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宁海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8:07:13

点击下载

作者:宁海县广播电视台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南闯北宁海人

走南闯北宁海人试读: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要求,省市党委和政府对在外创业的“浙商”人士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浙江省和宁波市还分别召开了世界“浙商”大会和“宁波帮”大会。让更多的“浙商”人士返乡创业,积极支持、参与家乡的建设发展,成为当前全省上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

从2010年以来,宁海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县新闻中心、县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先后组团“走出去”赴珠三角地区的广东、香港,环渤海湾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西部地区的四川、新疆、甘肃,长三角地区的安徽、江苏、上海,以及中原地区的陕西、河南、山西等14个省市(地区),开展“闯天下·爱家乡——天南地北宁海人”专题采访活动,重点宣传报道在外宁海籍企业家的创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先进典型,弘扬他们不畏艰难、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通过宣传在外宁海籍人士的创业感人事迹和爱乡爱家情怀,传达家乡人民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鼓励更多的在外宁海籍企业家返乡创业发展,使他们与家乡进行更好更广泛的良性互动,促进“宁海人经济”向“宁海经济”的发展转变。

在每次采访结束后,宁海县新闻中心和县广播电视台都运用优势版面和重点时段,同时集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如对珠三角地区的采访,两家媒体都连续推出12篇专题报道,对京津冀地区的采访推出13篇,对新疆和田的采访推出了近10篇,对长三角地区的采访也陆续推出了20余篇,及对中原和甘肃等地的采访也都推出了近10篇。截止到目前,整个采访活动已推出系列专题报道80余篇。这些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专题报道,无论从时间、空间跨度,还是从报道篇幅、数量来说,在宁海县的新闻宣传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宣传与招商互动,近几年来全县共引进产业回归项目50余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在外宁海籍人士回乡创业和兴办公益事业的热情还在不断高涨,一大批项目正在洽谈协商之中。

本书是前三年来采访报道的集锦,我们的目的是不仅要把在外宁海籍成功人士的创业精彩故事告诉大家,更重要的是把他们的各种先进理念、创新意识、发展思路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宁海各界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进一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由此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更加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第一篇 珠三角凭借好风可扬帆——记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童亚明

三月的江南,正草长莺飞,而南国的深圳却处处流溢着夏日的风情。近日,记者一行前往深圳市盐田区采访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童亚明。

童亚明,地道的宁海前童人,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前童,一提到亚明、亚辉兄弟,很多人都会说起兄弟俩从小苦读成才,立志立业,“一门两博士”这样一段佳话,作为教育子弟的范例。故乡是他人生的起点

在盐田港海港大厦公司总部见到童亚明时,第一印象是,儒雅蕴藉,透出江南学人的书卷气,又不乏天命之年的那种稳健与自信。

虽然离别家乡多年,但家乡的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农家的麦食、十四夜精致的鼓亭抬阁,却是游子心底永久萦绕的故土情结。家乡淳朴厚道的民风、耕读传家的祖训总让他受益良多。从小颖悟,加之好学勤勉,在学业上童亚明颇得师长们的好评,20世纪70年代他从原岔路中学高中毕业。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在乡村也可称得上“秀才”,似乎比现在的大学生还稀奇。但学无止境,惟勤者知之。通过自身的一番努力,童亚明顺利考取了浙江农业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这在当时的乡村可谓凤毛麟角。说到此,童亚明依然感谢当年家乡的教育,给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起点。人生信条:孜孜以求

1984年他继续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求学期间,他学习与实践并重,结合自己所学,展开一系列地域经济方面的调查,自己独立或与人合作,写出了《浙江省萧山县山一村农业结构现状及生态农业建设对策》、《我国不发达地区经济分析及开发模式比较研究》等一系列颇有价值的专业论文。

硕士毕业后,童亚明凭着自己的才干,进入国务院贫困地区开发办公室工作,成为当时受人羡慕的留京一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有了一展所学之长的平台,又不乏体面的工作,对他来说一切似乎都志得意满。其间,他与人合作的专题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阶段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还在《开发研究》期刊上发表,引人注目。但作为学人,对知识的渴望,永远是激励童亚明人生奋斗的信条。

知识的大门,总是为渴求它的人敞开。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他终于踏出国门,来到日本京都大学进一步深造。京都大学是日本最有名的几所大学之一,尤其在经济研究领域享有盛誉。进入这样一所大学学习,童亚明体会到人生的另一种幸福。他如鱼得水,孜孜以求。他以自己一贯的好学与勤奋,加上良师的教诲,在所学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很多研究成果得到导师和同行的认可和赞赏。在日本他边学习边工作,一待就是9年,担任过日本商船三井公司的课长代理、日中民间海运协会会长秘书等职。1998年,童亚明还作为以樱内义雄为团长的第26次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在北京受到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接见。☉ 童亚明在盐田港接受家乡记者采访。扬帆大鹏湾

2000年,童亚明学成归来,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他来到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他进入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开始发挥所学之长,一展身手。创业与求学,两者其实相辅相成,只有善于处理的人,才能相得益彰。和求学一样,创业也是没有止境的。2004年通过面向全球的招考,童亚明一考胜出,担任起深圳市巴士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他兢兢业业,公司的经营风生水起。通过产权多元化、引进外资,成为商务部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公交企业。2008年,他再次凭借实力,过关斩将,通过全国招聘,成为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09年,他开始担任集团总经理。海外求学的经历和多年的相关工作历练,使他对自己从事的领域举重若轻,不断开创出新的工作局面。

采访中,童亚明还陪同大家实地参观了盐田港港区。一说到盐田港,童亚明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起它的发展历程。1985年,深圳市东鹏实业有限公司(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以80万元开办费起家,领全国之先擎起企业建港的大旗,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最佳的模式,实现了最快的发展。在20多年时间里,盐田港集团开港口合资之先河,将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南海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当今集港口建设投资、综合物流及港口配套服务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2007年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千万标箱大关,是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单体集装箱港口世界第一,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祝福家乡和父老

当记者提到家乡正在加紧宁海环三门湾区域开发建设时,童亚明表示,自己对三门湾的了解并不多,但三门湾的开发符合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随着近年来宁海县域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这将是一个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战略大平台,机遇难得,前途广阔。目前,港口行业竞争激烈,新建港口一定要把握好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此祝福家乡,祝福父老乡亲。(记者 林海源 2010年4月9日)站在应用技术的最前沿——访深圳力合孵化器有限公司总裁王仕华身兼多职

他的身份有些复杂,他是深圳力合孵化器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又兼任力合防伪技术有限公司、力合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力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等十多个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他还是深圳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常务副主任和多个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多个社会职务,他是珠三角宁海同乡会的副会长和秘书长,又是清华校友会在珠三角的联络处执行主任。他叫王仕华,从未教过书,但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他“王老师”。

王老师的办公室在深圳清华研究院大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所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参观清华研究院后曾这样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汇报:“中国要是有一百个这样的研究院,中国的自主创新就有希望了。”当年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投入8000万建立深圳清华研究院,现在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300亿。这样一个不大的研究院,光博士后就有50个,是目前全国最好的应用技术研究院。“孵化”高科技公司的公司

王老师任常务副主任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就是研究院里一个从事高技术成果的扩散、转化与产业化的最重要的机构和平台,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尽可能地缩短高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转变成生产力的时间,为社会应用。有不明白的人看到他“孵化器有限公司总裁”的名片时,以为他是从事养鸡养鸭的专业户,殊不知,他“孵化”的既不是鸡,也不是鸭,而是一个个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公司。用王老师自己的话说,他的深圳力合孵化器有限公司就是“孵化”高科技公司的公司。据他自己介绍,仅去年就“孵化”成立了8家公司。

当记者翻看印有他名字和各种各样身份的一大叠名片时,不禁感到惊讶,这么多的公司,这么多的职务,一个人怎么可能忙得过来?然而,与王老师一席话谈下来,这样的疑虑自然就消除了。他的语速很快,思维跳跃性很强,脑子异常好使,能同时与多人谈话而思路清晰。他自己说这是早年在省政府办公厅做秘书时练出来的本领,同样也得益于他早年的勤奋学习,和平时始终坚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生几次“变轨”

王仕华是力洋前横人,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在1974年被县里推荐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无线电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杭州,进入气象局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和秘书,1980年被推荐进入浙江省省政府办公厅任省政府常务会议秘书,是当时有名的被称为宁海在省厅的“四大秘书”之一。1983年机构改革,年仅28岁的他成为省政府最年轻的处长。人生如果可以假设,如果不发生“变轨”,那么按他的发展轨迹,完全可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

然而,这种“变轨”是他自己的选择。1990年,在省厅待了整十年之久的他,出于“想自己搞一点实在的东西”的想法,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进入浙江省驻深圳办事处。几年后又“换个环境”,进入当年就学的母校清华大学在深圳成立的研究院,在他自己看来,这回算是真正“下海”了。

在研究院,一晃就是十来个年头。十年里,他不断地创业,不断地“孵化”一批批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地带队做调研、写报告,为几十家政府机构提供研究咨询,不断为实验室的专利能否开发成产品进行技术评估,不断地把技术转变为服务,为当地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凡是研究院里涉及技术转移和“孵化”的领域,他几乎都参与,并牵头组织了深圳与台湾科技产业合作的研究,帮助搭建两岸合作的科技平台。另外,与很多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建立技术转移平台,为萧山、无锡、镇江等地做了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和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

王老师组织孵化的动态冰浆蓄冷技术、发电机组冷却技术和发票防伪技术等都是最高端的应用技术,有的已经开始投入应用,有的已经将技术设备转移到国外,与国外达成合作意向,这些高端技术一旦被社会广泛应用,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市场是惊人的。

王老师笑言,他是“只求耕耘,不求收获”的人。这个收获,如果纯粹从个人财产的角度而言,确实并不是很多,但如果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他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就绝不是几个数字可以衡量。其收也丰,其获也大矣。殷殷桑梓情“离开家乡30多年了,中间也陆陆续续地回过几次家,但家乡哺育了我成长,给了我最好的成长条件,所以在外地工作也经常会想念家乡。现在也想为家乡做点贡献,把宁海在外地的老乡团结起来,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情,为此我也感到很高兴。”

作为珠三角宁海同乡会的副会长和秘书长,很多在这里打拼的宁海籍企业家都受惠于他的帮助,他也乐意帮助他们,指导他们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企业转型升级,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对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身在远方的他时刻关注:“宁海搞园区,应该具有国际水平”,“宁海作为全国模具之乡,要走高端,有制造、有研发、有孵化,还要有一流的设计、加工中心”;对于宁海在珠三角的企业家们将来可能回家乡二次创业,他向县政府积极献言,希望能让他们整体有组织地回,同时带回商务、市场、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2010年3月7日,王仕华陪同宁海县长褚银良走访珠三角宁海籍企业。

对于创业有成的企业家,他说:“适当的时候,我会组织他们回家乡,带着他们的心意。是家乡哺育了他们,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反哺。我们的根在家乡宁海。”王仕华老师的一言一语间,无不浸透着殷殷桑梓之情。(记者 王海明 2010年4月13日)执着前行 永求超越——记粤林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永超“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采访粤林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永超的过程中,记者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冰心的这首小诗。确实,不了解田永超的人只是看到他当下的成功,看到他现在每年五六个亿的产值,惊羡于他现时的“明艳”,而了解他创业历程的人都知道,在创业的过程中,他曾走过一条何等艰辛的路。

这又是一条颇具传奇色彩的路!学徒:艰辛岁月

田永超出生于宁海越溪东白岌村,1989年从七市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那个时候,和很多农村父母的想法一样,读了一点书,认得几个字,不再做“睁眼瞎”就好了,对于“学而优则仕”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农民的想法和土地一样朴实,不求飞黄腾达,不求荣华富贵,但求踏实地种好庄稼,过好日子。如果家里有几个儿子,让大的顶父亲的“脚”做农业,其他的读到哪儿算哪儿,不行就去学门手艺。田永超的弟弟就被父亲送去舅舅那里学模具。作为长子的田永超,父亲为他做的人生规划就是接过自己“手中的枪”。家里有一片橘林,有几亩田地,闲时还可以下小海,每天赚个百八十不成问题。田永超很聪明,学什么都快,跟父亲下小海,没多长时间捉的鱼虾就比父亲的还多。

然而,对于田永超而言,尽管只有初中毕业,但是他的心却不小。他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抬头看天低头种地的庄稼汉。看到村里很多和他一样初中毕业的人都纷纷外出学手艺去了,他的心也按捺不住了,他跟母亲说,自己也想去学点东西,但却遭到父亲的激烈反对。父亲的反对不无道理,自己年纪大了,谁接自己的活?那时,把田地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庄稼人是断难接受有朝一日田地抛荒的事实的。怎么办?结果田永超自己做了父亲三四个月的思想工作,父亲终于勉强答应了他。经过与舅舅联系,他来到宁海檀树头舅舅已出师的徒弟处学刻模具。学了半年光景,因为只有一台机床,且技术含量不高,与舅舅商量后就前往陕西宝鸡的秦川机床厂(兵工厂),田永超的表哥在其中的一个塑胶分厂包有一个模房,在那里田永超学了两年半的模具活,包吃包住,但是月工资只有10元,每年过年回家还要家里寄盘缠。

这是一段艰苦的学徒经历,一个不到二十岁还在长身体的南方小伙子跑到大西北,既要忍受冬天零下十多度的寒冷煎熬,每天还要加班到深夜,饮食又是与南方截然不同的辣味为主,对他而言,都是很难适应的。回忆起这段经历,田永超至今仍感慨不已:“确实是艰苦的。”但正是这段经历给了他一次重要的人生磨砺,他像是一块上好的生铁,在大西北的熔炉里经受了第一次淬火。传奇:从搬运工到老板

是蛟龙,总不会安于一潭浅水。1995年,模具技术学有所成的田永超只身来到了经济排名东莞市首位的广东虎门镇。他先是在长城电子厂里做工模师傅,生产键盘,七八个月后又到深圳西乡区帮一个老乡做模具,月工资2000元。这在当时应该是一笔不错的收入,领到工资后田永超马上就把钱寄回老家。这是他出来后赚到的第一笔说得出口的钱,他一是表表自己的孝心,同时也是想告诉父母,让他们放心,自己终于可以自立了。

1996年,他来到东莞市清溪镇。先是进入香港人创办的一个生产吹风机的企业,但企业运作情况不好,员工的工资发不出,很多人在等待观望,田永超在这里看不到发展的希望,于是在待了8个多月工资分文未拿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离开,转入林技电子厂。这是他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选择。

林技电子厂的老板是台湾人,企业以生产电源供应器和电脑机箱为主,技术含量高,企业规模大,效益好。因为企业不招模具工,田永超就以搬运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在做搬运工的几个月里,他一边做工,一边摸清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时电子厂的塑胶模具业务是外包的,成本高不说,有时模具坏了还要拿回台湾去修,对企业的发展很不利。田永超主动找公司的林副董事长提议,他有这个技术,是否可以在厂里建一个这样的模具房,自己生产塑胶模具。在他的建议下,最后公司购买来设备,建起一个工模车间,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模具房的主管。于是他开始自己招兵买马,车间也逐渐由几人增加到十几人。

由于技术好,聪明好学,加上为人诚恳踏实,塑胶模房在他的管理下很快走上了正轨。别的师傅,像旁边做五金模具的,一到下班时间都走人了,而他常常不计报酬地加班加点,非把没修理好的模具修好不可,有时甚至还熬通宵。这些都被老板看在了眼里,他得到老板深深的赏识和信任,这也为他将来发展事业积累了另一种资本。

到1997年8月,出于想有新的发展,他辞职到外面与妻子邓会英一起开了一家小五金店。殊不知,此时林技电子厂已经离不开他了。田永超出来后,建立起不到一年的模房无人可以接管,不久,林副董事长急急打来电话,一定要请他回去商谈,商谈的最后结果是把整个模房承包给了他。1997年11月他正式承包下模房,“借鸡生蛋”,利用人家的设备和业务创自己的业,他成功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他完成了从一个纯粹的打工者到自主创业的老板的转变。然而,因为刚接手,一开始的两个月他并没有赚到钱,但到了1998年,模房开始盈利,当年产值200多万,利润达50多万。他淘到了第一桶金!腾飞:十年时间年产值增加300倍

有了第一桶金,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消费,而是再投入。因为机床设备还不够先进,他毫不犹豫地用这辛苦淘来的第一桶金悉数购买了一台CMC全自动电脑铣。有了这个设备,就大大缩短了工时,原来需要两个月才能刻出的模具现在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效率就是金钱,到1999年,林技电子厂百分之七十的模具都交与他做,当年完成产值400多万。永远不知“满足”的田永超又拿出赚来的大部分钱购进5台塑料车,开始进行产品加工,做电脑塑料配件。到2000年,田永超的“野心”更大了,他想购买更多的塑料车,但是模房却放置不下了。于是,他萌发了独立出去办厂的想法。说干就干,不久就将厂房搬到了清溪林场工业区,并成立了“振华电子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时的他已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板。林董事长因为信任他,不仅支持他独立出去创业,还向他许诺,以后有业务就首先交给他做。接着,他又开始大量购买设备,并着手成立工程部,进行电脑面板的模子设计。他开始了自己开发技术,生产自己的产品。从给人加工产品到自行研发生产产品,这一改变是根本性的,同时也是他事业腾飞的开始。

他自行研发的产品样式新颖,质量好,深受顾客喜爱,客户纷纷主动找上门来。2001年,产值飞速增加到6000万。此时,林场工业区3000平方米的厂房也已经不能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于是又另租了一个8000平方米的厂房,成立了“健泓电脑设备有限公司”。随着企业的发展,产品市场也不断打开,巴西、美国、韩国、法国、土耳其……国外客户接踵而至,有的甚至专门锁定了他的产品。从1997年开始承包到2003年,他净赚了一个亿。

然而,8000平方米的厂房终究还是不够。田永超此时的“野心”越来越大,要做大做强,打响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有更大的动作,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原先的老板林董事长,一个是美国迈阿密的老板,跟他们商讨合作的意向。2003年年底,三方合资投入一个亿、厂房面积达38000平方米的“粤林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成立,公司由田永超控股,而董事长却是自己原来的老板,他自己则担任总经理。☉ 田永超的创业传奇仍在上演。

此后,企业的发展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厂房逐步扩展到6万多平方米,员工增加到2800人,年产值从2004年的2亿多,到2005年增至3亿多,2006年近4亿,2007—2009每年5—6亿,到现在开始着手准备上市。10年时间,从年产值200万到五六亿,增长了近300倍。他书写了一个创业的传奇。

到2008年,“粤林”已经成为清溪镇民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同年,由广东省政府点名,田永超与省里其他12家企业的老总一道陪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前往印尼、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考察。同年年底,省委书记汪洋到“粤林”视察。转型: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只有不断突破瓶颈,不断寻求自我超越,才可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这样的认识,田永超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研发新产品,不断追求向高端发展,不断寻求从加工产品配件到自己研发生产产品的可能。这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永超——永不停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他是最早将电脑主机机箱的铁外壳用铝取代的人,这不仅减轻了重量,外形也更加美观,利润也更大。这一改变马上使得企业的销售有了一个飞跃。

2008年下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袭来,唯有主动求变才能生存和发展,田永超又开始了转型升级的新路。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2008年11月,他投资2000万成立笔记本电脑研发中心,开始搞笔记本电脑的产品开发。他一边壮大研发队伍,从开始的50人发展到后来的300人,一边将产品线从原来的外观设计配件组装发展到外观设计和自主研发相关内部配件、软件开发等系列工艺流程。公司研发出的一款10.2寸笔记本电脑,首批生产3000台,马上被东莞市电信局买走。

由于“转身”及时,金融风暴下“粤林”的产值不降反升,并被评为广东省和东莞市民营科技企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市专利培育企业。公司近几年获得行业知识产权专利238项,相关专利产品大量销往国内外市场。公司产品现在出口到欧美、中东、南美等地的四五十个国家,并在国内10多个大城市建立了直销点。企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成功:感恩的心

田永超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奋斗,他对事业的孜孜追求。他为了自己研发电脑主机面板,常常夜不成寐,想到了什么好的图案,马上就起来叫人将自己的构思画下来。经他自己设计的面板就达上百种之多。他像一个全身心投入创作的艺术家,时常处于想象和设计的亢奋状态。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但他的成功又不全在于自身的努力和勤奋,还来自于其为人。他的身上有“田”家人的特质——农民儿子的质朴、实诚,也有宁海人的执着和魄力,当初正是因为他的为人,赢得了老板的信任,也为自己赢得了创业的良机。

吃水不忘掘井人,田永超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尽管众多国内外的客户纷纷主动上门订购他的产品,但他还是将主要的业务给了原先的老板,也从不与之争抢客户。因为感恩,他除了邀请原先的老板入股,还以其姓给自己控股的合资公司命名(“粤林”,粤者,广东;林者,恩人之姓);因为感恩,在后来林董事长的企业因故陷入困顿希望合并时,他毅然出手相帮,将之收购,并将其所有员工招至麾下,而让林董事长出任“粤林”的董事长。也因为懂得感恩,无论是原先的老板,还是现在的同事、同行,以及业务上有往来的客户,都愿意与他合作。懂得感恩,让他的事业更加一帆风顺。

因为懂得感恩,他将赚来的部分钱交给父母购置房产,孝敬父母。父亲一直有个愿望,想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船。为了完成父亲多年的夙愿,同时也为支持家乡的航运事业,他投资4000万与人合资为父亲打造了一艘16500吨的货轮,并于前日下水试航。因为懂得感恩,他还准备回家乡建立一个模具研发科技中心,带动宁海模具产业的发展。

2010年是田永超的本命年,他行进在一条“星光大道”上。无论为业,抑或为人,年轻的他已经成为有志于创业的更年轻的后来者的楷模。(记者 王海明 2010年4月14日)善于积跬步 志在行千里——记东莞市元瑞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元兵

迈小步,不停步。从创业初期的一间小店面发展到目前占地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从家庭式管理到实行全面的国际ISO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和服务体系,从模具加工小作坊到颇具规模的塑胶模具注塑产品专业制造商,10多年时间里,张元兵4次搬迁,逐步积累,转型发展,把自己的事业一步一步壮大。

张元兵是力洋镇田交朱村人,1976年11月出生。1994年宁海四中毕业后在桥头胡、力洋学做模具。1996年赴深圳务工,1998年10万元资金起步创业,现为东莞市元瑞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以诚创业 心怀感恩

靠着模具这门手艺,抱着可以来广东闯一闯的单纯想法,1996年,20岁的张元兵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深圳。初到深圳,张元兵进入当地一家模具企业务工,可他没想到,当时该企业的做模方式已是机械化、数据化,而他在宁海学习掌握的却是手工制模。只有从头再学,张元兵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刻苦钻研制模先进工艺,很快就熟悉了业务流程并掌握了这门技术。

1998年年初,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张元兵来到东莞市桥头镇,10万元资金起步创业,做线切割代加工。一间门面、一台机器,一家家庭小作坊宣告成立。张元兵感慨地说,以前没有业务关系网络,运作资金又十分紧张,只有靠自己的双脚去跑业务,在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他基本跑遍了整个桥头镇的企业。当年8月份,张元兵走进当地一家加工电话机的企业,希望对方能给一个代加工合作的机会:“这可以降低你的加工成本,而且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产品做得更精密。”也许感受到了张元兵的诚意,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个建议,把每月2万元左右的业务量交给了他。当然,张元兵没有食言,加工出来的产品完全符合对方的要求,双方愉快地合作了3年多时间。“非常感谢对方能给我这个机会。”张元兵说,这对企业以后的发展非常关键,因为这个机会,他的小作坊真正运作起来。

不懈的努力,至真的诚意,使张元兵慢慢地与一些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业务量也逐月增加。1999年10月,张元兵第一次搬迁,重新租了3间门面,投资30多万元买了一台CNC电脑数控铣床和5台线切割机。当时张元兵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根本没有积蓄,也没有其他融资渠道,这些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亲戚朋友看到我做事诚恳,又比较守信用,都非常乐意帮助我。”张元兵说,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诚实做人,务实做事。当年,他的小作坊代加工业务量已达到40多万元。

随着业务关系的固定,张元兵觉得企业要发展,不能一直停留在简单的线切割代加工上,应该试着把整套模具做出来,而一些客户也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2000年8月,张元兵第二次搬迁,租了200平方米简易厂房,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到添置设备和购买原材料上,CNC、线切割机、铣床、磨床、火花机,模具厂的设备不断完善。也就在这一年,张元兵和女友喜结连理。爱人是高中同学,茶院人,会计专业毕业,当张元兵决定自己创业时,她毅然跟随张元兵前往东莞。“无怨无悔跟我一起打拼,吃了很多苦。觉得对老婆愧疚。”张元兵提及爱人,原本爽朗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起来。☉ 展望企业发展,张元兵踌躇满志。转型发展 破茧成蝶

企业的稳步发展,正逐渐改变张元兵的理念。2002年年底,张元兵决定脱离家庭式办厂方式,正式成立东莞市元瑞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这是他第三次搬迁,厂房的面积扩大至800多平方米。也就在那段时间,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向管理方面转变,于是参考外商企业制定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不同的部门,合理细致设置分工,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开始向管理效益型企业迈进。

管理模式的转变让企业呈现新的气象,增添设备,招募员工,扩大生产,很快,原有的厂房显得十分拥挤。2004年10月,张元兵第四次搬迁,在东莞市桥头镇迳联村工业区租用了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也就是目前企业的所在地。“元瑞”的发展没有停步,2007年,公司投资100多万元,配备10万级塑胶产品丝印、移印、喷油无尘车间等系列后加工配套服务,给客户提供从做模具到注塑再到后加工的一条龙服务。

特别是经过2007—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洗礼,让张元兵深刻体会到企业必须要升级,才能迈步走向更远。“加工始终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没有自主权,利润相对比较低。”张元兵说,2008年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后,积极寻找多元化企业发展模式,2009年3月成立香港元浩国际实业公司,对外承接外贸业务,并利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网上找订单。外销、内销、代加工“三条腿走路”,让企业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了,目前年产值已达3000多万元。

破茧成蝶是痛苦的蜕变。张元兵曾这样调侃企业转型的过程:好比室内装修,人生活在这间房子里,还要持续地去改变完善。不断前行 志在千里

转型升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所在。其实“元瑞”一直都在转变、完善、提高。

张元兵告诉记者,“元瑞”能不能进一步壮大发展,这两年非常关键。不管是劳工成本的提高,还是竞争方面导致产品利润的降低,都无时无刻不在增加企业的生存压力。企业今后发展面临的风险会更大,机遇与挑战并存,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更新管理、服务、设备。从长远的发展方向来看,张元兵最终希望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自主权。

元:始,开端也。瑞:寓意吉祥。“元瑞”,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纵然多歧路,势必直挂云帆济沧海!(记者 邱剑刚 2010年4月20日)养猪“大姐大”——记惠州市博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彩琴

在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珠三角地区,遍地园区,厂房林立,时时向人们展示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经济繁荣景象。然而,就在这里偏偏出了一位靠养猪写就创富传奇的“大姐大”。

这位“大姐大”,就是广东省惠州市博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彩琴。说起娄彩琴,她就是我们宁海老乡,老家在跃龙街道的木勺丘自然村。如今,她公司名下的养猪场,存栏量达3万多头,年创产值3亿多元,早已名声在外。从“铁饭碗”到个体户

在惠州市长宁镇娄彩琴的养猪场,甫一见面,她给人的印象是,诚恳爽朗,并无“腕级”人物的派头。一开始,我们的话题并没有从“猪”谈起,她说,原本她从事的是与“养猪”完全不同的行当。

初中毕业后,娄彩琴于1984年进入当时的宁海服装总厂,成为一名响当当的工人,做起了“城里人”,这在当时着实羡煞一帮同龄的姐妹。那一年,她正好18岁。

20世纪80年代,个体经商之风初兴。娄彩琴说服了家人,带上一部缝纫机和微薄的积蓄,只身来到广西南宁,在那里她重操旧业。幸好自己的手艺不错,所以一年到头生意不断。在有了原始积累后,娄彩琴开始扩大经营,搞起了制服加工,还兼做服装批发生意,转眼到1995年,娄彩琴已在南宁站住了脚,并小有发展。

其间,她的人生也有了精彩的收获。1992年,中越边境边贸生意开始红火,头脑活络的她在广西凭祥也做起了边贸。晴雨伞、热得快,只要用得上的日用品,什么来钱就做什么。就在边贸生意一帆风顺时,她认识了她的先生张博龙,两人相识,相恋,到结为伉俪,一段传奇故事从此有了开端。“猪”给了她一次转机

张博龙是广西玉林人,在广西,很多地方养猪业颇为兴盛。2000年,张博龙的一位做贩猪生意的同学,有一天急匆匆找上门来,说是有一笔好买卖,就是从广西向广东贩卖猪苗,这行当现款交易,一进一出,来钱快。但目前自己手头缺一笔资金,问他们夫妇是否有意合伙。既然是先生的同学,娄彩琴和先生只是抱着帮人一把的想法,并没有想赚钱的事。

有了足够的资金,合伙做贩卖猪苗的生意顺风顺水。3个月下来,大家的收入颇为可观。也许是出于对生意的一种天生的敏感,娄彩琴似乎嗅到了“猪”身上蕴含的无限商机。珠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就拿东莞市来说,20世纪90年代,东莞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各地企业家和无数的打工者来创业、打工。结果短短十几年间,人口由100多万暴增到1000多万。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蕴含着的对猪肉市场的需求同样也是巨大的。

2001年,娄彩琴和先生放下原来的生意,决定办养猪场。她说,这倒不是她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和先生深思熟虑后的抉择。他们两人在生意上,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事好好商量。“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养猪场的地点选在东莞市石排镇。当时,东莞市的养猪业十分红火,是珠三角赫赫有名的养猪大市。夫妇俩花了2万元钱租下一片场地,投入30万元资金,同时开养2000多头仔猪。

万事开头难。从来没有养过猪的娄彩琴和先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从猪舍消毒、饲料配制,一直到疫病防治,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两人翻遍资料,到处找人请教咨询,还跑到别人的养猪场观摩,许多个夜晚两人都是彻夜难眠。甚至有一次,为了补充仔猪的数量,夫妇俩一咬牙,用仅有的一辆轿车,换回了300头仔猪。猪在一天天地长肥,他们却明显地瘦了一圈。

也许,老天垂爱有心志的人。3个多月时间在无数的辛劳中过去了,夫妇俩的第一批猪居然养得十分成功,2600多头成品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他们带来了10多万元的利润。

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广东养猪业有不成文的行规:现款交易。收猪的客户往往是拿着成捆的现款,上门到养猪场来收猪,可娄彩琴的猪已经断档,有钱可赚,却无猪可卖。面对这样的尴尬,怎么办?“猪”带给她创意的灵感

好在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只要想办法的人有足够的创意。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筹划生态型养猪场的进一步发展,娄彩琴从容自信。

传统的养猪模式一般不外乎从仔猪开养,或者引进母猪,自己培育猪仔,自育自养,但这些途径面临的问题是,周期长,资金周转慢,而且猪一旦发生疫情,风险就增大。一头仔猪从开养到出栏,一般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以这样的速度发展,稳定、及时、迅速地供货将面临很大的考验。

这时,一个颇有创意的想法开始在娄彩琴的脑子里酝酿,是否可以不养仔猪,而直接从大猪开始养,就养一个月,通过有效增肥,在一个月时间内提高猪的体重,然后赚取其中的“差价”?

这个点子很快得到先生的认同,两人一拍即合。从此,娄彩琴的养猪场开始养殖个体体重100—125公斤的大猪。通过养殖大猪,效益很快就出来了,养殖的周期只需1个月,比原来明显缩短;资金流动增快;肉猪的供应更加稳定、及时;而且,大猪的防疫成本大大降低,风险率也随之降低。可谓一本万利。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娄彩琴说,养大猪可能也是出于偶然,但偶然中也有某种必然。穷则思变,对于养猪业,这或许也是一种转型发展。移“师”惠州 再创辉煌

2005年,随着东莞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当地养猪业造成的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十分突出。就在当年,娄彩琴、张博龙夫妇在惠州市长宁镇以年租金50万元租下1300亩土地,办起了现在的养猪场,而且合同一订就是30年。开始走上大规模综合型、生态型养猪之路。

现在娄彩琴的养猪场,猪舍面积5万多平方米,猪存栏量达到3万多头,年产值超过3亿元。养猪场的员工都是大、中专毕业的专业人员;养殖过程中的每道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所产肉猪主要销往东莞、深圳等地。猪场还配备了20多辆大型运输车,一车一次可以起运200头猪。同时养猪场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养鱼、养禽、花木、沼气发电等辅助产业,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目前,企业已成为博罗县养猪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东莞市生猪储备基地、广东省300家重点猪场。2009年已开始向广东省有关部门报批“省养猪行业龙头企业”。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娄彩琴信心满满。她说,2011年她要进一步扩大猪场规模,争取达到6万头存栏量,年产成品猪40—45万头,把产值进一步提高。说到家乡宁海,她说,故乡很远,故乡也很近。离开家乡很多年,想念父老乡亲啊。如果有空,肯定会回来看看,也非常愿意帮助家乡人民致富,毕竟离家容易离乡难啊。(记者 林海源 2010年4月23日)挑战自我 成就精彩人生——记深圳市龙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尤思文

为了挑战自我,他毅然放弃安稳的工作,前往深圳打拼,从最普通的仓库管理员做起,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最终成为深圳当地大型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叫尤思文,老家在宁海跃龙街道,现在是拥有1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深圳市龙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1989年年底,22岁的尤思文从部队转业后,进入宁海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工作。在当时,这是大家都很羡慕的一个职业,可偏偏喜欢挑战的尤思文不安分,觉得安逸、平稳的工作不是他想要的,在银行工作不到5年,他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解的决定:辞职,到深圳闯一闯。“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机会比较大,具有挑战性。”尤思文说,当时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年轻气盛的他敢想敢做,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走的路。一个仓管员的“三级跳跃”

1994年年初,尤思文来到了深圳宝安区,可他自己也没想到,第一份工作居然是仓库管理员。这家企业是深圳市龙泉集团的前身——龙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小型加工厂。“做仓管收入待遇比不上银行,刚开始也有点失落感,但是我从银行出来就是想挑战自己。”尤思文坚定地说,任何岗位都需要自己去尝试,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调整好心态的他很快进入了仓管的角色,当时企业的仓库管理很混乱,好学的尤思文查阅资料,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建章立制,账目明细、仓库管理制度等先后建立,仓库管理从此走上正轨。

仓管制度的规范化让尤思文在这家企业脱颖而出,企业后勤部的主管非常钦佩他的能力,主动向总经理要求:让尤思文做主管这个职务吧,他比我更适合。从仓管员到后勤部主管,他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而从主管到副厂长,尤思文也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深圳吸引人的地方,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的能力发挥出来,机会就会降临。”尤思文告诉记者,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选择的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挑战自己,证明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主动接受管理新思路

1995年,尤思文接到公司总部的邀请,让他去负责宝安龙华地区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对于当过仓管、做过主管和生产副厂长的尤思文来说,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从征地到项目定位,再到整体包装,最终到销售,全部都由尤思文的团队负责。能力不足、经验不够,他便经常带着团队跑到大型房地产开发商那里学习取经。在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策划团队学习沟通的同时,尤思文自己也在思考。那个时候开始,尤思文主动要求参加各种管理方面的高端论坛和培训课程,接受管理上的新思路。有一次,深圳市组织开展大型企业的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培训,尤思文并不在名单内,但他出资2000元自费参加了这个仅有2天的培训,国内外服务行业领域专家的那次讲课让尤思文受益匪浅。

再培训、再教育,尤思文的思路豁然开朗。一套独特的营销思路在他的脑海中慢慢形成,这就是定位的逆反法——先了解客户,再做好自己。在项目开发前,认真细致地做好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好项目的定位,再开始实施方案的策划和项目开工建设。“从地产销售,到酒店服务,很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我们的这个做法是正确的。通过定位的逆反法做出来的项目,往往超出预期。”尤思文自信地说。尤思文的自信来源于实实在在的业绩,他负责参与的龙泉花园、银泉花园等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成为龙华周边地区的地产标杆,其中,银泉花园为龙华地区第一个小高层项目,这一高尚住宅花园小区的建成,使龙泉公司也一跃成为龙华房地产产业中的佼佼者。

2003年,飞速发展的龙泉公司正式注册成为一家集团公司,见证并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尤思文一跃成为龙泉集团的副总裁。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一个员工从学校毕业进到企业,不单单是要给予他一定的经济待遇,更要负责对他的锻炼培养,把他造就成能为企业服务的可用之才,这个非常关键。”尤思文告诉记者,他从最普通的仓管员成长为一名高层管理人员,这不仅仅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企业提供一个让你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担任龙泉集团副总裁后,尤思文非常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员工不断地更新知识,开拓技能,让优秀的员工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担任更高级别的职务。同时,尤思文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用人机制,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在尤思文的积极努力下,公司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公司出资1000万元建造了2幢住宿楼,作为一种企业福利,一些优秀管理人员只需拿出当地房价的三分之一,便在深圳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公司还与当地学校衔接沟通,解决了大部分员工子女就近上学的难题。☉ 在服务领域,尤思文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思路。“企业在发展,员工也在成长。当觉得心有归宿的时候,他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尽力。”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尤思文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一起创业发展的员工,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前途。在尤思文的重视和培养下,公司很多曾担任物业保安、酒店服务员的一线员工,现在有的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精英,有的成为项目开发的负责人。

当谈到在外创业的宁海老乡时,作为珠三角宁海同乡会副会长的尤思文深有感触,很多宁海老乡来深圳、东莞等地,都是从最普通的务工者做起,学到知识、掌握技术之后,慢慢走自己的路,他们的经验是最大的财富。“一部分在外老乡有回宁海老家创业的打算,建议政府能搭建一个返乡创业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回老家为宁海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力。”尤思文最后这样希望。(记者 邱剑刚 2010年4月27日)谋定而后动 知道而有为——记深圳市精艺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道定

不怕失败,只怕不做。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改革的“大胆试、大胆闯”,从农村到城市,各地纷纷出现“个体户”创业风潮。

如今人到中年的徐道定,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创业的。1993年他来到深圳,一脚迈进模具加工行业,一干就是17年。现在,他已是深圳市精艺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所处行业备受瞩目。艰辛岁月

徐道定的老家在长街的岳井,家里兄弟姐妹很多,生活非常艰辛。到了徐道定上学时,上面的哥哥、姐姐能赚钱补贴家用了,排行最小的他如愿以偿,走进了学校。从小他就非常勤快,经常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父母、哥哥姐姐都为一家人的生计奔忙,徐道定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年,同村的伙伴们有的辍学就地打工,有的出外务工,看到他们都能为家里赚钱了,徐道定也只得“暂别”学业。就这样,他拜师学艺,跟着同村一个搞建筑的师傅学手艺,从此跟着师父东奔西跑,风餐露宿。经过三年的艰辛和锤炼,徐道定终于可以自立了。一出道,他就颇显魄力,开始自己独立承包建筑项目,建民居,修道路。很多人纷纷赞叹:徐道定的工程比他师父做得还好。

也许,命运注定他就有一种不安分。二十几岁了,他还没有离开过家乡,没有离开过父母。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可是他却隐隐知道广东,知道深圳,因为那里是改革开放后让世人瞩目的地方。谋定后动

1993年3月,徐道定和几个伙伴几经商榷,一起背负行囊南下,辗转来到广东深圳打工。初来深圳,住在拥挤不堪的农民房里,一日三餐都是酱豆腐、榨菜。干了一天的活,真的很累,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可是,到了晚上经常会有联防队来查暂住证。他说,那个时候真的很苦,办暂住证的钱都没有。

从工人、技工、工程师、主管再到自己创业,这中间不知有多少辛酸和艰辛的故事。但对他而言,每一次的磨砺,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不会放弃勤劳、努力、执着的精神。

刚开始他是从机械加工发端的。徐道定回忆说,那时候自己胆子很大,花很高的利息借了1万元钱,用7500元买了一台手工雕刻机,召集几个工人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记得有一次,给宝安区沙井的一个厂家送货,徐道定精打细算,来回的路费五元钱就够了。可是车走到半路说要转车,就把他扔下,再搭别的车已经是囊中空空。他站在路旁,抬头望着天上的乌云压下来,顷刻间,雷声轰鸣,倾盆大雨打在他的脸上、身上。背着沉重的零件袋,他慢慢走到一个屋檐下,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从他的脸上滑落下来……

从徐道定颇有些凝重的表情中,似乎让人体会到那些不堪回首的辛酸。“当初也没有想到有今天,几个浙江老乡一直阻拦我不要做激光行业,说风险太大。很简单,我只相信自己,朝着一个方向,坚持做,一直往前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回头的路。”徐道定回忆当初的抉择,若有所思却深有感触,“刚刚起步的日子,除了难还是难。场地不足、资金短缺、技术滞后、留不住人才,面对一大堆的问题,我束手无策。夜深人静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公司的事情,真是到了夜不能寐的境况。”为了生存,他开始跑市场,开始给一些小的厂家做一些配套件,卖给人家。一点点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地客户增多了,工厂有了一些起色。“我常常想起跟着我一起干的老员工,是他们给予我莫大的支持,虽然困难,但我们都没有丝毫气馁。加班是经常的事,有时候工期紧,碰到技术问题,改图纸,数据分析,在高温的车间里反复测试,累了就倒在车间的空地上呼呼睡着了。”就是这样,凭着大家的艰苦卓绝,徐道定的厂子总算立足☉ 图为徐道定(左)正在调试激光雕刻机。稍稳,这就是今天精艺激光的前身。知道有为

对于成长,徐道定认为,这是一种付出的过程和思想的积淀。一位业内的知名人士这样评价他:“观念独特,思维清晰,系统逻辑性好;对工作极度的投入、热忱敬业,做人却低调。”

精艺激光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YAG系列激光雕刻机、半导体激光机、光纤激光打标机,CO2激光雕刻机、高功率激光切割机、PROFINE精艺激光专注激光设备。目前,精艺激光主要生产激光切割、激光焊接以及激光雕刻设备。

提供高标准的激光技术与产品服务,是精艺激光一贯的经营理念。基于客户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力求做好每个细节,为客户创造效率,成就百年激光品牌。公司研发的激光雕刻机、打标机系列设备采用非接触式加工、不产生机械挤压或应力,热影响区域小,加工精细。产品为国内多家知名品牌所采用并受到广泛好评。

如今,这位激光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希望有机会帮助更多企业和个人早日明确方向,提升竞争力,并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不管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如何卑微,只要你是个敢对结果负责的人,你已经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谋定而后动,知道而有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一个缜密、科学的计划,又要懂得成功道路上的种种规律,苦其心志,持之以恒,成功或可期待。

当提起家乡宁海时,他说,除了乡情难舍之外,自己也非常想帮助家乡人民致富,特别是老家长街一带,从事机械刻字的群体颇多,如果自己生产的设备能够给他们的致富带来帮助,他会感到莫大的荣幸。(记者 林海源 2010年4月30日)事成于为 业达于恒——记恒达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旭照

据2009年一则消息称,在2008年12月举行的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五届二次会员大会上的数据显示,深圳模具业年产值约占全国的25%。

而在深圳模具业中,恒达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成型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富有经验的企业,客户遍及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地,已成为世界著名公司的供应商。这家公司的“当家人”就是我们宁海老乡——鲍旭照。路在脚下

鲍旭照,40出头,宁海胡陈人,含蓄而谦和,看上去少了几分商人味,却颇带几分书生气。鲍旭照是1991年开始“闯深圳”的。

20世纪80年代,鲍旭照高中毕业,由于几分之差,他落榜了。好在当教师的父亲想得很开通,他鼓励鲍旭照: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啊。

鲍旭照很快振作起来,他跟同村的一位师傅学起了“开模子”。鲍旭照从最基本的工序学起,天天拿钢锯锯铁块,拿锉刀锉零件的毛坯,帮师傅打下手。一整天干下来,“白面书生”的他,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手上的皮都脱了一层。

好在他的那一点所学,还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看图纸,分析数据,他的脑子就比别人好使得多,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居然能“出师”了,这一点连师傅也颇有些讶异,开始对这位小后生刮目相看。

转眼到了1991年,家乡有很多人开始南下广东。在这股浩荡的“打工潮”中,鲍旭照和师兄一起,义无反顾地开始向深圳进发。

到了深圳,鲍旭照很快找到一家模具企业,干起他自己的老本行。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一开始,他就在车间当师傅,所带的徒弟中,有些比他自己还年长。但鲍旭照的本意并不在于此,一个目标一直在他心底里向往:自己当老板。观千剑而后识器

但在深圳,很多人当老板就要从睡地板开始。1992年,鲍旭照开始频繁在各家企业跳槽。他说,并不为了追求高薪,而是为了学到模具行业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居然换了8家公司。

也在同一年,他进入香港志德模具和富士康等知名大公司,辅助生产一些电器件的配套模具,他开始接触到CNC加工中心等一些模具新兴技术,技艺日臻完善。

1995年,他被一家港资企业相中,高薪聘请为该企业的模具主管,开始在业务上独当一面,他在深圳终于立稳了足。这一年开始,就有大量的宁海老乡投奔到他的部门下。

1997年,鲍旭照已是一家台资企业的生产经理,月薪达到近万元。在模具生产以及管理上,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同时,他通过与海尔集团合作,在青岛等地开办模具企业,挖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随着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日益成熟,是否要放弃已有的优越条件,自立门户?鲍旭照面前出现了一个抉择:“从99开始”,还是“由零开始”?☉ 对于企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鲍旭照成竹在胸。由“零”开始

意料之外的事,也常在情理之中。就在同年,鲍旭照辞掉了原来的差事,应聘到香港工作。经过3年的历练,此时的他在模具领域更趋成熟。

2000年,随着众多香港企业向珠三角转移的时机,鲍旭照再度杀回深圳。这次,他瞄准了模具行业的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当时的深圳,慢走丝线切割加工还是凤毛麟角,全市拥有加工设备的只有寥寥几家,很多产品要拿到香港甚至日本加工,而需要此项加工的企业常常出现排队等候的场面。鲍旭照认定,这就是一个潜在的商机。

但要发展一项新兴的加工业务,又谈何容易。当时的慢走丝线切割设备国内尚无厂家生产,日本生产的设备卖价每台在100万元之上,连台湾地区产的也在每台七八十万元间,资金问题显然有些捉襟见肘。但鲍旭照说,关键时刻,自己常常有贵人相助。之前,他就认识一位生产慢走丝设备的台湾厂商,台湾厂商十分信任他,爽快地答应,只要他先付部分设备的定金,余下部分等来年再交。

就这样,有了设备和技术,鲍旭照的企业很快上马开工。到了2003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他已拥有8台慢走丝设备,短短一年半时间就收回生产成本,业务开展得风风光光。但任何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2004年,随着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在深圳等地的饱和,利润空间日益狭窄,来料加工的价格已跌至不足以前的一半。事成于为

企业由原来的顺风顺水,变成了逆水行舟。一场企业的转型变革已在鲍旭照的胸中酝酿。就在同一年,鲍旭照决定,自己的企业必须转型到精密模具生产这一块上来,要有自己的设计、制造、试模、成型等环节,要切入国外模具的多工艺生产模式,要有细化的分工,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再不能依靠简单的加工,否则企业发展永远没有自主权,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而已。

回想起这一场变革,鲍旭照说,事成于为,业达于恒。没有当初的转型,就没有今天企业的发展。

说到家乡的模具行业,鲍旭照至今引以为豪。他说,是家乡人民给了他一技之长,宁海人敢拼敢闯、聪明勤奋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激励他创业的精神源泉。(记者 林海源 2010年5月5日)抱团闯天下 同心谋发展——记广东佛山市宁海家具企业家群体佛山家具的“宁海制造”

宁海到广东佛山开办家具厂的企业家们是一个有些特殊的群体。他们人数不多,却先后创办了50多家企业;他们起点低,但闯劲足,为人热情豪爽;他们做同一个行业,却团结一心,少有竞争;他们每年过年前一道回家,出了年又约好一起出门;他们还自发组织了行业协会。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佛山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那么在这里抱团作战的宁海家具企业家们,同样把家具做出了名气,他们生产的家具成为佛山响亮的“宁海制造”。从一开始的几家,到后来的十几家,再到现在的几十家,在佛山的宁海家具企业家,不到十年时间,就站稳了脚跟,闯出了名头,形成了“气候”。在佛山长达6公里的国际家具城里,宁海家具企业已经是一股很难被忽视的力量。走马四海类转蓬

这些家具企业家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因家庭条件的关系,大多只是中学毕业,先在家务过农,而骨子里的不“安分”,不满足于一辈子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开始怀着梦想出门闯荡,寻找新的出路。他们中的不少人跟师父学过木工,然后或跟着师父,或与人结伴到外地打工,最后尝试着自己创业,开办家具厂。因此,在珠三角有着高学历、走高端技术的创业者相比,他们的起点要低得多,他们无疑更接近“草根”。但也正是因为有着“草根”的特性,他们显得更质朴,更真实,更顽强,更有韧性,而他们的成功也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步圆(步泰)家具有限公司的老总袁春生是宁海大佳何镇外袁村人,他是最早出门开办家具厂的人之一。从1990年最初在石家庄一家家具厂打工,到河南自己办家具厂,然后辗转到湖北、湖南,十多年的奔波后,最终于2003年来到广东佛山。经过6年的发展,公司的业务从只做民用家具,发展到兼做办公用具和对外加工,如今已经是一家拥有4个工厂、500名员工,年产值达七八千万元的企业。

华靓家具有限公司的老总葛德兴是大佳何镇葛家村人,胆识过人,闯劲十足,夫妻两人从1992年开始到河南创办家具厂,然后到安徽,再到湖南常德、长沙,最后于2003年落脚广东佛山。经过十几年的辗转,在落脚佛山后企业才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宁海胡陈人唐太远,身材魁伟,为人豪爽。从1992年在天津打工开始,到后来在上海卖油漆板材和家具配件,从1996年自己开办家具厂,到2003年开始向广东开拓新市场,再于2006年将企业搬到佛山,成立“唐人街家具有限公司”,从最初的向人借款6000元开始创业,到现在的年产值两千多万,企业开始顺着轨道稳步前进。

……

在佛山的宁海家具企业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经辗转多处,历尽坎坷和艰辛,来这里后,看到了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的便利和好处——材料市场充裕、气候条件好、物流方便、创业环境优越,从此在这里“安营扎寨”,落地生根。他们刚来的时候三三两两,不过星星之火,但没几年时间便已成燎原之势。“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对于这些家具企业家,与其说他们是同乡,不如说更像兄弟。在佛山50多个宁海家具企业老板中,有30余人来自同一个乡镇——大佳何镇。他们出来时,或师父带着徒弟,或哥哥带着弟弟,或有经验的带着刚出道的,最后却一律成为了“兄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出门在外,不能拧成一股绳,老靠单打独斗,终究难成气候,基于这样的共同认识,在佛山闯荡的宁海家具企业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亲如兄弟。谁有困难,一声招呼,大家都会伸手相帮。

香港肯迪家具有限公司的老总俞小平是黄坛西溪人,1998年供销社下岗后到云南昆明办家具厂,2005年又转到佛山闯荡。初到佛山时,由于人生地不熟,一下子难以适应,不过好在有宁海老乡的帮助。尽管他们彼此以前也几无往来,但老乡们义务地驱车带着他走市场购材料,帮助置办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站稳了脚跟。现在,他的家具企业年产值达数千万元。说起这些,他的语气里满含感激。

与三个兄弟姐妹一起到佛山办家具厂的葛万标更是深感创业的不易和兄弟齐心的重要。兄妹四人最早同开一爿厂,企业做大后“业大分家”,各自发展,尽管如此,但他们始终形散而神聚。低调做事,坦诚待人,不仅自己兄弟姊妹间如此,与老乡之间也是如此。

他们虽然是同行,但是他们生产的产品绝少雷同,为了适应国内外不同市场的需要,他们始终重视新产品的研发。正因为如此,在佛山的宁海家具企业,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款式越来越新颖,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家具行业协会:一个新的腾飞起点

2009年下半年开始,这些来自宁海的家具企业家经过筹划成立了“宁海家具行业协会”。“我们成立这个协会目的就是为了增进沟通,便于信息资源共享,有了困难可以由协会出面帮助解决。并且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协会副会长俞小平和秘书长唐太远这样表示。

多了沟通,就避免了不良竞争。在得知原材料要涨价的情况下,行业协会马上达成一致意见,同步统一调整了家具产品的价格,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主动。

前不久,听说家具商场的摊位要涨价,家具行业协会的成员坐在一起,经过合计,准备以协会的名义一起租下一个两万平方米的商场,专门打“宁海实木家具”的牌子。协会会长袁春生说,这样一来,不仅摊位更便宜,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打响宁海家具的品牌。

能用众力者,则无敌于天下。抱团作战,让佛山的宁海家具企业家们无往而不利。他们还表示,如果有可能,以后将把在佛山的其他行业的宁海企业家也拉进来,成立商会,这样力量就会更大,也更有利于宁海企业在这里的共同发展。

抱团闯天下,同心谋发展。宁海家具行业协会的成立,预示着他们共同拥有了一个新的腾飞起点。(记者 王海明 2010年5月11日)一个脚印一首歌——宁海新闻采访团珠三角之行采访札记

宁海新闻采访团在珠三角地区走访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星期,由于采访安排紧凑,在珠三角地区的1万多名宁海人创业群体当中,我们只走访了深圳、东莞、佛山、惠州等地的10余位宁海籍企业家。通过深入企业与他们交流谈心,我们发现还有许许多多没有报道的宁海籍企业家,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成功经验同样精彩。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体会着他们的艰辛历程,也分享着他们的成功喜悦。他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他们创新发展、勇立潮头;他们开放大气、诚信务实;他们情系桑梓、反哺家乡;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折服。一个脚印一首歌,每一首歌都是起伏跌宕……奋斗创造奇迹

在广东佛山,目前宁海家具企业多达几十家,他们生产的家具成为佛山响亮的“宁海制造”。抱团闯天下,同心谋发展,让宁海家具业在广东佛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还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奋斗创造奇迹。珠三角地区的宁海人懂得这个道理,创业过程中,他们互相帮扶、支持、鼓励,互相交流学习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团结奋斗,一家又一家的宁海企业在珠三角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深圳市精艺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道定初来深圳,住在拥挤不堪的农民房里,一日三餐都是酱豆腐、榨菜;粤林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永超曾以搬运工的身份进入台商企业,执着前行,永求超越,最终成为进入上市辅导期企业的老总;深圳市龙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尤思文从最基层的仓库管理员做起,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成长为深圳当地大型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珠三角地区创业的宁海人经历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长出一棵树来。”珠三角地区宁海同乡会副会长金礼平在同我们交流时,曾这样形容宁海企业在珠三角发展壮大的历程不简单。很多宁海老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来珠三角地区打拼的60、70后一代,当时的珠三角,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在这里打拼有机遇,但更多的是面临困难。不仅能吃苦耐劳,又聪明好学,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放弃,正是宁海人这种特有的“硬气”和韧性,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创业的典范。创新实现飞跃

不养仔猪,而直接从大猪开始养,通过有效增肥,在一个月时间内提高猪的体重,然后赚取其中的“差价”,惠州市博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彩琴的理念创新让企业效益大增;投资2000万元成立研发中心,自行研发新产品,粤林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永超的技术创新让企业十年时间年产值增加300倍……

理念的创新,会带来理论的创新、科技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经营的创新和机制的创新,创新的理念会带来一个好的思路、好的点子、好的创意和好的方法。而一个好的思路会找到一条好的生存发展出路,一个好的点子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好的创意可以打造一个好的品牌,一套好的方法可以带来一个好效益。其中的成功案例,在珠三角创业的宁海人都有完美的诠释。

有的宁海籍企业家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的产品,让企业不断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有的宁海籍企业家在境外、国外开设办事处或分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国际国内“两条腿”走路,走出了新天地。

又比如有的宁海籍企业家从购买几台机器为人加工产品,转为研发制造销售加工产品的先进机器,创新转型使企业走在了科技的前沿。

有的宁海籍企业家主动拓宽融资渠道,进入上市辅导期,旨在通过资本运作,谋求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珠三角地区的宁海籍企业家正是通过创新发展,实现了“量”和“质”的双重飞跃。大气成就大器“企业在发展,员工也在成长。当觉得心有归宿的时候,他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尽力。”尤思文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通过养鱼、养禽、花木、沼气发电等辅助产业,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娄彩琴养猪走生态型发展之路;把主要的业务给了原先的老板,也从不与之争抢客户,邀请原先的老板入股,还以其姓给自己控股的合资公司命名,田永超以诚待人、懂得感恩……这些都是宁海人“大气”的一种体现。

大气是一种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一种从容大方、自然天成、胸有成竹的气量,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诚信立业、心怀坦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自信从容、执着追求,接纳不足、用人所长,自强不息、不卑不亢……珠三角地区宁海籍企业家的大气开放,让企业的发展更具生命力。

田永超打算回家乡建立一个模具研发科技中心,带动宁海模具产业的发展;徐道定希望自己生产的设备能够给家乡人民的致富带来帮助;童亚明、王仕华等都对宁海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期望;更多的宁海籍企业家事业有成,致富不忘桑梓,乐于资助家乡修路造桥、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

离土不离乡。身在异地,心系家乡,他们不仅用自身的经历诠释着成功的意义,更以一份感恩的情结处处阐释着他们共同的名字——“宁海人”。(记者 邱剑刚 2010年5月18日)第二篇 京津冀对日软件项目商业合作第一人——记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林志根

早在1985年,就把日本的软件项目拿到中国来做,利用我们的人才、日本最新的计算机设备来开发软件,然后再把技术转让或出口到日本赚外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国大概是从1998年以后才开始重视软件外包业务,2000年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也就是说在整个国家还未发掘这块处女地的时候,他已经率先做起了垦荒牛,与外商开展商务性软件项目合作。故乡是心底深刻的烙印

他叫林志根,是从宁海大佳何井兰走出来的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从1993年起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着20多年对日软件项目合作的经验。作为1953年生人,他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从小经历贫困和苦难,就着咸菜吃一个星期那是常事,周日返校时从村里小店挑近百斤鸡蛋赶30里路到桥头胡供销社赚点脚钱买书买文具也不在话下,砍柴、筑水库这些都没少干。说起这些,他都是一句带过。唯有小时候抲望潮、张弹涂鱼的经历至今回忆起来,仍是乐在其中,心向往之。

你很难想象一个对国家有着突出贡献的高科技人才,别人眼中一丝不苟、严谨有加的研究员讲起利用毛竹筒在弹涂鱼洞口做假洞迷惑弹涂鱼误入竹筒的小诡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脚猛力插入泥涂断其洞穴后路捕有狡兔三窟特性的望潮、在夜色下和小伙伴一起下海摸夜鱼把衣服裤子都脱下来包战利品的种种细节,会如此兴高采烈,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充满童稚的孩子。他甚至提议这么好玩的事应做成“猜猜看”电视节目,让更多人在享受其中乐趣的过程中知晓宁海。

听着林志根绘声绘色的描述,记者被深深感染了,原来不管他们取得的成就有多高,不管他们走得有多远,对家乡的眷恋都是伴随一生的,宁海人的烙印永难磨灭。而年少时经历的磨难,他们总说那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因为有了这些苦难垫底,对于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都不以为苦,一笑而过。率先开展对日软件项目合作

他是桥头胡中学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也曾在大佳何伍家小学当过1年多的校长,那时候就带领师生开展勤工俭学,挣了钱就实行学杂费书本费全免,因为读书不要钱,当时的入学率达到了100%。成绩优异,加上工作业绩突出,作为工农兵大学生的他被南京大学数学系选中。1978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科院计算中心从事有限元软件和关系数据库技术的研发工作。1983年被团中央派去日本进修,1984年回国后就开始研究推广软件开发规范,并任课题组长,之后又带领工作团队赴日与日本PFU及内田洋行开展软件开发合作。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确立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和一辈子的奋斗方向。

当时他的选择并不少,上级有意向让他去某沿海城市当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他也可以继续做深入研究,攀登中科院院士的高峰,但他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投身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他认为自己的优势有二:首先,赴日进修让他与日本的一些研究所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其次,他既懂技术会日语又熟悉日本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市场营销。正是这两者的结合,让他萌生了利用我国的科研技术和人力资源,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转让给日本为国家赚取外汇的念头。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都知道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软件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但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关注这一点,也没有人去做这个。林志根却意识到了软件产业的先导性和在未来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意识到了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率先在国内开展对日软件项目合作,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为争取国家利益废寝忘食

也因此,他从1991年开始担任计算中心对外软件开发部主任。做国外软件,质量要求高、时间紧,往往做一个软件需要没日没夜地在办公室盯着电脑不断调试,几天几夜不出办公室的大门正常得很,终于完工了,换作别人早该好好庆祝一番,他们却只是回家睡个囫囵觉。另外,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软件技术转让、软件委托研究开发等技术贸易时,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备,为了要在合同中保证我们的知识产权权益,合同商业谈判是相当艰难的,一个合同有时会谈上几个月。他至今仍记得1988年8月那次合同谈判从8日一直谈到16日,有一天从早上8点谈到夜里1点多,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但是能为国家争取到多一点的利益,饿着肚子又有何妨?

可以说,他是兼具技术和管理、营销方面特长的高精尖人才,2004年,以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开元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一成立,他众望所归成了总经理。该公司专注于高端嵌入式软硬件的研究与开发,拥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在信息家电、移动应用、汽车电子等领域可向海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强竞争力的系统平台级解决方案和产品。☉林志根依然耕耘在第一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当记者问及他对我县今后的发展有何建议时,他毫不讳言,如竹筒倒豆子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认为我县土地资源有限,以生态环境绝佳而出名,所以最适宜发展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融合体,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宁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县里应尽早规划技术密集型企业。

他说,“宁海无论是吃、住、交通还是教育、文化、娱乐条件都比北方及西部一些大中城市要好,能够吸引聚集优秀人才,已经基本具备了发展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一般工厂,5000平方米办公用房的年产值大概在两三千万元,每平方米的产出率低,消耗资源却大,还存在污染等问题,而软件企业1平方米办公用房的年产值就能达到三四万元,单位面积产出率高,且环保,是县里应该大力发展的。要规划先行,不妨邀请有关专家先了解工业布局、构成、资源等,再做个三年、五年、十年规划,从而推动高新产业市场的发展。(记者 徐荐荃 2010年8月3日)从“书痴”到理论“翘楚”——记《求是》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委员郑志晓为书痴狂

有这么一个孩子,住着茅草房子,烧饭时借着柴火的亮光津津有味地读书;为读完一本书、解一道数学题,一夜耗尽一罐煤灯油是常事;为节省一点灯油钱,到处收集废旧电池自制电筒,利用这微弱的光亮钻在被子底下读书读得不亦乐乎;什么“凿壁偷光”、“寒窗苦读”等等,对于他,都不是传说。只要有那么一点钱,他会全都用来买书;一听说谁家有好书,他会像蜜蜂闻到花香般跑去借阅,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不管是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还是山路崎岖、寒夜无光,定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以这样的阅读速度,很快,方圆几十里内的书就被他搜罗一空,无书可看时,甚至连老师的旧教科书也成了他的“美食”。那叫一个如饥似渴,那叫一个为书痴狂!☉ 面对滚滚长江,郑志晓似乎又在思考新的问题。

也因此,上大学之前,门门功课满分于他是家常便饭。当时,小小年纪的他就以嗜书如命、文章极佳而名闻乡里。曾是他中学老师的苏小方谓之“如此博闻强记、才华横溢的学生,他只碰到过一个。是真正的读书种子,也是老师一辈子的骄傲!”他,就是《求是》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委员郑志晓。天道酬勤《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以权威性、指导性而著称,被看作是“中华第一刊”。主要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负责人以及学术理论界“头面人物”的文章,可以说是一个“高端论坛”。而编委则是杂志社的核心领导成员,相当于中央国家部委的党组成员。郑志晓编委不仅参与当班并在值班期间全面负责《求是》的业务工作,更是杂志社的一支笔。他长期从事评论工作,38岁时就担任了杂志社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评论部的主任。据了解,这个任职年龄在该杂志社没有先例,而且至今尚无新的纪录。由此可见其才华、勤奋及业绩之优异。

此次,我们《闯天下·爱家乡——天南海北宁海人》新闻栏目的记者有幸在北京采访到了在经济理论领域辛勤耕耘、为党的理论宣传事业默默奉献的郑志晓编委。他是怎样从一个农村娃一步一步攀上这个高峰的,在家乡记者面前,低调含蓄而又踌躇满志的郑志晓编委敞开了心扉。

他是长街镇新明村人,1960年9月出生,1978年7月从当时的青珠公社五七学校(两年制半农半读高中)毕业,同年10月考入浙江大学,1983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红旗》(1988年7月1日起改名为《求是》)杂志社。2001年3月,任《求是》经济编辑部主任。2006年8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8月起,任《求是》编委会委员。从1984年至今撰写发表过近百篇学术论文、理论文章,出版了《土地经济》、《人口经济》等专著。在《求是》杂志社长期从事和负责言论工作,撰写或主持起草《求是》杂志重要评论、社论100多篇,特别是世纪之交的那几年间,凡是党内重大活动以及国家内政外交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央机关刊物所表达的重要言论,可以说都有郑志晓的心血凝聚其中。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专家,但令记者意外的是,郑志晓却没有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所谓“天赋异禀”。“天赋尚可,但谈不上优异。如果说还算有一点成绩,主要还是机遇好,加上个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他这样对记者说,“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说不定我至今还在田里躬耕呢。我们中小学老师一辈的,有多少人因此可惜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作为农民子弟,朴素和认真是郑志晓天生的底蕴。无论待人还是做事,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这一点始终未曾改变。对于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对于他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他总是一丝不苟、始终如一地去做,坚持到底、追求完美。“不要琢磨我做这个事今天得到了什么,明天又会怎么样,只有老老实实把事做好,脚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基础扎实了,成绩摆在那里,才有能力把机遇变成生命的转折点。从总体上看、从长远来说,这个社会还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组织上也不会总让老实人、做事的人吃亏。”这是他的切身体会,也是他对家乡年轻人的谆谆教诲。“天道酬勤”,是他高挂在办公室墙壁上的警言,在他身上也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小,他就是出了名的勤奋,什么苦都能吃。“比我聪明和优秀的人多的是,我能走到这一步,历史给了我机遇,更有组织上的栽培,而我身上同样不乏宁海人的奋斗精神和拼命精神。”自懂事起,他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闹钟,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学习劲头和工作精神,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因此,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献计发展

当记者问及他对开放宁海建设有何建议时,他深情道起了他眼中的宁海。他认为宁海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超乎他的想象,对城市建设、交通环境、经济发展连说了几个“出乎意料”。他对宁海的近几任领导班子高度评价,认为班子得力,是干事创业的典范,文化品位高、思路开阔。尤其是本届领导班子开拓精神强,考虑问题大气,大的思路规划很完善。作为一个宁海人,他对此既感欣喜,也存感激。

谈及对家乡发展的建议,高瞻远瞩的他言辞恳切,分别从工业、农业、旅游、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尤其强调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诚信建设。他提到工业发展要上水平,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打响自主品牌,要把落后产能坚决淘汰掉,引导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大效益。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他认为宁海的农业基础条件好,虽然耕地不多,但占尽山水之利,今后的主攻方向应是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宁海的旅游业也大有可为,宁海有山有水有湖有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旅游产品多样性的潜质,可把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增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特色性和吸引力,着力构建城乡联动、山海一体、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我对农民始终充满深深的情感和牵挂。经济发展了,就要更多地关心弱势群众,关注农民、扶持农业、支援农村,花更大力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希望宁海在这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好路。”郑志晓如是说。力倡诚信

他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建设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多次提到说话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经商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办事要“言必信,行必果”。他认为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诚信经济。宁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从长远看,最缺乏的已经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诚信应是宁海人内在素质的体现,是人们投身经济社会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把宁海经济做大做强,确保宁海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现在是应当把诚信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而抓好信用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一项政治责任,要有一些切切实实的措施。“大力发扬宁海人的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实守信的精神,宁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这是他最大的希望,也是他对家乡的祝愿。(记者 徐荐荃 2010年8月8日)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宁海人的精神——记河北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元达

当我们的双脚踏上磁县的土地时,天空飘起了细雨,天气的炎热有所缓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磁县留下火热的印象。短短两天的采访时间里,我们见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北方县市,当地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而当地的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繁荣富裕的城市而努力。令我们感到亲切的是,在这批人中活跃着一个宁海人的身影——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元达。我的身上刻着宁海的烙印

林元达是梅林街道凤潭村人,从小就是一个读书种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8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之后他的生活重心就远离家乡,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虽然只在家乡生活了18年,但是林元达将家乡视作自己事业发展的根。他说:“我的身上深深刻着宁海的烙印,是宁海精神推动我不断前进,攀登事业的高峰。”

谈起家乡,林元达说的最多的就是“宁海精神”这四个字。可以听得出来,家乡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林元达念念不忘的。“家乡是我人生的第一起点,在那里我学到了支撑我一辈子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骨气。”林元达说。听着他的讲述,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少年从梅林凤潭的山林里走出来,在父母和师长的谆谆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远方。在这个成长过程中,父母口中的教导,学校老师的教育,都告诉这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少年,要懂得吃苦,要勤奋做事,要不屈不挠,要自强不息,这些根植于父辈身上的传统精神通过一件又一件细小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口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青年学子的成长,成为他今后岁月的精神支柱。离开宁海后,林元达更是深刻地认识到了宁海精神的可贵之处,也成为他攀登事业高峰的精神动力。他说,宁海依山傍海,宁海人身上,既有山一样的坚毅沉稳,又有海一样的大气磅礴。不管是办企业,还是在外求学,支撑一代又一代宁海人走出家门,艰苦创业的都是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是我们宁海人的共同财富,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他乡努力展抱负

大学毕业后,林元达先后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工作,其间在湖南省凤凰县挂职锻炼一年,并完成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2008年,林元达担任河北省磁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邯郸市漳河生态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并在2010年当选为河北省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成为一名“70后”县长。

虽然在磁县工作只有两年时间,但林元达用自己的勤奋,深入了解磁县,并为其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听他讲述磁县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人文历史,那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说起磁县的历史,林元达的语气中透着自豪,他告诉我们,该县境内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4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馆藏文物1.4万件,贵重文物达200件。“铜雀台遗址”、“曹操练兵讲武城遗址”及深埋地底的“邺城古城”、北朝王陵等历史古迹基本上还处在未开发阶段,发展后劲十分巨大;说起磁县的自然资源,林元达稍显兴奋,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这里出产的烟煤属主焦煤和优质动力煤,其他地区的煤如果加上一点这里出产的煤,品质就能得到大幅提升,价格也成倍上涨;谈起磁县的发展,林元达充满信心,这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县市中都可以称得上“翘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这里还有广阔的土地,为磁县工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林元达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听出他对磁县的深厚感情,也能听出宁海游子的一腔事业心。“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讲,宁海等南方城市走在了磁县的前面,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近几年的追赶步伐非常快。磁县现在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开发建设的时期,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磁县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林元达说。在许多场合,林元达会向磁县的企业家和政府工作人员宣传宁海的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磁县的企业家和政府工作人员到南方去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南方城市的发展面貌,增强发展动力。“我们也非常欢迎宁海的同乡来这里投资发展。”林元达向家乡的企业家发出邀请:“磁县历史上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大交流、大融合产生了灿烂的文明,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相信南北文化之间的交流,人才和资金、技术的交流结合也一定会推动磁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宁海的发展,双方取得共赢。”永远记住我们的根在宁海“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可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付出百倍努力,来支持宁海的发展,为宁海发展创造各种可能,各种条件。”采访中,林元达多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得美、变得好、变得繁荣昌盛?”

他对宁海新闻中心推出的《闯天下·爱家乡——天南海北宁海人》栏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栏目的名字取得非常好,好就好在一个“闯”字,一个“爱”字,好就好在它很好地概括了宁海人的精神。一直以来,面对海洋的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闯荡的精神,历史上,我们宁海就有不少外出闯荡的人士,现在,宁海在外面投资创业的人更多。☉ 林元达(左三)与来自家乡的媒体记者合影。

这些人在外面经历风风雨雨,尝遍酸甜苦辣,但是仍然有一代又一代的宁海人前赴后继地外出闯荡,他们情系家乡,胸怀天下,支撑他们的是这种山的坚毅和海的大气。《闯天下·爱家乡——天南海北宁海人》栏目推出在外闯荡的具有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的宁海人典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是对在校学习的青年学子,还是在外闯荡的或者正准备外出闯荡的宁海青年,都具有激励作用。“永远记住我们的根在宁海。”采访的最后,林元达寄语在外闯荡的宁海人,要怀着对养育自己家乡的爱,继承发扬宁海精神,尽可能地为宁海做点事,关注宁海,支持宁海,发展宁海。(记者 王银宁 2010年8月12日)从小木匠到行业大鳄——记天津市南洋胡氏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也国

炎炎夏日里,天津市北辰区王庄鹏安工业园一角,南洋胡氏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厂区里正干得热火朝天。高温下,公司董事长胡也国谢绝坐在空调间里畅谈成功史,带领我们亲临车间一线,沿途介绍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线上的林林总总,让我们亲身体验南洋胡氏家具的环保精神和杰出品质。

在天津这片异乡的热土上,胡也国凭着一股宁海人特有的“敢想敢做”劲头,用自己的睿智和激情,几多拼搏,几多奋进,终将南洋胡氏这块牌子打响,锻造成金,完成了从小木匠到家具行业大鳄的嬗变。在他的脸上,你看不出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他的淡定从容折射出一名优秀企业家自信的魅力。18年的历练,18年的拼搏,胡也国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理想。万事开头难,艰辛创业路

有位财经作家总结,每个企业家的创业都有一段传奇故事,虽经历各不相同,但成功的路上都荆棘遍布,充满血泪与艰辛。对胡也国来说,挺过“三起三落”的曲线发展至今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这一路走来的确不易。

1987年,有手艺的宁海人纷纷出外淘金。窝在胡陈乡大赖村的胡也国初中刚刚毕业,也带着木匠工具跟着亲戚来到了天津。先是做木工,然后做油漆工,继而做贴面……那段日子,从早到晚,从最基层的木工活学起,胡也国一步一步地向上走。每上一个台阶,都要经历蜕变的痛苦,胡也国在默默准备着。看到兄长渐渐事业有成,胡也国更坚定了创业的信念,靠着挣下的六七千元,于1993年白手起家创办了自己的家具企业。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的胡也国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满腔热忱,风风火火地在家具行业拼了起来。

此后,胡也国曾陶醉于迅速扩张的喜悦,也曾跌入事业的低谷。刚踏入家具行业时挣钱并不难,他总感觉口袋里都是钱,怎么也花不完。1995年,25岁的胡也国来了个大手笔,花了十来万元在老家盖起了新房,又花了十来万元娶了新娘,七七八八用去了总共四十万元。那时候,潇洒大方的胡也国讲究的是挣了钱就花,可到了年底,日子就过得捉襟见肘了。1996年过完春节回到天津,他连开工的启动资金也拿不出来,加上又是市场淡季,最穷的时候口袋里还不到50元,遇到老员工来讨要生活费都无法应付。“翻看当时写的日记,真觉得满纸都是泪,灰心极了……”胡也国笑着回忆当年困难时期的消极心态。

万事开头难。对胡也国来说,这一难,帮他彻底克服了贪图享乐的思想。收拾起失败的心情,在面临资金短缺、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胡也国用激昂的创业热情没日没夜地干,摸着石头一步步过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胡也国向宁海媒体人员介绍公司运行情况。立志树品牌,创意出经典

长期的历练让胡也国具有了洞察市场先机的能力。“人变我变,人未变,我先变,在人家没有开始创新的时候,我们就领先一步,也就是一招鲜,吃遍天。”这话说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实在不容易。即便在尝过失败的苦酒后,胡也国仍无所畏惧,不断以创新来开拓自己的事业蓝图。

当天津众多家具企业埋头挣钱时,胡也国一马当先想到了树品牌。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就要创新、变革,树立品牌意识,深谙此道的胡也国一直在努力,“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旗帜,是一流企业和一流产品的一个象征。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难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从南洋胡氏的品牌创立以来,他就始终秉持着创新领先的理念。在天津家具业,胡也国第一个带领南洋胡氏品牌参加广交会;第一个斥巨资引进全套德国木工机械;第一个推出“三个一服务承诺”;第一个建立“胡管家关怀联络中心”24小时全天候售后服务体系。

胡也国的创新是彻底的,更是极致的。10000元成交的家具产品,只交9500元就能带回家,你信吗?南洋胡氏就是这样做的。那500元用来做什么了呢?钱其实还在消费者的手里,只是被分成了5个100元,免费享受南洋胡氏推出的“五个1%增值服务”,每次服务满意再付款。500元虽然不多,但按南洋胡氏现在天津一年的销售额一个亿来计算,那就是有500万元作为服务的退还金在消费者的手里面。这个数字足见南洋胡氏对自身品牌和服务管理的信心。2009年,胡也国给全行业一个特别的大惊喜——引进日本玄华油漆。为了更好地推广环保家居理念,胡也国给南洋胡氏实木家具选用了一种可以“喝”的油漆,此举震惊了同行。

直到今天,胡也国依然在践行创新求变的品质,他是这样,他的产品更是如此。正是这股永不停歇的创新步伐,让南洋胡氏逐渐从天津数百家家具企业中脱颖而出,跻身2008年度中国十大实木家具品牌的行列。逆市创佳绩,明日更美好

多年注重科技、勇于创新、专注品质,使胡也国树立起南洋胡氏的金字招牌,聚集了大批忠诚客户。2008年下半年起国际上出现了金融风暴,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加工业出现了萎缩现象,然而从南洋胡氏传来的消息却是订单增多,逆市飞扬更显出南洋胡氏的品牌魅力。2009年,胡也国连续四次调高南洋胡氏实木家具的价格,调价幅度最高达到19.5%,产品仍是供不应求。

走过18年艰辛之路的胡也国和他背后的南洋胡氏团队明天会怎样?从不避讳自己初中学历和农民身份的胡也国对自己的理想有着一份特别的执着和坚持,他笑言自己属于那种“想吃红烧肉就连红烧排骨都不能将就”的硬性子。“今年5月,我们许下诺言,市场销售要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目标。”立志要代表宁海,成为中国实木家具之王的胡也国说起这些掷地有声,“我要把南洋胡氏建设成车间明如镜的工厂;要把南洋胡氏产品做成最环保的产品;要把南洋胡氏品牌打造成受人尊敬的民族品牌!”

以理想为帆,创新为橹,为明日再添辉煌。在胡也国身后的展板上,清晰地记录了“南洋胡氏”的发展轨迹:1993年诞生,1997—2001年跨越,2002年创新,2004—2007年腾飞,1993—2007年荣耀,2008年展望……我们希望着,我们期待着,之后,胡也国又将续写新的传奇。(记者 水玲玲 2010年8月17日)除了实干,还是实干——记天津振兴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纳

业界有种说法,叫全国实木家具看天津,天津实木家具看珍荣!珍荣实木家具在天津家具界是名副其实的领头羊,无论款式、用料、质量都走在同行的前列,成了很多后起之秀的效仿对象。珍荣之牛还在于没有一分钱贷款,且50亩工业园的地皮是自己“吃”下的,厂房是自己建的,“我们一直专注于产品的质量,品牌的培养,营销的创新,服务的完善。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企业喜欢超车,有的喜欢飞跃,而能坚持做好上述四方面且二十多年不动摇,就是珍荣的做法”。这是天津振兴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纳对记者说的。

珍荣、珍荣,珍贵、荣耀,作为家具品牌,这是一个朗朗上口且寓意吉祥的名称,而她的由来,更是一段佳话。原来珍、荣是王启纳一对儿女的名字,一珍一荣凑成了一个好词,也成就了一个品牌。所以珍荣绝对是王启纳的宝贝疙瘩,是他用一生心血浇灌的“花朵”。从谋生到创业

今年52岁的王启纳是胡陈岙里王人,年轻时曾在舟山当过5年的兵,他的手机屏幕上至今存着穿海军服的旧照,照片上的他目光坚定,英姿飒爽,帅气逼人。那段旧时光是他难忘的经历,实干、坚毅的品性也自那时便深深地植根体内,这辈子难以磨灭。和大多数从宁海走出来的木匠一样,他也到兰州、哈尔滨打过工,赚过几千块钱,在29岁那年,也就是1987年来到天津打天下。

年届三十,白手起家,没有基础、没有捷径,唯一所有就是手艺。就这么干呗,自己做家具拉到马路上吆喝着卖,天天晚上干到12点,家具卖出去才有钱买材料。当时曾花100元买过一辆旧三轮,轴承还是坏的,说是载家具,又得添上多少人力才能长途跋涉,串街走巷,除了咬牙坚持别无他法。其实跟做苦力也没多大的区别,就这样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积累了4000元钱,和朋友合伙办起了振兴木器厂。

机遇在1988年降临,当时全国刮起了一股抢购风,家具也变得特抢手,做一批销一批,一下赚了10多万元,淘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就开始了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基本上维持每年十几万的利润。从1995年开始做实木家具,也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王启纳意识到,跟着别人走,始终会慢别人一拍,赚取的利润也只能是他们的“残羹冷炙”。必须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就是塑造振兴家具的特色,打响自己的品牌。1996年,他在天津率先推出珍荣牌实木榫卯家具,开始了质的转变。此后,年利润翻了10倍,于是买地,盖厂房,注册振兴家具有限公司,企业开始上规模。实干兴厂

振兴家具自创办之日起就以“精、诚、实、稳”的实干精神为立厂之本,不断创新,目标直指打造中国最好的实木家具。公司从2009年开始采用100%实木,选材一律用美洲红橡木、樱桃木及澳洲桉木等优质木材,并从德国、意大利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聘请国际、国内专业设计师设计,凝结先进的家具制作工艺,结合国外先进的喷漆技术,生产出明风天缘、欧陆风情、情缘世家、优悦四大系列、两百多个品种的高品质现代化实木家具。新颖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加工工艺相结合,造就了振兴家具在业界的辉煌成就。企业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绿色环保体系认证。连续9年获“天津市A级产品”和“天津市十大畅销品牌”称号,“天津市著名商标”、中国家具业“品牌杰出贡献奖”等等,拿奖拿到手软。也因此,北京海军培训基地宾馆式家具配套工程、天津北辰区区政府、财政、国税局办公家具配套工程等等都向珍荣发来了订单。

转型顺利成功了,发展到现在,珍荣在全国已拥有近百家专卖店,很多近十年的经销商一直不离不弃地跟着珍荣,就因为他们认准了这个品牌。山东滨州的经销商曹经理做珍荣的产品已经整整八年,有一次进新商场,商场招商部向他推荐其他厂家的实木家具,并承诺给最好的电梯口的位置,曹经理理直气壮地说,要做就做珍荣,给最差的位置我也愿意,其他品牌最好的位置也不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今,像许多把私营企业的规模发展得相当大的老总一样,王启纳早已告别了凡事需要亲力亲为的创业阶段,身边有了很多精兵强将,替他处理生产、营销上的各种问题,然而,设计研发、品质管理却是他一直不肯放手的部分,设计部和品质部的经理都由他自己兼任,一旦有什么问题,立马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今年又花重金从深圳聘请了营销总监,准备花大力气开拓市场。

如果说创业之初,王启纳是凭借行业发展初期竞争小、利润大的特殊环境,迅速发家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的情况,王启纳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实打实地走好每一步,从而提高产品利润,将企业做大做强,将一桶金变成了几桶甚至n桶金。“我很高兴自己抓住了发展中的每一个机遇,并靠实干取得了成功。”王启纳如是说。☉ 诚信实干是王启纳的经营之道。希望政府给回乡创业者更多支持

当记者问及对我县兴建家具产业园有何意见建议,是否愿意回乡创业时,王启纳表示,如果县委、县政府能在税收、用地、融资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家具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自己当然愿意入驻。当然他也有宁海市场太小的担忧,提出可以把制造基地放在宁海,然后靠经销商辐射到全国各地。他心目中的家具产业园应该是能起到示范作用,引导我县家具产业从低效益粗放型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希望形成家具制造中心、原材料加工、配套加工、会展市场、物流配送以及生活配套等布局。同时,各家具企业互相聚集,精诚团结,能分享共用公共设施、上下游配套、相关技术而减少相关成本,并形成家具产业集群。(记者 徐荐荃 2010年8月19日)德与才,情商兼智商——记北京新发盛(绿之岛)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高宝

1964年出生于越溪乡梅枝田村的林高宝,23岁那年背着干瘪的行囊,只身闯荡北京。从1988年开始创业,现今已成为4个公司的董事长,百余家产品专卖店遍及全国,产品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中外客商的广泛赞誉。仅在北京,他的家具年销售额就达3亿元以上。现任北京家具协会副秘书长的林高宝,用二十三年的时间书写着一个宁海人在北京的创业奇迹。

在宁海新闻采访团的盛情邀请下,一贯主张“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林高宝破例接受了家乡媒体的采访。浓眉大眼、身板厚实的林高宝,很容易叫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北方人。长相英武,脸上却透着些许腼腆,言谈间笑意不绝。虽然是离开家乡几十年,听他开口说话,普通话里还透露着浓浓的乡音。在近两个小时的攀谈中,我们对这位北京家具领域的“领头雁”有了更深的了解。年少打拼,历练优秀品质

跟宁海亲戚做过小生意、到内蒙古组建培训学校、在哈尔滨木器社打过工……回忆当年,未及弱冠就出门干活的林高宝还有不少有趣的工作经历。正是那些特别的打工经历,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钢铁般的意志。

20世纪80年代末期,市场经济逐渐活跃起来的时候,哈尔滨木器社的老板把工厂迁移到山东,再移到北京。因为做事认真,颇受老板器重的林高宝也跟着东奔西走。然而,北京的市场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美好,大半年过去了,局面始终未能打开。为了生计,林高宝决意踏上单干创业之路;为了报恩,林高宝把整班伙计留给了老板。1988年,几经拼搏的他只身创办了自己的家具工厂,也就是绿之岛的前身。其实,不过是组织三五老乡办起了一个家具小作坊。但,这却是他在家具领域迈出的关键的第一步,为他今天夺得北京家具市场“领头雁”地位埋下了开创性的一笔。

那时候,林高宝的经济条件比较差,跟谁借钱都难,只能白手起家,慢慢地用自己的决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因为刚刚开始建立,可能自己也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想法,想的只是怎么样能在这个市场当中赚到钱,生存下来,再把它从小做大了。”凭借自身的努力坚持,林高宝很快就在家具市场上崭露头角,出色的工作业绩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专业专注,成就领军人物

在选择自己事业的起点上,林高宝是幸运的。尽管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家具行业,但一入行就是23年。这些年来,变的只是他名字前面的头衔,不变的是对家具业的坚持。

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林高宝开始考虑如何做大做好的问题。2001年,林高宝正式注册成立北京新发盛家具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注册“绿之岛”商标品牌。从绿之岛这个名字诞生后,围绕“环保、自然、健康”的主题,林高宝带领公司在提升原材料品质、细分市场产品定位、建立消费者信任价值等方面不断努力突破。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的居然之家、大钟寺、城外城、集美等十几家大卖场都有了绿之岛的专卖店,全国更有近100家绿之岛家具专卖店。

在发展绿之岛品牌板式家具的同时,林高宝为让品牌有持续性的发展,2003年引进国外设备,投入生产了玛茜——包括软床系列、沙发系列等的软体类家具。

自此公司成为国内从板式家具到软体家具整体配套系列最齐全的家具企业之一。2006年,林高宝在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上独家推出了玛茜,威震全场。这在北京家具行业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当时不仅得到了行业中人的认可,更得到了众多买家的认可。而捧回的“软体家具设计金奖”,则成为了公司自主创新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

绿之岛板式家具和玛茜软体家具“双剑合璧”,使企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迅速提升,并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大力推崇。化危为机,锻造腾飞翼翅

2009年,在国内众多家具企业小心翼翼应对金融危机时,林高宝却带领“绿之岛”家具做了一个出人意料之举。2009年3月,“绿之岛”在深圳家具展上以1000多平方米面积的展示卖场精彩亮相,同时推出了“提香草堂”、“白领生活”、“执爱”三大新品系列。为何逆势作出如此大胆决策呢?“我觉得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在金融危机中,我们不能只把危机放在自己的心里,而要先解决了自己大脑中的危机。我们是想做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板式家具,就朝这个方向认真努力。”林高宝笑着告诉记者。

林高宝坦言,目前市场竞争比较残酷,特别是金融危机时期。但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保持清醒。在大家打价格战的时候,绿之岛坚持打品质战。企业追求利润是没有错的,但绿之岛的利润不是以降低产品品质作为代价的,而是通过在产品的创新设计上下功夫而取得的产品附加值。2008年,公司就从产品系列化开始调整,改变内部产品格局和生产管理流程,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在产品研发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奔赴多国考察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打造了既时尚环保又价格合理的三大系列新品,用它的准确定位赢取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消费喜好人群的心。

正是有了明确的主题,因而从来没有迷失过方向的绿之岛,即使在市场形势不好时,也一样能在市场上受宠。三大新产品从2009年3月推出后,广受好评,加盟商络绎不绝,迅速在全国开出100多家新店。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绿之岛的单店销售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30%。由此足见新产品的魅力。普世情怀,乐做慈善事业

世人常说商人逐利。但在林高宝看来,“义”与“利”是可以兼顾的。难能可贵的是,林高宝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在低调务实和不事张扬中,默默实践着他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就称赞林高宝是“兼商”而不是“奸商”,说的是“德兼才,情商兼智商”。

2007年8月,重庆山洪暴发,林高宝顶着炎炎烈日亲赴重庆灾区,资助50名遭受水灾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一新生圆了大学梦;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林高宝第一时间拿出5万元捐款,并迅速发动职工开展募捐……“绿之岛爱心基金”自2007年成立以来,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在大灾大难面前,总有林高宝的身影,展现出一位企业家关爱社会的博大胸怀。

说话间,绿之岛家具副营销总监刘军“不慎”揭出林高宝热心公益的秘密。原来林高宝出身贫寒,当年是靠亲友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如今闯荡京城二十余年,创下了一番辉煌业绩,自然积极奉献爱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林高宝于2007年10月成立了北京家具行业的第一个助学公益基金,主要用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品学兼优的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林高宝虽然长期在北京,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每次回家,他都出钱出力,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家乡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谢领导们把宁海建设得那么好,每次回家都不想再出门了……”☉林高宝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经过二十几年家具行业的历练,林高宝早已变得“波澜不惊”,哪怕在金融危机面前,也能逆势而动取得不错的市场业绩。面对这些过往的成绩,林高宝只淡笑着说,他一直都在做家具这一件事情,有过挫折,也有成功,但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像现在这样让他感觉到挑战。

眼下,绿之岛家具正在进行一场“蜕变”。在2010年3月19日开幕的深圳家具展上,北京绿之岛家具以1680平方米这样一个创纪录的展位面积全线推出旗下五大系列产品,使其成为整个展会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进而拉开了绿之岛新五年计划实施的序幕。引进德国生产线,建立区域物流,多种形式合作加盟……林高宝对绿之岛的五年愿景是:成为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家具企业。让我们期待着,这个宁海人新一次的腾飞。(记者 水玲玲 2010年8月23日)以真立业 成于执着——记北京圣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永明

初次见到葛永明,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沉稳、干练,言辞不多。虽然贵为北京圣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待人接物依然闪烁着质朴谦和的气息。“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谈及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葛永明总是这样回答:“我真的不算成功,也实在不知道怎样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但如果你想听听我们家具的制作过程,我倒是能给你讲上一天一夜。”

从1988年来北京打工开始,到1993年创立自己的家具企业,到1998年创立自己的品牌……照葛永明所说,他的发展实在是顺风顺水,没有什么心路历程可言。但事实上,正如许多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一样,1971年出生的葛永明也经历了一段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历程。在艰辛创业之路上,葛永明用他对机遇的敏锐嗅觉、待人的真诚质朴、做事的执着踏实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使圣华成为北京家具行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流动大军到品牌企业

上世纪80年代末可以称得上是北京家具行业私人企业的淘金年代。1988年,葛永明从岔路镇隔潭自然村老家来到北京给一个亲戚打工,做些手工的木匠活。“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家具卖场,我们这些‘流动大军’就在军博或者北展租下十几平方米的摊位,每次展销会最多也就一个星期。”虽然那时还没有自己的买卖,葛永明回忆最初涉足家具行业的经历,仍然显得很兴奋。他说那时候的家具生意其实很好做,当时一个大衣柜能卖七八百元,而购买板材和租场子的平均成本也才三四百元。一个柜子能赚到300到400元钱,这成了葛永明最初的原始积累。就是这样的小成本运作,造就了那个年代里北京私营家具企业的红火。1993年,在那个还流行“万元户”的年代,葛永明靠做木匠活已积累了5万元资金。凭着这点家当,葛永明开始创立自己的家具企业。这一时期也被葛永明认为是自己事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那个时候我在玉泉营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小摊位,你知道当时每个月能有多少销售额吗?1994年前后,一个20平方米的小地方,每个月能卖出30多万元的家具!”葛永明说道。

1998年,葛永明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圣华家具,并以这个名字正式进入北京福利特家居卖场,踏上了现代品牌企业的发展轨道。从“流动大军”变成了“正规部队”,圣华家具的发展速度也开始加快。目前,圣华家具在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集美等多家大型卖场开设了分店,年产值已超过1.5亿元。从专攻实木到板木结合

通常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实木家具,主体框架、门板是实木,边边角角却是密度板。“我们圣华实木家具在每件产品的门板背面都刻着‘百分百实木,假一赔十’,保证里里外外100%都是实木,即便是抽屉底板、衣柜框芯或者衣柜后背板等通常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清一色的实木。”说起自家产品,葛永明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2008年,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圣华家具对制造中所用的实木木种进行全面升级,全部换成水曲柳和橡胶木这两种市场价值较高的木种,取代了以前橡胶木、桦木、水曲柳等多种实木混杂的局面。为此,圣华每套家具的售价较以前均提高了1500—2000元左右。这个决定与葛永明是木工出身不无关系。用他的话说,“当时在别人厂里做木工时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所有的工艺、细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后,把这种作风带到圣华,使之成为圣华的最大优点”。

正是圣华实木家具这种实打实的作风,赢得了京城老百姓的欢迎,尤其是得到了教师、军人等消费群体的肯定,在北京家具商场的实木区销售成绩常常位列榜首。葛永明觉得,选择实木家具的人群比较严谨、平实,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择家具与人的性格十分相符,像教师、军人这样理性程度非常高的人群,一般比较喜欢实实在在的实木家具。不过,也有一部分消费者虽然认同圣华家具的品牌,但却不喜欢实木家具的严谨和平实,尤其是“80后”购买人群更崇尚具有浪漫气质的现代家具。出于满足市场需求的考虑,一直主打实木家具的圣华家具在2009年推出了板木结合的美式家具,期望在多样化的市场中开拓一个新方向。“美式家具与实木家具并不构成冲突,因为这两种家具的使用人群不同,购买人群的品味也不同。”葛永明表示,圣华将以做实木家具的严谨态度来制造美式家具,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圣华带来的快乐。从深巷酒香到积极营销

在金融危机中,冷市收缩是最直接的过冬手法。这个时候,花重金打广告是否合时宜?“广告作为一种品牌营销的资源,谁占了先机,谁就能先受益。而且我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虽然受到行业市场低迷的影响,葛永明仍每年坚持投放三四百万元广告宣传费。这份自信,一半是来自圣华总体上处于良性增长轨道的正确把握,另一半则来自市场的肯定。☉面对镜头,北京圣华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永明自信满满。

创业初期,葛永明也曾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单以产品质量取胜。但在品牌战争的时代里,打不打广告,效果肯定不一样。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四两拨千斤?这也是一道考验企业的难题。“目前光打品牌广告肯定不行,要给消费者一点由头,让他们看到有真正的实惠。”葛永明向记者坦言。在不少家具企业普遍反映市场不好做时,圣华家具2009年的销售额仍比2008年增长30%—40%。这主要得益于圣华家具的梯度营销策略。消费者买得越多,得到的实惠越多,圣华家具的销售额自然就会增加。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圣华家具的销售网点已覆盖国内许多城市,专卖店数量达几十家,其中北京地区有十几家,外埠店主要分布在山东一带。“目前,我们销售主抓北京市场,光是北京十来个商城的商场费每月就要200多万元。”依托商场营销,葛永明在三年时间里将产值从6000万元跃升到1.5亿元。但是,在葛永明看来,营销只是企业经营中的一方面,要想撑起一个品牌还需要在产品款式、质量、服务乃至包装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为此,他亲自参与产品设计、送导购员去培训、利用自有物流完成送货上楼环节……在每件家具产品的制作、营销、售后等等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用足心思在做事。

成功得来不易,背后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泪水和汗水。一路走来,葛永明无怨无悔,因为他始终坚信“爱拼才会赢”。对于未来,他没有太多想法,只想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为每一位顾客打造优质家具。“真诚、真品、真实木”,圣华家具的这一宣传语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葛永明的经营理念。(记者 水玲玲 2010年8月26日)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记国务院新闻办处长胡笳

从一个电大学生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从江南小城到首善之区,从地方新闻媒体到中央对外宣传机构,胡笳的经历是宁海青年奋斗的一个生动缩影。他们执着于理想,勤于学习,努力工作。有一句广告语这样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也是对像胡笳这样勇于奋斗的宁海青年的最好注脚。爱写东西的文学青年

采访胡笳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他随和亲切的态度,丰富饱满的人生经历,很好地激发了记者的采访兴趣。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他跟记者讲的第一个话题是关于一个文学青年的故事。他说,文学是自己的爱好,也是人生的一个起点。

1984年,正赶上机构改革,工作不到一年的胡笳从农机公司考进了县广播站。他中学时偏科厉害,数理化一塌糊涂,文史成绩一直拔尖。这会儿倒用上了,从二十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从此,胡笳也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当时的广播站风气很好,老同志在业务上“传帮带”,单位还送他到宁波市委党校新闻秘书干部班培训,使他很快就适应了新闻工作。几年历练下来,胡笳的新闻作品在省市评比中多次得奖,他对文学的兴趣也渐趋浓厚。上世纪八十年代,宁海文风很盛。胡笳对散文情有独钟,一些具有宁海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散文在国家级、省级和香港等地报刊相继发表,像《二月的怀念》、《小城卵石路》等至今仍被一些当年的“文青”念叨着。

对于过去在宁海期间的工作,胡笳很留恋。他说,那时一支笔、一台小录音机就能采访写报道了,还能参加省市“好新闻”评选,业余时间也能舞文弄墨。相比较而言,在北京更多的是“国家大机器”下的一颗“螺丝钉”的状态。好在忙碌之余,他没有完全偏废“写东西”的爱好。2007年10月,胡笳写的《新疆密码》一书新鲜出炉,首印六千册销售一空;2009年7月之后,应国外媒体的要求,该书又出了英文版,成了老外们赴疆旅游和海外研究新疆的必读书目了。☉ 胡笳正在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电大学生的“龙门一跃”

1991年,一位同事跟胡笳说,像你这样的水平,可以考研究生哎。高中的底子、电大的文凭,行吗?好在考研究生不用考他一贯怵头的数学。开始,他准备考杭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但离考试还有三个月时,一位长者给他支招说,你还是应该考现在从事的专业,北京有个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不妨试试。

知道他要考研,单位的领导很支持,同事也倾力相助。至今,胡笳仍感慨万千:没有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要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复习考研,根本不可能!好在对于他,考研就是考英语。胡笳用的是笨办法,就是把几册《新概念英语》课文默写得滚瓜烂熟,再做习题。很多习题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凭着语感答题。考取后才知道,那年广院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录取比例是1:20。

1992年9月,他来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北京。广院在如今的东五环,那会儿还是郊区。高大笔直的白杨树,秋风瑟瑟而过,北地风物与江南迥异。胡笳自嘲道:挺没出息的,当时很想家。学院西门是定福庄西街,有个邮筒,投完信件,他就站在那儿看江南少见的马车。马蹄哒哒,让人想起郑愁予的诗作《错误》。光阴荏苒,一晃三年,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就过去了。在校期间,胡笳相继获得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中国第二届“韬奋新苗奖”等。“韬奋新苗奖”是全国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最高奖,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等机构评选。第二届评选全国共有40余所高校学生参与角逐,胡笳是124名获奖者之一。

毕业分配,胡笳留京,到中央对外宣传机构工作。工作伊始他就参与了“世妇会”等一系列的外宣。外宣主要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无论是常规的外宣,还是涉藏、涉疆乃至一些突发事件的外宣,胡笳总是认认真真。但,碍于涉密工作的纪律,一些精彩的“外宣战役”故事只能暂时秘而不宣了。乡情是浓浓的醇酒

有一年过年,一进县城,胡笳就迷路了。天色已晚,宁波的司机也不辨东西。市政建设变化之快,令这个从小在城关长大的人都感到吃惊。无奈,问路人“城雕”在哪里,找着“城雕”环岛,有了参照物,才找到回家的路。这说起来是笑话,令人发噱,但更是胡笳对家乡巨大变化的直观感受。

宁海的变化让胡笳感到骄傲。他说,以前在宁海工作时,去长街采访、讲课,没两个小时根本到不了,一下车还灰尘满面。而今,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这些变化包括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无不凝聚着县领导们建设宁海的良苦用心和全县人民的勤劳汗水。如今,又在谋划大力实施开放强县的战略,经济、生态、人文齐头并进,相信家乡在不久的将来会更上一层楼。

离开宁海十八载,家乡依旧是胡笳魂牵梦绕的地方。对于家乡他只有两个字:感恩!对于家乡的事,无论是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理,还是孩子们上大学、家乡人求医等,他总想法尽力相助。胡笳说,在北京自己虽是个小市民、小干部,但家乡的事,无论大小,出主意出力,都乐在其中。(记者 王银宁 2010年8月30日)最不怕的就是吃苦——记北京晓月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银掌

提起“卢沟晓月”,总会让人浮想联翩,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月光倒映水中,尤显明媚皎洁。乾隆帝曾赋诗“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成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陈银掌的家具企业,原址就在卢沟桥畔,而他心爱的家具也以“卢沟晓月”命名,婉约、典雅是人们对晓月家具的直感。因“卢沟晓月”商标被抢注,他们便沿用了“晓月”的名称。柔中有刚是“晓月”

温柔婉约的“晓月”骨子里却透着厚重,有着刚性的品质支撑。“中国著名品牌”、“中国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中国行业十大知名品牌”、“国家A级优质产品”、“质量可信产品”、“十八省市家具行业绿色环保知名企业”、“十八省市家具行业诚信企业”等家具行业重量级的荣誉,“晓月”一个都没落下。公司早在2003年就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晓月”在设计上推崇以人为本,力求舒适典雅,并且致力于实木环保概念,推出的晓月实木家具、蕾曼欧美家具、爱丽斯嘉办公家具、德风现代简约家具,在市场上颇受青睐。

能在首都站稳脚跟,实属不易。她的掌门人又有着怎样的奋斗历程,记者很是好奇。宽厚的笑容,朴实的相貌,简单的衣着,熟悉的乡音,这是59岁的岔路干坑人陈银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你很难把他和什么董事长之类的头衔联系起来,倒像是一位敦厚的邻家大叔,丝毫没有距离感。

相由心生,虽然陈银掌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又不善言辞,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大实话,句句敲心坎。做企业和种菜一样,都要精心

他从1984年就北上哈尔滨做木匠,成天与锛、斧、刨、锯打交道,那是一段挨家挨户打工的日子,靠手艺和体力吃饭,赚了点钱能回老家盖房就挺满足的。后来看着在北京打拼的老乡都买上了小轿车,心里也痒痒的,想着自己技术不比别人差,赚辆桑塔纳应该不是大问题吧。于是就有了闯北京的最初动力。

激情满怀和当头一棒往往是一对难舍难分的兄弟,1994年到北京,因为不了解市场,水性不熟,立马就赔了20多万元。陈银掌当时想的是:亏了退出会很没面子,人要的是脸。打翻身仗就是不由分说的事了。总结经验教训,之所以赔钱,就是因为当时生产的家具油漆没喷好,质量不过关。北京不像哈尔滨,只要东西便宜就有人买,北京人要的是品质,东西不好,人家连看都不会来看一眼。陈银掌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再存半点侥幸心理,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抓产品质量上,改进技术、完善服务,一步一步地树立品牌形象,终于有了回报。农民出身的他有个形象的比喻:做企业和种菜一样,都要精心。农民不用心种不好菜,办企业的不全身心投入,企业又怎么会发展?农村人说赚钱靠运道,实际上却是你运道再好,不努力也不行。☉ 陈银掌和他的实木家具。

陈银掌始终坚信,家具质量过硬,顾客就会不请自来。他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虽然如今已把企业交给儿子打理,但自己仍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他女儿在记者面前也忍不住“抱怨”父亲的“不会享福”:他总是一早起来就下车间,东看看,西管管,有些手工雕琢的部位还会亲自指导。他的喉咙本来就不好,平常连烟味都闻不得,天知道他是怎么忍受车间里的粉尘、油漆、胶水味道的。

陈银掌说,离开了质量,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不亲力亲为,又怎能放心?他自比为野生植物,到哪儿都能扎根生存,最不怕的就是吃苦,为了家具品质上台阶,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企业做大做强 产品做精做细

陈银掌深知,在计划经济时期,有产品就有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品轻易获取利润,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获取利润,生产者都必须将生产成本降至社会平均成本之下,这就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否则,不论企业的管理水平多高,都不可能赢利,因此,只有把主业做大,才能做强。他不断地在“做精做专”上下功夫,专心致志做实木家具,结果是,老北京实木品牌“晓月”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了,企业的规模扩大了。目前有3个厂区,占地4万余平方米,配有从德国、日本引进的多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生产线。“一个企业做出一个新产品一般只要几个月的时间,但要完善一个产品则需要五六年甚至10多年的时间。产品的开发先要定好位,产品的设计必须精细,服务的对象要准确。产品每个细节都要讲究。”“做好品牌首先要做好人。我们不仅要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更要对客户有一片热忱之心。我们与用户是鱼与水的关系。”陈银掌如是说。

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正是有了陈银掌的这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渗透到“晓月家具”的每个细节中,“晓月”才得以良性发展,不断做强做大。(记者 徐荐荃 2010年9月2日)誓做领航人——记天津红光皇友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永军“当劳动是一种快乐时,生活是美好的”,“你可以这样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走进天津红光皇友家具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句句励志格言,一种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油然而生。而在总经理方永军的办公室里,除了高雅气派的办公家具,记者的目光仍不免被桌上摊开的《狼性企业——商战中的企业竞争法则》等书籍所吸引。心中暗忖: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具人,不断充电,不断前行,充满野心,永不满足。事实证明,记者的想象并非空穴来风。以“原创”占领品牌高地

方永军,水车人,油漆匠出身,1989年到天津闯荡,1993年开始办厂,建厂初期就明确了“誓做领航人”的战略发展方向。他眼光独到、理念超前,有大将之风。他是做家具的,却没有把家具只看成家具,他认为家具除了其物质属性,更是一种艺术创作,要满足供人欣赏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和引发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基于此,红光皇友把重头戏放在了产品研发上。用产品的配套化、差异化、领先化取胜的发展原则,做市场最需要、消费者最满意的优质产品。

而“原创”则是红光皇友的标签。2005年公司特聘英国设计师专业打造“格林小镇”系列,摒弃了欧式家具惯有的奢华和繁琐,强调“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外形上兼具古典造型与现代线条,工艺上精致自然,材料上采用100%实木,从选材到成品,每一个细节都苛求完美、一丝不苟,既是艺术精髓的结晶,又是一种舒适生活品质的象征。2007年“格林小镇”系列在国际家具展上一炮走红,并获得家具设计及工艺上的金奖,专卖店遍布全国70余个城市。塞纳名郡系列则是皇友家具继经典实木、格林小镇、欧楷系列之后的又一亮点。2007年公司投入上千万元,远渡重洋,请来法国首席家具设计师,在中国考察两年,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民风、民俗后,融合法国家具的精髓与韵味,精心打造了法式宫廷家具精品——塞纳名郡系列。每款产品均已申请专利,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保护的设计精品。2009年,塞纳名郡系列再次成为国际家具展中的黑马,大放异彩,产品被誉为“家具界的劳斯莱斯”。消费者对塞纳名郡的评价是“这不仅是一件品质高做工精的家具产品,更是一件值得典藏的艺术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涂料,皇友也是做足功夫,特别采用美国最大涂料公司威士伯公司生产的健康环保的“丽利”牌油漆及中美合资著名品牌“华润”牌油漆,并引进德国先进“水幕喷涂”设备,经过15道工序的内外涂装,使家具表面形成了漆质坚固且透气的封闭涂层,确保了家具由表及里的耐用品质及环保特性,环保级别均达到欧洲EO级标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方永军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尽管我们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因为我们的原创精髓、设计理念、选材用料和工艺精细程度是不可超越的!”☉ 方永军的目标是屹立于中国家具业潮头,乘风领航。以企业文化激发人才潜能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家具的价值与产品的特点,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是必需的。方永军认为,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生产出好产品的,一个没有理想的企业也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因此公司里随处可见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在不知不觉中对员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司有自己的足球队,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组织旅游,总经理还当起了“红娘”。“以人为本不是说说而已的,只有为员工多想一点,企业才会更强大。”方永军心里揣着本明白账。公司先后派员工到德国学习深造,吸取先进工艺和技术,回国后,又将原有产品进行改良,根据木材力学原理采用整体匝框工艺,工艺缝预留,后背板采用“地板咬接”技术,在增强整体强度的基础上,有效防止了木材的开裂变形,促进了员工素质和产品品质的双提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记者采访的全过程中,令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皇友人的真诚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他们显然把皇友当成了自己的“家”,每一个皇友人都在为皇友品牌而自豪,每一个皇友人都在为生产更优秀的产品而努力工作。以远大目标乘风领航

从一开始的小作坊,到如今占地8万平方米,拥有员工500多人,专业设计生产包括卧室、客厅、书房、餐厅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实木家具的现代规模型企业,取得环保家具证书、A级产品、天津市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等多项殊荣,红光皇友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家具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方永军“誓做领航人”的目标愈发明晰。他认为中国家具业在经过量的积累后,必将面临质的飞跃,迈向一个新的层次。当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中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家具走向世界的通路也正在打开。那么,谁将成为主宰中国家具的“王者”?“一切皆有可能。如何才能决胜未来,需要我们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拼搏、智慧、激情和汗水。我由衷地希望再过10年,盘点中国家具业历史变局时,红光皇友家具能够屹立于中国家具业潮头,乘风领航。”这就是方永军的野心。(记者 徐荐荃 2010年9月7日)宝剑锋从磨砺出——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博士后王家君

博士作为中国学历教育的“塔尖”层次,是一个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学位。初见王家君博士,意想不到的平凡与朴素。一米七的个头,微胖的身材,架一副略显宽大的金丝边眼镜,脸上总挂着那微微的笑容。不同于一般理工科博士的不苟言笑甚至拘谨的固有印象,王家君开朗中不失严谨,随和中透着缜密,睿智的目光从容淡定。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在由学业到学术的攀爬中,王家君渐渐步入事业的巅峰,就像一片丰厚的绿叶自由地伸展向广袤的蓝天,愈伸愈高,愈伸愈远。谈起自己这一路的经历,他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拼搏”。从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执着、坚毅的精神;从他的言语行动上,能强烈感受到一颗坚强向上的心。随着交谈的深入,王博士的成长足迹如此清晰地呈现于眼前,人生之路他走得坚实而执着。生在小乡村,学成博士后

1964年,王家君出生在力洋镇王家自然村一户普通农家。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朴素的道理在他身上得到了有力的验证。他这片生命的绿叶执拗地蜿蜒伸向山外广阔的世界,在穿越荆棘和沼泽之后,更显出郁郁葱葱的生命激情。回顾过去,王家君坦言,求知之路没有捷径,亦非坦途,却是一步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紧凑扎实,用了近三十年的求学生涯,完成了人生的飞跃。

早在中学时期,王家君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1979年他考取了马鞍山钢铁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工业大学)。四年大学生涯,使这个从山村里走出来带着泥土气息的小伙顿时视野开阔起来,他新奇地感受着高等学府里浓浓的书卷味,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拼命用知识充实自己。毕业后,王家君不甘心就此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经过激烈竞争,1987年,顺利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一踏入北大校门,王家君深深被同学之间你追我赶、勤奋刻苦的学习劲头所感染,正准备大展一番拳脚之际,不幸却接踵而来。刚入学没多久,母亲过世了;书念到一半,父亲也走了,只给王家君留下一对尚且年幼的弟妹。“那段日子真令人难忘!”靠着亲友的资助,王家君咬牙挺了过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的他任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粉末冶金及特种材料研究所,带的学生都是博士研究生。从力洋中学走到中科院博士,看似遥远渺茫的距离,在王家君的勤奋努力之下,变成了现实。“起点低一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生目标,得过且过混日子。暂时的挫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从此不思进取,一蹶不振。”王家君用自己的故事告诫宁海广大学子,步步累积小的成功,才能成就大的抱负。在外搞科研,在家当“煮”夫

从事科研工作,必然要放弃很多。与许多搞科研的工作人员一样,王家君博士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科研的代价就是寂寞。我现在取得的成绩还微不足道,需要继续努力。科研也像登山一样,在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这样才能登上科学的顶峰。”为了不断地攀登这座无止境的高峰,王博士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度过,“做实验有时连续要做三十多个小时……”说起自己的工作,他双眼发亮。

在向学科前沿冲刺的征程中,王家君一次次为科研奋斗不止的突破与坚持,那种“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拼命精神感人至深。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王博士只字未提。记者翻查网络资料才发现,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一些获得国际专家认可和好评的学术成3果,比如不同结构形态的NdOHCO中Nd +的增强电子拉曼光谱研究、3凹印铜金粉表面理化特性等。此外还主持过国家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还荣获过北京科技创新人物奖。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博士,你能想到,他还是一个买菜做饭的家庭“煮夫”么?王家君的夫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在银行工作。平日里,伉俪志同道合,互敬互爱。在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中,王家君负责买菜做饭,他妻子就负责洗碗。由于工作忙碌,王家君常常是一次就买好三四天的菜,冬天时最多的一次买了全家一星期的菜。同普通人家一样,夫妻俩也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口角,主要是王家君对才上初二的儿子管得太严,一有时间就盯着他做作业。半生在北京,落叶归宁海

熟悉王家君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善谈幽默的人,平时总是和蔼可亲。尽管忙于科研工作,但王博士与他的学生之间,总保持着十分密切友好的朋友关系。今年,王家君还带着他的学生来宁海采风,“我们有个女学生看到宁海那么美,都说想找个对象嫁在宁海不回去了……”王博士盈盈笑意的脸上挂满了以家乡为荣的骄傲。

在与王家君匆匆的谈话中,听他多次提及宁海,后来甚至操着一口流利的宁海话说起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近些年我每年都回去,感觉宁海的变化很大,发展得越来越快了,这很让我们这些游子自豪啊……”☉ 不管面对的是顺境还是逆境,王家君博士总是笑对人生。

从1983年来北京,王家君感言自己的大半生都是在北京度过的。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就会想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起培养他教育他的恩师们,想起在人生路上帮助过他、鼓励过他的许多亲人朋友……“我是宁海人,我的根在宁海,我的血管中流淌着宁海人的血液。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我都不会忘记我是宁海人。为宁海的建设与发展,我愿尽最大的努力,作出我最大的贡献。”他时刻都在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家乡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为此,他奔走联络总院到家乡投资,促进家乡的经济建设,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说起宁海时,王家君问了记者很多关于环保的问题。“宁海的这片天特别蓝,要想办法把这份青山绿水完整地保留下来啊……”在听闻记者介绍宁海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些举措后,王家君甚感欣慰。“我是想着以后退休搬回宁海来住,就能天天看到这样美的山水风光了。”他总是期盼着,能早日回到生养他的这片热土,回到他热爱的乡亲们中来。(记者 水玲玲 2010年9月10日)扬帆商海 勇立潮头——记宁海家具协会天津分会会长王永奎

在中国的家具业版图中,北京、天津、上海、山东、云南……但凡是国内出名的家具市场和家具产业集散地,宁海人始终是生产家具的主力军。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宁海实木家具行业“三分天下有其二”。而“天津家具宁海造”这一响亮口号的诞生,与一个人不无关系——他便是宁海家具协会天津分会会长王永奎。

伴随天津家具行业20年来的发展历程,王永奎既是亲历家具行业发展成长的见证者,又是家具行业协会组织的领导者。尽管他只给记者采访留了不足半小时的时间,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名成功企业家的光芒。灵秀之地育英才

1957年,王永奎出生于胡陈乡永和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们都说胡陈人勤劳能干,很会做生意。在外的胡陈籍人士有不少生意做得很成功,他们靠着家乡山水赋予的秉性和自己的努力闯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青山绿水养育出了聪明善良的胡陈人,也给王永奎幼小的心灵种下了永远向上的种子。

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了一股“出门潮”,也助推王永奎涉足天津家具行业。与其他在天津成功创业的宁海家具人不同的是,王永奎此前在家务农,从来没有接触过木匠活。看到同村人纷纷出外打工发家致富,他也决定出去闯闯。那时候,胡陈每天仅有一班长途车到宁波,原本打算去宁波养蜂的他因为错过班车,机缘巧合之下转而跟了亲戚去天津发展。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段日子,他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脏活累活抢着干,每天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胸怀大志的王永奎,就想着自己创业。从最基层的木工活学起,一步一步地走上企业管理的位置,每上一个台阶,都要经历蜕变的痛苦,王永奎在默默准备着。1987年,他自办企业经营实木家具,走上了创业之路。

靠着顽强拼搏的精神,王永奎扬帆商海,勇立潮头,在天津实木家具界获得了不凡的业绩。目前,公司年产值接近3000万元,旗下拥有的“泰诺”商标品牌已开发出欧式风格、红橡系列(全实木)及原木经典三个独立的系列产品,多次被评为中国十省市知名品牌、天津市十大知名品牌之一、国家A级产品和国家认证环保家具。

如今,王永奎将公司交给了儿子王飚和儿媳打理,自己就乐当顾问,偶尔下下车间。一家人过着令人向往的幸福美满生活。家具协会搭平台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国内外家具市场近年来被普遍看好,而宁海籍企业家创办的家具企业在天津家具市场的表现也越来越抢眼。王永奎早就想将宁海做家具的老乡集中到一起,成立个行业协会。在王永奎看来,家具协会不只是个招牌,它更是一个平台。

2001年,通过一众宁海籍企业家不懈的努力和多方筹措,宁海家具协会天津分会终于成立了,会员们一致选举王永奎为会长。协会是自家人办的聚会,企业家是协会的主人。借助协会平台,宁海老乡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聚在一起交流探讨家具的信息和行情,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遇到什么困难,个个都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一起来克服。有什么吃不透拿不准的东西,大家一起研究,你为我把关,我为你服务,把生意越做越红火。“协会的成立让宁海老乡更团结了,也让这股凝聚力更强了。更重要的是,会员之间互相促进、互相督导,让宁海家具在天津家具界的可信度提高了很多。”王永奎以团结服务为己任,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努力让每一个会员企业都能在协会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协会成立至今,他尽心竭力为76家会员企业提供经济、技术、信息、生产、管理、融资、法律等咨询服务;协助会员组织原料货源、疏通生产购销渠道、负责组织会员参展参会、外出考察访问及参与其他经贸、订货、展销、技术交流活动,了解市场新动态和信息,促进企业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共同做强做大家具产业,打响宁海家具整体品牌。

王永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影响整个协会业界。近年来,宁海籍企业家在天津创办的家具公司通过行业自律和品牌打造,在天津家具行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协会还成立了党支部,党员们经常在一起过党的生活,还以捐资作为特殊党费。协会还组织各种活动,为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捐款捐物。树大根深家乡情

王永奎在外闯荡20多年,生意越做越大,对家乡的情意也越来越浓。“还是家乡好呀!家乡的山山水水是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情结。”他向记者表达了叶落归根的想法。一旁的天津振兴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启纳笑着揭秘,“王会长是三天两头跑回宁海的,一到周末打他电话,老说在宁海。”

当记者谈及我县兴建家具产业园的话题时,王永奎显得特别开心。他说,宁海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城市更大更美了,人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这次,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支持宁海家具产业发展,这对在外的宁海籍家具人来说,是一则大好消息。他将充分利用协会这个平台,鼓励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家乡号召,引导他们到家具产业园投资办厂,齐心协力,回报桑梓,支持和促进家乡经济建设。☉ 虽然不再身处企业管理一线,王永奎仍关心着宁海家具业的未来。

在谈到宁海家具行业今后的发展时,王永奎说,宁海籍企业家创办的家具企业是一支劲旅,在行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宁海人的家具企业能得到县里的大力支持,这给企业提供了契机。作为企业,不仅要打造出自身品牌,也要考虑今后的销售渠道。他希望家具产业园成立后,企业能联合政府多举办展会,通过展会把产品输送到全国,使得宁海的家具行业走出新的一步。(记者 水玲玲 2010年9月14日)记者的职责永远是观察与守望——记央视记者万山红

从1995年进入央视开始,万山红先后在央视经济部、专题部等部门任职,做过记者、主编、制片人等工作。15年来,万山红用自己的勤勉执着,在中央电视台这个新闻大舞台上,谱写了一个当代新闻人的风采,也为家乡宁海赢得了口碑。热爱新闻事业

万山红的新闻事业从央视二套起步。1995年,在获得法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之后,她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供职于二套的财经栏目《中国财经报道》。初次登上央视舞台的万山红,充满工作激情,参与了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报道了很多有影响的新闻。像中国加入WTO、APEC峰会等重大经济新闻,万山红都参与其中,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由于业绩出色,三年后,她就成为了该栏目的主编。

正当万山红在经济频道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2000年,央视成立了一个西部频道,万山红决定加入这个新的频道。当时,许多人都为她可惜,觉得放弃经济频道不值得,但是万山红对此充满期待。“在经济频道工作了五年之后,节目开始进入程式化操作,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得知新成立一个西部频道后,心中涌发了一股创业激情。”回忆起当时的决定,万山红仍然充满热情。到西部频道后,万山红担任新创办的栏目——《西部新闻》的制片人,所有的工作都是从头起步,万山红亲自参与设计创作,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那段时间里,万山红经常跑到西部去采访,走访了许多西部有名的城市,结交了一大批朋友,也制作了一批精品节目。像“我最喜爱的西部名城”评选等活动,在西部的影响力非常大。“这五年时间是我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我找到了一种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方式。”万山红说,“西部的情怀,人的纯朴,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像回归自然一样。”

在此前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从事新闻节目的制作,而正是从那以后,万山红开始尝试制作一些更具人文情怀的节目,节目的形态也从新闻资讯类转向了专题类。像《公益行动》栏目,关注弱势群体,更加深入地报道人与社会。

从新闻到专题,万山红始终没变的是她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她说:对社会的观察,对真相的追问,对真与正的守望,这始终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最忆家乡山水

说起家乡,万山红充满感情:“是宁海美丽的自然风光熏陶了我,宁海丰富的人文气息滋养了我,让我的心灵变得质朴,得以让自己在繁华的大都市里保持本性的健康。”☉ 争取让自己的家乡在央视多亮相,为宣传好宁海服务,这是万山红的心愿。

她至今还记得,自己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当时的宁海中学周边一带还是空旷的田野。万山红经常在课余时间跑到田野上,躺在遍地野花的草地上,呼吸着身边草木的气息,晒着温暖的太阳,看着远方的风景,冥想着自己的未来。美丽的自然风光熏陶了她的人文素养,让她爱上了文学作品,尤其是读到文学作品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就会联想到宁海的风景。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激发了她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成为她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最终影响到她对事业方向的选择。“刚进入西部频道时,我是怀着一股创业的激情去做的,后来慢慢地自己埋藏在心底的一些情怀被激发出来了。”万山红说,“我开始更关注人文的一些东西,也花了很长时间来思考自己真正喜欢追求的东西。”在结束西部频道的工作后,万山红转战社会专题部,制作一些社会人文类的专题节目。她自己也开始追求更加“写意”的生活。“我现在特别欣赏‘喜悦’这两个字,就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欢喜,也就是徐霞客在游记开篇里写的‘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的喜字。”万山红说,“用宁海话讲,就是写意(xiayi宁海音)的生活。”

因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每次有机会回到宁海,万山红都会特别留意环境建设情况。其实从17岁那年,万山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家乡的自然风光就成为她最为思念的事物之一。令她欣喜的是,宁海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影响到生态环境,回到家乡还是能够看到记忆中的那片青山绿水。“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希望宁海能够继续保持好生态环境。”万山红说。甘当知心姐姐

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总是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总会想尽办法帮助家乡事业发展,帮助家乡人民。万山红也是这样一位热爱家乡的游子,现在的她担任着北京宁海同乡会的副会长,联络在北京的宁海人的同时,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家乡、为老乡做着一些事情。

许多宁海观众还记得,2008年11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十套《讲述·文明中国》栏目播出专题《危险的钢筋》,讲述了宁海县从县领导到社会各界人士合力抢救安徽籍民工,帮助他渡过难关的爱心故事。这个事迹能够在央视频道播出,正是万山红向《讲述》栏目的制片人推荐了宁海的这个故事,为宣传宁海出了一份力。在万山红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有机会总是会想到自己的家乡,争取让自己的家乡在央视多亮相,为宣传好宁海服务,这也是我能为宁海发展作贡献的方式。”万山红说。

除了在央视频道为宁海多作贡献,万山红还是在京宁海学子的知心姐姐。每年大学新生入校,宁海同乡会都会举行新生联欢会,万山红总是踊跃参与。在联欢会上,她会跟新生们讲一讲自己的故事,给新生们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北京生活。“我更关注新生们的心理状态,自己当初刚到北京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心理变化,见到过不少大学生的这种经历,我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引导他们走好大学的路程。”万山红说。联欢会结束后,她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新生们,方便新生遇到困难时联系她。(记者 王银宁 2010年9月19日)一颗冉冉升起的家具产业新星——记天津东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建国

刚见到叶建国的时候,记者并没有意识到他就是要采访的对象,直到天津家具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时,记者才明白眼前这位年轻人就是天津东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与其他采访对象相比,叶建国显得相当年轻。1982年出生的他,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运用自己的学识,将家族的家具品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受到当地家具制造企业人士的推崇,称赞他是家具业一颗有前途的“新星”。继承父辈创业精神

在许多人眼里,叶建国可以做一个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父辈的艰辛创业为其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但是叶建国选择了继承父辈的创业精神,继续开拓家具产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具王国。因为,父辈的艰辛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成长经历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

与大部分家具企业老板一样,叶建国的父亲也是从一名木匠做起,从家乡胡陈到全国各地,一路闯荡,历尽千辛万苦才一步一步做大做强,建立著名的家具企业。父亲的创业过程正是叶建国成长的过程,父亲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勤奋、刻苦、节约、诚信的优秀品质,成为叶建国成长中最好的精神食粮。“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创业时的一些情况。”叶建国说。创业初期,父亲挨家挨户上门做家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