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11:44:10

点击下载

作者:余林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试读:

前言

哈佛大学,世界顶级学府,无数学子梦想中的殿堂。这所比美国建国还要早140年的古老学府,直到今天,仍然在全球享有顶级声誉。

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30位普利策奖赢家,62位世界富豪级的企业家,以及数不清的各行各界的领袖精英,他们是哈佛送给世界的礼物,也是哈佛盛誉的最佳证明。

有“大学福布斯”之称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从2003年创办起到最新的2013年,一直将哈佛大学列为世界第一学府,如此的盛名让人不禁好奇:哈佛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和秘密,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前不久,一则“哈佛凌晨四点半”的新闻走红网络,说的是哈佛的学生在黎明破晓之前,就开始在图书馆埋头苦读,从照片上能够看到房间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此事虽小,但也可一窥哈佛的成功秘诀——即便你已经进了哈佛,仍然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勤奋去努力。

每一个走进哈佛的学生都可谓天之骄子,而真正能让天才学生成长为社会精英的却是哈佛的教育理念。

哈佛崇尚自由。在哈佛的校园里,没有老师和教授的权威,没有上下级之间的紧张气氛,有的只是平等融洽的对话,自由活跃的沟通。自由之于哈佛的学子,就像水之于鱼,莘莘学子在这自由的空气中尽情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哈佛重视独立。当我国的孩子还在父母的保护中上下学时,美国的孩子可能已经背上背包,独自去远方旅行了。独立是哈佛对每一位学子的要求,也是美国教育的一大优势。哈佛的独立教育不仅表现在行动上,更注重在思考上,只有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十年之后的强者。

哈佛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哈佛理念中,只要找对方法,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无限可能。如何从厌学转变成主动好学,如何将孩子的“爱玩”转化成学习的热情,如何挖掘孩子的天性,让兴趣成为最好的导师,这些都可以在哈佛的教育中找到答案。

比起外在的能力,哈佛更关注内心的强大。学校终究不会伴随一生,广阔纷繁的世界才是学子真正的战场。迈出哈佛校门的毕业生,有的是有野心的政治家,有的是有雄心的企业家,有的是有慧心的科学家,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临危不惧,绝不轻易向挫折低头,因为他们都从哈佛继承了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

三流的学校教授课本,二流的学校教授知识,一流的学校教授精神。哈佛精英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和强大的内心。

感谢时代进步,智慧和文明可以全球共享。生活在东方,可以借鉴西方的先进,不用亲临哈佛,也可以学到哈佛的教育精髓。本书就汇集了哈佛大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寓理于事,深入浅出,读者只需打开本书,就可以和哈佛的学生坐在一起,一同聆听这所百年名校的智慧密语。

哈佛是智慧的殿堂,更是强大意志的象征,不管你是否曾走进过哈佛的大门,都可以从本书中感受哈佛的朝气,接受哈佛的洗礼,并让哈佛的精神力量注入你的人生。

哈佛校训

1.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 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而未学到的痛苦是终身的。

6.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少时间,但是缺少努力。

7. Perhaps happiness does not arrange the position, but succeeds must arrange the position.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而成功必排名次。

8.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 continually life part of-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 also can make?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 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 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意志。

12. The time is passing.

时间在流逝。

13.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现在淌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 The dog equally study, the gentleman equally plays.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 Today does not walk, will have to run tomorrow.

今天不走,明天就不得不跑了。

16. The investment future person will be, will be loyal to the reality person.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 The education level represents the income.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 One day, 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 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即使是现在,对手也没有停止翻书本。

20. Has not been difficult, then does not have attains.

没有艰辛,便没有收获

第一章 世界顶级学府的秘密

哈佛大学——世界最高学府的核心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掌握常青藤教育就是掌握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引导孩子的积极进取心、如何让孩子的品格和人格得以自我完善……如此,便会拿到通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这8所大学,除了康奈尔大学建于1865年以外,全都是在十七八世纪创建,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精英的大学。在习惯上,人们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19世纪末,一些研究型的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等。但是,人们习惯上还是把常青藤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另一个代名词,虽然它的范畴远远超越了这8所大学,而成为了全世界精英教育的典范。

多年以来,在美国的学术界渐渐形成了一种学术标准,对真理的认真探索以及道德水准的提高至今仍然是这一标准的核心,而这一标准的源头,正是出自于哈佛大学。哈佛的创办者是一批从英格兰远道而来的清教徒,从他们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种求真务实的做人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导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着重指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哈佛学子威廉·詹姆斯在1903年开学典礼致辞时说:“真正的哈佛是无形的哈佛,藏于那些较为追求真理、独立而孤隐的(学生)灵魂里……这所学府在理性上最引人称羡的地方,就是孤独的思考者不会感到那样的孤单,反而得到丰富的滋养。”的确,在哈佛,真理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地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在美国,曾经有位企业家说过:“你就是让那些哈佛的新生不上学、随便干点什么,20年后,他们还是会比别人成功。关键不在于哈佛教了他们什么,而在于哈佛选了什么样的人。”可见,哈佛的精英教育法则最根本的一点不在于让孩子能够走进哈佛,获得哈佛大学的精英教育本身,而在于挑选并培养具有“哈佛素质”的孩子。那些刚进哈佛的孩子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这样的素质。因此,不要将孩子未来的成功寄希望于千方百计把他们塞进哈佛大学,让他们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而在于从小就开始培养你的孩子,让他们具备“哈佛素质”。国外研究指出,人到17岁时个人素质的发展已基本定型,再进行教育效果就不大了,而17岁以前特别是14岁以前,可塑性非常强。这时期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尽早用哈佛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培养。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一出生时,就希望他们能走进哈佛,做下一个“哈佛女孩”、“哈佛男孩”,然而,由于各种限制,并不是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能走进哈佛。其实,走进哈佛也许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但绝对不是成功人生的目标。衡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看他是不是上过哈佛。只要孩子们具有哈佛素质,无论他们身处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够在越来越要求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世界中脱颖而出。

要使孩子具有“哈佛素质”,就必须从孩子出生开始用哈佛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哈佛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种成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有权有势,而是作为一个“人”的大写的成功。哈佛的教育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幸福也能带给别人幸福的人。哈佛要培养的是各个领域中的领袖。这些领袖的价值观念、远见和能力,都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担负着未来人类的命运。

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倘若查一查哈佛出来的孩子们,你就能够看到无数包括总统、议员、政府官员在内的美国政治精英、企业总裁、顶尖律师、媒体掌舵人,等等,他们就是哈佛精英教育法则的受惠者,也是哈佛教育出来的领袖。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例外。据说在他小的时候,常常会提一个问题,不得答案不罢休。这个问题是:“这样是不是公平?”奥巴马的当选当然不是偶然,他小时候的这个问题就已经显露了他身上的某种领袖气质。政治家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国际争端、国家发展、利益共享,等等,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公平”这一问题。他小时候的思考就决定了他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中,家长们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被灌输知识,记住大人们告诉自己的事情,他们并不作为家庭成员参与家庭讨论,就更不用说提出问题了。哈佛的精英教育法则强调让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们只有学会挑战大人,长大后才可能超越父辈,走向自己人生的独立和成功。要让孩子从小就能独立面对世界,建立自己的信心,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此外,哈佛的教育绝不局限于课堂,他们最为提倡的是家庭教育,将对孩子的教育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本书就是希望能为各位家长们拨开教育的迷雾,呈现出哈佛最为清晰的教育蓝图。

在中国,许多家长,特别是一代新兴中产阶级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梦想,梦想着下一代能拥有一个自己不可企及的,甚至难以想象的美好人生。但是,在这个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不能期待孩子靠着中国传统教育或者家长潜移默化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来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梦想如果不以一个崭新的教育为起点,将永远停滞不前。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权威式的,要求死记硬背。过早逼迫式的死记硬背也许会使孩子在教育的早期领先于他人,让家长获得暂时性的满足,但日后孩子会非常容易厌学,成绩往往落后于那些游戏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而“哈佛教育法则”提倡平等,要求父母和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帮助他们主动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

哈佛的教育让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重新变为孩子,和他一起去成长,一起去接受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换言之,这里的哈佛首先是我们自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父母必须用心引导和教育孩子。父母要用心给孩子创造一种很好的哈佛氛围,帮助孩子利用各种尽可能好的受教育、训练和熏染的机会,让孩子首先培养出哈佛素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潜能和特点,关键是父母必须用心地观察、体会,发现孩子的潜能,不要错过发展这些潜能的最佳时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中国的大课堂和统一的培养方式容易扼杀孩子的潜能,家长必须通过成熟的家庭教育来弥补这一不足。

哈佛的“神童”是怎样炼成的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

到目前为止,哈佛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诺伯特·德纳、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出自哈佛。我国近现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等。

而耶鲁大学也一样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美国两位前总统都是耶鲁大学校友,乔治·布什是耶鲁著名的秘密团体骷髅会的一员,克林顿与他的夫人希拉里就是在耶鲁的图书馆里认识的。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时代周刊》的著名专栏作家凯文·翠林都是耶鲁人。在耶鲁大学众多的学术精英中,有13位学者曾荣获诺贝尔奖。

除了这两所大学,其他的哈佛盟校也是人才辈出。人们不禁疑惑,究竟是学校造就了天才,还是天才造就了学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哈佛天才的故事。1914年,美国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塞德尔兹的儿子。威廉·詹姆士·塞德尔兹的学历非常奇特:他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已经能用母语流利地读写了。5岁时看到家里的骨骼标本,又对人体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竟然达到了执业医师水平。6岁那年春天,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始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他被编在一年级,可是到了中午,他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小学的全部课程。第二年,7岁的他打算上中学,因为年龄不够,学校不收,他只好在家自学,主要是学高等数学,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一年以后,他满了8岁,终于被中学录取。他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数学更是出类拔萃,所以没多久,学校就同意他不再上数学课,并且协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不仅如此,他还在中学期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不久,由于中学课程已无须再学,他就退学了。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专门从各地赶来考他,结果他的表现比传说中的更令人惊讶。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用自己在德国读博士时感到头疼的难题来考他,没想到他很快答了出来。这一年,他才9岁。在随后的两年里,他还是在家自学。11岁时,他考进了哈佛大学。入学后不久,他就能讲解四维空间这样的数学难题了,这使教授们大为惊讶。他父亲塞德尔兹博士曾在《天才与俗物》一书中,写到他12岁时的情况:他今年才12岁,却擅长连不少学者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名著。他精通古希腊文,在读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等人的作品时,就像其他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那样轻松自如。他还精通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同时还熟读了逻辑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书籍,并熟悉美国的政治和宪法。1914年,塞德尔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了,随即在该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一年,哈佛大学还出了两个像塞德尔兹那样的小毕业生。一个叫阿道夫·伯利,是塔夫托大学神学教授伯利博士的儿子。他是13岁半进入哈佛大学的,比塞德尔兹稍晚一点,但他只用了3年时间就读完了4年的课程,毕业后在该校学习法学。

另一个叫诺伯特·威纳,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他上大学比塞德尔兹还早,10岁就考入了塔夫托大学,14岁大学毕业,随后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同样在1914年,年仅18岁的威纳就顺利地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看了上述几个事例,大家也许会想,这就是人们说的神童。不过古话说,10岁是神童,15岁是才子,过了20岁就是凡人。这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难道再过几年都会成为普通人?其实,这种想法是没有根据的。他们过人的才能绝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得益于科学的教育。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威纳和伯利的兄弟姐妹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因而有着同样的学历。伯利的姐姐丽娜,15岁就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1914年和伯利同期毕业。他的妹妹米勒姆和弟弟鲁道夫,分别在14岁和15岁考入大学;威纳的两个妹妹,康斯坦斯和贝尔特,都在14岁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这就是说,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本珍贵的藏书《卡尔·威特的教育》,里面讲述了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的父亲是如何对他进行教育的。他生于1800年,出生地是哈勒附近一个叫洛肖的村庄。他的父亲也叫卡尔·威特,是村里的牧师。老威特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就有了一个信念——孩子必须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婴儿出现智力的曙光时,教育就应该开始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普通儿童也可以变得才智过人。

后来,他有了一个孩子,但很快就夭折了。小威特是他第二个孩子。小威特在婴儿时期显得特别痴呆。残酷现实使这个牧师一度非常伤心,他曾这样说:“我有什么罪,上帝给了我这么个傻孩子?”邻居们虽然嘴上劝他“想开点”,但心里都认为小威特的确是个傻子,事实上,他们在背后也是这么说的。但老威特并没有绝望,他开始认真地按自己的计划对小威特进行教育。出人意料的是,正是这个傻孩子,不久就让邻居们惊讶不已。小威特8岁时就学会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尤其出色。他9岁那年,考入了莱比锡大学。1814年4月,还不到14岁的他就发表了数学论文,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时隔两年,他刚满16岁,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一个傻孩子通过适当的教育变成了天才,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诺伯特·威纳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就是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之后,对威纳兄弟进行早期教育的。塞德尔兹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对塞德尔兹进行教育的。我们不知道伯利的父亲和哈佛大学有什么关系,但是,从他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两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也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后对伯利兄妹进行教育的。由此可见,天才并不是偶然的,人为的努力能够改变孩子的未来。

哈佛的精英教育融合了哈佛各个盟校的教育实践成果,在儿童教育上更是成为全世界的范本。

自由还是引导,听听哈佛怎么说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的精英教育并非让孩子完全自由成长,而是建议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兴趣导向,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尽早对其进行职业与生存能力的引导。

美国的教育是否也像他们的社会一样自由开放,不管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这绝对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美国的许多政治家,不论是布什还是戈尔,或者是克里、迪恩,如果没有从小带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根本无法走进哈佛,最后步入美国的领导阶层。

要知道,掌握财富和地位的美国上层阶级是绝对不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头脑清醒、不满足于现状的中产阶级中的上层人士也不会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中,他们不但没有满足感,相反却充满了危机感。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从小拥有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的不作为,譬如孩子摔了不会把他们扶起来,让他们自己面对挫折,“懒于”伸出援手,等等,都是一种积极的教育。中国的父母们,想要学习美国人的精英教育法则,首要的便是澄清这一观点——让孩子自由成长!这绝对是一种对美国精英教育的认识的误区。哈佛校友隆重举办毕业十周年宴会,邀请了很多高中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参加。这次校友会出动了不少老校友,还专门从远在新泽西州的校本部调来几位在校大学生当说客,目的在于动员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哈佛大学。晚宴开始之前,盛装的男女主宾们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交谈着。在这其中,有位白人学生的父亲是律师,这个学生表示,在他本科毕业后,也将选择法学院。他对大家说,他还有一个哥哥,也是哈佛的学生,今年夏天就毕业了,学的是音乐专业。他的妈妈在一旁马上补充道:“哥哥在哈佛这四年,只有一次得过B,在校的平均成绩GPA超过3.9。”让人惊奇的是,父亲听了,马上又补充道:“是3.97,而且现在已经接到好几个法学院的录取通知,已经决定了,秋季开学就去上纽约大学法学院。”很难想象,让孩子自由发展的美国家庭能够如此清晰地记得孩子的本科成绩,这在中国也未必可能。

美国的精英阶层其实都在以一定的方式培养着他们的孩子。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艾琳娜·卡根的父亲是律师;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的父亲也是耶鲁法学院的教授;哥伦比亚法学院院长的父亲同样是该法学院的教授;最高法院大法官金丝帕格的丈夫、儿子、女儿都是律师。

这么多成功律师的孩子,鲜有不当律师的。这让人更加确信了美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产生的影响之强大。

曾经有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只有不到20%的人承认,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于是很多人因此认为,美国人都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但是,这是一种美国文化宣传的麻醉剂。虽然大多数的美国父母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但是,理智的中上阶层美国家庭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那些出身于政、商、医、法家庭背景的哈佛朋友中,只有极少数人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政、商、法、医的专业。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进入大学以前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而后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在中国,父母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孩子的成绩,孩子成年前的教育都围绕着一个目标——高考。只求将孩子送进大学,却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特长与志向。而美国精英教育中对孩子的“包办”与中国的“包办”是不一样的,美国的精英教育思考的不是能够在考试中拿高分,而是尽可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帮助他们早早树立人生理想,培养孩子的职业与生存意识。

所以,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想要培养出一个未来社会的精英,就应该把对孩子的培养从“分数高于一切”转到帮助孩子做好人生长期规划上。在孩子最初的十几年里,帮助孩子设立一个或者几个人生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在成长旅程中,许多人会因为种种原因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有一个大致的人生方向,比迷茫过完高中,迷茫选择专业,仓促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好得多。从小树立人生目标,家长和孩子可以及时找出现实与目标间的差距,调整学习方向,培养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让孩子成人以后才开始学习与生存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才开始训练本该长期培养起来的与职业有关的素质,难免会使孩子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落败,使孩子屡屡遭受精神创伤,这才是失败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懵懂中选择了让他们厌恶一生的工作,这也是失败的教育。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妨引导他们设定一个或几个专业方向与职业目标,在促进孩子具有广泛的爱好与知识面的同时逐步培养其对某些专业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应该向教育精英们学习的。不要再把美国崇尚“自由独立”的口号挂在嘴边了,对于教育来说,“自由独立”只是方法问题,而不是原则。

有的人因为从小没有奋斗目标,于是将人生最宝贵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浪费掉了;有的人有了理想和目标,却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采取持之以恒的行动,反而将理想束之高阁。这些都是我们家长需要注意和改变的。

参照世界先进的教育目标,参照哈佛的精英教育理念,结合社会资源和环境,在孩子们幼小时就帮助他们规划未来、设计人生,是这个时代的家长们应该作出的抉择。

什么?教育也会扼杀孩子的天赋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对孩子的天赋越早进行开发,孩子成为天才的可能性越会增加。因此,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必须杜绝天赋递减。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在2009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说,5岁的儿童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在没有进行正规的教育或教授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他们也能自己掌握数字抽象概念和算术法则。人们相信有数学天赋的儿童,不是循规蹈矩教出来的。当学龄前儿童面对简单数学问题的时候,他们能不用指导而自己回答出大部分。

由此可见,在学龄前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就不会扼杀孩子的天赋,从而让孩子成为天才的可能性增加。既然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那么开发孩子潜能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哈佛教育告诉我们:潜能开发越早越好!因为在人一生的智力发展中,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天赋递减原则。

比如说,生下来具有100分潜能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受到恰当的教育,将来就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非常理想的教育,将来也只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具有60分的能力了。这就是说,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递减规律。但是,中国的父母在孩子们年幼时,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孩子们的衣食冷暖上,认为学习是长大后的事,在小学之前完全忽略掉儿童的启蒙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家长们错过的是将儿童培养成天才的最佳时机。司各特伯爵夫妇携带他们的新生婴儿出海旅行,行至非洲海岸时遇到大风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都遇难,只有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儿子爬上了一个海岛。那是个无人的荒岛,岛上长满了热带丛林。司各特伯爵夫妇很快就被热带丛林里的各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只留下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后来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特,他就跟着这班动物父母成长。20多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偶然在那里抛锚,人们在岛上发现了小司各特,他已经长成一个强壮的青年,跟一群大猩猩在一起,像大猩猩那样灵巧地攀爬跳跃,在树枝间荡来荡去,他不会用两条腿走路,也不会一句人类的语言。人们将他带回英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科学家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小司各特,力求让他学会人的各种能力,以便他能够重归人类社会。科学家们花费了10年时间,小司各特终于学会了穿衣服,用双腿行走,虽然他还是更喜欢爬行。但是,他始终也不能说出一个连贯的句子来,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吼叫。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习语言能力的发达期是在人的幼儿时期。小司各特当时已经20多岁了,他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他的这种能力永远消失了。

产生儿童能力递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动物的各种能力有着不同的发展期,而且各个发展期是基本不变的。当然,某一些能力的发展期可能很长,而另一些能力的发展期则很短。如果一切能力不在发展期内得到发展,就永远不会再有发展。比如,小鸡追随母鸡能力的发展期是孵出后4天左右,如果不在这段时间内发展这种能力,它就永远不会具有这种能力了。所以,假如在小鸡孵出后4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把它和母鸡隔离开,它将永远不再追随母鸡。再比如说,雏鸡辨别母鸡声音能力的发展期是在孵出后8天左右,假如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它听到母鸡的叫声,它就会永远丧失这种能力。小狗把剩余的食物埋起来的能力的发展期也是固定的,如果让小狗在发展期内待在不能埋藏食物的地方,这种能力就再也不会发展起来了。同样,人类的能力也有固定的发展期。

外语学习便是如此,如果不从10岁以前开始,就很难掌握地道的外国口音,腔调总会有点“怪”。不少专家认为,钢琴如果不从5岁开始练,小提琴如果不从3岁开始练,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儿童潜能递减的现象。这就是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根本原因。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要杜绝这种天赋递减,这种递减是因为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而造成的。因此,教育孩子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尽可能早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

什么年龄教什么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于不同事物的敏感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哈佛教育鼓励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每一阶段对某些事物的敏感度,予以有针对性的培养。

翻开古希腊历史,我们会发现雅典的天才层出不穷。然而,雅典的人口却少得可怜,即便在全盛时期,也才50万人左右,而且其中五分之四是奴隶。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派出12万人、600艘战船的军队要踏平雅典,而雅典派出的军队只有一万人。我们都知道,马拉松战役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战役,但据说雅典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只有192人阵亡。像雅典这样的小城,竟出了那么多的天才,这是为什么呢?人种改良论的鼻祖高尔顿认为,那是因为希腊人是优秀人种,也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受过早期教育。古希腊有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传统。

哲学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一书中有如下一则比喻:这里有两条狗,它们由一母所生,并在同一个地点接受同一母亲的教育,但是,其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其中一条狗聪明伶俐,另一条愚蠢痴呆。这种差异完全是由于它们的先天性不同造成的。

与之相对的是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一段寓言:有两匹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马。一匹交由一位庄稼人去喂养。但那个庄稼人非常贪得无厌,在这匹小马还没有发育健全时就用它来赚钱,最后,这匹小马变成了很普通的驮马。与上述这匹马命运迥异的是,另一匹小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人,最后在他的精心喂养下,这匹小马竟成了日行千里的骏马。

以上两则小故事代表着有关天才与成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前者强调的是天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其天赋的大小决定的,而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与此相反,后者则几乎视环境的作用为万能,天赋的作用则毫不重要。

自古以来,在关于孩子的成长问题上,很多人更倾向于卢梭派的学说。然而,美国人认为: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各自的禀赋。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因此,若能乘此之虚,实施可以发挥孩子禀赋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来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子,他也会优于生下来禀赋为80的孩子。

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80禀赋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不过我们不要悲观,因为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是不多的,大多数孩子,其禀赋约在50左右。

所以,我们应该扔掉智力天注定的惰性思想,及时提高孩子的禀赋。先天的禀赋固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是后天教育对于孩子成长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先天的禀赋是一定的,个人在知识、才能、性格甚至道德品质诸多方面的表现都是在后天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从生下来到3岁之前,是孩子智力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截然不同。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拷贝”印进了大脑之中。

婴儿的这种纯记忆式的识别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依靠动物的直觉,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记忆识别能力,是成人远远不能及的。他们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他们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就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好坏不分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不同素质。

在3岁以前的记忆时期给孩子“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最近几十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而且相当善于模仿。如果从婴儿具有求知欲的时候开始,能够用适当的方法引导,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大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隐藏着未来的命运,隐藏着人性的秘密,早期的毫厘之差会导致日后生活的重大偏离,成人的幸福与他在儿童期的那种生活紧密相连。”天赋优越只提供了发展的基础,而那些卓越有成就的人,大多数受益于儿童期良好的早期教育。

部分家长担心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出现“早慧早衰”,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儿童的身心发展与大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婴儿出生时脑重量就已经是成人的1/4,3岁时已达到2/3。人脑细胞约140亿,其中大约70%~80%是在3岁前形成的,此时大脑结构已接近成人,生理特点与成人相似,这说明婴幼儿具备接受早期教育的物质基础。

蒙台梭利指出:“孩子的智能发展有其敏感期,抓住敏感期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是培养超常智力结构的重要一环。”儿童每种智能的获得,都有一个敏感期。所以,早期教育不应盲目,尤其不能错过关键期,也就是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儿童在技能发展的敏感期内没有接受相关的训练,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带来一些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以下列出了孩子的9个敏感期。当然,每个孩子的敏感期会稍有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影响,父母需要细心观察。(1)语言敏感期(0~6岁);(2)秩序敏感期(2~4岁);(3)感官敏感期(0~6岁);(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5)动作敏感期(0~6岁);(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7)书写敏感期(3.5~4.5岁);(8)阅读敏感期(4.5~5.5岁);(9)文化敏感期(6~9岁)。

第二章 成为十年后的强者

为什么哈佛的学生更独立,中国的学生更听话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大学的教育提倡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戒除命令式教育方式,尽早树立孩子独立的人格,培养他们独立的思维能力。

哈佛大学教授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他们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意识也就越淡薄。”

哈佛的教育认为,孩子和成年人是平等的,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需要得到足够的尊重,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并且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也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这是哈佛大学的一个事例:在一个由学生社团主办的讲座中,当学生主持人向听众介绍站在一旁的主讲教授时,看到教授把两手插在裤袋里,马上幽了一默:“这位教授是如此著名,以至于他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那位教授在哄堂大笑中马上抽出手,向学生道歉。

这虽是师生相处中的一个细节,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哈佛的教授已把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扎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试想,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有什么清规戒律不敢破除?还有什么权势可以阻碍他们的创新和探索?因此,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活泼、具有个性、有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孩子感到他们与成年人是平等的,老师和父母并不是不可冒犯的权威,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完全放松,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

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大人不但要认真听,而且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且可以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

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能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时也不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

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加以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当地作出解释和说明,以作引导。

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最近十几年,美国高等教育日益普及,许多劳动阶层的孩子也纷纷进大学读书,成为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但是,他们进入大学后,许多人的表现明显不如父母是大学生的中高阶层子弟,日后的事业也不甚成功。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一现象,美国很多知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证据,得出一个结论:劳动阶层的家教偏重于权威式的,喜欢动用体罚,喜欢对孩子下命令;而中产阶级的教育则更喜欢循循善诱讲道理,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抽象的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行为。

因为劳动阶层的家长总是指挥孩子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规矩严格,所以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一般很懂礼貌,惯于服从,不喜争辩。而在中高阶层家中,则完全不同。家长不会直接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如何,孩子如果要做一件家长不允许的事情,家长就会耐心启发,和他们商量,甚至不得不和孩子“谈判”。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这样,孩子就更愿意动用自己的智慧去独立思考。另外,因为这种平等,家长在孩子们面前,也不得不自我约束。比如,不让孩子看电视,那么自己也不能看电视,因为要以身作则。不然,孩子就会问:“凭什么你看我不能看?”家长没有理由,就不能阻止孩子。因此,就在这样平等的对话过程中,家长对孩子培养出了适当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

这种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从小具有讨论的习惯和能力,从三四岁开始,当孩子们和父母出现分歧,大家就开始磋商。这种家庭的父母看上去毫无“权威”可言。然而,正是采用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他们更为自信,敢于为自己的想法和利益据理力争,善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当他们上学时,在课堂上更为出众,在他们工作后,也更善于和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打交道。

哈佛大学采用一种面对面、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满堂灌式的。哈佛视大学为一个自治的学术共同体,他们将大学切割成几百人左右的一个个小学院,学院内的师生就能基本做到互相认识,叫得出名字,有利于共同体中成员彼此之间的互动。一个学院,就像一个家庭。美国的很多名校对于扩招常常都很慎重,因为一旦扩招,就和规模庞大的州立大学很难区别。学生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中,就会消失在陌生的茫茫人海里,失去了精英教育的特征。曾经有位在哈佛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说,他在哈佛已经三年,竟然一次大课都没有上过,几乎都是研讨班形式的课。这种研讨班,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与教授围坐在一起,就自己查阅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各抒己见,教授只是起引导协调的作用,学生的讨论才是最重要的课堂内容。这就是所谓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最初,这位中国留学生十分不适应美国大学的课堂方式,别的学生如此积极,而他几乎完全只听不说。结果,没多久,他就收到了一封教授写的“委婉”的信,信中问他,为什么上课总是不说话,有什么原因吗?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于是逐步放开自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课堂讨论中去。

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学生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同时是教育者。学生不仅有学的义务,更有为他人、课堂讨论贡献智慧、交流所得的压力。并且,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能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将各自的不同阶层、种族、文化中的经验带进课堂,社会各个集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整合,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培养了多角度的思辨能力。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国家贡献他们的智慧,同时也为社会的融合和稳定提供了部分基础。

所以我们发现,哈佛精英教育的优越性正在于这样的对话。因为每一个学院都像是一个人人互相认识的平等家庭,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听讲,还要不停地提问、质疑、辩论。即使下了课,对话也不会结束,大家在一起探讨学术,学习就成为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只有在这样不断的对话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容易获得独立思想、创造性和分析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借鉴哈佛的教育,中国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应该贯彻这种对话精神。

独立思考是美国学生最大的优势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大学历来将创造性看作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想要让学生不盲从,具备这种能力,就需要重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哈佛式的独立思考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并且有助于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找到并实现自我的价值。

创造力依赖于创造性思维。要想给孩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就需要让他的思维从从众心理中挣脱出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一天,在课堂上,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现在的空气中有什么气味。”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同学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部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没举手的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柏拉图就不会在真理的探究之路上走得那么远。

独立思考,包括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善于独立思考,遇事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就能创造性地认识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学习,也能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生的事业奠定基础。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古人!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迷信老师!也不要迷信家长!

在青少年时代,孩子们的大脑中有太多等待解决的问题,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每解决一个问题,他们都会有一分惊喜。他们应该用自己的思考把自己头脑中的一个个问号拉直,变成一个个叹号!要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时代声音,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面临的问题。在深入思考之后产生的信仰才是最坚定的信仰。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索、探讨,得到的结论才真正属于自己!

美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未来自我价值的实现打好基础。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往往缺少这方面的训练,正是因为不重视独立思考,孩子们才不能充分形成自我价值。

独立思考是一种卓越的品质。当普通人拘泥于一种思维方式而没有任何创新时,优秀人物却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而让人惊讶。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给人带来无限的成功机遇。正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陷入思考一样,独立思考能力能将思维引向深处。孩子总是喜欢做出不同凡响的事情来吸引大人的注意,要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从童年时代开始培养和鼓励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美国,有一档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的《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这个节目在让人捧腹的同时,也让人深思。有一次,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女孩很自信地答道:“总统!”全场观众哗然。比尔作滑稽的吃惊状,然后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女孩想都没想就回答:“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全场一片笑声。比尔说:“你肯定是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吗?”女孩不屑地答道:“当然肯定!”比尔意味深长地笑笑,对全场观众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举手!”伴随着笑声,有不少男人举手。比尔得意地说:“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女孩不为所动,淡淡地说:“还不到三分之一!”比尔做出不相信又不高兴的样子,对观众说道:“请在场的所有男人把手举起来!”言下之意,不举手的就不是男人。哪个男人“敢”不举手?在哄堂大笑中,男人们的手一片林立。比尔故作严肃地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仍然举手,不投的放下手。”比尔这一招厉害: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们把已经举起的手,再放下来,确实不太容易。这样一来,虽然仍有人放下手,但“投”她的票的男人多了许多。比尔得意扬扬地说道:“怎么样?‘总统女士’,这回可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啦。”沸腾的场面突然静了下来,人们要看这个女孩还能说什么?女孩露出了一丝与童稚不太相称的、轻蔑的笑意:“他们不诚实,他们心里并不愿投我的票!”许多人目瞪口呆。然后是一片掌声,一片惊叹……

这就是典型的哈佛式的独立思考。不能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不应该让孩子迷信权威。有的老师和家长喜欢动辄吓唬孩子: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喝的酒比你喝的水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粮食还多!难道我还没有你高明?

他们以为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权威,这样才能让孩子无条件服从。其实,他们错了,这无疑是失去了一次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绝佳机会。这种教法只会一点一滴地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意识,最终把本来挺聪明的学生教成一群书呆子。做老师和家长的,应该欢迎学生和孩子质疑,欢迎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他们向权威挑战。

在中国,孩子们普遍比美国孩子少了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相当一部分家长习惯于事事为孩子指路,而不习惯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不遵从,还要大加责备。其实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思考的机会。家长不妨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启发式语气,如:“这件事怎样做更好呢?”“你能想出比这更好的办法吗?”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从而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意识。

此外,父母不能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也不能要求孩子对家长和老师一味服从和依赖。要让孩子记住一句话:“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我们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小时候特别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是一个“好人”,但往往没有大的作为。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的问题: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解决这类问题,要鼓励孩子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思考,去寻找多种解决方法。譬如最近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老师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多数孩子答“是水”,有一个孩子答“是春天”。这两个答案就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思考的。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答案”来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思维定式已经形成,想要改变非常困难。那么可以试试用下面这8个词条来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1.假设。就是以“这个问题假如……”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有多少个“假如”,就有多少个方法。解决了每一个“假如”,整个问题也就解决了。2.举例。就是举出实例,说明自己的意见或办法。3.比较。就是比较两个问题之间、两个方法之间的异同点。4.替代。就是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原有的方法。5.除此。就是思考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6.可能。就是思考问题的多种可能性。7.组合。考虑把几种不同的方法组合起来解决问题。8.类比。就是由此及彼地类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有没有“不听话”的权利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教育认为学生听话意味着软弱和缺乏创造力,而世界的进步依赖于各种奇思妙想。当学生异想天开,甚至做出了破坏性的行为,给老师和家长带来麻烦时,成人也应以鼓励为主,正确引导。

刘墉在《哈佛梦想》中,对哈佛的教育观念有一番精辟的论述:“我们要的是不同!不是相同!死板教育下的产物是一个样子,但是哈佛让学生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

因此,美国人从来都不鼓励“听话”的孩子。他们认为,循规蹈矩的孩子,长大以后必然会成为“俗物”。他们的特征是很听话,总是唯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违礼俗、不犯过错;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几乎从不表示怀疑;之后,他们把嫉妒、恐惧和挫折全都传达给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为数众多,就分散在我们的周围。

格兰特尔·哈塞就是这样一个不自由的孩子。格兰特尔的父亲哈塞先生是一位严谨的医生。小哈塞从一生下来就备受束缚。他被层层衣服捂得严严实实,发现自己想踢腿时却不能自由地踢腿;他养成了吮吸拇指的习惯,为了不让他养成这个坏习惯,妈妈就把儿子的手臂绑进袖筒里,或者把什么难闻的东西涂在他的指尖上;当他开始在地板上玩耍时,立刻便会听到“淘气”、“烦人”之类的指责。家庭里总是有那么多恼人的琐事,父母时常会因为这些琐事而大声争吵,这些争吵刺痛了小哈塞的神经,他害怕,并哭泣不止。这样没道理的哭喊,往往使他挨大人的打骂。他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不犯错,所以,当亲戚邻居来拜访的时候,小哈塞必须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的样子。在女士们递给他一块巧克力时,他必须说:“谢谢,夫人。”在男人们命令他离开时,他必须恭恭敬敬地说:“是的,先生。”他还必须留心在饭桌上的举止,不管有多饿也不能狼吞虎咽,尤其在大人谈话时,必须管住自己的嘴巴。

在智力上,小哈塞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他很聪明。他学习起来毫不费力,成绩十分优良,并以此摆脱某些愚蠢的教师对他的嘲弄和责罚。但是,他的学校生活同样毫无乐趣可言。学校一心只想把他训练成循规蹈矩的学生,哪怕再不合理的规矩他也不能有丝毫反抗。

可以想象,小哈塞也会上大学,尽管如此,他离开学校时只会学到一些肤浅的东西,没有多少用处的知识和学问。凭这点东西只能看看报纸、无聊的电影和流行的侦探丛书。而且就算接受了高等教育,小哈塞也不会知道真心想从事的事业是什么。是的,他也有过少年的梦想,希望成为一名探险家、飞行员或是画家,但他的理想往往会换来人们的惊呼:“难道你想靠这种职业为生吗?你怎么养活你的妻子和孩子?”最后,在职业的选择上,小哈塞多半会遵从父亲的意志,他自己对生活的理想则根本无足轻重。

大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教会孩子处处为大人着想,让大人尽可能过安静的生活,因此,培养孩子服从、礼貌和恭顺是十分重要的事。儿童的自由天性就被这种愚蠢的力量所扼杀了。他们在摇篮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拒绝生活。因为,他们年轻的生命就是一个漫长的否定,不要吵闹、不要顽皮、不要说谎、不要不守规矩,等等。然而,这样束缚本性的教育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只能产生庸庸碌碌的俗人。即使他们在父母的催促下努力读书,成绩优异,也会成为美国大学毫不犹豫拒绝掉的那一类人。

反之,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那么在“出格”的孩子们中间一定会出现更多人才。

美国父母看见孩子在墙上乱画,拿剪刀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而是会感到高兴,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他们认为,这能使孩子学会某种技能。

哈佛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异想天开的时候,这种时候,特别需要被鼓舞,被激励,特别是孩子。而且,这并不费事,抛掉那些约定俗成的刻板思想,只需要一点点仁慈的行动,一些鼓励和爱的语言,就能够帮助这个世界实现更多的奇迹。多一种宽容的态度,也许你就能成就一个勇敢且拥有天赋的心灵。

抛开父母老师的权威,让孩子占据主动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精英教育认为,应该用具有内在性、创造性的纪律来代替呆板的、完全限制学生思维和行动的纪律。

哈佛教授塞德尔兹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形成习惯,而是要经常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课题。

然而,现行的教育恰恰相反,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凡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被看成是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一旦孩子违犯了什么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视为大敌,非得严惩不可,人们常常不自觉地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殊不知,一个合乎规范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完全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彼特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成天都在不停地动,不知疲倦地摔碎器皿,弄坏东西,惹是生非,他与他的父亲是两个极端,因此他们父子之间的战争一天之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有一次,彼特把祖母刚送给他的万花筒拆开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这自然会招致他父亲的愤怒。拆东西可算是彼特最大的爱好了,凡是让他感到好奇的东西,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当然他也逃不过挨揍的命运,可是无论父亲怎么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有一次,彼特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彼特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他父亲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怀里,从不离身。不久前父亲说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他的父亲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扇得坐在地上,接着父亲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站在一边的塞德尔兹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抓住彼特父亲的胳膊,高声说:“请不要打了,你这样打孩子太过分了。”他跺着脚说:“你还护着他!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么样子。”“彼特是弄坏了表,但是你认为一块表比自己的儿子更重要吗?”这时,彼特抽抽咽咽地说:“我没弄坏表……我……我只是拆开看看它哪儿出毛病了……”塞德尔兹继续说:“不管彼特是修表还是拆表,你都不应该打他,你这一打,恐怕又一个爱迪生就这样被你给枪毙了。”彼特的父亲愣了一下,问道:“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就算孩子拆坏了金表,他也只是想知道金表里到底有什么,这是一种好奇心,这是有求知欲和想象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父亲,就不应该打孩子,而应该解放孩子的双手,给孩子提供从小就能够动手的机会。”那天彼特抽抽咽咽地哭了很久。他一个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已经不哭了,可是眼睛里却充满了9岁的孩子不该有的忧郁神情。塞德尔兹走过去问道:“你还在生父亲的气吗?”他鼓起勇气说:“没有,我只是不想再和他住在一起。我恨他!”第二天,彼特突然失踪了,原来他跟着一个马戏团跑了。当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回家,而且态度十分坚决。他说自己在家里总是不愉快,而跟马戏团在一起,却感到非常自由,非常快乐,他喜欢马戏团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直到他母亲哭得昏死过去,彼特才不情愿地回家了,这件事对他父亲的震动非常大,父亲开始认真地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父亲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这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它同时也非常具有典型性。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天分时,我们的教育不但不加以引导和启发,反而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使它符合我们的习惯,这是教育的悲哀。

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具备这样的认识:用烦琐而不必要的纪律使孩子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个只会听话却不懂思考的机器,这是在教育中应该予以坚决禁止的。

当然,完全否定纪律的作用也是错误的,我们不能让孩子变成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的小混蛋。通过学校和家长对新生一代进行适当的纪律教育,为参加社会生活做准备,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学校中应该建立和培养儿童什么样的纪律?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纪律教育是合适的呢?

心理学博士蒙台梭利在哈佛教育改革的实验中采用新的方法培养儿童积极性、主动性的纪律,而且获得了惊人的效果,使来自各国的参观者赞叹不已。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使之获得自由的展现和自然发展,其目的是培养“独立、自主”精神和善于工作的人。她批评传统教育理论把纪律仅仅看作是“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并由此而制定出一整套“威胁、监视、惩罚、命令和禁止”的方法,以压制儿童天生的“野蛮的顽皮性”。

中国学校奉行的正是这种旧式教育的“权威”理论,强迫儿童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两眼直瞪瞪地望着教师,不许左顾右盼;手脚放在一定位置,禁止自由活动;听从老师把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小脑袋里;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服从强加的纪律。家庭也十分赞同这种“严加管教”,甚至变本加厉!儿童不仅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种种折磨,造成他们极大的痛苦,而且在智力和道德上也受到损害。“强制的学习导致了恐惧厌倦和精力的耗竭,他们变得毫无信心,忧郁代替了自然的欢乐。”这类教育方式实行强迫的、屈从的、被动的、静止的纪律,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抑制了儿童的生命潜力,窒息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蒙台梭利指出,采用种种强迫手段培养的纪律,完全是虚假的,而且是不能持久的。真正的纪律是积极的、活动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而不是消极的、静止的、被动的、外表的和暂时的。儿童的学习不是为学校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他们学到的纪律行为不应该只限于学校环境,也必将带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蒙台梭利指出:“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当他意识到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讲,纪律就意味着自由。这样的纪律,必须也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也表现在自由或自发的活动中。她说:“活动、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自发活动和自由活动不仅为我们揭示儿童生命潜力展现和自然发展的规律,也为我们指出培养儿童良好纪律的自由之路。

玩多久?学多久?时间怎么分配最合理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无论是旅游或者闲谈都是教育、培养孩子的大好时机。

如何分配孩子的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是父母十分关心的问题。哈佛教育要告诉你的第一点是,学习时间与游戏时间不分。

生活中有些人的童年在忙碌中度过,丝毫没有快乐而言。由于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使他丧失了学习任何东西的热情。为了使他成才,他的父亲给他安排了许多学习内容。这个孩子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天天都被关在房间中啃那些无趣的书本,他的父亲不许他与别的孩子接触,也很少带他到外面玩。读书、学习,几乎是他唯一能做的事,这位愚蠢的父亲以为这样便能培养出一个天才,然而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有兴趣的学习才会有良好的效果,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才怪呢!在美国的教育中,同样,孩子们都需要学许多不同的知识门类,但对他们来说这些知识能让自己充满激情和兴趣。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们的教育始终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的,无论是数学、生理学还是物理学,他都在那种近似于玩耍的状态中逐渐掌握。这一点不难理解,孩子的教育糅合在游戏中,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衣食住行中积累关于天文、地理、生物、文学、艺术、自然的知识。

旅游时间,也可以成为学习时间。游历,是学习的一部分。老卡尔为了让儿子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在他两岁以后,带他走亲访友、买东西、参加音乐会、看歌剧,让他从小就与身份各异的各阶层人士交往、谈话。这样做的结果是,小威特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从小到大从不怯生、不怯场,越是人多或越重要的场合,他就发挥得越好。后来小威特成名后必须出入一些正式场合,与贵族、王公大臣,甚至国王打交道,他都表现得非常得体,给别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除了见人,还要见物。只要有空,老卡尔就带儿子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以开阔眼界,增加见识。

将旅游时间转换为学习时间的关键在于事先的知识准备和事后的口头报告。老卡尔在参观前,都要让孩子先阅读大量有关的书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眼睛实地接触这些事物,获得大量与直接感知相一致的信息与知识。这时,小威特的脑子总是转动得特别快,心里充满了寻根究底的疑问。面对儿子源源不断的问题,老卡尔总是尽他所能为孩子说明和解释,并做到深入浅出,决不随便敷衍。光参观还只是这类教育的一部分。每次参观归来,他还让儿子详细叙述见到的一切,或者让他向母亲汇报。由于有这一功课要完成,儿子在参观中总是用心观察,认真听取老卡尔或者导游的介绍与讲解。这样一来效果就更为显著,儿子能记住更多的东西。

哈佛的教育认为,闲谈是父母对孩子最容易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有一次旅行中,小塞德尔兹就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小塞德尔兹指着窗外说道:“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爸爸。”“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塞德尔兹笑着对儿子说。“不,我认为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在动。”儿子天真地说,“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这个嘛……”小塞德尔兹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你能够跑那么快吗?”“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小塞德尔兹充满疑问地说。“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什么?祝贺我什么?”“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啦!”“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塞德尔兹耐心给他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成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前跑了。”“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会认为火车没有动呢!这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参照物,火车带着我向前行驶,我们一起在运动,当然就不会感到它也在动!”小塞德尔兹说道。“那么,把你放在窗外会有什么效果呢?”塞德尔兹问道。“嗯,假如我站在窗外的地面上并以我自己作为参照物的话,火车就是运动的了,”小塞德尔兹回答道,“假如仍然以火车作为参照物的话,我就是和树木一样在向后飞跑了。”“那么,你能跑那么快吗?”父亲又一次问道。“当然能,因为这是相对的,火车能跑多快我就会有多快。”

正是这种看似闲谈般的讨论,使小塞德尔兹在轻松和趣味之中学到了那些在书本上显得极为晦涩的知识。我们需要在这里留意的是,父亲对孩子的态度:首先是耐心(对孩子幼稚的问题千万不可丧失耐心),其次是鼓励(甚至是刻意使用诸如“祝贺”这类夸张的褒奖词汇)。

美国教育专家还要告诉你的就是效率第一。在小卡尔学习功课时,老卡尔绝不允许有任何人或任何事去干扰他。起初,小卡尔平均每天有15分钟的“专职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小卡尔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批评。在学习时,妻子和仆人有事找小卡尔,他就会拒绝说:“现在不行,威特正在学习。”有客人来访,他也不让小卡尔离开座位,他会说:“请稍等片刻。”这样做当然是为了使小卡尔养成认真对待学习的习惯。

不宠不惯,才能教出强势的孩子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的教育理念不鼓励对孩子进行贵族式的生活教育,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此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具备生存的筹码,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哈佛的教育理念里,从来都不鼓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教育”,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绝对没有“不劳而获”这一条。中国的父母已经习惯了照顾、伺候儿女。然而在美国,即使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也会让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商业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美国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并且他们的夫妻离异率和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比较低。

因此,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很多家庭的家长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他们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很多富人的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美国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美国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中国人对外国孩子独立故事的描述。A中学是马萨诸塞州非常著名的一所私立中学。学费每年大概在3万美金,如果住宿的话,学费是每年4.5万美金。所以在公立教育免费的美国,能够来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都是美国相对比较富裕的家庭和其他国家的孩子。Evan是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孩子。Evan因为太多次忘记做作业被放到Study Hall里面来。(Study Hall是美国高中的一种惩罚方式。如果说谁的作业没有做,或者考试不及格什么的,学校教务就会把这个孩子放到study Hall里面,让老师督促这个孩子做作业或者复习功课。)这个孩子家境非常好,妈妈是一家公司的CFO。第一次遇到他,我发现他背着一个乱糟糟的书包,里面塞满了皱巴巴的运动短裤和袜子,还有他那些厚得不得了的书。Evan摸出一个笔记本,上面画着一个非常不错的肖像工笔画,一看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问Evan为什么没有时间做作业,他说因为他每天放学后得运动,运动以后还得打工,比如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每个小时10美元,因为他得挣钱买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为什么妈妈不给你买呢?一台苹果电脑也不过就是1000美元多一些,3万多美金的学费都能交,还在乎这1000美金?”Evan告诉我:“妈妈让我自食其力,她说只有自己去挣钱,才知道钱是怎么挣来的。妈妈说她只负责我的学费,书本费也得我自己出。我暑假挣的2000美元都用来买这学期的书了,现在身上所有的钱只有20美元了,所以没有钱买电脑了。”

Evan有一位非常有个性的母亲,家庭条件这么好,舍得给孩子出这么贵的学费,可是不愿给孩子出买课本和买电脑的钱,而是让儿子自己去挣钱。美国的家庭不管多么富有,也不会鼓励孩子从小像贵族一样生活。

美国前总统布什上任时,宣布了1.6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其中包括取消联邦遗产税。美国政府计划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遗产税。随着这项计划的逐步实施,美国将每年减少300亿美元的遗产税收入。这对拥有美国大部分财富的最富有阶层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但有趣的是,竟然有120名富翁联名上书,反对政府取消遗产税。并不是他们没有爱护子女的私心,而是不希望子女因为自己的家境而放弃自己的努力。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对儿女的态度是:“我决不把巨额遗产留给孩子,对孩子来不得半点施舍。所以我从没有打算为他们留下多少财产。”他宣布在他约185亿美元的财产净值中,只给每个孩子留1000万美元,剩余将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美国第二富翁沃伦·巴菲特也宣布他的孩子很难得到他的巨额财产。美国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这样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不但父母会这样想,美国的孩子也会视经常向父母伸手要钱为耻。不管贫富,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外打零工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的零花钱大部分源于自力更生的劳动所得。

中国的父母也许会觉得这样做太过狠心,然而在美国,竞争充满着整个社会甚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任何依附。所以,即使美国父母也爱孩子,但是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不溺爱儿女,从幼儿起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从电视上的美国家庭滑稽录像节目中可以看到许多好笑的镜头:一个小婴儿自己吃饭吃得满面狼藉,一个小家伙在坐便器上把卫生纸扯了一地……这些都没有关系,美国的妈妈们会说:“我们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立起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和勇气容易多了。”

哈佛的教育法则告诉我们:父母不应该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需要的是智慧的引导,而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面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总是替他们掌管一切,解决任何困难。

犯了错,就应该让他承担后果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美国人在教育孩子时多会明确地告诉孩子,如果你犯错,就将承担后果。即使在孩子很小时,当他们犯了错误,也严禁家长代劳。只有当他们造成的损害性后果严重超出了他们自己的承受能力,才能由家长适度分担。

在哈佛大学,所有的本科学生都要签署被称为“荣誉规章”(“Honor Code”)的学术诚信的保证。这条规定需要学生写一份书面保证,保证所有的书面作业既没有剽窃也没有违反其他道德规范。学生们在每一次考试前都被要求写下“我以我的人格保证我没有在这次考试中违反荣誉规章”的誓言。这份规章带有第二份义务:在入学考试的时候,每个学生保证在看到别的学生舞弊时向维护学生荣誉的委员会报告。由于这个规章,哈佛大学考试无人监考。违反荣誉规章的学生会遭到最严厉的处分,包括短暂的禁闭以及彻底的开除。可喜的是,尽管无人监考,处分并不经常被使用。课外作业不在荣誉规章的管辖范围内,但学生也经常需要在作业上写下绝无作弊行为的保证。

哈佛的学生之所以在考试时无人监考,正是因为通过荣誉规章,学生们已经知道了倘若自己犯规将要承担的严重后果。

由此出发,哈佛的教育认为:不仅在大学教育中,而应该从孩子幼时开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并让孩子有限度地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自尊心。

中国父母与西方尤其是欧美国家父母的重大区别之一是:中国式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影响其身心健康,往往包办代替,不让孩子直接承受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尤其是失误行为产生的损害性后果。欧美式父母出于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目的,鼓励孩子从练习爬行、走路、吃饭开始,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承担后果。

中国父母普遍认为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才应该让他们承担一定后果,而在此之前,不应该太过于苛刻,毕竟孩子们还太小。其实,孩子们的幼儿时期是心智培养的最好时期,在此时就应该让他们了解他们的行为会带来什么。

毕业于哈佛的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过:“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的。”

茨格拉夫人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一次,她的儿子从学校回家比平时晚了半个小时,茨格拉夫人对此表示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确地告诉儿子:“你玩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我们可要遵守。”这样,就让儿子意识到了自己晚回家的后果,他就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茨格拉夫人说:“有时候,做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让他逃避责任。孩子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作出很‘遗憾’的决定。”

美国人认为:父母的责任就是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帮助孩子尽快成熟起来,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孩子,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他们承受的损害性后果超出其承受能力时再给予救助,包括分担责任、减轻后果、心理干预、心理疏导等。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9岁的时候,有一次,父母带他去商店,大卫在商店橱窗里看到了一双带皮毛的漂亮皮鞋,非常喜欢,就吵着要父母买下来。母亲同意了,但父亲不同意,因为这是一双木头做的鞋,不适合孩子穿。大卫哭闹着执意要买。父亲想了想,就对大卫说:“我可以答应给你买这双鞋,但是,你要承诺,买了以后你必须穿着它,否则我就不给你买。”大卫想着可以买自己心爱的鞋子,高兴地答应了。谁知,鞋子买回来后,大卫才发现穿起来会“咯哒咯哒”作响,非常不舒服。如果长时间穿这双鞋,脚会很累。这时,他才知道父亲之所以不让自己买这双鞋的原因,自己确实太虚荣了,现在穿这双鞋简直就是受罪,他甚至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只要能不穿这双鞋子。聪明的父亲看出了大卫的想法,他对大卫说:“孩子,我并不强迫你去穿这双鞋子,但是,你要学会反省自己,不要让自己陷入不良思想的陷阱。”虽然父亲没有强迫大卫再穿这双鞋子,但是,大卫觉得应该给自己一个警示。于是,大卫把这双鞋子挂在自己房间里容易看到的地方,让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任性,不要贪图虚荣。

让孩子承担后果,是让孩子形成习惯性地思考问题并作出正确决定的好习惯的关键。老师和家长在告诉孩子甚至是幼儿事情的后果之后,就一定要让孩子及时承担起应该承担的后果。孩子只有在承担后果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机会的平等和把握机会的重要,了解到后果是由自己的行为产生的。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在做事情时,也会习惯性地先思考后行动。

如何让孩子承受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让这种后果真实、直接地落在孩子身上;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这种后果时正确认识和正确抉择,如何巩固或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防止损害性的后果再次或多次发生,控制有益性和激励性后果持续发生;如何人为创造各种有益和有害等不同类型的事件让孩子去承受后果;如何在孩子承受行为后果的过程中主动介入,站在旁边观察分析和与孩子交流沟通,必要时进行心理救助和行为矫正,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

时间不会倒流,人生没有彩排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的精英教育重视让孩子“活在当下”。要让他们知道,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从这一秒去争取。

美国人的教育里面,会对孩子强调一点,那就是: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们不能为昨天的遗憾而叹息,因为昨天已成历史,已确凿地写在你的人生上,抹不去,擦不掉;也不能把希望寄予明天,因为明天是那么的不可预料。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把握今天,不要让今天成为明天的遗憾。几个学生向著名的智者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把他们带到一片整整齐齐的苹果林里。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红彤彤的大苹果,诱人极了。“你们每个人都选择一行果树,然后沿着它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个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但是,有两个条件:一不许走回头路;二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道。学生们出发了。他们一边走,一边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你们是否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果子?”苏格拉底问。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怎么啦?孩子们,难道你们对自己的选择都不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以为后面肯定还有更大更好的,于是继续往前走,可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个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刚向前走了两步我就发现,林子里比我摘下的果子更好更大的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也这么请求,可见大家都没有找到自己最为满意的果子。苏格拉底坚决地摇了摇头,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一开始,便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活在当下”的意义,就是让自己在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里面感受到真正的自己。不要担心未来,也不要忏悔过去,完完全全活在这一刻。同时,不要将任何希望留在未来,想要得到什么,就从这一刻开始去努力争取。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很多从小就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皮尔·保罗走进大沙头诺比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他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皮尔·保罗先生的话,并相信了它。从那天起,“成为纽约州州长”就成了罗尔斯的人生志向,他不仅勤奋读书,修炼品行,而且就连言谈举止也努力像州长那样。51岁那年,罗尔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罗尔斯是幸运的,他因为遇到了皮尔·保罗先生,没有沉溺于贫民窟的恶劣环境,从知道自己方向的那一秒就开始努力,从此改变了人生。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每天都在这个舞台上尽力地表演,有时出现精彩的片段,有时也会留下令人懊恼的沮丧。只不过,所有这一切都是直接进行的,所有这一切都只有一次表演的机会,所有这一切每分每秒都在直播。这是因为,人生这出戏只会永远演下去,不会停下来,直至走到终点才会谢幕。

所以,要让孩子从一开始就知道:时间不会驻足,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直播自己的人生。这种没有彩排的人生更需小心翼翼,三思而后行。正因为人生没有彩排,珍惜每一次机会便成为唯一的选择。倘若真的做错了,不要为曾经发生过的懊丧不已,从这一秒开始,重新开始人生,一样可以扭转局面,重要的是不要放任自流,毕竟时间如水流,永不重回。

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美国教育以哈佛为代表,倡导一种理念,那就是精神的独立与表达的自由。因此,应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幼稚可笑的也应得到赞赏。

哈佛大学塑造的精英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在一次联谊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学者”的讲演。在演讲中,他强烈抨击了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劳动大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这一演讲轰动一时,在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要知道,爱默生极有可能因为这样的言论而遭到社会多方人士的指责或抨击,但哈佛的教育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动力,他觉得他有义务说出事实的真相,揭露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以及人们心中的不良思想。即使因此遭到打击或不公的待遇,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说法。他通过对哈佛“求是崇真”的校园思想的深入认识和解析,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思维,爱默生终于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提出了“依靠自我,尊重自我,独立自助,崇尚个性”的观点。

可以说,爱默生代表了哈佛精神,那就是坚持精神的独立与表达的自由。这正是我们需要在教育中输送给孩子的重要观点。

中国的孩子有一个很相似的成长历程,那就是被要求“听话”。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校要听老师的话,大人说话不许插嘴,上课不许说话,长辈批评不准反驳,平时要“少说话,多做事”……总之,在大人眼里,孩子说的话是无足轻重的,是幼稚无知的,所以,他们不该多说。很多中国孩子的话语权就这样被剥夺。

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中国人不善言辞,在公众场合害怕开口,面对权威唯唯诺诺,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想,更少有在众口一词之下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人。很多人都把这种现象当成中国国民的一种劣根性来批判,但少有批判者指出,这种劣根性源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和我们的家庭与学校教育相反,哈佛教育培养的是能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孩子,而不是仅仅听话、被动接收知识的孩子。孩子要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实际上,孩子是最有创造力的,他们描述一个东西,肯定和别人不一样。中国人总是喜欢让孩子背古诗,实际上,背古诗是把孩子最有创造力的感性定型化,或者说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感受(什么场景应该用什么诗句表达),抹杀了孩子的个人意志。这样,孩子就变成了机械接受。

如今在美国的汉学家中,大部分都不是从小学中文的,更不用提背古诗了。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有不少超过了国内学者。耶鲁一位文学博士曾谈到为什么西方有些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总是对古典文学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识,而国内的学者则跳不出既有的框框。他感叹说:中国现在的古典文学研究,都是被清代的选本给搞坏了。比如《唐诗三百首》,不能说选得不好。但这个本子一流行,就被视为是唐诗的规范,人们不再从《全唐诗》中挖掘了。在中国的教育中,你还没有开始研究,往往什么是经典、经典讲的什么意思,就全已经定好了。再看美国那几个汉学家:一首在我们从小就熟读的并自以为知道其意思的唐诗,对他们而言是第一次见到的新鲜东西,兴奋得很;而且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全无信心,于是拿一堆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最后看出与我们常规理解不同的意思。再加上人家良好的文学训练,一分析可不就有创见吗?这些美国的汉学家读古诗,就像刚刚认字的孩子,荡漾着新鲜的生命,所以有创造力。我们的孩子读古诗,则像个暮气沉沉的老人,心灵已经枯萎。

一个孩子的降生,是对这个世界的新贡献。许多孩子,可以成就其父母不可想象的事业。因此,对孩子不仅要爱,也要敬畏。要珍惜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的意见、他们的原创,帮助他们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贡献世界,而不是让他们机械地接受我们的成见,更不能人为地剥夺他们对世界的新鲜感。我们永远要记住:孩子未来是否成功,取决于她或他给予了世界什么,而不是她或他记住了别人告诉他们的东西。

哈佛的三条忠告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不要贪图捷径,克制好奇心,遏制冲动,当孩子学会了这些,他们将会一生受用。

有个年轻人驾船出海打鱼,不料遇到风暴,他被海浪卷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并在那里定居下来。18年后,他心里孤独,异常想念故乡的妻子。他决定回家了。这个时候,当年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一个阅历丰富的中年人。他决定辞掉稳定的工作,用这些年赚来的钱回家买个农场,与妻子一起快乐地度过余生。

临行时,他的老板对他说:“我给你三条价值连城的忠告,它们就是你这些年应得的工钱。忠告一: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做人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为了贪图方便,选择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忠告二:好奇心不要太强,尤其是对坏事,否则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忠告三: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在仇恨和痛苦时作决定,否则会造成终身遗憾。”

他虽然心里很不乐意,但是没有争辩。临行前,老板又给了他三个面包,并告诫他:两个留在路上吃,另一个一定要等他到家后和妻子一起吃。他带着忠告和面包,踏上了归程。

一天,他向一个人打听回家的路,那人说:“你有两个选择,一条是宽敞的大路,但是那要花费你20多天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了;另一条是捷径,用不了几天就能到。”他高兴极了,正准备走捷径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老板的第一条忠告,又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后来,他才知道为他指路的那个人是个强盗,那条捷径是他们设计好的一个圈套。第二天,他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当他刚躺下准备睡觉时,听到一声凄惨的尖叫声。他机敏地从床上跳了起来,走到门口,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他刚要打开门时,想起了老板给他的第二条忠告。于是,他又回到床上继续睡觉。天明后,客栈老板告诉他说:“客官您是本店开张以来第一个活着从这里出去的人。我的独生子患有一种奇怪的病,每到夜晚他就发出各种凄惨的声音引客人出来,然后将他们杀害再埋掉。”又逃过了一劫,男人继续往家乡的方向走去。终于在某一天的黄昏时分,他远远望见了自己的小屋,妻子那熟悉的身影也出现在他的眼前。虽然天色昏暗,可是他仍然清晰地看到妻子与一个年轻的男子在一起,男子伏在她的膝头,她抚摸着男子的头发。看到这一幕,他心如刀绞,以为妻子移情别恋了,又找了一个情人。当时,他真想冲过去将他俩一同杀死。这时,老板的第三条忠告又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于是,他强迫自己安静下来,决定找个地方露宿一晚,好好地睡一觉,第二天早晨醒来后再作决定。天亮后,他已恢复了平静。他告诉自己:“我绝对不会杀死深爱的妻子,我要回家告诉她,我一直深爱着她,惦念着她,从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然后我要回到老板那里,求他收留我。”他心事重重地敲开家门,当妻子打开门认出他以后,扑到了他的怀里,双手紧紧地抱住他的脖子,泪水夺眶而出,激动地将儿子拉到身边,让他拜见父亲。原来,妻子并没有背叛他,当年他离开家乡时妻子刚好怀孕,现在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昨晚伏在妻子膝头的正是他从没见过面的儿子!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丈夫拥着妻子和儿子,向他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吃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幸福、快乐地说笑着。忽然,男人想起老板送给他的第三个面包,掰开后惊奇地发现里面有10个金币,那正是他18年的工钱。

这个故事,为孩子们讲述了三个宝贵的道理。

第一,可以寻找方法,但不要贪图捷径。很多人羡慕某些人突然像彗星一般闪亮,却忽视了他们在能够发光之前所下的工夫、所忍受的寂寞、所挨过的苦闷,这些人可能跑得快一些,但所经过的努力与磨炼比别人多得多。

如果有人问沃尔玛百货公司的董事长萨姆·沃尔顿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如果有人问世界豪富保罗·盖蒂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如果有人问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然后找一群努力的人一起来工作。如果有人问每个成功的人士成功是什么,他们都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非常努力的,成功者有成功的方法,可是成功者一定是努力的。要让孩子懂得: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捷径。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要成就一件传世之作,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年的磨炼;一个作家要写出一部优秀的作品,不经过几番痛苦的思考是写不出来的;一支部队要赢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就必须作出巨大的牺牲。这些画家、作家和战士,都是用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铸就荣誉的桂冠。

人才是磨炼出来的,人的生命具有无限的韧性和耐力,只要始终如一脚踏实地做下去,无论怎样的处境,都不放松自我,不自暴自弃,你便可以创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惊的成就。“跬步不休,跛鳖千里”,跛脚的鳖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它总是不懈地向前走。“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心态坚决可以穿透顽石,足见心力的神奇。

第二,对坏事,好奇心不要太强。好奇心,不断激发着人们探索的欲望,它是萌发科学创造的幼苗,是萌发科学志向的土壤,是成功者的第一美德。正是由于好奇,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可见,好奇心对人类有着巨大影响。孩子的好奇心强不是坏事,好奇心常常会刺激孩子的天赋,让他们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来。然而,家长必须对孩子的好奇心加以正确的导向。比如,对于坏事,如抽烟、赌博、逃课,等等,不仅应把孩子这方面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还要让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诱人的,并且本能地排斥这些坏的东西。

第三,让孩子学会克制冲动。要让孩子知道,冲动是魔鬼,应当学会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要屈服于自发的情绪。有些人缺乏自我克制能力,遇见不顺心的事情,动不动火冒三丈。还有些人在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因为一时的冲动,把一些不该说的话全都告诉对方,或者做出一些本来不应该做的事。

无论如何,冲动确实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功。与易冲动的人打交道,说话做事得非常小心,说不定某一个词语或一个手势就会触犯他的忌讳,造成沟通障碍;易冲动对于冲动者本人也没有好处。很多人事前反复告诫自己,哪些话不要说,哪些事不要做,可是一到节骨眼上,还是忍不住说了不该说的话或做了不该做的事,事后懊悔不已。

增强孩子克制冲动的能力,首先应该让孩子多读书,学习一点逻辑知识,提高一下思维水平,养成有条不紊的习惯;还要多读一些历史书籍,养成总揽全局的思维习惯;也可以带着孩子读一些兵书,学习一点战略思想;最后,培养孩子遇事三思、处变不惊的冷静头脑。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轻易冲动。

第三章 到底是该重成绩还是重素质

学习素质决定成绩,综合素质决定一生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哈佛教育有一套专门的、更为精确的衡量孩子综合素质的标准。这一标准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向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素质教育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在美国,具备非凡的综合素质意味着被名校录取,甚至伴随着巨额奖学金。这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乃至奢望。

什么是素质?唱歌跳舞、弹琴武术,还是考级证书?《哈佛评论》与《时代》合编的年刊——《适合你的最佳大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指导读者怎样以升学顾问的眼光给自己评估,计算出自己的“录取竞争指数”。按照美国人才的培养标准,所谓“录取竞争指数”也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总分=就读的高中(0~4分)+课程难度(0~21分)+年级排名(-1~3分)+平均成绩(0~16分)+SAT成绩(6~25分)+全国荣誉学者(0~3分)+申请论文(-3~5分)+推荐信(-2~4分)+课外活动(-5~30分)+种族多元化(-3~5分)+体育活动(8~40分)+超常录取(40分)+[体育教练点名(5~10分)+家住远处(3分)+父母因素(5~8分)+多元化(3~5分)]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参与“综合素质”评分的项目主要有12项。显然,前面6项主要体现“学业素质”,后6项体现与学业关系不直接的“其他素质”,在中括号里的4项是大多数人不会有的附加项目。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学业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校选修难度高的课程和SAT获高分。

就“其他素质”而言,大学申请论文优劣的范围从-3分到5分,相差8分。论文是阐述思想,也是书面表达能力的象征,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不难理解的。推荐信好坏有6分之差,起的作用很大,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会获得较好的推荐信。

课外活动在“其他素质”里起了很大的作用,算上正负分数,这一项的差别竟有35分之多。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酬的工作也算在课外活动这一项里,每周工作20~30小时的学生可以得到22分。

在学校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可以大量加分,其范围为8~40分,如果是校主力队员并且投入很多精力的,可以得到13分,全美高中最优秀的运动员,如奥林匹克运动员,可以加40分。“超常”项,一拿就是40分,不过必须确实很“超常”,比如,获得英特尔科学比赛大奖、担任一部电影大片或系列电视剧的主角。此外,父母是大名人,给大学捐赠巨款也属这一项。

由此可见,无论“学业素质”如何优秀,也无论“其他素质”如何了得,都不能得到很高的分数,最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是“学业素质”和多项“其他素质”相结合才可以获得。

以往大家对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有争议。从这里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不仅在“重点”高中学习的学生具有高素质,不在“重点”高中,但是选修很多较难课程的学生也具有很高的素质;善于“应试”,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考试能够获高分,也具备高素质,因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此外,善于准确地用书面形式表达思想,能够获得老师的大力推荐,是优秀素质的表现;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参加社会活动、课外活动,甚至打工,也是优秀素质的表现;花大量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优秀的运动员,理所当然地也应当被认为具备极其优秀的素质。

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观,学习成绩不好,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体育运动优秀、能打工、能说会道、能写会画的,都具备相当高的素质。

只要发挥各自的特长、优点,都可以达到“优秀素质”的目标。某方面不足、不擅长的,可以在其他方面,以其他形式来弥补、平衡。

从这个评估法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教育看中的是什么,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可能被认为“优秀”“高素质”。无论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华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尤其是有心出国留学的孩子和家长,都可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估,对各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具备各种特长和特点的孩子都能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不过,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尽管可以进入好大学,但是,却并不一定都能够实现特定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比如,“学业素质”不高,但是由于“其他素质”较高,使得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依然无法提高“学业素质”,大学毕业后就难以进入对“学业素质”要求更高的医学院、法学院,也难以进入理工和商学院读研究生,尽管他们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够使他们进入理想的大学,但是可能无法实现更高一层既定的人生目标。

因此说,综合素质应该在孩子们进入高等教育之前多加培养,想要让孩子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还需要从小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并且有针对性地发展孩子的能力。

搞清楚为什么有“厌学症”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不爱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一味逼迫孩子,甚至不惜充当监工角色,摁着牛头吃草,势必适得其反。利用人生命发展中的主动性规律,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满足感,这才是美国家庭教育最为提倡的。

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教育者过度强调控制,摁着牛头吃草,其结果就是大量孩子不爱学,然后不会学,最后更加不爱学,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教育的生产力极为低下。

据教育专家在北京市20多所学校的调查,由于不爱学、不会学而烦恼的孩子,初中达到了58.6%,高中达到了72.4%,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这些孩子又不得不学,长期压抑,痛苦不堪。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着急,老师也着急,可是我们也许忽略了,最痛苦的是孩子本人。他能体会到周围所有人对他的不满,能感知到周围所有人对他的失望,这种痛苦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承受。

有教育专家通过大量研究得出,导致当前中国学生厌学有三个非体制原因:一是教育者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二是教育者过于执着用大脑教育孩子,而忽略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一颗心灵,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和父母,说的话都是好话,但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三是教育者过于迷信教育模式与技术,或者盲目地把舶来的心理教育方法奉为圭臬,而不是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

如果说教育是“生产人才”的事业,那么类似以上三种产能低下的“生产方式”确实到了该彻底颠覆的时候了。或者说,我们的教育到了换“发动机”的时候了。这个“发动机”就是——回归心灵深处,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建立“健康、自然、无污染”的教育价值观。

我们知道,对学习内容或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叫作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怎样把学习变成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望,是所有教育者最为困惑的问题。为孩子购置一些具有娱乐功能的学习机,解决的仍然是表面问题。要真正地改变人,必须从人的内心深处下功夫。除了释放束缚孩子主动性的“紧箍咒”,激发孩子的兴趣之外,还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乐。一位老人遇到了麻烦,每天都有一些顽皮的孩子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打电话给孩子们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起劲,扔石头扔得更欢了。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回报。”尽管这个承诺在孩子们看起来很离奇,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每人每天付给你们五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后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极了。我连付给你们五毛钱也无法办到,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孩子们很快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干这种苦差事?”就这样,孩子们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

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故事并不新奇,但我们可以从中洞悉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成功。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仿佛只要是学习,就是“苦”的。孩子们不喜欢学习也是因为觉得学习太苦。其实,学习充满着快感,只是这种快感是隐藏着的、深层次的,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来挖掘、体会。1.学习能让孩子发现新的事物、美的事物,学会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在不断地发现中,人很容易获得满足和快乐。2.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有快感。真正的学习是对未知的探索。学习如同探险一般,既充满浪漫新奇的体验,也有意想不到的障碍。人只有不断探索攀登,克服重重障碍,才可能“修成正果”。每一次探险,都会留下难忘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仅是学习的成果,更成为快乐的源泉。3.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都是巨大的。当孩子界定一个目标,专注而坚持地付出自己的努力,整个人都将充满愉悦和激情,如果能发掘出自己从未察觉的潜能,取得相当的成绩,成就感和骄傲感就会油然而生。

当然,学习是孩子的工作,发自内心,没有外力强迫的、为自己学习的人,才可能摒弃依赖心理去自觉、主动地学习,才可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事,不付出努力和汗水绝不可能成功。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身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着满足和快乐。所以,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区别于将学习娱乐化所获得的表面的、短暂的快乐,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快乐。一旦发现了它,孩子就一定会乐此不疲,不能自已。

只读教科书,是读不出精英来的

哈佛凌晨四点半的秘密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过分专注于学校的书本教育。牺牲一部分成绩,让他们尽早广泛地涉猎各种文学、历史、哲学作品,对于他们的智力开发和未来的思维与知识结构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哈佛教育认为:童年、少年时代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教育上,应当及早地、尽量多地让孩子们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伦理和理想的教育。否则,今后即使“成才”,培养出来的也不过是生物型的“机器人”。在引导孩子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分析作品,把感想表达出来,对自己的思想观、社会观、道德观进行反思、提高,这才是现代教育所应该注意的。

在中国,有多少学生被训练成不读课外书、不善言谈、不爱思考,也不会写作的解题高手呢?培养重复的技能,还是培养严谨的思考能力、积累广阔丰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该作何抉择?

一个优秀的人才,其阅读面应该是很广泛的,仅仅读教科书是绝对培养不出精英的。应试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读书人不读书”的一页,这是读书人的耻辱,是应该予以纠正的。中国的教育是题海教育,以数学为例,以“题海”方法练数学,靠的主要是记忆和熟练,并不需要多少创造性和研究性的思维。所以,我们的孩子在基础教育时,成绩总是高过很多西方国家的学生,家长也为此洋洋自得,然而,等到孩子们走进高校,我们就悲哀地发现,他们的天赋停滞不前了,很少有人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费尔兹奖是全世界最高荣誉的数学大奖,有人将它称作数学诺贝尔奖,自1936年以来,共有两位华人数学家获奖,其中一位是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丘教授当年是在香港的乡下学校上的中小学。

不少人津津乐道美国学生的数学有多差,却没有人去研究为什么数学基础“声名狼藉”的美国人,竟有十多人获得费尔兹奖。接受严格的数学“基础教育”,从小在奥赛中泡大的中国中小学生,总数是美国学生的10倍,参加奥赛的学生甚至可能是美国学生的数百倍,为什么几十年来,竟没有一人最终获得费尔兹奖?

更加发人深省的是,数学奥赛在美国不但不是家喻户晓,就是在美国的很多中小学里都是罕为人知!甚至想在书店找到数学奥赛的参考书简直就难于上青天,与中国书店铺天盖地的数学奥赛资料形成巨大反差。再与费尔兹奖结合起来分析,不难得出一个投入产出比极低的、“劳动密集型”的教育典型。

从另一方面来说,靠“多做题”、题海战术获得的成功是暂时的,过多的“劳动密集型”训练虽然可以让孩子“技术”熟练,但是由于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无暇扩大涉猎面,以致不少青少年知识狭隘、头脑简单、缺少丰富的情感和爱心,社会活动能力低下。其结果不仅耽误了孩子,长远来说也将“遗祸”于社会,渐渐削弱整个民族的竞争力。家长、学校和整个社会如果津津乐道于“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