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05:16:59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旧唐书(七)

旧唐书(七)试读:

志第二十五

舆服

昔黄帝造车服,为之屏蔽,上古简俭,未立等威。而三、五之君,不相沿习,乃改正朔,易服色,车有舆辂之别,服有裘冕之差,文之以染缋,饰之以絺绣,华虫象物,龙火分形,于是典章兴矣。周自夷王削弱,诸侯自恣。穷孔翚之羽毛,无以供其侈;极随和之掌握,不足慊其华。则皮弁革舄之容,非珠履鹬冠之玩也。迨秦诛战国,斟酌旧仪,则有卤簿、金根、大驾、法驾,备千乘万骑,异《舜典》、《周官》。汉氏因之,号乘舆三驾,仪卫之盛,无与比隆。东京帝王,博雅好古,明帝始令儒者考《曲台》之说,依《周官》五辂六冕之文,山龙藻火之数,创为法服。虽有制作,竟寝不行。舆驾乘金根而已。服则衮冕,冠则通天。其后所御,多从袍服。事具前志。而裘冕之服,历代不行。后魏、北齐,舆服奇诡,至隋氏一统,始复旧仪。

隋制,车有四等,有亘宪、通宪、轺车、辂车。初制五品以上乘偏宪,其后嫌其不美,停不行用,以亘车代之。三品以上通宪车,则青壁。一品轺车,油宪硃网。唯辂车一等,听敕始得乘之。马珂,一品以下九子,四品七子,五品五子。

衣裳有常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等之制。

平巾帻,牛角ǐ簪,紫衫,白袍、靴,起梁带。五品已上,金玉钿饰,用犀为簪,是为常服,武官尽服之。六品已下,衫以绯。至于大仗陪立,五品已上及亲侍加两裆滕蛇,其勋侍去两裆。

弁冠,硃衣裳,素革带,乌皮履,是为公服。其弁通用乌漆纱为之,象牙为簪导。五品已上,亦以鹿胎为弁,犀为簪导者。加玉琪之饰:一品九琪,二品八琪,三品七琪,四品六琪。三品兼有纷、鞶囊,佩于革带之后,上加玉珮一。鞶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以上银缕,五品以上彩缕,文官寻常入内及在本司常服之。

亲王,远游三梁冠,金附蝉,犀簪导,白笔。三师三公、太子三师三少、尚书秘书二省、九寺、四监、太子三寺、诸郡县关市、亲王文学、籓王嗣王、公侯,进贤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犀簪导。九品以上一梁,牛角簪导。门下、内书、殿内三省,诸卫府,长秋监,太子左右庶子、内坊、诸率,宫门内坊,亲王府都尉,府镇防戍九品以上,散官一品已下,武弁帻。侍中、中书令,加貂蝉,珮紫绶。散官者,白笔。御史、司隶二台,法冠。一名獬豸冠。

谒者台大夫以下,高山冠。并绛纱单衣,白纱内单,皁领、褾、襈。

裾,白练裙襦,绛蔽膝,革带,金饰钩暐,方心曲领,绅带,玉镖金饰剑,亦通用金镖,山玄玉佩,绶,袜,乌皮舄。是为朝服。玉佩,纁硃绶,施二玉环。三品以上绿绶,四品、五品青绶。二品以下去玉环,六品以下去剑、珮、绶。八品以下,冠去白笔,衣省内单及曲领、蔽膝,著乌皮履。五品加纷、鞶囊。其绶纁硃者,用四彩,赤、红、缥、绀红。硃质,纁文织,长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阔九寸。绿绶用四彩,绿、紫、黄、硃红。绿质,长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阔九寸。紫绶用四彩,紫、黄、赤、红。紫质,长一丈六尺,一百八十首,阔八寸。青绶三彩,白、青、红。青质,长一丈四尺,一百四十首,阔七寸。

玄衣纁裳冕而旒者,是为祭服,绶、珮、剑各依朝服之数。其章逢七品以下,降二为差,六品以下无章。

文武之官皆执笏,五品以上,用角牙为之,六品以下,用竹木。

是时,内外群官,文物有序,仆御清道,车服以庸。于是贵贱士庶,较然殊异。越王侗于东都嗣位,下诏停废。自兹以后,浸以不章,以至于亡。

唐制,天子车舆有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是为五辂,耕根车、安车、四望车,已上八等,并供服乘之用。其外有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轩车、豹尾车、羊车、黄钺车,豹尾、黄钺二车,武德中无,自贞观已后加焉。其黄钺,天宝元年制改为金钺。

属车十二乘,并为仪仗之用。大驾行幸,则分前后,施于卤簿之内。若大陈设,则分左右,施于仪卫之内。

玉辂,青质,以玉饰诸末。重舆,左青龙,右白虎,金凤翅,画虡文鸟兽,黄屋左纛。金凤一在轼前,十二銮在衡,正县銮数,皆其副辂,及耕根则八。

二铃在轼,龙辀前设鄣尘,青盖黄里,绣饰,博山镜子,树羽,轮皆硃班重牙。左建旗十有二旒,皆画升龙,其长曳地。右载闟戟,长四尺,广三尺,黻文。旗首金龙头衔结绶及铃绥。驾苍龙,金鍐方釳,插翟尾五焦,镂锡,鞶缨十有二就。锡,马当颅,镂金为之。鞶缨鞍皆以五彩饰之。就,成也,一匝为一就也。

祭祀、纳后则供之。

金辂,赤质,以金饰诸末,余与玉辂同,驾赤昚,乡射、祀还、饮至则供之。

象辂,黄质,以象饰诸末,余与玉辂同,驾黄昚,行道则供之。

革辂,白质,鞔之以革,余与玉辂同,驾白骆,巡狩、临兵事则供之。

木辂,黑质,漆之,余与玉略同,驾黑昚,畋猎则供之。

五辂之盖,旌旗之质及鞶缨,皆从辂色,盖之里皆用黄。其镂锡,五辂同。

耕根车,青质,盖三重,余与玉辂同,耕籍则供之。

安车,金饰,重舆,曲壁,八銮在衡,紫油纁,硃里通(巾宪),硃丝络网,硃鞶缨,硃覆閤朆,贝络,驾赤昚,临幸则供之。

四望车,制同犊车,金饰。八銮在衡,青油纁,硃里通(巾宪),硃丝络网,拜陵、临吊则供之。

自高宗不喜乘辂,每有大礼,则御辇以来往。爰洎则天以后,遂以为常。玄宗又以辇不中礼,又废而不用。开元十一年冬,将有事于南郊,乘辂而往,礼毕,骑而还。自此行幸及郊祀等事,无远近,皆骑于仪卫之内。其五辂及腰舆之属,但陈于卤簿而已。

皇后车则有重翟、厌翟、翟车、安车、四望车、金根车六等。

重翟车,青质,金饰诸末,轮画硃,金根车牙,其箱饰以重翟羽,青油纁,硃里通(巾宪)绣紫帷,硃丝络网,绣紫络带,八銮在衡,镂锡,鞶缨十二就,金鍐方釳,插翟尾,硃丝,总以硃为之,如马缨而小,著马勒,在两耳与两镳也。

驾苍龙,受册、从祀、享庙则供之。厌翟,赤质,金饰诸末,轮画硃牙,其箱饰以次翟羽,紫油纁,硃里通幰,红锦帷,硃丝络网,红锦络带,余如重翟车。驾赤昚,采桑而供之。翟车,黄质,金饰诸末,轮画硃牙,其车侧饰以翟羽,黄油纁,黄里通幰,白红锦帷,硃丝络网,白红锦络带,余如重翟。驾黄昚,归宁则供之。诸鞶缨之色,皆从车质。安车,赤质,金饰,紫通幰硃里。驾四马,临幸及吊则供之。四望车,硃质,紫油通幰,油画络带。拜陵、临吊则供之。金根车,硃质,紫油通幰,油画络带,硃丝网。常行则供之。

皇太子车辂,有金辂、轺车、四望车。

金辂,赤质,金饰诸末,重较,箱画虡文鸟兽,黄屋,伏鹿轼,龙辀,金凤一在轼,前设鄣尘,硃盖黄里,轮画硃牙,左建旗九旒,右载闟戟,旗首金龙头衔结绶及铃绥。驾赤昚四,八銮在衡,二铃在轼,金鍐方釳,插翟尾五焦,镂锡,鞶缨九就。从祀享、正冬大朝、纳妃则供之。轺车,金饰诸末,紫幰帜硃里,驾一马。五日常服及朝享宫臣、出入行道则供之。四望车,金饰诸末,紫油纁,通幰硃里,硃丝络网,驾一马。吊临则供之。

王公已下车辂,亲王及武职一品,象饰辂。自余及二品、三品,革辂。四品,木辂。五品,轺车。

象辂,以象饰诸末,硃班轮,八銮在衡,左建旗,旗、画龙,一升一降。右载闟戟。

革辂,以革饰诸末,左建X,(通帛为X,余同象辂。木辂,以漆饰之,余同革辂。轺车,曲壁,青通巾宪)。诸辂皆硃质硃盖,硃旗X。一品九旒,二品八旒,三品七旒,四品六旒,其鞶缨就数皆准此。

内命妇夫人乘厌翟车,嫔乘翟车,婕妤已下乘安车,各驾二马。外命妇、公主、王妃乘厌翟车,驾二马。自余一品乘白铜饰犊车,青通(巾宪),硃里油纁,硃丝络网,驾以牛。二品已下去油纁、络网,四品青偏(巾宪)。

有唐已来,三公已下车辂,皆太仆官造贮掌。若受制行册命及二时巡陵、婚葬则给之。自此之后,皆骑马而已。

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之冕、衮冕、冕、毳冕、绣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凡十二等。

大裘冕,无旒,广八寸,长一尺六寸,玄裘纁里,已下广狭准此。

金饰,玉簪导,以组为缨,色如其绶。裘以黑羔皮为之,玄领、褾、襟缘。硃裳,白纱中单,皁领,青褾、襈、裾、革带,玉钩、暐,大带,素带硃里,绀其外,上以硃,下以绿,纽用组也。

蔽漆随裳。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珮,玄组双大绶,六彩,玄、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一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

硃袜,赤舄。

祀天神地祇则服之。

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导。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织成为之也。

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

裾,黻。绣龙、山、火三章,余同上。

革带、大带、剑、珮、绶与上同。舄加金饰。诸祭祀及庙、遣上将、征还、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

冕,服七章,三章在衣,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

余同衮冕。有事还主则服之。毳冕,服五章,三章在衣,宗彝、藻、粉米;二章在裳,黼、黻也。

余同冕。祭海岳则服之。绣冕,服三章,一章在衣,粉米;二章在裳,黼、黻。

余同毳冕,祭社稷、帝社则服之。玄冕服,衣无章,裳刺黼一章。

余同绣冕。蜡祭百神、朝日夕月则服之。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绥,玉若犀簪导。绛纱里,白纱中单,领,褾,饰以织成。

硃襈、裾,白裙,白裙襦。亦裙衫也。

绛纱蔽漆,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珮、剑、绶、衤蔑、舄与上同。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诸祭还及冬至朔日受朝、临轩拜王公、元会、冬会则服之。武弁,金附蝉,平巾帻,余同前服。讲武、出征、四时蒐狩、大射、祃、类、宜社、赏祖、罚社、纂严则服之。弁服,弁以鹿皮为也。

十有二琪,琪以白玉珠为之。

玉簪导,绛纱衣,素裳,革带,白玉双珮,鞶囊,小绶,白袜,乌皮履。朔日受朝则服之。黑介帻,白纱单衣,白裙襦,革带,素袜,乌皮履。拜陵则服之。白纱帽,亦乌纱也。

白裙襦,亦裙衫也。

白袜,乌皮履。视朝听讼及宴见宾客则服之。平巾帻,金宝饰。

导簪冠文皆以玉,紫褶,亦白褶。白袴,玉具装,真珠宝细带。乘马则服之。白帢,临大臣丧则服之。

太宗又制翼善冠,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著于令。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己。

显庆元年九月,太尉长孙无忌与修礼官等奏曰:

准武德初撰《衣服令》天子祀天地,服大裘冕,无旒。臣无忌、志宁、敬宗等谨按《郊特牲》云:“周之始郊,日以至。”“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则天数也。”而此二礼,俱说周郊,衮与大裘,事乃有异。按《月令》:“孟冬,天子始裘。”明以御寒,理非当暑,若启蛰祈谷,冬至报天,行事服裘,义归通允。至于季夏迎气,龙见而雩,炎炽方隆,如何可服?谨寻历代,唯服衮章,与《郊特牲》义旨相协。按周迁《舆服志》云,汉明帝永平二年,制采《周官》《礼记》,始制祀天地服,天子备十二章。沈约《宋书志》云:“魏、晋郊天,亦皆服衮。”又王智深《宋纪》曰:“明帝制云,以大冕纯玉藻、玄衣、黄裳郊祀天地。”后魏、周、齐,迄于隋氏,勘其礼令,祭服悉同。斯则百王通典,炎凉无妨,复与礼经事无乖舛。今请宪章故实,郊祀天地,皆服衮冕,其大裘请停,仍改礼令。又检《新礼》皇帝祭社稷服绣冕,四旒,三章。祭日月服玄冕,三旒,衣无章。谨按:令文是四品五品之服,此则三公亚献,皆服衮衣,孤卿助祭,服毳及,斯乃乘舆章数,同于大夫,君少臣多,殊为不可。据《周礼》云:“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纟希冕,诸小祀则玄冕。”又云:“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之服,衮冕以下,皆如王之服。”所以《三礼义宗》遂有二释。一云公卿大夫助祭之日,所著之服,降王一等。又云悉与王同。求其折衷,俱未通允。但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天子以十二为节,义在法天,岂有四旒三章,翻为御服。若诸臣助祭,冕与王同,便是贵贱无分,君臣不别。如其降王一等,则王著玄冕之时,群臣次服爵弁,既屈天子,又贬公卿。《周礼》此文,久不施用。亦犹祭祀之立尸侑,君亲之拜臣子,覆巢设硩蔟之官,去曈置蝈氏之职,唯施周代,事不通行。是故汉、魏以来,下迄隋代,相承旧事,唯用衮冕。今《新礼》亲祭日月,仍服五品之服。临事施行,极不稳便。请遵历代故实,诸祭并用衮冕。

制可之。

无忌等又奏曰:“皇帝为诸臣及五服亲举哀,依礼著素服。今令用云白帢,礼令乘舛,须归一涂。且白帢出自近代,事非稽古,虽著令文,不可行用。请改从素服,以会礼文。”制从之。自是冕已下,乘舆更不服之,白帢。

遂废,而令文因循,竟不改削。

开元十一年冬,玄宗将有事于南郊,中书令张说又奏称:“准令,皇帝祭昊天上帝,服大裘之冕,事出《周礼》,取其质也。永徽二年,高宗亲享南郊用之。明庆年修礼,改用衮冕,事出《郊特牲》,取其文也。自则天已来用之。若遵古制,则应用大裘,若便于时,则衮冕为美。”令所司造二冕呈进,上以大裘朴略,冕又无旒,既不可通用于寒暑,乃废不用之。自是元正朝会依礼令用衮冕及通天冠,大祭祀依《郊特牲》亦用衮冕。自余诸服,虽在于令文,不复施用。十七年,朝拜五陵,但素服而已。朔、望常朝,亦用常服,其翼善冠亦废。《武德令》:皇太子衣服,有衮冕,具服远游三梁冠、公服远游冠、乌纱帽、平巾帻五等。贞观已后,又加弁服、进德冠之制。

衮冕,白珠九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青纩充耳,犀簪导。玄衣,纁裳,九章。五章在衣,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织成为之。

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革带,金钩暐,大带,素带硃里,亦纰以硃绿,皆用组,黻。随裳色,火、山二章也。

玉具剑,金宝饰也。

玉镖首。瑜玉双珮,硃组双大绶,四彩,赤、白、缥、绀,纯硃质,长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广九寸。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施二玉环也。

硃袜赤舄。舄加金饰。

侍从皇帝祭祀及谒庙、加元服、纳妃则服之。

具服远游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绥,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皁领、褾、襈、裙,白裙襦,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其革带、剑、珮、绶、袜、舄与上同。后改用白袜、黑舄。未冠则双单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公服远游冠,簪导以下并同前也。

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暐,假带,方心,纷,鞶囊,长六尺四寸,广二寸四分,色同大绶。

白袜,乌皮履。五日常服、元日冬至受朝则服之。平巾帻,紫褶,白袴,宝细起梁带。乘马则服之。弁服,弁以鹿皮为之。

犀簪导,组缨,玉琪九,绛纱衣,素裳,革带,鞶囊,小绶,双珮,白袜,乌皮履。朔望及视事则兼服之。进德冠,九琪,加金饰,其常服及白练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则与平巾帻通著。

自永徽已后,唯服衮冕、具服、公服而已。若乘马袴,则著进德冠,自余并废。若宴服、常服,紫衫袍与诸王同。

开元二十六年,肃宗升为皇太子,受册,太常所撰仪注有服绛纱袍之文。太子以为与皇帝所称同,上表辞不敢当,请有以易之。玄宗令百官详议。尚书左丞相裴耀卿、太子太师萧嵩等奏曰:“谨按《衣服令》,皇太子具服,有远游冠,三梁,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绥,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皁领、褾、襈,白裙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革带,剑,珮,绶等,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其绛纱袍则是冠衣之内一物之数,与裙襦、剑、珮等无别。至于贵贱之差,尊卑之异,则冠为首饰,名制有殊,并珠旒及裳彩章之数,多少有别,自外不可事事差异。亦有上下通服,名制是同,礼重则具服,礼轻则从省。今以至敬之情,有所未敢,衣服不可减省,称谓须更变名。望所撰仪注,不以绛纱袍为称,但称为具服,则尊卑有差,谦光成德。”议奏上,手敕改为硃明服,下所司行用焉。《武德令》,侍臣服有衮、毳、绣、玄冕,及爵弁,远游、进贤冠,武弁,獬豸冠,凡十等。

衮冕,垂青珠九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以下旒、缨皆如之也。

青纩充耳,簪导。青衣,纁裳,服九章。五章在衣,龙、山、华虫、火、宗彝,为五等。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皆绛为绣,遍衣而已,下皆如之。

白纱中单,黼领,绣冕以下,中单青领。

青褾、襈裙。革带,钩暐,大带,三品已上,素带硃里,皆纰其外,上以绿。五品带,纰其垂,外以玄黄。纽皆用青组之。

黻凡黻皆随裳色。毳冕以上,山、火二章,绣冕山一章,玄冕无章。

剑,珮,绶,硃袜,赤舄,第一品服之。

冕,七旒,服七章,三章在衣,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也。

余同衮冕,第二品服之。

毳冕,五旒,服五章,三章在衣,宗彝、藻、粉米;二章在裳,黼、黻也。

余同冕,第三品服之。

绣冕,四旒,服三章,一章在衣,粉米;二章在裳,黼,黻。

余并同毳冕,第四品服之。

玄冕,衣无章,裳刻黻一章,余同绣冕,第五品服之。

爵弁,色同爵,无旒无章。

玄缨,簪导,青衣,纁裳,白纱中单,青领、褾、裙,革带,钩暐,大带,练带,纰其垂,内外以绣,纽约用青组。

爵韠,袜,赤履,九品已上服之。凡冕服,助祭及亲迎若私家祭祀皆服之,爵弁亦同。凡冕,制皆以罗为之,其服以䌷。爵弁用䌷为之,其服用缯。

远游三梁冠,黑介帻,青绥。凡文官皆青绥,以下准此也。

皆诸王服之,亲王则加金附蝉。

进贤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一梁。皆三公、太子三师三少、五等爵、尚书省、秘书省、诸寺监学、太子詹事府、三寺及散官,亲王师友、文学、国官,若诸州县关津岳渎等流内九品以上服之。

武弁,平巾帻,侍中、中书令则加貂蝉,侍左者左珥,侍右者右珥。

皆武官及门下、中书、殿中、内侍省、天策上将府、诸卫领军武候监门、领左右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戍流内九品已上服之。其亲王府佐九品以上,亦准此。法冠,一名獬豸冠,以铁为柱,其上施珠两枚,为獬豸之形。左右御史台流内九品以上服之。高山冠者,内侍省内谒者及亲王下司閤等服之。却非冠者,亭长、门仆服之。诸应冠而未冠者,并双童髻,空顶帻。五品已上双玉导,金饰,三品以上加宝饰,六品以下无饰。朝服,亦名具服。

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皁领、襈、裙,白裙襦,亦裙衫也。

革带,钩暐,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袜,舄,剑,珮,绶。一品已下,五品以下,陪祭、朝飨、拜表大事则服之。七品已上,去剑、珮、绶,余并同。公服,亦名从省服。

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裙襦,亦裙衫也。

革带,钩暐,假带,方心,袜,履,粉,鞶囊。一品以下,五品以上,谒见东宫及余公事则服之。其六品以下,去纷、鞶囊,余并同。诸珮绶者,皆双绶。亲王纁硃绶,四彩,赤、黄,缥、绀。纯硃质,纁。

文织。长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广九寸。一品绿綟绶,四彩,紫、黄、赤。纯绿质,长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广九寸。二品、三品紫绶,三彩,紫、黄、赤。纯紫质。长一丈六尺,一百八十首,广八寸。四品青绶,三彩,青、白、红。纯青质。长一丈四尺,一百四十首,广七寸。五品黑绶,二彩,青、绀。纯绀质。长一丈二尺,一百首,广六寸。自王公以下皆有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正第一品佩二玉环,自外不同也。

有绶者则有纷,皆长六尺四寸,广二尺四分,各随绶色。诸鞶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镂,四品银镂,五品彩镂。诸珮,一品珮山玄玉,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苍玉。

诸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及爵则不簪。诸舄履并乌色,舄重皮底,履单皮底。别注色者,不用此色。

诸勋官及爵任职事官者,散官、散号将军同职事。

正衣本服,自外各从职事服。诸致仕及以理去官,被召谒见,皆服前官从省服。平巾帻,簪ǐ导,冠支,五品以上紫褶,六品以下绯褶,加两裆滕蛇,并白袴,起梁带。五品以上,金玉杂细。六品以下,金饰隐起。

靴,武官及卫官陪立大仗则服之。若文官乘马,亦通服之,去两裆滕蛇。诸视品府佐,武弁,平巾帻。国官,进贤一梁冠,黑介帻,簪导。其服各准正品,其流外官,亦依正品流外之例。

参朝则服之。若谒见府公,府佐平巾黑帻,国官黑介帻,皆白纱单衣,乌皮履。

诸流外官行署,三品以上黑介帻,绛公服,用绯为之,制同绛纱单衣。

方心,革带,钩暐,假带,袜,乌皮履。九品以上绛戺衣,制同绛公服,袖狭,形直如沟,不垂。

去方心、假带,余同绛公服。其非行署者,太常寺谒者、卜博士、医助教、祝史、赞引,鸿胪寺掌仪、诸典书、典学,内侍省内典引,太子门下坊典仪、内坊导客舍人、诸赞者,王公以下舍人,公主谒者等,各准行署,依品服。自外及民任杂掌无官品者,皆平巾帻,绯衫,大口袴。朝集从事则服之。诸典谒,武弁,绛公服。其斋郎,介帻,涘衣。自外品子任杂掌者,皆平巾帻,绯衫,大口袴。朝集从事则服之。黑介帻,簪导,深衣,青褾、领,革带,乌皮履。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去革带。国子、太学、四门学生参见则服之。书算学生、州县学生,则乌纱帽,白裙襦,青领。诸外官拜表受诏皆服。本品无朝服者则服之。

其余公事及初上,并公服。诸州大中正,进贤一梁冠,绛纱公服,若有本品者,依本品参朝服之。诸州县佐史、乡正、里正、岳渎祝史、斋郎,并介帻,绛涘衣。

平巾帻,绯褶,大口袴,紫附涘,尚食局主食、典膳局主食、太官署食官署掌膳服之。平巾绿帻,青布袴,尚食局主膳、典膳局典食、太官署食官署供膳服之。平巾五辫髻,青袴褶,青耳屩,羊车小史服之。总角髻,青袴褶,漏刻生、漏童服之。

龙朔二年九月戊寅,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诸臣九章服,君臣冕服,章数虽殊,饰龙名衮,尊卑相乱。望诸臣九章衣以云及麟代龙,升山为上,仍改冕。”当时纷议不定。仪凤年,太常博士苏知机又上表,以公卿以下冕服,请别立节文。敕下有司详议。崇文馆学士校书郎杨炯奏议曰;

古者太昊庖牺氏,仰以观象,俯以察法,造书契而文籍生。次有黄帝轩辕氏,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垂衣裳而天下理。其后数迁五德,君非一姓。体国经野,建邦设都,文质所以再而复,正朔所以三而改。夫改正朔者,谓夏后氏建寅,殷人建丑,周人建子。至于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此则三王相袭之道也。夫易服色者,谓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至于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此又百代可知之道也。谨按《虞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由此言之,则其所从来者尚矣。

夫日月星辰者,明光照下土也。山者,布散云雨,象圣王泽沾下人也。龙者,变化无方,象圣王应机布教也。华虫者,雉也,身被五采,象圣王体兼文明也。宗彝者,武蜼也,以刚猛制物,象圣王神武定乱也。藻者,逐水上下,象圣王随代而应也。火者,陶冶烹饪,象圣王至德日新也。米者,人恃以生,象圣王物之所赖也。黼能断割,象圣王临事能决也。黻者,两己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济也。逮有周氏,乃以日月星辰为旌旗之饰,又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于是乎制衮冕以祀先王也。九章者,法于阳数也。以龙为首章者,衮者卷也,龙德神异,应变潜见,表圣王深沈远智,卷舒神化也。又制冕以祭先公也。者雉也,有耿介之志,表公有贤才,能守耿介之节也。又制毳冕以祭四望也。四望者,岳渎之神也。武蜼者,山林所生也,明其象也。制絺冕以祭社稷也。社稷,土谷之神也。粉米由之成也,象其功也。又制玄冕以祭群小祀也。百神异形,难可遍拟,但取黻之相背异名也。夫以周公之多才也,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夫以孔宣之将圣也,故行夏之时,服周之冕。先王之法服,乃此之自出矣;天下之能事,又于是乎毕矣。

今表状“请制大明冕十二章,乘舆服之”者。谨按,日月星辰者,已施旌旗矣;龙武山火者,又不逾于古矣。而云麟凤有四灵之名,玄龟有负图之应,云有纪官之号,水有感德之祥,此盖别表休征,终是无逾比象。然则皇王受命,天地与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尽南宫之粉壁,不足写其形状;罄东观之铅黄,无以纪其名实。固不可毕陈于法服也。云也者,从龙之气也,水也者,藻之自生也,又不假别为章目也。此盖不经之甚也。

又“冕八章,三公服之”者。者,太平之瑞也,非三公之德也。鹰鹯者,鸷鸟也,适可以辨祥刑之职也。熊罴者,猛兽也,适可以旌武臣之力也。又称藻为水草,无所法象,引张衡赋云,“蒂倒茄于藻井,披江葩之狎猎。”谓为莲花,取其文采者。夫茄者莲也,若以莲花代藻,变古从今,既不知草木之名,亦未达文章之意。此又不经之甚也。

又“毳冕六章,三品服之”者。按此王者祀四望服之名也。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衮名。岂惟颠倒衣裳,抑亦自相矛盾。此又不经之甚也。

又“黼冕四章,五品服之”。考之于古,则无其名;验之于今,则非章首。此又不经之甚也。

若夫礼惟从俗,则命为制,令为诏,乃秦皇之故事,犹可以适于今矣。若乃义取随时,则出称警,入称跸,乃汉国之旧仪,犹可以行于代矣。亦何取于变周公之轨物,改宣尼之法度者哉!

由是竟寝知机所请。

景龙二年七月,皇太子将亲释奠于国学,有司草仪注,令从臣皆乘马著衣冠。太子左庶子刘子玄进议曰:

古者自大夫已上皆乘车,而以马为騑服。魏、晋已降,迄于隋代,朝士又驾牛车,历代经史,具有其事,不可一二言也。至如李广北征,解鞍憩息;马援南伐,据鞍顾盼。斯则鞍马之设,行于军旅,戎服所乘,贵于便习者也。案江左官至尚书郎而辄轻乘马,则为御史所弹。又颜延之罢官后,好骑马出入闾里,当代称其放诞。此则专车凭轼,右擐朝衣;单马御鞍,宜从亵服。求之近古,灼然之明验矣。

自皇家抚运,沿革随时。至如陵庙巡幸,王公册命,则盛服冠履,乘彼辂车。其士庶有衣冠亲迎者,亦时以服箱充驭。在于他事,无复乘车,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臣伏见比者銮舆出幸,法驾首途,左右侍臣皆以朝服乘马。夫冠履而出,止可配车而行,今乘车即停,而冠履不易,可谓唯知其一而未知其二。何者?褒衣博带,革履高冠,本非马上所施,自是车中之服。必也袜而升镫,跣以乘鞍,非惟不师古道,亦自取惊今俗,求诸折中,进退无可。且长裙广袖,襜如翼如,鸣珮纡组,锵锵弈弈,驰骤于风尘之内,出入于旌棨之间,傥马有惊逸,人从颠坠,遂使属车之右,遗履不收,清道之傍,絓骖相续,固以受嗤行路,有损威仪。

今议者皆云秘阁有《梁武南郊图》多有衣冠乘马者,此则近代故事,不得谓无其文。臣案此图是后人所为,非当时所撰。且观当今有古今图画者多矣,如张僧繇画《群公祖二疏》,而兵士有著芒屩者;阎立本画《昭君入匈奴》,而妇人有著帷帽者。夫芒屩出于水乡,非京华所有;帷帽创于隋代,非汉宫所作。议者岂可征此二画以为故实者乎!由斯而言,则《梁武南郊之图》,义同于此。又传称义惟因俗,礼贵缘情。殷辂周冕,规模不一;秦冠汉珮,用舍无恆。况我国家道轶百王,功高万古,事有不便,资于变通。其乘马衣冠,窃谓宜从省废。臣此异议,其来自久,日不暇给,未及榷扬。今属殿下亲从齿胄,将临国学,凡有衣冠乘马,皆惮此行,所以辄进狂言,用申鄙见。皇太子手令付外宣行,仍编入令,以为恆式。

宴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硃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高氏诸帝,常服绯袍。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盖取于便事。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武帝建德年所造也。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及大业元年,炀帝始制诏吏部尚书牛弘、工部尚书宇文恺、兼内史侍郎虞世基、给事郎许善心、仪曹郎袁朗等宪章古则,创造衣冠,自天子逮于胥吏,章服皆有等差。始令五品以上,通服硃紫。是后师旅务殷,车驾多行幸,百官行从,虽服袴褶,而军间不便。六年,复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黄。

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四年八月敕:三品已上,大科䌷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小科䌷绫及罗,其色硃,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石。流外及庶人服䌷、絁、布,其色通用黄。饰用铜铁。五品已上执象笏。三品已下前挫后直,五品已上前挫后屈。自有唐已来,一例上圆下方,曾不分别。六品已下,执竹木为笏,上挫下方。其折上巾,乌皮六合靴,贵贱通用。贞观四年又制,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带以鍮石。妇人从夫色。虽有令,仍许通著黄。五年八月敕,七品已上,服龟甲双巨十花绫,其色绿。九品已上,服丝布及杂小绫,其色青。十一月,赐诸卫将军紫袍,锦为褾袖。八年五月,太宗初服翼善冠,贵臣服进德冠。

龙朔二年,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旧令六品、七品着绿,八品、九品着青,深青乱紫,非卑品所服。望请改八品、九品着碧。朝参之处,听兼服黄。”从之。总章元年,始一切不许着黄。上元元年八月又制:“一品已下带手巾、算袋,仍佩刀子、砺石,武官欲带者听之。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鍮石带。庶人并铜铁带。”文明元年七月甲寅诏:旗帜皆从金色,饰之以紫,画以杂文。八品已下旧服者,并改以碧。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日入朝,常服袴褶。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景云中又制,令依上元故事,一品已下带手巾、算袋,其刀子、砺石等许不佩。武官五品已上佩韘七事。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至开元初复罢之。则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赐绣袍,各于背上绣成八字铭。长寿三年四月,敕赐岳牧金字银字铭袍。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已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师子,左右卫饰以麒麟,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豹,左右鹰扬卫饰以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

武德已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头小样者。则天朝,贵臣内赐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中宗景龙四年三月,因内宴赐宰臣已下内样巾子。开元已来,文官士伍多以紫皁官絁为头巾、平头巾子,相效为雅制。玄宗开元十九年十月,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迄今服之也。

天宝十载五月,改诸卫旗幡队仗,先用绯色,并用赤黄色,以符土德。

高祖武德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高宗永徽二年五月,开府仪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职事四品、五品,并给随身鱼。咸亨三年五月,五品已上赐新鱼袋,并饰以银。三品已上各赐金装刀子、砺石一具。垂拱二年正月,诸州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袋。天授元年九月,改内外所佩鱼并作龟。久视元年十月,职事三品已上龟袋,宜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上守下行,皆从官给。神龙元年二月,内外官五品已上依旧佩鱼袋。六月,郡王、嗣王特许佩金鱼袋。景龙三年八月,令特进佩鱼。散职佩鱼,自此始也。自武德已来,皆正员带阙官始佩鱼袋,员外、判试、检校自则天、中宗后始有之,皆不佩鱼。虽正员官得佩,亦去任及致仕即解去鱼袋。至开元九年,张嘉贞为中书令,奏诸致仕许终身佩鱼,以为荣宠。以理去任,亦听佩鱼袋。自后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袋,谓之章服,因之佩鱼袋、服硃紫者众矣。

梁制云,袴褶,近代服以从戎,今缵严则文武百官咸服之。车驾亲戎,则缚袴不舒散也。中官紫褶,外官绛褶,舄用皮。服冠衣硃者,紫衣用赤舄,乌衣用乌舄。唯褶服以靴。靴,胡履也,取便于事,施于戎服。

旧制,乘舆案褥、床褥、床帷,皆以紫为饰。天宝六载,礼仪使太常卿韦纟舀奏请依御袍色,以赤黄为饰。从之。《武德令》: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

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褾、襈皆用硃色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硃里,纰其外,上以硃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以青衣,革带,青袜、舄,舄加金饰。

白玉双珮,玄组双大绶。章彩尺寸与乘舆同。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鞠衣,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舄随衣色。余与袆衣同,唯无雉也。亲蚕则服之。钿钗礼衣,十二钿,服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珮绶,去舄,加履。宴见宾客则服之。

皇太子妃服,首饰花九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也。褕翟。青织成为之,文为摇翟之形,青质、五色、九等也。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褾、襈皆用硃也。蔽膝,随裳色,用緅为领缘,以摇翟为章,二等也。大带,随衣色,硃里,纰其外,上以硃锦,下以绿锦,纽用青组。以青衣,革带,青袜、舄,舄加金饰瑜玉珮,红硃双大绶。章彩尺寸与皇太子同。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鞠衣,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随衣色。余褕翟同,唯无雉也。从蚕则服之。钿钗礼衣,九钿,服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珮、绶,去舄,加履。宴见宾客则服之。

内外命妇服花钗,施两博鬓,宝钿饰也。翟衣青质,罗为之,绣为雉,编次于衣及裳,重为九等而下。第一品花钿九树,宝钿准花数,以下准此也。翟九等。第二品花钿八树,翟八等。第三品花钿七树,翟七等。第四品花钿六树,翟六等。第五品花钿五树,翟五等。并素纱中单,黼领,硃褾、襈亦通用罗縠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缘,加以文绣,重雉为章二事,一品已下皆同也。

大带,随衣色,绯其外,上以硃锦,下以绿锦,纽同青组。

青衣,革带,青袜、舄,珮,绶。内命妇受册、从蚕、朝会则服之;其外命妇嫁及受册、从蚕、大朝会亦准此。钿钗礼衣,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珮绶。去舄,加履。

第一品九钿,第二品八钿,第三品七钿,第四品六钿,第五品五钿。内命妇寻常参见,外命妇朝参辞见及礼会则服之。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女官等服,礼衣通用杂色,制与上同,惟无首饰。七品已上,有大事服之,寻常供奉则公服。公服去中单、蔽膝、大带。

九品已上,大事及寻常供奉,并公服。东宫准此。女史则半袖裙襦。诸公主、王妃珮绶同,诸王县主、内命妇准品。外命妇五品已上,皆准夫、子,即非因夫、子别加邑号者,亦准品。妇人宴服,准令各依夫色,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既不在公庭,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

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旗旂,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寻下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咸亨二年又下敕曰:“百官家口,咸预士流,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比来多著帷帽,遂弃?”旂,曾不乘车,别坐檐子。递相仿效,浸成风俗,过为轻率,深失礼容。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又命妇朝谒,或将驰驾车,既入禁门,有亏肃敬。此并乖于仪式,理须禁断,自今已后,勿使更然。则天之后,帷帽大行,旗旂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冪旂之制。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奚车,契丹塞外用之,开元、天宝中渐至京城。兜笼,巴蜀妇人所用,今乾元已来,蕃将多著勋于朝,兜笼易于担负,京城奚车、兜笼、代于车舆矣。

武德来,妇人著履,规制亦重,又有线靴。开元来,妇人例著线鞋,取轻妙便于事,侍兒乃著履。臧获贱伍者皆服襕衫。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故有范阳羯胡之乱,兆于好尚远矣。

太极元年,左司郎中唐绍上疏曰:

臣闻王公已下,送终明器等物,具标甲令,品秩高下,各有节文。孔子曰,明器者,备物而不可用,以刍灵者善,为俑者不仁。传曰,俑者,谓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也。以此而葬,殆将于殉,故曰不仁。近者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眩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若无禁制,奢侈日增。望诸王公已下,送葬明器,皆依令式,并陈于墓所,不得衢路行。

又士庶亲迎之仪,备诸辨礼,所以承宗庙,事舅姑,当须昏以为期,诘朝谒见。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其酒食,以为戏乐。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动逾万计。遂使障车礼贶,过于聘财,歌舞喧哗,殊非助感。即亏名教,实蠹风猷,违紊礼经,须加节制。望请婚姻家障车者,并须禁断。其有犯者,有廕家请准犯名教例附簿,无廕人决杖六十,仍各科本罪。

志第二十六

经籍上

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流。《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礼》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者非他,方策之谓也。琢玉成器,观古知今,历代哲王,莫不崇尚。自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嬴氏坑焚,以愚黔首;汉兴学校,复创石渠。雄、向校雠于前,马、郑讨论于后,两京载籍,由是粲然。及汉末还都,焚溺过半。爰自魏、晋,迄于周、隋,而好事之君,慕古之士,亦未尝不以图籍为意也。然河北江南,未能混一;偏方购辑,卷帙未弘。而荀勖、李充、王俭、任昉、祖恆,皆达学多闻,历世整比,群分类聚,递相祖述。或为七录,或为四部,言其部类,多有所遗。及隋氏建邦,寰区一统,炀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洽。及大业之季,丧失者多。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徵相次为秘书监,上言以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书大备。

开元三年,左散骑常侍褚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阅。卿试为朕整比之。”至七年,诏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及四部书成,上令百官入乾元殿东廊观之,无不骇其广。九年十一月,殷践猷、王惬、韦述、余钦、毋煚、刘彦真、王湾、刘仲等重修成《群书四部录》二百卷,右散骑常侍元行冲奏上之。自后毋煚又略为四十卷,名为《古今书录》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肃宗、代宗崇重儒术,屡诏购募。文宗时,郑覃侍讲禁中,以经籍道丧,屡以为言。诏令秘阁搜访遗文,日令添写。开成初,四部书至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及行在朝诸儒购辑,所传无几。昭宗即位,志弘文雅。秘书省奏曰:“当省元掌四部御书十二库,共七万余卷。广明之乱,一时散失。后来省司购募,尚及二万余卷。及先朝再幸山南,尚存一万八千卷。窃知京城制置使孙惟晟收在本军,其御书秘阁见充教坊及诸军人占住。伏以典籍国之大经,秘府校雠之地,其书籍并望付当省校其残缺,渐令补辑。乐人乞移他所。”并从之。及迁都洛阳,又丧其半。平时载籍,世莫得闻。今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书,以表艺文之盛。

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

甲部为经,其类十二:一日《易》,以纪阴阳变化。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七曰《孝经》,以纪天经地义。八曰《论语》,以纪先圣微言。九曰图纬,以纪六经谶候。十曰经解,以纪六经谶候。十一曰诂训,以纪六经谶候。十二曰小学,以纪字体声韵。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一曰正史,以纪纪传表志。二曰古史,以纪编年系事。三曰杂史,以纪异体杂纪。四曰霸史,以纪伪朝国史。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六曰旧事,以纪朝廷政令。七曰职官,以纪班序品秩。八曰仪注,以纪吉凶行事。九曰刑法,以纪律令格式。十曰杂传,以纪先圣人物。十一曰地理,以纪山川郡国。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族继序。十三曰略录,以纪史策条目。

丙部为子,其类一十有四:一曰儒家,以纪仁义教化。二曰道家,以纪清净无为。三曰法家,以纪刑法典制。四曰名家,以纪循名责实。五曰墨家,以纪强本节用。六曰纵横家,以纪辩说诡诈。七曰杂家,以纪兼叙众说。八曰农家,以纪播植种艺。九曰小说家,以纪刍辞舆诵。十曰兵法,以纪权谋制度。十一曰天文,以纪星辰象纬。十二曰历数,以纪推步气朔。十三曰五行,以纪卜筮占候。十四曰医方,以纪药饵针灸。

丁部为集,其类有三:一曰楚词,以纪骚人怨刺。二曰别集,以纪词赋杂论。三曰总集,以纪文章事类。

煚等撰集,依班固《艺文志》体例,诸书随部皆有小序,发明其旨。近史官撰《隋书经籍志》其例亦然。窃以纪录简编异题,卷部相沿,序述无出前修。今之杀青,亦所不取,但纪部帙而已。而煚等所序四部都录以明新修之旨,今略载之:

窃以经坟浩广,史图纷博,寻览者莫之能遍,司总者常苦其多,何暇重屋复床,更繁其说?若先王有阙典,上圣有遗事,邦政所急,儒训是先,宜垂教以作程,当阐规而开典,则不遑启处,何获宴宁。曩之所修,诚惟此义,然礼有未惬,追怨良深。于时秘书省经书,实多亡阙,诸司坟籍,不暇讨论。此则事有未周,一也。其后周览人间,颇睹阙文,新集记贞观之前,永徽已来不取;近书采长安之上,神龙已来未录。此则理有未弘,二也。书阅不遍,事复未周,或不详名代,或未知部伍。此则体有未通,三也。书多阙目,空张第数,既无篇题,实乖标榜。此则例有所亏,四也。所用书序,咸取魏文贞;所分书类,皆据《隋经籍志》。理有未允,体有不通。此则事实未安,五也。昔马谈作《史记》,班彪作《汉书》,皆两叶而仅成;刘歆作《七略》,王俭作《七志》,逾二纪而方就。孰有四万卷目,二千部书,名目首尾,三年便令终竟,欲求精悉,不其难乎?所以常有遗恨,窃思追雪。乃与类同契,积思潜心,审正旧疑,详开新制。永徽新集,神龙近书,则释而附也。未详名氏,不知部伍,则论而补也。空张之目,则检获便增。未允之序,则详宜别作。纰缪咸正,混杂必刊。改旧传之失者三百余条,加新书之目者六千余卷。凡经录十二家,五百七十五部,六千二百四十一卷。史录十三家,八百四十部,一万七千九百四十六卷。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集录三家,八百九十二部,一万二千二十八卷。凡四部之录四十五家,都管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成《书录》四十卷。其外有释氏经律论疏,道家经戒符箓,凡二千五百余部,九千五百余卷。亦具翻译名氏,序述指归,又勒成目录十卷,名曰《开元内外经录》若夫先王秘传,列代奥文,自古之粹籍录符,绝域之神经怪牒,尽载于此二书矣。

夫经籍者,开物成务,垂教作程,圣哲之能事,帝王之达典。而去圣已久,开凿遂多,苟不剖判条源,甄明科部,则先贤遗事,有卒代而不闻,大国经书,遂终年而空泯。使学者孤舟泳海,弱羽凭天,衔石填溟,倚杖追日,莫闻名目,岂详家代?不亦劳乎!不亦弊乎!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披万函于年祀,览录而知旨,观目而悉词,经坟之精术尽探,贤哲之睿思咸识,不见古人之面,而见古人之心,以传后来,不其愈已!

其序如此。

煚等《四部目》及《释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卷轴繁多,今并略之,但纪篇部,以表我朝文物之大。其《释道录目》附本书,今亦不取,据开元以籍为之志。天宝已后,名公各著文章,儒者多有撰述,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略,皆张部类,其徒实繁。臣以后出之书,在开元四部之外,不欲杂其本部,今据所闻,附撰人等传。其诸公文集,亦见本传,此并不录。四部区分,详之于下。

甲部经录,十二家,五百七十五部,六千二百四十一卷。《易》类一《书》类二《诗》类三《礼》类四《乐》类五《春秋》类六《孝经》类七《论语》类八谶纬类九经解类十诂训类十一小学类十二《归藏》十三卷殷易,司马膺注。《周易》二卷卜商传。

又十卷孟喜章句。

又十卷京房章句。

又四卷费直章句。

又十卷马融章句。

又九卷郑玄注。

又十卷荀爽章句。

又五卷刘表注。

又十卷王肃注。

又十卷董遇注。

又十卷宋衷注。

又七卷王弼注。

又九卷虞翻注。

又十三卷陆绩注。

又十卷荀氏九家集解。

又十卷马、郑、二王集解。

又十卷姚信注。

又十卷王弼、韩康伯注。

又十卷二王集注。

又十卷荀晖注。

又十卷蜀才注。

又十卷张璠集解。

又十卷王暠注。

又十卷干宝注。

又十卷黄颖注。

又十卷崔浩注。

又十三卷崔觐注。

又十卷何胤注。

又十卷卢氏注。

又十四卷傅氏注。

又十卷王玄度注。

又十卷王又玄注。

又十卷任希古注。

又十卷王凯冲注。《周易发挥》五卷王勃撰。《周易系辞》二卷谢万注。

又二卷桓玄注。

又二卷荀谚注。

又二卷宋褰注。《周易义疏》二十卷宋明帝注。《宋群臣讲易疏》二十卷张该等注。《周易大义》二十卷梁武帝撰。《周易讲疏》三十五卷梁武帝撰。《周易发题义》一卷。《周易几义》一卷萧伟撰。《周易大义疑问》二十卷梁武帝撰。《周易义疏》十四卷萧子政撰。《周易讲疏》三十卷张讥注。

又十三卷何妥撰。

又十六卷褚仲都撰。《周易正义》十四卷孔颖挞撰。《周易新论》十卷阴弘道撰。《周易文句义疏》二十四卷陆德明撰。《周易文外大义》二卷陆德明撰。《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薛仁贵撰。《周易开题论序疏》十卷。《周易文句义疏》二十卷已上并梁蕃撰。《周易大衍论》三卷玄宗撰。《周易论》四卷钟会撰。《周易大衍论》一卷王弼撰。《周易论》一卷应吉甫撰。《周易统略论》三卷邹湛撰。《周易略论》一卷张璠撰。《周易论》二卷暨长成难,暨仲容答。《易论》一卷宋处宗撰。《通易象论》一卷宣聘撰。

又一卷栾永初撰。《周易系辞义疏》二卷刘瓛撰。《周易乾坤义疏》一卷刘瓛撰。《周易略谱》一卷沈熊撰。《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周易卦序论》一卷杨乂撰。《周易谱》一卷袁宏撰。《周易论》四卷范氏撰。《周易杂音》三卷。《周易释序义》三卷梁蕃撰。

右《易》七十八部,凡六百七十三卷。《古文尚书》十三卷孔安国传。

又十卷孔安国传,范宁注。

又十卷李颙集注。

又十卷姜道盛集注。

又十卷马融注。

又九卷郑玄注。

又十卷王肃注。

又十三卷谢沈注。《尚书暢训》三卷伏胜注。《尚书洪范五行传》十一卷刘向撰。《尚书答问》三卷王肃注。《尚书释驳》五卷王肃撰。《尚书释问》四卷郑玄注。王粲问,田琼、韩益正。《尚书义注》三卷吕文优撰。《尚书释义》四卷伊说撰。《尚书要略》二卷李颙撰。《尚书新释》二卷李颙撰。《尚书百问》一卷顾欢撰。《尚书义疏》十卷巢猗撰。《尚书百释》三卷巢猗撰。《尚书义疏》十卷费甝撰。《古文尚书大义》二十卷任孝恭撰。《尚书义疏》三十卷蔡大宝撰。《尚书文外义》三十卷顾彪撰。《尚书义疏》二十卷刘焯撰。《尚书述义》二十卷刘炫撰。《尚书正义》二十卷孔颖达撰。《古文尚书音义》五卷顾彪撰。《尚书音义》四卷王俭撰。

右《尚书》二十九部,凡二百七十二卷。《韩诗》二十卷卜商序,韩婴撰。《韩诗外传》十卷韩婴撰。《毛诗》十卷毛苌撰。《毛诗诂训》二十卷郑玄笺。《毛诗》二十卷王肃注。《叶诗》二十卷叶遵注。《集注毛诗》二十四卷崔灵恩集注。《韩诗翼要》十卷卜商撰。《毛诗谱》二卷郑玄撰。《毛诗集序》二卷卜商撰。《毛诗义注》五卷。《毛诗杂义驳》八卷王肃撰。《毛诗问难》二卷王肃撰。《毛诗驳》五卷王伯舆撰。《毛诗义问》十卷刘桢撰。《毛诗杂答问》五卷。《毛诗杂义难》十卷。《毛诗异同评》十卷孙毓撰。《毛诗释义》十卷谢沈撰。《毛诗辩》三卷杨乂撰。《毛诗序义》一卷刘氏撰。《毛诗表隐》二卷。《毛诗义疏》五卷张氏撰。《毛诗谊府》三卷元延明撰。《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二卷陆玑撰。《毛诗述义》三十卷刘炫撰。《毛诗正义》四十卷孔颖达撰。《毛诗音义》二卷鲁世达撰。《毛诗诸家音》十五卷郑玄等注。《难孙氏诗评》四卷陈统撰。

右《诗》三十部,凡三百十三卷。《周官》十二卷马融传。《周官礼》十三卷郑玄注。

又十卷伊说撰。

又十二卷王肃注。

又十二卷干宝注。《周官论评》十二卷陈邵驳,傅玄评。《周官宁朔新书》八卷司马伷序,王懋约注。《周官驳难》五卷孙略问,干宝答。《周礼义疏》四十卷沈重撰。《周礼疏》五十卷贾公彦撰。《周礼义决》三卷王玄度撰。《周官音》三卷郑玄撰。《仪礼》十七卷郑玄注。

又十七卷王肃注。《仪礼音》二卷。《丧服纪》一卷马融注。

又一卷郑玄注。

又一卷袁准注。

又一卷。

又一卷陈铨注。

又二卷蔡超宗注。

又二卷田僧绍注。《丧服变除》一卷戴德撰。《丧服要纪》一卷王肃注。《丧服要集议》三卷杜预撰。《丧服要纪》五卷贺循撰,谢微注。《仪礼疏》五十卷贾公彦撰。《丧服变除》一卷郑玄撰。《丧服要纪》十卷贺循撰,庾蔚之注。《丧服古今集记》三卷王俭撰。《丧服五代行要记》十卷王逡之志。《丧服经传义疏》四卷沈文阿撰。《丧服发题》二卷沈文阿撰。《丧服文句义》十卷皇侃撰。《丧服天子诸侯图》二卷谢慈撰。《丧服图》一卷崔游撰。《丧服谱》一卷蔡谟撰。《丧服谱》一卷贺循撰。《丧服要难》一卷赵成问,仇祈答。《大戴礼记》十三卷戴德撰。《小戴礼记》二十卷戴圣撰,郑玄注。《礼记》二十卷卢植注。

又三十卷王肃注。

又三十卷孙炎注。

又十二卷叶遵注。《礼记宁朔新书》二十卷司马伷序,王懋约注。《次礼记》二十卷魏徵撰。《月令章句》十二卷戴颙撰。《礼记中庸传》二卷戴颙撰。《礼记义记》四卷郑小同撰。《礼记要钞》六卷缑氏撰。《礼记音》二卷郑玄注,曹耽解。

又二卷谢慈撰。

又二卷李轨撰。

又二卷尹毅撰。

又三卷徐邈撰。

又二卷徐爰撰。《礼记隐》二十六卷。《礼记略解》十卷庾蔚之撰。《礼记讲疏》一百卷皇侃撰。《礼记义疏》五十卷皇侃撰。《礼记义疏》四十卷沈重撰。《礼记义疏》四十卷熊安生撰。《礼记义证》十卷刘芳撰。《礼记类聚》十卷。《礼记正义》七十卷孔颖达撰。《礼记疏》八十卷贾公彦撰。《礼论》三百七卷何承天撰。《礼义》二十卷戴圣等撰。《三礼目录》一卷郑玄注。《问礼俗》十卷董勋撰。《礼记评》十卷刘隽撰。《礼仪问答》十卷王俭撰。《杂礼义》十一卷吴商等撰。《礼义杂记故事》十一卷。《礼问》九卷范宁撰。《礼论答问》九卷范宁撰。《礼论问答》九卷徐广撰。《杂礼仪问答》四卷戚寿撰。《礼论降议》三卷颜延之撰。《礼论条牒》十卷任预撰。《礼论帖》三卷任预撰。《礼论抄》六十六卷任预撰。《礼论抄》二十卷庾蔚之撰。《礼仪答问》十卷王俭撰。《礼杂抄略》二卷荀万秋撰。《礼议》一卷傅伯祚撰。《礼统郊祀》六卷。《礼论要抄》十三卷。《礼记区分》十卷。《礼论抄略》十三卷。《礼大义》十卷梁武帝撰。《礼疑义》五十卷周舍撰。《礼记义》十卷何佟之撰。《礼答问》十卷何佟之撰。《三礼义宗》三十卷崔灵恩撰。《礼论要抄》一百卷贺瑒撰。《礼统》十三卷贺述撰。《三礼宗略》二十卷元延明撰。《三礼图》十二卷夏侯伏朗撰。《江都集礼》一百二十卷潘徽等撰。《大唐新礼》一百卷房玄龄等撰。《紫宸礼要》十卷大圣天后撰。

右《礼》一百四部,《周礼》十三家,《仪礼》、《丧服》二十八家,礼论答问三十五家,凡一千九百四十五卷。《乐书》九卷信都芳注。《管弦记》十二卷留进录,凌秀注。《钟磬志》二卷公孙崇撰。《乐社大义》十卷梁武帝撰。《乐论》三卷梁武帝撰。《钟律》五卷沈重撰。《古今乐录》十三卷释智匠撰。《乐府声调》六卷郑译撰。《乐谱集解》二十卷萧吉撰。《乐志》十卷苏夔撰。《乐经》三十卷季玄楚撰。《乐书要录》十卷大圣天后撰。《乐略》四卷元殷撰。《声律指归》一卷元殷撰。《乐元起》二卷桓谭撰。《琴操》二卷桓谭撰。《琴操》三卷孔衍撰。《琴谱》四卷刘氏、周氏等撰。《琴谱》二十一卷陈怀撰。《琴叙谱》九卷赵耶律撰。《琴集历头拍簿》一卷。《外国伎曲》三卷。《论乐事》二卷。《外国伎曲名》一卷。《历代曲名》一卷。《推七音》一卷。《十二律谱义》一卷。《鼓吹乐章》一卷。《古今乐记》八卷李守真撰。

右《乐》二十九部,凡一百九十五卷。《春秋三家经诂训》十二卷贾逵撰。《春秋经》十一卷士燮撰。《春秋传》十卷王朗注。《春秋左氏长经章句》三十卷贾逵撰。《春秋左氏传解诂》三十卷贾逵撰。《春秋左氏传解谊》三十卷服虔注。《春秋左氏经传章句》三十卷董遇注。《春秋左氏传》三十卷王肃注。《春秋左氏传》三十卷杜预注。《春秋左氏传义注》三十卷孙毓注。《春秋左氏传音》三卷高贵乡公撰。《春秋左氏音》四卷曹耽、荀讷撰。《春秋左氏音隐》一卷服虔撰。《春秋左氏传音》三卷杜预注。

又三卷李弘范撰。

又三卷孙邈撰。

又三卷王元规撰。

又十二卷。《春秋左氏传条例》二十卷刘歆撰。《春秋左氏传条例章句》九卷郑众撰。《春秋左氏传例》七卷。

又十五卷杜预撰。《春秋左氏条例》十卷刘实撰。《春秋左氏经例》十卷方范撰。《春秋左氏膏肓》十卷何休撰,郑玄箴。《春秋成长说》七卷服虔撰。《春秋左氏膏肓释疴》五卷服虔撰。《春秋达长义》一卷王玢撰。《春秋左氏传说要》十卷糜信撰。《春秋塞难》三卷服虔撰。《春秋左氏传贾服异同略》五卷孙毓撰。《春秋左氏传例苑》十八卷梁简文帝撰。《春秋义函传》十六卷干宝撰。《春秋左氏释滞》十卷殷兴撰。《春秋序论》一卷干宝撰。《春秋左氏区分》十二卷何始贞撰。《春秋左氏义略》三十卷张冲撰。《春秋左氏抄》十卷。《左氏杜预评》三卷。《春秋图》七卷严彭祖撰。《春秋辞苑》五卷。《春秋经传诡例疑隐》一卷吴略撰。《春秋杂义》五卷。《春秋土地名》三卷。《春秋旨通》十卷王延之撰。《春秋大夫谱》十一卷顾启期撰。《春秋丛林》十二卷李谧撰。《春秋立义》十卷崔灵恩撰。《春秋申先儒传例》十卷崔灵恩撰。《春秋经解》六卷沈宏撰。《春秋文苑》六卷沈宏撰。《春秋嘉语》六卷沈宏撰。《春秋义略》二十七卷沈文阿撰。《春秋攻昧》十二卷刘炫撰。《春秋规过》三卷刘炫撰。《春秋述议》三十七卷刘炫撰。《春秋正义》三十七卷孔颖达撰。《春秋公羊传》五卷公羊高传,严彭祖述。《春秋公羊经传》十三卷何休注。《春秋公羊经传集解》十四卷孔氏注。《春秋公羊》十二卷王愆期撰。《春秋公羊传记》十二卷高袭注。《何氏春秋汉议》十一卷何休撰,郑玄驳,糜信注。《何氏春秋汉记》十一卷服虔撰。《春秋公羊条传》一卷何休注。《春秋公羊墨守》二卷何休撰,郑玄发。《春秋公羊答问》五卷荀爽问,徐钦答。《春秋公羊音》二卷王俭撰。《春秋公羊违义》三卷刘实撰,刘晏注。《春秋公羊论》二卷庾翼难,王愆期答。《春秋谷梁传》十三卷段氏注。《春秋谷梁章句》十五卷谷梁俶解,尹更始注。《春秋谷梁传》十二卷唐固注。

又十二卷糜信注。

又十一卷张靖集解。《春秋公羊违义》三卷刘晏注。《春秋谷梁经传》十六卷程阐集注。《春秋谷梁传》十三卷孔衍训注。

又十二卷范宁集注。

又十三卷徐乾注。《春秋谷梁》十二卷徐邈注。《春秋谷梁经集解》十卷沈仲义注。《春秋谷梁废疾》三卷何休作,郑玄释,张靖箴。《谷梁传义》三卷萧邕注。《春秋谷梁传义》十二卷徐邈注。《春秋谷梁音》一卷徐邈撰。《春秋谷梁传疏》十三卷杨士勋撰。《春秋公羊谷梁左氏集解》十一卷刘兆撰。《春秋三传论》十卷韩益撰。《春秋三传经解》十一卷胡讷集撰。《春秋三传评》十卷胡讷撰。《春秋公羊谷梁二传评》三卷江熙撰。《春秋繁露》十七卷董仲舒撰。《春秋辩证明经论》六卷。《春秋二传异同》十一卷李铉撰。《春秋合三传通论》十卷潘叔度注。《春秋成集》十卷潘叔度注。《春秋外传国语》二十卷左丘明撰。《春秋外传国语章句》二十二卷王肃注。《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虞翻撰。

又二十一卷韦昭注。

又二十一卷。

又二十一卷唐固注。

右《春秋》一百二部,一千一百八十四卷。《古文孝经》一卷孔子说,曾参受,孔安国传。《孝经》一卷王肃注。

又一卷郑玄注。《古文孝经》一卷刘邵注。《孝经》一卷韦昭注。

又一卷孙熙注。

又一卷苏林注。《孝经默注》二卷徐整撰。

又一卷谢万注。

又一卷虞盘佐注。

又一卷孔光注。

又一卷殷仲文注。

又一卷殷叔道注。

又一卷魏克己注。

又一卷玄宗注。《讲孝经义》四卷车胤等注。《讲孝经集解》一卷荀勖撰。《孝经义疏》三卷皇侃撰。《大明中皇太子讲孝经义疏》一卷何约之执经。《孝经疏》十八卷梁武帝撰。《孝经发题》四卷太史叔明撰。《孝经述义》五卷刘炫撰。《孝经疏》五卷贾公彦撰。《越王孝经新义》十卷任希古撰。《孝经应瑞图》一卷。《演孝经》十二卷张士儒撰。《孝经疏》三卷元行冲撰。《论语》十卷何晏集解。

又十卷郑玄注,虞喜赞。

又十卷王肃注。

又十卷郑玄注。

又十卷宋明帝补卫瓘注。

又十卷李充注。

又十卷孙绰集解。

又十卷梁翙注。《论语集义》十卷盈氏撰。《论语》九卷孟厘注。《论语》十卷袁乔注。

又十卷尹毅注。

又十卷江熙集解。

又十卷孙氏注。《次论语》五卷王勃撰。《论语音》二卷徐邈撰。《古论语义注谱》一卷徐氏撰。《论语释义》十卷郑玄注。《论语义注》十卷暢惠明撰。《论语义注隐》三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郑玄注。《论语释疑》二卷王弼撰。《论语释》十卷栾肇撰。《论语驳》二卷栾肇撰。《论语大义解》十卷崔豹撰。《论语旨序》二卷缪播撰。《语体略》二卷郭象撰。《论语杂义》十三卷。《论语剔义》十卷。《论语疏》十卷皇侃撰。《论语述义》二十卷戴诜撰。《论语章句》二十卷刘炫撰。《论语疏》十五卷贾公彦撰。《论语讲疏》十卷褚仲都撰。《孔子家语》十卷王肃注。《孔丛子》七卷孔鲋撰。

右六十三部,《孝经》二十七家,《论语》三十六家,凡三百八十七卷。《易纬》九卷宋均注。《书纬》三卷郑玄注。《诗纬》三卷郑玄注。

又十卷宋均注。《礼纬》三卷宋均注。《乐纬》三卷宋均注。《春秋纬》三十八卷宋均注。《论语纬》十卷宋均注。《孝经纬》五卷宋均注。《白虎通》六卷汉章帝撰。《五经杂义》七卷刘向撰。《五经通义》九卷刘向撰。《五经要义》五卷刘向撰。《五经异义》十卷许慎撰,郑玄驳。《六艺论》一卷郑玄注。《郑志》九卷。《郑记》六卷。《圣证论》十一卷。《五经然否论》五卷谯周撰。《五经钩沉》十卷杨方撰。《五经咨疑》八卷杨思撰。《孔子正言》二十卷梁武帝撰。《长春义记》一百卷梁简文撰。《经典大义》十卷沈文阿撰。《五经宗略》四十卷元延明撰。《七经义纲略论》三十卷樊文深撰。《质疑》五卷樊文深撰。《游玄桂林》二十卷张讥撰。《五经正名》十五卷刘炫撰。《经典释文》三十卷陆德明撰。《谥法》三卷荀翙演,刘熙注。

又《谥例》十卷沈约撰。《谥法》三卷贺琛约撰。《匡谬正俗》八卷颜师古撰。《集天名称》三卷。

右三十六部,经纬九家,七经杂解二十七家,凡四百七十四卷。

尔雅》三卷李巡注。《尔雅》六卷樊光注。

又六卷孙炎注。

又三卷郭璞注。《集注尔雅》十卷沈璇注。《尔雅音义》一卷郭璞注。

又二卷曹宪撰。《尔雅图》一卷郭璞注。《尔雅图赞》二卷江灌注。《尔雅音》六卷江灌注。《续尔雅》一卷刘伯庄撰。《别国方言》十三卷杨雄撰。《释名》八卷刘熙撰。《广雅》四卷张揖撰。《博雅》十卷曹宪撰。《小尔雅》一卷李轨撰。《纂文》三卷何承天撰。《纂要》六卷颜延之撰。《三苍》三卷李斯等撰,郭璞解。《苍颉训诂》二卷杜林撰。《三苍训诂》二卷张揖撰。《埤苍》三卷张揖撰。《广苍》一卷樊恭撰。《说文解字》十五卷许慎撰。《说文音隐》四卷。《字林》十卷吕忱撰。《字统》二十卷杨承庆撰。《玉篇》三十卷顾野王撰。《字海》一百卷大圣天后撰。《文字释训》三十卷释宝志撰。《括字苑》十三卷冯干撰。《字属篇》一卷贾鲂撰。《古文奇字》二卷郭训撰。《字旨篇》一卷郭训撰。《古文字诂》二卷张揖撰。《诏定古文官书》一卷卫宏撰。《解字文》七卷周成撰。《杂文字音》七卷王延撰。《文字要说》一卷王氏注。《字书》十卷。《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四体书势》一卷卫恆撰。《要用字苑》一卷葛洪撰。《难要字》三卷。《文字集略》一卷阮孝绪撰。《辩嫌音》二卷杨休之撰。《文字指归》四卷曹宪撰。《证俗音略》二卷颜愍楚撰。《叙同音》三卷。《览字知源》三卷。《文字辩嫌》一卷彭立撰。《声类》十卷李登撰。《韵集》五卷吕静撰。《韵略》一卷杨休之撰。《四声韵略》十三卷夏侯咏撰。《四声部》三十卷张谅撰。《韵篇》十二卷赵氏撰。《切韵》五卷陆慈撰。《桂苑珠丛》一百卷诸葛颖撰。《桂苑珠丛略要》二十卷。《急就章》一卷史游撰,曹寿解。《急就章注》一卷颜之推撰。

又一卷颜师古撰。《凡将篇》一卷司马相如撰。《飞龙篇篆草势》合三卷崔瑗撰。《在昔篇》一卷班固撰。《太甲篇》一卷班固撰。《圣草章》一卷蔡邕撰。《劝学篇》一卷蔡邕撰。《黄初章》一卷。《初学篇》一卷硃嗣卿撰。《始学篇》十二卷项峻撰。《少学集》十卷杨方撰。《小学篇》一卷王羲之撰。《续通俗文》二卷李虔撰。《启疑》三卷顾凯之撰。《诘幼文》三卷颜延之撰。《吴章》一卷。《辩字》一卷戴规撰。《俗语难字》一卷李少通撰。《文字志》三卷王愔撰。《五十二体书》一卷萧子云撰。《古来篆隶诂训名录》一卷。《书品》一卷庾肩吾撰。《书后品》一卷李嗣贞撰。《笔墨法》一卷。《鹿纸笔墨疏》一卷。《千字文》一卷萧子范撰。

又一卷周兴嗣撰。《篆书千字文》一卷。《演千字文》五卷。《今字石经易篆》三卷。《今字石经尚书》五卷。《今字石经郑玄尚书》八卷。《三字石经尚书古篆》三卷。《今字石经毛诗》三卷。《今字石经仪礼》四卷。《三字石经左传古篆书》十三卷。《今字石经左传经》十卷。《今字石经公羊传》九卷。《今字石经论语》二卷蔡邕注。《杂字书》八卷释正度作。

右小学一百五部,《尔雅》、《广雅》十八家,偏傍音韵杂字八十六家,凡七百九十七卷。

乙部史录,十三家,八百四十四部,一万七千九百四十六卷。

正史类一。

编年类二伪史类三。

杂史类四。

起居注类五故事类六职官类七。

杂传类八。

仪注类九。

刑法类十目录类十一谱牒类十二。

地理类十三。《史记》一百三十卷司马迁作。

又八十卷裴骃集解。

又一百三十卷许子儒注。《史记音义》十三卷徐广撰。《史记音义》三卷邹诞生撰。

又三十卷刘伯庄撰。《汉书》一百十五卷班固作。

又一百二十卷颜师古注。《御铨定汉书》八十一卷郝处俊等撰。《汉书音训》一卷服虔撰。《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应劭撰。《汉书叙传》五卷项岱撰。《汉书音义》九卷孟康撰。《汉书集注》十四卷晋灼注。《汉书音义》七卷章昭撰。《汉书驳义》二卷刘宝撰。《汉书新注》一卷陆澄撰。《孔氏汉书音义抄》二卷孔文详撰。《汉书续训》二卷章稜撰。《汉书训纂》三十卷姚察撰。《汉书音义》二十六卷刘嗣等撰。《汉书音》二卷夏侯泳撰。

又十二卷包恺撰。

又十二卷萧该撰。《汉书决疑》十二卷颜延年撰。《汉书古今集义》二十卷顾胤撰。《汉书正义》三十卷释务静撰。《汉书正名氏义》十三卷。《汉书辩惑》三十卷李善撰。《汉书律历志音义》一卷阴景伦作。《汉书英华》八卷。《东观汉记》一百二十七卷刘珍撰。《后汉书》一百三十三卷谢承撰。《后汉记》一百卷薛莹作。《后汉书》八十三卷司马彪撰。

又五十八卷刘义庆撰。《后汉书》三十一卷华峤作。

又一百二卷谢沈撰。《后汉书外传》十卷谢沈撰。《汉南纪》五十八卷张莹撰。《后汉书》一百二卷袁山松作。

又九十二卷范晔撰。《后汉书论赞》五卷范晔撰。《后汉书》五十八卷刘昭补注。

又一百卷皇太子贤注。《后汉书音》三卷萧该作。

又三卷臧兢撰。《后汉书音义》二十七卷章机撰。《魏书》四十四卷王沈撰。《魏略》三十八卷鱼豢撰。《魏国志》三十卷陈寿撰,裴松之注。《晋书》八十九卷王隐撰。

又五十八卷虞预撰。

又十四卷硃凤撰。

又三十五卷谢灵运撰。《晋中兴书》八十卷何法盛撰。《晋书》一百一十卷臧荣绪撰。

又九卷萧子云撰。

又一百三十卷许敬宗等撰。《宋书》四十二卷徐爰撰。

又四十六卷孙严撰。

又一百卷沈约撰。《后魏书》一百三十卷魏收撰。《后汉书》一百七卷魏澹撰。

又一百卷张大素撰。《后周书》五十卷令狐德棻撰。《隋书》八十五卷魏徵等撰。

又三十二卷张大素撰。《齐书》五十九卷萧子显撰。

又八卷刘陟撰。《梁书》三十四卷谢昊、姚察等撰。

又五十卷姚思廉撰。《陈书》三卷顾野王撰。

又三卷傅縡撰。

又三十六卷姚思廉撰。《北齐未修书》二十四卷李德林撰。《北齐书》五十卷李百药撰。

又二十卷张大素撰。《通史》六百二卷梁武帝撰。《南史》八十卷李延寿撰。《北史》一百卷李延寿撰。

右八十一部,《史记》六家,前汉二十五家,后汉十七家,魏三家,晋八家,宋三家,后魏三家,后周一家,隋二家,齐二家,梁二家,陈三家,北齐三家,都史三家,凡四千四百四十三卷。《纪年》十四卷汲冢书。《汉纪》三十卷荀悦撰。《汉纪音义》三卷崔浩撰。《汉皇德纪》三十卷侯瑾撰。《后汉纪》三十卷张璠撰。

又三十卷袁宏撰。《汉晋春秋》五十四卷习凿齿撰。《汉灵献二帝纪》六卷刘艾撰。《汉献帝春秋》十卷袁晔撰。《山阳义纪》乐资撰。《魏武本纪》三卷。《魏武春秋》二十卷孙盛撰。《魏纪》十二卷魏澹撰。《国纪》十卷梁祚撰。《吴纪》十卷环济撰。《晋帝纪》四卷陆机撰。《晋录》五卷。《晋纪》二十二卷干宝作。

又六十卷干宝撰,刘协注。《晋阳秋》二十卷檀道鸾注。《晋纪》二十卷刘谦之撰。

又十卷曹嘉之撰。

又四十五卷徐广撰。《晋阳春秋》二十二卷邓粲撰。《晋史草》三十卷萧景暢撰。《晋纪》十一卷邓粲撰。《战国春秋》二十卷李概撰。《崇安记》二卷周祗撰。

又十卷王韶之撰。《晋续记》五卷郭季产撰。《三十国春秋》三十卷萧方等撰。

又一百卷武敏之撰。《晋春秋略》二十卷杜延业撰。《宋纪》三十卷王智深撰。《宋略》二十卷裴子野撰。《宋春秋》二十卷鲍衡卿撰。《齐纪》二十卷沈约撰。《齐春秋》三卷吴均撰。《乘舆龙飞记》二卷鲍衡卿撰。《梁典》三十卷刘璠撰。

又三十卷何元之撰。《梁太清纪》十卷萧韶撰。《皇帝纪》七卷。《梁撮要》三十卷阴僧仁撰。《淮海乱离志》四卷萧大圆撰。《栖凤春秋》五卷臧严撰。《梁昭后略》十卷姚最撰。《天启记》十卷守节先生撰。《梁末代记》一卷。《后梁春秋》十卷蔡允恭撰。《北齐记》二十卷。《北齐志》十七卷王劭撰。《鄴洛鼎峙记》十卷。《隋大业略记》三卷赵毅撰。《隋后略》十卷张大素撰。《蜀国志》十五卷陈寿撰。《吴国志》二十一卷陈寿撰,裴松之注。《吴书》五十五卷章昭撰。《华阳国志》三卷常璩撰。《蜀李书》九卷常璩撰。《汉赵记》十卷和苞撰。《赵石记》二十卷田融撰。《二石记》二十卷田融撰。《二石伪事》六卷王度、隋翙等撰。《燕书》二十卷范亨撰。《秦记》十一卷裴景仁撰,杜惠明注。《凉记》十卷张谘撰。《西河记》二卷段龟龙撰。《南燕录》六卷王景暄撰。《南燕书》五卷张铨撰。《拓跋凉录》十卷。《燕志》十卷。《十六国春秋》一百二十卷崔鸿撰。

右七十五部,编年五十五家,杂伪国史二十家,凡一千四百十卷。《周书》八卷孔晁注。《古文锁语》四卷。《春秋前传》十卷何承天撰。《春秋前传杂语》十卷何承天撰。《周载》三十卷孟仪注。《春秋国语》十卷孔衍撰。《越绝书》十六卷子贡撰。《吴越春秋》十二卷赵晔撰。《吴越春秋削烦》五卷杨方撰。《吴越春秋传》十卷皇甫遵撰。《吴越记》六卷。《春秋后传》三十卷乐资撰。《战国策》三十二卷刘向撰。《战国策论》一卷延笃撰。《战国策》三十二卷高诱注。《鲁后春秋》二十卷刘允济撰。《楚汉春秋》二十卷陆贾撰。《汉尚书》十卷孔衍撰。《汉春秋》十卷孔衍撰。《后汉尚书》六卷孔衍撰。《后汉春秋》六卷孔衍撰。《后汉尚书》十四卷孔衍撰。《后魏春秋》九卷孔衍撰。《典略》五十卷鱼豢撰。《三史要略》三十卷张温撰。《正史削繁》十四卷阮孝绪撰。《东殿新书》二百卷高宗大帝撰。《史记要传》十卷卫飒撰。《古史考》二十五卷谯周撰。《史记正传》九卷张莹撰。《史要》三十八卷王延秀撰。《合史》二十卷。《史汉要集》二卷王蔑撰。《后汉书抄》三十卷葛洪撰。《后汉书略》二十五卷张缅撰。《后汉书缵》十三卷范晔撰。《后汉文武释论》二十卷王越客撰。《三国评》三卷徐众撰。《晋书钞》三十卷张缅撰。《代谱》四百八十卷周武帝敕撰。《汉末英雄记》十卷王粲等撰。《九州春秋》九卷司马彪撰。《魏阳秋异同》八卷孙寿撰。《魏武本纪年历》五卷。《汉表》十卷袁希之撰。《删补蜀记》七卷王隐撰。《吴录》三十卷张勃撰。《魏记》三十三卷卢彦卿撰。《关东风俗传》六十三卷宋孝王撰。《隋书》八十卷王劭撰。《王业历》二卷赵弘礼撰。《隋开业平陈记》十二卷裴矩撰。《古今注》八卷伏无忌撰。《帝王本纪》十卷来奥撰。《拾遗录》三卷王嘉撰。《王子年拾遗记》十卷萧绮录。《帝王略要》十二卷环济撰。《先圣本纪》十卷刘滔撰。《华夷帝王记》三十七卷杨晔撰。《后汉杂事》十卷。《汉魏晋帝要记》三卷贾匪之撰。《魏晋代语》十卷郭颁撰。《吴朝人士品秩状》八卷胡冲撰。《吴士人行状名品》二卷虞尚撰。《江表传》五卷虞溥撰。《晋诸公赞》二十二卷傅暢撰。《晋后略记》五卷荀绰撰。《宋拾遗录》十卷谢绰撰。《宋齐语录》十卷孔思尚撰。《帝王略论》五卷虞世南撰。《十世兴王论》十卷硃敬则撰。《洞历记》九卷周树撰。《帝系谱》二卷张愔等撰。《洞记》九卷韦昭撰。《三五历记》二卷徐整撰。《通历》二卷徐整撰。《杂历》五卷徐整撰。《国志历》五卷孔衍撰。《帝王代记》十卷皇甫谧撰。《年历》六卷皇甫谧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