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日本人气心理训练师森川阳太郎全新力作!日本亚马逊五星好评!日本多台电视节目、世界著名育儿杂志重点关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02:32:55

点击下载

作者:﹝日﹞森川阳太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日本人气心理训练师森川阳太郎全新力作!日本亚马逊五星好评!日本多台电视节目、世界著名育儿杂志重点关注!)

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日本人气心理训练师森川阳太郎全新力作!日本亚马逊五星好评!日本多台电视节目、世界著名育儿杂志重点关注!)试读:

前言

从童年时代开始,孩子们就需要经历种种正式场合,例如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以及大大小小的考试等。然而,身处这些正式场合时,很多孩子往往发挥不好,他们的具体表现如下:

◆在正式场合中发挥失常。

◆随着面对正式场合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心态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害怕面对正式场合而逃避。

◆在正式场合中无法集中精力。

◆仅有三分钟热度。

在诸多案例中,很多孩子虽然在平日里付出了许多努力,却仍然因为这样的问题而导致表现不佳。因此,许多家长都很焦虑,他们抱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只要按照平时那样做就可以的,为什么到了正式场合孩子就做不到呢?”“孩子只要有自信就能做得更好,但为什么就是拿不出自信呢?”

想必拿起这本书的读者也有如此的困惑吧。

说了这么多,请原谅我还没向您做自我介绍。我是心理训练师森川阳太郎。我创办的“RECOLLECT”公司,主要业务就是面向运动员和实业家进行心理训练,帮助他们练成过硬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正式场合中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说起心理训练,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种花费很长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内在的行为。然而,我独创的心理训练法,其目的就是在不改变自己的前提下,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样的训练下,一部分学员的心理状态能在短短一周之中就有明显的改善。

我们这家公司不限制学员的年龄,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小学生,都曾在我们公司接受心理辅导。根据我的经验,小孩子接受心理辅导的效果,往往要比大人更加显著。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够正确地理解这项心理训练的意义,并在恰当的时机给孩子合适的教导和指导,就能事半功倍。

父母是距离孩子最近的人,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专属心理训练师。

所以,只要父母愿意做孩子最好的心理训练师,无论是“胆怯懦弱的孩子”“胆小怕事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还是“没有干劲的孩子”,他们都有可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面对正式场合毫不怯场的孩子”。

这种训练方法并不困难,也不会耗费您太多的时间。

假设一个月之后,您的孩子就要面对一个重要的“正式场合”,即使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从现在开始进行训练,时间也是十分充足的。

那么,从今天开始,请务必试着对您的孩子进行这项训练吧。第1章如果在正式场合中紧张,该怎么办?→即使紧张也没关系不怯场的人就不会紧张吗?

孩子在正式场合中发挥不出真正实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原因就是“紧张”情绪。

极度的紧张,会导致孩子手脚发抖,大脑一片空白,心跳不断加速。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只能任凭时间一点点流逝,却无法采取任何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越是焦急地想做些什么,身体就越是不听使唤。

不仅如此,紧张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在参加正式场合的前一天晚上无法入睡,食欲不振。这种现象在不少孩子身上都有体现。

那么,难道在正式场合不怯场的人就不会紧张吗?

答案是否定的。

哪怕是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他们在重大场面上、众目睽睽之下,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紧张。

比如,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在赛后采访中回顾刚刚完成的比赛时,往往会回答:“刚才紧张得要命!”“紧张”是一种情绪,而情绪的流露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

涌现出来的情绪,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人们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消除,也无法用其他的情绪覆盖。

对喜欢的东西就是喜欢,对讨厌的东西就是讨厌,就是这样的道理。

设想一下,如果家长强行让不喜欢吃青椒的孩子把青椒当成喜欢的东西吃下去,孩子是不可能高高兴兴地听话的。

人不是因为想要兴奋才兴奋,更不会因为想要坐立不安而变得坐立不安。心跳不止的时候,当然不会因为你想让心脏跳得慢点儿就可以达到效果。

一旦产生“我不想紧张”这样的想法,就说明自己对于“紧张”这种情绪的产生已经无计可施、无法挽回了。

在正式场合不怯场的人,之所以能够发挥稳定,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紧张。

怯场或不怯场,并不取决于会不会紧张,而是取决于是否能在紧张的情况下发挥出自己的实力。“紧张”与“失败”本质上并不等同。

然而,大多数人形成了“紧张=失败=不好的事情”这样的思维定式。

这样的想法,源自过去由于紧张而导致失败的经验——例如“因为太紧张而没能好好地表达出来”“由于紧张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失误”等。正是因为这些经验,人们才会将“紧张”和“失败”等同起来。

在潜意识中,人们很容易就会将“紧张”与“失败”联系起来。

如果身边的大人都这样认为,就会向孩子传达“紧张是一种不好的情绪”这样的印象。

如果恰好曾有过因为紧张而导致失败的经历,孩子就更容易把紧张认作不好的事情。正视紧张情绪,比无视它更有效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种。

然而,这里所说的“积极”和“消极”,只是就这种情绪会令人感到轻松还是沉重而言,也就是说,根据接受方式的不同,这些情绪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并不只是“积极情绪=好的情绪,消极情绪=坏的情绪”这么简单。

换句话说,“积极情绪有助于正常发挥,消极情绪会导致发挥失常”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怯场并不是因为产生了紧张情绪,但大多数人对此存在误解。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正式场合中发挥失常的呢?

真正的原因在于“情绪”与“思考”的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体现在产生紧张情绪时,人们明明紧张却强行地认为自己不紧张,想要用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或者干脆扼杀消极情绪,这种行为恰恰是发挥失常的一大诱因。

孩子在正式场合中露出十分紧张的神情时,多数家长会对孩子喊出“要冷静”“平常心”之类的话,虽然家长是想要鼓励孩子,却不知道这样做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究其原因,这样的语言无异于逼迫孩子扼杀自己的情绪。类似的方法还有对孩子实施心理暗示,让他以为自己不紧张。我认为,当孩子表现出紧张情绪时,家长应该尽量避免采取这样的方法。

情绪本来就是无法控制的东西,如果再强硬地将其否定,就会导致孩子在正式场合中将大量的思考能力浪费在控制情绪上,从而导致发挥失常。

自认为“心理素质很好”的人,有时候会认为自己不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反之,自认为“心理素质很差”的人,就会害怕自己的内心充满消极情绪,进而以一种“眼不见为净”的心态来应对消极情绪。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孩子越是暗示自己不要在意紧张情绪,就越是说明他内心的紧张情绪已经超出了他自己能够控制的限度,这种暗示只会让孩子不断否定自己的情绪,却无法帮助他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总而言之,接受自己的情绪并正视它,才是重中之重。

即使面对恐惧、忐忑不安、想要逃避等消极情绪时,孩子也要正视,不能忽视或者否定它们。既然感觉到紧张,孩子就干脆承认自己正在紧张,并接受这样的自己。

想要让孩子改掉怯场的缺陷,这才是关键的第一步。从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开始

如上所述,要让孩子做到在正式场合中不怯场,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承认并且面对自己的情绪。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一言以蔽之,就是将“行动”和“情绪”分离。

首先要在脑海中形成将“行动”和“情绪”分离的印象,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地来看该如何去做。

要想让孩子直面自己的情绪,家长就有必要让孩子认清在正式场合中自己心中涌现的情绪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

家长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话,让孩子将自己真实的情绪描述出来。

举个例子,对于训练时表现出色、比赛时却发挥失常的孩子,家长应该这样提问:“比赛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如果孩子回答:“感觉心跳很快!”

此时,家长应当用同样的语言回应道:“是吗,感觉心跳很快啊!”

重复孩子的语言进行回应,是这一步骤中的关键。

家长常犯的错误是,在孩子说自己“感觉心跳很快”的时候,家长却回应道“是你太紧张了”。“心跳很快”和“太紧张了”,在语气上有着微妙的区别。

在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家长如果要正确理解孩子真实的情绪,关键是要以孩子的语言为基础来进行对话。

如果孩子在回答时采用了“刚才心跳太快了”之类的说法,说明在潜意识中,孩子将这种情绪认作一种不好的现象。这时候,家长可以采取相对平和的语气,例如“是吗,心跳很快啊”,来抚平这种消极的影响。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是“心跳加快”时,家长就要对这种情绪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心跳加快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什么事情使你感到心跳加快呢?”▲▲理解情绪的工作,问三个“为什么”

这个培训环节旨在帮助家长挖掘出孩子产生如此情绪的原因。

对于某一件事情,以及在遇到这件事情时孩子的情绪,家长应该对孩子提出三个“为什么”,如下例:

孩子:“在学校,当老师让我们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紧张。”

家长:“为什么会紧张?”

孩子:“因为我要在好多人面前说话。”

家长:“为什么要在好多人面前说话你就会感到紧张呢?”

孩子:“因为我害怕自己说错。”

家长:“为什么想到自己可能会说错,你就会紧张呢?”

孩子:“因为在大家面前说错话很丢脸啊……”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产生

这样的情绪。

另外,通过这样的对话,家长还可以了解到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比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家长就可以发现,“害怕丢脸”是孩子产生紧张情绪的根本原因。

如果能够了解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孩子以后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时,过去的经验就会成为孩子找出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的指路灯。情绪不分好与坏

家长如果想要让孩子表达出最真实的情绪,就一定要摒弃自己的成见,放低姿态去了解孩子,多问问孩子“这样的情绪究竟是怎样的感觉”,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对孩子说“你是这种感觉吧”“因为对手太强了,你才心跳加快的吧”。家长这样擅自决定孩子的情绪或者产生情绪的原因,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对孩子也没有好处。

此外,家长提出的问题,不应该是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的判断题。这样的提问难以问出孩子真实的感受。家长只有提出能够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的开放式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的想法。

我曾经接受过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咨询,在这些案例中,家长自以为是地认定孩子的情绪的例子不在少数。

孩子还没有说两句,家长就擅自“帮”孩子认定“你是怎样怎样的”,这样一来,孩子往往就会支支吾吾地敷衍了事。

这样下去,孩子永远没有办法做到直面自己的情绪。

家长要充分理解“情绪不分好与坏”这个大前提,并在此基础上与孩子的情绪产生共鸣。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放下压力,大胆地描述自己的情绪。☆☆案例面对比自己更弱的对手却发挥不出真正实力

小学六年级的小A,是参加高水平网球课程的网球选手。

小A的实力超群,一周有六天都在刻苦训练,他还是全国大赛的常客。

然而,小A总是在关键的比赛中发挥不出真正的实力,时常以差强人意的成绩结束比赛。

小A并不总是败给强大的对手,反倒是在与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对手的比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真正水平。

小A的父母告诉我,据他们观察,小A在与较自己水平低的选手比赛时,常常会显露出十分焦躁的情绪。

因此,小A的父母希望我能够帮助小A改掉焦躁的毛病,使他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比赛。

我首先问小A:“为什么在和较弱的对手比赛的时候,你会感到焦躁呢?”

小A告诉我:“因为对手明明比我弱,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发挥失常,所以我感到焦躁。”

就此看来,小A并非“因为焦躁而发挥不出实力”,而是恰恰相反——“因为发挥不出实力而焦躁”。

那么,小A在面对比自己弱的对手时,发挥不出真正实力的原因何在?

经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小A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在和比自己弱的对手比赛的时候,小A就会产生“绝对不能输给这样的对手,一定要赢”的想法,正是这个想法给了他过大的压力和激烈的紧张感。

而那些能够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即使再弱,也是有一定实力的。面对这样的对手,虽然小A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他仍然不能取胜。

无论是小A的教练还是他的父母都没有想到,小A在面对强大对手时表现得勇敢果断,却在面对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对手时如此紧张。他们总是对小A提出“轻松一点儿”“用平常心去比赛”之类的建议,却收不到成效。

他们没有意识到,小A的思维已经陷入“面对弱小的对手时,自己不可能会紧张,所以绝对不能紧张”的死结,小A也因此强烈抑制着自己的情绪——这正是用“思考”扼杀“情绪”的典型。

听到这里,我首先告诉小A:紧张这种情绪绝对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并且,靠自己的力量消除这种情绪的可能性非常低,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话题的继续,小A又告诉我他很多次“虽然紧张但是发挥得很出色”的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正是他在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时得到的。

面对强大的对手,小A就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对手的实力在我之上,那么自己感到紧张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只能尽全力做到最好”,通过这样的自我开导,小A让自己放下了心理包袱。

正是这种背水一战的想法,让小A在比赛中能够放手一搏、积极进攻,从而不止一次地帮助他获得比赛的胜利。

于是,我给了小A这样一个建议:“下一次,哪怕是和比自己弱的对手进行比赛,你也要像和比自己强的对手比赛时一样,试着勇敢地承认和面对自己的紧张情绪。”

结果,小A在这次比赛中竟然一举拿下冠军。他完美地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成了全日本第一名。

当然,面对强大的对手时的紧张感和面对较弱的对手时的紧张感并不完全相同。为此,在比赛前一个月,我还为小A专门进行了“习惯紧张感”的心理训练,以帮助他做好准备。

但是,小A之所以能够取胜,最大的原因还是他在和比自己更弱的选手比赛时,勇敢地面对并且接受了自己心里真实的情绪。

这一次,在与比自己更弱的对手比赛的时候,小A面对心里感觉到的紧张情绪,不再想去消除它,而是接受了它,转而思考在紧张的状态下应该怎样去比赛、如何才能拿下比赛,这些思绪反而让他冷静了下来。

正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和艰苦的训练让小A自信能够在紧张的情况下正常发挥出全部实力,也就是说,只有尝过紧张的滋味,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从此以后,小A无论面对什么水平的对手,都会在赛前大声对自己说一句“好紧张啊”。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面对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

而且,随着“在比赛中接受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样的经验的不断积累,小A认识到,就算紧张,自己也一样能取得好成绩。他因而变得越来越自信,最终成长为一位无论在什么样的比赛中都能发挥得十分稳定的网球选手。孩子也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很少会认真考虑自己的情绪问题。

理性而很少表达情绪的日本人尤其如此。在遇到事情时,日本人总是将思考置于情绪之上,倾向于将内心中的情绪隐藏起来。

例如,在遇到一些令人焦躁的事情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遇上这么一点儿事情就焦躁,自己真是太不成熟了”,进而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

然而,如同上文所说,如果情绪和思考出现错位,人们就会产生很大的困扰。所以,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情绪视而不见,其结果只会是欲盖弥彰。

在潜意识中,人们常常认为情绪这种东西总归是要平复的,因而对自己的情绪不够重视,因此,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究竟是什么样的。因此,我们首先要进行一项名为“认识自己的情绪”的训练。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看法——孩子们由于缺乏隐藏情绪的经验,往往比大人更容易直率地面对自己的情绪。

然而,我在接受大量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孩子,也有大量的以思考压制情绪的案例。

究其原因,大概是孩子从大人那里受到了影响,认为消极情绪是“不好的”“不可取的”,因此,早早地沾染上了大人隐藏情绪的坏习惯。

也许,孩子是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大人对“讨厌”“害怕”“嫌麻烦”这类消极情绪的看法,并且学着和大人一样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之前就用理性压制它。

特别是那些会看家长脸色说话的孩子,他们身上的这种特点更加鲜明。

即使不用理性压制情绪,想让孩子冷静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我们都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这项“认识自己的情绪”的训练。▲认识情绪的工作1:亲子游戏之情绪猜猜看

这是一个让家长和孩子互相猜测对方情绪的游戏。

首先,在对方看不到的前提下,家长和孩子分别在纸上写下最近发生的三件事以及发生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例)

◆家长

①事件——坐地铁时人很多,没有找到座位

绪情——疲惫

②事件——找到了一本找了好久的书

情绪——高兴

③事件——与好久不见的朋友一起吃了午餐

情绪——愉快

◆孩子

①事件——自己明明没做错什么,却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情绪——恼火

②事件——上课时举手,被点名后发言

情绪——心跳加快

③事件——在放学路上碰到了一只大狗,大狗还冲着自己叫

情绪——害怕

写好之后,双方决定提问的顺序。

提问者只告诉对方发生的事件,回答者则需要根据这个事件来猜测对方当时的情绪。

在猜测的过程中,回答者可以向提问者提出问题,以便更详细地了解事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但是提问者回答这些问题时,不能使用描述情绪的词语。

如果回答者的回答与事先写在纸上的回答完全一致,就算答对。在上例中,如果答案是“疲惫”,那么“痛苦”“难过”等回答都不能算正确。

答对之后,继续进行下一题。

如果一方能够在3分钟内答对所有问题,则与对方交换问答;如果在3分钟内未能答对所有问题,则对方获胜。

玩过这个游戏之后,家长就会发现,想要准确地猜出别人内心的情绪,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各位家长读者务必通过这个游戏,测试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到底在多大限度上“想当然”地解读了孩子的情绪。

无论小孩还是大人,如果你能够毫无偏差地理解他内心的情绪,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对你产生信赖感。

因此,这项工作不仅仅能够让家长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情绪,更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坚实的信赖关系。▲认识情绪的工作2:情绪评价表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对各种各样的情绪的印象。

将各类描述情绪的词语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在自己感到反感的情绪后面打“×”,反之则画“〇”。(例)

紧张——×

高兴——〇

愉快——〇

痛苦——×

这项工作,对于理解孩子对各种情绪的印象十分必要。

根据孩子的答案,家长或许会发现,以前自己认为孩子会对某些情绪反感,这其实是家长的“想当然”。

当然,家长绝对不可以对孩子进行说教,例如“怎么可以反感这种情绪”。这种把家长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用“情绪日记”提高对情绪的灵敏度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呢?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我推荐的方法是记“情绪日记”,也就是让孩子将自己的情绪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笔记本上。例如:“今天和某某同学大吵一架,我很焦躁。”“今天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咖喱饭,我很兴奋。”“今天在体育课上和某某同学赛跑,我输了,我很懊恼。”“今天在上语文课时突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我感觉心跳加快。”

等等。

一开始,一篇日记中可能只用到一两个描述情绪的词语。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些词语渐渐地增多,一篇日记里能用到十个左右这样的词语是比较理想的。一些不擅长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可以参考后面的情绪一览表。家长要告诉他们一些描述情绪的词语之间微妙的不同,方便孩子在书写情绪日记时使用这些词语。

家长通过阅读这些情绪日记,了解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焦躁、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心跳加快,从而把握孩子情绪的倾向。父母也可以借由这样的方式,了解到自己意想不到的孩子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然,即使孩子在情绪日记中用到“焦躁”“恼火”这些描述负面情绪的词语,家长也绝对不能加以否定。

需要重复强调的是,情绪是不能从主观上进行控制的东西,所以,绝对不能以家长的角度将情绪划分出好坏。

记上一段时间的情绪日记,渐渐地,孩子就可以在发生某个事件之后立即认识到自己产生了怎样的情绪,而不必专门将其写在纸上。

再进一步,孩子就可以在某个事件进行的过程中即时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这种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勇敢地面对负面情绪的能力,会在孩子通往“不怯场”的路途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情绪一览表“正能量”中暗藏的陷阱“提前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就能在正式上场时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像上面这种“正能量”的思维方式,对于帮助孩子做到“不怯场”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举个足球比赛的例子吧。“比赛中绝对要先取得领先!只要能取得领先,就能轻松迎战,掌握住比赛的主动权,拿下整场比赛!”

以这种满载“正能量”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比赛,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比赛顺利地按照我们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或许我们真的可以按部就班地轻松领先,掌握主动权,最后拿下比赛。

但是,如果对方先得分了,比赛会怎么样呢?

如果事先只考虑“先取得领先”这种情况的话,万一在比赛中出现了“对手先得分”的情况,自己就会因为缺乏准备而手忙脚乱。

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人们往往很难很好地处理。

假如事先知道桌子上的杯子会在一分钟之后倾倒,人们就会提前将水杯附近重要的文件之类的东西移走,以防它们被水打湿。但是,如果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可能性,那么当这种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就会造成人们极大的慌乱。

老话常说“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说白了,事情不可能永远按照我们自己定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现实。

在足球场上,无论队员们多么想先取得进球,都有可能因为意想不到的失误而造成先失球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出现本队的核心进攻球员在比赛开始没多久就受伤的情况,因为对手也在为了取胜而拼尽全力。因此,队员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保证本队能够100%先得分。

如果完全依靠“正能量”思维来比赛,当比赛进行不顺利时,队员们就会出现“慌乱”“焦急”等负面情绪。而事先他们没有针对这些情绪做任何的准备,这时就只能用“这样下去可不行”的思维,试图打消心里的负面情绪。这时如果再听到周围“冷静下来”“放轻松”之类的喊声,这些队员很可能就会将全部的意识投入扼杀负面情绪,而这样的状态显然无法让他们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那么,如何才能完美地应对这样的事态呢?

办法就是,不留下任何“意想不到”的部分。也就是说,要事先预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好万全的准备。

家长可以通过问一个问题的形式,让孩子“预习”出现不好的情况时自己的情绪。以前面的足球赛为例:“如果能先得分,你就能轻松迎战。但是,如果对手先得分,你又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呢?”

事先预想情况不妙时自己的情绪,如果不妙的情况真的发生了,孩子也不会因为“出乎意料”而慌乱,就能认清并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将这种情绪全盘否定。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成功地迈过“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情绪”这道坎儿,排除“发挥正常实力”的一大障碍。

当然,没有人希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事先想定各种“负能量”的可能性,或许需要相当的勇气。

况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如果总是怀抱着消极的想法,那么不好的事情就真的会发生”。

然而,如果不是预先考虑到各种消极的情况、对自己的情绪做好万全的准备,而是单单依靠“正能量”思维来面对正式场合的话,失败的风险往往会高出许多。能预想到最差的情况,就能“不怯场”

当然,“正能量”思维本身并不是错误的。“正能量”思维可以帮助人们预先想到最好的情况,如果事情真的进展顺利,那么只要按照事先想好的步骤来做就好。

但是必须承认,在准备正式上场时只怀抱着“正能量”思维,就有不可忽视的风险。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发挥、拿出成果,我们就要将“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情况都考虑到,不留下任何“意料之外”的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替孩子将所有“情况”都预料到。

我们需要准备的,只是让孩子预先想到自己在正式场面中可能出现的那些“情绪”而已。

所以,家长们应该通过“情绪日记”等形式,掌握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并将应对这些情绪的方法一点儿一点儿地教授给孩子。

只要能够预料到孩子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绪,我们就能针对这些情绪做好预案。

例如,家长如果预测孩子可能会出现“慌乱”“焦急”这样的情绪,就请给孩子提这样一个问题:“在慌张、焦急的情况下,你依然能做到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孩子回答:“我可以给同伴传球。”或者:“我可以大声喊叫,来给自己鼓劲。”那么我们就应该告诉孩子,在陷入慌张和焦急的情绪时,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说的方式来应对。

这样一来,当认识到自己处于某种情绪时,孩子就能够立即找到应对的方法。

即使“慌乱”“焦急”,孩子也能明白自己能做到什么,并尽全力去做。这即是前文所提到的“将行动与情绪分离”。

要注意的是,这些行动的目的并非将“慌乱”“焦急”的情绪压制,虽然有时这样做确实可以起到消除负面情绪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虽然慌张,但我还是成功地将球传给了队友”“虽然焦急,但我还是大声喊出来鼓励自己”,这样的感觉就是“成就感”。

在正式场合中,只有多几次体会到这样的成就感,孩子才会真正地放松下来,并发挥出自己原本的水平。

多多积累这样的经验——“虽然受到了负面情绪的影响,但我还是努力做到了”,除了上面说的好处外,还能渐渐地消除“负面情绪=失败=坏的情绪”这种思维定式。

摆脱了这种思维定式的限制,就能让孩子自信起来,让他们在感受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不会轻言放弃,给自己鼓劲。

就算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孩子仍然能够体会到,虽然慌乱、焦急,但自己并非束手无策,从而提升自信。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消除对负面情绪的厌恶,孩子无论面对什么状况,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情绪影响,就都能正常地发挥。

这就是成为“不怯场”的孩子的秘诀。☆☆案例稍有不顺就半途而废

小B上小学六年级,在当地的足球俱乐部练习踢球,在场上的位置是前锋。他在队里一直是主力,在比赛中不但进攻积极,总能为队伍的胜利做出贡献,还能够组织队友,拥有不错的大局观,是队伍的核心。

然而,小B有个非常大的缺点。

如果比赛时本队占据上风,小B就能表现得非常活跃。然而一旦本队处于劣势,小B就会马上失去求胜欲望。这时候,小B时常会明显地表现得不高兴,甚至在场上对队友恶语相向。

每当小B这个核心人物陷入这样的状态时,整支队伍也就失去了翻身的可能性,就算面对的是实力相当的对手,也经常会以大比分输掉比赛。

当比赛结束,小B冷静下来之后,他总是非常自责:“明明只要多努力一点儿就好了,为什么自己会放弃呢?为什么要对队友说那么过分的话呢?”

但是,无论怎么自责,到下一次处于劣势时,他还是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小B和他的父亲一同来找我咨询,他们想要将比赛的胜负放在一边不谈,只为了让小B在比赛中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我问小B他在比赛中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小B这么回答:“当对手实力不俗时,对手总是能够控制球权,我则很难有机会控制球,更没有机会射门,这时我就会觉得‘这下赢不了了’。之后,我就感觉对手、队友都不顺眼,感觉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然后,我就会觉得这次又要输了,所以连比赛本身都让我感到厌烦。”

在比赛的前一天,小B有和父亲一起模拟第二天比赛的情景,做“表象训练”的习惯。

而在这项训练的过程中,小B总是假定自己处于最佳的状态——接到同伴送来的精妙绝伦的传球,用华丽的盘带骗过对方,在绝佳的时机射门得分。

小B的父亲曾经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他相信让小B怀着积极的心态上场比赛,可以帮助他发挥出超常的实力,因此,他非常鼓励小B在上场之前只想那些“正能量”的事情。

事实上,在那些能够取得早期优势的比赛中,小B的表现确实能够体现出表象训练的成果,一次又一次地攻破对手的大门。小B说,每当经历一次这样成功的比赛,他都会切身地感受到表象训练的重要性。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对手实力很强,自己的球队在比赛中处于劣势,无论小B再怎么努力地想去接应队友,队友却总是没有办法将球送到他的脚下,即使小B好不容易能够碰一下球,他也会被对手快速地贴身缠住,很快就丢掉了球权……

这时,小B就会认识到想象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存在巨大的反差。他带着这样的认识继续进行比赛,自然是十分痛苦的。每当陷入这样的状况,小B总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发挥得不好才导致了比赛失利,他也因此一步步地落入自我否定的深渊。

小B陷入这种困境,难免会出现失去求胜欲望、厌倦比赛的表现。

小B说,如果第二天的比赛对手实力比较强,他在比赛的前一天就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害怕又会出现和以前一样的情况,害怕自己无法正常发挥”。

然而,这种时候他又会鼓励自己,“我不能这么懦弱,我要去想一些好的情况”。就这样,他置自己的情绪于不顾,用全部精力想象自己状态绝佳时的表现。

根据小B的情况,我建议他改变一下表象训练的方式——不要只模拟比赛顺利的情景,也要想想那些自己不想碰到的情景。

小B说,他最不喜欢的情景就是“一次射门的机会都没有”“我完全接不到传球”“就算我能触球也会马上被对方抢走”。于是我们以这些情景为基础,让小B想想在这样的情景中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由于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情形,小B很快就描述出了自己当时的情绪。“我会想,我们要输了,我好想放弃。我还有可能会十分焦躁。”

下一步,我们就一起来考虑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当你想要放弃、感到焦躁的时候,还有什么事情是你确确实实能够做到的呢?”

听到我的问题,小B想了一会儿,回答道:“我还可以参与防守。虽然在这种状况下想要得分会很困难,但是我至少还能集中精力防止对手得分。”

就这样,我们制订了下次比赛的作战计划。

接下来比赛的对手,是前一次交手时曾经5:0大胜小B他们的球队。到了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再次建议小B在脑海中将比赛进行顺利和不顺利的情况都模拟一下,预先体会那时自己可能会产生的情绪。

那天,小B的队伍还是遗憾地再次败给了对方。

然而在比赛中,小B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直努力拼搏到了最后。“虽然对手很强,自己也完全接不到球,我还是感觉这样要输了,但是由于前几天已经预先考虑到会出现这种情绪,现在这种情绪果然出现了,我反倒有种果不其然的感觉(笑)。“所以我就按照之前制订好的计划,全力以赴地防守。虽然我们还是输了,但是因为防守做得不错,我们队没有被对手进太多的球,我感觉下一次我们一定能赢!”

最终比分是1:2。多亏小B没有中途放弃,小B的球队才能从以0:5的大比分输掉,进步到了几乎和对方旗鼓相当的水准。

而且,小B还在比赛即将结束时通过快速反击攻入了一球。

对于小B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受到消极情绪影响时,他还能拼尽全力进行防守,也就是说,他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给他带来了足够的自信。

随着自信的不断积累,哪怕面对再强的对手,小B都能努力拼搏到比赛的最后一分钟。只要不放弃,他就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实力。而只要队伍的核心——小B能够正常发挥,那么整支球队自然也就能够赢下更多的比赛。了解情绪与表现的关系

前面已经论述过,“积极情绪=好的情绪,消极情绪=坏的情绪”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对这一点的认识,是我们培养“不怯场”的孩子的基础。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不可能认同自己的真实情绪。

在受到积极情绪影响时,孩子不一定就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反之,在受到消极情绪影响时,孩子也不一定就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在我经历过的案例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有些孩子在放松的情况下反倒发挥不出真实水平,而另一些孩子在紧张的情况下反倒能够发挥得更好。

我曾经给不少运动员进行过心理培训,在这些运动员中也有一些案例。比如有一位击剑运动员,他喜欢谨小慎微地进行比赛,虽然很少主动进攻,但却总能发挥得不错;另一位花样滑冰运动员则告诉我,他兴致勃勃地参加比赛时,反而会出现许多失误。

情绪的类型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关系是因人而异的。

为了了解这种关系,我们需要制作一张“心理状态记录表”。

首先,在正式场合(例如比赛)开始之前,家长让孩子将自己当前的情绪写在纸上。在正式场合结束之后,家长再让孩子回顾自己当天的具体表现,并且填写在表格中,内容包括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以及在正式场合中面对怎样的情景产生了怎样的情绪。

长期坚持做这样的记录,孩子就能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情绪下能够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也就知晓了自己的情绪与表现的关系。

这样一来,家长就能帮助孩子更容易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预习”。

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小B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很快地知道,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自己在焦躁的情绪下应该专注于努力防守。

反过来,如果孩子在比赛中出现焦躁情绪时不敢出声,家长可以建议他在确实感到十分焦躁的时候故意大声喊出来。哪怕刚开始时只是只言片语,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喊出声音,这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虽然十分焦躁,但我还是能够喊出声”的成就感。越是以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之后的成就感就越强烈。

利用“心理状态记录表”,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各种情况下的情绪和表现有着怎样的联系。与“情绪日记”一样,制作“心理状态记录表”也可以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锻炼孩子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案例意识不到自己在紧张

小C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的梦想是成为妈妈那样的舞蹈家。因此,他从小就随着妈妈学习交际舞。

小C每周有三天都要去舞蹈学校练舞,在家里时也每天都跟妈妈一起练习,进步很快。

只是,小C参加舞蹈比赛的时候,却总是在第一轮就被淘汰。

在赛场上只能跳一支舞,小C不满足。因此,比赛结束之后,小C总是会怀着不满足的心情,在赛场的角落里与妈妈再跳一支舞,然后回家。这已经成为他们母子俩的习惯。

按照平常的水准,小C进入比赛的第三轮、第四轮应该不成问题。但不知为什么,他就是无法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水平。

比赛之前,他总是显得十分轻松,笑容满面。但是到了比赛进行时,他却总是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

如果问他比赛时是不是很紧张,他就回答:“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我也没有感觉到紧张。”

小C的母亲心里很清楚孩子的实力,但她想破脑袋也弄不明白自己的儿子在比赛中为什么总是不顺利,因此她一直十分着急。

小C找到我时,距离他参加下一次比赛还有两周时间。

虽然是初次见面,小C在我面前却完全没有显露出紧张的样子,一直保持着微笑。

我问他:“还有两周就要比赛了吧,你现在紧张吗?”

果然,他满不在乎地回答道:“啊,我一点儿也不紧张。因为还有两周才比赛嘛。”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坚持说自己“完全不紧张”的孩子中有很多心里已经形成了“紧张=坏的情绪”的思维定式。

所以,我首先告诉他:“紧张是理所当然的情绪,无论多么优秀的运动员都会紧张。紧张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听我说完,小C沉思了一会儿,有点儿害羞地说道:“嗯……我可能有一点点紧张。”

这并不意味着之前小C是在说谎。他只是认定“紧张是不好的情绪”,无意识地对自己的紧张情绪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

对自己的情绪视而不见与掩盖自己情绪的行为十分相似,简而言之,就是人们无法承认自己感受到的真实的情绪。

于是,我建议小C,从这时起到比赛的这段时间里,他要保持着“紧张”的情绪进行训练,好好地体会一下紧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那之后,我每隔三天都会和小C见一次面。每次见面,小C都会告诉我:“紧张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但是他还告诉我,虽然紧张,他的训练依然进行得很顺利。

小C的表情告诉我,“就算紧张,我也能做得很好”,这样的自信已经深深地在他的心里扎根了。

比赛的前一天,我去看小C赛前的最后一次训练。我问他:“怎么样,还紧张吗?”他却回答道:“啊,好像完全没有问题,我不紧张了!”

我立刻认识到,这哪里是“没问题”,明明是有大问题。

问题就在于,在正式上场比赛之前,他忽然打开了心里的“情绪屏蔽器”,将自己的情绪一概忽视了。

小C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他心里的紧张情绪一直在膨胀,到了比赛前一天,这种紧张感已经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

也就是说,他虽然能够承受一般程度的紧张感,但一旦紧张情绪的膨胀超越了某个界限,他在潜意识里就会不愿意直视这种紧张感,于是打开了“情绪屏蔽器”的开关,这样反而什么情绪也感觉不到了。

在这两周时间里,小C为了比赛,积累了许多“就算紧张,我也能做得很好”的成功体验。

然而,他由于过度的紧张而激发了潜意识中的“防御本能”。

只要他还是不能认清、不愿承认自己心里的紧张情绪,之前的训练就不会有效果。

于是,我这样告诉小C。“如果你觉得‘完全没问题,不紧张’,那么这次你还是会输掉比赛的。”

我想,如果强行让小C承认自己内心有着超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紧张情绪,那么恐怕“害怕”这种情绪也会随之而来吧。

但是,如果因为害怕就无视自己的情绪,小C就会在情绪的控制下迷失自己。

而这种迷失,正是之前小C无法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水平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对小C说:“我知道你非常紧张,而且非常害怕。但是请你不要逃避,你要带着这些情绪走上赛场。”

我还要求小C的妈妈,在比赛开始之前,她要故意对小C说一句“你好紧张啊”。这是为了防止小C在关键时刻再次打开“情绪屏蔽器”的开关,为了让他细细地体会自己的情绪。

比赛终于开始了。小C在走上赛场的那一刻,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好紧张”“好害怕”之类的语句,但是他竟然连胜7场,直到站在决赛的赛场上。

虽然最终遗憾地没能拿到冠军,但小C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

比赛到了最后,小C也是笑逐颜开。这种变化,正是缘于他体会到了“虽然非常紧张,但我还是做得很好”,这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小C收获了这种成就感,一定会在下一次的比赛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事实上,小C原本就是一个“就算紧张,我也能做得很好”的孩子。

然而由于紧张情绪太过强烈,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小C在潜意识中将情绪屏蔽掉,最终演变成了和掩盖情绪相同的结果。

也就是说,小C并不是“明明没有紧张却不能发挥正常水平”,而是“因为意识不到自己在紧张才发挥不出正常水平”。

由于情绪的种类繁多、强度不一,孩子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时候并不能认清自己的情绪。

像小C一样“由于太过紧张而感觉不到紧张”,这样的例子虽然难以置信,却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一些类似“你现在是不是感觉很紧张?”“是不是有点儿焦躁?”的话语,这种引导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

但是要注意一点,我们的目的只是协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习惯于被家长提醒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就无法培养他们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因此,家长要时常提醒孩子:“能做到自己认清自己的情绪,这才是最重要的。”第2章如何才能适应紧张情绪?→积累“虽然紧张,但是能做好”的经验紧张时,只要做好“即使紧张也能做到的事情”

本书第1章已经论述过,想要让孩子做到“不怯场”,首先要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其次是要让孩子肯定自己的情绪。

之后就是要让“行动”摆脱“情绪”的控制。

也就是说,孩子不能被“紧张”“害怕”之类的情绪控制,导致什么也做不成,而是要找到战胜它们的方法,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依然能够采取有利的行动。

行动的内容,就是那些“在现在的情绪影响之下,我依然能够做到的事情”。

为了让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提出了一个“OK线”的概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