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百日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8:18:11

点击下载

作者:张东淑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百日通

针灸百日通试读:

前言

笔者大学就读于针灸专业,后又攻读针灸学硕士、博士,2004年开始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一路走过来,不知不觉已与“针灸”相伴17载,对它的热爱与付出,已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2011年11月,针灸成为中医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这标志着针灸作为我国具有独有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技术,已得到世界科学界的肯定,传播、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针灸技术对我们中医针灸医生来说也显得更为迫切。

在长期的针灸学习和工作中,笔者感到制约中医针灸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针灸临床队伍建设不规范,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现今国内外针灸临床队伍中,有不少人未曾学习中医理论,有的甚至连经络腧穴理论都没有学过,只知道在一些常用穴位上扎几针,侥幸取得一点治疗效果。以他们这样的专业素质,要取得好的临床效果,恐怕是很难的。②科普宣传严重滞后,很多人并不了解针灸。针灸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医疗价值,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却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不相信针灸,患病后不知或不愿去接受针灸治疗,使针灸的医疗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而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兴趣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要使针灸学习者、初级从业者更加系统地认识针灸的理论体系,熟悉针灸技术的特色与优势,掌握针灸对常见病的防治方法,首先要培养他们对针灸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而这种初始的兴趣和爱好也需要进一步的引领和指导。本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临床经验编写而成的。

本书包括针灸理论、技术、治疗、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以“百日”(十五周、七个阶段)为编写体例,循序渐进地介绍针灸学相关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本书各章节重点知识附有记忆歌诀、总结图表;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配有图片;附录中还包括针灸歌赋名篇和针灸自测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以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针灸基础知识、刺灸技术要点和临证诊治要诀,顺利跨入针灸之门,也期望学习者能够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初步培养对针灸专业知识的兴趣,在今后的针灸学习中渐入佳境。

本书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的学生、针灸临床医生及从业者,以及针灸爱好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有幸得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院士的亲自审阅和指导,在此谨向石院士为本书修改提供的金玉良言及对针灸后辈的扶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还要向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的领导、同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吕志平院长、潘清川副院长、肖炜副院长多次组织专家教授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使我从中受益匪浅;感谢针灸教研室王升旭主任从我工作以来给予的帮助、指导与信任,也正是他的宽容豁达给了我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我可以心无旁骛地教学、临床、写书和思考问题;感谢针灸教研室黄泳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指导及帮助,她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治学和著述经验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感谢针灸教研室周国平教授、李求实副教授、陈静老师、杨路老师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是你们给了我深深的同事之爱,使我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我还要感谢那些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协作的南方医科大学的学子们,谢谢你们!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批评和指正!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教研室 张东淑2013年6月 于广州第一阶段 初出茅庐,问道于古

第一周 针灸源流及经典名篇目的要求:

掌握历代重要针灸经典名篇及其贡献;

熟悉针灸学发展简史。一、起始期——伏羲制九针

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是中医药学的鼻祖之一。其中“九针”的发明不仅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针刺疗法起源的标志。九针的形状不同,且功效各异,或圆钝,用于熨烫、按压止血;或尖锐,用于点刺放血;或带刃,用于切割排脓,这是在新石器时代先进的、令人惊讶的外科用具。九针在医疗水平低下的新石器时代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医疗保障,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塑造了雏形。二、创立期——理论初建

经过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漫长的医学探索和经验积累,针灸学术思想开始初步形成。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两本现存最早的与针灸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已经对经络的循行和灸法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经络系统知识。《黄帝内经》是现存文献中最早的中医学著作,也是针灸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黄帝内经》已经形成了以十二经脉为主干,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为分支的完整的经络系统,并对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做出了相关的论述,对腧穴、针灸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做出了详细说明。《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其中《灵枢》成书较早,主要论述针灸与经络系统,世称《针经》,而《素问》中的某些篇幅也对《灵枢》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补充说明。《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至今仍是学习针灸的核心。而在此后出现的《难经》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经络系统的补充和发展。《难经》全书八十一难,提出了八会穴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各种针刺手法,对中医针法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作用。三、发展期——名家辈出

魏晋时期,皇甫谧在融汇了《黄帝内经》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编撰而成《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发展和确定了349个腧穴的位置、主治、操作、针灸方法和宜忌等,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而且于公元6世纪传向日本、朝鲜等国,开创了针灸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先河。

隋唐时期,对针灸学术更有发展,针灸学科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专科,唐太医署里也开始专门招收学习针灸的学生。针灸名家辈出,如甄权、孙思邈、王焘等,这些针灸学家不断总结前人和自己的临证经验,著书立说。甄权针技高超,著《明堂人形图》,从其书名来看,无疑是一部专述经脉孔穴,文图兼备而以图为主的著作。药王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考证了明堂人形图——将人体腧穴用仰、伏、侧三人图表示,并将不同经脉用颜色来区分,使人一目了然,容易记忆,成为医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穴位图;孙思邈还发明了同身寸取穴法,提出和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丰富了“以痛为腧”的概念。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大量辑录了诸家的灸法。但他否定针法,认为“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四、多样化期——流派纷呈,百家争鸣

针灸学在宋金元时期继续发展,北宋皇帝,尤其是宋太宗和宋仁宗都非常重视针灸等医疗事业,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宋元时期针灸名著不断问世,这些针灸医书反映了各针灸流派的特色。

北宋,医官王惟一奉宋仁宗之诏命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订了腧穴的主治,统一了腧穴的定位,是对经络腧穴一次规范化的总结。此外,王惟一还设计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模型,用于学习和考核,从而“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

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收集了大量民间治疗经验,并重视压痛点对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临床治疗的内容。

元代,针灸学者滑寿把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合并为十四经,著《十四经发挥》,使经络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为人所熟知的金元四大家同样精于针灸,他们的学术争鸣,也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其著作中关于针灸学的论述也甚为精辟。如张从正的泻血疗法,朱震亨的阴虚用灸法、生阳以滋阴,李杲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疏导经气、调节阴阳,都给针灸学术发展增添了色彩。五、集大成期——继承与创新

在经历了唐宋元等朝代的良好过渡之后,针灸学在明朝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高峰,名家辈出,经典云集,期间为针灸学做出贡献的有高武和杨继洲。

高武在研究宋元两代的针灸古籍时发现了所记载的穴位存在不少错误,并且认为男女儿童身上的穴位是有所差别的,于是重新设计铸造了男、女、儿童三座铜人,作教学定位之用。高武还著有《针灸聚英》和《针灸节要》,其中《针灸聚英》记载收录了多首歌诀,对后世影响甚大。《针灸大成》是杨继洲在其原著《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对已往针灸医籍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再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编著而成的。书内论述了经络、穴位、针灸手法与适应证等,还介绍了针药结合综合治疗的病例与经验,是明代众多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也成为后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

此外,李时珍著有《奇经八脉考》,对《十四经发挥》进行了补充。

在这个时期,针灸开始传播到欧洲,法国成为欧洲传播针灸学术的主要国家。六、停滞期——逆境图存

与在明朝的蓬勃发展大相径庭的是,针灸的发展在清代却是举步维艰。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针灸还是比较受重视的,但19世纪以后,清朝统治者对针灸疗法进行了蛮横的排斥和打击,他们搬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谬论,在太医院取消了针灸科。尽管如此,清朝依然有著作面世,其中《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而之后的民国时期也曾下令废除中医。针灸以其简便效廉的优势依然在民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以承淡安先生为代表的著名学者通过办针灸学社、刊物和承办针灸学校等方式为振兴针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七、新生期——重获新生、备受瞩目

艰难地度过停滞期,针灸疗法获得了新生。新中国诞生以后,针灸疗法获得飞跃发展。不少古代针灸学著作得到校注再版,同时还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新书。各省陆续建立了针灸研究机构。高等中医学院设置针灸学教研室或针灸系,讲授针灸学课程,培养针灸专门人才,不少西医类院校也设立了针灸专业。我国广大的从事针灸治疗以及科研的人员,遵循古为今用的方针,应用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解剖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对针灸学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使古老的针灸疗法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发展并创造了指针、鼻针、耳针、面针、火针、腕踝针、腹针、靳三针等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

在这期间,值得一提的是针刺麻醉(简称针麻)的发明。1959年以后,针麻陆续成功地应用于胸壁、四肢、腹腔、心脏内直视手术以及脑瘤切除等许多大小手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它简便、安全、适应范围广,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损害少,手术后恢复快,避免了使用药物麻醉的副作用。有些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合使用药物麻醉,在针刺麻醉下顺利完成了手术。

1979年12月,WTO向全世界推荐43种疾病应用针灸治疗。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也先后兴起了针灸热,目前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治疗疾病。

迄今,我国的针灸疗法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对于针灸学中穴位与经络的实质、针灸治病与针刺麻醉的原理等,都还有待于从理论上给予科学阐明。2010年11月,针灸成为中医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这标志着针灸作为我国具有独有知识产权的自然科学技术,已得到世界科学界的肯定,继承创新发展中医针灸技术对我国针灸学者来说也变得更为迫切。

总之,针灸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正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有责任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之不断地向前发展。

针灸学发展简史、历代针灸经典名篇及其贡献总结见表1-1、表1-2。表1-1 针灸学发展简史表1-2 历代重要针灸著作小结

1.针灸学发展简史——起始、创立、发展、多样化、集大成、停滞、新生

2.历代针灸经典名篇及其贡献:《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难经》——《黄帝内经》针灸理论的充实与发展《针灸甲乙经》——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络腧穴规范化总结《针灸大成》——明代之前的针灸学精华第二阶段 夯实基础,知常达变

第二周 经络腧穴概述及研究一、经络——行“气”之道目的要求:

掌握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命名、分布、走向与交接、流注次序四大规律;

奇经八脉命名及其与十二经脉的区别;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了解经络的实质研究。(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络(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的路径,经是直行的主干,络是侧行的分支。  

为更好地理解经络的概念,还要了解下述三个问题。(1)经络的实质 有关经络实质的研究向来都是针灸学基础研究的重点与难点,20世纪50~70年代,发现了循经感传现象,即针刺、电脉冲及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80年代,经络研究客观显示了经络生物物理学特性如循经低电阻特性、循经声传导特性等。90年代,经络研究重点为经络运行气血和物质基础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术界达成了共识,认为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经络是人体生理综合调整系统。

目前各种解释经络现象和阐述经络实质的假说基本上可以分为三

[1]大类。一是神经论,主张经络现象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表现,并无独立的经络结构。神经论目前已涉及从皮层、脊髓到外周传入的各个神经层次以及自主神经。二是体液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脉管或间隙性结构,包括早期的血脉论、淋巴管论、间隙体液论等,以细胞内液为介质的细胞缝隙连接假说也可包括其中。三是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电磁波或电子能量的优势传递渠道。这三类论点涵盖了人体信息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神经传递、体液传递和能量传递。这些假说是某一时期对经络这种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可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经络的实质,但都还不能对经络现象及针灸作用的种种规律作出十分圆满的解释,故有关经络实质的研究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2)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如果说经络如同错综复杂的铁路线,腧穴就如同分布在铁路线上的站点。两者密切联系,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经络通过腧穴来反应和实现功能。(3)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脏腑如同深埋在内的树根,经络如同伸展在外的树干,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只有树根营养充足,树干才能枝繁叶茂,反之,树根已经腐朽,那么树干也必定面临枯萎的命运。所以,经络和脏腑关系密切,经络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在反映。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图2-1)。图2-1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和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其中十二正经包括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与体腔脏腑联系的作用)、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骨关节的体系,起到联络筋骨、关节的作用)、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居于人体最表层,起到保卫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共有8条,故称奇经八脉。

络脉是指经脉的分支,经脉在体表别出一条分支,走向与它相表里的经脉,即为络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各有一条络脉,再加上脾经在胸胁部有一个大的分支——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脉;起到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络脉组成部分中还有孙络(细小的络脉)和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记忆歌诀(1)经络系统组成多,十二经脉奇经数;

经别经筋与皮部,十五络脉和孙络。  (二)十二经脉(Twelve Meridians)

十二经脉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十二经脉的组成(图2-2)图2-2 十二经脉的组成《素问·阴阳别论》载:“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即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经脉由十二条组成。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

2.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命名由三部分组成,即手/足、阴/阳、脏/腑,如图2-3所示。图2-3 十二经脉命名原则(1)手/足——经脉体表的循行路线 循行于上肢的经脉以“手”命名,循行于下肢的经脉以“足”命名。举例说明:手太阴肺经在体表循行于上肢故以“手”命名,足阳明胃经在体表循行于下肢故以“足”命名。(2)阴/阳——经脉阴阳属性及其消长变化规律 循行于肢体内侧和六脏(属阴)的经脉以“阴”经命名;循行于肢体外侧和六腑(属阳)的经脉以“阳”经命名。举例说明:手太阴肺经在体表循行于上肢内侧,体内属肺脏,故以“阴”经命名,足阳明胃经在体表循行于下肢外侧,体内属胃腑,故以“阳”经命名。

阴经和阳经又根据阴阳气血的多少分别以“三阴三阳”命名(图2-4)。图2-4 经脉阴阳属性及消长变化规律《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名曰三阴三阳”,故将阴经、阳经推衍为三阴经、三阳经。阴经可分为三阴:阴气最盛者为太阴,阴气稍少者为少阴,阴气最少者为厥阴(《灵枢·阴阳系日月》“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阳经亦可分为三阳:阳气最盛者为阳明(《灵枢·阴阳系日月》“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阳气较盛者为太阳,阳气最少者为少阳。

三阴三阳根据阴阳气血的多少,还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配偶关系,即太阴和阳明(阴阳气最盛)、少阴和太阳(阴阳气次之)、厥阴和少阳(阴阳气最少)。这三组阴经、阳经互为表里,对称地分布在肢体的内侧、外侧,如手太阴肺经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手阳明大肠经分布于与肺经相表里的上肢外侧前缘。(3)脏/腑——经脉在体内属络的脏腑 脏/腑表示十二经脉在体内循行所属络的脏腑。举例说明: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两条经脉互为表里,手太阴肺经在体内循行属肺,络大肠;而手阳明大肠经在体内循行属大肠,络肺。故肺和大肠两对脏腑也构成表里关系。属络的意义即为属——直接联系,络——互为表里(图2-5)。图2-5 经脉体内属络的脏腑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解剖体位和经络体位的区别如下。

解剖体位——患者垂手直立,手掌在前,手背向后;双足并拢,足尖朝前。

经络体位——患者垂手直立,拇指在前,小指在后;足趾在前,足跟在后。(1)阴经分布规律——四肢内侧和胸腹(属阴)

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2)阳经分布规律——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属阳)

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3)十二经脉在体表(头面、躯干和四肢)对称分布 如手太阴肺经分布于左侧上肢内侧前缘,在右侧上肢内侧前缘同样有手太阴肺经分布。记忆歌诀太阴在前厥阴中,少阴内侧后面行,外侧为阳阳明前,少阳太阳前后从。

4.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图2-6)图2-6 十二经脉走向与交接规律

走向:手之三阴胸走手,

   手之三阳手走头,

   足之三阳头走足,

   足之三阴足走胸。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阴升阳降(直立、双臂上举位)  

交接:胸部阴经相互衔,阳经交接于头面,表里阴阳在肢端。

举例说明:①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交接;③相表里的阴经和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图2-7)图2-7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关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有两个问题。(1)为什么肺经为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中的首个经脉?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而中焦为脾胃所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2)经脉气血流注到十二经脉中的足厥阴肝经之后,气血的流注是否停止?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但气血的流注并未停止,而是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由此循环无端,周而复始,将气血灌注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记忆方法:(1)按照三阴三阳衍化顺序,将十二经脉分为三组:太阴  少阴  厥阴  先手后足阳明  太阳  少阳  先手后足用E勾边法即描记出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图(详见图2-7)(2)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歌诀

一肺二大三胃经,四脾五心六小肠;

七膀八肾九心包,三焦胆肝相连行。(三)奇经八脉(Eight Extra Meridians)

命名;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

奇经八脉的作用。

1.奇经八脉的命名

奇经八脉包括八条经脉,分别为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其命名与功能密切相关。(1)督即总督,督脉循行于后正中线及头项部,为手足六阳经循经所过部位,故可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称为“阳脉之海”,以督命名。(2)任即总任、妊养,任脉循行于前正中线,胸腹部为手足六阴经循行所过部位,故可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称为“阴脉之海”,以任命名。(3)冲即要冲,冲脉循行过程中与肾经并行,与胃经、任脉、督脉均有联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而肾为先天之本,藏有元阴元阳,任督二脉分别为“阴脉之海”、“阳脉之海”,所以中医学认为,冲脉为十二经气血之要冲,称为“十二经之海”、“血海”,故以冲命名。(4)带即约束,带脉环腰一周,可约束全身纵行诸经的经气,有如束带,故以带命名。(5)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循行于下肢内侧、胸腹,且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交会,阳维脉循行于下肢外侧、头项部,在头部与督脉相交汇,故可维系六阴经、六阳经经气,以维命名。(6)跷有“跷捷”之意,主肢体运动,阴跷脉循行于足跟内侧,到达目内眦,阳跷脉循行于足跟外侧,到达目外眦,可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故以跷命名(图2-8)。图2-8 奇经八脉的命名

2.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1)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无表里配伍关系 奇经八脉之所以称为“奇经”,即因为其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也没有表里相合关系,与十二经脉不同,故称为“奇经八脉”。(2)除任、督二脉外无专穴专线 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与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而奇经八脉中的其他经脉无专穴专线,而是与十四经中的经脉并行。

3.奇经八脉的作用(1)密切与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中带脉横向循行,其余经脉纵向循行,纵横交错地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起到密切与加强十二经脉之间联系、统摄有关经脉气血的作用,如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十二经脉如同江河湖泊,奇经八脉就如同水库,当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时,就蓄积在奇经八脉之中;反之则渗灌进入十二经脉之中。

关于奇经八脉,有两个问题。(1)何谓“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均起自胞中,同出会阴,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歧”。(2)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外,其余经脉均无专有穴位,那么如果这些经脉气血瘀滞,产生疾病,该如何治疗?

借用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交会之穴位治疗。如带脉失约而产生妇女带下的病变,可采用带脉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带脉”来治疗。(四)经络的标本(Root and Branch of Meridian)、根结(Position of starting and ending of Meridian-Qi)、气街(Meridian Qi Street)、四海(Four Seas)  

即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即经气起始、归结的部位,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临床应用:标本、根结是指经络之气血的纵向流注形式。标本和根结同出于《灵枢》,都是突出强调四肢末端与头面五官和胸腹内五脏六腑的联系,均是察外而知内,是整体诊断的一部分。如无论原穴、络穴、五输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等特定穴均位于四肢,故调其根,治本澄源,可使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归于平衡,从而使疾病痊愈,这就是标本、根结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故元·窦汉卿《标幽赋》曰:“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  

即经脉之气聚集通行的横向通路  

即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临床应用:气街、四海是指经络之气血的横向流注形式。根据“气在头者,止之于脑”,以及内脏之气汇集于胸膺腹背的原理,提示临床针灸取穴可以按头、面、耳、眼部等五官疾患取头部腧穴,而内脏器官疾患可以取胸膺腹背的有关腧穴,也体现了背俞穴、募穴的具体应用。《灵枢·海论》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守其输,而调其虚实。”临床上可根据四海有余、不足的证候进行辨证施治。(五)经络的生理作用

1.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经络犹如人体四通八达的通道,有运行气血、布散周身的作用。《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

2.联系脏腑、沟通内外(1)沟通脏腑与体表联系 脏腑如同树根,经络如同树干,将脏腑的气血功能盛衰反应于体表。(2)沟通经络之间的联系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分布在十二经脉之间,起到沟通联系十二经脉的作用。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1)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十二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可起到抵御外邪入侵的目的。(2)经络能够运行气血,布散周身,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能使人体维持正常功能,人体气血充盛,才能免受外邪侵袭,所以经络间接起到抵御外邪的作用。(六)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1)放射痛 如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疼痛经常放射到肩背部,心脏病患者疼痛会放射到小指尺侧,根据经脉循行分布理论,胆经循行经过肩部,小指尺侧为心经的循行起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放射痛出现的原理。(2)疾病传变 如患者往往先有心烦口渴、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然后出现小便短少赤涩、尿道灼痛,甚至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的证候,根据经络学说理论,这是心火移热于小肠的表现,心经与小肠经互为表里,而疾病出现表里两经的传变。

如便秘日久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疾患如痤疮、色斑等症状,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同样是由于互为表里的大肠经与肺经出现疾病的传变。

2.指导疾病诊断(1)辨证归经 以头痛为例,根据疼痛部位结合头部经脉分布的特点辨证归经,前额痛往往与阳明经有关,后枕痛则与太阳经密切相关,侧头痛与少阳经相关,巅顶痛多为督脉或厥阴经病变。(2)阳性反应点 某些腧穴往往是某些疾病的阳性反应点所在,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疾病的诊断,如天宗穴为肩周炎患者的阳性反应点;肩井穴为乳腺炎患者的阳性反应点;次髎穴为慢性盆腔炎、痛经等妇科疾患的阳性反应点。患者在阳性反应点处可能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或皮肤色泽、温度等的变化。

3.指导疾病治疗(1)指导针灸治疗 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中对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应用中既可根据患者证候和经脉循行特点先辨证归经,再以本经腧穴为主要施术部位,进行针灸治疗;亦可根据十二皮部的理论,将发于皮肤的疾病如顽癣、带状疱疹等采用皮肤针叩刺局部的方法治疗,可激发、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2)指导药物治疗 中药方剂中“引经药”的应用就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患者证候与经络循行辨证归经,在方剂中运用“引经药”治疗,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家沈石匏说:“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如治疗少阳经头痛可使用归少阳经的柴胡作为“引经药”治疗。小结

1.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命名及三大规律

3.奇经八脉命名及其与十二经脉的区别

4.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

5.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二、腧穴——藏“气”之穴目的要求:

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熟悉腧穴的概念、腧穴的分类、腧穴的主治作用;

了解腧穴的命名;特定穴的定义、种类、主治特点。(一)腧穴的概念

腧穴(Acupoint)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施术的部位。

为更好地理解腧穴的概念,还要了解下面几个问题。

1.腧穴的特性(1)低阻高导 1955年首先由日本的中古义雄报道,认为穴位为“良导点”;国内许多研究人员也开展了大量的穴位电阻的研究工作,基本肯定了穴位的低阻(高导电量)特性。利用穴位的这一特性,科学家们还发明了用于穴位检测的仪器,当把电极放在穴位所在的部位时,仪器可发出蜂鸣声来检测穴位所在。(2)密集的血管神经及神经感受装置 与非穴区比较,穴位都是血管、神经束、神经支、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神经感受器的集中区。当我们临床针刺穴位时,往往容易产生酸、麻、重、胀、痛等针感,这是由于针刺刺激神经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针刺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针刺肌肉多引起酸胀感,所以才会引起这些我们针灸中称之为“得气”的感觉。(3)目前的研究还证实或推测穴位具有红外辐射特性、超微弱发光特性、超声波特性等。

2.腧穴的临床应用

腧穴既可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阳性反应点,也是治疗疾病的施术部位。诊断疾病主要是利用腧穴局部的压痛、脱屑、条索、结节等阳性反应或皮肤色泽、温度等的变化;治疗疾病则可根据病情在腧穴局部采用按揉、针刺、艾灸等方法。如急慢性胃炎引起胃痛的患者,往往在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处出现压痛等阳性反应,在此处行针刺、艾灸等方法则可治疗胃痛。

3.腧穴的形态结构

实验研究证实,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不同层次分布有不同的组织结构,这也符合我们临床根据不同疾病、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穴位的区别,针刺的深度则不同的原则,患者产生的感觉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将穴位想象成一个立体圆柱体的形态,不同部位根据其分布部位的面积大小,则穴位圆柱体的直径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2],位于肢端穴位的直径≤0.3cm;手足部穴位的直径≤0.5cm;躯干四肢部穴位的直径≤1cm;臀部、腹部穴位的直径≤1.5cm;穴位的深度则根据其部位、人体胖瘦程度而不同。(二)腧穴的分类

根据腧穴的名称、定位等因素,将腧穴分为三类: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表2-1)。表2-1 三类腧穴特点及区别(1)十四经穴(Acupoints of Fourteen Meridians)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的穴位,定位、定名、定经;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为361个,一直沿用至今;根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针灸腧穴定位的国际标准》,亦认定十四经穴为361个。(2)经外奇穴(Extra points)不归于十四经的穴位,定名、定位、不定经;不归入十四经的原因:①十四经穴确定之后根据临床实践发现的穴位,来不及归经;②有多个刺激点组成的穴位,无法归经。(3)阿是穴(Ashi points):根据疾病的压痛点、敏感点、阳性反应点确定的穴位,不定名、不定位、不定经。(三)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多是古人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命名。而腧穴的名称往往与它的定位、主治或者刺灸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千金翼方》中所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故了解腧穴的命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法。下面举例说明腧穴的命名规律:

1.穴名与腧穴定位的联系

举例:合谷、曲池、太溪、太渊、极泉、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肩髎

若腧穴名称中含有谷、池、溪、渊、泉等字样,则该穴多位于四肢躯干凹陷处,如位于拇食指之间的合谷、肘横纹凹陷中的曲池、跟腱与内踝之间的太溪、桡动脉凹陷中的太渊、腋窝正中的极泉等,均可从其穴名推测该穴处于凹陷之处;若腧穴以“髎”字命名,则该穴往往位于骨旁或骨之空隙,如骶后孔中之“八髎”穴、肩峰后下方凹陷之肩髎穴等。

2.穴名与功能主治的联系

举例:风门、风池、神门、神庭、听宫、听会

以“风”命名之穴位如风门、风池穴均主治风疾,可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以“神”命名之穴位如神门、神庭穴,均可宁心安神,治疗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痫等神志病症;以“听”命名之穴位如听宫、听会穴,针之均有聪耳之功,用于治疗耳疾。

3.穴名与刺灸注意事项的联系

举例:人迎、大迎、冲阳、冲门

以冲、迎命名的穴位多位于动脉搏动处,针刺时宜避开动脉。如人迎在颈部,颈总动脉搏动处;大迎在下颌角前方,当面动脉搏动处;冲阳在足背最高处,足背动脉搏动处;冲门在腹股沟外侧,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四)腧穴的主治作用

1.近治作用(Local and Nearby therapeutic effect)

近治作用是腧穴主治规律的共性,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是指腧穴均可以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或邻近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

腧穴的近治作用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侧头部的穴位如率谷、太阳均可以治疗偏头痛;外踝处的穴位如昆仑、申脉均可以治疗外踝扭伤。

2.远治作用(Remote therapeutic effect)

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的主治规律,尤其是十二经脉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远治作用比较突出,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

腧穴的远治作用在临床中对疾病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明代徐凤所著《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腧穴远治作用规律的反映,足三里之所以可以治疗肚腹部的疾患是因为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而胃经循行经过腹部,故足三里常用来治疗便秘、泄泻、腹痛等疾患;再如合谷穴善于治疗面瘫、牙痛等面口部疾病,是由于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而大肠经循行经过面口部。

3.特殊作用(Special therapeutic effect)

特殊作用是某些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相对特异性作用。(1)双向良性调整作 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双向:既有抑制又有兴奋的作用,机体处于亢进的病理状态时,腧穴发挥抑制作用;机体处于低下的功能状态时,腧穴发挥兴奋作用;良性:不管兴奋还是抑制,均调整机体朝正常的生理状态转化。如临床研究证实,天枢既可以治疗泄泻,又可以治疗便秘,对胃肠道功能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2)相对特异性作用 是指腧穴与非穴点、某一腧穴与其他穴位相比,对某一种(类)疾病的特异性治疗作用。如至阴穴是纠正胎[3]位的要穴。据灸法矫正胎位协作组报道,对妊娠期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孕妇至阴穴施灸3~5次,在2069例中有1869例的异常胎位得到纠正,占总治疗例数的90.3%。艾灸至阴穴已成为临床中西医妇科最常用的纠正胎位的方法。(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Acupoint located method by bone proportional cun)

骨度分寸定位法最早见于《灵枢·骨度》,古人认为,人有高矮、胖瘦之分,如果使用固定的尺寸去折量腧穴的位置,那么每个人所取穴位的位置就相差甚远了。所以提出使用患者一定骨节的长度、宽度为依据,确定一定的尺寸,来折量腧穴的位置(表2-2,图2-9~图2-12)。表2-2 常用骨度分寸表图2-9 头部骨度分寸-1 图2-10 头部骨度分寸-2图2-11 躯干部(胸腹)及四肢部骨度分寸图2-12 躯干部(背部)骨度分寸记忆歌诀

头部——额角发际间九寸,前后发际为十二,十八大椎至眉心。

躯干部——肩胛骨间距离六,两乳之间共八寸;歧骨至脐量八寸,脐至曲骨作为五。

四肢——腋前至肘定为九,肘腕十二寻横纹;髀枢至膝量十九,膝中外踝定十六;内侧十八又十三;辅骨上下有区分。(注:歧骨指胸剑联合中点;髀枢指股骨大转子;内辅骨上廉指股骨内上髁;内辅骨下廉指胫骨内侧髁。)

关于骨度分寸法,有两个问题。(1)骨度分寸中“寸”的含义?

这里的“寸”并不是指1寸≈3.33厘米,而是“比例”的意思,即根据患者一定骨节的长度、宽度为依据,确定一定的尺寸比例,来折量腧穴的位置。(2)特殊情况下如何取穴?

如果临床中在运用骨度分寸法取穴时遇到特殊情况则需合理选择、合理组合,如秃顶的患者如何根据骨度分寸法选取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上1寸的上星穴,因利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折量为12寸”的方法无法选取,可以结合头部三种直寸,则“眉心至大椎穴为18寸”,使用这个尺寸选取即可解决问题了。

2.解剖标志定位法(Acupoint located method by anatomical landmark)

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根据人体体表具有特征的解剖标志为依据,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1)固定标志 指的是固定位置不变的标志,比如脐、眉毛、指甲等,如眉中穴位于眉毛正中,可采用固定标志法选取。(2)活动标志 指的是其位置会随着人体体位的改变而改变的标志,比如颞下颌关节会随着嘴巴的开合而活动,那么颞下颌关节处的穴位就有张口和闭口取穴的区别,如听宫穴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突的后方,张口呈凹陷处;而下关穴位于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宜闭口取穴。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Acupoint located method by fi nger cun)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根据患者手指的长度或宽度作为尺寸折量标准来取穴的方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法可分为3种(图2-13~图2-15)。图2-13 中指同身寸图2-14 拇指同身寸图2-15 横指同身寸(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2)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横量的宽度作为3寸,又称“一夫法”。

关于手指同身寸法,有两个问题。(1)手指同身寸以医生还是患者的手指为准?

应以患者的手指为准,在临床中如果不方便使用患者的手指来折量穴位所在的位置,则可依据患者手指的长度或宽度,在医生手指长度、宽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或减少一定的距离来折量出穴位的位置。(2)指寸定位法折量与骨度分寸法折量是否存在差异?[4]

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有人报道,先记录受测者三种手指同身寸法与头面、躯干、上下肢的一些代表性的骨度分寸法的长度数据,然后将其均折量为“1寸”,研究发现,三种手指同身寸法与不同部位的骨度折量定位法取穴相比,大多数部位具有差异。如果临床中出现两种方法取穴有差异的情况,因骨度折量定位法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穴位局部的尺寸比例,故应以骨度分寸法为准。

4.简便取穴法(Simple method of locating acupoint)

简便取穴法指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常作为取穴的辅助方法。

举例说明:(1)一手拇指指尖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指蹼缘上,拇指尖下方即为合谷穴(图2-16)。图2-16 合谷穴简便取穴法(2)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而立,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处即为风市穴(图2-17)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