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法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2:29:3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少林,刘正梅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兵法全书

中国兵法全书试读:

前言

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因为要获得更大的生空间和更多的物质财富,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掠夺和侵略,无论是黄帝大战蚩尤还是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都是为了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也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就有了诡诈奇谋的军事谋略,当然这样坦然说出这个观点的是孙子,之前人们还有“礼”这个遮羞布来掩饰自己的欲望。而孙子更理性的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也就使得他所著的《

孙子兵法

》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孙子兵法

》成书于2500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早了2300年。

战争对于军事家是一种艺术,对一个国君来说可就是生死之事。

正是因为军事家为了自己的理想,国君为了自己的生命,这两者结合才产生了无数的奇谋妙策,并且用文字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军事上的无价之宝。

这些兵书是用血肉换来的经验,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让历史上那些战争除了血腥还有一种理性的悲壮的美。这些兵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伟大的将帅,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流传到国外,为国外的军事家、政治家所推崇。它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尤其是我们的《孙子》等一些著名的军事著作,以其博大精深的军事学说、卓绝超世的奇谋伟略,质朴幽邃的哲理,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喜爱,这些兵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本书精选了历史上有名的十部兵书,进行了详解,并在《孙子》、《三十六计》、《吴子》、《孙膑兵法》每篇后面配有战争故事,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书中谋略。

而在其他的几部兵书每篇后面也配有历代军事著作的选文,使读者更能了解过去的思想者对这些兵书的认识,也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孙武,字长卿,是春秋末期齐国人,是原陈国公子完之后。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完逃奔齐国,被齐桓公任为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的“工正”。陈完后改称田完。齐景公时,田完的第四代孙田桓子已是齐国大夫,并以这一身份与公室争权收买人身,采用大斗借粮、小斗收进的方式,使百姓“归之如流水”。到了田完的五世孙田书时,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孙姓,并赏乐安城为封邑。田书就是孙武的祖父。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就逃到了吴国,并由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吴王为试其统兵能力则“试以妇人”,让孙武教练一百八十位美女。孙武将这一百八十位美女分为两队,让吴王的两位宠姬为两队的队长。在操练队形时,孙武两次“三令五申”演练要求,可这两位美人队长大笑而不守法纪,孙武则斩杀了这两位吴王的宠姬。虽有吴王力保,但孙武以“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执行了军法。但也因此使吴王知其善用兵而拜为将军。后来孙武佐吴王,向西攻破强楚,一直打到了楚的都城郢;北震齐晋,使吴国成为当时的大国,而他本人也扬名天下。《尉缭子·制谈》载:“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这就可见孙武用兵艺术的高妙。

孙子以其所著的《兵法》十三篇而被后世尊为兵圣,而这部兵书也被后世尊为兵经。这部兵法书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专著。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及之前的战争经验,在论述战争的本质及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关系的同时又揭示了普遍的战争规律。在孙子的著作中不仅仅是计谋与争战,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内容和其中的一些应用价值,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而且到了现代,依旧被应用到没有硝烟的战争——经济竞争中。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是一部心理学著作。一部管理学的著作。

始计第一

本篇主旨

本篇并不涉及具体的计谋,它是总领全书的纲。它阐述了军家所应关注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法则。本篇的叙述可以说是一种基本的军事思想,这种思想贯穿着全书的各个篇章之中。本章可以当作军事院校的必修课。它讲述了军事对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性,指出它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根本大事。本篇提出了一个统帅所要注意的五个重要的事项。一为道(顺乎民心的治国方法),二为天(天时),三为地(地利),四为将(将领),五为法(治军的法令)这五者可以说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要素。如果作为一个统帅在战斗打响前对自己所处的状况没有深入的了解,那等待他的不仅是失败,而且还有耻辱,如果在失败之前没有明智的死掉的话。

文中着重强调了用兵要因地制宜,灵活的运用诡计,所谓兵不厌诈,一切都应是为目的服务,战争的目的就胜利。最后强调的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原文

孙子曰:

兵者1,国之大事,死生之地2,存亡之道3,不可不察也。

故经4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5。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6。

道者,令民与上7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8也。凡此五者,将莫9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10?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11;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12之。计利13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14,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15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16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17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竞于算乎!吾于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1、兵者:兵士、兵器。这里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央祀与戎。”张预注:国之安危在兵,故讲武练兵,实先务也。

2、地:地形,地势,地域。这里引申为领域。贾林注:“地,犹所也。亦谓陈师振旅战阵之地,得其利则生,失其利则死,故曰死生之地。”

3、道:道理。贾林注:“道者,权机立胜之道,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曰:不可不察也。”

4、经:分析研究。

5、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通较,比较。计,此处指下文所说的“主孰有道”等七事。索,探索。贾林注:“校量彼我之计谋,搜索两军之情实,则长短可知,胜负易见。”

6、法:法令,制度。

7、上:上级,这里指代君主。本句的意思是,要使民众与君主的意愿相一致。张预注:“以恩信道义抚众,则三军一心,乐为上用。”

8、曲制、官道、主用:曲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官道,各级将吏的统辖管理制度。主用,关于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梅尧臣注:“曲制,部曲队伍分画必有制也。官道,裨校道统率必有道也。主用,主军之资粮万物必有用度也。”

9、莫:没有。张预注:“以上五事,人人同闻,但深晓变极之理则胜,不然则败。

10、练:训练有素。

11、将听吾计句: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就能取得胜利,我就留下来。“将“另一解释是用作名词,即将领之意。

12、去:离开。

13、计利:分析双方的利害条件。杜牧注:“计算利害是军事的根本。”

14、势者:有利的形势。

15、诡道:计谋与方法,诡,诡诈。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16、挠:挑逗,挑衅。张预注:“彼性刚忿,则辱之怒,志气挠惑,则不谋而轻进。”

17、庙算:庙堂。张预注:“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

译文

孙子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因此不能不深入的加以研究与考察。所以作为掌握国家命运的军事家们必须从五件事上来深入的研究比较和谋划。

第一件就是道,所谓的道就是能让人民和君主同心同德的治国方针和政策,有了顺乎民心的治国方针和策略,那就可以让老百姓为了自己的国家出生入死,而不畏惧任何的危险。

第二件就天时,用兵时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天气情况,看当时的状况是阴还是晴,是冷还是热,这是天气对作战的影响,看这些情况对我军作战有什么利弊。

第三件就是地势,就是看所处之地离敌人是远还是,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是宽阔还是狭窄,这些可是关系到生死的条件。

第四件就是将了,所谓将就是指统率三军的将领土完整是否具备足够的智谋,赏罚是否有信,是否怀仁爱人,是否勇敢果断身先士卒,治军是否严明。

第五件就是法,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编制、法令及对各级主管官员的任用和职责的明确划分,并且要保障军需的供给。

以上这五种情况,作为三军之首领者没有不深入了解与研究的,全面了解了这些情况作战就会胜利,反之则会失败。故一定会多方谋划深入了解,对敌我双方的要深入的比较,哪一方的政治比较清明,治国之策更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天时地利谁更占有优势?军队的法令哪方得到了更好的有效的执行?哪方的士兵更强壮,训练更有素,赏罚更严明?只有了解了这些也就知道哪一方会赢得胜利了。

如果主帅听从我的计谋并应用到实战中去,就一定会取得胜利,那我就会留下来;如果不听我的计谋那打起仗来就会失败,那我还是赶紧离开的好。

分析谋划双方的利害得失,意见如果已被采纳,这就已形成一种有利的形势,这是有助于实现军事目的的外在条件。而所谓的有利的形势就是在有利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而形成的。也就是人为的。所谓用兵之道也就是诡诈之道。如果自己这方的军事力量很强那就要装出能力不够而不想行动的样子。如果想要攻打敌人的近处,那就伪装成要攻打他们远处的样子;如果要攻打他们的远处那就要装作要攻打他们近处的样子。要用小的利益的诱饵去迷惑敌人,乘他们混乱之时去攻取他们。对实力雄厚的敌人要有充分的应战准备。对战斗力强的敌军要暂时避开他们的锋芒,而对于易怒冲动的敌军就设法激怒他,使他失去理智,而对于胆小谨慎的敌人就要使他们骄傲轻敌,丧失警惕。而对于休息充分,精力充沛的敌人,就要设法使他们疲惫;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就要离间他们。要在敌人没有准备时就发起进攻,使我军的进攻出乎敌方的意料。所有这一切都是为将的用兵取胜之道,而这些又都是因时因地灵活运用的,是无法作预先的规定的。

用兵打仗之前,在庙堂之上谋划得周密,则胜利的机会就多,而在庙堂之上就已感觉胜算不大那是因为谋划不完备。可以说谋划得多胜利机会就会大,谋算得少,胜利的机会就小,何况那些没有经过谋划就开始的战事呢。我们只要在战争双方的事先的谋划准备工作中就可以预知谁胜谁负了。

故事论述

话说吴王阖闾任孙武、伍子胥治国安邦,吴国迅速崛起柏举之战大败楚国,攻入楚国都城郢,威震华夏,而地处浙北的越国在楚国的扶植下也强大起来,这样吴越两国又开始了长期的争战。公元前勾践继位为越王,吴国率军攻越,吴军大败,吴王阖闾身死,子夫差立。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得知夫差正积极扩军准备攻越的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教训一下夫差。大臣范蠡以为不可,勾践过去能打败阖闾,那是因为越军是正义之师,进行的是卫国战争,而现在攻吴,师出无名,而这时的吴人却是为报君仇与国耻一定会奋勇决战的,那越军就很难取胜了。勾践不听一意孤行,结果大败退守会稽山。眼看越国已临灭国之灾,这时的范蠡又给勾践出主意,干脆忍辱求和。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商人祖师的范蠡确实是能谋算,因为无论是经商还是治国都是以最后的成功为目的。这时的勾践也只能依计行事了,于是就派文种去面见夫差请和,同时又派人用金银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喜否),让他在吴王面前从中斡旋,这也可以看出范蠡作为一个有经济头脑的谋士,知道金钱对人的诱惑力,这样吴国的太宰就被收买了。文种就对夫差说:“请大王您不要灭了越国,我国愿为吴国的附庸国,我们愿意年年进贡,若您不许,我们国家的百姓就会齐心协力的与吴血战到底,到时也只能落得个两败俱伤。”而这时伯(喜否)也在旁边说好话,并说越已臣服,何必斩尽杀绝,北上与齐争雄以称霸中原才是首要目标。夫差被说动了。但伍子胥直谏恳请灭越,并指出越卑辞厚礼背后隐藏的是灭吴的野心,万不能答应求和。但这时夫差已无心再战,而伍子胥作为前朝老臣怎能不苦谏,这令夫差很烦,加之太宰忌伍子胥说其收受贿赂则又在旁中伤其目无君主,这个倒霉的夫差竟让伍子胥自裁了。可以说伍子胥的死也就标志着吴的灭亡。真不知当时的夫差是怎么想的,勾践可是杀父之仇人,他怎么能饶恕他呢。难道他当时只是想让勾践体味更大的屈辱?

于是就撤兵回国了,这可以说是给了越国喘息之机,而勾践下罪己诏,委国政于大夫文种,由范蠡陪着去给吴王当奴仆去了。这时的勾践真可谓是忍辱负重,为夫差驾车养马,卑言慎行,甚至尝夫差的粪便来表其忠心,终于他得到了夫差的信任,也可以说是麻痹了夫差,竟被放回国了。这个可怜的夫差可能没想到勾践所得羞辱最后都变成了他颈项上的剑。归国后,勾践立誓要灭吴,让文种治政,范蠡整军,而自己食不加肉,衣不重彩,又给吴国送去绝色美女西施、郑旦。实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强国计划。减轻刑罚、赋税,鼓励开荒种地,十年没有征收赋税,百姓家都有了三年的余粮。勾践“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的政策,得到了人的拥护。也就是做到了“主有道”,君民关系情同父子。,这也可以说是勾践为自己收买了一个生死军。这时他还给夫差送上大量的礼物,以表臣服之心,使吴国对其失去戒心。而且为了破坏吴国的经济大量高价收购吴国粮食,造成吴国的粮食短缺。这里我们是不是又看到范蠡的影子了呢。可以说吴国真正是为范蠡所灭。这是一个真正看透人性,识得利害的人。

再来看看夫差,越国励精图治之时,他却纵情声色,穷兵黩武,民不聊生。公元前484年,他得知北面强国的国君齐景公死,便倾兵北上伐齐,当大败齐师后则认为称霸中原的时机已到,就于前482年7月7日约诸侯会盟黄池,而太子支提醒他当心勾践会趁机乘虚而入,而这时的夫差哪里还听得进去这话,于是率精兵3万北进在原。

这时的勾践已是羽翼丰满,听说夫差北上,姑苏城只有1万老弱之兵守城,认为灭吴雪耻的时机终于到了。公元前482年,勾践调集越军4.9万人兵分两路,一路由范蠡率领由海路入淮河,切断夫差归路;一路由畴无余等为先锋,自己率主力继后。从陆路直捣姑苏。吴太子支率兵到泓上阻击越军,他感到兵力不足,主张坚守待援。但吴将弥庸擅自率5000人出击,击败畴无余部,于是轻敌,防范松懈。后勾践主力抵达,对吴发起猛攻,越攻克姑苏,太子支被俘。时吴王夫差正在与晋定公争霸主之位,僵持间得知吴都沦陷,夫差为封锁消息,七次杀死信使。又威胁晋让步,勉强做了霸主,而后日夜兼程回国。而这时姑苏已失守,吴军已是怨声载道,夫差感觉反击越军没有把握,就派人向越求和。勾践借此摆脱了臣属地位,但灭吴实力还不足,于是就接受和议,撤军回国。勾践利用缴获的吴国的财物充实本国,国力已强过吴国。

可能上天真的是要亡吴吧,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了空前的饥荒,勾践认为灭吴的时机已成熟,于是举兵伐吴。3月,进至笠泽,夫差忙率姑苏全部军队迎战,两军隔水对阵。色践命左右军卒隐于江中,半夜时鸣鼓呐喊,假装要攻击。夫差误认为越军兵分两路渡江进攻,即令大军一分为二,左右分军迎敌。勾践乘机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向吴军因调兵往左右而亦得空虚薄弱的中间部位发起突袭。夫差军溃败下来,勾践率军步步紧逼,使得夫差退守姑苏城。因姑苏城池坚固,越军一时不能攻破,勾践决定长期围困,这样一困就是三年,使吴军粮绝。这时的越军才发动进攻,占领了姑苏城,而夫差逃到了姑苏台,这时他又向勾践求和,但勾践怎么会犯夫差曾犯的错误。夫差最后的话是:“吾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于是自杀了。好像他最后还保留了一个王族的尊严。后来勾践把那个不忠的太宰(喜否)给杀了。这里要提一下,范蠡在助越灭吴后就归隐江湖了,并在齐国给文种信让其离开勾践,但文种不听最终为勾践所杀。

这是春秋时代最后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在《孙子兵法》系统论述下的用计最多的一场战争,一开始就说到阖闾的死,因为他当时对越的战争可以说是一场不义之战,这就免不了失败的下场,而阖闾在这一战中也失去了性命,临终他对夫差说:“尔而忘勾践杀汝父乎?”夫差对曰:“不敢!”于是用了三年时间就把勾践逼得跑到了会稽山,最终不得不和。从这里看出夫差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而对于《礼记》中对孝子的要求“父之仇弗与共戴天”之完成可以说是尽了全力,不然怎能在三年就把勾践逼到绝路上了呢?

夫差落得个自杀的结果完全是他不听伍子胥之言,竟留下了勾践的命,让他作一附属国的国君,这等于是给了勾践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这样做是不是也有其先祖遗风,因他是周之后人,而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也是留商之子孙为“兴灭国,继绝世”,但那时的周之所以要留商之王族是因为这个民族掌握着自己所没有的文化知识,可这时的夫差不彻底灭掉越国不等于是在替自己挖坟墓吗?而他也不了解勾践身边人的情况,勾践身边有范蠡、文种,这两人可谓是足智多谋,忠义之士。范蠡在让勾践屈辱求和之时,自己也随主子一起去吴国为奴,如果夫差足够聪明,他就应该考虑到这个誓死为主的人的潜在危险。可能他到死也没醒悟他最后是死在了谁的手里。就是文种给勾践设计的复国计划,但有些计划更可能是范蠡所设计,但范蠡更看重金钱所以把智慧之名送与了文种,可能范蠡早有功成身退之意。这个复国计划为九术:“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财币以以其君;三曰贵籴粟稿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以疲其力;六曰贵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利器;九曰坚甲利兵以承其弊。”从这个计划可以看出全部是一个生意人的思维方式,这也只能是范蠡的计谋,但他只所以会让文种去说与勾践,可能就是防着最后也会为勾践所杀吧。

这一战争中也使用了美人计,后来人们把西施的作用给夸大的了,其实在《史记》并没有特别提到西施的作用,在《吴太伯世家》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是夫差的权力欲把他给毁了。而他最不应该的是在饶恕勾践存其社稷之后还让他蒙受那样的羞辱,这也是给他后来的死埋下了祸根。而后来的勾践是与民如父子兄弟,法纪严明,避实就虚最终一举灭吴。

名家论战

虎钤经·困敌

敌有谋臣,以间疏之;敌有积聚,细人焚之;敌有种植,欺而刈之;敌有民人,强而虏之。阴赂敌之密人,使进敌美女以惑其意,献良犬骏马以荡其心,多方以误之。迨其外困而内惑,则国事懈矣。然后举兵伐之,可不劳而功立矣。善用兵者,常谋困敌。敌困则我逸矣,以逸击困,尚何敌之不克哉!

作战第二

本章主旨

本篇主要阐述了军队已经进入实战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在两军作战中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要打持久战,那样会消耗掉大量的兵力与财力。如果打远征消耗战如不能迅速取胜,那对于作战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一个将军一定要考虑到在作战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要考虑实战斗中的不利因素,要把凡事作最坏的打算而向最好的方向努力。一个肩负重任的将军可以说掌握着这个国家百姓的命运,而国家社稷也是托付给他了。所以他应该尽可能的保证老百姓的物质和生命的安全,而这一切只能在作战迅速取胜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孙子在这一篇主要不是设计什么战术,而是让作战者要全面考虑战事的准备工作。也要考虑到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战争在没有取得胜利时其破坏力是巨大的,也只有迅速的结束战争才会对国家有力。从作战的实际运作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他在《计篇》中所说的“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之具体内容这可以也是其第一篇《计篇》的具体说明。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1,革车千乘2,带甲3十万,千里馈粮4。则内外之费5,宾客之用6,胶漆之材7,车甲之奉8,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9。

其用战也胜10,久则钝兵挫锐11,攻城则力屈12,久暴师则国用不足13。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14,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15。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16。善用兵者,役不再籍17,粮不三载18,取用于国19,因粮于敌20,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21,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22,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23。力屈、财殚,中原24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25马,甲胄矢弓,戟盾蔽橹26,丘牛27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28,食敌一钟29,当吾二十钟;萁秆30一石31,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32;取敌之利者,货也33。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34。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35,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36。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

1、驰车千驷:驰车,古代作战用的一种大型战车,又叫攻车或轻车。千驷,我国古代战车,每辆骨四匹驾车,故曰驷,即千乘。

2、革车:古时作战用的一种辎重车。由皮革缦其轮,所以叫革车,也叫守车。

3、带甲:古代的戎衣多用皮革或金属物质做成,所以叫甲或甲胄。带甲即是穿着戎装。

4、千里馈粮:千里,泛指路途远。馈粮,运送粮食。

5、内外之费:国内外的各种费用。

6、宾客之用:各诸侯国交往的费用。

7、胶漆之材:胶漆,制作和修理弓箭甲盾的物资,这里泛指修造作战器具所需的各种物资。

8、车甲之奉:战车及铠甲的保养费用。奉,费用、花费。

9、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举,出动,梅尧臣注:“举师十万,馈粮千里,日费如久,师久之戒也。”本句意为十万之兵师可以发动进攻了。

10、其用战也胜:意为大规模动用兵力的情况下,作战则要求速胜。

11、久则钝兵挫锐:钝兵,即使兵钝;挫锐,即使锐挫。本句意为作战持久则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贾林注:“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兵贵全胜,钝兵挫锐,士伤马疲则屈。”

12、攻城则力屈:屈,竭尽,耗尽。张预注:“千里攻城,力必困屈。”意为进攻城池就会使兵力耗尽。

13、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暴,通曝,露。孟氏注:“久暴师露众千里之外,则军国费用不足相供。”本句意为长期使军队在外就会造成国家供应的困难。

14、则诸侯乘其弊而起:弊,疲惫,薄弱。这句的意思是别的诸侯国就会趁国家疲于争战的时候前来攻打进攻。

15、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速,迅速。巧,灵巧。本句意谓只听说用兵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为求用巧技而长期拖延的。杜枚注:“攻取之间,虽拙于机智,然以神速为上,盖无劳师费财钝兵之患,则为巧矣。”

16、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本句意谓不能完全明了用兵的好处。

17、役不再籍:役,兵役。再,两次。籍,户籍、名册。本句意即征集兵役不用两次。张预注:“籍,谓调兵之符籍,故汉制有尺籍伍符。言一举则胜,不可再籍兵役于国也。”

18、粮不三载:三载,指多次运送。意谓粮草不用多次运送。曹操注:“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

19、取用于国: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张预注:“器用取于国者,以物轻而易致也。”

20、因粮于敌:因,依靠。意谓军需粮草在敌国境内就地征发。何延锡注:“兵出境钞聚掠野,至于克敌拔城,得其储积也。”

21、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乏皆因军需物资的长途运输。

22、近师者贵卖:贵卖,物价上涨。本句意为离军队近的地方物价会上涨。贾林注:“师徒所聚,物皆暴贵,人贪非常之利,竭财物以卖之。初虽获利殊多,终当力疲货竭。”

23、丘役:丘,古代地亩面积单位,作为征收赋税徭役的计算单位。丘役,军赋。《司马法》注:“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24、中原:指国内。

25、罢:通疲。

26、戟盾蔽橹:戟,具有戈与矛两种功能的兵器。蔽橹,蔽,古代战车用以遮蔽风雨的车蔽。橹,古代作战用的一种大盾。

27、丘牛:丘役中征发的大牛。

28、故智将务食于敌:务,一定、尽力。车句意为聪明的将帅力求在敌国就地取粮。

29、钟:古时容量单位,一钟相当于六十四斗。

30、萁秆:牲畜饲料,

31、石:古重量单位,一石相当于一百二十斤。

32、故杀敌者,怒也:怒,这里指士气。意为杀敌主要靠的是一种士气。

33、取敌之利者,货也:杜牧注:“使士见取敌之利者,货财也。谓得敌之货财,必以赏之,使人皆有欲,各自为战。”意为夺取敌人的资财,必须以财货奖赏将士。

34、更其旌旗:夺取敌军的车辆并换上我军的旗帜。

35、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杂,搀杂、混合。乘,驾驭、使用。善,优待。本句意为把缴获的车辆与我军的车辆混而用之,对俘虏要优待而为我所用。

36、司命:《楚辞·九歌·大司命》:“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这里意为命运的主宰者。

译文

孙子说:说到用兵作战之法,一定是要动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兵士十万之众,要有运送粮草于千里之外的准备。而国内国外的费用,各诸侯国交往的花销,补充修理器械的胶漆之材,供给车辆铠甲的保养等,每天都可以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十万大军才可出动。

说到用兵作战则贵在速胜,如果作战旷日持久则会使兵士疲惫,而士气也会受挫。这样攻城已是力不从心,会慢慢耗尽兵力,也就没有了胜算的把握。而一个国家如果长期有军队在外作战就会造成国家的财政困难。

而一个国家的兵士过于疲惫士气不振,无论兵力还是财货都消耗殆尽,那另外的诸侯国就会乘其国势衰微之际而侵犯它,这时即使有多谋之士,也回天乏力了。

所以,在用兵上,只听说有用兵宁拙而求速胜的情况,却没见过为讲求技巧而久拖不决的。用兵旷日持久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况却最从来没听说过。所以如果不知用兵之危害的人,就没办法来知道如何用兵会得到最大的利益。

善于用兵的人,征兵不会征集两次,粮草也不会在国内多次调集。在战争中,他们只从本国取用武器,而粮草给养就会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用的粮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国家会因为要供应远征军的需求而贫困。物资的大量远调就会使百姓穷困。而靠近军队的地方物价就会大幅上涨,这样国库就会枯竭。而老百姓又因物价上涨而大量抛售物品,可国库无银就会向老百姓征收赋税。于是人力耗尽,财力枯竭,使整个国家十室九空。而对老百姓来说战争给他们的负担会耗去其收入的十分之七;而对于国家来说,为修战车,供养战马,制备甲胄弓矢,各种长矛盾牌,就会耗去国家财政的十之六七。

所以,一个聪明的将帅总是务求在敌国境内筹集粮草。因为消耗敌国1钟粮食就等于是从本国运送了20钟粮食,消耗敌国1石草料,就等于是从本国运送了20石草料。

而要想使战士们英勇杀敌,就一定要激发起他们的斗志,要想让士卒勇于夺取敌军的物资,就一定要给予物质奖励。在车战中,凡夺取敌方战车10辆以上的,应奖赏首先夺取战车的人,并一定要换上自己军队的旗子,然后混合编入本军战车的行列。同时还要善待俘虏,保证他们的生活供给。这样做,才能既战胜敌人,又增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万不可旷日持久。所以说一个懂得用兵打仗的将领,就是百姓命运的掌控者,也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故事论述

秦始皇曾挫败匈奴族的而下,但楚汉战争时,匈奴乘机进入河套以南,冒顿单于当时势力正盛,刘邦建汉后曾攻伐之,被围困于白登。这之后汉朝对匈奴采取“和余”政策并积极防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武帝时国力达到了鼎盛,于是就为反击匈奴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公元前121年,匈奴犄兵万余攻入上谷,同年3月,汉武帝刘彻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翻过了乌鞘岭,进击河西地区的匈奴。霍去病采用突然袭击而后连续进击的战术,长驱直入,马进匈奴修濮部落;又渡过狐奴河,转战六天,连破匈奴五小王国,降服者赦之,反抗者杀之。匈奴军措不及防,向北退走。

霍去病知道大军长途跋涉而来,宜速战速决。于是不敢逗留,即刻率军翻过焉支山(今甘肃大黄山),向西北急驰千余里以寻匈奴主力决战。在皋兰山下与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军队相遇,两军展开一场恶战,汉军,汉军可是挟余威而来,是愈战愈勇。而匈奴军却已是败兵迎战,士气就已输了,更是阵脚大乱,对于与霍去病军队相遇就像是上草遇上了严霜,根本就没有招架的能力。两个匈奴王自知不敌,便下令匈奴军后退,但汉军却步步紧逼使其军队在败逃中却自伤惨重。逃跑的兵士在逃亡的时候践踏严重,这又给了汉军屠杀他们的机会。这一战匈奴损伤惨重,被斩首的就有8900余人,浑邪王子、相国、都尉等多人被俘,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也被汉军缴获。霍去病自敦煌凯旋班师。回到了长安,汉武帝亲自出城迎接,加封2200户。这一年霍去病理二十岁。

汉武帝此次派霍去病征匈奴的初衷本是要试探一下霍去病的军事能力,不曾想霍去病竟是如此的骁勇善战,一举击溃河西匈奴。武帝感谢上天又赐给他一个比那青还优秀的大将。其实卫青能如此用兵可以也有遗传因素在里面,因为他是卫青的外甥。而卫青则是武帝的小舅子,而作为外戚,这样舍身卫国也可以说是为了自家而战。而他们频频被派到边关可能也不仅仅是因为善用兵吧。

借着这次胜利的东风,同年夏天,武帝再次派霍去病统军北击匈奴,为了防止东北方向的匈奴每次机进攻,他又派李广,张骞率军出右北平,攻打匈奴以配合霍去病主力军的行动。匈奴伊稚斜单于闻知亦不甘示弱,他亲率大军侵入代郡、雁门。霍去病自宁武渡河翻贺兰山后至居延海,然后转兵南下至小月氏(今酒泉)陈兵张掖,挺进2000里至祁连山一带,迂回到河西走廊北面敌人的后方,而后以秋风扫落叶这势率部对匈奴发起猛攻,大破匈奴主力军。

河西之战的胜利主要在于当时的西汉国力已是十分雄厚,当时的刘氏政权经过了五代人的巩固,而文景二帝又大力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到了武帝时可以说只等向外扩张了。而这时那些不知死活的匈奴人还不知死活的来汉边境骚扰,他们还不知道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科技、文化上有了多大的进步,首先他们的兵器就可以说是落后汉人的,因为他们那里是没有冶炼工艺的。他们又不懂得作战技巧,只能靠了对草原大漠的熟悉占有一些优势。而当时的汉人的冶铁工艺已是相达发达了。这使得他们在兵器上就己输了一成。又因汉军的辎重装备又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最重要是小小年纪的霍去病竟知作战贵在神速,使善于在草原大漠作战的匈奴人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使匈奴逃向大漠深处,其生存之地年降水量只有15英寸。这也是他们再次冒犯中原的根本原因。他们知道中原地带的文物富饶,这怎能不令其心生羡慕。而汉人又不可能长期在大漠深处留守。到了公元前120年,匈奴又从右北平,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进犯汉境,杀掠千余人;还用汉降将赵信之计,欲把汉军引至漠北歼之。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震怒于匈奴在漠南、河西地遭受重创竟然是贼心不改,遂决定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经过充分的准备,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备统骑兵5万、4万及随军私人马匹、几十万步兵和转运者,分别从定襄、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发,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这也见出了汉对匈奴作战的不易,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地点,其实这时只要匈奴人躲起来,打消耗战就能拖垮汉军。而这时的匈奴人也确也是这样作的,“远其辎重,以精兵待于漠北”。这时卫青率精兵出塞,寻歼单于本部,同时令李广、赵食其从东南迂回策应。到漠北后见“单于陈兵而待”。到这里我们可以想如果这时的匈奴人躲起来而不是迎敌,那将是什么一种情况呢?卫青见找到了敌人,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将战车“自环为营”,以防匈奴骑兵突袭,又令5000骑兵进击匈奴。而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这次战斗可以说是十分的惨烈,从黎明一直战到黄昏。因为汉人本身并不善马上作战,这次的战斗中斩杀和俘虏匈奴人是1.9万人,那可知汉军的死亡也应是十分惨重的。在近日落时,突然又刮起大风,飞少走石,已是不辨敌我。而汉军当时因为后备力量雄厚,伊稚斜单于见不能一时取胜,就骑上一匹千里马,率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走了。

而这时的“飞将军”李广和赵食其在迂回截击匈奴的行程中却迷了路,于是就折回,这就使伊稚斜单于得以逃脱。卫青挥师挺进,在赵信的守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李广因迷路没有配合卫青围歼单于,对于卫青的催逼感到十分羞辱,于是拔剑自杀了。这可以也是一山不能存二虎吧。名丧敌人胆的飞将军没有死在匈奴的手里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下。

回过头来看少年无畏的霍去病,率兵从代郡出发,一路深入2000余里,凭借兵精马壮的优势,对匈奴左贤王发起猛烈攻击。霍去病身先士卒,而这时的左贤王已是垂暮之年,怎能会是他的对手,战不多时,就率亲信弃军而逃,匈奴大溃。霍去病即率众追击,一直追到狼居胥山,歼匈奴精锐,斩杀北车旨王,俘屯头王、韩王等三王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俘虏70443人,并封狼居胥。这样的战绩足以使他彪炳史册。

无论是河西之战还是漠北大捷,最主要的原因还因为强大的西汉国力,让远征军没有后顾之忧。而我们看每次的少数民族来犯也莫不是因为要获得更多生存空间和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也应了那句话如果你的邻居没饭吃那你就不应该有安宁。而每次战役的胜利都在于一个快字。本来汉军是不适宜沙漠草原作战的,但凭着雄厚的武器装备,迅速的作战计划,使得匈奴遭重创。如果这时匈奴的将领熟读孙子兵法,就不会和汉军作正面的交锋,他们完全可以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把作战时间与作战路线拉长,使汉军前锋疲惫,后援不到之时反攻,但他们没有这样做,那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了。

名家论战

草庐经略·将谋

三军之事,以多算胜少算,以有谋胜无谋。孔子言:“行三军”,亦曰“好谋而成。”故昔人论将之失者,不曰好谋无断,则曰议论多而成功少。斯言盖中兵家之膏肓矣!凡为将,攻不必取不苟出师,战不必胜不苟接刃。夫必胜必取而后接战者,即《孙子》所谓“胜兵先胜而后战”,言先得胜算也。岂知庸将,不料彼我之势,不决制敌之机,不设奇谲之变,不讲地形之利,统军而进,偶尔合战,亦偶尔分胜负,而将不能自主也哉!夫胜负之数,将不先定,安能为三军之司命?如果敌势方强,未可与角一朝之胜负,必坚守而不轻为一战。及其得机决策,则策胜如神矣。故敌不能诱,亦不能激。中诏让之,而不以为嫌;众人非之,而不为之转者,盖谋先定也。

谋攻第三

本篇主旨

本篇道重论述用兵打仗力求全胜的战略思想和策略。对如何取得全胜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计谋取胜,这里再次重申了用兵之法则是“诡道”,最好是能在不战的情况下就让敌人屈服。如果不能做到就要使用外交手段使对方做附庸,最糟糕的情况就是通过流血来占领对方的领土。而必须用兵的情况下那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本章就讲了一些实际的战术并且对三军统帅所应具备的知识与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当一个将帅拥有了文中所具有的能力之后那一个队军的胜利几乎是可以预测的。最重要的一点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原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1,破国次之2;全军为上3,破军次之;全旅为上4,破旅次之;全卒为上5,破卒次之;全伍为上6,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7,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8,其次伐交9,其次伐兵10,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11,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12,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13,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14,故兵不顿而利可全15,此谋攻之法也。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6,五则攻之17,倍则分之18,敌则能战之19,少则能逃之20,不若则能避之21。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22。

夫将者,国之辅也23。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24。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25: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26;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27。是谓乱军引胜28。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29,将能而君不御者胜30。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1;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1、全国为上:全,全部、完整。这句是迫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最是上策。

2、破国次之:破国,指攻破敌国。意为经过战争交锋攻破敌国的就要差一等。

3、全军为上:《司马法》:“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此句意,能使敌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

4、全旅为上:旅,春秋时以五百人为旅。此句意为使敌人整个旅降服为上策。

5、全卒为上:张预注:“百人为卒”。

6、全伍为上:伍,古代军队中的基本编制单位,五人为伍。何延锡注:“自军之伍,皆次序上下言之,此意以策略取之妙,不惟一军,至于一伍,不可不全。”

7、不战而屈人之兵:屈,使动法,使屈服、降服。本句意为不用经过交战而迫使敌军投降。

8、故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的用兵之法。伐,攻伐。伐谋,以谋略战胜敌人。本句意为用兵的最上乘之法是在谋略上战胜敌人。杜佑注:“敌方设谋,欲举众师,伐而抑之,是其上。故太公云: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也。”

9、其次伐交:交,外交。此句意为通过外交手段分化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联盟,以孤立敌人,但这是次一等的作法。

10、其次伐兵:也可以通过交战来战胜敌人。李筌注:“临敌对阵,兵之下也。”

11、修橹轒輼:修造盾牌及攻城用的兵车。

12、距堙:构筑用以攻城的小土山。张预注:“积土与城齐,使士卒上之,或观其虚实,或毁其楼橹,欲必取也。”

13、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指挥攻城的将领忿予焦躁,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攻城的云梯。蚁附,像蚂蚁一样附在上面。

14、必以全争于天下:一定要以全胜的谋略争得胜利。全,指以上所举的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

15、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通钝,受挫。利,利益。本句意为军队不会有大的损伤,而利益却能保全。

16、十则围之:在数量上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采取包围的战术。

17、五则攻之:有五倍的兵力就进攻。

18、倍则分之:分,分开。本句意为有一倍的兵力,应设法把敌军兵力分散。

19、敌则能战之:敌,匹敌。敌我双方兵力相等的情况就一定要设法来战胜他们。曹操注:“已与敌人众等善于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

20、少则能逃之:逃,摆脱。兵力数量上少于敌人时,要认法摆脱敌人。张预注:“彼众我寡,宜逃去之,勿与战。”

21、不若则能避之:不若,不如。本句意为实际力量不如敌人时,要避免与敌人交战。杜佑注:“强弱不敌,势不相若,则引军避之,待利而动。”

22、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敌,力量弱小的军队。坚,指坚守硬拼。大敌,力量强大的军队。擒,俘获。本句意为如果弱小的军队坚守硬拼,那就会被强大的军队所俘获。

23、夫将者,国之辅也:辅,辅木,用以增强车轮支力,引申为辅佐。本句意为将帅是国君的助手。

24、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周,周密。隙,缺失。本句意为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有疏漏缺失,国家就会危弱。

25、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作为国君对军队行动的危害有三种情况。

26、縻军:束缚军队。縻,束缚。

27、则诸侯之难至矣:难,这里指战乱。别的诸侯国就会乘机进犯。

28、乱军引胜:扰乱了自己的军队而使敌人胜利。

29、以虞待不虞者胜:虞,有准备。以有充分准备对付没有准备。

30、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御,制约、干预。意为使将帅充分发挥他的才能而君主不干预就可获胜。张预注:“将有智勇之能,则当任以责成功,不可从中御也。故曰:阃外之事,将军截之。”

3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危险。意为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那打起仗来就不会有危险。杜牧注:“以我之政料敌之政,以我之将料敌之将,以我之众料敌之众,以我之食料敌之食,以我之地料敌之地。较量已定,优劣短长皆先见,然后兵起,故有百战百胜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以能完整地占有敌国领土为上策,而经过交战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了,能使敌人的一军之众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对决而使对方降服就略逊一筹了。使敌人的一旅之众完全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武力使其屈服则为次等之策,使敌人的一“卒”之众完全降服为上策,而通过交战让其屈服则为次等。使敌人的一“伍”之众完整的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解决则为下策。也就是说在战争中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只有不动一兵一卒而使对方降服才是最好的。

所以,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以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就是用武力打败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方的城邑。。可以说攻打城邑是实在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修造攻城的大盾和大型战车、筹备攻城的器械,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用三个月才能完成。到时将帅又抑制不住焦躁和仇忿怒,驱使士卒如蚂蚁般爬梯攻城,可这时却是士卒伤亡三分之一,城却没有被攻下来,这就是攻城的不可取之处。

而一个善于用兵的人,却能不靠直接交战来使敌人屈服。夺人城邑在而不是靠强攻,使敌国灭亡却不是靠长久的作战。而是务求以全胜的战略来赢得天下。只有这样,军队才不会受重创,而胜利又可完全取得,这就是以谋略取胜的法则。

用兵的原则是,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它,兵力五倍于敌就进攻它,兵力两倍于敌就要设法分散它,若兵力与敌相等就要使计谋抗击它,兵力少于敌就要善于摆脱它,实力比敌人弱就要避免与其交战。如果一支弱小的军队不知死活的固守硬拼,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装饰帅就是国君的助手,辅助的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而辅佐有所缺失那国家就会衰弱。

而一个国君对军队行动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一为不了解军队不宜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宜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就是束缚了军队;二为不了解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预军队的行政,将士们就会困惑;三是不知道军队行动的权变,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们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困惑又有疑虑,就会招致别的诸侯国的进犯。这就是扰乱也自己而使敌人获胜。

如果想预见胜利可以依据下面五种情况: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可以获胜;懂得根据双方兵力多少而正确劫不同战术的,可能获胜;全军上下齐心协力的可以获胜。自己有充分的准备而来对付没有准备之敌的,可以获胜。将帅有才能而君主不加以牵制的可以获胜。这五条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即可百战百胜。如果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则会有时胜利有失败。如果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敌人那每次作战都会有危险。

故事论述

子贡姓端木赐,卫人,子贡是他的字。是孔子的弟子。这个人很会作生意。他这个人很是能言善辩,为他的这种能力孔子还总是教训他。但孔子认为他是宗庙之贵器。

当时齐国的田常想作乱,但又害怕忌惮国中的贤臣,就准备移兵伐鲁。当时的孔子是鲁国的太宰,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对他的弟子们说:“鲁国是我的祖国,我将生于斯逝于斯,现在国家有难,为什么没有人去为国效命呢?”孔子弟中最为勇敢的子路请命,孔子制止了他。另外两个弟子子张、子石,希望为国效命,孔子也没有答应。子贡要求去解决国家之危难,孔子答应了。

于是子贡就出发了,首先到了齐国,对田常说:“您进攻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一个不值得你去讨伐的国家,它的都城贫而不坚固,它的土地又窄又贫瘠,而他们的国家的君主愚昧又不懂得仁爱,大臣虚伪而无能,而这个国家的人又讨厌用兵作战,这些都是你不能伐它的原因。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之都城城墙又高又厚,土地宽广肥沃,兵坚刃利,士大夫贤而满腹的才学,国家武器精兵都在城中,又有精明之大夫守城,这才是容易讨伐的国家。田常忿然作色道:“您所说的难正是别人认为容易的,而您所认为容易的却是别人认为难的,你给我出这样的主意究竟是为什么?”子贡就回答说:“我听说担忧之事在国内者就应攻打强敌,而担忧之事在国外的就攻弱敌。今天大人您的忧虑之事是在国内。我听说您三次封赏而三次没有成功的事,这是大臣中不听的。今天您要攻占鲁国而扩大齐国的疆域,如果这次您打胜了,只会让齐君骄傲,如果真的攻占了鲁国那也只会让其他的大臣更加尊贵,而您却不会有什么功劳,而齐君就会对您日益疏远。这样您是上使国主骄傲,下使群臣放肆,而要想达到您自己的目的就很难了。如果君主骄横就会不尊重你,而臣骄就会相互争斗。假如您上与国君不亲,下又与大臣们争斗,那您在齐国立足就难了。所以说你不如去攻打吴国,攻吴不胜,那就会大量的兵士死掉,使大臣失去了兵力,这样您就是在庙堂之上没有强臣与您为敌,而下又无人能指责你的过错,而齐君治国也只能依靠您了。”田常一听很高兴的说:“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可是,我已把兵派到鲁国去,如果这时离开而去攻打吴国,那些大臣就会怀疑我,这将怎么办呢?”这时的子贡就说了:“您先按兵不动,让我先去吴国,让吴国来救鲁国而来和你对战,这时你不就可以和吴交火了吗?”田常就答应了子贡,这样子贡就跑到南方的吴国去见吴王去了。

从上面之一段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是鲁国的太宰而要为保护自己的国家而战。但他是一介儒生,他一生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人治丧相礼,但他又有帝王之梦,而鲁又是他的祖国,其祖坟也都在鲁,如果齐国的田常真是要打进来的话,那不仅仅是对鲁国不利,更因为齐国人对孔子的那一套不屑,更因为因其名贤为齐所忌会对其本身有伤害。这时孔子已是师名满天下,而他的众多弟子也大多在各国为官。

开始时子路想去解鲁国之围,孔子没有同意,这是因为子路不善言辞,而子张、子石也要去解围,孔子也没有答应,这是因为此二人是孔武有余而智谋不足。当子贡出来要求来解鲁国之围时,孔子就答应了,因为子贡不仅善言辞,而且还善经商,这也可以说是孔子知人善任,因为一个商人是最会晓人以利弊的,而子贡的财富又可以使其不会受辱于他人。

这样子贡就去游说田常让其放弃攻鲁,从上面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作为一个商人也作为一个谋臣所具有的智慧。因为一个商人绝不会让自己的努力而让别人得到好处,子贡可以说就是在这一点说动了想要作乱的田常,因为他的攻鲁可能让别人得利。其实这也是他作为一个鲁之臣民在为保全鲁国而使用的计谋。

接下来我们再看子贡跑到吴国是怎么说的。他对吴王说:“我听说,一个真正的王者是不会使一个国家彻底的灭绝了的,一个真正的霸主也绝对不会存有强敌,千钧之重加上一点点的份量就会偏移。今天作为万乘之国的齐国却想去占有小小的鲁国,这等于是和吴争霸主的地位,我私下里很是为王担心。况且您救了鲁国,是显仁德之名,而讨伐齐国却是有更大的利益。可以抚恤各弱小的诸侯,而诛杀残暴的齐国还可以使国势强大的晋国屈服,还有比这更大的好处吗?名誉上是为了救鲁国,其实却是困住了强大的齐国,这可是一个智者绝对不会犹疑的事。”这时吴王就说:“好是好,可是我曾和越国打仗并使勾践困于会稽山,并对其受辱,这时的越王正苦其心志养其子民要报复我。你先等我先讨伐越国之后再依你之计行事;”子贡一听心里可是暗暗着急,如果吴国不出兵那他的计策就不会成功,于是就说:“越的实力还不如鲁国,而吴国的国力并不比齐国强多少,如果这时大王您不攻齐而越,到时齐国就已占领鲁国了。而且一个真正的王者,尤其是大王您的先人周武王是以‘兴灭国,继绝世而扬名诸侯,如果这时您去讨伐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国,这可不是勇敢的行为。一个真正的勇者是不会躲避困难的,一个真正的仁者是不会迫使人到难堪的境地的,一个真正的智者是不会错过上天赐与他的大好时机的,一个真正的王者不使一个宗室灭绝,这才是真正的存在着道义。今天您保留越国而显示您的仁慈,救鲁伐齐,使晋国害怕吴的威力,这时各诸侯一定会来向您称臣,那您霸主的地位也就确立了。我知道大王您一定认为越国是您的后顾之忧,请让我代您出使越国。让他们出兵随你一起去讨伐齐国,这样越国的境内就没有军队了,就说这是他们作为一个臣属国应该做的。”于是吴王大悦,就让子贡出使越国。

从这一段中我们是不是发现了我们平常不曾发现的历史,原来吴国的灭亡不仅仅是范蠡和文种的计谋,这里竟然还有子贡的功劳。我们接下来看子贡是怎样一步步让吴国掉进他设的陷阱。

越王勾践听说名闻天下的孔子的弟子,鲁国的贤大夫来了,就远到郊外去迎接谦卑的问道:“我这样的蛮荒之国,大夫您何以屈尊大驾来这里呢?”子贡就说了:“我已说服吴王去伐齐救鲁,但他又害怕越国对他不利,就要先伐越。如果这样那就会很快灭掉越国的,而且你受辱于吴王而没有报仇之心,这实在是一笨人所为,而有报复之心而让人知道就不能成功了,而你还没有去做就让人知道了那实在是太危险了。这三者可一个想要举事之人的大患有。”这话一说,勾践看子贡并无恶意就再拜说:“我过去不知自己的实力而与吴国发生战争,并被困于会稽山,一想到这事我就会痛入骨髓,日夜不眠,口干舌燥,只想能和吴王相拼,哪怕是相残而死。”就问子贡有何计策。子贡说:“吴王残暴令群臣无法忍受,国家穷兵黩武,让兵士困乏,百姓怨恨他,大臣之间不和,而太宰(喜否)又是个只会讨吴王欢心而满足自己私利之人,这就是使国家衰微的治理方法。今天大王诚心的让您的军队去帮助吴国去讨伐齐国,给他珍贵的宝物让他高兴,用谦卑的语言来尊其礼,那他一定会出兵伐齐的。如果这一战吴王没有赢那就是大王您的福气,如果他战胜了,那他一定还会向晋国发兵,现在就让我代表您去出使晋国,让晋与齐一起去攻打吴国,那吴之力量就会很弱了。因为这时的吴国的精锐部队已全部用于对齐的作战,而辎重部队又全部困在晋地,而大王您只要去攻打其薄弱的国家,那吴一定会灭亡的。”越王勾践听了这个高兴,给了子贡好多钱,还有一把宝剑,两把长矛。子贡没要就离开了越国。这也看出当时的冶炼技术不是很发达,所以铁器还是很贵重的。

子贡回到吴国对吴王说:“我把大王的话传达给了越王,越王十分惶恐,说,我不幸过早的失去了先人而没人好好教育,使我不自量而获罪于吴国,赖于大王的赏赐,使我得以修礼而可以祭先王,这是到死都不会忘的恩情,我哪里敢有报仇之心呢?”又过了五天,越国又派大夫文种出使吴国说:“臣子勾践今听说大王您要兴正义之师,诛强救弱,伐齐而安抚周王室,请让我带上我境内的全部兵士三千人做先锋为大王您效力。又让我的小臣文种带着先人留下的珍宝,好剑良矛来祝大王出征成功。”吴王很高兴,就问子贡越王欲跟随他一起出征是否可以呢?子贡认为这是不可以的,让一个国家成为空城,而又让其君主跟随这是不义之举。可以接受他的钱,用他的兵士,但一定不要让他的国君跟随。这样吴王就放心的倾九郡之兵伐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