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经典民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3:03:44

点击下载

作者:胡元斌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最美经典民居

最美经典民居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和20世纪初期的逐渐成熟,一直延续至今。它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因其为福建客家人所建,因此又称“客家土楼”。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迁徙而来的客家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他派兵60万“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福建、江西和广东边境入抵广东的揭阳山,直抵广东省的兴宁、海丰两县。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派兵50万“南戍五岭”,平定岭南后,他设立了龙川县,由平定岭南的副将赵佗任龙川县令。之后,赵佗又主持南海郡事。

公元前204年,为了防止中原战乱祸及岭南,赵佗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并自封为南越武王。赵佗在任龙川县令和建立南越国时,为岭南的开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带来中原文化,改变了岭南百越人过去野蛮落后的风俗。他施行“与越杂居”“和集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汉人与百越各民族的融合。

赵佗还将几十万军队留驻在岭南,成为南迁到此地的第一批北方移民。当地人称这些南迁到此的中原汉人为客家人,以此来区别这里原有的居民。

赵佗在任龙川县令时,为解决驻在这里的将士兵卒的缝补浆洗问题上书朝廷,要求拨3000名北方妇女到此,结果朝廷拨给了5000名。

于是,朝廷拨给的妇女和留驻在这里的将士兵卒组成了家庭,成了这里最早的客家先民。

至西晋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这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和氐等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当时人们称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为胡人。

这些胡人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

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把农田用来放牧牛羊,抢掠汉人来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又一次大举南迁,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了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两百万之多。

至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诈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

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驰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10多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

战乱所及,唯有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东北部还是一块平静之地,于是,这些客家先民,也就是第一次南迁到此的汉民中的大部分,又南迁到了这些地带定居。

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次南迁,延续至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北宋都城开封,于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也就是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当时随高宗一起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

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再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江西、福建和广东交界处,成了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

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广东省东部的梅州和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对福建地区而言,从308年起,中原汉人开始大规模进入,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和胡八姓。进入福建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福建省西部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也就是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省永定县是纯客家县,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南宋、元、明三代,特别是元末明初从宁化石壁村一带辗转迁徙,最后到永定境内定居的客家人。

客家人勤劳又勇敢,适应能力强,他们饱尝饥荒战乱、流离失所之苦,来到了这片蛮荒之地,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一方面披荆斩棘,开荒垦殖,一方面建筑遮阳避雨的栖身之所。

他们凭着灵巧有力的双手,用山区盛产的竹、木、茅草、泥土和石块等搭盖起简陋低矮的竹篱茅屋,既防风避雨,又抵暑御寒。

随着生土夯墙技艺的进步,兼作围护和承重的外墙基部的厚度逐渐减至1.5米以内,墙高则达到10米以上可建造三四层,再结合木构架,能够用比堡寨小得多的地盘获得更大的居住使用空间。

由“堡宅合一”逐步演化而来的这一时期的土楼都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点,即都是方形土楼,四向外墙既作为护围,又具承重作用。沿外墙内侧,运用抬梁式木构架与外墙共同构成房间,房间朝向楼内天井,房间外的回廊及二层以上的走廊为贯通全楼的通道。

土楼的土墙没有石基,底层墙厚1.7米至2米,房间都比较狭小,外墙一二层都不开窗,三层以上开极狭小的窗,全楼只开一座通向楼外的大门,大门用木框。土楼内几乎无装饰,屋顶为悬山式两坡瓦顶。

这时期的土楼,在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立面造型等方面,就已显示出独特的风貌。

这一时期的永定土楼均建于元代至明代中叶。如建于元代的奥杳日应楼和高头振兴楼,建于明代的洪坑崇裕楼、五云楼、洪坑南昌楼和古竹大旧德楼。知识点滴

福建华安各地的土楼是典型的福佬民系土楼。封建社会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人口增加必然向外拓展,开辟新的领地,有的是以家族为单元,举族而迁。

为了拥有生存空间,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和防卫要求,需要一种能适应家族共同居住的新型住所。于是,福佬民系的世族早期从福建北部、福建中部向福建南部迁徙,他们选择适合当地特殊地理条件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筑土堡、兵寨,并在土寨形式演化下,逐步过渡到土楼的建筑形式。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随着海口开放、对外经济交流的发展,闽南地区经济有了重要进步,福佬民系世族经过10多代人的耕耘,家族人口急剧增加,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

为了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以适应家族的兴旺、居住的安全,模仿兵寨建筑的圆形、方形和府第式等丰富多彩的土楼应运而生。

从记载时间看,华安至今保存完好的68座土楼都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而建筑的。

圆形土楼的出现

1478年,福建省永定建县,大大提高了永定的政治地位,给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长时间之后,客家人崇尚读书之风得到了发扬;另一方面,菲律宾的烟草从福建省漳州市传入永定,促使永定人种植烟草,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水平。

清康熙、乾隆年间,社会比较安定,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使“永定晒烟”独著于天下,本省各处及各省虽有晒烟,制成丝,色味皆不及,永定条丝烟荣受“烟魁”之誉,销路日广。

自清代中叶至民国初期近200年间,永定条丝烟风行全国甚至海外,给永定人带来走南闯北、大开眼界的机缘,更带来了滚滚财源,造就了许许多多大小的富翁。

由此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土楼建筑进入了鼎盛时期,全县大小土楼群体遍地开花。

随着土楼建造数量激增和宅居质量要求日高,土楼建筑工艺步入成熟期。土墙从无石基进步到有石基,夯土版筑技术臻于炉火纯青,墙体厚度与高度之比已达极限,并创造出最富魅力的新造型,即圆形土楼,形成了包括方形、圆形、府第式和混合式等造型的土楼。

建于元末明初的裕昌楼,位于福建漳州市书洋乡下板察村。在书洋乡下板察的大山里,自古全是幽幽老林,偏僻边远,少有兵荒马乱,因此,这里便成了山里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然而,山深林密,常有虎豹豺狼横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同在山间蛰居的刘、罗、张、唐、范姓族人,共商合建高楼聚居。他们规定楼内分为5个单元,设5道楼梯,由每个姓氏出资各建一个单元。

建楼统一规划,泥水匠和木匠统一后由各姓人家轮流供饭和照料,山区人建土楼并非一两年方可竣工,主人对待师傅便有如自家人一样。时日久了,便不如初时那么细心周到了。

有一天,就在两家交接供饭的那个傍晚,山里出现寒流,冻得人们手脚发麻。那时,供完一轮饭的一家,以为没事,便安心早睡,另一家准备明日早起煮饭,也天一黑就钻入被窝入睡了。

谁知,冷得难以入眠的几位木匠师傅,干脆披上衣裳到工地挥斧舞刨加班干活取暖。他们本想主人会送来热腾腾的夜宵,不料时过半夜仍没见动静。

这时,饥肠辘辘的师傅们便有了些埋怨,便分工匆匆锯了几个榫头,凿了几个榫眼,便叹息着钻入了冰冷的被窝里。

不知是木匠师傅夜里饿得精神差,还是有意作弄,加班做出来的榫头都太小,榫眼都太大,凑起来便都松松垮垮的。到了立柱架梁时,他们便一根一根凑上去,一时也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后来,当楼建到了第七层,瓦片还没有盖完时,一群外乡人到楼后山上扫墓祭祖,燃放了不少鞭炮,又烧了许多纸钱,忽然刮来一阵风,引火烧掉了七楼椽子和木柱,盖上去的瓦片也全塌落破碎。

火熄灭后,楼主人都嫌七楼晦气,于是,决定连六楼一起拆掉,就在五楼重新盖瓦,并在楼内再盖了一座厅堂和一圈平房,祈盼“楼包厝代代富,厝外楼子孙贤。”

5层圆楼盖顶后,还要等墙体基本干透,才能铺松木楼板,隔各户房间,一般要等过一两年。这期间,新楼空荡荡,少有人管。

不知过了多久,土墙干得很坚实,而椽、梁、柱都全都变得歪歪斜斜,似有倾倒散架倒落的危险。

这时,木匠师傅领完工钱早已回家去了,主人干瞪眼,谁也说不出怎么会歪斜的所以然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多数人认为是哪一家对木匠照料不周,加上拆除六七两层的震动所致。那交接供饭的两户人家忽然想起那个寒夜,好不后悔,都作了自责,让大家吸取教训。又过了一年,见楼内的椽、梁、柱全都坚实牢靠,楼身都没歪,各姓人家便开始在各自单元隔间抹壁安装门窗,并陆续入楼居住,新楼便变得热闹起来了。

不久后有个傍晚,忽有一只老虎进入楼来,在楼下回廊走了一圈,又慢慢爬上二楼回廊走了一圈,才不声不响从后窗跳出去,始终不发虎威,不伤人畜。

说来也怪,老虎跳出楼外,却撑起前脚坐在山坡,细细看过圆楼后才轻轻吼了一声。

这一声,楼里人都听得分明,刘姓人家说,这是叫“好”声,为建楼祝贺,好事,而其余四姓人家却说,老虎入楼,有一次就会有两三次,日后定凶多吉少。

不久,罗、张、唐和范四姓人家一怕虎凶,二怕楼垮,便贱价把各自的单元房间卖给了刘家,自己迁往他乡定居去。

刘家置了全座圆楼后,对歪歪斜斜的梁柱进行认真观察研究,得出由于梁柱的相依、相靠、相接、相连才散不了,垮不倒。

于是这奇妙的歪斜,便成了楼里人齐心创新业、和和睦睦过日子的一面镜子,并在楼门贴上,“裕及后昆克勤克俭成伟业,德承先世维忠维孝是良规”的对联作为楼训。还给圆楼取了寓意富裕昌盛的楼名“裕昌楼”,祈望子孙兴旺发达。

一年又一年,这良规楼训、梁柱哲理一直鼓舞着楼里人克勤克俭、有志有力、齐心成伟业。后来,这楼也有了另一个独特的名字“东歪西斜楼”。

楼为五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

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5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

土楼从无石基到有石基有一个过渡期,其间或为半石基土墙,即其石基不高出地面,或沿墙根一米高左右加罩石裙遮护。如大约建于1530年的高东永固楼,其前后四面墙都有半石基。

大概到了明末清初,由于水患频发,乾隆《永定县志》记载:“永定置县1478年至1618年间,共发生特别严重的水灾6次,冲毁房屋,溺死人畜无数”。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墙,才普遍采用石基。有了石基,土楼防洪抗潮能力大大增强。

土楼从方形到圆形是永定土楼建筑的创造性发展。高头承启楼是规模最大、环数最多、居民最多的圆楼,被誉为“圆楼之王”。此后,在永定东南部的古竹、高头、湖坑镇、大溪镇、岐岭镇和下洋镇等,圆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承启楼坐落在福建省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这里有数十座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土楼,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土楼画卷。

承启楼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代1709年竣工,3代人经过83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

这一时期还出现许多扬名中外的土楼杰作,有建于清康熙末年的古竹五实楼、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坎市燕诒楼、建于1750年的业兴楼、建于1834年的洪坑奎聚楼、建于1835年的高陂裕隆楼、建于1838年的抚市永豪楼、建于1850年的遗经楼、建于1875年的永隆昌楼群、建于1880年的福裕楼、建于1886年的峰市华萼楼等。圆楼有湖坑环极楼、古竹深远楼和南溪衍香楼等。知识点滴

五福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大溪乡太联村。

相传明正德年间,永定湖余氏出了一位品貌出众的姑娘。姑娘小时候孤苦凄惨。一场灾难,父母双亡,留下姐弟两人相依为命。16岁时,余氏姑娘被举入宫,入宫即被选为贵妃,其亲弟自然成了国舅爷。

过了几年,贵妃想念弟弟,皇上降旨召国舅爷入宫。尽管国舅爷对锦衣玉食十分满意,但毕竟久居山野,对宫中的繁文缛节甚为不惯,对宫中的丝竹管弦也不感兴趣,遂告辞还乡。

然而,国舅爷又对皇宫非常留恋,出得宫门后频频回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皇上问其缘由,他回答说家中房屋矮小,没有京城宫殿那般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想想回去以后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宫殿了,因此想多看几眼一饱眼福。

皇上听后,特恩准他回乡后可以兴建高楼深宅。这位国舅爷回到永定,果真建起了高大雄伟、宽敞明亮的五福楼。

兄弟共建振成楼

太平天国时期,福建省永定县洪坑村林氏家族的第十九代人林在亭生有3个儿子,长子名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为避战乱,林在亭率三子到永定抚市镇的亲友家居住,并在这里刻苦学习打烟刀的手艺。

早在北宋年间,烟草便由菲律宾传入我国,时称瑞草,很快从广东南雄引进到了永定,随即成为永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林氏三兄弟看准了这个时机,他们抓住机遇,回家乡洪坑自行经营,以3个银元起家,办起了第一家烟刀厂,字号“日升”。

三兄弟肯吃苦,讲信用,经营有方,3年里先后在邻村创办了10多个厂。老大负责在各厂检验质量,老二负责采购,老三负责推销。

由于“日升”号烟刀工艺独特、价廉物美,产品畅销全国。三兄弟在广州和上海等城市设点推销,经过多年艰苦创业,终于成为乡里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三兄弟致富后,四处修桥、筑路、建凉亭、办学校,为乡邻做了不少公益事业,振福楼就是他们兄弟三人出资兴建的。

兄弟三人又花了20万光洋建造一座府第式的方形土楼,即福裕楼。按高中低三落、左中右三门三格布局,兄弟既可共居一楼,又可各自成一单元。

兄弟们事业发达,首先想到的是教育事业,因为当时农村落后,前后村都无学校。

兄弟三人分家后,老二仲山便在洪坑村口独资兴建了一所光汉学校,受到村民的称赞。

1903年,老三仁山在洪坑村头又独资兴建了一所古色古香、中西合璧式学校,也就是日新学堂,当时汀州府府太爷张星炳为学堂题字“林氏蒙学堂”。

学堂门的对联是:

训蒙心存爱国,为学志在新民

之后老大和老二相继去世。1909年,老三仁山开始筹划兴建一座圆土楼,但是选定为楼址的土地,他只有一半的产权,另一半是他一个侄儿的,建楼的事就几度搁了下来。

1912年,老三仁山在未能建成圆楼的遗憾中离开了人世。老三仁山次子林鸿超,又名逊之,是清末时期的秀才,他一生研究易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为了继承父志,林鸿超亲自设计并邀集了叔伯数兄弟合资共建振成楼,历时5年,花费8万光洋,终于大功告成。振成楼的楼名是纪念上代祖宗富成公、丕振公父子而命名的。

走近振成楼,便可以看到门楣上有石刻的3个苍劲大字:“振成楼”,楼门联是:“振纲立纪,成德达才”。

振成楼是一座八卦形的同圆心内外两环的土楼。外环四层高16米,一共有184个房间,内环两层,有32个房间。外环以标准八卦图式分为八卦即八大单元,一卦设有一部楼梯,从一层通向四层。

每卦之间筑青砖隔火墙分开,但有拱门相通,如果关起门来,便自成院落,互不干扰,开门则全楼贯通,连成整体。

走过振成楼的楼门厅,面前是二层的内环楼,门楣上刻着“里堂观型”4个字,出自当年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的手笔,意为“乡邻学习效仿的楷模”。楼主林鸿超在1913年做了北洋政府的参议员,曾与黎元洪共事,振成楼落成时黎元洪特地赠匾褒奖。

穿过两环两重大门,便是全楼的核心:祖堂。这个宽敞明亮的祖堂大厅,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厅,可供全楼人婚丧喜庆、聚会议事、接待宾客以及演戏观戏。

正门两边耸立4根圆形大石柱,象征灵魂接天的意思,屋顶呈三角形,酷似古希腊的雅典神庙。每根石柱高7米,周长1.5米,重达5吨,当时没有机械作业,全靠人工运进楼内并架构起来,实在令人叹服。

内、外环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恰好位于八卦的阴阳两极上。

东边水井处于阳极,相传建楼的初期,不少人常喝此井之水,后来都成了工匠师傅,故称为“智慧井”。

西边水井在阴极,水质清洌,犹如一面镜子,喝入口中则清爽甘甜,据说常饮此水会使皮肤娇嫩,头发变得更黑更亮,所以叫做“美容井”。

令人称奇的是,两井之间距离不过30米,同处一个水平面,水温、水位和水的清澈度却明显不同。当然你如果来到这里,最好两口井的水都喝它几口,熊掌与鱼兼得,没有比这更美的事情了。

楼里的镂空屏门、门上的木雕、螺旋形的铁栏杆,精致典雅,每一处都是完美的艺术品。楼里还有20多副楹联,其中后厅有一副脍炙人口的长联:

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需努力;

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振成楼吸收了西洋建筑技术与风格,为土楼建筑艺术开辟一个新境界,使之成为中西合璧的精品。在这一时期还有很多海外侨胞回乡兴建土楼,如德辉楼、永康楼和虎豹别墅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杰作。知识点滴

形状独特的客家土楼,曾经被误为核弹发射井。

1985年的一天,美国总统看到一份秘密报告:根据每天7次通过中国上空的KN22卫星报告,在我国福建省西南部的6000平方千米范围内有数千座不明性质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为相似,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核基地。

美国总统曾派情报人员贝克以摄影家的身份潜入永定乡村,进行实地拍照,才发现漫山遍野的“核基地”只不过是普通的客家土楼。

返回美国后,贝克写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他写道:在中国福建省西南部3001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现有1130多座各种类型的土楼,这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有圆、方、伞形等形状,每座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一般为三五层,十分坚固。从高角度俯视,往往被认为是有特殊用途的建筑,产生误解。

世界遗产的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上坂村田螺坑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村因地形像田螺,四周又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而得名。

田螺坑土楼群的精美建筑组合,构成人文与自然巧妙之成的绝景。从远处眺望,它更像一朵绽开的梅花。5座土楼,依山附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它们与邻近的层层梯田呼应,叹为观止,成为后来南靖土楼的经典。

步云楼位于田螺坑土楼群中部,为方形土楼,是黄氏第十二世黄启麟于1662年至1672年间所建。它是田螺坑的第一座土楼,位于“梅花”花心部位。土楼坐东北朝西南,楼高3层,每层26间,土木结构,内通廊式,承重墙以生土为主要原料。

土楼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后来,步云楼不幸在1936年被烧毁,又于1953年在旧址上重建。

步云楼的寓意果然得到了应验,1853年,黄氏族人又有了财力,随即在步云楼东向动工修建了新一座圆楼,名叫和昌楼,也是3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

1930年,黄氏族人在步云楼的西侧又建起了一座圆楼振昌楼,还是3层高,每层26个房间,共78间。

1936年,瑞云楼在步云楼的东南侧拔地而起,仍然是3层,每层26个房间。

田螺坑土楼在基址的选择上,遵循我国风水文化。据专家考证,5座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5座土楼为《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

福建民间流传田螺姑娘的故事,便源自此楼。据说,在清朝,一个名叫黄贵希的老汉带着一家赶着一群鸭子,来到了田螺坑的山脚下。他们看到这里谷深林密,在烂泥地里,山涧里到处都是田螺,是个养鸭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就把家安在了这里。

黄贵希每天赶着鸭群沿山涧去放养,母鸭吃了田螺和小鱼虾后,下的蛋又多又大,每隔一天,妻子就挑着鸭蛋去卖,日子越过越好,不到半年,一家人就把草房改建成了土墙平房。

黄贵希夫妻既勤劳又善良,有人路过他们家时,他们都热情地招待茶水,有时还留人吃饭。

有一天,一位过路人病了,向黄贵希要点水喝。黄贵希见他病得不轻,就留他住了下来,还为他煎草药汤,3天后,那个过路人病好了要走。

黄贵希的妻子为他准备了干粮和茶水叫他带上。那个过路人被黄贵希夫妻的热情和善良所感动。临行时,他嘱咐夫妻俩说:“对面那片烂泥坡地,是块风水宝地,你夫妻这样有量有福,可在那块坡地上开基,后代子孙会很兴旺。”

原来这位过路人是个风水先生,他还说,3年后他会再来帮黄贵希选择建房地点。

黄贵希夫妻听后自然满心欢喜,从此更加热心行善,也更加勤劳节俭,想3年后先生来了,好在那块风水宝地上建造一座土楼。

可是3年过去了,却一直不见那位风水先生踪影。黄贵希还是每天赶着鸭群到田螺坑去放养。他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就在田螺坑那山坡上休息。山坡上有一块平面石,黄贵布就在那块大石边搭了一间草房,方便中午休息,雨天也可把鸭群赶到房里避雨。

有一天中午,黄贵希正在那间草房里休息。突然间,天上乌云密布,黄贵希刚把鸭群赶进草房里,瓢泼般的大雨就下起来了,直至天黑雨也没停。没办法,黄贵希只好吃了点干粮,就在草房里过夜。

到了半夜,风雨停了下来,黄贵希在睡梦中,隐约看到观音菩萨从天而降,来到自己跟前,说:“鸭双蛋,楼基安,梅花开,旺丁财”。

黄贵希赶快起身跪拜在地。他突然惊醒,醒来后发现草房外是一片月光,心里好生欢喜,心想,是观音菩萨来指点我宝地了。

第二天大清早,黄贵希就到鸭群里拾蛋。果然在那草房边角的地方有几只母鸭下了双蛋。黄贵希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那母鸭生双个蛋的地方,就是建造土楼的中心点。而那“梅花开”,则想不明白,“旺丁财”自然是后代子孙会丁财两旺。

不管怎样,黄贵希还是请来了建筑土楼的师傅。以那个母鸭生双蛋的地方,作为中心点开始建一座方形土楼,并取名为“步云楼”。

黄贵希的儿子黄百三郎,眉清目秀,知书达理,勤劳勇敢。一天午后,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刹那间,倾盆大雨接踵而至。黄百三郎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变,吓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黄百三郎听见从坑边传来了呼救声,便不顾倾盆大雨,向山坑那边冲去,跑到小坑边,他看见坑水越来越大,只听到声音不见人影,找了好一阵子,他才发现坑里有一只大田螺。

黄百三郎从坑里把一粒硕大的田螺抱上来,突然间,怪事发生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站在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说:“三郎,我是田螺姑娘,请你别害怕,我姓巫,名叫十娘。”

巫十娘为感谢黄百三郎的救命之恩,就指点他“和昌楼”的蟹形地和祖祠的旗形地。所以步云楼还未完工时,黄百三郎就开始兴建和昌楼了。

后来,黄百三郎病倒了。黄贵希也知道了田螺姑娘的事,他怕儿子招惹妖气,连夜带着儿子远走他乡。几年后,黄贵希病故。黄百三郎回到田螺坑。在田螺姑娘的帮助下,家业红火,人丁兴旺。

20世纪前半叶,战乱频仍,福建省许多村庄和土楼毁于战火。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被毁的村庄、楼房,由人民政府支持重建。其他地区的居民也先后新建了几千座大小不一的土楼。

这些新建的土楼,日益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政府和群众开始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以保护。后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知识点滴

关于田螺坑土楼群的形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说在元朝末年,黄贵希带着儿子黄百三郎,在田螺坑选定了安营扎寨之所后,就着手搭盖草棚,解决了居住问题后便以看管母鸭为生计。传说他的母鸭每晚产两个蛋。日积月累,黄百三郎积攒下大量银元。

明朝洪武初年,黄百三郎请来地理先生察看地形,认定黄百三郎搭草棚的住地是块风水宝地。于是,黄百三郎在原草棚地上修建一座方形土楼,也就是和昌楼。该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为方楼,20开间,高三层墙厚3.6米,没石基。

和昌楼建好后,又在楼下方修建一座江厦堂祖祠。1936年,丙子年国民党军队围剿上坂革命基点村,全村13座大土楼被烧毁,和昌楼也在其中。后来,在1953年重建和昌楼时,把方形楼改建为圆楼。

黄氏传至十二世黄启麟则兴建步云楼,建楼时间约在1681年左右。时隔数百年后,由于人口的增长,在1930年至1932年间修建了振昌楼,在1932年至1934年间修建了瑞云楼,一直延续至1966年至1969年,再建起了文昌楼。

北京民居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四合院大都在胡同里。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变化、发展和演进的。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20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

元代四合院定型

四合院的历史和北京城的历史一样悠久,作为当时我国政治中心的主要民居样式,四合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辽金时代。

北京那时称为蓟城,是幽州的首府,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蓟城变得日益繁华起来。

居住在西辽河上游的契丹人,男子个个能征善战,但经济并不富庶,生产力水平低下,契丹首领很早就希望得到城池繁华的蓟城。

938年,契丹的军队攻入这座汉人的城池,将其改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从此,燕京由地区性的行政治所开始向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转变。

新的统治者上台,燕京地区自然就要大兴土木,为数以万计的官员和随从建造办公地点及住宅。

大批能工巧匠从各地被征调上来,各种各样的建设方案送到了统治者的手里。契丹统治者大概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最后选择了比后来的北京城小得多,但格局相仿的燕京城建设方案。《辽史·地理志》记载: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城上设敌楼,共有八门”。《契丹国志》记载:燕京城“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路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

当时皇上办公的地方在燕京城的西南方,宫殿林立,堂阁栉比,四周有高大的围墙,东西南北都有重兵把守的门户,跟后来的紫禁城在格局上有些类同,只是规模要小得多。

除了皇上办公的地方以外,契丹的统治者还建设了相当多的民居,为下层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居住。这些民居排列在街巷的两旁,一个一个形成院落,每个院子自成一统,有门户通向街巷。这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北京民居,即四合院的雏形。

当时为了便于管理,整个燕京城被分成了26坊,每个坊都有专人管理。燕京城的坊巷布局,横平竖直,井然有序。

1206年,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随后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不断地跑马占地。1215年,强大的蒙古军队攻占了契丹人统治的燕京。忽必烈1264年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蒙古帝国的陪都。

8年以后,忽必烈索性离开了自己的老巢,带着所有的马匹辎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中都,从此北京就成了蒙古王统治下的大中华版图的政治中心,中都也被忽必烈改成了大都,这就是元大都的来历。

由于忽必烈已经完全统一了中华版图,中都变成了大都,大兴土木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一个叫刘秉忠的汉人主持设计了“理想城”,他在设计元大都时坚持实践儒家“以礼治国”的理论。忽必烈便采用了他的设计,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而建立的城市。

大都的规划气势雄伟,建筑辉煌,外城呈长方形,周长达30多千米。建造了南、东、西各3个门,北2门,共11门。

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城墙外挖了宽达10多米的护城河,可以通船。

元大都还建设了水面辽阔的太液池,也就是后来的北海及中海、南海。在建筑元大都城池、水泽的同时,街道和民居的建设也开始了。中都的街道比较窄,房子与街道的衔接不是很流畅。

元大都的城市建设较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许多道路都拓宽并取直了。

全城街道的走向跟棋盘相似,横平竖直,纵横相交。东西和南北各有9条大街。在9条南北向大街的东西两侧,小街和胡同纵向排列,小街和胡同的宽度不足大街的一半,一头连着东边的大街,一头连着西边的大街。

居民的住宅都沿着胡同两侧排列,南边的门户对着北边的门户。这种布局形状上有点像“鱼骨刺”,最典型的是南锣鼓巷地区,直至后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布局。

这一时期的四合院基本都是方方正正,每个院落占地8亩,一排南房一排北房,还有两侧的厢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