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5:10:25

点击下载

作者:王新哲,孙星,罗民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工业文化

工业文化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工业文化作者:王新哲 孙星 罗民 [著]排版:KK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ISBN:9787121289033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大力弘扬工业文化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世界工业化三百多年的历史证明,文化元素对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变革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也必将在未来现代化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推进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我国工业孕育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辉映时代的工业文化典型,涌现了一大批彰显工业文化力量的优秀企业,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工业发展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工业大而不强问题仍然突出,在产业结构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这与工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有密切关系,集中表现为创新不足、专注不深、诚信不够、实业精神弱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仅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培育和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业文化。《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我们要推动全社会提高对工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提升中国工业的软实力。一是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技能人才,引导企业“十年磨一剑”,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三是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鼓励企业诚信担当、守法经营,为老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四是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的企业家队伍,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五是要抢救和保护濒危工业文化资源,挖掘和萃取我国优秀传统工业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创新载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工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工业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术界的共同参与。《工业文化》一书,从概念、演进、价值、产业、实践等方面,对工业文化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是工业文化领域的一次理论创新与实践总结,对于弘扬优秀工业文化、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期待《工业文化》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启发和参考,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研究、推动工业文化建设。二〇一六年六月十五日概念篇第一章 国家工业体系

工业是立国之本、富民之源、强国之基,是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家工业体系的规模和结构与国家地域范围、人口、资源、经济基础以及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并由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第一节 工业体系

1.工业社会

工业是指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各种原料进行加工的生产事业。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

工业活动最初的形式是手工业,如陶瓷、铁器、青铜器、工具等产品的制作,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2000年,那时的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新篇章,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古代社会,手工业只是农业的副业,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近现代工业起源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得劳动工具从手工工具转化为机器,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发展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尤其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不仅开创了用机器制造机器,使工业内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发生了空前的变化,而且还用机器装备工业和社会的其他部门,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导致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

与人类历史相比,工业社会是人类滚滚不息长河中的瞬间,而其中的工业化只不过是一个巨浪。费里曼曾经将地球五亿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假想的80天里进行比较,那么:

• 60天前,地球上出现生命。

• 1小时前,人类产生。

• 6分钟前,石器时代开始。

• 1分钟前,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出现。

• 15秒钟前,发生农业革命。

• 10秒钟前,金属被利用。

• 3/10秒前,工业革命发生。

但正是这3/10秒的瞬间,却几乎完全改变了自然的境况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其影响还愈来愈深、愈来愈广、愈来愈大。工业化标志着传统社会的终结,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即工业社会的开始与发展。

工业社会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社会,它有以下特点:(1)工业社会是以蒸汽机、电力以及后来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出现为主要特征的。在生产过程中,以机械力、电力代替了人力、畜力作为动力,以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同时,大规模的工厂制度建立、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相分离,使得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2)工业社会的分工更广、更细。这不仅指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主要还指专业上、技术上的分工。(3)工业社会的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这是传统社会不可比拟的,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增加了就业的机会。(4)工业越来越发达,工业生产跃居经济活动中心。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工业人口增多,农业人口减少,人员社会流动性增强。(5)工业与家庭分开。在传统社会中,工业常常是家庭的一部分,家庭成员在家中进行手工业劳动;而在工业社会中,工人离开家庭到工厂上班。(6)工业社会中,城市发展很快,人口集中,城市化与工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类进入了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进入8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变为现实;到21世纪初,以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为主的全新技术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使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迁,给人类带来了更加繁荣的工业文明。

2.工业体系

工业体系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经济活动的有机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流的整体,即工业系统。工业体系的构成除工业生产单位外,还包括:(1)具有决策和行政功能的管理单位和附属的发展研究单位。(2)从事原材料采掘、加工或产品修配的厂矿。(3)为生产厂矿服务的物资调运、产品销售服务等辅助单位。

小至一个工业联合企业,大至一个国家甚至国家集团的工业,都可视为某种工业体系。如一个钢铁联合企业,至少要包括铁矿山、石灰石矿山、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焦化厂、耐火材料厂、机修厂等生产单位,以及物资部门、运输部门、销售部门、服务公司等辅助单位,还有公司管理机构本身。所有这些单位都在公司一个体系之内,彼此具有密切的配合或从属关系,形成各种物质流、人员流和信息流。从一个国家来说,各类工矿企业数量庞大,由政府的工业部门和大的公司或企业集团负责总的管理决策,由专业的设计研究院所协助谋划,并由专门的物资、商业、外贸、运输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从而形成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工业体系。

从经济和贸易全球化角度讲,整个世界可以说存在着一个工业体系,然而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很难确切划分其范畴。因此,人们更重视国家或区域性的工业体系。

国家工业体系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地域范围、人口、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和国际环境等密切相连。国家工业体系包括基地、地区和国家三个层次。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般具有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主要的轻重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和协调,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全国工业体系的子系统,能够相对独立而有力地运转。这种地区工业体系一般总要包括若干个比较集中的工业基地和一批工业中心。

工业基地是由于在一个比较紧凑的地域范围内集中发展了具有优势产业而形成的,其工业体系的特点是强调其主导产业的重要性,而不是部门结构的完整性。其形成往往和工业基地所在地及周围地区的优势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密切相关,成为全国和区域工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并起到经济核心地区的作用。工业基地一般包括若干个彼此邻近的工业园区,各工业园区包含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并同其他工业园区或基地保持紧密联系。

自工业革命后的100多年以来,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先后形成了结构比较稳定、布局基本定型的工业体系。目前,全世界大体形成了以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等几个具有独立、完整、强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工业核心地区。

工业体系的各个层次都在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世界工业体系布局的新的影响因素。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促进了新时期的工业革命。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使世界工业体系在结构和布局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新兴产业集聚区的涌现、老工业区的结构改组、传统工业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转移、边缘地区的开发和工业化等,使得地区工业体系在一二十年内发生的变化比过去数十年、上百年的变化还要显著、深刻。但即使如此,任何工业体系一经形成,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当某种重要因素发生突然变化时,才会引起整个工业体系性质的改变。工业体系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涉及该体系功能和空间上的发展和变动,物质流、信息流以及区际、区内联系上的变化,组成单位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动力等。第二节 工业管理

1.管理体制

工业管理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把工业内部和外部各种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正确结合起来,并用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调节它们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工业组织的各项活动协调地运转和发展。一般来说,工业组织内部是由各种要素组合而成的,通常将其概括为人、财、物、信息四要素。“人尽其才”和“物尽其用”是工业组织的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反之,就会陷入混乱状态。

工业管理体制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工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总和。广义上,工业管理体制包括宏观的工业组织管理、微观的企业经营管理两大环节,而狭义上工业管理体制仅指宏观的工业组织管理,具体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业经济活动决策权在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划分;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是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还是政策法规手段;三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四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工业管理体制包含机制、机构和制度三个基本要素,其基本特征应当包括协调、效率、效益、应变能力四个方面。

工业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它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在农业经济时代,个人是生产的主体,使用简单生产工具进行重复性劳动。而现代工业经济以普遍使用先进机械与设备,整个社会互相配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大生产为特征。在工业社会中,生产是由人和机器组合而成的工业体系来完成的,机器远远超过人的体力和精力,能够达到人力远远不及的生产效率,人在生产中只是设计和操作机器。整个现代工业社会其实就像一台机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方能运转。

2.工业政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发展是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工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工业为直接对象,对工业的生产、建设和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工业政策是国家经济、社会政策法规的组成部分,就其范围来说,它是关于工业生产、发展以及关系的规范和措施,与农业政策、商业政策、外贸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技术政策和布局政策等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

工业政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而制定的,它既要考虑政策实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政策实施带来的社会效益。没有一定目的性的政策不能被称为政策。国家的工业政策,对什么支持、保护、鼓励,对什么引导、允许,对什么限制甚至禁止,非常明确,这就成了工业活动的准则。对国家来说,实行这些政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对企业来说,实行或不实行这些政策,对企业自身的利益会有不同的结果。企业只有遵循工业政策,才能使国家与企业利益一致,并取得积极的效益。

工业政策具有以下特点:(1)工业政策是政府指导工业行动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工业政策本身既不属于总目标、总方向、总路线一类的顶层决策,也不属于行动的具体规划、计划、细则的具体问题的决策,而是根据总目标、总方向、总路线,为具体行动计划或规划规定的各种基本法则与标准。(2)工业政策调节国家和工业企业的关系。大多数的工业部门是由一个个企业构成的,规划和指导工业发展就要设法影响企业的行为,所以工业政策必然要影响企业的活动。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国家通过工业政策来调整工业行为、工业结构,不利于实现目标的工业行为受到制约,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工业行为受到鼓励,从而使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协调起来。(3)工业政策本身具有系统性。系统是指若干个事物相互作用、互相制约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工业社会也是如此。工业政策本身就具有系统特征,是整个经济、社会政策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另外,工业政策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工业部门内部政策的互动性。如重工业与轻工业政策,传统工业与新兴产业政策,基础工业与高精尖工业政策,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政策系统,其设计、规划和实施运用必须相互配合和协调。(4)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工业政策。在工业化中后期,更加强调选择性的工业政策向功能性的产业政策转变。第三节 工业分类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为适应对工业进行组织管理和统计分析的需要,必须对众多的工业部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适应对工业进行组织管理和统计分析的需要,必须对众多的工业部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三次产业分类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次提出对产业的三次划分方法。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基础上,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次产业分类法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次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内的农业。

第二次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

第三次产业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

费歇尔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即把产业门类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第二产业的产品是取自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这种划分法,是以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为背景的,提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2.国际标准行业分类

为了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汇总各国的统计资料,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局制定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简称《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建议各国采用。它把国民经济划分为10个门类,对每个门类再划分大类、中类、小类。其中,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工业可以分为39个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

标准产业分类法的优点在于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并且使其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各国各地的产业结构,而且与三次产业分类法联系密切。许多西方国家就是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制定供官方使用的标准产业分类法的。中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也采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2008年第四次修订版的分类标准。2012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工业变更为41个大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轻重工业分类

按照产品的经济用途,把整个工业分为生产资料工业和生产消费工业,通常也叫重工业和轻工业。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重工业包括钢铁、冶金、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轻工业主要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中国统计年鉴》中重工业的定义为: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的定义为: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重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三类:(1)采掘(伐)工业,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电力、石油和煤炭等工业。(3)加工工业,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轻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及印刷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4.其他分类(1)按照工艺过程和劳动对象性质的不同,把工业划分为采掘业和制造业。采掘业的劳动对象是未经人类劳动作用过的自然资源,它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制造业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制造业则是对从采掘工业或农业取得的原料进行加工。(2)按照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把工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

• 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

• 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它主要指钢铁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

• 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它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3)按照生产的序列结构,把工业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和最终产品生产。工业产品的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整个过程可分为初级生产阶段、中间生产阶段和最终生产阶段。与此相对应,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品分别称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4)按照工业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先后顺序,把工业划分为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传统工业指已经得到广泛发展的、技术较为成熟的工业。新兴工业一般指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领域。第四节 工业结构

1.结构组成

工业结构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或者说,工业结构就是工业的构成方式,是工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和比例关系。工业结构从性质上说,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即生产力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表现为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关系;二是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即工业生产中发生的这部分人与那部分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工业结构是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分析和衡量工业结构的主要指标有三种:一是独立工业部门或门类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劳动力在全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各工业部门或门类的总产值、净产值和利润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三是各工业部门间的产品消耗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工业结构同经济体制模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在不合理的经济体制模式下,不可能有合理的工业结构。影响国家或地区工业结构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制度、供给结构(包括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及技术系统)、社会需求结构、国际贸易和地区贸易及经济地理位置等。

工业结构一般具有以下特性:(1)区域性。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业结构,不仅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还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结构的先进程度,揭示国际和地区劳动地域分工的不同。(2)时序性。每次大的技术革新、工业革命,都会给工业结构带来巨大变化。(3)层次性。一个国家或大地区的工业结构往往相对完整,而地域较小的地区工业结构比较简单,往往与相邻地区表现为一定的互补关系。

工业结构由多种横向结构组成,至少包括:(1)工业部门结构,指工业内各部门、各行业、各种生产之间的生产关系和比例关系。工业部门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总和。生产的同类型是指产品的经济用途相同,或使用原材料相同,或工艺过程性质相同。(2)工业地区分布结构,指工业在各地区的地理分布构成。(3)工业产业结构,指工业产业内部各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4)工业技术结构,指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和手工劳动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5)工业产品结构,指工业企业内部各种产品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6)工业企业规模结构,指大、中、小、微型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7)工业所有制结构,指工业企业的国营、私营、混合所有制的构成成分。(8)工业生产组织结构,指生产者对所投入的资源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出物的有机、有效结合和运营方式的一种概括,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战略决策、系统设计和系统运行管理的全面综合。

2.结构演变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结构一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调整。在产业结构方面,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如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第二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第三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发展。(1)在工业部门结构方面。最初的工业是通过一般分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一步分工,在工业内部,通过特殊分工,不断形成新的工业部门。一方面,由于现有的工业部门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进一步专业化,使原有工业部门进一步分离,形成新的工业部门;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新工艺、新产品,使原来的工业部门发生改组、退废甚至消亡,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工业部门的数量增加,部门的结构也更加复杂。(2)在工业地区分布结构方面。由过去的工业集中在大城市、接近大城市的布局,逐渐向分散布局转变,企业根据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原则选择适合的分布地点和厂址。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已不是绝对条件。(3)在产品结构方面。新技术的采用使产品设计、开发、试制、制造和销售过程都发生了变化。例如,在产品的总结构方面,新产品的比例上升,传统产品的比例下降。定制消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供需链条。定制的范围包罗万象,除已较为熟悉的定制服装、礼品外,还有定制蔬果、定制旅行甚至定制婚姻等全新概念的产品和服务。在传统工业模式下,定制属于奢侈品,成本居高不下,而在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定制也可轻松实现量产,且性价比最优,过去只有少数人用得起的贵族定制,现在变成了老百姓也买得起的大众定制。定制不仅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更开创性地“无缝”满足了人们追求品质、强调个性的内心渴望与美好愿景。(4)在技术结构方面。技术结构的变化直接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整个社会的技术结构、工业部门的技术结构以及企业的技术结构,都逐渐以高新技术为主体,配以中间技术和少量仍然适用的低级技术,以整体优化、合理的技术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5)在工业生产组织结构方面。不同的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模式的不同,导致生产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新技术革命发展变化快,使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更新换代频繁,过去那种综合性生产的企业不易适应这种变化,因而要求这些企业向以先进技术为基础、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转变。

当前,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社会的种种结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工业结构。第二章 工业文化释义

工业文化不是游离于人类历史之外,也不是站立在世界历史之上,它居于世界历史之中,与人类历史共进退,它是工业社会特有现象,其形态类型具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得以捕捉。广义的工业文化是指工业社会的文化,它具有典型的工业时代的特征。狭义的工业文化是工业与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它与工业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工业文化不是新概念,更不是颠覆性的理念或思维,提出工业文化只不过还原它的历史本来面目。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对象

1.研究目的

从人类发展历程看,工业文化是继原始文化、农业文化之后的文化形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产业形态看,工业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工业社会的客观现象,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从学术角度看,工业文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和工业科技的结合,具有跨学科、交叉性、总体性的特征;从业务形式看,工业文化是工业与文化的跨界融合,是新思维、新方法、新领域,会不断催生新业态;从发展前景看,工业文化倡导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发展前景是一片蓝海。

工业文化作为文化的子集,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同时更具有工业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属性。正如农业社会,农耕文化是主导文化。在工业化社会,工业文化显然应该是主流文化。但总体来看,世界工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远远滞后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研究停留在基本概念和作用意义上,浅尝辄止,没有成系统、成体系、成规模、成效应。

工业文化是研究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文化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规律,重点要揭示的是工业文化的每个要素对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具体来说,重点是分析工业文化理论的组成要素,构建基础理论的总体框架,为工业文化理论的深入探索奠定核心基础,为工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找寻理论依据,为工业的转型升级展现新的视野和开辟新的路径,为跨界学者和产业促进者打开一扇尘封久远的大门。研究工业文化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工业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内在规律。(2)认识到工业文化是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应该倍加珍惜每种文化类型。(3)传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其他国家或民族先进的工业文化。(4)展现工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特殊关系。(5)弘扬正确的工业价值观和工业精神。

2.研究对象

工业文化与其他学科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这种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性以及工业与文化交叉融合的学科背景,使工业文化有别于其他学科,并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色。(1)工业文化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以特定的或具体的自然现象以及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而工业文化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工业中的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是人化物而不是自然物。尽管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也被纳入工业文化的研究视野之中,但它仅仅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成果而被工业文化所关注。(2)工业文化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科学。一般的社会科学都以具体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如文学以文学现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经济学以经济现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工业文化建立在工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以工业与文化交叉融合后产生的现象、行为以及演变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具体而言,工业文化以工业社会中,工业与文化交叉融合后产生的现象、行为、本质、体系,以及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规律为研究对象,探讨工业文化的生成、起源、定义、性质、结构、功能、价值等,发现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反映人类工业物质文化、工业制度文化和工业精神文化的各种文献、现象和事件,划分世界工业文化的典型类型并展望其趋势和前景。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工业文化基本概念。探讨工业文化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承载形式、理论渊源和历史的必然性。从工业文化的定义、内涵、载体和范畴入手,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梳理其范围、定义,剖析其本质、属性、结构、特征、形态、要素,以及物质、行为、精神、政府、企业等承载形式,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构建工业文化的纵向和横向体系架构。

工业文化的本质是基本理论构建旳基点,首先要对工业文化的本质做规范性的阐述,解剖工业化社会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本质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正确理解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文化形态和文化系统内部结构层次差异,提供了认识的框架。工业文化的属性和特征是文化的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通过种种属性和特征,可以加深对文化本质的认识。工业文化的体系架构是工业文化系统建构的骨架与要素的关联形式,研究体系架构,可以将视线从工业文化的抽象思辨转到具体认知的境界。(2)工业文化演进脉络。重点研究工业文化的起源、传播、发展、变迁与创新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从工业文化发展进化的历程出发,通过归纳比较,分析其萌芽产生阶段、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探明工业文化演进的因果关系和内在动力,揭示工业文化糟粕和特定工业文化现象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以工业革命为案例,研究工业文化在传播扩散过程中,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调适与冲突、涵化与丧失以及整合、传承、创新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世界工业的旧文化丧失与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规律。(3)工业文化功能价值。工业文化功能价值决定了工业文化的生命力。工业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各具有特定的功能价值效用,同时,它们的有机组合又强化了其价值效用。该部分从工业文化的功能、作用、地位、价值层次等方面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业文化核心价值的特性和基本承载形态,如物化形态和主观形态,并对工业软实力、工业精神、工业科技等进行较全面的分析。(4)工业文化产业与实践。从国家工业文化资源、国家工业形象、工业文化产业、工业文化领域、工业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索工业文化的产业实践。分析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强国崛起的文化根基,同时选取了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六个国家的工业文化实践活动做实证研究。第二节 研究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门学科的研究都有其方法,能否采用科学的方法,往往决定了其研究的成败。工业文化研究方法有两个层次:一是方法论,它有助于揭示人的本质、工业文化的本质和奥秘,为工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提供辩证的方法和科学的认识。二是一些具体方法,如历史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量化的方法等。

1.文化研究的方法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办法、方略、法则、技巧,统称方法。方法包括两类:一是根本方法。所谓根本方法,指哲学方法或方法论,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二是具体方法。所谓具体方法,指各门具体学科所采用的方法。根本方法或方法论具有普适性,而具体方法,则仅适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根本方法统领和指导具体方法,具体方法是方法论或根本方法在各学科领域里的具体运用。

方法,在古希腊语中,即“通向正确的道路”之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活动的手段,但它不是物化了的手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应遵循的某种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故黑格尔也把方法称为主观方面的手段,他说:“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

方法的根源,既不能单纯地从自然事物或客体去理解,也不能单纯地从抽象的人、直观的人或抽象的主体去理解,当然更不能从思辨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去理解,而必须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从现实的人的对象化活动即实践去理解。

文化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自然科学方法,它把文化设定为人的创造物,是人的意志系统,因而更加敬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类尊严。文化的演化,只能在理解、互动、交流中自然发生。

由于工业文化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对其研究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社会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比较法、文献法、历史考证法等。这些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历史考证法依赖于文献法,绝大部分资料信息需要从历史文献、古建筑之中获得;再如文献法是社会调查法的理论支撑,仅用调查法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全面的、真实可靠的,需要文献法作为它有力的支撑,以增加其可信度。不是每种方法都是完美的,社会调查法虽然使用起来最简单直接,但是受限于调查对象发生的时间,如果要调查一个几百年前曾发生的某个现象,由于年代久远,人们的记忆有限或流传的说法不一,导致社会调查法行不通;比较法可以通过横纵向比较、同异质比较来对调查对象进行比较,从而方便学者、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但是比较法缺点在于不是任何两种或几种对象都可以进行比较的,需要注意比较对象之间是否有可比性。

运用多种方法对工业文化进行研究,可以增加其深度和丰富度,让公众从多个角度、不同视野来审视工业文化,深入了解现代工业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先进理念。

2.具体的研究方法(1)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对立和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它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所引起的。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础上关于发展的学说,并将其定义为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辩证法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方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工业文化都有其特点,因此,工业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制度、不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不同时间、空间的工业文化研究,辩证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了解问题的多个方面,站在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凭一己的经验去否定或肯定,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工业文化。(2)历史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工业文化是一部描述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产品、工业科技、工业体制、工业组织、工业精神等的工业文明史。既然工业是一部历史,就可以采用历史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力图按照发展的顺序和事实来说明历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证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对解释历史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缺点是容易只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对历史变化的深层原因和规律无法做出解释。在工业文化历史研究中,史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就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史料掌握和运用的方法。(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任何理论都要面对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一切科学理论,它们的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被确定,它们的科学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展示,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动力和营养。同样,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知识背景中进行的,伟大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发生。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生产活动的变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工业文化的研究中,同样需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工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发展,但只有二者双向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各自的发展。无论是从理论的发展还是从实践的发展角度出发,都应重视工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有机结合。从辩证角度来看,包括两个命题:一是工业文化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即实践产生理论;二是工业文化的实践结合理论,即理论指导实践。(4)量化的方法。在研究工业文化时,学者们往往只注重定性研究而忽略定量研究。因为定性研究直观可见,获取方式较为简单,但定量研究在分析过程同样不容忽视。定性研究是主要的,但如果有数据作为支撑,也应进行定量研究。量化分析方法是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对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手段,其主要作用在于准确揭示和描述工业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使用量化分析方法时,分析人员往往将精力集中在定量因素或同问题相关的数据上,然后建立一个可以描述问题的目标、约束条件或者其他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多种数学手段或工具进行处理,根据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具有意义的结论或建议。

统计法、层次分析法等是工业文化进行定量研究时可用的方法。比如,对工业文化的研究,在两个方面可以应用统计方法:一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是解释和认识工业文化现象及其规律。工业文化数据的收集是取得正确研究结果的基础,也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如何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处理是能否得到正确结果的关键环节。整理、加工、处理的目的是使数据系统化、条理化,符合进行深入分析的需要。

统计学的方法能否解决工业文化的实际问题,除了要看是否选择正确的统计细分方法外,还要看在量化分析的同时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定性分析,是否运用了专业知识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符合工业文化分析规范的解释和推断。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只有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最有说服力。层次分析法具有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优点,它能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根据建立的准则,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得分较高者为最佳方案。而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各指标的权重是人为赋予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工业文化研究中,特别是在机制效果衡量、产业政策评估、软实力测算、文化效能分析、品牌影响力度量等许多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领域,层次分析法均可广泛应用。第三节 文化与文明

工业文化是文化的子集,要探讨工业文化的概念和定义,就必须从文化的内涵、外延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开始。

1.文化的概念

在西方,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个词的含义转变为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也被理解为培养公民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中世纪,文化开始有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但是被神学所遮蔽。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文化指道德完美和心智或艺术成就。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把文化同人类理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此区别于原始民族的“不开化”和“野蛮”。

在东方,文化一词很早就见于中国古籍。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文,错画也,修饰也;化,教行也,变也。”汉刘向《说苑·指武篇》首次把“文”和“化”连用:“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上述文化的含义均指封建王朝的“文治和教化”,与“武功”相对而言。它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化一词虽有一定关联,实际含义相去甚远。随着对文化一词运用的不断深入,文化概念的含义才逐渐明确起来。在中世纪,已大体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

17世纪,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提出,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即文化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提出,文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康德认为,文化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文化是一个过程、一种转变、一种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

19世纪中叶之后,文化人类学兴起,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综合体,不仅包括知识、信仰等精神生活现象,还包括人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等。这个关于文化的基础性定义提出后,对学术界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许多论著所引述。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A·克拉伯和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一个成套的系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文化系统既是限制人类活动方式的原因,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文化的研究发生了两个历史性转折:一是由注重传统的乡土社会和未来开化社会转向注重现代都市社会,二是由传统农业文化转向现代工业文化。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专著《何谓文化》对文化做出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各类定义众说纷纭,但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宗教、历史、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中国1999年版的《辞海》写道: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也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总之,广义的定义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几乎囊括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可用黑格尔的名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来说明;狭义的定义指与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相对应的精神,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整合、导向、维持秩序、思想传承等功能和作用。对于文化的构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器物、制度和观念“三层次说”,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即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1)器物层次指人类为了克服自然或适应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简单说就是指工具、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东西,以及现代高科技创造出来的机器等。(2)制度层次指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人类创造出制度文化,即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典章律法等。人类借助这些社群与文化行动,构成复杂的人类社会。(3)观念层次指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如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宗教信仰等。人类借助这些表达方式获得满足与安慰,维持自我的平衡与完整。

从哲学角度理解,文化即化人,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所谓“文化即化人”,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实际上,“人化”和“化人”之间始终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效果、同一事情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人把聪明才智、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的文化价值品格物化下来,消除自然的陌生与野性,使得自然“人化”,并创造完全人工的、技艺的世界,即文明的成果都是人类头脑中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人化”的行为事实、结果或成果又反过来教育人、熏陶人、改造人,促进“化人”,促进人的思想品质的提升,使人的知识、思维、能力、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以实践活动作用于世界的同时,也以实践活动作用于自己。所以,人创造的文明反过来会“化人”,“人化”出来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精神世界等,都会反过来“化人”。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进程。

2.文化和文明

文明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专业化社会分工、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的形成是人类社会漫长历史演变的结果,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与思维方式的总称。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文化和文明有时候在用法上混淆不清,几百年来,一直有学者在研究其差异。比如,文明偏外,凡是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生活上的表现,以及工艺与科学的成果,可以认为是文明的表现。文化偏内,侧重于精神方面,包含了宗教、哲学、艺术等思想与习俗。这种比较,采用了狭义的文化概念。

一般认为,文化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其产生要早于文明。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或者说是“高大上”的文化,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说两者是同义的。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范畴要比文明更加广泛,在英法这两个国家,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倾向。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以上三种观点中,第二种目前占上风,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文化的外延要广于文明。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文化通常指某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信奉基督教的国家。(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义的,使用范围稍窄。

据上所述,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3.工业文化与工业文明

英国工业革命成果是工业文明的开端,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工业文明指近代以来,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工业生产带来的人类文明。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状态,其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工业、农业、服务、贸易、资源领域主导对话规则和定义价值标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比,具有高效率、规模化、全球化等特点,同时,工业文明还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以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信息传递加速、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特点。

工业文明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完善和发展中进步,例如,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目前,新工业文明成为关注点。传统的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在现实中,这一发展观表现为对GDP、经济高速增长目标的强烈追求。这种单纯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战略的必然后果是环境的急剧恶化、资源的日趋短缺,最终发展将难以持续而陷入困境。新工业文明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工业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相比较,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第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第二,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第三,以各种资源有限合理利用的经济制度为依托;第四,以崇尚创新为核心价值。

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并非工业文化包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制度体系。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工业文化的发展水平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先进的工业文化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工业化。一方面,工业社会的制度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决定了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人类在创造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也不断地创造先进的工业文化,并逐步构建起整个工业社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促成了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且成为促进人类认识发展、不断改变人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强有力的杠杆。以科学原理为基础的技术创造发明日新月异,不断升级,人类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因此为之大变。可以说,自近代以来,有几次工业革命,就有几次文化革命;有几次产业结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