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科管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2:40:37

点击下载

作者:曾因明 姚尚龙 熊利泽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麻醉学科管理学

麻醉学科管理学试读:

前言

自1846年乙醚麻醉临床应用成功揭开近代麻醉学序幕,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与探索,麻醉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汲取并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学科中有关麻醉学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形成了麻醉学自身特有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迄今为止,麻醉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二级学科。

1989年国家卫生部发布12号文件,决定将医院麻醉科从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在[89]12号文件的推动下,在经历了近30年艰难的发展历程后,我国医院麻醉科的现状已不可同日而语。现今麻醉科已成为医院中重要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更是一个涉及医院运转效率的枢纽科室、舒适医疗的主导科室和医疗安全的保障科室。

当今,我国麻醉学科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这个历史变革的任务首先是要真正把我国医院麻醉科从医技科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级临床科室,并以此为基点,将麻醉学拓展为围手术期医学;二是要把我国从一个麻醉大国发展成为麻醉强国。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遵循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按照纲举目张的思维原则,为实现上述两个历史变革,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战略理应以学科的组织结构为前提、内涵建设为根本、人才队伍为关键。缺乏完善的一级临床科室的结构就难有一级临床科室的内涵建设,学科内涵建设乏力就难有强大的学科核心竞争力,而没有人才队伍就没有一切。

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医疗质量的管理至今仍以“三维”管理为基础,即结构管理、过程管理与终末管理,我们在落实“三维”管理时,必须理清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没有结构管理就没有内涵建设与过程管理,没有严密的过程管理就没有优秀的结果,没有结果就没有科学的评估与改进。

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应以技术为核心,资源为根本,管理为关键,因此,核心竞争力也可理解为“技术+管理”,关键是人才。这正是我们撰写《麻醉学科管理学》(Discipline Management of Anesthesiology)的初心。我们将本书定位为我国麻醉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大型、规范性参考书。本书的重点一是学科建设、二是学科管理,学科建设主要涉及组织结构、设施条件及资源配置,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资源;学科管理主要涉及流程、路径、规范与核心制度,其中最关键的是执行力。就学科管理学而言,至今在国内外尚无此等专著,因此我们在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正因为如此,使得本书具有鲜明的原创性,而这也是撰写本书的难度所在。为此,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和医管中心的领导下,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国范围遴选编委共26人,遍及全国22个单位,除知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外,还包括专科医院、县级医院及非公立医院。编委们都是资深麻醉科主任,具有丰富的科室管理经验,其中有9位担任院长或副院长等行政管理职务。但是,随着撰写时间的推进,撰写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撰写此书的实际难度比预计的更难,我们的编委绝大多数来自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未经系统的管理学培训,与其说是在“写书”,不如说是在总结自己的经验与学习新知。此外,虽然我们天天在做行政管理,但“做”是一回事,要在国内外无参考专著的情况下著书立作、撰写成供全国通用的规范性大型参考书并非易事,再加上受主编的思维、调控能力与水平限制,因此,本书不尽人意之处将在所难免。

万事开头难,但最难也必须“开头”、必须迈出第一步。经过近24个月的反复审理与修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天本专著终于要与大家见面了,在此重要的时刻,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本书出版之时应是再版修订开始之时,我们将因势而谋,及时安排下一阶段工作,既要“老马识途”,又要吸取新生力量,既要有整体布局,又要做到分工明确,以利编委们专注于某章,认真收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为再版作好准备,同时我们热情地期盼全国同仁从各个方面对本书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使本书能对我国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与推进作用。

谨对人民卫生出版社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表示感谢。敬启2017年7月8日第一章 我国医院麻醉科建设概要曾因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自1846年乙醚麻醉临床应用成功揭开近代麻醉学序幕,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及历史的沉积,麻醉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汲取并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多种边缘学科中有关麻醉学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形成了麻醉学自身特有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迄今为止,麻醉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二级学科。现将当前我国医院麻醉科建设的几个根本问题概述如下。一、学科及核心竞争力

学科是指由认识主体、认识活动和认识结果有机组成的统一体,因此,作为一个学科应当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科学领域和相对独立规范的功能单位。麻醉学以其自身特有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相对稳定的工作任务与内涵,以及相对统一的建设与管理规范,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学科是顺理成章的、是历史的结晶。

在浩瀚的生命科学范畴中,医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医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门类。2012年国家教育部在医学门类中设有11个一级学科,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中又设有二级学科,如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等,在二级学科中应根据学科的自身基础与发展需要设置三级学科。原国家卫生部在1994年发布医疗机构名录,麻醉科与内、外、妇、儿科等同是医院中的一级临床诊疗科目,即一级临床科室,但是麻醉科的二级诊疗科目至今未能列入到诊疗名录之中,这一点必须努力予以设置或补充。

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学科必须具备的一种超越同行的实力,这种实力以科技为核心、以资源为根本、以管理为关键。科技的内涵主要是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此,必须构筑麻醉学科的核心技术体系,并在此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平台。资源涵盖人、财、物,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因此,以资源为根本也可以认识为以人才为根本。管理的关键是运行体制与机制。为提高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人才与技术的优势,这种优势应具有显著性、可持续性和独特性。显著性就是差异显著,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可持续性是指能常规、持久开展,即可持续发展;独特性就是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独特性建立在人才及技术显著性的基础上。就本质而言,一个学科的独立存在与发展取决于学科整体的不可取代性,麻醉学科经过170多年的沉积已经具备这一特质,但面对未来,面对临床众多学科的竞争局面,要继续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科技与体制创新发展的理念。为此,医院麻醉科的运行必须坚持以医疗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以教育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医疗要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护质量、增进运行效益;科研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以引领学科发展为目的;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卓越麻醉学人才,要努力形成医、教、研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二、学科发展战略“不能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能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说明战略思维对学科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遵循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按照“纲举目张”的思维原则,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战略应以组织结构为前提、内涵建设为根本、人才队伍为关键。因为没有二级临床学科的组织结构就难有二级临床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内涵,没有建设与管理内涵就没有学科的核心竞争力,而没有人才队伍就没有一切。我国麻醉学科是一个发展中学科,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面临众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过去已解决的问题需要完善与提高,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迫在眉睫地要去解决,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也刻不容缓地需要去探索,这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困难,但也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因此,对于医、教、研运行中出现的形形色色问题,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要善于分析与梳理,抓住纲领性问题,只有解决了纲领性问题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否则难免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因此,一个优秀学科带头人必须具备战略思维,必须紧紧抓住组织构架、内涵建设、人才队伍这三个战略性问题不放。三、学科诊疗科目

在学科发展战略中,组织结构是前提,麻醉科的组织结构与医院麻醉科的工作任务相适应,麻醉科的组织结构必须列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名录,因此,当前必须解决麻醉科二级诊疗科目的设置问题。

1.麻醉科二级诊疗科目 在原国家卫生部卫医发[1994]第27号文发布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已将“麻醉科”列为一级诊疗科目(代码:“26”)。但与其他一级诊疗科目不同的是,麻醉科未能在该文件中设置二级诊疗科目。根据麻醉科的工作任务与未来发展,在麻醉科(一级诊疗科目)中设置二级诊疗科目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麻醉科至少要增设4个二级诊疗科目,即:

26.01临床麻醉专业

26.02重症监测治疗专业(或称重症监护专业)

26.03麻醉诊疗专业

26.04体外循环专业

2.麻醉科二级诊疗科目的执业范围 执业范围系指工作定位,是确定学科建设方向与工作任务的基础,简述如下:

[临床麻醉专业] 执业范围主要包括:①手术麻醉前对病情进行评估与准备。②手术室内的麻醉和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静,包括日间手术麻醉、内镜诊疗的麻醉与镇静,以及介入手术麻醉等。要为手术及诊疗提供镇静(无不愉快记忆)、无痛、肌松和合理控制应激反应等必要条件。③对手术麻醉患者的生命机能进行监测、调节与控制。④麻醉后监护病房(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e,PACU)的建设与管理,对麻醉后恢复期患者进行监护与处理。⑤预防并早期诊治并发症,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等。应当强调,临床麻醉应以精准麻醉为基础,生命调控为精髓,专科麻醉为重点,拓展领域(围手术期医学)为方向。

[重症监测治疗专业] 执业范围主要包括:①心肺脑复苏(CPCR);②围手术期急危重症的监护与治疗;③重大手术、术中严重并发症的诊治;④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患者的急救与加强监测治疗等,其中麻醉科重症监测治疗病房(AICU)的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应当强调AICU是专科ICU,AICU服务对象是围手术期危重病患者,要充分发挥麻醉科医师的理论与技术优势,致力于保障危重病患者医疗安全,提高抢救质量及成功率。

[麻醉诊疗专业] 执业范围主要是运用麻醉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诊疗,主要包括:①疼痛诊疗,麻醉科疼痛诊疗应以急性疼痛为基础,慢性疼痛为特色,慢性疼痛主要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晚期癌痛及各类慢性疼痛等,要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特色;②相关疾病(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诊疗;③药物依赖戒断治疗等。

[体外循环专业] 执业范围主要包括体外循环、体外膜肺治疗等。

3.麻醉科二级诊疗科目设置的意义(1)原卫生部[89]12号文件已明确将麻醉科从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并确认麻醉科一级临床科室的地位及其相应的工作任务,包括:①工作领域从手术室逐步扩大到门诊与病房;②业务范围包括临床麻醉,急救、心肺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的研究与治疗;③临床麻醉的工作重点将逐步转向人体生理功能的监测、调节、控制及麻醉并发症的治疗等。为确保麻醉科工作任务的顺利展开,在麻醉科建立与工作任务相应的二级诊疗科目无疑将对麻醉科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二级诊疗科目的建设也将有力地充实与提高麻醉科的工作内涵。两者的良性循环将对患者、医院乃至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此外,设置二级诊疗科目也符合当今发达国家麻醉科和我国各临床科室二级诊疗科目设置的总趋势。(2)麻醉科二级诊疗科目的建设势必推动我国资深麻醉科医师的专业分化,造就一批二级诊疗科目和临床专科麻醉的学术带头人,我国医院麻醉科将建成一支以主治医师队伍为骨干、以二级诊疗专业及临床专科麻醉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以学科带头人为关键的强势的人才梯队,这是我国医院麻醉科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安全医疗,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人才支撑。(3)麻醉科二级诊疗科目的设置,也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即可将4个二级诊疗科目列入“5+3+X”的培训模式,这对培养技术全面的麻醉科医师是至关重要的,也利于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及其资格的认证与准入。

4.麻醉科二级诊疗科目的实施目前可在三级医院和部分条件成熟的二级医院实行。四、以人才为本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从其服务模式到内涵也将与时俱进。因此,“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将成为我国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一个学科而言,进步与发展是硬道理,麻醉学科更不能例外。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不仅要善于谋事,还要善于谋成事,这是摆在全国麻醉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议题。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科建设必须以人才为本。因此,要特别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基础、以主治医师队伍为骨干、以学术带头人(“专家”)为中坚、以学科带头人为关键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学科建设领导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关键。领导主要指国家、省(市、自治区)及院级行政领导,没有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没有学科建设的环境与条件,学科发展将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归根到底领导是外因,学科自身努力是内因,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源于学科的努力与沟通,因此,关键还是学科带头人。应当强调的是,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基础,即使有较好的外因,若无充满发展活力的内因也于事无补,因此学科内在的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当认识到外因与内因的辩证统一,即内因与外因是不可分割而紧密相连的,内因与外因是相互影响而互为因果的。因此造就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特别是造就大批优秀学科带头人是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关键,因为只有优秀学科带头人才是这种内外因良性循环的关键人物。

一个优秀学科带头人必须有追求、有思路、有能力、有情商。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无论任何艰难困苦,都能执着追求麻醉学事业的发展,没有这种追求与信念就没有奉献精神,要淡泊名利,弘扬“名利是事业的影子”的理念;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战略思维,有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谋事与成事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难能成事,能力是成事的保证;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较好的情商,不能做到自控与宽容就不可能有优秀的团队,学科的发展也难成现实。

以人才为本、造就优秀学(术)科带头人是中国麻醉学科未来发展的希望。(姚尚龙 熊利泽 邓小明 董海龙参编)第二章 麻醉学科的发展与现状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第一节 麻醉学发展史

1842年3月30日,美国Crawford Williamson Long医生为一位实施颈部肿块手术的患者成功实施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但遗憾的是,直到1848年他才将这些结果公布于众,发表在Southern Medical and Surgical,与“现代医学全麻第一人”的称号失之交臂。1846年,美国牙科医生Wilian Thomas Morton在麻省总医院成功演示了乙醚麻醉。乙醚麻醉的成功开创了现代麻醉学的开端。现代麻醉学经过近170年的发展,不仅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方面,而且在麻醉学科的建设、麻醉学专业的发展以及麻醉学科队伍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一、古代麻醉学

回顾麻醉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古代麻醉即麻醉的萌芽、近代麻醉即临床麻醉学的形成、现代麻醉即麻醉的飞速发展三个阶段。

古代的麻醉纯属偶然性和经验性的产物,仅仅以镇痛为主要目的。古人在日常生活或行医时,发现某种物质或措施具有睡眠或镇痛作用,就移用做麻醉,初始麻醉的萌芽阶段跨越了数千年之久。这些早期的镇痛技术和镇痛性物质尽管非常原始,使用也很盲目,有些甚至是利用某种物质的毒性作用,几无安全性可言,不符合今日麻醉的基本含义,但却能使患者在昏睡或无痛状态下接受手术,或消除患者的病痛,对医学、特别是对开展外科手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后人进行有关麻醉药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从方法学而言,麻醉学是以使用麻醉相关的药物为基础的应用性技术学科。它的发展有赖于化学和药物工业的发展。18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加之医学,特别是外科学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先后发现和合成了大量的麻醉药,其中有些沿用至今仍有其独特应用价值。麻醉管理也从单纯的镇痛发展到从麻醉前、麻醉期间到麻醉后整个围麻醉期间的全面管理。至20世纪30~40年代逐步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近代麻醉学。二、近代麻醉学发展

近代麻醉以吸入全麻药与吸入全麻技术、局部麻醉药及神经阻滞技术、静脉全麻药和其他特殊麻醉技术为主要标志。

1.吸入全麻药与吸入全麻技术

吸入全麻药氧化亚氮、乙醚和氯仿这几种吸入麻醉药的发现和应用是近代麻醉学的开端。随着氟化学技术的发展,使用氟元素替换氯元素后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小器官毒性,同时降低药物的溶解性,因而起效快且苏醒亦快,因此相继开发出氟烷、安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烷。现在,氟代醚类已经成为主流的吸入麻醉药物。

除了吸入麻醉药物的发现和应用,吸入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是伴随吸入全麻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才得以不断完善的。气管插管及气管内麻醉方法的问世,无疑是全麻发展的一大进步,它不仅扩大了手术范围,为开胸手术在内的多种外科手术创造了控制呼吸的条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也为救治呼吸循环衰竭提供了保障,同时还带动了吸入麻醉器械和麻醉机的研发。

目前,各种类型精密复杂的麻醉机,配合气管插管、气管内麻醉的各种技术操作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全麻及实施复苏术的患者,既能有效维护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强麻醉的安全性,还能对麻醉气体浓度进行监测,提高麻醉的可控性。

2.局部麻醉药及神经阻滞技术

局部麻醉技术是伴随局部麻醉药物的发现而发展起来的。1884年在海德堡举行的眼科会议演示了可卡因滴眼后产生局麻效果。20世纪初,人工合成普鲁卡因成功。1928年,人工合成丁卡因成功。以后相继出现的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1943年、)甲哌卡因(1956年)、丙胺卡因(1960年)、布比卡因(1963年)、罗哌卡因(1996年)等。由于新的局麻药不断涌现,使用方法不断改进,局部和神经阻滞麻醉,包括椎管内阻滞,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改变了全麻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避免了全麻的某些缺点,也简化了麻醉操作和管理,提高了麻醉安全性,促进了许多新型局麻药的合成和应用,也促成了局部浸润、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等局部麻醉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后来利用局麻药施行静脉内麻醉及静脉复合全麻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3.静脉全麻药和其他特殊麻醉技术

静脉全麻药的发现较早。1872年,发现静脉注射水合氯醛可产生全身麻醉。1903年,人工合成巴比妥成功。1909年,发现静脉注射普鲁卡因可产生镇痛作用。1932年,开始使用环乙巴比妥钠进行静脉麻醉,同年人工合成硫喷妥钠成功。1933年,开始使用硫喷妥钠进行静脉麻醉,自此掀开了静脉全麻的帷幕。随后相继出现的静脉全麻药包括普尔安(1956年)、羟丁酸钠(1962年)、氯胺酮(1965年)、乙醚酯(1972年)、丙泊酚(1977年)等,这些静脉全麻药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全身麻醉的用药选择。静脉全麻的开展,弥补了吸入全麻的某些不足,如静脉内麻醉加速麻醉诱导,可消除患者紧张不适感及操作简便等,因而扩大了全麻的适用范围。

肌松药的发现始于筒箭毒碱,于1942年首次用于临床,是临床应用最早的非去极化型肌松药。1948年,人工合成十羟季铵。1951年,合成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同年应用于临床获得良好效果。随后相继出现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等肌松药,对增强全身麻醉期间的肌松作用和呼吸管理发挥了重大作用。肌松药的使用可使全麻药用量显著减少,不仅可避免深全麻的不良影响,更可主动控制肌松程度,给手术提供良好条件。现在,肌松药辅助下的呼吸管理和呼吸治疗已经走出手术室,扩大到危重症治疗的领域。

其他特殊的麻醉技术,包括低温、控制性降压、体外膜肺氧合等。三、现代麻醉学的发展

随着麻醉药物的开发及辅助用药的配合应用、麻醉机的研发改进及监测技术的进步,麻醉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不断得以提高,奠定了现代麻醉学的基础。迄今的现代麻醉学已涵盖临床麻醉学、复苏、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等诸多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既要求有基础医学各学科中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又需要广泛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第二节 麻醉学科的发展一、麻醉学科和麻醉专业组织的成立

从1842年乙醚麻醉出现到现在,一个半世纪以来,特别是在近半个多世纪,是近代麻醉学飞跃发展的时期,不仅麻醉学技术和理论得到空前进步和日趋完善,而且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麻醉专业人才,兼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身,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麻醉学发展日新月异。麻醉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中叶麻醉学逐渐从外科学中分化独立出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建立起一支专科性更强的麻醉专业化队伍,既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848年一位15岁的女孩死于氯仿麻醉,这是麻醉导致的第一例死亡报道,随后,有关麻醉药物并发症及麻醉相关死亡率逐步得到广泛关注,并推动了由专业人员来实施麻醉管理的共识。1893年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提出,麻醉应该由专业人员,尽可能的是医生来做。1927年,美国第一个麻醉医生培训基地建立。随后,麻醉医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麻醉护士还继续为患者提供麻醉服务,但是已经从外科医生指导下转换成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最终,形成了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组成的麻醉团队(anesthesia care team)。1927年,Waters在Wisconsin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麻醉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开始了麻醉医生的正规培养。世界上第一个麻醉科在纽约大学医学院设立,自此,麻醉学科终于正式从外科学中独立出来。随后世界各国诸多医院,以教学医院为主,也先后设立了麻醉科。

麻醉专业组织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1893年在英国出现了伦敦麻醉医学会。1905年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麻醉医师协会“长岛麻醉医师协会”,1911年更名为纽约州麻醉医师协会,1936年,再次改名为美国麻醉医生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即ASA成立,1941年,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承认,麻醉为一个新的医学专业,自此麻醉学作为一个医学专业被美国医学会认可。之后在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麻醉专门学会。1955年,成立了世界麻醉医师联盟(WFSA),至今已有107个国家麻醉学分会参与组成,1956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麻醉学会。1962年,亚澳麻醉理事会(AARS)成立,并每隔四年召开一次亚澳麻醉学会(AACA)。其他麻醉相关的专业组织包括世界疼痛学会联合会(WFPS)、世界危重病医学会联盟(WFSICCM)等也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麻醉专业的系统论著和杂志创立开始于20世纪。1941年Gwathmey出版了第一部比较全面介绍麻醉的专著《麻醉》(ANESTHESIA)。关于麻醉专业杂志,最早于1922年美国麻醉学会主编出版了麻醉与镇痛杂志(Current Researches in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1923年出版了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1940年麻醉学杂志(Anesthesiology)出版,以后陆续在世界各国发行了英、德、法、日、中等语种德麻醉、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等杂志约50种。这些麻醉专业组织的成立以及麻醉专著和杂志的创立对于交流学术、发展麻醉学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发展也标明麻醉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和医学专业已被普遍承认和接受,麻醉学专业已趋于成熟及良性的发展阶段。二、麻醉理论范畴和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

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迈进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伴随着麻醉理论和麻醉学科的范畴不断地更新,麻醉学又分支出若干亚学科,伴随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现代麻醉学的内涵。

传统的麻醉工作仅仅局限于简单给予某些麻醉药,现在,麻醉不只是单纯解决手术止痛,工作范围也不单局限在手术室,麻醉临床工作者的足迹已涉及整个医院。1942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麻醉后恢复室,这是加强监护病房(ICU)的早期雏形,也是麻醉专业的最早分化。现今,麻醉学有了进一步的分化和综合,不仅分出了心血管、儿科、妇产科、神经外科等专科麻醉,而且工作范围已经扩大到手术室以外的心肺脑复苏、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和急救医学。此外,麻醉医师还常规地承担起临床上诊断性和治疗性神经阻滞,以及输液、输血和氧疗等项工作,近年来疼痛门诊和呼吸功能不全的康复治疗门诊也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现代麻醉还拥有许多新型的技术手段,例如低温体外循环技术、多功能多用途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应用、电子技术和微电脑监测仪器以及质谱仪等先进设备的配置等,使麻醉工作迈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现代麻醉学科的概念不仅包括麻醉镇痛,而且涉及麻醉前、麻醉后整个围手术期的准备与治疗,监测手术麻醉时重要生理功能的变化,调控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以维护患者生理功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为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提供保障,一旦遇有手术麻醉发生意外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抢救患者。此外,还承担危重患者复苏急救、呼吸疗法、休克救治、疼痛治疗等临床诊疗工作。三、麻醉学科在临床重要作用的不断延伸和麻醉学科建设的继续发展

麻醉学在临床医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手术患者提供无痛、安全、肌松、无术中知晓、无不良反应和良好的手术条件以完成手术治疗。同时通过它所掌握的复苏急救知识和技术,对各临床科室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发生的循环、呼吸、肝肾等功能衰竭的处理,并在加强治疗病房(ICU)、疼痛诊疗门诊以及其他有关治疗诊断场合等方面,也都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麻醉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日益紧密起来。麻醉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学科。在基础医学方面以药理、生理、生化、病理生理学为基础。近年来麻醉学又以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免疫、遗传、生物医学工程学密切联系,进一步探讨和阐明疼痛与麻醉对机体的影响和机制。在复苏和危重症医学方面研究机体死亡与复活的规律。反过来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和丰富诸如疼痛学说、麻醉药作用机制、麻醉对遗传的影响等。随着整个医学科学和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科技高速发展、麻醉安全性和可控性不断提高的今天,麻醉医生仅仅关注于手术期间麻醉实施的传统工作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了。麻醉医生必须思考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这不仅是社会广大群众对麻醉医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麻醉学发展的大好契机。如何保障围手术期安全、减少麻醉对手术患者造成的长期影响,并积极参与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实践中,将成为麻醉管理质量优劣的新标准。为此,2016年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年会中特别设立年会主题“从麻醉学到围手术期医学”,就是为了引导麻醉学科更好适应围手术期医学发展的要求。因此,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实施精准麻醉、加强培训和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并在临床推广,使麻醉科成为医院临床安全的关键学科,舒适医疗的主导学科,未来医院的支柱学科,科研创新的重点学科、社会熟知的品牌学科,定然会为患者预后的改善带来最大的益处。第三节 我国麻醉学科的现状一、我国麻醉学科近百年发展史(一)新中国成立前

我国麻醉学起步较晚。19世纪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麻醉药物方面的发展包括1847年(清道光27年),乙醚传入中国,Parker首次在中国使用乙醚全身麻醉。次年,即清道光28年,氯仿传入国内。1937—1945年的八年抗战期间,麻醉仍以乙醚、氯仿为主,间或使用氯化乙烷,至抗战末期美国大量援助以硫喷妥钠,静脉全麻得以大量使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外国教会在全国各地开办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最早有上海仁济医院(1844年),广州博济医学堂(1866年),上海同仁医院(1879年)、天津医学馆(1881年)、北京协和医学校(1903年)、济南齐鲁医学校(1904年)等。辛亥革命后陆续在北京、浙江、奉天等地建立了公立或私立医学专门学校,大部分均附设有医院,但这些医院创设之初都没有麻醉科,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也是凤毛麟角。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的外科手术刚刚兴起,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医院才能实施较大的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尽管大部分手术的麻醉均有麻醉医师或护士负责,但整体都方法简单,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更缺乏创造性的成就。当时国内出版社的麻醉专著也非常少,有1931年(民国二十年)亨利、孟合理摘译的《局部麻醉法入门》,1942年陶马利著《全身麻醉》等。我国麻醉学科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到迅速进步,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并取得较大的成就。(二)新中国成立初

尽管我国的麻醉学起步较晚,麻醉科于建国后才得以设立,但在老一辈麻醉学家辛勤耕耘及引领下,全国麻醉科的建设发展很快,至60年代初临床麻醉已能紧跟世界水平并有自己的创新。如针刺麻醉、中药麻醉以及从中草药中提制催醒药、肌松药和降压药等,曾引起各国同道们的关注和兴趣。70年代,正值国际麻醉学从三级学科向二级学科快速发展的时候,因为文革,麻醉学科建设全面中断。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麻醉科是外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三级学科,归属医技科室。

在此期间,我国麻醉学科发展历程中具有历史性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包括:1964年在南京召开麻醉学术会议(以后定为全国第一次麻醉学术会议);1979年在哈尔滨召开第二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这是文革后相隔l5年召开的全国麻醉学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1981年,《中华麻醉学杂志》创刊;1982年,《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创刊;l986年,徐州医学院试办麻醉学专业(本科);l987年,国家教委将麻醉学专列入专业目录等。

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麻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巨大的,凝聚了几代人的艰辛与心血。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我国现代麻醉学的开拓者吴珏、尚德延、谢荣在美国中西部的几所医科大学学习麻醉的专业知识,前后回国在上海、兰州、北京等地教学医院建立了麻醉科,充实了麻醉设备,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创建麻醉专业,构架起与美国相似的麻醉学临床与教学框架。这一期间还有李杏芳(上海)、谭蕙英(北京)、王源昶(天津)等也在创建麻醉科室、开展临床麻醉的工作中发挥了奠基作用。在这些先辈的努力下,培养了大批麻醉骨干力量,之后这批人员遍及全国各省市,进一步建立麻醉科室。迄今,在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大部分建立了科室组织,配备了麻醉学教研室和麻醉研究室。与此同时,还创办了麻醉专业杂志和各级麻醉学会,2006年并被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WFSA)接纳为正式成员,使中国麻醉学科得以跻身世界麻醉学科之列。总之,这些麻醉学科先辈们通过麻醉医疗,教学和科研活动,为新中国麻醉学科的建设,麻醉专业的创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中国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临床麻醉工作发展的同时,从50年代开始我国麻醉工作者开始参与手术、急诊室以及临床各科室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急救工作,率先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头部降温等心肺、脑复苏等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地抢救了许多心搏骤停脑缺氧超过临界时限的病例。从50年代末国内有的医院建立麻醉恢复室,80年代重症监测治疗病室(ICU)在国内大医院普遍开展,集中训练有素的专业医护人员,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技术,对重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的救治充分发挥了作用,70年代我国疼痛治疗工作有了新进展,在临床以神经阻滞为主,许多医院开设了疼痛诊疗门诊和病室,对某些疼痛的机制开展研究。麻醉科室的创建和健全,不断开展应用新的麻醉药物和方法,逐步扩大工作范围,使我国麻醉学科得到快速的发展。(三)[89]12号文件确立一级临床科室地位

l989年5月,原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89]12号文件《卫生部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近年来,我国医院临床麻醉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已超出了原“麻醉”词义的范畴,为进一步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并借鉴其国内外发展经验,同意医院麻醉科由原来的医技科室改为一级临床科室。通知具体指出了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主要表现有三。

1.麻醉科工作领域,由原来的手术室逐步扩大到了门诊与病房。

2.业务范围,由临床麻醉逐步扩大到急救、心肺脑复苏、疼痛的研究与治疗。

3.临床麻醉的工作重点将逐步转向人体生理功能的监测、调节、控制及麻醉并发症的治疗等。

通知希望“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各地医院具体情况,按二级学科的要求与标准,切实加强麻醉科的科学管理工作,重视人员培训,注重仪器装备,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使其不断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这一文件奠定了现代麻醉学在医院中的地位,麻醉学科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麻醉学科的三级学科正在建立与发展,包括临床麻醉、危重病监护、疼痛治疗和急救复苏。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是新世纪麻醉专业的需要,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麻醉科室从住院医师的培养抓起,规范培训,不断改进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培养高层次麻醉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学科建设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协作方面,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加入世界麻醉医师联盟曾是几代麻醉学人的夙愿。创立于1955年的世界麻醉医师联盟是全球公认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当时中国的麻醉学会还不是国际麻醉协会、亚太麻醉协会的成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麻醉学科与国际麻醉学科的交流与协作。1981年谢荣教授赴德国参加第七届世界麻醉学会议以后,我国麻醉界与世界各国同行的往来逐渐密切,积极开展国际和海外麻醉学业会之间的学术交流,进行多场海外专题报告活动,同时邀请多名海外知名专家来华讲学或举办国际专题会议等。三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多方积极地努力,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已于2004年底正式加入了WFSA,迄今已有数千人先后成为美国麻醉协会(ASA)、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CCWSPC)会员、国际麻醉研究协会(IARS)等国际麻醉协会的会员或负责人,能在世界平台上展示中国麻醉事业的蓬勃发展,让世界了解中国,亦为世界麻醉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二、我国麻醉学科的现状与差距(一)我国麻醉学科的现状

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只能施行简单的乙醚开放滴入法,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及单次普鲁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等几种麻醉方法。之后,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和工业的发展,麻醉条件逐步有了改善,从国产的吸入麻醉机施行循环密闭式吸入麻醉到轻便空气麻醉机,从单次硬膜外阻滞到应用导管法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引进了许多国外新的麻醉药物,如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麻醉药与辅助药,以及先进的麻醉设备,包括配备精密流量计和挥发器以及监测报警装置的现代麻醉机和呼吸机和具有多方面监测功能的呼吸、循环、体温、肌松等生理监测仪等,进一步提高了中国麻醉水平,促进了我国麻醉学科的现代化。

经过中国麻醉工作者几代人不懈的努力,麻醉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崛起,麻醉学科也得以迅猛发展,麻醉学专业无论在临床麻醉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麻醉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麻醉学基础研究十分活跃,从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等多层面研究了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及局麻药的作用机制。随着国家对麻醉科研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在国际研究的热门领域,几乎都有中国麻醉学者涉足,麻醉学科已开始迈步走向世界麻醉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带动的新药物、新技术的不断投入和推广使临床麻醉更加方便、快捷、舒适。

2.建立了现代化麻醉手术系统,麻醉学临床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微创外科的麻醉处理、“快通道”麻醉方案的实施、器官移植等特殊手术的麻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麻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麻醉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麻醉学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3.围手术期监测、治疗和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等方面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施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麻醉深度监测、体温监测、血液稀释与血液保护等。监测技术和麻醉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中国麻醉学科的装备,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迅速与国际接轨,增加了临床麻醉的可控性,大大提高了麻醉管理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4.亚专科不断发展,疼痛、重症监测治疗已成为麻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疼痛机制得以深入研究,疼痛治疗正在广泛开展,规范化疼痛处理的逐步推广应用。我国目前已有80%以上的二级甲等医院麻醉科,开展了急慢性疼痛的治疗,较为普遍的建立了疼痛治疗门诊或病房,诊治领域包括术后镇痛、无痛人工流产、有创检查的镇静镇痛、慢性疼痛治疗、癌性疼痛治疗等。规范化疼痛处理是近年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已先后制定众多有关临床疼痛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

5.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本科生、研究生进入学科梯队,使麻醉学科的人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梯队层次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原在麻醉队伍中的护士逐步过渡到麻醉的各种辅助工作岗位。伴随着医师法的颁布和执业医师制度的执行,麻醉学科已正式进入由医师执业的临床学科行列。近年来广泛实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也为今后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