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细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4:03:23

点击下载

作者:库特•冯•蒂佩尔斯基希著,李娟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二战的细节

二战的细节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二战的细节作者:库特•冯•蒂佩尔斯基希著;李娟译排版:昷一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ISBN:9787513914840本书由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战前事件和战争爆发

一、走向战争

1938年秋,在慕尼黑会议上,苏台德问题得到和平解决,德国人民满心欢喜。会议结束后,张伯伦走过慕尼黑的街道,看到周围都是沉浸于欢乐之中的人――德国人民希望能与欧洲各国和平共处,但同时要成为强者,得到人们的尊重。慕尼黑会议的召开,使德国人民更加相信,他们的这种希望需要希特勒政策的保障。因为希特勒不仅不经流血就轻易消除了压抑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凡尔赛合约》所带来的后果,而且使德意志帝国的实力更加强大。这个时候,还在怀疑希特勒的政策,并看透希特勒魔鬼本性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在希特勒的极权制度之下,这一小撮人根本没有公开发表意见和忧虑的机会。这次会议之后,那些分布在德国边界以外的德国居民开始组成大大小小的团体纷纷以和平的方式并入大德意志国家中来,这使德意志帝国进一步壮大。当然,这并非希特勒之前预料到的。在希特勒看来,所谓的大德意志不过是个幌子,他之所以顺势提出这个口号,不过是想要利用20世纪初欧洲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夺走了好几个州,日耳曼人也成了战败民族。从这一事实出发,希特勒找到了有力的论据,并坚信这些论据能在德国人民心中得到全然合理的共鸣。在希特勒看来,对国界进行稍微地修改,能使德国人民更加信服他的政策。

事实上,在慕尼黑会议召开前,希特勒已经开始盘算另一件事了――他要向欧洲乃至世界展示他所建立起的德国新武装力量。在他看来,与其召开这次会议,不如直接同捷克斯洛伐克开战。他认为,最便捷的手段就是向西方列强展现德军的实力,从而让他们害怕与德国发生任何意见上的分歧。可以确信的是,早在1937年,希特勒就下定决心,一有机会就“试验军事实力”,也就是从那时起,这种想法就成了他所有外交政策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内做好德国人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相信,希特勒推行的政策是为了进一步修改《凡尔赛和约》,将所有的德国人统一到一个国家中来。除此之外,希特勒对外还努力营造出一种政治形势,那就是既能实行军事性质的打击,又不会招致敌对联盟优势兵力的反击。

基于此,希特勒于1939年3月开始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就对外政策而言,这一行动是十分冒险的――希特勒打破了他一再强调的将所有德国人统一到一个国家的宏伟蓝图。但是,就军事角度而言,消灭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是实现以后计划的必要前提。在此过程中,那些签订《慕尼黑协定》的大国因害怕战争并没有跳出来反对,这使德国人民将这一行动视为希特勒政策的又一次证明。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波兰就成为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但希特勒也明白,再故伎重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选择在政治和军事上尽可能地孤立波兰。当时的形势是:法波联盟仍然存在,而且受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影响,英国于1939年3月底向波兰做出保证,如果波兰受到侵略,便出兵帮忙。尽管如此,希特勒依然坚持进攻波兰,并认为即使这样,英法两国也不敢贸然为波兰出头。因为根据几年来的经验,希特勒认为,只要让英法相信,他们对波兰采取军事援助时已为时过晚,那他们就可能在最后关头退缩。为此,在对波兰发动进攻前,希特勒让德军做足准备,以便在几个星期之内解决掉波兰,不给英法反应的时间。

当然,在对波兰进攻之前,苏联的立场也意义重大。所以,尽管希特勒之前在政治上与苏联并不亲近,但为了拿下波兰,他一改往日的对苏态度,开始刻意讨好苏联。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当然知道欧洲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他更知道,对于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苏联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斯大林也一改之前的谨慎态度,开始试探柏林方面。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也开始与苏联进行谈判。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没有苏联的军事援助,他们对波兰许下的承诺就毫无根基可言。因此,他们努力想要苏联成为希特勒的敌对势力。6月,他们派出外交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然而代表团遇到的苏联人也很清醒,他们并不愿意受西方国家的蛊惑,轻易地卷入战争中。而且他们也明白,成为反对德国的主力,要付出极大代价。

更加糟糕的是,西方国家发现,即使苏联做出保证,波兰人也并不相信――波兰人担心,苏联人一旦以同盟者的身份进入他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离开。因此,英法代表在莫斯科的谈判陷入了僵局,不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引起了无休止的争吵,并让谈判更加复杂化,而苏联人与柏林的谈判却异常顺利地进行着。

起初,希特勒怀疑苏联企图通过与德交涉作为同西方国家谈判的筹码,直到7月底,希特勒终于确信他的怀疑是错误的,于是他指示帝国外交部长加快了谈判进程。对苏联而言,与德国达成协议比与西方国家结盟更有利。此外,希特勒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他早已决定了发生冲突的日期。他希望在与波兰发生冲突之前,能营造一个确定的政治形势。所以他给苏联人的东西比西方国家给的要多得多――西方国家需要苏联的积极援助;而对希特勒而言,苏联只要保持中立就够了,而且他还愿意给苏联高昂的报酬,以让其保持这种立场,那就是将波兰的部分领土划给苏联,并承诺不涉足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小国。因此,8月23日,德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于这一条约的意义,斯大林有很清楚的认识,如果德国开始进攻波兰,英国将对德宣战。这样一来,即使不爆发世界大战,也会爆发欧洲战争。虽然战争在苏联旁边上演,但他不必卷入战争中,再加上苏德的协议,战争一开始,苏联将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大片的波兰领土,这样一来,苏联的西部边界也能明显扩大。

如今,西方国家陷入了困境。1933年至1938年间,实力强于德国的西方国家没有阻拦希特勒,这使德国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大大提升,现在爆发战争对西方国家而言是极其危险的。他们错过了将德国的政策局限于他们能控制的范围内的机会。尽管如此,英国还是决定以暴制暴,以此回应希特勒的暴力行动。8月25日,英国与波兰结成军事同盟,希望这一明确的行为能制止希特勒进攻波兰的计划。同日,墨索里尼表示,意大利无意参战――他认为这场战争不可能局限于与波兰一国开战。这样一来,希特勒不得不推迟他的进攻计划(他原本定于8月26日凌晨发起进攻)。希特勒做此决定,并非全然因为墨索里尼拒绝参战,希特勒希望再给自己一些充分考虑这一决定的时间,同时也寄希望于法国人的避战情绪会影响英国的立场。于是,里宾特洛普受希特勒的委托,继续与英国和波兰谈判,希望他们能明白,如果波兰人不做出前所未有的让步,它们注定要遭遇可怕的失败。但英国和波兰并没有屈服。8月31日,希特勒断定谈判失败,随后,他发布了有关展开战争的第1号训令,该训令指出:“现在,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德国再也不能容忍的东部边界现状的一切政治手段都已经用尽,我决定以武力达成这一目的。”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根据这一训令开始进攻波兰。

尽管已经付诸武力,希特勒依然希望英国和法国在目睹波兰深陷绝境的惨状后,不会参战。无论如何,希特勒并不希望同时与那么多西方国家作战。基于此,他委托意大利主持召开了新的国际会议,企图通过谈判避免那些西方的敌人卷入战争中来。但这场新的谈判很快就归于失败――英国于9月3日递交了最后通牒,英国在最后通牒中声称,如果11时以前,德国没有给出满意的答复(承诺停止对波兰的一切进攻行动并从该国撤军),那么,从11时起,英国将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目击者称,当英国政府的最后通牒交到希特勒手中时,他发了好一阵的呆――他终于明白,他预估错了英国人可能的反应,而他的行动太草率了。接着,法国人的最后通牒也如同回声一般送达,最后期限为17时。

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

二、1939年的德国武装力量

陆军方面,通常认为,德国的新陆军组建于1935年3月16日,也就是希特勒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并确定陆军人数为36个师的时候。但实际上,德国早在1933年秋天就已经开始补充军队人员和技术装备了,到了1934年的春天,更是加快步伐。所以,德国陆军的重新组建总共花了6年时间,从1933年至1939年。

国防军陆军是德国陆军的核心力量,虽然受制于《凡尔赛和约》,国防军陆军仍以人员的高素质著称,在军队教育和专业训练等方面都超越了他曾经的敌人。到1939年秋季来临之前,国防军陆军已由原来的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增至39个步兵师、3个山地步兵师、5个坦克师、4个轻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总计52个师,不过上述这些师并非满员师。

为了应付战争,希特勒后来又组建了46个师,但困难在于为这些师补充人员。于是,只能征召一些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低龄人员,这些出生于1901至1914年间的人员自1919年起就再未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现在只能从头开始。

至于军队的装备,原国防军陆军的装备,就连步枪也已十分陈旧,就现代观点而言,基本是完全没有武装。至于后来组建的46个师,只能用那些被基干部队淘汰的陈旧装备,以及那些被解散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所使用的技术兵器,但即使这样,这些杂牌武器也只是勉强够数。由此可见,1939年的陆军有诸多缺点,自然没有做好参战的准备。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些优势在战时才完全体现出来。相比于敌人的陆军,德国陆军的编制比较合理,装备也相对精良,训练也更系统。编制和装备之所以稍胜一筹,是因为德国在组建陆军时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早在和平时期,基干师就达到了战时规定的数量,并装备了较之于敌军更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武器。着手组建坦克师和轻步兵师后,德国陆军就走上了这条新路,至于其他国家的军队要么没有跟着他走这条路,要么走得犹犹豫豫。

陆军的战斗训练是以国防军的训练原则为基础的。国防军是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所以战斗训练水平很高,这些训练军队的原则被机械化地搬到了短期服役、人数要庞大得多的陆军中来。结果,其战斗训练达到的水平,当然比其他国家以普遍义务兵役制为原则进行补充的陆军要高得多。

而且,德国陆军还沿袭了普鲁士的传统,保留了世界上任何其他陆军都没有的士官,这些士官数量众多,军容整齐划一,训练有素。他们后来成了国防军人员选拔、教育和训练方法的典范。虽然德国陆军后来扩大了两倍,并且还在继续扩大,士兵的素质也变得参差不齐,但士官始终保持着高水准,这使得德军在战前和战时,能不断培养出合格的士官。

此外,德国陆军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吸取了教训,认为快速行动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需要给军队装备飞机、坦克等新式兵器。这与还坚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传下来的以阵地战为主导的旧观念完全相反,此时的法国人依然认为,现代战争中,防御比进攻更重要,为此,首先要在炮兵方面取得优势。而只有德国人懂得,更有效的办法是组建大量快速兵团,并与那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空军兵团协同作战,实际上,德国人也是这样做的。

海军方面,德国于1935年与英国签订了《英德协定》,根据这一协定,德国舰队未来的总吨位为不列颠帝国水面舰艇总吨位的35%,潜艇总吨位为其潜艇总吨位的45%,某些条件下才能达到100%。从那时起,德国海军就挣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桎梏,但它因此得到的好处要远少于陆军和空军。海军发展较慢的真正原因在于,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德国要在短时间内同时组建和扩充陆军和空军。此外,德国出于战略考虑,于1938年夏季开始构筑齐格菲防线,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建设海军,只能按照英国所规定的建造潜艇限额行事。

希特勒计划在1944年或1945年前完成德国海军的组建工作,此期限以前,海军实力应该达到“拥有足够作战半径大的战舰,并能同英国在大西洋交通线上顺利进行斗争”。但是,在1939年对英国的战争就开始了,而此时德国的海军还处于初建阶段。

1939年9月1日,德国海军拥有以下舰艇:

战列舰2艘(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泽瑙号);装甲巡洋舰(袖珍战列舰)3艘,每艘排水量为10,000吨(德意志号――后改称吕佐夫号,海军上将谢尔夫号,海军上将施佩伯爵号);重巡洋舰2艘(希珀尔号和布吕歇尔号);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2艘;雷击舰20艘;扫雷舰2艘;近海作战潜艇35艘,每艘排水量为250吨;远洋潜艇22艘,每艘排水量500至700吨;鱼雷艇17艘。

此外,正在建造且战时可能建成的舰艇还有:战列舰2艘(俾斯麦号和蒂尔皮茨号);重巡洋舰2艘(欧根亲王号);潜水舰队每月增加2至3艘潜艇。

本来,希特勒还计划建造大量大型舰艇,但后来随着战事越来越激烈,要完成这一计划是不可能的。迫于形势,海军只能将即将建成的战舰完成,并重点建造潜艇。由此可见,此时的德国舰队并未做好与英国开战的充足准备。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航空兵也能参与海上战役,而且此时水面舰艇的作战半径较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要大得多。总而言之,在对波兰的作战中,德国海军完全有能力完成它在波罗的海上所承担的任务:同波兰作战,并从瑞典北部运输矿石。

空军方面,发展更加困难。在德国,年轻的空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组建起来,但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禁止德国拥有用于军事目的的飞机,因此,德国空军于1920年被解散。可是,陆军和海军都清楚,任何武装力量都有赖于这种现代化兵种的协助,而且,随着希特勒的上台,他们深信,总有一天,《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军事限制会被取缔。所以,陆、海军在训练军队和在理论上制定战斗实施计划时,总是竭力为空军保留适当的位置,以为其后续发展创造条件。

陆军军官中有一些军官曾在空军服役,起初,他们的活动局限于讨论某些理论问题或研究外国空军的发展。1926年,随着《巴黎航空协定》的签订,西方国家允许德国陆军和海军每年训练36名运动飞行员,并允许他们去国外参与补充战斗的训练。30年代初期,《凡尔赛和约》的限制越加松动,此时德国开设的民航驾驶员学校已经能够训练飞行干部了。但是,仍不能进行战斗训练,直到1933年,德国从陆军和海军人员中培养了约2500名飞行员。

建造适用于战争的飞机也是一大难题。根据1926年《巴黎航空协定》的规定,德国航空工业不能制造战斗机。于是,一些德国飞机制造商在国外成立了子公司,并在那里制造飞机,以用于训练德国飞行员。在德国本土,只能生产教练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些飞机被用于侦察,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训练地面军队与航空兵的协同作战,并帮助飞行观察员学习侦察行动,德国组建了几个教练机大队。1933年,已在国外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德国航空工业,开始制造当时德国还很少的现代军用飞机。

至于陆军的几个炮兵连,则是高射炮兵的萌芽,他们最初使用的装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留下的过时兵器,以及少量新装备。希特勒上台后,戈林控制了所有可用于发展飞机制造业的企业,并将其合并为帝国的一个委员会,1933年,他在其基础上成立了空军部。此后,德国兴建了大量机场,航空工业得到蓬勃发展,空军空勤和地勤人员也得到了加速训练。

为了给空军补充人员,海、陆军给空军调配了原飞行员干部(就是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以及经过多年训练的驾驶员和观察员。许多有飞行经验的原军官都回到空军部队服役。在此过程中,隶属于戈林的警察提供了许多帮助。1934年秋,德国组建了第一批分队,主要是侦察大队。

1935年3月1日,即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之前,德国空军揭开了伪装的面纱,此前的组建工作已大致完成。现在,是时候迅速发展空军了,为此,政府为其拨出了巨额款项。

较之其他国家的空军,德国空军的一大优势是,没有旧式作战飞机。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后,德国在战机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德国航空工业制造了几种很先进的飞机,如He―lll、Do―17型轰炸机、Me―109型歼七机、最完美的Ju―87型俯冲轰炸机和Me―ll0双引擎重型歼击机。1934至1939年间,德国航空工业每年生产的飞机由900架增至6000架。

希特勒原本计划于1942年前,生产1000架单座歼击机、1000架轰炸机,以及1000架俯冲轰炸机、侦察机和双引擎重型歼击机,并制造一定数量的运输机和教练机。当1939年战争爆发时,该计划并未完成。此时的德国空军拥有2500架飞机,其中由1000架轰炸机,组建了5个航空兵师和1个伞降师。德国飞机的质量要好于波兰和法国,与英国飞机的质量相当。如果只计算现代飞机的数量,德国空军的飞机比三个敌国加起来还要多。

然而,德国的空军是在仓促之间组建起来的,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作战经验少,而且在人数上与陆军总数严重失调。除此之外,空军在德国西北部地区并没有建成足够大的机场网,再加上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战争爆发后,伦敦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没有一架飞机能从德国东部出发,经过北海,绕到英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和西岸港口。

三、1939年德国的敌人

波兰方面,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成立,到1939年,人口已发展到3500万人,据1931年的调查,其中约有1000万人讲的不是波兰语。此时的波兰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对于小国而言,波兰是个庞然大物;然而,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工业上,它又无法与那些大国相抗衡。

波兰军队诞生于德国、奥匈帝国和苏联这三个大国的许多州内,它没有自身的军事传统和发展基础。和平时期的波兰军队就人数众多,包括30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11个独立骑兵旅。装备数量也很充足,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旧式武器为主。摩托化刚开始发展,整个波兰只有9个轻型坦克连和29个装甲汽车连。6个混成航空兵团中最多有1000架飞机,其中只有约400架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高射炮兵的情况更糟糕,此外还有许多缺编。

海军方面,波兰海军只有4艘驱逐舰、2艘雷击舰、6艘扫雷舰、2艘炮舰和5艘潜艇,在波罗的海的作用微弱,无法阻止东普鲁士和德国之间展开海上运输。

1939年夏,波兰所处的国际环境开始急剧恶化,为此,波兰开始进行秘密动员,陆续组建了预定组建的所有后备部队,包括团、独立营和炮兵营,并准备将这些后备部队合并为10个师,但因为这些准备工作需要保密,所以合并工作直到1939年9月1日才展开。战争爆发后,德国各集团军迅速进攻,这些预定措施被迫中止。

只有在边界地区阻拦敌人的进攻,才有可能保卫国家西部的经济区,为此需要构筑坚固的工事。波兰与德国间的国境线长达1900公里(其中有600公里与东普鲁士交界),而且自从德国对斯洛伐克实施军事管制后,南部边界也危机重重。所以,按照法国马其诺防线或德国齐格菲防线的模式修筑工事十分困难。波兰只能匆匆在上西里西亚东部受到严重威胁的工业区边缘和边界的其他地段修筑了几道筑垒地域线,而且没能完工。托伦、波兹南、格鲁琼兹、莫德林、佩列梅什利等省的旧式要塞也基本保留了原貌。

总而言之,不知波兰人基于何种理由相信自己能阻止一个大国的猛烈进攻。现在看来,波兰人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法国方面。在希特勒看来,法国的武装力量在这场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希特勒将与他们正面交锋。

1939年秋,法国动员了57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1个坦克师和45个后备师,其中一部分暂时留在北非,约20个师在阿尔卑斯战场上对付意大利。除了这些兵力外,法军本土仍然兵力雄厚,足以在德国对波兰发起进攻前,在西线以优势兵力进行突袭。

但是,在编制、补充制度、技术兵器和军队士气等方面,法国陆军存在着诸多缺点,这大大降低了法军的实力。

就法军的装备而言,它在数量上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但在质量上并不符合――许多武器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遗留下来的。炮兵的主要装备是75毫米的加农炮,而德国陆军已装备105毫米的榴弹炮,无论是炮弹的射程还是威力,两者都相差甚远。然而,法国拥有大量重炮和大威力火炮,尽管有一部分装备很陈旧,但就火力而言,比德国的火炮要强。

另外,虽然法国居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作为战时被整编为后备兵团的大量后备人员,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认真的战斗训练。后来,法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采用临时集训的方法训练后备人员,但这种集训的时间很短,而被征召的后备人员数量也不够。结果显而易见――后备兵团的战斗力很弱,1940年时,他们在防御战中不能顺利作战。

比起编制和装备上的缺点,法国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心理方面的困难,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死难者近130万人,所以法国人不想再遭受如此巨大的牺牲。因此,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法国打算以军事防御为主,这也是法国军事政策的基本思想,具体体现在马其诺防线上,早在20年代初,当时的陆军部长马其诺就建议修建一条漫长的筑垒线,从巴塞尔地区的莱茵河开始,直至卢森堡的整段法德边界,以阻止敌人从德国境内进攻法国。1929年,筑垒工事开始,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终于在30年代完成。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马其诺防线都对法国极具消极意义――巨额资金没有被用于军队现代化,而是花在了构筑筑垒工事上。而且如此大的工事,还需要人来守卫。(为此,法国还组建了专门的要塞部队,以便给筑垒工事提供齐全的人员)。用来守备防线的军队都是法国最精锐的部队,但战时,他们只能防守,不能进攻。如此消极的防御观点安抚着人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被保护了起来,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入侵。因此,当战争爆发后,他们并不愿意付诸武力,去履行作为波兰盟国的义务。

除了这支人数众多但并不实施进攻的陆军外,法国还拥有一支过时的空军。在发展航空兵力方面,法国曾一度领先于他国――早在1934年,法国就组建起了欧洲最庞大的空军。但是,到了1939年前,它的飞机总数已经掉到了第四名,位于德国、英国和意大利之后。1934年年中,德国航空工业已经超越了法国,此后,法国还于1936年前进一步缩减了产量。战争爆发前夕,法国仅拥有1500架飞机,几乎比德国少了一半,更没有德国飞机那么现代化。

总之,在1934年时,法国还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然而在战争爆发后,在陆地上却只对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的德国占据着微弱的数量优势,而在空中则远远落后于德国。

英国方面。数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强大的国家联盟去抗衡任何可能在欧洲大陆称霸的国家。英国还利用这一联盟保障其海上的自由行动,而只派出少量的远征军参与大陆的军事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已经不能顺利地遵循这一原则,而是靠着庞大的陆军力量,才与遭受重创的法军一起勉强坚持到了1918年。而且,为了获胜,英国还接受了美国的大力支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又回到了昔日的老政策,赞成全面限制军备,以此避免战争再次发生。为此,英国还对德国为了恢复武力而采取的初期举措保持了消极态度――为了让自己不用面对海上竞争,英国冒着引起法国不满的风险,与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这等于放弃了对德国海军的发展限制。

后来,德国空军飞速发展,当这种优势昭然若揭时,英国才感到不安。1935年,英国航空兵位居世界第五位,它的飞机比法国少一半。但因为德国的飞机只有英国飞机数量的2/3,英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在五年内将空军扩大一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到了1936年,德国空军的飞机数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尽管如此,德国依然毫不懈怠,继续进行武装。而此时的英国,困难重重的内政严重妨碍了空军的发展。之后,英国在慕尼黑采取退让态度,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空军不够强大。

在陆军编制上,英国陆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并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英国一直在建设传统的小型职业军队。这支军队的相当一部分被派往印度和帝国的许多军事据点中充当防备部队。1939年4月27日,英国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尽管很多人怀疑这一步骤的合理性。但它直接增加了战时英国陆军的人数,并缩短了动员时组建部队的时间。当然,这只是对法国和波兰摆出了一个象征性的姿态而已。对希特勒而言,与其说这是一种威慑,不如说是一种激励。

1939年9月3日,英国加入战争――派出4个师参与欧洲大陆的军事行动。此外,为了保卫英国本土,英国竭尽全力想将战事局限于欧洲大陆。

相较于陆军的羸弱,英国的海军则十分强大。英国海军的舰艇编制如下: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7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84艘,扫雷舰42艘,潜艇58艘。

这支海军拥有强有力的编制,在实施动员时能有效利用各种辅助舰船,并能适应一切要求。

和平时期,英国政府一向反对在军备上斥以巨资,现在看来,他只能在战争过程中弥补之前来不及准备的事。第二章德国在欧洲势力范围的扩大

一、波兰战局

1939年4月3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印发了《关于武装力量一致准备战争》的训令,包括以下基本原则:“德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消灭波兰武装力量。为此,必须力争并准备突袭。关于进行隐蔽和公开总动员的命令,将只能在进攻当日,并尽可能在最后时刻下达……拟定战争准备计划时,务必做到能在1939年9月1日以后的任何时间进行战斗。”

德国武装力量对波兰开战的准备和实施依据的就是这一训令。

在地理和军事方面,德军具有迅速战胜波兰的一切前提条件。东普鲁士和帝国的其他州从北面和西面包围了波兰的大部分地区。而且,随着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解,德国武装的战略展开区进一步扩大。德国可以从西部的边界将重兵撤出,并利用东部边界的轮廓,沿着向心方向,使用武器装备远超敌人的大量军队进行进攻。这样的话,如果波兰只依靠自己,那必败无疑。

7月,德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不宣布动员的情况下,将大量按战时编制补满人员的基干军队调到预定集中地域或战略展开区。于是,以训练为借口,在庆祝坦嫩贝格会战二十五周年的幌子下,各基干师从德国转移到了东普鲁士各练兵场。此外,兵团也扩充到了战时编制的数量,并在波德边界展开掩体作业,至于坦克师、轻步兵师和摩托化师则前往德国中部,进行秋季大演习。8月25日前不久,预定进攻波兰以及未参与这些大演习的师被调到战略展开区。8月25日,德国陆军做好了进攻准备。

9月1日4时45分,德军开始进攻。进攻的第一天,德国空军就在机场上消灭了势单力薄的波兰空军,从而有效阻止了波兰武装力量有组织地完成动员工作,也使波军不能沿铁路进行大规模的作战调动,还严重破坏了敌人的指挥和通信网络,这为后来德国陆军的迅猛推进创造了条件。

之后,德国陆军集团军的进攻有条不紊地展开,到9月7日前,它们或者突破了敌军的边境防御,或者消灭了敌军的掩护部队,或者迫使他们仓皇撤退,并造成了惨重伤亡。

仅仅几天时间,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就建立起东普鲁士与德国之间的联系。之后,第4集团军与第3集团军在奥萨河附近的格鲁琼兹要塞胜利会师,成功切断了波军在“走廊”中的退路。

波兰人四处奋勇抗敌,尽管他们在战场上很勇猛,但无法扭转波军面临的困境――在许多地方,波军成功夜袭了德军分散的兵团,但面对德军坦克展开的攻击,波军却无能为力。波兰政府明白,末日即将到来,于是于9月6日从华沙逃往卢布林,9月9日,又从卢布林逃到克列梅涅茨,9月13日,又逃到了紧靠着罗马尼亚边界的城市扎列希基。9月16日,波兰政府跨过边界。当时波兰人民和军队还在拼死抵抗,但他们的政府却抛弃了他们。

二、消灭波军

德军突破了波军的边境防御后,随即发动了几场战役,围歼了仍坚守在维斯瓦河以西的敌军。接着,第14、第3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以东展开新的战役,从南北两面进行深远突击,竭力包围了维斯瓦河以东或者退守到该地的所有波军兵团。

在南面,第14集团军继续向东进攻。9月5日,斯洛伐克参战,一个斯洛伐克师在杜克拉山口处越过边界,这大大减轻了第14集团军行动的难度。在桑河,集团军遭遇了顽强抵抗,但德军最终于9月11日强渡该河。如此一来,普热梅希尔被德军合围。9月12日,德军的一个先遣队来到格鲁代克、利沃夫之间的地区,在那里陷入了长达几天的鏖战,直到重兵前来支援。

之后,第14集团军的左翼进攻兵团攻下了克拉科夫,并沿着维斯瓦河向上游挺进,然后在桑多梅日渡河,来到东岸。此后,这些兵团继续向东挺进,在俄罗斯的拉瓦、托马舒夫遭遇了敌军的重兵集团,该兵团是在皮斯托将军的率领下从南部边界退到这里的波军各集团的残余势力。德军阻止了该兵团的撤退,并和从南方赶来的集团军其余部队协同合作,于9月16日围歼了这批敌人。

渡过瓦尔塔河后,第10集团军兵分两路,如同两把尖刀一般,从东西两侧迂回包抄了维西察峰,并继续向拉多姆推进,这样一来,整个战局的第一个大合围圈的雏形就完成了。9月13日,敌军被合围,几天后,德军将波军5个师的残部――总计65000人和145门火炮,都收入囊中。

结束战斗后,德军继续向东挺进,9月15日,他们在桑河和维普日河河口之间渡过了维斯瓦河。接着,他们途经卢布林,与第14集团军会合(该集团军在俄罗斯拉瓦附近获胜后,就挥师北上)。接着,他们抵达弗沃达瓦地区的布格河,9月16日,与第3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取得联系。这样一来,外合围圈也完全封闭了。

9月16日,在沃维奇附近,波兰人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围的尝试,失败后,在绝望中被消灭――波军19个师和3个骑兵旅残部约17万人被驱逐到维斯瓦河和布祖拉河之间的区域,在司令官博尔特诺夫斯基将军的率领下,于9月19日投降。与此同时,在维斯瓦河的西岸,波军的最后一个集团军也被歼灭。

至此,波兰的战局其实已经结束。尽管德国人一再建议停止没有意义的战斗,更何况华沙还遭到了炮火和轰炸机的轮番轰炸,然而,德军的攻击一直持续到9月28日。

战争总共持续了18天,最终,波军被全歼。德军总计俘虏了694000人,苏军总计俘虏了217000人,另外,可能有约10万人经过立陶宛、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边界逃走。死于战争的波兰人数永远无法精确统计。而德军总计有10572人死亡,30332人受伤,还有3409人失踪。对于这些较小的伤亡数字,德国人以轻松的心情接受了下来(虽然他们无法正确解释它们)。之后,德国的宣传机构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数字,以巩固人民对其领导人的信心。

三、第四次瓜分波兰

眼见德国对波战争已经必胜无疑,苏联认为,从与德国签订的密约中获取好处的时机已经来临(该密约是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时签订的)。于是,苏军于9月17日全线越过波俄边界,从背后进攻波兰。苏联政府这样为自己的行动寻找根据:“波兰政府已经瓦解,没有表现出任何生机。这也就意味着,波兰及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苏波签订的条约也就失效了。波兰的无政府状态,使其成为能够培养出对苏联构成威胁的温床。所以,一直以来保持中立态度的苏联政府将不再对这一事态保持中立态度。”

9月初,进入波兰领土的苏军兵团并未遭遇有组织的抵抗。亚伟斯托克和布列斯特以东,以及德军一直没有拿下的科韦利和利沃夫两地,波兰人仍以其特有的狂热进行着抵抗,但这种抵抗很快就被镇压了。到9月21日为止,苏联人已经俘虏了217000名波兰人,其中还包括许多军官。此后不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卡廷死于非命。

9月28日,苏德两国在莫斯科重新签订了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对于波兰的占领被正式固定了下来。这一协定规定了两国的利益范围,这意味着德国不能再对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比萨拉比亚施加任何影响。此后,苏联一直在筹划下一步行动,以便在新攫取的州内施加影响。8月,苏德两国在莫斯科重新划定了分界线,德国将边界向东移到了布格河,将该河以东的地区划分给了苏联。

在此之前,苏德两国都努力奉行着不妨碍伙伴利益的政策。在全世界看来,这两个大国的政治合作已经亲密无间,因为在签订友好和边界条约后,两国发表了共同声明,指出“消除目前以德国为一方,以英国和法国为另一方的战争,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但等到波兰瓜分完毕,德国和苏联成为邻国之后,许多西方政要都认为这种亲密关系就要走到尽头。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道:“现在,苏联人已经和德国在边界对峙,而德国想不防守东线,是不可能的。它必须在那里留驻一支庞大的德国军队。据加默兰将军估计,这支军队至少包括20个师,或者25个,甚至更多。”

现在看来,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态度根本不切实际。那些有战斗力的军队很快就从东线撤退了――希特勒决定利用眼前的大好局势,只在东线留下少量由老龄人员组成的占领军和警察部队,而将德国武装势力的全部兵力都调往西线。如此一来,东线已经不复存在了。

四、西线的阵地战

在德国对波兰发动进攻后的第二天(9月3日),法国也宣布参战,之后不久,英国也参与进来,西线战事由此展开。

希特勒的《关于进行战争的1号训令》对于西方国家是这样说的:“务必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推到英国人和法国人身上。对于动作不大的越境行动,应该以纯粹的局部行动作为回应。我们答应保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的中立地位,这一点应该予以尊重。如果英国和法国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那么对西线武装力量而言,要保存兵力,以便为胜利结束对波兰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消灭敌军的武装力量及其经济潜力。但只有接到我的命令后,才能发动进攻。如果西方国家破坏比利时等国的中立地位,陆军应该扼守西方壁垒,做好充足的准备,防止其遭受北面的迂回。”

由此产生的西线任务主要由特尔・冯・莱布上将指挥的西方集团军群完成。该集团军群共有8个基干师和25个后备师,然而,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战斗训练,这些军队都不具备充分的战斗力。尽管作为西方壁垒的齐格菲防线远远没有马其诺防线坚固,并且还有一部分尚在构筑当中,但西方集团军使用的兵力仍旧不足。德军最初的兵力部署如下:由多尔曼上将率领的第7集团军沿着巴塞尔到卡尔斯鲁厄一段的莱茵河部署;由维茨莱本上将率领的第1集团军在莱茵河至卢森堡边界之间占领着西方壁垒。由男爵哈梅尔施泰因率领的“A”战役集群防守着韦瑟尔以南的德国与各中立国之间的边界。

在回忆录中,丘吉尔的说法完全正确:“自从慕尼黑危机以来,德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但在波兰被征服前,西线的局势仍让德国最高统帅部忧心忡忡,十分焦虑。只是因为希特勒专制果敢,而他的政治判断也屡屡得到证实,从而在军民中产生威望,这才怂恿或迫使将军们去承担他们原本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法国在宣战之后,并没有马上出兵,它只打算防守法德边界。法军在充实马其诺防线兵力的基础上,还在其背后部署了兵力不大的“掩护军”。对于法军来说,整个陆军的动员工作大约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在法国人看来,这一期限很难缩短。而且,英国远征军的两个师要在10月的第一个星期才能抵达欧洲大陆,另外两个师则要到10月下半月才能抵达。至于英国的其他师,就更指望不上了。这也是法国人不进攻的理由之一,因为他们不想独自承受这一系列行动带来的所有负担。除此之外,他们还对德国人巨大的空中优势忧心忡忡。基于此,他们希望尽可能避免主动进攻。

因此,法国人只是在西方壁垒前进行了一些局部冲突。而德军又收到命令要谨慎行动,于是法国人轻松地占领了两个突出的地段,也就是萨尔布吕肯西南的瓦伦特地段以及萨尔布吕肯和普法尔茨森林之间的边界突出部。9月13日,法军再次对后一地段展开攻势,德军一度十分惶恐――他们担心法军会向茨韦布吕肯方向挺进。于是匆匆忙忙地调遣预备队赶往受威胁的地段。但后来却被证明是虚惊一场。

德波战争结束后,从东线空闲下来的德军兵团陆续西调,10月3日,法国人开始从他们所占领的大部分边境地区撤退。他们不想让前方的兵力遭受突袭,于是退回了国界线,个别地方还退到了国界线内。德军匆忙追来,法军野战阵地松散的工事构筑让他们大为吃惊。

10月18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战报,德军在西线的损失为196人阵亡,356人受伤,144人失踪。期间总计俘虏了689名法国人。该数据表明,当时两国航空兵的行动十分有限,并没有超出侦察飞行的范围。法国人要求英国人停止空袭德国,因为法国的工业企业没有防护措施,他们担心遭受德国的报复性袭击。

尽管法国人一心想保持这种不战不和的中间状态,但希特勒的新计划早已考虑成熟。因为在波兰迅速取胜,他决定尽快进攻西方。9月底,他将这一决定通知了海陆空军总司令。对于这一决定,布劳希奇上将强烈反对。和其他陆军领导人一样,他感到很失望:希特勒曾向他保证,只向波兰发动战争,如今他的计划已经全盘落空。在他看来,希特勒的决定是不恰当的,因为西线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更让布劳希奇惴惴不安的是,想在西线发起进攻,就必须破坏德国曾郑重承诺过的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德国将会因为破坏中立再次被仇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仇视曾改写了德国的命运。即使将这些都抛诸脑后,他和总参谋长依然认为没有进攻的必要。因为法国不愿发动战争这一点已经昭然若揭,而且也没有迹象表明法国想要改变这一立场。相反,许多事实证明,法国人认为战争毫无意义,迫切希望早点结束战争。除了这些政治性的考量之外,布劳希奇上将在军事上也有着同样的忧虑。他并不相信德国陆军已经强大到能够在西线大获全胜。

尽管他强烈反对,但他深知,以政治上的理由去说服希特勒完全是徒劳的,于是他决定以一个军事家的身份向他表明自己的顾虑。布劳希奇的担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在波兰作战时,各坦克兵团已承受了很大负担,现在急需整编和休整。应该将轻装师改编为坦克师。至于预备队师和后备师,虽然数量众多,但并未完全做好进行防御行动的准备,更加无法进行进攻。他们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训练,装备也应该更加现代化。他还指出,在波兰作战时,一些准备不充分的师已经暴露出缺乏进攻精神的缺点。这些话恰好戳到了希特勒的痛处,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因为这些批评攻击的是纳粹教育的成果,而希特勒认为自己是负责这种教育的,并确信它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结果。观点的不同让希特勒和布劳希奇之间产生了矛盾。其实,他们之间的分歧早就存在,现在不过是公开化了,在之后的战斗领导过程中,这种矛盾将更加尖锐。

总而言之,希特勒在军事方面下定决心后就不容反驳,尤其是他于10月6日提出的和平建议没得到西方国家的响应后。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再次下达训令,训令指出:

一、如果近期事态表明,英国和法国无意结束战争,那我将很快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

二、长期等待造成的结果,并非取消比利时或荷兰的中立,而是眼看着敌人的实力越来越强,各中立国将对德国最终获胜丧失信心,这也不利于吸引意大利作为我们一方的盟友。因此,为了继续实施军事行动,我命令:(1)在西线北翼做好准备,准备穿越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的领土,要集中兵力,尽快实施这次进攻;(2)此次战役的目的是尽可能消灭法军及其盟军中较大的兵团,同时尽可能多地占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领土,以便日后在与英国展开空战和海战时建立基地。

之后,陆军总司令不顾自己的顾虑责成总参谋部拟定了《关于战略展开的“黄色计划”训令》,并于10月29日签署了这一训令。

虽然陆军总司令按照希特勒的吩咐执行了,但他仍未放弃阻挠这一命令的初衷,他找到了完备的观点,并得到了众多身居高位的陆军将领的支持。他们都认为,现有德军的兵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当敌人阻止我们的进攻后,可能会遭遇灾难性的阵地战。

当然,希特勒不会听取军人们的主张,但他希望的进攻也没能在秋季展开。11月7日,在听取天气情况和运输情况的报告后,他下令将开始进攻的日期推迟了三天。1939年11月9日至1940年1月20日,他又连续将战役开始的日期推迟了十二次。后来,1939年的寒冬来临,希特勒不得不将进攻的日期推迟到了1940年的春天。

不断推迟进攻的日期就如同神经战一般,摧残着军队和陆军总司令部。最受影响的是战斗训练,根本不可能制定长期的训练大纲,因为每天都在等着战争打响。即使是调兵去射击训练营地,也要考虑到能否及时在出发阵地地域内集合。很长时间里,司令部和军队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不过,那个冬季,德军为训练和组建兵团所下的功夫还是要远远多于法军。

希特勒知道,人们对他的企图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且并非只有陆军首脑是这样想的。这一点,从10月9日训令中传达的政治性就可见一斑。对于一个军事命令而言,这种政治性论据是很奇怪的。1939年10月23日,他向陆军和空军的著名将领,还有海军将领进行了长篇讲话。面对这些军事专家,他当然不能有任何非议。他甚至还说了一些恭维话,说“现在的统帅部比1914年的好得多”。最后,他援引了一些古代的战例,希望从思想上拉拢他们。希特勒想让大家明白,如果德国想夺回生存空间,那么就势必要与西方发生冲突。在他看来,任何其他的道路都将把国家引向灭亡。如果放弃对外部世界使用武力,那就要限制生育率,而这是最懦弱的做法。他之所以建立武装力量,绝不是为了养兵不用。正如他所说,“我永远都有决心投入到战斗中”。

在他看来,国际局势也迫使他们行动起来。谁也不知道,掩护德国的德苏条约还能持续多久。虽然在加强敌方阵营的行动中,美国目前还未发挥重要作用,但时间对敌方有利,如果力量对比中德国处于劣势的话,敌人永远也不会缔结和约。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英法两国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必然会进攻,并向比利时和荷兰施压,让他们倒向英法一方。那时,鲁尔州作为德国的重要地区,就会面临最大的危险。

据他说,突击西线并不意味着一次单独的作战行动,而意味着整个战争的结束。他对德国武装的战斗力很有信心。当听人说德军不中用时,他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我不能容忍任何人说德国武装力量存在任何瑕疵”。任何情况下,统帅部都应该是态度坚定的榜样。

在这次演说中,希特勒还将自己放在首要地位:“作为决定性因素,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不可取代的。对于我的才智和决断力,我深信不疑。战争永远应该以消灭敌人作为终结。如果有任何其他想法,都是不可饶恕的。”他以肆无忌惮的态度主宰着德国人民的命运。“在我的领导下,德国人民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虽然现在全世界都仇视我们。但我要用这一成就作为赌注,在胜利与灭亡之间进行选择。我选择了胜利,我的决心永不变更,我将在最有利的时机尽快进攻法国和英国。”

希特勒从未说得如此直白。每个听他讲话的人都已了然于心,现在由疯子领导的德国人民只能等待着胜利或者失败。

与此同时,战场的局势仍很平静,肩负着捕捉俘虏任务的侦察兵仍在继续搜索,统帅部则忙于搜集关于敌军编制、配置和法军士气的情报。10月中旬前,英国的4个师在莫尔德和巴约尔之间的比法边界处占领了阵地,这里离战线很远,有一条绵延不断的防坦克壕,间隔1000米的永备发射点以侧射的火力掩护着它。该阵地于1939年冬季建成,作为马其诺防线的延续部分,用于防止德军经过比利时进行突袭。11月起,每三个星期就有一个团抵达达萨尔河的战线,5月初,大批兵力在此完成集结。

12月,之前抵达的部队在法国被整编为5个师,1940年初,英国又来了5个师,这样看来,英国远征军已经有10个师。在后方,英军还修建了50个水泥跑道的机场。如果说英国和德国都为这场冬季即将开始的行动做了充足的准备,那么,法军则完全没有任何行动。法军统帅部计划,要在1941年秋才开始进攻。他们并不怎么相信敌人会进攻,所以军队也没有作任何战争的准备。当时法国人用“奇怪的战争”来描述这一事态,足见法国人对于祖国和战争的态度。在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即以海军大臣的身份成为英国战时内阁的一员,并从一开始就争取尽可能积极地开展军事行动,同时他也意识到,法国自1918年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对此忧心忡忡。9月18日,他写信给张伯伦首相:“我之所以迫切希望我国按照50至55个师的规模来组建军队,是因为我不相信法国人会同意分工合作的方案,他们不会愿意由我国承担海空作战,而由他们承担陆地作战所造成的流血和牺牲……我认为,我们最好将我们的意图告诉法国人。但要达到这一目的,不知究竟需要24个月或30个月甚至40个月,所以应当保留其伸缩性。”

当然,法军和英军总参谋部都在绞尽脑汁地考虑,怎样应对德军可能发起的进攻。显而易见的是,只有利用比利时和荷兰的领土,德军的进攻才能成功。但德国与比利时的军事谈判遇到了阻碍,虽然比利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在军事上依附于西方列强,但1936年后,它又开始重新奉行传统的中立政策。更何况,早在1936年6月23日,比利时政府就发表声明,不愿意通过总参谋部与西方国家进行任何谈判。虽然比利时建立防御的首要目的是守卫德比边界,但他们坚决反对在德国有任何实际破坏中立的行为之前放任西方国家的军队进入自己的国家。和荷兰人一样,他们希望战争还未开始就结束。为此,1939年11月7日,两国政府向各交战国建议调停。西方国家在复照中强调,其目的是重建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也以会“仔细研究”照会作为回应。

那么,一旦德国经比利时和荷兰发起进攻,英法应采取何种行动呢?在这一问题上,两国长期存在着分歧。最开始,英国人认为,将盟军左翼推进到日韦、那慕尔、安特卫普一线很不慎重,因为在德军进攻开始前,比利时人不允许占领该地区的话,就会让战局困难重重。因此,他们认为更好的办法是依托法比边界上早已构筑的阵地来阻截德军。但是,法国人对这一方案并不满意。1939年11月17日,在巴黎召开会议的同盟军最高军事会议作了以下决定:“必须在尽可能往东的地区阻截德国的武装力量,所以当德军进攻比利时时,要努力扼守马斯河、安特卫普一线。”这一决定的实质就是包括法国第9、第1集团军、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7集团军在内的左翼4个集团军在德军进攻比利时时,应该立即推进至比利时和荷兰。这一计划首先获得了法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加默兰将军的支持。

1940年1月10日,德国空军的一位军官作为信使,携带着重要文件,乘坐飞机由慕尼黑前往科隆。飞机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最后在比利时境内降落。乘员组来不及销毁文件,就被比利时人俘虏了。之后,这份文件被送到同盟军手里,其内容更加坚定了法国的决心。1940年4月,在确定德军在准备进攻之后,法国战时内阁再次作出决定,准备进攻比利时。法国人坚持以下观点:没有比利时的20个师是行不通的。在他们看来,占领比利时足以让德军失去优势,并促成阵地战――当时的法国人视阵地战为法国的救星。同盟军最高军事会议决定持续向比利时政府施压,以迫使它及时要求同盟军进驻比利时。与此同时,法国还在法比边界上集结重兵。

而在此之前,德国已经开始对英国发动海战。

五、1939―1940年冬季对英国的海战和空战

希特勒原本不希望和英国交战,现在只能接受这一现实。诚然,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岛国不可能成为大陆的威胁。就连对波兰的承诺,英国都难以履行。更何况,英国空军还不够强大,不足以马上构成威胁。当然,英国可以马上进行海上封锁,从而制造比较大的麻烦,但毫无疑问的是,它无法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孤立德国。

苏联不仅是中立国,它同时还承担着用粮食换取工业品的义务。意大利宣称,自己为非交战国,这是一个比“中立”的含义更为丰富的词汇。东南欧没有参战,而是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农产品和原料。这样一来,欧洲市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开放的,只有油料的情况从一开始就让人忧虑。德国的陆军和空军早已开始实行摩托化,海军也已经使用液体燃料了,如同国家的整个经济一样,德国的武装需要数以百万吨的油料。德国本土石油开采量较低,只能寄希望于罗马尼亚的石油和爱沙尼亚不大的油母页岩储量,但这些并不能满足德国军队的需求。唯有经过海路,才能到达世界大石油产区,而制海权又掌握在英国海军手中。总而言之,在宣战初期,英国并未构成致命的威胁。但这并非高枕无忧的理由。这从希特勒给海军下达的对英作战的训令中可见一斑,该训令只有一句简短的话:“海军应与敌商船队,尤其是英国商船队战斗。”――德国57艘潜艇中有半数吨位都太小,不能在大西洋上作战。定期轮换参与作战的潜艇,其中一部分要为新艇训练艇员,另一部分则需要维护。这样看来,战争初期德国虽然投入使用了大量潜艇,但最初几个月的时间里,每个月仅有6―7艘潜艇能参战。有时,还会出动袖珍战列舰去进攻敌人的商船队。然而,德国海军暂时还没有能力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

在与英国商船队战斗时,空军提供了不小的支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未发生过的。飞机可攻打敌商船,时机成熟时,还可以攻打军舰。因此,谈及德国空军时,1号训令指出:“空军的首要任务是制止英法的航空兵对德国陆军及其生存空间采取行动。对英作战时,空军的主要任务是破坏英国的海上供应链,摧毁其军事工业目标,并尽可能消灭开往法国的运兵船只。并抓住时机,有效袭击集结的英国舰艇,尤其是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在准备空袭英国时,任何情况下都要杜绝使用有限兵力而取得不完全胜利的情况发生。”

当然,这些任务只能完成一部分,更何况,德国大量航空兵一开始就忙于在波兰作战。

而随着战争的进展,希特勒希望能离间英法联盟,于是,限制了海军在法国港口外击沉英舰的行动,并完全停止了对法国的空袭。

虽然在潜水战方面作了一些限制,而且潜艇也有一些潜在的劣势,但德国海军仍然斗志昂扬地开始了对英作战。初期连连获胜,令人信心倍增。1939年9月23日前,被击沉的英国船只总吨位数达到了232000登记吨,这是因为开始作战时,第一波中次潜艇很多,它们遭遇了战争开始后返回英国和法国的大批船只,而敌人的这些商船既没有武装,防卫组织也不够好。

不久,英国人开始采取对策。德国海军在10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就军事角度而言,潜艇和水面艇只与敌人的商船队进行战斗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些成绩还远远不足以决定战争的结局。

接着,报告还指出:“我们确信,现在敌人的商船队依然能够运送物资前往英国,并且能避免被拦截和击沉的船只数量众多,已完全能满足英国军事经济的需求。”这是十分清晰的评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为何德国难以有效地消灭英国的商船――德国的袭击舰太少,而且,因国际协定的限制,潜艇并未被充分使用。只有少量航空兵被用于摧毁敌人的商船、破坏输入港口。同时,英国还采取了有组织的防护措施,利用巡洋舰、驱逐舰和飞机保护运输船,并时常变更护航运输队的航线,偏离通常的海上交通;此外,英国还武装了大部分商船,德国潜艇不得不用鱼雷去对付他们。英国还对全部近海水域进行了空中观察,出动飞机与潜艇作战,有时还有驱逐舰和拖网渔船配合。在大西洋北部和南部的广袤天地里,许多巡洋舰与德国的袭击舰战斗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