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引领 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14:12:27

点击下载

作者:汪明义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念引领 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

理念引领 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试读:

序言

汪明义

我国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教育的这一个春天里,高等教育充满了难得的机遇和无限的希望。

我们应该做什么?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于国人来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密切地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从宏观层面上看,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两大战略,高等教育在这两大战略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从中观层面上看,社会的各级组织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管理创新,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微观层面看,当今时代的公民更加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更好的发展,希望高等教育能为自身及其后代提供更好的学习或再学习的机会。

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尚未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尚未树立起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抓手,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的讲话中,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四点要求: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四点要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的中心。

我们能够做什么?

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进程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做出自己的贡献。定位清晰,才可以思路清晰,才可以方向清晰。

宜宾学院升本建院十年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在所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汇聚全校教职员工的智慧,明确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这就是我们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我们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对国家、民族、社会应有的贡献。

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就是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个目标,努力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努力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努力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坚守的理念是:“通过对课程的设置和环境的营造,使青年人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浮出水面,为他们未来更有成效地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

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就是要坚持以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围绕“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双需要”的基本现实,全面实现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个人提供再学习机会;努力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为实现这个服务目标,我们坚守的理念是:“根植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并通过我们为地方提供的三个层面的优质服务、四个方面的强力支撑,最终实现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我们正在做什么?

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全面践行“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宜宾学院正在从多方面、多层次展开改革探索,以期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功能。

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09年组建了“硕勋励志班”,从课程设置上强调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知识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10年在继续组建“硕勋励志班”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较差、专业意向不明确的学生,组建“硕勋创新班”,创新班的学生实行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完全学分制度和本科生导师制度。将两组实验班对比培养,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显示出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同时,专门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对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实行“2.5+1.5”的培养模式,即前五个学期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后三个学期专门学习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他们以后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学校围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对46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造,把所有课程划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通识核心课程、通识拓展课程四个板块。学生在学习完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决定剩余的学分是继续学习该专业的拓展课程,还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或者选择学校提供的通识拓展课程。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提升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他们将来职业选择和职业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全面实行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将课程的管理权限交给二级学院和教师,把凡是能够划拨的教学资源和经费全部拨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让教师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充分体现教师对课程的支配权;同时,采用弹性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获得学分。在管理重心下移的基础上,为了使继续教育学院能够集中精力去调动全校各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迎接大规模的非学历培训提高做好准备,将非学历教育独立出来成立了培训与创新学院。

大力营造学术环境。一是要坚持办好“科技与人文”和“奋斗者的足迹”两大系列讲座,在继续聘请校外专家作讲座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内专家的作用,要求正教授和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每学期、副教授每学年给所在学科的学生作一场讲座。二是要强化《宜宾学院学报》的学术科研平台功能,突出学科和课程建设栏目的针对性。三是积极争取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在去年举办“后悲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全国学术研讨会之后,今年4月,全国“第三届高校管理者论坛”又在我校隆重召开,这种高层次的全国性学术活动,对营造我校的学术氛围、提高我校师生的学术涵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面开展与地方的深度合作。宜宾学院成立了以服务宜宾支柱产业为宗旨的四个产学研研究中心,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解决发展的难题;宜宾学院已聘请了二十三位宜宾市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兼职教授,并提供专职科研岗位,让地方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宜宾学院向宜宾市民开放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设施,为宜宾人民提供了学习和再学习的平台。目前,我校与南溪县政府的合作,就是全面落实“省市共建宜宾学院”协议的一个典型。

我们将要做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为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把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工作的中心。

启动建立大学章程的工作。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党委和校长职权,成立宜宾学院理事会,建立和完善宜宾学院理事会运行机制。

探索大部制,实行教育职员制度。职能部门按照国家大部制的方式设立机构,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能;逐步推行教育职员制度,探索建设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服务队伍机制。

全面实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形成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实施。

我们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之上,坚守“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坚守高校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基本的行为规范,坚守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教育优势,变革那些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观念,变革那些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变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和谐能力,提升学校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努力坚守、不断变革、全面提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理念引领、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是我们学校的工作主题,我们把它作为这本书的书名。收集在这本书中的文章,既有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有我们不断探索实践的工作总结,特别是再次将《大学的第四功能:引领文化》收入,既体现了大学在传承和创新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又显示了作为一所区域性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更应该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其引领作用。本书的出版,旨在推动和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为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一编 理念引领

[1]

关于加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

汪明义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作了探讨。关键词:教育理念 培养模式 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变迁,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表现出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现代培养目标,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对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应当坚守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理念,二是我们应当创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关于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理念”是一个哲学概念,把它移植到教育领域便形成了“教育理念”,再把它限制在高等教育上便是“高等教育理念”。它是在思考和回答高等教育事物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有什么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判断和看法,具有根本性和坚定性。正因为此,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校以及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理念的理解就有所不同。从全球范围来看,古典大学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在教育理念上就经历了至少两次根本性的变化:从培养“绅士”转变为“要培养实干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从固守古典人文知识到“根植于工商业”。

追溯历史,我们的教育理念源于孔子,西方的教育理念源于苏格拉底,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差异。他们在教育“原点”上的差异决定了当今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孔子强调的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说,在孔子的理念中,学生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学生是由老师去启发、开导,稍微不当就会演变为灌输,“教师中心论”便成为了孔子教育理念的基础。而苏格拉底认为所有的是非都是在推理和辩论中共同获得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苏格拉底的理念中,学生与老师是处于平等地位的,通过相互的辩论而共同获得真理,让学生认识到最优秀的人是自己,“学生中心论”是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基础。

回顾和梳理我国的教育理念演变,先后经历了“学而优则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坚守的“教育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仿效前苏联的“整齐划一、分门别类”、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改革开放后基本上是回到了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教育理念等。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其实已经看到了教育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号召。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更应加快改革的步伐。作为高等学校而言,首先要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并着力处理好三组关系:

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我国教育中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也成了是坚持传统教育理念还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分水岭。在大多数高校中,学生进校没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无论自己对这个专业喜欢与否,无论教师上课的水平高低如何,学生只能按学校既定的培养方案学下去,因为学生要获得学校为他们设定的学位。要转变目前这种现状,学校就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走向探究发现性学习。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是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潜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创造性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不可分割的,能力只有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中才具有潜在的创造功能。但大学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对学生良好的影响上,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在对待知识的态度、对知识的尊重、对知识的热爱等问题上教师对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知识传授方面,不仅应告诉学生这个领域有什么知识,更要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是如何被应用的、对学生将来会产生什么影响,还应告诉学生这个领域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这就是我们非常强调的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的核心内容。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对知识就会有热情,对未知世界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一步就会对知识产生可持续的进取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可能随之产生。同时,宽松而自由的环境是创新的土壤,因为大学是学者社团、学者的乐园,正常的状态就是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学应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自由,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给师生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师生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这正是有利于创新的处女地。所以,在处理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这对关系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度重视创新环境的培育。

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突破口。通识的“通”不仅是共通的“通”,它更是融会贯通的“通”、触类旁通的“通”,很多时候不是以知识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而是一种智慧的形态,是一种思维、一种精神、一种悟性、一种灵气。通识的“识”,不仅是知识的“识”,更是认识、见识、胆识的“识”。例如,数学知识就是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需要的共同的知识,不能说我们开设了数学课就是在重视通识教育,但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领略到数学思维[2]的魅力,能够融会贯通地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同时还能用数学理论寻找到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共性,那么这样的数学教育就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了。自从1952年开展院系调整以来,狭隘的专业教育就成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专业面狭窄、课内学时多、学生负担过重、教学不灵活等。在高度计划经济时代,这样的专业教育的确发挥了它的过渡作用,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训练到位,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相关的行业就职,可不经职业培训直接进入角色。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这样的专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弊端就十分明显了。这样缺乏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使得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适应能力不强、知识更新困难等,由此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包分配的时代早已过去,毕业生由于专业面窄,必然导致适应能力不强,毕业就失业的现象便因此而产生。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对不同的人才需求、基于不同的条件、朝着不同的目标所做出的一种路径选择。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求我们高校践行,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办什么样的学、怎样办这样的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学校从宏观上回答学校的定位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要学校回答自己在实现大学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使命时的哲学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则是模式定位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对我们为实现教育理念而做出的路径选择以及对这个路径的规定性。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不能简单地复制,但是可以相互借鉴。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在我国精英教育时期,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单一的,就是为速成培养专家这个教育理念而设定的。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人才成长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都呈多元的状态,我们很难用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去实现多元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高校所在区域、高校的层次、高校生源等因素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不同高校就应该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处于末端,属于操作层面的东西,但它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可用资源等,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提升办学理念,重建管理制度,整合可用资源,由此人才培养模式天然应当具有综合型。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的总和。

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方式使得许多高校“按通知办学”、“按文件办事”,学校“千校一面”、盲目攀比;高校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为学分而学、教师为课时费而教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知识积累过于崇拜的社会文化使得大学教师对照本宣科、填鸭式和注入式等教学模式轻车熟路,极大地排斥着新教学方法的接受和运用,这必然导致学生感受不到知识的鲜活性,反而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管理高校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同时他们对“求是创新”、“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感到那么木讷和遥远!从这些现象的背后,不难发现,目前相当数量的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三个方面的困惑:一是就业市场所提供岗位总数和每类职业的岗位数与大学毕业生总数以及各个专业的毕业生数不相吻合。就业市场的高度市场化与高校人才培养实际上还存在的高度计划性之间反差巨大。二是大学生按某个专业进入大学校门后,认为自己所要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所在大学又无法全部满足学生调换专业的愿望,导致许多学生的几年时光就在这种缺乏主动性的情绪中流逝,在这样的环境中,哪还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是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一至两年的时间后,认为自己将来适合于从事应用性的工作,无能力也无兴趣将来从事学术性的职业。这个时候学生本想去修读自己感兴趣、对将来职业需求密切相关的课程,并参加相应的实践锻炼,而大多数高校又没有向学生提供如此自由的空间,所以他们不得不陪那些少数愿意走学术化道路的同学读完规定的所有既定的专业课程,否则无法毕业。

转变高等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按大学的组织特征办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三、理性思考下的学校实践

作为本科院校来说,所培养的人才大致可分为“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宜宾学院是一所新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把“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当然我们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一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进行学术深造。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提出了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他们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和强烈的好奇心”,应当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好的和谐能力”。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坚守的高等教育理念是:通过“课程和环境”这两个关键环节,使青年人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浮出水面,为他们未来更有成效地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要牢牢把握住“构建优质的课程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两大核心任务,做出科学的制度安排。

组建两类实验班对比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2009年开始组建了与其他高校类似的班级,主要是将在高考中成绩较高的学生进行组班,称之为“硕勋励志班”,对这些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知识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学生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进校时不仅入学分数相对较高,而且具有较为明确的专业意向。对于2010级的学生,我们不仅继续组建上述励志班,而且开始将各专业在各省市二本线录取线上2分以内学生即高考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组建硕勋创新实验班,这些学生具有的特征是:进校时不仅入学分数相对较低,而且没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创新实验班由学校教务处组建后,由二级学院承办。学生在第一年不分专业,大一结束后再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确定自己的专业。第二年起尽管在不同的二级学院学习,但创新班的管理实行四年一贯制。创新班学生除了能完全自主地确定专业外,每个学生在有专业意向后,学校就为其确定一名导师,指导其后面三年多的大学生活,这些导师来源于在学校机关工作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干部。这样遴选导师的制度,使得长期脱离教学第一线的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志,真正能够深入了解教学一线的情况,也能发挥他们在专业上的特长,还能减轻二级学院教师的压力。“高分”与“低分”这样的对比培养,不仅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中心”和“学生中心”的理念;同时我们想去证明,高考只是对学生知识积累能力的一个测试,进入大学后原来的高考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一个学生的前程,而学校如何提供课程和营造环境、学生如何有效地度过其人生中最为关键的四年大学时光,才是最为重要的。

全面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实现“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提供制度支撑。在建立上述两类班级的基础上,学校开始对46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目的是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教育方面,各个专业浓缩和精心提炼8~10门核心课程。所谓专业核心课程,是指能体现本专业特征的那些最基础的、最本质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会随该学科的发展而淘汰。学校要求由二级学院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的课程规划小组,确定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兴趣决定剩余的学分是继续学习该专业的拓展课程,还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或者选择学校提供的通识课程。这样的制度安排至少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当学生进校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还有更喜欢的专业时,也没有必要因为某专业受人数限制而转不到该专业而懊恼几年了,因为学习完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后,还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去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专业;当学生学习完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后,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就可以继续该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向研究生努力,加之这时剩下来要继续学习该专业的拓展课程的学生人数减少、均有较为浓厚的专业兴趣,教师就可以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研讨式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学生学习完核心课程后,虽然热爱自己的专业,但并不打算读该专业的研究生,而是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则可以自由地选修自己想学的通识课程,直到完成总的学分为止。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激发师生的创新潜能。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全面实行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将课程的管理权力交给了二级学院和教师,把凡是能够划拨的教学资源和经费全部分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对课程实行负责人制度。课程教学内容、时间、方式和考核办法等由课程负责人提出方案,二级学院审批后报学校教务处备案;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是对通识教育类课程进行管理并随机选择课程对其质量进行评估。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让教师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获得学分。例如,艺术表演类的学生每参加4次文艺演出活动,就可以获得教学实践课的全部学分;新生入学后不久若能通过国家的四级或六级考试,就可以获得大学英语的全部学分;学生参加一次国家级的竞赛,凡获得等级奖就可以替代一门4个学分的相关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口试、提交论文、提交作品等形式对课程进行考核。在对教师的管理上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支配权力。

目前来看,以上诸多探索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活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要真正实现通过“课程和环境”这两个关键环节,使青年人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浮出水面,为他们未来更有成效地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的教育理念,我们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刘念才,周玲.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4-25.注释[1]本文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8期。在论述教师与学生、知识与能力、专业与通识间的关系的时候,作者借鉴了清华大学林健教授和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周雪峰处长的一些观点,再次向他们表示感谢。汪明义,宜宾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2]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周雪峰的讲话。[3]

什么样的大学是好的大学

汪明义摘要:无论从国家的宏观层面、社会组织的中观层面,还是国人个体的微观层面,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强烈地关注着大学,如此强烈地呼唤一所又一所好大学的出现。本文从实践的角度给出了如何去考察一所大学是否是好大学的路径,同时也理性地讨论了好大学的五个标准,那就是: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治理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超拔的大学精神,充足的办学设施。关键词:大学 办学理念 治理结构 大学精神 教学队伍

对于国人来说,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密切地关注着大学这类组织。从宏观层面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两大战略。高等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引领文化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任。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人力资源强国,都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从中观层面看,社会的各级组织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主要是越来越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依靠管理创新,因而社会各界强烈地呼吁大学能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微观层面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连。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当今时代的公民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和更好的发展,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经被视为个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更好发展的核心途径。所以,公民个人也在呼吁更多好大学的出现,以期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能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

由此可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角度分析,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谓建高等教育强国,就是要建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类别的高校均有一流的大学;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高校均把提高办学质量放在首位,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普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体均认为是好的大学呢?简而言之,好大学就是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大学;好大学就是能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指引或策略的大学;好大学就是既能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能融合优秀的异质文化的大学;好大学就是能充分吸纳办学资源并能充分利用办学资源的大学。为此,我们从一个大学的现状、已经过去的岁月以及理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去考问好大学有什么样的标志和基本特征。一、要考察一所大学现在处于什么状况,就应当去考察她的教师的学问与育人状况、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状况、管理队伍的素质与工作状况

教师是如何工作的?教师是否潜心于学问与教学,不仅是为挣课时费而上课的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重是多大?不仅是为评职称或不仅为完成岗位任务而科研的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重是多大?每学期自发地去做一次学术讲座的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重是多大?如果这三个比重均在50%以上,那么这样的大学就可以说具备了优良的教师队伍。

大多数教师要能做到如此,第一是这样的大学有一个浓郁的学术环境;第二是教师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把从事大学教育作为了一项崇高的事业,他或她在实践中就能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就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培养;第三,教师能自发地去做学术讲座,是因为教师能认识到“知识的最大特性具有互补性而不具有排他性”,这样的活动既能与同行分享自己最新的学术见解,同时这也是去寻求帮助、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的最佳方式。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是否潜心于学习,不仅为挣学分而学习的学生的比重占整个学生数的比重是多大?节假日学校图书馆平均上座率是多少?双休日使用实验室的学生占可以使用实验室学生的比重是多少?每学期自发去听10场学术报告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的学生占整个学生的比重是多大?参加学校各类社团的学生数占整个学生数的比重是多大?如果上述各项指标也能在50%以上,那么这样的大学的学风就一定是优良的。

大多数学生要能做到如此,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清晰地将时代、使命和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其次是因为他们能将日常的勤奋学习与自己远大目标相连,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川,而行动则是架起这之间的桥梁”。最后是因为他们认为参加学生社团是培养自己表达能力、和谐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因为他们认为实验室是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因为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前辈们在实验室辛勤耕耘的结果。

行政人员是如何管理的?校长拥有的大学理念是什么?所培育的办学理念又是什么?所提出的治校方略以及提出这样的治校方略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理论层面的东西是如何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书育人工作的?大多数行政人员是否明白大学这类特殊的社会组织的特征?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这样的大学就能基本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这样的大学就是一个具有全球眼光的大学。行政管理之所以能如此,首先是因为这所大学的决策者们深刻地认识到大学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特殊的社会组织,要使这类组织的目标能够实现,就应当按照知识产生、传播、应用以及交流的规律来管理;其次是因为这所大学的决策者们认识到大学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中国现代大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决策者们就能自觉地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坐标体系中来“找准自己的参数、把握自己的变数和强化自己的定数”,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来指导自己大学的规划与日常的行政工作。二、要考察一所大学的过去怎么样,就要去考察过去的领导者是如何领导的,所工作过的教师和所毕业的学生的成就如何

从全球范围看,大学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从具体某个大学看,她也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的组织,她的过去影响着她的现在甚至将来。因此,我们在考察一所大学时还要考问她的昨天,尤其是昨天留下来的还将影响今天甚至将来的那些东西。

大学是师生的社团,也被称之为“关联组织”的社团,大学的声誉来源于她的教师和校友在各种舞台上卓有成效的表演。所以我们在考察一所大学的过去对现在的影响时,主要应考察过去在这儿工作过的领导者、教师和校友。在这儿做过决策的人们,他们给这个学校留下了什么样的理念?有哪些教师曾经在这儿任过教?他们给这个学校留下了什么样的教风?在这儿培养了多少毕业生?校友中按当下的标准比较成功的占有多大的比重?校友中从事非本专业的比重有多大?这儿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哪些并产生过何种影响?大学所在地的市民是如何评价这所大学的?

如果曾经的决策者的理念在后来还会继承和发扬,如果离开这儿后来更有成就的教师还很怀念这里的环境和学术氛围,如果校友中很有成就的比重占到了20%以上,如果校友中有20%以上的人成功地从事着非所学专业的事业,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是一所有文化的大学,因而一定是一所人们心目中好的大学。浙江大学之所以被誉为一所好的大学,是因为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教师、在那里求过学的毕业生中,有100多位被评为两院院士,有数千计的毕业生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领袖。北京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好的大学,是因为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也影响了一所又一所的中国大学。三、从理性的角度去考问:是哪些因素在决定一所大学的品质?

一所大学的现在要如此,过去留下来的东西要如此,必定有许多内在的、必然的因素。我们把这些因素概括为五个标准: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治理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超拔的大学精神,充足的办学设施。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组合便构成了一所好大学的要素体系。(一)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纵观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每个著名的大学在她的发展历程中均有可以成为教父级的引路人。所谓“教父级”的引路人就是拥有卓越大学理念的办学者,他或她在办学的实践中就能自觉地将心中的大学理念与实际结合起来,确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大学校长要带领全校教师去实现大学的各项使命,他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全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领导者;大学要成为“社会的光芒”和“道德良心”,那大学校长自然就应成为社会的代言人。

世人心仪的哈佛大学的真正腾飞是在1869年艾略特出任校长之后。艾略特首先认为,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关于大学干什么的问题,他主张大学既要有传授和储存知识的功能,也要有创造知识和探索真理的功能。他认为,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大学永远都是本国历史和特性的反映,大学应根植于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沃土之中,应是国家或民族利益的维护者和保障者,而不能一味地效仿他国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关于大学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他认为大学要办成一流人才的培养机构。他主张,大学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大学教育应当向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关于大学怎么样培养人才问题,他主张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注重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他提出了三项措施:学生享有选修科目的自由;鼓励并奖励学生独立学习的活动;建立学生对其行为的责任制度。这些措施在哈佛大学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成为其他大学争相效仿的样板。艾略特通过苦心孤诣地倡导其大学理念和励精图治地从事办学实践,为美国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所后来居上的世界一流学府,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美国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

宜宾学院作为一所新建高校,不断地吸纳全世界优秀大学的办学理念,特别是我们将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著名大学》等影像资料作为了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并提出了“理念引领、人才支撑、经济基础、制度保障”的治校方略,这些理论层面的探讨为学校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二)良好的治理结构是一所大学实现其办学理念的制度基础

大学是一类以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知识的交流为组织目标的特殊的社会组织。因此,大学治理结构的建立应当符合大学的组织特征。大学的治理结构是否良好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能否全面地调动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让他们能为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旁征博引,能为学生传播人类的文明而身体力行;能否让学生的潜能浮出水面,让学生的视野立体伸张;能否让管理人员自觉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香港科技大学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赫的成就,在于他们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怎么酬劳那些有创新的老师,当他们的工作有特殊表现时该怎么嘉奖。在特殊变化下面推出一些很特别的制度来奖励老师的创新、老师的工作,而且不受到当年公务员僵硬制度的影响。在这些方面香港科技大学的制度设计是有成效的,从他们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以及学校声誉就可以看出来。正在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自身今后一个时期最核心的任务之一。(三)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大学的关键因素

大学的使命是通过有效地传播人类文明来培育新人,有效地创新知识来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有效的应用知识来直接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地交流知识来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谁来实现这些任务?教师!

香港科技大学的课程能够达到国际高水平,全靠优秀的教授。2006年1月统计,该校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人数共433名,来自全球35个国家或地区,各级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来自哈佛、加州伯克利等62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学府。学校上下皆知的座右铭是“延聘第一流的人才并使他们愉快”。这和剑桥大学桑格斯所说的“把最好的人才请来,随他们做什么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人选对了,一切就都对了。1959年才建校的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在“文革”结束后能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当“文革”刚结束所有右派知识分子还未平反的情况下,该校校长朱九思以其独特的眼光和超人的魄力,聚集了600多位学有建树的知识分子加盟该校的师资队伍。这些知识分子的加入,为当时的华中工学院以“学科建设作为龙头”的治校方略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也为华中工学院的迅速崛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宜宾学院远离中心城市,又是新建本科学校,存在“引进人才真难”的问题,如何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呢?新班子上任后提出了“不求拥有、但求所用”和“不求所在、但求关注”的新的人才使用理念。首先,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宜宾市在四川21个市(州)中属于经济强市,近年来制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博士和博士后,如何让这些引进的人才既能留得住又能充分发挥作用,学校与宜宾市协商后达成共识,批量地聘请这些优秀人才承担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项举措使得高校、政府和引进人才个人实现了“三赢局面”。其次,我们将省内外著名高校二级学院的院长们聘请为学校相应二级学院的名誉院长,他们的加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各二级学院学科建设的视野和能力。最后,我们继续聘请那些著名大学刚刚退休但身体健康的著名学者常驻学校,指导青年教师的科研并为高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上述三个举措为我校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四)超拔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拥有高尚灵魂的标志

大学之道,在形式上层面指大学精神,在操作层面指大学制度。“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大学要具有“高尚性”,大学要具有“引领性”。因此,大学精神可概括为“科学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自由和民主的精神”。“科学精神”就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服从真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学术研究和一切实践中,实事求是,敢于创新,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科学的态度,尊重客观实际,反对一切武断和迷信,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真理”,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从他们的校训可以看出,科学精神就是他们的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创新精神”是现代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提升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所在。迄今正好建校200周年的柏林洪堡大学,之所以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是因为她将科学研究作为了大学的一种基本职能,坚持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与教学结合起来,使科研成为一种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新人在成长的道路上看到知识诞生的轨迹;科研应该与学习结合起来,使科研成为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最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活力。因此,“创新精神”是现代大学的原动力。“批判精神”也是大学精神的内涵。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的意识,建立符合客观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社会关怀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其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通过引领文化,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本质的要素。自由是创新的土壤,没有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去谈论创新那只是“痴人说梦”、“画饼充饥”。大学是一类特殊的社会性组织,以追求真知、修正谬误、坚持真理、捍卫理想和正义、传递高深知识为自己的使命和天职。因此,学术自由是大学实现其使命的“护身符”,是大学进行任何创新活动的先决条件。要实现大学的学术自由,首要的是培育和弘扬学术自由的精神。为此,在大学管理过程中,认识大学的组织特征是办好大学的基本前提;认识学术发展的规律是把握大学组织特征的必然结果;解放思想、解除禁锢,从而形成能自由争鸣和自由讨论的机制是发展学术的关键;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并建立完善的学术制度是发展学术的保证。

由此可见,大学应该是社会精神的一个平衡器:“当社会趋于功利时,大学倡导高尚精神;当社会趋于平庸时,大学追求卓越文化;当社会流于空谈时,大学鼓励求实创造;当社会失去规范时,大学重建民主意识;当社会失去公正时,大学力求匡扶正义”。大学不仅应当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还应当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唯有这样,大学才能被称为“大海上的灯塔”、“社会之光芒”。

宜宾学院是一所2001年才升格为本科的院校,我们还不能说我们能总结出自己的大学精神,但我们一直倡导“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审视我们的日常管理制度,并提出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声誉;是否有利于为教师发展提供发展平台”的检验行政工作的标准,凡有利于三个方面的,我们就坚决支持,否则就坚决反对;凡在这三个方面为学校做出杰出贡献的教职工就能成为学校的当然主角。(五)充足的办学资源是办好当今大学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教学设施、先进科研条件是办好当今大学的必要条件。资料丰富的图书馆是大学师生的乐园;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是大学师生科研的平台;窗明几净的教室是教师旁征博引的舞台,是学生与教师愉快交流的家园。

为了解决我校在办学资源方面的劣势,新班子上任后,我们与宜宾市各级领导反复沟通,提出了“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的“双需要”构想,最终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宜宾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于2010年3月实现了“省市共建宜宾学院”的协议签订,在协议中宜宾市将会把省属的宜宾学院的发展与宜宾市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及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上述五个方面的要素便构成了一所大学是否是好大学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要素体系。在这五个要素中,“良好的治理结构”是目前我国大学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而现在评估机构谈论得更多的是“优良的教师队伍”和“充足的办学设施”。没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哪能容纳得下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去按大学的规律办学?没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又哪能容忍那些超拔的大学精神在大学倡导?没有“良好的治理结构”,那些“优良的教师队伍”又怎么能潜心于教学和科研?一个组织的治理结构应当为实现其组织目标而设定,否则是“南辕北辙”。目前,我国的公办大学是作为了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而大学的内部运作模式又借鉴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模式。大学与政府间的从属关系、大学内部的运行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大学这类组织去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有学者认为: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资金和人才都是可以国际流动的,也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制度的竞争。这种认识,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同样适用。否则,正如人们所担心的,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只怕国家花再多的钱,教育依然与现代化无缘,与大师无缘,与世界一流无缘。“钱学森之问”永远是问,“温总理之痛”还要永远痛下去。

因此,高等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们应当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精神,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用自己的良心去思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好大学”的出现而奋斗!去深刻理解“基于大学组织特征的治理结构建设”或称之为“去行政化”的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去行政化”的基本含义是大学应当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而不是个别人所说的“去行政化”就是去掉校长的权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去行政化”的基础。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我们就能建立起“基于大学组织特征的治理结构”,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先进的办学理念就能够有生根的土壤;优良的教师队伍就能为增长学生的知识旁征博引,为传播人类的文明而身体力行;超拔的大学精神就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充足的办学设施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效力;一所又一所的好大学就会不断涌现,大师云集、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就会到来!

参考文献:[1]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2]汪明义.大学理念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注释[3]本文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3期。[4]

把握大学组织特征 办好民办高等教育

汪明义

民办高等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大学都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来办,而准确把握大学这类组织的特征尤为重要。但是,从实践层面看,不少民办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的组织特征相对较为陌生,在办学实践中,有的将大学作为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将大学视为行政机关,按科层的官僚体制和机制管理大学,使官本位意识在大学盛行;有的学校实行所谓的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从而失去创新的必要环境,这些行为均会给大学带来伤害,更会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造成影响。

教育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从历史角度看,教育具有永恒性和历史性;从功能角度看,教育具有工具性;从教育内部的结构看,教育是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从时间的角度看,教育具有长周期性、未来性和滞后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其所依附的大学这类组织具有7个方面的特征,逐一对比分析,从中可以找出民办教育在大学相关组织特征上的缺陷和应该努力的方向。一、产权特征——利益相关者

高校是一类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关注者众多,主要的有政府、社会、学生家长、校友以及教职工。政府关注民办高校。政府在民办高校的投入上虽然不是主体,但审批是政府行为。政府同意设立,就会关注所设立学校的运行状况,希望其能够实现自己的设立目标。关注的具体途径一是通过法规文件,对民办高校进行宏观管理;二是委托中介机构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对社会公布,给社会提供对称的信息。

社会关注民办高校。大学作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特殊组织,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大学地位的提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因社会各界对大学有广泛的关注。社会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对一所具体的大学而言,主要关注的是它的社会声誉。而关注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和期刊。正因为此,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更要处理好与各种媒体的关系。

家长关注民办高校。家长是子女上学的出资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民办大学的投资者。家长关注民办大学的热情程度应该说超过了任何一类利益相关者,因为这种关注与其子女的未来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未来的家长更多关注的是一所民办大学的社会声誉,这将决定他们是否将孩子送到这所民办高校。现在的家长关注的是子女在这所民办高校能否健康地成长,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或能否为未来的职业转变奠定基础。

校友关注民办高校。校友从广义说包括两类,一类是毕业生,一类是曾经在此工作过的教职工。毕业生最为关心的是母校的声誉,因为母校的更加辉煌将会给这些毕业生带来无上的荣光,将使得他们的毕业文凭的含金量不断地提高;对于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人来说,母校的辉煌也为他们的人生履历增添光彩。校友对母校的关注之深、对母校爱之切,将是母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友资源。

在校教职工关注民办高校。大学是师生的社团,大学在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和职工的在校发展提供平台。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能够将学校的发展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教师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他们既是学校声誉的创造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者。

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民办高校决策者必须在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寻求平衡,必须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而在目前面临的特殊境遇前,更要高度重视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对外遵从市场法则,不断宣传学校的成绩;对内遵从教育规律,紧紧抓住办学质量这一众多关注者的焦点。二、权力特征——三元权力结构

传统管理的科层结构应用于民办大学的管理中,就体现出民办大学的行政权力,即上级对下级活动的控制与协调,这里的行政权力既包括民办大学校长所领导的行政职能部门的权力,也包括民办大学党组织系统所拥有的权力。教师在其权力范围内对学校有关事务作出决策的结构,体现出了大学的学术权力,该权力的基础是自主性和个人的知识。通常所说的“教授治学”就源于对学术权力的尊重。现代的民办大学除了行政属性、学术属性外,还有产业属性。诸多民办大学除了后勤服务外,还举办了若干的科技开发中心、咨询中心,这些中心直接利用大学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后勤服务中心也具有了很多经营的职能,从事经营活动。这些经营性的机构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连,我们把这些机构所遵从的权力规则称为“市场权力”。在民办大学管理的实践中,在内部管理方面,既要防止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太多,又要防止学术权利对行政事务的过分干涉,影响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按规章制度处理问题。我们要坚持“行政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的理念,行政权力的绩效应体现在教师卓有成效的教学和科研、学生卓有成效的学习和成长上。我们也要坚持“市场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的理念,市场权力的绩效应体现在“为大学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上,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三、人员特征——教师的“双重忠诚”

大学教师特别是民办大学教师的组织属性相对较弱,学科归属感较强,因为所聘用的人员首先是遵从自己的专业,然后才是民办大学这个组织。大学教师有如下一些特点:要求工作上的自主与不受监督;专业人员有“世界主义”的倾向,他们对全国范围内自己学科同行的忠诚有时会与他们所在组织喜好的“地方主义”倾向相冲突;在一个组织内部“专业人员的价值标准”与“官僚主义”的种种期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由此会加剧专业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教师抵制或厌烦对自己工作的行政评价,在乎同行的学术评价。这些特点表明,高等学校的教师都生活在一个或几个学科领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几乎是倾其所能,把毕生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了为之奋斗的教学和研究的学术领域。他们往往把对本学科、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看得高于一切。因此,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双重性,为他们搭建学术发展的平台,使他们对组织的忠诚与对学科的忠诚结合起来,成为民办高校真正的主人。四、产品特征——连带性

学生既是顾客又是产品。校友和在校学生的质量决定了对新生的吸引力,因为教育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掌握其品质的产品,人们在接受教育之前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试验,所以人们在选择教育时会极大地参考享受过此类教育的其他人的特征。同时,教育质量与接受者的水平是联系在一起的。大学因这一特性又被称为“关联组织”。由于在校学生既有顾客属性又有产品属性,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上就不能一味地把学生看成“上帝”,必须按照学校所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全面培育学生;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应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成才、成功。五、管理特征——复杂性和多样性

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机构。首先是成员的复杂,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其次是组织结构和权力的复杂,有科层的官僚组织和非科层的学术组织。第三是权力结构的复杂,大学中有学术权力,包括教授的个人权力、教授行会的权力(学院式权力);有行政权力,包括党组织的权力、大学校长的权力、董事会的权力,等等。最后,就是大学功能的多样性,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建设等功能。大学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组织,这就决定了大学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大学校长既要有政治家的眼光,还要有教育家的能耐;既要有企业家的意识,还要有慈善家的情怀。六、技术特征——非进步性与成本最大化

民办大学自身无法通过技术的进步来降低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大学运行机制不是建立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而是以追求卓越与提升声誉为目标。因此,有成本最大化的倾向。正由于这个特征,民办高校的校长往往主张办学经费越多越好,常常也因此与董事会形成不了一致意见。把握大学组织的这一特性,就要求民办高校的董事会各位成员与校长和教师们在办学经费问题上寻求一个合理的数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七、文化特征——继承性和变革性相统一

大学有着宗教式的组织文化。同时,大学本身又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创新的组织,只有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才能保持永久的活力。正是因为大学的文化具有继承性与变革性相统一的特性,大学才能成为引领文化思想建设的主要阵地、引领文化事业的生力军、引领文化产业的先锋队。大学理念就是在对大学组织特征做深刻洞察后所获得的理性认识,用大学理念引领高校科学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对大学这类组织的特征的深入探讨,不仅对理解这一共识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解决民办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将很有帮助。

作为我国现阶段的民办高校,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认真探索大学组织的特征,严格按大学组织自身的规律办事,并根据这些特征来发展的大学才能做到基业常青。无论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均应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把握大学的组织特征,这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基本前提。注释[4]本文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8期。[5]

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探索

——以宜宾学院为例汪明义摘要:“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区域新建本科院校的使命是什么、怎样实现使命”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必须认真研讨并要做出科学回答的问题。宜宾学院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凝练出了“一二三四五”办学思想体系、“一二三四”人才培养体系和“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内涵发展 宜宾学院

2009年3月至8月在全国高校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宜宾学院高度重视关于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围绕中央提出的“办什么样的学、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个属于高等教育哲学层面的基本问题,明确地提出“转变观念、提升理念”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学校高度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想成果的提炼,凝练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一二三四五”的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体系。在办学思想体系中明确地提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为了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凝练出了“一二三四”人才培养体系和符合需要的“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这三个体系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区域大学的使命是什么、怎样实现使[1]命”等问题。一、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这样的大学

凝练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体系,是回答“办什么样的大学以及怎样办这样的大学”的必然要求。宜宾学院是2001年组建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理论的学习,凝练出“一二三四五”办学思想体系。(一)一个奋斗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地方高校的发展是指学校规模逐渐增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层次逐渐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等多方面的变化过程。科学定位、改革进取、办出特色、显现优势、形成个性是关键。确保教学科研质量、实现对内对外和谐是基础。宜宾市位于川滇黔结合部,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拥有530万人口,属于川南人口大市,但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与周边的乐山、自贡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截至2009年9月,乐山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90多人,自贡每万人口拥有80多人,而宜宾不到50人。宜宾与四川的泸州相邻,泸州的本科专业集中在医学门类;宜宾与云南的昭通接壤,昭通地区的高等教育更缺乏,只有一个急需发展的师专。宜宾学院地处宜宾,2001年在合并升格时教育部就明确地将学校定格为综合性院校。另外,宜宾的矿业、水利水电、交通的快速发展,急需宜宾学院为地方建设培养大量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所谓特色鲜明,就是“根植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因此,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包括专业设置、所培养人才的规格等均应适应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学校创造条件使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带着丰厚的实践经验,愉快地走进大学的讲坛和课堂。这种有关“既官又学”的教师走进课堂,不仅使培养的人才更适应地方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实力。“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就要进一步打造学科专业特色,适当扩大办学规模,抓好本科教育质量,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提升办学层次,向创建宜宾大学迈出坚实的步伐。(二)两个办学理念: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

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2]务”的经典功能,同时正在承担起“引领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根据我校的实际,把四个方面的功能归结为两个办学理念。“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不仅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功能,也指出了大学必须有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只有在浓郁的探索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青年人在未来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要求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同样“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既包括了宜宾学院应在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方面有所作为,更包含了我们的社会服务必须建立在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之上。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理念是现实的也是理智的。“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是宜宾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职能的理念提升,体现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职能的强化,遵循地方高校要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检验工作的三项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声誉;是否有利于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

大学是一类复杂的社会组织,其复杂性体现在人员层次和类别的复杂性、功能和扮演角色的多样性、运行权力的多重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多样忠诚性。这就决定了大学所开展工作的多样性。那么,怎样来检验我们的工作呢?哪些是我们要大力支持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支持甚至反对的?学校层面必须出台大家基本认同的原则。

提高办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更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宜宾市的快速发展急需宜宾学院培养大批高素质甚至高层次的人才,这是宜宾学院应该承担的使命,同时也是宜宾学院加快发展的机会,也是四川省高校按区域布局硕士学位点的需要。要创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于是,我们提出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的标准,这不仅是用来检验我们工作的一项标准,也是激励全校干部和师生的一个目标。

一个大学的综合声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的教师在各种舞台上的卓越表现,包括向学生提供的优质课程、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在各种论坛上发表的卓有建树的演讲、在各种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在各个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构担任技术指导和政策顾问,还包括由于学校卓越的培育工作使得毕业生不仅有很高的就业率,而且在一些高显示度的指标如研究生考取率、公务员考取率等方面有很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是已毕业的校友在社会各级组织中的杰出表现。校友的杰出表现尽管是体现这所大学过去的人才培养质量,但大学是一类“关联组织”,它对今天的在校生和未来的在校生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友会的工作,把校友会作为展示学校办学水平和成果的一个窗口;同时还要树立起“重视今天的学生,就是在培养明天杰出校友”的理念。由此可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声誉”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一条标准,是符合大学的组织特征的。

大学是师生的共同体,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如果教师没有把学校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平台、没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那这个学校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学校。所以,任何一所大学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发展,应关注她的教师是否做到了人尽其才、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是否有发展的空间和努力方向、是否获得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其努力工作是否享受到了应有的待遇等等。

我们提出三个标准用来检验学校的一切工作,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是符合学校实际的一种提炼;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体现了我们办大学的根本要求;不是一种策略安排,而是展现了我们办大学的价值追求。(四)四个要素的治校方略:理念引领、人才支撑、经济基础、制度保障

治校方略是指实现大学奋斗目标的路径选择。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上,并不是历史越长的大学就是水平越高的,世界上有很多大学在较短的时间里超越了一些老牌的大学,从而成为了著名学府。这些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学均是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先进的大学理念。所谓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

[1][3]观点。

拥有了先进的大学理念,还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来为实现理念而奋斗。人才是立校之基、强校之本。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主要体现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敬业精神、学源结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等指标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条件。成百上千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是他们为传播人类的文明身体力行;他们不仅承担着传承知识的天职,更担负起创新知识的重任;他们为企业解决各项难题、通过完成各类研究课题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供直接的支撑。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大学各项职能的基础和关键,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主要体现在管理理念是否先进,是否具有“管理的效力应体现在教师卓有成效地教学和科研、学生卓有成效地学习和成长”的理念。为了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我们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已经多次举办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班,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干部做系列讲座,目的是使学校的管理队伍成为学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

当今世界,没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学,很难引进和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很难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很难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也就很难办成一所好的大学。因此,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大学,务必将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地走上了四川省与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建宜宾学院的新路,这开创了省属高校在地市州办学的新模式。

要办好一所大学,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十分强调制度建设,他认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一个国家如此,大学作为以学术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更应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让我们每个部门明白自己的职权范围,让我们每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干好了将受到什么奖励,干不好将受到什么处罚。只有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广大教职员工才会潜心于创造而不是利益的分配,管理才会减少更多的人为因素干扰,从而体现出更高的效率。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制度,就必须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来实现。(五)五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

作为一所综合性的本科院校,面临众多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应该从何处出发、怎样做才能纲举目张?我们提炼出五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宜宾学院发展的战略选择;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宜宾学院办学的价值取向;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是宜宾学院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是宜宾学院建立强大经济基础的根本要求;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是宜宾学院办学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著名高等教育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将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哲学观:一种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强调认识论的人在他们的教育哲学中趋向于把‘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他们力求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就向做一[4]件好奇的事情一样”;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认为“人们探索深奥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过去根据经验就可以解决的政府、企业、农业、劳动、原料、国际关系、教育、卫生等问题,现在则需要极其深奥的知识才能解决,而获[5]得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人才的最好场所是高等学府”。因此,从认识论层面讲,青年人为了自己现在和未来生活得更有成效,生活得更有意义,他们需要到大学去学习;从政治论层面上讲,国家需要大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大学就要为实现国家的意志而培养年轻人。

人才培养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也是所有大学的核心功能、经典功能。在我校的办学思想体系中,把“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作为了办学理念之一,为了全面地贯彻该办学理念,凝练出了特色鲜明的“一二三四”人才培养体系。(一)一个培养目标“一”就是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本科毕业生的走向看,可以将其分为“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而从他们的特质上分又可分“创新型、复合型和技术型”三种。无论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学术型”人才,他们都可能具有“创新型的品质”、“复合型的素质”以及“技术型的能力”。对于新建的本科院校,确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现实,因为生源和师资两方面的条件均不具备,但不排除我们能培养少数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将来走学术型的道路,到研究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学术性的工作。宜宾学院不是一个单科性的本科院校,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尽管现在的综合性程度还不高,但综合性是学校早就确立了的类型,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基础,所以提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客观的。那么什么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呢?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提出:“要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经济贸易,又懂工业农业;既懂经营管理,又懂生产技术精通一门,兼知其他”。所谓复合型人才,是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俗称一专多能的人才。专家指出,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那么,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复合型人才不仅最受欢迎,而且复合型人才也最容易获得成功。复合型人才前面我们加了“高素质”作为限制,是因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均有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是普通工人中也存在复合型人才。作为本科院校理应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普通的复合型人才。(二)两大关键环节“二”就是把握好两大关键环节: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课程体系主要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同时体现教育目的、内容、手段、评价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合理的课程目标,完善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公共课程的体系,协调的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有效的课程管理,科学的质量评价,还包含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谁来传授这些知识、用什么方法去传授这些知识、传授知识的手段是什么、效果怎么样、如何保证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传授什么样的知识时应该包括五个层次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在自己专业领域存在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被应用的,这些知识对学生自己将来有什么作用,这些领域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就是要做到以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适应的制度规范学生,以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这里谈到的良好的成才环境既包括浓郁的学术氛围,还包括由于教师高尚的师德、师风、师貌所形成的强大的“磁场”:在这样的磁场中,师生间以及学生间能相互友爱、尊重和信任;在这样的磁场中,一切创造的愿望能得到尊重、创造的活动能得到支持、创造的成果能获得奖励。(三)三方面的素质“三”就是培育学生三个方面的素质: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高度的责任心是从道德品质的角度提出要求的。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首先是要能对自己负责,这就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矫健的体魄;其次是要对家庭负责,热爱自己的家庭、尊重自己的家庭成员;最后是要对社会负责,不仅不做对社会有害的事,而且要关注社会公平,匡扶人间正义。持续的进取心是从意志品质的角度提出要求的。做一个具有持续进取心的人,就是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把事业当成在为理想的实现而奋斗;就是要具有不懈的追求精神。强烈的好奇心是从创新的品质角度提出的。做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首先就是要去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第二要去探索如何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第三就是深情地关注那些制约人类发展的重大难题。这些素质的培养不是哪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我们的课程体系和育人环境共同作用来实现。(四)四大基本能力“四”就是发展学生四大基本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思想的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理想的水平是“优美而精准的书面表达能力、清晰而又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就是要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同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动手能力其实就是实际操作能力,是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人员的实践能力。也许一项工作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能够干,但一个上了大学的人不仅能干得更好,而且能干得更有品味、更有层次。“创新能力”就是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就是能看出事物表面不一定有关系却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能力、就是能把几种知识或技能综合在一起解决实际疑难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具有了前面谈到的三个能力,能保证一个大学毕业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但不能保证他(或她)一定能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既要传授良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还要培育学生感染美好生活的态度,在教会一个人如何追求幸福的同时要给他人带来幸福。和谐能力是指人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的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能力,包括自我调控能力、团队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然亲和能力。因此,“和谐能力”是当今世界最需要的一种能力之一,它应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既能尊重别人,又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既能面对冲突,又能解决冲突;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有正义感。创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很多具有和谐能力的人,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大学理应当担负起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和谐能力人才的重任。

这套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全面、客观,而且还具有可操作性,每项指标可以落实到我们具体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去,它不仅成为我们培养人才的理论体系,又成为检验人才培养工作的指标体系。因此,这套人才培养体系既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全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三、区域新建本科院校的使命是什么、怎样实现使命

宜宾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区域性本科院校,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确立了“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认为“根植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是宜宾学院必须坚守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凝练了“一二三四”的服务地方体系。(一)一个目标“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明确一个目标:全面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发挥高等教育职能、适应高等教育地方化、实现大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必然选择,是由高等教育属性和规律决定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历来要求。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地方高校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使高校成为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中心。宜宾学院是宜宾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也是川滇黔结合部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因此,宜宾学院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要全方位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两个需要“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要实现两个需要: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是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这种互动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非均衡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城市化有关理论从不同研究角度得出共同的结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地方经济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实力为基础。宜宾学院2001年组建时就确立了为省属高校,但宜宾学院远离省会城市,在全省的高校中又属于非重点建设的高校,难以获得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支持;另一方面,宜宾市拥有众多的大型企业如五粮液集团、天原化工集团以及丝丽雅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还有众多的大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急切地需要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另外,宜宾市无论是GDP还是财政收入均在四川省的各市州中名列前四位,具有较为雄厚的实力。因此,宜宾学院的快速发展需要宜宾市方方面面的支持,宜宾市也能够给予相应的支持。宜宾学院是宜宾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每年学校的毕业生中有近30%在宜宾市范围就业,为宜宾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双需要”,在宜宾学院多方努力下,于2010年3月29日正式签订了“省市共建宜宾学院”的协议,开辟了四川省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院校的先河。(三)三个层次“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要服务三个层次:政府、企业、个人。国外高校服务地方的模式,无论是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为地方经济的单向服务为主导的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还是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都可以看出:高校社会服务途径主要是大学提供实施及人力资源供社区使用;满足社区提出的各种要求;主动参与研究社区的不同要求;根据社区的需要,分析社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供各种可能的对策;主动向社区提供与身份相符的服务项目。地方高校要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找与地方共谋利益和发展的生长点,探索与社会共生共荣的途径与方法。宜宾学院为了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认为凭借自身的学科实力完全能够从三个方面为地方提供支撑。为各级政府做什么呢?那就是要扮演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角色,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全面参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规划。为此,在2009年12月31日,学校与翠屏区政府以及其他县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的协议。协议规定:宜宾学院的各类研究机构特别是宜宾学院的政府管理学院要全面参与区县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为企业做什么呢?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制定战略规划。将企业的技术难题变成教师的课题,变成毕业生论文与设计的题目。同时让教师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市长研究如何发展产业水平、校长研究如何提升学科实力,市校共建的研究中心就是连接学科与产业间的桥梁。为市民个人做什么呢?那就是提供学习和再学习机会。一方面学校化大的力气去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制定了开放学校图书馆、开放学校学术报告厅和周末课堂的制度安排,这种为急市民所需,为市民所需而提供各类课程的措施在宜宾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四)四大支撑

宜宾学院为地方提供四大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超前性服务、滞后性服务和应时性服务(时效);有偿性服务和无偿性服务(性质);教师服务和学生服务(主体);政治服务、经济服务、科研服务、教育服务和文化服务(内容);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公民服务(层次);群体服务和个体服务(范围);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方式);文化政治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形式)等多种类型。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本质上是为地方提供智力产品和智力服务,渗透到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具有服务领域广阔性、服务形式多样性、范围内容丰富性等特征[6]。

宜宾学院每年招收的学生中大约有20%来自宜宾市及其周边地区,毕业生中大约有30%留在宜宾及周边地区就业。从这个角度看,宜宾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了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撑,学校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成立了与宜宾市共建的“宜宾酒产业酒文化研究中心”、“宜宾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宜宾化工与轻纺研究中心”和“宜宾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这四个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创建宜宾发展研究院,承担宜宾市委和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

我校在服务地方方面尤其重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挖掘宜宾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主动为地方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服务。早在2000年我校就成立了“唐君毅研究室”;2001年更名为“唐君毅研究所”;2004年我校以唐君毅研究所为基础,成功申报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2007年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升格为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迄今为止,已出版两辑《思想家》和五部“唐学丛书”,举办六期“唐君毅杯学生论文比赛”,建立“四川思想家”和“唐学网”两个专业网站。唐君毅研究所和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型国学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在“思想家研究”领域走在了四川省高校的前列。为了提升宜宾市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事业,学校成立了“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宜宾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正在将“世界眼光、中国特色与宜宾实际”进行充分地融合,在凝练出的办学思想体系指引下,全面践行“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按照人才培养体系和服务地方体系开展了各项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这些探索在同类院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1]汪明义.提高办学水平与校长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2]柴永柏,汪明义.充分发挥大学引领文化建设的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16).[3]汪明义.大学理念与实践[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5]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6]郭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使命[J].科技致富向导,2009(9).注释[5]本文原载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6]

大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

汪明义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思想文化重镇,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使命,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推进思想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建设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大学是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沿阵地,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大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专业与课程设置,让大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凭借强大的学术研究机构与研究力量,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从中提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

借鉴和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实践表明,一种文化只有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才能不断获得新鲜血液和发展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汇集地,是吸收和传播有益的外来文化的主阵地。大学可以通过学术讲坛、国际学术会议、互派研究学者等多种形式,与各个国家和各类学术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既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又积极接触新思想、新知识、新观点,加大对外来有益文化的吸收力度,汲取不同文化的优点与精髓,使中华文化更加适应世界发展与进步的潮流。

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是永葆文化生机的不竭动力。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为文化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学师生是一个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群体。他们坚持独立思考、强调独立判断,对新知识、新事物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比较深刻的洞察力。因此,大学可以从自身独特的视角来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发展文化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事业,就是通过一定的机构和载体,使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对于大学而言,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树立道德标杆是其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从自身实际出发,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是文化教化与文化启蒙。它把先进的文化与价值理念通过各类教育形式传授给大学生,使之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确立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正确理解。因此,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大学所培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扩散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所倡导的文化与价值理念由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扩散到周围人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发挥对全社会的道德示范和导向作用。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示范和导向,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大学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大学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能够不断影响和辐射全社会,对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大学在学习、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也具有巨大优势:大学师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度和认同度都较高,大学有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宣传规律的专家学者,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重要的导向、宣传和促进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一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科技、信息、经济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为条件的经济发展形式。大学集合了知识、人才、科技等高端元素,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具有丰富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即以文化和科技为依托发展经济,把丰富的人文资源、科技资源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科技资源,能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大学学科布局完整、学科门类齐全,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具有产学研相结合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通过产学研结合,大学能够把智力资源与科技成果及时转移到企业,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另外,大学依托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技资源和学术资源,依托学校的品牌优势和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可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和文化创意产品孵化基地等,发挥文化产业领跑者的作用。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大学是一个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专家库,汇聚了一大批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管理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世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在人才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大学周围,比较容易形成各种创意个体乃至创意群。目前,我国也有一些城市依托大学科技园区等创意人才基地,充分利用其创新人才和创意人才资源,为当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注释[6]本文原载于2010年05月07日《人民日报》(理论版)。[7]

提升办学水平与校长的责任

汪明义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高校对“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这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这两个基本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升华。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如何把新认识变成新理念、付诸新实践,展现新成就。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学已经被称为人类进步的导航仪、政府决策的思想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和科技革命的动力站。这些美誉源于大学这类组织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在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自从1100年意大利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文艺复兴的航船首先在意大利半岛始发,最早的城邦资本主义经济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地产生;自从1150年诞生了巴黎大学,14世纪巴黎拥有了最强大的大学集团开始,就为后来拿破仑的武功文治、革命大业、帝国辉煌提供了思想的、技术的和艺术的支持;自从1168年诞生了牛津大学、1209年诞生了剑桥大学、18世纪英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英国就成为了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当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在1810年诞生以后,世界的科技中心自然转移到了德国,德国就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当19世纪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到德国学习创办研究性大学的经验归来的时候,他们把这些经验和早期从英国人那里移植的博雅教育的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研究性大学,美国就成为了世界上当今最强大的国家。由此可见,国家的强盛依赖于其高等教育的强盛,哪儿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随后那儿就是世界的科技中心,那儿就是世界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实现的伟大历史使命。我国已经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途径。要建创新型国家和建人力资源强国,就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之相呼应。

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迈入了大众化的轨道,也融入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截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在校学生达到2900万余人,毛入学率达到23.3%。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规模巨大,功能复杂的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价值目标、高扬的价值理想,其现实的发展就有可能丧失意义和迷失方向,甚至沦为没有灵魂、见物不见人的“高等教育工厂”。所以,我国政府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提出了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更加突出提高水平和质量。新时期新阶段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一要把握高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努力形成各项事业整体推进、持续发展的局面;始终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使“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等四个方面得到有机统一。二要形成高校科学发展的新共识。进一步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本校实际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开阔的胸襟正视现实、认清问题,努力在学校是不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三要明确高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坚持科学定位,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战略,增添发展措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全部工作之中,努力建设富有特色、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学。只有大部分大学具有较高水平、少数大学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大学的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的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那时中国就能成为高等教育的强国。特别是办好办强占总数90%以上的地方高校,意义不同一般。

在中外高等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均产生过伟大的大学,在这些伟大的大学背后均有一位称为教父级的引路人,哈佛大学的艾略特、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复旦大学的马相伯等。这些引路人具有的共同素质就是懂教育、重人才、负责任、没私心、有魄力。在当今大教育时代,我国政府和人民也对现代大学的主要领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政治家的智慧和教育家的能耐。校长作为当今大学的主要领导之一,法人代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等教育法为指针,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和道义。作为地方高校校长,我思考至少有以下三大责任:第一大责任:以先进的大学理念为指导、深刻洞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所在大学实际,提出属于本校的治校方略,并成为其忠实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在20世纪上半叶的清华大学为什么能人才辈出,成为至今我们都难以超越的神话,其核心就在于清华曾经拥有一位伟大的引路人,那就是著名教育家梅贻琦。他的大学理念概述为:“知类通达、通重于专”;“端赖大师、教授治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他在实践中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理念,主张大学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和发展学术。在关于谁来实现大学的目标问题上,主张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力量。关于教授在大学中的作用,他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大学之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一再强调,师资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并表达自己“知之甚切,图之至急。”正由于有如此的理念,从1932年到1937年,先后来清华的名师(包括当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新秀)就有闻一多、刘仙洲、顾毓琇、赵访熊、吴晗、潘光旦、任之恭、陈省身、张岱年以及维纳(美)、华敦德(美)、阿达玛(法)等六七十位之多。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上,他一直主张通识教育,强调“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识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识为基础的专才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在关于怎样发展学术问题上,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这一理念不仅反映了弘扬学术的基本原则,而且在他主掌清华大学期间这一理念在“高深专精”学问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办学路径问题上,他主张“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认为清华不仅要在世界范围聘任人才,自己培养的人才也要走向世界,知识是无国界的,科技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的。

浙江大学起源于1897年创立的求是书院。1936年起由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竺可桢博士担任校长,直至新中国成立。在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大学在十年间迅速崛起,1946年就被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称为“东方的剑桥”,这与竺可桢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大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他主张的大学理念体现在,关于大学的目标: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物;关于大学的灵魂:汇聚一批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的教授;关于大学的教学:培养有“求是”精神的通识教育。

由此可见,作为大学主要领导的校长,其心中是否拥有先进的大学理念、在实践中能否形成本校的办学理念和能否提出本校的治校方略是一个大学能否快速发展、很好发展的关键。大学校长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理论的探索者,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领导者,大学在社会上的代言人

为了实现上述理念,我们在校长主持的办公扩大会上集体观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著名大学》部分音像资料,并将其放在学校的办公网上让全校师生学习。该资料为融政治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综合体,对大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还为学校的正处级干部购买了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出版的讨论美国本科教育的《回归大学之道》以及2008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理念与实践》等著作。这些著作中阐述的许多问题与我们面临的处境相似,所提出的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学习,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师生对“转变观念、提升理念”的要求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本校“一二三四五的办学思想体系”,即一个奋斗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两个办学理念: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三个检验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声誉,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是否有利于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四个要素的治校方略:理念引领、人才支撑、经济基础、制度保障;五大工作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第二大责任:营造出能产生学者、引进学者并能使这些学者一心向学、为实现确定的办学理念努力奋斗的制度环境和人文氛围。

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就要有为实现理念而奋斗的教师队伍,因为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等任何一项职能均需要教师去实现。大学不是一般的学校,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因此,大学的教师应该是学者,他能够在专业领域与同行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自由是创新的前提,大爱是创新的土壤。要使学者们勇于探索、潜心创造,大学校长就必须像当年竺可桢、蔡元培等教育家那样竭尽全力地去汇聚学者、爱护学者,创造一切条件解除学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为增长学生的知识旁征博引、为传播人类的文明身体力行。让那些为提高学校的综合声誉、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的经济实力做出贡献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成为学校最受尊重和重视的对象。

香港科技大学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知名大学,是因为拥有一支来自全球35个国家,各级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是从北美62所一流研究型学府取得博士学位的“海归派”华人留学生组成的。

北京大学在20世纪的前半叶能实现快速发展,除了蔡元培卓越的办学理念外,更重要的是他深刻地认识到理念必须落实在可操作的制度上。在用人体制上,蔡元培上任之初就辞掉很多没有学术才能的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李大钊请来任图书馆馆长,把陈独秀请来任文科学长,把中国第一个研究相对论物理学的夏元瑮请来任理科学长,还请来如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等一批杰出学者。陈独秀等人在当时是喊“民主”、“科学”最响的人。李大钊则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并系统地接受、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他在蔡元培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宣传进步思想,引导社会潮流。这一从办学理念到管理体制到用人机制上的跨越,使得北大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不仅推动了学校的改造,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改造与进步,使北大成为当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正如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所说:“蔡元培所领导的新北大的出现,好像一座灯塔,使全国的民众看见了光明,认识了前途,看清了道路,获得了希望。”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大学各项职能的基础和关键。而要充分发挥出广大教师的潜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现,创新的愿望能够得到尊重,创新的才能得到发挥,创新的活动得到支持,创新的成果得到奖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广大教师就会用心想事、用心谋事和用心干事。而制度的建立需要领导层的胸怀和眼光,制度的执行需要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理念。大学校长应当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面创立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一如既往地坚守和完善之。

宜宾学院由于远离中心城市,要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付出比其他学校高得多的代价,同时我们又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短缺的压力又远远大于其他老牌的本科院校。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方面,我们结合实际,除进一步加大对在职教师攻读学位和进修提高外,采取了三项补充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充分挖掘宜宾市各部门的人才潜力,将地方近年来引进的博士群体实质性地聘请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既要求他们承担或参与学校的科研课题,又要求承担一门本科生的课程。这一措施既优化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又为地方引进的这些博士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还为地方进一步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为这些博士生来宜宾不仅能做官员,还能成为真正的学者。第二项措施是引进高水平的课程。我们邀请那些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主讲人来校集中时间讲授一门课程,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一道跟班听课并全程录像,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就成为了本校今后课程教学的鲜活力量。第三项措施是常年聘请著名大学刚刚退休但身体状况很好的著名学者来校做特聘教授,他们的任务是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参与相关的学科建设工作。第三大责任:广泛而深刻地吸纳各种社会办学资源,充实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从而增强办学活力。

当今时代,我国的大学与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除了依然具有学术属性外,还具有了行政和产业两大属性。任何大学已经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市场经济对大学的影响。一方面,要严格按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办学,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地融入社会、根植社会,从社会的各个领域获取宝贵的教育资源,增强自身的办学活力,扩大自身的办学空间,给师生提供更大的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舞台。作为法人的校长,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必然大大增加。因此,校长应当具备企业家的一些素质,如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资本运作的能力等,力争在学校与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实现学校利益的最大化。

宜宾学院地处川南人口最多的宜宾市,不仅是宜宾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也是四川、云南和贵州交界处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为此,我们把“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从而提出了“一二三四”的服务地方体系。一就是一个目标: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就是实现两个需要: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三就是服务的三个层次: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制定战略规划,为个人提供再学习机会;四就是提供四大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

在这个体系的引领下,学校正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积极筹建宜宾发展研究院,承担宜宾市委和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学校紧密结合宜宾市的四大产业板块,与宜宾市共建相应的四个研究中心,即酒产业与酒文化研究中心、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化工与轻纺研究中心、电子与机械制造研究中心。每个研究中心将大学研究人员、企业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者融为一体。目前,在宜宾市和宜宾学院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校长研究学科、市长研究产业,而共建的研究中心就是实现学科与产业对接的桥梁。这样真正实现“产业资本与知识资本嫁接、大型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姻”的理念。

参考文献:[1]汪明义.大学理念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郭平.用大学理念引领高校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9-10-21(7).[3]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胡敬.一个数学博士心中的大学之道——访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汪明义教授[J].科学中国人,2006(10).注释[7]本文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4期。[8]

大学的第四功能:引领文化建设

汪明义摘要:大学和文化虽然有天然的紧密联系,但大学对文化的引领功能从来也没有像在科技发展空前迅速、社会生活变化急剧的今天那样强大,它已经与高等教育哲学认同的大学三大经典功能并驾齐驱。本文首先对文化、文化建设以及大学文化等概念进行了诠释,阐述了大学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凝聚;接着从大学是引领文化思想建设的主阵地、是引领文化事业的生力军、是引领文化产业的先锋队等角度阐述大学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最后指出,在文化大建设和大繁荣的今天,各级政府应更加重视并发挥大学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大学更应该在这场伟大的事业中当好排头兵和领头羊。关键词:大学功能 大学文化 文化建设

我们知道,大学的经典功能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功能自大学诞生起就形成了,直到19世纪初,它几乎是所有大学的唯一功能。

1810年,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1767—1835)和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1762—1814)推行大学改革运动,创立柏林大学之后,科学研究开始登堂入室,与人才培养一道成为了现代大学的共同功能,大学因此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柏林大学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

1740年,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学院,他认为新的知识来自对现有资源最广泛的认识和最有创新的运用。这一思想指导着他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是他创办宾夕法尼亚学院的指导方针。他希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对他人的创造反应敏捷、不脱离现实生活的人才。这一教育思想使得学院创办初期就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开设实用学科。1819年,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公立的大学——弗吉尼亚大学,该校秉承通过教育的方式为美国乃至世界培养领导人的理念,因而从建校之初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世俗功利色彩。这两所高等学校面向社会的实际需要,发展实用科学,可视为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先声。1862年和1890年先后两次“莫里尔法案”的实施,是美国高等教育改变私立大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办学的制度保障。随后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美国的土地上。但真正使“社会服务”旗帜鲜明地成为大学主要功能的功绩应属于著名教育家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 R. Van Hise,1857—1918),他极力倡导大学的社会服务性,并在其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期间将其大学理念付诸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任职第二年即1904年,他就极力倡导:大学要把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大学要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大学要成为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教师要走出校门,直接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他的这一大学理念与实践,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威斯康星州思想”(Wisconsin Idea)。该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该大学建设成为本州人民的头脑,要给人民信息、光明和指引;州立大学要把整个州作为自己的校园。

在“威斯康星理念”提出仅仅4年之后,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就指出,威斯康星大学是一所优秀的州立大学,它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地位,是由于它向州政府部门提供了专门知识,向大众提供了讲座,把大学送到了人民当中。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也于1952年指出:“威斯康星思想是美国20世纪最有创造性的思想之一。”“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主要功能均经历了曲折和艰难的过程,均有一批又一批教育家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发动大学的改革运动并亲自领导大学进行实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来临,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愈来愈强大。教育部副部长赵伈平通过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他指出: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大学自身,都要全面认识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综合[1]性作用,并提出了“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的重要论断。

大学除了成为政府决策的思想库、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科技革命的动力站外,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变得越来越显著。[2][3]我们将此功能称为:引领文化建设。本文将论述“引领文化建设”应是大学另一重要功能,并指出中国政府在掀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应当充分发挥大学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大学也应当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当好排头兵和领头羊。一、文化与文化建设(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自1871年至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条之多。经典的有:①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②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③赵沁平指出,文化是价值观、信仰、习俗和制度等的综合,有价值观、制度、环境和产品四个层面的体现[4]。④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则从抽象的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指出,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从上述对文化的定义可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1. 文化是与人类共生同在的

凡有人群之处就有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积累,同时也经历了大自然的磨难和不同人群间的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则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适宜前一时代而不适宜当今的一些文化内容和形式将逐步退出社会生活,成为文化历史遗迹。例如,中华文化中因农耕生活的局限,有重经验轻理论、重义务轻权利、难于舍旧图新、等级观念胜过平等观念等不适应工业社会的内容,需要在社会进步中逐步舍弃,而代之以新的习惯和观念。“吐故纳新”是文化的永恒趋势,也是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历史依据。

2. 文化是有层次的

文化可以分为表层、中层和核心层。表层,是人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蕴涵了一定精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中层,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其核心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三个层次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更不是绝缘的,而是相互渗透、彼此混杂。大体说来,核心层映射中层、表层,中层、表层蕴涵着核心层。

3. 文化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就世界范围来说,文化可以分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欧美文化;就中国文化而言,按地域分有古代的齐鲁文化、吴楚文化、岭南文化等,今天的西南、西北、华北、江浙文化等;按民族分,有汉、满、蒙、回、藏、维等56个民族的文化;按行业分,有学校文化、军事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如果着眼于加工的粗细和享用者的多寡,还可以分为雅文化和大众文化。

4.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强大作用

从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的那一刻起,文化就产生了,因而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需要协调;人所依赖的生存条件是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协调;人的思想依赖于物质形态的身体,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也十分重要;人生短促,身后以及自己依存的社会未来应该如何,将要如何?自己在有生之年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这些必然成为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要思索的问题。经过一代代人的思考、实践,就形成了一个民族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体与心理、现实与未来的理解和共识,这就是文化传统,它是文化的底蕴。文化的作用也就由此而产生。既然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共识,因而就成为了民族认同的标记,成为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而无形的力量。

从现代世界各国的竞争角度看,既凭硬实力也凭软实力,在一定时期,软实力的作用远远大于硬实力。软实力的核心正是文化,因为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文化创造核心价值观,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文化创造和谐社会,文化促进科学发展,文化引领公平竞争,同时文化还能满足精神需求。

5. 从文化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看,文化分为文化思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思想是指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包括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刚健自强的能动精神、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的会通精神以及存大同求小异的中庸主义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宗旨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的身体与心灵的和谐,这种和谐、平衡的文化思想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体验总结而形成的,符合宇宙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凝为一体,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事业是指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5]的文化活动,如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而组织的活动,以及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的工作等均称为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包括教育、艺术、出版、新闻、文物与图书馆等主要文化传播事业。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为基础的生产活动。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文化产业范畴,但由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差异大,作为产业分类概念,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内涵标准。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二是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三是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文化做这样的诠释:文化是智慧的传播工具,是交流的手段,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结晶,是人类与社会“撞击”的“火花”,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硕果”,是养育人类生存的“乳汁”,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与崛起的“脊梁”。(二)文化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要求,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从此,文化建设就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道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文化包括文化思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必然是创新文化思想,发展文化事业,兴起文化产业。

创新文化思想,就是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各民族优秀的异质文化,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思想。同时,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例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儒家文化思想、道家文化思想和佛教文化思想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传承这些文化思想并让这些思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如何使这些思想与时俱进,在传承过程中融入时代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又如“民主”和“科学”的文化思想以及自“五四”运动以来就已经在中国扎根的外来优秀文化思想等,如何使这些优秀的异质文化思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在今天现代化建设时期更加相互交融等也是需要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应该用哪些先进的文化思想来引领,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等问题更是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的。所有这些便构成了创新文化思想的主要任务。

发展文化事业,就是要将人类先进的、优秀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变为普通百姓的福音,为提升普通民众的人文精神服务。同时,人类的先进文化也应成为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文化事业属于公益性,政府应是主要的投资者。发展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就是要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既是文化事业的基础,又是文化事业的主要部分。而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最高端,所以发展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整个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兴起文化产业,就是要使文化与经济互动,使知识资本与产业资本互动,提高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使文化产业成为增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力量之一。比如,新兴的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庞大产业。早在2004年,世界各国数字动漫业的产值已达2228亿美元,与动漫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英国动漫产业的产值占其GDP的7.9%;韩国动漫业产值占全球[6]的30%,成为韩国国民经济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二、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广义上讲,大学文化是指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师生员工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由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产品文化四个方面构成,它们彼此联系,同生共长。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就是指一个大学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一)大学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凝聚

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它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哈佛大学的校训就一个单词——truth(真理),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权威。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杨福家院士遇见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时,萨默斯告诉杨院士,一位刚进哈佛的新生对他说:“我一直在跟踪你的数据,你的数据有错误”。一个新生可以对校长说“你错了”,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胜于权威。耶鲁的校训是: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20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政府下令:凡是“Conscientious Objectors”(即自称以道德或宗教理由的反战者)一律不准领取奖学金的资助。当时美国的各大名校——包括哈佛及普林斯顿,全都遵照政府的指示行事。唯独耶鲁坚守学术独立的一贯作风,继续以申请者的成绩为获取奖学金的唯一标准,完全漠视政府的规定。虽然耶鲁由此失去了来自联邦政府的一大笔基金,经济上几度陷入困境,但耶鲁校长布鲁斯特成为了文化英雄。而他对耶鲁精神的概括成了经典:“最终一般社会上的人士将会了解,只有在学校拥有全部的自治权力、每个教师及学者皆有研究自由的条件下,整个社会才会有完全的自由与平等,而这才是耶鲁的精神所在。”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博克在布鲁斯特的葬礼上,也表达了自己的由衷敬佩:“身为耶鲁校长,他赢得了我们所有当校长的人的尊敬。我敬佩他,尤其因为他很成功地提升了他的大学的学术品质,对于他在混乱的六十年代后期能够领导耶鲁顺利地过关一事,我感到由衷的敬畏。”

著名教育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确立的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物,培养有“求是”精神的通才。关于“求是”精神,竺可桢做了如下的诠释:①“求是”就是探索真理的奋斗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牺牲精神。他常以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徐霞客、孙中山、文天祥等人的事迹教育学生,阐述“求是”精神的内核。②“求是”就是不迷信盲从,不主观武断,保持清醒的科学头脑。他常对学生讲,老师的话,你们不要当成金科玉律,不要盲从。他认为学校要求学生轻信老师的话是很危险的。“一个民族内忧外患、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民,特别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没有科学头脑,轻信、盲从,这样的民族是很危险的”。③“求是”就是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他说:“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自出心裁,独具慧眼来明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又能尽吾力以行之。

从以上著名大学的文化可见:大学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聚合。它崇尚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具有强烈批判精神,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实现个人人生抱负和理想为终极目的。

2. 大学文化是倡导道德的文化,是崇尚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文化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训就讲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大学所倡导的独特文化注重通过道德影响社会和国家,大学应当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平衡器,当社会趋于功利时,大学应更加提倡高尚精神;当社会趋于平庸时,大学应更加追求卓越文化;当社会流于空谈时,大学应更加鼓励求实创新;当社会失去规范时,大学应更加重建民主意识;当社会失去公正时,大学应力求匡扶正义。

大学文化也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气节。耶鲁大学的文化培养了像内森·黑尔这样的民族英雄,他那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的名言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上海交大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饮水思源用英文讲就是thanksgiving(感恩)。哈佛大学所倡导的“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单单看智商,还应该看他的情商,进而看他的德商”。著名物理学家邓稼先讲过一句话:“一个科学家能把所有的知识和智慧献给祖国,使中华民族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杨振宁鉴于美国核科学家中有2/3都是欧洲去的事实就问老同学邓稼先:“中国发展核武器有没有外国人帮忙?”一周后,邓稼先给杨振宁一张条子上写着:“我调查过,确实是中国自力更生的结果”。杨振宁看到这张条子后便到卫生间流眼泪去了。杨振宁和邓稼先都是西南联大培养的杰出毕业生,而西南联大的校园文化就包含着“爱国、民主、科学”的基因,其校训是“刚毅坚卓”。

大学文化不仅追求学术的自由完美,在联系实践的基础上,注重从道德层面培养学生对优秀道德文化的继承。大学文化是多元的、开[7]放的、和谐的,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底蕴,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缩影。(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联系十分紧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浓缩了的大学文化。它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凝聚,是大学的旗帜与品牌。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主体长期实践,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高度成熟并为大学成员一致认同的深层次的主体文化。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会逐步凝练成为学校独有的风格、气质与传统,成为一所大学的社会品格,鲁迅先生称之为“校格”。其建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对内能创设一个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气质、道德情感、行为模式的大学氛围,同时对外表现为大学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精神风貌以及学校的个性和魅力所在。这种精神文化不像制度文化、环境文化那样直观可视,但它对于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大学精神已经浸透和附着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它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会随时影响社会文化。大学的使命、校风、校训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也会对社会文化建设起作用。三、大学是引领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大学和文化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大学对文化的作用和人才培养[8]一样,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文化活动对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大学教育对经济活动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科技层面,也要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层面。传承、创造和弘扬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是大学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文关怀情操和健康的价值追求的各类人才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文引导,使现代科学技术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是大学的根本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等问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从而使大学在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在担负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文精神支撑的使命和责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大学是引领文化思想建设的主要阵地

文化思想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先导作用。大学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由于她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先进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她对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时代的新型文化等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1. 当代大学由于知识传授方式的改变逐渐成为出售知识的超市,使传统的文化思想更易于在更广大的民众中得到传播,因而大学是提炼民族文化并向普通民众传播的重地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大众化阶段的任务,有的国家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早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成为了普通公民的福利和义务。他们可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到大学深造,更可以间断地到大学学习。另一方面,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也需要到大学去重新学习,继续教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大学在传授知识的形式上就如同一个个超市或银行,“学生”成为购买知识的顾客,教师贩卖知识,而学校成为这两者间的中间商。因此,大学通过知识传授方式的转变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容易在普通民众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大学本身即是传承文化思想的主渠道之一。正如著名英国教育家、牛津大学研究员、红衣主教纽曼在关于什么是大学的阐述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要用简短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述“大学是什么”,可以用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这样的大学“是所有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考的有效保护力量”,“是众多学派汇聚场所,各学派的人地位平等,他们的观点仅服从真理的标准,因而他们可以安全地思考和探索问题。大学通过智慧之间、知识之间的碰撞而使探索得以深化,发现得以检验和完善,草率得以校正,错误得以暴露”。因此,大学是民族文化提炼的重地,大学传播的是经过洗礼的智慧,因而弥久历新。大学通过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熏陶来培养社会新人,这些新人进入社会的各种组织后,将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力军。

2. 大学是借鉴并传播异质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借鉴并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优秀灿烂

根据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文化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普遍性规律:单靠其自身的内动力,发展演变缓慢,久而久之甚至要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如果在与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能够吸收自己没有而又适宜于民族发展的成分,则其生命力将更为旺盛,最终将走向辉煌。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的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程度,使自己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的聚集地,从而使各种文明在大学交融。不同国籍、不同信仰和不同民族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文化与观念相互碰撞。特别是在那些著名大学求学的各国学生,他们学成后回到自己的祖国,或将成为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或将成为政界的要员,甚至成为自己国家的军事元首。他们对本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由此可见。亨利·基辛格曾经指出,“每一个世纪都会出现拥有实力、意志、智慧和道德原动力,希图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重塑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这几乎是一个自然定律。”我们认为完成这个任务的最佳角色就是这个国家所拥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如英国不仅拥有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而且通过积极措施(如设立Rhodes奖学金等)选择性地支持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留学英国,影响多个国家精英的思想形成,从而按照英国的价值观念来塑造国际体系,进而影响世界格局。美国也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吸引一大批外国优秀学生和潜在领袖人物赴美学习、进修。这些留学生本身就是本国同辈人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优秀异质文化的吸收者,通过这种跨国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他们的知识将更加广博,视野将更加开阔,文化理念将随着时代更新,从而能更快地成为本国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的影响将极大地提升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品质,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加灿烂。

3. 大学通过文化思想的创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

大学是充满创造力的思想熔炉,创新文化是大学的崇高使命;大学是文化生产、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大学的师生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应该引领社会文化思想,成为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例如,民主与科学的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就发端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追求真理的“求是精神”在中国就发端于浙江大学,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精神源泉。

大学不仅要满足社会大众对各种文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告诉社会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坚力量。这正如教育家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1866—1959)所指出的那样,大学虽然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应该以一定的理性分析和价值观念为基础,而不是仅仅依赖习惯去随波逐流,迎合时尚,因为“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所需要的东西(what the society needs),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what the society wants)。否则,大学就会犯荒唐的甚至是灾难性的错误。(二)大学是引领文化事业的生力军

大学的产品主要是两类:学术成果和人才。学术成果应该包括学术方法的演进和自由探索的气氛,这将由大学扩散至全社会,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进步;大学所培养的人,一批批地走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所带去的除了所学得的科学技术外,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这种文化熏陶将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他们所在的社会组织,因而他们在所承担的文化事业中发挥骨干作用。因此,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既是垂直型的(对教育系统),又是放射型的(对全社会)。在科技发展空前迅速、社会生活变化急剧的现在,大学的这项任务比过去更为突出、更为沉重了。因此,高等教育由于其性质决定了它是能对其他文化事业起引领作用的。(三)大学是引领文化产业的先锋队

大学凭借其研发的先天优势领创文化创意产业,直接引领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

据此可以知道,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它以其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极大地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发展。

如前所述,文化产业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范畴,包括了很多领域。很多社会组织和企业均可以在上述范畴的某个领域有所作为,而作为政府决策的思想库、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科学与技术革命的动力站的大学,她可以借用其无与伦比的在高素质人才和先进技术方面所占据的优势,兴办文化创意产业来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产业。大学在引领文化产业方面最典型的实例首推斯坦福大学了。一位美国科学家这样说:“硅谷之于美国,正如美国之于世界。”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校长说:“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正如硅谷之于美国。”硅谷是今天世界信息技术的圣地麦加,引领着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龙头的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供给了硅谷发展的充分的阳光,斯坦福大学为其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如同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古老法则,斯坦福影响和造就了硅谷,硅谷也在精神气质、文化氛围上塑造着斯坦福,两者盘根错节,又共同影响和改变着新经济影响下的世界风潮。

结束语:鉴于大学在文化思想建设、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故我们称大学具有“引领文化建设”的功能。当然,大学的这一功能要像其他功能一样成为世界大学的经典功能,还需要大学的努力贡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学新功能的出现不是[9]削弱了已有的功能,而是使已有的功能更加强大。当今中国已经掀起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各级政府就应该高度重视大学在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引领作用,依靠大学进行本地区的文化建设的规划;而各个大学也要充分实现自己具有的功能,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当好排头兵,做好领头羊!

参考文献:[1]赵伈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2007(9).[2]汪明义.重视科学研究是迅速提升一个大学品质的重要策略.科学中国人,2007(6).[3]汪明义.大学理念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赵伈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2007(9).[5]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4.[7]赵伈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2007(9).[8]汪明义.重视科学研究是提升一个大学品质的重要策略.科学中国人,2007(5).注释[8]本文的核心内容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5-16期上。[9]

高等艺术院校学科设置与学位建设的思考

柴永柏 汪明义

党的十七大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高等艺术院校应站在前列,勇当排头兵,努力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既继承优良传统,又改革创新,包括艺术学科和学位建设也应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艺术专业的高校有千余所,仅四川省开设艺术专业的院校就有70所之多,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艺术专门人才,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旺盛需求,推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快速步入大众化阶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快速发展中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和学位点建设问题,已严重制约了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从学科建设的宏观层面看,我国共计有12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科一直在文学学科门类里,这种设置已不能适应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与很多国家的做法不同。从学科建设的中观层面看学位点建设,近几年来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特别是单科艺术院校在艺术学博士点建设方面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设置的艺术学院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相反,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资格十分困难。从学科建设的微观层面看,相当多的艺术院校在规模扩大的时候,其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度设计没能及时调整,导致近年来培养出来的艺术类毕业生适应职业市场的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些探讨。一、艺术学学科独立于文学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

学科是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分化与整合而形成和发展的,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最后都能发展成为学科。科学研究发展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标志是有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共有11个学科门类(除军事学),它们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门类共计有71个一级学科,71个一级学科下设置249个本科专业。

在研究生教育中,其学科门类除增加了军事学外,其他与本科是一致的。但研究生教育的一级学科数与本科的一级学科数就有些差异。按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我国高校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0个(军事学除外),二级学科由原来的654种减少到381种。如果将高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门类与一级学科情况做一对比,就会发现,艺术学在文学门类中,无论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文学门类下均设置四个一级学科,即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在四个一级学科下设置共计66个本科专业,29个硕士点,这使文学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如哲学、历史学相比显得格外庞大(参见表1、表2)。表1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与一级学科数对照表表2 文学门类本科专业数与研究生学位点数分布情况

面对高等艺术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方向大量涌现的现实,迫切需要提高艺术学学科的地位。艺术学作为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本科教育设置20个专业,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戏剧学、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等;研究生教育设置8个专业: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和舞蹈学。就音乐表演这个专业而言,目前独立设置的音乐院校的本科教育就开设了40多个专业方向,研究生教育也开设了20多个研究方向。艺术学科已成为一个较为庞大的学科体系。

艺术学科科研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由文化部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独立受理,每年申报一次。这一方面说明艺术学科科学研究程度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充分说明艺术学科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提高和重视。

从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学科分类看,艺术学科均与文学学科并列,而非从属与包含的关系。例如,美国将所有的学科分为38类,艺术学是独立的一类;英国分为20类,其创造艺术和设计也是独立的一个门类;在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均是如此。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情况也大致相同。

从就业角度看,艺术学从属于文学门类不利于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由于众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每年有数万名毕业生走出校园进行职业选择,可他们的学位证书却是文学硕士或文学学士,如此庞大的求职团体拿着文学学位寻找艺术职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质疑。

综上所述,我国艺术学科独立地成为一个学科门类的条件已经成熟,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二、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应该更加重视艺术科学的研究,为学位点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艺术科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在艺术科学研究方面与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多科性大学设置的艺术学院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就导致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资格十分困难。随着1999年扩招政策的实施,各师范院校纷纷将以前的艺术系科改为艺术学院,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也开始设置艺术学院,在高等艺术教育界形成了这样一个布局:第一类是独立设置的单科艺术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这些院校的特点是设置较早,专业划分很细,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精、尖”;第二类是独立设置的综合性艺术学院,共6家(如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这类院校有些是后来设置的,专业基本涉及了艺术的所有门类;第三类是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设置的艺术学院,这些附属的艺术学院的专业大都集中在与母体学校性质密切相关的那些艺术专业,如师范院校往往都设置了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理工科大学往往都设工了艺术设计学、动画等专业。近几年来,第三类艺术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独立设置的艺术学院博士点的建设却明显滞后。就音乐学博士点而言,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到目前也只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3所获得了音乐学博士点,在师范大学建立起来的音乐学科只有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得了音乐学的博士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除了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多科性大学本身就是博士授权单位的因素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艺术学院凭借母体的综合性和长期重视科学研究的传统,在艺术学理论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而相当多的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由于长期重艺术的技能而忽视理论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必然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

以2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情况为例。2007年全国29个省市共有1337项课题进行申报,最后批准立项的有83项。高校获准61项,其中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的艺术学院立31项,师范院校立15项,而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只有15项。众所周知,该类立项课题代表着我国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对于推动艺术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培养艺术科学人才队伍,提高艺术科学研究管理能力,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水平的艺术科学研究方面,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强劲的研究实力。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经典职能。科学研究的职能具有引领其他两项职能的作用,科学研究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具有创新能力,使高校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加具有本质的推动能力。科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作为一个艺术院校,应体现百花齐放的原则,哪种类型的研究都应该支持和鼓励。在大学尤其要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园:让一切创造的愿望得到尊重,让一切创造的活动得到支持,让一切创造的成果得到奖励。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一个大学才会充满永久的活力,艺术院校尤其如此。(二)艺术科学研究有利于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

大学的任务是要把学生或者培养成专业技术人才,或者培养成经营管理人才,或者是党政干部人才。在当今这个信息量激增、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无论哪类人才,如果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不会有竞争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受教育的大学阶段完成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来实现的。

首先,艺术科学研究是造就高水平艺术院校教师的基本手段,科研成果是衡量大学教师素质的主要指标。作为一般的艺术院校的教师,科学研究无疑也是其基本任务之一,这是由大学的功能决定了的。教师通过科学研究,系统地认识了本学科的发展规律,提高了本学科的理论素养,并为本学科的知识宝库建设添砖加瓦。

其次,艺术科学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教学形式,高水平的教学只有在浓郁的研究环境中才能产生。把艺术知识创新与传统艺术知识传授内在地结合起来,人才在知识的创造过程中培养出来,从一开始就不仅仅知道如何去掌握已有的知识,而且也知道如何去创造新知识和新技能,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使科研成为促进教学的手段;学生将学习与科研结合起来,使科研成为一种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极大地激发艺术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有利于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

最后,毕业生的创造能力将决定学校的社会声誉。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实践表明,一所大学的影响力、知名度和辐射力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独具个性特色的集资、集智和集誉的过程。正因如此,一所大学只有人才辈出,才能对这所大学在社会上的声望起到积极的作用。评价一所大学,要看这所大学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起过什么领先的作用。因此一所大学的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应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了这样的素质和能力,他们在未来的生活里才能生活得更有成效,他们才能为人类的制度创新、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只有具备了较强创新能力的毕业生,他们才会在未来获得声望和成就,高校才会真正成为知识和智慧的发源地!(三)艺术科学研究有利于艺术院校从本质上推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的功能

艺术院校对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主要应是以其出色的科学研究成果来实现。这些服务主要包括以艺术文化生产力为手段,为社会的多元需求提供活性的、动态的、功能的和智力的有效“对应式”服务,如:政府文化艺术政策出台前的咨询,政府和文化企业重大项目的论证,艺术科技成果的转化并直接为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向社会提供高水平且实用的文化艺术讲座,从而提高公民的文化艺术素质。

第一,大学的艺术研究为政府的文化建设提供决策服务。政府在什么时候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政策不是由政府的几个工作会议就能够解决的,决策与措施在出台之前应该已做过周密的可行性论证,而这个论证的完成者大学从事艺术研究的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来,一所大学能否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取决于其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水平和实力。艺术院校应向综合性大学学习,虽然不能在各个方面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但至少应在文化建设方面、在艺术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二,大学的艺术研究为文化产业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提供服务。各个文化企业要使自己在激烈的高科技国际竞争中获胜,必须不断地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文化产品。然而文化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小而全地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这时就需要大学这样的综合艺术研究基地,高水平的艺术院校应该有为不同的文化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当年一些国际著名企业落户上海浦东前首先要考查的一个要素就是在其投资地的一定范围内有无一所著名大学。在这方面大学能否服务或能否很好地服务,就取决于其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了。

第三,艺术院校为文化企业的员工培训提供服务。企业尤其是著名的文化企业,特别重视提升员工的业务与文化素质,因为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大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文化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自己去办个专门的培训机构,最好的依靠对象就是大学的艺术教育。什么样的艺术院校会受到文化企业的青睐呢?肯定不是那些只能照本宣科的艺术院校,而是那些能够为企业的员工提供最新知识和最新观念的艺术院校。因为这些员工早已具备本科以上的学历,他们需要的是观念的碰撞、理念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

第四,艺术院校为提升本地区公民的人文精神做贡献。这些职责的实现是通过开设高水平的讲座和举办大型的艺术展演来实现的。这样的艺术院校一定是社会认同度极高的大学,没有高水平的艺术科学研究的大学又怎能谈论社会的认同度呢?这样的演讲人如果不做深入的专题研究,他向公众提供的演讲又怎能深入浅出从而受到公众的欢迎呢?如果这样的展演不具有创新的元素,又怎能在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呢?

综上所述,艺术科学研究既是高等艺术院校创建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需要,也是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需要。所以高等艺术院校在重视艺术表演和艺术创作的同时,更应该高度重视艺术科学的研究工作。另外,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了艺术教育的大国,但在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中至今还没有一所成为“艺术大学”的院校。在我国综合性大学的布局中,按一级学科命名也只缺“艺术大学”这个门类了。我们希望在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努力奋发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我国“艺术大学”的创建工作。注释[9]本文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06期。[10]

民办高校当前存在的问题探析

汪明义摘要:民办高等教育自21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过程。目前,民办高等教育既存在着系统外部即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又存在着系统内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科学对待并正确处理,将有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产权 管理 师资

民办高等教育自21世纪80年代诞生或称为恢复以来,已经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作为新生事物的民办高等教育,如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也经历了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过程。有学者认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历经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等重要历史

[1]事件。关于民办高校的分类,有按产权结构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的,并将其划分为公共产权结构的民办高校和自有资产的民办高校[2]90;也有按投资规模的起点为标准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的,将以极小资金投入、进行滚动而艰难发展的民办高校称为第一代,而将国外资本和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介入民办高校称为第二代;如果以是否有资格颁发学历证书为尺度,民办高校可以分为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和普通民办高校,前者指自考辅导性、学历文凭试点学校以及高等教育的培训机构(包括颁发国外学历文凭的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后者指民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和民办本科院校,而民办本科院校又分为纯民办的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在我国,纯民办本科院校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截至2007年5月只有28所,而独立学院发展迅猛,已达318所。本文将主要论述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即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和民办高等教育内部即民办高校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分析、科学对待并正确处理,将有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一、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存在的问题(一)在认识上,缺乏对民办高校的地位与作用的理性思考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方面,目前仍有五种错误观念。第一是多余论,认为民办高校存在的必要性不大,是多余的,只要把公办学校办好就行了。第二是冲击论,认为举办民办高校冲击了公办高校,公办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就业岗位都不好找,还办什么民办高校。第三是营利论,有的人只要一说民办高校,在感觉上就觉得他们是以办学之名行赚钱之实的。第四是怀疑论,对民办高校持不信任态度,对他们的办学目的和办学能力表示怀疑。第五是过渡论,认为随着公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就没有必要存在了。这些认识在一定范围的长期存在,对大力发展民办高校的决策和积极支持民办高校的政策制定极其[3]有害,从而阻碍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壮大和持续发展。这些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对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不了解,如果有了解也缺乏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本质性洞察;二是还受着封闭的原高度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认为只有“姓公”的才是好的;三是对现实的民办高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二)在政治待遇上,政府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的师生难以公平对待

从民办高校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不容乐观,其中相当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待遇问题。民办高校不仅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而且办学环境也有别于公办高校,学生待遇(如半价火车票、助学贷款、报考公务员、毕业生就业)、教师待遇(如工作业绩的政府评奖、人才的流动、科研基金申请、教师的人事档案保管和养老保险金缴纳)、干部待遇(如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能否参加组织部组织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等方面都得不到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而民办高校教师问题是办学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教师队伍的脆弱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秩序的稳定;而学生更是民办高校的生存基础,学生的待遇问题会影响未来高中毕业生的选择,从而会动摇民办高校的存在基础。存在上述不公平待遇的原因:一是政府的认识问题,在认识上没能与时俱进,对民办高校的公平待遇始终停留在一些官员的口头上;二是在制度安排上,始终对民办高校采取表面鼓励、支持,而实际上又变相限制的策略。(三)在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产权界定上一直难以明确

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既有投资所形成的校产归属问题,同时也有学校办学积累资产的归属问题。产权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它常常是利益分配的依据。在现阶段,没有明确的产权就难以有持续的投资热忱和内在的投资动力。说到底,产权界定工作对举办者、办学者和政府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能否真正重视并抓好这项工作,对能否办好民办高校影响很大,同时这也是民办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后勤工作社会化实施过程中的教职员工的剥离等所必备的基础。所以许多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学者都认为,产权问题是民办高校所存在的一切问题的核心,尽管《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此已经涉及,但在实践中依然缺乏明确的解决措施。一直难以明确的原因,一是界定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二是政府对民办高校没有足够的信心,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彻底解决这个“费力不讨好的问题”。(四)在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即经费筹集上政府的支持难以到位

现在民办高校既要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刚性要求,又要与国内教育市场上占绝对优势的公办高校竞争,也要接受民办高校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接受加入WTO后国际高等教育的严峻挑战,这些竞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问题已成为民办高校董事会和校长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20世纪前半叶,制约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资金问题,该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许多优秀的私立大[4]学最后不得不转为公办。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学生学费、社会捐款、校办产业收入和地方企事业组织的拨款,其中学费所占比[5]重最大,一般占民办高校总收入的80%以上,有的甚至是总收入的全部。政府为什么不给民办高校财政支持呢?我们认为:一是因为政府本身的财力极其有限,公办高校的投入力度很多都不到位;二是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即使政府有能力像日本和美国那样对民办高校给予部分经费支持也无法实施。(五)民办高校办学的自主性空间相对来说越来越小

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希望能在减少干预的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但从目前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在招生计划、招生批次、招生分数、招生区域等方面,基本上还是用计划经济年代的老办法来进行管理,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还是用与公办大学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提倡个性,另一方面又强调高度的统一性,这种自相矛盾的管理办法使得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损害,民办高校办学活力被抑制,难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民办高校除了在校级管理干部的聘任上自主权大于公办高校外,其余的自主性与公办高校已经无任何差别了。在相对于公办大学改革前,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较大的,“市场意识强、机制灵活”曾一度成为民办高校的优势。但随着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多元化和管理体制的转型,功能完备、实力强大的公办高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远远强于民办高校,公办高校从市场中获得资源的能力也远远大于民办高校。在这样的态势下,民办高校的自主性空间相对以前而言越来越小了。二、民办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因而具备了新[6]生事物自身的共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又问题重重。如果不客观地认识这些问题,并设法去解决,那么民办高校强大的生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削弱。综观2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认为民办高校内部存在下列问题。(一)缺乏真正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出资人

2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在众多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出资人中,像当年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创办南开大学的严修和张伯苓、创办复旦大学的马相伯和李登辉这样的真正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的出资人所占的比例太小。上述的那些优秀的创办人本身就给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他们是真正办教育的,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必然会成功的。20多年来的实践也表明了,具备这样胸怀和胆识的出资人创办的民办大学就发展得好;不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创办的民办高校就发展艰难,有的很快就解散了,并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民办高校的整体社会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二)缺乏年富力强的管理层

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管理层中大多数是由退休干部构成的。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官本位”依然盛行的环境里,民办高校校长的发展前途受到限制,民办高校难以吸引高等教育界的“CEO”;二是民办高校由于经费紧张的原因,没有足够的能力吸引真正的年富力强的管理者,而退休干部的住房、保险均是由原单位解决了的,出资人聘请这样的管理者成本较低;三是公办大学的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加之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对民办高校的初创期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如果其管理层长期大多数由退休人员构成,那这样的组织注定是缺乏活力、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因为这样的管理者大多是将民办高校作为发挥余热的地方而不是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舞台,抱如此心态的管理层是很难发挥出民办高校的体制优势的。民办高校在创建初期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需要在奋进中求发展,需要有超常规的思维和治校方略来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关注。因此,20多年来,民办高校事业发展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办高校缺乏一批年富力强的既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又具有教育家的能耐、既具有企业家的意识又具有慈善家的情怀的管理者。(三)缺乏优秀的专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调查发现,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占了大半以上,而在其少量的专职教师中,大多以本科生和少量的近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为主。大量的兼职教师的存在,注定了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指导会大打折扣,而这少量的专职青年教师由于阅历和水平的原因又难以担当起导师的重任。教师的素质及其在大学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决定了一个大学的品格。因此,作为大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其核心,民办高校尤其如此。而我们的出资人往往忽略了这个基本的要素,认为只要能上上课就行了。另外,众多的民办高校没有将教师看成是事业的合作者,没有将教师看成是学校的主人,而认为仅仅是学校聘任的员工,没有主人翁的地位当然就没有主人翁的意识。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很难产生事业的归宿感和由成就感的驱使所产生的使命感,“临时工”的心态普遍存在。这样的教师队伍又怎能在创建公民社会的事业中有所作为呢?(四)缺乏大学的学术氛围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环境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并没有真正履行科学研究的职能,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民办高校事实上是被排除在外的,国家现行的有关科研政策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的科学研究。为此,培植和增强民办高校科研职能的意识,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办高校的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是当务之急。

大学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组织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是学者的社团,没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组织就不是好的大学。就目前情况看,学术研究在大多数民办高校是没受到关注的。这种情况一方面与上述的二、三两个缺陷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办学经费严重短缺也有关系。由于没有学术研究的氛围,就难以培养出其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组织的忠诚感,也很难为教师营造一个宽广的事业空间。(五)出资人与校院长角色错位

许多民办高校历史不长,却频繁更换校院长。有的民办高校校院长的平均任职时间甚至不到一年。这主要缘于出资人的理念与校院长的办学思路不一致,出资人往往越俎代庖,致使办学者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更无从谈起充分发挥教育专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出资人与管理者的职权范围划分不清,或者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不遵守。根源在于出资人对董事会聘任的校院长总是不信任,要是出资人除了这所学校外并无其他成功的事业,那他们对学校的直接干预就会更多。(六)信息传递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民办高校之间联系甚少,信息不灵,缺乏一种联系的纽带,处于独立操作、孤军作战、各自为营、各自为政的状况,更谈不上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了。全国还没有一个跨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学术团体,而全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庞大、类别不一,组织活动也很困难。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更是滞后,系统地研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课题、文章和专著尚很少见,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力量还很单薄。因此,加强对民办高校制度、政策和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全国性和省市的民办高校的联合会也是很有意义的。(七)民办高校系统内部的不公平性:独立学院制度的产生

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纯民办的普通高等学校,这类高校发展是极其缓慢的,截至2007年5月也只有249所,其中本科28所;第二类是民办成人高校,其发展就更慢了,目前只有2所;第三类是独立学院,这一类发展得最快,目前已达318所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以前的公办大学举办的按民营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改制成的,也有少量的是近年成立起来的,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锦江学院。

我们知道,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一条路径。政府不仅希望公办大学对民办大学进行一段时间的扶持,同时希望民办高校能处于自己的掌握控制之中。由于独立学院一开始就举办本科教育,并且毕业生的学位证书完全由独立学院的校本部颁发,所以在短时间内独立学院制度获得了一部分家长的认可。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独立学院也导致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质疑。(1)独立学院与校本部的法律关系值得质疑。从法律的角度看,独立学院具有法人资格,应该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其是独立的法人,校本部对其除了宏观的指导外并无管理的权力,因为在法律地位上独立学院与校本部是平等的关系。但独立学院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稳定问题,社会和政府又将责任归结到校本部,认为校本部收取了独立学院的一部分经费,就理所应当地该承担法律责任。而就独立学院而言,因要上缴大约20%的学费给校本部,心里也感到极其委屈。(2)独立学院投资者的回报额度不明确。由于独立学院是企业投资的,大多数企业家投资教育,并非全心全意、不计回报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而是要有所回报的。由于回报的额度政府没有明确化,也由于政府未建立起对独立学院的审计制度,企业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在实际办学中,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独立学院就在给学生的教育服务上打折扣,具体表现在专任教师数量和质量均远不达标,每学年给学生的课时数也远不达标。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独立学院在本科生的第四年和专科生的第三年将学生全部放到社会上去实习,既没有实习的方案,又不对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管,也不对实习效果进行考核,这样的办学必然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3)独立学院的名称不规范。就目前的318所独立学院来看,现在的独立学院名称取法上大致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用地名或偏好,如某某大学成都学院,或某某大学厚德学院等等。第二种是地名或偏好再加专业性质,例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说明其开设的专业基本属于理工类,但又用“宁波”二字与校本部的专业区别开来;再比如,复旦大学上海视角艺术学院,也能清楚地看出该学院与校本部各学院的区别。第三种是直接体现专业性质,如某某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某某大学工程学院等等。相当多的独立学院名称使用规范,既反映了它与校本部的联系,又反映了与校本部的区别。第一类和第二类就属于规范的,但第三类就显得极不规范。比如,某某大学科技学院,从专业性质上看,这个学院几乎能涵盖校本部的所有专业,这必将导致校本部的师生和管理干部的强烈不满。

我们知道,独立学院在不久的将来是要真正独立的,也就是要与母体校本部脱钩的,如果这些名称不规范,脱钩后的独立学院只好重新命名,那这所学校已有的品牌资源就会丢失。比如,在成都,有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还有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也还存在着成都市属真正独立设置的成都学院。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就第三类独立学院的名称予以纠正或尽快将这些独立学院真正独立。另外,有的本科院校从专业构建角度来看是综合性的,但由于受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影响,其校名依然是原来的小学科名称,而所建立起来的独立学院由于专业较为综合而取了综合性的名称,显得极为不顺,如“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因为四川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早已远远超出音乐学的范畴,美术、舞蹈、影视、戏剧等专业早已建成,并且这些新办学科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音乐,鉴于此,李岚清副总理曾在听取学院工作汇报后作出指示,要尽快创建“四川艺术大学”。(4)独立学院制度的建立,对纯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真正的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又被挤到了边缘。在独立学院建立前,学生读不了公办大学,就自动地选择了纯民办高校,这使民办大学的生源能得到基本保障,部分民办高校也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招收到一部分较为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但独立学院出现后,由于其能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获得校本部的学位证书,所以读不了公办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首选独立学院,如果独立学院读不了,最后才会考虑纯民办高校。众所周知,纯民办高校的生存基础就是生源,独立学院的产生对纯民办高校的生存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当然,如果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明显地好于纯民办高校还好说,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独立学院能争夺较好的生源不是凭借质量而是凭借制度设计带来的。由于存在前述弊端,独立学院被人们广泛地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20多年发展历程中其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极其艰难,并且有些病灶甚至是致命的。无论政府还是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出资人均应拿出足够的兴办民办高等教育的诚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对民办高校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存在的不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问题的解决,均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自身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为有的问题虽是民办高校系统内部的,但是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却是外部的。例如,独立学院也是民办高校,但它为什么一成立就要招收本科生?为什么还要发校本部的学位证书?当然我们知道:政府要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在拿不出更多的财政经费的情况下,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市场,这样政府一不出钱,二不出力,就解决了面临的压力,又使受教育者满意,因为受教育者拿到了带有公办大学头子的毕业证书和完全的公办大学的学位证书。但这样做确实使那些纯民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也被边缘化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一直认为建立独立学院制度是政府的一个权宜之计,最终独立学院是要走向真正独立的,现行的独立学院制度是要消失的。那么,独立学院什么时候真正独立、怎样独立呢?我们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已存在的并满五年的独立学院应展开一次严格的评估,评估为优秀的立即转为纯民办本科高校,而评估不优秀但符合民办专科设置条件的转为纯民办的高职高专,对那些办学质量低劣的独立学院立即取消其办学资格,师资和学生合并到其他合格的独立学院中去。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当然,如果为了一视同仁,也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就是将符合独立学院条件的自己又十分愿意的所有民办普通高校转为独立学院,使其享受同等的待遇。但这不符合国际高等教育的潮流,也不符合我国举办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初衷。从国际上来看,日本已将所有的国立大学法人化,从根本上说是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走民营化的道路;欧洲各国也在加紧对其国立大学的变革,民营化就是变革的主要措施,目的是使其更具有竞争的活力。从我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初衷看,就是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量吸纳社会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因为目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0%以上。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尽快独立已势在必行。

关于民办高校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其他问题的彻底解决,我们一直认为,就是要建立起民办高校的良好的治理结构。这个结构中有三个子结构:一个是产权结构,一个是民办高校的董事会的组成结构以及董事会的职责,还有一个就是民办高校的校长的素质要求、遴选方式与校长的职责。

在民办高校的产权结构中,政府应该将民办高校投资者的投入所形成的那部分产权归属投资者,由社会捐赠和政府投入所形成的产权划归国有,办学积累所形成的资产按比例进行明确的划分,分享这部分产权的应有投资者、管理者和教职工。因此,民办高校的产权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样,投资者才能明明白白地投入,继而保持持续的投资热情;管理者和教职工再也不是单纯的打工仔了,而成为了学校的主人;在办学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的投入也能得到明显的增值。

在董事会的构成中,我们认为必须有高等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以及校友代表,因为这是根据大学这类组织的构成特征决定的;而董事会最该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选择具有教育家素质的[7]学者做校长,二是千方百计地募集办学经费。

在民办高校校长的素质要求上,我们根据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指出,“不仅是学者,更要是教育家,更要具有创新和开拓的品质,还要对人才从内心深处真正的热爱,具有求贤若渴的情怀”等等[4]。

在解决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问题上,我们认为,最要紧的事情是加强对民办高校质量的评估和财务的审计,使民办高校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因为对民办高校或私立高校进行评估是国际惯例。谁来评估民办高校呢?鉴于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民办高校的评估应由政府机构担任(相反的,公办高校的评估才应该由民间机构担任)。政府在此基础上每两年或每五年对民办高校或私立高校颁发一次办学许可证书,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对民办高校或私立高校实行宏观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加强财务审计是确保民办高校加大办学投入的必要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此事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来对待,因为这是使学生基本权益得到保护的核心措施,也是使民办高校保持稳定的基本前提。

我们认为,如果董事会按上述原则履责到位而不越位,校长又具有上述的良好素质,民办高校的诸多内部问题就能彻底地解决。同样的,如果政府彻底界定了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就能使社会上大量闲置的民间资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充满信心,就能使已经进入的民间资本十分安心,并能使投资者保持稳定的投资热情,民办高校的诸多外部问题也能随之解决。这样一来,民办高校就获得了健康并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政策环境和不竭动力,民办高校真正的春天就会更早到来。

参考文献:[1]高翔,吴志超,宋维清.河南民办高等教育现状[EB/OL].http://www.hnmbjy.com,20050814.[2]张博树,王桂兰,重建中国私立大学:理想、现实与前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中国民办高教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民办高等教育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5).[4]汪明义.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R].2006.[5]张亚珍,夏江峰.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渠道及国际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1).[6]汪明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C]//科学发展观与四川新跨越.2005.[7]汪明义.民办高校的高层管理模式探索[J].科学中国人,2007(12).注释[10]本文原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1]

用大学理念引领高校科学发展

——评汪明义《大学理念与实践》郭平

大学理念是古今中外高等教育思想家们关注的主题,在当今高等教育界的理论与实践中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大学理念是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大学理念作为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以大学与人、文化、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哲学基础和基本线索,主要回答“大学做什么”、“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种大学哲学观。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成功的大学应该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借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使学校声名远播。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办学理念的提升,是治校治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作序、西南财经大学校长王裕国教授的博士后汪明义教授编著的《大学理念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一书,从民办大学的视阈下漫谈大学理念,这是一本非常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高等教育研究专著。全书旨在阐明:只有尊重“大学理念”的办学者,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属于自己的治校方略;只有拥有大学理念的大学,才会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该书所谈的大学理念不仅对当今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对公办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也有借鉴。

我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潘懋元教授曾经指出,人们认识高等教育规律不外乎三条途径:第一,综观教育历史的演变所推论出来的;第二,从国际教育比较研究所概括出来的;第三,从现实的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大学理念与实践》一书正是通过综观大学教育历史演变、国际高等教育比较研究、教育实践经验总结等途径,采用古今观照、中外结合、立足现实、审视历史、面向未来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对“大学理念”这个古今中外高等教育中的老问题和新课题,围绕“大学是什么、大学干什么、大学怎么干”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大学理念与实践》包括绪论和四个部分。绪论“私立大学的发展概述”是关于大学的总体认识。作者在回顾大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基础上,对大学组织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描绘了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概貌,包括近现代大学的由来、发展历程、组织特征和发展模式,还特别地指出了“引领文化建设”应该成为大学的第四功能。第一篇“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历程与大学理念探索”综观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历史的演变以推导结论。作者认真研究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程,提炼属于我国自己的“大学理念”。第二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与本质属性探究”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实践去总结结论。作者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后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第三篇“私立高等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大学理念漫谈”在国际私立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概括结论:尊重大学理念、探索大学理念、应用大学理念就是尊重、探索、应用大学这类组织的规律。作者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古代大学和最早的现代大学均是私立的。在当代最优秀的大学中,相当一部分甚至绝大多数依然是私立的,美国在这方面是代表。第四篇“大学理念的实践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展望”是对结论的应用。作者在对历史进行了追溯、对现实进行了思考、对国际经验进行了借鉴以后,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设性构建。“大学理念与实践”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作者认为:大学理念是指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理性认识是指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包括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使命等,是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理想追求是指大学应该是什么,大学应该做什么,包括大学的理想、大学的信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目标、大学的责任、大学的变革与走向等,是对大学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主要是指大学应该坚持什么、大学应该把握什么,包括大学教育改革观、大学教育发展观、大学教育价值观、大学教育效益观等,是大学教育变革、发展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大学理念包括定性理念、定位理念和定能理念。定性理念就是大学观,是人们对大学是什么的回答,是理念的持有者对好大学的主观愿望。定位理念就是确定大学的责任。定能理念就是对大学应起什么作用的一种价值认定或判断。书中作者十分强调“大学理念的实践”,用什么样的治校方略来实现自己的办学理念非常重要。作者认为:办学理念是高于治校方略的一个概念,而大学理念又是高于办学理念的一个概念,因此,“实践伟大的大学理念”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的前提和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汪明义同志曾在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又在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做过数学博士后,在西南财大做教育管理方面的博士后,而对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也有过较为深入的实践经历。《大学理念与实践》出版后不久,汪明义同志于2009年2月由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转任宜宾学院院长。可以说,《大学理念与实践》一书,既是作者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结晶,又是作者实现“当好一名大学校长是自己多年的梦想、办好一所大学是自己一生的追求”的指导思想。基于此,也使该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责任意识。因此,《大学理念与实践》相对于单纯的抽象理论研究,更显得鲜活、具有生气。注释[11]本文原载于2009年10月21日《光明日报(理论版)》。郭平,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12]

地方高校须以服务地方为重要使命

郭平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包括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专科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当前,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意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经济、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形态,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资源。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高校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学科门类齐全,技术优势突出,创新能力较强,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助于其明确发展定位,履行自身使命,凸显自我价值,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有利于办出特色。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主要内容。一是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努力成为地方政府的“智力源”、“咨询部”。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认真完成地方政府交办的重大科研任务,主动申请和承担地方政府的调研项目,努力在地方发展战略中发挥骨干作用;与政府合作建立研究机构,与政府合作办学,与政府合作承担重大项目;参与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制定,提供重大决策信息和咨询服务,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等等。二是为企业解决发展和技术难题,努力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合作者”、“智囊团”。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园区,共同开发技术产品和解决高新技术问题;建立双向交流机制,高校师生可以通过专家指导、学生实习等形式参与企业建设,也可以凭借技术专利入股高新技术企业。三是为个人提供学习和再学习的机会,努力成为当地人民的“学习园地”、“进修场所”。通过开放图书馆、为居民提供数据库、图书资料以及为居民开放学校文体设施,开展心理咨询和科技服务等形式,帮助市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实现终身教育。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基本形式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有多种层次、多种形式,但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人才支撑主要体现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办体现地方特色的学科和专业,为地方培养和输送技校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基础;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办学,通过各种类型与层次的培训班、函授班、短期班、远程班、辅导班等,培训党政、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家政等各类人员。技术支撑主要体现为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推广科技成果和进行技术转让,提供技术资料、信息和咨询服务等。文化支撑主要体现为对先进文化的生产、引进、传播、引领作用,即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道德、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在理论创新、文化繁荣、科学发现等各个领域积极思考、大胆突破,从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思想支撑主要体现为“思想库”的作用,即努力成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倡导者、传播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注释[12]本文原载201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理论版)》。

大学去行政化研究现状与思考

郭平摘要: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老问题,同时也是高等学校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介绍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困境、改革思路的研究现状的同时,进一步理清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内涵,分析大学去行政化面临的困境,提出大学去行政化的改革思路。关键词:大学去行政化 内涵 困境 改革思路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去行政化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C10W210);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0SA069)。

2009年教师节,朱清时受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时提出未来的南方科技大学将“去行政化”。之后,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引起高等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热议。特别是在2010年全国“两会”和教改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就这一问题各抒己见,媒体高度报道,网民广泛参与,大学去行政化更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前所未有的关注焦点。总体看来,多数人对大学去行政化持欢迎和肯定态度,认为“去行政化”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办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有人对大学去行政化表示出担忧,提出了保留意见,认为应该对大学去行政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面临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强调大学要“去行政化”,大学去行政化已经成为国家和政府的意志。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大学怎样才能“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后怎样才能实现大学的理想和改革的目标。我们认为,应该理性认识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要在明确大学去行政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大学去行政化需要面临和解决哪些问题,深入探寻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只有弄清楚大学“为什么要去行政化”和“怎样去行政化”,才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大学去行政化内涵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根据雅虎第83期“焦点关注”网上调查情况表明,网民们对大[1]学去行政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截至2010年6月29日,1400人参与“您如何看待高校去行政化”调查结果:解放学术,解放学校,解放教育(270票,19%);中国“去‘官本位’”的开端(128票,9%);难以真正落实的新的空谈(956票,68%);将打乱教育体制,造成恶劣影响(46票,3%)。1373人参与“高校为何被行政化”调查结果:逐利需要,行政权代表利益和话语权(347票,25%);行政权力无孔不入(173票,13%);高校需要行政权的保护和支持(43票,3%);官本位社会,高校岂能例外(810票,59%)。1059人参与“您如何看当今的‘教官’”调查结果:官职代表对教授的尊重(15票,1%);官职是对教授的亵渎(137票,13%);教授有当官的权利(35票,3%);官员攫取教授名头是腐败(872票,82%)。1073人参与“高校为何也腐败”调查结果:危言耸听,高校依然是象牙塔(14票,1%);“教官”专权的产物(121票,11%);国家太重视教育,投入太多了(15票,1%);行政即腐败,行政化的高校当然腐败(923票,86%)。1168人参与“您如何看高校去行政化前景”调查结果:乐观,大师、一流大学即将现世(26票,2%);谨慎乐观,教育回归自身的开始(77票,7%);不乐观,阻力太大,困难重重(255票,22%);悲观,高校逃不出“官本位”的控制(810票,69%)。

在学界,大学去行政化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2]第一种观念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大学要“去官化”。这种观点认为,目前一些地方和大学存在“权力通吃”:一个人只要当了官,手里有了权,其职称、项目、荣誉样样优先。学术研究作为许多人当官的敲门砖。个别高校出现40多个教授竞聘一个处长岗位。大学行政化的表现是一切运作都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做什么事都是靠行政命令,谁官大谁说了算,而不是通过学者、专家讨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方科技大学将是一所没有行政级别的大学的大学,那里的行政人员没有级别,不是处长、科长,都是像秘书一样的办事员。[3]第二种观念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就是“取消大学行政级别”。目前我国的“985”高校为副部级,公办本科学校正厅级,高职高专副厅级,其党委书记、校长也相应为副部级、厅级、副厅级干部,学校内部又有相应的处级、科级部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等认为,高校是学术单位,不该有行政级别。按官阶定地位、定待遇的结果,使不少教师千方百计挤进管理者队伍,把当官作为追求的目标。[4]第三种观念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就是“减少大学被行政化”。武汉科技学院教授张建林认为,高校的行政不是“行政化”。行政就是管理,没有行政也就没有管理,高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需要行政管理。“行政化”就是官本位,就是以行政为价值本位。高校的行政化问题分为外部和内部。前者在于高校与政府关系下的自主办学问题,后者在于高校内部的官本位问题。对高校外部来说,行政化不光是指高校在国家行政管理序列中的行政级别问题,更重要的在于高校被紧紧地作为政府的行政下属性组织,是高校被政府严重的行政化了,致使高校严重偏离了其本质,而丧失了大学精神。[5]第四种观念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就是“防止大学行政管理过度化”。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大学的行政管理与备受社会批评的大学“行政化”有本质的不同。大学行政管理是一种实现大学组织目标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大学“行政化”是指以官僚科层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管理在大学管理中被泛化或滥用。从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行政化”主要体现在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或行政机构的延伸部门来管理,严格控制,管办不分。从大学内部治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化”集中体现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失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割和对立、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替代与压制。

许多学者认为,在理解大学去行政化上概念模糊,需要在内涵上理清。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是指减少或者去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影响,去行政化不等于不要行政部门,去行政化并不是把已经有行政职务的优秀学者排[6]挤出学术活动。朱鸿民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并非不需要行政管理,而是减少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和减少高校内部对教学和科研的[7]干预。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认为,大学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去掉大学行政级别,实质是要在教学科研的管理中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术,尊重教授的地位,让合格的教师队伍来决定教育科研的重大事情,其[8]他的管理人员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优质的管理。林善栋认为,我国大学行政化表现在大学领导的官僚化,上级部门对大学的全面干预。大学越来越成了一级政府机构。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权力日益膨

[9]胀。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大学的行政化和当年的教育产业化提法一样,存在着表达上的失误。就像高等教育需要“去产业化”,但高等教育是产业;大学需要“去行政化”,但大学是要行政的,行政体系不能去掉。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认为,有人说高校行政人员太多,什么事情都是行政人员说了算,这不符合事实。高校工作有学术和行政两大类,行政为学术服务,大学里的行政工作必须要有,这些工作包括人财物的分配、安全保卫、后勤等。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顾晓松认为,大学现在紧迫的不是“去行政化”,而是加强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每所大学都应该形成各自的特色。西南大学校长助理崔延强认为,大学的行政级别不是大学行政化倾向出现的根源,取消行政级别也不能根除大学行政化倾向。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政府主管部门总是想方设法制定各种规则来控制、审批、监管、处罚高校,习惯于对高校发号施令。

大学去行政化与大学行政化是一对相互区别而又联系密切的概念。要理解大学行政化的内涵必须首先弄清楚大学行政化的内涵。大学行政化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大学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过多地以行政方式干预大学的工作,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管理过多过细,大包大揽,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在学校里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而不是以学术为中心。高校内部的管理人员以行政权力压制教授的学术权力,或者获取不应该获得的资源,使得学校的价值取向扭曲,大家都想当官,而不是潜心于学术。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内涵的表述为“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大学去行政化必然要求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化,在学校外部推进政校分开、学校内部实行管办分离,还大学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二、大学去行政化困境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目前学界多数人主张大学应该去行政化,认为过度行政化已经成为诸多教育问题的总病根,必须尽快革除。罗瀟、古晓鸽认为,高校行政化的负面影响为激化学校内部矛盾,制约学术的创新发展,教育[10]质量下滑,增加办学成本,贪污案频发。郭英剑认为,导致中国高校难以发展的瓶颈是,全国2000多所公立普通高校的“生杀予夺大权”都掌握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他们掌握着高校生存、发展以及在何种层次上生存和发展的“砝码”,使高校不得不言听计从,高[11]校的自主性和针对性丧失。沈志刚认为,现在大学的管理越来越像政府,大学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像官员,大学的运行模式越来越像政府机构,进而不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办事,用行[12]政手段和思维来解决学术和教育问题。朱鸿民认为,大学行政化倾向的严重后果是对教学科研的“行政干预”,会带来不公平和腐

[13]败。朱清时认为,大学行政化是大学里的每一件事都是紧密地依靠行政权力来推进,不是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不是按照教授和教师的判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树忠认为,如果高校为了争取资源,整天忙碌着填报各种申请,以获取荣誉、机会、评价和地位,怎么还能安心再去真正从事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呢?但是,如果不围绕各种项目转,不去申请,高校就拿不到钱,老师们没有相应的资源,也没有办法安心搞研究、做学问。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大学“去行政化”,是去掉那些官僚主义的弊端,我们必须找到症结才能做这项工作。现在症结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权力包办代替学术权力;二是用行政方式来配置学术和教学科研资源;三是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的方法简单地移植到大学。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认为,近年来大学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是政府行政干预日益强化,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主要表现在: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受到挤压;大学行政级别日益强化;大学主要领导来源行政化。二是大学内部高度行政化,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主要表现在: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学术委员会权力被虚化;教代会权力被弱化。大学行政化程度愈来愈深,事实上改变了大学的性质,不仅使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自主办学和管理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使真正追求教育工作和学术创新的人才在大学中不断边缘化。[14]

大学去行政化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也认为,从过去经验来看,如果学校没有行政化的级别要求或管理模式,学校在社会上以及在运作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北京舞蹈学院院长王国宾认为,高校不能没有行政管理,不应该一下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否则政府不便管理高校。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张红认为,大学去行政化的说法不对。因为高等教育的问题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去行政化”也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这涉及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目前全社会都是行政级别导向,单独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取消行政化,全社会应同步配套进行。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认为,只简单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会弱化高等教育的地位。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必须与事业单位以及其他行业的改革同步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高校如果没有现在的管理模式,在运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学校的“去行政化”要随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协调进行,逐步推进。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认为,在整个社会等级观念非常强的情况下单独取消大学行政级别,教育家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认为,大学“去行政化”,最关键是政策上、体制上要有保证。目前应该做的,莫过于冷静分析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忌将命题“简单化”,对所有病症均开出“去行政化”的药方即大功告成。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认为,“去行政化”在外部涉及“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内部涉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高校“去行政化”的关键是去除“官本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授张家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困难的原因,一是中国大学的官阶存在已久,早在1949年以前就存在;二是长期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传统;三是大学本身的麻木,特别是社会的麻木、体制的麻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瑞文认为,去行政化不是取消副部级、厅局级就可以了,大学治理结构亟待完善,重要的是权利再分配和制衡。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官本位”意识在我国根深蒂固,大学的“行政化”或“泛行政化”现象是“官本位”意识在大学的集中反映,其根本原因在于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尚未建立。大学“去行政化”涉及大学外部管理与内部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变革,涉及政府、大学和大学从业人员的共同责任。西南大学校长助理崔延强认为,如果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必然导致大学的社会地位下降,大学资源得不到应有保障。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同时,必须改革政府主管部门服务观念淡漠,以权代法等弊端,通过政策和立法,确保高校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保障。

我国大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化”或“泛行政化”现象有其深层次的产生原因: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建制肇始于接管旧大学、改造旧知识分子时代。行政级别走进了大学,大学也一直被视为培养干部的摇篮。新时期以来,教授学人逐步成长为大学的主导力量,但大学的行政建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传统体制不仅强化了古老的“学而优则仕”观念,更是造成政学两界不分、行政统辖学术、支配大学的直接根源。大学作为知识传播、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组织,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本来不应该具有行政级别。现行大学行政级别既体现出大学的社会地位,也反映出大学自主权的弱化,对政府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的过分依靠。破解大学去行政化这道难题,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大学去行政化改革思路的研究现状与思考[15]

许多学者提出大学去行政化的改革思路。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认为,国内高校需要找到对大学核心价值的共识,具体怎么来落实,要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张建林认为,找到行政管理与学术权力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取消大学内部行政化的有效途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需要通过政府转变职能,打破高校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依法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法理框架中高校和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罗瀟、古晓鸽认为,推行“去行政化”改革要从三方面着手:一要破除外部行政机关对高校的控制,建立独立的人事制度;二要打破高校内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实现行政机关的扁平化;三要取消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与政府行政机关的对接。江苏大学教授王长乐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前提是政府决策者们对大学本质认识的改变,关键是国家的高教决策层对大学中党政关系本质理解的改变,基础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突破口是对大学校长教授委员会选举或公开选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认为,我国大学不是单纯的学术机构,具有国家赋予的许多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大学去行政化,必须先大幅度减少它被赋予的社会职能。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徐秋慧认为,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是改革政府包揽一切的办学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本思路是:要实行政校分开,明确政府和大学各自的边界和职责;建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让教育家办大学;建立教授治教、职员治事制度,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保障教师能潜心学问,学生能安心读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解决高校行政化问题的改革思路包括:一是恢复高校的自治性。从取消高等学校的行政级别开始,通过建立大学拨款委员会、实行校长遴选制度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使部属高校成为首先落实自主权、自主办学的高等学校。二是实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和校长职业化。三是精减高校领导人数和管理机构。四是建立大学理事会进行战略决策。五是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现在政府和学校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应该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把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隔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杨云彦认为,大学去行政化,关键是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政府要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政府应该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认为,高校要去行政化,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型。政府要改变过去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在学校内部,要让教师更[13]多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朱清时认为,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是必由之路,但需要慢慢来。“去行政化”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老学校行政化的机构和体制已经形成,只能逐步改变;“去行政化”应该从新生学校开始。从现在开始,对新建立的学校“去行政化”,进程应该很快。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网民交流时说,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要让教育家办学。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强调转变政府的职能,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要改变目前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模式。改用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正确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对学校来说,行政管理是必要的,但不必要的干预是不必要的。同时要发挥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设,注意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要鼓励和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决策咨询,帮助学校更好地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大学去行政化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基础,既是“破”与“立”的关系,去行政化是“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立”,又互为因果关系,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去行政化的前提和基础,去行政化必然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不能只“破”不“立”,也不能只“立”不“破”,必须又“破”又“立”。大学去行政化,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我们认为,实现大学与行政部门脱钩、依法自主办学的前提条件是设立大学法人董事会。建立高校内部合理制衡机制,划定大学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权限,通过制度创新和内部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相统一的机制。通过基于去行政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课题研究,探讨“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现代大学制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制度”两个基本问题,提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制约和运行机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政策及其法律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1]佚名.高校去行政化,非一日之功[EB/OL].http://news.cn.yahoo.com/jdgz/100614.html.[2]李娜.全球遴选校长,南方科大将成为“去行政化”试验田[J].科技导报,2009(27).[3]陈宇颖.高校去行政化,大学校长怎么看[N].团结报,2010-03-11.[4]张建林.高校“去行政化”需要找准平衡点[J].学习月刊,2009(11)上半月.[5]钟秉林.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09).[6]梅志清.大学去行政化=弱化[N].南方日报,2010-03-09.[7]朱鸿民.去行政化当减少行政评价[N].人民政协报,2010-03-17.[8]李杨.高校“去行政化”,要去掉的是什么[N].文汇报,2010-03-07.[9]林善栋.去行政化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J].教育评论,2008(06).[10]罗瀟,古晓鸽.中国高校应“去行政化”[J].中国经贸导刊,2009(24).[11]郭英剑;中国高校亟待“去官化”[N].中国经营报,2010-02-22.[13]

新建本科院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初探

郭平 刘小强摘要:新建本科院校鉴于自身发展的实际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等因素,有必要把人才培养的重心定位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理顺关系,密切合作;加强学科的融合和整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课程体系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建师范院校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研究”(项目编号:TER2009-005)。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等组建升格而来的地方本科院校。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定位,是以老牌综合性大学为范本,培养学术性研究人才,还是以职业院校为样板,培养操作性技能人才,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然而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实际以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新建本科院校不宜模仿重点大学的办学模式,也不宜向高职院校靠拢,应当探索符合自身实际以及国家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的路子。鉴于此,新建本科院校探索走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道路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一、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特征

针对分科教育过于窄化人的视野,不利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教育开始重视通识教育,强调人文和科学并重,这种模式后来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学者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融合。要有宽广的知识,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使自身各种潜能和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综合性能力。同时,复合型人才还要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踏实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1]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学术型人才主要致力于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当然这里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应用型人才主要运用科学原理和知识从事与社会生活和生产直接相关的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

综上所述,复合型应用人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主要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既懂得分工又懂得合作的自觉意识,求真务实的态度。这些品质从某些程度上讲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常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显著特征。实践能力主要指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2]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指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动机,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勇于迎接新事物的挑战。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直观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具有创新能力所必备的知识性基础,包括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以及应用性知识等。第三,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渊和博”兼具的人才。也就是说这类人才拥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复合,是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第四,复合型应用人才是适应力强的胜任型人才。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胜任特征,主要是指能够让复合型应用人才保持绩优的潜在的、稳定的素质,这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胜任特征(competency)的研究成果对复合型人才这样的高层次人才的研究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促进作[3]用,为复合型人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胜任型人才不仅对其知识技能有严格的要求,其个性品质、人生观、世界观都要符合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其胜任不仅表现为当前的,更是潜在的、稳定的、发展的。二、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必要性

总体而言,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当代社会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以科学技术为例,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趋势是一方面继续分化,另一方面又出现综合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整合,形成一系列新兴学科,如信息统计科学、计算机应用科学等等。因此,培养文理渗透、文理结合、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对当代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目前,不少发达国家都将教育目标定位在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而我国长期以来却使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分离,这种过于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不能适应社会的需

[4]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革以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不适应就要求我们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把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目标,并以此规范、革新教育教学工作,以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一)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实际来看

如前文所述,新建本科院校多由专科院校合并、重组和升格而来,其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生源素质、学校文化以及硬件设施等和重点大学有较大的差距。重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教师整体素质尤其是科研水平较高,学生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种子”选手,拥有众多的重点实验室,具备培养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基础。重点大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拥有良好的品牌声誉。这些都是新建本科院校所缺乏的。因此走培养学术性研究人才的路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有很大难度。同时还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2009年已经达到24.2%,早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进入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的时代。而学术精英毕竟是少数,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同时有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以及二次开发能力的人才。而高职高专在人才培养方面虽然重视技能型操作,却又忽视了人的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的积累,理论学习不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提升较慢,创新能力不足和发展后劲不[5]够强。

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基础和理论基础要浅一些,但实践能力要强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理论功底和研发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地方本科院校,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方面有自己的经验。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有必要把重心放在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二)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调整的要求来看

我国目前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用人单位招不到理想的员工的现象。应用型人才数量过少、层次过低,[6]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的供给和人才的需求存在结构上的错位。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人才缺口为96万到246.9万人,第三产业为361万到672万人,新兴产业为32.7万到[7]53.8万人。这和我国先前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学术型、理论型人才,轻视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关。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更多的新兴产业,劳动力可能需要经常地变换职业,只有具备创业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类人才更需要复合型应用人才,因为大学固然要根据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但这种调整往往需要时间,并不总能及时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复合型应用人才不仅具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适应不同的行业,而且这类人才由于自身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岗位,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的知识于新的环境,能够迅速地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生的行业或职业的要求。(三)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和专业调整适应现代学科发展的要求来看

当代学科发展总的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的分化是人类认识自然深化的必然结果。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分科,不同的学科才能在不同的点上深入下去。学科虽然出现分化,其联系却是必然的。当然现在学科的综合不是简单回到近代科学产生之前所有学科混为一体的状况,不是各门知识简单的相加,而是知识螺旋式上升的更高层面的复合。当前学科综合化趋势一方面表现为不同学科的综合,如文理渗透,理工综合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同一学科群中不同学科的综合。

我国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专业设置面偏窄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国高等教育过分重视学科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以精细为特点,对学科间的整合、交叉和渗透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专业设置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现代经济的特点是全球化步伐加快,各种资源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成为必然,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突出成就的很少是只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多为以“博”才能取胜的通才。这就要求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学科和专业调整,促进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创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四)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看

全面发展基本内涵是通过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方面的教育,追求健康的体魄和智力、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思想素养和心理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形成自我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化[8]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相统一的理念,强调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策略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上应该走特色发展之路。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是一个既扬长避短且又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明智之举,要实现这一目标,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内外兼修,系统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改革,在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采取全方位的配套措施,突显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前瞻性,探索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之路。(一)加强与外部联系,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复合型应用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办学定位,光认识到还不行,还必须加强与社会的协作。唯有如此,才不至于闭门造车,才能形成互助共建的双赢局面。

1. 加强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

从国外高校的发展来看,政府很鼓励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如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美国政府科学基金会(NSF)提出了三种策略:鼓励工业进行实验性的R﹠D活动;促进大学在工业界建立分支和机构;倡导工业和大学合作建立研究中心。1990年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正式实施。至[9]2001年,全美已有55个合作研究中心。英国政府也倡导大学和企业共同设立“联合教授”席位。

新建本科院校选择大学和企业之间,大学和政府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进行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大学要“走出去”,到企业以及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如法院、中小学等。这里的“走出去”包括学生要去实践锻炼,也包括教师要到企业、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锻炼。大学也要“请进来”。把企业的专家、政府官员、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聘请到高校作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我国高校比较强调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却没有注意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常出现“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政府的主要作用不是对学校的内务进行干涉,而是要出台政策对大学和其他单位进行规范和引导,促进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同时要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2. 实行“订单培养”

这种培养和一般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培养不同,这种培养方式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学校给用人单位提供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素质、身体状况、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由用人单位选择录用之后,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实施培养。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以后基本上就是该企业的员工。这种培训可以有效针对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培训,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接触学习用人单位的发展战略、单位文化等,这对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二)内部配套改革,走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道路

从高校的内部工作来看,学科及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培养方式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在学科及专业设置的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下工夫。

1. 加强文科之间、理科之间以及文科和理科之间的融合

大学一年级,各专业都要开设文理结合的课程。加强通识教育,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科知识,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第二学年实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教学计划,如文、史、哲、等各文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开设统一的文科基础课程。理科也可以开设统一的理科基础课程。第三学年再分专业分流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但同时要注意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习指导,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进“双学位”教育“双学位”教育在我国有些高校已经推行,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修完两个专业的课程,达到相应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符合两个专业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要求,授予学生两个专业的学位。这两个专业常常是联系比较密切,某一专业经常性涉及另一专业领域。比如金融和法律、法律和外语、工程和商业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培养方式学生学业任务重,学生对这种方式不满意,兴趣不高。如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2001年联合该校电信系,招收了英语—通信双学位本科生62名。这些学生既要学习英语专业的课程,获得英语专业学位,又要学习电信专业的课程,获得电信专业的学位。经过4年的学习后,对这些学生两个专业的学习情况和满意度,以及考研情况、就业走向和动手能力各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地对付两个专业的课程学习,而且考试成绩优秀,考研录取率较高,就业率高,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更有优势,同时,学生普遍感到动手能力强。但学生对这种模式并不满意,原因主要是学习任务[10]重,课程分配不合理等。鉴于此,可借鉴主修+辅修培养方式的经验。在大学二年级让学生根据兴趣和学习情况进行选择。确实学有余力而且感兴趣的学生坚持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达到要求授予两个专业的学位。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选择一个专业作必修,毕业时要达到相应的要求,授予该专业的学位。另外一个专业如果没有达到授予学位的要求,可以授予该专业的“结业证书”。

3. 推行主修加辅修的培养方式

主修加辅修的培养方式在很多高校已经施行,并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这种方式考虑到学生的精力有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条件,鼓励学有余力和成绩优良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选修第二专业。学生一般入校一年以后就可以申请选修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参照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实行。修满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应修学分并同时完成辅修专业计划规定的应修学分,可以取得“辅修专业证明书”。“辅修专业证明书”只是表明该生完成了某一专业的辅修计划,并不代表他已经达到某一种水平。如果完成了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并符合学校毕业和授予学位条件,可以授予主[11]修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这种模式较之双学位模式而言,较好地结合了学生的个人兴趣,所花时间更短,照顾到了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四、构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课程体系

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是把各学科课程简单地相加,也不是在原有课程中增加几门课程就可以完成。而是要根据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对文科和理科、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进行必要的优化组合。为此要打破传统的沿袭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本科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考虑国家发展,地方经济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的“工具理性”,同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体现培养人的“人本”观念和“生命”理念。从微观层面可以从“三个维度”、“四个板块”来进行考虑。(一)课程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维度来考虑,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实践课程四个板块。公共基础课主要以思想品德课、哲学、民族文化、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艺术类课程为核心。其功能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意文理渗透,人文和科学交融,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进一步训练专业修养奠定基础。专业基础课要夯实专业基础知识,训练专业理论思维,应当包含诸如专业发展史、本专业当前研究动态以及相邻学科的知识。专业方向课则要侧重其专业性和应用性,在深度上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不仅包括实验、实习、训练和毕业设计等,还要把实践性课程融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个阶段。(二)课程实施

从课程实施的维度来考虑,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动脑和动手相协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实践性课程和其他课程要相互融合,整体设计和考虑,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实践,还要涵盖诸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世界观以及审美观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学生从大一进校就要在整个课程中把课内和课外、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比如公共基础课外语要加强交际语言的练习,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如“英语沙龙”、“口语角”等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要把社区服务、公益劳动融入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更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结合,如中国政法大学围绕17门专业课开设了30门案例课,15门研讨课,还开设了劳动法诊所、环境法诊所、知识产权法诊所、行政法诊所等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12]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本科院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由学生直接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社会工作经验相对不足,传授知识以描述性为主,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方面有困难。为此,本科院校教师有必要到基层去了解本领域的发展状况,获取实地性知识。(三)课程管理

从课程管理的维度来考虑:实行必修和选修相结合,课程内容以学分进行量化。选修又分为指定内容选修和任意选修。每一个板块都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其比例要合理。从目前高校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来看,选修课所占的比例仅有24.5%,而国外和香港地[13]区大学选修课的比例平均高达60%~70%。因此我国高校选修课比例偏低,可以适当提高选修课的比例。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学分在课程各板块中的分配要科学合理。学生必须达到相应数量的学分方能获得学位。

在构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课程体系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内外兼修的问题。一方面构建课程体系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毕竟我们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是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考虑的核心要素之一,复合是社会提出的要求,应用是人才培养是否达标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构建课程体系必须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更微观的角度看更要结合学科、课程、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做才能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更加有的放矢,更富有针对性,也更具有特色。

参考文献:[1]朱萍.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本科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12):137-141.[2]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3]冉景亮,吴绍琪.复合型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6):23-24.[4]方道文.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文理渗透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J].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0.[5]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49-54.[6]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21-23.[7]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才报告200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7.[8]张楚廷.全面发展的九要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1-6.[9]马永斌,等.美、英、日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71-76.[10]梁丽.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个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79-83.[11]何敏蓉,余劲松.“经济学”+“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浙江金融,2007(11):61-62.[12]江水长,张生.对我国法学本科课程改革的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38-43.[13]顾海兵,薛珊珊.我国高校选修课比重亟待提高[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85-87.注释[13]本文原载于《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7期。郭平,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刘小强,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打造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14]范亚林 段菁晖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迎接挑战,摆脱原有模式的束缚,独辟蹊径,办出特色,已经成为摆在这批院校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课题。本文从办学特色的内涵、特征、支撑点和打造办学特色的途径等方面论述了高校的特色建设。同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对宜宾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办学特色 内涵 特征 支撑点 途径

世纪之交,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经教育部批准,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大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通观发展现状,我们看到,办学趋同、千校一面、特色缺失和大而全、小而全、综合性倾向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这批院校的发展,并将持续影响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高等教育日益多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迎接挑战,摆脱原有模式的束缚,独辟蹊径,办出特色,已经成为摆在这批院校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课题。宜宾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挑战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必须找准自身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唯其如此,才有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因而,打造办学特色,就成为学校建设、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一、办学特色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特色”,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同类个体不同的独特性质。《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事物所表现独特的风采、风格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报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指标体系相关注释解释为: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大学的办学特色具有多元性特征。其中,有五个较为显著的特性。一是具有独特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二是具有积淀性。办学特色是在办学过程中,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三是具有社会性。办学特色必须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即社会公认。四是具有多元性。“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五是具有发展性。办学特色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学校的发展而发展。

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二、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点

一所高校要想在办学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首要的问题是找准特色形成的支撑点,明确办学特色的载体。办学特色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办学特质来支撑的。办学特色所涉及的方面虽然较为广泛,但分析其核心因素,不外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的灵魂。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为实现其办学目标,根据教育规律和自身实际而确定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品格和灵魂。唯有用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指导其办学实践,办学特色的形成才有可能。(2)科学定位是办学特色的基础。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自身在教育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综合分析校情,认清形势,真正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确定好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才能使学校办出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即定准位,安本位,不越位。(3)优势学科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报告认为: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在,也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大学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显著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4)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学特色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具体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特色培养等实质性内容,将直接成为办学特色的实施载体。(5)教师是办学特色的关键。在创建办学特色中,教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实践者,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创造者。为此,要想形成办学特色,必须建设一支能满足特色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特色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体优势及群体优势,充分调动教师这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办学特色的形成才具有坚定的基础。(6)学生是办学特色形成的根本。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最终由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决定。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办学特色,最直观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要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素质特色,是否有个性。学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表征。(7)大学校长对办学特色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位乃至数位校长办学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体现校长自身的战略思维、工作思路和行为风格。三、关于学校办学特色的思考

特色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尤其如此。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大致有以下情形:少数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部分学校正在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努力,有些学校虽然意识到缺乏办学特色但却无从下手,个别学校可能根本没意识到办学特色的重要性。宜宾学院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时候,根据自身的办学实践,总结、提炼出了“践行理念、艰苦奋斗、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曾得到评估专家组的认可。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再从学校生存战略、竞争战略、发展战略的高度,根据新的形势和发展态势,进一步凝练特色、发现特色、开发特色、创造特色,以实现“以特色求发展”的目标。办学特色思考之一:“省市共建、校企联姻、开放办学、服务地方”

把“省市共建、校企联姻、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努力方向,既是学校对原有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的传承,又是对原有办学特色的发展和创新,符合特色建设的发展规律。

省市共建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努力追求的目标。2010年3月,四川省教育厅和宜宾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四川省教育厅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共建宜宾学院协议》,开启了四川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省市共建的先河。换言之,省市共建已成为我校“人无我有”的独特风貌。今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做好“省市共建”这篇文章并使其名副其实。

校企联姻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企业的需要。校企联姻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校企联姻,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转化科技成果,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强化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企业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人才、技术和专利,增强科研实力,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校企可以共同参股,实行股份制办学,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冠名班、设立奖学金等形式,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校企可以联合建立实验室,共同开展人才培训、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校企联姻、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放办学是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与学校近期形成的办学思想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服务地方体系相适应。开放办学就是要加强学校与国内外高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院所、学校与地方市、区、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市民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这种联系、交流与合作,发现自身的劣势与优势,扬长避短,形成创新与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进而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丰富办学特色的内涵。开放办学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

服务地方是学校的神圣使命和重要任务。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打好地方牌,永远是学校打造办学特色的必然之路。我们知道,“为州服务”的办学理念使威斯康星大学后来发展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威斯康星大学开创的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被后人称为“威斯康星思想”。这一思想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就是我们办学特色的亮点。因此,我们应该依托地方这个重要基地,努力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办出自身特色。办学特色思考之二:“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二为”特色)“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学校“一、二、三、四、五”的办学思想体系中,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两个基本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三项检验成效的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声誉,是否有利于为教职工提供发展平台;四个要素的治校方略:理念引领、人才支撑、经济基础、制度保障;五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其中,“二为”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学校为了实现“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一、二、三、四”人才培养体系,即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两大关键环节: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三项基本素养: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四大基本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方位服务学生的工作体系,从根本上将为学生成功奠基落到实处。

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理念,学校提出了“一、二、三、四”服务地方体系,即一个主要目标: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发展需要: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三个服务层次: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个人提供再学习机会;四大基本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服务地方体系的构建,将为“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奠定坚实的基础。“二为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办学思想的三大体系,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大学理念、大学使命与学校发展实际科学结合的产物,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纲领,是宜宾学院独有的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以此指导下形成的“二为特色”无疑是“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

笔者认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主要有以下途径:(1)理念引领。特色建设,理念先行。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用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特别是我们学校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服务地方体系来引领特色建设。只有在先进的、独特的理念引领下的特色建设,才是科学的、符合学校实际的、为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认可的特色。(2)制定战略。制定特色发展战略,树立以特色取胜的发展思想,全面规划学校的特色建设,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战略的高度确立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特色内涵、实施计划、保障措施(组织、经费、师资、条件等),由此,规划学校特色建设的宏伟蓝图。在特色战略指导下,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特色建设。(3)拾遗补缺。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和老牌院校去正面竞争和交锋。我们正确的战略选择应该是“拾遗补缺”、“错位竞争”和“另类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独辟蹊径,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彰显自身优势的办学特色。(4)依托地方。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创建办学特色的立足点。作为地方院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宜宾特有的历史文化、经济环境、支柱产业、自然条件、自然景观,可以成为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特色的重要客观条件。因此,“地方性”是我们这类地方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之一,也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打好地方牌,才能增强办学活力,履行好大学使命。(5)借鸡生蛋。新建本科学院办学条件捉襟见肘。由于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在特色建设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方面,往往力不从心。要想尽快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不借“他人之石”是不行的。为此,我们要善于“借鸡生蛋”,“不为所有、但求所用”,选择好合作伙伴,借助外部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资源,为本校建设发展服务。这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一条快速通道。(6)重点突破。许多学校本身在办学条件方面就明显不足,新建院校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打造办学特色之时,再平均用力,单兵出击,那么,往往会顾此失彼,力不从心。为此,我们应该运用“焦点法则”发展特色。“要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这20%的事情会给你带来80%的效益”;“要把焦点选择在核心专长上”;要应用同心圆发展战略来处理好扩张发展和发扬特色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特色建设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实现。(7)创新思路。由于缺少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新建本科院校一开始必然要经历一个模仿、学习、借鉴、吸收的过程。我们既要走出去考察、分析老牌本科大学的发展道路,借鉴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有益的办学经验,又要认真借鉴已办出特色并得到公认的同类先进院校的办学成果,更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深入改革,开拓创新,走自己的新路。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自主创新,才能够实现跨越发展。我国的学校几乎都按一个统一的办学模式,按“红头文件”办学,走入“千校一面”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我们要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冲破传统教育体制、机制的桎梏,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学校的现实条件出发,找准办学特色的创新切入点,创新特色理念,创新特色学校的发展之路。

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及思路确定之后,要尽快实现特色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制定学校特色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特色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定特色建设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的责任人,在此基础上,配套相应的督促、检查、考核措施,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注释[14]范亚林,宜宾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副教授;段菁晖,宜宾学院发展规划处计划管理科科长。

认真践行办学理念 切实加强美育教育

[15]王小拉摘要:为了认真践行“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学校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他教育只有和生动活泼的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个性完美、人格高尚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对于全面促进和整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关键词:践行 理念 加强 美育教育

为了认真践行“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学校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他教育只有和生动活泼的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个性完美、人格高尚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对于全面促进和整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一、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美育具有怡情养性的作用

美育具有怡情养性的作用,它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操。内心主宰人的行为,美育则是在净化人的灵魂。美育总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大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然的净化。(二)美育具有心理调适的作用

美育具有心理调适的作用,它能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美育以其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超功利的教育理念较好地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使学生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完成真、善、美人格的塑造。(三)美育具有能力培养功能

美育具有能力培养功能,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判断力。美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基础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地分析所学的各门知识并加以创新利用。(四)美育在人文教育中有其独特价值

教育是创造未来的事业,而教育的精髓应是塑造人的心灵。让受教育者在人文精神与艺术审美的熏陶下,净化灵魂、铸造人格、完善人性,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这是道德重建的使命,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在高校中实施美育对于大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意想不到的功效。首先,美育对人类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开发具有巨大的潜能;其次,美育与其他各类学科教育的内在和谐,可使大学生们带着强烈的情感动力去探索和发现世界奥秘。高校需加强人文精神与艺术审美教育,让大学生“知荣耻、明是非、审美丑”,在艺术审美熏陶下丰富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以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艺术美学成就人格理想,使受教育者在获得现代知识技能、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具备一种健康高尚的道德心态、精神与气质,构筑和守护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五)美育对德育具有强化作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对德育的辅助作用。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互补,情与理、审美与道德的融合。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与单一理性的道德行为规范相比,美育以其特有的美的感化优势发挥着道德召唤作用。一方面是以情入心、以美育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仅知道“是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拥有良好的情操,才会具备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而只有内心的和谐才能为道德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以心带行、以美促德。人的道德发展基于健康的心理。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不但具备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而且还具有弃恶扬善的决心和传播优秀道德思想的愿望。

总之,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情感、美的心灵着手,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道德与审美不能截然分开,美育应该与德育相贯通。他主张美育是德育的基础,道德的修养要从审美情感教育、趣味教育做起。事实上,美育对德育的基础性作用在于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引领大学生进入高尚的道德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观就是一种道德习惯、信念和理想,它构成大学生的心理动力,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而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引起高尚的道德行为。那么,如何才能从美育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呢?(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方针,增强美育的针对性

审美观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概念,当它与道德因素相结合时,就需要一定的道德尺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审美观的道德尺度,增强美育的针对性,以此来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1. 荣辱观与审美观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审美观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的总称。审美观作为审美主体判别美丑的尺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审美观也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在审美观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荣辱观与审美观,在社会生活中是相互一致和相互补充的。首先,二者指向的对象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指向主体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因而都属于关系范畴;其次,二者的功能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对主体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活动起着规划作用,通过荣与辱、美与丑的评价,来调节和引导人们的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由此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开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再次,二者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通过荣辱观和审美观教育,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由此培养具有自律精神和自由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

荣辱观教育和审美观教育相互补充。荣辱观作为社会评价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标准,其精神实质在于“律”,表现为一种道德强制。审美观是通过情感教育和审美体验达到人性的完整和自由的实现,因而审美观的培养是自由自觉的过程。荣辱观教育侧重于个人生活的社会化方面,即通过荣辱观教育,使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倡导的共同规范;审美观教育更侧重于人的社会生活个性化方面,即通过审美体验与实践,激发个体的灵感和创造力,彰显个体生命特征。由此看来,荣辱观教育与审美观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荣辱观培养的是人的道德信仰追求,而审美观培养的是人的情感体验能力;荣辱观和审美观教育都体现“以人为本”,但荣辱观教育重在培养个人生活的社会化,而审美观教育重在培养社会生活的个性化;荣辱观和审美观的形成与升华,都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只是荣辱观教育更多采用的是道德教化方式,而审美观教育更多采用的是自由体验方式,但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

2. 通过审美教育推进和深化荣辱观教育

审美教育对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如何把道德教育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扎实有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加强审美观教育的一个关键。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以美导真、以美成善就是这些形式中的重要的一种。美育通过创设情境,诱发审美态度,使受教育者主动感受、鉴赏、内化,形成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进而对真、善、美有所追求。这种追求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有系统的习惯情绪,就是情操的表现。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在人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美。进步、积极的人生观就是人格美的核心,而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博爱天下、追求真理等精神,都是美的人格的具体体现。因此,搞好审美教育可以进一步强化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并且审美教育对人的精神的培养如春风化雨,往往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实现的。所以,高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完全可以结合审美教育的内容,借助审美教育的形式,将道德说教与学生内在情感启发相结合,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效果,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通过审美教育,树立审美理想进而强化道德信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审美理想和道德信仰都是对当下经验生活的超越,而达到对真、善、美的坚定信念和不断追求。高校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理想,实际上就是引导他们对崇高人生境界的追求,进而美化自己的实际生活。这个过程也就是养成高尚道德情操的过程,进而纯洁自己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但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出的道德信仰将是自觉的和持久的,因为审美教育所唤起的是人的内心体验和自主追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或功利性的目的。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大学生活是一个人由“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最后准备阶段。因此,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把握人生方向,追求美好与至善,首先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具有道德判断能力。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判断标准,而要使这一标准由外在的普遍性变成内在的主体性,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和载体。因为美与丑、善与恶无论在精神世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追求美好的人生所达到的同时也就是善的境界。而且通过审美教育所启发和强化的个体内在需求,更能使外在的道德法则变为内在持久的道德信念。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说“理”,而审美教育重在动“情”。要达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效果,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因为情通则理达。采取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各种审美教育形式,使大学生在各种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规范,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进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3. 在实践与体验中实施审美教育

由于审美观教育与荣辱观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需要强化审美教育。

首先,要学习美育知识。从鉴赏美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美学知识决定了他的审美境界。从美的创造来讲,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知识,才能自觉地进行美的创造。所以,要在学生中进行美育基本知识的教育。在大学阶段进行美育知识的普及,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进行美育知识教育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应该在高校开设一批艺术类选修课,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各类艺术的鉴赏内容;其次是要在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渗透美、体现美,通过教师的自觉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领悟到其中所包含的美,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次,要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德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美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彼岸世界,美就存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美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欣赏对象,而是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审美追求与道德理想的结合,造就了我国丰厚的道德资源和审美资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加强审美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能激起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教育,尤其要重视中国近代史的教育,使大学生既能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又了解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以增强建设祖国的紧迫感。为此就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教学工作。再就是要重视当代优秀人物和同学身边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的学习和宣传,因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再次,要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活动。要使大学生做到去恶从善、拒丑趋美,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审美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能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以此来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为此,首先就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其次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自觉遵守美的规律,塑造美的环境。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自觉保护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个性的展示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再次是要支持学校中各类科学艺术类学生社团的活动,推动审美实践活动在学生中的普及,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提升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二)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注重美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尊严,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美育应遵循这一原则,尊重大学生的特点,尊重其主体性、独立性,采用大学生喜爱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美育在大学生中的心理认同度。同时,还应注重美育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其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功能,做到道德理性共性与审美感性个性相统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要丰富

一提到美育,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之类的内容。其实,这些只是美育素材的一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旨在培养优良道德修养的美育,仅靠上述艺术元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充分吸纳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在内的多种美的元素,用以充实美育工作。自然美是产生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指自然事物、自[3]然现象及其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美。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陶冶情操,开阔心胸,会使大学生在绚烂的自然景致中萌发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理想的憧憬。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劳动美、生活美和人际关系美。大学生通过对身边优秀的人、优秀事的学习和了解,能够激励自身斗志,充分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精髓。艺术美通常是指精神形态的艺术产品的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启迪心志、发人奋进。一部经典故事片、一幅笔力劲道的书法作品、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乐章、一个激情四溢的舞蹈、一篇温婉抒情的诗歌散文,都能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人带来心灵的感染与震撼。

2. 形式要多样

美育以自由风格见长,因此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应当不拘一格。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补充的教育模式。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适当引入激励机制,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修课应考虑编制专门的教学大纲,选用专用教材,配以相应的学分。但课程设置不宜过于集中,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感悟时间;学分所占比例也不宜过大,以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选修课可以专题讲座为主,定期聘请校内外美育专家答疑解惑,以增强教育的互动性。此外,在传统第一课堂教授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利用外校和社会资源开展第二课堂美育活动。如定期举办校际间社团主题联谊交流、比赛,适时组织学生到校外体验生活,以期通过鲜活的现实而起到心灵感召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3. 要因材施教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短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因而不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教育。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正是美育的一大优势。根据专科、本科、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长短的不同,应分类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在教育计划的制订上,关于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应安排在前期,后期主要进行审美趣味和深层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可以辅以适当的审美创造。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可以依托校内和校际间的社团对学生进行分流,并积极鼓励社团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其健康发展。(三)适时加以引导,强化美育对道德规范的辅助感化作用

美育以轻松自由、灵活多样见长,但同样需要引导。引导不是限制,而是疏导,是促进美育健康发展的动力。美育的引导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前期考察,二是中期疏导,三是后期总结。前期考察十分重要。美育的前期应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状况、审美感知能力等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中期疏导必不可少。多项教育内容、多种教育方式作用于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时需要及时疏导,摒弃干扰因素,强化有利因素,将学生的审美观引入健康的发展方向。后期总结是关键一环。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体验,学生心中对于美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总结就是为他们提供集体交流的机会。在不断的交流中,各自的观点会得到升华,正确的审美观便会在升华中得到确立。

综上所述,美育的道德感召力在于育人于无形。它以正确的审美观作用于心灵,又以感知到美的心灵作用于人的行为。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时候,美育一定会以其独特的道德感召力而呈现出独特的教育优势。三、努力探索高雅艺术进校园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这为引领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一)高雅艺术进校园意义重大

按照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以高水平的专业文艺团体为演出主体,以高雅的经典剧目为主要演出内容,以京剧、话剧、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等为主要演出形式,把代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艺术作品送进校园,让大学生走近高雅艺术。为了对高雅艺术的重大意义有深刻的理解,我们有必要对高雅艺术的主要演出形式做初步的了解。

京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被称为中国的“国粹”。来源于徽调和汉调。安徽的徽班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进京,汉调艺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进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早期京剧。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其中在演唱和创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如生行的马连良、周信芳等,旦行的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净行的金少山、裘盛戎等,小生的姜妙香、叶盛兰等。京剧的西皮、二黄是板腔体中发展得比较完整的戏曲腔调。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和唢呐。京剧的主要打击乐器是鼓板、大锣、小锣和铙钹等。

话剧: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的戏剧。

歌剧:由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相结合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产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的意大利,后渐流行于欧洲各地。歌剧在音乐上由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两方面所组成,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或说白、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曲等组成。歌剧有正歌剧、喜歌剧、抒情歌剧等多种类别。“五四”以来,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逐渐形成和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歌剧,《白毛女》即为中国歌剧成型的标志。

芭蕾舞:法文Ballet的音译。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18世纪传入俄国。19世纪初期,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创造了足尖舞技巧,并有完整的训练方法,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20世纪初,出现了现代芭蕾学派,并派生出许多流派,风行欧美。有许多作曲家创作了芭蕾舞音乐,如法国古典芭蕾舞剧的作曲家亚当和俄罗斯古典芭蕾舞剧作家柴可夫斯基等。

交响乐:指由多种乐器组合的大型管弦乐队(即交响乐队)的演出形式和为此种演出形式创作的乐曲。一般有别于室内乐,内容深刻概括,篇幅较长,规模宏大,以管弦乐队为表现手段,必须由指挥统一行动。交响乐不仅包括专为交响乐队创作的多乐章交响曲、交响组曲和单乐章的交响诗、交响序曲、交响幻想曲等,同时也包括协奏曲。交响乐不完全是纯器乐概念,主要演奏交响乐作品,同时也演唱一些声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的末乐章《欢乐颂》就用了男女声独唱和混声合唱。

民族歌舞: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进程、自然条件,形成了各民族歌舞独特的风格特点。民族歌舞大都载歌载舞,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民族歌舞丰富多彩,体裁形式、音乐风格、舞蹈风格各不相同。如朝鲜族的庄雅秀美,维吾尔族的诙谐风趣,藏族的高亢豪放,傣族的优美典雅,蒙古族的剽悍奔放,汉族的含蓄秀丽等等,都各具特色。

由上可知,高雅艺术不同于通俗流行的艺术,它有着更为深邃的审美内涵和更为感性的伦理教化作用,聆听高雅音乐,观摩高雅艺术,是对自我的一种深层次的审视。高雅艺术走进校园,一是为广大青年学生开启了一扇了解高雅艺术的窗口,同时也使高雅艺术在年轻一代中找到新的更多的知音;二是通过高雅艺术的熏陶,可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艺术品位和人文素养,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得到潜移默化的变化,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高雅艺术进校园呼唤更多支持

高雅艺术能激发人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热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能有助于开发人们的创意思维,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质。高雅艺术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调查了解到,经过高雅艺术熏陶的大学生,他们在审美感、创造力、智力、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生活态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大学生需要高雅艺术,高校应该是高雅艺术传播的最大潜在市场。高雅艺术的艺术宗旨和大学传承人文精神的神圣使命,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渊源;高雅艺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的功能、优美动听的声乐状态和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最受欢迎的形式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目前,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在全国很多高校开展起来了,但离适应广大学生对高尚精神生活的需要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一是欣赏高雅艺术的费用比较昂贵,这对于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们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二是很多高校地处城郊,交通不便也成为影响欣赏高雅艺术的因素。鉴于此,普及高雅艺术活动还需要更大的投入以及更多的支持。部分省市的高校在演出场地、硬件条件方面投入不足,艺术场馆以及器材建设较为落后,这无形中也影响了高雅艺术的普及,如果经费支持的力度再大一些,就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能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我们相信,有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高校和艺术团体的共同努力,高雅艺术之花一定能在大学校园里盛开。注释[15]王小拉,宜宾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16]

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

李尚卫 袁桂林摘要: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主战场。农村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和农村教育质量。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特殊性在于“农村性”。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存在“离农”倾向、缺乏灵活性、“育”与“训”分离等问题,因此,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应坚持“农村”取向,建立开放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强化免费师范生“务农”责任。关键词:农村教师教育制度 农村教育 农村教师基金项目:本研究是四川省教育厅2008年教师教育课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TER2008-034)成果之一。

2006年9月,我国颁行了新《义务教育法》,强化了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明确提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强素质教育,凸现了违反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等。目前,我国先后在农村、城市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城乡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与硬件设施建设差异在逐渐缩小,农村教育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我们认为,仅靠政府外在“制度性”的规定还不够,还需要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我国教师教育制度日趋成熟。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采用一套教师教育制度,目前农村教师教育不仅没有自己独立的制度体系,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专项研究也很少。因此,我们认为进一步反思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内涵与特点(一)教师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师教育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国家对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结构模式的基本规定,主要是对教师教育的内涵、性质、功能、结构,基本内容、课程、考核,模式、过程,机构等的规定。[2]它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与终身化相结合、教师专业性和学科学术性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建立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为最终评估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教师教育市场观的辩证统一。

教师教育制度有自己独立的体系构成,既可从纵横向,又从宏观、微观视角来进行分析。从横向看,它包括师范生培养制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教师专业化培养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体系;从纵向看,它包括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职业技术能力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培训质量标准等一系列专业标准的系统。[3]在宏观层面上,它包括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国家层面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体系。(二)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内涵及特点

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国家对农村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结构模式的基本规定,主要是对农村教师教育的内涵、性质、功能、结构等方面的规定。它是以农村教师专业化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与终身化相结合、教师专业性和学科学术性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

农村教师教育制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师教育制度,除了具有一般教师教育制度的专业性、标准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外,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农村性”,即服务于农村教师培养,服务于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农村性”表现在,它是为了[5]“农村”、关于“农村”、基于“农村”的教师教育制度。(1)它是为了“农村”的教师教育制度。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目的为了培养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而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则可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农村教育、农村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低、不稳定。要切实改变农村教育面貌,成立独立的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改革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势在必行。(2)它是关于“农村”的教师教育制度。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是服务于“农村”的教师教育制度,其各项制度特别是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不能“离农”。我们认为,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过程中应该有关于“农村”、“农村教育”、“乡村文化”、“农村生活”的知识教育或课程学习,通过有关“农村”的教育与研究,形成农村教师合理的“农村”观念,培养他们深厚的“农村”情感。合理的“农村”观念、深厚的“农村”情感则是我国现行农村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稳定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基础。(3)它是基于“农村”的教师教育制度。“农村”不仅是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知识、信息来源,而且也是其实践基地。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应以“农村”为基础,根据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实来规范自身的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一方面,农村教师培养、培训要考虑农村教育对数量、质量、层次等方面的需要,为农村培育高质量、能扎根于农村的教师;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应充分利用现有“农村”资源,积极开展高校与农村社区的“文化”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丰富乡村文化,推动乡村建设。二、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实然

我国教师教育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但是,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制度,这种“名”“实”脱离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日益显露出其对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的“无力”、“低效”,具体表现在“离农”、封闭、重“培”轻“育”、“育”“训”分离等方面。(1)“离农”取向。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离农”取向表现在我国农村教师教育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教师培养制度、资格准入制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职业技术能力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培训质量标准等方面“城市化”倾向,农村没有独立的教师教育制度,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缺乏“农村”针对性,特别是现行的教师培养制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没有再现“农村”的需要,导致培养的农村教师不仅缺乏“农村”意识、情感,不能扎根于“农村”,而且很难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2)封闭、缺乏灵活性。与世界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相比,我国现行的教师培养和就业制度相对封闭,培养单位和组织对就业部门的需求还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培养与培训模式比较单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封闭、呆板,质量和效能系统没能得到有效的监控,专业化与信息化程度也不高,[6]不能很好地反映迅速发展的社会实际。我国目前不仅没有独立的农村教师教育培养与培训制度,而且现行培养农村教师的教师教育制度比较封闭,缺乏灵活性。一方面,在农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城乡追求同一,很少考虑“农村教育”的特点;没有区分农村各级教育特殊性,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再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特色。另一方面,在农村教师培训方面,农村教师不仅培训机会少,而且培训方式也比较单一化,培训机制比较死板和封闭,培训基本上是听讲座、讨论等简单形式,很少考虑“农村”特色,特别是农村“村小”的特殊性。(3)重“培”轻“育”,“育”“训”分离。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对落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是相互脱离的,教师培养与培训严重分离,学历培训与继续教育“两张皮”;由于投入不足、地位不高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机构特别是基层教师培训机构的条件比较差,师资比较薄弱,课程内容比较单调,培训缺乏有效性[7]和实质化的职业促进性,没有足够的权威性。与其他的教师教育一样,我国[8]现行的农村教师教育存在滞后、单个剥离和阶段脱节问题。一方面,农村教师培养过程重“培”轻“育”,过分注重教师知识素质的提高,很少注重“农村”情感的形成;另一方面,农村在职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特别是农村“村小”教师重“用”少“训”甚至只“用”不“训”,不仅原有的教师得不到培训与提高的机会,而且新教师也面临着知识陈旧、老化的困境。三、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应然走向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研究中,不少学者根据教师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许多有益的教师教育制度改革举措,无疑有利于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我们认为,我国农村教师教育改革应增强针对性,坚持“农村”取向,积极开展关于“农村”的教育与研究;建立灵活、开放的农村教师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适应“农村”的师资;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强化免费师范生“务农”意识,将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一)坚持“农村”取向,开展关于“农村”的教育与研究

中韩教师教育制度比较表明,教师培养课程是未来教师培养中最重要的核心,应建立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实施理论和实践统合的教师教育、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培训、保障认证制度、研究反思性教师教育模式等。我们认为,我国当前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应以“课程”为立足点,做好有关“农村”的教育与研究。(1)开展关于“农村”的知识教育或课程学习、实习。反思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我国学术界目前不仅没有关于“开展‘农村’知识教育或课程学习、实习”的专题研究,而且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远离”“农村”,缺乏“农村”教育。因此,在农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有关“农村”、“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农村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让在校师范生对“农村”有更多的了解,使他们形成合理的“农村”观、积极的“农村”情感;同时,积极开展“榜样”教育,通过报告会、图片展示、事迹宣传等形式,宣传优秀农村教师的事迹,发挥他们的榜样导向作用;还可通过到农村学校实习、见习、支教等形式,培养他们的教师技能和“务农”意识。(2)开展关于“农村”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养,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可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不少教师更多注重课堂教学,缺乏反思意识、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我国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叙事研究、田野研究和行动研究等形式,积极开展“农村”的教育研究,提升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进而推动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二)建立灵活、开放的农村教师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应是教师的培养、选拔任用、培训、考核等一系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封闭的教师教育模式应增强开放性、灵活性,建立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势在必行。(1)农村教师教育应多样化。多样化是指农村教师教育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而不是单一、封闭的。这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应有一定的差异性,灵活多样。首先,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应该打破这样的等级划分,我们不仅要突破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各级学校的等级之限,而且还应考虑“农村”的特殊性,考虑各级教育的特点,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化标准、教师考核等方面应体现个别差异性,不能“一刀切”。其次,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应丰富多彩。我国应建立包括定向招生分配制、采取奖惩结合制、采取特招制、采取招聘制等农村教师职前教育制度,构建集中培训式、师徒结对式、教师研修式和联合培训式等农村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的法制体系,建立教师教育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制定教师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制定领导负责制等。因此,我国现行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应多元化,不能千篇一律。(2)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一体化”不是单一化,不与多元化相矛盾,它是指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相互为用,密切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者一直十分关注教师教育发展、教师教育一体化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比如,有学者提出实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教育一体化,对中小学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把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培训渠道打通、融合,从而形成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各有侧重的一体化办学模式,等等。但是,我国现行的农村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是相互分离的,城乡教师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目前,日本教师教育制度将教员养成、任用、研修三阶段统合为一;法国设立教师培训学院(IUFM),实现了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高层次、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和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等。因此,继续坚持农村教师教育一体化,特别是进一步规范农村教师培训制度势在必行。(3)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终身化。“教师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目前国内外教育学界形成的共识。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中国教师教育正面临着转型的变化,应从一次性的职前教育向职前、职后衔接的终身学习转变;(英国)詹姆士·波特(James Porter)认为教师必须接受教师的个人教育、教师的初步训练、终身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教师教育则必须包括个人教育环节、教师初步训练环节、在职继续教育环节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因此,农村教师教育终身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化是我国新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三)规范免费师范生制度,强化免费生的“务农”意识

2007年5月,我国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颁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实施办法》),其宗旨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扩大免费师范生的范围,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务农”意识,实现免费师范生“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1)扩大免费师范生范围。我国实施免费师范生制度由来已有,只是因为我国后来教育发展重点下移而对免费师范生制度做了些调整,而今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恢复再次说明了此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免费师范生制度是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是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的有力保障。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地区农村教师队伍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数量呈现出结构性短缺和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高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年龄、性别、学科等结构不合理,代课教师较多等;后者表现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高,高层次学历和高职称比例偏低,一些地方农村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突出等。因此,我们认为,要彻底解决我国农村教师的短缺问题,我国有必要扩大免费师范生的规模,使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免费的高校师范教育,从而为农村培养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2)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务农”意识。免费师生制度作为一种教师教育制度,它明确规定了免费师范生的权利与义务。《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交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等等。尽管免费生制度明确了免费生的权利与义务,但是,我们认为它毕竟是一种教育制度,不能仅靠“制度规定”来规范行为主体的行为,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教育性”,将“制度规定”与“教育感化”有机结合,通过“农村”教育强化免费师范生的“农村”意识,增强他们的“务农”意识,从而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培养更多热衷“农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献身精神的一线教师。注释[16]本文原载于《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李尚卫,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农村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袁桂林,男,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农村教育研究。

地方院校的教学权力论

——基于高校二级院系管理视角李尚卫摘要:教学权力是高校学术权力的核心构成,它就是指教学权力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权力,包括教学管理权、教学活动权、教学研究权、教学改革权、教学评价权等。目前,地方院校存在教学权力行政化、失范现象,回归地方院校教学权力本真,需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扩大教学自主权,增强教学主体性与构建和谐教学权力关系。关键词:地方院校 学术权力 教学权力作者简介:李尚卫,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教授,宜宾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农村教育。

教学权力是高校教师学术权力的一部分,历来受到高校内外行政权力的干扰和侵犯。规范高校行政行为,协调高校二级院系行政与教学权力,充分发挥教学主体教学自主性、自觉性与创造性,必将有利于高校的学术繁荣,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本文正是基于高校二级院系管理实际,探讨高校教学权力的特质、表征、缺失与回归等问题。一、教学权力的内涵、构成与特点(一)教学权力的内涵“权力”(power)一词来自法语的pouvior,后者源自拉丁文的poteslas或potentia,意指“能力”。在罗马人看来,potentia是指一个人或物影响他人或他物的能力;poteslas还有一个更加狭隘的政治含[1]义,是指通过协同一致的联系和行为所具有的特殊能力。《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提出,权力是“人际关系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凡是依靠一定力量使他人行为符合自己目的的现象,都是权力现象”。

我们认为,权力实质上是权力主体由于占有某种资源而具有的影响、制约和控制客体行为的能力。教学权力是学术权力的组成部分,是教学权力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权限与能力。(二)教学权力的结构(1)教学权力主体。教学权力主体是指教学活动权力双方处于主动的一方,包括教学管理者(主管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教师、学生。(2)教学权力客体。教学权力客体是指高校教学活动中处于受动的一方,包括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事务及指向对象(教师、学生)等。(三)地方院校教学权力的特点(1)地方性。地方院校不同于城市特别是重点院校,其教学权力不仅要受院校内部权力结构的影响,而且要受地方行政权力的影响,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文明程度越高,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对地方院校的支持力度越大,教学权力越容易得到保障。(2)基层性、草根性。由于地方院校远离中心城市,特别是新建地方院校,其教学资源不仅带有区域局限性,而且其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主要往往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地方院校教学权力应基于地方、服务地方。二、地方院校教学权力的表征

教学权力是学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院校二级院系的教学权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教学管理权。教学管理权就是管理教学过程、服务教学活动的权力。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权的权力主体是学校分管领导与教务处管理人员、二级院系分管教学的院长或主任、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师生等,具体包括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试题库等)、组织教学活动、监控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评价等权力。(2)教学活动权。教学活动权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参与、从事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行为,享用教学资源,监控教学活动、参加教学实践等权力。二级院系教师不仅享有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与规范学生行为、享用教学资源的权力,而且学生也应有权获得全面发展,有权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程活动。(3)教学研究权。教学研究权就是教学权力主体从事教学研究的权力,它包括申报教改革项目、参与教研活动与质量工程建设等权力。(4)教学改革权。教学改革权就是教学权力主体从事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过程的权力,包括调整教学计划,完善培养方案,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与评价方式。(5)教学评价权。教学评价权就是教学权力主体开展教学考评、进行教学成效评判的权力。它包括教师享有的评价教学质量、享受教学成果、获得教学报酬与奖励(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与奖励等)等权力,学生享有参与学业成绩评价、享受学习成果、获得评优与奖励等权力。三、我国地方院校教学权力的缺失

目前,我国地方院校发展不平衡,但因受地域的局限,教学权力仍然存在着教学权力“行政化”、“失范”等现象。(一)教学权力的行政化(1)行政失衡。目前,有的地方院校在教学权力管理中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存在行政越位、越权甚至霸权等倾向。一方面,大学管理存在“机关化”色彩浓厚,官本位意识强化,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机构重叠,官满为患,冗员过多等现象。另一方面,行政权力过多介入学术事务,忽视了专家学者的作用,致使高校二级院系内部行政权力泛化,导致大学教学权力的弱化,教学中心地位受到削弱,影响了教授、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部分学者心性迷乱,挖空心思[2]加入管理行列,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品位与学术风气。(2)行政失真。教学管理是为师生服务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与价值追寻。但是,有的地方院校教学管理远离了行政的基本规范与要求。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减弱,权力管理升温。他们在管理过程中无视管理、教学规律,管理过程欠规范、公平、科学,存在胡乱行政、胡乱[3]决策,以政代法、以政代教,有法不依,我行我素等现象。另一方面,行政不作为,存在行政“无政府主义”。具体表现为有的地方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包括官太太)只想享受待遇,只占行政位置,不愿、不屑、不会行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院校行政事务的正常开展。(二)教学权力的失范(1)教学权力失真。一方面,教学权力的使用不当。有的学者、教授对行政事务干预过多,影响了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有效处理教学事务问题。另一方面,教学无序,有权不用,放任自流。目前,有的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分离,每一方面都试图保持自己‘一类人’的接触;有的教师把“以学生为主体”理解为权力完全下放,在课堂管理上,对学生放任自流,缺乏明确和严格的要求,于是常常出现“放—乱—收”以及“一放就乱”等怪现[4]象。(2)教学权力失衡。主要表现为片面夸大教学管理者、教育者的权力,出现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学主体间教学权力失衡。一方面,二级院系教学管理行政霸权。表现在二级院系主管领导、分管领导过多干预教学活动,影响了教研室主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学中教师权力独霸。表现在教师话语霸权,学生缺乏话语权与参与权,导致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主体间的权力失衡。四、我国地方院校教学权力的回归

地方院校教学权力的回归应坚持“去行政化”(“去行政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高校外部评价标准的去行政化,高校社会地位的高低、贡献的大小应该以其是否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是否促进社会发展的为标准,而不是以其行政级别大小来衡量;二是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去行政化,高校内部管理应该按学术规律办事,注重学术研究,提倡教授、学者、专家治校,尊重学术成长规律。)取向,建立专家治学、教授治学机制,提倡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引领作用,发挥学者、专家的教学示范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一)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体制是实现教学权力的重要保障。地方院校只有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优化教学权力结构,才能确保二级院系教学权力的真正实现。(1)建立科学的权力结构机制。地方院校应不断规范权力结构,逐步建立一种学术主导型的领导和权力机制,要充分重视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等学术组织制[5]度对提高学术权力的重要作用;应走出权力管理的误区,建立以二级院系为实体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动态管理,实行专家集团管理,有效调动各层次的积极性,发挥二级院系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积极作用,科学、民主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凸显教师教学自主权,彰显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2)教学管理队伍学术化、专业化。地方院校应不断优化二级院系管理机制,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与智慧。一方面,教学管理者要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师生;另一方面,注重发挥管理者非权力因素(人格、知识、能力、人际关系)的作用,通过管理者的品德、人格、作风等让被管理者产生敬爱感;教育者的风度、教学能力、领导能力、应变能力等让受教育者产生敬佩感。(3)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目前,地方院校优质教学资源较少,浪费比较严重,平等享用教学资源是教学主体的基本权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与使用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权力主体关系的和谐,实现地方院校的和谐发展。地方院校应充分尊重教授、学者、专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组织,有机会成为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的负责人,在职称评定、教改与研究、奖金、住房等待遇方面享有与行政人员同等的权力。(二)扩大教学自主权

自主既是权力的一种能力,又是权力的一种权利,还是权力自我实现的一种机会或模式。扩大教学自主权就是充分尊重二级院系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他们教学的自主性。(1)确保二级院系独立行政权。地方院校应逐步实行二级学院院长责任制,充分尊重二级院系教学分管领导的行政权,赋予二级院系在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运行、监控与评价等方面的绝对自主权。二级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有利于强化行政执行系统,增强院长、分管院长的责任心,提高教学管理决策[6]的效率。(2)二级院系管理简政放权。二级院系主管领导应坚持专业教学中心地位、专业发展的核心地位;二级院系教学分管领导应以专业教研室为核心开展工作,充分调动专业教研室、专任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3)凸显教学中心地位。地方院校要继续坚守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三)增强教学主体性

教学主体性是实现教学自主权的关键。地方院校只有不断增强权力主体的责任心,提高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确保教学权力的充分实现。(1)增强教育者的主体性。高校教育者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学生成人成材的引路人,而且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创造者,是自我完善更新的主宰者。作为高校教学权力主体,教师不是教育教学的霸主,而是学生成人成材的引路人、帮助者。一方面,高校教育者在课程讲授时务必向受教育者讲明哪些是政府所要求的价值导向,哪些是自己的价值观;教师在行使教学权力的过程中,务必从来自[7]政府的“行政权力”和来自本人的“自我价值”狭隘性中跳出来。另一方面,高校教育者应当改变过去的教育观点,科学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权力,以达[8]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2)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高校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也是参与教学、实现教学价值的主体;高校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学会学习,而且应反映在学会创造;学生不仅应成为人类文化的继承者,而且应成为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地方院校应建立学生参与教学运行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主动学习、主动提问的机会;在课外,让学生有更好的自觉读书、参加业余活动、提高实践能力的条件。(四)构建和谐的教学权力关系

教学权力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者、教研室主任、教师、学生等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师生关系。地方院校只有建立和谐的教学权力关系,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权力的作用。(1)建立和谐的教学“干群关系”。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许多学者和教师把学术当成升官的敲门砖,学术成名就要求当官,当不到就走人。因此,理顺高校内部的权力结构关系,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地方院校教学权力均衡发展的基础。地方院校应摒弃行政化、官本位倾向,管理者应眼睛向下,尊重学者、教授的教学权力,多向学者、教授学习。一方面,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干部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公平、科学行政;另一方面,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干部应积极深入了解师生员工的教学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实现自我价值。(2)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是高校教学权力的核心构成,课堂教学是师生实现教学权力的主要平台,地方院校应建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权力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应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对话,真正体会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体会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特殊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信任和尊重学生,还学生以言说的权力,以使学生享有和利用自己话语的权力,从而得到更完满的发展;[9]学生应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虚心向老师与同学学习。

参考文献:[1]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95.[2]章晓莉.博弈论视阈下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J].社会科学辑刊,2009(6).[3]欧小松.教学管理要走出权力管理的误区[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5]杨赞国.大学学术权力的本源与制度作为[J].教育探索,2005(5).[6]汪南庆.从行政权力看现行领导体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4(6).[7]冯东.高校教师的教学权力与“价值中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王国政.均衡课堂教学权力分配的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1).[9]邢思珍,等.课堂教学权力话语权力的反思与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17]

构建催生教育学术成长的良好机制

李尚卫 杨文淑

教育学术(本文中“教育学术”中的“学术”,取宽泛之义,包[1]括学理与应用两方面,而非纯学理,即“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是教育“学理”与“应用”的有机统一,学术自由是构建高校教育学术成长机制的关键。目前,我国要构建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良好的机制,需要优化外在自由,彰显内在自由,积极开展学术争鸣与批评。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学术发展的核心主体,其学术成长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高校教育学术繁荣的程度。在此,笔者以高校教师为切入点,拟对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机制做些尝试性探讨,望能“抛砖引玉”。一、优化外在自由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必要前提

外在自由是指高校教育学术主体能在开明、宽松的学术政策指导下独立自主从事学术活动。它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外在机制。目前,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强民主化进程,拓展开放“时空”,完善竞争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等,为高校教育学术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机制。

其一,加强学术民主化进程。学术民主是科学发展、科技进步的核心,它包括科技体制健全,成果和人才的评审客观公正,允许学术[2]批评,增加立项的透明度等。它具体表现在,学术决策、学术管理时,要尊重学术规律,确保高校学术主体的学术自主权;在学术活动中,应大力提倡“百家争鸣”,积极鼓励学派间的自由争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学术民主化虽然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管理上的长官作风、学术评审中的腐败行为、学术与行政不分等不良现象,这需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使教育学术从行政的“襁褓”中解脱出来,使学者们敢于突破学术“禁区”,大胆开拓创新。实践表明,教育学术单位应是独立于教育行政之外或成为相对独立的机构,教育学术领导者应按教育学术规律办事,既要“到群众中去”,及时了解高校教师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呼声,又能“从群众中来”,集思广益,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校学术研究应搞“群言堂”,不能搞“一言堂”。因此,健全教育学术民主管理,扩大教师的学术自主权,增强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必将更好推动我国高校教育学术的繁荣。

其二,拓展学术开放“时空”。“面向世界,开放办学”是当代教育学术全球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过去我们的教育学术既因“关门学术”而落后,又因“崇洋媚外”而“被教育学化”,而今,我国教育学术仍存在国际、国内的交流范围不广,形式不多,层次不高,学术开放的力度不够等问题,学术开放的“时空”还很有限。要创生中国的教育学派,既应加强对国外教育理论与我国教育传统的深层次[3]比较,又要摒弃言必称西方的做法。因此,要实现我国高校教育学术的现代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术事业,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信息交流的地域之限与时间之隔,建设跨国学术共同体,架设学术交流的国际“桥梁”;鼓励教师既要敢于将自己的优秀作品推出来,又要善于、乐于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学术成果,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不断拓展学术开放“时空”,切实提高高校学术活动效率。

其三,健全学术竞争机制。竞争既能引发危机,增强活力,又能优化人员结构,增强学术时效。同时,竞争也可能导致偏离学术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助长不良的学术风气,这就需要完善竞争机制,加大竞争的透明度,打破行业、地域、职务、年龄之限,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学术竞争机制仍然不健全,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竞争机制,增强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一方面积极推进“学术市场化”,实行优胜劣汰,鼓励高校教师的教育学术竞争,丰富高校教育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建构科学的学术标准,制定严格学术管理制度,规范学术运营过程,完善竞争机制,优化竞争环境,捍卫高校学术成果。

其四,优化学术创新“生态”。创新就是突破陈规,提出新观念、新方法,创立新理论。它是高校教育学术竞争力的核心。学术创新需要有激发高校教师敢于、善于、乐于创新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需要构建科学的学术创新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激发高校教师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学术管理的民主化进程,扩大学术自主权,增进学术自由交流,为高校教师特别是其中的“弱势群体”(本文所指“弱势群体”指是高校中低职称、低学历、低职务的教师,他们中不乏新思想、新学说,但他们往往很少甚至没有展示学术理念的机会。)提供宽松的创新平台,使他们敢于创新;另一方面,推行学术优惠政策,加大学术投入,设立学术创新基金、风险性科研基金,奖励在高校学术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使高校教师乐于创新。二、彰显内在自由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关键

内在自由是指高校教育学术摆脱外力干涉确保自身主体性的自由,是高校学术主体能自主治学、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束缚的内在心向。营造宽松的、自由的环境仅仅是学术自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学术自由更在于赢得学人内心的自由,只有自由的种子扎根于学人内[4]心中,才能出精品、出思想。外在自由只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外部条件,内在自由才是其内在动力。

其一,增强学术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高校学术主体在实际研究活动表现出来的独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它是高校教师学术活动的内驱力。目前,我国学术研究中,高校教师仍存在为“评职称”、“晋职务”、“拿文凭与学位”等短视的学术行为,增强其“为学术而学术”的主体精神实有必要。一方面,需要加强学术旨趣教育,借助国内外学术活动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培养高校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热情;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学术修养,激发高校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内在需求。只有出于对学术研究本身的热爱,才会驱使高校教师主动积极地投身于学术争鸣与批评的行列之中;只有具备学术研究的主体精神,高校教师才能自主承担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时代使命,才能淋漓尽致地发表见解,精神饱满地展开争论,公正客观地提出批评。

其二,养成正确的学术开放“品行”。开放是与封闭相对的,学术开放不仅体现在国家或政府在学术管理中的学术政策方面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且还体现在高校学术主体自身在观念与行为上的“兼容并包”、“求异存同”。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应主动走出书斋、容纳异己,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还需辨别真伪、保存自我。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教师能主动走出家门,积极投入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吸收外部新信息、新观念、新方法,但是精品少,创新少,质量低,表面看似繁荣,实际仍很沉寂。开放不是模仿、抄袭,高校教师需要建构有主见、独立人格、自我尊严的开放“品行”。

其三,投入真切的学术合作。学术合作是高校学术主体具有为共同学术目的而产生一致行动的心向。要实现真正的合作,合作者必须要有“改革开放”、容纳“异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学术上的“异端”。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提升学术竞争能力,而且更需要积极投入国际、国内合作。学术合作是“心”与“心”的沟通、“灵”与“灵”的碰撞,它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容纳百川”,又要主动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学术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达成学术共识。“关门学术”,只能关住自己的视野;“难容异己”,只能失去学术合作的伴侣,错过学术成功的良机;“署名”式与“剽窃”式等(本文指的“署名”式学术合作是无关的研究者要求研究者署名,分享学术成果;“剽窃”式学术合作是无关的研究者不征得研究者同意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虚假的学术合作,只能败坏学术风气。

其四,自觉开展学术反思。学术反思就是高校学术主体通过回忆过去言行、比较其中优劣、检查其中对错以指导和完善将来学术言行的心向。不断反思、不断“自胜”是高校教师学术成长的必由之路。诚然,我国高校教师历来十分重视自我反省,“自省自克”也一直是我国古今高校教师学术活动的共识,但目前仍有不少教师缺乏自我认识、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的“自觉”。要真正实现教育学术的新突破,就需要高校教师不断解剖自己,不断发现和改进自身缺点,积极寻求自我提高的途径,学会“自知”、不断“自胜”。勇于、善于、乐于自我反思是高校教师学术作品质量的保障。

其五,促进学术创新的“渠成”。“学术贵在创新”,走创新之路[5]是中国教育学者的责任。同时,学术研究应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学术创新应该是长期积累与努力的结果,是自觉生成的而不是“刻意雕塑”的。知识创新主要有怀疑经验、[6]超越现实、突破权威、更新自我四个起点。高校教师就应敢于向未知挑战,大胆地、充分地进行学术探索,不断发现真理,丰富学术成果。具有创新的教育学术事业才能长寿,具有创新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创新能力的学者才永葆学术青春。当前,我们已拥有了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但是我们更需不断创新的能力。要催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渠成”,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基础,培育博大精深的教育专业素养,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建设执著的学术追求、广泛的学术爱好。三、积极开展学术争鸣与批评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核心“只有一种观点的学术,是窒息了的学术;没有争鸣的学术,是[7]死亡了的学术。”学术争鸣与批评是高校教育学术内在自由的具体表征与有效途径,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推进器”。目前,我国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中仍存在远离学术、偏离事实、一叶障目等不良现象,学术主体尤其是高校教师需要自觉提升学术自由“素养”,规范“争鸣与批评”行为。

其一,着眼学术研究本身,具有较强的学术性。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应该针对学术研究本身而展开,是为专业、为学问、为学术本身而进行争鸣与批评。在学术争鸣与批评时,高校教师应针对学术观点、理论、行为和风格等进行,可以评价学术观点的正误,争论学术理论的对错,可以就学术的行为或风格发表意见,对学术作品质量的高低作出评判,而非人格、人品等的品评。同时,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应该有一定专业性和理论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交流感情和一般思想的低层次上。交流感情、交流思想固然重要,但提出质疑、创设争端,“为学术而学术”的争鸣与批评才能给人启迪、发人深省,高校教师间的智慧火花才能互相撞击,创新的种子才能发出新芽。

其二,以学术事实为基础,客观地阐述见解,展开争论。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应该建立在学术事实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展开争论,提出见解,评判优劣。学术争鸣与批评应该以客观的事实、丰富的论据和充分的论证为依据、作后盾,提出新见解、批评旧学说应“以理服人”。“争鸣”在于“有理”而不在“言高”、“位尊”、“名显”,“批评”在于“理直”而不在于“气胜”、“情厚”、“利重”。忘我的“争鸣”才能求真务实,无私的“批评”方能扬真匡谬。因此,高校教师在学术争鸣与批评不能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只有客观而非主观臆断的学术争鸣与批评,才是高校教师的学术追求;客观、公正才是高校教师学术争鸣与批评的本真。

其三,注重多视角、多侧面评析问题,切忌一叶障目或以偏概全。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涉及的面要宽,论及的点要多,争鸣与批评应渗入不同的学术领域,波及问题的方方面面,而不能一味地“追风”、“追热”。只“鸣”不“争”或一家独“鸣”是“畸形”的学术争鸣,“扬优忘劣”、“批劣忘优”是“变态”的学术批评。争鸣应涉猎多种领域或领域的多个方面,批评应品评问题的正反两面。就大范围而言,争鸣与批评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就小范围来说,争鸣与批评应完备周全、角度新奇。过去,不少高校教师习惯于恭维、求同,反感于批评、求异;在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中,往往多见表扬,少见批评,多见附和同一观点,少见提出异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因此,只有展开丰富多样、完备周详的学术争鸣与批评,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健康成长。

其四,讲求效益,求真务实。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应讲求效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术争鸣与批评既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么,它就应对国家、集体、个体有所贡献,就应有利于高校教师学术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校教育学术的成长,有利于我国教育学术事业的繁荣。等待观望、停滞不前就会被动挨打,因此,我们必须要向学术研究要“精品”,减少浪费,多出成果。“求真”需要“针锋相对”的争鸣,“务实”离不开“荷枪实弹”的批评。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在教育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面对面或报刊上的争鸣与批评中,虽然收益不小,但还需节约成本,增加产出。

其五,创造“学术争鸣与批评”之美,促成“美美与共”。美感只不过是人们内心的愉悦体验,高校学术争鸣与批评只要讲求方式方法,注重把握分寸,仍能使人性情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使人如坐春风、如沐春光。高校教师在学术争鸣与批评中应能创造学术之美,给人“美”的享受。事实上,学术争鸣时只要表意准确、暖语暖人,学术批评时只要尊重对方、“美人之美”,那么,学术争鸣与批评就会给人启迪,感人肺腑,荡人心魄;学术争鸣与批评时,只要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尊重人格,就会传递“美”的信息,输送“美”的情感,使我们享受“美”的情趣,实现“美美与共”的宿愿。

综上所述,学术自由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机制,其中,外在自由只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外在前提,内在自由才是其内在动力。目前,优化外在自由固然重要,但是提升内在自由才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关键,积极参与专业、客观、全面、实效、审美的学术争鸣与批评才是高校教育学术成长的核心。

参考文献:[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29.[2]左春明.核心问题是学术民主[N].中国教育报,2002-03-08(3).[3]易连云,等.论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J].教育研究,2003(4).[4]庞晓光.在学术上做一个自由的思想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5]金一鸣.走创新之路——中国教育学者的责任[J].课程·教材·教法,2003(2).[6]赵修渝,等.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J].中国科技论坛,2004(5).[7]瞿葆奎.以“有涯”追“无涯”以“严谨”求“真知”[J].教育研究,2003(2).注释[17]本文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1期。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探析

[18]串冬梅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伦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课题,高校人力资源实行伦理化管理也是必然趋势。建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首先应转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即管理模式上应该是德法兼治,管理思想上应该是以人为本,管理思维上应该以非效果论为基础;其次应提高高校管理者伦理素养,做到处事公平,作风民主,严谨自律,关心教师;最后应通过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内省和慎独的能力,使教师在道德实践中道德修养能力得到加强,促进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以适应伦理化管理。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 管理伦理 建设

管理伦理是一种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的技术性和组织化条件所形成的团体行为或企业行为的价值规范,其基本对象和范围是各特殊社会实业团体或行业的生产者、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生产行为、工作方法、组织协调方式、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全体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职业伦理或工作伦理。管理伦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管理活动中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即利益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利益、道德对利益有无作用、道德如何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等问题。它充分重视自然物的自我价值和人本身的自我价值与地位,突出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力求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出资源、环境、人、社会、经济的协调管理和发展。高校人力资源指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主要成分是教师。由于他们的特点是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道德要求很高,追求尊重、自由、平等,自我实现的愿望强烈。尤其应抓好高校的人力资源伦理化管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拟从转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高校管理者伦理素养、加强教师道德修养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探讨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伦理建设。一、转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一)从依法治校向德法兼治转变

依法治校是一种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中,学校对教职工的岗位职责进行具体规定,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如高校目前普遍实行的校内津贴分配实施办法),这

些制度性管理,能规范教职工的行为和操守,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工效和激发教职工内在的物质需要和冲动,因而显得非常必要。然而对于高校教职工来讲,他们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对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较多,而这种管理方式往往忽视教师情感需求,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想取得大的成效,还应该选择和实施符合人性的、能发展个性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地满足教职工对尊重、友谊、信任、理解、支持、感情等精神上的需要,这就要以德治校,突出道德对人的教育作用和伦理的管理职能,以良好的伦理道德来激发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每一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自己的行为都有一个清醒的意识。

在高校现阶段的管理工作中,应该说法制还不很健全,或者说有法不依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必须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推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对教师高度信任和高度尊重,强调“软约束”。与规章制度相比,强调从正面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用先进的价值观念来引导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用模范人物的榜样来激励教师,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文化沟通,用一系列的特色文化仪式来规范教师行为,通过潜移默化,让教师获得一种内在的威严与力量,从而实现管理职能。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依法治校是从制度建设出发,无规矩不成方圆;以德治校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二)从以才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由于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倾向和国家政策的导向,加强高校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要求,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成为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和名誉地位,增强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才为本,即尊重“才”而不是尊重“人”,重视“才”的培养,而不是“人”的培养。例如:“唯才是举”——不管这人道德品质如何,只要“有才”就予以重用;“学而优则仕”——让高学历人员担任领导职务;所有激励机制都以“才”为考核基础等。以才为本是把“才”作为提高效率、实现效益的生产工具,归根到底是把人看作工作手段,是一种片面的管理思想。“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有理性者的,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认为是目的。”人是目的,因而也就是万物的尺度,是评价社会及其发展等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而超越于一切事物的价值之上:人是最高的价值或尊严。现在的高校教师,他们已不再把工作单纯地作为谋生的手段,希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施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可能更为重要。因此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伦理化管理理念,将资源中的人回归到了真正的“人”——实实在在、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生物有机体,而不单纯是劳作的机器、赢利的工具。充分尊重教师个人尊严和尊重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充分满足教师精神需要,所有管理活动围绕着相信人、关心人、培育人、爱护人、尊重人而展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真正要旨。(三)从效果论向非效果论转变

效果论与非效果论是一对不同的伦理思维方式。效果论是依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其遵循原则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功利主义。非效果论是指不以能够带来最好结果的方式来判断对错,而是以哪种选择更符合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为标准。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要求我们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把人看作为自由的、理性的、有责任的道德行动者,人与人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功利主义是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甚至必须为这付出代价的一种社会目标,否则任何人文色彩的社会理想将是海市蜃楼,但从社会道德进步和管理伦理发展的层面而言,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人类的命运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形势下,应该多思考如何使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更具有人文色彩,更有利于员工思想道德、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在管理中应注入人文关怀,关心爱护教师,在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达到利益最大化。二、提高高校管理者伦理素养

管理伦理原则的实现取决于管理者修养、德性的实践,因此,管理者的德性修养自然成为管理伦理探讨的重要问题。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知识分子有较强烈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追求的是平等、民主、自由,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最主要的伦理素养应该是处事公平,作风民主,严谨自律,关心教师。(一)处事公平

公平是一种个人主观感觉,其基本原则是:情况相同就得相同对待,情况不同就得不同对待。高校管理者应该秉公办事,不谋私利,平等待人,以公平理念为尺码,公正评价、奖励教职工工作成绩和作出的贡献,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求对教师没有差别对待的普遍竞争规则,同时要求普遍的规则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公正的执行。(二)作风民主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高校管理者应该改变官僚主义作风,改变那种从“管理者”需要的角度而不是从“被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思想;要认识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在工作程序上不是由上而下的控制,而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视工作质量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要充分认识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主体,给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渠道,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护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三)严谨自律

严谨自律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道德素质。严谨自律的具体表现是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谦虚谨慎,工作上不骄不躁,为人上坦诚磊落,勇于负责,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缺乏严谨自律性的人很容易分心,或表现出矛盾、冲动、不可靠或不负责任的行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应坚持率先垂范,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树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四)关注教师

人本身之所以是最高价值,是因为人本身是社会及其发展等一切事物的目标,社会等一切事物都不过是为人本身服务的手段而已,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捍卫人的尊严及其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关注教师是高校管理者应有的最重要的伦理思想。管理者一定要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入手,把解决教师的困难当做工作的第一要求,真心真意为教师办实事。要定期深入到广大教师之中开展调研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多渠道地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重视,真正把温暖送到教师心坎中。要根据教师类型、个性、成长规律和特点、成长的道路不同,用其所长,做到对谋略者委以重任,使怀才者用当其所,使平庸者各得其宜。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稳定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优势,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