是单纯的受害者,他承认说:“我们其实是共犯。”

希斯诺斯并不认为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会有实质性的效果,他指出:“当整个国家的3亿民众都在进行按揭贷款,而且这种行为正如瘟疫般肆无忌惮地蔓延时,我不确定政府监管能否奏效。”真正需要被监管调控的是美联储的信用创造功能,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但希斯诺斯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对美联储却只字未提。

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也曾担任过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部长。在Accubanc Mortgage公司施行反歧视措施之后,他曾欣然指出这是一种“平权行为”。他认为公司“为原本无法贷款的人提供贷款将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且银行拿出高达2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住房贷款也会承担更大风险,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按揭款的拖漏率将比其他任何投资组合都要高”。库默部长却貌似不怕银行遭受的这些灾难。

自由党人认为狡猾的贷方用很多复杂的条款蒙骗了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借方进行次级贷款,而保守党人则认为银行迫于政府压力加剧了这种贷款行为的发生。自由党人这么认为是有一定依据的,例如,备受人们敬仰的亨利·希斯诺斯就是有力的证据。保守党人也有他们的根据,例如,像现在改革社区组织协会(ACORN)这样的左翼组织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已经迫使银行为他们提供巨额贷款。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而政府的默许又为美联储创造的货币向房地产市场流入提供了便利,从而加剧了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罪证3:政府刺激投机需求

一谈到信贷风暴,人们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次级贷款。政府增加住房自有率的目的是废除传统贷款标准的推动力。贷款政策改革后,少数族裔群体甚至不用付首付,这成了工业体制化的一个特点。与此同时,美联储也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货币储备。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实施的宽信用标准的广泛性、系统性以及持久性(持续了数十年时间),使得它已渗透到高收入借款人群中的事实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吃惊。经济学家莱博维茨指出:“认为低信用标准实施数十年之后不会对高收入人群的信用标准产生影响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当所有人都在为低承保标准欢呼雀跃时,大家就应该意识到放宽标准不太可能只针对一部分人群。”莱博维茨,《火车出轨详析:次贷危机之成因》(Anatomy of a Train Wreck: Causes of the Mortgage Meltdown),第15页。这一政策不仅是投机商的福音,而且宽松的经济政策导致房屋需求量的增加,进而导致房价上涨,从而为贪婪的投机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我们不难看到,房价上涨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是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

证据表明,房屋止赎活动在次级贷款市场和一级贷款市场中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一级市场并不是如新闻头条所说的那样受到了次级市场的不良影响。事实上,从2006年到2007年止赎活动在一级市场的增加率要比次级市场高,但由于从总体数量上看,次级市场中的止赎率要比一级市场多,所以次级贷款的利率要比一级市场高。

止赎活动并不是次级抵押贷款造成的,它的罪魁祸首是艾伦·格林斯潘力荐的可调利率抵押贷款(adjustable rate mortgages),所以与一级贷款和次级贷款无关。可调利率抵押贷款以被称为“引诱利率”(Teaser Rate)的前期优惠率开始,它使抵押贷款更具吸引力。数年后,这个利率会随着各种不同经济指数的变动而变动,买方会发现这个利率时而高时而低。当借方和贷方都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时,可调利率抵押贷款可以被看做是可参考的晴雨表。在当今这个经济动荡的年代,如果借方和贷方同时分担风险的话,贷方会很乐意提供贷款。

可调利率抵押贷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但事实证明一级市场可调利率抵押贷款的增长要比次级市场大得多。这打破了人们对信贷危机之成因的误解。通常人们认为是狡诈的贷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哄骗次级贷款市场上无知的民众,以使其签订各种难以理解的条款。但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为什么一级市场上的借方比次级市场上的借方更容易受骗呢?

房屋止赎率上升的另一个原因是投机商的操作。有一种房地产投机商专门从事“翻新”房的买卖,他们获得利润的办法是将房子重新装修后以更高的价钱卖掉。还有一种短线交易投机商,他们通常会低价购入房子,然后再以高价卖出。近年来,投机购房的数量已增至整个购房市场的1/4。每个投机商都是被可调利率抵押贷款所吸引,他们会在“引诱利率”期满之前就抛掉手中的房产。

当房价刚开始稍稍下降时(2006年底房价仅降了1.4%),止赎率就开始飞涨。在创了历史新高后,止赎率仍在上升,进而高出原来43个基点。我们不难想象,导致止赎率短期激增的原因是由于免首付的购房者大量抛售了手中的房产。在房价上涨无望、房地产市场前景渺茫的时期,很多借方选择了溜之大吉。另外,由于不用付首付,大家抽身就显得尤为容易。莱博维茨,《火车出轨详析:次贷危机之成因》(Anatomy of a Train Wreck: Causes of the Mortgage Meltdown),第18页。

还有一个“肇事者”是一些私人的信用评级机构。为何评级机构在评估贷款风险因素时会犯如此严重的错误呢?由于美联储推行的宽松信用政策使得这种方式的抵押贷款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时期运作得很好,所以评级机构就草率地对其进行了过高的信用评级。另一种解释是,这些机构很会揣测政策方向,他们早就看出政府要推行宽松信用标准政策。同上,第11页。经济学家亚特·查登(Art Carden)指出:“美国证监会(SEC)视评级机构为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降临的灾难),而评级机构也不想因为反对这一顺应民意的政策而触怒证监会。”2008年10月14日,查登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发表了以上言论。

少数经过认证的评级机构甚至是证监会创造的卡特尔,证监会通过监管壁垒保护这些机构免受竞争之苦。莱博维茨教授指出:“政府认证的评级机构可以免受自由竞争,但并不是说这些机构不会为了避免潜在的损失而搅乱按揭市场。”莱博维茨,《火车出轨详析:次贷危机之成因》(Anatomy of a Train Wreck: Causes of the Mortgage Meltdown),第12页。

评级机构卡特尔所遭受的指责是它们应得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对经济的干预扭曲了市场,使得包括评级机构在内的所有人都难以看清当前经济的真正状况(这是第5条罪证)。

罪证4:偏向住房所有权的税收法规

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推行了数百种措施鼓励民众买房,在房地产业人为地制造了很多机会。房地产开发商经常收到政府机构的一些声明,免费获得一些土地、道路的使用权,并享受很多建造住房方面的税收优惠。但殊不知在有些地方(例如一些偏远地区)人们并不想要买房。

我们从政府制定的税收法规上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意图。联邦政府会想方设法收取占工人收入35%的税(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税除外),除非他们进行特定的投资。例如,IRA(个人退休账户)和401(k)的投资者能够适当免交一些税费,而通过雇主定期向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也可以扣除一些税。但对于家庭来说,最节省的方法还是房屋抵押贷款利率扣除的办法。租房者以及没有进行按揭付款买房的民众,永远都要在房子上缴纳很多额外的税费。政府很明显是在鼓励人们买房而不是租房。

类似这样的条款不计其数。例如,在华盛顿第一次买房的人可以享受5000美元的税收抵免。在投资房地产方面,这种优惠政策就更加明显了。如果你购买了价值50万美元的股票或者做同等价值的生意,然后在10年之后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那你就要缴纳一定额度的资本所得税(2008年时是15%)。但按照1997年颁布的税收法规,如果一对夫妇购买了一座价值50万美元的房产,10年之后以100万美元卖出的话,他们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资本所得税。

并不是说所有这些减税优惠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需要废除的。每一项减税优惠都是需要扩大的自由绿洲,而不是需要堵上的弹孔。但是为了不人为地刺激任何一个经济领域,政府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罪证5:美联储以及它的人为廉价信用

事实上,这些因素本身并不是造成房地产泡沫以及深度危机的原因。要想真正了解房地产繁荣与萧条之成因,我们就必须弄清经济周期的变动。传统来讲,这些繁荣和萧条是客观发生的,这样的结论使得政府以及中央银行都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奥地利经济学派为大家解释了经济周期运作的方式,特别是政府以提供廉价货币和信用的方式营造了最初的短暂繁荣,并最终造成了现今的萧条过程。笔者在第4章中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当美联储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后,它刺激了一些长期产品的投资,并使其出现了短暂的繁荣。这些长期产品包括原材料、建筑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商品。建筑和不动产在过去数十年的繁荣显示了低利率政策对其的正面影响。但一般产品都是通过消费者的需求刺激市场,而美联储的这种人为刺激脱离了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政府丢开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鼓励一些经济本身无法负荷的产品。这类产品消耗了很多的储备资源,而且市场明显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想要或能够负担得起一套50万美元的房子的民众并不是很多。当房价比预期的要低很多时,房地产泡沫就破灭了。

美联储——笔者将在随后的章节介绍它的运作机制——通过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了利率,使经济出现了短期的繁荣。紧随“9.11”之后,也就是.com泡沫破灭一年之后,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就试图通过一系列减息政策复苏经济。最终他决定在2003年7月到2004年7月的一整年时间里,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原来的1%。这一做法着实令人吃惊。为了成功实施这一政策,政府在那几年就不得不大幅增加货币供应。实际上,从2000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里,货币发行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那些新发行的货币以及新的信用标准在房地产市场有了用武之地。人为的宽松贷款标准刺激了房屋的购买以及投机商的需求。美联储还鼓励政府资助企业——房利美、吉利美(美国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的俗称)和房地美——以及联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FHA)用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新的借贷标准进行交易。所以原本就初见端倪的低贷款标准,再加上由政府鼓励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一类的机构的优惠政策,使得美联储新发行的货币在房地产市场充分发挥了作用。但归根结底,造成房地产泡沫的罪魁祸首还是美联储,它创造的宽松货币环境加速了房价的不正常上涨。

尽管政府和媒体总是引导人们将矛头指向房地产投机商,但殊不知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过错。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中,投机商——不管是在不动产、期货或者股票投资中——都发挥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即通过加速调和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增加市场的效率。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诱惑了一批鲁莽或准备不足的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误导这些投资者让其相信房产投资是一个无损失的生意。廉价货币使原本不是投机商的投资者都加入到这一行列,但糟糕的是这些人对他所加入的市场并不熟悉,大多数人只是想在短期内获得利益而已。

事实上,就算没有新的法律和政策提供的额外奖励,仅仅是美联储所创造的宽松货币政策就足以使贷款标准降低。银行会将美联储发行的新货币贷给以前从不会考虑(信贷)的价值不大的客户。就像一个篮球队加入了两个新的队员,遇到特殊情况他们将候补出场,以此来弥补很多不便。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类的行为》(Human Action),1998年,第549~550页。在价格上涨和经济繁荣的时期,要区分健全项目和泡沫项目——也就是在经济平稳时期也能够正常运作的项目和只有人为廉价信用出现的时期才能够存活的项目——是很难的。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评论者对它的讨论贯穿了整个美国历史。例如,1914年到1920年的信贷繁荣时期,过度乐观、冒险意识以及人为刺激投资需求的景象与现在并无二致。1926年,弗雷德·加洛克(Fred Garlock)在《土地与公共事业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上介绍爱荷华州(Iowa)的状况时曾这样描述:“银行和客户都将谨慎抛在了九霄云外,投机行为泛滥,很多人背负着巨额债务,经济迷失在了奢侈的旋涡中。”加洛克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房价上涨使银行和客户都过度乐观地抛弃了谨慎,助长了铺张和投机心理。无论客户购买什么,商品也好,土地也好,他们都能在抛售时卖个好价钱;无论农庄生产出什么产品,都能获得巨大的收益。有少数人面对意想不到的大丰收甚至感到不知所措,于是开始减少自己的固定借贷(Fixed Indebtedness)。在房价持续上涨不久之后,银行家的鼓励以及政府抛售战争债券的做法使大多数人坚信债务只是一种变相的福音,因为清算债务变得出奇的容易,而且还能提供很多赚取利润的机会。在这种情势下,工业的扩张和经济的繁荣被视为大势所趋,节约和谨慎随之让步于铺张和轻率。银行家发现随着时间流逝房价自动上涨,所以他们认为以前的信用标准已经过时。当投机热开始后,人们对银行基金的需求就增加了,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进行信贷,透支负债是家常便饭,客户的钱都交给那些信用曾遭质疑的开发商和企业以换取丰厚的报酬,而大头都落在了房地产投机商手中。为再借而借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银行一次又一次靠着不断增加的存款而免于遭受各种影响。感谢Michael Rozeff提供的资料。人们对类似的情形可能感到非常熟悉,那是因为这与1819年大恐慌时期的房地产热有相似之处,而2008年到2009年这样的悲剧会再次重演。“更多的监管”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放松管制”(deregulation)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2008年,巴拉克·奥巴马在竞选时不断地指责布什政府对金融市场“疏于监管”。我们在下一章中会详细讨论监管的问题。可是在房地产市场中,贷方完全按照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指示办事,所以说政府在这一领域疏于监管是无稽之谈。更多以及风险更大的贷款正是政府想要的。传统的贷款标准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风险更大的标准,但人们却对此改变而欢呼雀跃。为什么呢?只能说美国梦深入人心。

2004年,布什要求联邦住房管理局免除15万新近买房者的首付款。他声明:“为了建造一个所有权社会,我们会尽全力帮助更多民众买房。能够承担按揭的家庭就不要将钱存起来。”Chris Reidy, 《聚焦布什零首付按揭贷款:预算局表示这一举措将导致更多拖欠行为》(Zero down Mortgage Initiative by Bush Is Hit: Budget Office Says Plan Likely to Spur More Loan Defaults), 《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 2004年10月5日。首付的作用是将拖欠贷款的现象降到最低,但布什将其废除,于是所有反传统的贷款标准都得到了布什的默许。

我们能够指望有监管者可以大胆地站出来反对整个政府、学术界以及媒体都支持的政策吗?监管者能否不人云亦云,而是对当权者说一些逆耳忠言呢?

一些高层用权威的姿态向所有人保证政府体系的健全性,但我们应该对此有所保留。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本人曾向全国人民保证,致力于按揭市场研究的监管者们已经找到一种稳妥的运作体系,所以大家无须恐慌。“我们的监管者指出,当前的贷款标准非常健全,完全不同于引发20年前金融问题的那种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评估规范已经有所提高。”本·伯南克,在全美独立银行协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Speech to the 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 National Convention),洛杉矶,内华达,2006年3月8日。网址: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speech/Bernanke20060308a.htm。引自桑顿(Thornton)的《房产泡沫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Housing Bubble)。2004年,两位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发表研究声明,认为现在并未出现房地产泡沫。Jonathan McCarthy和Richard W. Peach,《现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任何“泡沫”了吗?》,向Eurobank EFG房地产会议提交的论文,2006年1月20日。网址:http://www.newyorkfed.org/research/economists/mccarthy/athens_bubble_paper.pdf。感谢Bob Murphy 提供的资料。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鼓励借款者使用可调利率抵押贷款,但它却是使拖欠贷款的屋主不断增加的原因之所在。格林斯潘在2003年曾指出,房价上涨并不代表一定会产生泡沫,但是他并不希望这种快速上涨的状态一直持续。他对参议院的一个委员说道:“泡沫破灭和整体房价跌落这种全国现象在我看来是不可能发生的。”艾伦·格林斯潘,2003年2月17日,《美国经济:消费者支出呈现增加趋势》(U.S.Economy: Consumer Spending Shows Signs of Strengthening),Bloomberg.com,2003年3月9日,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10000103&sid=a4ERjmO2X4io&refer=newsindex。除了奥地利学派和少数其他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一直坚持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并警告人们一旦泡沫破灭将会出现大灾难外,很少有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几乎没有人认为整个房地产市场会在一夕之间崩溃,因为在大家眼中房地产是地区性的产业,根本不会引发全国范围的危机。

一些主要的金融机构想当然地认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基于实物性的因素,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泡沫。只有当房地产热是泡沫时,这些企业的行为才是一种冒险行为。然而不幸的是,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否认了房地产热是一种泡沫。在这些机构都认定房地产热是基于实物性因素而不是泡沫时,为什么每个人都坚信监管者能够看出他们潜藏的风险呢?

就算可以采取一些不可思议的方法,让监管者能够监督主要金融机构的账册,进而避免很多主要的风险,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清经济形势,他们也会认为房价上涨只是一个证据不足的征兆,而不会是危机发生的元凶。只要美联储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货币,肆意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泡沫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们会认为这种不合理的投资能够获得利益,也是由于美联储人为操纵利率的结果。所以只要美联储拥有这样的权利,即使不是按揭市场和金融市场出问题,其他领域也会出问题。

罪证6:“大到不能倒”的心理

金融市场中的弄潮儿有绝对的信心使自己或是整个体系立于不败之地,就算损失出现,民众们也会欣然接受。艾伦·格林斯潘带领美国走出了无数次危机,因而在投资界赢得了“救市先生”的美誉。他的丰功伟绩有带领美联储成功应对了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Mexican peso)危机、降息挽救了几近崩溃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9.11”恐怖袭击之后对美国的经济救助,等等。经济学家安东尼·穆勒(Antony Mueller)指出,屹立不倒是格林斯潘1987年上任以来所表现出的处事哲学(如果可以称其为哲学的话)。

自艾伦·格林斯潘上任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就一直处于半官方的保护之下,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会保护主要机构免受破产风险。因此大家都认为,如果投资成功,你就会获得很高的报酬和市场份额;如果失败,一些管理机构也会救你脱离危机。财政机构一次又一次击退危机并不断地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的丰功伟绩,使得人们越来越坚信永久繁荣的可能性,金融活动也随之密集。市场持续繁荣的景象使人们变得更加大胆,一些新型企业家相继出现。安东尼·穆勒,《救市先生》(Mr. Bailout),Mises.org,2004年9月30日。安东尼·穆勒,《金融周期、商业活动和股票市场》(Financial Cycles, Bsiness Activity, and the Stock Market),《奥地利经济学季刊4》(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 4),2001年春,第14页。

分析者在批评格林斯潘的政策时会用到一个词语,即“格林斯潘对策”(Greenspan Put)“看跌期权”(put option,或简称为put)给了买方以既定价格出售资产的权利。(看跌期权是指控制实施的主动权在卖方, 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 期权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 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译者加注)“格林斯潘对策”一词由此而来。因为格林斯潘以及美联储习惯于在经济下滑时,用削减利率的方法刺激经济发展,它类似于看跌期权的作用,防止投资者在股票下跌时遭受巨大损失。。《财经时报》对此的解释为:“一旦市场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诉诸美联储和艾伦·格林斯潘的救助。”该报在2000年报道说,当网络泡沫破灭之后,格林斯潘故技重施,仍然希望通过降低利息刺激美国经济,这种做法使过度风险投资者吃了定心丸,认为“一旦遇到问题,美联储总会帮你解决”。金融顾问迈克·贝尔金(Michael Belkin)补充道:“如果不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去几年里的盲目网络投资、对资本的破坏以及疯狂的过度投资都不会发生。”《“格林斯潘对策”引发过度自信》(“Greenspan Put” May Be Encouraging Complacency),《财经时报》,2000年12月8日。

尝试让一些大型企业倒闭,看会不会使市场发生变化。从过去到现在,美联储一直以企业的利益为重,甚至在风云变幻的金融领域,大家都一直认为失败是不会发生的。美联储这样的政策其实比放任不管更能使市场变得敏感和动荡。

未来

国会、布什政府以及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救市,唯独漏掉了让市场调节房价,而这正是市场的分内之事。

2008年11月,房利美和房地美声明会出台计划帮助止赎房房客。援助的内容包括减免主要欠款、降低利率以及延长还款期限。如果屋主至少有90天的还贷违约、债务收入比很高、按揭业务归房利美或房地美所有而且房子90%的价值归屋主所有,那么他们就符合被援助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负担程度之外买更多的房子,如果你用住房抵押贷款购买消费品或者失业的话,你就在“两房”援助的范围内。实际上这一援助计划使得那些用房贷的再贷款买豪华汽车的人可以不用为了还房贷而卖掉汽车。

相反,如果你很有责任感地在可负担范围之内买了一套很小的房子,而不用将你的房子当成取之不尽的ATM机的话,你就不是“两房”援助的对象。实际上,你是在间接资助那些失败者和大手大脚花钱的人。

这一计划实施后,房利美和房地美将会把每月的还款额降低到贷款者家庭收入的38%。当按揭结束以及房子被卖出时,你就必须将大部分的欠款一次付清。所以这项计划既防止了止赎率的增加,又防止了屋主卖房,实际上间接地促进了房价的上涨。

既然有这样的政策,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客户何不就不还月供,直接等“两房”打电话上门提供低利率和低月供呢?既然月供是由家庭收入决定的,那如果一对夫妇共同拥有一套房子,其中一个人完全可以辞职以减少月供支出,如此一来空闲下来的职位也可以让给那些双双失业的夫妻。再或者为了享受占收入38%的每月还款额,屋主可以找一份收入低的工作,或暂时申请降工资。如果为了享受低利率而拖欠贷款的话,你的信用等级就会降低,但是权衡利弊之后,显然低利率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知道拖欠贷款比止赎对信用等级的影响更低的情况下,屋主显然会更偏向前者。

2008年12月,一项提议被提上日程,财政部准备采取各种措施将按揭利率降至4.5%,以使更多人能够负担住房费用。跟往常一样,政府向民众保证人为降息会解决一切问题,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打消民众的众多忧虑。实际上仅仅是降低房价就能使更多人买得起房,而且不会使人们深陷巨债,但这种方法似乎从未被纳入考虑范围。政府准备不顾房屋市场自身的价值规律,直接进行干预,企图解救民众于水火。

政府一如既往地试图用原来的办法解决这次的问题,丝毫不管问题的起因是什么。艾伦·格林斯潘将利率降至1%,并维持了一年的时间,加速了泡沫的产生并加重了泡沫破灭后的不良影响。2008年末,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几乎将利率降至0,这导致资源分配更加不合理,为未来埋下了更大的隐患。格林斯潘在2000年和2001年试图用老招数挽救不景气的市场,但是却让市场变得更加低迷。政府当时的做法等于自毁前程,陷未来于不义。

前美联储阁老、经济学家杰拉尔多·德里斯科尔(Gerald O'Driscoll)将美联储比作是“放火后佯装围观者的纵火犯,躲在人群中欷歔火灾带来的不幸”。引自Richard Rahn的《美联储:救世主还是元凶?》(The Fed: Solution or Problerm?),《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2008年11月26日。伯南克一口咬定美联储与这次的危机无关,继续沿用导致危机发生的老政策来以病治病。但讽刺的是,没有人怪罪于他,因为大部分的美国民众都不了解美联储以及操纵它的一群大骗子,也不了解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伯南克的御用评论家,甚至是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只是抱怨他没有以最快的速度降息。

我们将在第4章看到政府采用的是一个多么糟糕的政策。待你读完了本书,你会看到能够缩短危机持续时间并扭转情势的措施都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陷美国于更大、更持久的灾难中的政策。

这回美国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第3章 伟大的华尔街援助计划

亨利·鲍尔森在2007年3月谈到全球经济时说道:“我的从商生涯验证了现今强大的经济情势。”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时事纵观》(All Things Considered),2007年3月2日。在2008年3月,他又补充道:“我们的金融机构很强大,我们的银行很强大,而且这种昌盛的局面还将持续很多个年头。” 《CNN政要访谈》(CNN Late Edition),2008年3月16日。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积极呼应了亨利·鲍尔森的说法。2007年3月,当房地产市场危机初露端倪时,伯南克曾说道:“次级贷款市场的问题绝对不会危及其他经济领域,也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很大影响。” Bloomberg TV,2007年5月17日。

但事情并不如伯南克预期的那么乐观。2008年3月中旬,华尔街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面临破产危机。政府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挺身而出,将贝尔斯登毫无价值可言的商业抵押担保证券作为抵押,贷款给JP摩根投资银行(JP Morgan)。换句话说,美联储根本没有经过国会同意就收购了贝尔斯登,并将其交给了JP摩根。为什么呢?美联储是怕贝尔斯登一旦消失会在金融界引起“系统风险”(Systemic Risk)。政府对这些“强大”的机构实在是保护过度了。

2008年8月,鲍尔森和伯南克向民众们表示我们的经济基础非常牢固。美联社(Associate Press),《鲍尔森力挺布什关于华尔街“醉酒”之评论》(Paulson Backs Bush Comment About Wall Street's “Hangover”),2008年8月10日。无须恐慌,不要停止投资,不要停止贷款买房,像帕里斯·希尔顿那样花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难想象,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指示度过2008年的前8个月,你就会失掉所有的信用度,甚至会失业。但是2008年9月股票市场瘫痪后,对情势做出错误判断的伯南克和鲍尔森不但保住了他们的官位,甚至还得到了更大的权力。

援助开始!

2008年9月之前我们的经济一直相安无事,但到了9月就突然出现了为避免历史性的金融灾难而不得不采取的极端措施。9月7日,财政部长鲍尔森宣布美国政府会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房”的按揭贷款占美国全部按揭贷款总量的75%,而且拥有大约5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没有人知道其中有多少烂账。政府称这一举措为“接管”,但每个人都清楚他们是被“国有化”了,即政府直接接收了私营(或半私营)机构。

与接管“两房”如出一辙,财政部接连接管了几乎整个美国的按揭市场。这些举措都是在没有与国会商议的情况下实施的。鲍尔森声称纳税人会从这项交易中赚钱,因为联邦政府将赶在所有普通股东之前获得这两个大型机构带来的利润。事实上,纳税人获得的只是近几千亿美元的损失。《纽约时报》发挥了一贯的谄媚功力,称纳税人自愿接管可疑资产是一项“合理而使人安心的举措”。(时至11月,房利美报告了第三季度高达290亿美元的损失,而且警告说到2008年年底公司的净资产将为负值。)

事情开始迅速明朗化。接下来的一周,美联储精心策划了美国银行对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的收购案。紧随其后,鲍尔森联合10家金融机构展开了对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的援助。美林证券就是提供援助的10家机构之一。一个评论者指出:“鲍尔森已经出局,他几乎没有意识到美林证券根本拿不出70亿美元来救助雷曼,其他机构更不可能。而且一旦开始救助别家机构,它作为一家独立的机构也将不复存在。”Gray North,《一个时代的终结》(The End of an Era),2008年9月23日,http://www.lewrockwell.com/north/north654.html。

雷曼兄弟最终没能避免破产的命运。鲍尔森当即声明政府将不会再实施救助,这样说的目的是不引发道德危机。所谓道德危机(Moral Hazard)就是指当当事人明白他的行为后果不是由他一个人承担,而是一大批人共同承担时,风险行为就有不断增加的可能性。就像当一家公司知道自己会得到外界的救助时,就可能会肆无忌惮地展开活动。鲍尔森指出:“道德危机不容小觑。”丹娜·佩里诺(Dana Perino)和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的新闻发布会,2008年9月15日。

第二天政府即宣布为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的救援资金。

AIG遭受房地产市场危机和信贷紧缩的严重冲击,与它拥有很多抵押贷款业务关系不大,而主要是因为它针对这些业务发行了过多的信用违约互换(信贷衍生工具之一),然后利用信贷违约互换合约为抵押贷款证券提供担保,也就是很大一部分的违约欠款都用有效保单抵换了。按揭担保证券带来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房价下跌,可调利率的抵押贷款利率就会走高,越来越多的人就会被贷款击垮,房屋止赎在所难免。那些打包起来的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瞬间就失去了价值,因而购买了众多此类证券的AIG就陷入了危机。

按照《纽约时报》的话说,美联储对AIG的救援是“中央银行有史以来对私有企业最彻底的一次干预”Edmund L . Andrews, Michael J. de la Merced 和 Mary Williams Walsh,《美联储斥资850亿美元救援保险巨头AIG》(Fed's $85 Billion Loan Rescues Insurer),《纽约时报》,2008年9月16日。。政府最终花了850亿美元购买AIG 80%的股份。美联储一如既往地做着先斩后奏的事,没有与国会商议。与此同时,全国上下的社会科研人员不断地著书立说,向大众详细说明一项法案怎样成为法律,美国政府怎样将民意作为指导方针以及政府怎样被大众所激励。

2008年11月,政府再次斥资400亿美元救助AIG。

华盛顿变成了贫民窟,而纳税人成了冤大头。

大而不倒?

AIG、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他大型企业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大而不倒”的,或者是这些企业太大而公众不允许他们倒下。但这些企业发现情势不对后,立即跳上了由政府开的特快列车。关键是与其他企业和机构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企业一旦倒下,就会在整个经济领域引起连锁反应,其他企业也会跟着倒下。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看待大型企业的失败。假设一家公司手上有四个有利可图的业务和两个不能赢利的业务,那么终止不能获得利润的业务对公司是有好处的。与其浪费财力和资源在消费者不感兴趣的商业活动上,倒不如进行重新分配原来的投资组合,重点扶持那四个有利可图的业务。公司甩掉身上的“寄生虫”后,更有利于其发展壮大。

将整个经济领域的所有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话,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也就是说,甩掉那些几近衰竭、浪费资源的企业有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心目中那些“大而不倒”的企业实际上应该“大胆舍弃”。他们存活的时间越长,就会抢占越多的资本和资源,而这些资源让健康的企业利用的话更能创造价值。Frank Shostak,《救援计划会减慢复兴脚步》(The Rescue Plan Will Delay Recovery),Mises.org,2008年9月29日。通过政府救助的方式维持这些企业的生命力其实是阻碍了资本形成和经济复苏。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破产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它让人们看到允许一个垂危的公司倒闭所带来的好结果,以及当一家大企业破产后整个经济领域的反应。拥有6390亿美元的资产以及26000个雇员的雷曼公司绝对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不可倒”。2008年9月,雷曼宣布破产后,公司中有利的资源分配给了其他同行,而有害资源则消失了。这就是大企业宣布破产后所带来的结果,地球并没有因此而停转,世界末日也并未降临。

全美最大的存贷款机构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简称WaMu)在2008年9月接受清算。JP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购买了它的部分良性资产,因此它的生命力犹存。

援助之母

2008年9月底,布什政府认为这种一次性的救助效果不佳,应该展开更大的救援行动。

财长鲍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迫不及待地在金融领域推出了一整套的救援计划。他们引用大量史实说明非这么做不可的理由,即如果不加救助的话,退休计划将受重创、房价将暴跌、小型企业将发不出工资(如果公司是靠贷款发薪的话)等。总而言之,救援计划是大势所趋。任何反对或者企图拖延救援计划的人都被冠以空想家和傻子的称号。大家连一个厚达442页的法案都没有时间阅读,当然就更没时间去争论了。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信贷已经被冻结了!

实际上,纵观近年来的经济状况就不难发现,尽管由于不稳定而造成风险溢价偏高,但信贷并没有被冻结过。然而,就当下问题重重的情势来看,经济不景气时信贷被冻结也没什么不好。政府斥巨资扶持那些行将就木的企业而造成的过度、草率的借贷和信用创造,导致了经济的崩溃。经济需要时间去自愈,以便重新走上正轨。这一过程包括市场从业人员重新整理分类有效投资与不良投资,以及等待资产价格回落到实际的高度等。银行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即恢复正常合理的贷款标准,严格审查贷款申请。

援助法案——美其名曰“2008经济稳定紧急法案”(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EESA)——向财政部长提供了7000亿美元资金,命其“一旦有需要”用来收购不良资产。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用这些钱来购买资产,然后赔钱卖掉,接着再向政府申请救助资金继续进行收购活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戴克兰·麦克拉格(Declan McCullagh)警告说,有了这项法案银行完全可以“购买1000亿美元的坏账(可能是以很快就会失去价值的次级贷款的形式),然后申请破产,再将其以200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财政部”Declan McCullagh,《美国的纳税人需要救助吗?》(Will U.S. Taxpayers Need a Bailout?),CBS新闻(CBS News),2008年10月15日,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8/10/14/politics/otherpeoplesmoney/main4522346.shtml。。实际上政府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是为了减少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不确定和迟滞因素(因为一旦人们怀疑一家银行手上有不良资产,一些相对健康的机构就会犹豫要不要在这里贷款),确保同业拆借市场顺畅、健康地发展。可想而知,纳税人就会变成冤大头去背负这些不良资产。我们还被告知“不良资产不仅限于与房贷相关的资产,还包括车贷、信用卡债、学生贷款以及其他相关的商业贷款”。

有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财政部便可以随意确定任何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根据第119款条例,这些机构没有诉诸法律的权利。这款条例的详细内容为:“除了法案第一条说明的情况以及与财政部签署过明确书面合同外,任何根据法案规定程序放弃资产的机构无权指责财政部。”

很多人坚决反对救助计划的实施,但与往常一样,不管你是否接受,政府一样会实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所谓的保守派人士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认为反对救助法案实施的行为是“虚无主义者的背叛。他们向世界声明自己有多么憎恶美国政府以及财政部和美联储的专家”。David Brooks,《虚无主义者的背叛》(Revolt of the Nihilists),《纽约时报》,2008年9月29日。布鲁克斯对这群所谓的“专家”在评估经济形势上所犯的可笑的错误印象深刻。他们的提议变动得比天气还快,但对目前的情势却一无所知。用布鲁克斯的话说,不会被牵着鼻子走的人有偏向虚无主义的迹象,他们离恢复野蛮、未开化的日子不远了。

卖空禁令——卖空是不爱国的表现

联邦政府对付金融危机的其中一项措施是下令禁止对799家金融机构进行卖空操作。卖空是在证券价格看跌时,投资者采取的一种投资策略。如果投资者预计一家公司的股价会涨,他就会立刻买进,然后在有下跌趋势时立即卖出。在高位判断市场将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便从一家公司手中借入该股票抛出,在发生实际交割前,将卖出股票如数补回,交割时只结清差价。若日后该股票价格果然下落时,再用更低的价格买进股票归还这家公司,从而赚取中间差价。

简单来说,假如你以100美元的价格向一家公司借出一只股,然后以这个价格将其卖出。2周后股价下跌至80美元,这时候你再如数买回这只股还给这家公司,这样你就能从中赚得每股20美元的差价。

卖空禁令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在某些方面甚至违背了计划的初衷。如果投资者想进行投资,他们首先要搞清楚哪些公司稳定,哪些不稳定。如果投机者大部分都在特定的几家公司进行卖空行为,那间接说明剩下的公司是安全的,投资者就可以明确投资的方向。如果没有这些信息,投资者只能加倍谨慎,不会轻易进行投资活动,这导致了一些一直很稳定,也很有责任感的企业很难筹集到资金。禁令的实施还导致了另外一种反效果:政府伤害了原本想要保护的企业。一些公司会发行所谓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redit default Swap,CDS),它是一种对银行间债券业务的保险,购买CDS类似买保险,买方(被保险方)同意在一段时间内支付卖方一定的费用,而卖方(保险方)只有在违约时才支付一笔金额给买方。而当违约发生时,这些公司保全自己的唯一办法是卖空这些违约产品的股票。一旦发现违约,这些股票就会暴跌,所以卖空的人肯定能获得巨大利润。但是如果卖空行为被禁止,那些政府本想要扶持的“脆弱”企业发行CDS的风险就会上升。当他们不能通过卖空来拿回投资的钱时,他们就不能发行公司债券,那想要从投资者那里借到钱就更难了。Robert P. Murphy, 《华尔街援助计划不利于经济复苏》(Wall Street Plan Won't Aid Recovery),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San Diego Union Tribune),2008年9月25日。问题仍然是违约债券究竟是不是可保的,或者CDS是否应该被看作是风险分担机制,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保险。在这个中央银行能够缔造繁荣的经济环境下,信贷保险将不可避免地承担起系统风险,而且一旦危机爆发就会受到重创。见Jesus Huerta de Soto,《货币、银行信贷以及经济周期》(Money, Bank Credit, and Economic Cycles),Melinda Stroup译(米塞斯研究所,2006),第598~600页。

监管者对卖空行为深恶痛绝,因为卖空者常常揭他们的短。监管者的任务是侦察金融诈骗、会计舞弊以及其他一切试图夸大公司实际收益的行为。而卖空者,特别是能够获得内部消息的人,经常会做一些监管者的工作,而且他们往往比监管者更早发现可疑企业,从而更加显出监管者的无能。

2001年的安然公司(Enron)丑闻就是被卖空者踢爆的。安然公司的账目和交易事务变得越来越诡异,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并没有发现安然的问题。一位名叫詹姆斯·钱诺斯(James Chanos)的卖空者发现了安然财政上的漏洞。钱诺斯卖空了该公司的股票,然后检举了它。当所有人回过神来开始研究安然问题的时候,他们发现那是一桩金融诈骗,而敏锐识破安然事件本质的正是那位卖空者。

所以,卖空者使监管机构相形见绌。这些机构原本认为自身的存在就足以麻痹大众,足以让人们相信他们监管下的企业都是健康和稳定的,并提醒众人他们是一切以大众利益为主的国家机构。Gray Galles,《不要小看卖空》(Don't Sell Short Selling Short),Mises.org,2007年4月6日。

此外如果没有卖空者,唯一能够发现股票价值被高估的人就是公司股票的当前持有者,但是很难保证这些人总会掌握公司的有用信息。当然卖空者有时候的判断也是错误的,但谁又不犯错呢?所有购买股票的人都会经常犯错,就算他们的判断没错,那只能说明最初卖给他们股票的人犯了错(这些人错误判断了股价会下跌)。说得委婉些,反对卖空的人是缺乏充分理据的。

企业的摇钱树——援助计划

卖空禁令是政府企图复苏经济的众多坏点子之一。2008年10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对每个储蓄账户的承保额度由之前的10万美元提高至25万美元。这项规定的有效期止于2009年12月。FDIC的这项规定使得人们可以放心在任何一家银行进行存款,而不用考虑银行的稳定性,因为即使银行破产,FDIC也会赔偿他们的损失。

所以,恰恰在银行正需要变得谨慎和保守一些时,联邦政府的政策又平衡了一次道德风险,同时减低了银行审查部分潜在储户的积极性。(FDIC的资产只能够补足所有存款保险的1%的一半数额,所以在银行接连倒闭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只能诉诸大量印钞以及通货膨胀这种筹资手段。有关存款保险,见于Murray N. Rothbard,《美联储错了》(The Case against the Fed),米塞斯研究所出版社,1994年,第134~137页。保险这个词用于部分存款准备金银行制度(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system)中时,是一个富有政府专制意味的词,它更像是一种火灾保险。)

一些人还提议实施止赎假期措施,意思是在一定时期内(比方说60天)不允许房屋止赎行为。这项提议预期的结果是诱导还在继续尽力还款的边际借款人(marginal borrower)放弃努力,以免使自己的处境更加恶化。类似这种的政府专制行为,使贷方顾及到合同权利以及对抵押物的占有权,就会提供更少的信用贷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效按揭贷款的减少进一步证明了自由市场对普罗大众的扶持不足。

是“放松管制”出问题了吗?

大部分反对“放松管制”的人都缺少翔实的证据,而且几乎都是反对市场经济的人下意识的反应。那些认为放松管制对危机毫无益处的人也都没有看清问题的实质。联邦政府斥资10万美元(又临时上调至25万美元)用于商业银行储蓄担保。按照自由市场理论的观点,任何在政府存款保险保障下使银行承担更大风险的“放松管制”行为都是不明智的。

据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当存款保险道德危机和“大而不倒”政策(也就是不允许大型企业和机构倒闭)相结合时,银行肯定会比直面市场压力时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经济学家Arthur Wilmarth指出:“研究表明,‘大而不倒’的政策为美国大型银行提供了充足的暗补,原因有二:(1)这一政策允许银行为储户和贷款者提供低于平均水平的利率;(2)它保护银行不受有效市场的约束,尽管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低于平均水平的资本值和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度。”Arthur Wilmarth Jr.,《金融整合时期系统风险的控制》(Controlling Systemic Risk in an Era of Financial Consolidation),http://www.imf.org/external/np/leg/sem/2002/cdmfl/eng/wilmar.pdf。 感谢Michael Rozeff提供的资料。

不管是管制还是放松管制都要考虑当下的环境:远远偏离自由市场的体制使得善意的第三方要为私营公司愚蠢和冒险的决定背债。在这样的形势下,“放松管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当然,真正意义上的放松管制是废除垄断特权、建立自由竞争环境、消除“大而不倒”自以为是的情绪,以及强制银行按需支付储户费用或者宣布破产(换句话说就是将银行视为普通企业对待),这些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将银行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与政府保护相融合的话,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 Michael Rozeff举例说:“2007年美国银行拥有占总资产8.6%的证券,储蓄额占总资本的47%,而且大部分存款都上了保险。这就像是一个人自己投资了8600美元在生意上,然后又借了91400美元投资,现在,我们假设其中的47000美元是由政府投保。所以除非他退出市场,不然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运用那47000美元,而不用顾及会损失。政府的投保鼓励了这个人的冒险投资。如果他赔了,他顶多就损失了8600美元,并失掉了工作;如果他赚了,储户也不会获利,因为他们要支付固定利率。总之,他和股东占尽了好处。而如果他赔了,他大部分的损失都落到了非股本资本供应商头上。这就引发了道德风险。” Michael S. Rozeff,《放松管制失误与道德风险》(Deregulation Blunders and Moral Hazard),2008年11月17日, http://www.lewrockwell.com/rozeff/rozeff240.html。

回想一下20世纪80年代的存贷危机(the Saving and Loan crisis),当时政府也是极力援助,但最终未能成功,据推测,原因同样是“放松管制”。其实当时和现在一样,“管制”与“放松管制”都被曲解了。重点是纳税人当时在为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很多大的投资银行所做的错误决定而背债。由于这些机构可以通过全国的公众纳税人分散或公有化风险,从而使得他们在做决定时就越来越不谨慎,越来越鲁莽。对存贷危机“放松管制”导致相关机构进行风险更高的投资,实际上是由于对“放松”二字的不当理解,而这种“放松管制”的做法也使得1980年以后的经济不断地走下坡路。真正意义上的放松管制是将使纳税人彻底摆脱存贷危机。

简单说来,问题不在于“放松管制”与否,而在于体制本身。这个体制(在后面的章节中会具体说明)人为地鼓励欠债、过度浪费以及鲁莽的投资行为。我们现在的货币和银行体系已经严重偏离了真正的自由市场,所以变得很脆弱、很不稳定,无怪乎人们会呼吁政府更多、更强的“管制”。

为什么我们要满足于一种并不见效的管制,而不是明智地放手让自由市场建立一个更稳定、更远离危机,不让纳税人背债也不再受道德风险折磨的体系呢?当人们纠结于“管制”与“放松管制”哪个更有效时,就不免忽视了真正自由市场的力量。

此外,要求“更多管制”最终阻碍了市场对一大群声名狼藉的违法者做出反应。现在又一个反恐策略,时刻准备着对付恐怖袭击——鞋子炸弹客(Shoe Bomber)再也不会登上一辆商用飞机,但我们还是得时刻防备着。

随着安然丑闻和.com泡沫破灭后,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 Oxley Act)。这项证券法受到了体制完善的公司的欢迎,因为它使这些公司与新公司比起来更具竞争优势。据悉,最近估算出每年政府花费在这项法律实施上的费用是350万美元。

一位批评者这样指出:“如果你越仔细研读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就越觉得它完美地阻碍了新企业的建立。那350万美元都进了财富500强企业的口袋,而新上市的公司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好处。那聪明的企业家就会找大企业做合作伙伴,而不会去理会那些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的企业。”加上公开披露信息法规(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 Reg FD)以及股票期权估值的新规定,造成的结果就是“鲜有新的公司上市,经济权利集中在了少有的几家公司手中。这样一来竞争就减少了,新财富的分配范围就缩小了。富人变得更富,有才能的人也几乎不会去冒险创业了。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也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多疑”Michael S. Malone,《炒股诈骗》(The Pump and Dump Economy),《华尔街日报》,2006年12月21日。。这也是大型企业特别喜欢政府加强监管的原因。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加强管制会阻止事态的恶化,而回顾过去我们也看到放松管制确实没有减轻我们的痛苦。

言过其实的危机

就算是照现在的形势来看,也没有必要采取极端的援助措施。信贷实际上并没有被冻结,商业活动仍在继续。

2008年10月,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联邦储备银行的三位经济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以援助名义发表的四项主要的耸人听闻的声明都是不真实的。第一,全国银行贷款业务急剧下滑这一条不是真的。华尔街的一些企业要贷款是很难的(除非是向政府借),但是对我们民众来讲不是这样的。统计数据表明,到10月8日为止,商业和消费信贷业务并没有下滑。第二,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也并不像他们形容的那样基本不存在了。数据表明,这项业务的运作还很“健康”。第三,非金融业务的短期贷款担保(商业票据)的能力并没有急剧下降。尽管在危机期间金融机构发行的商业票据减少了,而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商业票据却几乎没有变化。金融机构的商业票据利率上升了,但其他的并未受影响(就算是这样,现在金融机构的商业票据利率也要比2006年到2007年中期低)。第四,就算银行的贷款业务减少了,也不代表商业借贷行为就快要走到尽头了。研究表明,大概80%的商业借贷业务发生在银行体系之外。 V.V.Chari, Lawrence Christino和Patrick J.Kehoe,《2008金融危机之迷思》(Myth about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工作文件666,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2008年10月,http://www.minneapolisfed.org/research/WP/WP666.pdf。很多批评者质疑这一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但是撇开技术细节,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尽管信贷业务增长率在不断减少,但即使在“信贷紧缩”时期它还是在增长的。

赛讯金融咨询公司(Celent)在2008年12月发布的一项报告证实了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用美联储自己的数据足以证明“信贷紧缩”言过其实。数据表明,在危机期间从消费贷款到银行间同业拆借的业务数量一直很高。美国政府面对大型的、知名度很高的机构的失败(特别是商业投资银行和汽车业)错误推测了当前的整体形势,认为信贷冻结笼罩了整个美国经济。报告指出:“令人吃惊的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鲍尔森的发言很容易就被他们所领导的机构提供的数据推翻了。” Brian Love,《信贷紧缩?什么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 What Credit Crunch?),路透社,2008年12月11日。

行动起来!

但是这些研究数据却被国会、当权政府以及媒体忽略了,他们一头扎进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中。你会发现根本没有时间讲出不一样的观点,甚至没有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的领导人根本没有闲情冷静思考。他们必须展开行动!

这是否看上去很熟悉呢?那是因为这是政府想要逃避一些事情时的惯用伎俩。

迫于各方权威意见的压力,国会采纳了援助计划的提议。参议院几乎全票通过了这项决定。真正令人吃惊的是,就在几天前面对各种危言耸听、流言蜚语以及媒体的呼吁,众议员还决定否决这项提议。

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预测的:随后的几天股票一直下跌,主要原因是援助提案没有被通过。很快,参议院再次召开会议对这项提议进行投票。10月2日,提案被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生效。就在当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10482点收盘。一周后,指数下降至9000点,而且在这一年随后的日子里一直都低于这个点。

这么看来援助计划并没能拯救美国的经济,而且在随后的数周以及数月中,民众越来越对政府的疯狂援助计划感到怀疑,认为他们是在把财力和资源扔进一个无底洞。当然,如果政府当初否决了援助提议,民众还是会将不断下滑的经济归罪于国会。在这种不公平的战役中,市场经济永远没办法赢。

就算政府各种各样援助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时间,但光是这个消息就足以给华尔街以信心。就像知道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新油购进,现在的油价也会被迫降低。而在我们所谓的“大萧条”初期,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度达到了历史新高。

但是一些评论者称,援助计划不奏效是因为当局没有投入足够的钱。实际上政府最初投入的7000亿美元,再加上美联储和财政部又补上的8000亿美元,合计算来这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但仍然无力救市。他们这么做只是在创造虚假繁荣,仅此而已。

布什政府当时唯恐美国陷入另一轮大萧条,所以推迟了原来受命财政部从金融机构收购不良资产的计划,并最终将其废除。

换句话说,我们不惜斥巨资救助的那些企业根本就不知道把钱花到哪里去了。

比查韦斯更左:银行国有化

10月8日,财长鲍尔森发表声明称紧急经济救援方案授权财政部“注入7000亿美元资金于金融业,用于购买或担保抵押资产,以及其他任何美联储和财政部认为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的不良资产” 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对金融市场发表补充声明(Statement by Secretary Henry M. Paulson Jr. on Financial Markets Update),新闻中心(Press Room),美国财政部,2008年10月8日,http://www.treas.gov/press/releases/hp1189.htm。。尽管财政部先前一直强调对金融业的扶持,但策略制定和实施是否一致却不予考虑。现在政府将放弃原来的计划,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股份。

财政部新成立的金融稳定办公室主任(Offi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原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副总裁(由前总裁亨利·鲍尔森指定)以及鲍尔森助理财长尼尔·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数日后声明这项计划“将用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健康机构’的参与” Rebecca Christie和Robert Schmidt,《卡什卡利称财政部将向“健康的”银行进行投资》(Treasury to Invest in “Healthy” Banks, Kashkari Says),Bloomberg.com,2008年10月13日,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20601087&sid=aevZYw1yDiuA。。联邦政府会斥资2500亿美元购买银行股份,半数的资金会投资于9家大型银行机构,包括花旗(Citibank)、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高盛银行等,剩下的一半资金将会分散投资于其他稍小一些的机构。据《纽约时报》报道,鲍尔森指出“为了整个美国金融系统的发展,(这些顶级银行)将会接受政府的投资”。 Mark Landler,《美国政府向银行投资2500亿美元》(U.S. Investing $ 250 Billion in Banks),《纽约时报》,2008年10月13日。

就连委内瑞拉(Venezuela)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都发现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只能是名义上的市场经济才会做出的行动。他说道:“布什现在比我还左,布什同志宣布他将购买私有银行股份。” 《查韦斯称“布什同志”面对危机向左转》(Chavez Says “Comrade Bush” Turns Left in Crisis),路透社,2008年10月15日,http://www.reuters.com/article/topNews/idUSTRE49F0K720081016。

现在美国民众会交出他们手中的钱、背负更多的债务并看着他们手中的货币贬值,就为了能够给“健康”的机构注入资金。(记住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