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男性补肾强体按摩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7:35:15

点击下载

作者:周爱群,郑思思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男性补肾强体按摩法

图解男性补肾强体按摩法试读:

前言

按摩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中就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

按摩不是一项时髦的活动,而是一种无针、无痛、无创伤、无副作用的物理疗法。

随着现代社会里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健康承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随着药源性疾病和药物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人们开始越来越青睐传统的医疗方法,从养生保健的角度强身健体,从根源上消除疾病的侵害。

按摩是一种在人的体表进行适当运动的保健方法。其施术手法颇多,动作轻柔,运用灵活,便于操作,适用范围甚广,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有无病症,均可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按摩。

本套丛书从普通女性、产妇、宝宝、男性、老年人、职场达人六个角度出发,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问题,详细介绍了与之对应的按摩方法。语言通俗易懂,图片生动形象,所有的按摩手法都将以清晰、细致的图解方式一一呈现,只需要您伸出双手,就可轻松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居家按摩师!

这是一套适合家庭使用的养生保健丛书,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按摩调理方法。每天花少许时间,让按摩开辟您的健康之路!序

男性是家庭的顶梁柱,工作量大,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并且总是对一些身体的小毛病总是不以为意,出现大问题才幡然悔悟,但为时已晚。其实很多小毛病已经是重病的征兆,在提醒我们的身体需要休息与调养。

肾为先天之本,男人的肾尤为重要。男性很容易因为精力消耗过度导致肾精亏虚。而肾虚正是许多男性常见病的根源。比如头发早白、脱发、腰酸腿痛、阳痿、遗精、早泄甚至不育等等。其他脏腑经络也与二者息息相关,甚至许多其他脏器的疾病根源都在于肾气的不足,所以男性防病保健的按摩重点离不开肾。按摩可以刺激肾经上的穴位点,疏通全身气血、濡养肾精、温肾壮阳、强肾固本。

本书针对男性的生理特点,特地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补肾强体按摩之法。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从男性按摩的基础知识到六大补肾要穴的详细讲解,从消除常见男性病到日常疾病的按摩方法,一步一步,让您科学、全面、直观地了解男性按摩的方法与益处,更结合文字展示了大量清晰的图例,让你一学就会,一看就懂,轻轻松松做自己的居家按摩师!

第一章 男性按摩你知多少

第一节 男人为什么要按摩

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然而在工作忙碌紧张、生活压力繁重的今天,现代人的身体健康越来越没有了保障。男性健康尤其受威胁。不少调查研究显示男性的癌症患病率远高于女性,而且平均寿命也比女性要短。这是否与男性不注重自身健康调养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

男性往往把自己当作家庭的顶梁柱,工作过分劳累,使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并且对一些日常小毛病总是不以为意,出现大问题才幡然悔悟,但为时已晚。其实很多小毛病已经是重病的征兆,在提醒我们的身体需要休息与调养。《黄帝内经》里就有:“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其意指人生病是由于气血经络不通,而按摩可以疏经通络加以治疗。

按摩刺激疾病相应的部位,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加强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精力;刺激细胞产生活力,防止衰老;增进内分泌平衡,养肌养容;排泄体内毒素杂物,维护健康;恢复退化器官机能,防止生病。所以男性需要按摩。

第二节 男性按摩好处多

一、防治胃肠道疾病

许多男性由于工作紧张、应酬多、饮食不洁、饥饱失常、经常饮酒、喝咖啡、喝浓茶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失常。按摩可以疏通腹部气血,改善胃肠道循环,排除体内废弃物,促进消化功能,防止胃肠道疾病。二、防治呼吸道疾病

温度及湿度的变化、空气质量差、烟酒刺激、辛辣刺激性食物、粉尘、有害气体及放射性照射通常是引起鼻炎、咽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按摩可以疏通气血,去火燥湿,清热排毒,防治呼吸道疾病。三、防治肾源性疾病

男性很容易因为精力消耗过度导致肾精亏虚。而肾虚正是许多男性常见病的根源。比如头发早白、脱发、腰酸腿痛、阳痿、遗精、早泄甚至不育等。其他脏腑经络也与二者息息相关,甚至许多其他脏器的疾病根源都在于肾气的不足,所以男性防病保健的按摩重点离不开肾。按摩可以刺激肾经上的穴位点,疏通全身气血、濡养肾精、温肾壮阳、强肾固本,进而从根源上解决由肾虚引起的疾病。四、提高免疫功能

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 轻松学会按摩手法

一、摩 法:温经散寒

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附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做环形而有节奏抚摩的一种手法。

本法为按摩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做用力温和而浅在,仅达皮肤及皮下。手法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轻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然后做和缓协调的逆时或顺时针抚摩。频率在每分钟100次左右。二、推 法:疏经通络

用指、掌或其他部位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前后、上下、左右的直线或弧线推进,称为推法。

本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缓解痉挛的作用,应用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筋肉拘急疼痛、软组织损伤等。手法用力要稳,推进速度要缓慢,并要保持一定压力作用于深部组织。一般操作5~10遍即可。

临床上推法可分指推、掌推、肘推、足推等,现就掌推法为例予以介绍:掌推法要以掌根为着力点由上向下或由下至上缓慢推进,如需加大力量可重叠双手进行,掌推法适用于腰背、下肢等体表面积较大的部位。三、拿 法:松解粘连

拿法是以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提住某一部位或穴位提拿揉捏的一种手法。

操作时腕部要放松、以指腹面着力,提拿方向应与肌肤垂直,在拿起肌肉组织后应稍待片刻再松手复原,力量要适中,以局部酸胀、微痛或放松后感觉舒适为度。提拿揉捏动作应连绵不断以5~10次为宜,根据治疗部位可分别采用三指拿、四指拿、五指拿。

本法常用于颈肩、四肢等部位,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等作用,可治疗颈肩痛、四肢肌肉酸痛。四、揉 法:行气活血

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掌根或手指螺纹面着力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和缓的环旋转动称为揉法。

本法常与按法协同使用称按揉。其作用力可达皮下组织,也可深达肌层,具有解痉止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的作用,多在疼痛部位,软组织粘连的部位或强手法后应用。揉法的频率以每分钟50~100次为宜。

临床上可分为指揉法和掌揉法两种:指揉法是以手指腹侧面按于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小幅度的环旋运动。指揉作用面小、力量较深在、稳重。掌揉法是以掌根或大、小鱼际为着力点,腕部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回旋运动。掌揉的作用面大,刺激和缓舒适。五、捏 法:舒筋利节

以拇指指腹分别与示、中、无名、小指指腹同时相对用力,在身体各部位或穴位上,连续灵巧地张合施术,称为捏法。

本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筋利节之功用。操作时腕指要灵巧敏捷连续,轻重适度,勿伤皮肉。捏法常用于治疗落枕、颈椎病、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六、滚 法:解痉止痛

滚法是用手背部在体表一定部位做连续往返滚动的一种手法。

操作时要以腕的灵活摆动带动掌指关节部的运动,滚动时腕关节要放松。滚动速度以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并要有轻重均匀交替,着力点必须紧贴皮肤,切忌来回摩擦而造成皮肤损伤。

本法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宜于肌肉丰满的部位。滚法根据力量的大小和治疗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直滚法和侧滚法两种:直滚法力量较大,多用于肌肉丰满之处,操作时手握空拳,从示指到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为支点放于患处,以腕关节带动,做均匀地来回摆动。侧滚法力量较柔和,多用于关节隆突处和肌肉薄弱者,操作时,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面为支点放于患处,腕关节做屈伸外旋地连续来回摆动。

第四节 男性按摩需注意

一、男性按摩有方法

1 首辩证施补。

按摩方法甚多,其目的不外乎在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及调补脏腑的功能。

在按摩时要辨证施补,分清阴虚还是阳虚,气虚还是血虚,要辨清病在哪个脏腑。

肾虚者则采用益肾固本的方法,脾胃虚弱则采用健脾和胃之法。

此外,不同的季节也要有所侧重,春天按摩要疏肝利胆,夏天按摩要养血柔肝,秋天按摩要补益肺气,冬天按摩则要滋阴润燥。在辨证施补时,要把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有选择性地进行。

2 调匀呼吸,集中注意力。

调匀呼吸是自我按摩时必须注意做到的。在自我按摩时,只有在注意力集中、呼吸均匀的情况下才能细心体会到身体在实行了自我按摩后的反应和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按摩手法、力度、频率等,以收到按摩的预期效果。

家人之间相互按摩时,更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了解被按人的感受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手法。不可边按摩边聊天说笑,也不可按按停停随意中断治疗去干别的事,而要精力集中,连续完成预定的按摩程序,以确保按摩的效果。

3 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在养生保健方面,无论是运动养生,还是饮食养生都有个持之以恒的问题。按摩亦是如此,也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或一曝十寒,是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例如摩腹,如果从来没有做过按摩的人,一开始要认真地摩一两百遍还是很累的。因此,开始时用力可小一些,摩的次数少一些,以后再逐渐增加。另外,按摩一段时间后,效果可能不明显,或开始效果明显,以后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有的人就丧失信心,这是不可取的。其实按摩和其他美容养生方法一样,有的能立竿见影,有的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 时间适当,早晚尤佳。

按摩具有简便、有效的特点,如能选择适当的时间,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无论是自我按摩,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按摩,一般均宜安排在早晚进行,效果尤佳。

一是一般白天要工作,时间较紧,而早晚,尤其是晚上时间相对宽裕,有利于集中精力静下心来进行按摩。

二是因为历代养生家认为,早晨是阳气生发之时,此时实施自我按摩可以外引阳气,振奋精神。晚上按摩则有利于消除疲劳,促进睡眠,提高睡眠的质量。

5 因人而异,适度进行。

在实施按摩时,要根据自身或被按摩者的体质等情况,确定按摩的手法、力度和持续时间。

如对久病体质较差者,按摩时手法要轻,同时用增加按摩次数和延长按摩时间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身材高大、肥胖者,手法则要重,用适当加重手法的办法,以防力度过小收不到效果。

6 使用合适的介质,防止损伤。

按摩时,对一般人而言,由于手法较轻,不会引起局部皮肤损伤。但对于皮肤干燥的人则要使用麻油、按摩膏等介质,以防损伤局部皮肤。

7 避风保暖。

无论是自我按摩,还是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按摩,都要注意选择温暖无风的舒适环境。

若在冬天按摩,更要注意施术时先将双手搓热再进行。

夏天按摩,不可将电扇、空调的风直对被按摩者。二、按摩禁忌早知道

1 忌在空腹或饱食后进行按摩。

人体在饱食后血流加快,胃蠕动增强,此时按摩易引起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

因体表有很多的穴位通过经络与胃相连,如在空腹状态进行按摩,体表按摩的刺激反射容易引起胃蠕动,造成胃空磨,会损坏胃黏膜,诱发胃病,所以饥饿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做按摩。

2 忌在有胃疖或肿瘤的部位按摩。

这些部位多有相应毛细血管与病变组织相连,体表按摩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流量增加,导致病灶扩散而加重病情。尤其是面部三角区内的疖肿,按摩挤压易使细菌或病毒沿静脉血管进入脑部,引起脑组织的相应病变而危及生命。

3 骨折、骨裂、骨结核病人忌按摩。

骨质受损后会有大量渗出物,骨质也十分脆弱,按摩只能加剧病情的恶化,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4 皮肤病、传染病患者在传染期内忌按摩。

淋巴管炎、血友病、恶性肿瘤患者若接受按摩,易加剧病情或引发皮下出血,还会造成疾病传播。

5 骨质疏松或严重缺钙的人忌按摩。

外力的作用会导致骨折或骨裂。脊髓形颈椎病患者忌按摩。

6 脑血栓、心脏经过大型手术后、严重的高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忌按摩。

按摩会加快血流速度,从而加剧循环系统的负担。

7 露天按摩也非常不可取。

按摩后人体的毛细血管张开,很容易受寒或感染疾病。

第二章 男人先天之本,补肾固精六大要穴

第一节 十四经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是针灸、刮痧、按摩选穴配区的主要依据。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十二正经”。一、手太阴肺经

本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二、手厥阴心包经

本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屈伸困难,腋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红,目黄,嬉笑无常等。三、手少阴心经

本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内行主干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肺,斜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末端,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支脉从心系向上,挟着咽喉两旁,连系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主要病候为脏腑病:心痛,嗌干,口渴。经脉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四、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是大肠经。大肠经共二十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证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大肠经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肤病,中医讲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便会在大肠经淤积,所以脸上起痘身上起湿疹这些问题,大肠经可以十分好的调节,我们可以用刮痧法把里面积攒的瘀毒刮出去。五、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之一,简称三焦经,统属于上、中、下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三焦经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六、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其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经气于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七、足阳明胃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八、足少阳胆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胆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颌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本经脉一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另一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线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直行向下的经脉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主要证候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九、足太阳膀胱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

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疼痛等症。十、足太阴脾经

本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经气于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

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十一、足厥阴肝经

本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1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其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十二、足少阴肾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十三、任脉

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和可治疗神志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