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1:51:44

点击下载

作者:(日)加藤谛三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作者:(日)加藤谛三设计:李洪达排版:李洪达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ISBN:9787559420152本书由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幼年的心理创伤,支配人们的一生 遭父母弃之不顾的恐惧

孩子心中怀着各种恐惧,其中一种就是害怕被父母遗弃。对孩子来说,这是相当不得了的。这样的惧怕之心会使得孩子违背本性,更给往后的人生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彻底支配着这个人。

幼年时期曾经有过如此恐惧的孩子,即使长大成人也不容易摆脱阴影。举例来说,这类人总是不断揣测他人心思,想方设法让对方把注意力停留在自己身上,或者总是替对方当牛做马。

这样的人就算拼了老命,还是会陷入不安、忧烦无限的泥沼里。到后来,他们时时刻刻都得绷紧神经,原本应该办得到的事也变得无能为力,无法发挥出自己原有的能力。

遭到遗弃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他们老是紧张兮兮地怕被抛弃,这样的情绪让他们全身紧绷。当面对一个全新环境时,这类人不会尝试发掘自己的可能性,反而对新环境充满担忧。

重压在心灵深处的恐惧在幼年时期相对严重,因为对孩子来说,是可能真的会遭到抛弃。无论事实上真的被抛弃与否,关键是孩子本身感受就是如此。

父母可以辩称自己抓狂的行为是一时情绪反应,不过孩子却无法这样理解。怀抱着“恐怕遭到遗弃”这种想法的孩子,心理随时处在不安定的状态,总是跟有朝一日会被抛弃的不安感对战。人的内心越是不安,越是牢牢抓住对方不放。

越是这样的人,对于对方的言谈举止就越敏感。对方单纯的一句话或小动作,都会令他怀疑自己是否被讨厌。不安与恐惧越是强烈,越容易把对方的言行认定是对自己不利的,并感到自卑。

怀着自卑感的人,之所以会过度在意自己的弱点,不安的情绪是其根源。当内心背负着可能遭到抛弃的不安,对方的无心之言都会被他解释成针对自己弱点的责难。一旦与对方发生些许摩擦,他会立刻与自己的缺点联结,害怕自己可能会被抛弃,内心局促。相对地,成长过程中没有遭遇到可能被抛弃、没有这些不安的人则内心强大,什么都不畏惧。

我个人的笔记本里,记录了一些关于孩子恐惧的文字,篇幅多达230页。可惜这些内容的出处都不太确定,因为这些是我为了加强印象所记录下来的,例如以下这段。

因此,能够很幸运地生于一般的良善之家,在相爱的双亲身边成长,这种人非常清楚谁是可以给予自己支持、安慰与保护的人,也知道在哪里发现这样的人……这样的经验让他确信,当自己陷入困境时,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一双值得信任的手援助自己,这种深信几乎接近潜意识。

顺带一提,据说《圣经》里最常出现的金句就是:“不要恐惧。” 无法信赖自己,并轻视自身的苦楚

恐惧是一大心理课题,世上有些人能够解决这道难题,也有人终其一生仍无法摆脱。能够无所畏惧地表现自己的人,便能体会到活着的快乐;与人面对面也敢呈现自我的人,心底会涌出一股强而有力的力量。

相对地,一个害怕遭人抛弃者无法打心底信赖自己,因此会不知不觉地绷紧全身肌肉。

我会在后面文章提到,父母流露出不悦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拒绝”信号。我的父亲老是板着脸,在我心中深深烙印下恐惧,害怕随时可能被抛弃。心怀畏怯,也等于无法信任对方。一个无法相信他人者,其实也无法信任自己。“信任自己”与“信任对方”是同时发生的。当一个人不相信对方的好意,就算对方是信任自己的,但他心中仍时时担忧对方会变心。

无法信任对方,也表示内心充满自卑,仿佛在对自己说: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被信赖。然而,一个能信任自己的人,从内心就能感受到力量,也能自信地与他人互动,不会感到畏惧。

在恐惧的笼罩下,人的心智会被削弱,遇到拒绝便会受伤,而为了逃避伤害,他的心灵采取被动的姿态。这样的人同时也会丧失驱动对方的能力。

其实,迎合、怀柔、阿谀谄媚等并不是驱动对方的行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本书主要讨论原生家庭的问题,同时希望通过这些讨论与大家一起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潜力。如果忽视自己幼年时期留下的心灵创伤,一定会觉得生命空虚且没有意义,被自卑感纠缠不清,就因为心灵创伤会支配一辈子。

我也曾为此忧烦不已。有些人小时候深信当个“乖孩子”是幸福的条件,所以不断违背本性。为了这样的人们,我将在本书跟大家一起思考:对人而言,什么才是最佳的生活方式?第1章为什么“乖孩子”是问题某个“乖孩子”的悲剧“做好事、得褒奖”的陷阱“我都做到这种地步了……”隐藏的神经质爱情索求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杀者不安罩顶而无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企图把孩子当精神奴隶的父母持续背叛自己会对生命绝望乖孩子核心里的“厌恶”情感由于“应该表现出的自己”而失去自我放弃自我渴求,实现父母愿望某个“乖孩子”的悲剧

纽约的精神分析医师温伯格(George Weinberg)在其著作中提到一位名叫伊蕾娜的女性的故事。

伊蕾娜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尤其受到父亲宠爱。

在她5岁的那年,弟弟出生了。突然间,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凡事以她为主,年幼的伊蕾娜眼睁睁看着父母的关注都转移到弟弟身上,让她惊愕不已。虽然伊蕾娜感觉很受伤,但仍百般尝试,想挽回父亲的爱与注意。

首先,她用发脾气来吸引注意力,但父亲对伊蕾娜的无理取闹,态度还是相当严厉。接下来,她摆出一副病恹恹、虚弱无力的娇态,不过这一招也没有奏效。

于是,她改变作战方针,化身为一个热心帮忙的乖孩子。结果如何呢?这次父亲终于对她展露出微笑。

这就是伊蕾娜开始扮演“乖孩子”的过程。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历经各种尝试,找出一套方法能让自己得到想要的事物。人类行为的动机由两个要素所构成:“目的”与“信念”。以伊蕾娜的状况来说,她的目的是“获得父亲的认同”,信念则是“自己能够帮上忙”。

一开始她用恶作剧来凸显自己存在,或者大声哭闹,跟弟弟争风吃醋。然而,伊蕾娜采取的这些手段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她终于发现一个能够接近父亲的方法:变成一个对父亲有帮助的“乖孩子”。

对人类来说,从孩提时代养成的形态是很容易维持下去的。因此,幼年时期一旦选定了某种行为模式,即使成人后也不会改变。以伊蕾娜的例子来看,她就成了一个替男性当牛做马的女子。

20岁时,伊蕾娜与一名男性陷入爱河,但她却满怀恐惧,害怕失去男友。因为,她打心底认为,自己是个毫无价值的人,所以丝毫不敢跟男友唱反调,也不敢有任何抱怨,甚至对男友要求些什么都做不到。但她每天晚上都勤奋地为深爱的男友洗手做羹汤,或者帮男友将稿子输入计算机。

她与男友的互动,套用了幼年时期自己跟父亲的相处模式。伊蕾娜若不做些有益于恋人的事,便会觉得自己可能会被抛弃。于是,她便往自己身上添加了负担。

伊蕾娜对男友掏心掏肺、鞠躬尽瘁,但两人不久后还是步上分手一途。在那之后过了几年,某一天她梦见了前男友,她对着他大声怒骂,还气到转醒。她最震惊的发现是,原来过去她从不容许自己对前男友发火,即使那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很草率,她也不敢大发雷霆。

后来,她有了新男友,而这次她发誓,一定要尽己所能地满足男友需求。就这样,伊蕾娜被男人轻视、沦为钓饵,当作俎上肉来消费。

这个案例出自温伯格《如何改造自己》(Self Creation),日文版为加藤谛三翻译。“做好事、得褒奖”的陷阱

请试着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大家应该都曾帮忙做家务,受到大人夸赞,或者帮爸妈照顾弟妹而得到称许,以及打扫庭院获得褒奖等经历。

满足父母虚荣心时,孩子也能得到父母的好脸色。同样的道理,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父母就会开心;在运动会上拿到冠军,就能取悦父母。只要孩子能让父母自傲,就会得到疼爱。

不过,这种模式却暗藏危机。由于孩子只有在帮助父母时、满足父母虚荣心时才会得到赞美,孩子便会认为,要是自己不做这些,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孩子们也会误解成,如果自己一无是处,无法为父母带来骄傲,就不会被父母所爱。因此,孩子会不断努力使出取悦父母的花招,想获取认同与疼爱。

这种倾向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越来越严重。为了得到他人的爱,这样的人被迫去满足对方的虚荣心,而且还先入为主地误认自己必须有助于对方。他完全无法理解,其实只要彼此能够在一起就是有意义的。他随时都觉得内心无法平静且满怀歉意。这种人面临的罩门就是:深信只要自己能够建功立业,就可以俘获对方欢心。

孩子若年纪尚小,问题还不大。麻烦的是,当他长大成人,周边的人事环境都改变了之后,故步自封,以为要得到他人喜欢,只要自己帮上忙就万无一失,结果便一头热地为对方奉献牺牲。

然而,话说回来,对方可不一定都希望你为他当牛做马。“我都做到这种地步了……”

举例来说,有些人因为小时候经常帮助做家务而得到大人赞美。当他们有了家庭,仍然先入为主地认为:只要我把一切家务都料理好,就能够使配偶感到欢欣。

可是,现实却有落差,配偶毫不重视这些。另一方是希望夫妻俩能一起行遍天下,或者希望配偶拥有成熟的情绪,期待对方具备享乐的能力。像是夫妻一同出去听听音乐会、喝点小酒,享受人生乐趣。

不过配偶的这些期望,对他而言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在他脑海里早已有了预设条件:我“只要”做好家务就能取悦配偶。结果,配偶并未因此感到开心。如果能及时发觉事情不太对劲,那么一切还有救。问题是,大多数的人反而更加徒劳地努力,拼命展现自己的功劳来讨对方喜欢。

为得到对方喜爱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当得到的效果并不如预期时,便会为此生气:“老娘(老子)都这样当牛做马了,还想怎么样!”“我牺牲奉献全是为了这个家,你却丝毫不懂感谢!”

到这种地步,这些人依旧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换来一场空,想获得欢心却得不到称赞。于是,他们开始感到不满,对对方抱有负面情感。

要建立顺遂的人际关系,不光是给对方带来好处就能通行无阻,还需要个人的心理成长。不要期待自己的贡献能让对方多看自己一眼,而必须单纯地为自己的贡献感到喜悦。这样,不但对方对自己有好感,有时候还会得到感谢,人际关系自然而然也就顺利无碍。

不过,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建功立业的动机却不单纯,他们的目的是要得到喜爱、好评。动不动就摆出一副自己是在施舍的模样,只会惹得对方不快。问题就出在,这个人凡事刻意彰显自己的丰功伟业。隐藏的神经质爱情索求

有种人会一头热地贡献自己,他们认为这是让对方喜欢的撒手锏,相信自己的鞠躬尽瘁,是赢取对方称许、俘获好感的终极手段。

对于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身边长大的人来说,的确是事实。因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唯有当孩子对自己有益处,或是孩子的表现值得骄傲时,他们才会感到开心。

这些孩子因此走火入魔,逼着自己必须做出某些贡献,否则罪恶感就会涌上心头。他们一旦没办法对他人有帮助,便会被罪恶感深深地折磨;与人相处时也丝毫无法放松。因为对他们来说,放松让他们感到罪恶。

不幸的是,当这些人做这些会让自己有罪恶感的事时,人们反倒对他们有好感。周遭的人也期望他能够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如同我多次强调的,他们努力取悦他人就为了获得对方喜欢,从这个层面来说,其实这只是表面的。隐藏在底层的,是有精神官能症倾向的爱情渴求。由于内心对爱的渴求,使得他们为了得到喜爱而拼命地建功立业。

但当付出努力不一定就会有回报时,这样更把他们逼上绝路,人际关系也出现裂痕。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杀者

对于人类的自我实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曾经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在著作里提到以下内容:

如果要小孩在“让自己开心”以及“得到他人认可”中二择一,通常小孩会选择“得到他人认可”。所以,他们扼杀了自身的喜悦情感,或者移开视线,逃离这些情感。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世上最可怕的莫过于失去周遭人们的心。这些孩子在他人没察觉之下,开始怀着精神性死亡,迈向人生道路。

换言之,所谓“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其实带着精神性死亡展开了人生。无法信任自己内心的孩子,试图通过取悦父母来获得认同。他们学会一个道理:“只要能让父母开心,就可以获得赞赏”,而这样的态度也一直延续到他们长大成人。

取悦他人的确并非坏事,但如果动机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企图得到赞美,问题就会浮现。

套用马斯洛的说法,假使起因为“成长动机”,取悦他人便是一件好事;而出发点若是“匮乏动机”就不太妙了。这即为两者的差别。

这里提到的“成长动机”,是为了满足基本欲求、实现自我的欲望而驱动。相反地,“匮乏动机”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归属感或亲密关系等基本欲求时,为了填补不足而起的动机。按照这个说法,害怕失去人心而违背自身本性的行动,就是源于“匮乏动机”。

马斯洛也说,以这些孩子的状况来看,“获得他人赞美”跟“信任自己”是彼此对立的。他们越是努力想得到他人赞赏,就越无法信赖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Karen Horney)也说过同样的意见:“迎合他人的结果,就会感觉无法依赖自己。”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也说了以下这段话:

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采取行动,这时行动本身会让人赤裸裸地回想起自己的懦弱,以及自己缺乏价值的不堪。(小野泰博译自《重整消逝的自我》)

罗洛·梅甚至毫不留情地批判,认为对人类来说,这种态度是最残酷的屈辱,会导致一个人胆小怕事。

然而,人们如果在情绪不成熟的父母身边成长,便会误信要得到他人喜爱,就要想尽办法得到认可。这种人固执地认为,毫无伪饰、真实的自己无法得到任何人喜爱,因此他们开始伪装自己,最终完全忘记自己的真实模样。

心理疗法中的一套技法是,“Don't be you”(不要做你自己)这句话是“父母摧毁孩子心灵的信息”。“不要做你自己”是一句很惊人的话,转过来思考,马斯洛或许说的也是同一件事吧!

孩子甚至会为了得到父母喜爱,而否定自己感到欢愉的体验。他们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父母爱听的,举止态度都是父母所中意的。因为,倘若他们不这样做,父母就会面露不悦,这正是“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当孩子开始放弃自己的感受方式,断了自己心中的念头,便会丧失自我。

幼年时期的我就曾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总是采取父亲喜欢的行动,而最具体的做法,就是贬低社会观点中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不这么做,父亲就会极度不悦,说出“你怎么变成这样无趣又没用的人啦”之类的话,然后对我深深叹气,表示他的失望。

很明显,这就是对我强迫施予了“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这种孩子将会使出任何手段,逼自己得到让父母喜爱的特质。唯有得到这样的特质,他们才能换取父母的爱。而这样的爱,必须通过父母自我陶醉才能入手。

经历过这些成长过程者,心理状态总是动荡不定。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成功时,才能得到对方的爱;唯有自己说出对方喜欢的话语,才能得到对方的青睐。但如果没有继续这样的行为,说不定在某一天就会被对方抛弃。而这样得到的结果是,他们对于周遭的期待会过分敏感,并压抑自身的意愿。

于是,他们越不懈努力,渴望成为对方所中意的角色,就越对自己丧失信任感。不安罩顶而无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马斯洛曾说:“人一旦犯下‘违逆本性’的罪,几乎无一例外会记忆在潜意识中,涌出一个蔑视自己的念头。”违反自己原有的性格,努力俘获他人欢心,这种状况下,人总是会轻视自己。因此,人的心灵会变得容易受伤,并出现各种病态心理的倾向。

一个扮演着“乖孩子”的小孩,总是怀有不安,担忧自己会失去父母的爱。而为了避免失去双亲的爱,他们会刻意当个乖孩子。由于害怕被抛弃,他们变得比谁的能力都强、更加优秀。

不过,对他们而言,当个“乖孩子”只不过是获得父母赞美的手段。他们认为,真正的自己无法获得父母的赞赏。扮演“乖孩子”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轻视实际的自己,甚至对于真实的自己带有罪恶感。

这些“乖孩子”必须随时随地得到赞美,否则他们就会感到焦躁。因为他们越是看扁实际的自己,越需要别人的赞赏,也变本加厉地察言观色,看着父母的脸色行事,在心理上寻求认同。

罗洛·梅表示,这些满怀虚荣心或是带有自恋倾向的孩子,若无法时常得到父母赞美,就会认为自己一文不值。但这种状况并非局限于特别的孩子身上,一般来说,“乖孩子”都有这样的通病──他们只要没受到称赞,就会失去自信。企图把孩子当“精神奴隶”的父母

只有“具备对方期待的特质”才得到爱,这般扭曲的状况所引发的悲剧还不仅如此,背后也意味着,这些孩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遗弃。但面对那些心理没有成长的父母、情绪不成熟的父母、“匮乏动机”所驱动的父母,无论对孩子如何尽心侍奉,只要孩子对自己没有益处,他们就会立刻抛弃孩子。当孩子无法符合父母的期待,那么随时都会被父母弃之不顾。

一旦父母身边出现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人,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会被取代。对当事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悲剧,而无辜的当事人正是处处都要仰赖父母的小孩子。

如前所述,不管孩子怎样自我牺牲以得到父母的宠爱,若丧失了父母所期望的特质,孩子便会遭到无情的抛弃,由另一个孩子取代,并夺走了“爱”。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绝境,这个小孩会开始扮演起父母喜欢的角色。

铆足全力迎合父母的孩子,当他们化身成“父母会爱的孩子”时,会有种错觉:以为“自己”被父母所爱,却丝毫没发觉,自己只不过是个随时会被其他孩子取代的存在。

那些因“匮乏动机”而行动的父母,他们需要的是“精神奴隶”,而非孩子本身。只不过,孩子无法理解。对他们而言,即使没了这个孩子,只要另外有个孩子称赞自己,那么,原先的孩子就会被他们所遗忘。父母寻求的,只是一个会“尊重自己”“满足自己欲望”的对象罢了。

这种事事配合父母要求的孩子,其存在如同奴隶一般。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满足父母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绝对不能口出怨言。因为,只要他们不愿配合父母,就随时可能遭到抛弃。

所谓“精神奴隶”,不只是凡事拍父母马屁就万无一失。简言之,孩子必须是个对父母来说处处方便的存在。打个比方,假如父亲在外头有了第三者,就会期待孩子不要向母亲揭穿这个秘密。

在亲子关系里,最为紧密的莫过于共生关系,这是彼此牺牲自律性而建立的。其中有不少孩子忠实遵守着父母强制灌输的想法与情感,彼此活在封闭的世界。处于这种关系里的孩子,大概从未想过自己其实只是随手可弃、取代性高的存在吧。

但是,共生关系并不能称为真正触及内心的关系。彼此都放弃身为一个人,就算表面上看来是多么紧密,在心灵方面其实缺乏互动。

身处共生关系中的人们也会因为某些事情发生而分离。像是,亲子之间处在共生关系中,随着孩子的心理成长,便会告别父母而独立。而他们对父母的敌意原本压抑在潜意识,于此开始浮现于显意识里。

这样一来,后果就是:孩子离开父母独自居住时,他们这样的行为,会对父母造成心理上的打击。因为,在共生关系里,他们会有“对方相当爱自己”这样的错觉。假使某一方离开,肯定会对另一方造成严重冲击。不过,这一切全是自恋使然。

深陷共生关系的人,立刻就能发现另一个新对象。换句话说,共生关系并非成立于“爱对方”,所以只要有某个对象让自己心理能有所依赖,他们就会迅即忘掉前面的人,转头去找新对象。

当人的心理一成长,就能够明白,自己在对方心中具有何种存在意义。从这个层面来说,处于共生关系者等于丝毫没有进展。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价值。而对于对方来说,他们也好比是个随时都能更换的商品。持续背叛自己会对生命绝望

当人们发现,自己不去谄媚,无须满足对方的自尊心,也能获得对方的认同时,心里就会感到安适。成长过程如此顺遂的人是相当幸福的,这些有福气的人不用违背真实的自己,也不必摆出姿态,汲汲营营地要得到对方认可。因为,对他们来说,别人的认同并不是那么重要。

这样的人当然不会碰到陷入患精神官能症之类的窘境,整个人活得神清气爽。相反地,心理成长不够完整者若要以真实的面貌与他人正面接触,便会感到莫大的压力。

他们无法忍受如此之大的压力,所以努力扮演着一个虚假的自己,想尽办法获得对方喜爱。但付出的代价,却远远超乎想象。

他们否定真实的自己,因此便开始烦恼:活下去毫无意义、全身无力,对生命感到绝望。他丧失了气力,即便生活顺遂,没碰到什么麻烦也依旧觉得活着充满痛苦,“活下来”竟然成了一件难以忍受的苦差事。

重点是,那些有福的人无法主动跟相处时感到压力的人来往,他们选择交往的对象,是愿意接受自己的赤裸真实的人。因此,在他们成长的过程里,没有任何刻意与勉强,最后长成一个具有抗压性的人。

对人们来说,应该来往的对象会是:待在一起时,自己无须观察他渴求些什么,也不必遵循他的想法,更不用修正自己来配合他的价值观。

不过,具有精神官能症倾向者不知为何却不会选择这样的对象,他们找的反而是偏向无法展现真实自我、在他们面前必须处处伪装的对象。原因就出在,他们对这类对象怀有心理相关性。他们通过伪装自己,从心理层面与对方同化,借此逃避自己内心的无力感。

但这样一来却陷入恶性循环。当下他可能会松了一口气,暂时从折磨自己的无力感转移焦点。结果,无力感的后坐力更加严重,状况也更难以收拾。

把自己跟某个人同化,心理上寄托在这个人的荣光,即为一种精神麻药。虽然这是最简易且快速的逃避方式,却只会使事态变得更为严重,并且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著有《先知》(The Prophet)一书的纪伯伦(Khalil Gibran)在写给恋人玛丽·哈斯凯尔的书简里,有以下这样的字句:“无论你变成什么模样,我都不会对你感到失望。”

一个人如果能在纪伯伦这样的父母身边长大,那他相当幸运。我相信,这个孩子应该不需要伪装自己来获得认同。

如果父母不是这样的人,那么孩子就必须为了取悦父母而牺牲自己的情感。无论是玩沙、跑步或折纸,这一切都不是孩子自己想玩,他们内心首先考虑的是──我应该做些什么才会让父母高兴?

父母是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有没有这样基本的安全感将影响并支配这个人的一生。具备基本安全感的人能够敞开胸怀做自己,而缺乏这种安全感者则会处处看人脸色,把他人的价值观看得比自己还重要许多。乖孩子核心里的“厌恶”情感

有些人因为过度一本正经而引发问题,或许他们就是长年以来未曾尝过“认同自己”的喜悦滋味吧!这种人丧失了一种肯定“原本自我”的情感。对他们而言,活着的目的是扮演“让他人接纳的自己”,而不是“做真正的自己”。

马斯洛表示,一个人若不重视自我喜悦的体验,而总是选择“得到他人认可选项”,最终将无法体会何谓喜悦。

罗洛·梅也曾有过类似说法。也就是说,一个人倘若一味遵从表面的要求,恐怕连获得幸福的力量也都抛掉了。所以,他们把顺从他人、学会“当乖孩子”当作获得幸福与成功的条件,可这么做是相当危险的。

因顺从而当个“乖孩子”,便是扼杀自己。

在孩童时期,人们会把许多家庭里所不允许的情感、想法压抑在心底。在成长过程中,或许都“装出”自己拥有被大家所认同的情感,并以此来判断是非对错。

像我本身,只要一跟兄弟吵架,就会遭到父亲责骂。他会长叹一口气,吐出一句:“烦死了!”面有愠色地瞪着我。因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压抑住全部攻击性的情感,最终罹患了精神官能症。

另外,当我稍微对别人赞美,我的父亲就会露出厌恶的表情,所以我必须监控着自己的情感,不断催眠自己:“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我家,而我父亲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

所以,我总是得问自己:现在我“应该”如何去感受?久而久之,我也弄不清楚,自己当下拥有什么样的感觉,变得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情绪为何了。

我怀着“允许拥有的感情”“应该怀抱的情感”,胸中揣着这些刻意做出来的情感活着,终究完全失去活着的真实感受。有一种人看似地位体面,却没什么存在感。这种人就是过着处处受限的日子吧!

从小,我绝对不敢说出“我不要、我讨厌”这样的话,因为这是不被允许的用语。然而,实际上,我的内心却是对一切事物都是怀着“厌恶”。我被迫活得不像自己,对不开心的事情也要装出欢天喜地的模样。即使不伤心,也要流露出悲痛欲绝的表情;明明就丝毫不尊敬,也得摆出恭敬崇拜的伪装。因为我除了装模作样,别无其他的生存之道。

我打心底厌恶一切,却压抑着厌恶的情感活了过来。直到某一天的某一刻,我才猛然发觉:“原来自己厌恶这一切。”在那一瞬间,我仿佛感觉到肩头的重担卸了下来,轻松了不少。当然也感到惊讶,有种得救的感觉。因为,我发觉自己的“自我基础”似乎稍微强化了些。

于是,我有段日子满口不断吐出的词就是“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讨厌、讨厌”。

在那之前的我,走路、跑步、坐着、说话、静默、读书、玩乐、工作、唱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感到厌恶至极,也就是对“活着”这件事,深恶痛绝。

我明明不想玩乐,却为了取悦大人装出一副玩得开心的模样;明明不想做家务,却要装作自己心甘情愿帮忙的假态;明明不想念书,却为了要得到大人称赞而勤奋念书。不管大人做出怎么样的要求,我都不曾流露出厌烦的表情。

扮演着“凡事听话、百依百顺的乖孩子”的我,核心情感中有着“讨厌”这种情感。而当我发觉到内心这种“厌恶”时,似乎也触及了自我存在的核心。由于“应该表现出的自己”而失去自我“不准感受你自己的感受!只允许感觉我的感受!”

这个句子出自葛丁(Goulding)所写的关于沟通分析的书。看来似乎有不少父母在无意识中,都会逼迫小孩。

状况更严重的父母甚至会要求孩子:“去感受我的渴求!”所谓“听话的乖孩子”会对这样的父母宣誓自己的忠诚与顺从。

乖巧的孩子在所处的世界里,处处都感受到威胁,好比有一群未知的恐怖动物围绕在身边。这些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对他人的欲望感受会变得敏感,同时还会试着响应对方的期望。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这个危险世界中保护自己。

罗洛·梅说过:“依循着父母期望过活,是获得父母赞赏与赞美的方法,也是一种让自己保持在‘父母亲掌上明珠’(apple of the parental eye)这样地位的方式。”(出自《重整消逝的自我》)

这样的孩子从未出过任何问题,循规蹈矩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无懈可击得令人吃惊。他们害怕被人视为自私自利的孩子,也担忧被当成坏孩子,所以总是努力压抑住内心的愤怒,根本无法明确地表现自我的主张。从这个层面来说,百依百顺的乖孩子,其实具有精神官能症的倾向。

他们的心里“应该表现出的自己”就会领先“真实的自己”。于是,他们原本用来实现自我的机会,便沦为扮演着“应该表现出的自己”,结果白白牺牲掉展现真实自我的人生。

孩子因此没了“活着的喜悦”,陷入丧失自我的窘境。一个人失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就是“没了自我的人”。

一味遵循父母的期待,活到后来这个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该为什么而活,甚至无法体会到内心所涌出的感受。这种模式跟前述的“不要做自己”属于同样的信号,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

罗洛·梅在前述的著作中,介绍过有关同性恋的临床案例。主角是六个兄弟姊妹里的幺儿,前面有四个哥哥,还曾经有过姐姐。然而,这个姐姐早夭,于是他的母亲把这个小儿子当成女儿般来疼爱,给他穿上女孩子的衣服,而他后来也自行发展出女性化倾向的兴趣。

男子在母亲的期待下扮演起女孩的角色,通过扮演少女来获得母亲的宠爱。倘若他表现出类似男孩的举止,母亲就会想起失去女儿的悲痛,如此一来他等于违背了母亲的期待。男子所做的一切,可说是为了实现母亲期待,违背了真实的自己。

父母眼中的“自我任务”,也就是他必须遵从这个灌输在体内、持续存在的印象过日子。否则,这个人将完全失去头绪:不明白自己支持的是什么,搞不清楚自己该相信什么,并且也无法明白,自己本身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出自《重整消逝的自我》)

简言之,如果一个孩子扮演起父母所期待的角色,将会丧失自我。当扮演父母所期待的角色背叛了真实自我,便会如此。

在这种状况下,很容易把信息解读成“你不准做自己”,而情绪不够成熟的父母经常会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举例来说,当孩子成长到相当的年龄,心理不安的父母会不希望孩子在心理上“断奶”独立。孩子就只得违背想自立的意愿,永远当母亲的“宝贝”。而原因就是,当他接受扮演无法自立的懦弱孩子,就可以讨父母欢心。把父母的喜爱或称赞看得比什么都还令他开心的孩子,将永远只能扮演父母所期待的角色。放弃自我渴求,实现父母愿望“你不准做自己”的信息中,还包含着另一种元素,即“你不准察觉真实自我”的禁令。

就拿我在幼年时期跟家人去旅行的例子来说,小时候的我很讨厌跟爸爸去海边,但我父亲却期待我会跟他去。事实上,我并不想跟他去海边玩,可是仍被爸爸这样制约了。因为,我从父亲那边接收到“你不准做自己”的信息。

同时,我也收到一项禁令:“不准察觉自己的真实情绪,不能发觉自己不想跟父亲去海边的情绪。”由于父亲的举动等于不准我去察觉真实的自己,因此当我长大成人,与他人交流时,便出现了严重障碍,正因为我没有办法跟他人交心。

另外,我还被迫解读成:“爸爸根本不想去海边,是因为我想去,他勉为其难才带我去。”只要我这样解释,就能让父亲感到满足,让他心中那种想对人施恩、大发慈悲的意图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我甚至发觉对方真正的面貌:我父亲是个整天与孩子黏在一起,只能依赖家人,哪儿也没的去的无趣之人,而且还无法独处。

总之,我既不能察觉自己的真实情绪,还不允许发现对方的真实想法。在这种经历下成长的人,根本无法成为能够与人交心的大人。

这等于是一名无法跟他人沟通的分裂症病患,处在“缺乏他人存在”的自我封闭状态中。我年轻时,就曾因为分裂症倾向而痛苦不堪。引发困扰的缘由有好几项,其中一个毫无疑问便是来自我父亲的强制性信息。

一个“缺乏自我”的人,特征就是心灵由他人支配,对他人的大事小事都在意得不得了,心灵因此总是无法安定下来,如一片被搅动的潭水,波纹不断。一个缺乏自我的人,其心灵不懂得何谓休息。“缺乏自我”的人只能通过与他人比较,借此掌握、摸索自己,也就是这样,他们老是留意别人的一举一动。例如“他居然如此评断我这个人,真不甘心”“我绝不允许他过好上日子”“看那家伙吃香喝辣的,我就不爽”“如果让他赚到,我就没劲了”。诸如此类,因为与别人的关系而不断拨乱自己的心弦。

换句话说,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即便他们拥有多么了不起的社会地位,这一辈子也不过只是一场空罢了。这种人总是激励自己要铆足全力,绷紧神经,害怕被人瞧不起。相对地,他的内心有个角落满是枯燥无聊。试想,就算拼了老命往前冲,人生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岂不是一出悲剧吗?

瑞士哲学家希尔逖(Carl Hilty)曾说:“如果肩头背负着超过自己能够负荷的职责,结果不只会招来失去名誉的下场,甚至连原本办得到的事也随之落空。”一个“缺乏自我”的人,等于扛上超过负荷的任务,这事实令人玩味。

他们总以“应该扮演的自己”为先,一不小心就被迫担下了真实的自己所能负荷的任务,想当然会遭到挫折,最终下场就是忧郁症缠身。事实证明,在许多忧郁症病例中,不少病患小时候都是百依百顺的“乖孩子”。

前文提过的精神分析医师温伯格曾说:每个人在幼年时期都希望获得周遭人们的好感,那么要如何才能取得他人的好感呢?孩子会想办法摸索、学习。而个性顺从的孩子所学到的“取得爱的方法”,就是礼仪得当,不惹麻烦,不主张自我,安静不吵闹。

孩子认为,如果得不到爱,自己的存在将会丝毫没有意义。所以,为了得到爱,他们选择了百依百顺这条路。顺从乖巧的孩子最害怕的,就是遭到无视与否定。

心灵生病的人,有不少人在孩提时都是所谓的“乖孩子”。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有很多也曾是“乖孩子”。

在心智不成熟的父母以及支配欲强烈的父母眼中,无须耗费功夫照顾毫不反抗长辈的孩子,就是听话的乖小孩。而这类父母的心灵完全被自己内面的纠葛捆绑,没有余力去理解孩子的心。因此,他们丝毫无法察觉孩子并不是不用花心思去照顾,而是他们不想让自己替孩子担忧。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单方面达成父母的要求,而他们则已经放弃所有对父母的渴求了。一个孩子原本应该会对父母有各种索求,像是希望爸妈看看自己的脸,听听自己说话,称赞自己可爱,或者对自己说“和你一起玩耍最开心了”,希望得到父母的拥抱,以及可以更能追求自我。

然而,孩子却放弃了这一切,还把气力花在实现父母单方面的要求上。他们放弃身为一个人的迫切渴求“确认自我存在”,转而把能量耗在达成父母的要求上。

这些孩子的索求其实是人类最本质的需要,因此不会因为在某个时期未得以实现就消失。这个未能实现的索求,终其一生会在潜意识中持续支配着孩子。

即使结了婚,他们内心仍渴求着达成愿望,便以相当扭曲的方式向配偶强行索要。譬如,因心情不好就缠着配偶,束缚着对方或老是打翻醋坛子,等等。这是由于他们想完成幼时未能实现的渴求,而试图通过各种形式在婚姻里达成目的。第2章过剩的爱与支配欲孩子沦为父母精神纠葛的牺牲品

人心中一旦有烦恼,就没有余力去管其他事,纠结的情绪已经占据了整个心灵。为人父母者若被自己内心的纠葛分散了注意力,就无法顾及孩子的心绪,这种状况可说是屡见不鲜。

陷入忧烦的人没闲工夫听别人说话,或许耳朵在听,但注意力却没在那上头。烦心的人经常陷入自我世界,纵使眼前有绝妙美景也视而不见;即使吃着山珍海味却如同嚼蜡,老是挂意着别的事情。

换句话说,烦恼的人无法关心外在世界,情绪总是高涨且紧绷,也无法与他人接触交流,毕竟光是消化处理自己的事,就足以令他精疲力竭了。

跟这种满是忧惧的人来往,即使是成人也会觉得相当费力。这样想来,若孩子在苦于内心纠结的父母膝下长大,他们会有多么为难,就不难想象了吧?

举个例子,某个在社会上遭遇挫折的父母,由于无法接受自身的失败,所以只好虚张声势地大放厥词:“什么功成名就、平步青云,都是屁!”这种夜以继日跟自己内心的纠葛战斗的父母,对他们来说,最要紧的是处理自己的自卑感,而非孩子的心情。

他们一点儿都不关心孩子目前有什么要求,满脑子只有“我可是很厉害的呢!我可是重要人物哦!”这种想法。一味盘算着要他人称赞、表扬自己,而完全没有心力去留意孩子的心思。光是处理自卑感就耗尽心神,哪有时间关切孩子是否感到悲伤?

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想得到父母的注意。对这种父母来说,了解孩子的需求,远远都比不上“让孩子尊重自己”重要。

言归正传,我们再回来谈谈“心智不成熟的父母”以及顺从的“乖孩子”。

那些在社会上受到挫折的父母,在家庭中会要求另一半或孩子不断赞美、吹捧自己。我的父亲就是这种典型,所以我总是要绞尽脑汁来赞颂父亲。

我父亲试图通过家庭重塑其自尊,同前文所述,这种类型的父亲不但无视孩子的渴求,甚至还强迫孩子完成他们所有的要求。实在没有比当他的孩子更可怜的事了。“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的父亲并不少见,希尔逖就曾表示,这种类型的男人最让女性退避三舍。其实,在我看来,被这类一家之主折磨的,除了女主人之外,最痛苦的就是孩子了。而希尔逖则更加同情女性──

格调不凡的女性最悲惨的处境,莫过于因为选择失误或者家人的愚蠢指令,而嫁给一个性格软弱、畏畏缩缩的男子。这种男人无法在世间展现雄风,而为了弥补此缺憾,在家中就会展现出自卑的暴君面貌。

这种父亲对社会感到愤愤不平,怀着不满,一旦家人敢说出任何肯定社会的发言,后果便不堪设想。

以我父亲的状况来说,家人必须对社会上的名声或权力,摆出不屑一顾的模样,否则就会触怒他,而且生气到深夜还不肯罢休。我父亲看似轻视社会上的名声,但其实最憧憬名誉的人就是他自己。若要取悦这样的父亲,我必须把自己伪装起来。久而久之,我逐渐开始厌恶自己,内心不安定的感觉也日渐加剧了。

年轻时,我曾患上精神官能症,回顾我少年时代遭遇到的处境,会有这样的结果也是不无道理的。过剩的爱,是爱情饥渴的强迫行为

教育家亚历山大·尼尔(Alexander Sutherland Neill)曾说,最糟糕的父亲总会要求孩子“感谢自己”,而最糟糕的母亲总是问孩子:“你爱我吗?”换句话说,这种就是对感情需索无度的父母,他们对爱饥渴,但这跟担忧孩子、理解孩子却不相同。然而,为小孩的事而感到烦恼的父母之中,的确有不少人怀有强烈的爱情饥渴。

说得深入一点儿,那些看似在孩子身上用心、表面上深爱孩子的双亲,其实很有可能带有极端的支配欲。他们乍看似乎打心底爱着孩子,不过爱情的真实面貌却是源自支配欲。企图以“好父亲”或“好母亲”的刻板立场来支配小孩,通过这个过程来满足本身对爱的饥渴。

真正的爱,会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直接又过度的爱的表现,大多时候都是错误的爱。(出自《让人起疑的母爱》)

以一般的表现方式来说,就是弗洛伊德的说法:“夸大的表现,正会凸显缺乏。”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动作,自然流露出的才是真正的爱。“比起过剩且虚妄的爱,虽然不充足但真实的爱,对孩子而言更加受用。”这是我从某本书上读到的,可惜手边没书,所以我无法确认字句是否分毫无差。不过就算修辞不够精准,都精辟地指出一个事实:当父母逃避面对自我心灵的问题,而把爱情饥渴施加在孩子身上时,会让孩子变得不对劲。

亚历山大·尼尔认定,最糟糕的父亲也可以从“想扮演施恩善人”这个观点来分析解释。

前述提到,每次父亲想跟家人去海边玩时,绝对不会亲自开口说:“我想去。”反而是对我说:“既然你那么想去海边,那我可以带你去哦!”我父亲似乎有种刻板想法──如果自己开口:“大家一起去海边吧!”好像会显得他很懦弱似的。

所以,总是由我拜托父亲:“爸爸,带我去海边玩!”其实我一点儿也不想跟爸爸出游。然而,因为我父亲凡事都要摆出一副对孩子施恩的姿态,不然就会心情不悦,我只得被迫随之起舞。

显而易见,我父亲就是通过对孩子施恩、支配孩子,来消除自己内心的无力感。

父亲就算只是坐在椅子上,也要摆出一副肃穆的模样。他坐在那儿不是忙东忙西,而是在展现“忙碌父亲”的姿态,对孩子施压:“老子可都是为了你们才坐镇在此。”他对于“为人父亲”缺乏自信,却拒绝承认这个事实。造成的反作用力就是,他会不断强调自己身为父亲的个人价值。

要跟这样的父亲相处,我整个人几乎被压力消磨殆尽。面对这个其实很有空闲的父亲,我还必须装出谦卑的样子:“在您这么忙碌的时候,还要麻烦您,真是十分抱歉。”

父母养育孩子,却是出于别的动机,那么孩子也会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当父母内心的不安、对爱饥渴、无力感、社会自卑等情绪经过伪装,戴上了名为“爱”的面具后,在孩子身上施压,将会塑造出所谓听话的“乖孩子”。

以“爱”之名义,行“精神杀人”之实,这种状况恐怕相当泛滥。占有、支配才是爱?

打心底真心爱孩子的父母,即使孩子离开自己身边闯天下去了,也不会觉得受到严重打击。因为他们爱着孩子,即使无法“拥有”孩子,其心理状态依旧安定。他们能够为孩子的幸福感到开心,将孩子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

然而,占有欲强烈的父母、支配欲旺盛的父母以及自我陶醉型的父母,就非“拥有”孩子不可。一旦无法“支配”孩子,他们就会感到不幸,无法疼爱孩子。对这样的父母来说,“疼爱孩子”等同于“支配孩子”。他们若看到孩子在一个“与自己毫无瓜葛的世界”里享受幸福,便无法感到喜悦。

真心爱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幸福的模样理应会感到高兴。然而,占有欲跟支配欲太过强烈的父母、怀有自恋倾向的父母,孩子必须在“与自己有关的世界”享受幸福,否则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所以,当他们看到孩子和朋友开心出游,那可不行。唯有跟自己一起去旅行,看到孩子开心玩乐的表情,他们才会感到幸福;唯有通过亲子关系让自己的支配欲与占有欲得到满足,才会疼爱孩子。

常言道,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拓展并发挥自身潜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罗洛·梅指出,父母要儿女“实现自我”,说穿了,其实目的是要凸显出,要是没有他们撑腰,孩子哪能办得到!

简言之,父母一味在口头上宣扬“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支持孩子自我实现”,但说到底根本是要孩子服从自己。

罗讷德·戴维·莱恩(Ronald David Laing)与亚伦·埃斯特森(Aaron Esterson)合著,由笠原嘉等人翻译的《疯狂与家庭》(Sanity,Madness and the Family)中,有一则关于父女之间的小故事──

女儿露西非常擅长拉大提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而露西的父亲会拉小提琴,听到父女两人合奏演出,任谁都会觉得他们真是一对感情和睦的父女。但是,当露西后来察觉到父亲的企图时,便放弃了大提琴。原来,她的父亲并不希望女儿跟自己以外的人合奏。

从表面上来看,他们是理想的父女。然而,父亲对女儿的期许,与其说是理想,倒不如说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障碍。那些外表看似完美无缺的亲子关系,让人意外的是,其中不少父母把孩子当作维生的食物。好比这位父亲无法放手、无法忍受露西与自己以外的人们建立关系那样。迁怒到孩子身上

问题父母的类型可说是五花八门,其中一类父母光有一身本事,却不把能力用在自我成长上,而把精力耗费在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上。这种父母会因为孩子随意的话语、无心的动作而遍体鳞伤,勃然大怒。

弗洛伊德说过:“所谓人类的成长,就是自我满足,就是面对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时,是否能心平气和。”这不仅是人类的成长,还可说是自我的确立。当自我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

关于这点,马斯洛也有过类似看法:当安全、归属、爱情、尊敬等渴求,只能从当事者以外的人身上获得时,那么这个人就只能依赖旁人。例如,向人撒娇的渴望等就能归于这部分吧。

因为孩子的言语或动作感到受伤、生气的父母,会要求孩子把保持他们的情绪当作孩子的责任,即为情感的责任转嫁。举例来说,我父亲总是因为我摆放报纸的方式不对而生气,责备我:“都怪你报纸乱放,害我觉得很焦躁。”

只是放个报纸这样的小动作,我就必须表达出“我对爸爸所怀抱的尊敬如山高、如海深”,否则他便会相当不高兴,向我发怒:“这什么态度,真让人讨厌!”而且没完没了地责骂,接着深深叹一口气,抛下一句:“你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差劲啊?”因此,我只能硬着头皮,忍受父亲夸大的失望。

我父亲之所以将失望表现得如此浮夸,就是为了加深我的罪恶感,让我为自己错误的摆放方式感到后悔莫及,为自己的态度感到罪恶。这就是沟通分析学中所说的“把过错都归咎到对方身上”,而不断遭到父母数落的孩子,会真的认为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破坏了父母之间的感情。

当一个人把他人的不愉快当作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时,在待人接物上便会失去自信。

沟通分析学里,把这种慢性定型化的不快情绪称为“扭曲”(racket)。这种不快的情绪会驱使人们改变他人。说得更深入一点儿,以“扭曲”来改变他人行动为目的之行为就称为“强迫”。

我在一个情绪不成熟的父亲身边长大,年轻时经常因为感到内疚而全身发抖,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时,担忧自己不知何时会破坏对方的心情,为此一直感到惶恐。

在这种状态下,我害怕到连自己的意见也不敢说出口,甚至无法说明自身的事,无法问对方问题,就怕让对方觉得不舒服。

一个对自我存在抱持着罪恶感的人,也对人生怀着恐惧。这种事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大概难以想象其中的辛酸。因为,这类人做任何事都心有愧疚,把事情的恶果归咎于自身。而明明没做错事,也仍内疚不已,陷入无止境的烦恼旋涡中。

为了逃避愧疚,于是忍不住找借口;为了不被责难,就拼命解释。如果不向对方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便无法放松。由于这种人每时每刻都对自己存疑,所以只能一天到晚证明自己没有做错。忧郁症患者年幼时也是“乖孩子”

不少忧郁症患者在幼年时期都是“乖孩子”,他们似乎都是不违逆大人期待、做事细心、坚强又独立的小孩。对照土居健郎先生的“依赖”理论来看,这些都属于“不懂依赖”的孩子。精神分裂症患者幼年时期不是“不懂依赖”,就是“害怕依赖”。相对地,忧郁症患者在幼年时期给人的印象是:他们认为,“依赖”本身就是坏事,于是对依赖他人这件事死了心。甚至,其中有不少孩子还会主动慰劳父母,让父母“依赖自己”。

如同众所周知的,日本的父母(中略)经常“依赖”着孩子。

为什么这群孩子状况严重到罹患忧郁症,内心想依赖却无法依赖呢?如同引述提到的,他们从幼年起就把“依赖”当成坏事,或许早就放弃依赖他人了吧!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有另一个理由——虽然小孩想依赖,但内心深处却无法信任父母,或对父母抱有敌意。想跟对方撒娇、依赖对方,必须建立在信任对方的基础上,但所谓的“乖孩子”跟父母之间却缺乏这样的信任。

引述也提到,父母都爱依赖“乖孩子”。这种状况与其说涵盖了全部的父母,更精准来说,指的应该是那些“情绪不够成熟,对爱怀抱强烈渴望的父母”。每个孩子都希望让父母开心,结果反而变成孩子在照顾父母。由于小孩对父母充满不信任,使得他们对“依赖”父母这件事死心,只得撑着弱小的身躯,做出超乎自己年龄和本分该做的事。

父母时不时会流露出“想牢牢抓住孩子不放”的欲望,而他们对自己无意识的欲望却丝毫不察。(出自《重整消逝的自我》)

过去,我曾经也是个“乖孩子”。以我个人经验来说,当个听话的“乖孩子”是很寂寞的,甚至连“感受寂寞”也都不被允许。于是,连我自己都觉得窝囊到不行,心里充斥着恐惧与不安。

而父母为了疗愈自己的孤独感,紧紧抓着内心寂寞的孩子不放,企图把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下。双重束缚的沟通

我想稍微讨论一下,前面引述的论文中提到的“精神分裂症”,其中的引发原因之一称为“双重束缚的沟通”。

我用自身经历当作范例:我父亲是个支配欲极度强烈的人,当然他绝不承认自己有支配他人的倾向。他灌输我们,身为人必须遵守的美德之一就是“顺从”这样的观念。他几乎天天问我:“谛三,一个人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我则被迫重复说道:“是顺从。”

对当时的我而言,“顺从”是绝对的美德。这实质上指的是我个人的服从。而我父亲通过强迫我对他的绝对服从,来压抑自己内心的不安。

有些父母让自身的无力感演变成强烈的支配欲,对他们来说,孩子的自立会使他们不安。就我个人的处境而言,我必须主动对父亲表达服从,光被动地服从命令,他并不会感到满足。

我父亲总是大言不惭地主张,自己是个作风民主的父亲。为了不揭穿这个假象,我必须演出自己是以个人意志、以“自己的期望”来采取行动,来达成父亲的愿望。

除了满足父亲本质上的支配欲,更必须认同父亲“民主作风”的虚伪外表,所以我被迫完美扮演好一副懦弱无力的模样,这正是我的职责。

我还被灌输了另一种美德:“胆识”。父亲不断教诲我:男儿必须像英雄豪杰般坚强。我也老是被迫回应:“胆识”与“顺从”是重要的美德。同时,必须随时随地展现“胆识”。有时候父亲会逼我从屋顶上跳下来,一旦我吓得脸色发白,就会被他嘲笑。因为他认为,从高处往下跳会害怕,表示我没有胆识。直到现在,我依旧无法忘记当时的恐惧。

我父亲非常胆小,不过他并不会承认自己软弱。为了压抑自身的弱点,便将这些投射到我身上。换句话说,父亲在我身上发现胆小的特质,通过批评这点,来消除内心的纠结。

小时候,家里曾因停电而陷入黑暗,我一边害怕得发抖,一边摸索着爬上楼梯。当时我没有发现父亲正站在楼梯上,突然间,他在我耳边大叫,还戳了我一下。我因此被吓坏了,差点儿从楼梯上滚下来。看到我惊慌失措,父亲竟然放声大笑,指着我道:“你这胆小鬼,真是没用!”

幼小的我,耳边经常响起“胆小鬼”这样的斥责。父亲有时语带嘲讽,有时则露出恐怖的表情瞪着我,生气地大骂,每次都令我畏惧到全身打战。

为了消解自我压抑所引发的内心纠结,他们对人的冷酷批评,无所不用其极。就如罗洛·梅说的:“为人父母若内心经常缺乏自信,潜意识里对自身力量缺乏信赖,那么他们会倾向于刻意要求孩子拥有勇气、独立自主,甚至要孩子具有攻击性。”这就是父母自我压抑、在内心投射下形成的机制。

也就是说,父母不仅会有无理的要求,还会因为孩子做不到而大发雷霆,加以挞伐,通过激烈的批判来消解内心的纠结。

以我父亲为例,他很清楚自己并非世间观点中“有男子气概者”,但却不愿意也无法承认这个事实,只能一味地自我催眠:自己是男人中的男人。如此一来,两者就出现严重矛盾。而为了解决他内心的矛盾,便把压抑下来的一切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并且大肆抨击。

话说回来,我们讲回孩子的“双重束缚”。身为孩子的我,一方面被迫演出瘦弱无力的模样,另一方面又被父亲要求展现男儿应有的胆识。这等于是同时接受与拒绝爱,是不可能解决的课题。有句谚语说“举着拐杖,喊着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明明喊着小狗的名字要它过来,但当小狗一接近,却猛然高举拐杖把小狗吓跑。此时故技重施,再度呼唤小狗过来。“双重束缚”就是类似这种矛盾至极的沟通方式。

为了消除这种情绪,内心惶恐不安的孩子无论什么事都愿意做。只要能避开不安,即使会使自己感到不愉快也甘愿。因为,比起不愉快,不安的情绪更加令人煎熬。只要能够免除不安,就算陷入不幸也无所谓。

如果父母真心爱孩子,孩子便能够自由地展现自身弱点,表达感受,自发性就能获得成长,也不会感到焦虑。有安全感的孩子,不会刻意努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他们会去做的,都是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得到的事。

反观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将所有精力都用来取悦父母,到最后连自己的渴望是什么都不知道,丧失了实现自我的能力。“乖孩子”在孩提时期总是被周遭的人们要求、强迫扮演虚假的自己,因此长大成人后,遇到挫折,还是会为了获得认同而接受一切,并且牢牢抓住这个“假象自我”活下去。但这个策略却出了纰漏——越是依赖扮演“假的自己”,那内心深处“真的自己”就会越蔑视自身,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希尔逖说过,幼年时期的快乐回忆,美丽余晖能映照一生且不会消失;然而,痛苦的不快感也会牵绊一辈子。所以,孩提时代的快乐是人生的财产,可这个时期的忧伤却会成为人生的负债。第3章不安所引发的心理疾病不安的三种基本性格

人被遗弃时,内心所感受到的不安是什么呢?我们来想想看。罗洛·梅针对不安这种情绪的说明如下:请想象一群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士兵,假如敌人炸掉了我方的通信中心,结果会如何?恐怕我方军队会失去方向,不仅惊慌失措,甚至会溃不成军吧。这时,士兵们就会陷入不安之中。罗洛·梅说,不安会使得人类失去生存方向,不知所措。

人们只要感到不安就无法放心,最后被满身的憔悴驱动,怀着神经质的竞争意识,或者想造成他人不幸,或者食欲不振、失眠缠身,极端地迎合他人。

引发不安情绪的,就是内心的纠结。卡伦·霍妮表示,要解决这些纠结,首先得区分当事人属于三种基本性格中的哪一种。

其中一种性格属于勉强自己装乖,也就是所谓“乖孩子”的性格。他们总是要先摸清楚对方想法,否则绝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