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卓越传媒人才培养 正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04:59:21

点击下载

作者:彭少健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卓越传媒人才培养 正文

中国卓越传媒人才培养 正文试读:

序言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与实践领域。2013年7月,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联合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深化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该计划旨在通过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造就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为深入研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历史使命,制定新闻传播人才国家标准,探讨全媒体时代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路径,2013年10月1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承办的“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暨卓越传媒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英国拉夫堡大学传媒研究中心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博士(Kenneth Fleming)等海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台湾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强月新教授、山西传媒学院院长郝本廉教授、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刘欣、浙江传媒学院院长彭少健教授等国内新闻传播院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达100余人。

论坛分两部分,上午由格雷厄姆·默多克、孙志刚、郭中实、强月新四位专家作主题演讲,针对新时期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形势、任务与应对进行了阐述;下午为校长论坛板块,胡正荣、赖鼎铭、林如鹏、郝本廉、刘欣、彭少健等对所在高校如何认识以及如何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进行了介绍与交流,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对校长发言进行了点评。

会议同时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论文40余篇,我们选择汇编了其中部分优秀论文与浙江传媒学院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是国内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第一部论文集,既是对过去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是各位专家与本校教师对卓越人才培养领域的观察思考。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之外,还能够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对学校教师、新闻传播学子以及相关新闻工作者起到参考和启发作用。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暨卓越传媒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组委会2014年9月

第一部分理念、历史与比较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浙江传媒学院的思考与实践

浙江传媒学院 彭少健

近年来,随着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媒介融合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推进,传媒业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媒业的发展变化给传媒人才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什么样的新模式?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此,本文就浙江传媒学院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探究和实践进行介绍。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传媒技术和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跨媒体传播使得传统的大众传媒由“单媒介”的独立采编经营方式,转向“多媒介”的联合运作经营方式,尤其是在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发布上,呈现出“全媒体”的特色。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认为,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ABC”型传媒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其中的A是Art,代表艺术;B是Business,代表商业,C是Computer,代表计算机技术,即既要具备一定的创意能力,又要有较强的新技术运用能力,同时兼具一定的媒体经营与管理能力。二是由单一岗位、单一媒体的技能型向多岗位、全媒体的全能型发展,由标准化通用型向个性化专才型发展。三是从“本土化”的人才需求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需求发展。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学校粗加工、企业深加工、社会精加工”的“粗略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难以为继。如何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培养出一大批卓越的传媒人才,这是中国大学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二、理念

时代呼唤卓越传媒人才的诞生,我们认为,所谓“卓越传媒人才”,就是能主动适应当今媒体技术与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传媒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4)具有国际化的文化视野;(5)具有“个性化”成才的发展潜质。

媒介融合是各类传统媒介与各种新兴媒介彼此渗透、合作共生的过程,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卓越传媒人才”不应该是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在“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中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分类培养。其一,就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层面而言,需要着力培养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传媒人才,以满足当今媒体对传媒人才的一般要求;其二,就社会对传媒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层面而言,需要积极联手传媒行业,探索供需对接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个性化”传媒人才的特殊要求;其三,就社会发展对高端传媒人才需求层面而言,要积极推进拔尖人才的精英化教育,以双学位、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等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领军人才。

基于对当前传媒发展趋势的研讨和把握,经过行业调研,结合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特点,我们对传媒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将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国际视野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其特征可概括为:基础性、专门性、实践性、适应性、创造性。“基础性”要求本科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科人才相区别;“专门性”强调在专门领域内培养专业性人才,与通识性人才相区别;“实践性”强调为行业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区别;“适应性”强调在行业内部多岗位的胜任度,与岗位性人才相区别;“创造性”强调所从事的工作并非简单重复的劳动,而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意能力,与操作型人才相区别。

在联合行业、产学一体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突出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适应性等教育特色,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六大原则,即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更加突出专业教育的原则;坚持专业化与宽口径并重,更加注重宽口径的原则;坚持人才培养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重,更加强调多样性的原则;坚持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并重,更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更加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坚持个性张扬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并重,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三、实施

我校正在全面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大培养体系。以“两个课堂、三个层次、两类修习类别”架构立体式培养方案布局,其中“两个课堂”是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三个层次”是指通识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两类修习类别”是指必修和选修。通过对三大培养体系的完善、优化和有机协调来科学利用高校和行业这两种资源和环境,优化培养环节;通过推进学分制和主辅修制,为学生的自我设计、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保留开发空间。

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托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质量工程立项的“联手行业产学合作培养广播影视人才创新实验区”和浙江省质量工程立项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形成“学校顶层设计—二级学院自主创新—学校总结提升”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路径,与浙江广电集团、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机构合作办学,通过“多规格”“多通道”“个性化”的传媒人才培养方式,形成多个产学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此,本文重点介绍“未来主打星”模式、“实践即实战”模式和“创意精英班”模式。

1.“未来主打星”模式

我校和浙江广电集团联合进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未来主打星”合作教育试点,在全省本科院校二年级学生中通过电视选拔和专业考试,挑选出一批具有优良媒介素养和专业潜质的学生授予其“未来主打星”称号,与浙江广电集团签订意向书,进入我校完成三、四年级的学习,由学校和浙江广电集团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配备双导师,共同提供学习和锻炼的平台,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考核,为浙江广电集团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未来主打星”模式的主要内容为:(1)掐尖选材,改善生源结构,确立“因需选材,类型培养、无缝对接”的教学理念。(2)联手行业,搭建双轨教学平台,实行“双导师双课堂”。由校内优秀教师任校内导师,由浙江广电集团首席主播、著名主持人、资深导演、资深记者等媒体精英任媒体导师,在校内和媒体现场进行教学。(3)课程对接,复合性和类型性兼顾。根据浙江广电集团各频道的需求设置新闻评论类、社会服务类、综艺娱乐类三大方向性课程,为培养类型化人才做好课程对接。(4)注重能力,强化三大实践。校内专业实践、校外媒体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立体化推进。“未来主打星”班自2006年开始,至今已举办了三届,毕业生在媒体一线迅速成长,成为业务骨干,有的毕业生工作短短三年时间就荣获了省级政府奖的一、二等奖,而这通常是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的播音员、主持人梦寐以求的荣誉。更多的“未来主打星”班毕业生在各自的舞台上展示风采,成为当地媒体的名人。经过数年实践检验,“未来主打星”的复合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播音主持艺术教育领域已形成了品牌效应。

2.“实践即实战”模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实践即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于2010年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授予“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奖。“实践即实战”模式的主要内容为:(1)建立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体系。课内实践以校内各实验室、基地为平台,课外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最终以作品呈现实践成果。(2)构建融合媒体实验平台支持体系。由五个模块实验室构成“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发布教学实验平台”,依托这个实验平台,按实际业务流程环境搭建集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移动媒体的内容采集、编辑、设计加工、审发于一体的媒介融合平台的立体课程体系。(3)打造以新闻世纪网为代表的学院融合媒体实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覆盖了《新传播》杂志、新闻记者协会、微博、“浙传青梅”等平台,同时,这些媒体全由学生自己运营。(4)建立仿真传媒平台——华数传媒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利用课余时间体会媒体运作流程,掌握媒体实用技术,在基地学会团队合作方法,了解媒体管理模式,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基地正规的工作环境管理也让学生在学校中就实现了接触社会、接触企业、了解实际工作的目的,严格的考核、末位淘汰制度让学生体验了在一线工作的状态。

在该模式培养下,学生就业后进入状态快、发展势头好。毕业生邴晓宏等多人获得了“中国新闻奖”,陈舜工作仅半年便获得当年的浙江省广电集团深度调查类一等奖,2008届学生陈俊已两次获得“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在校生表现优秀,学生社团“新闻记者协会”获得2007年“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人人都有一部专题片、纪录片或深度报道,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则人人都有一本自己编辑出版的书,2009级学生策划的15本图书中,有3本分别在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希望出版社公开出版。

3.“创意精英班”模式“创意精英班”由文化创意学院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媒体创意三个本科专业中具有一定“培优”潜质的学生组成虚拟混合教学班,将校外的项目、导师、竞赛与校内的课堂、工作室、作品等资源整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意精英班”培养模式体现出四大特点:(1)双导师培养。采用学院专业课教师和业界导师双导师制,第一年以专业教师辅导为主,侧重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第二年重点发挥业界导师丰富的行业经验,以集中指导和在岗实践指导两种形式进行。(2)工作室项目主导。充分利用“广告创意工作室”“媒体创意工作室”“公关策划工作室”三个专门工作室的师资和项目,教师按照行业项目进程,组织相关工作室的学生同步模拟,遵照商业制作的完整流程分工实践。通过数次实践,发掘优秀的学生,然后重点培养,到一定水平后完全放手让学生团队承接行业项目。(3)竞赛扶持引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ONESHOW(金铅笔)大赛、全国公关大赛等国内顶尖的专业赛事中屡获殊荣,精英班学员获奖比例接近了80%,几乎人人获奖,在实践能力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4)课堂内外同步。在各个项目运作期间,专业教师实时将项目任务穿插进课堂,直接在课堂上跟进项目,让其他学生也都有机会参与到项目中来。集中实践期间,采取封闭式训练,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由专业老师带队进行集中培训、模拟演练、主题创作。“创意精英班”里已诞生了众多优秀的广告和影视作品,先后承接了宝家洁喷雾健康拖产品广告片的摄制,参与了青春频道栏目的Logo策划、频道包装策划及宣传片的制作以及红星美凯龙纳斯卡沙发品牌广告的创意策划等。在这里诞生的每一个项目,都整合了校内外资源,精英班学员分层级进入各教师工作室,跟随专业教师和业界导师直接走向市场、走向企业、走向行业。四、保障

为保证产学合作“多规格”“多通道”“个性化”的传媒人才培养,我们实施了专业结构优化工程、教学创新工程、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大学生成才成长工程、教师发展工程、教学条件保障工程这“六大重点工程”,多方位为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专业结构优化工程根据“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要求,通过校内专业评估、第三方专业评价、就业考核评价、生源质量评价这四个方面的评价,对全校各专业进行全面论证和优化,目前已完成了首批一个专业及三个专业方向的试点工作,即将分批分组铺开全校各专业的论证优化。

教学创新工程鼓励进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改革试点专业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大胆实践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自主权。此外,通过跨国交流学习、双语课程教学、“2+2”、“3+1”、兴建国际交流学院等形式实现中外高校联合培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工程,建立了校院二级“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已分批立项27个校级项目、49个二级学院级项目,“紧贴国际前沿,构建实战体验式的演播棚影视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团队学习在市场调查课程中的推广应用”、“生命化、性情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等项目的实施,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教师发展工程方面,推进“学校来的送媒体一线、媒体来的送著名高校”的教师“双送”培养工作,每年选送十余名教师到中央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湖南广播电视集团等行业一线挂职实践,每年都有教师取得高一级学位或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

在教学条件保障工程方面,通过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视编辑与导播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浙江传媒学院—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文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打造校内校外两个实践高地。

世界传媒发展的洪流浩浩荡荡、奔腾向前,在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传媒产业的发展面前,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挑战与机遇并存。让我们紧跟时代潮流,锐意改革,携手并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卓越传媒人才!

积极探索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浙江传媒学院 王渊明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并部署实施作为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行业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文科人才等的教育培养计划。从事传媒教育的院校应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一、为何开展卓越传媒人才培养

开展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传媒技术和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势头不断增强。以新一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业务正以锐不可当之势,给传统传媒产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多媒体融合正在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除了传媒技术发展的深刻影响,近年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也是在传媒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走向、传媒全球化趋势挑战的交织影响中进行的,这些因素都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传媒业态。传媒产业这种新的发展,对传媒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总体上看,传媒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趋势:一是从传统媒介向新媒介发展,从熟悉单一媒体向熟悉全媒体素质能力发展;二是从信息传播人才向服务与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能够在多媒体环境中进行整合营销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发展;三是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四是从普适型向个性化发展;五是从本土化的人才需求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需求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的传媒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传媒业界的这种新要求。在前些年传媒教育一哄而上的情形下,不同传媒院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方面明显参差不齐,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与传媒产业发展的需求错位,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大量传媒人才不能顺利就业,另一方面是媒体招不到迫切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适应传媒行业数字化产业化发展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高端人才(或可称为卓越传媒人才)更是十分缺乏。因此,探索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我国高等传媒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二、何为卓越传媒人才

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是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的定位,是培养传媒行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的高端应用创新型人才。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最根本的依据是当前传媒产业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的新变化,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内外高等传媒教育新的发展成果。

虽然国内高等传媒教育与传媒产业发展之间互不适应的现象非常突出,但也应该看到,眼下我国传媒教育界已显露出开始注重特色发展的可喜现象,不同高校的传媒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类型上开始出现差异,大致上表现出三种取向:一是培养传媒研究型人才,以满足传媒学科建设和传媒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研究和教学人才。二是培养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一些传媒行业特色高校致力于培养适应传媒行业要求的高素质行业专门人才。三是培养泛媒体行业人才,一些传媒教育历史不长的一般院校,适应当前非传媒机构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培养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策划、公关、广告、营销等方面的泛媒体行业人才。这三种取向各有优势和长处,各自构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具有[1]借鉴意义。

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传媒教育,有着比我们更为久远的历史和更为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参考借鉴。有学者将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归纳为泛媒体教育模式、专一新闻教育模式、传播学框架下的教育模式、新专业主义教育模式四种,与国内高校传媒教育取向有不少相似之处。根据国内学者对欧美国家部分知名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权威人士的调查访谈,这些知名大学的新闻传播本科教育有三个重点层面:一是人文素质教育,在美国大学的新闻传播类本科教学中,新闻传播学院自身提供的专业课程只占总课程量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课程是其他学院开设的人文社科类等课程。二是专业技能训练,这些大学的新闻传播类本科教育都十分重视采写、编辑、制作、设计、策划等实务训练,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些新闻传播教育界权威人士的共识。三是思维培养,这些权威人士多次谈到“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思维训练而不是技巧训练”上,独立的思维习惯和思想能力是优秀传媒人所必备的素质。

那么,卓越传媒人才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才?顾名思义,卓越人才不仅是一般人才,而且高于优秀人才。必须承认,短短四五年的大学本科教育是很难培养出行业卓越人才的,但是,作为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的合格学生,毕业后必定是能适应传媒行业发展最新要求的优秀人才,并且具备了成长为行业卓越人才的潜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卓越传媒人才应该是培养适应并最终能引领传媒行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前沿发展的拔尖人才。针对不同的专业,这样的人才在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上不仅应具有多样性,而且在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方面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共性。在知识层面上,卓越传媒人才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除了具有宽广的本学科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具有全媒体的视野、市场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视野。在能力层面上,卓越传媒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素质层面上,媒体的社会作用和传媒人的社会角色都要求卓越传媒人才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传媒人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中还应该包含个性发展的要求,卓越传媒人才以自己个性化的方式聚合上述知识、能力、素质要素,只有形成自身个性化的复合型智能结构,才能适应传媒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要求。可以说,卓越传媒人才就是以个性化特点体现出来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三、如何培养卓越传媒人才

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应在分层教育的环境中进行,宜遴选部分优秀学生为施教对象,以优秀学生单独组建的实验班或者虚拟实验班的形式加以实施。开展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构建并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传媒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并实施先进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做好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支撑新的培养方案的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突破,不可能有培养方案的创新。解析培养目标,落实实现载体,丰富培养渠道,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关键。要根据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大致设计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创新项目、文化活动、行业和社会锻炼等主要载体,统筹建设和利用学校、行业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架构是培养方案设计的归结点。实现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种载体、渠道,最终都须纳入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构架之内,方可实施。大致而言,人才培养体系大都包括由各类课程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由课程实验、各种实践(如课外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两大体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往往还在两大体系之外设置了由科研、创作、竞赛、展演等各种内容组成的创新教学体系。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当精心设计好这三大培养体系,因为这三大培养体系建构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程度,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

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当代传媒业界的深刻变化凸显了改革高等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解决当今高校传媒人才培养与传媒行业人才需求错位的问题,就必须调整传媒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看,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该突出以下改革导向:其一,应加强人文素养和传媒人职业精神的培养。卓越传媒人才属于专业人才,但凡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都会强调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注意能力培养与品德养成的协调。在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应通过人文通识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传媒职业素养的培养。其二,应为学生复合型智能结构的形成拓宽通道。卓越传媒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在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的课程,特别是经营管理类的课程应该居于重要的地位。其三,对学科专业课程应进行大力度的体系调整和内容更新,建立适应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科学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一要努力适应传媒业态新的发展要求,二要反映相关传媒专业学科前沿发展最新的知识和理论。传媒学科专业课程调整的重点是课程整合和内容更新,特别是在媒体融合的视野下整合、合并相关课程,避免内容重复。通过这种课程整合,一方面保证一些学科专业核心主干课程通过相关课程的聚合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发挥其在专业教育中的主干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为一些灵活小型、内容深化的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开设开辟空间。

应当承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长期以来,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问题上面临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做加法与做减法的关系。在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调整必须减法与加法并用。其一,控制学分结构。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名校的做法,在学生本科全学程学分结构中专业性课程只占课程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三分之二学分让学生修读通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和跨学科性课程。其二,增大选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提高选修课结构比例,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还能够增强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三,推进课程的小型化、现代化、模块化。小型化为课程“瘦身”,现代化力推教学内容更新,模块化不仅推进了课程的整合,而且将内容紧密相关的课程、有机联系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组合在一起,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丰富培养载体,改变教学模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但人才培养的载体并不限于课程。对于卓越传媒人才培养,业务实践载体和创新训练载体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开放的办学环境下,这样的载体很多,需要不断去挖掘、丰富和完善。譬如,针对进入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建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散到集成、由实践到实战的进阶式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项目)实验,到综合实践(实训),再到半年以上的业界实习,形成循序渐进、结合校内学习和媒体工作两种经历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流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卓越传媒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它将学(教学)、研(研究与创作)、产(媒体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师教得有的放矢,学生学得自主自觉,实践锻炼系统完整,在实战中提高创新创作能力。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也是历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等优良品格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

实现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新的培养方法。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情景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舞台。坚持学思结合的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着力推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由探索精神、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坚持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努力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呼唤着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更倡导教师角色的变换和教师工作舞台的拓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实践和创新的指导者,更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导航者,教师的舞台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中学习,在网络中学习,在研究与开发中学习。

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构建并完善高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为完善人才培养环境,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指明了新路。高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共育人才,由高校和行业两方面的专家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更加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有助于保证高校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可以把高校的教学环境与行业的实践环境、高校教师与行业专家、高校师生的研究(创作)课题与行业生产(创作)的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结合高校与行业两种资源、两种环境,从而大大丰富人才培养的载体,形成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环境,收到在高校单一育人环境下所收不到的效果。

高等学校与媒体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卓越传媒人才,关键是要调动媒体单位和高校两方面的积极性,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产学合作机制。第一,要围绕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建立高校、行业单位、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相互联动的工作联络机制,建立各方联络、协调、共同推进计划实施的工作平台。第二,建立高等学校与媒体单位共同举办,或者高校举办、媒体单位协办的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的联合举办机制,明确合作方式和各自的任务,明晰双方的权利和分别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第三,建立高校、媒体双方资源共享和成本共担的资源利用机制,在明确的制度约定基础上,充分实现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对双方相关的人才资源(双方的导师配备)、物质条件资源、成果发表载体(如频道、栏目)等相关资源的共享共用。第四,建立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合作成果(如人才、作品、荣誉等)的共享机制,以保护双方各自应得的权益。只有这样,高校媒体合作培养卓越传媒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才会取得合作共赢的效果,合作才会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 参见孙宜君、刘进:《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现代传播》2010年第11期。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及启示——以科廷大学为例

浙江传媒学院 姚争 黄晓琴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1.历史沿革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初始于19世纪中叶,主要沿袭英国模式和脉系。1850年,澳大利亚按照牛津和剑桥的模式建立了第一所大学——悉尼大学。“二战”之后,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意识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高等教育为依托,发展高等教育刻不容缓。20世纪60年代,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澳大利亚开始着手构建高等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环境,通过自我评估提高自身绩效。

澳大利亚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人力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非常重视人口的素质和人力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在国家战略中便明确了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史上经历过一场“合并风”。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澳大利亚的高校办学还主要依赖政府的拨款,之后,政府的拨款逐年减少。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的拨款政策发生了变动,一所大学只有招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才能拿到政府提供的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和综合补贴。在此项政策的驱动下,澳大利亚的高校数量由原来的70多所合并成今天的39所。

进入21世纪,面对来自英美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挑战,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加速改革的步伐。2002年2月,教育、科学和培训部部长尼尔松发表的《高等教育处于十字路口》一文引发了教育改革大讨论。之后,澳大利亚的校长委员会发布了两个重要的报告——《通过多样化保障质量》和《2020高等教育远景计划》,这两个报告开启了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之旅。

2.澳大利亚大学的基本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悉尼大学)成立于1850年,而澳大利亚的联邦政府成立于1901年。因此,澳大利亚现行教育体制保留了州一级政府享有设立大学的立法权的传统。澳大利亚现有39所大学,其中38所为公立大学,只有1所是由联邦政府立法设立的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由联邦政府拨款和管理,州政府也有少量拨款。澳大利亚的大学分为三个层次:大学、科技学院、技术学校。

从澳大利亚目前的高等教育组织构架和管理体制来看,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是大学的绝对主体。澳大利亚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而立法权在州政府,因而享有较大的自治权,联邦政府负责监管。近十年来,澳大利亚政府逐渐减少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海外招生成为各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澳大利亚的公立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校的发展战略、政策规定、财务预算、主要人事变动等涉及学校宏观方面的事务和重要事项都具有决定权。董事会成员包括:州议会指定的人选、校内管理者、行业专家和学生代表。以科廷大学为例,科廷大学的校董事会下设学术委员会,由36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向校董事会和校长提供重大决策信息,如学校战略规划等;同时,由董事会授权发布各种信息或者公告。尽管大学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组织,但董事会主席一职基本上是一种荣誉职位,学校的教学、科研及行政事务的运行管理全部由校长负责组织实施。除校长、副校长由董事会选举聘任外,科廷大学的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如助理校长、各部门主任、四个学部的主任等都由校长聘任,各委员会、各部门、各学部工作都对校长负责。

大学校长下面一般分设负责教学、科研和国际化教育的副校长以及一名教务长,他们直接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的常务管理工作。学校层面还设有财务部、信息部、学习支持部等管理部门以及负责教学和科研方面审核和监督工作的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有关教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具体决策权和管理权落实在各个学部。因此,澳大利亚大学管理的实质在于各个学部,学校一般只是负责顶层设计和行使监督权力。

3.科廷大学学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科廷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67年的西澳大利亚科技学院,1986年升格为大学,改名为科廷科技大学,2010年正式更名为科廷大学。至2013年,该校有注册学生62000人,成为澳大利亚第六大高校,其中,网络注册学生25000名,在校海外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23%。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在科廷大学学习、工作,国际学生人数在西大利亚州(下文简称“西澳”)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第三,其中以来自中国的海外学生人数最多。科廷大学共有教职员工40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1000多人,还有1000多名外聘教师。科廷大学共有五个校区,除了在西澳珀斯的主校区外,在西澳的金矿区卡尔古利(Kalgoorlie)、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Sarawak)都设有校区。据QS世界大学排名,在办学历史50年内的世界大学中,科廷大学名列50强之内,是整个澳大利亚进入十强的高校之一。

在科廷大学,校长狄波拉·泰勒教授下面有三名分别管理教学、科研和国际化教育的副校长以及一名教务长,他们直接协助校长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学校层面还有负责教学运行、人事、财务、学科建设、教师中心、学生事务、国际合作、校园网络中心等工作的部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基本依托学部。科廷大学有四个学部,各个学部自成一体,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性和决策权。以人文学部为例,学部的负责人马吉拉(Majella)教授既是科廷大学的副校长,同时还兼任人文学部的主任,她的团队中有五员大将分别领导五个部门,这五个部门是:科研与研究生处、财务处、国际处、教学部、学生处。人文学部下设四个学院,分别为:建筑与环境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传媒文化与艺术创意学院、教育学院。以传媒文化与艺术创意学院为例,学院设置了传播与文化、影视艺术、信息研究、互联网研究、新闻、社会科学与国际研究六个系。学院每年制订一个计划,将教学、科研、财务、专业设置、招生等情况上报学部,由学部作出决策,同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备。学院的收入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所有收入全部上缴人文学部,再由学部统一管理和使用。学部除了发放教师的工资之外,剩余部分的60%用于学部的建设,40%上缴学校。比如传媒文化与艺术创意学院的学生数量多,每年创利就大,学部返给学院用于实验室建设和科研资助的项目就多。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自己制订招生计划,自己决定专业建设的相关事务,自己对各个专业的教学负责。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吸收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先进理念,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教育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1.政府监管与高校个性发展双管齐下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对办学质量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办学质量,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开始监测高校办学风险和绩效,努力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000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the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成立,开始对高校进行五年一次的质量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2011年7月,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2011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法案》,随后成立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署(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简称TEQSA)。从2012年起,TEQSA开始行使质量评估和监督职能。

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的国家机构,TEQSA拥有的权力和义务包括:制定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规范;对注册的全国高等教育机构及海外分校进行统一监管;对符合条件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登记注册;根据法案对开设的课程进行认证;调查各高等教育机构是否按法案及相关规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开展教育质量评价、课程评价等。这是一个集高等教育机构资格注册、评估、专业及课程认证等职能于一身的高等教育监管机构。

澳大利亚新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框架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高等教育机构标准,其中包括高等教育课程认证标准;第二,学历资格评定标准,对高等教育机构认证及学历资格评定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第三,教学与学习成效标准,规定课程设计、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设施及对学生学习支持度等内容;第四,信息标准;第五,研究标准。在评估过程中,TEQSA不仅评估参评单位自己制定的目标及任务的完成情况,还要考察其在全国一致的最低标准指标上的达成情况,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参评单位的工作绩效,并得出评估结果,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据介绍,澳大利亚的所有大学每七年需再次注册,必须按照质量标准框架提供证明材料。

经过广泛的论证,澳大利亚政府和社会舆论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达成了共识。大家认为,高校的发展要以可持续性、公平、优质、多样化为基本原则,形成一个一体化政策框架,建立高校自主管理体系,体现自身价值。

在政府的统一监管下,澳大利亚高校办学坚持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为宗旨,各高校在拓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上作了很大的努力,提升了澳大利亚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2.产业化发展和国际化教育两手齐抓

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产业化发展时期。澳大利亚政府清晰地意识到了国民素质的提升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把高等教育视为头等重要的产业,主张培养有技能的民族,并于2002年出台了高等教育服务国际化、产业化的一揽子改革计划。澳大利亚政府认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逐年提升,高等教育已经上升为仅次于采矿业的第二大经济支柱,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要以增强和促进文化交流为根本。

目前,澳大利亚的国际化教育产业收入已经成为仅次于铁矿、煤炭之后的第三大产业。

澳大利亚的国际化教育起步于1951年澳大利亚政府推行的哥伦布计划(Colombo Plan)。该计划是推动国际化教育的强劲举措,从国家政策层面为各高校推行国际化教育提供了政策环境和条件基础。哥伦布计划向亚洲25个国家提供了2万名的留学生奖学金,中国学生也由此开始迈进了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的校门。该政策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1973年,澳大利亚政府重新评估了留学生政策,取消了高等学校的收费制度,对留学生同样无须收费,这个阶段澳大利亚的国际生人数激增。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经过激烈的辩论后,澳大利亚政府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教育应该视为另一种出口产业,要鼓励学校相互竞争,争取更多的生源和资金。这一时期也恰逢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国际化教育继续快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澳大利亚政府重新审视了留学生的教育政策,重新定位了国际教育的政策重点,开始关注教育价值和教育质量。接着,澳大利亚政府鼓励高校以亚太为中心,进一步拓展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活动。除了国际学生的流动之外,澳大利亚的高校也开始重视教职人员的国际流动、课程的国际化以及政府、机构间的国际连接。科廷大学的国际教育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快速发展起来的。

科廷大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教育市场的开拓,他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建立了分校,国际化教育走在了澳大利亚高校的前列,到目前已经形成多个国际校区、年学生数量达数千人的教育规模,形成了庞大的教育产业。

3.办学模式多样性和灵活性双方兼顾

澳大利亚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极大地提升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澳大利亚高等院校以质量保障体系为办学的基准,努力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两个方面拓展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拓宽个性化发展的路线。以地处西澳的科廷大学为例,科廷大学的办学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对接当地经济。西澳是个矿藏丰富的地区,采矿业发达。科廷大学的许多课程设置专门针对西澳的紧缺职业,如采矿和计算机(网络)、会计、工程等。其中,科廷大学采矿学院毕业生的起薪是澳大利亚最高的,就业率100%。第二,紧跟亚洲发展。由于西澳特殊的地理位置,亚洲的教育市场一直是科廷大学办学的针对性市场,他们采取多种招生和办学模式,努力吸引亚洲的生源,积极开拓与亚洲高校的多方位合作和联系。近几年,科廷大学为了满足亚洲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学习需求,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发展力度大大加强。第三,网络课程资源丰富。科廷大学是澳大利亚“Open University”的五个签约方之一,这个开放性大学采用在线学习模式,向全澳大利亚招收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和考核,可以获取和在校生一样的学位和证书。这一模式通过公司运营,在澳大利亚颇有影响力,为科廷大学带来了良好的声誉和效益。

4.管理科学化与服务人性化两者皆备

科廷大学的信息化服务不仅在管理上更加科学化,在服务上也凸显了人性化的特点。科廷大学目前已建有多达400个信息系统,涵盖财务、科研、招生、教务、人事、后勤等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应用目标明确,业务流程标准规范,建设富有成效。在科廷大学,信息技术部门不仅仅是业务系统建设的主角,职能部门也通过精心归纳,提炼业务流程,再通过校方认证实施,使线上的网络业务系统真正给学校的管理和师生服务带来价值。

科廷大学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台投影仪,在环境设计和建设时已考虑到了如何满足未来灵活多变的教研需求。这种思想已融入了课桌椅的设计方案,使课桌椅的设计更加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科廷大学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桌面终端系统已在教学、科研交流活动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为学校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和技术服务。科廷大学的办公室设计和使用兼顾了行政办公与服务功能,在学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工作间完成行政业务管理和接待服务工作。

另外,科廷大学还与IT公司合作,建有统一的教学软件平台(以一套开源的软件为基础开发的),广泛应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浙江传媒学院与科廷大学一样,有课件录播系统,只是科廷大学的建设方案更加深入,课件录播系统已做到与教学平台无缝衔接,随堂录制的课件可即时进入教学平台,充分满足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基本需求。简捷高效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是科廷大学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科廷大学也非常重视教育资源的建设,在信息化资源服务教学方面成效斐然。科廷大学四个学部都有各自的IT支撑团队,大量的海内外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科廷大学的MOOCS课程,分享教育资源。在科廷大学,各类专家、学者和教师已普遍接受互联网应用对教学、科研及自身发展的影响,他们习惯于利用互联网从事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

科廷大学的学生事务中心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沟通,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在线网站、Facetime软件等,同时也提供电话以及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和服务。在这里,除了在编的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还有大量的志愿者,他们非常敬业,同时也具有高超的服务技能。三、启示与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澳大利亚大学多元文化并存的教育发展理念、高效的管理模式和有序的运行体系都为我们推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启示。

1.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启示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与澳大利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势态,使得澳大利亚的国际化教育倍感压力;与此同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如MOOCs在线教育等又对国际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科廷大学不断完善自己的招生体制和措施,更新教育理念,逐步扩大招生网络,积极探讨远程教学以推动国际教学的开展,通过各种努力来稳固科廷大学在国际教育市场的地位。科廷大学的做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有很多借鉴意义。

第一,除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设立了海外分校之外,科廷大学还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在海外推广和宣传上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积极与海外高校建立各种模式的合作。

科廷大学在学校层面有一个国际招生处(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mission),该部门有164名工作人员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20多个办事处,主要目标地区为亚太地区,学校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设有办事处。此外,每个学部也有专门的国际化办学机构,学部下面的二级学院也有国际化办学人员。目前,人文学部和中国多家大学合作,如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国际教育服务的效率。

科廷的国际招生工作有线上平台、邮件、电话咨询和现场活动等各种途径,主要分成信息传达(Reach)、兴趣吸引(Attract)、咨询参与(Engage)和目标达成(Convert)等操作环节。各个环节都有专人或外包公司来监理和实施,同时十分注重网络形象建设和流量目标达成。西蒙(Simon)先生在讲座中表示,网站和应用的开发设计是他所在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同时他还把网站访问量作为工作目标中的关键指标。这些在国际化招生工作中的精细化、专门性举措,对于我们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国际化招生工作具有很好的学习意义。

第三,通过标准化工程,提升国际化教育质量。

澳大利亚大学在市场化、国际化过程中也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各海外教育学院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澳大利亚相继成立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和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特别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署TEQSA的正式成立,TEQSA开始行使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监督等职能。

第四,完善的国际化办学考核体系。

从科廷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介绍中我们获悉,学校对学部提出国际化办学考核指标,学部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到二级学院,以此作为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要求。人文学部传媒文化和艺术创意学院在2013年国际化办学方面成绩显著,因此收益相当可观。为此,该学院也从各方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形成了良性循环。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除了课外的Internship、Field Trip之外,课堂上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Lecture、Seminar、Tutorial、Workshop、Presentation等都是澳大利亚高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Lecture相当于中国高校的大班上课,主要由教授、副教授等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授讲授,学生以听课为主。Lecture的学时很少,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完成。与Lecture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是Tutorial,基本每上一节Lecture都有至少一节Tutorial与之相对应。一个Lecture班可以分成好几个Tutorial班,以小课的形式由助教带领学生针对上课内容和课外阅读材料展开讨论,气氛活跃。这种旨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讨论性课程往往是“教”与“学”相长的快乐过程。Workshop和Seminar由老师指定主题,学生们结合兴趣,不受自然班级限制而进行的研讨课程,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对内化知识和激发见解非常有帮助。

澳大利亚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对国内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课程设置改革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动者”,才能让他们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学术团队合作的启示

现代高校研究机构如何组织学术研究,如何探索出一条学术创新的新途径,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科廷大学有70多个主要研究机构、13个与行业合作的研究中心。这些学术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