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创新 育人――国际化视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5:40:1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敬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合作 创新 育人――国际化视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

合作 创新 育人――国际化视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试读:

前言

2009年10月,我们申报的“与卡特彼勒共育高技能人才研究”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批准文号:2009115)。我们通过对教改项目的规划、实施、总结,将其细化为“校企创新‘1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校企创新‘4+1’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校企创新‘三合一’教学管理改革研究”、“校企创新‘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研究”、“校企创新‘国际化校企双栖型’教学团队改革研究”、“校企创新‘校中厂’与‘厂中校’共建实训基地改革研究”、“校企创新‘SWE模式’课程开发改革研究”、“校企创新‘卡特彼勒核心文化’进课堂改革研究”等子项目研究。三年来,项目组成员边研究边实践,校企紧密配合,共同创新实践,共享教改成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共注了心血与汗水。

人才质量的提升源于成功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成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卡特彼勒山工共育高技能人才研究的实施,让我们有了诸多收获: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潍坊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申获国家专利12项;拥有国家精品课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1门,申报“机械制图及识图”、“CAD/CAM”、“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技术”、“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机械零部件检测技术”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出版《UG NX 5.0》、《PLC原理及应用》、《装载机故障诊断》、《焊接技术》、《工程力学》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11部;承担国家及山东省科研课题24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37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4项,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全国数控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每年均有30%左右学生在卡特彼勒山工关键技术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等。因此,我们深信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是教改必由之路,教学改革永无止境。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院长肖明胜,副院长那菊华担任成果著述的主审。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对该教学改革项目给予了直接的指导,并为成果著述亲自题写了书名。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当然,我们的教改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报告中还有很多成果需要经过实践进一步检验,使之更加成熟完善。编者

第一章 校企合作开展高职机电专业“121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第一节 高职机电专业“121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背景

一、产业发展背景

潍坊教育学院坐落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中心城市——山东省青州市,这里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区建设的聚集地,拥有与山工机械(世界前500强美国卡特彼勒独资公司)、潍柴动力、福田雷沃重工、潍坊歌尔等大型机电装备制造业集团合作的优势,并有千余家配套企业组成的机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庞大的机电装备制造业集群,这些产业集团急需大量机电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能否有最优化的、适合技能型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校企合作背景

2008年8月,潍坊教育学院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正式举行校企合作签字仪式,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按照协议,双方决定合作共建“山工培训中心”。该中心位于潍坊教育学院新校区内,占地面积40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由卡特彼勒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该中心设置SWE、焊接、装配、机械加工、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创造力等七大培训模块。2010年3月,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主要开展对潍坊教育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等高职生的专业实训及对卡特彼勒员工、代理商、营销商的业务培训。同时,双方还在专业共建、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特别是在专业教学方面,双方探索并实践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211”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211”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践

一、建成“校中厂”、“厂中校”等交互式学习平台

寻求校企合作双赢的利益共同点,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与行业、企业和地方,共建“校中厂”——数控机械加工车间、“厂中校”——SEM培训中心,引进卡特彼勒公司资金及设备2000多万元人民币,引进企业兼职教师50多人。建立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四合作”方式解决了专业建设难题。

二、实施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

高职教育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两个方面都要注重,两个方面都要成系统,相互融通,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

按人才成长规律设计的理论课程体系,如图1-1所示。图1-1 理论课程体系

按人才成长规律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如图1-2所示。图1-2 实践课程体系

基础理论课是指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主要由专职教师讲授的课程。实践技能课是指以技能掌握为主,主要由学校和企业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场所传授的课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基础理论课有23门,950学时;实践技能课有14门,936学时。基础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构成了两个系统,并相互融通。

基于工作岗位,制定了“岗位职业标准”,并界定了各岗位人才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为各项教学活动提供依据。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不同,明确机电产品设计与加工、机电产品装配与维护、机电产品销售与服务三个岗位跃迁共性:新学徒——普通技工——高端技能型人才,并界定每个岗位工作概要、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基本要求、专业要求等。目前,我们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各岗位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并从2008级机电专业学生开始实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做情景分析(项目化改造)如表1-1所示。表1-1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做情景分析表

三、成立“三合一”教学管理中心

1.“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简介

“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即打破传统教学管理以学校教务处为教学管理中心的模式,建立以企业培训中心、学校教务处、二级办学单位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中心。在教学管理实践中,特别是在实践“一年级基础课程、二年级专业课程、三年级企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形成了共抓、共管、共育的创新型教学管理机制。

2.“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形成过程

“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试行于2007年5月,潍坊教育学院为实践“一年级基础课程、二年级专业课程、三年级企业课程”的教学模式,首先在该院机电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做了试点。2007 年5月,20名2005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进驻卡特彼勒培训中心进行为期2个月的第三年企业课程学习,并尝试建立了以企业培训中心、学校教务处、二级办学单位(机电系)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中心,这是“三合一”教学管理中心的雏形。在“三合一”教学管理中心的调度下,第一次试行取得了圆满成功,20名学生迅速成为卡特彼勒山工技术、维修和售后服务的骨干。

2008年5月,潍坊教育学院2006级35名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学生再次进驻卡特彼勒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第三年企业课程学习。在“三合一”教学管理中心的具体指导下,35名参加企业课程培训的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在卡特彼勒山工、山工代理商等处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潍坊教育学院开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小范围推广“三合一”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2009年11月,潍坊教育学院在2008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选拔了185名学生,组建了3个“山工班”,2010年3月始在卡特彼勒山工进行为期一年的19门企业课程学习。这是潍坊教育学院大范围推广“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该机制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整合和职业化课程开发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三合一”教学管理中心机构组成

主任:刘志强(卡特彼勒山工副总经理、学院兼职副院长)

副主任:王守庆(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

赵庆松(山工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王孔毅(卡特彼勒山工培训部部长)

成员:巨泽旺 马永青 孙伟“三合一”教学管理中心主任总负责“三年级企业课程学习”的教学管理,三个副主任分别负责教学管理督导检查、教学组织协调、教学计划制订和执行等工作。

4.“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运行成效

(1) 经过部分专业试点和成熟后小范围推广,已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

(2) “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的运行,已成功地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的“山工培训中心”引进校园。

(3) “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的运行,已形成 “卡特彼勒课程开发与建设” 校企融合的省级教学团队。

(4) “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的运行,已创建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特色专业。

(5) “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的运行,已成功开发出“职业化”培训课程,并获山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合一”教学管理机制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管理以学校教务处为教学管理中心的模式,实现了企业培训中心、学校教务处、二级办学单位三合一的教学管理。通过运行该机制,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快了专业、课程、师资团队建设的步伐,完善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四、建立毕业生延伸培训机制

随着行业企业技术的进步,高职毕业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也有技能提升的需要。为弥补企业内部培训的不足,学院与企业一起制定高技能人才延伸培训规划,并通过自主学习平台、“回炉”培训、远程学习指导等方式,实现毕业生和企业员工的延伸培训。

第三节 高职机电专业“121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一、形成了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具有我院高职鲜明特色的“121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与卡特彼勒山工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为学生构建一个校企交互式学习平台;对学生实施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成立一个针对学生的由企业培训中心、学校教务处、二级办学单位组成的“三合一”的教学管理中心;建立一个对毕业生跟踪培训的机制。

二、建立了“厂中校”模式的SEM培训中心和“校中厂”模式的数控车间

SEM培训中心是由卡特彼勒投资2000多万元,自2009年4月开始兴建,2010年1月底验收交付使用的。培训中心占地40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按照卡特彼勒总部的统一规划要求,SEM培训中心需要设置SWE(模拟生产工作环境)、装配、焊接、机械加工、安全、质量和创造力七个培训模块,这是卡特彼勒在2008年开始推行的CPS生产管理系统后,要求全球各部门员工必须接受的培训。由于场地有限,CPS机械加工培训模块设置在潍坊教育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内。另外根据培训中心的实际,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等产品的拆装、零部件功能的演示、维修及应用也进入培训中心模块内。这样一来,SEM培训中心共设置8个培训模块和一个山工产品实训场。

三、形成了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省级教学团队”

利用“校中厂、厂中校”平台,于2009年校企合作构建了SWECD(Standardization Work Environm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卡特彼勒课程开发与建设”省级优秀团队,该团队是具有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省级教学团队”。

四、校企合作开发了与“1211”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专业系列教材(讲义)15套

开发了《SWE技术培训》、《5S基础与案例实施》、《UG NX 5.0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装载机故障诊断与维修》、《WPS焊接技术》等15部教材。近年来校企合作开发了企业核心文化系列和专业技能系列2个课程群,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潍坊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完成和申报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SWECD团队获国家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

五、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自2008年以来,已有高职机电类相关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省级大赛奖励70余项。毕业生100%获双证,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37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4项,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全国数控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等。

第二章 校企“四合作”开展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院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了我院在办学、育人、就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一节 校企合作办学

自2008年以来,我院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正确指引下,通过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合作办学,成功地解决了机电类工科专业办学投入需求大、教学设备不足等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合作办学以来,卡特彼勒在我院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40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设有SWE、数控机械加工、焊接、装配、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和创造力七大培训模块的“SEM培训中心”。我院08级、09级、10级机电类专业学生已陆续在“SEM培训中心”接受SWE、焊接、装配、工程机械维修等相关技术培训。我院基于“SEM培训中心”与卡特彼勒在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研等方面已实现了深度共建:双方共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卡特彼勒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化课程开发与实践”获2009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桥式起重机不规则吊物架的研制”等12项课题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立项等。

第二节 校企合作育人

一、校企合作创新的“1211”人才培养模式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卡特彼勒15门企业课程(如:6Sigma/CPS推广/CPS绿带,TPM推广,人机工程学),与卡特彼勒培训中心专家成立专业建设委员,双方共同研讨创新的“1211” 模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为学生构建一个校企交互式学习平台;对学生实施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成立一个针对学生的由企业培训中心、学校教务处、二级办学单位组成的“三合一”的教学管理中心;建立一个对毕业生跟踪培训的机制。

二、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由学校专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训练由卡特彼勒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指导。如08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卡特彼勒特色班”授课模式:周一至周三由学校专职教师讲授基础理论课;周四至周五由卡特彼勒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在“SEM培训中心”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开展SWE、焊接、装配等实训指导。每学期约6~8周由卡特彼勒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在“SEM培训中心”对学生开展专业实训。

三、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

根据与卡特彼勒公司合作进行师资培训的相关协议规定,自2008年以来,我院已有4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接受卡特彼勒培训中心专家为期50天的卡特彼勒生产体系“SWE培训师”培训,并顺利取得“SWE trainer”资格;已有4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接受了卡特彼勒培训中心工程师的“工程机械维修师”培训;2010年12月,有4名教师接受卡特彼勒培训中心的焊接培训师培训;2011年3月,我院有6名老师接受卡特彼勒培训中心“数控机械加工培训师”培训。以后,我院所有机电类相关专业教师将接受卡特彼勒培训中心的相关技术培训,所有机电类专业教师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四、校企合作共助学生发展

卡特彼勒培训中心每年为机电类相关专业提供3.5万美元的奖学金,主要用于改善实验、实训条件、职业化培训课程开发和资助品学兼优学生。校企共同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有力地促进了我院学生的发展。

第三节 校企合作就业

在校企合作就业方面,我们主要根据企业需求组建“卡特彼勒特色班”,并实现了合作就业。如:2009年,根据卡特彼勒公司发展的需要,我院为卡特彼勒组建了104人的08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卡特彼勒特色班”,该班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共同教育管理,前两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全年在企业实习,在企业实习期间,所有相关培训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目前,该班84名学生在卡特彼勒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实习期间:40元/天生活补助,中午免费午餐,免费发放劳保用品);20名学生在卡特彼勒代理商“江苏利星行”和“北京威山”工作。2010年,我们继续为卡特彼勒组建了150人的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卡特彼勒特色班”。另外,卡特彼勒首家中国代理商江苏昆山利星行机械有限公司和北京威山机械有限公司等已提前预定我院10级机电类相关专业学生。我们与卡特彼勒的合作就业已全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四节 校企合作发展

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如:我院向卡特彼勒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得该公司的许多新上项目(如压路机制造项目、桥箱制造项目等)得以顺利开展,并稳步推进。同时,合作使得我院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机电类相关专业在校生已达2000多人,且育人质量大幅提升:2008年,在教育部组织的ITAT技能大赛中,我院取得AutoCAD机械设计全国一等奖;2009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取得高职组全国一等奖;机电类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在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校企合作促进了双方又好又快地发展。

虽然我们校企“四合作”开展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其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水平还有距离,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创新,不断实践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力争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三章 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与卡特彼勒山工共创“4+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决定》及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机遇与挑战共存,发展与创新并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的研究在我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院也趁此机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与卡特彼勒山工共同创新适应企业发展、高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校企教学模式。

第一节 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2008年8月,潍坊教育学院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正式举行校企合作签字仪式。双方开始在专业共建、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特别是在专业教学方面,针对企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山工培训中心共设置了SWE、焊接、装配、机械加工、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和创造力七大培训模块。2010年3月,该培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逐步展开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和实训。同时,双方还在专业共建、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特别是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双方探索并实践了“4+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第二节 创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

我院与卡特彼勒山工共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具有如下重大意义。

一、可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提前带入课堂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最显著之处就是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走进课堂,他们会将企业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入课堂,如企业课程:6σ(6Sigma),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就会了解6σ的含义及意义,也就会在以后的企业顶岗实习及就业后了解到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的重要性,学生就会更加了解企业大力推广6σ管理理念、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可实现“课堂”与“企业”同步

将企业最需要的“维修技能”、“营销技巧”、“管理能力”、“非专业素质”等纳入到“职业化”课程教学中,根据企业和市场变化动态设计课程内容,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三、可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育人才,有效解决学校技能型师资、设备相对短缺问题

以学校为主,吸纳企业培训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发教育资源,实现“教室”、“实训车间”、“车间”三位一体,使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四、可贴近生产实际,以真实的企业工作项目为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分析该岗位所应具有的技能和知识,将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进行有效衔接,在教学内容上及时反映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等,并注意吸收在实际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经验知识和技巧;注重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通识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就业,并能适应岗位的迁移。

五、可解决部分高职教材偏重学科和理论知识而忽视岗位和技能要求问题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可利用校企共同开发的工作过程化教材,将企业的用人要求融入学校的教学内容里面。

第三节 与卡特彼勒山工共创“4+1”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模式具体实践

一、探索阶段

2008年,我们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正确指引下,通过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合作办学,成功地解决了机电类工科专业办学投入需求大、教学设备不足等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合作办学以来,卡特彼勒在我院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40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设有SWE、数控机械加工、焊接、装配、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和创造力七大培训模块的“SEM培训中心”。我院也开始与卡特彼勒在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研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特别是教学方面,双方都在探索如何采用更有效更合适的方式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如何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熟悉并掌握卡特彼勒山工的生产规律、设备和技术等,毕业后就能立即参加生产实践。纵观高职教育发展,结合校企合作力度,我院与卡特彼勒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将生产环境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校就能直接获取企业的实践经验,通过企业参与授课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性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尤其是实现“课堂”与“企业”同步,企业工程师进课堂授课,以卡特彼勒山工的生产任务引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内直接展现真实的工作环境等环节,逐步开始与卡特彼勒山工共同创建“4+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二、创建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卡特彼勒山工也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来,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为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为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大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我院与卡特彼勒山工开始探索并创建“4+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4+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每周在校学习五天,前四天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由我院专业教师和卡特彼勒山工高级工程师讲授;第五天为实训学习,主要由卡特彼勒高级工程师在“SEM培训中心”对学生开展实训指导。我院与卡特彼勒培训中心专家成立专业建设委员,双方共同研讨创建“4+1”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一个校企交互式学习平台;对学生实施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培养,并将该教学模式加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展实施。

三、实施阶段

(1)2007年,我院派驻了一线教师到卡特彼勒山工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形成调研资料,回校后由我院教师及外聘教育专家和卡特彼勒山工工程师共同讨论论证,形成理论材料,然后召开往届毕业生经验交流会,听取学生在职在岗的技能要求及对在校教育情况用于岗位需求的反馈,形成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调研材料,开始制定“4+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2)2008年,我院根据卡特彼勒山工调研材料,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4+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具体方案实施过程为:基础理论知识由学校专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训练由卡特彼勒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指导。如08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卡特彼勒特色班”的授课模式:前四天为理论学习,即周一至周三由学校专职教师讲授基础理论课;周四由卡特彼勒山工的高级工程师讲授15门左右的企业课程,如:6Sigma/CPS推广/CPS绿带、TPM推广、人机工程学等;周五由卡特彼勒高级工程师在“SEM培训中心”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开展SWE、焊接、装配等实训指导。每学期约6~8周时间由卡特彼勒高级工程师在“SEM培训中心”对学生开展专业实训。

(3)2008年5月,我院06级35名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学生再次进驻卡特彼勒山工进行企业课程学习。35名参加企业课程培训的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在卡特彼勒山工、山工代理商等处发挥着重要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