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教授医论医案集:《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2:01:01

点击下载

作者:韩世明,麻春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斌教授医论医案集:《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理论与实践

张斌教授医论医案集:《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理论与实践试读:

张斌教授简介

张斌(1917—1997年)内蒙古托克托县人,全国著名老中医,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教授,中医主任医师,历任伤寒温病教研室主任,伤寒论专业硕士生导师。青年时从师于当地名中医张福寿,新中国成立后在托克托县联合诊所行医并任所长,1958年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建系时调至学院工作,为中医系元老之一。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政协医学工作组组长、全国仲景学说研究会顾问、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张斌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研究,并以气化学说系统讲授《伤寒论》,在全国独树一帜。其主要著作《伤寒理法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部《伤寒论》气化学说专著。在近40年的教学中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中医人才,培养的《伤寒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有韩世明、雒晓东。

张斌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年,经验丰富,以气化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中医辨证深入细微,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前 言

我的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学大学刘渡舟教授说:“气化学说乃是伤寒学的最高理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在伤寒、温病等外感热病的传承乃至寒温统一的众多著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仅仅知道六淫邪气这个“彼”,而很少懂得人体生理、病理这个“己”。如果一部著作仅仅讲了六淫邪气,而不能深刻讲述人体正气如何产生,如何流通运行,更不讲正气与邪气是如何相互作用,正邪相争后又如何变化,那么,这部著作的水平就很值得怀疑了。这样的著作不仅不能深入探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不懂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更会误人子弟。所以,从知己知彼的角度出发,中医界必须要有不仅懂得外因邪气,更能深入细致地研究人体正气的产生、运行的学术著作。《伤寒论》气化学说是极为深奥的理论,其研究工作始于清初的张志聪等人,在清中、晚期至20世纪初及三四十年代也有很多继承者。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学教材的统一,学术思想的统一,大学里几乎没有人再研究《伤寒论》气化学说了。有些《伤寒论》的名家将气化学说排斥在他们的主流思想之外,并将气化学说作为异端学说来反对。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了正确的声音,几乎没有了《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研究者。当时只有内蒙古医学院的张斌教授,顶住了巨大压力,力主气化学说的正确,不仅深入研究气化学说,而且自编《伤寒论》气化学说教材,讲授《伤寒论》气化学说。他不仅培养了很多具有气化论思想的学生,而且还影响并启发了内蒙古及全国的一些老中医、老教授,使这些人也转变为热心于气化学说的研究者。

早期的《伤寒论》教材,对于六经,一般以“脏腑经络”进行解释,以具体的经络线路来理解《伤寒论》的六经病证,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太阳的经络行于后背,但太阳主表,太阳病发热恶寒,并不是只在后背发热恶寒,用麻黄汤后是全身体表出汗,而不是汗仅仅出在后背的太阳经。这样就出现了疑问:太阳经络只行于后背,那么六经的太阳经是以什么方式主全身之表的?阳明主里,又是以什么方式主里的?为什么阳明不能主表,一定要太阳主表?为什么太阳不能主里,一定要阳明来主里?这是很重要、很深刻的问题,当时的《伤寒论》专家们都无法解释这些问题。后来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进一步提出了“脏腑经络气化”的观点。现在有很多人注释《伤寒论》或编写《伤寒论》教材,但在总论中都会提到以“脏腑经络气化”来认识《伤寒论》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然而仔细看了后会发现,书中完全或基本上没有标本中气、标本中气从化、开阖枢等这些具体的气化学说论述,这样的著作以气化为名,而无气化之实,仍然是不懂气化,不懂人体六经的生理病理,所以非常肤浅,并存在很多问题。

张斌教授认为,学习与研究《伤寒论》,不仅要重视外邪,更要重视人体的六经正气,重视六经正气的生成机制及运行过程,重视邪正相争的具体经过。也就是说,在重视六经经络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六经的经气(物质之气)运行,要重视六经经气的开阖枢之机,单纯从经络的线路来理解《伤寒论》六经是不行的。他重视六经经气(即六经正气)在体内升降出入机转的研究,即六经经气的“开阖枢”的研究,认为“开”就是外出,有上升、布散的含义;“阖”就是内入,有下降、收蓄的含义;“枢”则介于升降出入之间,内外环转,上下流行,为开、阖的枢纽。“开”“阖”“枢”三者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从而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张斌教授认为,十二经脉合并为六,这六经有六大线路。此外,经中有络,气中有血,既可循线路而行驶,又可出线路而布散,这是经气出入的机转。张斌教授的意思是说,不要仅从本于经络线路去理解,有的经气是出了线路运行的,这就是六经经气的“开阖枢”之机。比如太阳经气从“开”而布散于体表,所以太阳才能主全身之表;阳明经气从“阖”而内入于里,所以阳明才能主里。张斌教授关于经气可出经络线路来布散的观点,在《伤寒论》学界是独特的,但却根源于《内经》。《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六经的关键在经气,经气有精专者行于经脉之内,也有流溢于经脉之外的,但又各有其具体的布散方向与布散规律。以经脉统领周身,血气运行无处不到,这样就使得全身各个脏腑组织细胞都有了气化,所以六经能够以经气而统领三焦的“开阖枢”,不能仅仅拘泥于经脉的循行路线来机械地认识六经,不能心中只有几条线路,且把病证都归纳在几条线路上,把活生生的人理解为线牵木偶之类的怪物。

需要注意的是,六经气化非常复杂,绝不能忽视经络的统领作用。如果没有了经络,就没有了人体表里内外的联系,也没有了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的沟通与传感途径,所以经络不是代替全身气化,而是统领全身气化,经络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必须非常明确。所以忽视或否定经络,以及心中只有经络线路,而没有三焦及血气营卫的周身布散这两个方面,在六经的研究中都有弊病,这正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问题。

我在1983年成为张斌教授的首位硕士研究生,当时也是内蒙古医学院的首位中医硕士生。张教授给我确定的硕士论文课题就是研究《伤寒论》气化学说。作为硕士生来说,进行气化学说这种极为高深的理论性研究,起点极高,难度也极大。在导师的耐心教诲下,我也经过极为艰辛的努力,1986年硕士论文《伤寒论气化学说主要原理析义》如期完成。论文从五脏元真的角度建立了六经本气的基础,并从三焦气化的角度,具体指出了六经“开阖枢”的经气布散运行途径。论文在气化学说的研究方面有了很多创新与发展,其中也凝结了张斌教授的很多心血,他对这篇论文也极为满意。1986年我在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进行论文答辩时,论文被5位评委评为优等,答辩获得通过。由于这篇论文从未发表,而且论文对学习张教授的学术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所以本书将其作为附录,以供学习者研究与参考。

需要指出的是,五脏元真是建立六经本气的基础,那么五脏元真是如何生成的呢?五脏元真是人体贯通天地之气而生成的,“天地合气命之于人”,所以是由于天阳之气与地阴之气贯通于人体,由于经络的表里循行而使天阳之气与地阴之气相合而化生为人体真气,真气又进一步藏于五脏,而成为五脏的真气,并补充人体的先天元气,而成为五脏元真。因此,五脏元真及其所化生的六经本气,不仅要有地阴之气即水谷精微的补充,更要有在天之气的补充。所以气化学说是极为深刻的贯通天地之气的大学问,而不是仅仅本于人体脏腑经络的小学问。在这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渡舟教授也有过极为深刻的论述,在我的博士论文《伤寒论气化理论研究》(由刘渡舟教授指导,国家图书馆馆藏)中也有着具体论述。这些都应该引起广大中医界人士,尤其是《伤寒论》学术界的重视。

研究气化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阶段,理论必须要结合临床。但时至今日,以往的气化论著作,从清张志聪、黄元御、陈修园始,直至现今,这方面仍然是个空白,所以我们不仅在上篇中讲述张斌教授的理论思想,更在下篇中采集张斌教授以气化论的思维方式所治疗的临床病案,这是极为重要、具有极大启发力的。并在每一病案后都做了解说,大体上说明其治疗思路与方药应用。这些解说不是张斌教授原病案中所有,而是从遵从张教授的学术思想出发而加入的。

关于以六经气化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仍需要全体中医界人士高度关注。因为六经辨证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深入研究及高度重视。很多人认为六经只是一种辨证方式,如果不用六经辨证,而用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或脏腑经络辨证,难道不行吗?还有人认为,有了外感风寒就用六经辨证,有了温病就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试问:患了伤寒人体就有六经,患了温病人体就没有六经了吗?中医界的乱象也表现在这里。真理不辩不明,六经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了外感风寒,在人体上仍然有六经,仍然有六经正气。六经是人体的生理,以气化学说深入研究人体生理,除了标本中气、开阖枢之外,天地之气、阴阳五行、五脏六腑、三焦、血气营卫、皮肉筋骨脉、五官等等,大凡《内经》《难经》的广泛理论都可有机而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极为复杂的。另外,大凡治病,有战略,有战术。张斌教授说过,人体中的六经为六大功能单位,六经两两相合又形成了太阳少阴、阳明太阴、少阳厥阴三大系统。如果在治病时只知道从一个脏、一个腑入手,就只有战术,没有了战役的全局,没有了战略。所以认识每一病案的六经归属,治疗就有了战略上的联系与方向,或从开或从阖,或从枢来考虑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人体正气强,外邪多在皮肤肌腠;如果肝肾内弱,由于肝主筋、肾主骨,风寒湿往往就会深入筋骨。所以本于六经气化的深入研究,就能把《内经》《难经》理论很好地结合于临床。更需要注意的是,六经中包含了十二经及其脏腑,以六经的生理基础,就已经能把伤寒、温病、内外妇儿等各科临床的病理全面覆盖,形成中医学统一的辨证体系。凡此种种,在张斌教授的病案中都有独特的思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学习。当然,以《伤寒论》气化学说的理论来统领中医的全部各科临床,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课题,在这里虽然提出了这一见解,但这一课题仍需要今后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我在硕士生阶段已经从方证相对以及抓主症的误区中走了出来,这些都得益于张斌教授在临床中的教诲。所以张斌教授对于《伤寒论》气化学说的认识及其深入细微的临床辨证思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而且这种辨证方法不是僵死的、固定的,而是可以把中医学的症状,包括西医的各种检查、化验等等都融合进来进行辨证的开放式的方法。所以说,中医学只有达到完善的继承,才能有更好的创新与发展。中医学的前进方向就在于此,舍此别无他路。

张斌教授的辨证思想,即在《伤寒论》气化学说指导下的六经辨证思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辨证思想呢?我认为,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辨证思想。举例而言,以前的教科书都以八纲作为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总纲,但是八纲能否作为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总纲呢?我认为不能。因为八纲只是一种分类的方法,分阴分阳、分表分里、分寒分热、分虚分实,分来分去,单纯的八纲辨证就成了证候群分类的基础方式,使人们忽略了人体正气的运行与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联系,忽略了表里之间、经络脏腑之间的有机联系,总之是只知道了“分”,而不知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地之理的辨证方法,就是分的方法。地有东、南、西、北、中之分,八纲辨证的分类法就是侧重在地之理的方法。而天之纪的辨证方法呢?天是圆的,是圆通、变化、发展、立体、动态的辨证思维方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六微旨大论》也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总之,中医学的辨证总纲,不能只是侧重在分的一种方法,而应是既有分类的地方之理,又有气血阴阳的周流运行的天圆之理。只有同时具有方圆辨证两种辨证思维的具体而细微的辨证思想,才是中医学完善的辨证思想。可见,学习《伤寒论》气化学说,以完善的辨证思维方式指导临床,对于中医学整体学术的发展及临床水平的大大提升是多么重要!

张斌教授的临床经验很多,但其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下编中的病案是从我和内蒙古医科大学聂耀教授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跟随张斌教授临床时所保存至今的病案中选用的,所以并非张斌教授的全部临床经验,书中按语为编者所加。总之,本书是编辑张斌教授的理论与临床的著作,弥补了气化学说在有关临床方面的空白,更会有利于中医理论及临床辨证思维方式的提高。

整理出版张斌教授医论医案集的工作是我多年的想法,因为本人所存的张教授的临床资料不是很多,所以一直没有进行,去年与聂耀教授联系,聂教授把他那里所存留的资料都寄给了我,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领导也非常重视此项工作,这样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牵头,由我与麻春杰教授为主编,雒晓东教授、聂耀教授为副主编的写作小组成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终于顺利完成。

记得1994年6月,我博士论文答辩后,参加答辩会的中医前辈谢海州、焦树德、时振声教授曾对我说:“你的博士论文完成得很好,但是以《伤寒论》气化理论如何紧密地指导临床,希望你在今后能好好研究,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博士毕业后,我一直牢记前辈们的嘱托,在临床中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将张斌教授的医论医案整理出版,正是基于我的硕士生导师的临床经验而进行的这种工作,这是以气化学说的理论指导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始,所以为了《伤寒论》气化学说的发扬光大,这样的理论指导临床的工作今后必将继续进行下去。韩世明2015年7月19日编写说明

张斌教授是内蒙古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气化学说的开拓与发展者,不仅中医理论水平深厚,而且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众多疑难危重病证经其诊治后得到痊愈。然其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多已散失,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甚为可惜。为此张斌教授的弟子们萌生了整理张斌教授现存医论医案的想法。本书大部分内容是弟子们对张斌教授从未发表的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进行整理而成,读者可从中学习领悟到张斌教授有关气化学说的深刻见解、学术特点,以及在该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辨证论治及处方用药。本书不仅是对名老中医学术遗产的发掘,更是对气化学说的研究,填补了气化学说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空白,对于运用《伤寒论》气化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中医学界免受简单的方证相对,以及片面地抓主症而忽略次要症状等不能全面辨证论治的做法,更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上篇 医论篇医论一 《伤寒论》理法概说一、伤寒理法缘起、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张机)所著,原名《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成书年代约为3世纪(200—210年)。后经西晋王叔和收集整理,分别编次,又经宋代的林亿等人加以校正,才成为流传至今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伤寒方面的内容,结合当时疫疠流行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医疗实践,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仲景原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颅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由此可知《伤寒论》理法的缘起。“伤寒”一名来源于《素问·热论》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此当指暑病),有温病。”可见从广义上看,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疾病而言,因为外感疾病大多有发热的表现,所以也属于广义的“热病”。广义的热病或伤寒之中又有狭义的伤寒,是专指外感寒邪所引起的病证(非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伤寒论》中就包括这种专一病证的内容。

伤寒理法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以人体六经为纲,结合风、寒、温热等外邪感人之后所引起的脏腑、经络、荣卫、气血等等的变化,根据其临床表现的规律和特点,分析其内在的病理机转,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施治,总不出《内经》《难经》中阴阳、运气、藏象、经络、病能、诊法和治则的范畴。仲景遵古而不泥古,所以《伤寒论》一书的理、法已经超越了上述经典的论述,极大地发展了中医学。

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伤寒论》的内容不能包括一切疾病,即使是外感疾病也同样。历史不断发展,人类不断进步,新生的疾病与治法也层出不穷。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并不完全在于吸取它的一证一治、一方一药,主要应当放在它的理、法方面,以开阔思路,有所创新。正如张仲景在他的原序中所说,他所撰著的《伤寒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学习伤寒理法的基本精神也就在此。而《伤寒论》一书,实际可称为中医学的一部方法论。二、《伤寒论》的病因与病种、辨病与辨证《伤寒论》自从与《金匮要略》分编以后,成为专讲外感疾病的书。其所载的外感病因和病种方面,远远没有全部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多种疫疠杂气的为病,主要是讲风、寒二邪所引起的“中风”(伤风)和“伤寒”(狭义的)二证(大流行时,亦当为疫疠)。虽然开头还提出温病和风温,末尾又附有霍乱一病,但关于温病的认识,仍然着眼于“伏气”成温,只言在新感风邪之后,又经误汗,才诱发成为风温者。霍乱一病,则讲了与伤寒互相转化的机制和可能。《伤寒论》中所讲的病因,主要是六淫中的风、寒二邪。其病种亦当是中风和伤寒两种。实际如下所述,只能称为二证。

既然《伤寒论》中的病因和病种很狭窄,那么,为什么论述的条文就有397(或398)之多,制方又有113之数呢(实际上遗缺一方)?我们又怎样用《伤寒论》指导自己开阔思路,更好地将其理法思想运用于临床的辨证施治中呢?这个问题将在后边的六经和六气理论中得到解决。《伤寒论》一书既讲辨证,也讲辨病,而且以辨病统率着辨证。六经为病的纲领证,实际就是辨病,例如六经病变开头就有“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等语,以下则直称为“太阳病”“阳明病”等等。而每经病变中的“中风”“伤寒”等才是辨证,所以我们就有“太阳病中风证”或“太阳病伤寒证”等称谓。这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是科学的,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法则,因此,上述的病种,实际上只能认为是证种或证型;其病因也只能认为是外因,内因则在于六经生理上的变化。虽说是辨病,但也必须因证识病,即通过一切疾病所反映的证候来认识疾病。这里也有一定的机理存在,绝不是什么牵强或臆测,更不是中医不知辨病,而只是认识比较粗浅,方法不够先进。当然,说中医长于辨证,这是对的,《伤寒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人们通常把《伤寒论》的疾病归类方法称为“六经分证”,然而就其纲领来说,倒不如称为“六经分病”更为恰当。论中提出的“并病”与“合病”,即是两经或三经的疾病相并与相合,又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但必须说明,中医的辨病之中又必须包含辨证,而且是以辨证为先决条件的,这才能得出结论。即使如此,其辨病仍是以人体生理结构的划分和基本性能的不同反应为根本依据的。

这里再顺便提一下,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讲风、寒二邪的病因和由此而产生的中风和伤寒两个病证,难道就忽略了六淫之中暑、湿、燥、火,以及疫疠等邪的致病吗?不然。第一,他在《金匮要略》中就已提出了痉、湿、暍等病证,可能由于当时流行较少而总结不够系统和详尽。但他也同样把这些病证按六经来划分,均以六经为纲。第二,在六经为纲的各类病证中,实际就反映了六淫之气的不同性质及其复杂变化。据此我们可以举一反三,以识别不同的外邪致病。第三,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寒为杀厉之气,故而为病最多,轻易感人,属常见多发病之类。因此仲景即全面阐述、系统分析,这也是可能的。

古人对温病的认识,除了时序不和、岁气乖违、火热等邪致病而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伏气”为病的基础之上的。即《素问·生气通天论》和《阴阳应象大论》里所说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金匮真言论》又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反过来也可说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或“春多温病”。这里前者是讲致病的外因,后者是讲致病的内因,总的是指夏至前广义的一般温病(主要是春温),它是由于正虚寒邪内伏而发生,故称为“伏气温病”。至于风温一病的发生,固然有的是风热之邪新感所致。但大多则认为是寒邪先伏而成温于内(所谓郁而化热),风邪后感而诱发于外,这就是所谓新感引动伏邪为病,其病因又增加了风的内容。

综上所观,《伤寒论》中虽提及了温病和风温,但仍不出伤寒和中风病因的范畴。因此,对温病和风温,仅在前边太阳病中一提,后即不再加以论述,实际是统属于中风和伤寒两个病证之中,而作为一种热化了的变证来看待,包括在整个《伤寒论》的六经为病之中。至于伏气温病的问题,则当在另篇讨论,这里就不再多述。三、伤寒病因中风、寒二邪的性质及变化

我们知道,六淫中的风、寒为伤寒病因(外因)。所谓六淫,就是自然界风、寒、暑(热)、湿、燥、火六气的反常即导致疾病的6种邪气的总称。风、寒二邪是六淫之中最多致病的两种邪气,因而也称为“风淫”“寒淫”。

六气在自然界中是不可或缺的6种气候变化,它随着季节的推移,运行于天地之间,相互调济,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六气为自然界资养与调节万物的6种基本物质和功能的表现。比如一年之中,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赖于六气的运转周布。各年之间的气候特点也莫不与此有关。古代的历数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之后发现,60年基本为一个周期,于是医学家据此创立了“五运六气”学说(据龙伯坚著《黄帝内经概论》)。然而这种六气的运转流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在大的规律之内经常出现小的变异,即所谓“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这种变异,就是反常。反常即可造成灾害,而为致病因素的六淫。

六淫之成一般又有两个方面,即太过与不及。太过是本气的亢盛,不及则是相对之气的反盛。但无论如何,其致病之气,大多属于亢盛的一方。“淫”字的含义也就在此,是“亢则害”(《素问·六微旨大论》)之理。因而无论六淫中任何一淫,其基本属性,仍是其本气原来的性质太过。据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伤寒论》中,风、寒二邪致病的特点了。

一般来说,风邪的性质是流动、疏泄,具有通透、排散、消耗水液、走窜不定、较多升浮的特点,因而其性属阳,称为“阳邪”。阳盛则伤阴,伤阴则化燥助火,故又易于转化为燥火(燥热)之证。

寒邪的性质是凝滞、收敛,具有闭塞、郁结、伤人阳气、固着不移、较多沉降的特点,因而其性属阴,称为“阴邪”。阴盛则伤阳,伤阳则化湿生水,故又易于转化为水湿(寒湿)之证。

但必须明确指出,以上是仅就风、寒二邪的单一外因而论,若数种病邪相兼感人,则性质就较为复杂了。这要看何者为主,何者为从,以分析其病情。还应当特别强调的是,伤寒理法是以六经为纲,即内因决定外因。因为六经各有其生理上的特性,亦即气化作用的特性,所以在人体感受外邪之后,其病理变化就要以六经的性质和功能为主导,联系外因,再加以分析,这样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唯有如此,才不至陷入外因论的机械认识。另外,在研究自然界六气变化的同时,还要参考地方水土、社会因素等方面,这样才能认识得比较全面,不为教条的六淫理论所限制。

古人以风、暑(热)、燥、寒,分主于春、夏、秋、冬,以说明四季气候的特点。而把湿列入长夏(夏末秋初三伏季节),似乎也符合这个水湿之令。但对于火,却未固定其所主节令,特别是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古人把湿、火二气的排列顺序,就分主客各二气位置有所推移和异位,这固然是从干支的角度上对运气的主客划分各有所重。但就其性质,联系实际,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对于湿,古人将它归于五行之中的土气,称为“湿土”。又有“土旺于四季”之说,分寄于春、夏、秋、冬之中,每季十八天。土为万物之母,金、水、木、火皆寓于土中。所以作为其气的湿,就有濡养、滋养的作用,可培植万物。因此,它就应周布于四时,为自然界的基本湿度。至于火,古人在六气阴阳的标本理论中,把它分属于少阳,即一阳,或称为“少火”。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所说的“少火生气”的含义,火有升发、温煦的作用,可长养万物。因此,它也就应流行于四时,为自然界的基本温度。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特别是生物,除了随着季节的转化而各有其生、长、收、藏的规律外,对于最基本的湿度和温度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否则,它就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存发展与变化的条件。由此可见,湿、火二气是构成一切生命体(也包括非生命体)的两种基本物质与功能。同样,也像其他四气一样,应该有其旺季:湿盛于长夏,火盛于仲夏。这对分析六经的生理和病理有一定的意义,不能忽视。

在对风气的认识上,除它的特性之外,也有一基本的概念,即六气的物质基础与形成原因都应基于风气的变动不居,这是六淫之成所有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古人就有“四时八风”之说。当然,这与地理环境的寒热、燥湿关系至为密切。四、《伤寒论》中六经的概念和生理、病理的分析(一)六经的基本概念《伤寒论》以六经分病为纲,为辨证施治的基础。因此,六经之为病也就成为《伤寒论》一书的中心内容。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六经,这样才能进行其生理和病理的分析。

六经一名原出《内经》。作为分病的纲领,可见于《素问·热论》篇。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三个阳经和太阴、少阴、厥阴三个阴经的总称。其命名的来源和含义,出自《内经》有关阴阳理论、运气学说和对脏腑经络的认识。其中特别是以十二经络为依据,只有手足之分,而无名称之异。

1.六经阴阳盛微的分配

阴阳理论将一切事物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划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凡属运动的、上升的、在外的、刚强的、旺盛的、兴奋的、光明的、热化的等等都称为“阳”;凡属静止的、下降的、在内的、柔弱的、衰退的、抑制的、晦暗的、寒化的等等都称为“阴”。运用阴阳学说,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去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故又存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也就产生了“阴阳多少”和“盛微”的不同。六经的三阴、三阳就是根据上述认识来分析和排列的(见表1)。表1 六经阴阳盛微

这种由下到上、从一到三的排列顺序,反映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意思。

阳经以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阴经以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名称和顺序都有所不同,其中问题,主要出在阳明和厥阴二经。古人认为,“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阴交尽”(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谓之厥阴,也是根据阴阳盛微和阴阳转化的道理而言的。阳主进,阳明为二阳,较少阳为盛,仅次于太阳,且居于太少之中,容易化热而蕴蓄积聚,主一身之前,其象明显,故有此称;阴主退,厥阴所以为一阴,是居于太少之末,末为将尽,“厥”可能又有缺的含义,阴尽则阳生,阴缺则阳存,因而就它的可以转化为阳和阴性不足的性质来讲,只能说它为微阴,故有此称。据此,则少阳为一阳,少阴为二阴,自是必然之理了。而太阳和太阴,一为阳之最盛,一为阴之最盛,古人喻为太阳象天,太阴象地,故均列为三,以言其阳和阴之最大、最多,因而太阳又称“巨阳”,太阴又称“至阴”。

2.六经分主六气的性质

运气学说将三阴和三阳的根本性质分属于寒、热、燥、湿、火、风的六气之下,且其中的阴与阳相对配合,相互作用,并由此产生出标、本、中气各有所从的不同变化,以说明六气阴阳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运转规律。古人为了对六经的功能加以认识和说明,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以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六经的功能属性作了如上的比喻。实际上,这是早在经络学说创立之初就已采取的一种认识方法(见表2)。表2 六经分主六气

由表2可以看出,“本气”即六经所系的六气,是其功能所主的根本性质;“标气”即六经所系的阴阳,是其气化反应的相应表现;“中气”是阴阳相关之经,与该经相互包含、渗透、制约,又互相生助,因而又有“所从”,即随从、依靠、根据之意。六经之间的这些关系,使它们又分成三个系统,具体分工、共同作用,从而完成人体全部生命活动,因而是统一的整体。这种六气阴阳学说,在人体六经的引用、配合和划分就是一种“气化学说”的具体运用。

在自然界,本气的六气在上即在天而下通于地,标气的阴阳在下即在地而上奉于天,中气则介于天地上下之间,含于本气、标气之内,中气本身也有标本。在人体,既以六经分主六气阴阳,那么本气的六气即产生于脏腑;标气的阴阳则反映于躯体。标、本之间靠经络贯通和转化。中气也是阴经、阳经之间的功能配合,通过经络的络属关系,包含在各经所主的脏腑和躯体之内。

太阳、少阴之所以从本从标,是因为它们本身并通过相互作用,都具有阴阳二性和寒热两化的功能。阳明、厥阴从其中气,少阳、太阴从其本气,是说明阳明的功能主要依靠太阴,使“燥从湿化”,从而助其运化。太阴则主要产生并输送湿气、津液,以调济阳明。厥阴的功能主要是生发少阳,使风从火化、旺盛生机。少阳的功能为流行和布散火气,以发挥厥阴的生发之气。当然,这仅是抽象的类比法。

本来运气学说是用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形成与推移变化的理论。之所以能将它引申到人体六经上来,乃是由于人与天地相应之故。人的适应自然、与自然统一协调的能力,也就在于六经。对于六经能适应自然界六气阴阳变化的这种功能,古人就借用运气学说中标、本、中气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为了区别于自然界的外在六气,把体内六经所主的六气,称为“内风、内寒、内热、内燥、内湿、内火”。对于阴阳,由于原始经络命名的关系,就又附上一个“经”字,即“阴经”“阳经”“太阳经”“少阴经”等等。不过人们为了用语简便,就往往直称三阴、三阳、太阳、少阴以及其他,也能明白。至于体内六气阴阳和外界六气阴阳如何相适应,简单来说,即以热应寒,以寒应热,以燥应湿,以湿应燥,以火应风,以风应火,以阴应阳,以阳应阴。但其相应的方式,随着六气标、本、中气的从化关系和阴阳盛微及其所主部位和作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详细内容,见后六经生理的具体分析中。

自然界的六气阴阳,人们随时都有所感觉,而体内的六气阴阳就不能觉察。因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六经功能是统一平衡、互相协调的,所以对六气阴阳的自身感觉,就不明显。若一旦有病,其六气阴阳则处于反常情况下,就有偏盛偏衰、偏阴偏阳的不同,于是产生相应的表现和不同的感觉。

也许还有人要问,阴阳盛微,各有其数,皆从一到三,但为什么在其互相配合方面各有不同,如一阴配一阳可以理解,但二阴配三阳和三阴配二阳就不知其故,这是为什么呢?总的说来,道理在于阴阳盛微的本身及其性质方面。因为一阴将尽,就要转化为阳,阳气初生又必然是一阳,所以少阳、厥阴就应互相配合而产生作用,三阴阴盛、三阳阳盛,二者均应重点发挥其阴阳本身的作用,所以各配以阴阳较少的二阳和二阴,以免其阴阳盛气受限或受损,而求得适当协调,这就是太阴合阳明、太阳合少阴之理。

3.六经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六经是把人体十二经脉的手足同名之经合并而成。经络内源脏腑,外通躯体,运行气血,维护全身,以滋养、调济、支配和促进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通过经络,使体内器官、组织之间,能够对立统一、平衡协调、互相资助、互相制约,而且通过经络调节,使机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经络的这种功能与作用根本在于脏腑,而其表现则在于全身。人们对于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反应的认识就构成了六经的全部内容。其理论根据是《内经》和《难经》有关脏腑、经络、病能,包括阴阳、运气等学说在内的章节。可以说,六经理论的核心就是脏腑经络学说,而对脏腑经络功能的认识又离不开气化学说。六经所系经络脏腑表

由上可以看出,六经中的每经,正是手足两条同名经脉的相合。可以想见,在十二经脉的命名之初,不但已采用了六气阴阳的含义,而且还通过脏腑关系,对其同名之经的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对六经的形成提出了理论根据。通过上述阴阳、运气学说的解释,可知六经的功能,也就是脏腑经络的具体功能在人体上的综合反映。对此,古人称为“气化”作用。为此,我们对“气化”二字又有进一步理解的必要。“气化”一词是中医学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其含义就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包括全部的和部分的物质代谢过程。由于这种功能和物质在不断地运行与转化,其过程是以阳气为主导,以阴液为基础,古人就此二者,统一在一个“气”的概念之中,既有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有运动变化的功能,所以称为“气化”。通过气化作用又产生着新的生命活动,以保证人体的正常发展。这是“一气流行,化生万物”的朴素唯物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当然,它既有化生,也有化灭,无灭不生,无生不灭,符合一切事物的新陈代谢与发展变化规律。

4.六经阴阳的表里所主

阳气,重点是讲体力,主要指功能;阴气,重点是讲体液,主要指物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所以又把它们同属于一个“气”字。分开来,中医虽有“阴气”“阳气”之称,但就其作用而言,“阴为阳之守”,阴气就当作为物质基础而留守于内;“阳为阴之使”,阳气就当作为功能活动而行使于外。六经阴阳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阳为腑经,三阳就当主外;阴为脏经,三阴就当主内。这与《素问·五脏别论》所述的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道理一致。但阳根于阴,阴成于阳,阳中有阴,阴中含阳,不论脏经腑经又各自具有阴阳两个方面。六经阴阳的表里所主

5.六经气血多少的区别

六经除阴阳盛微外,还有气血多少的区别,这种气血多少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多血”,其物质基础就较厚;所谓“多气”,其功能作用就较强。然而气血之间,在每经之内是相互为用,不可偏废的,实际也是阴阳之气对立统一的一种特殊关系。因此,不可孤立、片面和静止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多少之间,随着条件的不同,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是绝对不变的(见表3)。表3 六经气血多少常数表(摘自《素问·气血形志》)

表中多血多气一经,即阳明,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故为人体的“后天之本”,生命能量的所从出。多血、少气二经,即太阳和厥阴,是血以济气,具有旺盛其功能的雄厚基础。少血多气三经,即少阳、太阴和少阴,是气以运血,具有转化其物质的强大功能。详见后生理部分。

6.六经经气出入的机转

六经气化功能,在人体发挥其作用的基本运行规律,也就是经气出入的主要机转问题。古人把这种机转概括为“开”“阖”“枢”。“开”就是外出,有上升、布散的含义;“阖”就是内入,有下降、收蓄的含义;“枢”则介于升降出入之间,内外环转,上下流行,为开、阖之机的枢纽。此三者之间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十二经脉合并为六,这六经有六大线路。此外,经中有络,气中有血,既可循线路而行驶,又可出线路而布散,这就是经气出入的机转。六经经气出入机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脏腑是六经的基础,经络是六经的依据,气化是六经的功能。仲景以六经作为分病辨证的纲领并确立理论体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病变区域和部位的划分;第二,作为病变性质和形态的鉴别;第三,作为病变发展阶段的依据。(二)六经的生理概括

1.基本论点

根据上述六经的概念,对六经生理的分析,应从以下5个方面来叙述,即脏腑经络的具体功能、六经标本的气化作用、经气运转的基本规律、阴阳盛微的主要表现和气血多少的相互关系。现即分经叙述于下。

2.具体分析

太阳 其腑膀胱,能收藏水液,气化外出,把有用的津液化气上升,可再吸收而滋养机体,把无用的废水排出体外,不使停蓄;其腑小肠,则能受盛水谷,分别清浊,一方面可以制造津液,化生荣卫,供应机体,另一方面可以传送糟粕,下入大肠,使水液和粪便分道而行。小肠和膀胱,一源一流,共同作用。其经手足相接,以输导由小肠和膀胱所产生的津液、荣卫,布散于全身以至体表,并生发出足够的阳气,温养肌肤,保护机体。因此,太阳的经脉最长最大,为六经之冠,与督脉相并,而为一身诸阳之主气。把太阳经腑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荣卫、司气立、主一身之表、包罗和保卫全身的作用。所谓“气立”,就是人体凭借太阳之气,与外界直接接触,并统率体内其他五经之气,与之相适应,进行物质交换和功能转化。所以其气本身就具有升降、启闭的能力。

由于体表外在的阳气、卫气和内在的津液、荣气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且阳气、卫气的产生是由其腑所供给的津液、荣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而前者性本温热,后者性本寒凉,热外寒内,所以在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上称太阳为“本寒标阳”。太阳之经内络于少阴心、肾,所以又称为“中见少阴”,且寒凉与温热、津液与阳气、荣气与卫气均为对立的统一,必须保持其平衡与协调,不可偏盛或偏虚,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持其正常的功能,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从本从标”,说明太阳一经,有“寒热两化”的性质,是指体温和汗液的调节功能。

根据太阳主表,其经气具有上升外出的性质,所以在其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开”,而且必须有大量的阳热,才能外达于体表,以保护机体,因而其阳最盛而为“三阳”。盛阳之经又必须有充足的阴血来奉养、调节,所以也就为“多血”之经了(按清姚止庵撰《素问经注节解》引新校正说:“按《甲乙经·十二经经水篇》云:太阳多血多气。”此说似亦近理,存疑待考。然与太阴相对而言,则《素问》原论更觉切当)。

阳明 其腑胃,能受纳饮食,腐熟水谷,把饮食中的五味精微先进行初步的分解、吸收,然后送入小肠;其腑大肠,能传导糟粕,变化而出,把糟粕中的水气充分吸收,使之成为正常的粪便排出体外。大肠和胃一上一下,完成消化功能的开始与终了。其经手足相接,共同承受其饮食精微,作为营养脏腑、充实肢体的物质基础,并产生出相应的阳热,旺盛功能,维护组织。因此,阳明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为气血的生化之源。将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五味、司出纳、主一身之里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出纳”,即指对饮食精微的吸收和对糟粕的排泄。

由于人体营养物质和热能的来源,主要靠对水谷精微的充分吸收。而这种吸收的性质就是燥化的性质,能接受渗透,所以在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上,称阳明为“本燥标阳”。阳明之经内络于太阴脾、肺,所以又称为“中见太阴”,且胃、肠的吸收、排泄,特别是对由此而产生的水谷精微的转输、布散,使之遍于全身的表里上下,又必须依靠脾的运化和肺的通调,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不从标本,从其中气”,说明阳明一经的功能是借助于太阴之经为其主导作用的,正所谓“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太阴阳明论》),因而即为“燥从湿化”。另外,阳明本燥,燥在五行属金。但其腑之胃又居中焦,其腑之大肠环脐,所以阳明腑的胃肠又当属土而与脾相合,即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土金相生,就有二者统一之义。

根据阳明主里,其经气能够内入下降的性质,所以在其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阖”。而且必须有足够的阳热,蓄积于里,才能助长其腐熟消化,促进其出纳,所以其阳亦盛,而为“二阳”。因为阳明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所以也就为“多血多气”之经了。

少阳 其腑胆,能贮藏精汁,疏泄肠胃,是因由胃入肠,运行变化,通畅下达;其腑三焦,能枢转气机,疏通水道,使水谷所生的气液循其道路,正常流通。三焦和胆一起,助脾胃而完成生化与输送作用。其经手足相接,共同运转气液,以外和腠理,上濡空窍,内养脏腑,下济二阴,使表里相通,上下得调,并资生出一定的阳热,游行出入,温煦于其间,推动机体的代谢过程。把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气机、司转化、主一身之半表半里而偏表,以沟通全身内外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转化”,就是指对阳气与水液的运转和生化,包括助脾胃而进行消化。

少阳运行气液、疏泄胃肠的功能都离不开阳热,而且气为阳属火,火能生热,所以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就称少阳为“本火标阳”。但又不能使化为壮火,适得温运和平即可,故称“少火”。少阳之经内络于厥阴的肝与心包,所以又称为“中见厥阴”。且阳气与火热本属同性,经腑之间,一气流行,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从其本气”,说明少阳一经,均由阳性的火气所主持,而产生其全部功能。

根据少阳主半表半里,其经气具有升降出入、环转流行的性质,所以在其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枢”。而且必须使其火气保持在温运和平的状态下,才不至煎熬水液,造成耗损,适得化气流行即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此为“少火生气”,所以其阳较微而为“一阳”。因为少阳以少火为主体化生阳热,推动气液,运行表里,所以也就为“多气”之经了。

太阴 其脏脾,能运化水谷,以行津液,助胃而进行消化,并把由胃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和津液输送于全身。其脏肺,能统摄诸气,敷布津液,就是把由脾转输而来的津液精微,随着其调节气血的运行,布散于全身,内养脏腑,外济皮毛。肺和脾统一作用,其重点都在于全身营养物质和体液的补给与流通。其经通过阳明手足相连,共同运转其气液,由里达表,以营养整个机体。将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津液、司输布、与阳明同主于里的作用。所谓“输布”,主要是指运行津液、布气散精而言。全身津液从其来源到分布,均由太阴所统。

由于津液本为水湿之气,其性寒凉,为太阴所统,周遍表里,濡养全身,所以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就称太阴为“本湿标阴”。太阴之经,外络于阳明胃与大肠,所以又称为“中见阳明”。且水湿、阴寒,性本相同,经脏之间,互为一致,所以进一步把这种关系称为“从其本气”,说明太阴一经是由阴性的湿气为主体,其主要的功能是水液的运转与周布。

太阴与阳明同立于里,对由阳明吸收来的津液,由里达表,周布全身,所以其经气运行的规律就应为“开”。太阴统率着全身的阴性津液,所以它的阴气最盛,就称为“三阴”。因为津液的升腾布散必须由充足的脾、肺之气来推动,且气水同源,所以太阴也就为“多气”之经了(按前提清姚止庵,引《甲乙经·十二经水篇》云:“太阴多血少气”,此说存疑。可能是指脾主统血、肺朝百脉的含义而来。《伤寒论》中所述太阴为病,则是气虚湿盛,故依《素问》原论似确)。

少阴 其脏肾,能收藏阴精,产生阳气,在阴精的物质基础上,形成人体生命活动的能力,同时又促进着人的健全强壮的体质,因此被称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此功能与生俱来,直到生命的终结。其脏心,能统领神明,主持血行,在心神的自身作用下,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同时又旺盛着人的精神活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因此被称为“一身之主”“神明之府”。此功能与生俱来,直到生命的终结。心和肾又成为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系统,心神的物质基础就在于心血和肾精。肾精的功能作用则在于肾气和心神,古人将其比喻为一阴一阳、一水一火,因而就有了“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精足神全”“气血互用”等说法。其经通过太阳手足相连,共同运行精血、神气,以灌注全身,维护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又作为太阳的根本,运行荣卫于体表。将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阴阳、司神机、主宰全身、维护机体的作用。所谓“神机”,就是人体能够自然产生一切生命活动的机制与功能,包括精神活动,其气出入运转,无微不至。

少阴所统率的精神、气血,即水火、阴阳,都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而神气为阳,精血为阴,神气对精血的生成、运行和变化起主导作用,根据阳热阴寒的性质,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称少阴为“本热标阴”。少阴之经,外络于太阳的膀胱、小肠,所以又称为“中见太阳”。且火热与水寒、阳气与阴血,既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就必须保持其平衡与协调,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太阳一样,也必须标本两重,这种关系进一步称为“从本从标”,说明少阴一经,同样具有阴阳相对、“寒热两化”的两重性质。且因心液化汗,由精所生,肾中命火,以成心阳,心液为阴,命火为阳,阳气为本,阴血为标,故其寒热两化,又当是体温和汗液的资生与调节的根本所在。

少阴所主的阴精、阴血,在其阳神、阳气的鼓荡、推动下,运行全身,周流不息,循环往复,有出有入,所以在经气运转的规律上,就应为“枢”。而且少阴是以热为本,以阴为标,人体生命活动是以阳气为主导,以阴血为基础,互为统一,又不应牵制其主导作用,所以其阴虽亦盛却当为“二阴”。少阴既以热为本,以阳气为主导而运行精血,所以也就为“多气”之经了。

厥阴 其脏肝,能储存血液,调节血量,促进物质的补充和功能的发展;其脏心包,能统率脉络,收拢营血,可使血液循其常道通畅运行而无所壅滞。心包和肝一起,一蓄一泄,一调一拢,以配合心、肺、脾、胃,完成血液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的全部调济和运转功能。其经通过少阳手足相连,共同调节全身血脉的需求和余缺。把这些功能综合到一起,就具备了统血脉、司生发、与少阳同主于半表半里而偏里,使气血并行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生发”,也就是物质的生长、补充和机能的发展、恢复之意,所谓肝主春令,为“罢极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心包应夏,为相火所寄,就是这个含义。

厥阴所统率的血脉,本身阴性而涉及全身,且必须使这些血脉能够通畅流行,有蓄有泄,这样才能起到调节和生发作用,这就是古人所比喻的风气,所以六经标本的气化理论,就称厥阴为“本风标阴”。厥阴之经外络于少阳的胆与三焦,所以又称为“中见少阳”。而且厥阴功能的发挥,只有依赖阳热的气化,才能使阴性的血脉,转变为有生机的物质,且少阳与其互相络属,所以进一步又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不从标本,从其中气”,说明厥阴一经的功能,是以少阳之气为主导作用的,因厥阴主风,就叫作“风从火化”。这就是厥阴的生发之机,必须随从少火之气,才能产生出温煦助长的应有功能,即由生发到转化的全部代谢过程。

根据厥阴先储存和收拢血液,有蓄才能有泄,而后进行调节和转化作用的特点,其经气运转的规律,就应为“阖”。而且必须是从阳转化,有阴尽阳生之象,这样才能完成其生发作用,所以其阴应少而为“一阴”。因为厥阴所统及其作用的产生全为血脉,所以也就为“多血”之经了。

3.生理小结

综观以上六经生理的内容,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六经虽各有不同性质和功能,但必须由一阴一阳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这就形成了阴阳之间不可分割的三个系统。

第二,在这三个系统之间,三阴三阳固然各有表里关系,但总起来又是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主外,三阴主内,内外相合,成为一气流行的统一整体。

第三,这个统一整体,不但需要六经之间的内在协调,而且需要各以其本经的性质与功能,与外界六气相适应。也就是在六经的三个系统之内,以寒热互化,燥湿互化,风火互化,通过三阴三阳的经脉,发挥到全身,与外界的寒热、燥湿、风火六气相协调。因此,除了人体内在环境的统一,还成为内外环境的统一。

将这三点归纳到一起,即如图所示。六经六气的关系与功能(三)六经的病理述要

1.病理概念

六经病理,就是六经生理的反常。反常有两种现象,即太过与不及,而且也都有规律性。这种规律的产生,与六经的生理功能分不开。就外感来说,邪加于正则为病;不同的邪加于不同的正,或二者只有一方面相同,另一方面不同,就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证。所谓“证”就是不同病理的具体反映。在伤寒病里,这种不同病理的反映,固然有致病因素在起作用,但更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正气方面的生理特点。用《伤寒论》分病识证的方法来看,这正气的方面就是六经。

六经的特点,各有其功能,又有其基本的总的属性,即三阳为病大多表现在功能亢进,也就是太过的反常,邪实病浅;三阴为病,大多表现为功能衰退,也就是不及的反常,正虚病深。所谓“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就是外感病变发生、发展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病理状态下,阳经受邪,多气盛而抗邪于外;阴经受邪,多气虚而御邪于内。阳经受邪多从阳而易于化热:阴经受邪,多从阴而易于化寒。阳经受邪,多抗病力强而为邪实;阴经受邪,多抗病力弱而为正虚。也就是三阳为病多为表、热、实证;三阴为病多为里、寒、虚证。不过这只是相对而言,当然三阳三阴都可有表里、寒热、虚实,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所以对于六经病理的具体变化,还应当根据六经的生理,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具体分析六经病理之前,对六经的发病,即外感病变的发生,尚需进行简要的叙述。前已言过,人体就是凭借六经所产生的体内六气,即六种功能,与自然界六气相适应,从而产生出三阳三阴的对立互根,以及消长、转化。但由于太阳主一身之表而包罗六经,统荣卫,司气立,直接与外界气候相接触,起到卫外的作用,所以六淫邪气的侵入,必然首先入于太阳,使太阳受病,或为邪气太盛,或为太阳经气的一时疏懈,如劳累过度,汗出过多,天气骤变,起居不慎,这些都足以使邪犯太阳而成病,即为表证。若进一步发展,就要根据六经的内在变化,以及外邪的性质和在表时期的各种情况,而分经见证了。然而也有初起不见太阳表证,发病就表现出其他各经证候的,这是因为太阳的表气先已大伤而衰甚,失去卫外的功能,或外邪特强而暴中于人,使太阳经气猝不及防,不能与外邪抗争,致邪气直入他经,而致成他经的病证。但这也必然有他经的内因,成为太阳之虚,或成为诱邪之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即是此意。此所谓“虚”,不仅指功能衰退,也有反常的含义。由此可知,凡一切疾病,其证候的产生,就是正邪相争的表现,因而见何经之证,即确定为何经受病,这是伤寒辨证的要领。但绝大多数在发病时是以太阳受邪为主,并作为太阳传变的初期关键。

还有在六经的病理变化上,由于三阳、三阴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实则少阳,虚则厥阴;这又是必然的联系。病位各以其所主的表、里、半表半里,以及在经、在腑、在脏为区别。一般阳病轻者在经,重者入腑;阴病除经腑受邪外,则重点在脏。性质是以寒热两气为主,结合燥湿、火风为基本内容。把这些归纳起来,就构成三阳、三阴的不同病变,而用以进行辨证。

2.具体分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