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微情绪心理学:处处占先机的心理策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11:06:09

点击下载

作者:金圣荣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FBI微情绪心理学:处处占先机的心理策略

FBI微情绪心理学:处处占先机的心理策略试读:

前言

心理学将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前者又被称作“正面情绪”,它能使人感觉到喜悦和欢欣,例如快乐、兴奋等;消极情绪会让人感到不愉快,所以也被称作“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紧张、忧郁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的行为,都有着很大影响。

FBI犯罪心理学家指出,很多刑事犯罪都源于情绪,比如杀人和伤害罪,多数是由情绪恶性激发造成的。FBI经手的多起要案的罪犯,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无一不是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针对情绪犯罪,很多犯罪心理学研究人员认为,情绪是经过一定的量变,到达超越内心的承受能力,而被激发进入激情性犯罪的阶段。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强烈的情绪所支配时,他的理智就会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这时既不能对自我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作出正确的评价,更无法对自我进行正常的约束。发生激情犯罪时,人的愤怒情绪会将自己带入一种狂乱的状态,所以,在没有任何有力的外力作用下,就非常容易引发犯罪行为。

任何一种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都会引发各种问题。如有些人突然遭遇了不幸的事情,心情没有及时得以疏导,以至于长期沉溺于某种不良情绪状态中,渐渐地便患上了忧郁症。忧郁症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非常大,也是引发各种刑事案件的罪魁祸首,在很多杀人案件中,忧郁症患者不在少数。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指出,人同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特质,如果一个人运用理性思考,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带来好的行为;反之,则会带来消极情绪,带来不好的行为。艾利斯认为,在生活中,人们往往特别关心或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容易受到各种情绪的困扰。因为人们通常在受到他人的好评时才能接纳自己,否则就会变得焦虑、不安、沮丧等。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反作用于自我心理,使一个人的情绪陷入恶性循环中,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引发各种心理疾病,继而严重危害到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情绪与人的自私心理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有各种欲望,当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各种情绪,如失望、嫉妒、焦虑等。比如有的人特别爱慕虚荣,因此攀比之心非常强烈,一旦感觉到自己不如他人时,就会产生极端的嫉妒情绪,继而对他人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打击、报复,以泄心头之恨;还有的人无法忍受自我利益遭受一丝侵犯,一旦自我利益受到侵犯,便会怒从心头起,做出过激行为,造成难以弥补的恶果。心理研究认为,当一个人只想到“我”时,就很容易产生短视、剧烈的反应,无法理性地思考问题,从而行为自然变得简单,只指向对“我”有利的一面。事实上,人在这样的心态下,自然无法产生太多的积极情绪。

外界环境对情绪的变化影响很大,当外界环境改变时,人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而外界环境的变化往往让人难以预料,所以人们的情绪也会跟着一起产生波动,最后影响人的行为。当外界环境变得很糟糕时,人们可能会产生不安、焦虑、沮丧、绝望等情绪,这些情绪会给人带来衰败、破坏,甚至死亡。所以,陷入困境时,越是抱怨,越是无法走出困境。因此,人们要学会管理自我情绪,这样才能在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冷静地思考问题,克制自己逐渐消沉的情绪。消极情绪不仅会让人意志消沉,无法解决问题,阻碍人生的顺利发展,还会让人走向狭隘的思想怪圈,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事实上,在生活中,人们也不喜欢与情绪消极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会让人感到压抑,不舒服。消极情绪也会使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变得越来越弱,即使面对的是灿烂的阳光,他也无法看到更光明的未来。而充满积极情绪的人则恰恰相反,他就像太阳,充满热情和无限生机,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这样的人对社会的影响自然也是正面的、积极的。

人们如何驱除内心的消极情绪呢?这正是本书《FBI微情绪心理学》想要呈现给读者的关键所在。本书用了大量篇幅告诉人们如何消灭和疏导内心的不良情绪,从而战胜各种心理问题,使自己变得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一个乐观豁达的人,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并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被动或者冲动行事。

任何人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就取决于心态,因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继而会实施行为,引发后果。因此,FBI犯罪心理学专家指出,人们应该关注自我情绪,学会情绪管理,一方面要控制负面情绪的增长,一方面还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抑制欲望的无限膨胀。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自我,丧失良知,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负面情绪,小则让人难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大到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以及他人及社会的安全,因此,人们一定要经常关注自己的情绪,一旦发现有负面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和驱除,以免负面情绪不断累积,给自己的人生埋下不幸的伏笔。第一章情绪控制:FBI告诉你怎样控制不良情绪1如何控制紧张情绪

紧张情绪是人在感受到危险时进行的有效反应和心理准备,它会使个体产生应付万变的力量。可以说,紧张并不是一无是处。适度的紧张,可以加快人的反应速度,这对于工作和学习都有正面影响。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体内的儿茶酚胺释放的速度和数量就会大大增加,这种物质是一种神经介质,它能促使人体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血栓病,还可以引起冠状动脉部分堵塞,甚至引发心肌梗死。而且一个人长期处于过度紧张情绪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会降低,致使患上各种严重疾病。

生活中的压力也是造成紧张情绪的原因之一,工作节奏快,竞争大,这也导致了紧张情绪的产生。其实,如果人们对自己的要求低一些,量力而为,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也就不会陷于过度紧张的情绪中。当然,产生紧张情绪的原因很多,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紧张源来自几个方面,如身体的、社会的等等。当人们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患病时,精神会处于紧张情绪状态中;当外界有强大的噪音,或者强大的震感时,人也会产生紧张情绪。因而战争和动乱也会导致人们紧张情绪的产生。

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也很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比如有些人在演讲前,因为害怕无法完美地表现自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他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在众人面前出丑。很多表演者,平时表演时,能一气呵成,获得好评;可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人大都属于完美主义者,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往往过高,所以更容易在关键时刻产生紧张情绪。因此,一个人如果太争强好胜,事事力求完善,就很容易在无形之中给自己造成紧张感,反而对自己更加不利。心理学研究认为,有效消除紧张心理,需要从根本上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毕竟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要从长远和整体做打算,不要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这样紧张的神经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所以人们应该想办法避免紧张情绪。以下几种方法,对大家避开紧张情绪会有所帮助:(1)避开紧张源。也就是在生活中,对紧张源可以采取回避或躲开的方式,以减少它的影响。(2)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防止长期的心理紧张,所以,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之余,选择一两项运动,如太极拳、游泳等,都是不错的方式。(3)培养乐观精神。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让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加从容、冷静,这样的人敢于面对现实,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容易产生紧张情绪。(4)培养良好的性格。有些人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显得很紧张,甚至手足无措。改变这种性格,才能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5)适当安排计划。合理的计划是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如果工作计划不合理,就很容易遭受挫折,引发紧张情绪的产生。(6)真诚。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善良。没有人喜欢虚伪之人,如果自己不够真诚,自然缺乏安全感,总会不自觉地猜想别人发现真相后,会怎样在背地里议论自己。这种情况下,当然容易令自己惶恐不安。

当然,不是我们回避了紧张源,就一定能彻底避免紧张情绪的产生。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的出现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那么,当一个人出现了紧张情绪反应时,应该怎样控制和调适呢?有时候,当意外事情发生时,人们会劝慰自己或当事人:“不要紧张”“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往往这些话在那样的时刻很难奏效,甚至还会加大人的恐慌与不安。所以,当紧张情绪反应出现时,应注意这样几点:(1)坦然面对自己的紧张情绪。也就是说,在感到紧张的时候,告诉自己紧张是正常的,不要去对抗它,而是接受它,体验它。对于自己的紧张心理,要像一个外人一样对它进行观察,不能深陷进去,否则就会被情绪所控制。可以对自己说:“我现在感到紧张,可能真的紧张了,不过我不能因为它而无所作为。”这时候,你也可以试着想想,自己为什么会紧张,自己担心的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坦然接受紧张的情绪后,就能够从容应对面前的处境了。(2)转移注意力。可以暂时不去思考,做一个深呼吸,慢慢吸气后再呼出,并在心中默念“放松”。或者将目光看向别处,看看窗外的绿树,看看窗台上花盆中盛开的鲜花,或者柔和的日光,要细心观察,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所观察的事物上。还可以活动一下筋骨,做做扩胸运动,动作无所谓规范不规范,只要能分散紧张情绪就好。(3)专注。面对紧急事务时,试着忘记紧张,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需要做的事情上,这样紧张情绪便会不知不觉地消除。

任何人都有紧张的时候,当面对紧张情绪时,不要因为感受到了自己的紧张而更加不知所措,那样只能使局面更加糟糕。所以,找到合理控制紧张情绪的方式,就可以慢慢使之消除。2改变信念,掌控情绪

人一旦被情绪左右了心智,就无法客观地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就像FBI抓捕的一些案犯那样,他们对待问题的看法总是有失偏颇,甚至非常极端,这就导致了他们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

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艾尔波·艾里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ABC理论,他说:“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他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改变对事物的认知,就会获得不一样的心境。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即刻受到了哈佛大学的关注,并且很快将这一理念引用到了教学与实验论证当中。

情绪ABC的基本原理是:A指事件,B指信念,C指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都是因为事件本身而产生的。而情绪ABC理论则告诉人们,并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A引发C,而是A引发B,B引发C。也就是说,A并不是C的直接原因。由此,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任何一种情绪和行为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信念引起的,事件本身只是一个自然存在的个体。每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而每个人在面对这件事时产生的心境也不一样。我们会拥有负面心理,是由不合理的信念引起的,如果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信念,那么你就会因此而处处碰壁,情绪会变得越来越差,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FBI刑事调查顾问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但归纳起来,往往不外乎如下几种:(1)每个人都应该理解并支持自我。(2)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好像每件事都在和自己作对。(3)好人总是没有好报。(4)自己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5)自己总是不如别人。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又将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分类,归结为以下三种:(1)绝对化的要求。他是说人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看待问题,认为某件事一定会怎样或者一定不会怎样。比如有些人坚信自己在某件事上会成功,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人们想做到就可以做到的,它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果人们不会变通,当事情的发展和想象中有偏差的时候,人们就会因此感到失望和难以接受。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人们可以把这种绝对化的要求称作不合理的要求,因为它在某些时候,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规律。(2)以偏概全。拥有这种信念的人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总是只看到这件事的一面便下定论,认为这件事一定是自己所见到的样子。

例如有些人只要发现他人的一点缺点,便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从此与之交恶。如果把这种信念放在自己身上,就会产生不自信、怯懦、自卑的心理。(3)绝望的信念。抱有这种信念的人,会将失败看得极为严重,认为没有挽回的余地。例如很多人的口头禅是“这下完了”“我死定了”,这种口头禅会给人们的心理产生消极负面的暗示,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不健康的情绪。

遇到更糟糕的事情后,人们会因为这种不健康的情绪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从此一蹶不振。

透过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分析,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哪些不合理的信念。面对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在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发明了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人们修建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下面是一些在心理疾病患者身上常用的认知思维:(1)认识自动思维。它是指在激发事件与消极情感之间存在的一些思想活动。比方说,一个人看到蛇,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时,他的心里便会伴随着一些想法,例如“这蛇会不会咬我”等。这类思想活动正是人们通常忽略的一部分,要想改变对事物的认知,首先就要了解这部分自动思维。(2)列举认知歪曲。向患者列举出他在认知上的一些错误,可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思想和对事物的认知。例如,某些人在一次失利后就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3)改变极端的信念或原则。有些人总是以绝对的口气来判断一件事。比方说,一个人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事实上,他只是有权利得到这个东西,但不表示他就一定能得到,决定这件事走向的还有很多人们无法左右的因素。(4)检验假设。这是指通过事实来检验患者对某件事物认知的对错。例如,某一个人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缺点的评价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如果此时一个人去列举他身上的长处并通过具体事例说服他,可以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思想。(5)积极的自我对话。面对自己消极的想法时,主动提出一些积极的对策或者每天记录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个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的信念,让患者学会从积极的一面去思考问题。(6)三栏笔记法,患者在笔记本上画出两条竖线,分出三栏,在左边一栏记录自己的自动思维,中间一栏记录自己对自动思维的歪曲认识,右边一栏记录理智的思维重新分析过后的正确思维。

人们要做回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让情绪左右自己的人生。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必然会产生烦恼忧愁。当内心发生变化时,学会理性地分析这种变化,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件事物。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了解情绪ABC的理论,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学会分析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遇到事情时,不焦躁、不绝望,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我们没必要为了一些自己无法改变的东西而伤心绝望,而众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之下都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所依赖的往往就是哈佛大学这种“专业”之外的心得。

FBI心理分析师告诉人们,想要学会掌控情绪,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认清这种状态的诱因,这样才能找到疏解情绪的恰当的方法。3合理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认为,假如人的怒火无法控制,而且又找不到任何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人们只能被仇恨折磨至疯。所以,人们应该尽快避免自己产生愤怒情绪。FBI告诫人们,要大度一些,否则,你的愤怒会将你的弱点暴露无遗。每个人都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但是相对而言,总有一些更容易被激怒的人。据美国研究者研究结果表明,易怒者罹患冠心病的危险要高于那些心态相对平和的人。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负责人威廉博士说,易怒的人格特性,能让一个人处于心脏病的高危状况,而且得高血压的概率也会有所上升。这项结论,是威廉博士对近13 000名中年男女进行了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后得出的。在研究中,有6%的受试者认为自己的性格急躁、易怒。在脾气急躁的易怒者当中,血压正常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危险比不易动怒而其他状况类似的人高出2倍多。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心脏病发作或因心脏病死亡的危险也比普通人高出2倍多。从这项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易怒者事实上比普通人的愤怒情绪更危险。

那么,易怒者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人们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的几种方式:(1)质问自己:“在我的生活中,究竟是什么使我形成了时时刻刻都能产生怒气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我反复体验的?”通常来说,人在通过分析之后会发现,自己的易怒情绪往往都有较长的历史根源。(2)在动怒之前暂缓至少半分钟,让自己的大脑有时间来分析自己发怒、冲动或报复的后果。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清楚轻易动怒对自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人们或许会因此而冷静下来。(3)平常要经常性地训练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放松能力,尽量避免冲动后产生的遗憾。事实证明,同样的举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所以当易怒者感觉自己将要动怒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析让你觉得愤怒的举动,往好的方面去想,或许这样你就不会轻易动怒了。(4)可以尝试做出建设性的行动来改善自身的人际关系。美国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对容易发怒的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试试推迟你的动怒时间。如果你在某一具体情况下总是容易动怒,那么先尝试着推迟15秒钟,然后再照常发火;下一次就推迟30秒,然后在以后的愤怒情绪产生时不断延长间隔时间。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可以推迟动怒,你便学会了自我控制。经过多次练习,便知道该如何消除自己的愤怒情绪了。

引起愤怒情绪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如果常看到自己父母怒气冲冲地去做事,在这种环境的潜移默化之下,人们使用同样方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其次,如果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感觉到了压力,当压力无法疏解时,人们就容易发脾气;再次,如果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感到疲倦,动怒的可能性也很大;最后,当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怒气憋在心里,而不倾吐出来,也很可能会使自己的怒火在达到极限时发生“爆炸”。

可以留心观察一下,自己在哪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火。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就想办法使怒气得到控制和合理的宣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易怒人群中的一员,可以对照下面的描述,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1)愠怒型。生气时,一个人坐着,不出声,也不看别的人。(2)“破坏家庭”型。感觉不舒服、不痛快的时候,会将不满发泄在爱人或亲人身上。(3)注意转移型。愤怒时,不去理会引起不快的事物,而是看当天的报纸新闻,或者将收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被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时,通常会回答“我不知道”“我忘记了”或“我累了”。(4)指责型。愤怒时,总是习惯性地处处说别人的不是,却很少会为自己的缺点承担责任。(5)报复型。总是认为,自己有权用任何手段报复他人,当别人问起原因时,他们通常会回答:“这是他们自找的!”

在以上的5种类型中,除了“注意转移型”之外,其他类型的做法都不是解决愤怒情绪的明智做法。所以,如果你属于其他四种型的其中一个类型,就应该注意起来,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FBI探员们经常会在接到一些情绪型犯罪的案子后发出感慨:把自己的余生扔进监牢,只为了一泄当时的怨气,过后想想,他一定会后悔的。如果之前他就能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其实早就出现了问题,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

最后,请你时刻记住一句话:我们应该弄清楚愤怒情绪的根据,并慢慢地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第二章情绪宣泄:FBI告诉你疏导情绪有良方1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FBI探员认为,任何负面情绪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漠视和无能为力。

没有一个人会永远处于正面情绪之中,因为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会遭遇挫折,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所以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甚至沮丧、绝望的时候。

但是,在负面情绪产生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去面对它。有的人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有的人会不分场合的去发泄情绪,有的人则能运用合理的方式对负面情绪进行宣泄。

二战中期,英国首都伦敦遭遇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大举轰炸,一时间这个美丽的城市陷于一片火海之中,连绵不断的轰炸声让伦敦人民日夜不得安宁。而此时,作为英国首相、三军最高统帅的丘吉尔,却在他的处所,坐在沙发上织毛衣。很多人听说后,十分不理解,认为他们的首相简直就是一个没有心的人。人们总是习惯看表象,而事实上,作为一国统帅,面对强敌压境,自己的国家遭受他人的欺凌,内心的愤怒自不必说,其所承受的压力也可想而知。而丘吉尔坐在沙发上织毛衣,不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泄内心强大的负面情绪罢了。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一个人被负面情绪控制时,很难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这一点丘吉尔是明白的,所以他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并在冷静的状态下思考如何对付德军的大举进攻。

林肯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领导者,懂得如何更好地让一个人的内心恢复平静。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找他,向他讲述了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原来有一位少将用侮辱性话语指责他偏袒。林肯听了斯坦顿的讲述后,建议他写一封言辞激烈的信回敬那个人。斯坦利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很快写好了一封这样的信,并将它拿给林肯看。林肯看后大声说:“好,这就对了。就要这样,狠狠地痛骂他一顿。你写得太好了。”当斯坦利将这封信装进信封里准备寄出时,林肯将他叫住问道:“你要干什么?”斯坦利回答道:“寄出去啊。”“不要胡闹,”林肯说,“这种信怎么能真的寄给他人呢?赶紧把它烧掉。我每次生气的时候就写信,在信里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说出来,然后,再把它烧掉。你的这封信写得就很好,写完了心里就解气了,现在不是感觉好多了吗?就把它烧了吧。如果你还是很生气,可以接着写第二封。”这时,斯坦顿才明白林肯的用意,他从心里佩服这位领导者处理情绪的方式。

不良情绪对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不论是悲伤、紧张还是愤怒等,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宣泄,或者宣泄的方式不合适,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比如一个男人在公司挨了领导的批评,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后,冲着妻子大发脾气。妻子为此非常生气,又将自己的怒火发泄到正在玩耍的孩子身上,孩子无辜被母亲大骂,气得直哭,但是他无处发泄,只好将手中的玩具用力地摔在地上,以泄心中的怒气。在这里,三个人都对自己的怒火进行了宣泄,但是方法有些不太合适。宣泄负面情绪应该在不伤及他人的情况下进行,那样,既可以达到宣泄的目的,又不会带来消极的连锁反应。

那么,在生活中,产生了负面情绪后,人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对其进行宣泄呢?(1)倾诉,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场所向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

在遇到问题和麻烦时,不要一个人独自承受,可以找一个交心的朋友,向他倾诉自己的病痛、委屈、郁闷或愤怒,这对于缓解内心的负面情绪非常有帮助。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很多有心理疾病的人,大都不喜欢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事,这也是他们迟迟走不出负面情绪的原因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朋友多的人,其寿命比没有朋友的人要长。从这点来看,人们应该多与人交往,并在自己有烦恼的时候,将其倾诉给他人,以防止负面情绪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2)找一个可以放松书心情的场所,重新思索

当内心感受到压抑、烦闷时,可以找一处安静的场所,静坐或者干脆躺下,让全身放松下来。可以让自己微笑,或是轻轻地闭上眼睛。当进入这种状态后,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烦闷抑郁的原因,想一想在问题出现后,自己采取的想法和态度,并试想一下,如果换一种方法和态度又会得到怎样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或许会发现有些问题我们根本无需太在意,或者还有另一种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内心的烦闷和压抑可能就会消失了。(3)实物宣泄法

很多人在心情压抑时会摔东西,这其实就是实物宣泄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大凡内心压抑都伴有未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能量”,这是一种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影响的负面能量,最好找一个方法将其发泄出去。

对此,可以选择猛烈地击打橡皮人,或者别的物品,如枕头等不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东西;也可以去野外或海边,在空旷无人的场所大声叫骂。在这种无人的地方宣泄情绪比较安全,不会引来任何麻烦,同时还能起到缓解内心压抑的作用。(4)哭泣宣泄法

哭也是一种宣泄情绪的好办法。人在遭受打击时,用这样的方式释放内心的情绪,对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医学研究发现,人在哭泣后,压抑悲苦的心情会大大缓解。不过,也不能无节制地哭下去,那样会诱发神经系统紊乱,引发心跳不规则,反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5)跑步

心理学研究认为,跑步也是一种宣泄负面情绪的好办法。跑步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加强心、肺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人在跑步时,身体会获得新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让人忽略自身的情绪问题。研究表明,当大脑神经元中缺乏荷尔蒙时,人就会容易情绪低落,而跑步可以增加荷尔蒙分泌量,使低落的情绪得以提升。所以,有很多人在情绪低落时,选择跑步这种方式来宣泄不良情绪。

宣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有意识地去操作。只要能使负面情绪消除,又不伤及他人和自己,就不失为好的宣泄情绪的办法。

FBI心理分析师指出,当负面情绪产生后,决不能忽略它的影响,要进行及时疏解、宣泄,防止负面情绪无限泛滥,造成严重后果。2健康的宣泄方式

FBI探员指出,很多人之所以会实施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事者长期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当情绪压抑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某种导火索引爆,而这时它所爆发的能量是极大的。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坎特认为,人类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生理状态和对这一状态的认知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是由人当时的生理状况以及心理因素决定的。

西米诺夫认为,人的情绪本身就具有一种能够强烈激活生理的力量,假使这个机制变得活跃起来,那么,一些习惯性的反应必然会遭到一定的破坏。而且,当有一个人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或是结果时,这个人就会觉得很满足,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人的情绪是沉寂的。但是,如果信息过剩,超出了人本身的需要,那么人的心理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如果信息少于人的需求,人的心理则会产生消极情绪。但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都可以促进人的行为能力。西米诺夫简单、明了的情绪理论,为情绪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新的方向,这是情绪心理学一个好的开端。

在心理研究上,有一种认知治疗心理情绪的核心理论是“观念决定情绪”。总的来说就是,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你的情绪也会因自己的想法而有所不同。例如,内向的你即将在陌生的面试官面前讲话,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其实,你此刻的心情正是由你的观念决定的——如果你心里想“我可以好好地趁此机会展示自己的优点”,可能你的情绪就是亢奋的、愉悦的;但是如果你在心里想“面对陌生人紧张说错话怎么办”,你的情绪就可能是忧虑的,忧心忡忡的。由此可见,对于同样的事件,心态不同,情绪也会有所不同。

情绪压抑的时候,用书写进行宣泄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书写宣泄法是指让有压抑情绪的人们通过写信、日记、绘画等形式发泄自己情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彭尼贝克曾在一系列的心理实验中,让受验的人们写出最让他们感到苦恼压抑的情感,并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实,他的心理疗法非常简单,就是让试验的人们连续一周左右,每天花10~15分钟写出自己“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或者是最压抑苦恼的事情。写完之后,受验者如何处理那些纸片都可以。

这项实验的结果令人惊讶:从此以后,受验的人很少再出现压抑的情绪,并且连去医院看病的次数都渐渐减少,甚至许多受验者的肝功能也得到了不小的改善。此外,受验的人们越是无保留地表达其痛苦情绪,其免疫功能的改善程度就越大。经研究发现,发泄愁闷压抑情绪的最佳方式就是先把自己的悲伤、焦虑、生气压抑等不良情绪统统表达出来,然后,把它们写在纸上,最终,从心灵的痛苦中找出某些有意义的东西,得以解脱。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斯坎特通过研究发现,人遇到不同的事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大体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其实,这两种情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转化为积极的情绪,所以人应该学会掌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下面是一些有效的转化情绪的方法:

第一,因为头脑非常混乱而感到烦躁和压抑时,可以通过整理物理环境的方法来整理心理环境。

当一个人情绪混乱躁动,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可以通过整理周边的环境——比如好好地收拾收拾自己的房间,擦一擦房间的地板,洗掉应该洗的衣服,整理一下平时脏乱的书桌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等到混乱烦躁的不良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之后,再去思考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二,因为讨厌某一事物而产生压抑情绪时,就应该找出自己产生厌恶情绪的根本原因,并加以克服。

比如因为数学没有学好而讨厌计算题,那么以后学习物理、统计学等学科的时候,遇到计算方面的题就会感到压抑郁闷,最终导致每个科目都学不好。这时,你就应该找出原因并慢慢克服。既然根本原因是数学没学好,那就去找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忙,把数学计算题这只拦路虎给解决掉。只要学会了计算题,以后学习其他的课程时,遇到计算题就不会再压抑郁闷了。

第三,巧用录音带暗示催眠,可以达到恢复自信的效果。

如果在学习或者工作上遇到挫折,尤其是祸不单行时,自信心就会受挫,这时你也许会觉得自己以前的成绩好像也经不起敲打,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因此产生了极度压抑的心态。这时,你可以选择听录音带来恢复自信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自己从前的成绩叙述下来录成录音,坚持每天在睡觉前听一遍,并告诉自己:“我一定行!”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又有自信心了。这种方式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或者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比如你常常喜欢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这时候就可以录音告诉自己要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坚持在睡前听录音,久而久之,当你遇见别人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并赞美别人,由此你就可以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了。当然,培养好的习惯也可采用此方法。

第四,利用单调的声音进行暗示,可以使紧张压抑的神经得以放松。

在生活中,你也许会经常听到有些人因为情绪压抑而导致晚上经常睡不着,或者很晚才能睡着。但奇怪的是,这些人如果在汽车或火车上却能睡得很香很踏实。其实,这就是因为汽车或火车的单调重复的声音可以舒缓人的紧张压抑的神经,缓解人的压抑情绪。所以,当你情绪很紧张又压抑时,可以自己创造出单调重复的声音来使自己放松。催眠曲能够催眠,正是基于这个原理。

第五,快节奏的音乐可以使人充满活力,赶走压抑情绪。

听音乐调整情绪是一种绝佳方式。悲伤时,可以听听欢快的歌曲,这会让你的心情好很多;面对公众讲话发言,人难免会心情紧张,这时听听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感,放松心情。因此当你感到心情压抑时,可以试着听听快节奏的动感音乐,让压抑的心情得到最好的释放。

另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克·布朗曾经说过,适当地选择衣服,也有改善情绪的功效。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根据有关“试验”和跟踪调查的结果,证实了其理论是正确的。他认为,合适的衣着可松弛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但是,人们在情绪压抑时应该注意在衣服选择上的四个“不”:(1)不穿易皱的麻质衣服。不少心理专家认为,在情绪压抑、郁闷的日子里,不要穿容易起皱的麻质衣服。因为易皱的衣服不仅会使人的形象看起来一团糟,而且会使穿衣服的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皱折的衣服会让心情不好的人联想到紧皱着的眉头甚至是年老的人脸上的皱纹,而这些恰好是人不愿意看到的。(2)不穿硬质衣料衣服。硬质衣料衣服会让人感到僵硬和不快,心情抑郁的时候最好穿质地柔软如针织、棉布、羊毛等衣料做的服装。质地柔软的衣服会给人舒心、安全的感觉,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人们不愉快的情绪。(3)不要穿过分紧身的衣服。心情不佳的人,在挑选衣服款式方面,尽量不要选择过分紧身而狭窄的衣服。如果衣服太狭窄,就会造成人身心上的压迫感和紧绷感。所以,对于女性来说,一定要避免穿窄裙、连裤袜和束腰的服装,尤其不能够穿紧身牛仔装,否则会加重情绪上的压抑感。宽松柔软的服装会令你呼吸轻松、血液循环畅通,不良情绪也会得到缓解。(4)不系领带。不系领带能减轻束缚,带来轻松舒适的感觉。经常觉得情绪压抑,或者容易愤怒的男士要切记,在非重要或者非特别的场合,最好不要系领带。我们常常能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西装革履的人若是心情郁闷或烦恼,都会在第一时间去解开自己的领带,以此来平复压抑或愤怒的心情。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比较差,再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所以身体一直十分虚弱,多次求医问药也不见好转。后来,法拉第求助于一位有名的心理医生,可是心理医生并没有给他开药方,而是送了他这样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聪明的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谚语,一下便悟出了这句话里的道理。后来,他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去看马戏和喜剧表演。观看精彩有趣的表演,总是能够令他开怀大笑,心情愉悦。另外,他还时常到乡下的庄园和美丽的海边度假,调节自己的心情,由于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也逐渐康复了。

这个故事说明,正面情绪对人的身体有积极的影响。要想走出压抑的情绪,就应该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去宣泄。

FBI告诫人们,要学会疏解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多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要多去一些可以带给人快乐的场所,改变自己的观念和心态,这样对不良情绪的宣泄会有很大帮助。3认知自己的情绪模式

FBI心理分析师指出,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问题总是采取忽略态度,或者根本不知道去关注。即便自己被不良情绪困扰,也不知道进行有意识地疏解,时间长了,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直至危害到身心健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梅伦·韦斯特认为,认知情绪的模式是有效地管理自我反应的基础。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情绪模式的支配,也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模式,如此才能有效地进行取舍。识别自己的情绪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受到负面情绪的操纵,从而准确把握各种变化或挑战中的核心问题,使自己摆脱因为负面情绪而导致的心理疾病。

人的情绪跟自身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人对事物的认知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复杂情绪。所以,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对事件或事物作出新的理解及认识,以求自身的思维能够跳出原有的局限和刻板模式,让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脱,把精力转移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上来。

生活中有挫折、有烦恼,人们也就会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但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慢慢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能一味地压抑负面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负面的情绪,反而会使这些负面情绪在内心深处沉积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负面情绪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不断压抑负面情绪只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是爆发,第二是造成更深的内心冲突,导致人的心理出现疾病。

心理疾病是一种十分抽象的疾病,与生理疾病不同的是,心理疾病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药物或者是解决其他生理疾病的方式来治愈,但是,两者的相同点就在于,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都必须先找到源头,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那么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疾病,往往是因为人的潜意识情绪和思维方式的错误判断,让主体被负面情绪所操控。因此,人应该最大限度地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透彻而全面的认知,不让负面情绪操控自己,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与操控。

国王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巍峨的山峦倒塌,清澈见底的河水不明原因地枯竭,明明是春天,百花却都凋谢了。国王因为这个怪梦而心神不宁,便叫略懂释梦的王后为他解梦。王后听了国王的叙述,一脸忧虑地对国王说:“陛下,此梦并非吉兆。‘山倒了’指的是您的江山将要倾倒;君是舟,民是水,一旦水枯了,舟如何能够行驶,所以‘流水枯竭’意指民众离心;春天本是百花齐放的好景色,但百花却凋谢了,只能说如今好景不长了。”听了王后的释梦,本来就因为怪梦而心神不宁的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人也变得郁郁寡欢,没多久就患了一场大病,并且病情愈来愈重,眼看就要不行了。

一位大臣听说此事之后前去参见国王,国王一脸病容地躺在病榻上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不想,大臣听完国王的话却一脸欣喜地笑道:“陛下,此乃吉兆呀!山倒了,地自然就平了,指的是从此天下太平;水枯了,真龙方可现身,所以陛下您乃真龙天子;花谢则结果,百花凋谢,果实生成,预示事物自然就会结好果,陛下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听了大臣的话,本来重病难愈、几欲西去的国王顿时好了大半,没过多久就痊愈了。

同样的事件,因为不同的解释而产生了完全相对的两种情况,国王之所以会病倒,与王后的解梦是脱不了关系的。国王的病其实是心病,王后的解梦夸大了负面信息,被夸大的负面信息让国王心生忧虑、烦恼、恐惧等负面情绪,而大臣的释梦则将负面的信息转化为了积极的正面信息,因此,当国王听完了大臣的释梦,心病顿时解了大半,心病一解,生理上的病痛也就一并土崩瓦解了。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大臣的解梦就是一副“良药”,有效地调节了国王的心病,使之解脱。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疾病,往往是因为负面情绪所致。操控、调节自己的情绪,将负面情绪调整为正面情绪就是解脱心理疾病的一个好的方式。

人的情绪认知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当人们初次接触一个人时,第一印象是他的外貌、言谈举止,同时还会考虑他说的话有何含义,自己是否想跟他进一步接触等。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是它们都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人的正面情绪能够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作用,而负面情绪则会对活动起到破坏、阻断甚至瓦解的作用。

当人们感到情绪消沉或者沮丧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调节它。比如,去公园散散步,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做一些健美操运动,逛逛超市;也可以向知心的好朋友或亲近的人哭诉。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泣对人的负面情绪有一种“治愈”功能,人在痛哭过后,不愉快的心情会得到缓解,所以在调节情绪时,可以看一些感人的电影,借机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另外,还可以选择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写下来;或打个心理咨询热线,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请教。当然,宣泄只是人调节操控自己情绪的方式之一。除了宣泄以外,如果你能够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做些什么,或者以逆境为人生的动力去努力奋斗,这样会更好地帮你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因为当你为人生而奋斗时,你的注意力会变得集中,让你没时间自怨自艾;另一方面,在你的处境得到改善的过程中,你的眼界会变得更开阔,很有可能会使你对生活产生新的看法,这样自然就可以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了。

FBI探员每次遇到情绪犯罪型案件时,都觉得人们应该有充分认识自我情绪、疏解自我不良情绪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一些心理疾病,以及因情绪导致的各种刑事案件。第三章寻找快乐:FBI告诉你怎样走进情绪的阳光地带1FBI告诉你:幽默使人更快乐

FBI探员认为,一个幽默的人,一般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因为幽默的人往往能够运用与生俱来的幽默天赋,让自己走出阴郁的心境。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说过:“笑能让人们产生精神快感,可以把一个紧张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在这句话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不但为人们解释了笑的作用——产生精神快感,同时更进一步的说明了人产生幽默的过程——就是人从紧张烦恼到轻松愉快的一个过渡。

德国心理学家弗朗兹·布伦塔诺的研究表明,一个快乐的孩子每天会笑上400次左右,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一个成人每天笑的次数却最多只有15次,是什么原因让人们越长大越缺少笑容呢?用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里经典的那句话来说就是,不快乐的人永远都有一大堆不快乐的理由,但是快乐的人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幽默。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与其去为那些不如意之事而烦恼,不如用幽默来使自己快乐。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幽默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力,改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身心健康,并且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幽默的人从来不会觉得烦恼,他们的幽默会让自己在每时每刻都有发笑的理由。尽管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幽默的人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总是能够保持乐观豁达、充满自信的心态,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会忘记展开笑颜,人发自内心的笑容能让平凡的日子充满生机,也能让困难的生活变得滋润。

一个幽默的人往往能通过自己的幽默感染周围的一群人,这就是为什么一群人观看喜剧比一个人看喜剧更容易感到快乐的原因。笑声和快乐是可以传播的,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旁人的情绪所感染,所以总觉得不快乐的人应该多跟有幽默感的人交往,在感受幽默的同时,也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只要笑一笑,就没什么大不了,人们要学会用幽默来驱赶烦恼情绪。

正是因为明白笑容与幽默的重要性,美国的一些大型医院和心理诊所已经开始雇用“幽默护士”。这些“幽默”护士的职责之一就是陪病人一起看喜剧和幽默漫画,让自己的笑声感染那些感到烦恼和抑郁的病人。事实证明,这样的“幽默”护士是很有市场价值的,她们确实用自己的笑声和快乐治愈了许多心理抑郁的重症患者,使之重新恢复健康。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列文博士曾经说:“笑表达了人类征服忧虑的能力。”微笑往往是人们欢乐愉快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之所以感到欢乐,是因为人体在生理上产生了某种愉悦。人们都会喜欢看到满脸笑容的人,大概没有谁会愿意天天见到一些愁眉苦脸的面孔吧?而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发现,笑口常开不仅仅可以预防传染病、头痛、高血压,甚至还可以减轻过度的精神压力,那是因为欢笑的状态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分,并刺激体内免疫物质的分泌,抵御病菌的侵袭。而愁眉苦脸的人,不仅患病几率较高,而且一旦生病还常是重病。在美国医学界,医生们将欢笑称为“静态的慢跑”。因为从生理方面来看,笑能够使肌肉松弛,能使人保持健康的状态。只要笑一笑,疾病烦恼便会远离你,何乐不为呢?假如你在生活中忙到没有时间去慢跑,不如就在脸上做“静态的慢跑”吧!

美国医学护理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幽默确实能够减轻人身体上的痛苦。在手术结束后,看幽默短剧的病人往往比躺在床上的病人更容易感到身体的舒适。一个做心理研究的医生曾经亲身体验过幽默带来的神奇作用:他在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割伤了手指,然后开始不停地对自己说一些笑话,让自己发笑,慢慢地,他感到受伤的手指就不那么疼了。很神奇,对吗?这就是笑容与幽默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诺曼教授在40多岁时不幸患上了胶原病,让人心生绝望的是,就连医生都说,这种病康复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有五百分之一。但是诺曼教授没有放弃这一线希望,他听从心理医生的吩咐,经常看一些滑稽有趣的文娱节目,这些节目让他捧腹大笑,甚至让他从心底里觉得快乐而发笑。诺曼教授除了经常看有趣的节目外,平时也会有意识地和家人朋友们开玩笑,这种幽默感和快乐甚至让他在这些日子里忘记了自己的病痛。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左右,当医生对他进行血沉检查时,惊讶地发现诺曼教授的身体开始好转了。大约两年以后,他身上的胶原病竟然消失了。

之后,诺曼教授为在自己因病康复而撰写的《五百分之一的奇迹》一书中提出:“假如人的消极情绪能够引起人的肉体消极的化学反应,由此也可得出,人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就可能引起人体的积极的化学反应,人的爱、希望、信仰、笑、信赖、对生的渴望等正面的情绪,都具备治愈身体的医疗价值。”在一个用幽默做基础的心理实验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Lomalinda大学的本克和史丹利发现,当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们观看幽默视频时,他们身体内的两种荷尔蒙——有缓解抑郁作用的beta激素以及有助免疫的成长激素分别增加了27%和87%。简而言之,人的笑声能够促进人体形成自我保护激素,让人从烦恼情绪中解脱出来。

FBI心理分析专家认为,幽默是一种智慧,它能化紧张、烦恼于无形。人们应该学会运用这一智慧,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阳光,这也是规避犯罪的良方。2腿和脚怎样表达人的快乐情绪

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情绪,悲伤的、愤怒的、紧张的、快乐的等等。当人们处于其中任何一种情绪状态下,都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行为反应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如人在悲伤时,会两眼失神,会哭泣;人在愤怒时,会大发雷霆,会毁坏东西,甚至与人发生争吵和肢体冲突;人在紧张时,会表现得焦虑不安,茶饭不思等;而在快乐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比如唱歌,手舞足蹈,笑得合不拢嘴或者表面很淡定,但面部洋溢着轻松、欢快。无论怎样的表达方式,哪怕一个人故意隐藏自己的快乐情绪,或是在某种情况下,不便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如果人们仔细观察,也会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看出他的情绪状态。

乔·纳瓦罗,在美国FBI工作长达25年之久,曾长期担任反间谍情报小组的专家。他对于人类肢体语言的研究非常深入细致,FBI很多大案要案,都是依据肢体语言破获的。乔·纳瓦罗研究发现,人的肢体语言会在无意中暴露自己的情绪状态。

当人们高兴时,腿脚会不自觉地做出很多小动作。这些动作通常会表现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腿脚左右摇摆、上下摇晃,另一种是腿脚上扬或者其他背离重力的腿部行为。尤其是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腿脚就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说,久别的情侣相见时,那种抑制不住的激动会让他们的双腿与双脚不停地抖动或者蹦跳。

当人们感到满足或者幸福甜蜜时,双腿就会欢快地不停摆动和颤抖,就像一个要去游乐场的孩子一样。在棋牌室,如果一个人抓了一手好牌,或许你从他的上半身看不出激动的表情——因为这是人们惯于隐藏自己的手段,但此时他隐藏在桌子底下的腿脚很可能会不停地摆动和颤抖。

人们高兴时,走路也会洋溢着一种幸福。热恋中的情侣是如此,孩子期盼着去迪士尼乐园也是如此。处于兴奋的人,浑身充满了力量,好像已经失重,尤其是腿脚会时不时地上扬。但是,这种行为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人比如一名女士在接到电话后,右脚脚跟着地,但是其他部分却向上翘了起来,脚尖指向上方。通常不会有人注意到这种行为,或者认为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动作。但是,有经验的FBI探员一眼就看出这个人肯定获悉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如果你走到她的身边,很有可能会听到诸如“是吗?”“太好了!”之类的话。

在一群正在站着交谈的人中,有一个人正在眉飞色舞地向众人讲述有趣的故事,为了强调重点,他可能会不断地重复一个动作——就是身体不自觉地向上挺拔,脚跟一直维持一种似乎就要离开地面的状态。周围的人也会发现此时的他,显得与众不同,但是很难发现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变化。这是他下意识状态下做出的动作,这种动作表示对方正乐在其中。但这种行为几乎不会在忧郁的人身上发现,所以说,一个人的身体最能表达他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高兴时,整个身体都在抑制不住地上扬,或者想要左右摇摆。

有人也会怀疑以上那些动作有可能是装出来的。的确,对一些很善于伪装的人来说,这并不是难事。但是,一般人并不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这些微小的动作,即使做了,也肯定会露出一些马脚,动作看起来会很生硬、做作。比如一个并不情愿与对方打招呼的人是很难让人感到热情的,因为他的手臂上扬的时间太短。而且眉毛是下弯的。可以说,一个人背离重力的行为是一种积极情绪的表达。此外,FBI提示,背离重力的行为也是一种起跑姿势。在做这个动作前,一个人平放的脚会做成预备跑的姿势,后脚跟离地,重心落在脚掌上。这也是一种行为线索,说明这个人将要做某些大动作了,而这些动作需要腿脚的配合或者对方可能有离开的意愿。

在依据腿脚动作判断对方的情绪时,一定要把腿脚的行为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判断。比如一个人天生就具有多动症,那么便不能以他腿脚的晃动来判断其是否快乐;如果一个人双脚晃动的速度变快或者幅度增大,而且是发生在他听到某件事或者获得某些信息后,那么这很有可能就是他对这件事情非常满意的信号。在某些情况下,双腿的晃动也是人们不耐烦的表现,比如学生们在听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时,腿脚的动作就会加多,这是他们希望事情早点结束的表现,而并非是他们愉快情绪的表达。3用积极向上的好心态击溃烦恼情绪

FBI心理专家告诫大家,要适度调控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具有两面性,适度的情绪可以将人们的行为引向积极方面,反之可能会将行为引向歧途。

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都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今,积极心理学已经被定义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一门心理科学。

这门新学科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心理学家发现,如今许多心理学的研究都被指向消极的方面,比如在情绪心理学中,人们感受的负面情绪往往多于正面情绪。而众多的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心理学应该是让人们了解自身心理,给大众带来正面能量的一门学科。因此,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积极心理学可以带给人们什么呢?

首先,积极心理学可以让人转变对一件事的关注视角。人们会发现,自己关注什么,事情往往就会朝着自己关注的方向去发展。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潜意识里去关注事件的负面信息,那么这件事最终就会变成令人产生烦恼情绪的坏事;反之,如果一个人关注的是事件的积极面,以积极的态度去看这件事,那么这件事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演变成一件好事。而且,一个人用积极心理去判断、解决问题,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理防护能力。这种防护能力就如同电脑上的一道防火墙,将外在的负面情绪都过滤掉,帮助人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事情思考事情,而把消极的心理状态忽略掉,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产生烦恼、压抑等负面情绪时,大都是因为在某件事或某个人身上发现了负面问题,并没有看到一件事所产生的积极因素。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它的好处也会有坏处,好的事情也许会带来厄运,而看似坏的事情,也许刚好会促成一件好事的产生。关键是经历这件事的人,怀着怎样的心态去看它。如果带着负面的情绪去看,看到的自然是坏事;但如果带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它,那便是好事。坏事叫人苦恼,而好事则叫人心生愉快。

如果人们想摆脱苦恼的情绪,可以在一件事发生时,主动关注它的积极面,而不是只关注它的消极面。心态积极健康,心情自然也就愉快,烦恼也就无处藏身了。

闻名世界的诺曼·文森特·皮尔博士曾说过:“你想到的是什么样,看到的便会是什么样,一件事本来是有利也有弊的,但是如果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