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受益一生的治愈系幸福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6:15:39

点击下载

作者:代莹莹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你受益一生的治愈系幸福书

让你受益一生的治愈系幸福书试读: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心理状态引发不同的行为方式。其实,现代人已经越来越懂得宠爱自己,吃得更讲究,穿得更时髦,爱得更随心所欲,但是,请你静下来仔细想想,你宠爱过自己的心吗?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我们为了生存马不停蹄,我们纠缠在扑朔迷离的人际关系中手足无措,我们深陷在复杂的感情漩涡里无法自拔,我们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焦头烂额,种种烦恼接踵而至,令人心力交瘁。我们身边有多少人的心灵因为经受不住生活的考验而扭曲?社会上每天又因为心理扭曲而上演着多少悲剧?

云南大学生马加爵自卑、猜疑的性格促使他在宿舍杀死了4名同学。

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和丈夫吵架,一气之下就把自己6个月大的儿子从六楼窗户里抛出,然后自杀。

……

人间悲剧还在不断上演,而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制止它们的发生。生活中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只是让你小小的烦恼一下,有的问题却足以让你寝食难安,甚至接近崩溃的边缘,我们的心灵遭受着极大的考验。要正确面对问题才能顺利解决问题,而要正确面对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自己的心理问题只能自己解决,生活无处不在,难题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困难,如何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不需要抱怨,更不需要逆来顺受,现代人要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如就必须重新武装自己的心灵,从这一点来看,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生理健康。如何巧妙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疲惫的心灵在繁杂的世界里得到一丝喘息,本书会从多个方面为你指点一二。

本书内容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把心理学应用到生活各个角落,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读者认识自己,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市场上有关心理学的图书品种繁多,与之相比,本书更加贴近生活,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事业篇和育儿篇,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心理学技巧如何巧妙地应用到生活中,由此可以更轻松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编排本书过程中,我们力求以最简洁的语言、最生动的事例保证本书的实用性、趣味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非常值得参考的生活手册,相信你会从书中获益匪浅。

本书的问世如同一个宝宝的诞生,也经历了时间的孕育和辛勤的磨砺。编者在编著的过程中广泛参阅各种文献资料,力求以最生动易懂的形式把心理学知识传递给读者。然而事无完美,鉴于编者能力的局限,书中难免有纰漏之处或值得商榷的地方,衷心希望并欢迎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愿本书能真正成为您生活中的好帮手、好朋友,愿您的生活能因此变得更加轻松惬意!编者

第一章 关爱身体健康

一、告别失眠

失眠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不是什么大事,但若长期失眠就会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其实,很多时候,失眠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心理调节的方法来改善睡眠。

越怕失眠越失眠

典型症状:人到中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到了晚上就怕自己睡不着觉,但是越是担心失眠越是难以入睡,人也变得很焦虑。

这是常见的“失眠期待性焦虑”,通常表现为晚上一上床,就开始担心自己睡不着,逼迫自己尽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越怕失眠脑细胞就越兴奋,就越难入睡。

建议有这种失眠症状的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放松心情,入睡之前想一些当天发生过的愉快的事情,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

多梦不等于失眠

典型症状:每晚睡觉都会做梦,白天总感觉头昏沉沉的,多梦是不是也属于失眠?

不少自称失眠的人认为自己睡眠不佳是由于多梦造成的,这种想法使人产生焦虑、担心情绪。担心入睡后会做梦的心理,会导致入睡很浅,影响睡眠质量。其实,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有助于记忆、过滤无用信息,保证正常的效能。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这种心理造成心理负担。

自责心理阻碍睡眠

典型症状:有些人在白天的工作中受到挫折后心情不佳,导致一整天情绪低落,晚上难以入眠。

这类人由于一次过失就会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反复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不已。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责、懊悔之情越发严重,大脑细胞长时间处于幻想与兴奋状态,自然就无法入睡。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可以这样想,事情已经过去,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好,再多的懊悔也于事无补,还可以听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来放松心情。

手足无措睡不好

典型症状:遇到突发事件后,经常手足无措,即使是一件小事也理不清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经常想来想去,导致睡眠质量不佳。

有的人在遭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反应,而是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晚上睡觉时也是左思右想,始终处于进退两难、焦虑无助的状态。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让自己平静下来,在睡觉之前尽量转移自己的思绪。

失眠症的放松训练

为催眠设计的放松训练简单易学:仰卧,双眼微合,将注意力集中在双手或双脚上,全身放松,用手或脚的沉重感来体验肌肉的松弛程度,同时进行缓慢的深呼吸。练习时,一旦出现与放松无关的思想,应立即停止,把注意力引回到手脚沉重感的体验上。一般能在练习中安然入睡。

二、冠心病和A型性格

美国心脏病学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在研究心脏病与性格的关系时,把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两组。此外,两位专家对两组性格的人经过4年半、6年半和8年半的对照随访观察统计发现:A型性格组冠心病发病率和猝死率比B型性格组分别高1.7倍和4.5倍。还有很多报道,都说明A型性格的人比B型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

那你是属于A型性格还B型性格呢?

A型性格者的表现1. 争强好胜,勇于进取,遇到困难不罢休,对工作和事业都有一种

不满足感。2. 做事节奏快,时间观念强,整天有种紧迫感。3. 事必躬亲,对别人做的事总是不放心。4. 性格外向,说话急速有力,脾气急躁。5. 厌恶排长队,车辆晚点也难以忍受。6. 不会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常使自己整天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中。

B型性格者的表现1. 这种人做事慢条斯理,遇事不慌。2. 工作有主见,不易受外界干扰。3. 不争强好斗,没有竞争的压力,紧张后能愉快地休息。4. 做事拿得起放得下,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么为何A型性格者易患冠心病呢?研究发现,A型性格的人在遇到应激情况时,血中的儿茶酚胺明显高于B型性格的人,而在平静时,两种性格的人血中的儿茶酚胺数值差别不大。显然,A型性格的人之所以好发冠心病与交感神经活性的反复增高有关。交感神经的兴奋可引起心肌收缩有力、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发冠心病。

因此专家提醒:具有A型性格的人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整生活状态。

三、不良情绪导致高血压

人常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罹患疾病。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情绪在一些躯体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疾病反过来又影响着情绪。

高血压能导致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系列严重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愤怒、仇恨、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可使血压升高,尤其以愤怒、焦虑、仇恨与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有人甚至认为,被抑制的敌视情绪可能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232例高血压患者的研究发现,其中58.7%的患者病前有急躁易怒、要求过高的特点。如果处于长期而反复的过度紧张,或者在强烈的情绪激动状态下,则容易发展为高血压病。例如,消防队员较易罹患高血压病。医学院学生中,毕业班高血压患病率是低年级学生的3倍。

中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因此日常生活中更应该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境平和。

四、不良情绪导致消化性疾病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如果神清气爽,往往就会胃口大开,而当情绪低落,气愤难平时,则食之无味,严重的焦虑紧张状态下甚至还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

研究表明,消化系统对情绪的反应十分敏感,不良情绪往往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的疾病。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胃粘膜会充血发红,胃肠蠕动加强,消化腺分泌正常,有利于实现正常的消化功能。而人在恐惧或悲痛时,胃粘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粘膜会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长期如此,可导致胃溃疡。有研究证明,动物因受焦虑、恐惧、不安、紧张情绪的持续影响,几乎都患了胃溃疡。

在医学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直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慢性肝炎等往往与不良情绪有密切关系。对这些疾病的治疗除了必要的用药之外,调节不良情绪,消除致病因素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饮食活动中不仅要注意营养,讲究卫生,而且要注意情绪调节,使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有良好的消化功能,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切不可选在饭桌上进行,其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要保持好的就餐心情,就餐前应首先调节好情绪,暂时从不良情绪中脱离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在饮食上,切忌边看书边吃饭等三心二意的行为,好好享受每一餐。

五、保持好心情,癌症绕着走

癌症已经渐渐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一份统计材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400万人患癌症。每年大约700万人初患癌症,同时约有500万人因患癌症而死亡。强烈刺激、慢性感染、药物损害和遗传倾向等一向被认为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负性情绪若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有可能与其他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引起癌症的发生,专家对癌症患者做心理调查时发现,有克制、压抑、不满和悲愤等情绪的人更容易发生癌症。医学界的一次调查表明:在食管癌患者中,有56.5%的人在病前就有忧愁和急躁等消极情绪。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情绪急躁者占癌症患者的69%,并且在患癌前半年有过重大精神创伤;还有一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个性急躁者占癌症患者的64.7%,发病前半年有过重大精神创伤者占52%;还有调查发现,癌症患者病前有明显的不良心理因素影响者高达76%,而患一般疾病的人却只占32%,以受到精神刺激强度来比较,癌症组患者所受到的精神刺激强度比一般患者要强。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驾驶自己的感情,遇到不幸或令人烦恼的事应泰然处之,努力解脱抑郁或痛不欲生的厌世情绪,振作精神,保持体内环境,尤其是精神情绪的平衡,性格要豁达乐观,生活要丰富多彩,这才是明智之举。而一旦不幸罹患癌症,也应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积极治疗,不放弃任何希望。

第二章 赶走你的忧郁

一、做个乐观豁达的人

西方有句谚语,翻译过来就是:同样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那你想进天堂还是想入地狱呢?

于大妈已经七十多岁了,她腿脚利落、精神矍铄,整日乐呵呵的,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许多。不知道的,还以为于大妈一定没什么心事,生活顺心顺意,其实,于大妈的生活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舒心顺意。

几年前,于大妈人到中年的大儿子下了岗,夫妻又因感情不和而离了婚。大儿子从此萎靡不振,患了抑郁症。于大妈为了给儿子治病,把老两口养老的钱都拿了出来。好歹大儿子的病得到了及时控制,并在一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临时工作。

于大妈的心事刚有了好转,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又传来了在外地工作的二儿子离婚的消息,二儿子的双胞胎儿子判给了男方,而二儿子面临着出国,只能将不到十岁的两个儿子送回老家让母亲帮他带孩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两个孙子刚来不久,于大妈本来就体弱多病的老伴又得了偏瘫,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于大妈一个人身上。邻居有好心的人怕于大妈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纷纷过来劝说于大妈要放宽心,实在不行的话,就写信给二儿子,让他出钱给家里顾个保姆。于大妈一听乐了,她高着嗓门大声说:你们放心吧,我身体好着呢,这人啊,靠的就是一口气,家里一大摊子事等着我去做,我怎么能垮呢?俗话说得好,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于大妈仍然还是每天哼着小曲去街上买菜,仍然大着嗓门乐呵呵地和街坊邻居们说笑着打招呼。星期天,经常见到于大妈用轮椅推着老伴,带上两个孙子在广场上玩,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

一晃三年过去了,于大妈的老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经能够下地走路,生活也基本上能够自理了。两个孙子都长高了长胖了,受于大妈的影响,他们生活得快乐幸福,并且能够帮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了。更为可喜的是,于大妈的大儿子又结婚成立了新家。

正像于大妈预想的那样,好日子终于来了。奇怪的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不顺,于大妈的身体和精神面貌反而更好了。

为汶川大地震的同胞捐款时,大家都劝她少捐点,毕竟自己家也不富裕。于大妈却激动地说:“我们家的困难和四川灾区的乡亲们比起来差远了,我愿意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们,我想告诉他们,只要乐观、豁达地生活,好日子就一定能够到来。”

像于大妈这样的家庭有很多,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困顿从此萎靡不振,而有的人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不向困难低头,最终迎来了幸福的曙光。

没有人会想入地狱,但是通往天堂的路需要我们始终相信前方是光明的!

二、世界并不完美

《阿凡达》给了人们一个完美的世界,有的网友竟然因此深陷抑郁,希望成为潘多拉星球上的一员,因为我们的地球太不完美了。

月亮不会永远圆满,人有旦夕祸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完美。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只不过有的缺陷比较小,我们可以忽略它,说它是完美的。可见,完美只是相对而言的。可是,有些人却并不理解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可以达到完美的、极致的,之所以目前还没有达到,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努力不够,所以他们总跟自己较劲,一心想要追寻完美,事事都要做到好上加好。他们这种性格,说得好听点叫上进心强,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自讨苦吃。不管怎么样,任何事情都存在缺陷,他们再怎么跟自己较劲,都不会达到绝对完美的境界,他们因此而感到苦恼、懊悔,觉得自己是个笨蛋、低能儿,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他们很快就会被这种自我否定的心理给彻底击垮。

而事实上,他们很可能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换成其他人,也许根本就达不到他们所实现的目标,但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苛求完美,不知道满足,不知道承认自己,所以他们才会轻视自己辛苦挣得的一切,最终失去更多。这是很可悲、可惜的事情。要想挽救他们,就必须让他们打消这种追求完美的心理,彻底走出这个心理怪圈。

以下几个妙招教你发现不完美的生活也是值得珍惜的。

首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缺憾。我们之所以会有苛求完美的心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它不完美的地方,不知道任何事情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都是会有缺憾的,所以才会一味地想要追求完美。如果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缺憾,看清生活的真面目,明白有些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那么我们就不会因为得不到绝对的完美而灰心丧气、精神不振了,反而会因为我们已经将事情做到近乎完美而备受鼓舞。

其次,和周围的人比较。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反而认为自己没有达到尽善尽美就不是什么成功,所以才会为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得完美而懊恼。殊不知很多人都做得远远不如我们呢,他们都还在羡慕我们、崇拜我们呢。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和自己周围的人比较一下。就一件具体的事情所完成的情况与其他人的做一个客观的比较,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做得其实不比别人差,这样一来,也就不会再有什么遗憾和不满足感了。

再次,付出努力不后悔。有时候,我们认为事情做得不完美完全是因为自己已经为之付出了百倍的努力,结果却只换来了十倍的回报,甚至是失败的结果,这就让我们的心理失衡了,觉得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当初就不做这件事情,而去做别的事情,或许这时已经成功了。我们这种因做事达不到自己想要的完美而后悔的心理很影响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很难继续开展别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付出努力不后悔,只要我们认真地付出了,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了,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依然会有很大的收获。毕竟失败也是一种收获啊,只要我们能认真地总结失败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那么自己离成功还会远吗?

三、做做白日梦也不错

你是否会在一个悠闲的午后,看着天空的浮云,想象自己正在和暗恋的男孩约会?或者,时不时地想一想:如果我中了五百万大奖该怎么花?先去买一辆心仪已久的跑车,再为女友添置一身华丽的行头……其实,不经意间,你在做着白日梦,而白日梦总是让人神魂颠倒。

在心理学家看来,白日梦就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一项研究显示,当研究对象做白日梦时,他们的脑部看似“正在休息”,实际上却相当活跃。

通常人们都认为白日梦浪费时间,心理学家的观点却并非如此。研究发现,人们的精神活动有一半时间会花在白日梦上,它会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揭开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恐惧。“这听上去似乎自相矛盾,但白日梦的确能使我们的生活安排有序”,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埃里克·克林格(EricKlinger)说,“人们都以为白日梦是胡思乱想,杂乱无章。但实际上,它的作用之一就是提前规划我们的生活,提醒我们将要发生的事,帮助我们熟悉新的环境,给未来做计划,审视过去的经验,让人们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

尽管白日梦的内容无章可循,但还是有两个常见的主题:征服世界的英雄和遭受痛苦的落难者。一些有趣的证据表明,男人经常做第一种白日梦,而女人则是后一种,因为她们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之中。

33岁的资产评估师周晓斌说:“我经常幻想着自己是一名将军,率领部队征战南北,在战时地图上规划路线,圈点已经攻占的城池……”在一个英雄情结的白日梦中,主人公要么功成名就,要么无比强悍,不是成为天才音乐家,就是一流科学家;或者战胜了恐惧,在空中飞翔,攀越高山,最终获得让人激动不已的回报。这类幻想折射出,做梦者想要升华自己,超越生活中经受的挫折和不幸。“公司准备派我到新加坡公干一年,正好我有一个当地的网友,我告诉他这个消息后,他也欢迎我过去,还答应带我到处逛逛。”Ada说:“好几次我都在想象见面时的情境,是在机场、酒店,还是公园?我想象着见面时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北京和新加坡气温会很不同,那么我该怎么在飞机上狭窄的卫生间里换衣服,会不会弄得自己很狼狈……”

通常,女性常做第二种白日梦。这种白日梦与无法被人承认,或者遭到的误解联系在一起。所以,做梦者想象着别人会为过去的行为悔恨不已,而且承认做梦者其实是多么的出类拔萃。

白日梦既可以让人赏心悦目,也可以令人沮丧、愧疚、抑郁或者恐惧。两种白日梦我们都会经历,这取决于我们的情绪和环境。据估计,只有3%的白日梦会集中在引人焦虑不安的念头上,比如遭遇一场恐怖事件,或是丢掉工作。“白日梦中经历的虚构的负面事件,并不会让我们产生忧虑,反而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检验一下如何能做得更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英国心理学教授克利夫·阿纳尔(CliffArnall)说。然而,总是沉迷在消极的白日梦中,对解决情绪问题反而不利。“所以,缓解紧张的更好方法是让自己的思想放松下来。”另外,白日梦还是一种很私密的状态。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宁可选择坦白一件难堪事,也不愿轻易让自己的白日梦曝光。

有时候,单单做白日梦本身就会产生治疗的效果。就像在脑海中过电影一样,做梦者也能改变自己的心情——白日梦能令人放松,让我们开心。重温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愉悦感的白日梦,可以帮助我们应付现实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局面。

另外,有些人做更多的白日梦,这并不一定表示他们的个性更远离现实。心理学家史迪文·林恩(StevenLynn)和朱迪思·卢(JudithRhue)研究发现,做很多白日梦的人并不比那些较少幻想的人更不成功——其实他们更善于调整自己。事实上,他们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创造力。李骐是一名内科医师。他说:“小时候,我总做这样一个白日梦:我拥有了一个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这个摄影室的每个细节我都仔细考虑过了——插头摆在哪里,窗帘用什么质地的,从窗户往外能看到什么风景……神奇的是,长大后我真的攒钱成为摄影发烧友……如今,当我面临压力时,我仍然会想到小时候脑海中的梦境。”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杰罗姆·辛格(JeromeSinger)发现,爱幻想的儿童的攻击性更小,能更好地控制行为和情绪,有更强的移情能力。BMRBD调查公司2001年的一个研究表明,73%的首席执行官说,他们至少一天一次,让自己的大脑完全信马由缰。

白日梦可以帮助你完成那些特别沉闷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做出决定,因为它设想了各种不同的结果。它也可以增加创造力。夏洛特·勃朗特、安东尼·特罗洛普和列夫·托尔斯泰都凭借白日梦的一臂之力,为自己的小说创作保持了新鲜感。“在面对压力、挫败和单调时,我们会做逃避式的白日梦,它能让我们转向另一个世界,一个理想化的情境。”阿纳尔说:“产生逃避式的白日梦,意味着你需要在生活中做些改变。不必非要大张旗鼓,也许只是做点什么,或者找一个新的爱好,好给你的生活注入一些推动力,让你得到自以为缺乏的社会承认。”

尽管人们经常说,让头脑处于云端之上是浪费时间,但白日梦还是有很多益处。按克林格的说法:“白日梦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大脑,这是生活中很基本的个人资源。”这听起来像是说,白日梦值得我们多做。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曾对作家村上春树说:“正是有些人不能再讲故事了,所以他们就有了心理问题。”故事的本质就是某种白日梦。白日梦有助于释放压抑,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当一个人甚至在内心中都无法表达压抑的内容时,这个人就真的失去了生命的创造力,且正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心理治疗中有不少促进白日梦的治疗技术,如荣格心理学的技术——积极联想:假设一个山水画面,一个人在意象中进入山中,进而自由地联想,发现什么,遇见什么,创造什么……任由潜意识呈现它自身的转变。渐渐地,心灵的发展就由此得到促进。在沙盘疗法中,来访者可以在沙箱中任意摆弄沙子和众多玩具,不受干扰地表现白日梦的创造性。白日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临床心理治疗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基础。白日梦包含了一个人对于生命和生活的幻想,虽然不现实,但却提供了生命的许多可能性。

所以,不要对自己的白日梦感到过多不安。在阳光明媚的街头,喝着咖啡,任由心灵在幻想的天空无拘无束地翱翔,不但有趣,而且有益。

四、十种食物帮你驱走忧郁

科学家发现,人的喜怒哀乐与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食物能使人安宁、快乐,有的食物却使人心烦意乱。如果你想快乐,就多吃下面的十种食物吧!

深海鱼:研究发现,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这不只是因为大海让人神清气爽,还因为住在海边的人更常吃鱼。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香蕉:香蕉中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来源,这些都可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

葡萄柚:葡萄柚里高量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血球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也可以抗压。最重要的是,在制造多巴胺、肾上腺素时,维生素C是重要成份之一。

全麦面包: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血清素增加,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就说:“有些人把面食、点心这类食物当作可以吃的抗忧郁剂是很科学的。”

菠菜:研究人员发现,缺乏叶酸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导致忧郁情绪,而菠菜是富含叶酸最著名的食材。

樱桃:樱桃被西方医生称为自然的阿斯匹林。因为樱桃中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能够制造快乐。美国密芝根大学的科学家认为,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20颗樱桃比吃任何药物都有效。

大蒜:大蒜虽然会带来不好的口气,却会带来好心情。德国一项针对大蒜的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吃了大蒜制剂后,感觉比较不那么疲倦和焦虑,也更不容易发怒。

南瓜: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关,是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B6和铁,这两种营养素都能帮助身体所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脑部唯一的燃料。

低脂牛奶:纽约西奈山医药中心研究发现,让有经前综合征的妇女吃1000毫克的钙片三个月后,四分之三的人都感到更容易快乐,不容易紧张、暴躁或焦虑了。而日常生活中,钙的最佳来源是牛奶、酸奶和奶酪。幸运的是,低脂或脱脂牛奶含有最多的钙。

鸡肉:英国心理学家给参与测试者吃了100微克的硒后,他们普遍反应觉得心情更好。而硒的丰富来源就包括鸡肉。

五、为忧郁找一个出口

小林说,她发现了自己的抑郁周期,每半个月一次,定期发作,无助感、挫折感、无能感一哄而上,无法控制。她告诉自己可以放下一些东西,还不停地提醒自己,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不是想就能做到的,但还是会抑郁。抑郁到绝食,想吐,看见一切都烦,不愿说话,提不起任何的兴趣,只想躲在无人的角落哭泣……有时在想也许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会有一个自己能适应的世界在遥远的地方,但是却不知它在哪里?

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是你的心累了。经过长期的心理应激、焦虑、疲劳,心灵已经饱受摧残,它要罢工了。所以,抑郁的时候给心灵放个假,为忧郁找个出口。

1.参加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可使人心情愉快,轻松活泼,在振奋心情上比服良药更有效。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和情感是客观刺激物影响大脑皮质活动的结果。在情绪活动中机体所发生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变化是与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机能相联系的,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通过体育运动如跑步,疾走,游泳,打羽毛球、踢足球,登山等能加强心搏,促进血液循环及消化系统的新陈代谢,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使大脑皮层兴奋并抑制抑郁,从而达到改善不佳心情的目的。这些运动应每周坚持3~5天,每次至少30分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参加体育竞技,可以为不良情绪提供一个“排泄口”,使遭到挫折而产生的冲动提升为积极的动力。这说明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休闲或锻炼身体的优良方式,它还具有心理医疗的价值。它像一种净化剂,通过社会认可的渠道,使参加者被压抑的情感和精力得到宣泄和升华,从而使受伤的心灵得以痊愈。

2.听音乐,跳交谊舞。心理学家经过实验证明,音乐可以改变脑电波的活动。许多中外乐曲对兴奋、抑郁两过程平衡状态的神经系统具有“按摩”和“调整”作用。在听音乐前你首先要选择符合当时心情的音乐。例如,在心情忧郁时,先听你认为哀伤的音乐。这样,虽然看来会增添忧郁,却是着手改变心情的第一步。接着播放三四段精心挑选的简短音乐,再逐步过渡到能使人愉快起来的音乐。跳交谊舞,在悦耳的旋律与和谐的舞曲伴奏下,轻松而有节奏的翩翩起舞,这实际也是对音乐、艺术、运动、美的享受,可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松弛紧张的神经从而得以缓解。

3.自我鼓励,语言暗示。当你心情不佳时,可用生活中的哲理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做斗争。这样就会感到有力量,就能在痛苦中振作起来。此外,还可通过言语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紧张的心理。比如,你在发怒时,可以用言辞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陷入忧愁时,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于事无补,还是面对现实,想办法吧”。当有比较大的内心冲突和烦恼时,可以用“不要怕,不要急,安下心来,会好的”等言辞,给自己以鼓励和安慰。只要是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自我的暗示,往往会对情绪的好转有积极作用。

4.利用食物。碳水化合物有镇静作用,因为它可以刺激大脑产生血清素。常见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有蔬菜、水果等。食用蛋白质具有维持警觉性与脑力的功效。最佳的蛋白质是贝壳类、鱼类、鸡肉、牛肉、瘦猪肉。咖啡碱会使人沮丧、烦躁和焦灼不安,应避免含有咖啡碱的食物如咖啡、茶叶等。

5.调节色光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例如,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颜色柔和的环境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昏暗狭窄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快的情绪。光线暗淡易使人精神萎靡不振。对在阴天或光线暗淡房间里易感到消沉的人,若每天增加二三小时的明亮环境,心情便会好转。患季节性情绪失常的人,在冬天多花一点时间享受日光照射会对他们有益。有人认为颜色能滋养心灵,犹如维生素能滋养身体。要减轻焦虑和紧张应选择一些具有缓和及镇静作用的清淡颜色如绿色、浅蓝色等;在烦躁和愤怒时应避免红色;在心情沮丧时应避免黑色和深蓝色,多接触使人心情愉快的色调如橘色、黄色、红色。

6.结伴郊游,休闲农家乐。郊游可使人精神愉快,驱散紧张情绪,消除心理疲劳,心情自然会好起来。

7.常常和知己谈心。再大的压力也不能一个人承受,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你会充满信心的。

8.常看家庭相册,回味温馨时光。眼前的困境尽管让人烦恼,但保持心底一块明朗的天空,压力永远压不垮我们。

9.学会自我按摩。网络或书籍中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自我按摩方法,试一试,效果真的很好。

10.如果你是单身,恋爱会让人感觉充满了希望。如果你已婚,幸福的家庭,也是你躲避压力的安静港湾。

六、学会调控焦虑情绪

小方是一名大三学生,最近几天英语学习状态欠佳,一个月后就是英语四级考试了,她却出现了频繁的胃肠不适,甚至失眠、头疼等现象,根本无法进行复习,这样一来小方就更着急,因为她已经参加了三次英语四级考试,都没有通过,她害怕这次又以失败告终。越急越头疼,恶性循环开始了。

看得出来,小方是非常典型的考试焦虑。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除了考试焦虑,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不顺等都会引发焦虑。

焦虑情绪和洋葱头的皮一样,是有不同层次的。同时,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像不论哪一层洋葱皮都可以让你泪流满面一样,不论是哪种程度的焦虑,都会对你幸福造成影响,让你很不爽。

一般程度的有焦虑情绪者,大多会产生痛苦、担心、嫉妒、报复等情绪,而且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而有严重焦虑情绪者则往往非常激动,非常痛苦,他们喊叫、发恶梦、报复心极强、食欲不振、消化和呼吸困难、过度肥胖,而且容易疲劳。最严重时,生理也会受到影响,如心脏加速、血压升高、呕吐、冒冷汗、精神紧张、肌肉硬化。

根据不同的特征,细致划分起来,焦虑情绪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身体紧张: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放松,全身紧张,眉头紧锁,表情严肃,长吁短叹。

第二层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易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时冷时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频繁、喉头有阻塞感。

第三层 对未来产生无名的担心:常常为未来担心,担心自己的职位、自己的工作、亲人、财产和健康。

第四层 过分机警:每时每刻都像一个站岗放哨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和人类的言行充满警惕。

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焦虑,我们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正确认识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其次,多和亲朋好友交流心情,释放焦虑情绪;第三,多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调节心情,乐观面对生活。

第三章 掌控自己的生活

一、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

人生如行船,没有目标必定一事无成。因此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向着目标努力,才能最终成功。制定目标的人很多,但成功却不一定如期而至,这个时候,你就要想一想,自己的目标真的合适吗?

一个好的目标有五要素,就是常说的SMART原则。所谓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S就是specific:即具体的。

M就是measurable:即可测量的。

A就是attainable:即可达到的。

R就是relevant:即相关的。

T就是time-based:即有时限的。

Specific

设定目标一定要具体化。只有具体化了,才具有可操作性,才容易可控。所谓具体,就是要目标明确,要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到的行为标准,不能够笼统,不能够模棱两可,不能有两义性。比如说,“我想要当公务员”,这算不算一个好目标?公务员的内涵很多,有不同技术领域的,不同部门的,不同职务的公务员。你想要当的是哪方面的公务员?这个目标描述得不很明确。再比如,我想把我的小孩培养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个成功就不是具体的。

Measurable

目标也应该是可衡量的,即目标应该是可量化的。所谓量化,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

我想要成为一个快乐富有的人,这是不是一个好目标?什么才算是快乐,什么才算是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还是金钱上的富有?有多少钱算富有?一百万,一千万?快乐和富有并不是可量化的,没有可量化的指标,就算不上一个好目标。所以,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使制定人与考核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Attainable

目标应该是可达到的。既然是目标,就一定是我们希望能够完成的,希望达到的。制定的目标可以有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但决不能达不到。

当然,有些人认为上天都成为现实了,还有什么达不到的目标?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也许应该这样理解“达不到”:根据自己目前的现实条件达不到,在短期内达不到。比如,在教育方面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乐观地估计了孩子的智力,制定了一个太高的教育计划,导致你的孩子花了更多的精力也达不到,会因压力过多而扭曲了性格;也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可塑性,制定的目标过小而没有挑战性,会导致孩子松懈,不认真对待。

比如,我想我的孩子在小学期间把中学的课文学完并掌握。根据我孩子的智力情况,这应该是不太可能达到的目标。为了避免这些,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该与孩子商量进行。一方面,让孩子养成制定目标和计划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根据孩子的反应来调整学习任务的量。

Relevant

目标应该是相关的。相关性应该指的是比如部门的目标应该与公司的目标一致,个人的工作目标应该与团队的目标一致。如对于孩子教育,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如果与学校的培养计划相关,与孩子的学习课程结合,这是最理想的。

Time-based

目标必须是有时间限制的。

任何一个目标,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以便于衡量和考核。“我要完成百万订单”,是指什么时候完成?一年?两年?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则这个目标就不是好目标。

二、自信是成功的敲门砖

一个年轻人对智者说:“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没有人看重我,我该怎么办呢?”智者说:“孩子,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不能帮你,因为我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智者停顿了一会儿后说:“如果你愿意帮我,我就可以很快处理好问题,然后也许就能帮你了。”“好吧。”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后说。于是智者坐下来,从手指上脱下一枚戒指交给年轻人说:“你到集市上把这枚戒指卖了,因为我需要钱还债。换回的钱越多越好,无论如何不能少于1个金币。”年轻人到了集市,但是,听年轻人说戒指的最低价不能少于1个金币后,集市上的人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说年轻人头脑发昏,只有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告诉年轻人他要价太高了。年轻人穿过集市,到处兜售戒指,但没人肯出1个金币。年轻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多想自己能有1个金币,这样就可以把钱给智者帮其还债,而智者就可以给他忠告和帮助了。年轻人说:“老师,对不起,我没能达到你的要求。也许我可以卖到两个或三个银币,但我觉得那不应该是这枚戒指的真正价值。”“年轻朋友,你说得太对了。”智者笑着说,“你再去一趟珠宝店,没人比珠宝商更清楚它的价值了。你跟珠宝商说我要把戒指卖掉,问他能出多少钱,但不要真卖戒指,问完价格后你再带戒指回来。”珠宝商仔细看了看戒指后说:“告诉你老师,如果他想卖戒指,我最多可以给他58个金币。”“58个金币!”年轻人惊呼。“对。”珠宝商说,“如果不着急的话,我可以出70个金币。”年轻人兴奋地跑回去,将发生的一切告诉智者。智者说:“你就像这枚戒指,珍贵、独一无二,只有专家才能真正判定你的价值。你怎能期望生活中随便一个人就能发现你真正的价值呢?”

生活中那个能真正判定你的价值的专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成功的前提是你首先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最棒的,否则成功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下面介绍5个妙招帮你增强自信心。

消除借口

不要听任自己为表现欠佳或者未达到目标而寻找借口——我年龄太大了,我年龄太小了,我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我出现的时间、地点都不对,我的运气欠佳或者这不是我的错。

一定要积极地对自己说这样一些积极的肯定语:“我做得到”,“我能够”。不要因为借口使你自己在心理上败下阵来。

塑造自我形象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会成为我们想成为的样子。”如果你每天都对自己说“我希望你对自己很满意;我希望你对所看到的很骄傲;我同样也希望你能找到提高自我的方式。你一定要有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你一定要对自己感到骄傲;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成功者和胜利者”,那么你就真的会成为那样的人。

不要想象失败

我们都习惯性地认为失败是十分令人不快的事情。失败是所有词语中最糟糕的一个,因为它使人构想出消极的画面。但是就是想失败,一个人也必须至少先做点什么。很多人都对失败怀有极其恐惧的心理,他们事实上从没有做过任何事情,他们从未努力过,从未尝试过。

那么,如果你失败了怎么办?请你一定要记住:你不会在任何事情上失败,除非你真正放弃努力。征服恐惧的唯一方法是不断去做令你感到恐惧的事情。

外表产生自信心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下述不幸的经历:你参加一个晚会,在那里每个人都身穿礼服,而你却穿着职业装或者便装出现在晚会上。你会立刻感到缺少信心。尽管内在的你没有改变,但是你的外表却不相称。那些缺乏信心(或者处于生命中的低潮)的人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他们的外表十分狼狈不堪。他们的着装显得有些不整齐,他们不太注重自己的发型。外在形象越机灵,你的信心就会越大。女士们都清楚在她们从发型师那里回来或者穿上新衣服之后,她们会感到多么的愉悦。如果你现在正经历一段难过的时光,为了重新点燃你的信心,对你自己进行投资吧。让你的外表好看一些,那么内在的自我也会变得好起来。

将成果的记录编辑成册

回忆你早期的成功,并将你的成功经历记录在册。记录下来的成功可以是在校期间赛跑的胜利或者非常好的成绩。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你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要记录在这本成功簿上。这将增强你的信心。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取得一些成功,只不过我们常常忘记这些成功而只记住失败的经历。在未来,在你可能会缺乏信心的时候,就拿出这本成功簿,重新点燃“我能够做到”的信心,因为你在过去成功过。

三、别让坏脾气毁了你的生活

愤怒,人性中最黑暗、令人坐立不安的负面情绪。一旦我们的生活受它所控制和影响,它将会伤害到我们的健康、破坏我们和亲人的关系,让我们更难得到幸福、健康的生活。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愤怒呢?

亚伦博士研究愤怒将近30年,他在《不愤怒的世界》一书中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非常直观地展示了愤怒的根源原来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你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后,你临时接到通知,说你那八岁的女儿在放学后有个小聚会,你必须在她聚会结束后开车去接她,但这件事并不在你原本的行程表当中。你告诉自己:别慌别慌,你可以请邻居帮忙照顾你四岁的儿子。安排好了以后,你驱车上路,要到五英里外的地方去接女儿。

没想到,种种意料外的状况开始发生。一起车祸,令交通陷入瘫痪,你被卡在车阵当中动弹不得,既无法前进,也无法改道而行。忽然,仪表盘上的某个灯亮了,表示你的车子目前可能正处于过热状态,你只好关掉冷气。没有多久,车内的温度已经攀升至摄氏35度,而且潮湿得叫人感到窒息。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啊,你刚刚太急着出门,水壶和手机都忘了带。

你感到又热又渴,无法动弹,又没办法和外界取得联系。你不晓得你会被困在此地多久,但是你很清楚一件事:你女儿正在等你,而且可能已经等得焦躁不耐、坐立不安了,这让你觉得备感压力。你无法联络到任何人,让他们知道你此刻身在何处。简单来说,你此刻最迫切的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你的恒定状态遭受严重威胁,你自然开始发火!

过了不晓得多久,终于,交通事故解除了。你的车开始缓缓前进,仪表板上表示过热的灯也暗了下来,于是你再度打开冷气,清凉的风吹送过来,你顿时觉得畅快无比。一会儿,你注意到前方不远处有个加油站,旁边有一部公共电话和一台自动售货机。你马上停车,到公共电话前拨电话给女儿就读的那所学校,告诉他们你马上就到,接着再拨电话给帮忙照顾你儿子的那位邻居,说你随后就回家。讲完电话,你掏出硬币,到自动售货机前买了一罐冰凉的饮料来解渴。试问,你的生理状态此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于外在状况有所改变,你再度取回了主导权,以及你正常运作、处理状况的能力。你的内在平衡感恢复了,你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火气也逐渐消退。

亚伦博士另一个研究成果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愤怒的黑暗面,那就是:愤怒是可以遗传的。现在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成长起来的家庭环境是和谐温馨的还是愤怒嘈杂的,这跟你现在的家庭环境是否存在相似之处呢?假如你是个八岁的孩子,当你的父母动不动就因为意见不合吵个不停,你的耳根就没有消停过,而他们只有吵过之后才会达成一致,这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吵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愤怒情绪的牺牲品。当你怒气升腾的时候多考虑一下愤怒的后果,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四、勇敢面对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的生活如同海上行船,遭遇风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有的人在风浪中越挫越勇,有的人却一蹶不振。

小王和小陈是高中同学,经历残酷的高考之后,两人却都没有进入理想中的象牙塔。两人均无奈地选择了普通的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小王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很顺利的被一家知名企业录用。而小陈觉得自己高考落榜颜面无存,进入大学后便沉溺于网络游戏,不敢面对现实,不与同学交往。四年下来,小陈一无所长,只好待业在家。同样的遭遇,不同的态度,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当困难不期而至,我们只有选择勇敢面对才能一往无前。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或者遇到困难,或者遇到挫折,或者遇到变故,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这些都是人生前进中的正常现象。不可否认,当这些现象出现时,会影响人的思维判断,会刺激人的言行举止,会打击人面对生活的勇气。比如,当你在工作中受到了上司的批评后,你会情绪低落;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别人误会你时,你会感到气愤和委屈;当你失去亲人朋友时,你会悲痛至极;当你在仕途中遇到不顺时,你会怨天尤人,工作消极。

当遇到这些现象时,人的这些表现都很正常。因为人是会思维的高级感情动物,这也是区别于一切低级动物的根本。但这些表现不能过而极之,否则你会活得很累,活得很不开心,活得很不幸福。

人在生活中,要学会用阳光般心态面对生活。所谓阳光心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宽容的、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因为,它会让你开心,它会催你前进,它会让你忘掉劳累和忧虑。

当你遇到困难时,它会给你克服困难的勇气,它会让你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让你去检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当你遇到不顺时,它会让你的头脑更加理性,让你面对不顺时,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做人原则,让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上一层楼。

当你遇到委屈时,它会给你安慰,会给你容人之度,它让你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志向像天空一样高远。

当你遇到变故时,它会让你化悲痛为力量,让你感受到自然规律不可违,顺其自然则是福的真谛。

它会让你的眼光更加深邃,洞察社会的能力更加敏锐,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自然,面对人生的道路更加自信。

阳光般的心态来之不易,它需要你生活的阅历更加丰富,获取的知识更加充实,对待人生的态度更加积极,它需要你用修养之水浇灌,勤劳之力扶持,宽容之心呵护。

从现在起,为拥有阳光般的心态而努力吧!

如果没有人陪,学着一个人听音乐看书写文字。这是个好习惯。

如果一个人开始怠慢你,请你离开他。不懂得珍惜你的人不要为之不舍,更不必继续付出你的友情或爱情。

如果可以不抽烟,别抽。如果可以不喝酒,别喝。

再郁闷也不要去泡酒吧。一个孤独的人手握高脚杯或者抽烟,会更添寂寞感与忧伤。

有喝下午茶、阅读书本、听音乐的习惯。

宁缺毋滥。不要因为寂寞随手抓一个恋人,这对两人都不公平,而且太缺乏责任感。

闲下来的时候,放一段柔情音乐,翻阅几页好书,然后睡个懒觉,快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睡一觉。

从现在开始,聪明一点,不要问别人想不想你?爱不爱你?若是想你或者爱你自然会对你说,但是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别人会很骄傲和不在乎你。

有固定的消遣场所,比如固定的咖啡馆、书店。让那个地方的服务生认识你,这样,你会在孤单时有个温暖的去处。

不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比如不吃饭、哭泣、自闭、抑郁,这些都是傻瓜才做的事。当然,偶尔傻一下有必要,人生不必时时聪明。

任何情况下,背后不说他人是非。如果一定要你说,说好话。

允许偶尔看肥皂剧,但不可成为依赖。允许偶尔披头散发,但要注重场合。允许偶尔骂脏话,但只限在老友面前或者独自一人时,记得说过后要忘掉那种畅快感。

一定要有几个异性朋友,没有非分之想,就是关键时候,帮你出出主意。

学会承受痛苦。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你自己说,别人会看得到。

能不和人争吵尽量避免。一个发怒的人是很恐怖的,会因控制不了情绪变成疯子。

如果不可能和一个追求你的人在一起,别玩暧昧,浪费别人的金钱和时间。结果你可能会失去一个真心对你好的朋友,而且会被人看不起。

勇敢面对一切不如意,让内心充满阳光,你的世界会因此变得不同凡响!

五、改变坏习惯,迎接好生活

习惯有好有坏,好习惯要坚持,坏习惯可不要抓着不放哦!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坏习惯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归纳起来,有以下6种:

1.对你没有任何益处的习惯。这种习惯只是徒然浪费你的时间及精力罢了,而且常常还会给你增添麻烦。例如有个女人常常在她讲完一句话后,再说一句“你跟得上来吗?”或“你懂我的意思吗?”结果有一天她向一位加油站的服务人员问路,最后并照习惯又附添了一句:“你能跟得上吗?”让她很吃惊的是,那位男士居然回答:“当然可以呀!小姐,我一下班就跟着去。”不管你有没有类似的问题,最好戒掉没有什么用的习惯,否则它们会替你惹麻烦的。

2.妨碍你做某件事的习惯。例如你习惯在吃过饭后马上清理餐桌,但如果因这种习惯而打断了你与某人的谈话就不好了。

3.令你显得愚蠢的习惯。一位精神病医师,他很喜欢咬指甲,为此他的病人都批评他,于是他会停止一两个礼拜。但等新指甲长出来后又照咬不误,结果他的病人每个星期都迫不及待地要看看他的指甲长出来没有。当然不是强迫你要把别人不喜欢的习惯都改掉,特别是那些对你深具重要性的习惯。像这位精神病医生知道自己并不是非咬指甲不可,也知道那样会影响病人对他的看法,这个坏习惯是完全可以改掉的。

4.自己不喜欢的习惯。有时这种习惯还会降低你的身价,例如你习惯把别人跟你说的事忘掉。虽然别人不一定知道,但却令你感到很苦恼。所以不管是什么习惯,只要是自己不满意的就要把它改掉。

5.对身体有害的习惯。如吸烟、暴饮暴食、愤怒的情绪等,都应该改掉。

6.令别人不舒服的习惯。例如说话前一定要先清喉咙,或者要别人赞美你,或在餐桌上喋喋不休,或低声哼歌,这样都会使你的朋友很不舒服,但又束手无策。

以上6种坏习惯你占了几种呢?或者你根本就不存在这些坏习惯,那就要恭喜你,继续坚持哦!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坏习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呢?

1.找到你坏习惯的动机。在什么情况下会激发出你的坏习惯?(吸烟、失眠、喝咖啡、饮酒、高强度会议和朋友闲逛……)为你每个习惯,找到详细的激发原因。

2.为你每个动机,找到可代替的好习惯。如运动、静坐沉思、深呼吸、做计划、整理……

3.至少用一个月时间,有意识地用好习惯代替坏动机。只要一旦有坏动机产生,立刻用你的好习惯去代替。你越是坚持,越能找到好习惯。如果动机出现时,有时想起你的好习惯,有时不,那就无法有效地造成好习惯。每次都要去尝试,如果你不幸失败了,那就延长到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更久。

4.避免一些环境。如果你和朋友一出去就会喝酒,那就不要出去。如果你和同事走出办公室就会吸烟,那就不要一起出去。所有的坏习惯都是这样处理——无论试吃垃圾食品还是吸毒,总能找到可回避的环境。你回到这些环境中会引发你的旧冲动,你应当意识到,并有所准备。

5.意识到,虽然你的需求很强烈,但几分钟后就会消失。冲动一波一波而来,只要能熬过去一波就行。找到帮你抑制冲动的方法,比如深呼吸、自我暗示、吃冷的东西、到处走走、运动、找个朋友聊天等。

6.找别人帮忙。比如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支持你。找一个伙伴,一起改变坏习惯。

7.保持正面意识。你可能会有消极的意识,重要的是只要消极意识一出现,你就要意识到它的存在,并把他们赶走,始终让自己保持正面的想法。

第四章 寻找快乐

一、助人为快乐之本

一个小女孩趟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于是小心翼翼地帮它拔掉刺,让它飞回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向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眨着可爱的眼睛想了想,说:“我希望我永远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飘然而去。小女孩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她年老时,邻人苦苦哀求道:“请告诉我,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小女孩笑了笑,说:“仙女告诉我,我身旁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关怀”是个多么美好的词语,小女孩一生无私地关怀着他人,因此,她得到了一生的快乐。

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看到别人身处逆境就应当拔刀相助。其实,助人为乐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第一个故事充分证实了一句俗话:“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实现着自己的社会价值,由此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得到了满足感。

下面的故事却从经济价值层面揭示了助人为乐的意义。一个寒冷的冬日,富商A在地铁站附近见到了一名落魄的铅笔推销商——衣着褴褛,神色疲惫。他不停地向路人兜售着怀中的铅笔:“先生,需要铅笔吗?这是我们公司的最新产品,一枝只要20美分。”但是,没有人愿意在这鬼天气里多待片刻。见此情景,A先生想起了自己当初创业的经历,心中顿生怜悯之意。他掏出一美元,走过去买了五枝他并不需要的铅笔,同时递上他的名片说:“当初,我也是这么开始的。”原来,A先生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白手起家的销售代理商。推销商由此大受鼓舞,不懈努力并最终获取了成功。一美元加一份善心换来了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根据等价交换的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关爱的经济价值几乎无法估量。

从经济层面来讲,如果没有这一美元,没有这一份关爱,推销商也许就会放弃这份工作,从而沦落为流浪者,成为国家与社会的负担。国家财政将不得不为其支付救济金与最低生活保障金。而推销商的事业成功不仅直接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并对社会存在巨大的潜在利益。一美元加一份善心换来了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等于是以极低的投入获取了高额回报。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笔存在超额利润的交易。而从更通常的层面上来分析,在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善待他人,帮助他人有“润滑剂”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帮助他人都包含了巨大的收益,快乐自己同时更是给受助者,给社会贡献了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

二、宽容别人,成全自己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被囚禁长达27年之久。他在出狱的当天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出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的时候,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的是,心灵是如何选择的。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恕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恕呢?

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多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佛道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恕,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

美国前总统林肯幼年曾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一次因为顾客的钱被前一位顾客拿走,顾客与林肯发生争执。杂货店的老板为此开除了林肯,老板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令顾客对我们店的服务不满意,那么我们将失去许多生意,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

在许多年后,林肯当上了总统。做了总统后的林肯说,“我应该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的重要。”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美德。当然,要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的确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就像一本书上说的,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断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仇恨自然没有容身之处。我们何不抛弃仇恨、放下愤怒,来善待自己呢?

学会宽恕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恕,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宽恕别人,可以让生活更轻松愉快。宽恕别人,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还心灵一份纯净。

三、嫉妒是恶魔

嫉妒又称“红眼病”,是一种负性情绪,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情绪体验。它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损伤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发生嫉妒。

培根说:“嫉妒是恶魔”。古往今来,无论是贫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因嫉妒导致伤人害己、骨肉相残、家破人亡甚至亡国丧权的事例不在少数。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将周瑜忌诸葛亮之才,千方百计要害死诸葛亮,结果自己被活活气死,死时还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实在可悲!《圣经》中把“嫉妒”叫做一种“凶眼”,也有人把它称作一颗“灾星”。这就是说,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无德者必会嫉妒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来安慰自己。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的了。所以古人曾说过:“嫉妒是不懂休息的。”嫉妒毕竟是一种卑劣下贱的情欲,因此它是一种属于恶魔的素质。

客观地说,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嫉妒心理,然而嫉妒心理在不同人的行为中表现不同。当嫉妒心理指向某一特定事物时,其发展过程又会出现三个阶段:

程度较浅的嫉妒

这个阶段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不易觉察的潜意识中,多数情况下表现出对对方的羡慕,还谈不上意识清醒的嫉妒心理。如自己与某个比较优秀的人相处很好,甚至以结交这样的朋友为荣,根本没有对他的名誉、地位等施以攻击的想法。然而,每当念及此人时,就会感到有一种淡淡的酸涩味随着喜悦而产生。

程度较深的嫉妒

这是由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的。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抑,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开始表现为忧虑、对自己不满,进而出现故意不去配合工作中比较优秀的合作伙伴的工作,甚至对其做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2002年北大心理系一位女研究生因嫉妒同学得到美国某大学的高额奖学金,偷偷以该同学的名义发了份E-mail,说放弃这个机会,致使奖学金转给了别人。按理说,学心理学的人应该更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还会这样做?据了解,这名女研究生心理素质很好,法庭上面不改色,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也沦为了嫉妒的俘虏,由此可见嫉妒的根深蒂固性。

非常强烈的嫉妒

嫉妒者此时已丧失理智,向对方做正面的直接的攻击,希望置别人死地而后快。这往往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常导致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后果。1953年,在慕尼黑,有一个老姑娘,用儿童车推着她女朋友的婴儿去散步,突然间她把车和小孩一起推进了伊萨尔河。精神专家调查发现,这个女犯是突然间抑制不住嫉妒而犯下的罪行。

并非说所有的嫉妒都会逐渐发展到非常强烈的程度,产生极端的行为。不同人格特质的人会把嫉妒情绪控制在某一个阶段,而不让其自由发展。

嫉妒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消化腺活动下降、肠胃功能失调、夜间失眠、血压升高、脾气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绪低沉等。久而久之,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抑郁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身心疾病就会跟随嫉妒者了。

由此可见,嫉妒不仅使精神受到折磨,对身体也是一种摧残。美国一些专家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嫉妒程度低的人,只有2.3%的人患心脏病,死亡率仅2.2%;嫉妒程度强的人,9%以上的人得过心脏病,死亡率高达13.4%。目前,德国等国家已把嫉妒列为疾病的一种,确实很有道理。巴尔扎克说过:“嫉妒者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也有人把嫉妒比作“双刃剑”,既可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那么嫉妒心理强的人应该怎样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呢?下面几招让你摆脱嫉妒心。

正确认识自我

要准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要妄自菲薄;更重要的是不断剖析、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寻找自己对他人、对某事的评价与处理是否具有不公正、不客观的成分;面对某人某事的时候,自己的心情和行为的出发点是否理智等。

减少虚荣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要面子、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和空虚心理的表现。单纯的虚荣心比嫉妒心理容易克服,但从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二者又紧密相连。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会减少一分嫉妒。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具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甘别人之下,不把别人的成绩看作是对社会群体建设的贡献,而首先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能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才能摆脱痛苦。

学会接纳他人,理解他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劝诫人们要谦虚谨慎,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向他人学习,而这样做首先要悦纳他人。悦纳他人需要的是客观、公正的眼光以及与人为善的准则。

学会公平竞争

竞争应是激励人奋进的过程,而不应成为目标,如果过于看重结果,很容易引发不择手段、不讲规矩的举动。要明白凡是竞争总有输赢,不要把目的只放在输赢上,而是要注重竞争的过程,从中发现自己输或赢的原因,体会竞争的乐趣,形成健康的心理。

既然有嫉妒者,必然就会有被嫉妒者。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那些嫉妒的眼光和言行时应该怎样化解呢?

建立并保持平衡

业绩一直优秀的人或是非常用功的人很少遭人嫉妒。互相嫉妒一般是两个不相上下者,这可以说是一种平衡。后来有人冒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嫉妒。这种嫉妒将一直持续到冒尖者的“冒尖”成为稳定的现实,达到新的平衡为止。显然,这种平衡同原先的“平起平坐”的平衡已经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所以,消除别人嫉妒的最好方法,就是致力于新的平衡的形成。

表露自己的不幸和努力

当被嫉妒者感到幸运之时,嫉妒者却因此感到不幸,这种幸运的反差便成为嫉妒心理产生的源泉。因此,如果能主动向嫉妒者吐露自己的不幸往事、自己所作的努力以及目前的窘境,就会缩小双方的心理距离,并让对方的注意力转移。这往往会使对方对你的努力自叹不如,也会使对方感到你的谦虚,甚至会产生对你的同情,从而有可能使嫉妒的火苗熄灭。

主动接近、求助于嫉妒者

嫉妒者之所以嫉妒别人,往往是由于自己的自尊心没有获得满足。如果不计态度和言行,主动接近、求助嫉妒者,他会感到你的进步并不会对他造成威胁,甚至还有求于他,其自尊心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满足,妒火的温度就可能降下来。

让嫉妒者也来分享欢乐

当你取得成就并获得荣誉时,注意不要冷落别人,更不要居功自傲。你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让大家都来分享你的欢乐与荣誉,这有助于消除紧张空气,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总之,对别人产生了嫉妒并不可怕,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正视嫉妒。你不妨借嫉妒心理的强烈赶超意识去奋发努力,升华这种嫉妒之情,把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化消极为积极,超过别人!

四、贪婪之心要不得

小美找到心理诊所,很不好意思地对医生讲,自己正处于迷惑与选择之中。不知是父母小时的教育不当,还是与生俱来的贪性,自己对物质方面有着很强的“占有”心理,小到几支大头针,大到建筑用的砖头、公家的订书机等,都想扛回家。她明知这样不对,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贪婪之心更是要不得。国内某塑料制品厂生产的塑料制品由于质量好,价格低,一度曾占领市场,产品销售达到了高潮。负责人看到这种情况,认为抓住此机会,进行大规模生产,就会从该产品上获得更大的利润。于是投资购买了价格昂贵的进口注塑成型机,又大量购进原材料,吸收人力,将前期获利几乎全部投入了再生产。谁知事与愿违,当他将生产出的大量产品投入市场后,效果并不像他想得那样好,销售量还是保持在原有水平,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这位投资者大惑不解,这才开始认真地研究市场行情。原来,许多同行业厂家正陆续将开发的新产品投入市场,这些产品造型独特、色彩丰富、轻巧灵活、实用美观,在许多方面都较从前有所改进和突破。自家产品与之相比,的确有些相形见绌。这位投资者这才如梦初醒、摇头苦叹、懊恼不已。正是贪婪盲目的心理给这位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必须克服过分求利的心理,保持冷静的头脑,市场状况不好时也不气馁,要继续开拓。精明的投资家每次投资总求取最大利益,但不求取更大利益。

一般而言,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错误的价值观念

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他们会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从不会满足。

行为的强化作用

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条件刺激,会不断强化着贪婪心理。

攀比心理

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比自己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补偿心理

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损失。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通过自我调适是完全有可能改变贪婪心理的,下面给你支两招,轻松告别贪婪心理。

格言自警法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做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自我反思法

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改掉贪婪的恶习。

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五、输得起,放得下

有人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因为年轻,我们可以犯错,改错;因为年轻,我们可以肆意张扬;因为年轻,我们可以输得一无所有。这应该是令所有中老年人羡慕的吧。所以,当你年轻的时候,不要害怕跌倒,没有哪个真正成功的人是从来不输的。

2008年的中国女排从八连胜到三连败,在半个月内如此起伏不定的状态,着实令人为之揪心。然而,作为球队主帅的陈忠和却依旧笑言自己淡看胜负,以一句“我们输得起”应对来自各方的质疑。“输得起”,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代表的是一份自信,也是一种自省。

也有人问过在奥运赛场上越战越勇的老将王义夫,有没有想过如果输了怎么办?王义夫说:“我们都是在成败的反复交替中成长起来的,我输得起,输得起就赢得起。”

每个人都想赢,然而对于年轻的你来说,想赢,大多是不现实的。因为参与竞争的条件欠缺太多,因此你不可能不输,但是因为你输得起,所以输了也无所谓。对你来说更重要的是明天,所以重要的不是赢,重要的是经历。王义夫这样的老将正是从不断的失败中磨练出了处变不惊的从容。对于人生而言,失败的经历要比突如其来的成功更踏实。

而当你输了的时候,就要放得下。由于当时科举制度不严谨,科场中贿赂盛行,舞弊成风,蒲松龄四次考取举人都落第了。最后他放弃了“科考”这条可以使自己走上仕途的道路,而选择了著书立说。他立志要写一部“孤愤之书”。他在压纸的铜尺上镌刻了一副著名的对联,上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以此自敬自勉。后来,他终于写成了一部文学巨著——《聊斋志异》,自己也成了万古流芳的文学家。蒲松龄虽然科举落第,与仕途无缘,但他找到了成就自己的另一个方向。在这条新开辟的道路上,他取得了成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蒙田也说过:今天的放弃,正是为了明天的得到。

人生路上的风景不单一处,何必把自己拘泥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放弃很难,但是不放弃你就看不到更美的景色。爱迪生说:“没有放弃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发展。”坚持理想的同时,更要审时度势,该放手时就放手。

六、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们一向提倡积极进取的心态,万事都要争先进。然而当面对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面对鲜花凋零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了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给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往往会和海格力斯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候,不妨后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人生照样美好,天空依然晴朗,世界仍是那么美丽。

做生意,原本肯定能赚一百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有十万到手。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赔钱。当然了,你得好好总结一下,那九十万是怎么失手的。

公司里人事调整,你原想这次你肯定升职,可宣布各部门人选的时候,你侧着耳朵听也没听到老板念你的名字。这样的时候,你先别生气,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被炒鱿鱼。然后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被提拔,如果的确不是你的错,那就是老板没长一双慧眼,没发现你这颗珍珠,那损失的是老板而不是你。让他遗憾去吧!

单位里职称评定,你差一点就评上了。可惜,的确可惜,但再可惜也没用了。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这次差一点,下次就一点不差了。那么,回去再努力一年。这一年,你有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

被公司老板给炒了,这肯定不如你炒他心里那么痛快,老板炒你肯定有他的理由,但你别去问,一问显得你没劲。你后退一步:毕竟只是被老板炒了,而不是被坏人杀了,只要大脑在,双手在,天下的老板多的是,老天爷还饿不死瞎眼的家雀呢。实在不行了,自己做老板。

做股票,这只股票本来可以赚5万元,由于贪心,只赚了5000元。你别光骂自己蠢,后退一步:毕竟还赚了5000元,而不是赔了5000元。下次不要再太贪心就是了。要是这次赔了5000元,也后退一步:毕竟只赔了5000元,而不是全赔了进去,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再赚回他5万元就得。

假如你生病了,心情肯定不会很好,但心情不好对你身体的恢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而尽量使自己不要沉迷在生病,心情不好中不能自拔,后退一步:毕竟只是生病,那就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阵,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邻居家的孩子淘气打碎了你家的玻璃窗,你一定生气,但是孩子总归是孩子,怎么能没有淘气的时候,后退一步想:碎了就碎了,至少没有伤到人,趁此机会换一块新玻璃。

生活中这样的不如意举不胜举,我们非要跟自己较劲,争个你死我活吗?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步步紧逼,据理力争,死要面子,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地升级,不断地激化。其实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一时退让可以换来别人的感激和尊重,避免矛盾的加深,岂不更好。社会就像一张网,错综复杂,我们难免与别人有误会或磨擦,善待恩怨,学会尊重你不喜欢的人,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才会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快乐,才会赢得更多的尊重。

不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忍让,你会发现世界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烦躁。

第五章 什么是爱情

一、爱情三元论

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爱情三元论”,又叫做“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三块不同的基石能够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爱情:第一个成分是“亲密”,它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点;第二个成分是“激情”,以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形式常常是对性的渴望,但是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第三个成分是“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这三个元素就如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比如,只有激情,没有承诺,也没有亲密感,这就是一夜情;既有承诺,也有激情,但缺乏亲密感,这就是粉丝对偶像的爱。

激情是爱情的发动机,没有激情,爱情就缺少了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亲密是爱情的加油站,没有了亲密,爱情就容易枯竭,承诺是爱情的安全气囊,没有了承诺,爱情就多了几分危险,时刻有崩溃的可能。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斯滕伯格之所以把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的爱情称为完美式爱情,是因为建立一段稳定、持续的爱情需要恋爱双方耗尽毕生的精力去培育、呵护,那是一项贯穿人生的浩大工程。

然而,具备三个要素并不意味着爱情就成为现实,爱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调节这三者的关系。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怪现在有人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并非天生就有,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爱是一种能力,被爱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还需要成为一种艺术。在这个连爱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撑的时代,艺术地谈一场真正的恋爱谈何容易!

从这三个构成要素来看,要找到并享受真正的恋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人以为他们正在谈恋爱,但他们不知道那并不是爱情,充其量只是还没成熟的类爱情或者非爱情。

二、你的爱情是什么味道

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同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恋爱的方式,一千个恋爱的味道。你的爱情是什么味道呢?

斯滕伯格根据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组成了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

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第五种是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第六种是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斯坦伯格很聪明,在这些爱情前面都加了一个“式”字,因为在他看来,前面列举的六种都只是类爱情或非爱情,在本质上并不是爱情,只有第七种才是爱情,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类爱情和非爱情的情形太多,以致把具备三要素的爱情基本当作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状态。

另外一种类型叫做无爱:三个因素都不具备。很多包办婚姻属于这种类型。

三、男人和女人眼中的爱情

男人和女人,永远都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即使彼此相爱,也会在做着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不一样的问题。男人与女人的哲学,是两个宇宙间的事情,永远弄不到一起去。恋爱中的男人不乏“呆头鹅”,他们不知道女人心里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往往需要被女人指挥。女人生气了,男人也着急:“你到底要我怎么样,你倒是说呀!”恋爱中的女人变得很幼稚,本来自己能搞定的事情一定要男人来帮忙,享受被宠坏的感觉。

男人和女人对爱情持不同态度,恋爱中的男女们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爱情战役中“所向披靡”。

爱情有多重

对女人来说,爱情占生活的百分九十,她们一旦进入爱情,整个世界都开始围绕这个男人转。每次约会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只为赢得男友的赞美;闺蜜的约会可以推掉,只为陪男友吃顿晚饭;本来胖嘟嘟的可爱女孩可以减肥,只为男友不经意间说到喜欢骨感女人。女人更崇尚浪漫唯美的爱情,琼瑶阿姨笔下那些“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会让她们感动得泪水涟涟。

可是对男人来说,说不定刚好相反,爱情只占了生活的百分之十!在男人眼中他们并不了解为什么爱情可以是女人的第二生命,可以是生活中的氧气,还要把所有心力倾向于爱情,这是男人无法懂的。男人只懂得要实际一点,因为爱情与面包上,还是要先填饱肚子后才可能去谈风花雪月的事,所以很多事情上,有时会推迟你们的约会,有时会很无情地打发掉你,有时会将兄弟的事比跟你的约会排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让你觉得他无情或是他不够爱你之类的。其实,他一点儿也没有蔑视你,只是他很专心地做眼前他认为比较实际的事情。

沉默与诉说“三个女人是一个菜市场”,正是形容女人特有的爱说话毛病,不管大事小事,不管熟人生人,从生活到公司,从屋内到巷口等,只要开口就很难停得了口。这是因为女生喜欢跟人分享事情或是秘密,所以就会絮絮叨叨地数落。女人正因为觉得信得过你、毫无心机才跟你说。

可是男人并不这样想,他会觉得你聒噪,甚至一点神秘感也没有了,变得只是无聊,而且有时他想要说的话都被你抢光了,那么他就更不愿意开口了。这时男人要的是女人聆听他想要说的话,并沉默一些,并适时的给男人一个肯定的眼神,这就足够了!

分享的欲望

女人很喜欢跟姐妹们分享事情,无话不谈是女人私交的象征!买了新衣服要兴高采烈地向姐妹们展示,新交了男友更要大张旗鼓地给姐妹们过过眼。心里有什么忧愁烦闷都一股脑倒给朋友们,希望得到安慰和开解。

可是男人并不喜欢这样,他会觉得这是两人的事情,没有必要给第三者知道,把隐私透露给别人,会造成他有被背叛与出卖的感觉,你的事毫无隐瞒地说,会让他很不自在,如果是第三者在不了解的事情上又加油添醋一番,更会让他无法忍受。

想法简单或复杂

女人总会想一些很奇怪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他挑这个时间打过来找我出去?为什么他要明天请我去看电影?是不是有特殊的原因?其实男人的想法很简单,他并没有女人这么复杂的想法,他想知道的事就会直接问出口“今晚有空吗?”就是真的指今晚,“你现在方便接电话吗?”就是真的指现在。不要特别去想为什么,因为他会找你,打给你,想法很简单,就是喜欢你才会找你罢了!

失恋后的心情

女人只要一失恋,很容易观察出来的,比如头发剪了、换了习惯、并会异常地欢笑或是伤心,大吃大喝或是滴水不沾等,都是很容易看的出来的。

男人就很难看得出来,也许是生理、心理因素不一样,不过有学者说过:“在心理上,男人比女人更易产生克服痛苦的精神化学反应。”也许男人比较懂得因为还会再恋爱,所以何必让自己老是处于失恋状态呢?因为最好的疗伤方法就是再找一个爱情,因为男人懂得“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个道理。

四、同性之爱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与自己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同性恋古已有之,即所谓的“断袖之癖”。故事源于西汉建平二年,汉哀帝钟情于御史董恭的儿子董贤,对其宠爱有加,常常同车而乘,同榻而眠。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

当今社会,大家对同性恋并不陌生,从电影《断臂山》到香港演员张国荣在演唱会上的表白,从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在某谈话节目中大谈自己的男友到张敬轩坦白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社会对同性恋的容忍度似乎越来越大。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同性恋呢?同性恋是少数人特殊的性取向。国外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同性恋并非罕见的现象。许多学者也曾试图从生物学角度揭示同性恋的现象,寻找同性恋的基因,但目前的研究尚无确切结论。更多的专家认为,同性恋既有生物学的基础,又有社会心理学的因素。

在2001年修订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已将同性恋删除。它不再被当作一种疾病,只将同性恋人群中伴有心理障碍的部分列为精神科关注的问题。终生不变的同性恋,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素质性同性恋”,在整个同性恋群体中并不很多;大多数同性恋者在外界影响下可以改变或减轻其同性恋倾向,我们称之为“境遇性同性恋”。

同性恋之谜是个复杂深奥的学术问题,但同性恋作为社会现象又令人无法回避。作为现代人,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性爱问题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过他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权利决定未来和谁在一起,建立怎样的关系。但是这些选择既要尊重个人的需求和选择,又不可妨碍他人的权益,须遵守社会的道德和法律。

某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同性恋群体的专项法律,但这部分人的现实存在已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对卫生工作而言,同性恋群体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及时贴近地对其进行督导是疾控部门应尽的职责。此外,隐蔽环境下生存的同性恋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帮助和关怀。

第六章 进化中的爱情

一、女人需要什么样的男人

美国学者SarahBlafferHrdy说,在某种特殊程度上,雌性的择偶偏好可能决定了物种进化的方向。因为雌性是择偶行为的主宰者,她们决定了何时交配,和谁交配以及交配的频率。因此女性选择配偶的标准对人类的繁衍进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时至今日,为何女人喜欢有钱的男人?为何身强体壮的男人更容易得到女性的青睐?为何老男人比较吃香?为何可靠稳重的男性更容易进入婚姻?为何女人苦苦要求男人做出一个承诺……这些令人费解甚至无理取闹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找到答案。

我们首先想象一下远古时代的生活:生火取暖,狩猎捕食,采集坚果,逃避猛兽和敌人的追捕。假如女性选择一个不能提供生活资源,风流、懒惰,同时缺乏狩猎技巧,喜欢虐待的人为配偶,那么其生活将举步维艰。相反,一个能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勇于保护妻子和子女,愿意为家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男性则能够给予家庭最大的生活保障,使得生活无忧,繁衍后代也更容易。正是我们的祖先明智地选择配偶,才获得了这种生存和繁殖上的优势。

生活富足、身强体壮的男性,往往具有超越常人的生存能力,能够为家庭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具有了比较强势的繁殖能力。至于女性为何更看重年长男性,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到,随着年龄变化,男性所掌控的资源也是在增长的。男性的这种能力可以为远古女性自身及其子女带来莫大收益。

然而,仅仅拥有资源还是不够的,女性还要求男性拥有某些特质,使得她们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还能够不断获取资源。男性的抱负就是其中一种。勤奋工作室预测过去或未来收入和晋升的最佳指标,比起工作不努力的男性,那些工作努力的男性往往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报酬,并有望获得更多的薪水和晋升机会。

此外,女性非常看重配偶的可靠性和情绪稳定性,其原因在于她们能够从中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源供给。一个浮躁不安、情绪变化莫测的男人,往往会让女性付出更多代价,他们自我、嫉妒,甚至更容易产生外遇,试想这样的男人怎么能给女人幸福?

女性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适应性问题是,不仅要选择一个拥有丰厚生活资源的男性,还要选择一个愿意为她和子女做出资源承诺的男性。一项对爱的行为的研究发现,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承诺都被看成是爱最核心的部分,这种行为包括放弃与他人的关系,开始谈婚论嫁,并表达出共同拥有孩子的愿望。如果一个男人表现出这些爱的行为,就意味着他愿意为女性及其子女做出承诺。女性在分娩和哺育孩子方面投入的更多,如果她们随意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其损失就会比男性大得多。因此,要获得与她们对男人付出的代价相当的资源承诺,女性对爱的需求就必须高于男性。

二、男人需要什么样的女人

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似乎更加注重女人的身材和容貌。年轻貌美,魔鬼身材的女性往往是所有男性关注的焦点。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女性超过20岁以后,她的繁殖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平稳下降。过了40岁,繁殖价值就很低了,而到50岁时几乎为零。因此女性的繁殖期可能仅仅局限在一定阶段内,男性对年轻女性的偏好正是由此形成的。

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得人们对美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但我们的祖先可以利用两种可观察的证据来识别女性的繁殖价值,这一点是共通的。首先是外貌特征,比如丰满的嘴唇、光洁的皮肤、明亮的眼睛、亮泽的头发、匀称的体型等。其次是行为特征,比如,轻盈的步伐、丰富的表情和充沛的精力。这两个证据可以充分证明女性的繁殖价值,也是男性判定一个女性美丽与否的标准。研究还发现,美的标准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对称的脸更有吸引力。

容貌迷人并不是美的全部,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充分展示着女性的魅力。身体丰满或苗条,皮肤黝黑或白皙等这些判断美的标准都是随着文化不同而变化的,其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审美标准是对体型胖瘦的偏好,但是心理学家还是发现了一种普遍的体型偏好:对女性腰臀比的偏好。在青春期之前,男女的腰臀比大致相同,在0.85到0.95之间。而青春期之后,女性臀部的脂肪堆积造成她们的腰臀比率显著低于男性。健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的腰臀比在0.67到0.80之间,而健康男性的腰臀比在0.85到0.95之间。腰臀比率越低,显示该女性的青春期内分泌活动较早。腰臀比率高的女性在婚后更难怀孕。腰臀比率还是长期健康状况的精确指标之一。糖尿病、高血压、中风以及胆囊病症往往与脂肪分布有关,而脂肪分布刚好可以用腰臀比率来反映。因此,正是腰臀比率与健康以及生育能力的这种关系使其成为男性择偶的一个有力线索。

第七章 你还相信爱情吗

一、吃醋不是女人的专利

相传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房玄龄之妻出于嫉妒,横加干涉,就是不让。太宗无奈,只得令房玄龄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房夫人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从此男女之间“嫉妒”和“吃醋”融合起来,“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语。

自古以来女人似乎比男人更容易吃错。女人宁死也要吃醋的,说到底就是女人对爱情专一,同时也要对方同样专一。女人宁死也要吃醋,就表示那个人是她可以爱护终身的人。其实大多数女人都会吃醋的,因为这是女人的天性所致。女人天生就会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这就注定了女人对男人的看守是无微不至的那种关注。千万不要说女人心眼小,那是因为女人在向爱人表达爱的方式时就会显得心胸狭窄、不含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醋劲大发。往往让女人吃醋的原因就是——另外一个女人长得比自己漂亮、身材、气质又好,心里既是羡慕又是嫉妒,就会有那种难耐的酸楚滋味了。

可是,恋爱中的男女都有嫉妒之心,“吃醋”也就不是女人的专利了,甚至男人吃起醋来比女人还要厉害。很多人都以为只有小气的男人才会吃醋,其实不然,男人骨子里潜藏的霸道就注定了男人都是容易吃醋的醋坛子。但是,不同性格的男人往往在吃醋时候的表现都不太一样,或动或静,因人而异。

外向暴发型1. 狂躁:吃起醋来坐立不安,六亲不认,砸桌椅,甩东西,整个一

副要吃人的样子。2. 对决:当然不是中世纪角斗士的剑对剑单挑,现代的对决是显示

实力给对方看。吃醋的男人这时可能变成一个购物狂。你送她戒

指,我给她钻石;你给她宝马,我给她法拉利等。这种对决更是

一种畸型的醋劲较量。

内向抑郁型1. 偏执:这种男人听不进劝告,脑子里老是盘旋这几个问题:她为

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哪点对不起她了?我辛辛苦苦,为什么就不

能赢得她的真心?这种男人不会检讨自己,钻在牛角尖里出不

来。2. 纠缠:这是一种粘得让人害怕的男人。他不擅于表达,但抛不开

一个意念:我爱她,我非她不娶。为了达到目的,他会采取围追

堵截的办法,对女人包括她的亲属进行无节制的纠缠。3. 自残:内向型男人吃醋最厉害的方法是自残。包括割腕、穿耳洞

鼻洞、在手臂上纹上恋人的名字等,有的甚至会嗑药,自甘堕落,

把自己变成一个貌似看破红尘的不伦不类“嬉皮士”、“边缘

人”。

女人,永远不要相信成熟的男人不爱吃醋这一套。对于男人而言,属于他的女人,他永远不会对她放得那么开,只有把她牢牢抓在手里,锁在心里,他才会真的放心。如果你过于大意,让你的男人醋性大发,那你就要想办法如何好好安抚他了。当然,如果他不爱你,他就不会吃醋。

二、正确对待网恋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我们不但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也可以结识朋友,网恋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然而面对网恋这突如其来的全新的恋爱方式,我们该怎样去正确对待呢?诚然,网络的虚幻给渴望真挚情感的人们埋下了许多不定的因素,也因此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混乱,网恋从诞生之日起口诛笔伐之声就不绝于耳。但是网络作为一种初生的事物必然会不可或缺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取决于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

小杨是个普通的大二女生,性格爽朗,酷爱上网,网友也多得数不清。最近,她在网上结识了网友小赵。两个人在网上聊了大概2个月,渐渐互生好感,随即小赵要到了小杨的电话,每晚煲电话粥。一来二去,小杨和小赵确立了恋爱关系。宿舍的姐妹都不看好这段异地恋情,尤其不相信网恋能给人带来幸福。然而小杨不管这些,自顾自幸福着。期间,小赵也时不时来看小杨,两人最终没有把持住,偷吃了禁果。转眼小杨要毕业了,却发现小赵对她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以前那个知冷知热、嘘寒问暖的小赵变得越来越冷淡。小杨本来毕业后就去小赵的城市工作,这样两个人就能在一起了,等稳定下来就能结婚了。殊不知,小赵怕的就是这些,因为他已经结婚了,还有个4岁大的儿子呢。小杨却对此一无所知,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了出去。

这是个悲情的网恋故事,折射出了多数网恋的特点。在虚拟的网络里,你我素不相识,工作、年龄、相貌,甚至性别都是一个谜。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青年男女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呢?心理学家做了如下分析。1. 新鲜的魅力。网恋毕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何况还与魅力

浪漫的爱情相联系。人们总有一种猎奇心态,总是喜欢“越轨”

以给生活增加乐趣。2. 神秘的诱惑。网络就像一层厚厚的面纱,隔开了两个人,也遮住

了两个人的真实面目,因此,在交往时,人们只能从对方的“言

谈举止”中去猜测,即使有所了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看

不真切,因而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总是吸引着人们去一探

究竟。3. 无限的机会。现实生活中的男男女女,很少有在大街上与陌生人

一见钟情的,更多的是“日久生情”的类型,因而选择的恋人多

是自己的同学朋友同事邻居,因而选择的范围相对狭小。互联网

却创造了这样一个条件,可以使五湖四海的人们通过一根网线联

系起来,扩大了人们的交友范围,因而选择的圈子也相对加大。4. 出轨的感觉。已婚男女发生网恋的不在少数,他们多数对自己的

配偶不太满意,但还不愿意结束婚姻,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便成

了这些痴男怨女们发泄情感、寻求满足的最安全渠道!虽然很多

人因为网恋而危及家庭,但不容否认,网恋比起实实在在的婚外

恋来说,对婚姻的威胁仍然较小。5. 主动的方式。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免不了要受到各方面的羁绊,有

时候甚至是身不由己地被拖进了结婚礼堂;而在网络中,恋爱双

方生了龃龉,或是厌倦了对方,甚至可以不用争吵,也不用挖空

心思考虑自己如何向对方解释才能既不伤害对方又能达到自己的

目的,因为网上情人的联系简单得可怜,仅凭一个ID,一个

Email账号,根本不足以构成威胁,“合则来,不合则去”,潇潇

洒洒,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然而,由网络结缘走到一起的夫妻也不是没有先例。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于网恋我们也应该全方位考虑,正确对待。关键是做好对青少年的引导工作,不要让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沉溺太深。

三、走出失恋阴影,迎接温暖阳光

恋爱是每个青年男女都要经历的事情,爱情是美好的,恋爱中的你打开自己所有的感官享受着爱情带来的甜蜜和幸福。而不幸的是,一旦爱情变成往事,由于种种原因,相爱的双方不能再继续以往的甜蜜,又该如何呢?教你几招尽快逃离失恋的阴影,去迎接新生活吧!

1.适当地发泄情绪:别让悲痛、挫折感、愤怒一直堆积而啃食我们的身心。要哭,洗澡时以水声遮掩,可尽情地哭。要叫,找个无人之处用力嘶喊。要撕,关起门来大力撕个痛快。想倾诉,找知心好友好好谈一谈。但发泄时千万要注意对象,不要任意找人当倒楣鬼,对他乱发脾气、伤害无辜。

2.凝视前方、不回首、保持尊严:不要去找他、不要与他联络、不要再眷恋以往。虽然我会犯错(人都会犯错)、虽然我有缺点(人都有缺点),但我还有自己的尊严,我要维持自己的尊严,向前看、向前走!

3.做出不在乎的样子:虽然不可能真正不在乎,但行动上这么说这么做就会影响到内心。可以这样想:“他都不在乎了,我为什么要在乎?”或是“对付负心人的最佳办法就是让自己活得好好地。”或是“你要看我难过痛苦,我偏不让你称心如意。”——这些想法可帮助我们不掉入恶劣情绪的漩涡。

4.清除他的痕迹:把他给你的东西一一过滤。好用的东西可以留起来,会让你回忆过往的东西通通丢掉,免得惹自己伤心生气。也不要去你们以前常去的地方,以免触景伤情,让你情绪低落。

5.拿出纸笔、分别列出他的好处与坏处:如果他的坏处多于好处,那你何必在乎他?如果你心疼的是自己付出的感情,那么算了吧!饶了你自己。如果他的好坏处相当,那么别担心,你还会碰到比他更吸引你的人。如果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或坏处寥寥无几),那你自己就要在下面圈选一项了:(1)他是完美的。(可能吗?)(2)你是盲目的。不是你没真正了解他,就是你所爱恋的是一个虚幻的理想形象(你自己塑造或是他假造出来的)。这样的恋爱不真实、不扎实,本来就不能维持,早散早好!

6.参加活动、和别人在一起、谈有趣的话题:派对、聚会、郊游、舞会、看表演、打球等动态而有很多人参与的活动要敞开心胸参加,并尽量加入别人的谈话,发掘幽默有趣的话题,跟着大家一起笑,心情会转为开朗。

7.离开去旅行:参加旅行团或与一群朋友到异国、异地去玩或作研究。异地的人文风情会让你耳目一新。视野拓宽,内心产生崭新的感受,旧有的烦恼就缩小、远去、淡薄了。

8.与老友联络:恋爱期间“重色轻友”全然不问老友死活,现在恢复“单身”了,还不趁此机会向老友们“自首忏悔”?有谁会像老朋友一样又了解你、又不怪你、又包容你、又疼惜你?跟他们在一起,你不用掩饰、自在自得,全然没有失恋之后的自我否定和怀疑,有助恢复本色。

9.投注于工作与研究:恋爱时容易分心,现在终于可以全心专注在工作与课业上了。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地努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其他的荣誉也会跟着来。这就是所谓的一得一失:上苍关了这扇门,就会为你再开另一扇门。

以上这几个失恋初期的“特效药”目的在于避免刺激感情与疏导负面情绪,帮助我们在感情风暴中不被整个席卷带走。但是后来的心理建设、情绪平衡、再认清自我需求等后续的步骤,需要在以后的岁月中自我调理与激励。

第八章 性和爱情

一、你能接受婚前性行为吗

时代在变,许多观念也在变。而这些变化的观念,有它进步的一面,也有它落后的一面。“性解放”运动曾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美国每年有一百万少女未婚先孕;瑞典有57%的男中学生和46%的女中学生有性行为经验。有人曾在我国台湾地区,对大学生作了一次性观念调查,约20%的大学生有过性交史。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6月4日发布的《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历史发展2000~2006》调查报告第十二号简报称:包括妇女、中年人、中间阶层、职员、一般干部、办公室人员、科技人员、教师、知识分子以及领导干部等在内的被调查者中,至少三分之二接受了婚前性爱,其中女性的接受比例增长最快。

从医师立场来看,对于婚前性交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它所带来的问题,往往超出了青年人的承受能力。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也无论是当时性感受的效果,还是对婚后性生活的影响,婚前性交都具有不良作用。

然而,现实是无法回避的,婚前性行为已越来越被人们默认,许多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十年前,社会舆论可以将一个未婚先孕的女子逼上绝路,而今挺着大肚子,举行婚礼的,时有所见。这是社会进步,还是社会倒退?目前,众说纷纭。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只要是双方同意的婚前性交合,决不是大逆不道(除非卖淫和乱伦等流氓行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映,是一种自然属性没有加以很好制止的必然结果。但是,婚前性交合毕竟是非法同居,它违反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尽管有些旧道德观念并非正确,可它对制止婚前性行为,有着它的积极意义。然而,封建思想对性的压抑,是惨无人道的,他们公然否定性欲,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无情地剥夺了许多男女本可以享受到的欢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的多受些人我都无益的痛苦罢了。”并且,这个幽灵至今仍在我们的床头徘徊。

但是,“性自由”派大肆渲染婚前性行为的合理性和好处,甚至主张“试婚”。这些极端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它的结果只能带来堕胎、私生子、性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对爱情、婚姻、社会的极大不负责任,是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肉欲主义。一些人奉子成婚,而非出于两人的爱情,结果,等待他们的是婚后的悲剧。

那种“反正关系基本上确定了,干脆先行为快”的想法,是极其危险的。且不谈婚前性交会给男女双方在生理、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光就性道德对男女的两重标准,使女性成为婚前性交合的重点受害者来说,男性也不应迈出这一步。人们似乎能容忍一个男性与多个女性发生性关系,而不能允许女性有越轨行为,这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表现,是极不公平的。要消除这不公平现象,并不是叫女人像男人一样放纵,而是主张在性行为、社交等方面,男女应有同等的权力。作为女性需要自重、自爱,阻止婚前性交合的发生,因为到头来,最倒霉的是女性自己。

婚前性行为的支持方和反对方各有其理由,但具体到人,还是要视当事者的情况而定。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发生性行为的双方必须是成年男女,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尤其是女性应该事先考虑到自己以后能否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后果。如果你没有承担的能力,那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二、摆脱不掉的处女情节

这已经是小辉第三次恋爱了,前两次都因为女友不是处女而告吹。小辉曾因此心烦意乱,甚至想过自杀。正在交往的这位女孩也不是处女,但她为人善良,性格温柔,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结婚的最佳对象。小辉无数次地劝说自己不要在乎她的过去,可是他始终无法从处女情结的阴影里跳出来,时不时就会想,女友要是处女该多好。

处女情结似乎是所有男人心头一缕无法释怀的情感。你是我的唯一,你是我的另一半,这显然不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的,还是肉体上的,只有意识与现实结合,并在生活中植根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才是长久的。

那处女情结到底是“心病”还是“身病”呢?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把正常的处女情结当做一种疾患来看待。所谓“正常人的处女情结”只是观念、意识问题,这是一种社会、文化、性别的心理,但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真愿意放弃,随时都能放弃,当然也就谈不到进行心理治疗。只有当处女情结达到自己“欲罢不能”的程度——心里并不认可它,认识到它反现代、落后、没有意义,主观上很想放弃,内心里却还是放不下,难以自制地对所爱的异性计较不休,这时才呈现为“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一般很少是单个项目,比如有的人,“处女情结”欲罢不能,他在其他一些问题上的心理表现,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如精神偏执、思维偏激、洁癖、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与“生物因素异常”,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精确的检测方式。心理学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进行疏导、调节。经过心理治疗后,有效果,效果良好、效果显著的,即可确认为典型“心理疾病”。

从内在心理因素分析,男人的处女情结反映了三种潜意识。1. 缺乏自信。他潜意识里担心自己不够强大,成为战败者,因此拒

绝被比较。当恋人有其他男性的性经验时,性爱作比较的潜在危

险就笼罩着他,成为巨大的压力。2. 恐惧、缺乏安全感。伴侣身上如果有另外一个男人的性烙印,她

恐怕早已是别人私有财产。杜绝这些可能性才是安全的,占有恋

人的一切,包括过去和现在、未来,这种感觉可以消除恐惧,满

足安全感需要。3. 追求完美。恋爱史及伴侣都不能有瑕疵。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也是很挑剔和严谨的,凡事要求过高,他自身的压力也是

沉重的。4. 控制欲作祟。在寻求处女的男人内心深处,除了对青春少女的憧

憬之外,还隐藏着渴望将自己喜爱的女人按自己的意愿来摆布的

想法。具体地说,这包含了男人的一种期待:“如果能和还是处

女的女人交往,那么,她不就能像自己设想的那样在性方面成熟

起来吗?”这反映了男人将女人视为玩物的雄性心态。说玩物或

许过分,但男人希望自己处于支配地位的这种想法,确实是不可

否认的。

处女情结只是一种情怀,如果让它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团糟,那就得不偿失了。那么该如何调节处女情结呢?

首先,正视女友对自己的爱。当男人不自信的时候,其实没有看清楚:女友有过恋爱的经历后,仍然选择和自己在一起,这就证明了她心里面,其他男人都不及这个男人更优秀。

其次,认识自己的缺陷。当男人觉得非处女有不完美的遗憾时,应该看看自己,也不可能永远完美、一尘不染,自己也会有其他方面的缺点。与其在寻求完美的压力中不能解脱,还不如接纳一些遗憾,把精力放在享受其他优点的快乐中。

最后,理解、包容、珍惜对方。两个人携手走一生,不仅是爱对方的长处,还需要理解她的弱点、包容她的过去。人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经历什么并不重要,通过经历学会了珍惜爱,拥有让婚姻幸福的能力才最重要。不要让“过去”来破坏愉快的“现在”,处女膜难道比一生的婚姻幸福更重要吗?

三、保护男人的性自尊

我们都知道,女人应该得到男人的疼爱,身体和心理都应该得到男人无微不至的呵护。而男人自古以来都被称作家中的顶梁柱,是全家人的靠山,殊不知,男人也有脆弱的一面,也有被宠爱的心理诉求,而妻子总会不自觉地伤害到丈夫,其中最令男人无法容忍的就是妻子无视他的性自尊。

要保护好丈夫的性自尊,首先要相信丈夫的性道德。对一个忠贞不二、品行高尚的大丈夫来说,妻子对他的无端猜疑,会对其自尊产生极大伤害。

年轻英俊的林伟是一家单位的业务员,他社交能力强,经常出差,这令妻子蕾蕾很不放心,生怕林伟哪天在外被哪个“狐狸精”给勾引了去。于是,在林伟每次出差前,蕾蕾总是要跟结发夫君主动示爱,她想出门前把他“喂饱了”,在外他就不会轻易去寻“野食”;林伟每次出差回来,蕾蕾更是迫不及待地要与夫君来次云雨之欢,用她的话说这叫“一箭双雕”:一则小别胜新婚,“性趣”使然;二则也好检验一下丈夫在外是不是背叛了她。如果哪次林伟回来表现欠佳,蕾蕾的心里就直打鼓,想着丈夫在外是不是有了外遇或者是打了“野鸡”。一次丈夫半夜三更出差归来,坐了一天的火车,实在是累了,可蕾蕾还是不肯放过,非要同房不可,见丈夫一点也不通融,压抑在蕾蕾心头的妒火终于喷薄而出:“你一定在外有了相好的,才不要我……你这个没良心的!”林伟见妻子这样说话,想起自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在外奔波,还不是为了这个家,顿时火冒三丈。二人唇枪舌战,吵得不可开交。经过这件事后,二口子有半个月没有说过一句话,婚姻大厦岌岌可危。林伟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原来不曾想到蕾蕾会有这种想法,这件事的发生,让他联想到许多:难怪每次出差回来,她看我的眼神总是怪怪的。为了这个家,林伟主动找蕾蕾好好地谈了一次,蕾蕾也表示下不为例。然而不久,蕾蕾却又故态复萌,一对本应幸福的小夫妻不得不分道扬镳。

保护好丈夫的性自尊,还要相信丈夫是一个正常的人,他既不是性超人,也不会是性无能。作为妻子,虽然不会有意去打击丈夫的这种自信心,但有时也会在不经意中,伤害了丈夫的性自尊。

小新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新婚之夜,她与夫君相拥着入了洞房,两人宽衣上床后,小新双眼微闭,满面潮红,正准备迎接那令人醉生梦死一刻的到来,没想到夫君的“那个”并不争气,刚一接触就“一泻千里”了。小新多少有些不满,但一看到丈夫那气喘如牛的模样,顿觉好笑,一句“没想到你这项目经理干得挺不错的,干这个‘项目’却这么差劲”的玩笑话便脱口而出,窘得丈夫满面绯红。在以后每次进行性生活时,小新的丈夫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小新曾说过的那句话,久而久之,他这个项目经理干起这个“项目”来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其实,作为知识女性的小新,也明白丈夫在新婚之夜时出现这种情况的道理,然而就是这样一句玩笑话,却给丈夫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也给自己的新婚生活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小新真是后悔不已。后来经过心理医生的治疗和在小新的温存、鼓励下,小新的丈夫总算重振了雄风。

如果妻子对与丈夫的性生活附加太多感情以外的条件,把性当作对丈夫的奖惩,那既伤了丈夫的性自尊,也亵渎了性。

有时丈夫“性”趣很高,此时的妻子或许没多少性趣,压根儿就不想与丈夫同房,于是就对丈夫大提要求:明早给我打好洗脸水;明早的早餐归你买了;同房可以,不过那一大盆子衣服可归你洗啊!等到丈夫答应了,才宽衣相待,一动也不动地听任丈夫的“蹂躏”。可想而知,这种十分勉强的性生活,质量不会高到哪去。以性作为对丈夫奖惩的现象,在男强女弱型夫妻和男弱女强型夫妻中更为严重。就前者而言,弱势的妻子想通过性这条途径来与丈夫一比高低:看你神气的,不也要“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至于后者,处于强者地位的妻子在内心深处就有些瞧不起丈夫,更不会轻易让丈夫在性方面唾手可得了。

和谐的夫妻生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维护,丈夫疼爱妻子,妻子也应该照顾到丈夫的情绪,保护好丈夫的性自尊,这样才能过上“你好我也好的”美好生活!

第九章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一、为何男人比女人怕结婚

到了适婚年龄的恋人总会遇到这样的烦恼:女人急着要结婚,男的却慢慢吞吞不想结,巴不得做个逃跑的新郎。

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全美心理协会年会上,来自纽约亚狄非大学的研究人员阿什利·诺瓦克指出,与他们的未婚夫相比,女方对婚姻的期望值更高,并希冀双方能够亲密无间,但这往往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研究人员对50对高学历的年轻准夫妇进行了在线匿名调查,并且在他们之间也严格保密。按照要求,受访者不仅要回答自己目前认为和伴侣的亲密程度,还得回答对婚后亲密程度的期望值。结果显示,无论从性关系、人际关系或者其他方面来看,受访女性对其现有亲密程度的评价均远高于受访男性。而且,与未婚夫相比,准新娘们对未来的婚姻生活也更为乐观。

男女对双方关系亲密程度估计的不同,是一个颇为难解的问题。有一种解释是,女性在童年或青春期与同性的交往中更喜欢不加保留地表述自己的感情,也通常不掩饰自己脆弱的一面,她们觉得分享彼此的秘密更能获得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在追求爱情的时候,男人往往像圣斗士一样百折不挠,而在爱情就要开花结果的时候,却又总是畏缩不前。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男性从小便被告诫要独立,要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不愿意将性格中脆弱的一面暴露给别人,即使是非常亲近的人,所以他们对于婚姻和亲密关系有种特别的恐惧和本能的抗拒。

其次,很多男人高估了婚姻的束缚,担心婚后失去自己的独立空间。即使很多恋人实际上已经处于事实婚姻的阶段,男人还是会认为一旦有了一纸婚书的约束,便会使自己不得不为了这份责任而放弃很多自由。

第三,一些男人对于婚姻的负担估计过高,他们认为婚姻中的责任将使自己不得不为了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增加过多的负担。此外,对性伴侣新鲜感的要求比较高也是原因之一。

男人心里到底藏着哪些秘密呢?女人最大的不幸在于误解男人,她们总怀疑男人背后的东西。其实,女人与男人是呼与吸的关系,呼是女人自己,而吸则是男人。什么时候女人能从本质上理解与男人的关系,女人的独立与解放就可能真正来临。

男人有本事挣钱又有时间陪着你,这种难度可能不亚于天上掉黄金。如果你不贪心,要到一样还是可能的。给你钱不给你时间是爱你不真;给你时间不给你钱是爱你不深。这话对不对?此前的调查发现,具有同性密友的已婚女性和已婚男性比例分别为64%和11%。

这说明,在婚姻中找不到足够亲密感的女性更倾向于通过寻觅同性伙伴来补偿这一心理落差。因此,如果夫妻双方关系日益冷淡,女性自我调适的能力相较而言比较强,男性则可能受伤尤甚,这也是男人对婚姻不太看好的一个原因。

婚姻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有所牺牲,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必定要为婚姻和家庭有所奉献,牺牲了个人的某些小利益,从而保证了家庭的大利益。婚姻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团队,只有保证团队的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团队中的个人才能有所收益。置身家庭,其实是给予了自己最大的保障,承担责任的同时你也会得到很多。

二、你有“婚前恐惧症”吗

与赵文康、李敖并称“台湾三大名嘴”的陈文茜说:“《婚姻契约》应该是类似于《忠诚协议》的玩意儿……很多女人结婚是觉得要老来有伴,三四十岁的时候,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在一块的时候,她不断地迁就这个男人,尽一个家庭一个妈妈的付出,一个妻子的付出,都很惊人,可是真正换来的就是老来相伴。所以老的时候,你真正需要一个婚姻……如果纯粹为自己,人生六十岁才需要婚姻。”

陈文茜的这番话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代“恐婚”男女的心态。在中国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全国登记结婚人数在持续减少,初婚年龄显著推迟。近期,上海男性初婚年龄平均为31.1岁,女性初婚年龄平均为28.4岁;北京初婚年龄男性为28.2岁,女性为26.1岁。44.4%的人认同“恐婚族”多为“80后”。同时,超过半数的人(51.7%)认为“恐婚族”是正常现象,持相反观点的人数占28.4%。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将结婚当成了可怕的事呢?

再过一个星期,25岁的许小姐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可是她现在却没有一丝一毫对婚姻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心中完全没有对做新娘的期盼,相反,脑子里却总是充斥着到底该不该结婚的犹豫,想到未来的婚姻生活,心中有说不出的害怕,总觉得自己仿佛不能承受婚姻带来的压力。”像许小姐这样因为害怕结婚后生活压力过大,是年轻人迟迟不愿结婚的主要理由。这些年轻人往往和许小姐一样有着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婚姻压力与物质压力并无关系。作为独生女,许小姐在家中受到了父母加倍的呵护。从读书到穿衣吃饭,事无巨细都由父母为其设计。许小姐坦言,“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家务事一概不会,一旦成家,怎么面对整个家庭的事务?”

首先,婚姻专家认为,年轻人所担心的婚姻带来的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正是许多都市青年逃避的问题所在。这在长期被父母照顾得过多的年轻人中尤为普遍。一直以来,他们不用担心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因此独立生活能力也较差。而长期的依赖生活,使他们不懂如何照顾别人,更不懂如何组织家庭。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改变这一现状,不愿通过成立家庭变依赖为独立。因此,导致了对婚姻的恐惧心态。

现在的年轻人心理年龄很不成熟是造成对婚姻恐惧的关键性因素。专家认为,年轻人在接受高层次的教育的同时,整个“人生”也随着往后推移。当他们23岁从学校毕业后,在接触社会很短的时间内又立即进入了婚龄阶段。由于接触社会时间不长,各方面都还未成熟。婚姻,看上去是两个人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程序。《新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双方应对老人、对子女、对财产纠纷等问题所负的责任。

当然,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也是婚姻恐惧症的“催生剂”。一路上包办了孩子的所有衣食住行。至今,还有不少独生子女在心理上还没有“断奶”,面临婚姻大事会更加束手无策。由于得到父母太多的呵护,现代年轻人特别容易将自我放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特别明显。

年轻夫妻结婚前后有一个转变,甚至是反差是必然的。新郎新娘在结婚之前可以就双方怎么处理彼此的关系,包括对方的朋友来家里或者说我出去玩,或者怎么处理双方经济上的关系,有一个开诚布公、彼此坦诚的谈话,能够把这种东西作为一个家庭以后生活的方向确定下来。

其次,担心婚后失去自由是“恐婚”另一个重要原因。一旦结婚生子就得规规矩矩的在家相夫教子,婚前的种种自由立刻烟消云散。无休止的上网聊天,和朋友聚会,没日没夜的逛街购物,这一切都成了奢望。其实,生活还有另外的色彩,为什么不去尝试着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呢?在步入一段爱情生活的初期,单身惯了的人可能会有许多的不习惯,比如讨厌二人天天相对,比如讨厌生活琐事,但无论如何,都不要轻言放弃。不妨为自己设定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时间段,在这期间去尽力承担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度过心理适应期后,你对爱情与家庭的信心,一定会飞快增长。

第三,担心对方不是自己最爱的人也是“恐婚”的一个原因。婚姻是人生最大的赌博,尤其是对女人来说,选了一个男人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这个人到底对不对呢?女人在婚前总会质疑自己的选择,虽然她根本找不到质疑的具体理由。其实,不管这个男人是不是你最爱的那个人,他都会是你现在和未来最亲密的人。最爱的那个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享受现在的生活,珍惜眼前人,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三、你是“裸婚一族”吗

裸婚是当下“80后”流行的一种结婚方式,就是在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婚戒、也没有婚礼的前提之下完成的一场婚姻,只需要手里拿一个价值9元的红本本,就悄然完成了人生大事。这个新鲜的词汇代表了年轻一代崭新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种简单的结婚方式似乎更受到男性的青睐。因为在房价日益高涨的今天,男人们可以通过裸婚摆脱房奴的命运,也可以由此检验女友对自己的爱情。裸婚其实最直接代表着清贫的爱情。对女性而言,裸婚就显得有点残酷了。从进化心理学来讲,这似乎不符合女性的择偶标准,资源贫乏的男性自然没有能力给予家庭强大的物质保障。裸婚颠覆了婚姻的物质基础,虽是当前流行的时尚,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

刘刚就职于深圳一家IT公司,月收入4000多元,妻子周兰则在一家化妆品公司任职,一个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即便如此,高企的房价依然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鸿沟。“去年12月27日,深圳住宅签约44套,均价每平方米11751元”,在夫妻俩蜗居的一套出租房里,刘刚的电脑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最新的房价信息。“前年年底房价低谷时,一个朋友买了江南水都杰座的二手房,均价才5000元,可现在,就连大学城那边都要六七千起价了,而我们的积蓄才几万元”,说到房价,刘刚连连摇头。

这对情侣在七年爱情长跑之后,终于在一个月前领了结婚证。“因为没买房子就结婚,面子上总觉得过不去,所以没摆婚宴”,对于周兰而言,婚宴只是一种形式,“一年要喝十几次喜酒,感觉没什么新意,还不如请大家吃喜糖”。至于付出去的礼金,周兰认为,如果办婚礼只是为收回礼金的话,并不划算:“一般的钻戒要5000元左右,婚纱照至少也要3000元,摆酒席按1500元一桌算,10桌要1.5万元,婚礼现场布置加司仪费要3000元左右,度蜜月要花4000元,加起来总共要3万多元,收回的礼金也差不多这个数,但婚礼前后至少要折腾两个月,时间、精力上也划不来。”

刘刚、周兰的家境一般,对于两人的低调结婚,刘刚的父母并无多大意见,而周兰的父母,一开始反对,但时间长了,也就不再坚持了。“房子、车子、票子”演变为“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简单愿望,这体现了“80后”婚姻观念的转变。婚姻,不仅仅是两个家族的选择,更应该首先是个人对于爱情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然而,对于女人来说,面对裸婚应当慎之又慎,除非你很爱这个男人,除非你根本不在乎过穷日子,根本不在乎形式,觉得跟他在一起就胜过了一切,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找一个“裸婚男”。如果做不到,那就千万不要去尝试,至少也得是“半裸”吧。房价太贵可以求其次,总得有个婚礼和戒指吧。

尽管少数80后在现实的压力下,选择了返璞归真的婚姻形式,但更多的80后依然在为凑足“三大件”而努力着。在乎婚姻的形式,更要注重婚姻的质量,你完全可以选择对双方来说都意义非凡的形式进入婚姻。无论“裸”还是“半裸”,或者“不裸”,都要确保两人是真心相爱,不管贫困富有都能够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第十章 如何善待你的婚姻

一、信任你的爱人

婚姻说到底是一种合作关系,因为爱情两个人走到一起,而要在一起生活几十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信任对方。猜忌是把双刃剑,如果夫妻间经常相互怀疑,会使双方都受到伤害。因此夫妻之间必须相互忠诚,为爱负责。

猜疑大多产生于那些心胸狭窄、性格不够开朗的人中,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夫妻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也许一方婚前展示自己性格、爱好等不够充分,婚后,另一方发现你有许多方面并不为他(她)了解,如果豁达开朗的人,即使有点小矛盾心里也不会存什么芥蒂,依然会爱他(她)如初。但若是心眼比较小,遇事想不开,又不及时把心里的疙瘩说出来,窝在心里自己犯嘀咕,这就容易产生猜疑了。猜疑这种东西有时也挺怪,不猜疑时,什么事没有,一旦猜疑起来,就处处感到可疑,回来晚了,是不是去跟别人约会了?有时解释一下反而会引起更大的猜疑。遇到这种爱人,你最好是尽可能多与对方在一起,尽可能多表示你对他的感情,比如一块去郊游,一块下厨房,一块去散步。不要吝惜话语,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他了解你信任你,把最初的猜疑打破之后,双方就会感到透亮多了。如果爱人猜疑,你却使性子,猜疑起来就会越重,以至酿成大的矛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