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7:51:33

点击下载

作者:黄玉芳、刘春英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病理学

病理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 “‘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本教材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临床服务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建设的。《病理学》自2002年编写以来,已出版了3版,分别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教材出版十余年来,在全国大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本科专业病理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部分院校也用于研究生及专科教学。教材先后获卫生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教材三等奖”、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和“江苏省重点教材”等奖项;同时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指定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用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病理学》的编写,是在前3版成功出版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征集了全国20余所中医药院校的病理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全书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编撰。编写原则上延续了前3版的章节设计与编写体例。除了继续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编写宗旨外,本次编写紧密围绕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优化。

与前3版相比,本版教材的编写突出了以下特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更精练的文字准确阐述,力求严谨、确切、明了。继续采用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编排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病理演变的基本规律,从而从整体观认识疾病的本质。内容精简,注意学科间交叉内容的选择,避免重复(如删除了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加强病理与临床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除在各章中增添近年来的新进展或知识点,还于附篇增加代谢综合征、免疫性疾病及病理学常用技术三部分内容,以丰富病理学内容。本教材特别注重改进插图的质量与教材的整体效果,精选彩色大体与镜下照片,重新绘制模式图和表格,均随文排版。全体编委逐字逐句对教材内容进行修订,希望通过本次修订,力争做到教材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体例规范统一,理论体系更加严谨,文字精练确切,插图准确精美,篇幅恰当而适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融合,并富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 “互联网+”行动计划,本教材增添了数字化内容。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GJYJS16031) 由黄玉芳、应小平负责,由编委会各成员负责编写章节所对应的数字化内容。

本教材编写人员的确定,既充分考虑教材编写的连续性,又注意参编院校的覆盖面,最后确定全国25所院校的27位病理学教学科研一线专家教授参加编写,他们都有丰富的教学和教材编写经验。编写的具体分工为:绪论由黄玉芳编写;第一章由杜标炎编写;第二章由苑光军编写;第三章由杜月光编写;第四章由李素云编写;第五章由张锡流编写;第六章由贾彦编写;第七章由肖桦编写;第八章由贾彦编写;第九章由石安华编写;第十章由戴建国编写;第十一章由施旻编写;第十二章由苗宇船编写;第十三章由黄勇编写;第十四章由唐群编写;第十五章由齐洁敏、郭茂娟编写;第十六章由应小平、施旻、武一曼编写;第十七章由熊凡、杨玉涛、夏雷编写;第十八章由李子良、杨玉涛、武一曼编写;第十九章由李瑞琴编写;第二十章由于兰英、高原编写;附一由黄玉芳编写;附二由刘春英编写;附三由李姝玉编写。

本版教材得以顺利完成,凝聚了全体编写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各参编单位领导和同仁对教材的编写和定稿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使各版教材内容上有连贯性,本版教材采用了前3版的精彩内容,在此谨向为本教材第1版至第3版编写付出巨大贡献的各位编委致以衷心的感谢。此外,本书还获得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支持。

在近一年的编写工作中,全体参编人员在创作精品思想指导下,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医学及病理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教材中若有疏漏和不足,恳请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正。《病理学》编委会2016年5月绪 论一、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改变是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二、病理学的主要内容

全书主要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第1~14章为总论内容,第15~20章为各论内容。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述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具有共性的基本病理变化,即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常称之为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各论则是研究和阐述各系统、器官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常称之为器官病理学(organic pathology)或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例如肝炎、肺炎、肾炎等疾病,都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和增生),这就是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但由于器官系统本身在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的不同,这几种炎症在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转归及临床表现和采取的防治措施上各有不同,这就是器官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各论中同时阐述了各系统许多疾病发展到严重时出现的共性的病理过程,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必须要紧密联系总论中学过的基本知识,认识疾病的共同规律有利于认识疾病的特殊规律,反之亦然。因此,病理学总论和各论构成统一整体,在学习时应互相参考,不可偏废。此外,在本书最后设附篇,介绍代谢综合征、免疫性疾病及病理学常用技术,以丰富病理学的学习内容,而且为后续的临床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在病理学的理论体系中,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改变,称之为病理学或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改变,称之为病理生理学(physiopathology)。两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疾病的本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应融为一体进行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在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而且形态的研究与功能的研究相结合也已成为病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正适应了全方位、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医学发展新趋势。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疾病的基本病变、相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改变,联系疾病引起的临床表现,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今后的临床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学好病理学,首先应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等课程为学习基础;同时,由于病理学能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知识的必要理论,而临床医学又不断地向病理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因此,病理学在医学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医疗实践中,病理学与临床各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病理学是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虽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日渐增多,如影像学诊断技术、内镜检查、实验室特殊检测等,这些技术在疾病的发现和诊断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疾病的最后确诊,还得依赖于病理诊断。如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在发现早期肿瘤、鉴别肿瘤良恶性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病理诊断和尸体解剖在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举证作用。病理学的一些诊断技术(如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应用于治疗领域,如分子靶向治疗等。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病理学研究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基础和平台。各种有关疾病的研究均需以正确的病理诊断为依据。现代病理学吸收了当今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新技术,使病理学的观察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深入到亚细胞、分子水平,这不仅使病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时也使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渗透到各基础学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药理学等方面。临床医学中一些症状、体征的解释,新病种的发现和预防,新药物的研制和毒副作用的判断等都离不开病理学的鉴定和解释。

综上所述,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促进病理学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作用。从更为广泛的意义来说,病理学是掌握现代医学与临床实践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中医药院校开设病理学课程,不仅可引导学生从现代医学角度对患病机体的病理变化有一个完整的动态认识,使学生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也可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临床医学,以及今后从事中医药学的诊疗和研究奠定必要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要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就必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前者通过尸体解剖或从患者体内得到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对疾病做出最后的诊断,后者则以疾病的动物模型或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医学研究。(一)人体病理学研究

1.尸体解剖检查(autopsy) 简称尸检,即对病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检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疾病的病理变化,从而明确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相关学科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和恰当,总结经验,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养医学人才,并为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正确解决提供证据;而且能够及时发现并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以及新发生的疾病,为防疫部门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此外,通过尸检还可积累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以供深入研究和教学所用。目前我国尸检还处于较低水平,亟待立法和大力宣传教育。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活检能及时、准确地对疾病做出病理诊断,为指导治疗、估计预后提供依据。必要时在手术过程中做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以确定病变性质,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由于活检取下的材料新鲜,能基本保存病变组织的结构,能较好地反映病变特点,还可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细胞培养、液态活检等) 对疾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 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病理诊断。细胞的来源可以是运用各种采集器在病变部位直接采集的脱落细胞(如宫颈刮片、食道拉网);也可以是自然分泌物(如痰、前列腺液)、渗出液(如腹水) 及排泄物(如尿液) 中的细胞;也可用内镜或细针穿刺病变部位等方法采集细胞。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的普查和诊断,此法因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少、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多数情况下要确定恶性肿瘤时则需进一步做活检证实。(二)实验病理学研究

1.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是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模型,以便进行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研究。此外,利用动物实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方法、药物筛选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动物实验的优点是可以弥补人体病理学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但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着物种上的差异,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仅具有参考价值而不能直接套用于人体。

2.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 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通过体外培养建立了不少人体和动物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对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因素单纯、易于控制;缺点是孤立的体外环境毕竟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的结果与体内过程简单地等同看待。五、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自诞生以来,始终与疾病共存,因此对疾病的病因和性质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病理学是在人类探索和认识自身疾病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其发展必然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制约。在远古时代,对生病的解释往往归结于神灵或巫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约在周、秦时期,就有“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论述。我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伤寒论》,隋唐时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等名著,均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西方,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激励人们用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去了解人体和疾病,尸体解剖开始在欧洲开展。意大利医学家莫尔加尼(Morgagni,1682—1771)根据700余例尸检材料,于1761年出版了五卷本的《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书,认为不同疾病是由相应器官的形态改变引起的,创立了器官病理学, 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研究的开始。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 (Rudolf Virchow,1821—1902)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首创出版了《细胞病理学》(celluar pathology),指出“疾病是异常细胞事件”,不仅对病理学而且对整个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划时代的贡献。直到今天,他的学说还继续影响着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此后的一个半世纪,经过数代人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病理学的体系。

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病理形态学进入到亚细胞水平。近30余年来,随着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的发展,大量新技术应用于病理学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传统病理学的发展。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为病理学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病理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遗传病理学等,促使病理学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从人类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去认识有关疾病,研究疾病的起因和发病机制。计量病理学,以及图像分析和体视学技术,将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从定位、定性直至定量,使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重复性和可比性。数字病理学可借助图像数字化以及数字存储传输技术,将病理切片转化为数字切片,可直接在电脑上进行阅片、教学、科学研究和远程会诊。病理学的这些发展大大加深了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为许多疾病的防治开辟了光明的前景。随着科学研究的飞跃发展,病理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预示病理学发展的又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我国现代病理学始建于20世纪初,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病理学家为我国病理学的发展、病理学教学以及师资培养呕心沥血,艰辛创业,功绩卓著。在他们的主持和参与下,我国从无到有地编著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病理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并不断修订完善;同时,大力推进我国的病理尸检、活检以及科研工作,对长期以来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就不仅对我国当前病理学教学、科研和检验工作,而且对今后我国病理学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章疾病概论

健康(health) 与疾病(disease)是一组对应的概念,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介于其间尚有亚健康状态之说。本章就目前的一些认识阐述如下。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一、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提出:健康(health) 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infirmity),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的一种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为健康就意味着没有生病,只注重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健康。实际上,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具有社会属性,一个躯体完好的人,如果心理状态不良或社会适应能力差,依然应该认为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二、疾病(一)疾病

目前认为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机体稳态破坏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二)病理过程和病理状态

1.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病理过程既可以局部表现为主,如炎症、血栓形成、梗死等;也可以全身表现为主,如发热、缺氧、休克等。一种疾病可以包含多种病理过程,如细菌性肺炎可发生炎症、发热、缺氧等病理过程;多种不同的疾病也可发生相同的病理过程,如细菌性痢疾和大叶性肺炎都是以大量纤维素渗出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

2.病理状态(pathological state) 是指发展极慢或相对稳定的局部形态变化,常为病理过程的后果,如创伤后形成的瘢痕、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关节强直等。三、亚健康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状态。这种状态可体现在躯体、心理及人际交往各方面,其临床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焦虑、烦躁、易怒、失眠;产生被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与社会成员关系不稳定等表现;但临床检查却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亚健康状态群体很大,约占人群的75%,尤其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应引起重视,并通过综合防治,争取从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发展,防止向疾病方向发展。四、老化或衰老

老化(ageing)或衰老(senescence)是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和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老化倾向于描述生理性增龄过程,而衰老则指伴有严重退行性变的、快速的病理性老化。由于衰老机体内环境紊乱,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使老年人对许多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第二节病因学

病因学(etiology)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是指能引起某种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即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没有病因就不可能发生相应的疾病。病因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性因素 是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以及原虫、蠕虫等。这类病因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病原体通过一定途径侵入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疾病的传播;病原体能否引起疾病,除与其侵袭力、毒力和入侵数量有关外,还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及其对病原体的感受性有关。

2.物理性因素 包括各种机械力、温度(高温或低温)、大气压(高气压或低气压)、电流、电离辐射等。物理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其强度、作用部位和持续时间有关,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多无明显的选择性,一般潜伏期很短,甚至没有潜伏期,而且常仅在疾病发生时起作用,并不参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3.化学性因素 包括无机毒物(如强酸、强碱、一氧化碳、汞、砷、苯、氰化物等)、有机毒物(如有机磷农药等)和生物性毒物(如蛇毒、毒蕈等)。化学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其浓度、毒性以及作用部位和持续时间有关;对组织、器官多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作用,如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在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起作用,可被体液稀释、中和或被机体解毒。

4.营养因素 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必需物质,包括植物纤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氧、水、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等缺乏或过多均可引起疾病。如食物中缺碘可致甲状腺肿;维生素D缺乏可致佝偻病;而长期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则可致肥胖病;氧过多可致氧中毒。

5.遗传性因素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基因的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基因突变引起分子病,如白化病、血友病等;染色体畸变引起染色体病,如先天愚型等。但是遗传物质的改变有时并不直接引起疾病,而只是使机体获得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倾向,称为遗传易感性;具有这种“遗传素质”的机体,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则可发生相应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精神分裂症等。

6.先天性因素 是指能够损害正在发育胎儿的有害因素。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称先天性疾病,如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梅毒可致胎儿先天性梅毒等。某些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先天性疾病,是可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7.免疫性因素 是指异常的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刺激所产生的、能造成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的过高免疫反应,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或变态反应(allergy),如青霉素所致过敏反应,花粉所致支气管哮喘等;机体对自身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并造成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机体因免疫功能低下或缺乏所致疾病,称为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如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等。

8.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长期忧虑、恐惧、悲伤等过度的精神刺激对某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和行为异常(变态心理) 可致变态人格;社会因素如社会经济状态、营养和居住条件、自然环境状态、医疗保健制度均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疾病发生的条件主要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条件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疾病,与疾病的特异性无关。例如结核病,结核杆菌是其病因,没有结核杆菌就不会出现结核病。但营养状况、生活条件、体育锻炼等能影响结核病的发生。当营养不良、居住条件恶劣、过度疲劳等因素存在时,能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少量的结核杆菌感染就可引起结核病。反之,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生活条件、适量的体育锻炼,则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即使有少量结核杆菌入侵,也可不发生结核病。

疾病发生的条件中能加强病因作用并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如受寒、过度劳累、醉酒等因素均可降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而成为大叶性肺炎的诱因。当某些疾病的病因、条件分不清楚时,可笼统地将促进该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dangerous factor),如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疾病发生的条件可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机体的年龄、性别、免疫功能状态等个体差异,常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如小儿因防御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而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等;老年人易患冠心病、退行性骨关节炎等。外部条件包括自然、地域、社会环境因素等,均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如夏秋季易发生消化道疾病,冬春季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贫困的生活、恶劣的卫生和劳动环境等对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节发病学

发病学(pathogenesis)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一、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各种疾病虽然由各自不同的病因所引起,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规律,但各种疾病之间仍存在着某些普遍的、共同具有的基本规律。(一)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

对损伤做出抗损伤反应是生物机体的重要特征,如机械力可导致组织破坏、出血、血压下降等损伤;同时,机体会有血管收缩、凝血因子激活等一系列抗损伤反应。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它们各自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间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这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常常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当机体抗损伤反应占主导地位时,各种防御功能和代偿措施增强,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并趋向缓解和康复;当机体以损伤性变化占主导地位时,疾病则逐渐恶化,甚至死亡。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变化并无严格的界限,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抗损伤变化可转变为损伤性变化,如外周血管收缩虽有利于血压的回升,但细小动脉的持续痉挛又会加重微循环障碍而使组织的缺氧性损伤更为严重。一旦抗损伤反应转化为损伤性反应时,则应全力消除或减轻它,以使病情稳定或好转。(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疾病的因果转化规律是指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某些变化(结果),又可作为疾病过程中新的原因而引起另一些变化,如此因果交替和转化,促使疾病得以不断发展。若因果转化的结果使病情更趋恶化,称为恶性循环;反之,若因果转化的结果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或康复,则称为良性循环。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断恶性循环中的主导环节,促进良性循环,使疾病朝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现以创伤失血为例说明其因果转化规律(图1-1)。图1-1 机体创伤失血的因果转化(三)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局部病变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引起机体的整体反应,而机体的整体反应也可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和经过;局部与整体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例如:局部病变疖肿是化脓性炎,它在局部引起充血、水肿等炎症病变,但严重时可出现白细胞升高、发热等全身反应;反之,有时疖看似局部病变,给予单纯局部治疗效果不佳,仔细追查,发现局部的疖实为全身代谢障碍疾病——糖尿病的局部表现,只有治疗糖尿病后局部疖才会得到控制。因此,在疾病过程中要具体分析究竟是全身性反应还是局部性病变占主导地位,并针对主导环节采取积极措施,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切不可只顾局部而忽视全身,或只重视全身而忽视局部。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疾病的发生机制是研究疾病为何发生和如何发生的问题。尽管不同疾病具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但各种疾病的发生仍存在着普遍的、共同的基本机制,可归纳为四种。(一)神经机制

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调控中起主导作用,其基本调节方式为神经反射。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可能有神经机制的参与:①病因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相应器官功能代谢甚至结构的改变是最常见的神经机制,如失血性休克所致微循环障碍等;②病因直接损伤神经组织的结构而致病,如病毒性脑炎、脑外伤等;③长期精神紧张、忧虑等原因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皮质下中枢失控也可引起疾病,如高血压病、胃溃疡病等。(二)体液机制

体液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体液因子包括各种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以及细胞因子等。当体液因子的质量、数量或活性发生改变而使机体稳态破坏、内环境紊乱时,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体液因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作用方式引起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结构的损伤:①内分泌(endocrine)作用:指体内一些特殊的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活性物质(如激素等),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被远处靶细胞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②旁分泌(paracrine)作用:指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仅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③自分泌(autocrine)作用:指细胞能对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如生长因子)起反应,即分泌细胞和靶细胞为同一细胞;④内在分泌(intricrine)作用:近年来还发现有些细胞产生的相关蛋白因子无需向细胞外分泌而直接在细胞内起作用,称为内在分泌。

体液因子的分泌常受神经机制所调节,故疾病的发生多有神经、体液机制的共同参与,如过度应激反应就是通过一系列神经、体液因素,引起机体稳态的破坏。(三)组织细胞机制

病因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某些细胞的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主要有四种:①病因直接无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如高温所致烧伤等;②病因直接有选择性地损伤组织、细胞,如乙型脑炎病毒所致脑神经细胞损伤;③病因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如缺氧可使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以致ATP生成不足、细胞功能降低;④病因造成细胞膜功能障碍,如细胞内ATP减少可使细胞膜Na+-K+-ATP酶(Na+泵) 失活而致细胞水肿。(四)分子机制

蛋白质和核酸是有机体生命现象的主要分子基础。当蛋白质和核酸受病因作用而发生分子水平的异常变化时,可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有以下五种:①血浆蛋白病:是由血浆蛋白缺陷所致,如血友病是因遗传缺陷引起某些凝血因子缺乏,使机体凝血功能障碍而易发生出血倾向;②血红蛋白病:是由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或合成障碍所致,如地中海贫血是因珠蛋白基因缺陷引起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使红细胞膜通透性和脆性改变而致的溶血性贫血;③遗传性酶病:是由遗传性酶蛋白异常所致,如白化病是因基因突变引起酪氨酸酶缺乏,使细胞的黑色素生成障碍;④受体病:是由受体数量、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因基因突变引起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缺陷,使血浆LDL增高,属于遗传性受体病。此外,因机体产生抗受体的自身抗体也可引起受体病,称为自身免疫性受体病,如重症肌无力;⑤膜转运障碍疾病:是由细胞膜特异性载体蛋白缺陷所致,如肾性糖尿病是因遗传缺陷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吸收糖类的载体蛋白缺乏而出现尿糖。有些蛋白质的异常发生在翻译后的异常折叠或修饰,导致空间构象改变,称为构象病,如克-雅病。

各种致病原因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引起疾病,在疾病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分子水平上的异常;与之相反,分子水平的异常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正常生命活动。因此,近年来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出现了所谓的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或分子医学(molecular medicine)。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与转归一、疾病的经过

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通常可将疾病的经过分为四期(急性传染病中表现比较明显)。①潜伏期:指病因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明显,有一定的时间,而创伤、烧伤等则无潜伏期。认识不同疾病潜伏期的长短有助于临床诊断及尽早隔离。②前驱期:指症状开始出现到发生典型症状前的阶段。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非特征性症状。前驱期的及时发现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③临床症状明显期:指出现该疾病典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的阶段,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④转归期:疾病的转归或结局是疾病过程的终结阶段,有康复(rehabilitation)和死亡(death)两种表现形式。二、疾病的转归(一)康复

1.完全康复 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其结构得以修复,功能代谢得以恢复,机体重新恢复稳态,又称为痊愈。

2.不完全康复 是指疾病时机体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虽未完全消失,但已经得到控制,机体通过各种代偿机制可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遗留后遗症。(二)死亡

死亡是指机体作为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死亡的原因 死亡可以分为生理性死亡(衰老死亡或自然死亡)和病理性死亡两种,但生理性死亡甚为少见。病理性死亡的原因有:①生命重要器官如脑、心、肾、肺、肝等发生不可恢复性的损伤;②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肺结核病和营养不良等引起全身的极度衰竭;③某些意外原因如电击、溺水、中毒、窒息、严重创伤等引起呼吸、循环功能急剧障碍而发生急性死亡。

2.死亡过程 传统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是渐进性过程,一般将其分为三期。(1)濒死期(agonal stage):指机体脑干以上的中枢神经处于深度抑制状态,各系统功能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或消失、意识模糊或丧失、血压下降、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下降等。(2)临床死亡期(stage of clinical death):主要标志是心跳、呼吸停止和各种反射消失。此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为6~8分钟,系大脑血流完全停止后所能耐受缺氧的时间。在临床死亡期,机体器官仍在进行着微弱的代谢活动,仍有复活的可能,特别是由意外原因引起的急性死亡,经一系列急救措施可以使患者复活。(3)生物学死亡期(stage of biological death):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机体各器官的代谢活动相继停止,是生命活动的不可恢复阶段,死者逐渐出现尸斑、尸冷、尸僵,最后开始腐败。

3.脑死亡(brain death)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1)脑死亡的主要指征:①自主呼吸停止,是脑死亡的首要指征;②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性;③瞳孔放大或固定;④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视听反射、角膜反射、恶心反射等消失;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管灌流停止,如能被脑血管造影等技术所证实即可宣告脑死亡。(2)判断脑死亡的意义:脑死亡者作为整体已经死亡,不可能再恢复意识,更不可能复活。因此,脑死亡既意味着人的临床死亡,又意味着人的社会死亡,及时判断脑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①脑死亡一旦确定,就意味着在法律上已经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可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以及家属的精神压力;②脑死亡者的脑以外器官在一定时间内仍有血液供应,能提供最新鲜的器官移植材料,以挽救其他患者。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是指脑认知功能和意识的丧失,但有睡眠-觉醒周期,有自主呼吸,有脑干反射,因此有恢复的可能,故不能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混淆。

4.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服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接纳死亡。安乐死是指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在濒死状态时,为了免除病人精神和躯体上的极端痛苦,用医学方法结束其生命。虽然安乐死提出了多年,但因其涉及众多的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问题尚未解决,许多国家(包括我国) 尚未通过立法施行。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是构成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正常细胞的生命活动是在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过程中进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adaptation)。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细胞和组织遭受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时,则可能引起损伤(injury),表现出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性的,严重的细胞损伤是不可逆性的,最终引起细胞死亡。正常细胞、适应细胞、可逆性损伤细胞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之间可呈现连续变化过程(图2-1)。图2-1 正常细胞、适应细胞、可逆性损伤细胞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间关系模式图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一、萎缩

萎缩(atrophy)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导致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萎缩的器官常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当实质细胞萎缩时,常可继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萎缩与发育不全(hypoplasia)、未发育(aplasia) 不同,后两者是指器官或组织未充分发育至正常大小,或处于根本未发育的状态。细胞萎缩的机制可能是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多,以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变化。(一)类型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生理性萎缩是生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指有些组织和器官在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逐渐出现的萎缩,如青春期后的胸腺组织萎缩、更年期后的性器官萎缩等;病理性萎缩是在病理状态下发生的,依其发生范围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萎缩两种。

1.全身性萎缩 是由于机体摄入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足(如胃肠道疾患所致长期消化、吸收不良),或因疾病使营养物质消耗过多(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晚期恶性肿瘤) 而引起的全身萎缩。这种萎缩常先累及脂肪组织,其次为肌肉、脾、肝等器官,最后是心和脑。

2.局部性萎缩 是由于某些局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局部组织和器官的萎缩。常见的有:①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肾、脑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肾、脑的营养不良性萎缩;②肾盂积水、脑积水长期压迫肾、脑实质引起的压迫性萎缩;③骨折后肢体长期固定而不活动所致的肌肉、骨骼废用性萎缩;④脑、脊髓神经损伤引起所支配器官组织的去神经性萎缩;⑤由于内分泌功能低下、靶器官缺乏正常刺激而引起的内分泌性萎缩,如患西蒙病(Simmond disease) 时,由于垂体功能低下,可引起靶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及性腺等萎缩。(二)病理变化

1.肉眼观 萎缩的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加深或呈褐色。当萎缩伴有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时,质地变韧。萎缩器官的包膜可因结缔组织增生而稍增厚。心脏萎缩时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其表面冠状动脉因心脏缩小而弯曲如蛇行状(图2-2)。图2-2 心脏肥大与萎缩左:肥大心脏;中:正常心脏;右:萎缩心脏

2.光镜下 萎缩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减少,可见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萎缩细胞胞质浓缩,胞质中见褐色颗粒,称脂褐素(lipofuscin),在心肌细胞及肝细胞内多见,常位于胞核的两端或周围。当这种脂褐素明显增多时,器官可呈棕褐色,故有“褐色萎缩”之称。

3.电镜下 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减少,但自噬泡增多。自噬泡可将细胞器碎片进行消化,不能被消化的物质则形成残存小体,即光镜下的脂褐素颗粒。

萎缩的器官功能大多下降。轻度病理性萎缩,去除病因后,萎缩的细胞可恢复正常;如病因持续存在,萎缩的细胞最终可死亡并逐渐消失,导致数目减少。二、肥大

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hypertrophy),有时肥大也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肥大可发生于生理状态下和病理状态下。按其诱发原因,又分为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如妊娠期子宫和哺乳期乳腺发生生理性肥大,属于由激素引发的肥大,称为内分泌性肥大(endocrine hypertrophy)。骨骼肌和心肌是不具分裂能力的永久性细胞,只能发生代偿性肥大以适应其工作负荷的增加,如生理状态下,运动员的骨骼肌肥大;病理状态下,高血压病人左心室排血阻力增加所致的左心室心肌肥大(图2-2)。

细胞的肥大导致由其组成的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和功能增强,通常具有功能代偿意义,多属于代偿性肥大(compensatory hypertrophy);当代偿而肥大的器官超过其代偿限度时便会失代偿(decompensation),例如高血压病时肥大心肌的失代偿引发左心衰竭。三、增生

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hyperplasia)。细胞增生可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增生常与激素和生长因子的作用有关,并随相关引发因素的去除而停止,这种适应性增生显然不同于肿瘤性增生。但是过度增生的细胞有可能演变为肿瘤性增生。

增生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女性青春期乳腺增生属生理性增生;雌激素水平过高所致的子宫内膜和乳腺增生则属病理性增生。

增生与肥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但其原因往往类同,是发生增生还是肥大与组织本身的增殖特性(如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有关。对于增殖能力强的细胞(如不稳定细胞和稳定细胞),当环境要求其功能活动增强时则以细胞的数量增多为主,同时也可伴有细胞体积增大;而永久性细胞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而非细胞数量增多。四、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化生(metaplasia)。化生并非由一种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细胞,而可能与干细胞(如上皮组织的贮备细胞、间叶组织的原始间叶细胞)调控分化的基因重新编程(reprogramming)有关,属于细胞的转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这种分化上的转向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或间叶细胞之间。化生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柱状上皮(如子宫颈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图2-3);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腺上皮可发生肠上皮化生;在间叶组织中,纤维组织可化生为软骨组织或骨组织。化生的生物学意义利害兼有,以呼吸道黏膜纤毛柱状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为例,化生的鳞状上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局部抵抗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属于适应性变化,但是却减弱了黏膜的自净机制,丧失了原有正常组织的功能。此外,化生如果发生异常增生,可发生恶变,例如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可发生鳞状细胞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可发生肠型腺癌等。图2-3 柱状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模式图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一、原因

引起细胞损伤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缺氧、理化因素、药物因素、生物因素、营养失衡、免疫反应、内分泌因素、遗传变异、衰老、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其中不良的社会-心理-精神刺激是现代社会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致病因素,这种由于心理、情感障碍引发细胞损伤所形成的器质性疾病称为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例如心理、精神障碍是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冠心病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甚至可成为恶性肿瘤发生的潜在因素。在对患者原有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由于诊治过程本身继发的伤害属于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二、发生机制

1.细胞膜的破坏 细胞膜是保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细胞内、外的多种有害因素,包括机械力的直接作用、脂酶性溶解、缺氧和活性氧、补体结合、感染、药物性损伤等均可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影响细胞膜的信息和物质交换、免疫应答、细胞分裂与分化等功能导致细胞的损伤。

2.缺氧的损伤作用 缺氧(hypoxia)是引起细胞损伤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缺氧可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抑制,使ATP生成减少,造成细胞膜钠-钾泵、钙泵功能低下和胞质内蛋白质合成、脂肪代谢障碍等;无氧糖酵解增强使细胞发生酸中毒,溶酶体膜破裂,并损伤核染色质DNA链。缺氧还可使活性氧类物质增多,膜磷脂丢失,脂质崩解等。轻度、较短时间缺氧所致的细胞损伤,如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通常是可逆的;而严重缺氧或(和) 较长时间的缺氧则常导致细胞死亡。

3.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作用 活性氧类物质(activated oxygen species,AOS) 包括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具有强氧化作用,是细胞损伤发生机制的基本环节。AOS以其对于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作用而损伤细胞。正常时,细胞生成的少量AOS会及时被抗氧化剂(如超氧歧化酶) 清除,但当细胞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使AOS生成增多时,则导致细胞损伤。

4.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作用 细胞质内的磷脂酶、蛋白酶和核酸内切酶等能降解磷脂、蛋白质、ATP和DNA,这些酶的作用需要游离钙活化。正常时,胞质处于低游离钙状态,上述酶类活性稳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得以保持。缺氧、中毒等致使ATP减少时,细胞质内游离钙增多,上述的酶类因而活化,使细胞损伤。胞质内高游离钙所引发的酶活化是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细胞损伤发生的终末环节。

5.化学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chemical injury) 包括化学物质和药物的毒性作用,也是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作为医治疾病的药物具有可能引发细胞损伤的副作用,是最常见的医源性致病因子。(1)影响化学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如剂量、作用时间、吸收、蓄积、代谢或排出的部位,以及代谢速度的个体差异等。(2)化学性物质和药物损伤细胞的途径:①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如氰化物因迅速封闭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而致猝死;②代谢产物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如CCl4、酒精等化学物质和药物可损伤肝细胞,引起中毒性肝炎;③诱发免疫性损伤,如青霉素可引发过敏反应,氯霉素可引发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④诱发DNA损伤。

6.遗传变异 化学物质和药物、病毒、射线等可损伤细胞核内的DNA,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细胞发生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tion),可导致:①结构蛋白合成低下:细胞因缺乏必需蛋白质而死亡;②核分裂受阻:正常时核分裂活跃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和睾丸精母细胞等的生理性增生功能低下,分别引发粒细胞缺乏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症等;③合成异常生长调节蛋白:如转化性蛋白质的合成可诱发细胞转化,单克隆性增生,进而形成肿瘤;④酶合成障碍:引发先天性代谢疾病或后天性酶缺陷,细胞可因缺乏生命必需的代谢物质而发生死亡。三、形态学变化

机体细胞受到损伤后,首先呈现代谢性变化,继而出现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然后再出现光镜下和肉眼可见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较轻的损伤大多是可逆的,消除病因后可恢复正常,称为可逆性损伤,通常称为变性,或细胞内(外) 物质积聚。严重的细胞损伤是不可逆的,直接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一)细胞可逆性损伤

细胞损伤后,因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细胞质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蓄积,称为变性(degeneration)。变性一般是可逆的,属可逆性损伤。

1.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 是指细胞质内水分增多而致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好发于肝、心、肾等脏器的实质细胞。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1)发生机制:缺氧时线粒体受损伤,使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导致胞质内的钠离子、水增多。(2)病理变化:①肉眼观:病变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苍白而浑浊,曾称为浑浊肿胀,又称为水变性(图2-4);②光镜下:细胞弥漫性肿胀,轻度水肿时细胞质可见细小红染颗粒,称为颗粒样变(granular degeneration)(图2-5);重度水肿时细胞质淡染、清亮,称为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如病毒性肝炎时所见的肝细胞水肿,也称胞质疏松化;③电镜下:细胞质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