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讲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8:30:30

点击下载

作者:柳少逸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匮要略讲稿

金匮要略讲稿试读:

金匮要略讲稿柳少逸 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金匮要略讲稿/柳少逸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9

ISBN 978-7-5132-5464-9

Ⅰ.①金… Ⅱ.①柳… Ⅲ.①《金匮要略方论》-研究 Ⅳ.①R222.3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301959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21.5 字数396千字

2019年9月第1版 2019年9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464-9

定价 7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前 言《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为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医学经典著作。《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与《伤寒论》同样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即以《内经》等古医籍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汉以前的医药知识及医学经验,以辨证论治为临床思维方法而撰成的。由于该书在理论上和临床上均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推崇为治疗杂病的典范。清代经方大家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称该书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宗”。清代李彣在《金匮要略广注》序中称“不读《伤寒论》者,不可与言医;不读《金匮要略》者,并不可与言《伤寒论》”。对此,徐大椿云:“因知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唯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可与《灵》《素》并垂者。”意谓在临床应用中,《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为方书之祖、医方之宗。同时也说明了二者理论体系和临床辨证论治体系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及临证中要融二者于一体。

据林亿等《金匮要略方论》序所云:“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蠧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上述“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即西晋王叔和加以搜索编次的伤寒部分,故后人仅见到《伤寒论》十卷,而未见杂病部分。直到北宋初期,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所存的残旧书籍中得到《金匮玉函要略方》,这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共三卷,上卷论伤寒病,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的理论和处方。其后又经林亿等对此节略本进行校订,因《伤寒论》已有王叔和编次的单行本,于是删去上卷,只保留中、下卷论述杂病和治疗妇人病的部分。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编为上、中、下三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题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这就是后世通行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原书共25篇,首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属于总论性质,对疾病的病因病机、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都以例言的形式,做了原则性的提示,所以此篇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价值。从第2篇“痉湿暍病”到第17篇“呕吐哕下利病”,属于内科范围的疾病。第18篇“疮痈肠痈浸淫病”,属于外科疾病的内容。第19篇“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将不便于归类的几种疾病合为一篇。第20~22篇,专论妇产科疾病。最后3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带有验方性质,后世不少注家多删去不载。原书前22篇中,包括五十多种疾病,共载方剂205首,其中4首只列方名而未载药味,即“水气病”篇中的杏子汤、“疮痈肠痈浸淫病”篇中的黄连粉、“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篇中的藜芦甘草汤、“妇人妊娠病”篇的附子汤;第23~25篇中共载方剂57首,此即《金匮要略方论》序中所讲的“合二百六十二方”之数。

原书中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坐药、洗剂及外敷剂等。此外,对煎药和服药方法、药后反应亦有详尽的记载。《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体现出来。

仲景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金匮要略》既强调辨证论治,同时亦很重视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原书几乎每篇都标明“病脉证治”四字,示人以病与证相结合、脉与证须合参、辨证与论治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各篇从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开始,进而根据病情的复杂变化举出主证,然后据证提出治法方药,这样就有利于学者系统掌握各篇所述疾病的证治规律。故清代陈修园有“全篇以此病例彼病,为启悟之捷法”之论。《金匮要略》中的脉法,也具有独到之处,即脉证合参。各种疾病常有其主要脉象。如百合病的脉微数,疟疾脉弦,虚劳病脉大、极虚,寒疝脉弦紧或沉紧,肺痈脉数实,肺痿脉数虚,肠痈脉数等。脉象的变化,反映出脏腑经络的复杂病机,故原书脉法往往用几种错综的脉象结合起来以阐释病机,有时还依据脉象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金匮要略》对于杂病的治疗法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人体脏腑经络之间的整体性,提出了有病早治,以防止病势的传变发展。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所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一是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正气。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治疗就难以奏效。故原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尤为注重观察脾肾两脏功能是否衰退。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肾是先天之本,性命之根。内伤病至后期,往往会出现脾肾虚损证候,脾肾虚损,更能影响其他脏腑,促进病情恶化。故补脾益肾是治疗内伤疾患的根本方法。这种观点,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所列的小建中汤、肾气丸等方证可以看到其大概内涵。

原书所载方剂,大体上可以体现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治法。如麻黄汤、麻黄加术汤为汗法,瓜蒂散为吐法,大、小承气汤为下法,小柴胡汤为和法,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为温法,白虎加人参汤、泻心汤、白头翁汤为清法,鳖甲煎丸、枳术丸为消法,黄芪建中汤、当归生姜羊肉汤、肾气丸为补法。此外,还有一些方剂,尚能体现以上八法所不能概括的其他治法。如越婢汤、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解表化饮,乌头桂枝汤解表温里,厚朴七物汤、大柴胡汤解表攻里,这都属于表里双解法。五苓散、茵陈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等利水化湿,苓桂术甘汤温化水饮,这都属于除湿法。麦门冬汤为润燥法;黄土汤、柏叶汤、胶艾汤等为理血法;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桃花汤为固涩法。

该书对于方剂的运用,总体来说是立方谨严,用药精当,化裁灵活。有时一病可用数方,有时一方可治多病,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精神。同是一种疾病,但由于人体体质或病机上的差异,以及病位的不同,在治法上也就有所区别。例如同为胸痹病,同有“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的症状,但若阴邪偏盛,阳气不虚者,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以通阳开结,泄满降逆;阳气已虚者,则当用人参汤以补中助阳,使阳气振奋则阴邪自散。又如同为溢饮病,其治疗有“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这是针对溢饮的具体病情采用不同的汗法。如邪盛于表而兼有郁热者,则用大青龙汤发汗兼清郁热;如病属表寒里饮俱盛者,则用小青龙汤发汗兼温化里饮。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一书,不仅对中医方剂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极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临床医学三位一体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故林亿有“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的赞誉,不为过矣。

本书是余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临床教学的需要,以余《金匮要略》讲稿之节略本加验案所成。因注重方证的应用研究,故对《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及最后杂疗方和禁忌三篇未加论述。因余之讲稿为教学之作,仍循“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训,故有引经据典之记。其用有二:一是探本求源,二是让读者熟悉经典及历代医家之解及其传承之心得。余戏称之为“抄书”,因读者多是医学生,或低年资的中医师,故亦有经典“补课”之意。《医宗己任篇》尝云:“夫立方各有其旨,用方必求其当。”此亦余编撰《金匮要略讲稿》之意。以证统方,以方类证,方证结合,有法则,有案例,一览仲景方治病之精要,乃余编写此书之宗旨也。即使用于现代医学之疾病时,亦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大凡具备该方证之相应病机,无论何病,均可应用之,此乃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临床大法也。诚如清代吴仪洛所云:“夫医家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故而仲景方之应用,重在辨证明理。

清代王清任尝云:“医家立言著书,必须亲治其症,屡验方法,万勿一失,方可传于后人。若一症不明,留与后人再补,断不可徒取虚名。”故重整《金匮要略讲稿》时,所附验案,多系余经年所积,或家父吉忱公、蒙师牟永昌公临证之录。为了说明经方的临床应用之广,及为历代医家所重,故亦附有古今医家之验。柳少逸于三余书屋2019年3月一 痉病(一)概说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此病首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经筋》篇云:“足太阳之筋……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足少阴之筋……及转筋病至此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又云:“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伸。”《灵枢·热病》篇云:“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出血,中有寒,取三里。”又云:“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疭,齿噤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又云:“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素问·骨空论》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六正纪大论》云:“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

痉,又作痓。对此,《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赫曦之纪……其病痓。”《素问·气厥论》云:“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素问·厥论》云:“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

痉作为专病论述,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并谓“痉”有虚实二证,名曰“刚痉”“柔痉”。实证当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虚证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以息风。故《金匮要略心典》云:“此痉病标本虚实之异,不可不辨也。”

概而论之,痉病有刚痉、柔痉之别;详而论之,有刚痉、柔痉,阳痉、阴痉,三阳痉、三阴痉,风痉、风寒痉、风痰痉、痰火痉、湿热痉、热甚发痉、血虚发痉、虚痉及金创痉之分。

鉴于痉、湿、暍三者多为外感所引起,且均是从太阳病开始,故张仲景将三者合为一篇来论述,名《痉湿暍病脉证治》。(二)证候与证治1.痉病证候【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释文】痉,《广韵》云:“风强病也。”《广雅》云:“痓,恶也。”成无己注云:“痓,当作痉。盖痉者强也,痓者恶也,非强也,此传写之误也。则如角弓反张,论其因,则太阳中风,重感寒湿之所致也。”

上述二条原文,表述了痉病分刚痉、柔痉两种。此“太阳病”的含义与《伤寒论》同,即包括头痛、发热、恶寒等证。

刚痉属表实无汗,阳不外达,故“反恶寒”。其理诚如清代李彣《金匮要略广注》所云:“太阳病,谓伤寒证属太阳经,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也。发热者,寒邪客于经中,阳气怫郁所致,此太阳中风,重感者也。寒伤荣,凝敛津液而无汗,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故云反恶寒也。刚痉者,以其无汗,而寒性劲冽也。”柔痉属表虚汗出,阳能外达,故“不恶寒”。其理诚如《金匮要略广注》所云:“风伤卫则疏泄腠理而汗出,汗出为表虚,当恶寒,其不恶者,是太阳中风,重感寒湿者也。柔痉者,以其有汗,而湿性濡润也。”

上述痉病两条,没有明显指出痉病的主证,是省文。诚如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略》所云:“痉者强也,其病在筋,故必兼有头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折等证,仲景不言者,以痉字该之也。”【原文】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释文】太阳病发热,为病在表,脉应浮,即使成为痉病,脉亦当为弦紧有力,而反见“沉而细者”,意为气血不足,无力抗病所致。李彣谓“反得沉细里虚之脉,此脉不与病应,故难治”。对此,尤在泾有“太阳脉本浮,今反沉者,风得湿而伏,故为痉。痉脉本紧强,今反细者,阴气适不足,故难治”之论。“阴气适不足”,即因气血不足,无力抗病之由也。【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释文】疮家,指久患疮疡或金刀创伤的患者。以上三条,均为误治而致痉者。其原发病与误治的经过虽不同,而为汗、下耗伤津液,筋脉失养致痉的原因基本相同。故尤在泾谓“此原痉病之由,有此三者之异,其为脱液伤津则一也”。首条太阳病原可发汗,误在发汗太过,津液受伤,筋脉失濡而致痉,其病较轻;次条风病误下,复发其汗,重伤津液,筋脉失养而拘急,其病较重;末条疮家津血本已亏损,误发其汗而成痉者,则属疮口感受风邪病毒,深入经络而引起者,病情险恶,此即后世所称的破伤风。【原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释文】口噤,即牙关紧闭之候。本条较详尽地论述了外感风邪引起痉病的证候。对此,尤在泾注云:“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脉强直。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者,风为阳邪,其气上行而又主动也。寒湿相得者,汗液之湿,与外寒之气,相得不解,而表气以寒而益虚,寒气得湿而转增,则恶寒甚也。其脉如蛇者,脉伏而曲,如蛇行也。痉脉本直,汗之则风去而湿存,故脉不直而曲也。”【原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释文】本条是辨别痉病欲解与否的脉证。《金匮要略心典》引魏氏注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邪无所依者,必顺其下坠之性,而入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欲解也。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不强矣。而其脉如故,反加伏弦,知其邪内连太阴,里病转增,乃痉病诸证中一变也。”【原文】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释文】本条表述了痉病的主脉是“紧如弦”,是劲急的脉象。“直上下行”意谓自寸至尺,皆见此脉,乃痉病筋脉强急之谓。对此,《金匮要略广注》注云:“风令脉弦,寒令脉紧。然《经》云:紧如转索无常,弦如弓弦不移。则二脉相似又恐其易混,故云紧如弦,而实非弦也。直者,不柔而坚搏切指也。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见紧直之脉也。”【原文】痉病有灸疮,难治。【释文】本条表述了先有灸疮而后患痉病者难治。盖因灸疮病人脓液久渍,津血必亏损,再患痉病,势必血枯津伤之候加剧,故谓“难治”。对此,《金匮要略广注》注云:“痉病筋脉强急,阳气消亡,加以素有灸疮,则焦骨伤筋,血气亏损,此阴阳两虚之证,非表药所能解散,故难治。”2.痉病证治(1)栝蒌桂枝汤证(柔痉证)【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释文】本条指出了栝蒌桂枝汤证,亦即柔痉之病的初起证治。“太阳病,其证备”,系指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等候俱备。“身体强,然”,是痉病见证。太阳病汗出而恶风者,脉象当见浮缓,今“反沉迟”,知证系津液不足,而致风邪化燥而成痉。沉迟之中,必带弦紧,不同于沉迟无力脉象。故有栝蒌桂枝汤解肌祛邪,滋养津液,舒缓筋脉之治。【方药】栝蒌桂枝汤方二两三两三两二两三两十二枚

栝蒌根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按语】“太阳病,其证备”,意谓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诸证俱备。诚如《金匮要略心典》所云:“太阳证备者,赵氏谓太阳之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项,此其所过之部而为之状者,皆是其证也。,背强连头貌。沉,本痉之脉,迟非内塞,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伤寒项背强然,脉反沉迟者,为邪风盛于表。此证身体强然,脉反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故用桂枝(汤)则同,而一加葛根以助散,一加栝蒌根兼滋其内,则不同也。”意谓太阳病汗出而恶风者,脉象当见浮缓,今反沉迟,当知本证由于津液不足,致风邪化燥而成痉。沉迟之中,必带弦紧,而不同于沉迟无力的脉象。所以用栝蒌根滋养津液,合桂枝汤解肌祛邪,以舒缓筋脉,使柔痉自已。《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故成无己有“桂枝汤辛甘之剂也”之论。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因以桂枝为主药而得名,由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加姜、枣而成。《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之伍,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之配,生姜、大枣具酸甘辛之味,而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奏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温分肉、实腠理之效。故《金镜内台方议》有“用桂枝为君,以散邪气而固卫气;桂枝味辛甘性温,而能散风寒,温强卫气,是辛甘发散为阳之义也。芍药味酸性寒,能行荣气,退热,理身痛,用之为臣。甘草、大枣味甘而性和,能谐荣卫之气而通脾胃之津,用之为佐。姜味辛性温,而能散邪佐气,用之为使”之精析。啜,食也。啜粥,大口饮也。温覆,加盖衣被取暖以助发汗也。故啜热粥、温覆,乃桂枝汤服用之通法,既益汗源,又防伤正,乃相得益彰之功法也。栝蒌根,即天花粉。故栝蒌根合桂枝汤,其性寒凉,善于滋生阴液,荣筋祛热,故为身体强急者所宜也。由此可见,太阳痉病虽然重心在表,治疗以解表为主,但必须顾护津液,即适当加入滋养筋脉之品,否则邪从燥化,津伤筋急,而祸不旋踵。《本经》云:“栝蒌根,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故栝蒌根合桂枝汤,张仲景名曰“栝蒌桂枝汤”,以其和营卫、生津液、濡筋脉之功,而为愈柔痉正治之方也。

栝蒌桂枝汤方云:“生姜三两。”不云几片,甚寓深意。《愿体广类集》云:“如药引中生姜写几片,灯心写几根。谓此二者,须写分两为是。盖片有厚薄,根有长短,过与不及,均难取效。”如此可见仲景立方用药,法度严谨,堪为医之宗。“如药引中生姜写几片”,后世方书云者甚夥,如何核其分两?今古曾无言者,惟聂久吾《奇效医述》四时感寒方云:“生姜三片为引,约重二钱。”可供参阅之。《医海蠡测》云:“仲景方中排列药名者,皆单称之,若单称桂枝、芍药是也,于枣独加‘大’字,何也?谢在杭曰:药中诸果皆称名,于枣独加‘大’字,说明小者不足用也。”

栝蒌桂枝汤的应用,多不出《金匮要略》之外,如《方极》谓“栝蒌桂枝汤治桂枝汤证而渴者”。他如《医方发挥》治急惊风,凡是遇到小儿初感发热抽风,表现为“急惊风”者,投银翘散重加花粉,大都获效。而且其效甚速,有时令人惊奇。但若病情较长,反复不愈者,再用银翘散加花粉治疗,往往无效。需用栝蒌桂枝汤扶阳养阴方能治愈。

临床辨证加味,可以治疗现代医学之末梢神经炎、梅尼埃病、男女更年期综合征、慢性胃炎及溃疡而见上述证候者。尚可用治疗热性病后遗症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阵发性抽搐症,疗效较佳。【验案】

柔痉案:李某,女,42岁,1957年10月19日就诊。

三日前,偶感风寒,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服用阿司匹林,汗出,头痛悉解,然仍身体不适。昨天下田劳作,微风吹则寒冽,头痛剧,自觉头身发热,伴颈项强痛,动则汗出如流,心烦口渴。查体温37.6℃,舌淡红,少苔,脉沉迟。

证属外感风寒,续发太阳病中风,风淫于外,津伤于内,营卫失和,而发柔痉。治当清热滋液,调和营卫,故当予栝蒌桂枝汤加味。

处方:栝蒌根20g,桂枝12g,杭白芍15g,生栀子10g,淡豆豉12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啜热粥。

服药4剂,诸证悉除,病臻痊可。[《柳吉忱医案》]

按:此案乃栝蒌桂枝汤合栀子豉汤之用。

产后发痉案:秦某,女,20岁。1948年秋就诊。

因产后七八日,头晕眼花,不能坐起。临证时忽见患者手指抽掣,相继呵欠,张大其口,越张越大,竟至口角裂破流血,急令人以手按合,亦竟不止。复现面色淡白,目瞪流涎,冷汗时出,神识昏迷,脉弦缓无力。

辨证为新产亡血伤阴,汗多伤阳;复受外感,风入经俞而发痉,势有阴竭阳脱之象。治当回阳固脱,祛风镇痉。

方药:急煎高丽参15g与服,半小时后稍有好转,续用栝蒌桂枝汤加味。

处方:高丽参9g,炙黄芪30g,桂枝6g,杭芍9g,附片4.5g,栝蒌根12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5个。2剂,水煎服。

二诊:服1剂后,汗出渐少,2剂服完,抽搐亦缓解,惟感眩晕疲乏,乃表固阳回,阴血仍亏。拟以养血镇痉,气血并补之剂。

方药:栝蒌桂枝汤合四物汤加减。炙黄芪30g,当归9g,桂枝4.5g,杭芍9g,栝蒌根9g,生地黄15g,川芎4.5g,钩藤9g,炙甘草6g,高丽参9g。

连服2剂后,眩晕减轻,精神日趋恢复。[《席梁丞治验录》](2)葛根汤证(刚痉证)【原文】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释文】本条指出葛根汤证,即刚痉的证治。太阳病无汗为表实,小便反少,是津液不足之候。因外感风寒湿邪,与正气相搏,气机不畅,势必逆而上冲,为胸满,为口噤不得语诸候,故知刚痉即将发作,故有葛根汤之施,以成开泄腠理,发汗祛邪,滋养津液,舒缓筋脉之治。【方药】葛根汤方四两三两(去节)二两(去皮)二两二两

葛根 麻黄 桂枝 芍药 甘草(炙)三两十二枚 生姜 大枣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按语】《金匮要略广注》谓葛根汤,“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也。经云:桂枝本为解肌,不更发汗。今因刚痉无汗,故加麻、葛,即桂枝麻黄各半汤之例。或曰经云:发汗太多,因致痉。今既成痉,又用葛根汤发汗,何也?曰:既见太阳表证,刚痉无汗,安得不小发其汗乎?况麻、葛、桂枝虽能行阳发表,而内有芍药以养阴和荣,甘草、姜、枣皆行津液和荣卫之品,又取微似汗,不令多汗,则于发散之中仍寓润养之意,于汗多成痉之戒何拘?先煮麻黄、葛根去其沫者,去其浮越慓悍之性,亦不欲其过于发汗也”。其论可谓肯綮不繁。

葛根汤,原为风寒伤及太阳经而设方,即太阳伤寒兼太阳经气不舒的证治,法当发汗解表,生津舒经。就其方药组成,《金镜内台方议》有如下之精析:“葛根性平,能祛风,行于阳明之经,用之为君;麻黄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