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思维:打造企业网红型领导力(打造新型领导力,以情感为载体,化营销为交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1:07:41

点击下载

作者:陈金平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头条思维:打造企业网红型领导力(打造新型领导力,以情感为载体,化营销为交流)

头条思维:打造企业网红型领导力(打造新型领导力,以情感为载体,化营销为交流)试读:

导言PREFACE

企业家领导力中的头条思维

这是一个人人都争着上头条的时代!上了头条,也就提高了宣传力和影响力,还代表着更高的说服力。

如今,企业家领导力的明星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更是企业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拿出手机,打开网络和微信,上下刷一刷,除了娱乐明星八卦、各种销售信息,相信更多的是商界大佬的消息。翻得多了就会发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企业家一天比一天多:董明珠、雷军、张朝阳、罗永浩、李开复;连股神巴菲特、GE的韦尔奇、苹果的库克、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都是知名网络人士……一次次的露脸,让他们的个人品牌价值极大提高,更给企业成功加分:

网红型企业家可以更好地连接消费者、员工和投资人。

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喜欢使用社交媒体的企业家的公司产品。

如果企业家使用社交媒体,消费者往往会更信任这家公司。

很多消费者认为,使用社交媒体的企业家具备更强的领导力。

如果企业家或老板喜欢使用社交媒体,员工会觉得老板更具有领导力。

网红老板会让员工更有灵感去执行并超越,而灵感和指引作用将使员工更愿意留在企业里。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本质上来说,网红型企业家就是,企业家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去接近消费者、倾听消费者,把个人魅力和品牌打造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情感为载体,化营销为交流,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信任你,继而信任你的产品。

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成为网红!21世纪的今天,领导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企业家一定要明白: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互动、交流、连接,可以为企业创造无形价值,不触网的企业家可能彻底落伍。

那么,什么是真正具有头条思维的企业家领导力网红化呢?或者说,企业家如何通过网红化来提升领导力?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自媒体盛行的今天,这不仅是个“技术活儿”,更少不了企业家的深厚的个人修为——而这也正是本书所讨论的内容。

在“我要上头条”的时代,企业领导也要具备上头条的思维——成为网红,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关注你及你的产品。如果你想做一个具有头条思维的网红领导、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就从认真阅读本书开始吧!第一章头条思维放大企业价值与品牌影响力

提升企业价值与品牌影响力的先决条件是赢得公众关注度,而头条思维的本质就在于赢得关注度,因此头条思维的作用不可小觑。企业价值与品牌影响力与企业家个人密切相关,作为决定企业未来的企业家,拥有头条思维并运用头条思维,不仅可以引起公众关注,放大企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而且有助于自己成为网红企业家,打造网红型企业家领导力。头条思维创造最大传播价值

仔细留意发展迅速的企业就会发现,几乎每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屹立着一个巨人,都有具备极佳宣传力的企业家品牌。他们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品牌形象,宣传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而头条思维的首要作用就是,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传播价值。

马云为什么会这么红?原因无非有这样几个:一是有钱,经常会在网络上跟王健林抢首富;二是BAT这三个字母本身就自带话题和流量包,从2013年开始马云就越来越红,这与近几年BAT颇受关注有着密切关系;三是马云有着很高的情商、口头表达能力强,网络上到处都是马云的创业语录、演讲等。

在过去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人们的眼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进行一场厮杀,甚至还可以跟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将营销氛围炒热,达到双赢的目的。而如今,运用好头条思维,就能赢得员工的信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理顺和加强劳资关系、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同时,更能提高企业的推广和宣传效果。

2013年新年,一则形式新颖的广告迅速在网络上蹿红,吸引了众多人群关注的目光:“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知道,这就是“80后”CEO陈欧为聚美优品代言的广告。此则广告一进入网络,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走红,并被网友改编成各种版本,同时陈欧也被推向了网络的顶端,一夜成名。

现在想想,也许当时很多人都不是因为聚美优品而知道陈欧,而是先知道了陈欧才知道了聚美优品。而这就体现了头条的巨大传播价值。

说到品牌传播,过去多数企业使用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宣传方法,能从自身着眼的企业少之又少,能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去带动企业及产品的企业家更如凤毛麟角。为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企业不惜重金聘请明星代言人,在各大电视台与其他企业争得头破血流,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实,与其费时费力将自己辛苦打拼而来的江山命运交给他人,不如将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转变思维,只要具备头条思维,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陈欧的智慧就在于,他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成功上了头条。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打造优质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更要打造企业家的个人影响力,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社会声望。具备头条思维的企业家,会用自己的个人品牌向他人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期望,会将自己直接呈现给消费大众,会将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一起呈现给大众。一旦人们对企业的头条信息有了了解或者认可,企业的宣传效果也会大大增加。这种传播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优秀的企业家都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甚至是行业的代言人。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除了“80后”的陈欧,连柳传志、王石、马云、俞敏洪等行业大佬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争夺人们的眼球。他们的个人品牌已经超越了企业本身,个人品牌所营造的社会影响力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也得以提升。

在移动互联网等高新行业和很多传统行业,以自媒体为代表的企业家自明星,被一波抓住机会的企业家视为给企业提供了一次新的营销机会,并且运用灵活,成本可控。企业家之所以能够成为自明星,是因为企业家善用新媒体赢得关注,而赢得更高关注度正是头条思维的本质所在。关注度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影响力。

正是企业家拥有和运用头条思维,不仅使企业家自己成了明星,吸引了公众眼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营销不佳的局面,重新在社会和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营销的目的就是与用户进行沟通,而企业家运用头条思维进行营销对现代企业来说其作用是巨大的,因为营销并不是直接销售,而是实现组织对外部忠实用户、潜在用户有效交流的新型沟通方式。举个例子,如果某公司在自己的微博或微信公众平台上打出一个广告,说“今日产品全都半价”,这本质上是促销手段。

当然,企业家运用头条思维进行营销绝不是为了时不时地来一次促销,因为头条思维的本质是赢得关注度,头条思维引发的不只是单纯的网络应用或者新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新的沟通方式,旨在帮助企业在与利益相关者的交互中寻找新的模式和方法,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实现最高效的沟通。因此,企业家运用头条思维进行营销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企业家来说,头条思维的传播价值要比传统媒体的传播价值大得多。无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诸如搜狐的张朝阳、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罗辑思维”的罗振宇等,他们都通过自媒体把自己打造成某个领域的自明星、专家型网红,赢得了关注度,也实现了传播价值最大化,堪称运用头条思维的高手!

总之,企业家运用头条思维进行营销,不仅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简单补充,而且是带有颠覆性的改变,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和社会文化的体现。运用头条思维进行营销不仅能改变消费者生活方式和对产品与服务的再次认知,同时也能使企业获得市场博弈的主动权以及重新洗牌的机会。这是头条思维创造最大传播价值的意义所在!头条思维是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不管是娱乐明星,还是普通大众,甚至是企业,只要占据版面头条,就能赚得足够的眼球。今天,在个人新闻领域,“今日头条”成了新闻争夺战的大赢家,与四大门户客户端平起平坐。然而,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同样需要上“企业头条”。

企业上了头条,就可以获取足够的客户信息,洞察客户需求,发现更多销售机会。

从用户需求出发,解决困难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具备头条思维,也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收集和决策工具。

做好产品(广义的产品也包括服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好产品是硬道理,而衡量产品好坏的一个硬性指标是用户对这个产品的关注和赞许,关注度高并且赞许有加的产品和服务才有市场。由此可以说,注重以“第一”吸引人们目光的头条思维是做出好产品的前提。

当然,这里要把握两个关口:质量关和推广关。

运用头条思维做好产品,产品质量是第一关。从产品生产那一刻起,有头条思维的企业家就决心“坚决把好产品质量第一关”,因为他很清楚,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产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头条思维注重关注度,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才能引来消费者关注,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做好产品质量管理。其要点如下:

1.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以“好人品制造好产品”的品质理念为依托,设立质检部门,严把产品质量关。

2.完善产品标准和严格的品质控制,产品的各项指标要符合国家规定。

3.实现标准统一的生产流程。从材料的选用到加工的每道工序都要按照既定的生产流程操作,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

4.组织质量月度例会、质量管理年会,促进典型问题解决和重点工作的实施,总结质量管理经验。

5.加强数据统计分析,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使产品质量信息沟通更加便捷,提高质量数据采集、分析、控制的信息化水平。

6.通过宣传、培训等质量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形成全员关注质量的氛围,培养公司质量文化。

运用头条思维做好产品,产品推广是第二关。这里说的产品宣传推广,其实讨论的是领导者在营销层面做决策的问题。身为企业负责人,做营销决策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闭环。

建立一个闭环有四个原则:

1.整个闭环的节点要越少越好,避免用户流失。比如一个智能硬件在微信上推广,可以找人来使用,然后分享用这个硬件的体验。这种体验式营销可以很好地说服消费者,能让看到你东西的人都能够买到你的产品。

2.活动难度越低越好,活动越简洁效果越好。

3.人群覆盖越小越好。每一步营销只针对一个很精准的人群,这是精准营销的主旨。

4.节奏要越快越好。短时间内把一个渠道的性价比做到最高,这是营销最好的方式。企业家要善于运用头条思维

在“人人都是世界中心”的自媒体时代,企业家不仅要有头条思维,更要在实践中运用头条思维,充分发挥“企业家就是企业最好的广告”这一优势。

上头条是产品推广的最佳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一大笔宣传经费,还能实现产品的大范围快速传播。每每看到雷军、马佳佳等人轻松上头条,很多人不仅会羡慕嫉妒,更渴望熟练掌握上头条的成功秘诀。其实,说难也不难,只要运用好头条思维,你也可以上头条。

说到头条思维,首先要提的就是“三个爸爸”,因为它的成功就是因为成功运用了头条思维。

总结自己上头条的经验时,“三个爸爸”创始人戴赛鹰这样总结:

第一点,要想上头条就要主动参与到具备上头条潜力的事件中,只靠企业的影响力是无法抢到头条的,必须紧跟趋势。“三个爸爸”之所以能够成为热点,主要还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众筹方式,而众筹又是当时创业圈的热点。在众筹中成了核心案例,自然也就有了上头条的可能。

第二点,要想上头条,还要将企业的事情变成大家的事情,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三个爸爸”与京东众筹、创业家联合打造了首个千万级众筹案例,使京东和创业家将“三个爸爸”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

第三点,必须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倾注到这一件可能上头条的事情中。“三个爸爸”不仅调动了牛文文、江南春等大佬,还投资人人脉使薛蛮子、包凡等人成为天使用户。同时,三位创始人还向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发了求助信息,请他们给予支持。想要上头条,就要放下面子,全力发动朋友圈。

第四点,要找到能调动大家关注度的社会事件。在众筹过程中,“三个爸爸”与著名演员那威进行了一次现场辩论,主题是“空气净化器是不是精神产品”。结果,让“三个爸爸”从创业圈走向了大众,进一步提升了“三个爸爸”品牌的关注度。

当然,除了“三个爸爸”的经验,“好奇心+正能量”的产品也是上头条的关键。

在上头条这件事上,不能太在意“如何上头条”,方法决定结果,而不是目的决定手段。不管进行任何形式的传播,都应基于产品。

什么是产品?制造+认知=产品。同样是一杯咖啡,装在星巴克和麦当劳的杯子里,价格就会相差很多,咖啡没变,仅仅是因为杯子变了。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真正有价值的是“好奇心”,再加上“正能量”,更会让人们产生共鸣。

在“内容为王”时代,在自媒体平台生产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吸引受众持续关注,从而创造持续的影响力。在实操上,企业家要能提供“干货”,即趣味化的原创知识,还要主动参与热点事件讨论、讲述有人情味的企业微故事等,此外还要建立内容生产的矩阵,即包括企业官网、企业领导人账号、产品账号及一些企业外的行业领袖的账号在内的一个矩阵。在运作思维上,是一个以企业家自媒体平台为核心的头条思维,企业家对内对外信息输出与互动都将纳入其中。

有个性才容易被人记住,也有助于维护关系,因此企业家头条思维在自媒体中的运用要注重塑造个性。自媒体中被强调的应该是“自”,是个人,多倾向以个人角色即“活人”为定位,强调魅力和个性。基于这种理念,企业家自媒体更应该注重在传播中塑造人格化的特征,而抛弃作为企业机构的抽象的面目。

著名的自媒体人罗振宇认为自媒体的本质是虚拟人格,而不是信息的集合,自媒体最后一定是用魅力人格来影响受众的。企业家自媒体要根据产品属性和企业文化,树立一种独特的气质。要将企业机构简化成一个人,用个性化的思想、情感来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所谓人无完人,人格化的企业自媒体也不求面面俱到,如果力求完美,反而会失去个性。没有个性的自媒体产生不了吸引力。

总之,“自媒体+头条思维”的方式能让企业家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代表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更清楚地指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消费者也喜欢这样的引导性购买方式。未来,无论是对企业家个人还是对企业组织来说,“自媒体+头条思维”的宣传和营销方式将带来巨大变化,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头条思维成就网红企业家

互联网的出现,让知识不再匮乏,借助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自己想获得的知识,打破了知识经济时代“专业”的原有界限,建立自己的专业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是一种快餐文化,让人们在具体内容上的停留时间上越来越短,减少了人们的长时间关注度。

知识不再昂贵,如何才能占有用户时间?互联网时代,短缺的不再是知识,而是时间和注意力,注意力经济时代悄然来临。

从概念上说,注意力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的经济模式。

在注意力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例如,“超级女声”之所以火爆,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注意力经济。“超级女声”在宣传推广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方法。例如,用广泛

的参与性吸引注意力;“利用争议”造势来吸引注意力;以多元化规避风险吸引注意力;以另类的“审美”标准吸引大多数普通观众;巧借他力,整合资源等,从而将人们的注意力发挥到了极致。事实说明,大众只有对某种产品注意了,才有可能成为购买这种产品的消费者。

每个企业家都要具备网红的潜质!

当种橙成为新闻热点时,褚时健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励志橙”重新刷新了人们对他的认知。从“红塔山”到“褚橙”,70岁老人的二次创业故事迅速被广为疯传。作为一个东山再起的企业家,褚时健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网红,成了一个励志符号。

褚时健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但他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个人成功的答案。褚时健的励志精神和文化符号给“褚橙”打上了独特的标签,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吸引,并且滋生出一种对褚时健的敬佩和信服。在很多消费者眼中,“褚橙”是具有一定温度和亲和度的产品,吃“褚橙”就是肯定和支持褚时健,“褚橙”一炮打响。

由此可见,企业家站到台前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往往可以发挥广告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其吸引的眼球更集中、更持久。争夺了公众的视觉,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就容易在消费者群体脑海里的品牌排序之中抢先冒出头来,获得好的销售业绩。想想看,有多少人是因为喜欢张瑞敏、柳传志,所以喜欢海尔、联想?再想想看,张瑞敏之于海尔,柳传志之于联想,他们的传经论道每年要为企业节省多少广告费?

作为教育界一大巨头,俞洪敏一直都在积极地在各媒体场合抛头露面。他不仅为公司做宣传,还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包括演讲、慈善等。俞敏洪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严重的“网红”,主要就在于他擅长输出价值。为了跟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新东方出版了一系列励志书籍;同时,还通过演讲与受众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网红型企业家是非常有力量的,在商业社会里,最值钱的货币就是信任。新东方当时主推的“明星老师”概念,更是“网红经济”的一种呈现形式。

注意力经济注重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其重要的手段就是视觉上的争夺,这与头条思维的赢得关注度可谓殊途归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企业家的头条思维完全可以成就一个网红型企业家。

网红与“粉丝”互动并形成黏性,就能赢得关注、吸引注意力。注意力是领导力也是生产力,更是财富,每个企业家都要有头条思维,要让自己成为网红型企业家。第二章头条思维模式成就 网红企业家

具有头条思维的企业家选择做网红,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企业家的自身影响力,以此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企业的品牌传播。这一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企业家们不断登上头条,不断制造话题吸引人们关注,不断发声引领社会舆论,这也是新时代企业营销宣传方式对企业家的新要求。一个拥有头条思维,有情怀、有文艺范儿的企业家,往往更容易成为网红企业家。在这里,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捧的网红企业家。马云——全球价值典范

阿里巴巴创始人兼CEO马云自早年出道以来,凭着流利的英语、“外星人”的外貌、逆天的演讲水平、坦率的性格以及玲珑剔透的悟性,迅速成为老小通吃、中外闻名的全民偶像。

马云早在创业期间,就注重自己的品牌传播,最早通过当时的央视《东方时空》的编导樊馨蔓,录了《生活空间·书生马云》纪录片,至今仍广为传播。在那集纪录片里,马云坐在北京的公交车上,看着路边摇曳的灯火,动情地说道:“再过五年,你们都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果不其然,五年后的马云已成为全民创业偶像,借助《赢在中国》,其直击心灵的点评迅速走红。

在社会活动方面,马云参加了很多立意高、影响力大的活动,比如出任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APEC资源工作委员会主席,出任全球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理事,向自己的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捐赠1亿元,等等。马云与全球政要广泛联系,比如克林顿早在“西湖论剑”时就是座上宾,受默克尔邀请在德的英文脱口秀,与卡梅仑在上海的自拍,与奥巴马在APEC峰会的爆笑对话,都起到了广泛的“吸晴”作用。

此外,马云进军娱乐圈,成为华谊的股东,与赵薇合作,马云的光芒早已盖住了众多娱乐大腕。在马云势单力薄之时,更是借助金庸的名头搞起了“西湖论剑”,在金庸迎来92岁生日之际,马云更是发视频庆生。湖畔大学,囊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桃花源油画,跨界进入绘画界,在苏富比拍下3400万人民币的天价。

天下的红人很多,但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如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等,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在精神塑造的外在印象。下面说说马云的网红印象。

马云的个性印象是“率真灵敏”,在他的世界里,不仅有钱。他喜欢武侠小说,喜欢金庸,早年势单力薄之时,曾经借助金庸的名头搞了几届“西湖论剑”。马云热爱太极拳,从河南温县陈家沟请来太极拳高手做自己的师父兼保镖。

马云具有很强烈的使命感,这应该是马云作为全球价值典范最鲜明的体现。使命感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企业,很容易迷失方向,使命感其实就是一个终生奋斗不可达的目标。马云在创业之初,就将阿里巴巴的使命感定义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这一使命感的牵引下,阿里巴巴制定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在阿里巴巴,价值观是决定一切的准绳,招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考核人,都要坚决彻底地贯彻这一原则。从此,不乏激情的阿里巴巴有了越来越明确的方向感。

对于网红创业,马云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事情是这样的:创业,这个词就和歌词里说的一样,是一杯上瘾的毒药,在很多人眼里,创业就是赚大钱的开始,而且是立刻、马上;并且会去不断地炫耀,在短时间内能洞见其中的困难和把产品运转,也就是肯定会交学费。对于在这个过程通过媒体等方式营销自己的行为,我称之为网红式创业。网红是在这个时代以最小的代价成为非授权式公众人物,并通过自我价值观的推荐而获得商业价值的人群。即便不能成为网红,也需要有网红式的创业思维,在策划营销活动、在编写宣传文案、在创造内容的时候都需要极度个性化并且符合用户需要,才能在弯道漂亮地超车!雷军——乔布斯之后,唯有雷布斯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对乔布斯的崇拜不用多说,在雷军的数千条微博中,特别是2010年到2011年间的微博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关于苹果和乔布斯。这也能看出,雷军已经将乔布斯看作自己的榜样,希望让小米成为中国的苹果。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会上,雷军穿着黑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站在台上,如同乔布斯在苹果iPhone发布会上的形象一样,雷军举手投足间都有乔布斯的身影,于是发布会后雷军也获得了“雷布斯”的称号,对此称号雷军也几乎默许了。

雷军在大学时代就已是百万富翁,在金山时已是IT界的风云人物,彼时的周鸿祎、马化腾还对雷军高山仰止,而刘强东还在中关村苦哈哈地上班。虽然那时雷军足够努力,也足够成功,但始终在二线企业家的阵营里徘徊。直到小米的横空出世,那场破空的演讲,成为此后所有手机发布会的模板,后来者黄章、老罗、余大嘴都沿袭这一路线,将手机发布会推陈出新,使其不亚于任何一个影片发布会,令人赞叹。

视频直播是2016年的另一个风口,雷军当然不甘落后,走进直播间过了一把网红瘾。2016年5月10日,小米正式发布大屏旗舰手机小米Max与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MIUI8。为了宣传小米Max和MIUI8,雷军一晚上通过小米直播跟网友聊天。雷军在直播中不断要“掌声”,要“送花”。在这场手机视频实时直播中,不断有听众给雷军送“花”、送“游艇”、送“保时捷”。雷军会不时地念出这些给他送礼物的人的昵称。据不完全统计,在两个小时的直播中,有20多万人在线观看,“网红”雷军获得了70万张星票。他还打趣道,自己已经成为小米内部第一网红。当然,在做小米手机超级推销员的同时,雷军也感叹做“网红”不容易。

2016年5月25日晚,雷军独自完成了小米史上第一场纯直播:发布小米首款无人机。整个过程历时一个多小时,据雷军在直播中表示,仅仅在小米平台上,同时在线人数最多时逼近50万人,导致直播后半段频频卡壳。雷军直播开场并没有直奔主题“无人机”,而是表示:“手机直播这一伟大的时代来临了。这种方式以全新的互动形式,动员企业家也来玩一玩。”他提到,Facebook在上个月的开发者大会上提出了为开发者打造一个直播平台的想法。扎克伯格当时表示,视频直播将是互联网社交未来的一大趋势。雷军也毫不掩饰自己想成为“网红”的想法,他表示:“扎克伯格说,直播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自己就想成为网红。”

作为小米的超级推销员,雷军走这样的富有娱乐精神的“网红路线”,无疑拓宽了小米与“米粉”的互动渠道,也不失为很好的营销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雷军的“网红路线”不仅止于此,雷军的风口论和互联网思维七字诀,更是广为人知。

关于风口论,很多人都知道,小米雷军曾有一句著名的语录:“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雷军在2013年11月一次接受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时说:“把握战略点,把握时机,要远远超过了战术。一头猪在风口,台风大,它就能飞起来。”那时的小米发展得顺风顺水,在整个2013年里总计销售了1870万台手机,这对于一家新创的手机厂商来说,成绩可谓辉煌。

雷军风口论诞生的两年时间里,国产手机厂商群雄并起,智能手机已经相当普及。这个时候,国产手机厂商其实已经不存在什么投机机会和风口。因此,国产手机厂商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开始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台风不在时,是等风来还是自造风口?对于这个问题,雷军在2014年12月9日的一条新品沟通会的微博上,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找个风口,等风来!

其实,等风来太被动,自造风口是趋势。特别是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智能科技时代,机会稍瞬即逝,产品和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在起风时的借势而起是顺势而为,但在没风的时候被动地找风口或等风来还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对科技互联网行业来说,产品和技术创新依然是每家公司的立身之本。纵观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这些年,凡是目前还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的巨头基本上都是依靠技术创新来驱动自身发展的,而不被动等风来,主动求变和创新可能就是一个自造风口的方式。就拿2014年10月上市的华为荣耀4x来说,在此之前,智能手机的厂商一款手机基本上只会出三个版本,移动版、电信版和联通版,而荣耀4x却推出了全网通版本,同时兼容移动、联通和电信,找到了用户更换手机卡时的一个产品痛点。同时搭载自主研发的麒麟620处理器,降低额外购买处理器成本,在性能超越同级产品的同时更让这款产品以799元的起售价格亮相市场,迅速打破千元机市场性价比格局,引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是自己创造风口的小案例。事实上,在智能手机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国产手机厂商们必须认识到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技术方面的硬实力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大势所趋。

关于互联网思维七字诀,这是雷军最广为人知的创造,即“专注、极致、口碑、快”。雷军认为,“用互联网方式做企业,就是用‘七字诀’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按照“七字诀”的方法去做任何事都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雷军用这一整套方法论创办了小米手机,也帮助很多朋友创办公司。雷军对“专注、极致、口碑、快”做了如下解释:

关于互联网思维“七字诀”,这是雷军最广为人知的创造,即“专注、极致、口碑、快”。

对于“专注”和“极致”,雷军认为,简单的东西往往能积聚力量,只有专注,才能做好,才能达到极致,而且做到极致的时候是不可能被抄袭的;同时,简单的东西虽然难做,但容易传播。做一款产品,只要坚信你的东西是最好的,就具备了成功的前提。小米有1500人的研发团队,只做一个手机,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我们要先把自己逼疯,才能把别人逼死”,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让小米能够快速成长。

口碑在互联网时代至关重要,因为互联网把用户的沟通成本降到最低,用户对一个产品的使用感受可以直接在网上发表,所有的人都能看

到,互联网的优势是让信息传播更加容易,更加透明。因此,只有把产品做好,才能让用户给予好评,让更多的用户来购买产品。口碑的真谛不是人家说你好,说你便宜,而是有超越用户的期望值。口碑的核心是超越预期,雷军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小米创业初期强调:我们一定要保密,一定要足够低调。

快,是指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一切变得很快,比如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快、产品的更新很快、芯片的更新很快、物流的送货速度很快等,只有快,才能得到用户的心。如今的互联网就是要快,因为速度慢的话,在今天互联网领域基本是没有机会的,因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速,是所有互联网企业最关键的问题。事实上,快就是一种力量,你快了以后能掩盖很多问题,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风险往往是最小的,当你速度一慢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雷军坚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他每天都在焦虑小米可不可以更快一点。

雷军认为,“用互联网方式做企业,就是用‘七字诀’做企业。”“这些年里,在互联网行业里,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就这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雷军用这一整套方法论创办了小米手机,也帮助很多朋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总的来说,雷军所走的“网红路线”,一方面是在社交平台上保持着高活跃度,另一方面是他的思想言论。善于推广、富有内涵,这恰恰是作为一个网红企业家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特质。周鸿祎——红衣教主

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因为总是穿着一件红色T恤,他还说正反两面都能穿,一件能穿好久,家里衣柜中几乎是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红T恤。他的绰号“红衣教主”由此得名。当然,除了因为他爱穿红色T恤,还因为他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为什么说是战争史?周鸿祎自出道以来就四处树敌、十面埋伏,结怨腾讯,败诉于百度,狠怼酷派,封杀马云,暗战金山,明枪瑞星,起诉一起吃过早餐的小米……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行走于互联网江湖,但往往以其“浑不凛”的战斗风格,做到不吃亏,周鸿祎,绝对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人物!

周鸿祎的话题性是从初长成的“红衣大炮”开始的。当年28岁的周鸿祎离开方正创立“3721”,取自“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这个中文寻址系统,实际上是搜索引擎的萌芽。随后,“3721”大获成功,一度覆盖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2002年,3721的销售额达到2亿元,毛利6000万元。但是“3721”的“强制安装”模式却饱受诟病,一方面积累了巨大的用户量,一方面也遭到了用户和媒体的一片骂声,周鸿祎也在其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2003年,“3721”公司接受雅虎收购,周鸿袆其后就任雅虎中国总裁。

入主雅虎后,周鸿祎经历了团队整合的阵痛与产品突围的胜利,同时也更给予他机会,认真思考了今后创业的模式。雅虎收购“3721”之后,第一次全员大会就让所有员工见识到了“红衣大炮”的威力。周鸿祎在上面讲话,下面的部分员工却在用雅虎通聊天,收发邮件。周鸿祎要求大家开完会再聊天,员工却不以为然,周鸿祎随即强制要求所有人必须关掉电脑,“中国的文化就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谁再不关电脑,我请人将电脑从窗户扔出去。”

在业务和产品层面,周鸿祎用一搜在MP3搜索上超过百度,又甩开几家门户把雅虎邮箱做到第二,给雅虎的发展打上了他独特的烙印,而他实现突围的打法,也为日后创立360积累了不少“战争经验”。搜索引擎第一战,周鸿祎通过 “中国最大的娱乐音乐搜索”这一独特的市场定位,提高认知度,实现规模的高速增长,最终让“一搜”在MP3战场超越了百度。随后,通过“1G免费邮箱”,周鸿祎让雅虎邮箱业务成功挤进前三位,又通过跟联众、携程、当当、265等12家专业网站建立电邮联盟,让当时的邮箱业务老大网易捏了一把冷汗。这种通过寻找竞争对手以及用户的痛点,全力攻击,短期内看似牺牲了一部分利益,但换取长期胜利的打法,也成了日后360攻城略地的不二法门。

2005年8月,周鸿祎在执掌雅虎中国18个月后离开。离开雅虎中国之后,周鸿祎的第一步是做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包括迅雷、酷狗等多个知名的互联网产品。2006年,蛰伏一段时间后,周鸿袆出任奇虎360董事长,并迅速推出免费安全软件“360安全卫士”,紧接着推出的360安全卫士、浏览器、游戏、搜索,周鸿祎不断地颠覆着中国的互联网行业。2011年,奇虎360公司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随后360的股价一度走高到124美元,市值过百亿美元。

360的崛起,不断挑起和业内其他公司的纷争,3Q大战、3B大战、和雷军的口水战……360的成长史可以拍成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战过的大佬》,很多人都说周鸿祎是靠“搅局”而生,对此,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360在软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凭着骨子里的“好斗”基因,周鸿祎杀入了硬件的战场。

入局之初,周鸿祎就深知这片市场“早已不是红海,而是一片‘血海’”,但他依然义无反顾。2014年,360投资4亿美元与酷派组建合资公司,相比前几年的失败经历,周鸿祎的再次启程似乎带着必胜的决心,临行前,他发布内部邮件《带上AK47,跟我到南方做手机》。

关于新手机的研发,周鸿祎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许多自己的坚持和强硬,包括必须做自己的ROM,手机的边框要尽量做到最窄,电池应该达到4000毫安,同时又要保证纤薄等,手机研发团队为此也经常受到“红衣大炮”犀利的“点评”。品质的坚持,必然带来成本的提高,而周鸿祎在这方面丝毫不给自己妥协的余地,他深知“产品的颜值以及解决用户痛点是目前的首要矛盾,而不是成本”。

手机并非360进军硬件的终点,过去几年,周鸿祎投资了近200家公司,其中有几十家硬件公司。目前,周鸿祎正在制定360生态链的合作标准,他表示,希望360在未来成为一家提供安全感的公司,不再是仅仅提供互联网安全,而是提供更广义的互联网安全生活方式。比如,用路由器保护整个家庭网络,用手表保护孩子,用摄像头保护老人。而这个愿景,又深深地打上了周鸿祎产品经理的烙印。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已成BAT格局,似乎形成了三足鼎立,但未进入的也未必不是猛类,周鸿祎就不可小看,现在他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一代“枭雄”。十年前,周鸿祎追求用户规模和下载量,他采取的手段引发了太多争议;十年后,他坚持“只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争议依旧存在,或者应该说争议永远都会存在,而身在其中,坚守自己“一切从用户出发”的初心,才是周鸿祎的最深体会。

作为网红企业家,周鸿祎不仅对红色T恤钟爱有加,他还在微博里常晒自己与爱犬的“亲密”合照。除了养大狗,他还喜欢户外运动,周鸿祎爱玩真人CS和攀岩,CS每月必玩一次。他也酷爱古典音乐,他亲手设计的硕大的音响非常拉风,可见在产品经理的外表下,他也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

这里不妨说一个有趣的例子。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分论坛上,周鸿祎依然一身红衣现身。当时有一张雷军看周鸿祎在现场打瞌睡的照片刷爆朋友圈,潘石屹在微博调侃道,这张照片堪称“本届大会最佳照片”。马云调侃说:“我刚才在网络上看到周鸿祎发的微博,一夜之间世界全变了,他一下子成为最老的网红。”周鸿祎事后对在会场睡着道歉说:“对不起,昨天实在太累了,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世界就变了。为什么?因为有了手机。”其实,从周鸿祎抵达乌镇后,就开始用自家手机狂拍,找刘强东、张朝阳等自拍测年龄,手机几乎不离手,周鸿祎成为网红,他也是蛮拼的。冯仑——自媒体金句大咖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是一个新媒体新锐,2015年11月23日,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上线,24小时“粉丝”就超过3万。冯仑的自媒体是团队化运作的,有文字,有脱口秀视频。冯仑用“浅入深出”“似非而是”的特有方式,跟广大“粉丝”聊风马牛不相及之事,一起行走看世界。

冯仑是一位商业圈子达人,长江有他,正和岛有他,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有他,企业家圈子,冯仑几乎无处不在。作为一个精通企业战略、综合管理、策划咨询、公司战略、公司治理的管理咨询专家,冯仑有许多经典语录。下面先来看看“冯式语言”,分享他的一些商道感悟和快意人生:

1.职业董事长的三件大事: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2.学好要有行动力,这是成事的基础。

3.起点公平就像运动会上跑步,枪一响,大家都从同一起跑线出发,但速度总会有快有慢,否则刘翔也当不了冠军。强调起点公平暗含着终点上是有差距的、不公平的。

4.大钱是生产资料,小钱是生活资料,想吃肉就吃肉,就是幸福;人类的很多痛苦都跟时间不自由有关,睡觉睡到自然醒,时间自我支配,就是幸福;角色和身份常让人不舒服,假如你不介意自己的角色和周围人对你的评价,而是有自己的是非标准,那么你就幸福了。

5.必须要志向非常远大,毅力才会顽强。过去常讲“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一个伟大的人一生选择一次,一个平凡的人每天都在选择。

6.一件事、一个公司,其价值往往并不取决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它所存在的时间,生命力越久就越有价值。所以,一个伟大的人或者杰出的企业家,你要想拥有未来的事业,首先要对准备付出的时间在内心有一个承诺:一生一世,还是半辈子、三五年。

7.无论企业如何发展壮大,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创业的艰辛,不能忘记做人的准则,不能忘记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这就是要艰苦奋斗、刻苦忍耐、不断进步。这是万通企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8.管理者和创业者要有适度的区分,创业者可以作为股东代表,管理者发挥管理作用,这就是我们说的“经理职业化”……我们要使股东安于股东地位,经理安于经理地位,让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很好地结合。

9.伟大是熬出来的,“熬”就是看你能否坚持得住。不是指每一

个细节都想到了,而是在特别痛苦的时候坚持住了,并把痛苦当营养来享受。

10.一个管理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公司领导者管理自己永远比管理别人重要,行为管理、行为矫正的关键是校正自己的行为。伟大的人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11.过去,我们老以为伟大是领导别人,这其实是错的。当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时候,你便失去了所有领导别人的资格和能力……伟大首先在于管理自己,而不在于领导别人。

12.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在价值观的培养上下功夫。在价值观上的投资相当于给人生装上一个GPS,人生观就是人一生的GPS,有了它,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了方向,一个人就有了生存能力。

在冯仑眼里,网红是高度人格特质的内容制造者。现实中,尽管很多网红被贴上了个性、创意和幽默等共性的标签,但“内容为王”这一定律却在更大程度上主宰着靠网络栖身的网红。对于网红而言,要想走得长久,离不开持续推出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还要有能力将内容发布渠道升级,进而引领消费习惯。在这方面,冯仑在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中有一篇文章叫《网红的速朽》,强调“眼球经济”时代“内容为王”对网红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冯仑首先对网红的定义做了阐述。冯仑曾经接触过许多做网红的人,有人对他说网红应该有一定的标志:一是要有50万以上的“粉丝”,当然这些“粉丝”主要是指在微信或直播上的“粉丝”;二是能带来流量,而且能创造收益和持续被关注的网上红人。有人对他说,做网红就是展示才艺,直播上的大部分网红都是这样的,就是靠一些才艺表演而成为网红的;有人对他说,网红的定义现在有很多说法,自己也很困惑。

对于网红的定义,冯仑认为,网红无非就是一个媒体上的红人。他说:“在以前的报纸时代,很红的人叫‘闻人’,比如‘上海(楼盘)滩十闻人’‘北京(楼盘)城闻人’,这个闻是新闻的‘闻’。闻人,就是有名的人。后来,到了杂志时代,再到电视时代,无非就是换个叫法,‘闻人’又成了电视上的明星,或者叫名人。以前的那些闻人,他们也赚钱,只是每个人的特征不一样,赚钱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并不会被冠上‘经济’两字,比如‘闻人经济’之类。而现在的网红,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利益关系的链条,形成了所谓的‘网红经济’,甚至有专业的公司来经营这种网红经济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而形成了一种有规模的产业。”

冯仑认为做网红很容易,问题是如何持久地“红”。冯仑指出:眼下最火的网红能赚钱,这方面也有极端的例子;同时,现在网红的总体年龄都偏小,会不断利用移动互联网上的各种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关注量,或者通过线下的一些活动,甚至通过一些流量上的操作来抬高自己的人气。实际上,当一个人被人们关注、被媒体塑造成一个焦点,然后利用这种关注度来牟利,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以前可能就叫“纸红”“视红”或者“电红”,只不过是现在加上了“网”字,就有了时代特征。

要想“红”得持久,冯仑认为要实现产业化。也就是说,必须“使一个网红能够带有几十万或上百万的流量,然后不断挖掘出跟他的人格特征相吻合的产品进行营销。这些产品的发掘、制造、宣传和物流都由各个专业公司负责,通过这种自带流量的电商方式持续地做,使网红、产品、‘粉丝’之间产生强烈的互动,从而使网红们的价值观输出成为护城河,最终形成品牌,这就是所谓的‘第三代电商’。”

在这一过程中,要把一个“粉丝”转化为购买者,其实并不容易。那么,什么样的“粉丝”是愿意购买产品的?什么样的“粉丝”是只关注不购买的?冯仑分析说,有很多所谓的“粉丝”关注只是图热闹,这样的“粉丝”是不会掏钱买产品的。“只有当‘粉丝’对网红的相貌、价值观、人格特质都非常喜欢、迷恋甚至上升为信仰的时候,才会把网红的一举一动带入到自己的生活场景,也才能完成购买环节。

冯仑在文章中阐述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要把围观者变为追随者,最重要的是网红本身要输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而不是输出一两个搔首弄姿的形态。这时,输出价值观的网红,其实就变成了一个内容的制造者,要持续地制造出让人喜欢的内容。”其实,网红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内容制造者并非易事。“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还要能够一以贯之且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网红自身的行为还要和自己表达的价值观是完全吻合的,说到也要做到,做到的事情再说出来,才会更感染人。”

那么,网红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内容制造者?冯仑强调指出:一个内容制造者,只有持续地输出令人信服的、受人欢迎的价值观,才能够持续地让你的追随者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同时也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有持续生产内容能力的网红,实际上是有非常强的人格特征的人,而这种人格特征表现出来的就是价值观,并且这种价值观是其他任何网红不能够模仿的。一旦到了这样的境界,这种类型的网红就变成了某一个价值观的符号,因此也就成了追随者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电商活动才具有持续的价值。一个网红要想长生,要想持续地创造价值,核心还是要持续地生产内容,而这些内容必须带有一种明确价值观的符号,这种价值观又能满足当下一部分人的内心寄托,同时也使这一部分人有了更明确的生活方向和事业走向。

对于网红的价值观,冯仑在文章中首先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网红如果脱离价值观,必然速朽!在冯仑看来,作为一个网红,其价值观并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有的甚至可能是低小下。为了证明这一点,冯仑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有一个叫“虚度时光”的公众号,它的价值观就非常清楚,反对当下的人什么都要求有意义,什么都要能挣钱,什么都一定要和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使生活非常乏味。“虚度时光”所强调的价值观就是虚度时光,就是让我们的每一天、每一个时刻不一定要活在金钱和物质当中,而要活在自然的美好、人性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当中,也就是说把时间放在一些美好的事物上,而不一定要把时间都拿来赚钱。这个价值观猛一看不很高大上,但是只要他表达得非常清晰,一样能影响很多人,甚至给很多追随者带来一种兴奋感,于是很多人开始理直气壮地去旅行,理直气壮地去挑选美食,也理直气壮地去听音乐、看画展,甚至晒晒太阳、发发呆。第二个例子是冯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其所倡导的价值观是“自由与创造”,表达价值观的方法就是“浅入深出讲故事,似非而是观世界”,强调精神的自由、生活和生命的自由状态,同时,也去创造美好的事物,去探索我们不知道的世界,无论是文学的创造、科技的创造,还是思想的创造,总之,在追求自由的状态下,同时去创造一些能给我们生活和社会提供更好选择的可能性。

总之,网红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事物,也不是一个让我们琢磨不透的神话,我们可以把网红归结为一种事物现象的符号,归结为一个具有高度人格特质的内容制造者。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16岁留学新加坡时,曾成功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me。他在26岁时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2009年回国创业,迅速成为中国“80后”青年的创业榜样。2012年、2013年,陈欧两次荣登福布斯中文版评出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并荣获“2014年中国互联网十大风云人物”称号。陈欧是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其所持股份市值超过11亿美元。陈欧至今仍是斯坦福MBA学习的典范。

企业家网红常常为自己代言,在这方面不能不提陈欧。聚美的发展史和陈欧的“网红之路”密不可分,正可谓应了陈欧的那一句“哪怕遍体鳞伤,要活得漂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代言之路”。

从2010年3月5日陈欧加入新浪微博,2010年11月23日发布第一条新浪微博,从个位数的粉丝、转发、评论到如今3000多万粉丝,数十万的转发、评论,陈欧的进击也带来了聚美的复盘。

陈欧通过“非你莫属”“陈欧体”赚尽了眼球。以营销见长的他深谙这种明星企业家的身份,用来博用户欢心、赚取销量,成本低廉且无往不胜。你见过陈欧在广告中老道成熟的气场、不逊于真正的明星;你笑过陈欧在微博上的嬉笑调侃,与真正的段子手平分秋色。的确,一位帅气、幽默、少年得志、有明星光环,还做着成全千万女性美丽的事业的海归,容易吸人眼球!

2013年3月1日,聚美首度展开代号“301”的降价促销,仅301当天,聚美的百度指数飙到100万,UV翻了15倍,销售额创下10亿元,刷新了天猫在2012年破10亿的“双十一”促销活动的百度指数,成为2013年最闪亮的开年大促。然而陈欧却将首次301称作聚美史上的“滑铁卢”。网站崩盘、爆仓、送货延迟、客服电话被打爆、几十万用户十几天都收不到货,尽管陈欧和其他高管一再发表道歉声明也难消用户心中的怒火,“网红”陈欧引来骂声一片,甚至有人说,陈欧是一个只知道上电视、上网、不务正业的企业家。陈欧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副好牌烂在手里,陈欧不平、委屈,内部技术和仓储的直接负责人的错误全部被算在自己头上,后来,有人对他说了一句话,他释怀且成长了——“当你承受了所有的掌声和鲜花,那你也可能会吃所有的屎。”

2016年3月1日,聚美六周年,“301”又一次来了。这一次,陈欧准备十足,在微博上呼风唤雨,提前发布了好几个版本的APP进行大促前的公测;造势不断,每天在微博上轮番抢口令红包;开启集星卡发送无限制红包,微博参与互动转发人次均值以数十万计。更有用户对集星卡造势活动调侃道:“答应我!不要让集星卡变成春晚的敬业福,好吗?”

在陈欧“代言之路”中,“陈欧体”可谓他为自己代言的经典:“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这个2013年陈欧为公司拍摄的“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大片,引起了“80后”“90后”的强烈共鸣,在新浪微博掀起“陈欧体”模仿热潮。至此,互联网上流行起了类似“你有××,我有××。你可以××,但我会××……但那又怎样,哪怕××,也要××。我是××,我为自己代言!”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自媒体横行的时代,消息的传播是十分便捷与快速的。在这里,我们不妨借“陈欧体”大热这一事件来探讨一下网络营销的问题。

仔细观察“陈欧体”,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充满自嘲、自信、奋斗的精神,契合了当时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再加上陈欧是聚美优品的CEO,一个在人们看来是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励志榜样,这样的句子在一些网络营销专业人士的引导之下,很容易使其在微博等平台上流传、模仿。

事实上,“陈欧体”在当时大热,除了陈欧的个人因素,还考虑了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人群、品牌形象以及执行和策划等。在定位方面,“陈欧体”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定位稳准狠,因为很多女人(目标消费者)都爱霸道总裁,男人(喷子,捣乱的)都爱“草根”逆袭,从来没有一个人如此完美地(暂时)诠释了这个形象。由此看来,不是随随便便一个“草根”打打鸡血就能成为全民励志偶像,想模仿陈欧,还必须有实力垫底。在执行和策划方面,“陈欧体”肯定是团体作战、深思熟虑、详细规划、深谋远虑,并且必须舍得花钱,网络营销成本绝对不低。而且不能单纯地制作网络营销,如果没有硬广传统媒体的铺垫和跟进,不会有信服力。

纵观聚美优品此次的成功,还是因为其抓住了用户的心。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营销案例。随着聚美优品电视广告的播出,其在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知名BBS社区大量发帖,要求网民根据所谓“陈欧体”对出自己的“陈欧体”。同时,微博营销、SNS营销也紧随其后。通过推广手段,一下子让“陈欧体”在社会化网站中变成了流行语。由此可见,聚美优品此番在类似人人网这样的SNS网站上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陈欧体”案例给草根创业者带来的值得学习的地方是:第一,应该抓住用户的痛点,激发网民的兴趣才是最好的推广。第二,SMO(社会化媒体优化)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典营销推广案例,我们也需要用好微博,用好人人网、开心网。这些社交网站带给我们的收获往往要大于搜索引擎。第三,营销推广我们的网站,需要定位好方向,制定详细的营销推广计划,不要梦想自己会莫名其妙地出名,任何出名和火爆的东西背后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第四,营销应该向多元化发展,将传统的社会化站点与新的社会化站点相结合才是王道,要善于整合资源。第五,对于创业者,应该考虑好和媒体的关系。想想怎样利用媒体渲染自己的产品和网站,媒体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网红企业家,陈欧自然不仅仅以“陈欧体”为自己代言的形式活跃在人们面前。2016年1月27日,在聚美优品举行的公司年会上,陈欧对外公布了聚美最新的业务方向。他认为,当前电商正处于对流量和新增客户极度饥渴的现状,聚美将进军影视文化,打造“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陈欧表示,在未来的布局中,电商只是聚美的一小块,它只是属于服务、价值变现的方式。聚美会开辟更多的新业务,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内容各种资源去创造影响力,靠影响力带来流量和用户,三年内打造成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纪公司。

2016年11月陈欧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对他的访谈中,就曾谈到了聚美优品在“颜值经济”中加速娱乐化转型的问题:自年初提出“颜值经济”,2016年聚美优品一直在加快娱乐化转型。3月推出直播功能后,包括郭敬明、赵丽颖、薛之谦、佟大为、rain、金宇彬等超过百位国内外当红明星先后亮相聚美直播,创造了最高峰累计观看人数突破700万的记录,“品牌+明星+直播”的模式同时为聚美合作的各大品牌带来了曝光量和销量的激增(魏晨直播1小时,卖出30000支BB霜),达到品牌、明星、平台的三赢。网红直播是聚美2016年发力的重点,“双十一”期间约50名当红主播实时直播聚美大促,直播超过2100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达5600万,成为“双十一”的主要营收渠道之一。除此之外,也将聚美影视的发展提到了战略重点,聚美不仅与《爵迹》《28岁未成年》等商业大片达成联合营销合作,还做了直播电影节、明星专访、影视活动,通过平台与新媒体的营销实现数亿次的曝光和百万级的票房销售,而且也加入《一年级》《我是直播歌手》等热门综艺的海选以及制作过程,全力打造“全娱乐平台”。陈欧还谈到了聚美优品的独特优势,即极速、低价和好货,并说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内容电商,即购物场景化的搭建、购物体验的升级。李彦宏——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拼实力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中国企业家网红中算颜值非常高的一位,与众多企业家相比,其长相出类拔萃。2017年2月17日,李彦宏撕掉白马王子的外衣,与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在野外生存真人秀《越野千里》中“豪放”演出:捡牛粪、赤裸上身、浑身抹泥、割牛皮、吃牛心,游过高原地区的冰冷河流……如此“大尺度”展示,让人大跌眼镜。尽管李彦宏声称“没想那么多,就是好玩”,但是活脱脱一副要做网红的节奏。

拥有高颜值的人不一定能成为网红,但高颜值绝对有助于一个人成为网红。而对于在长相上占据了企业家网红先天优势的李彦宏来说,明明靠颜值可以成为网红,但他偏偏靠实力,从20岁开始奋斗,到如今的不惑之年,已经成了人生的大赢家。

20多岁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几乎是多数人的职业轨迹。李彦宏的20岁与很多人的20岁并无二致。可能唯一不同的是,李彦宏选择了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并成了这个领域中的专家。

对于90年代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来说,大多都是抱着读一个博士学位的目的去的。读了博士学位之后,可以回国做研究,去大学里当教授,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就读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李彦宏却选择一条与大多数人相反的路,那就是获得博士入学资格之后,却毅然放弃这一机会,选择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李彦宏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华尔街做实时金融信息检索,这份工作让李彦宏获得很高的收入,才26岁就可以租得起一套公寓,并买了属于自己的新汽车。如果换做其他人,可能就会因此满足了,安安稳稳地在华尔街这个满地是美元的地方过着悠闲的生活。可是李彦宏却在不久之后选择了辞职,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在华尔街,李彦宏有两个重大发现:其一,他看到了股票市场上IT企业的火爆,也看到了IT企业中互联网企业的巨大潜力;其二,他结合自己所学习的页面链检索技术,发现自己有必要发明一种有效的互联网搜索技术,这就是后来李彦宏在美国申请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

接着,在加拿大的一个互联网技术大会上,李彦宏向Mirosoft、Infoseek等硅谷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讲解了自己的“超链分析技术”,让这些IT巨头们看到了李彦宏的价值。最终李彦宏选择去了Infoseek公司,在Infoseek李彦宏受到重用,他成为当时硅谷最年轻的产品经理,并获得Infoseek公司的股票,在30岁那年成了百万富翁。

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李彦宏,本应该继续留在硅谷,进入IT公司做一名高级工程师,然而,他再次选择了离开。当李彦宏正在硅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