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小熊女子读书会进行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6:03:10

点击下载

作者:郭翠朵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讲述——小熊女子读书会进行时

讲述——小熊女子读书会进行时试读:

第一期 人生之路

时间:2014年2月14日地点:河北省政协文史馆题目:我所向往的人生主持人:郭少敏主持词:非常荣幸能成为第一期的主持人。“小熊女子读书会”是由我们省政协女同志自发组织,以长知识、练口才、提素质、交朋友为目的读书交流活动。活动方式是每月选一个角度,每人读一本书,每次谈五分钟读书心得。希望通过读书会活动让大家体会阅读趣味,真正将读书的乐趣融入生活。我们这次的主题,是“我所向往的人生”。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这种不同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万千世界。我们对人生总是怀有憧憬,而现实的生活却是充满未知。对于个人而言,面对纷繁世事,该以怎样的姿态行走在人生路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希冀我们在读书中,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多一些思考和感悟,多一些理解和释然。放慢生活的脚步,静心感受沿途的美景,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安顿心灵家园。下面就请大家畅谈自己所向往的人生。

用心读好“无字之书”

一朵

书是知识的象征,是智慧的体现,读书则是一个人提高能力、丰富思想、增长智慧,甚至是改变命运的基本途径。但是,书大体又分两种,一种是以文字形体出现的有字之书,一种是虽存于世间,且富于深奥道理,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字之书”。

有字之书是一个人的必读之书,不读有字之书的人,也就很难读懂无字之书,但是,一个人仅仅读了有字之书,哪怕是倾其一生的精力,甚而读得再好,而不读或不善于去读无字之书,也是很难体味命运的精彩和成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字之书”之说。读书读到无字之书的境界,就是心领神会的“神”的境界。无字之书也可以说是“天书”“天理”,读懂了无字之书,也就是悟透了大自然中天地与万物运行生长的规律。只有顺应“天理”,才可以谋大事、成大事。鲁迅先生是主张读无字之书的。“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要重视“读世间这一部书”。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成为知识的熔炉。

说到无字之书,我想到了一个人。

黄树是我小时候我们的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极普通的冀中老农民,一个弯背驼腰总是背着手的老头。我记忆中特别深刻的一幕是;老黄树从街上一过,好多懒懒散散揣着手蹲在墙根的农民都会站起来,甚至端着饭的人都跟他打招呼,特别尊重他。因为人们都需要他,有了矛盾他能解决,有了不好办的事情去找他也能办。人们指望他,生活得更顺一些,更好一些。

我觉得,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向往的人生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看,我希望做黄树那样的人,被别人所需要,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一些人,改变他们的境况。我的工作履历中有几年记者生涯,采访了好多人,也可以说读了不少无字之书。看到那么多人在不同岗位上都展示出他们精彩人生的时候,我就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有了较为固定的想法——人这一辈子,不在于干什么,而在于怎么干,哪条战线上都可以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生。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感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基本上就是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帮助帮助别人。在我所阅读的无字之书中,老黄树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也是值得我终其一生所学习的榜样——做一个别人所需要的人。

我们经常把缺乏锻炼和没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比作温室里的幼苗,没有经过风霜雪雨的吹打是很难成为栋梁之才的。一个人必须经过社会这个大熔炉的锻造,亦即善读、读通、弄懂这本无字之书,才能掌握人生的真经实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阅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积累,一种储备,更是一种升华。我愿用这样三句话与年轻的朋友共勉——用勇气去创造生活,用智慧去改变生活,用感恩去享受生活。

读书,奇妙的生命之旅

李姗

闲暇之余,静静地待着,煮一壶香茗,品一本好书,任时光无声流淌,我亦毫不察觉,徜徉在书的世界里,开启一段奇妙之旅,上天入地,纵横四海,穿越中外,如痴如醉,这样的生活岂不美哉?

在我看来,凡是给人知识和力量的精神食粮都可称之为书。可分两种,一种有形,是传统意义的书;一种无形,是我们的人生阅历。两者都可变为精神财富,永驻心中。

记得儿时,可以捧一本书看一整天。年纪长了,却少了读书的乐趣。工作之初,总以各种忙碌为由,偶尔翻书也是草草了事。近几年,忽然像开窍一般,总有一种知识恐慌,愈发感觉底子太差,自以浅薄,每次发奋要读书,也会列出读书计划,但是,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搁浅。现在想想,读书并非难事,难得是把它放在一个怎么的位置上。当读书和穿衣吃饭一样,变成每天的必需,当它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在心里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那任谁也夺不走它了。

有一种读书乐趣在于不劳而获。通过阅历积累的认知毕竟有限,感觉这时候有点偷着乐了。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我们可以付出极少的代价,一点时间,一些金钱,就可以把从古到今国内外流传下来的优质思想,收入囊中,优雅地做知识的窃贼,华丽转身,变成知识的土豪。

生命在于体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总有这种困惑,人生缘由何起,重复生活有何意义。当经历羽翼渐丰、成长为阅历的时候,才渐渐懂得,其实生活并非重复,任何事物都在无时不刻地变化,我们在变化中不断成长,感悟周围世事,由无知懵懂到幡然开窍,学会了理性认知,懂得思考,而不是感性判断事物,学会了用心感悟。渐渐地,不再相信眼见为实,而是习惯给自己时间,用心感知。遇到琐事,不再焦躁,而是享受过程,无论好与坏,都把它当作是一种生命体验。

阅历是记载人生的无形之书,我们有时是作者,有时是读者。“我”是最佳的体验者,孤独的时候品孤独,痛苦的时候斟痛苦,幸福的时候尝幸福,享受的过程无人替代,生活的每一页,都需要自己慢慢翻开,慢慢斟酌,再慢慢翻过。每一种滋味都不会永久,既不用担心坏的日子太久,也不要窃喜好的日子很长。对于遇到的任何事情,欣然接受,认真享受,生命的奇妙即在于此。

读书开启了自以为非的大门,阅历让自己的世界不断丰满。纷纷扰扰的人生路途,给自己开辟一块心灵的栖息地。汲取书籍之营养,用心感受生命的每一种独特滋味,完善丰富自己并不漫长的人生,淡然纷繁复杂,努力健康充实地生活。

读书,在路上。

选择合适的速度前行

李彦敏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大家坐下来一起互相交流和分享,我觉得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平时很喜欢“新文人”李书雷、祝勇、史铁生一些作家的散文作品,在他们的文章里,有关于人类前途、文化现象的终极思考,也有关于个体命运、人生理想的细微观察。这期的读书主题是“你向往怎样的人生”,近期并没有刻意去读些这方面的书,就从自己日常读的这些作家作品中随意谈些小感悟吧。说实话,现在有时候真的很羞于谈人生谈理想了,不是觉得不好,而是觉得有些惭愧。一方面是,整天埋头在具体工作和日益繁琐的生活中,觉得已经没有了激情再谈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另一方面可能是,在理想的道路上自己有些迷茫,有些随波逐流,有些失落,年纪越大反而越不清楚,自己是否正走在实现理想的路上。

年少的时候,自己的人生理想其实是很具象的,比如说想当解放军,想当一个儿童作家,而且有的时候目标宏大地把理想说出来,也不会觉得脸红,更不会在心底惭愧。我想这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无知者无畏,另一方面就是一切还皆有可能,你说得再离谱,也没人敢否定你,谁知道年轻的你今后就不可能实现?但是现在,自己已然是奔四的年纪了,人生路已然走过近半,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也已经走过去,所以未知的东西越来越少,既定的和现实的东西已经铺开在脚下,这时觉得再谈人生,再谈理想,就有点过季了、不合时宜了。

但转念一想,其实也不尽然。既然人生的很多东西已经很清楚地很现实地摆在了眼前,那么人生理想和规划就应该越来越清晰和具有可执行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近中年,在工作中、生活中,角色都开始有了变化,应该说,处在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开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就必须摆脱推卸责任的的思想依赖,具有独立的担当;必须摆脱幼稚无知的思想,具有比较成熟的心智和思考方式。在这样的人生阶段,我想我的人生理想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必须拥有一个比较健康的体魄,能够保证自己有能力去承载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的责任;其次,还要时刻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能够保证自己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一定会遇到的困难,永不放弃那些应担起的担子,并坚持走得尽量长远,充分彰显生命价值的长度和宽度。在理论上升华一下,那就是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被不良情绪所左右,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去工作、去生活,不因疾进而不堪重荷,也不因迟缓而空耗生命,争取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之,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美,是一种人生作品

肖洁“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拿这首诗比喻人生。他写道:“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同时,他讲到“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遭,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所以他写此书就是要“洗刷人心”,让世人在“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做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恰恰与党和国家对我们年轻公务员的要求相符合。只有怀抱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事业,才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成败,才能真正的做好工作,做好“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周总理一生不为私利,克己奉公,死时存款仅几十元;焦裕禄身患肝癌,肝部经常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生动的诠释了共产党人所应有的人生追求。相比现在有些人为了发财、为了功名而做事的肤浅想法,这种人生境界显然更为广阔,更为崇高。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时代公务员,这将是我在工作上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中,如朱先生所说,我们“还需有情趣,有精神上的慰藉与享受”“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我所理解的“有情趣的人生”,就是有丰富且高尚的兴趣爱好,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能从平常事物中发现乐趣,并懂得欣赏与热爱生活。情趣,首先要有情,爱朋友,爱家人,爱生活。多结交朋友,多欣赏他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在与人的交往中发现乐趣,并享受这种乐趣;其次要◎朱光潜(1897—1986)有趣,我来到政协工作不久,每天上班都要走过维明街。夏天,当我享受着路旁树木的阴凉;秋天,当我听着马路上满地的黄叶,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声响;冬天,当我望着街道上方高远清冷的天空。我总能感觉到一点小小的乐趣,我想,这大概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言“趣味”的一种。“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我不是艺术家,终其一生也达不到这种境界。在现世中生活,也无需过于“阳春白雪”,但拥有一些小小的情趣,既能怡情养性,又能为人生增添美化色彩,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从细微的末节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以欣赏、愉悦的态度,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阴雨绵绵,都心怀希望与感恩,努力做一个有情有趣的人,努力使自己成为心胸豁达、心灵纯正、心地善良的人,为人生增添色彩,让自己的人生成为更美丽的作品。这就是我所向往的人生境界。

读书,伴我成长

张月

面对“我所向往的人生”这个主题,仔细回想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化,感觉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并不能形成一个一成不变的、固定的答案,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类型的变化,不断改头换面。所以,想和大家分享的不只是一本书,而是关于几本书、几个作者、几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我人生的影响。

小学毕业的时候,母亲向我推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三本,那时它们刚刚登陆中国。2000年的我第一次遇到11岁的小巫师,从此他在魔法世界的生活也陪伴了我的成长。我从《哈利波特》里感受到的东西好像已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喜欢故事里面朋友之间的友情,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关爱和尊重,还有他们坚持正义、与邪恶不断抗争的正直勇敢。他们在起起伏伏的波折中承担起责任,懂得了正义,理解了善良,也学会了爱。即使塞德里克死了,小天狼星死了,邓不利多也死了,但希望和光明却一直都在,即使微小而薄弱,但就在凤凰展翅的时候一同翱翔在疏朗的蓝天。除了友谊、正义、勇气、爱,这些普通而简单的词语,还蕴含着更深的内容,都是我非常向往的一种生活。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加,进入了高中、大学,看书的种类更加丰富,自己的想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从神奇的世界中走出来,逐渐变得真实而简单。读海子的诗,特别喜欢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中体会到一种非常平淡、平和,但是内心精神世界非常富足的生活状态,也成为那个时间段里自己所向往的。当我工作之后,社会阅历不断丰富,自己旅行去过了很多城市,视野越来越广,最近很喜欢读林达的书,其中要推荐《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他们最出名的作品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曾被誉为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我想说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本旅游笔记,作者在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历史细节、场景、故事的叙述,从艺术、文化、历史、社会等各个方面,加深对“革命”的理解。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很多关于法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也深深地被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所感染了,因此,非常向往这样能够一边读书、一边旅行、一边成长的人生之路。

浅谈“倪吾诚现象

张帅我最近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活动变人形》,是王蒙先生代表作之一。什么是“活动变人形”呢?这是旧时一种儿童玩具,样子就像一本书,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最上面的部分印的是头,中间的那部分印的是身子,最下面这部分印的是脚。通过任意的翻开组合可以搭配成各种不同的人形。“活动变人形”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意象。作者指出:◎王蒙“每个人可以说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他的心灵,他的欲望和愿望,他的幻想、理想、追求、希望,这些是他的头。他的知识,他的本领,他的资本,他的成就,他的行为、行动、做人行事,这些是他的身。他的环境,他的地位,他的站立在一块什么样的地面上,这些是他的腿。这三者能和谐,能大致调和,哪怕只是能彼此相容,你就能活,也许还能活得不错。不然,就只有烦恼,只有痛苦”。人形组合的异位,对于玩具来说,只会造成视觉上的不完美;而对于活生生的人来说,则会不可避免地引发生命的悲剧。

本书主人公倪吾诚,出生在20世纪初的富足家庭,自幼受到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对腐朽的封建社会有着深深的不满,迫切要求变革;留学西欧的经历又促进了他现代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他在西方开放、文明的生活方式渐染之下产生的对物质和幸福的追求、倡导文明生活的理想等等,与他回国后所处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而他又没有能力改变现实、重整河山,只能一生都活在矛盾、冲突和颠倒、痛苦之中。这种“人形”异位组合的“倪吾诚现象”,反映了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时期部分知识分子的生存和思想状态,具有历史的典型性。

如果说激荡的社会变革是“倪吾诚现象”的现实根源,那么一小部分知识分子在几千年封建统治下形成的、挥之不去的内在优越感,则是其思想根源。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读书是做官的途径,今日的书生往往成为明日高高在上的“官”,赢得芸芸众生的敬畏与钦羡。这种高高在上的情结为一些人所念念不忘,不自觉地以为自己与普通群众有云泥之别,形成了“万般乃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高傲,从而与社会现实渐行渐远。思想和现实错位的“倪吾诚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书中。在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看到,物质追求正以压倒性优势挤占着精神空间。当精神上的高傲与严峻的现实形成强烈冲突,而又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如果不能冷静面对、更新思想,就容易变得或激进、或迂腐、或乖张,成为一个错位的“活动变人形”。这就需要人们要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担当,脚踏实地,奋进前行。唤醒当代的“倪吾诚”为自己“正形”的意识,也是作者描写“倪吾诚现象”的现实意义所在。

走近西花厅岁月

张凤伟

我在2012年接待过一位客人,她叫赵炜,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研究会的一名顾问,来河北赞皇参加一个活动,当时她送给我一本《西花厅岁月》。这本书是由她口述,泠风执笔完成的;其无论从行文方式上,还是编撰形式上,都颇有“口述历史”的意味。

赵炜是1932年出生,辽宁人,1951年参军。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机要干部学校,后转业到国务院机要处。1955年起调至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先后任干事、秘书;1965年任邓颖超秘书,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37年。西花厅是周恩来总理工作居住地,位于中南海西北角,因其在中南海位置得名,但其最著名的当数海棠花;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大姐皆喜爱海棠。这本书记述了赵炜在周恩来和邓颖超身边一起度过的美好日子,回忆了当年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平凡而亲切,从容而真实。我当时一边跟她聊天,一边随手翻了几页,但印象很深刻,特别受启发。赵炜在书中讲了在邓大姐身边工作的许多事情,从中了解到邓大姐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朴实的生活作风、真挚的情感世界、豁达的待人处事。邓大姐担任过全国政协主席,对政协工作非常了解,尤其是对党外人士,做了好多工作。邓大姐跟周恩来总理一起,对外事工作多有贡献。◎西花厅的海棠树

阅读伟人的事迹,感受伟人的情怀,学习伟人的精神,总有一些东西,触动于心。我在省政协工作了30多年,去年的时候,想到自己离退休的年龄越来越近,也该歇歇脚了,有一种放下来的思想。前一阵,我又读了一遍《西花厅岁月》,又有新的感悟。邓大姐最喜欢这样几句诗:“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谁的生命与它结合,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她的事业心,她欣赏自己做的这首小诗,因为这其中表达了她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想,能够从中学习一点点有助于校正自己人生轨迹的思想,就不负赵炜赠书的一片真情。人的工作年龄总是有期限的,但事业年龄是没有期限的。于我来讲,哪怕只剩下一年,都值得格外珍惜。我特别喜欢政协工作的环境,喜欢这种文化氛围。我会用加倍的努力,好好对待工作,培养“秋色胜春朝”的情怀,让人生臻于完美。◎邓颖超在西花厅与赵炜一家合影

死亡,不过是跨过另一扇门

陈鑫源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人到中年,生活看起来就像一场玩笑

小林大悟一生都想做一个杰出的大提琴家,这是他从小开始练琴的时候就确定的目标。可是生活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在大学屡屡获奖的他,人到中年,却依然还在为维持家庭疲劳奔走;参与的乐团突然解散,工作全无着落;因为买大提琴而借的债务成为家庭的新负担,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就要完全靠妻子美香一个人的收入来养活这个家。◎《入殓师》电影剧照◎《入殓师》电影海报

终于,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音乐上的才智是“有限”的。

这种中年危机会或多或少、或早或晚的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工作遇到瓶颈,升职无望,精力不再像以前那么充沛,跳槽或者创业看起来像是一场巨大的冒险;父母的老去和子女的成长呼唤中年人承担越来越大的家庭责任;身体的衰退让健康亮起了红灯——这些征兆蜂拥而上,一点点地消耗你的意志,让你筋疲力尽。

这会让人开始怀疑一个问题: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你多年以来一直锲而不舍的敲着那扇你认定了代表成功的大门,却突然从门里走出一个人对你说敲错了的时候,这种荒谬难道是注定要发生的?这仅仅是一次偶然的失误和长久的固执联合造成的黑色幽默?从东京到山形

当大悟最终决定放弃大提琴,并离开东京的时候,他还把推翻这个决定的希望寄托在妻子身上,也许“美香坚决反对他放弃音乐,两人互相争辩,然后笑起来,还是这样凑合着过吧……”不过美香很快的同意了离开东京,搬到山形的决定。

对于生活这件事,美香比大悟更加实际,“人不能总是生活在梦里”。“原以为迎来了人生严冬的大悟,在心爱的大提琴出售的那一瞬间,反倒倍感轻松,那是一种从迄今为止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轻松感。自己一直笃信不移坚守的梦想,也许只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很多人因为理想选择远走他乡,当理想破灭的时候,人们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回家,因为家是让人心安的地方——也有人在理想破灭的时候选择死亡,死,也是让人心安的地方吗?死亡的禁忌

死亡是一种禁忌,尸体从完好如初,到最终完全腐烂,从物理上来看只是机体的分解,但是在活人眼中,死亡代表的是彻底的毁灭。

正因为如此,和死亡打交道的入殓师成为一件不光彩的职业,“记得上音乐学院时,听到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说擦洗遗体的兼职很挣钱,可他想都不敢想。这玩意儿,挣多少钱也不是自己能干的活儿啊。”

生活的窘迫还是让大悟与死亡正式握手,第一次工作,他就遇到了最直观的死亡:一具已经腐烂的尸体。这对于喝茶都担心茶叶有灰尘的大悟来说简直不可忍受——他吐得天翻地覆,甚至根本不记得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更让他对于这个职业的不认可达到了顶峰。可这份工作的高收入让他把这种不认可隐藏起来,他没有辞职,只是隐瞒。在山形这个小地方,没有什么是能一直隐瞒下去的,儿时的玩伴,死者的家属,甚至包括一直以来对他无私支持的妻子美香在最终得知真相之后也认为他“脏”,坚决要他辞掉工作。

如果说大悟最初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生活的困窘,那么,当大悟的职业逐渐曝光之后,他依然没有放弃,那时候让他坚持的原因则来自方方面面:这种变化来源于他对入殓师职业的了解,来源于老板佐佐木的影响,也来源于他自身对于死亡的理解。死亡,是一种仪式

大悟原本是个对死亡没有概念的人,他没有见过真正的死亡,少时父亲抛妻弃子,自此之后杳无音信;母亲辞世的时候,他身在异国,回来只见到了骨灰。然而,佐佐木在见到大悟的第一刻起就认定了,大悟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入殓师——我们没有看到佐佐木的直接表述,但是佐佐木用他那双见过太多死亡的眼睛从大悟身上看到了内敛和对于仪式的尊重。

大悟不懂死亡,但是他是一个仪式化的人:他吃饭的时候会按照顺序一一品尝酱汤、米饭和小菜;他走出家门的时候都会按照自己的一套方式穿鞋、打扮;他会静静地观看从下游回溯到上游产卵然后死亡的鲑鱼。从骨子里来说,大悟始终有着“艺术家”的那种审美观,他相信仪式的意义所在。

当死亡和仪式紧密相关的时候,小林大悟的另一种人生开始了。

大悟第一次认识到死亡这一仪式的庄重,是在富栎家。死者的丈夫因为佐佐木和大悟的迟到而口出不逊,然而当佐佐木开始为死者进行入殓仪式之后,一切都迅速安静下来,他“娴熟而充满尊敬的动作”,让“佐佐木周围弥漫着一种庄严圣洁的气氛”,“平缓、轻柔,充满敬意的崇高境界;准确、到位,名副其实的专业手法;轻盈、圆润,所有的◎《入殓师》电影剧照动作都如此优美……”

佐佐木赢得了死者家属的礼貌对待,原本怒气相向的丈夫也因为自己最初的冒失而道歉;更重要的时候,佐佐木让大悟明白了,死亡不是一件肮脏的事情,那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存在感,活着的意义

回到小林大悟在本书开头的时候所面临的那个困境: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当儿时的玩伴耻于和他交谈并忠告他去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时,大悟觉得自己找到了共鸣,因为他最初也认为这份工作并不体面;当死者的家属无意说出大悟的工作是因为赎罪时,他不得不忍耐,但也开始考虑:“将死者打扮得漂漂亮亮送上去另一个世界的旅途,是一项平凡而崇高甚至可以说伟大的工作……可是,世上认同这种想法的人终归还是太少啊。”

更何况,此时美香因为了解了大悟工作的真相而跟他大吵了一架,并跑回娘家——这不是大悟想要的生活,即使他开始觉得入殓师“崇高,甚至可以说伟大”。只是,做出辞职决定的日期却一直在推迟,从冬天再到春天,见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聆听了那么多令人心酸断肠的泣诉,大悟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从东京回来之后内向而且迷茫的中年人,死亡让他重生——他已经不在乎别人对与这份工作的误解或者鄙视,把对死亡的尊重转化成前往另一个世界的请柬,这份工作带给了他超出以往的成就感和存在感。

这种体验最终也打动了美香。在见过大悟的工作场景之后,她一改以往的否定态度,并最终自豪的对别人说,“我的丈夫是入殓师”……美香是一个现实的人,她最大的愿望只是和大悟好好的生活,在她眼中,和尸体打交道的工作原本是不正常的工作,尽管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事情,扭转她的意识的,同样还是死亡:一个曾经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突然离世,当她的音容笑貌定格在离世的那一瞬间,以往的记忆突然完全没有了依靠,而入殓师就是让离去的人重新“活”过来,这样,家属就能重新找到记忆的依靠,而入殓师就是这个沟通生者和死者的人。“死,不过就是跨过一扇门。”

日本影片《入殓师》根据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门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于2008年9月10日在中国上映。该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入殓师》的英文名字是Departures,意思是:启程。死者启程,踏上前往宁静寂灭之地的路,生者启程,开始寻找生活的意义。

重读《城南旧事》

林红

文学是人学,它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动人心弦的艺术意境,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时隔多年,当我再次拿起《城南旧事》这本书时,眼前浮现的虽然是电影中的种种情节,但我依旧还是能记起书中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话。譬如,宋妈为了“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到她家帮佣,一做四年。当她知道儿子淹死,女儿被送人后,“总是把手上的银镯子转来转去的呆看着,没有一句话。”最后,“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13岁,英子的欢乐童年就结束了,林海音曾说:“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了。父亲去世了,我童年的美梦从此破灭了。”《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导演吴贻弓◎林海音(1918—2001)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她关心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城南旧事》中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但她更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因为在旧社会,女性只拥有较少的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我爱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更为她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在父亲去世后,毅然扛起“这个家”而感叹不已。以她的聪明才智,是有条件念大学的,但她放弃了普通高中去念北平新专,为的是一毕业就能出来工作,赚钱养家,她最爱看全家人围聚灯下的画面。是啊,那是多么温馨的一幅感人场面呀!

还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她小时候最喜欢在厂甸看算命的指挥小黄鸟叼着命签给人算命。有一次算命老头突然指向人群说:“这个小姑娘有个直挺好鼻子,主意大着呢,有男人气,你们看着,赶明儿能做女校长!”

命运没让这个长着好鼻子的姑娘做校长,却成了作家林海音。这难道不就是人生最简朴的写实吗?

读《朴槿惠——嫁给韩国的女人》

赵威亚

我在图书馆选择了一本韩国首任女总统的传记——《朴槿惠——嫁给韩国的女人》。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在书籍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我没有家庭可以照顾,没有子女可以继承财富,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我感动于她简单而又执着的信念,那是对国家、对事业、对自己的忠诚坚守。同时我也感到有一点酸涩,一个没有家庭、没有子女的女人,甘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于事业,这样的女人内心该是多么的强大。◎朴槿惠就职演讲

书中介绍了朴槿惠传奇的人生经历,她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人生与她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朴槿惠在青瓦台度过了童年,母亲遇刺中弹身亡后,由她代行第一夫人,早早地接触到了外交工作。父亲同样中弹身亡后,她被赶出了青瓦台,经历了失去双亲的绝望,从隐世到出世的艰难抉择,她的人生可谓波澜起伏。

痛苦的经历并没有使朴槿惠失去对生活和事业的执着信念,反而使她愈加坚强。最为触动我的是她说过这样一句话:“绝望使我坚强,希望促我前进”。在面对困难、面对绝望的时候,能够坚强地站起来,并且怀抱希望前行,这不正是我们应该保持的人生态度么?

正是种种波折和困难,造就了朴槿惠辉煌灿烂的人生。我虽然赞叹感动却无法向往。事业的光芒如此闪耀,遮盖了她应该享受的家庭欢乐,这又是多么遗憾。我所向往的人生里应该是有事业、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只有心中有牵挂才能充满希望和动力,为了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们努力奋斗、勇敢前行。对于我来说,对工作,有执着信念;对生活,有希望感动;对家庭,有欢乐圆满,这就是我所向往的人生。从朴槿惠的传记中,我看到了坚毅与执着,看到了对生活和事业的激情与梦想。愿大家一起从朴槿惠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坚毅与执着的力量,享受事业、家庭、亲情、友情所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在人生道路上,为自己勇敢前行,同时也为家人与朋友开创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智者和大帝

范兆峰“犬儒主义”是当今社会使用率较高的一个词,用以形容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和生存状态,当然是贬义,而且更多地与“犬”联系在一起。

其实,现实中“犬儒主义”的应用与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存在较大的歧义。

犬儒主义学派是古希腊四大学派之一(另三派是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新柏拉图学派),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创立,另一人物第欧根尼(公元前404-公元前323)则因为住在木桶里的怪异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当时奉行这一主义的哲学家或思想家,其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甚至生活态度与狗的某些特征很相似——旁若无人、放浪形骸、不知廉耻,却忠诚可靠、感觉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于是人们就称这些人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犬儒主义的本意是指人应当摒弃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礼节、惯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等,提倡对道德的无限追求,同时过着极简单而非物质的生活。这是一种带着厌倦情绪的负面态度,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与诚信都采取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认为利他主义及道德考量是人类行为的原始动机,“犬儒主义”一词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

我大学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涉及到哲学,《西方哲学史》中的古希腊智者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大家自不消说,早已是“李杜文章万口传”。涉及到人生的话题,就想谈一谈古希腊哲学史中的一个另类的存在,那个师承苏格拉底弟子安提斯泰尼、“住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是他把犬儒学派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欧根尼的父亲是银行家,他在代理父亲职位时放高利贷,被流放到其他城邦。为什么是其他城邦,而不是像中国清朝发配到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宁古塔?这里面涉及到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现在很多人吹捧的古希腊的高度民主,其实只有公民才可以享受,而公民特指,本城邦中成年男子,妇女、儿童、外邦人是被排除在外的,所以,被流放,成为一个外邦人,在一般人看来是很丢人,很不幸的。但是,第欧根尼却说,他们判我流放,我判他们监禁在城邦内,这种回击,诡辩但却智慧。

他的生活不同常人,在雅典街头的一个大桶里,衣衫褴褛的躺着,晒太阳。很多人感觉他是疯子,而他认为其他人都是疯子,当他看到行人可以用手捧水喝时,他就把自己唯一的杯子也扔掉了。他认为人完全可以以一种纯自然的状态生活,而人们却被各种完全没有必要的物欲所奴役,颇像是唐伯虎引用的那句佛偈:“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过,历史上并不不缺乏的特立独行的人,但之所以人们至今仍对他津津乐道,或许应该归功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这个缔造了横跨欧亚大帝国、权倾一时的人。

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很自然的也对哲学略知一二,听说第欧根尼之后,很想见他,就派人去请。使者道明来意后,第欧根尼说:为什么是我过去,而不是他过来,雅典到马其顿的路程并不比马其顿到雅典的路程远啊。这样的回答,应该更加激发了大帝的好奇心吧。然后某一天,智者和大帝有了一次短兵相接,大帝上前自我介绍:你好,我是亚历山大大帝。第欧根尼回道:你好,我是狗崽子第欧根尼。亚历山大说:你不怕我吗?他反问: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回答说:我当然是好人。第欧根尼很平静的回答:那我为什么怕一个好人呢!此时的亚历山大应该是崇敬之心油然升起吧,非常诚恳地问:您有需要我帮忙的吗?第欧根尼答道:请你让开,你挡了我的阳光!就是这样一段对话,使得亚历山大由衷的感叹: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那么我愿意做第欧根尼。

我曾经非常向往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衣衫褴褛的歪在街头的大木桶里,肆无忌惮的享受雅典柔媚的阳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慢慢的感觉到这样的生活其实并不可取,一味的追逐个体的自由,那我们的责任何在?就像一只风筝,你可以说飞的越高越自由,但是断了线的风筝,虽无牵绊却已飘荡,已经完全不是那种自由了。所以,人首先做好自己,做好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切随意,随缘。

我所向往的人生

郭少敏

我阅读了林徽因的文集《人间四月天》感慨颇深,愿意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为女性,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呢?

众所周知,林徽因无论事业生活,还是在感情方面都是璀璨绚丽的。在事业方面,她执着了一生,即便在生命最后的十多年被病痛所困扰期间,也始终没有放弃追逐理想。她和梁思成一直奔波在各地,走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为我国古建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河北的正定、赵州桥,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通过他们得到了世界的认识,从而被保护下来。她还参与了共和国国徽、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以及景泰蓝的改造,成绩斐然。在人生的经营中,她付出了超人的努力与勤奋。生活中,她作为妻子和母亲肯定也和我们一样有很多的琐碎;现实的压力,生活的责任,一定也令她倍感疲惫。但是在她的文字中我看到的始终是清新、轻松,始终充满了盎然的诗意,充满了爱和温暖,从容地应对着生活中的坎坷。读她的诗,让我感受到了愉悦,真正体会到身心的舒展。

阅读她的文集给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作为女性,面对感情,要懂得取舍。如林徽因即便是眷恋徐志摩的浪漫,感动于金岳霖的痴情,但也只是选择了远观,她深知婚姻对于女性的意义。她选择了梁思成,这段成功的婚姻重塑了她,在生活学业事业中她找到了合拍的的搭档,成就了自己绚烂的人生。如她这样感情中清醒理性,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以清雅的姿态度过她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女性的睿智。

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这样评价她的母亲:“现在的人提到林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实际上我认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她和我父亲梁思成是长期的合作者,这种合作基于他们共同的理念,和他们对这个事业的献身精神。”我想这才是真实的林徽因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面对坎坷挫折时,我觉得就应该学习林徽因那样理智清醒、从容不迫。她对于事业执著的信念,还有对生活豁达的情怀,对感情清醒的理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女性学习的。

我所向往的人生,就是这样,以温婉而坚韧的态度,诗意而真实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些有意义的事。

在自己的人生中无悔,这就是我所向往的人生。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一句诗:“你是爱,你是希望,你是温暖,你是人间四月天。”我愿意做这样的人,温暖自己也能够令别人温暖的人。

漫谈书与人生

禄君莉

很久不读书了,最初,我把原因归结到所处的时代上,觉得这个时代在提供一切便利的同时,也顺带着消磨掉所有诗意。你看唐朝,辞赋满江,灞桥折柳,那时一个怎样的时代,每个有梦的人都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做官的,务农的,经商的,诗人,妓女,不管是谁都能大大方方站出来吟诗一首。而现在呢,就是备上锦囊,也写不出一句诗,就是静处一室,也翻不过一页书,阅读的情绪来不及产生就已如烟消散……

咱们的“读书会”,倡议一个月读一本书,我读了,才知道,不读书的责任不是因为时代,也不是因为孩子,确实是因为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懒了,懒得去读书。

以我的读书体会,读书有苦乐之分:

读书的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的乐——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今天的感受——“是归人,不是过客。”

这是多年前,我到苏州枫桥镇的寒山寺游玩,随意翻动手中的门票,在门票背面角落里写着这样一行字——“是归人,不是过客”,只看一眼就刻在心里。现在用它来形容我今天的体会,非常合适。

我一直想形容一下自己从部队里出来时的状态,我觉得自己就是烧窑的工人,天空密布的阴云早就预示着暴雨的到来,执着的烧窑工人却仍要将他所有的柴禾都集中在窑场上,不断地燃起越来越热、越来越旺的熊熊大火,期待着炼出美丽的陶瓷,但是倾盆大雨适时而至,火灭灰冷,只留伤心和绝望。有时也想,也许生活就是这样,让我们怀着极大的期待和耗尽几乎全部的热情来承受陡然而至的大失落、大哀伤。所以,我在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无所事事,来到政协,来到咱们小熊读书会,在这个集体,像是找到了家,有一种归人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全新的工作环境,也会面临很多选择,就像童话里缺失了的一角的圆,因为缺了一角而变得不完整,它决定去寻觅那缺失的一角。于是,它上路了,一路上它磕磕碰碰,观赏了各种风景,结交了各种朋友,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角,它们深情拥抱,构成了非常完美的圆,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圆一路滚得飞快,再也无法停下来与朋友聊天说话,再也没有机会欣赏路边缤纷的美景,只是一味地向前、向前……于是,它做出了选择——果断地把新得到的一角放下,重新跌撞着上路了,虽然这样不够完美……

我想说也许我们的生活也像缺了一角的圆,不够完美,但是,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应该是拱形的,是那种如桥的拱形,平直之上的微凸,有着很强的承受力,俗事俗物川流不息地经过,但不会被压垮,而且,拱形也是圆的一部分,象征着局部的完美。

第二期 爱情、婚姻、家庭

时间:2014年3月28日地点:河北省政协文史馆题目:爱情、婚姻、家庭主持人:肖洁主持词:大家好,在这个春暖花开,春风和煦的日子,我们小熊女子读书会如约而至,相聚在谈“爱情、谈婚姻、谈家庭”。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而家庭是婚姻的组织形式。作为一名女性,没有人不渴望拥有美满的婚姻,美满的婚姻是幸福人生的基石。什么样的婚姻是美满幸福的呢?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不同,对幸福婚姻的理解也不同,答案自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要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就要懂得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又是如何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呢?期待大家的真知灼见。

从摩尔根的观点谈起

一朵

谈到“家庭”这个话题,我想说说摩尔根的观点。

摩尔根(1818-1881)是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古典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大英百科全书》中这样评价:“美国人种学家和科学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尤其以建立亲属关系系统的研究和社会进化的综合理论而著称于世。”

摩尔根于1877年发表了《古代社会》一书,书中提出的家庭进化理论,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进化学说。这本书影响巨大而深远,被视为进化学派的经典著作。书中对原始社会史,对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重视,马克思在阅读该书时写了详细的摘要。

摩尔根特别重视物质的东西。马克思曾经用了七个月的时间,认真研究了摩尔根的著述。他本来想着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七个月之后,这位伟人就去世了。恩格斯就是在马克思对摩尔根著作摘要的基础上,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摩尔根的成果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我简单介绍一下摩尔根的观点。摩尔根说,人是怎么变成人,最后才有婚姻家庭的?人最早是在树上生存的。由此他就推理,远古时代那么多凶猛动物在地上乱窜,人要不在树上生存,就很难活下来。然而远古人类不能总生活在树上,那点野果子、小虫子什么的,不够吃,人不得不下树找点鱼虾鼠兔之类的小动物、植物的果实根茎等等,于是人的手就有了新的分工。再加上人在找东西吃的过程中,有时候屏住气,有时候大声叫,那时候是单音节的喊,仅仅区别于动物的吼。人要屏住气,喉咙就发生了变化,为发声奠定了基础,手指分开了,灵活了,不再用嘴直接吃东西了,鼻子就挺出来,嘴唇也逐渐成型,越来越像人的样子。口腔有了共鸣声,还能发出唇音,语言出现了。慢慢发明了火,有了弓箭,猎杀捕获的动物越来越多,吃不了可以将比较温顺的动物留下来饲养,就有了群居,这时候氏族社会产生了。当氏族社会产生后,才谈得上婚姻和家庭。最初还是群婚制,所有男人是所有女人的丈夫,所有女人是所有男人的妻子,这个过程很长,向着偶婚制发展。偶婚制是说这个人和那个人结婚,不是固定的,过段时间就换了。这个时候都是母系氏族,所有家庭都是母亲说了算。后来就出现了所谓的“英雄时代”,生产力发展了,力量成了很重要的因素。这样男系氏族就取代了母系氏族,一夫一妻制就产生了。因为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要明白并维系自己的血亲,不允许母系社会所有孩子“只知娘是谁、不知爹是谁”的现象存在。一夫一妻制也经过了好多阶段。当女人对生产资料有了更大依赖的时候,就必须依附于男人,于是就是一夫多妻制。到最后慢慢财富归入社会之后,女性不必对财富依附也能生存,男性和女性之间就趋向于自由状况。摩尔根认为,只有社会化程度更高的时候,女性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解放。从社会发展来看,这个家庭关系、婚姻关系,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那么一夫一妻制也未必是社会发展的顶级。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之后可能会有更加完美的婚姻形式。

摩尔根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一谈到婚姻和家庭,总是从伦理上道德上来判断是非,摩尔根从物质基础上判断是非。我们认识社会,有时从主观出发,有时从客观出发,而女性往往选择前者,最容易从主观上认识判断客观存在。具体一点,譬如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离婚状况,如果按照摩尔根的观点,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有了爱情的婚姻才是道德的,没有了爱情,婚姻也就名存实亡。对于一些男性,或者说相当一部分男性来说,爱情是阶段性的;这个现象的成因很多,也很复杂,虽然这些男性中的大多数都不愿或不敢承认。那么,女性中这种现象的比率是多少呢?具有关资料显示,是一个让人感到吃惊的数字。

伦理这个事情,在不同时期确实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每一个社会都是竭力维系着自己的社会,摩尔根眼中的人类家庭发展史,从群婚制、偶婚制到一夫一妻或多妻制,整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即每一个社会形态,都要努力维护其家庭制、婚姻制的稳定,但都没有千古不变。因为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是要突破旧有的东西,产生并形成新的东西,包括家庭和婚姻。

有了这种认知,我们就会以更加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许多的“怎么会是这样”。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心里也会多一些理解和谅解。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时空当中,在我们存世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要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快,而且什么样的事情能让我们愉快就做这些事情的推动者。

让我负责你的将来

李姗即使你离开,我热情未改这漫长夜里,谁人是你所爱花不似盛开,爱渐如大海假使你怀念我,为何独处感慨但我不懂说将来但我静待你归来……

这是张学友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凡是读过艾米小说《不懂说将来》的人,自会明白这首歌的意义。

两年前读这本书时候,曾一度无法自拔;无法言语地喜爱。现在想想,这种偏爱,源于真实。因为,只有真实,才能最好的反映人性,理解生活。我眼中的《不懂说将来》:初识。BENNY第一次见到海伦时,稍稍有些拘谨,讲汉语总是磕绊,让海伦误认为他讲话结巴,所以尽量跟他用English交谈,但是BENNY还是费劲坚持讲汉语……

相处。BENNY细心地为她准备晚饭,为她指导回家路线。BENNY总是笑她是一个傻乎乎的小女孩,虽然海伦比他大整整十岁。BENNY让她远离油锅,以免烫伤她。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BEENY开车去追她,找到她之后在前面为她开路,护送她到家后才回去。BEENY吃了飞醋,哼着《头发乱了》,手舞足蹈的样子性感至极。BENNY生病了,海伦为他回家取药,陪在他身边,他醒来后竟不愿意病好,接着装病……

相爱。爱情始于不期而遇,终于如期而至。从此以后,海伦都是BENNY唯一的Little Girl,享受他的Only Love。最初,海伦迷茫且自卑,觉得BENNY不会爱上她,她比他大十岁,一无所有,爱情让她不自觉地卑微。然而,在BENNY眼里,海伦是一个博士,她的身材,她的聪明,她的善良,她的单纯,她让他如此着迷……在海伦眼里,BENNY的记忆力惊人,能够把各种复杂路线记得清清楚楚,说一口地道的English,他没有学历,但是他的聪明不次于博士生,他细心贴心,他长得很帅,身材很好,他唱歌的样子让她陶醉……两颗心慢慢靠近后,BENNY很纠结,他知道她还没有离婚,还有孩子,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爱她,他知道自己没有将来,随时可能坐牢,没有公民身份,没法给她更多的幸福,但是他还是不能和她分离……

团聚。结局出乎意料的圆满,海伦为他生了一个小BENNY,他为她安置家业,把一切安置妥当后,他为了他们能有将来,选择了坐牢,通过他的良好表现,两年后一家团聚,So Sweet !

然而,这个故事远比我的描述惨烈。婚外恋,违法,偷渡,假结婚,三角四角恋,故事里的人物,都是一个个矛盾统一体,有很多不合逻辑的言行,不合道德观点的做法,殊不知,这就是生活。我们都向往完美的生活状态,可是,生活的意义总是这样,万事不会都如意,每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愿诉说的不幸,生活还得继续,因为我们有爱的能力,无法预测旦夕的祸福,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坦然面对。

借用故事里一句话:“生错了地方,长错了地方,走错了道路,做错了选择。”海伦选错了人,因此有了这段不幸的婚姻。而BENNY选择替朋友顶包,因此有了动荡不安的生活。看似两个错误的选择的结局却是两个人在美国相遇,排除千难万险在一起。BENNY是个好男人,聪明到事业得心应手,体贴到生活细致入微,理智却又不失感性,他是真的爱海伦,为她买房子,爱她与前夫的孩子。而海伦的爱呢,则是处处为他着想。

爱是一种契合,只有她和他在一起,才是这样。

爱是一种懂得。他(她)做什么,她(他)懂得。

我不懂说将来,但是,让我负责你的将来。

最好的婚姻在哪里

李彦敏《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写的一部世界名著,问世已经200多年。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书中戏剧般的情节、丰富的人物性格、独特的婚姻观念所吸引。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关于婚恋题材的经典著作。

在小说的开端作者写到:“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在这里,作者所提到的单身汉,并不是说所有的单身男子,她特别说明的是“有财产的”,从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主旨和作者的婚恋观。在上世纪18世纪的英国,妇女没有经济地位,没有家族财产的继承权,所以女性为自己选择丈夫,母亲为自己选择女婿,她们首要看的不是他们的品行德操,而是看他们是否有钱。小说中夏绿蒂的婚姻就是这一婚姻观的突出体现。夏绿蒂是一个本身没有财产、长得也不漂亮的女性,她已经27岁了,但仍没有人来向她求婚。所以当柯林斯向她求婚时,基于现实的考虑她立刻就答应了。她对伊丽莎白说:“我只希望有一个舒舒服服的家。论柯林斯先生的性格、社会关系和身份地位,我觉得跟他结了婚,也能够获得幸福,并不下于一般人结婚时所夸耀的那种幸福。”

从这段婚姻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婚姻并不依赖爱情而存在,它是物质的。在爱情和金钱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在那个时代的那个国度,选择金钱可以说是无可非议的。即使放到现在,我认为,在感情的考虑中增加一点对现实的把握也不庸◎《傲慢与偏见》作者简 ·澳斯订俗。成熟的感情和婚姻,一定会建立在双方都能接受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中,缺一不可。作家三毛也曾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但物质却不是选择感情最重要的、唯一的因素。物质,只能是作为感情因素中的一个背景和映衬,不应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否则,没有了爱情,再丰厚的物质都会变得暗淡无光。我们看到,在夏绿蒂的婚姻中,她只是为了给自己将来的生活找一个保障,而柯林斯则是从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为自己找了一个妻子。他们的婚姻是毫无爱情可言。所以,在对待爱情和婚姻上,经济条件和财产多少,绝不是我们做出的唯一选择。书中作者也同时提出,毫不考虑物质因素是愚蠢的,但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绝对是错误的。因此,作者又进而通过男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结合,描绘了自己理想中的婚姻,那就是既有爱情作为基础,又有物质作为保障。

但是,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在起初面对达西先生的表白时,伊丽莎白感到的首先是是愤怒,而并没有考虑达西这个多金男会为自己带来多么巨大的财富。因为达西在向她表达爱意的同时,还详细讲述了她的社会地位如何低微,以及对她家人的种种不满。在这件事情上,伊丽莎白感到自己受到的是冒犯和轻视,她意识到达西并没有把他们的爱情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所以尽管喜欢,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拒绝。

事业、金钱、地位、声誉等等,就犹如一堆大小不一的砝码,堆积在我们脚下。在我们的婚姻选择中,仿佛有一架无形的天平在帮我们衡量。但无论什么样的姻缘,我认为最美妙的还是平等、和谐。

感情最基本的条件不是世俗的地位和金钱的标准,而是两个人在感情中懂得相互协调和让步的尊重。不管一方有着怎样超越另一方的现实资本,落到感情中都应该是站在同等的高度进行交流。那些身在局中沾沾自喜或是忐忑不安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看不清彼此的分量,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了别人或是自己。当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高的时候,往往就会简单认为别人得到你是额外的惊喜,所以就应该俯首贴耳,唯有顺从。在一个人不能懂得低下头来的情况下,两个人之间一定做不到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进行交流,不会走进彼此的心里。相反,当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轻的时候,不仅不会获得幸福和同情,有时还会令人鄙视。就像有的人在婚姻中自轻自贱,甚至“悲壮”地宣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种爱情和婚姻观实在让人不齿。

鲁迅在小说《伤逝》中也表达这样婚姻的真谛: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不光有物质生活,还必须有同步的精神生活。丈夫和妻子,就像一个人的左脚和右脚,抬起落下,忙着走路。如果你总是在原地站着,无论怎样小心,终会失却了平衡倒下。我觉得很赞,值得深思。此外,退一步说,如果婚姻的选择真的需要一架天平,那么在诸多砝码中,爱也应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缕真情,抵得过所有金钱和地位的总和!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伴侣应该是给予你真情,陪伴你度过一生中那些无法独自可担困境的人。《傲慢与偏见》中,当达西放下身段,真正地为伊丽莎白着想,化解她的家庭危机时,他也最终获得了伊丽莎白的谅解和爱情。

所以,爱情和婚姻并不仅仅是物质的,它还是考验;不光是索取,还是付出。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作者没有夸大爱情的力量,也并不认为爱情可以超越现实。她只是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和婚姻应该落脚在现实生活中,即支持精神,也成全物质,能够为我们平凡的人生增加快乐和勇气。

“爱你,就像爱生命”

肖洁

不经意间,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爱你就像爱生命》。这很像一部言情小说或港台肥皂剧的名字,我想,会不会又是一个男女主角彼此深爱,却不能圆满,死生虐恋的俗套悲情故事?当我看到作者是王小波、李银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原来是他们!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黄金时代》,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等。李银河,王小波妻子,当今中国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自1977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相识,开始书信往来,到1980年代二人在国外求学,一直到90年代,王小波辞去职务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去世。这本书装进了两个人20年间真挚纯净的爱情,也装进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翻开书,细细看下去,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肆无忌惮释放的炽烈爱意,如此浪漫浓烈。“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男孩子们都喜欢女孩子,可是谁也没有我喜欢你这么厉害。”“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静下来想你,觉得一切都没好得不可思议。以前我不知道爱情这么美好,爱到深处这么美好。真不想让任何人来管我们。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

这些情人间赤裸裸的甜言蜜语,见证了俩人曾有过的真挚、浪漫的爱情。大多数女孩十几岁、二十几岁时,或许都曾憧憬过这样美好的爱情。然而随着成长,经历多了,见得多了,又极容易怀疑爱情的真实性。尤其如今,社会上人心浮躁,不时见网络爆出名人绯闻、包养小三、官员通奸等一些负面新闻,有人调侃道“某某都离婚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这虽是戏谑的话,却反映了大众对爱情的悲观情绪。反观这本书里,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不仅仅有海誓山盟、甜言蜜语,还有思想上的坦诚,行动上的默契,争执后彼此的妥协,犯错时互相的包容。我想,没有谁的爱情是一帆风顺的,难得的是,两人能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他俩的故事,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让人不得不惊叹:原来世间真有如此好的爱!

所以,我心中的喜悦与感动油然而生。我想起我的父母,他们都不善表达,自从上大学、工作以来,在家的时间短,很多时候忽略了父母。看了这本书,我想到,每次回家,爸爸都提前好长时间去车站接我,怕我看不见他,就大热天晒在太阳底下;回到家里,妈妈总爱唠唠叨叨,嫌我不会照顾自己,嫌我衣服穿得不合适……以前总觉得爸爸真傻,妈妈很烦,如今细想,却感到这些背后都是父母对我浓浓的爱意。我不是文学家,父母也不是,不像王小波和李银河能写出如此感动的文字,可是,这爱都是一样的。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一样的感动和温暖。

爱是什么?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我想,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爱是根基,爱是纽带,爱是情人、亲人乃至朋友之间的润滑剂和强力胶。所以,学会爱人,并且懂得自己是被爱着的,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A女”的爱

张帅

提到对情感的表现与描摹,我总是坚持认为,女性作家在这一点上比男性作家更具优势。并不是小看广大男同胞的实力或是女权主义作祟,而是深深地感觉到,绝大部分女性对情感的把握独到而细腻,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这种能量源于深深的爱,以及对爱情、爱人、婚姻、人生的无限向往与追求。所以,这次我选择一位女作家的作品来欣赏。这就是张小娴的《想念》。

选择张小娴女士的作品,是因为了解到,曾经风靡的诗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是出自她之手(这句话的出处一直有争议,仅以我所了解到的情况为述)。《想念》是一部短文集,收录了作者对与爱情、婚姻、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字里行间透出真挚、浓烈而美好的情感,字字针对女性现实婚恋问题,见解率真独到,毫不浮夸造作。《寂寞是A女》这一篇,介绍了一个独特的新词,A女。作者说,“A女是指那些外貌、学历、工作和人品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单身女郎”,“她们条件那么优秀,却一直没有男朋友,也没有结婚。实在太寂寞,想找个男朋友谈恋爱,或者到了适婚年龄,想找个丈夫,这群A女往往只能屈就,找个B男、C男、甚至是D男。而A男,早就给那些B女和C女抓住不放了。”◎张小娴与她的著作

按照惯常思维,越是优秀的女性,越应该找到一个好的归宿。但事实上,许多“白富美”或者职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都沦为了“剩斗士”,而优秀的男人不是为人夫就是为人父,简直没天理!优秀的女性,不正是应该具有挑三拣四的资格吗?不正是为了取得优先选择权,一部分女孩子才用心那么努力打造自己的吗?

在这里,有一个调查结论,也许能解释一下。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念,最讲究门当户对。对于女性来讲,理想的择偶是“向上”,即选择各个方面比自己优秀的;而对于男性来讲,择偶是“向下”,也就是选择自己养得起、镇得住的。优秀的A女学历高、收入高,要求和年龄自然也高,所以要找优秀的A男,甚至是A+、A++男。但是,A男可能更喜欢找学历不够高、家境不够好但更年轻貌美的B女。以此类推,B男可能就会找C女。于是到最后A女最终可以选择的也许只有B男和C男,甚至不知什么男了;就像小时候玩动物牌,大象吃狮虎,狮虎吃狼豺,最后排名老末的老鼠可以吃大象。

在优胜劣汰之后,日复一日辛苦努力、全力以赴打拼多年而处境渐佳的A女们,如同蒙尘的明珠,在找对象的路上不断被误解,甚至被无视。这个事实,就像一个应聘者,在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之后,被聘用单位告知,“对不起,我们不录用你,是因为你太优秀了”一样,着实让人愠怒。作者提到,“漂亮和条件好的女人,也根本看不起一般男人。”因为对于她们来讲,独来独枉的寂寞比匆忙草率的爱情更可怕。可是,在如刀的岁月面前,谁能不为所动、坚持理想,谁又为时所迫、手忙脚乱了呢?

我身边不乏“A女”。在我看来,她们一个个美丽可爱,天真善良,长相又好,工作又棒,可是每当问到个人问题,总是吐吐舌头,然后说还没有解决呢,真真是急死人。其实,不仅是“A女”,每个女孩子在挑选自己另一半的时候,都是极其谨慎,而最后的决定,也是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这是一生的托付。我一直以为,真正的爱情,不会如言情小说一般曲折,也没有人们口中那么平淡。也许将来有一天你会发现,爱情就是两个人舒服地生活在一起,没有互相看不惯,也没有过多的要求给对方,你们在一起,空气就是蜜糖,生活就是浪漫。当选择自然而然变成必然的时候,离幸福就又近了一步。

其实,如果不是受到读书会主题的督促,我是不喜欢读言情作品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现在都是言必谈情,仿佛没有两个人之间一波三折的误会、环环相扣的错过、没有精心设计的眼泪,就不好意思自称“言情”似的。没有噱头的作品,也许不能在短时间内俘获人心、吸引眼球、叫好卖座,而真实的爱情恰恰就是这样平淡而朴实吧。无论怎样,萌生爱情,迈向婚姻,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选择的过程是艰难的、痛苦的,但许多年之后,我们也许会发现,最开始的痛已经慢慢淡去,在两双坚实的脚印下,沉淀下来的是我们想要的人生。

A kiss is not a kiss

范兆峰

这期的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家庭”,说起来惭愧,虽几近而立之年,却从来都是一个旁观者。俗话说,旁观者清,所以我决定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品味一下别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俗话又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也就不推人及己,去谈自己的感触,且待有发言权时再发言吧。

我选择了《飘》,这部美国内战时的罗曼史,也曾被改编成电影,电影也仍是经典之作。以《飘》作为切入点谈“爱情、婚姻、家庭”,思嘉三段不同的婚姻无疑是最佳选择,但我却想尝试剖析她父母间的婚姻。艾伦在弥留之际突然间坐起,大叫“菲利普!菲利普!”,不禁让人动容。原来,往事并不随风,虽然她已然是一个中年妇人,已然拥有一个看似美满的婚姻,已然是六个孩子的母亲,虽然其中三个已躺在墓地中。中国古人喜欢用相敬如宾来形容夫妻间的美满婚姻,我却极不喜欢,相敬如宾,字典上的解释是:“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但试问,两个深爱对方的人,怎会没有一点小情绪、小吵闹?爱往往让人感性,而不爱却让人理性。艾伦和杰拉尔德的婚姻用相敬如宾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

杰拉尔德爱艾伦吗?他之所以会娶艾伦完全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妻子,塔拉需要一个女主人。他们年龄相差悬殊,他几乎可以做艾伦的父亲,他只身来到萨凡纳时,她甚至还没有出生;他是一个暴发户,第一桶金是赌博得来的,却又急切的想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贵族。艾伦帮了他很大忙,出身萨凡纳望族,有着高贵的血统,像杰拉尔德的贴身仆人帕克说的那样,能给他带来20个奴隶和◎《飘》的作者玛格丽特 ·米切一大批财富的陪嫁;她很漂亮又极有修尔养,在思嘉眼里是一个“始终穿沙沙作响的丝绸衣裙,上面装着马鞭草的小香袋,散发出淡淡的薄荷香味的神一样的存在”,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她对杰拉尔德极其恭敬,虽然他是一个矮个子、罗圈腿,且性格粗鲁、幼稚的爱尔兰人。他是需要艾伦,并不是爱艾伦。在艾伦外出归来饥饿、疲惫的时候,自顾兴致勃勃地跟她谈论战争、政治这些她根本不喜欢的事情;他愉快地哼着爱尔兰小曲儿,带着三个令他骄傲的漂亮女儿去参加橡树村的晚会,全然没有想到艾伦因错过宴会和朋友欢聚的良机感到多么失望;每天早晨天不亮,艾伦臂下夹着药箱去照顾生育、生病、死亡的奴隶时,伴随着的是杰拉尔德平静而有节奏的鼾声。艾伦爱杰拉尔德吗?在思嘉眼中母亲就像圣母玛利亚一样,是智慧的化身,是力量的源泉,但她绝对想不到,在多年前,艾伦也像其他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样,咯咯地笑,彻夜的跟自己的小伙伴喁喁私语。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表哥菲利普的死讯,这一切就都变了,她像个孩子一样哭了一整夜,第二天起床已下定决心,要嫁给杰拉尔德,只是因为他可以带她离开萨凡纳,离开◎电影《乱世佳人》主演费雯丽赶走菲利普的父亲、波林、尤拉莉,到一个见不到这个城市或是让她想起菲利普的人的地方去。所以艾伦当然也不会爱杰拉尔德,但是却感激他。

不过,艾伦心中早已没有光辉了,只给后来娶她的这位罗圈腿爱尔兰人留下了一个温驯的躯壳。她还是她,但她已不是她,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样,“a kiss is not a kiss”(译成中文是“吻不再是吻”,不是《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曲,是贝特·希金斯在看完电影后有感而作。1942年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插曲——编者注)。她离开了她富丽、优雅的房子,来到北佐治亚这个草莽未除、民情粗犷的地区,从她来的当天,便担负起一个农场女主人的职责,料理家务,管好全家上百个黑人白人。把她本来会奉献给教会的那份悲痛和无私,全部用来服务儿女和家庭以及带她离开萨凡纳的男人,做了一个节俭而温厚的主妇,一个贤妻良母。

爱一个人太累,失去心爱的人又太痛苦,倒是这样一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平淡如水,没有大喜,亦没有大悲。所以艾伦极力地想把她的女儿们教育成为大家闺秀,遵循父母的意愿,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绅士,一辈子过着平淡富足的生活,没有海誓山盟的爱情,也没有痛彻心扉的领悟。可总有些事,一旦发生,就留下印迹;总有个人,一旦来过,就无法忘记。她小心的掩饰,刻意的回避,让那些往事像是地窖里封存的美酒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窖越浓,终于,在她弥留之际爆发了,一遍一遍大喊着:“菲利普!菲利普!”不是她服务了十几年的丈夫,甚至不是她的孩子,她最想做的还是当初在萨凡纳的那个小女孩。

吸引·宽容·责任

郭少敏

前一段时间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正好就“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个主题谈谈阅读体会。这本书记述了杨绛、钱钟书、包括他们女儿钱瑗的人生经历,内容简单,文字平实。虽是平铺直叙的形式,但是处处体现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感情生活,那种真情流露令人动容。看到了他们对女儿的深爱,体会到女儿生命走到尽头他们心灵的痛彻,真是很感动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对爱情、婚姻、家庭这三个主题有了三个对应,那就是吸引、宽容、责任。

首先谈谈爱情吧。我理解的爱情应该是“吸引”,我觉得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有几个必要因素,一是人生观、价值观必须要接近,这是幸福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思想基础以及他们处理问题的态度。这也决定了能不能互相吸引,将来能不能走在一起。钱钟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是绝乎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我觉得这一点诠释了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对于我们如何理解爱情都有新的启迪。我理解的爱情观就是相互吸引,同时各自独立。这一点用这样一句话可以概括,两个人,尤其在共同生活中,要站成像两棵树一样,根系是在一起的,但是同时又各自独立,站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相互欣赏,相互扶持,却留有余地,留有呼吸的空间,这是我所理解的爱情。

我理解的婚姻是“宽容”。杨绛先生就有这样一句话:“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酸的钱家做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儿也没有下嫁的感觉。”因为她嫁到钱家之后,旧式的家庭,还要行叩拜之礼,她就提到了:“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有多大区别。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就不要结婚。”这一点确实对我很触动,尤其是对现在的年轻人更有一些启示。结婚之后,就是两个人从不同的环境,走到一个共同的家庭当中。肯定要面对许多生活的琐碎和观念的差异,但是面对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两个人冷静沟通,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婚姻生活中两个人真正要处理的事情。

我理解的家庭呢,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责任”。钱钟书的《围城》面世前曾征求杨绛的意见,她大为支持。为了节省开支,辞退了女佣,自己包揽了家务活,虽然辛劳,她却从未抱怨。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写了整整两年。在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催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相濡以沫的真情是对于责任的◎杨绛晚年最好诠释。每个家庭,在生活过程中都会有摩擦,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我们要正确面对的。我觉得女性,要具有让自己和让家庭幸福的能力。在家庭生活中,要学会彼此宽容,相互体谅,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我想用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的一段话结束,和大家分享,也用于勉励我自己:“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得到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爱情的背后

禄君莉

爱情像把扇子,旧了没关系,撕破就不好,如果一把崭新的纸扇,撕了一条缝,虽粘补后照样扇得出凉风,可是那条补痕看了并不舒服,宁可丢了不去用。世人又常说破镜重圆,但它照出人来总是合不拢。

——林海音

这是林海音《爱情像把扇子》里的一段话。

现代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中往往难以两全,一味柔顺的贤妻或刚毅的女强人,都可能让婚姻关系出现罅隙,引起第三者介入。《爱情像把扇子》中温婉的女画家蕙君,嫁给医生,她很体贴丈夫,给予他许多精神支柱。女人始终认为“一个女人嫁了人,他的事业就等于她的事业”。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丈夫外遇的对象竟是事业帮手赵护士,最后蕙君让出自己的位置,成全了介入婚姻的第三者,小说也以悲剧结束。

于是,我想,爱的背后是什么?应该是恨吧?爱到山穷水尽,心已死,化为尘土归为石,往日的爱便一步步凿成千片万片的恨,恨无尽。有时也想,人不可能活在感情的真空里,像一粒被放在太空的种子,没有空气、阳光、水和食物,而继续开花。电视剧里男女分手含恨的对白——

你不会幸福的。

是吗?不如你等着瞧瞧。

前者咬牙切齿地诅咒,像希腊神话中的卡桑德拉。后者面目狰狞地回击,不见一丝丝情分。

但我更希望,爱的背后是珍藏,哪怕一辈子不去触动。

有一天,缘尽了,高贵而大度地对对方说——

我祝你幸福。

然后,珍藏这份曾经的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