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么长,慢一些又何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3:01:36

点击下载

作者:舒娅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这么长,慢一些又何妨

人生这么长,慢一些又何妨试读:

前言

不知从何时起,“急”成了一种常态。似乎,成功永远属于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幸福永远归功于追逐的结果,就连未可知的明天也幻化成了头脑中的预演篇。

人生,真有那么紧迫吗?必须要用跑的状态吗?跑,又真的就比走要快吗?

韩国作家金兰都写过一篇《你的人生此刻停留在几点》的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活到现在,你感觉自己人生的路走了多少呢?

失恋了,我们总说:“他/她夺走了我所有的幸福,这辈子再不会这样爱一个人了。”

失败了,我们总说:“或许,注定了我这辈子就要庸庸碌碌,再怎么折腾也是枉然。”

受挫了,我们总说:“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总让我经历沟壑与坎坷,什么时候才结束?”

犯错了,我们总说:“如果时光还能倒回,我一定不会酿成今天的错,现在只能叹息。”

……

活到现在,我们总以为,人生已成定局,一切都来不及了。其实,人生之路还尚早。

金兰都说:“人生时钟的计算方法十分简单。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分成80年,每等份就是18分钟。1年相当于18分钟,10年相当于3个小时,以此类推,20岁是早上6点,29岁是上午8点42分。”

你看,人生的时钟,比我们想象中要早很多;你瞧,人生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要长很多。既如此,又何必那么焦虑,那么慌张呢?

慢下来,不是让我们将每件事情都蜗牛化,而是让我们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对自己负责,对生活负责,遵从自己的脚步和节奏,不被工作、账单、房子、攀比追得喘不过气。珍视生活中的乐趣,一如珍视生命本身,只有慢下来,才不会错过一路的好风景。

自在有为的生活,急不得。  星期一人生像一本故事书,你不知道巅峰藏在哪一页

人生像一本漫长的故事书,你曾以为的结局,也许只是前奏,真正的巅峰尚未到来,还有一大段未知的、有趣的旅途在等你。人总得学会安度不太满意的时光“俞老师,我觉得人是有命的。他的命就是好,没办法,生在有钱人家里,什么资源都有,大学一毕业就有大把的钱创业,而且天资聪明,一创业就成功。您说,我们这些人怎么比?”

这是新东方的一个学生给校长俞敏洪写的邮件,这是一个出身在农民家庭的外乡男孩,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营养达不到,所以从小就比同龄人矮一大截。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笔资助,上了大学,现在报名新东方,是想以后出国留学。可是,看着周围的同学们要么来自名校,要么出身富家,他心里时时不是滋味,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收到这封邮件,俞敏洪沉静良久,他仿佛看到了一棵茁壮的小树苗因为担心环境和未来,而在风雨中摇摆不定的样子。仔细思考了半天,他认真地给这个男孩回了信:“此时的你不需要太关注过去,也许现在看来很多表面上的东西的确是没法比的,但从长远的一辈子来看,它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一个人拥有的资源多少并不能决定他一辈子的成功与否。很多最初并没有拥有多少资源的人,通过努力,最后都成为了拥有较多资源的佼佼者。比如马云,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他的父亲是拉三轮车的;又比如我,和你一样,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我的父母都不识字。我们俩都不是天生有‘好命’的人,但到了今天,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都拥有了一部分不错的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所以说,不管今天的你所处的环境如何,不管今天的你身处何地,只要你心中真正有生命的热情,只要你相信努力、勤奋和正确目标的力量,你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独立写手卢思浩在《你要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的文章中写道:“不管你现在是一个人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始终没有找到一丝归属感,还是你在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开心地笑着的时候闪过一丝落寞;不管你现在是在图书馆里背着怎么也看不进去的英语单词,还是你现在迷茫地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不知道要往哪走;不管你现在是在努力去实现梦想却没能拉近与梦想的距离,还是你已经慢慢地找不到自己的梦想了——你都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我们总是在昨天狠狠绝望过一回,然后突然醒悟般地走向未来的生活。我们终究还是找到了,找到了微笑着走向明天的勇气。”

在得到理想生活之前,必然要经历一段不太理想的日子,我们要学会接受并安度这段不大满意的时光。也许,直到50岁你才达到别人30岁的状况,但那又怎样,你是走一步学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很有可能,最后你没能环游世界,也没能家喻户晓,但是,你可以将这些梦想寄托在那个叫作明天的未来,并且每一天都坚持到底,踏实地度过。

有人喜欢活在过去,为时过境迁唏嘘;有人喜欢幻想未来,为虚无缥缈伤神。但是,那些梦想实践者,除了养成梦想,更有一份额外的信心和坚持。他们从不夸夸其谈,二十岁时绝不为三十岁的事而焦虑,工作的时候从不奢望退休以后的生活。他们知道,按照自然的节奏踏实前行,时间一定会带来该来的一切。

一代文学才子沈从文也曾经历过那些看不到光亮的灰暗日子,但他说:“我不相信命运,不承认目前形势,却尊敬时间。我不大在乎生活上的得失,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时间会改变一切暗沉残酷,前提是我们没有放弃相信和努力。

未来的你必定成熟,也必定老去。别指望未来的你会理解现在的你,悔意难当几乎是个必然,今天的承诺也总是会在未来被成熟戏谑。那么,需要现在的勇气和信心去做的事情,试试又何妨?不要以“我已经来不及了”为借口,我们还可以跌倒,还可以犯错,还可以反悔,还可以重新出发。未来还没到来,一切都来得及,要相信,相信未来。

半个世纪前,那个在逆境中自我鼓励的民间诗人,用他巧妙的构思和雄浑的笔触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别太介意阴影,那是因为背后有光“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每个人无论遇到了什么,心里受到了什么样的打击,最终都会有一束光,打开心扉,美丽的光必定会照射每个角落。”

这是风靡华人世界的畅销绘本画家几米2009年力作,《星空》。它以一种年龄的视角,描绘了一类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从对社会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

在画面斑斓、色彩精美的图画背后,描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两个不知如何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孩子,女孩因父母不和,从小便寄宿在乡下的爷爷家;男孩和父亲常年出海,不得不辗转于陌生的城市。有一天,女孩听到男孩在积雪覆盖的屋顶唱歌,于是,他们相遇相识了。

之前,他和她只能独自承受着来自于这个世界的孤独,但是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孤独当成礼物,做了交换,共同对抗着那份承受和孤独,然后,从对方手里,收到了一份勇气。

他们逃离城市,穿过幽暗的隧道,来到森林的尽头。在童年嬉戏过的湖上,他们划着小船来到湖心,在山里的夜晚仰望美丽的星空。

后来,她大病一场,而他却悄然离开,留下她独自面对那些一起走过的路。

直到有一天,她在房东的指引下推开他房间的门,里面画满了各种各样的鱼,游到大海里,去找寻父亲的航船。而她的画像,就在那自由的鱼群中,安静的笑着。她懂了,笑了,哭了。原来,他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哭过一场,一切仿佛变得晴朗了许多,她看见春天的树苗抽出绿叶,小狗在欢快地奔跑。书的末页,写着: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但我永远会记得那年夏天最灿烂、最寂寞的星空。当一丝落寞浮上心头时,合上画本,却看见作者说:“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每个人无论遇到了什么,心里受到了什么样的打击,最终都会有一束光,打开心扉,美丽的光必定会照射每个角落。”

别太介意我们的人生路程中总是走在阴影的地方,那是因为我们的背后有阳光。因为有了阴影,探寻光明的价值才会充分体现出来。阴影只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毅力和勇气才是黎明的守望。那些在黑暗中仍然仰望光明并孜孜以求的人,终究会把无法事先布置的生命舞台前的那条黑色幕布拉开,看到色彩斑斓的宏图。

正像那首深入人心的两行小诗所写:“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与光明形成鲜明的反差,诉说着整整一代人藏在心底的顽强求索,以及在黑夜中对光明的强烈渴望,那是在阴影中前行的唯一支柱,是一个人冲破黑暗的巨大力量。它不是对黑暗的绝望,而是对光明的向往,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宣言。

阴影也好,黑暗也罢,都是每个生命必须经历的。法国著名小说家、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曾说:“死亡是无法摆脱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归根结底,太阳依然温暖着我们的身骨。”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外面的世界如同暗夜下的大海般深不可测、险象环生,个体就如同一叶扁舟,面对浩瀚的大海显得是如此渺小、孤独和迷茫。然而,这世上没有无边的黑暗,只要拥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惧黑暗的勇气,终究会看到黎明喷薄的太阳,哪怕是生理上永远处在阴影甚至黑暗中的人。

每个人的心灵救赎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在光明下欢笑是一种本能,而在黑暗中欢笑则是一种品质。在岁月与生命的博弈中,我们依然要有所期待,有所探寻;在东方第一缕曙光的指引下,见证心灵的成长。没有熬不过的冬,没有盼不来的春

那是一段尴尬的岁月:他是一个落魄的教授,如今早已不在大学教书。为了养家糊口,返聘到了一个闹市区的小学校。只不过人们还习惯性地喊他“教授”。

教授家住在老城区一个破落的院子里,已经没剩下什么值钱的物件,只有一个鸡窝也长了茅草——半个月前,家里唯一的一只鸡被送到街面上,换了三升米。教授养活着两个孩子,儿子8岁,女儿5岁,正是长身体要营养的时候。家里却常常因为一升米而难倒英雄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道上店面最大的蛋糕房——老板的儿子,正是教授的学生,每天有吃不完的鸡腿和烤肉。差距着实让人心里发酸。

眼看着中秋就要到了,早就从那些富户人家的门庭里传出用菜籽油炸月饼和点心的香味了,而教授还在为孩子们的肚子而发愁。

教授像其他的小学教员一样,每天都要去学校教书,到了月底结一次工资。此时刚过月中,距离发工资还有近半个月的时间,哪里来的钱去给孩子们买吃的?

这天,午间放学,所有学生都走光了,教授叫住了那个家里开蛋糕店的学生。

教师办公室里,四下无人,静得只有教授紧促的喘息声。“有件事,”教授终于张开了嘴,十分难为情地说,“我想请您帮个忙。”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竟然用了“您”。

学生尴尬而面带微笑地问:“老师,您别客气,您请讲。”“是这样,你知道,我有两个孩子,儿子就像你这么大。我是说,他们很想吃你们家的蛋糕,可我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发,你看能不能我给你写个欠条,等工资发下来……”教授把头都快埋进了胸口,红着脸,像个犯了错的学生。“就为这个呀,老师,您甭犯愁了,我回家取便是,您在这里等我。”说着,学生“噔噔噔”下楼去了。

在等学生回来的时候,墙上的钟表嘀嗒嘀嗒走着,教授感觉比10年的时间还要漫长。办公室里,他两眼泛红,一个八尺男儿,竟然为了孩子的口粮犯了愁。

楼梯间里,再次响起了“噔噔噔”的脚步声,学生怀抱着纸箱出现在他面前,满脸微笑地说:“老师,给!”

那天,身为老师的他第一次夸了这个学生懂事——老实说,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好孩子。他心里暗暗骂着自己的虚伪,为了几口面包,竟然口不对心!转念一想,他又不骂了,家里还有饿着肚子等他回家过节的孩子们。

他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家走,街角处,与他熟识的花店老板拦住他,说今天是中秋节,送他一盆君子兰,让孩子新鲜新鲜。道谢后,他一手抱着一箱蛋糕,一手提着君子兰。刚一进家门,孩子们便像饿虎扑食一样把他围住,不到几分钟,蛋糕被儿女吃得还剩半箱。他看着,静静地喘着气,笑了。

还是女儿细心,送一块蛋糕到爸爸嘴边。他却说,学生请他吃过了,这些是学生送的,吃完后,还会有。“可是,怎么能老让别人送呢?”女儿反问。

他支吾着,没有回答,忽地看见了那株君子兰。“孩子们,我们去把这束花种在院子里的空花盆里吧!”儿女欢呼着向门外走,儿子刨土,垫了一层老墙根的黑土做肥料,女儿为兰花浇了水。

一阵风吹过,翠绿的兰花叶子在风中摇曳。

女儿问他:“爸爸,兰花什么时候会开花啊?”

他愣了一下说,一年后,花就开了。“可是,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兰花会不会冻死?”儿子关切地问道。

他望着眼前的一对儿女和光景,哽咽着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一年后,兰花会开的。一年后,一切都会换了样子的。今后无论你们遇到怎样的困难,一定要坚持等一年,一年是足以让世界换了样子的……”

这是发生在30多年前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教授如今已经满头白发。几年前,教授的外孙因为高考失利到他家旅游散心,教授给小外孙讲了上面的故事,并告诉他:“不要心急,孩子,一年后,花总会开的。”

大自然的春夏秋冬有序而轮回,孕育不同季节的生命,给予下一季节的希望。人生亦如四季,有春的播种与希望,有夏的热烈和奋斗,有秋的收获与温馨,也有冬的艰辛与困苦。悲喜交替,顺逆相伴;但它们都不是永恒的,终将都会过去。

其实有时候,人要比自己想象的坚韧得多,关键在于保持一份淡定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困境或磨难,都不要抱怨不公,更不要悲观厌世。

人,其实都比想象中要坚强许多。做人要有一份淡定的心境,不管遇到了什么磨难,都不要抱怨命运不公平,也不要从此悲观绝望,厌倦世俗。在苦难的生命中,没有过不去的事,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在人生的四季中,没有过不去的严冬,也没有盼不来的春天。

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关于挫折,关于失望,关于磨难,甚至关于死亡,我们可以选择憔悴或者鲜活,躲避或者静待;一切都还来得及,关键在于我们自己。一个丰满健全的人生不是不曾受伤,而是在伤痕累累中愈合并战胜,超越了痛苦,也就超越了自己。

在淡定的等待中,时间会洗刷掉所有的悲欢离合。因为:正如大自然有四季轮回,人生的春天终究会来,那时的花开,芬芳满园。卑微或荣耀都无法阻挡追梦的脚步“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你不能丧失尊严。”

2013年夏,一部《中国合伙人》让时光瞬间穿梭回到久远的年代,那些我们都曾拥有梦想的岁月。他说:“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他说:“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是真正可怕,我们只有从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影片讲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后的30年里,三个中国年轻人想通过托福去美国实现梦想的故事。他们就像飞蛾扑火一般,一心向往炽热美好,却烫成一身伤痕;退回理智后,从卑微中昂首,步步拾阶而上,最终实现梦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天天的成长……”

这是一部关于青年成长的励志篇。20世纪80年代,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三个初出茅庐、年少稚气的年轻人,怀揣着热情和梦想,在高等学府燕京大学的校园内相遇,开始他们为了理想和追求的一场征程。“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事……”

出生于留学世家的孟晓骏渴望成为一支指挥棒,站在美国纽约的土地上,改变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阳,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气息。还有一个与他们都截然不同的人,成冬青,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眼中的异类。曾两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成冬青,带着些许土气,些许胆怯,跻身于他们的行列。但是,成东青并没有因此而卑微颓废,他以孟晓骏为目标努力求学,积极进取。“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三个好友最终只有孟晓骏获得了美国签证,现实和梦想的巨大差距让成冬青和王阳倍受打击。原以为三人从此就各奔东西,然而现实的奇妙就在于,它的发展永远不可能听从你的指挥,按照原先预设的方向。梦寐以求的美国并没有给孟晓骏带去多少喜悦,更多的是生活考量下的无奈和妥协:多少梦想跌落进美国街角的厨房,稚气蓬勃的燕大学子成为了普通的服务员。最后无奈,只得回国加入被开除公职的成冬青和王阳办起的英语培训学校。“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熟悉的笑容……”

三个经历过现实挫折的年轻人,在找到努力的方向之后,仿佛又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开始了新的征程。

孟晓骏的新潮思想与成东青的谨慎保守摩擦出了诸多分歧,更是在公司股权分制问题上闹得几近决裂。但是,这一切内部的矛盾都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动而发生着扭转。当美元贬值,他们三个人合办的英语学校被批斗成卖国学校时,成东青的担当让孟晓骏震惊,并深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当因侵权纠纷而被起诉状告时,三个患难与共的兄弟齐力赶赴美国谈判,并最终将“新梦想”成功带到华尔街上市,市值30亿美金,成为中国第一只教育产业股。

三个普通的年轻人,因为怀有梦想,有为梦想执着努力的勇气,而最终做成了一件不普通的事。而影片中的三兄弟,其实代表的就是片尾中闪现过的众多面孔:柳传志、马云、杨澜、俞敏洪、冯仑、李开复、张朝阳……他们把曾经的过往都视为一种经历,无论卑微还是荣耀,都无法阻挡他们追梦的脚步。

在自然界中,有无数参天大树利用身高的优势,肆意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同时也有一种生命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被关注,默默生长。它们挨不到阳光,成长所需的水分和养料都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但正因为这样,它们也就比其他向阳的生物更富有生命力,从而顽强地一点点生长,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悄悄长大,慢慢变壮。

成长和改变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实现的,一时的卑微并非一世的困窘。不要因为道路的坑洼就拒绝前行,更不要因为地势的低谷而放弃山川大河。只有在坑洼中沉得住气,吸取教训,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加宽阔;只有在低谷中积蓄力量,有朝一日挺起腰板时的视野才能更加高远。选择无所谓对与错,只是一场经历

漫漫人生路,走过一程,路过一段,怀揣着“不要错过”的美好愿景,但又有谁能保证没有一点遗憾呢?错过一场精彩的演出,错过一段美丽的情缘,错过一次安稳的升职……我们可以慨叹那是生命的残缺,但当一个人静静地沉思时,往昔的点点滴滴,回放的微缩镜头,一个个温情四溢的幸福镜头,在脑海回放,只要用心体会过的人都能明白:虽然逝去,但那些恍如隔世的经历同样会把自己紧紧包围。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告诉他,如果想创业,最好在35岁之前开始。因为那时还满怀梦想、身强力壮,更重要的是:你输得起;失败越早,东山再起的机会也就越多。

企业家只说了故事的开头,却没告诉他结局。

终点是35岁,那么他的起点呢?这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他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困扰。最终,他选择先找一份工作,借助大公司的平台提升个人素养,积累工作经验,拓展人脉,为今后创业打基础。

六年后,他的选择变了。他在“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的繁荣中感受到了一种危机。大学刚毕业那会儿,他只想找份工作,升职加薪,求个安稳就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他开始想放弃眼前的安稳,寻找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

这时,一位曾经的合作伙伴向他推荐了一个新的创业项目。这个或许能让他发挥最大能量的项目,充满着极大诱惑,也纠结了许多担心:任何事情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加入创业公司,意味着放弃安逸的物质生活,卸下曾经拥有的光环,失去一些合作伙伴,离开现有的团队,踏上一条未知的旅程。

他反复考虑了很久,征求了几位朋友的意见,忽然发现,他担心的无非是这家公司失败了怎么办。而实际上,这对他来说是一桩只赚不赔的买卖。底线清楚了,思路也就清晰了。于是,在他工作第六个年头,他决定从零开始,下海创业。

如今,他的新公司已经运行了一年多,进展顺利,业绩表现甚好。虽然每天仍然会遇到新问题,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他有把握,凭借团队的力量,这些问题很快都会迎刃而解的。这是他对团队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信心。

他在朋友聚会时聊起这次而立之年的转变,颇有感触地说:“在30岁左右的年纪选择转换跑道,与其说是换了一份工作,不如说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条路没有对错,没有公式;没人逼你做错误的事,却也没人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事。”

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经历。人生的每一笔经历,都在书写着你的简历。本以为微不足道的事情,回头看的时候,都有着无法细数的刻度。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就说过:“其实任何人,在经历时,都不会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更直白地说,幸福不仅仅在于拥有什么,更在于经历着什么。

人的生命在自然界中真的如惊鸿一瞥般短暂,而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都在抒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或感动,或忧伤,或喜悦,或平淡。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情感的渲染,经验的总结。当有一天我们老得不能动弹的时候,回首往事便会发现:经历,就是我们走过一世的印证和财富。多少错误,不过是成功埋下的伏笔

春耕时节,人们都在地里忙着播种,只有一个农夫每天什么都不做,闲散着大把时间。这引来了人们的羡慕和好奇:“这么快你就把麦子都种完了?”

农夫摇摇头:“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辛辛苦苦种下去的籽也都长不起来。”

又有人问:“那你种棉花了?”

农夫还是摇头:“没有,去年闹虫灾,我哪还敢种棉花!”

人们不禁追问道:“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两手一摊,回答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可想而知,等到再次农忙收获的时候,农夫只有“望麦兴叹”、空空如也了。我们谁也不知道未来是长是短、是险是安,只是有一点,当回避了危机、放弃了尝试,也就等于放弃了学习、改变、成长和生活。这无异于被自己的态度所捆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

我们或许会爱错人,或许会为不值得的事痛哭流涕,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让下一次做得更好。每一次成功都要经历过失败的洗礼,每一次失败都会送你走上成功的殿堂。我们不能把自己和曾经的错误、种种的痛苦等同看待,你只活在此时此刻,而且也有能力让今天变得与众不同,更有能力去开创美好的未来。要记得,人生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为未来的某个时刻埋好了伏笔。

人类在婴儿时期的蹒跚学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和犯错来学会走路的。当我们第一次努力尝试着站起,迈开脚步时,无疑,是摔倒了并重新回到了爬行。但我们不会去在意这个结果,没过多久,对摔跤的恐惧也烟消云散。我们不断地再次起身又再次摔倒,终于可以像一个人那样摇摇晃晃地站直了。即使这样,接下来也不可避免无数次的摔跤。

那时,我们还不懂什么叫失败,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只是一种对生命本能的尝试,让我们终于可以顺利地直立行走。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慢慢变得谨慎,学会考量,在思前想后、反复衡量中,便不知不觉地陷入恐惧的错觉。它告诉我们:失败是有可能的,而失败则意味着我们毫无价值。

失败真的毫无价值吗?与其以某些结果来判定失败,倒不如去总结教训,在细节中寻找答案:“我从行不通的那条路上学到了什么?”“这件事能解释我之前无法解释的事情吗?”“我从中发现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东西?”

生活中本就充满着矛盾,成功就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学习总结而来。当我们去尝试做一些事情时,发现结果并非预期所想,但同时却从中发现了乐趣,这才是“错误”最具创造力的行为。往往,出乎意料的方式才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形式。

茫茫世界风云变幻,漠漠人生沉浮不定,而未来的风景却隐藏在迷雾中。要知道,向哪里进发都会有坎坷的山路,也会有阴晦的沼泽;虽然有深一脚浅一脚的危险,但人生之路那么长,又何必在意眼前一次的错落呢?同时,如果你只盯着0这个数字,那么你将什么也看不到;如果你把它拾起来重新审视一番,也许整个世界都将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必急着给自己的一生定局

北漂女孩陈菲,三年前揣着明星梦来到帝都。开始,她总在北影制片厂附近转悠,希望能有个导演或是制片人看中她这支潜力股,许多演员都是这样出道的。但后来她发现,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城市里,遍地都是金子式的人物,要让人发现自己身上这点微弱的光芒,实在太难。看着一天天瘪下去的钱袋,她知道必须得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了。

北影制片厂附近的店,人员基本上都饱和了,她挨家挨户地问,把条件放到最低,只要包吃住就行。可多数老板都笑着告诉她,我们会给工资,但不提供食宿。就在她正发愁的时候,一家小小的咖啡店“收留”了她。

陈菲欢欣雀跃了半天,心想咖啡馆一定比其他地方更有机会邂逅伯乐。可接下来的几天,她的心情就没那么兴奋了,她发现现实中的导演和制片人其实也都跟普通人一样,没有鸭舌帽,没有标志性的马甲。虽然每天都会有很多北影制片厂的员工来这里,但她没有火眼金睛,一个也认不出来。

就在她感到沮丧不已的时候,居然意外得到了一次试镜的机会。那天,一个40岁左右、身上散发着文艺气息的男人,在咖啡馆里翻阅着文件,愁眉不展。陈菲给他递上咖啡,会心一笑,没想到对方的眉头舒展开来,笑问:“姑娘,有做演员的想法吗?感兴趣的话,这两天可以去试镜。”

陈菲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尽管她得知那只是一个非常小的角色,可毕竟是难得的机会。第二天,她就去了指定的地点试镜。到了那里她才发现,试镜的还有几个女孩子,而她排在最后。待前一位女生出来,而她尚未接到指示进去的空隙间,她听到了屋里两个人的谈话。原来,这个角色早已内定了,就是导演的侄女。所谓的试镜,不过是给一些人看的,走个过场而已。

试镜结束后,陈菲蔫头耷脑地回到咖啡馆,整个人都心不在焉的。那天,她比往常更容易出错,给客人上错了咖啡,拿错了甜点,找错了零钱……终于熬到了下班,她拖着疲惫的身体恍恍惚惚地回了家。

说是“家”,其实就是一个阴暗的地下室。在她生活的县城,几百块钱完全能租一间单元房了,只是那里没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她在小屋里昏昏沉沉地睡去了,醒来后屋里漆黑一片,不知是什么时候了,这就是地下室里的生活。她看了看表,快到凌晨1点了。睡意全无的她想出去透透气,就披了一件外衣出了门。

快走到一层时,她依稀听到烤肉摊传来的说话声,大城市就是这样,永远灯火通明,永远有晚归的人。想起自己还没吃饭,她也朝烤肉摊走过了过去。她以为摊主会是一个油腻的大叔,却没想到是一个穿着白色T恤的男孩。

摊主冲她笑笑,说:“还剩最后一把,估计也没人来了,你都要的话便宜点好了。”

陈菲点头说好,就坐了下来。男孩一边烤肉,一边问:“要辣椒吗?”“要,越多越好!”陈菲好像是在发泄什么一样。

当邻桌最后的一拨客人结账走人后,陈菲和摊主聊起天来。有意思的是,这男孩跟陈菲一样,也是追梦的人。他告诉陈菲,自己想当编剧,也一直在努力。现在,他已经跟朋友合拍了几部微电影了,虽然盈利不多,但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陈菲沮丧地说起了自己的经历,男孩听后笑问:“才失败一次就灰心了?那我劝你还是放弃好了。你知道我的第一个微电影剧本投了多少次才成功吗?我投给了41家公司,拒收了就再投给别人,快到40次的时候我也崩溃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搞创作的材料。但我不甘心啊,就继续投。结果,再试了几次,就有人收了,还非常认可……”

那天夜里,两个有梦的年轻人聊了很多,陈菲离开烧烤摊时,已是凌晨四点了。她想通了,虽然自己认不出那些导演和制片人,但也可以给客人派发自己的名片。离制片厂那么近,多的是试镜的机会,总不可能剧里的每个演员都是靠关系进来的。最不济,还能做个群众演员,熟悉一下流程。失败一次怕什么呢?只要不失掉勇气,一定还有机会!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在熠熠生辉之前都会有一段孤独不安的日子,唯有咬着牙熬过沉默的时光,才可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温斯顿·丘吉尔曾经就成功这件事,说过一句简短而精辟的话:“绝不,绝不,绝不放弃!”

有一个人14岁进拳击场,第一次上台就被人打得满脸是血,包扎好伤口后,第二天他又出现了在了擂台上。在一次训练中,他左眼受伤,此后视力再没有恢复;19岁那年他参了军,在一次战斗中被炸成重伤,此后他与受伤结缘,全身先后中了200余块弹片,这些弹片有一部分至他去世也没能取出;20岁时他立志当作家,笔不辍耕,作品却不断被退回;24岁那年,他的第一部著作终于出版,但只印了300册。穷困潦倒的他已经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妻子带着刚出生的儿子离他而去……这个历经了多次失败和创伤的人,这个坚持不懈去创作的人,终于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厄纳斯特·海明威。在一本著作里,他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人生下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

一次失败怕什么?两次失败又何妨?它只代表你要的结果尚未来到,却不代表你被判出局。成功这条路本是曲折的,会有泥泞和黑暗,会有风暴和雷鸣,想要抵达终点、看到最美的风景,就要笑着去面对、去承受所有,在受挫的时候用温暖的声音告诉自己“人生下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这份无声的坚韧,终将会成就你的理想。  星期二活在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不必羡慕走在你前面的,也不必嘲笑走在你后面的,按照自己的步程前行,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堂上,教授给出一个公式:幸福=成就/期望。显而易见,商值变大的方法无非两种:作为分子的“成就”变大,或者使作为分母的“期望”变小。

比如,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工作得到升职时,收到心仪的礼物时,品尝绝世美味时,我们都会感到幸福,因为这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激素。作为一种当我们取得某种“成就”或得到某种“拥有”时分泌的激素,多巴胺能够使人感到兴奋和快乐,它是幸福公式中,分子变大时出现的一种激素。

过去,我们一直都在过着“多巴胺式人生”(Dopamine-driven-Life),即追求把成就当成基准的幸福。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满目疮痍、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想要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几乎处处都是“赶英超美”“努力奋斗”“创造机会”“夺取胜利”的标语。后来,改革开放了,为了在竞争中突出,为了比别人“进步”更快,为了比别人赚更多的钱,所有人都马不停蹄,一心朝着前方奔跑。

就这样,人们甚至习惯了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去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期望“高地”,然后一个又一个地让自己去攻克、去占领,以为这样便可以获得更高的幸福数值。殊不知,期望值这个底盘越大,幸福感的塔顶便越尖细。君不见,满城尽带黄金甲吗:不满足于“蜗居”的现状,在寸土寸金的房地产时代为了一套宽敞豪华的寓所而奴役终身;不满于身边那个贤妻良母,非要在大千世界里再苦苦追求一个激情红颜;孩子小升初,区重点不行,宁可交几万元赞助费挤进市重点,只为了孩子日后能有出息,也心甘情愿;努力工作以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和金钱,这样才能买得起高档商品,穿得了名贵皮革,跟得上流行大潮,永不落伍……如此种种。

就在脚步越来越快的同时,呼吸也越来越短促,以为忍一忍过了瓶颈期就会一劳永逸了。然而可悲可叹的是,这样的人只看中了多巴胺的正取向,却不知道它还有局限性:面对已经产生过反应的刺激,就很难再分泌出激素了。这也是为什么物质刺激带来的快乐持续不了太久的原因。

其实,我们的大脑里还会分泌另一种激素,叫血清胺。当我们在阵阵松涛中散步的时候,当我们在冬日暖阳下冥想的时候,当我们不计回报帮助别人的时候,一种柔软的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血清胺的作用。相比取得更大的成就,拥有更多的物质,保持对自己所拥有的满足和感恩的心态,则显得更加重要,这就是血清胺式生活(Serotonin-driven-Life)。

这样说来,幸福就是多巴胺与血清胺的调和。没有感恩的成就是孤单的,没有成就的感恩是无力的。在对成就的热情和感恩的顺从之间,能把它们调整得有多均衡,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就有多少。

心理学家们对“主观的幸福”的研究已日渐推翻许多人对其所抱有的神秘性。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惊人的新发现,例如:幸福不分性别;幸福不依赖于年龄;财富不能创造幸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米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中,即完全投入一种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羊皮卷》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浅显易懂而寓意深刻:

大街上,一个人行色匆匆、急急忙忙地赶路,拉比看见便叫住了他,问:“看你这么急,到底在追赶什么呢?”“我要赶上生活。”这个人头也不回、气喘吁吁地回答。

拉比摇摇头,叹口气说:“你怎么知道生活就在前面?只顾着拼命往前跑,一心一意想赶上生活,为什么不看看四周,问问自己生活究竟在哪儿呢?或许,它还在后面追赶你呢!我看你不如安静下来,去等待去发现,说不定生活就能与你会合;你现在越跑越快,是在拼命逃离自己的生活啊!”

生活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段旅途。我们应该慢慢走,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下又在做些什么。有人说,幸福的秘诀,便是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不因疾进而不堪重荷,也不因迟缓而空耗生命。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他人超越不失志。鼓起勇气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很困扰,会好起来吗?”“嗯,会的,会好起来的。”“是吗?像你一样。”“谢谢。你越了解自己和了解自己要什么,你就越不会被困扰。”“对。我只是不知道我应该干什么,你明白吗?我尝试写文章,但是我讨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我也试过拍照,但是拍出来的东西很普通。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玩摄影的阶段,比如照马,或者照你的笨脚趾。”“你会开窍的,我可不担心你。继续写文章吧。”“但我太平凡了。”“平凡也不错。”

这是电影《迷失东京》中一段经典的对话,一个是年轻美丽的大学毕业生夏洛特,一个是正在遭遇中年危机的过气好莱坞影星鲍勃·哈里斯,两个迷失又孤独的人,在东京这座流光溢彩的大都市中相遇,彼此陪伴度过了生命中重要而又奇妙的几天。

鲍勃告诉夏洛特,越是了解自己的个性和需要,就越不容易被外界影响。无论是正在寻找自己在世界中位置的年轻人,亦或不再年轻但也想要设法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都需要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发现和接纳。很多时候,我们的忧虑和烦恼大都来自于两点:在自我设限的时间里,发现了自我的真实特征而无法接受;或者更“负做功”的是,根本没有发现真正的自己,而妄自菲薄。

这样的心理被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称为自卑,他认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自卑。阿德勒自己就有过这样的体会:他念书时数学成绩从未上去过。在老师和同学的消极反馈下,强化了他数学低能的印象。直到有一天,他出乎意料地发现自己竟能做出一道连老师都感到棘手的题目,才成功地改变了对自己数学低能的认识。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阿德勒首度表达了他富有创见的观点:“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于‘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绝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而也都只发展了10%的潜在能力。我们可能具有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各种各样的能力,却习惯性地不懂得怎么去利用。《圣经》里说:你在我眼里是宝贵的。是的,你很重要,你是宝贵的,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你存在,才会感到整个世界的存在。你看得到阳光,才会感到整个世界看得到阳光。只有自己才能终身与你作伴。你就是自己的一切,认识自己很重要,你也是值得被自己所认识的。

英国著名演员、剧作家诺艾尔·科沃德曾经说过:“我对这个世界相对而言无足轻重;另一方面,我对我自己却是举足轻重。我唯一必须一起工作、一起玩乐、一起受苦和一起享受的人就是我自己。我谨慎以对的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我自己的眼光。”

就像爱默生在他那篇《论自信》的散文里所说的:“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不论好坏,他必须保持本色。虽然在广袤的宇宙中有太多好东西,可是除非他耕作那一块给他的土地,否则他绝得不到好的收成。他所有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种新能力,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道他能做出些什么,他能知道些什么,而这都是他必须自己去尝试求取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重要。即使地位再卑微,身份再渺小,也不该影响到你对自己的认识。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保持一生独特魅力的方法,只有找到自己,消除自卑和忧虑,然后才会有由内而外笃定而自信的美。当你接受了自己,就离幸福不远了

不久前,网络上盛传一则挺有意思的小故事,叫《缺失的一角》,它对于纠缠在完美主义里无法自拔的人来说,或许有一定启发:

一个小圆球不小心被碰掉了一块,它变得不再完美,这让它感到很自卑,一心想找回那缺失的一角。因为残缺,小圆球滚动起来非常缓慢,一路上,它与鲜花为伴,与昆虫为伍,问它们是否见过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期间,它也找到过很多零碎的角,但都跟自己不匹配。

即使这样,小圆球也并不气馁,它想,自己本来就应该是完美的,缺了那一角就成不了圆球了,就不是自己了。为了寻找到丢失的碎片,变回完整的自己,小圆球不辞辛苦地不停滚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小圆球在一片草丛中找到了自己的那块碎片,重新成为了一个完美无缺的球。

但这一回,过于圆满的它滚得太快了,以至于没有时间再关心身边发生的一切,看不清周围美丽的花海,听不到虫儿的呢喃,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小圆球忽然觉得自己不像以前那样快乐了,整天郁郁寡欢。

意识到这一点,小圆球毅然丢掉了那块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它又可以停停走走,欣赏自然的情趣了。

事事苛求完美,实际上就是在难为自己。当一切都完美无缺,再没有任何可以修补的地方时,也就无法体会到缺失的魅力和暂停的乐趣了。

生活中本来就没有什么是“必须”的,所有的“应该”和“必须”都只能让我们陷在永不满足、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中。唯有从完美的画地为牢中挣脱出来,才能成为一个自然的人,流露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不伪装,不掩饰,从容地面对生活。坚强也好、脆弱也罢,都是人性中固有的一部分。反倒是刻意压抑着自然而然的流露,只会徒增烦躁,无益于身心。

淑媛,一个人如其名的女孩,某外企高管。每个工作日的早晨,尽管千万个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尽管头晕脑胀,可临出门前,她还是会对着镜子挤出一个微笑。她暗示自己:我必须要精神饱满,我应该展示出自信和快乐。这些“必须”和“应该”的背后,实际上是她潜意识里的教条:“低落”是不对的,“疲倦”是不好的,“脆弱”是会被人嘲笑的。

每天,淑媛都用自信的面具把自己伪装起来,示人以面,却掩藏内心。阳光的笑容后面,是几缕隐隐约约的沮丧。即使这样,若真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淑媛也会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始终把自己最干练、最坚强的一面展示出来,她总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能哭,我不能倒下,我不能那么脆弱,我必须要勇敢,要坚强。”

当听到别人说“你真是个坚强的女人”“我真的很佩服你,我就做不到”时,她会感觉内心有一种优越感、成就感。但实际上,远离人群一人独处时,一股莫名的悲伤便油然而生,挥之不去。当然,第二天她还会一如既往地出现在人前,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像淑媛这样,为了完美而应该,为了应该而对抗,她是真的快乐,真的坚强吗?事实上,正如人们没看到的那样,她是多么脆弱和无助,也许连她自己也想知道,究竟要怎样做才能真的获得心理上的喜乐?

心灵养成大师张德芬说过:“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时,你会聚焦在那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了它更多的能量,它就变得更强大了。这些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不走它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喜悦,是消融负面情绪最好的光。”

如果一直怀疑自己、否定自己,那么生活中的一切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一个人快乐与否,全完取决于他对待生活和自己的态度。当一个人能够从根本上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时,他离幸福就不远了。

每个人心里在不同时期都有某种声音,它时刻准备抓住我们的失误和弱点,然后做出严厉的批评,让我们背负痛苦的情绪,对自己感到失望,摧毁自信。假若能抛开这个声音,完全地接受自己,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有用的、乐观的,那么不管自己有多少缺陷,曾经犯过多少错误,都可以平静坦然地接受,没有丝毫抵触与怨恨地面对。

生命中充满了奇迹,不管是谁,都有创造奇迹的机会。但成功和创造的前提是,你要成为你自己。如此,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更多美好和光明,才能体味到生活的愉快,才能真正地去爱,去创造生命的无限可能。不是每一件事都必须“有意义”

林语堂先生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意义’都是一种秘密。”

有一部叫做《保住面子》的英国广播公司情景剧,讲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巴凯特,一个中产家庭主妇,眼睛总是盯着对门邻居家的生活,只要谁家有了新的进项,获了新的荣誉,她心里就觉得别扭,好像自己整个生活都失去了重心,变得毫无意义。没过多久,这个对门搬走了,新来的邻居没有之前那么幸运,整天病魔缠身,还总是倒霉散财。这样一来,巴凯特又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幸福了,生命的意义仿佛一下又回来了。

与富裕的邻居相比,巴凯特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没有丝毫意义;然而,当她看到身边尽是又生病又破财的人时,她又觉得自己很幸福。其实我们都知道,巴凯特的境遇从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一样的只是比较的对象,和内心的感受罢了。

在“意义”二字上纠缠不放,无异于在心里给自己系上了一个结,解不开。说到底,意义终归是人为赋予的主观意识,是极其私人化的概念,又怎能当成四海皆准的标尺呢?要知道,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有意义,更不是每一个意义都要有一个参照系。比如,活出真我风采,是人生意义?或者坐拥财富之城,是人生意义?亦或阅人无数、行路万里,才是人生意义?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是。

穷是过,富也是过;顺境一时,逆境也一时;辉煌是一生,黯淡也是一生;乐观一世,悲观也是一世……活着就是好好活着,没必要强加进一个意义徒增压力,自己跟自己较劲。从容、达观、随性,不激进,不强求;如此,人生自有芬芳自是春。

这些,又和意义何干?

意义,有时是一道虚假的反光,顺着它指引的方向走,反倒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意义可以事后贴金,也可以是总结报告里的贺词,但不储存于清醒、睿智的头脑当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态度,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参照别人的方式、方法、态度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方略,但万不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下。一个活在别人标准和眼光中的人,往往只能在比对中或得意或失落,而从来都不曾体会过展现自我的快乐。

郎朗成功了,有人以为他就是自己的意义所在。于是,在黑白琴键上疯狂地透支生命,最终收效甚微、迷失方向,落得一场得不偿失的人生悔悟。韩寒写作成功、丁俊晖举杆成名、李娜挥拍耀世、旭日阳刚一唱圆梦……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影里总有一群寻梦者的追随,并且认定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成功不是嫁接,意义并非硬套,不是每件事都非要有意义不可。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满足来自于别人目光折射回来的色彩基调:别人羡慕我们,自己就感到很满足;别人觉得他们自己很幸福,我们就会拿自己的生活与之相比。将自己的生活放置在别人的标准和意义中,漫漫人生一路走来,该是怎样的悲哀和痛苦?当我们总是把“别人的意义”作为终极目标时,就会陷入物欲设下的圈套。

一个师范大学大四的男孩,历时半个月,行程3700多公里,搭了25辆顺风车,从南京回到乌鲁木齐的家。他的浪漫与风险相随的壮举,在网络上飞溅起无数浪花。有人将此上升为“检测中国人信任感的行为艺术”。面对这样的高度,他回应说:“不是每件事都非要有意义。”与其说他此行是行为艺术,不如说他的回答是振聋发聩的至理凡言。

走遍了全世界,也不过是想找一条走向内心的路。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心中的苦与乐。站在山上放眼眺望山河的行者,背着一个行囊走走停停,让自然的风光洗刷掉内心的阴霾,那是他的快意人生;山间汗流浃背的挑夫,趁着歇息的功夫,拿草帽当扇,饮一口小酒,吃几粒花生,那是他的悠然自得。生活就像鞋子,别人眼里看到的永远只是款式和颜色,舒不舒服,只有脚最清楚。

看看大自然中的一切我们便会明白,真实导向美丽,经历成就意义。一泓静谧的湖泊,没有飞流直下的气势,也鲜有辽阔无垠的广域,却仍旧安然地守望着一方幽蓝;一朵洁白的云彩,没有太阳的耀眼光芒,也没有彩虹的灿烂色彩,却依然自在地漂游着一片纯净。有的鼎沸,有的安详;有的华丽,有的淡雅。人生如是,不必预先设置那些外在的意义,顺其自然,浑然天成,便是对心灵最诚实的交代,便没有错过属于你的一生。不随便以一种基调定格人生

在梦想面前立刻出发,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在勇于追梦、立刻出发的路上,也需要对生活更加细致的观察和体悟,也需要有慢一点的心态和智慧。快节奏的梦想、立刻出发和偶尔的慢生活之间,其实是有着哲学式的情商和关联的。

快与慢,相辅相承才是大道,大开大合才是智慧。

不是所有的“快”都能带来效率,也不是所有的“慢”就都没有出路。好比昙花一现,虽然一瞬间的美丽惹人怜爱,却总因刹那陨落而难以在百花争艳中彰显芳容;参天古树往往都枝繁叶茂,岁月愈长久主干愈挺拔,只因它不急于一时的汲取,百年根基,扎深扎稳,才有了不畏暴风骤雨的威严。

有个男孩出生时比正常婴儿晚了半个多月,母亲因此难产,差点要了性命,这孩子便被周围人视为不祥之兆。长到3岁多了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父母担心他是哑巴,曾几度带他到医院检查。后来,他总算开口了,可直到9岁的时候,他讲得每一句话都像是攒足了浑身力气才从牙缝里吃力地挤出来似的,不要说流利,只有家里常和他在一起的亲人才能连蒙带猜的明白他的意思。

二年级的暑假,老师在成绩册的最后给他的评价是“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并且毫不客气地对孩子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这让这个“事事做不好,处处不招人喜欢”的10岁男孩很自卑,甚至想到了逃学。

有一天,父亲带他到郊外散心,来到两棵树前,一高一矮。父亲问他:“你知道那两棵树叫什么吗?”

男孩呆呆地回答:“不知道。”“爸爸告诉你,高的叫做沙巴,矮的叫冷杉。那么现在你觉得,哪种更珍贵?”“沙巴树。它长得那么高,肯定比那棵又矮又细的值钱。”“错了!长得快,木质一定疏松;长得慢,木质坚硬才值钱。而且,贪长的树不成材。你别看沙巴树现在长得疯,三年之后它就越长越慢了,我还没有见过超过10米的沙巴树呢!冷杉就不一样了,它现在长得慢,可是它始终如一地坚持生长,而且寿命极长,活上万年都不成问题。”

父亲看着男孩吃惊的眼神,把他拉到一棵大树面前,努努嘴,示意给男孩看。好家伙!男孩几乎把头抬到了九十度仰望,这是一棵直插云霄、枝繁叶茂的大树。

父亲应时地告诉他:“这就是一棵千年冷杉。”

这回,男孩似乎一下明白了什么,他仰头对父亲说:“爸爸,你是想叫我做一棵树,一棵虽然长得慢但永远向上的冷杉树,对吗?”站在一旁的父亲满眼爱抚地点了点头。

此后,男孩不再逃学。即使再遭到老师和同学怎样的讥讽,他也不沮丧,仍然兴致勃勃地继续做,继续学。在一个个男孩亲手制成的作品前,父亲和孩子一样兴奋高兴,因为他从粗糙的做工中看到了儿子的韧性。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爱因斯坦。

漫漫人生路上,无论你的脚步有多快,也都无法预知下一站的风景会是什么。与其辛苦追赶,不如恬淡安然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行走,享受一路上的山川花草、曲水流觞,享受咸淡时的一杯清茶,热烈时的一个拥抱,在色彩缤纷的过程中构画每个人不同的世界。

多少人追求“快”,只是为了不落下;着急地“赶”,只是为了不失去。可有多少人真的清晰地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你”的世界,另一个则是“别人希望你”的世界。

梁漱溟先生有本书叫《这个世界会好吗》,其中的一段话说到了人生的根本: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首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则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那条生命终点的横线便依稀可见。终究,人们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你是谁?你的世界又是什么?而这种面对,在纷繁复杂的今天,让忙碌的人们无暇思考。而这,是我们都需要的答案。

你我皆行者,各自有天地。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的话,那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你可以不去学应酬、赶场子;可以不去违心地迎合,委屈地服从;可以不像同龄人那般“成熟”“上进”,不随便以一种基调定格人生。给生活以时间,去把理想实现

蒲公英是一种“有个性”的植物,它并不按照季节来舒展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开花。但凡有一场雨,哪怕雨量再小、时间再短,它们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迅速张开花瓣,并抢在雨水被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籽、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把这样的蒲公英花籽埋在花盆里,只要浇水就会开花。中东地区的人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就像沙漠里的雨水一样少;但是只要拥有了沙漠蒲公英的品性,坚韧生长,默默等待,机会来临时就果敢地抓住,利用一切条件努力向上,就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人。

有时,我们的处境就如同沙漠里的蒲公英,转瞬即逝的机会就是沙漠里珍贵而又稀少的雨滴。种子因为努力和等待而日益成长,我们每一个人也只有在干旱恶劣的困境中等待时机,默默积攒力量,才能在得来不易的甘霖中舒展生命。

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终将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因为站得高,所以不骄;因为看得远,所以不燥。我们不当懦夫,更不能成为莽夫。面对人生的难题,无需冲动盲目,无需心灰意冷;沉心静气地厚积,终能等到薄发的一天。

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等待的过程。从我们出生开始,日子就一直在等待中度过。只是,有些人等待得急躁,有些人等待得充实,不同的心境决定了不同的宿命。

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骨子里却有着惊人的耐性。

中专毕业的她做了老师,两个月后,感觉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毅然决然地辞职,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上学期间,同学们争相参演电视剧,可她却从来不争。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人生的路还长,不能太急,把内功修炼好了才是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