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9:52:5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美术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考点梳理:

1.从多角度理解美术教学的实质;

2.了解美术课堂的基本过程,掌握备课的基本方法;

3.尝试初步运用基本的美术教学方法。

1.1 核心讲义

一、美术教学的实质——教育信息的传播(一)信息与教育信息的传播

1.基本概念(1)信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的可感的知识、指令、情感、态度、价值观等。(2)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教育信息的传播,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因此,通过美术课应该最大限度地传播与美术教育相关的信息(如图1-1所示)。(3)反馈: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学生在接受了信息后会以语言、表情和行为作出反应,这就是反馈。教师通过反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效果进行判断,进而调整和改进教学。

2.信息传播类型

实际教学行为中的信息传播十分复杂,它是由多种基本过程复合而成的(如图1-2所示)。信息传播分为单向度、双向度和多向度等多种类型.(1)单向度:信息向一个方向传播。(2)双向度:信息由两个方向相互传播。(3)多向度:信息在多个方向之间传播。完成一次教学任务往往是多向度的信息传播过程。(二)教学需要追求最大化和最佳化的信息传播效果

1.信息传播达到最佳效果的条件(1)所传播的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有用的;(2)所传播的信息应该是接受者所能理解的;(3)接受者对信息的传播者的人格品质感兴趣或不反感,对信息感兴趣;(4)信息传播过程较少被干扰,信息清晰、准确。

2.信息传播效果的等级图1-3  信息传播的几种效果

图1-3所示的两个圆的重叠面表示传播的信息被接受的部分,教学需要尽可能使两个圆之间的重叠面增大,避免无效传播。(三)课堂中信息传播的媒介与意图

1.课堂中信息传播的媒介(1)声音,例如口语、音乐、音响;(2)文字,例如书写文字;(3)静态图像,例如照片、图画;(4)动态图像,例如电影、电视、动漫;(5)肢体,例如动作;(6)面部表情,例如眼神、面部肌肉动作;(7)多媒体,例如图像、视频和音频共时作用。

2.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意图(1)发出指令;(2)传播知识;(3)传授技能;(4)传达情感;(5)传递价值观。(四)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

1.通过书写、图像、视频、示范、演示等手段辅助讲课。

2.在嗓子的承受范围内尽量将音量提高,条件允许时也可以配备麦克风。

二、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一)分析教材

1.基本概念(1)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用于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介,一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进行编写。(2)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了解这二者有助于教师把握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并有意识地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教材内容。

2.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    (1)文字

美术教材的文字部分主要有:

①课题;

②主课文;

③提示,例如“请注意……”;

④说明,例如“格尔尼卡(壁画,349.3cm×776.6cm)”;

⑤解释;

⑥祈使,例如“请为……设计……”。(2)图像

美术教材的图片部分主要有:

①主题图;

②活动场景图;

③欣赏范作;

④步骤图;

⑤学生作品范例。(3)版面

美术教材的版面是由文字和图像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和审美标准组合构成的。(二)了解学生

1.基本的学生观与学生的发展分期(1)基本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的正确了解和认识之上的。

②学生是具有人格、感情、思想的人,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独立的见解。

③学生是具有不同的个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人,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

④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美术,但美术教师应该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美术。(2)学生的发展分期

①儿童时期(6~12岁)

a.身体迅速发育;

b.记忆力迅速发展,知识的吸收速度相当快,能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c.热衷于与同学交往,形成所谓“团帮”,父母的影响力开始下降。

②少年期(11、12~14、15岁)

a.身体发育达到高峰,第二特征出现,开始关注异性以及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

b.自我意识觉醒;

c.情绪和情感强烈,控制力较差,容易冲动,喜欢和他人作比较;

d.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e.抽象思维开始主导思维方式。

③青年初期(14、15~17、18岁)

a.身体发育接近成熟;

b.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

c.记忆力成熟,基本掌握了意义识记;

d.具备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e.语言表达成熟,出现个人化的语言特征;

f.情感的持续时间长;

g.自我意识基本成熟。

2.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和对美术学习态度的变化(1)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分期

①涂鸦期(2~5岁)

这一时期儿童绘画主要是以动觉快感为主,即便是为了描绘生活中的形象,外人也往往难以辨认。

②图式期(5~8岁)

儿童以概括的图形表现事物,以不变应万变,如所有房子都画成尖顶房。

③写实期(9岁以后)

尊重视觉感受,尽力表现出眼睛所见到的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律并不排斥差异性,对具体儿童的美术能力还应具体分析。(2)学生的美术学习态度的变化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基本上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下降,但仍有一些学生的兴趣会保持或进一步发展(如图1-4所示)。图1-4  学生对美术学习态度(兴趣)的曲线变化(3)学前准备

①了解这个班的班风;

②了解以往美术课的纪律;

③调查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态度;

④了解学生美术学习的水平;

⑤了解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三)教案撰写

1.教案作用及编制要点(1)含义

教案,也称作课时计划,指为增加教学的目的性、程序性和周密性而预先准备的文案。(2)作用

①明确教学目标;

②促进周密的思考;

③获得备忘的效果;

④记录教学的过程;

⑤引导反思与改进;

⑥与他人更好地交流。(3)教案编制要点

①研究课程标准;

②研究教科书;

③确定教学目标;

④了解教学情景;

⑤选择教学方法;

⑥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或其他);

⑦设计教学过程;

⑧设计板书(或制作PPT演示文稿)。

2.教案的要素和形式(1)教案的要素

①课题;

②年级;

③授课人;

④教学目标;

⑤教学方法;

⑥教学重点和难点;

⑦教学准备;

⑧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人新课、学习新课、布置活动、小结);

⑨课后反思。(2)教案的形式

教案分纯文字式和表格式两种,纯文字式的教案比较自由,而表格式的教案更清晰完整。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在呈现教学过程时存在着不同。

①纯文字式教案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划分。

②表格式教案在分类方面更为细致,能够分别列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和设计意图。

3.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分类

①教学目标一般分类

a.认知领域目标;

b.情感领域目标;

c.技能领域目标。

②当前的美术课程标准分类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设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①教学目标的三个要素

a.描述预期的学生行为;

b.列举学生行为得以产生的条件;

c.给出一个在测验中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

②注意事项

a.详细说明目标内容;

b.尽可能用行为动词描述;

c.以学生作为主体。

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2)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3)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关系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关系如图1-5所示。图1-5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关系图示

一般而言,一节课应该只有一个教学重点,以便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问题。

5.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的内容

教学准备包括预先的布置、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的准备。

①教具:

教具可以分为现成品和自制品两类。

a.现成品可以通过购买、配发等方式获得,比如教科书、黑(白)板、电脑设备、投影设备、相关的软件、胶水、图钉、刀剪类等;

b.自制品则包括范作、教案和PPT演示文稿等。

②学具:

包括教科书、各类笔、各类纸张、画板、颜料、刀剪类、胶水等。

③其他:

如课前通过网络、现场调查等途径事先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等。(2)教学准备的要点

①应在教案中详细列出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②应预先通知学生下次课要准备的学具。

③可将一般的工具和材料统一存放在美术教室中。

④在农村和条件较差的学校,可用乡土材料进行代替。(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1.美术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1)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

①目的

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境,导入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逐渐进入兴奋状态。

②课堂仪式

课堂仪式的目的是将课堂行为与日常行为区隔开来,让学生的注意力、情绪、思维转到课堂学习中,包括上课与下课两种。

③作用

a.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转移至课堂环境;

b.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c.让学生认识所学内容的重要性;

d.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知识背景。

④方式

导入可以分为直接导入和间接导入两类。直接导入即直接进入新课题,通常由教师发言完成;间接导入即采用某种迂回的方式来导入,如故事导入、观摩录像导入等。(2)讲授新知识与演示新技能

①通过讲授、启发、提问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新知识;

②通过演示活动,让学生知道新技能的材料、方法、程序和要领;

③经常性地与学生互动。(3)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练习

这一过程需要与教学任务保持一致,可以采用描绘制作、调查讨论、写作表述等方式进行,教师需在一旁进行辅导,努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4)展示、评价与布置。

①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或作业;

②以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活动;

③教师对这次课的学习要点和情况进行简要的小结;

④布置学生准备下次上课需带的工具、材料和其他资料。

2.教学评价与反思(1)美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所进行的评价。具体到美术课当中,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2)评价的形式

①分数:一般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五分制。

②等级:可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努力,应避免用差和不及格这样的等级名称。

③评语:简明扼要地对学生的作业中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表述。(3)评价的方式

①学生的自我评价;

②同学间的互相评价;

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4)评价的标准

①有较好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②课堂控制良好,能够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③授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④相关知识内容正确,容量适当;

⑤方法恰当,灵活多样;

⑥不同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结构紧凑而富有变化。(五)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用以达到教学目标所运用的全部语言、行为、手段、程序和技巧的总和。常见的美术教学方法有:

1.讲述法

讲述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传达信息的教学方法,为了增强讲述的效果,一般还应辅以图像、影像和模型等。(1)作用

它除了用以描述事实,解释概念、原理和法则之外,在其他的教学方法中也用以营造情境、渲染气氛、指派任务、介绍方法等。(2)标准

①准确、清晰,具有逻辑性;

②幽默、流畅、生动,具有感染力;

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收放自如;

④叙述、比喻、论述结合;

⑤多用具体例子;

⑥运用图表、图像、视频等辅助方式。(3)注意事项

①应该“精讲多练”,把时间放在讲重点、讲要点上;

②在欣赏为主的教学中,教师要控制讲述的时间;

③应注意讲述的分配,以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④切忌脱离具体形象的理论讲述。

2.示范法

示范是教师或示范者实际地操作工具和材料,显示完成一项工作和制作一件东西的过程和方法。示范法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示范应该做到程序清晰,方法明确,要点突出,方便全体学生观;(2)示范时需要配合语言的讲述;(3)在美术的示范教学中,应该突出方法的要领和程序性。

3.演示法(1)目的

①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书本与实践的联系,增进理解;

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思考;

③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2)要点

①演示与示范在直观性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实际上两者存在区别,示范是学生必须模仿的行为,而演示则不必如此。

②在介绍美术语言点、线等原理时,需要以照片和实物等直观的形象加以演示。

③演示时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照片、作品和实物,同时还要注意其清晰性。

4.实践指导法(1)目的

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长期记忆;

②清晰地体现美术学习的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技术。(2)要点

①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应该与学生的发展水平一致,并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

②要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讲述和图示让学生理解;

③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练习的要领、程序和方法;

④认真地观察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辅导与反馈;

⑤注意避免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评价的指标。

5.提问法(1)目的

提问法的目的主要是引发学习动机、引导思维方向和深度,同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要点

①教师的提问应明确地显示出教学意图,不能偏离目标,也不能设置太多问题;

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③鼓励学生向学生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形式

①反问——在接受了一个问题后,可以反问一个问题,促使对方自己思考问题。

②追问——在对方回答了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连续地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将思维引向深入,或者让对方感到问题回答的错误。

6.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通过语言交流互相启发,分享信息和思想,探究和解决某个问题的活动。讨论法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教师要注意转换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2)应注意尽可能让所有的同学都发表意见和看法;(3)应该选择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讨论,难易程度要适当;(4)讨论时间不宜过长,要根据需要来进行,一定要追求实际效果。

7.合作学习指导法(1)目的

①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②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对方法的掌握。(2)要点

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合方式,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环境和氛围。

②合作学习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不易分配任务和进行管理;

③合作学习分组时需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8.问题发现与探究指导

这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合作的;可以是小型的,也可以是大型的。问题的类型,可以分为没有定论的问题、已有定论的问题和对现实问题的发现与探究。

1.2 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在教学中追求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最佳化?

答:在教学中追求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最佳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所传播的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有用的;(2)所传播的信息应该是接受者所能理解的;(3)接受者对信息的传播者的人格品质感兴趣或不反感,对信息感兴趣;(4)信息传播过程较少被干扰,信息清晰、准确。

2.美术课堂教学包括哪些基本过程?美术课堂教学的一般结构模式是什么样的?

答:(1)美术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析教材

在分析美术教材的时候,要对美术教材的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有所了解,同时要弄清楚该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

②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基本的学生观和学生的发展分期,其次要了解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和对美术学习态度的变化

③教案撰写

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首先要知道教案作用及编制要点以及教案的要素和形式,其次要搞清楚教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同时需要做足教学准备。

④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进行美术课堂教学需要设计教学过程并且做出教学评价,(2)美术课堂的教学的一般的模式是:

①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

②讲授新知识与演示新技能;

③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练习;

④展示、评价与布置

3.试着分析一本美术教科书的构成要素。

答: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图像两大类。(1)文字类包括:

①课题——如《家乡的老房子》、《对印的乐趣》。

②主课文——描述本课知识的概貌或学习本课的作用和意义。如“对印是制作独幅版画的一种方法,通常利用板材表面的纹理或者经过技术加工形成的新的肌理进行制作,通过对印,构成丰富而微妙、天趣自然的画面效果。”

③提示——如“请注意对称关系”、“使用剪刀时,清注意安全”、“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

④说明——如“格尔尼卡(壁画,349.3cm×776.6cm),毕加索(西班牙)、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苏菲亚王妃艺术中心”。

⑤解释——如“素描指单色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本身也是一种表现形式”。

⑥祈使——如“为你身边有意义的活动,如运动会、科技月、节水周、植树节等,设计制作一个吉祥物”。(2)图像类包括:

①主题图——可以是美术作品,也可以是摄影作品,一般图幅较大。如带有交通标志的街景。

②活动场景图——通常为照片,能够反映环境或营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如学生在外搜集标志的活动照片。

③欣赏范作——应该是美术家完成的具有较高水平和美学意义的相关作品。

④步骤图——将某种技法分解成若干步骤,变成具有示范性的可操作的程序。

⑤学生作品范例——应该注意选择与同龄人状态基本一致情况下的作品。

4.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有何不同?学生美术能力发展的基本分期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教育的12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阶段:

①儿童时期(6~12岁),大致为小学阶段,也有人称为“团帮期”或“结党期”

a.在身体方面发育迅速,是人体发育的黄金时期。

b.在智力方面,记忆力发展迅速,知识的吸收速度相当快,逐渐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在11岁左右,开始能够系统地理解事物,l2岁以后就能自由地组织一些抽象思维了。

c.在社会行为方面,开始从囿于家庭逐渐热衷于与同学交往,形成所谓“团帮”,父母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大约从9岁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减弱,能够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思维方式。

②少年期(11、12~14、15岁),又称为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a.身体发育出现高峰,出现第二特征,关注异性以及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

b.最大的特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c.关注自己的身体、容貌、能力、性格和家庭环境,并与周围的人加以比较,是从孩子到成人、从家庭到社会、从依赖到独立的发展阶段,情绪和情感强烈,控制力较差,容易冲动。

d.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接触和尝试。

e.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形态,但具体形象仍在思维中占有重要位置。

③青年初期(14、15~17、18岁),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

a.身体的发育接近成熟,各项指标与成人相近。

b.形成高度概括化的观察能力。

c.记忆力成熟,意义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d.形成了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e.形成了成熟的语言特征,书面语表达基本成熟,词汇量丰富。

f.热情,容易激动,情感的持续时间长。

g.自我意识基本成熟。(2)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和对美术学习态度的变化

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

①涂鸦期(大约2~5岁,以3岁最为典型)

最初是以动觉快感为主,然后进入到描绘生活中的形象,尽管儿童认为描绘了某种形象,但外人却往往难以看出来。

②图式期(大约5~8岁)

儿童以概括的图形表现事物,以不变应万变,如在描绘花的时候,往往用某种花的图式表示所有的花,而并不区分不同的花卉品种,如梅花、菊花、桃花等;往往用某种房子的图式代表所有的房子,一般是用尖顶房的图式代表所有房子。

③写实期(大约从9岁开始)

尊重视觉感受,并竭力按眼睛所见到的样子将事物表现出来。

5.美术教案包括哪些要素?选择一个课题,尝试编写一个美术教案。

答:(1)美术教案的要素包括:

①课题;

②年级;

③授课人;

④教学目标: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用行为动词表述;

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⑥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需要突破的难点;

⑦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准备和其他准备;

⑧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人新课、学习新课、布置活动、小结);

⑨课后反思。(2)美术教案编写

课题: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小学五年级)

①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b.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的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②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b.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③教学方法

a.讲述法;

b.演示法;

c.提问法;

d.讨论法。

④教学过程:

a.交流导入

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音乐,边听音乐边来看几张风景图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世外桃源的泸沟湖,美丽神秘的九寨沟)

中国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这些大河山川是我国山水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看中国山水画——古代和当代)

b.提问:你了解中国山水画吗?对山水画有什么感受?

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中国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做一次亲密接触。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写山川的美好诗句,请小组汇报你们搜集的有关诗句。

c.欣赏感受

提问:这是谁的作品?采用的是什么构图形式?

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的《万山红遍》画面采用直构图,以体现山的宏伟气势、山树森茂、重重叠叠,几道瀑布飞泻而下,打破了画面的沉静;那道道弯弯的泉水,不仅穿透画面的直构图,使画面生动多姿,更使人如临一个理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国。

提问:画面画的是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一首诗吗?作者展现了怎样的意境?(傅抱石轶事:傅抱石作画爱饮酒。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仰头饮上几口,烧起一腔豪情,于是肆意挥洒勾勒,如有神助。1958至1959年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周总理知情后,立即派人送去好酒。于是他激情勃发,灵感顿生。《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大气磅礴的巨作,深受中外贵宾的好评,毛主席也表示赞许,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诗句的意境。

d.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和技法

设问:指出下列山水画属于哪种艺术风格?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如《千里江山罔》。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其次,中国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与国外作品比较)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像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中国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表现各种山石的皴法,如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

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观看一段农夫山泉的山水广告片,小组讨论片子展现了怎样的意境?中国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与中国的山水画有什么关系?你觉得山水画把自然山水的美表现出来了吗?在画中,除了自然的景色还有其他的内涵吗?

意境的含义:是通过对有形的景物描绘,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e.实践体验

作业要求:选几句你喜欢的诗句,用你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

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品描绘了一叶孤舟漂泊在无垠的水际,只有一位老者,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在独自垂钓。大面积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像水天相连、像茫茫白雪、像雾气迷茫,充分表现了寒冷的感觉。体会意境之美,中国山水画的情与景交融。学生山水作品欣赏

学生作品欣赏,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f.课程拓展:

观察自然风景,通过绘画或者诗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6.教学目标如何分类?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

①认知领域目标;

②情感领域目标;

③技能领域目标。

为了与当前的美术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们也可以分成如下目标维度: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与技能?学习到什么程度?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体验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学习何种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形成或逐渐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详细说明目标内容——应清晰地向他人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

②尽可能用行为动词描述——以便可以观察和测量,避免含糊的、模棱两可的表述。

7.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它们与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

答:(1)教学重点

一次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投放的位置,是学生应该主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内容具有了主次关系,避免平均使用力气。(2)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3)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关系

由教学目标到教学重点,再由教学重点到教学难点,是一根完整的思维链条,而且是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地变化,教学目标的范畴最大,教学重点次之,教学难点最小。

一般而言,一节课应该只有一个教学重点,如果需要也可以确定几个重点。但由于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以及时间的限度等原冈,建议大家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以便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问题。

8.美术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方式有哪些?有哪些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其要领是什么?

答:美术教学评价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数:一般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五分制。(2)等级:可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努力,应该避免用差和不及格这样具有刺激性的等级名称,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评语:简明扼要地对学生的作业中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表述。

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有:(1)学生的自我评价(2)同学互相评价(3)教师对学生评价

美术教学方法及其要领是:(1)讲述法

要领:①准确、清晰,具有逻辑性;②幽默、流畅、生动,具有感染力;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收放自如;④叙述、比喻、论述结合;⑤多用具体例子;⑥运用图表、图像、视频等辅助方式。(2)示范法

要领:①示范应该做到程序清晰,方法明确,要点突出,让全体学生观看到示范的全部过程。②适当运用语言讲述但不可喧宾夺主。③突出方法的要领和方法的程序性。(3)演示法

要领:①注意演示与示范的区别。②直观教学。(4)实践指导法

要领:①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应该与学生的发展水平一致,并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②要有明确的目标。③通过示范和讲述,告诉学生练习的要领、程序和方法。④认真地观察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辅导与反馈。(5)提问法

要领:①提问没有界限。②鼓励学生提问。(6)讨论法

要领:①注意平等性和互动性。②鼓励学生发言(7)合作学习指导法

要领:①教师要营造合作学习的气氛。②合作学习的人数不宜过多。(8)问题发现与探究指导

要领:这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合作的;可以是小型的,也可以是大型的。问题的类型,可以分为没有定论的问题、已有定论的问题和对现实问题的发现与探究。

9.你认为一堂优秀美术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关于什么是一堂优秀的课,每个人的标准其实是大不一样的。有学者对一些教师和学生访谈后认为,优秀的课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1)在美术课上有较好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和反应,思维充分激活,情绪充分调动;(2)对美术课堂有基本的控制,没出现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3)美术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注意相关性,不在次要问题上耗费时间;(4)美术和相关知识内容正确,容量适当,不让学生疲于应付,也不让学生过于清闲;(5)针对特定的美术教学内容做到方法恰当、灵活多样,避免整堂课只运用单一的方法;(6)在不同环节之间衔接自然,做到结构紧凑、富有节奏变化。

总之,在美术课上尽可能让学生心动、行动,体验愉快,获得知识或技能上的收益,寓教于乐,寓智于趣。

第2章 理解美术教育

考点梳理:

1.认识美术观与教育观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2.理解美术教育的含义、分类方法和结果;

3.知道美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所包括的基本内容。

2.1 核心讲义

一、美术教育的构成(一)认识美术

1.基本概念(1)优美艺术

优美艺术并不单纯以技巧为其特色,也不以实用功利为目的,而是一种纯精神意义的“美”的艺术,主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人们一般也将其称为“纯艺术”,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2)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虽然也包含较强的审美性,但这种审美性必须受制于实用性,必须与实用性相结合才有价值,实用性成为其最基本和最鲜明的特征。(3)美术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美术的解释

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一般包括绘画、雕刻和建筑,有时也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壁画、陶瓷、织造、金工和家具制造等装饰艺术与工艺,都以实用为宗旨,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不属于美术范畴。

  ②《现代汉语词典》对美术的解释

a.造型艺术;b.专指绘画。

2.教育中的美术(1)高等美术教育

设计艺术与美术并驾齐驱,成为了独立的学科。(2)基础美术教育

设计仍然是“美术”课程的一部分,但其在美术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3.视觉文化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像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有感于此,有学者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具体分为:(1)精致艺术(尤其指绘画、雕塑);(2)工艺与设计;(3)表演及艺术庆典;(4)大众与电子媒体。(4)美术教育的任务

美术作为一个学科,其基础是视觉形象,这些形象或者是有意涵的,或者是有美感的,或者是既有内涵又有美感的。美术教育的任务正是观察、理解和创造视觉形象。(二)理解教育

1.教育的概念与意义(1)教育的概念

学界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形式

①形式化教育:即有特定的目的、教育者、场所、组织形式的教育,如学校教育;

②非形式化教育:即教学摆脱过度形式化的束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接受。(3)教育对象

教育行为可以针对任何人、针对人的任何时期,但主要针对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处于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身心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自塑性。(4)教育意义

教育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它依据人的不同特点,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使人在价值观与态度、感觉与思维、知识与技能、创造能力等方面发生符合个性特征和社会需求的改变,促使身心协调发展,促进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2.当代教育观(1)强调通过对话、交流、启发,唤醒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持续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会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成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者。(2)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他们围绕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主题,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互动交流,双方的情感、态度、认知不断地发生微妙的变化。

二、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分类(一)美术教育的T形结构

1.美术教育的目的(1)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精神和文化的需要;(2)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学科教育

任何学科教育都是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的,学科本体指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而教育功能则是该学科对人的心智和身心的良性影响,学科本体是基础,支撑学科教育;而教育功能是其生发的结果,没有教育功能,学科作为教育门类的价值和意义就会下降。 

3.美术和教育的关系(1)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同样包含着美术与教育双重因素。(2)美术与教育彼此互动、相互助益,其重心可以发生偏移,因而产生了两种取向的美术教育,即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3)美术和教育缺一不可,美术教育必须同时基于这两点去观察、思考和行动。

4.美术教育的两种取向(1)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

①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与技能,使人类的美术不断地发扬光大。

②通过向专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而实现,专业知识、技能的改善与成长是主要的观察点。

③美术教育培养兴趣多样、观念开放,保障了美术创作活动的持续性。(2)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①以美术为基础获得教育功效,引发学生身心发生种种良性的变化。

②主要通过基础美术教育实现,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生的身心变化是主要观察点。

③美术教育培养注重情感与审美、人格与心理、创造力和思想道德的发展。(二)In和Through体现出不同的美术教育思想

1.不同美术教育层次的特征(1)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更重视教育功能;(2)专业美术教育更重视学科本体;(3)普通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介于两者之间。

2.美术教育思想(1)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强调在美术教育中主要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2)工具主义

工具主义将美术视为获取教育功能的工具,认为只要获得了教育功能,学生是否掌握了美术知识与技能并不重要。(3)评价

在美术教育中,极端的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均不可取,教师需自行取舍,有所折中。(三)美术教育的其他划分方式

1.按构成划分

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两类。

2.按场所划分(1)学校美术教育:指中小学、大学进行的美术教育;(2)家庭美术教育:指在家庭中进行的由家人、家庭教师或其他人实施的美术教育;(3)社会美术教育:指在少年宫、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进行的美术教育。

3.按年龄划分(1)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指针对未成年儿童(一般指3~15岁)进行的美术教育;(2)成人美术教育:泛指针对成人(包括青年)进行的美术教育;(3)老年美术教育:大多数情况指针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的美术教育。

4.按目的划分(1)职业美术教育:指大、中专的专业美术教育,学生通过美术教育,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谋求与美术教育有关的职业;(2)普通美术教育:指在中小学或其他场所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美术教育。

三、美术教育学概述(一)美术教育学的形成背景

1.学科教育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教育的内容往往是综合性的,学科教育还不可能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后,人们对教学知识的选择导致了文化知识的分化,由此产生了学科和学科教育。

2.学科形成的过程(1)国内

①西周

教学内容由德、行、艺、仪四个方面构成,并形成了礼、乐、射、御、书、数六个基本学科,由此开启了我国学科教育的源流。

②宋代

设有律学、算学、医学、画学、武学等。

③鸦片战争后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的中学科目就包括图画和体操等。

④辛亥革命以后至今,我国学科教育的内容仍以综合、分化等不同形式不断变化与调整,新学科逐步得到补充,总的趋势是向合理和科学的方向发展、变化。(2)国外

①古希腊、罗马

当时的学科包括游戏、音乐、舞蹈、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②中世纪

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的“七艺”包括: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③19、20世纪

近代人文学科形成,体育、劳作、美术也逐渐进入学校教育,最终形成了现代学科教育的完整体系。

3.中国古代先贤的教学方法(1)孔子

孔子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他主张认真考察学生的性情、习惯、志向,其方法是采用观察法和问答法。在具体的教学中,他特别注意运用启发法。(2)孟子

孟子信奉人性为善,主张将人性之善推而广之,发扬光大,成为大人。他的教学方法是围绕发展人的善性展开的,主要包括:

①要修养得宜;

②要择定良好标准;

③要居住在良好的环境。(3)荀子

荀子坚持“性恶论”,他主张用强制的方法,通过礼仪,使人为善。(4)朱熹

朱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

①训练有系统的思想;

②培养知情意的发展;

③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熹还提出了个人的学习方法,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4.西方古代哲人和教育家的教学法思想(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德行”,他首创了“产婆术”的教学方法,首先通过反诘让对方在自相矛盾而难以解说时指出其问题,接着再让对方在感到自己无知识时用种种事例加以启发,帮助对方从具体的事例中找到系统的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或定律。(2)柏拉图

柏拉图对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发展了教学理论

他提出了主智主义、理想主义、哲人王、人才教育计划、英才教育计划、男女教育机会相等、淘汰教育等思想。

②规划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教育的课程与教材。

③他开设学园,集门徒讲学,采用的方法是连续的讲演法和发展思想的对话法。(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不仅重视对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哲学的教育,也重视践行道德,强调意志训练和行为陶冶。他发明了演绎法,重视经验、感觉和自然。(4)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感官和实物教学,认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是教学的媒介,因此实物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5)卢梭

卢梭秉持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主张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反对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不要动辄干预儿童的行为。(6)裴斯泰洛齐

他认为教育是人类心灵的改造过程,应该自然地、循序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自然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对学生“循循善诱”。

5.美术教育学形成的过程

师范教育制度在我国学科教学法的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1)1794年法国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师范院校,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2)1896年12月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可视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端。(3)1925年,《新学制师范课程标准纲要》正式使用“教学法”这一名称,规定师范院校学生必修这一课程。(4)1987年,“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并于1997年再次更名为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二)美术学科教育理论及课程发展

1.有教学法意义的古代绘画理论(1)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南齐谢赫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明代董其昌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注重临摹等。

2.近代美术教学法成为独立学科(1)1906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设立我国第一个高师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并开设了图画、手工、音乐3科教学法。(2)1922年实行“新学制”后,高等师范的图画教学法也改称图画教材及教法,并入“各科教材教法”课程。

3.建国后美术教学法的发展(1)建国后,中央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些强调突出师范教育的政策;(2)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美术教学法的大量学术著作、教材和论文相继出版和发表,烘托出浓郁的学术气氛。(3)欧美及日本等国先进的美术教育观念和方法被重新介绍到我国美术教育领域。(三)美术教育学的性质和方法

1.美术教育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1)美术教育学的性质

美术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它介于教育学一般原理和美术教学法之间,相比于教育学一般原理显得更为具体,但比教学法、教学论更为抽象。(2)研究对象

美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术学科教育在发展人的美术素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3)研究内容

①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②美术教育的价值和目的;

③美术教育的学习问题;

④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课程问题;

⑤美术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方法问题;

⑥美术教育的教师问题;

⑦美术教育的国际比较以及美术教育的环境与管理。(4)美术教育学的性质

①理论性

理论性体现在对现实事物的概括性的知识体系,必须具有抽象与概括的品性。美术教育学不仅是对人们美术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而且是上升到理论认识的一种结果。

②应用性

美术教育学绝非纯粹的理论体系,它比一般教育学原理更为具体,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升华,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教学实践,同时又对教育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③综合性

美术教育学是一种边缘交叉学科,带有明显的综合性。

2.美术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教学方法(1)研究方法的层次

①方法论基础;

②一般方法;

③具体方法。美术教育学的研究法主要有:

a.理论研究法;

b.文献研究法;

c.历史研究法;

d.比较研究法;

e.调查研究法;

f.实验研究法。(2)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阅读法;

③观摩法;

④讨论法;

⑤实践法。

2.2 课后习题详解

1.美术观与教育观是如何影响美术教育的?请举例说明。

答:美术教育由“美术”与“教育”两个概念组合而成。(1)美术提供了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征。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所理解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随着时代的进步、认识的发展,美术的内涵在不断地扩大,这也使得美术教育的客体范畴在不断扩大。(2)教育以自己的方式使得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得以传承,同时也提取美术学习活动特有的教育功能,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国美术教育涉及到了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以及书法、篆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生产生活领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承也产生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正确教育观的指导与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保驾护航。

既然美术和教育构成了美术教育的基础概念,那么对美术和教育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首先对美术和教育加以认识。

2.美术教育中的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的关系如何?

答:美术教育如同语文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一样,是一种学科教育。任何学科教育都是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的。学科本体指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教育功能则是该学科对人的心智和身心的良性影响,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学科本体是基础,支撑学科教育,没有学科本体,就不会有学科教育;教育功能是其生发的结果,没有教育功能,学科作为教育门类的价值和意义就会下降。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学科本身的特征会自然地导致人的身心发生变化,如数学学习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数学的学习会影响学习者在思维和行为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美术需要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对美术的学习会使得学生在这些能力上有更好的发展。其二,有意识地运用学科本体承载一定的道德、伦理和思想意识等,对学习者施以影响,如中国古代社会就存在有意识地利用绘画和工艺进行道德教育的事例。(2)美术教育既然是一种学科教育,同样是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的,包含着美术与教育双重因素。美术教育必须坚实地“踏”在美术和教育上。美术与教育彼此互动、相互助益,既发展美术学科,也获得教育功能,但共同的归宿却是一致的——服务于人类,促进人的发展。

3.美术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答:(1)美术教育由“美术”与“教育”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美术提供了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征。教育以自己的方式使得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得以传承,同时也提取美术学习活动特有的教育功能,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既然美术和教育构成了美术教育的基础概念,那么对美术和教育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对美术教育的理解。(2)将美术与教育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美术教育。因此,美术教育可以这样理解——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美术教育如同语文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一样,是一种学科教育。任何学科教育都是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的。学科本体指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教育功能则是该学科对人的心智和身心的良性影响。

4.什么是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什么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答: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是:(1)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与技能,使人类的美术不断地发扬光大。(2)这种美术教育取向是通过专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而实现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改善与成长是主要的观察点。(3)普通中小学美术教育也有助于这一任务,其途径是:

①大多数的专业人才,都要经过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

②中小学美术教育培养的兴趣多样、认识丰富和观念开放的众多美术接受者与美术创作之间构成了艺术欣赏与生产消费的关系,从而保障了美术创作活动的持续性。

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是:(1)以美术为基础获得教育功效,引发学生身心发生种种良性的变化。(2)这种美术教育取向主要由中小学实施的基础美术教育而实现,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生的身心变化是主要观察点。(3)这种美术教育的功效包括:

思想道德的发展;情感与审美的发展;智力发展;人格与心理发展;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等等。

5.学科教育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答:(1)独立的学科知识的出现。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力持续发展,文字开始产生,科学文化知识也日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由于个人的选择就出现了文化知识的分化。于是,一大批喜好某一种文化知识的人聚在一起,探讨本中知识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于是新的独立的学科知识就出现了。(2)完整的学科知识和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3)有从事这种教育传播的大批人才。如果这门学科教育缺乏人才,那么整个学科教育就无法延续下去。(4)社会对这种知识的需求程度的高低。

6.美术教育学在教育学科中的位置和关系如何?

答:美术教育学介乎于教育学一般原理和美术教学法构成的关系中,如果依具象和抽象确定一个维度,那么依次应该是美术教学法、美术教学论、美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原理、教育学一般原理。该分布展示了美术教育学在整个教育学科中的位置,以及从美术教学法到教育学的不同层次关系。

美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美术教育的价值和目的、美术教育的学习问题、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课程问题、美术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方法问题、美术教育的教师问题,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拓展至美术教育的国际比较以及美术教育的环境与管理问题等。相对于一般教育学,它更为具体,更注重和强调学科性;比起美术教学法和美术教学论,它研究的问题又更具普遍性,范围更广、理论层次更高。

7.美术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美术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美术学科教育在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美术素质的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这种基本规律由美术教育的诸种因素在一定环境中的互动性揭示出来。(2)美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美术教育的价值和目的、美术教育的学习问题、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课程问题、美术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方法问题、美术教育的教师问题,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拓展至美术教育的国际比较以及美术教育的环境与管理问题等。

相对于一般教育学,美术教育学更为具体,更注重和强调学科性;比起美术教学法和美术教学论,它研究的问题又更具普遍性,范围更广、理论层次更高。可以说,美术教育学不仅要研究美术教学的现象及其规律,而且要研究美术学科在形成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本规律;既研究具体的应用问题,也研究一般的理论问题。因此可以认为,美术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

第3章 美术教育的演进

考点梳理:

1.了解中外美术教育的演进过程;

2.知道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特征;

3.认识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掌握美术教育发展的规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