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13:58:34

点击下载

作者:施祖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循环教育

循环教育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循环教育作者:施祖美排版:KingStar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2-05ISBN:9787509768754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一是城乡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2012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意味着我国目前新增劳动力绝大多数接受过高中阶段及其以上教育。三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比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多1000多万人。四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职在校生和高职在校生分别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建立健全了国家教育资助体系,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建立奖助学金制度。总的来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教育虽然“大”但“不强”,在教育资源投入与使用方面还存在四大问题:教育经费总体投入少;教育资源地区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闲置与浪费现象;教育资源社区共享与社会共享度低等。一 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低

1.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有专家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国家也达到4.1%。中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但实际实现这个目标却是在2012年。

由于在1995年国家新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的要求,从法律上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经费的财政来源,之后10年的教育财政经费和预算内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例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但长期来看,这两个比例的增长速度仍然相当缓慢,从未达到3.5%。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7%,2010年为3.66%,2011年为3.93%,2012年为4.28%。需要注意的是,即便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达到GDP的4%,水平仍然较低,据世界银行2001年统计,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均值的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等中低收入国家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均值的5.6%。印度2003年的教育投入达到了GDP的5%,而美国2003年教育经费占GDP的7.5%,其中政府投入为GDP的5.7%。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投入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2.政府财力与担负的教育责任不匹配。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的教育事权划分格局并没有随财力结构的变化做根本性调整,一些财力薄弱的县级政府无力承担法律规定的教育责任,《教育法》有关教育经费的要求在一些地区落实得不好,不少地区没有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

3.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的水平偏低。2008年我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27.9%,但其中学杂费等收入占23.2%,社会捐赠仅占0.7%,民办教育投入只占0.5%。社会投入教育水平偏低,这和政策鼓励不够有直接关系。

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全国许多学校校舍紧张,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偏高。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学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因无明确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地方的政府投入只够基本保障教职工工资,2008年全国普高、中职预算内投入的比例仅分别为52.3%、55.8%。高等教育在连年扩招和办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原有办学条件已难以满足需要。一些地方高校由于生均拨款标准低,运转困难。公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负债现象比较严重。二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存在地区与城乡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的“四大教育差距”

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然薄弱,政府教育资源投入量较少,主要表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如农村中小学校舍都得要求乡村两级自己解决。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导致该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其对教育的投入无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从学校看,不同学校间水平相差较大,这主要表现在经费与师资配备上,使学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出现的择校现象,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结果。在高等教育中,有“985”高校、“211”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从群体看,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还不高,这主要是由于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教育的经济投入存在差别,导致一些经济收入水平偏低的家庭无法接受比较好的教育,造成阶层的固化。

以义务教育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差距为例,教育经费支出东部显著高于中西部,西部略高于中部,东西部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相比,小学为2.43∶1,初中为2.62∶1;东西部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相比,小学为2.54∶1,初中为2.03∶1;从办学条件来看,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东西部相比,小学为2.57∶1,初中为1.32∶1,东中部相比,小学为4.82∶1,初中为1.69∶1;从师资队伍来看,东中部地区教师队伍素质高于西部,中小学骨干教师比例明显高于西部,东中部比为1.24∶1,东西部比为3.73∶1,并且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为重视教师培训,教师人均培训次数东中部比小学为2.33∶1,初中为1.53∶1,[1]东西部比小学为3.49∶1,初中为2.15∶1。同时,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学校设备差、师资力量差,导致农村学生受教育程度不高,又缺少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社会垂直流动渠道实际上对他们是关闭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恶性循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接受教育机构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收入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下一代的不平等……久而久之,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定化、凝固化,形成了职业的世袭化。

根据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多数公众积极评价近3年来教育公平改善的状况,但仍有26.7%的公众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缺乏信心,有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2]。择校问题的根源在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能够改变命运”语境下的教育显然是指大学教育,曾经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可以获得一系列难得的稀缺资源,在就业市场中的教育精英往往成为稀缺人才。而随着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就业市场化,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原本附加在教育上的利益和福利被剥离了。过去的那些“好处”早已不存在,大学生已经遍地都是。从成本上看,高昂的学费、数年的时间、不确定的未来;从收益上看,大学生就业难、薪酬低、收入有限。当教育不能达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和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时候,教育改变人生命运的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学历越高,收入平均水平也就越高,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均收入是小学学历的3倍以上,是从未上过学人员的9倍。从这项调查来看,“教育改变命运”的结论并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但是超过两成的公众不相信“教育改变命运”,折射出的其实是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信心缺失,其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教育改变命运的显著度下降、周期性加长;但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失衡、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分配不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调“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加强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保障特殊群体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着力缩小教育差距,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三 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呈现出教育资源的相对“富余”与绝对匮乏的状况

在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生源总量逐年减少的大背景下,择校加剧了条件薄弱学校生源的流失。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徙,成为部分农村学校出现“空巢”现象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部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甚至闲置浪费的情况。受学龄人口总量下降以及流向城市现象的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数量不断减少,且校舍老化现象加剧,闲置校园校舍增多,农村教育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据统计,全国农村小学在校生数从2000年的8503.7万人降至2009年的5655.5万人,10年间绝对数量减少2848万人,全国农村小学(含教学点)数量由2000年的59.8万所(个)降至2009年的30.5万所(个),10年间共撤并减少29.3万所(个)。预计今后20年内,全国每年约有12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将保持增长态势,我国农村中小学数量仍会进一步减少。全国农村小学(含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由2005年的38477.6万平方米降至2009年的35121.8万平方米,共减少3355.8万平方米,全国农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从2005年的309万亩降至2009年的267万亩,共减少42万亩,其中不少校园校舍属于“整校”被调整撤并,导致相当部分的教育资产处于闲置、沉淀状态。目前大部分闲置校舍属于砖混结构,由于校舍历时较长,部分建筑质量都达不到现行的抗震要求,安全隐患较为严重,再加上长期闲置缺少管理和维护,年久失修,校舍老化现象加

[3]剧。大批农村中小学校舍闲置浪费,是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新情况。在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化的今天,庞大的闲置校产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些资源的确权、处置和利用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城镇公办中小学校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有的县城学校部分班级学生人数多达八九十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城镇私立学校更成了生源的“抽水机”,导致农村中小学生源加快流失,使学校难以生存。但同时,大中城市公办小学借口本地生源多,不愿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导致这部分群体在大中城市读书困难。四 我国教育资源的共享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教育资源与社区共享度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度也较低,背离当初发展大学城的初衷

当前提倡构建学习型社会,要发展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无论终身教育还是社区教育,都遇到社区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同时社区所在的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却不愿与社区共享,妨碍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小学教育资源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有一些学校比较愿意接受资源共享的理念,愿意向社区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存在经费、安全以及双方责任协调困难等问题,所以资源共享迈出的步伐不大。因此,急需政府出面进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加快社区与学校结对共建的步伐。即中小学校的操场、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等设施,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社区教育需求和学校条件的许可,向社区开放。用于居民(包括在校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社区学校上课、办讲座等。

我国高校一向画地为牢,单位所有制不仅表现在干部教师的编制与工作上,而且表现在学生的学籍及其所受的教育上。这与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大学城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最合适的路径,可是要突破现存瓶颈,不但取决于高校过度行政化问题的消除,更取决于高校教职员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尤其是高校领导思想的解放。与隶属关系、行政级别等问题相比,无形的意识对教育资源共享的限制更严重。开放办学、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我国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应当通过政策、行政、资助等措施,积极作为,推动高校开放办学,主动建构协同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既存在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又存在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这种两难的现实面前,怎样决策才能体现教育机会公平,如何才能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这是加快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教育改革一直是全国上下备受关注的话题。针对教育资源存在的投入与使用问题,如增加向农村与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发展远程教育、提高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度、建设节约型校园……不同的改革措施都指向一个目标: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研究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学术价值。基于这个目的,本书提出循环教育的理念,旨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与社会共享水平,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目前有关循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研究其理论与实践办法,以及实施的范围,推进机制与社会政策等诸多问题的解决。第二节循环教育的概念界定

循环教育理念是借鉴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的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此问题,中国经济学界引进西方循环经济理论,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3R,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等。循环教育就是从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出发,同时兼顾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通过利用行政手段、社会动员与技术手段,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中国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从广义上说,循环教育是指节约使用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说,循环教育是指以教育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利用行政手段、社会动员与技术手段,确保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机会均等,提升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与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一 循环经济的启示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为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落到实处,2008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产业集中区域内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中循环,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即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

1.以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基础,构筑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是经济活动的最小细胞。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构建循环经济微观建设体系。

2.以产业集中区内的物质循环为载体,构筑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生产区域之间的中循环。以生态园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为主要形式,通过产业的合理组织,在产业的纵向、横向上建立企业间能流、物流的集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在废物交换、资源综合利用,以实现园区内生产的污染物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形成循环型产业集群,或是循环经济区,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3.以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为着眼点,构筑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通过建立城镇、城乡之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循环经济圈,在整个社会内部建立生产与消费的物质能量大循环,其中包括了生产、消费和回收利用,构筑符合循环经济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看,这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资源循环再利用主要是通过构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中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通道,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向自然资源的索取,在与自然和谐循环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主要通过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减少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 教育资源及构成

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千百年来,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着、扩展着、丰富着自身精神的和物质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

教育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其归属性质和管理层次区分,可分为国家资源、地方资源和个人资源;按其办学层次区分,可分为基础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按其构成状态区分,可分为固定资源和流动资源;按其知识层次区分,可分为品牌资源、师资资源和生源资源;按其政策导向区分,可分为计划资源和市场资源,等等。

制度作为教育资源,它既可以是市场导向的,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其他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可以是计划导向的,使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难以有所作为。古往今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因各自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同,对于教育资源的属性、价值、用途、利用方法和实现途径等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新资源观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某种资源利用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考虑利用资源的层次问题,在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利用的时候,又必须考虑地区配置和综合利用问题。教育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一种,受教育者(公众)始终是受益主体。因此,自有教育历史以来,教育资源便承载着人类理想和社会公德,被视为厚德的载体。教育资源是公共社会资源和市场经济资源的混合体。教育资源在具备其他公共社会资源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的同时,也具备其他市场经济资源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就是按照市场运作规则,将教育资源的经营、管理、收益等权利,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赋予教育主体——学校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资源的构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育资源除具备社会资源的一般性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以体现公益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性。教育资源的公益性是指公众受益的特性。公众受益是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体现。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这是人们对教育的利益属性和价值特征的基本判断,事实上也是人们从利益归属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教育运行规律的基本概括。维护教育的公益性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是在制定涉及教育的法律法规时,要在保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首先考虑以教育资源的投入使用方式来确保其公益性。教育资源的公益性的实现,是教育本质的根本体现,也是教育资源的核心价值所在。

2.受市场价值规律支配的产业性。教育的产业属性是与工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同时,也应看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群体,具有多重性、类别性、动态性和交错性。教育的属性并不是单一的,它既有传统观念的社会公益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但两者并不对立。教育资源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

3.志存高远的理想性。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寄希望于未来的事业。教育理念、教育方针和教育价值观念,通常直接体现着现实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中国春秋时代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的教育道德修养。战国时代的教育家孟子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浩然之气。唐朝教育家韩愈倡导“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的德育主张,以及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为中国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无不闪烁着教育理想的光芒。

4.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所有的资源积累一样,教育资源也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发明创造,是伴随着教育的传承,一代一代继承而来,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许多先行者教育理论思维的结晶。所不同的是,教育资源的继承总是带有鲜明的公共性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性色彩。教育资源的继承多以社会化公共产品为载体,以精神文化成果为体现,最终为实现教育自身价值服务。教育资源,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核心所在。

5.分布空间的差异性。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管理体制和供给方式的差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教育资源的差异普遍存在于人类教育的各个层面,构成了教育行为过程和效果的差异。在我国,教育资源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也是中国教育差异性的具体体现。教育投入的差异,教育环境及条件的差异,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异,教师收入的差异,师资水平及教学质量的差异等,说到底,都是教育资源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地区和城乡之间明显地、普遍地存在着,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平衡发展,是制约国家教育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

6.构成因素的流动性。教育资源的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资源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还有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变化的因素等。教育资源流动性主要表现在:教师资源的流动、学生资源的流动和经费资源的流动等方面。三 循环教育的内涵

循环的意思是指往复回旋,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教育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教导培育。对教育体制而言,它包括教育资源与受教育对象两个部分。循环教育,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是往复回旋的教导培育,或者可以理解为,教导培育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这里涉及被教育对象与教育资源的循环。本书更多讨论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而不是关于教育对象的不断教育问题。有关教育对象的循环教育问题,终身教育理论已经有很多讨论,但关于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则讨论得较少,这也是本书的创新所在。

循环教育就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为发展全民终身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教学设施资源,如教材、实验器材、校舍、教学体育设施等,以及师资。教育资源在利用时存在时间差与空间差,因此可以供不同群体重复使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资源可以变成电子介质,可以实现重复利用而不会被损耗,从而实现社会共享,以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循环教育就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以减少教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促进全民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发展。1.循环教育的三原则

循环教育强调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会公平,其遵循的原则有三点:再利用、免费共享、循环调配。再利用原则要求对教材、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器材、课桌椅、餐桌椅、学生床等基础设施的循环再利用。旧电脑、桌椅等可以捐给边远学校使用,这也是循环利用的一种方式。教育资源再利用是资源节约与加强环保的重要措施,这对于培养中小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和环保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资源是由公共财政投入,所以在使用上应当贯彻免费共享的原则。如图书馆资源、学校体育设施可以与社区共享。教学影像资料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属于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应当免费共享。免费共享原则要求属于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应当做到校级、城乡、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无偿共同使用。例如,图书馆资源、学校体育设施可以与社区共享;教学文字影像资料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等。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就是大学城的兴建。大学城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共享的园地。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大学城里办学,不仅可以共享水、电、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体育、休闲、娱乐的场所,图书信息等资料,以及生活后勤服务设施等硬件资源,而且同样可以共享软件资源——高素质的教师可以轮流到几所大学执教,学生可以走进其他大学的课堂选修自己喜爱的课程。大学城内这种资源的共享能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各自办学的资源重复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

教育资源循环配置。循环调配原则主要针对当前地区教育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其中主要是师资力量差别大,针对此问题,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从教师录用与流动、教师收入校际均衡、职称职务评优等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师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定期支教、送教下乡,强校弱校结对帮扶等活动。针对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城市与发达地区的优质师资完全可以采取到农村或边远地区支持,每两年或三年轮岗一次。退休的教师也可以到农村与边远地区支教。2.循环教育实施的三大空间

从教育资源循环利用的实施空间来说,即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包括三大空间领域:学校内部的小循环,社区中循环与社会大循环。学校内部的小循环,实施地点在学校,如学校图书资料、实验器材等可以重复使用,特别是学生手中的教材也可以重复使用。社区中循环,其实施空间在社区,如教育资源是由公共财政投入,在使用上应当贯彻免费共享的原则。学校图书馆资源、学校体育设施可以与社区共享。另外,属于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应当免费共享。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存在城乡配置不均的现象,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镇地区,从教育均衡发展角度,教育资源应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社会大循环,其实施空间是跨地区的。中国存在严重的地区发展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国民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发达地区要支持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如向西部地区捐赠图书资料与实验器材。教育资料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利用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这也是循环教育实施的重要空间。四 发展循环教育的意义1.促进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我国教育经费每年投入量现约占GDP的4%,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若从人均教育经费占有量来看,我国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近来教育经费投入量在不断增加,但教育资源利用仍存在效率不高与地区分配不平均等问题。教育的循环也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教学器材的再利用、校舍资源的再利用、教学资源的社区共享、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共享、师资配置的循环流动,这都大大节约了教育成本,让不多的教育资金能更好地被利用。而且循环教育使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提高了全民的整体素质(包括知识素养和德育素养),人们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发展。2.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是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城乡差距显著。农村中小学的撤并政策更是将教育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所有好的教育资源,不论是教师人才还是硬件设施都在城区学校,农村能负担起学费的家庭都将孩子送到力所能及的好学校中去。而在农村,大部分家庭勉强能支撑孩子在附近的学校就读,但是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工资待遇又差,教学任务又艰巨,导致教育人才的极度缺乏。同时,农村条件本身就差,缺少经费,因此硬件设施也跟不上。通过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利用率,节省开支,将教育经费真正用在教学的需求上。3.促进全民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发展

当前发展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都面临着教育资源紧张,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问题。在发展社区教育中,所需社会资源包括显性的资源和隐性的资源。显性的资源是指社区内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资源,隐性的资源指社区管理效能、文化建设、归属感,以及社区参与度与凝聚力,社区教育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等。但是,社区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运行机制的不流畅,造成社区资源特别是社区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大量闲置或浪费,加上社区教育从数量到能力上都不能满足社区需求,造成目前的社区教育不可能满足每个社区、每个居民的现实需求,不可能保证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导致社区教育管理的二元矛盾,使社区教育难以形成规模,也难以做大做好。同时,社区教育项目单一或社区教育活动脱离学习的实际需要,不能满足居民学习的愿望,造成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凝聚力低,隐性的资源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见图1-1)。图1-1 循环教育概念第三节相关研究回顾与本书研究思路

循环教育问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本书将从经济学的效率视角,社会学的公平视角对我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公平配置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国民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别是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 相关研究回顾

关于落实循环教育发展理念,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与共享水平,目前多是将两项研究分开,前者主要是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角度出发;后者则是从提高教育资源社会共享水平出发。

许多论文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形势,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影响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制约着高校的发展。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降低办学成本,减少人、财、物的浪费,建设节约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在“十一五”计划中曾提出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建设节约型学校,就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是指教育资源,而且是指广义的学校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指出,建设节约型学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统筹整合校内资源,努力降低办学成本,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公共服务、基建、科研和后勤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深入推进改革,要建立有利于节约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建立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管理制度,把节约指标列入校内各部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要加强节能节约资源新技术的运用和研究开发。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强节能节约资源新技术的开发,在科研规划、课题安排、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教育部将对重大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提供支持和加大协调力度。

教育部要求,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节约管理。学校各项办学活动都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追求不必要的高标准,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要大力加强对水、电、气和教室、实验室、学生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的使用和管理,挖掘各种资源的使用潜力,不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教育部门对其拥有的资源打破现有界限,实行共同享用。它不仅包括师资共享,而且包括教学仪器、设备的共享和教育信息的共享等多种形式和内容。教育资源共享主要有教育环境资源共享、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和教育人力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水平,研究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网络虚拟空间共享、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以及学校与社区共享教育资源等。

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是实现跨地域共享的有效办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信息化也随之飞速前进,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在世界各国陆续开展。国外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尤其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其发展已经具备相当规模。

教育资源还可以通过区域教学联合体来实现。区域教育联合体可分为区域内教学联合体和区际教学联合体两大类,其中,区域内教学联合体又有大学城模式和同城高校联合模式两种主要类型;区际教学联合体也可分为跨区域高校共同培养模式和校外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两种基本类型。具体操作措施有以下几种。

1.允许跨校选修、辅修,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实施跨校选课是建设大学城区域教学联合体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让大学城内的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应当允许学生跨校选课。跨校选课必须在学分互相承认的基础上进行。所有跨校课程在网上公布,学生在网上向开课学校申报,经过学校审查后确定选课名单。这种开放式的学分管理体系,将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

2.建立大学城师资中心,实行教师资源共享。优秀教师跨校兼课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应打破教师一校所有制和只能为本校服务的旧体制、旧观念,积极建立教师人才资源共享机制。高校之间可互聘教师、开设名师讲座。进行骨干教师教学交流,提倡教有余力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跨校授课。在联合体的教师互聘制度趋于成熟后,可建立新进师资用人新机制,即建立大学城的师资中心。

3.实行图书馆、实验室等物力资源共享。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首先要做到图书馆书籍的整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高校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各院系资料室之间采用“通借通阅通还”,同时为学生办理“通用借书证”。各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也是首先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管理数据库。

4.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整合大学城内的专业和学科。教育资源共享从学生跨校选课和教师跨校兼课起步,但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应当体现在大学城内各校专业和学科的整合上,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实现学科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二 本书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理论视角

我国人均教育资源存在投入不足、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低、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严重不均衡、地区与城乡存在差异的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现有教育资源还存在利用效率低和浪费的情况。如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促进中国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循环经济理论的启发,本文在此提出循环教育的理论,认为通过资源再利用、资源共享、资源循环配置三原则可以提升中国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教学设施资源,如教材、实验器材、校舍、教学体育设施等,另外是师资。

本书研究总体思路是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指导理论,再到对实证对策的研究。在提出问题和循环教育理论后,在指导理论选择上,主要以教育公平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目前在学术界用循环教育理论来统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的研究还不多见,这也是本书重要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归纳国外在发展循环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作为中国发展循环教育的借鉴。接着探讨循环教育与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指出发展循环教育可为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在实证对策方面,主要分教学器材的再利用、校舍资源的再利用、教学资源的社区共享、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共享以及师资配置的循环流动等内容。最后的总结,着重探讨发展循环教育所需要的行政、社会与市场三种机制以及推进循环教育理念与实践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等。

本书主要研究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与社区共享问题,其中,既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也考虑到教育公平问题。因此,涉及的相关理论主要是循环经济理论与教育公平理论。循环教育理论上节已做介绍,在此主要介绍教育公平理论。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成功的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的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公平、平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其实质是人们在教育领域中对全社会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做出公平的分配,而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实质是在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支配下,资源配置主体通过制定与调整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来进行教育资源调配,为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不同子系统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达到相对公平的状态,并最终落实到受教育者个体对教育资源的使用上,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教育资源配置包括质(即资源配置效益)与量(即资源配置数量)两个方面。

如何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主要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从根本上来说,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实现,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来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是现实和首要的选择。具体包括:(1)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制教育。(2)完善支付转移制度和优惠政策,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持,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使资源配置合理化。(3)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国家多年来一直实施的“对口扶贫支教工程”“希望工程”“春雷计划”“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已经使贫困地区农民的子女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对此应该坚持推进。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在管理上应建立机动灵活的入学体制;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政府要在确保他们获得教育机会的前提下,减免部分甚至全部学费。此外,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贷、奖、助学金等制度,确保受教育者从形式公平向实质公平迈进。(4)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优化全国高校的布局,改变我国高校分布不平衡的状态,处理好考试公平和区域公平的关系。要制定相对合理、规范的收费标准,等等。

2.合理地公平地配置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不同教育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特性和要求,教育不公平的实际情况也各有差异。因此,不同的教育阶段应体现出不同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要求:(1)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均衡发展”的方针,体现义务教育以公平为主的价值属性。它包括三个层面,即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义务教育均衡主要体现为小学教育质量、初中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均衡,后者包括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等若干方面,主要体现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2)在高中阶段,要缩小高中入学机会在城乡、地区及阶层的分布差距和高中生均经费的地区分布差距,消除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但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的确具有社会分层功能,是教育公平状况的一种度量,因此我们在实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分流和能力本位的选拔性制度的同时,必须重视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努力缩小高中阶段现存的教育差异以及教育不公平。(3)高等教育阶段应遵循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竞争的公平准则。当前,影响这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包括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高中教育的数量、结构和教育质量,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就业状况等。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集中在入学机会上。这就需要我们对教育政策、规划、管理体制、投资、教育资源配置等进行改革完善,为高等教育公平竞争提供制度保证与公平的教育机会平台。

3.实践循环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与共享水平。本书提出循环教育的理论,认为通过教育资源再利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循环配置三原则可以提升中国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四 本书研究方法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具体采用的方法包括:一是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及互联网等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加以分析与研究。二是文本分析法,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权威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法律文本,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分析其中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及具体要求。三是实地调查法,为更好地了解福建省循环教育发展的真实现状,在省内选择能体现城市教育、农村教育、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的约10所中小学校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四是访谈法,共选择20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及教育、财政及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针对福建省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约半小时的访谈,并根据情况,召开两到三次小型座谈会。五是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循环教育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进行剖析,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六是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欧洲、美国、日本等循环教育发展的做法与特点,总结成功经验,以资借鉴。七是统计分析法,统计2001~2012年国内公共财政预算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教师、校舍与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总量及其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并与发达国家对比,分析我国循环教育的发展空间。八是分析归纳法,研究分析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并合理分类,根据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归纳国内外循环教育中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1.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注重对研究对象的理性分析,实证分析注重对研究对象的客观分析。本书将从资源配置均衡与效率的角度探讨循环教育问题,既要从经济学的效率视角、社会学的公平视角、管理学的交易成本视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又要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力图提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有效对策。

2.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是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数量分析方法的总称,是对经济社会活动描述的量化和精确化。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定量分析有利于对各种变量的把握,为宏观上进行定性分析提供可能。而定性分析能减少定量分析的复杂性,更好地把握循环教育的运行态势,包括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与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我国循环教育的研究中,要善于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3.注重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是指考察研究对象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和规律。动态分析是指考察研究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显示出的各种发展、演变规律。本书以循环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都必须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进行考察,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我国循环教育的趋势。五 全书各章主要内容简介

本书整体结构分为九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该章主要介绍本书的选题背景、概念的解释、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文献综述与评价等。

第二章,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循环教育发展状况。通过对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循环教育研究的一般性综述,摸清循环教育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动态。从制定循环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多渠道筹措经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概述国外循环教育的政策实践,总结国外特别是欧美日发达国家循环教育政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等。

第三章,终身教育、循环教育与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是当下强调的群体教育的形式。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动员家庭、社会组织、企业和社区为终身教育提供平台和途径。建设终身教育社会,必须推进循环教育,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与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让更多的人享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落实循环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最佳空间是社区。

第四章,教学器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教学器材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学校教学器材资源也存在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该章主要从教材资源循环利用和实验器材循环利用两个方面探讨此问题。

第五章,闲置校舍资源的再利用。随着福建省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农村孩子开始集中到乡镇中小学就读,越来越多的农村校舍开始闲置。对于闲置的农村中小学校园校舍,建筑质量较好,产权属于国有资产的,应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如调整用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勤工俭学、实训基地、教师周转用房等;教育系统不再使用的闲置校园校舍,根据其使用特点,可调整用于农村公益性事业;对已明确产权归属,且不适合用于教育等农村公益事业的闲置校园校舍,可以依法置换、变卖、出租,所得收益根据闲置校园校舍的产权归属进行分配。对不能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处置的闲置校园校舍,其土地和房屋资产属国有的,由县(市、区)政府依法收回,属农村集体所有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第六章,学校教育资源的社区共享。目前各地正在探索的中小学教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的制度,也许能帮助解决社区居民休闲空间不足等问题。即中小学校的操场、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等设施,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社区教育需求和学校条件的许可,向社区开放,用于居民(包括在校学生)有组织地进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社区学校上课及开会、办讲座等。

第七章,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共享。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共享范围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梦想,从印刷术发明,人们得以用纸张作教育资源的载体,使知识传播更加便利。19世纪以来,从广播、电视,再到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使用,教育资源共享的载体不断创新,共享空间也越来越大,其中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开放远程教育以及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机制。

第八章,师资配置的循环流动。随着教育差距尤其是城乡教育差距日益悬殊且进一步扩大,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消除教育差距必须从教育资源配置上着手,其中师资均衡配置非常重要,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应当是推动师资在城乡之间的有序流动。

第九章,循环教育的推进机制和支撑体系。循环教育的推进机制包括行政机制、社会机制与市场机制,需要政府、社会与企业共同参与;循环教育的支撑体系包括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社会管理和监督的支撑以及技术支撑三个方面。[1] 刘芳、史亚娟:《我国义务教育县域均衡持续推进 城乡间教育经费支出水平比较均衡校际差距值得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系列报告》,《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5日。[2] 杨东平主编《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 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2010),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第二章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循环教育发展概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