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师大课堂讲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1:41:15

点击下载

作者:谭五昌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试读:

第一讲:牛汉诗歌解读

时间:2011年3月4日地点:北师大四教209教室主讲教师:谭五昌听众:北师大2009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谭五昌:今天我开始给大家讲授《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这门课程。我想通过对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影响有特色的诗人作品的解读与个案研究,来让大家切切实实地感受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思想艺术风貌。我给大家讲解的每一位当代诗人,可以说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天为什么我要选择牛汉先生的诗歌来作为解读对象呢?一方面当然是由于牛汉诗歌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更是因其人格魅力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首屈一指。这是一位用人格写诗的诗人。2006年10月份北师大校友返校日,牛汉先生也来了,在座有的同学应该见过。牛汉一米九的大个子。他自己开玩笑说:“有人说我自高自大,我就是自‘高’自‘大’嘛!”随后他又补充说,“我站在这里,就是一行正直的诗。”

牛汉先生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跟他接触较多,在任何场合下他说话都很犀利,不给人留情面。他曾在屠岸先生八十周岁诞辰纪念诗会(2003年)上这样评价自己:“七八十岁的人了还很不成熟,说话很冲动。”这也许跟牛汉先生是蒙古人有关。他的基因里面深藏了蒙古草原上祖先们的剽悍、倔强与正直。如果一个诗人的人格没有到达牛汉先生这样的高度,就绝无可能写出像牛汉那样坚实、硬挺、有力度的诗歌来。如果说海明威是个“硬汉”作家,那么牛汉先生就是个“硬汉”诗人。他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对诗歌精神的坚守,铸造了一个为诗而殉道的“硬汉”诗人形象。他活得很苦,但他毕生都执著于诗歌。诗,已经不仅仅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诗歌就是他的生命,他曾说自己“离开诗歌就活不了”。他的“诗”与“人”互动、互造,诗歌与人格互相映照。

牛汉先生是在用血泪书写他的诗歌。现在许多诗人用电脑写作,也许一个晚上就可以敲出几十首诗。然而,对这样快速度的写作我们能抱有什么期望吗?最有分量的诗歌是要用血和泪来进行书写的。这一点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得到印证,比如唐代的李贺,就是呕心沥血写诗的典型。现在很多人对诗歌的理解太肤浅,对诗歌缺少敬畏感;而从牛汉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本人对诗歌的敬畏,对诗歌精神的敬畏。

牛汉的诗歌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意象”,诗人总是在叙述苦难与抗争,绝望与希望。他笔下的意象如汗血马、华南虎、枫树……每一种动物或植物意象背后都有高贵的灵魂,都有承受苦难命运的壮烈情怀。这些意象都是牛汉先生灵魂的化身,从而使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高大不屈。

现在让我们进入对牛汉先生作品的具体分析上。首先来看第一首,牛汉于20世纪70年代写成的、“地下诗歌写作”的代表作之一《华南虎》。这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之作,经常被人拿来朗诵,令读者和听众都热血沸腾。我们一定要把那种悲壮的情感读出来。请李瑶同学来朗诵。

华南虎在桂林小小的动物园里我见到一只老虎。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隔着两道铁栅栏向笼里的老虎张望了许久许久但一直没有瞧见老虎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块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喝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击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你的健壮的腿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你的趾爪是被人捆绑着活活地铰掉的吗?还是由于悲愤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把它们和着热血咬碎……我看见铁笼里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我终于明白……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谭五昌:请问,大家听完这首诗之后有什么感受呢?诗中写了一头什么样的“华南虎”?“华南虎”的含义是什么?

马小慧同学:我读完这首诗,想到一句话:“虎落平阳被犬欺”,被关在笼子里的华南虎就给人这种感觉。我觉得它是作者的一个化身,也是一种不屈的灵魂的象征。虽然失去了自由,但依然坚守心中的信念,它保持着高贵,以自己的方式与现实作着斗争。华南虎就是这么一种形象。

周飞亚同学:我的看法与小慧同学的基本一致。关于“华南虎是作者自喻”这点,我有一点别的感想。在诗篇的后面,作者提到“我终于明白了/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牛汉先生从华南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们的遭遇相似;然而他似乎认为自己面对磨难,不如华南虎那么坚强、硬朗,因此用了“羞愧”这个词。也许是诗人太谦虚,我认为牛汉先生在苦难中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华南虎,他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诗歌践行着自身的理想。

谭五昌:把两位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解读得比较全面了。这首诗一方面是写实的,描写了华南虎的生命困境,尤其诗的前半部分,作者确实在桂林动物园看到了华南虎,看到了其屈辱的处境;另一方面,到了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与虎却合二为一了——在灵魂层面上。诗歌的主题,就是为了凸显人在屈辱处境中的灵魂的抗争与精神的飞升或超越。因为灵魂是不可战胜的,作为肉体的存在,无论是诗人还是华南虎,都是弱者:虎被囚禁在笼子里,而诗人——诗中的“我”——则是思想的囚徒,两者都是囚徒。但他们的不屈意志是不可战胜的。这种“不羁”,就是自由意志的不甘束缚,就像海明威所说的“你可以消灭我,但你不能打败我”,这是意志的赞歌,既是在赞美华南虎,也是在肯定与赞许诗人自己——华南虎就是作者灵魂的自画像。人与老虎在历史面前达到了高度的相似性,它们都被现实所捉弄,但灵魂都要反抗这一切。

大家想想看,华南虎的趾爪被铰掉,被众人围观嘲笑,这是屈辱;诗人也被人嘲弄,沦落为一个可笑的囚徒,由虎想到自己,所以他“羞愧”地离开了。“羞愧”还有什么含义呢?因为诗人无意中也加入了观众的行列,也成了幸灾乐祸的观看者或者说看客,所以他觉得很羞愧,赶紧离开。诗的结尾这个超现实主义的意象画面与主观幻象,使整首诗的思想和情感达到了高潮。“火焰似的”有一个重复,再加上“破碎的”、“巨大的”、“滴血的”连续三个修饰语,把作者灵魂中屈辱的痛苦渲染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一段朗诵的声音应该是高亢的、激愤的,语调不能平静。

下面我们再来解读牛汉另一首著名的诗作《悼念一棵枫树》。请朱安谧同学朗读。

悼念一棵枫树湖边山丘上那棵最高大的枫树被伐倒了……在秋天的一个早晨几个村庄和这一片山野都听到了,感觉到了枫树倒下的声响家家的门窗和屋瓦每棵树,每根草每一朵野花树上的鸟,花上的蜂湖边停泊的小船都颤颤地哆嗦起来……是由于悲哀吗?这一天整个村庄和这一片山野上飘着浓郁的清香清香落到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想不到一棵枫树表皮灰暗而粗犷发着苦涩气息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蓄了这么多的芬芳芬芳使人悲伤枫树直挺挺地躺在草丛和荆棘上那么庞大,那么青翠看上去比它站立的时候还要雄伟和美丽伐倒三天之后枝叶还在微风中簌簌地摇动叶片上还挂着明亮的露水仿佛亿万只含泪的眼睛向大自然告别哦,湖边的白鹤哦,远方来的老鹰还朝着枫树这里飞翔呢枫树被解成宽阔的木板一圈圈年轮涌出了一圈圈的凝固的泪珠泪珠也发着芬芳不是泪珠吧它是枫树的生命还没有死亡的血球村边的山丘缩小了许多仿佛低下了头颅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谭五昌:诗歌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棵枫树被伐倒了。这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因为这样的事情是很普遍的,山民经常会砍树作为柴火或卖钱,算不上什么严重的事,但在诗中这件事情却显得特别严重。在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语境中,一棵枫树的被伐表明了一个无辜的生命被粗暴地消灭。这隐喻着“文革”十年浩劫中被粗暴迫害的大批无辜的人的遭际。这棵枫树长在大地上,与土地相连,高大、美丽、坚韧。枫树是饱满的,有价值的,也是很有尊严的,在它的生命内部,贮存了许多的芬芳。“那么庞大/那么青翠/看上去比它站立的时候/还要雄伟和美丽”,虽然“枫树”这个生命被粗暴地消灭了,但作者还是礼赞其生命的尊严。因此,虽然作者是在讴歌一棵被伐倒的、有政治化象征意味的美丽“枫树”,但我们能感觉到诗人其实是在讴歌这个时代所有有价值有尊严的生命个体,包括诗人自己。这个被伐倒的“枫树”就是诗人自我的死亡想象,他感觉自己也是被伐倒了的。“叶片上还挂着明亮的露水/仿佛亿万只含泪的眼睛/向大自然告别”,这些诗句表现出这个生命对土地和生活充满依恋,却遭到无情的摧残。从中看出,这是一首控诉的诗篇,主题非常深刻。如诗句“泪珠/也发着芬芳”,“芬芳”出现了好多次,这仍是一种礼赞;紧接着,“不是泪珠吧/它是枫树的生命/还没有死亡的血球”,这些诗句又是在控诉了。“村边的山丘/缩小了许多/仿佛低下了头颅”,这种想象与拟人化的描写,实际上是把群众对“枫树”的哀思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同时也是对法西斯行径的一种谴责。最后,诗人直接点题:“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把人们对枫树的(即诗人对生命的)惋惜之情,荡气回肠地传达出来了。作为一首叙事诗,它的描写非常出色,联想丰富,感情饱满。所以,尽管三四十年过去了,这首诗依然能够感染我们,让人为之震撼。

何明敏同学:我觉得这首诗读起来很悲壮,最高大的枫树被伐倒了,周围所有的事物都在为它哀悼。诗人把花花草草都拟人化了,令人沉痛。后面,这个枫树虽然倒下了,但芬芳依然飘荡在周围,更加增添了那种悲壮和心酸的感觉。其实这首诗的立意和寓意都非常明显,并没有什么难解之处,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拟人化的手法,使情感更加浓郁动人。

谭五昌:何明敏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也算是对我刚才的解读的一种补充吧。苛刻地说,这首诗也许算不上杰作,其主题确实非常明显,想象空间不大,不像有些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有一种“既明确又不确定”的效果。这首诗和牛汉的不少诗作一样,都是主题明确的,这也正是他诗歌的不足之处。

好了,我们再来简单讲讲《汗血马》这首诗。“汗血马”可以说是只有内蒙古大草原上才会有的一种宝马。周飞亚同学,请你来朗读一下,注意读出那种气势。

汗血马跑过一千里戈壁才有河流跑过一千里荒漠才有草原无风的七月八月天戈壁是火的领地只有飞奔四脚腾空的飞奔胸前才感觉有风才能穿过几百里闷热的浮尘汗水全被焦渴的尘砂舐光汗水结晶成马的白色的斑纹汗水流尽了胆汁流尽了向空旷冲刺的目光宽阔的抽搐的胸肌沉默地向自己生命的从肩脚和臀股沁出一粒一粒的血球世界上只有汗血马血管与汗腺相通肩脚上并没有翅翼四蹄也不会生风汗血马不知道人间美妙的神话它只向前飞奔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冻的云天生命不停地自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汗血马扑倒在生命的顶点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

周飞亚同学:我觉得牛汉的诗歌几乎都是在描述自然界中的动物或植物,形成隐喻,或是借物抒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它是用汗血马来象征一种勇于追求、特别执著、为了达到目标不惜历尽千辛万苦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理想主义者的精神。诗人以汗血马自况、自勉,他自己也是一个为了诗歌可以贡献一生的人。诗歌从整体上看就是这样。另外,从细节上说,我对中间这几句挺有感触:“肩脚上并没有翅翼/四蹄也不会生风/汗血马不知道人间美妙的神话”,在普通人看来,汗血马这样的宝马是传奇的存在,甚至由于它太擅长奔跑,人们误以为它长着翅膀、四蹄可以生风;在它身上创造出这样一种美妙的神话想象,却不知道它为了达到那样的奔跑速度,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诗人的处境也是一样。对于像诗人一样的理想主义者,人们的态度是崇敬的、赞美的,并且也认为他们像神话中的人物一样,是了不起的天才。但他们也同样只看到了诗人所取得的成就,却不知道在光环背后,为了追求那样的理想,诗人承受了多少苦难。人们的赞美和美丽的神话想象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奇迹,苦难还是需要独自承受。

谭五昌:周飞亚同学讲得很好,基本读懂了这首诗。汗血马就是诗人精神与灵魂的自画像。汗血马是蒙古草原上传说中的宝马,它对生命目标的追求是要付出血的代价,又流汗、又流血,这也说明它生命的目标非常高远,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牛汉是蒙古人,骨子里也有这种汗血马的精神。牛汉在这首诗里化身为一匹汗血马,这匹马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奔跑,最后壮烈献身、殉道。这是一种想象,是诗人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展示,是对其精神信仰的形象化的描述。这首诗的主题仍然非常明确、单纯,赞扬了汗血马那种无畏而又踏实的品质,以及为了理想敢于流血流汗的献身精神。一匹马与一个诗人在灵魂上是完全相通的。另外,诗的节奏铿锵有力,与所塑造的马的硬朗、高大的形象相得益彰。从风格上看,这首诗也是很“硬”的诗歌,与其他诗人形成鲜明对比,如舒婷诗的风格,是很“软”的。

牛汉的诗几乎都是这样的风格。像这一首《半棵树》,也是如此,我自己来读一下。

半棵树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像一个人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树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盯住了它

诗中被雷电劈掉的“半棵树”也是牛汉精神的化身。不同的诗对应诗人不同的生命境遇。这首诗是“文革”时期写的。被劈掉的“半棵树”遭遇到非人的摧残。在这里,“雷电”代表着邪恶势力,而剩下的这“半棵树”还是和一整棵树一样高、一样伟岸,这是一个不屈的充满斗志的战士形象,更是诗人斗士般的“硬汉”形象。

而在《鹰的诞生》这首诗里面,牛汉又化身为鹰,其精神形象再次变幻。

鹰是很勇猛的动物,表明了牛汉意志的强大;鹰在天空翱翔,又象征着诗人超越平凡、庸俗的生存现实。所以说,从精神人格塑造的角度来看,牛汉所有的诗都是一首诗。不管是华南虎、汗血马、半棵树还是鹰,等等,都是其精神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些丰富的意象里面,复原、组合成牛汉先生的心灵世界,表现出诗人思维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精神世界的完整性、统一性。这些诗的风格都是硬朗的阳刚的,当然,从美学上看也许有些单调。他的诗歌不够柔和细腻——我觉得对这样一位诗人而言是一种苛求。我们可能希望一个诗人的诗歌风格是变幻的,既能写阳刚的,又能写阴柔的,这样才显得丰富。但在牛汉先生的诗里,角色被固定化了,大都是悲情的英雄与硬汉的角色。

下面我们再讲牛汉的一首诗作《夜》。这首诗很著名,王一川教授在他的文学理论论著里面经常拿这首诗来做范例,认为它是一首体现了“诗人主体性”的诗。当然王一川老师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的,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去解读。先找人来读一下这首《夜》,这是一首值得重点分析的诗。请何明敏同学朗读。

夜关死门窗觉得黑暗不会再进来我点起了灯但黑暗是一群狼还伏在我的门口听见有千万只爪子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灯在颤抖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诗不颤抖!

李瑶同学:我是这样理解的——他写的是一种在黑夜中写诗的体验。“黑暗”在这里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他希望将黑暗拒之门外,用灯来建构起一个烛照心灵的自我的天地,在此写诗,进行自由的心灵的畅想;然而,黑暗像狼一样窥伺着诗人,不肯离去。我还没想清楚黑暗到底象征了什么,但它肯定是一种与诗人自身相对抗的力量,不断地对“我”进行侵扰;而“我”则在反抗这种侵扰。在“黑暗”与“我”的对抗中,灯在颤抖,但诗不颤抖。或许可以说,作者是在对抗中寻求一种心灵的稳定性。我就想到这些。

朱安谧同学:我觉得这可以套用顾城的诗,黑暗给了他写诗的笔,或者说,写诗的力量,他却用诗来寻找光明。在诗的前一部分,诗人一直想抗拒这种黑暗,所以他关死门窗,又点起了灯,以为用这种物质性的、实体性的东西就可以隔绝黑暗、驱走黑暗。但黑暗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驱赶掉的,因为它可能来自诗人的内心,有千万只爪子在抓挠着他心灵的窗户。由于内心的黑暗而导致外在的、看似光明的灯在颤抖。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写了诗,而正是他写出来的东西抵抗掉了黑暗,驱散了他内心的不安。所以,我觉得诗是一种带来光明、给他勇气和信念的东西。

谭五昌:解读得很好,基本上把我要说的话都给说出来了。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记忆性的写作,既写实地描述了某一个夜晚的情形,也对往事进行了怀想。诗中描绘的情境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在北京有很多刮大风的夜晚,呼呼的风声真的像狼在嗥叫。诗句描写得是很形象的。但这里还涉及一个诗人的情感和记忆以及心底的秘密。就诗本身的语境来看,诗人他最惧怕的就是黑暗的夜,因为这是摧毁他生命、摧毁他信仰的东西,所以他抗拒夜。这首诗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诗人精神境遇的一个寓言,诗人写的好像是一个冬天的夜晚的情景,实际上是寓言性或象征性地书写了他遭受精神压迫的境遇。然后,诗人叙述到“我点起了灯”,刚才朱安谧的联想很好,联想到顾城的《一代人》。在诗中,“点起灯”是有象征意义的,这是精神的信仰之灯,他想靠信仰去驱散内心的黑暗、对黑暗恐怖的记忆。但“黑暗是一群狼”,突出了黑暗的凶残可怕。“听见有千万只爪子/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这里的节奏是很紧张的,作为一个读者,一个有经验的读者读到这里应该是很有紧张感的。我建议大家去看看《日瓦戈医生》,里面有一个场景:主人公在大雪原上,夜里,听着周围风在咆哮、狼在嗥叫。主人公置身于这样孤独、险恶的环境里,被黑暗包围,被恐怖的破坏性的势力包围,心灵极度敏感,其精神氛围与本诗很有相似之处。可以说,诗中破坏性的恐怖力量对诗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连灯都在颤抖。但从艺术的角度看,它其实是一种幻觉,是心在颤抖。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中,也有这样一个幻觉,诗中的“我”突然感觉北京城有一阵剧烈的抖动,实际也是因诗人的心在抖动而出现的幻觉。接下来是另一个场景,诗人在颤抖的灯光下写诗。写诗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行为,体现为一种精神的信仰。在这种时刻,谁能拯救他?只有诗歌。诗是诗人信仰的象征,他不仅仅是在写诗,更是在建构一个足以抵抗黑暗势力的防护墙。因此,虽然灯在颤抖、“我”在颤抖,但诗是不颤抖的,即“我”的信仰是很坚定的。到这里,诗人虽然受到外界的压迫,但其主体性并没有受到损坏——借用王一川老师的话说,诗人完成了他主体性的建构,我们并没感觉诗人渺小,反而感到主人公“我”在黑暗包围中形象的高大和悲壮。“黑暗”的势力这么强大,“我”却没有崩溃,通过对比把诗人信仰的力量凸显出来了。

这首诗的想象空间比较广阔,它的主题也就因此没前面几首那么明确了。它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而且,它的语言非常简洁有力,其意义内涵是深远的。诗中用了对比的手法:黑与白的对比,颤抖与不颤抖的对比,身体的颤抖与心灵的稳定的对比。从这些都可看出这首诗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水准。我认为,这是一首杰作。

这次同学们搜集到的牛汉先生的诗还是比较全的,像《海上蝴蝶》、《抄诗和背诗》等,都是很有艺术品位的,都是有心灵体验、有精神向度的温暖人心的诗篇。牛汉的所有诗篇都是在完成其主体人格的塑造,以建构他完整的灵魂世界。可以说,牛汉先生是与诗歌相依为命的。

最后,我给大家读一首诗,作为本次“牛汉诗歌解读”的结语。这首诗叫《无题》,写于2000年,那时候他已经快80岁了。

无题我和诗,一生一世相依为命,从不懊悔,更没有一句怨言。六十年来,在遥远而虚幻的美梦里,甘心承受现世的苦难。经历了一次苦过一次的厄运,终于在苦根里咂出了一点未来的甜蜜未来的甜蜜本是为下一世人生酿的,尽管眼下还尝不到一滴,却已经神奇地甜透了我已逝和未逝的人生,写诗,还不就是为了这点尝不到的甜蜜吗?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所要承担的苦难。我们可以联想到食指的《宿命》,这两首诗可以作互文性的阅读。从诗中我们会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诗人和艺术家。不贪图享乐,自觉忍受苦难,用强大的精神信仰去战胜现实人生的挫折——这是真正的诗人的宿命。让人感动的是,诗人甘愿接受这种“甜蜜很少、痛苦很多”的命运,但就是这很少的甜蜜便足以抵消所有的苦难。这就是一个诗人的人生态度、诗歌态度与艺术态度。这种态度超出了一般人对幸福的体验。这点“尝不到的甜蜜”是一种永恒的诱惑,诗人为了这个诱惑走在一条悲壮的、永不回头的、随时需要献身的道路上,也可以说是走在“朝圣的道路上”。牛汉先生就是这样,在缪斯的指引下走上这条朝圣的道路,留给世界一个高大的背影,使人敬仰。

第二讲:食指诗歌解读

时间:2011年3月11日地点:北师大四教209教室主讲教师:谭五昌听众:北师大2009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谭五昌:我们要讲的第二位诗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也跟我们北师大有很深的渊源,来过师大好几次了,所以解读这样的诗人很有亲切感,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食指。食指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曾被埋没了多年。多多在《被埋没的诗人》一文里面集中提到了食指,指出食指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先驱性诗人的重要性。食指在25岁以前已写出了影响广泛的代表作。我们常说衡量天才诗人的标准是看他(她)在25岁以前、在具有历史感的年龄以前是否写出了代表作,从这个角度来看,食指达到了,他影响最大的作品的确是在25岁以前完成的。当然,食指在25岁以后也写出了很多好作品。食指的出生很具传奇性,他的原名是郭路生,他的母亲作为一名女战士在行军途中把他生在路边,所以他被取名为“路生”。郭路生在中学时代开始喜欢诗歌,当时与一些文学青年有很密切的往来,如与郭沫若的公子郭世英有所交往;同时,他也认识了著名诗人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这样,他与何其芳又有了师生之谊,何其芳也可以算是他的一位诗歌老师。在我平时与食指会面交谈时,每次提到何其芳,他都一直尊称为“何老师”。何其芳作为一位名诗人,曾多次与郭路生谈起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这给了郭路生一个很大的鼓励和引导。一个十八九岁的、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能够近距离地接触著名诗人,与何其芳一块探讨诗歌写作的问题,这对郭路生而言应该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1968年,郭路生写出的诗歌代表作《相信未来》传到了江青那里,激怒了江青。据食指本人讲,江青看了《相信未来》后说了一句话,大意是,这是一个灰色的诗人,灰色的诗篇,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嘛。由此看来,江青也是懂点诗的,幸亏江青趾高气扬,没把这个青年放在眼里;如果她真要追究下来的话,食指的命运恐怕会非常惨,也许将在大牢里度过他的余生,或许没有后面的“疯狂”。食指在当代诗歌史上,用多多的话来讲,是“唯一的疯狂的诗人”,也是在新潮诗歌运动时埋伏在地下的第一人。食指承担了“疯狂”的命运。

郭路生(食指)出生于1948年,20岁时,他已经写出了《相信未来》这首代表性诗作。他因此成了一代人的诗歌代言人,他们那一代人都“相信未来”,具有很浓郁的历史信仰和理想主义情结。当红卫兵运动受到挫折以后,郭路生写下了《相信未来》,成为“地下诗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他们这一代人,无论散布在哪个角落,命运都可能比较悲惨。在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潮流中,他们被城市抛弃,被迫流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这一代人如何得到力量?他们通过朗读、背诵郭路生的《相信未来》获得了再生的力量。在《沉沦的圣殿》一书中,有一篇文章是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写的,名叫《心中的郭路生》。在这篇文章里面,何京颉女士非常深情地回顾了他们几十年的友谊。何京颉被下放以后,一度对未来失去信心,是郭路生写信鼓励她,把《相信未来》工工整整地抄下来寄给她;何女士读到这首诗,获得了力量,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所以,她非常感激郭路生。这首诗也让郭路生的名字印在了全国知青的心中,同时,也为他赢来了爱情。他的爱情经历也具有传奇色彩。当时新中国成立后早期领袖李立三的女儿李雅兰女士爱上了郭路生,他们在1976年五一劳动节结婚,于1980年初离婚,有一段为期四年的短暂婚姻。春节期间我去食指家做客,他送了我一本他的诗集,上面准确地标明了结婚和离婚的时间,可以作为准确的历史资料。

在读了何京颉的文章后,我发现郭路生在这之前还有一段恋爱经历。他爱上过一个维吾尔族少女,爱得死去活来,还写了一首很美丽的诗,可惜这首诗没留下来。这段故事可以说明郭路生也是一个对个人情感有强烈需要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要完全像郭小川、贺敬之那样成为政治抒情诗人的可能性就不是特别大。

读了一系列有关郭路生的文章以后,我觉得《心中的郭路生》一文写得最为生动。北京的一批知青下放到山西农村以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农闲时听郭路生朗诵《相信未来》。我觉得《相信未来》这首诗的确成为了这一代知青心灵和思想的“诗歌圣经”。我现在把文章结尾很精彩的一段给大家读一下:从插队到现在28年过去了(这篇文章写于1990年代末——编者注),但郭路生在杏花村知青厨房的朗诵像一幅油画似的总是出现在我眼前。窗外漆黑的夜,厨房里小油灯的微光在轻轻跳动。年轻高瘦的郭路生身着褪了色的布衣布裤,面对坐在水桶和南瓜上的听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烁着热情的光辉,右手高举向前方,充满感情地大声地朗诵着《相信未来》。

我觉得这成了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郭路生传奇的诗歌生涯与《相信未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两首诗关系密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诗带有纪实性质。大家知道,1968年,中国社会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历史的潮流,他们无法阻挡。他们唯有顺应潮流,而唯一的抗争就是写出具有浓厚历史情绪的诗篇。别人或许没有做到,但是历史性的使命落到了郭路生头上,他写出来了,因此他成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知青诗歌文化代言人。郭路生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写诗受到军队(后来他参了军)的审查极度抑郁,一段时间得了精神分裂症,从此,疯狂的命运降临到诗人食指(郭路生)的头上。我觉得食指的“疯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叫“疯狂”?疯子是怎么出现的?怎么来定义疯子呢?按照福柯的说法,“疯子”是社会文明压迫的产物,而癫狂者通常被认为是文明的对立物。因而文明未必是好东西。鲁迅笔下的“狂人”(“疯子”)也是迫害狂,是社会迫害的产物,食指也是由于当时不正常的政治迫害而导致他走上了癫狂的道路。他替文明大众承受了一种悲壮的命运,他被戴上了“疯子”的帽子,他经受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世界上古今中外大多数的杰出艺术家,到了一定时候,似乎很难逃脱疯狂的命运。很多伟大的艺术家、诗人同时也是伟大的疯子,像荷尔德林、尼采、梵高等等。所以,“疯子”在思想史的、文学史的意义很重要。从文学史来看,很多重要的文学形象都是“疯子”,最有名的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里的“疯子”。食指被认为是当代诗歌史上第一个“疯狂”的诗人。他的“疯狂”,恰恰显示了食指作为一个诗人存在的意义。在那个非正常的年代,诗人如果不“疯狂”的话,就与社会主流妥协了,变为某种意义上的一个庸人了。在思想无法独立自由的年代,诗人他所要承担的命运是什么呢?大概除了疯狂就是死亡。所以我们常说,真正的诗人似乎总是和“疯子”站在同一行列的,从屈原开始,直到现当代诗歌史上的朱湘、海子、顾城等等,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都把他们当成“疯子”。所以在此我推荐大家看一下张清华老师一篇很有名的论文《从精神分裂的方向看——论食指》,文章里面对食指“疯狂”的意义作了相当深入的解读与阐释,请大家去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下面我继续介绍一下食指的生平经历。食指在70年代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到了1978年,进入了文学新时期,在这一年,郭路生第一次用“食指”这个笔名写诗与发诗。为什么郭路生为自己选择这样一个奇怪的笔名呢?我们第一次听到“食指”这个名字都会觉得好怪啊。一个说法是,食指自己也曾这样说过,因为社会上普遍对诗人有误解,认为诗人神经不正常,总是在背后用食指指指点点,所以就干脆承受这个“指指点点的命运”吧,偏用“食指”做笔名。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明诗人强大的内心信仰,不怕公众对他的指责。还有一段文字资料,说明“食指”这个笔名的来历:1978年《今天》发表了食指的诗《相信未来》,正式用“食指”,“食指”是“时之子”的谐音。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姓“时”,有点纪念母亲的意思。而“时”呢又与“食”谐音,“食指”把他的母亲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尊重,因为自己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这是他的夫人翟寒乐女士的一个批注。从里面可以看出诗人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对母亲的尊重。应该说,是这两方面的因素促使郭路生取了“食指”这个独特的笔名,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当代中国独一无二的精神符号。每一个有成就的诗人都创造了一个符号,创造了一个诗人形象。

诗人的“疯狂”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食指曾被迫在北京第三社会福利医院打发日子,《在精神病院》一诗以写实手法把他当时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非常惊心动魄地展现出来。1998年,食指重现诗坛,从“被埋没的诗人”中走出,开始走进公众视野。1998年,由诗人林莽、刘福春编辑的《诗探索·食指卷》公开出版,并在北大南门旁边的风入松书店搞了一个盛大的首发式,一个不该被遗忘的诗人就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节点上重新走入了文学史的视野与读者的视野。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一下《在精神病院》这首诗,我先来读读这首诗吧。

在精神病院为写诗我情愿搜尽枯肠可喧闹的病房怎苦思冥想开粗俗的玩笑,妙语如珠提起笔竟写不出一句诗行有时止不住想发泄愤怒可那后果却不堪设想……天呵,为何一次又一次地让我在疯人院消磨时光!…………………………………………………………………………………………………………当惊涛骇浪从心头退去心底只剩下空旷与凄凉……怕别人看见噙泪的双眼我低头踱步,无事一样

读了这首诗,你可以非常清晰地想象出食指在精神病院的精神状态,读了以后确实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他其实还很清醒,但社会上公认他是个“疯子”。在文学史、思想史的意义上,所谓的“疯子”往往是非常孤独的清醒者,他们是最有思想的。这首诗中的诗人不清醒吗?其实是非常清醒的,是“世人皆醉他独醒”呢。别人都把他看做“疯子”,可他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极为清醒的悲剧性的理解。为了写诗,他超越那种庸俗的可怕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他自己调侃自己,开自己的玩笑,最想写诗但又写不出来。那么,诗在这里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宗教,诗人必须通过具有宗教意味的诗歌来超越恶劣的存在,否则他会陷入真正的疯狂。食指曾在私下里跟我说过,如果他不写诗,可能他真的疯了。恰恰是诗歌挽救了他的生命,让他永远保持着清醒、孤独的状态。在精神病院,你如果要发脾气,可能会被别人当成真正的疯子来对待,那后果真的很严重。你看,他多清醒啊,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语:“天呵,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让我在疯人院消磨时光!”这是命运的残酷。整个社会要把他当做“病人”送到精神病院,他没办法,他摆脱不了这种命运。“消磨”这个词,把诗人内心的痛苦如此清醒地传达出来。第三段诗很有意思,留一片空白。这个空白太好了,这种不完全的残缺的美潜藏着巨大的无法言说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深度。因为语言都是苍白的,诗人干脆就来一段空白。语言这时候确实是很无力的,不足以表达诗人那种丰富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他只好用空白来表达。高明的中国文人艺术家,常常在中国画里留空白,在诗里也留空白。最后,当情感的惊涛骇浪从心头褪去,这段空白达到一种高潮,诗人心里只剩下空旷、凄凉。结尾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场景,“怕别人看见噙泪的双眼”,怕别人看到“我”的悲伤,所以“我”低头踱步,假装没事。内心剧烈的情感波动与外表的故作镇静形成巨大的反差,也给这首诗造成了很大的艺术张力。

我觉得这首诗非常真切地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醒的精神病患者”,一个看似“疯狂”的诗人真实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我觉得它有丰富的价值,既有思想的精神上的价值,也有社会历史学、美学的价值。但是时间还是公正的,到了新世纪,随着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宽松,食指这种“疯狂的诗人”被鉴定为“正常”。90年代末,他就被视为正常人了。到了21世纪初的时候,食指的生存环境也更加宽松了。这时候他遇到了一段爱情,一段晚年的爱情:一位女护士对他的人品很敬重,决定照料他的晚年。食指大概在2002年出院,过上了属于正常人的生活,现在住在北京郊外。他从正常的人群里脱离出来又回到了正常人的行列之中,这实际上是社会语境的转换。当时代的环境回归正常,食指就又显现了他的常态。他的三次情感经历和患病后到处流浪所遭遇的各种事件形成了他人生的丰富性。我觉得他的传奇色彩根源于他的少年早慧,不经意地成了一代人的代言人,他的诗歌影响在当下变得如此深远。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没人知道食指,我们本来以为食指将要被淹没掉了;到了90年代,还是没多少人知道食指;进入21世纪,提起食指如果你说不知道,只能证明你是个“当代诗盲”。他作为诗人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来是深埋在地下,现在重见天光以后又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热爱。他的传奇性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人生本身的传奇;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诗人(或艺术家)的传奇。

食指的创作在思想和主题、题材上,可用几个关键词来加以概括,其中一个是“苦难”。他们那一代人的“苦难”从青年时代开始,由动荡不安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造成,然后是“信仰”,食指在苦难中坚守信仰,理想主义情结浓厚,还有“命运主题”。他在接受一位知名女学者采访时曾说过:“我要疯了就好了,我要是疯了就可以真正面对我的命运”,由此看出他是一个命运感很自觉的诗人,坦然地面对一切。苦难主题、信仰主题、命运主题是食指诗歌最重要的三大母题。当然也有些其他的主题,比如他也写过一些主旋律的诗歌。但作为凸显诗人形象、诗人创作特色、诗人文学史价值的是这三个主题。食指的诗歌很纯正,也很沉重,绝不像徐志摩的诗歌那般潇洒、轻灵。另外,食指诗歌的艺术特色也很鲜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每一首诗的形式感都很强,通常一节四行,大致押韵,叫做新格律体;在美学风格上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崇高,以崇高为主体,也有风格质朴的。比如最近他写给妻子的诗作《冬日的阳光——给寒乐》,写得很温馨,显得有点小资情调,没那么沉重,也没那么崇高。这种风格的变化与转型,跟诗人自身的生存状态、思想状态、人生的遭际变化密不可分。

食指的创作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阶段,其诗歌主题纠结于苦难、抗争、信仰之中;上世纪80年代至今是第二阶段,诗歌中的命运主题频频出现。这个创作阶段的划分,我与食指私下交流过,他本人也是比较认同这个概括与划分的。接下来,我们通过解读他的代表性诗歌文本来体会、把握其创作特色,同时对他的文学史地位做一个定位。

首先,我要给大家提及一下他的早期诗歌代表作之一《鱼儿三部曲》。这首诗写于1967年,当时他19岁,正是一个热血青年。他参与了红卫兵运动,但食指为人本分老实,并没有参加打杀抢劫等破坏行动,反而去保护弱者。但在思想上他与红卫兵运动还是合拍的,当时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容易被政治思想潮流所利用。然而,很快,红卫兵运动陷入低潮,这使得食指的理想主义遭受了不小的打击。食指曾在一篇文章中交代这首诗的写作过程,说他在经过农业大学时,看到一条结了冰的沟,看到了鱼儿,联想到“我们是鱼儿”,“鱼儿”看不到“阳光”,处于一种沮丧、失望的精神状态,这首诗带有精神自传色彩,情节完整,构思巧妙,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运用得比较精妙。作为19岁的年轻诗人,食指能够写出这样的诗作,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食指自己也认为这是自己的重要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构思完整而巧妙,建构了一个象征意象体系,正面形象、负面形象鲜明,而且自然属性与象征含义结合得颇为妥帖,通过三部分来表现。第一部分叙述“鱼儿”陷入困境。它失去了自由,唯一的安慰便是沉入甜蜜的回忆。而“阳光”扮演了一个慈爱的、伟岸的父亲形象。请看作品中“阳光”的言行:“轻轻抚摸着鱼儿带血双鳍;孩子呵,这是今年最后的一面,下次相会怕要到明年的春季。”这里面还出现了“春天”的意象,春天给人以希望,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春天”的象征含义,由自然的含义变成具政治色彩的含义,意味着理想和自由的实现。叙述者跟“鱼儿”这样对话:“我的鱼儿啊,你还年轻,怎能就这样结束一生”,表面上看是“我”与“鱼儿”的对话,实际上是诗人与自我心灵的对话。诗人在呼唤自己,试图挽救自己理想破灭的悲剧命运。“不要被冻死”,这句诗在隐喻层面上告诉自己不要在恶劣的思想政治环境下沉沦,通过“鱼儿”的身体死亡隐喻诗人自己和一代人的精神死亡(即理想破灭)。而“听不到一声鱼儿痛苦的叹息。既然得不到一点温暖的阳光,又何必迎送生命中绚烂的朝夕?!”这些点睛意味之诗句,表明诗人在追问活着的意义,在诗人看来,如果没有崇高理想的照耀,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第二节表现了“鱼儿”的抗争与挣扎,主要情节是“渔夫”如何落井下石、如何迫害无辜的“鱼儿”。从“太阳”与“鱼儿”的对话可以看出“鱼儿”是在追求自由与光明,其中还有一种矛盾、犹豫的心态。由于诗人内心的不确定,得到的回答也是可怕的沉默,所以“鱼儿”有一种前途渺茫的感觉,陷入痛苦的挣扎:“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这里可以联想到“四人帮”这些政治暴徒给年轻人施加的思想束缚,由此扼杀了年轻人的希望。“‘春天在哪儿呵,’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这些诗句显示,悲剧的结局已经凸显,在强烈的抗争与希望之中最终得来的是失望。第三部分,叙述“鱼儿”的死亡结局。春天来临了,但是“鱼儿”已经死了,不能够拥抱春天了。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如小说一般在真实的幻觉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自然意义上“鱼儿”的死亡,又在象征寓言的层面上呈现了一代人理想幻灭的过程,这两个文本结合得天衣无缝。这首诗的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的含义,不难分析。诗人隐喻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你可以从中一一找到对应。作为一个19岁的年轻诗人,这首诗出手比较成熟,比当时的“标语口号诗”强出许多。除了层层深入的三部曲结构,作品场景描写鲜活生动,表现手段丰富,句式变化多样,把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思想情感在稳稳地推进。这是一代理想主义青年的心灵哀歌,饱含深情。食指本人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常常能催人泪下,因为他用心写出了这首诗。

许姗姗同学:失望中仍有希望,既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又背负使命感,是食指一贯的风格。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这首诗,觉得有点俗。

刘子菡同学:我之前一直很喜欢食指比较有名的那两首:《相信未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但是细读了这首诗,觉得这首诗更有味道。这首三部曲内容更加充实,相对那两首显得更复杂些。正如刚才老师讲的,这里有诗人的命运感和对未来的预知。

何明敏同学:我不是很喜欢这首诗。但是应该把它放在他写作的时代背景之下看。这首诗写于1967年,“文革”伊始,相对于当时流行的歌颂诗来说,是有其独特的价值的。诗歌描述了一代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不满现实,渴求突破现状,同时又深感无力与迷茫。它的最大价值在于记录了一代年轻人的心理状况,而不是它的文学性与艺术表现力。

谭五昌:接下来,我们来解读《相信未来》,还是我来读读。

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首诗帮助食指树立了一代人的诗歌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当时许多与食指同命运的知青,对现实充满迷茫,如“鱼儿”般经历了精神的死亡,但从这首诗里又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把信仰投注在未来。这首诗可以看作一代人的思想宣言。有一个概念叫做“历史信仰”,是一种现代性思想,主要体现为对时间的信仰,即相信未来永远比现在好。举个例子,以前人们说在2000年中国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以我在小时候一直非常期待2000年的到来,认为2000年到来的时候,中国的面貌一定会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结果2000年到来了,中国的变化也没比想象中的好多少。这就是一种乌托邦的话语承诺。

全诗共六节。诗的第一节揭示贫困的现实:“美丽的雪花”暗指冬天,然而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中透露出一种理想主义情结。第二节诗的主导情绪是失落:“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第三节诗的情绪发生转折,何其芳的女儿何京颉认为这是这首诗中写得最好的一段,情绪由灰暗变为明亮。其情绪关键词是“希望”。“相信未来”的主旋律越来越清晰了。第四节,诗人直接地回答了为什么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相信未来”是一种时间信仰。而诗人相信,时间总是公正,历史总是公正的,现实欺骗了很多人,这一代人只能从信仰中得到生存的力量。第五节书写了诗人的死亡想象,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疯狂的举动,未来的人是做何反应的?诗人一厢情愿地想象历史会给他们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这是对自己及一代人的认可主观地投射到历史之上。“焦急”一词显示了诗人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公正评定的心态,再次表明了诗人浓郁的历史信仰和时间信仰。最后一节是结尾,诗人直接表白自己的思想:“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食指以一个先知先觉的青年思想者的姿态替一代人发表思想宣言,告诉人们对于他们这一代人为了理想而做出的、可能显得疯狂的举动和悲剧性的结局,一定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在这首诗里,食指自我塑造了一个理想主义情怀浓郁、甘愿为理想殉道的诗人形象。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不容否认,但是我个人认为它的思想与历史价值要远远大于它的艺术价值。

周飞亚同学:这首诗靠直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不像《鱼儿三部曲》那样长篇叙事的寓言式的,把所有的景象和事物呈现在读者面前,以事件本身打动人。《鱼儿三部曲》比《相信未来》这样直接抒发、把作者的想法强加给读者的诗要来得高明,所以我不大喜欢这首诗,过于直白。诗歌这种文体,可以以个人的喜好来解读;忽略写作背景,可以产生更多的解读方式。但是《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即使忽略这些,它的解读也是单一性的。

谭五昌:要同学们像食指同时代人那样去喜欢和认可这首诗显然不大可能。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食指的另一首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李瑶同学来朗读一下。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谭五昌:这是食指根据去插队时的真实经历而写的一首诗。当时火车是在四点零八分开,每天下午载着成千上万的北京知青到全国各地。他们被迫发配到贫困偏远的山村,接受另外一种命运的安排。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一代人的历史情绪,同代人读这首诗的话,往往声情并茂,甚至会泪光闪闪。它的解读空间比较大,可以作为一首离别诗。该诗最初的标题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后来把标题改为“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我认为改得很好,它突出了现场感。这首诗写了在北京车站的一个场景,告别北京的一个瞬间,诗人内心对北京的恋恋不舍。诗人这种恋恋不舍的心态与对前途的迷惘与恐慌构成对比。这首诗可以作一个社会历史学的解读,有着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含义。这首诗的重要性在于,很多北京知青读到这首诗会产生强烈共鸣,情绪是集体性的,他们对北京的留恋、对前途的恐惧是共同的。这首诗写得非常感性,鲜活生动,唤起了人们真实的生命体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说明车站人山人海。“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重复”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庄严感,让我们知道“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定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第一节描述了北京车站壮观的送别场面。再来看诗的第二节,“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感的幻觉意象。这个句子非常漂亮,利用错觉巧妙地暗示与表现作者内心的颤动。第三节重点刻画诗人的感受,“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这是一种本能的情感反应,因为要离开北京,离开妈妈了。然后诗人联想到:“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那一代人的衣服破了通常是由妈妈缝补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经验,母爱场景的描写非常鲜活。“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这里通过“妈妈”的隐喻,表现了“我”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说明其感情已达到高潮。“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原先作者是稀里糊涂地走进了离别北京的队伍,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将要离开北京,一瞬间的清醒是对狂热时代的暗讽。“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形象地暗示出送别场面之浩大。“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这句诗具有深远的意味,德国汉学家顾彬曾说过当食指写出“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时,说明一个旧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确,一个狂热的时代结束,一个更为残酷的时代来临。

这首诗通过细节取胜,再次是抒情,比如这个诗句:“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在此,北京即是妈妈,北京被女性化,北京与妈妈的形象合一了,北京就是给诗人以柔情与安慰的母亲。诗人即将成为一个远走他乡的游子,而食指一行人的目的地山西杏花村也并不是一个如其名字般浪漫的地方。“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在此,“我的北京”这一称呼表明诗人对北京的依恋达到高潮,而“最后”两字则突出了诗人悲情的感受。因为诗人对前途、对命运的预感是不祥的,在对其北京的眷恋情感高潮的抒写当中展示了一代人严酷的命运。这首诗以一种个人化体验的情感真实性取胜,这种离别之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政治与社会内容。假如一个北京人在政治和平的环境离开北京,就不会有这样的情感;可能是有点难过,但不会这样撕心裂肺、痛不欲生、悲悲切切、惶恐不安。但在1968年这样的环境下离开北京,让食指体会到了命运的残酷。虽然是“离别”主题,却投射出强烈的命运感。这首诗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告别的瞬间和场景最具典型性,它书写了对历史情境的记忆。食指通过这两首诗,捕捉了一代人的思想情感,成为了最有力的诗意代言人。因此,他在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才显得如此不可替代。食指成了“朦胧诗”的先驱,虽然与后起的“朦胧”诗人年龄相差不大,但是他的写作对后来“朦胧诗”的创作在思想、艺术和精神上都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在分析一位诗人时要注意他的多面性。食指作为一个敏感的青年诗人,在一个文化专制的时代发出了个人的呐喊,进行了顽强的反抗。《相信未来》是一代人的思想宣言;《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以个人的敏感性抒写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情绪。个人化的思想情感大面积地进入了食指的诗歌当中,给他的文本带来了独特的价值。然而一个诗人再优秀、再杰出、再出类拔萃,也有历史对他的束缚。食指的政治抒情诗写作就是历史对他的束缚的表现。一个诗人是无法脱离其生存的具体历史文化环境的,当《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给我们带来一种清新的印象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食指诗歌的另外一面。他还是融入了当时的主流写作,这里我们选了其中一首《南京长江大桥》为例。

食指也写了一些政治抒情诗。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后,他很激动,为此写了这首颂歌,歌颂工人阶级伟大的创造力量。这些描写运用了大量陈旧而宏大的修辞。比如,不少当代文学史著作客观性地引用了食指的革命浪漫主义诗句:“天上没有玉皇/水底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个宏大的“我”带着不可遏制的政治激情出现了。诗中这个“我”与《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我”是完全不同的。从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叙述中,可以看到这与诗人的其他诗作有了巨大的差别,从中可感知历史的局限性给诗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假如食指写出的都是这类主旋律诗歌,他在当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肯定会大受影响,可能很难成为“朦胧诗”的先驱。幸亏这些主旋律诗歌只是他诗歌的一小部分,是时代洪流在诗人心中激起的反响。这类诗歌也没有更大的分析空间,但能让我们更加全面而完整地认识食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创作风貌。我们评价一个诗人,是需要尽可能的全面而客观。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诗人不能脱离历史环境对他所构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正面,也可能负面。在这里,很明显是负面的,因为当时的整个环境是不利于文学发展的,政治控制着诗歌。而对食指诗歌的评价,也是存在一些争议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认为,潜意识存在的政治情结,或许是影响食指取得更高、更大诗歌成就的原因之一吧。在食指早期的诗歌创作中,个人化的写作与政治化的写作形成了一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复杂局面,而个人化的、为一代人的写作则占了较大的比重,所以食指才能从被政治抒情诗淹没的青年诗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或“潜在写作”的杰出代表。食指之所以值得我们尊重,也在于他不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突破。

食指的第二个创作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至今,基本可名之为“生命写作”时期。张清华老师曾在不同场合指出,食指的写作是本色写作、生命写作,不可复制。20世纪80年代,食指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前面我们曾分析过他的《在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的这段经历,恰恰恢复了食指作为一个诗人的纯粹性,恢复了他真正的诗人身份;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食指代言人的意识过于强烈,这对于他的写作,从某种方面来讲也是一种伤害。进入20世纪80年代,食指的写作进入了一个非常纯粹的阶段,他自觉承受命运,面对命运而写作,但另一方面他也是通过诗歌写作反抗命运。我个人最推崇的一首诗是《归宿》,1991年写于第三福利院,曾引起比较广泛的关注。在所有的诗歌里,食指的这首诗最感动我。这首诗的主题是命运,关于一个诗人的命运。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他的命运是春风得意、阳光灿烂、前程远大,或是贫穷饥饿、孤独寂寞、痛苦悲凉?通常是后者。古今中外,似乎那些伟大诗人与艺术家的命运多半都是凄凉、孤独、苦难的。“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园/坟头仅仅是几抔黄土/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的陵园/长年也无人看管守护”,这就是“我”即诗人的归宿。假如你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你会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落泪的。在接下来的死亡想象中,诗人听到了死去的奶奶的叮嘱。奶奶的叮嘱是对人生命运的概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语言简单朴素,却极有震撼力。“孩子,这是你最后的归宿”,其潜台词是:“孩子,你就认命吧。”一个人活着时艰辛坎坷,死后依然凄凉苦楚。到头来,你的归属只是杂草丛生的陵园,一抔黄土将你掩埋,仿佛就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对于一个诗人而言,如果无法在创作上取得突破,确实是非常痛苦的。联想一下,海子最后选择自杀,原因之一是陷入了创作困境,即灵感危机。海子写不出自己心目中伟大的史诗,最后就以血淋淋的肉体为伟大的诗歌理想献祭(这应该是其死亡动机之一)。“我”写下的那些带着“我”的理想、“我”的血肉和“我”的体温的诗行一定能够战胜死亡。这是食指作为一个诗人的信念!

何明敏同学:这是属于食指个人的一首诗,他是写给自己的,是写给其他诗人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诗人对于内心的坚守和创作的执著,穿越一切去坚守内心的信念。这首诗是很难感同身受的,我们一般的读者就无法体味其中包含的苦楚。而我相信这种苦楚中也伴随着创作带来的满足感。最受感触的是,诗人那种以诗行“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的决心,去坚守自己的诗歌园地。

赵甜同学:我觉得这首诗像是内心的自白,剖析自己的创作历程。另外,还有一种诉苦的意味,好像是在告诉世人自己的创作和生活的艰辛。虽然是很压抑的,但是对自己的命运还是持认可态度的,实现了一个诗人的价值。

赵晓虎(北师大文学院访问学者):我感觉读这首诗,还是跟年龄有关。一般来说,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人生的地位基本已经确定。食指写的是自己的命运,但有着更多的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形而上的思考。中国人往往缺乏这类思考,对于形而下的思考关注的较多。这首诗在探讨一个“到底为什么活着”和“怎么活着”的问题。

谭五昌:他认可了自己日常生命状态的归宿,但是在精神上他仍是强者。作为一个诗人,食指举起了信仰的旗帜,战胜了精神死亡,所以他自豪地说出“埋葬弱者灵魂的坟墓,绝对不是我的归宿”。命运的悲苦与信仰的强大对比,构成这首诗内在的张力。

进入21世纪以来,食指仍在坚持认真地创作,但是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变,其风格发生了变化。《冬日的阳光》是为感谢妻子翟寒乐女士而作的。现在请李瑶同学来朗诵食指的这首近作。

冬日的阳光你可感觉到了冬日的阳光我可嗅到了它的芬芳在经烘晒变暖的新鲜空气里在吸足了阳光后略带狐香的衣被上你可注意到冬天阳光的颜色浅浅的略微带点鹅黄哈气成冰的季节里就这点暖色调透着严寒中人们心中的期望可得好好珍惜这暖暖的冬阳外出走走享受难得的时光让阳光芬芳的好心情随着歌曲放飞歌铃声中牵出心中笑声朗朗淡淡的冬日的阳光不躁动 不张狂静坐在家中品杯茶是乐事一桩悠闲清静中不妨读上几页书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品味着诗句微微睁开双眼才发觉暖暖的 淡淡的冬日的阳光已经悄悄地退出了朝南的门窗

谭五昌:在生活好转之后,食指感恩现在的生活,所以这首诗显得富有小资情调,充满温馨。读了这首诗,你可以知道食指的近况,诗人心态平和,生活稳定,但诗作本身似乎还是缺少艺术冲击力。从这首诗,我们可以感知食指诗歌风格的某种转型,或者说风格的另一侧面。最后我们再来简单讲讲《啊,尼采》这首近作,它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食指的孤独和愤怒。请张鑫同学来朗读一下。

啊,尼采十九世纪最后的圣诞夜很冷狂暴的风雪从门窗的隙缝挤进了哲学教授们聚会的金色大厅——知识界的废话、空话正赢得掌声略感寒意的教授们皱了皱眉头夫人们不觉下意识地整了整衣领谁也没予以理睬,没有反应可窗外这呼啸的声音正横扫欧洲上空门窗外是尼采徘徊踯躅于荒郊是他的思想在伴随着风雪和狼嚎冰天雪地里他思想一次次地蜕皮像一次次血淋淋地挣脱精神的镣铐他在一生中从未停止过追求没人能理解他性情的孤僻和骄傲也没人回答他对世俗的嘲讽陪伴他的只有雪片般的手稿疾病的折磨使他十分苍老尼采苦苦地在孤独的冥想中煎熬不安分的思想像狂风裹挟着大雪席卷天地,狂暴而又肆虐——一个多么纯洁又残酷的世界这时敲响了新世纪到来的钟声尼采所召唤的一代“超人”英雄从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登”到和海明威一起打鱼的老人如今已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多少不眠夜中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在孤独冷漠中怀着诗意的憧憬思想的婴儿经受了分娩的苦痛终于喊出了惊天动地的哭声尼采,当改变世界的太阳到来前满天繁星是你思想的火花快熄灭的烛火燃烧着你最后的激情醒来呵尼采,让我们一路同行

谭五昌:这首诗思想性很强,对于尼采这种孤独哲学家思想的痛苦作了形象的描述。但是,这首诗在一些读者看来写得可能有些概念化,想象和情调还没有达到温润的状态。诗人一方面以漫画式的手法刻画教授和夫人,充满讽刺;另一方面赞颂尼采,对尼采充满同情和崇敬。一次次鲜明的对照,反衬尼采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孤独的思想者形象。

在解读了食指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后,让我们来做一下总结。一般来说,确立食指作为一个先驱者在当代诗歌史上地位的,首先是他青年时代的写作。他早期的诗歌创作有效地让中国当代诗歌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有效地恢复了个人化写作的诗歌艺术尊严与思想尊严,启蒙了同时代及晚生代的写作,他成了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环。另外,食指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得到文学史的认可,是因为食指纯粹的诗人形象。食指对诗歌精神的坚守是始终如一的,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诗歌创作中,都表现出一位纯粹的诗人形象。他没有任何世俗的、功利的想法,对诗歌抱着极为虔诚的姿态,为了诗歌创作可以付出所有的代价。

当然,食指也有他的局限性,他早期代言人的情结过于强烈,所以没有完全达到个人化写作的境界,可能妨碍其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食指个人化的抒写成分在增加,为集体代言的意识逐渐消退。我和许多诗歌同行认为,食指的诗歌创作一直在强化他的诗人人格形象,其诗歌经验的“当下性”有所欠缺。这可能也是我的一种苛求,其实一个诗人的诗歌写作可以选择与时俱进,也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原点,不断强化与完善自己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境界。

第三讲:北岛诗歌解读

时间:2011年3月18日地点:北师大四教209教室主讲教师:谭五昌听众:北师大2009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谭五昌:大家先看一下北岛的这张照片(给大家展示PPT),然后说说北岛给你的感觉如何?是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大家看,这张照片选得很好,形神具备。一个诗人能在文学史上留下地位,必须要有独特的诗人形象。北岛的脸很忧郁,眼镜后面的眼神很深邃,是一位具有深刻历史感的诗人。北岛很深刻,他似乎时刻在打量着历史,审视着历史,他有些类似于鲁迅、尼采这样的思想者。北岛创造了当代诗歌史上的传奇,他本人是工人出身,没有上过大学,但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名声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建构了自己的诗歌神话。北岛被认为是“朦胧”诗人中最有思想深度的诗人。

1978年底,北岛和芒克合作创办了《今天》,北岛本人还亲自到处去张贴诗歌大字报,由此可以看出北岛是位有着政治情结的诗人,因为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刚刚兴起,所以他们没有遭受前辈诗人的厄运。1989年,北岛出国,先后到过挪威、丹麦等国家,现在在香港中文大学当教授,收入颇丰。北岛在西方诗学界声望很高,他被西方汉学家认为是中国当代诗歌的标志性人物。西方人并不特别看重一位中国当代诗人的艺术成就,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对北岛诗歌的政治解读。当然北岛也是有他特殊的意义的,比如他把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得很好,推动了现代诗的发展。

解读北岛诗歌的思想内容需要注意四个关键词:历史理性、批判意识、怀疑精神和英雄主义。这也是北岛以一个像海明威那样的“硬汉形象”树立在中国当代诗坛上的原因所在。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善于运用蒙太奇手法、象征与暗示手法。现在诗界对北岛的评论莫衷一是。当北岛的光芒淡化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他成为一个漂泊异国的中国诗人以后,他的诗歌创作对当下国内现代汉语诗歌写作影响并不大;而且从艺术成就上来看,很多人认为多多的诗歌创作超越了北岛。

关于北岛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诗歌写作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有人说他的诗越写越好了,还有人说他的诗歌维持在一个“过得去的水平上”,更有极端者,说北岛写诗是一个错误。一位在美国的华裔女诗人曾说北岛的诗很“硬”,说北岛是用思想来写诗,缺少“诗的灵气与活力”。我觉得说得有一定道理,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大诗人创作缺点的视角。北岛的诗的确过于硬朗,没有水分。但是北岛的诗歌是历史造就的,他给中国当代诗歌带来了思想的重量,也许在有些人那里这或许是他的缺点,但这也正是他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特殊贡献。

北岛最有名的诗作是《回答》,由此奠定了他在当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北岛回答了什么?世界与“我”是什么关系?作品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谭五昌:在这首诗中,世界与“我”是对立的关系,这个世界是丑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开头一个警句把卑鄙的人和高尚的人的行为与命运作了一个高度有力的概括。“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在上世纪70年代的语境中,“天空”总是与伟大的、崇高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镀金的天空”则表明虚假的欺骗、崇高的谎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个荒谬时代和邪恶历史的强烈批判。“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很显然,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隐喻当时人们的思想仍然顽固不化,愚昧迂执。这句诗用形象的语言深刻地展现了一个孤独的觉悟者形象。“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纸、绳索和身影”的意象内涵是指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想一下。

张鑫同学:“纸”是指表达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工具,“绳索”代表自己受到的阻碍与迫害,表达自己不怕艰难险阻的决心,“身影”有种即使没有人和我站在一块,我也有影子和我站在一起的意思,也是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

谭五昌:张鑫同学的回答基本正确。“纸”的作用是书写,诗人用它纪录、传播自己的思想。“绳索”表示诗人已经做好了为真理和理想献身的准备;也许还有一层更隐蔽的意思是,“我”想把这个非人道的世界亲手送上绞刑台。“身影”代表牺牲的决心,在所有经典的叙事文学作品中,革命者走上刑场时留给人们的都是他们高大的背影,如《红岩》中的江姐。因此,“身影”是代表牺牲的决心,悲壮感人。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孤独的充满牺牲精神的挑战者。因此他发出了这些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一个年轻的战士和无畏的英雄形象便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这三句诗是正话反说,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诗人都持怀疑态度,说明诗人对世界的怀疑是极度深刻的。“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这一诗节表明,北岛不是一个历史的虚无主义者,他对人类的未来和前途仍然抱有极大的信心,这就是北岛他们这一代人和现在“80后”、“90后”一代最显著的区别。他们即使怀疑世界,但他们灵魂深处仍对未来怀有信心。这两句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崇高的英雄形象。

我们来看最后一节:“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指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则表示未来可期信念不灭,说明诗人用纵深的眼光看待历史和未来,尽管他对当前的世界极度失望,但对未来则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

在这首诗中,解读北岛诗歌的四个关键词都得到了颇为鲜明的体现。这首诗是一代人怀疑主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宣言,具有思想史、文学史的意义,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正站在光明与黑暗交织的分界点上,同时它也树立了北岛孤独的、觉醒的思想者形象。整首诗写得很硬朗有力,是典型的“硬汉”诗篇。

现在我们换换头脑,来看北岛一首充满色彩的“柔软”的诗作《走吧》。整首诗分五小节,请刘子菡同学来朗读一下。

走吧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床上溢出。走吧,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走吧,路呵路,飘满红罂粟。

田颖同学:这首诗写的时间是冬天,场景是一个人走在山中的小路上,有落叶,心情是寂寥而静默的,“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说明诗人的心并不是那么静,他在寂寥中又有着对未知生命的向往。

周飞亚同学:第一节“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茫然。其实我觉得这首诗很简单,就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情绪。

谭五昌:“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这里的“我们”是指几个人?

周飞亚同学:“我们”是指一代人。

谭五昌:“我们”指代一代人,没错;但在这首诗的具体语境中,是指几个人呢?

周飞亚同学:我觉得是一个人的两个精神侧面,一个是寂寞的、失落的,一个是充满希望的。也可以说是两个自我,两个自我的交流和呼唤。

谭五昌:我觉得在这首诗的语境中“我们”是指两个人,而且应该是两个异性,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指多个人。下面我来简单解读一下。“走吧,落叶吹进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意指在一个深秋或初冬的日暮时分,“我们”在山谷中行走,一边唱着歌,歌声在山谷里飘来飘去,暗指“我们”还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床上溢出”,意境很美,点明那是初冬季节;“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对异性的心动体验;“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这句诗其实道出了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主题——寻找主题,如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所表达的主题一样。诗的结尾是:“走吧,路啊路,飘满红罂粟”,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意象,暗示前进的路途上充满陷阱和危险。这是一个时代的症候,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现在的诗人就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这首诗通过几个画面的组合,表现了一代人的心路历程。《走吧》是一首朦胧诗,如果不了解时代背景,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北岛通过他的诗传达了一代人思想觉悟的声音,他是最早的思想觉悟者之一,他与遇罗克这些青年先驱是属于同一个思想者谱系的。他创作《回答》,一个人站在历史的荒野上,向整个历史和时代发出尖锐的挑战。《走吧》则相对温暖一些,通过日常的场景,传达了一种不甘被历史湮没希望寻找出路的愿望。而《一切》这首诗是北岛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表述。请大家默读一遍。

一切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谭五昌: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北岛人生观、价值观的宣言。整首诗采用了悖谬的修辞,制造悖谬情境,深刻鲜明地表现了他的世界观,每句诗都是一个传达他思想观念的小宇宙。

开头两句“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一个持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的诗人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首深刻的思想性诗篇,基调是灰色的,不像舒婷的诗那么明朗。这首诗有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不可知论和宿命论得到鲜明体现,这是诗人在经历了惨烈生活后思想变化的折射,显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软弱和无力。“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这是一种悲观主义的论调,表现了诗人对奋斗的怀疑。如果放在20世纪50年代的环境下,肯定是必胜的信心。这表现了北岛深刻的怀疑精神。“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是对追寻的否定,看不到追寻的结果和意义。“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在那样的动荡年代里,欢乐可能是非常苦涩的,欢乐也可能非常巨大,无法用微笑来表示。“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大家可以联想到《活着》里面的福贵,他遭受了那么多深重的苦难却没有眼泪——真正的苦难是不能用眼泪来表达的——这是北岛的深刻之处。“一切语言都是重复”,这表明了语言的贫乏,真正深刻隐秘的经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因为诗人的痛苦往往也就是语言的痛苦,语言是重复的无力的,无法表达自己独特的经验。“一切交往都是初逢”,表明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疏和淡漠。与之相似的是顾城的《远和近》,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一切爱情都在心里”,它表明了诗人对爱情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只能藏在心里,而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寻找或无法实现的。这与诗人自身的遭遇有关。在那个残酷的年代,爱情是一种奢侈。“一切往事都在梦中”,往事如烟,诗人对一切历史和现实都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信仰出现危机的表征。“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说明这种希望是附有条件的,在某种意义上是种可笑的虚妄的希望,它不是那么透明而美好,它有种种我们想象不到的复杂性。“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这说明,坚持信仰是要付出痛苦或者死亡的代价的。“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这里涉及了爆发与宁静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一切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非常有哲理性的概括。“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北岛相信一切死亡都是有意义的,不能被无端湮没,此外,它还从存在主义角度上表现了人类存在的荒诞性。总之,从这首诗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北岛诗歌的深刻性,在很大程度上,比那些浅薄欢快的诗歌更有意义;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北岛的悲观、怀疑心态。

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北岛的爱情诗。北岛的爱情诗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爱情诗是截然不同的,它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岛对爱情的别样想象。我们先来看看这首《雨夜》。请李瑶同学来朗读。

雨夜当水洼里破碎的夜晚摇着一片新叶像摇着自己的孩子睡去当灯光串起雨滴缀饰在你肩头闪着光,又滚落在地你说,不口气如此坚决可微笑却泄露了你内心的秘密低低的乌云用潮湿的手掌揉着你的头发揉进花的芳香和我滚烫的呼吸路灯拉长的身影连接着每个路口,连接着每个梦用网捕捉着我们的欢乐之谜以往的辛酸凝成泪水沾湿了你的手绢被遗忘在一个黑漆漆的门洞里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笔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我决不会交出你让墙壁堵住我的嘴唇吧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而你的微笑将印在红色的月亮上每夜升起在我的小窗前唤醒记忆

谭五昌:雨夜是一个很浪漫的场景,大家觉得诗人在雨夜中构筑的场景和画面是否浪漫温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徐梦华同学:我感觉这是一个雨夜中离别的场景,丈夫要离开,但妻子说“不”。前面一段是一幅“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画面,后面一段是一个很亲密的情境:姑娘哭了,男子温柔地抚慰她,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第三段还是写挽留,这是很感性的挽留,完全是为了爱情,即使牺牲事业也在所不惜。我觉得这是诗人的一种男权化的想象,他认为这个姑娘是如此的柔弱,他心里希望姑娘能不顾一切地挽留他。

赵甜同学:我感觉第一段是一个表白的场景,男子向女孩表白,女孩的微笑泄露了内心的秘密;然后他们并排走在路灯下,很温馨。第二段是“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笔。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我决不会交出你”,这段至死不渝的誓言表明了他们爱情的坚贞和伟大,同时还揭示了现实的黑暗和残酷。

谭五昌:雨夜是一个很浪漫的场景,但在那个压抑的年代,人们不敢尽情地享受浪漫的爱情。我们从这首诗的语境和某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第一段的画面是很温馨的,但是“破碎”这一个词语就显示了不和谐的气氛,时代的寒气仍然滞留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第二个镜头,“当灯光串起雨滴……你说,不。口气如此坚决。可微笑却泄露了内心的秘密”,诗人善于捕捉细节,将女生的矜持和害羞表现得很生动。第二段,两人的情感在深化,“路灯拉长的身影,连接着每个路口,连接着每个梦”,这句诗由实而虚,一下子由现实场景转向了沉重的个人记忆。那个时代,恋人能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志趣,不像现在的爱情大部分建立在金钱上。“以往的辛酸凝成泪水,沾湿了你的手绢,被遗忘在一个黑漆漆的门洞里”,这里又出现了不和谐的旋律,表明了他们现在幸福的爱情来之不易,而过去他们曾经历过很多辛酸苦痛。

第三段,作品的情感达到高潮阶段。先看这一节诗句:“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笔”,在那个时代,人们将爱情看得无比神圣,而追求爱情是需付出很大代价的。“让墙壁堵住我的嘴唇吧,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这是诗人对自己因为追求爱情而被监禁的悲壮性想象。“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而你的微笑将印在红色的月亮上”,微笑是爱情的一个美好象征,如智利诗人聂鲁达所说:“你可以拿走我的面包,你可以拿走我的空气,但是你不能拿走我的微笑”。为什么月亮是红色的呢?红色代表一种内在的生命激情,而这种激情是和政治激情联系在一起的。北岛是一个政治情结很浓的诗人,在北岛这里,对政治的激情和对爱情的激情是联系在一起的。“每夜升起在我的小窗前,唤醒记忆”,这句诗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永久记忆,无限温馨动人。总之,这首诗有种悲壮的力量,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且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让我们感受到爱情、思想和历史潮流的演变,它从爱情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思想状况。

北岛出国以后,始终坚持写诗。对于他这一时期的诗,评论界依旧众说纷纭。我读过一些,写得特别晦涩,那才是真正的“朦胧”诗。接下来要解读的这首《黑色地图》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懂的一首,它写于2003年北岛回国看望父亲之时。请大家默读一遍。

黑色地图寒鸦终于拼凑成夜:黑色地图我回来了——归程总是比迷途长长于一生带上冬天的心当泉水和蜜制药丸成了夜的话语当记忆狂吠彩虹在黑市出没父亲生命之火如豆我是他的回声为赴约转过街角旧日情人隐身风中和信一起旋转北京,让我跟你所有灯光干杯让我的白发领路穿过黑色地图如风暴领你起飞我排队排到那小窗关上:哦明月我回来了—重逢总是比告别少只少一次

谭五昌:这首诗仍用深度意象组织而成。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心情异常激动,感慨万千。重逢总是比告别少,聚少离多,这是北岛真实的人生体验。这首诗写得激越奔放,多用象征意象。诗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种种复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是一首新世纪的《回乡偶书》。

我个人认为北岛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诗歌创作缺乏文学史意义,基本在重复其80年代的美学经验与话语方式,并不能给当下的国内诗歌写作多少有益的启示。但众所周知,北岛所代表的朦胧诗已开始取得了与西方现代诗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资格,大大推进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现代化进程,其独特贡献与意义无法被低估。

第四讲:于坚诗歌解读

时间:2011年3月25日地点:北师大四教209教室主讲教师:谭五昌听众:北师大2009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谭五昌:1999年4月份“盘峰诗会”结束以后,伊沙、侯马、徐江、沈浩波等一批“北师大诗人”回到母校北师大来搞了个诗歌朗诵会,那个诗歌朗诵会据与会的诗歌评论家沈奇等人事后跟我讲,场面非常热闹与纷乱,不少女生因为受不了一些“北师大诗人”充满情色意味的先锋诗朗诵与相关的先锋行为举动,中途愤而摔门离场。你们许多的大师姐大师兄当时目睹了这种场景,现在隔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见过这种诗会场景了。诗人于坚在那次的先锋诗歌朗诵会上露了面,许多北师大的同学也是第一次见到于坚本人。于坚的形象很独特,留着光头,看上去像一个“民间”的枭雄,有些像部落酋长,他自己也曾在诗文中说过梦见自己成了某个部落的酋长。于坚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间诗人”的形象。于坚本人听觉不好,说话要带上助听器,这也导致了“盘峰论战”时很多诗人对他的不满,据说当时有位知识分子诗人这样指责他:“我说话的时候你不听,你说话的时候声音又特别大”。可能大家有个误会,虽然于坚被认为是“民间诗人”,但他其实是有学院背景的,于坚是上世纪80年代云南大学的学生。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民间”和“学院派”诗人只是指诗歌美学趣味上的不同倾向而已,或者“民间”一点,或者“学院”一点;而在社会身份与地位上,这些诗人都有学院背景,可以说都是知识分子。于坚和韩东是“第三代诗歌”中重要诗歌团体“他们”的领军人物。于坚本人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创作活力在当下依旧旺盛,而与之齐名的曾经的“诗歌搭档”韩东的诗歌创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则相对已告衰落了。我个人认为,就重要性来说,于坚要略强于韩东,于坚一直是中国新时期诗歌潮流的见证者、参与者与推动者。于坚写诗追求世俗化、平民化,是当时少数能比较出色表达日常生活经验的诗人之一。于坚诗歌的哲学色彩从整体上看比韩东要淡很多,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比如,于坚的诗作《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就有很浓的哲学色彩。于坚自己宣言: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于坚诗歌的数量很多,目前已出版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便条集》《只有大海苍茫如幕》等,还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棕皮手记》等十余种。他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2007年他的诗集还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北师大出身的伊沙、侯马、沈浩波等都被认为是“民间诗人”的代表性诗人,于坚因年纪比较大、资历比较深而被有些人誉为“民间诗歌”写作的头号人物、最具实力的代表人物。在我看来,于坚在文化和美学趣味上的确是站在一个普通市民的立场上,他的诗歌确实体现了一种与日常生活相对称的活力。于坚自觉地摒弃“朦胧诗”的写作姿态,反对板着面孔进行书写,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为“口语诗歌”开辟了一个写作方向,其成名作是《尚义街六号》。现在如果你去昆明旅游的话还能看见这个“尚义街”。我2005年5月份去了一趟云南昆明,当时在昆明市的某条街道上见到了“尚义街”这个路标,便会心一笑,感觉比较亲切,心想对有诗歌修养的人来说这儿也成了一道风景呢。于坚是比较早地参与并引领“日常化写作”潮流的诗人,后来很多“民间诗人”都走上了这条“日常化写作”的诗歌道路。

于坚诗歌的几个关键词大致可以被归纳为:日常写作,生活流,美学趣味的平民化,另类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于坚对传统很尊重,他很推崇李白,暗中和李白较劲,同时他很自负,有“大师情结”,但不像沈浩波那样强调现代性,在题材上标新立异。于坚恰恰在先锋的道路上返归传统,追求经典性写作,“向后看”。这是1950年代出生的“口语诗人”与1970年代出生的“口语诗人”不一样的地方。于坚最早提出“反诗歌”的概念,像《尚义街六号》这样在当时看来比较粗鄙的诗歌缺乏优美的元素,的确不大像诗歌,但就是这样粗鄙的诗歌出现以后,表明在于坚和“朦胧”诗人一代之间画出了清晰的边界,他走进了先锋诗人的前列,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相对于新一代的诗人,于坚又走上了一条回归经典传统的诗歌道路了。他强调大地,强调传统,强调后退或非前进性的写作。《尚义街六号》这首诗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解读起来的时候应该要和“朦胧诗”的阅读感受做一个对比。同一时代不同类型诗人所写出的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感受确实完全不同。比如在“朦胧诗”中我们不可能想象“厕所”这样的意象出现,但在1984年于坚写的这首诗中就出现了。“厕所”这个意象是于坚这首成名作中地标式的词语和意象,宣告了“朦胧诗”以后另外一种诗歌美学潮流浮出地表。这首诗虽然题目不叫中文系,但实际就是写诗人自己当初大学时代那种非常本真的大学生活的。请周飞亚同学来读一下《尚义街六号》。

尚义街六号尚义街六号法国式的黄房子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隔壁的大厕所天天清早排着长队我们往往在黄昏光临打开烟盒 打开嘴巴打开灯墙上钉着于坚的画许多人不以为然他们只认识梵高老卡的衬衣 揉成一团抹布我们用它拭手上的果汁他在翻一本黄书后来他恋爱了常常双双来临在这里吵架,在这里调情有一天他们宣告分手朋友们一阵轻松 很高兴次日他又送来结婚的请柬大家也衣冠楚楚 前去赴宴桌上总是摊开朱小羊的手稿那些字乱七八糟这个杂种警察一样盯牢我们面对那双红丝丝的眼睛我们只好说得朦胧像一首时髦的诗李勃的拖鞋压着费嘉的皮鞋他已经成名了 有一本蓝皮会员证他常常躺在上边告诉我们应当怎样穿鞋子怎样小便 怎样洗短裤怎样炒白菜 怎样睡觉 等等八二年他从北京回来外衣比过去深沉他讲文坛内幕口气像作协主席茶水是老吴的 电表是老吴的地板是老吴的 邻居是老吴的媳妇是老吴的 胃舒平是老吴的口痰烟头空气朋友 是老吴的老吴的笔躲在抽桌里很少露面没有妓女的城市童男子们老练地谈着女人偶尔有裙子们进来大家就扣好纽扣那年纪我们都渴望钻进一条裙子又不肯弯下腰去于坚还没有成名每回都被教训在一张旧报纸上他写下许多意味深长的笔名有一人大家都很怕他他在某某处工作“他来是有用心的,我们什么也不要讲!”有些日子天气不好生活中经常倒霉我们就攻击费嘉的近作称朱小羊为大师后来这只羊 闪烁其词八张嘴马上笑嘻嘻地站起那是智慧的年代许多谈话如果录音可以出一本名著那是热闹的年代许多脸都在这里出现今天你去城里问问他们都大名鼎鼎外面下着小雨我们来到街上空荡荡的大厕所他第一回独自使用一些人结婚了一些人成名了一些人要到西部老吴也要去西部大家骂他硬充汉子心中惶惶不安吴文光 你走了今晚我去哪里混饭恩恩怨怨 吵吵嚷嚷大家终于走散剩下一片空地板像一张空唱片 再也不响在别的地方我们常常提到尚义街六号说是很多年后的一天孩子们要来参观

谭五昌: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活在现在很多地方依然能够找到痕迹。这首诗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原生态的再现。它完全是一种日常叙事,很多在“朦胧诗”诗人看来不入流的意象全部进入他这首诗当中。诗的开头就是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法国式的房子,晾着的裤子,“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此人是老吴,是他们宿舍的老大,对老吴的描写很有漫画感。宿舍里面的同学肯定会排个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故事,这首诗就是讲他们宿舍里同学不同的人物性格、爱好与命运。在第二节中,“厕所”一词赫然出现在诗歌里,这在当时是很具有争议性的。这首诗的关键是采用了一种幽默调侃的叙述语调,诗人自己是叙述者,也是叙述对象,这在“朦胧诗”中是没有的。这种方法与姿态的确是表明了“第三代诗人”追求“真实”的诗歌理念。我们接下来再来看:“许多人不以为然,他们只认识梵高”,这是反讽的语调。诗中写道拿同学的衣服当抹布,这是很有趣的日常生活细节,我们上大学时也干过这些事,很真实。诗人叙述宿舍同学在宿舍里恋爱,吵架,调情,这些场景并置在一起让你会心一笑,这些诗句读起来应该有着一种吊儿郎当的表情和反讽、调侃的语调,“朦胧诗”是不会同时并列出现这种矛盾的叙事语调,“朦胧诗”的表情是庄重严肃的。该诗充满戏剧性的叙述,目的就是制造一种轻松幽默的阅读效果,这还体现在对同学的调侃上,比如说朱小羊:“这个杂种像警察一样盯着我们”,这是一种小智慧、小幽默的表现。然后又写到男同学的“卧谈会”,叙述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谈论怎样洗短裤、怎样小便、怎样炒白菜,等等,很世俗化,很真实,与我们对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身份的庄重甚至崇高的印象是不同的。另外,于坚的语言方式和句式也比较独特:“茶水是老吴的 电表是老吴的/地板是老吴的 邻居是老吴的/媳妇是老吴的 胃舒平是老吴的/口痰烟头空气朋友 是老吴的/老吴的笔躲在抽桌里很少露面”,句式没变,但内容跳跃,反讽的叙述方法已经运用得比较老练了。还有,当时的大学生非常渴望世俗化的恋情,诗中说:“那年纪我们都渴望钻进一条裙子/又不肯弯下腰去”,这种大学男生的心理描写非常真实。另外,于坚在诗中还提到自己:“在旧报纸上写下许多意味深长的笔名”,这绝对是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生活非常真实的原生态的记录。

虽然于坚说他在诗歌写作中“拒绝隐喻”,但他实际上没有完全做到。例如,诗中说:“有些日子天气不好”,表面上看是一种气候学意义上的“天气不好”,实际上也是一个隐喻,就是讲生活中经常倒霉,两个句子连在一起我们就能联想出“天气”这个隐喻的含义。诗中还有很多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出来诗人对自己成长在80年代感到很骄傲,比如说:“那是智慧的年代/许多谈话如果录音/可以出一本名著”,最后这群大学生要分手,呈现出人去楼空的局面,大家吵吵闹闹走掉,只剩下一块空地板。结尾写道:“在别的地方/我们常常提到尚义街六号/说是很多年后的一天/孩子们要来参观”。参观什么?参观他们父辈的青春。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青春写作”,可以和李亚伟的《中文系》做一个互文性的对照阅读。这首诗通过细节和戏剧性设置来达到幽默和调侃的效果,而李亚伟的《中文系》是比较有意识地运用反讽的手法来达到对中文系生活的呈现。对《尚义街六号》这首诗的评价,呈两极化,有的人很喜欢,觉得写得很真实,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认为写得比较粗糙。

徐梦华同学:还算喜欢。他的风格是跟韩东的反讽消解是一致的,这首诗比《中文系》更为真实,跟我们大学生活很像。

周飞亚同学:相对来说,我比较欣赏这首诗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它跟我的研究生生活极为相似,很能表达我的心情。但是如果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阅读这样的诗歌作品会感到很亲切,它已经摆脱了“朦胧诗”的那种非常严肃的诗歌表情,嘻嘻哈哈、轻松幽默,更加真实且具有人性化的表情。这就是它的诗歌史价值,它是最早的口语文本之一。

谭五昌:于坚写于1990年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比较重要,可以看出他的哲学观和诗学观。我们常人一般对乌鸦都有一种偏见,恰巧北师大还“盛产”乌鸦呢,呵呵。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请大家思考一下于坚对乌鸦是什么态度?他为什么要对“一只乌鸦”进行“命名”?请朱安谧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

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从看不见的某处乌鸦用脚趾踢开秋天的云块潜入我的眼睛上垂着风和光的天空乌鸦的符号黑夜修女熬制的硫酸咝咝地洞穿鸟群的床垫堕落在我内心的树枝像少年时期在故乡的树顶征服鸦巢我的手再也不能触摸秋天的风景它爬上另一棵大树要把另一只乌鸦从它的黑暗中掏出乌鸦 在往昔是一种鸟肉 一堆毛和肠子现在 是叙述的愿望 说的冲动也许 是厄运当头的自我安慰是对一片不祥阴影的逃脱这种活计是看不见的 比童年用最大胆的手 伸进长满尖喙的黑穴 更难当一只乌鸦 栖留在我的内心的旷野我要说的 不是它的象征 它的隐喻或神话我要说的 只是一只乌鸦 正像当年我从未在一个鸦巢中抓出过一只鸽子从童年到今天 我的双手已长满语言的老茧但作为诗人 我还没有说过 一只乌鸦深谋远虑的年纪 精通各种灵感 辞格和韵脚像写作之初 把笔整枝地浸入墨水瓶我想 对付这只乌鸦 词素 一开始就得黑透皮 骨头和肉 血的走向以及披露在天空的飞行 都要黑透乌鸦 就是从黑透的开始 飞向黑透的结局黑透 就是从诞生就进入永远的孤独和偏见进入无所不在的迫害和追捕它不是鸟 它是乌鸦充满恶意的世界 每一秒钟都有一万个借口 以光明或美的名义朝这个代表黑暗势力的活靶 开枪它不会因此逃到乌鸦以外飞得高些 僭越鹰的座位或者降得矮些 混迹于蚂蚁的海拔天空的打洞者 它是它的黑洞穴 它的黑钻头它只在它的高度 乌鸦的高度驾驶着它的方位 它的时间 它的乘客它是一只快乐的 大嘴巴的乌鸦在它的外面 世界只是臆造只是一只乌鸦无边无际的灵感你们 辽阔的天空和大地 辽阔之外的辽阔你们 于坚以及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是一只乌鸦巢中的食物我断定这只乌鸦 只消几十个单词 就能说出形容的结果 它被说成是一只黑箱可是我不知道谁拿着箱子的钥匙我不知道是谁在构思一只乌鸦藏在黑暗中的密码在第二次形容中它作为一位裹着绑腿的牧师出现这位圣子正在天堂的大墙下面 寻找入口可我明白 乌鸦的居所 比牧师 更挨近上帝或许某一天它在教堂的尖顶上已窥见过那位拿撤勒人的玉体当我形容乌鸦是永恒黑夜饲养的天鹅一群具体的鸟 闪着天鹅之光 正焕然飞过我身旁那片明亮的沼泽这事实立即让我丧失了对这个比喻的全部信心我把“落下”这个动词安在它翅膀之上它却以一架飞机的风度“扶摇九天”我对它说出“沉默”它却伫立于“无言”我看见这只无法无天的巫鸟在我头上的天空中牵引着一大群动词 乌鸦的动词我说不出它们 我的舌头被这铆钉卡住我看着它们在天空疾速上升 跳跃下沉到阳光中 又聚拢在云之上自由自在 变化组合着乌鸦的各种图案那日我像个空心的稻草人 站在空地所有心思 都浸淫在一只乌鸦中我清楚地感觉到乌鸦 感觉到它黑暗的肉黑暗的心 可我逃不出这个没有阳光的城堡当它在飞翔 就是我在飞翔我又如何能抵达乌鸦之外 把它捉住那日 当我仰望苍天 所有的乌鸦都已黑透餐尸的族 我早就该视而不见 在故乡的天空我曾经一度捉住过它们 那时我多么天真一嗅着那股死亡的臭味 我就惊惶地把手松开对于天空 我早就该只瞩目于云雀 白鸽我生来就了解并热爱这些美丽的天使可是当那一日 我看见一只鸟一只丑陋的 有乌鸦的那种颜色的鸟被天空灰色的绳子吊着受难的双腿 像木偶那么绷直斜搭在空气的坡上围绕着某一中心 旋转着巨大而虚无的圆圈当那日 我听见一串串不祥的叫喊挂在看不见的某处我就想 说点什么以向世界表白 我并不害怕那些看不见的声音

谭五昌:乌鸦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不祥的象征,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害。但于坚写这首诗可以予以社会文化层面的深度分析,他是想为乌鸦正名,恢复其本真面目。乌鸦是一种边缘的鸟类,被社会偏见压在最底层。于坚实际上是要为一只乌鸦重新命名,消除人们对乌鸦的偏见。在这首诗里面,我们看到乌鸦的形象跟黑夜、灾难等含义连在一起,那种黑暗的命运其实是人类强加到乌鸦头上的,所以诗人说:“从童年到今天我的双手已长满语言的老茧/但作为诗人我还没有说过一只乌鸦”,指出了我们的文化语言对事物的强力扭曲或遮蔽现象。其实我们的语言具有暴力的色彩,它对很多事物的命名充满了暴力色彩,一种文化上的暴力。那么,于坚在书写这只乌鸦时就想把这种语言的文化暴力“扒开”,然后让我们去真正重视和审视一只乌鸦:它是底层的代表,是边缘的人和事物的代表,它受层层的历史文化的重压。这让我们联想到社会上的小人物,如果我们跟社会文化环境对照起来联想,这个乌鸦就是某些小人物、边缘人物的隐喻。在这首诗里,于坚与世界是对立的。这个充满不人道思想与行为的世界和乌鸦处于对立的关系,乌鸦充满悲情色彩。潜心阅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那些卑微的长期遭受迫害的小人物的同情与悲愤情绪。诗人在这里扮演了一个公正的发言人角色,他试图维护人类的公平和正义。诗中的这只乌鸦安于自己的本分,它不会跳跃或是逃到自己角色之外,永远在乌鸦的位置上待着。此外,诗人还把一个小动物的快乐真实呈现出来:“它是一只快乐的大嘴巴的乌鸦/在它的外面世界只是臆造”,这句话很有力度,是对一个充满偏见的文化符号的世界的抨击。这里面我们感受到卑贱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所以我们应该对那些卑微的人和动物给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诗里用到对比的手法,把乌鸦与白雀、天鹅对比,诗人对后者的欣赏与热爱无疑是受到主流文化熏陶的结果,所以对这种表面很丑陋的乌鸦一度存有偏见。现在诗人要重新恢复乌鸦的真相与名誉。解读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诗人与乌鸦的形象是叠合在一起的,他是站在小人物的和一切被遮蔽的事物的文化立场上去发出自己的抗争之声的。

这首诗也让我对于坚本人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我觉得他还是站在平民主义的文化立场上,对所有遭受偏见和压迫的小人物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一种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往深一点说,于坚这首诗里有一个哲学体系在背后支撑——乌鸦哲学。也就是说,哪怕最卑微的生命,哪怕它有再大缺陷,我们也要尊重它的存在。这是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当然,在于坚的很多诗歌文本中我们看不出有多少哲思,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但在日常生活的背后也是要有哲学意蕴的。假如于坚的部分诗歌文本背后没有生命哲学,那么他的重要性就会降低。在我个人看来,于坚的不少诗作恰恰在日常生活书写与原生态的生命叙述中传达出了一种生命哲学,这就是他的功力。

何明敏同学:我觉得这首诗一开始听起来挺玄乎,不像前面那首诗简单明了地把生活场景堆积,它更多的是需要你去揣摩这当中的意象。起初看的时候,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后来慢慢地读下去才理解,乌鸦大概是一种充满反抗精神的动物,对主流社会偏见的反抗,在诗人看来他是要为乌鸦重新命名并赞美乌鸦。

谭五昌:此诗的内容比较驳杂丰富,但我想诗人要表达的主旨还是清楚的,可以把握的。

朱安谧同学:首先,这首诗给我的感觉像是“语言的游戏”。诗里的“乌鸦”是变化的,本身可能代表了很多东西,可能曾经受到文化主流不好的界定,一种歧视性的传统。其次,乌鸦也代表了一种灵感,一种勇敢的想象和探讨。最后,乌鸦可能代表在写作中运用的一些经验,比如童年的经验。乌鸦代表诗人写作中遇到的这一类经验范畴。在诗的结尾,这个乌鸦好像又代表着一切人类之上的一个巨大的漩涡——命运。虽然叫喊不祥,但乌鸦对这个绝大的宿命漩涡大声叫喊,毫不畏惧。因此“乌鸦”的内涵很丰富,这首诗在游戏之中又体现了一种神秘的无意识和哲学性的想法。

谭五昌:朱安谧所说的一个词“神秘”我觉得很有意思。乌鸦的确是一种神秘的鸟类,我们的偏见也铸就了它的神秘感。诗中有很多无意识的描写,如“我生来就了解并热爱这些美丽的天使”。大多数人们可能都受到世俗偏见的污染,对乌鸦保持警惕,所以诗人他要重新确立其思想的独立性,从而对乌鸦有一种新的发现。这首诗内涵丰富,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析,如文化对抗、精神分析的角度,甚至是人类学、鸟类学的角度等。在此,我要专门提及一下于坚上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一首长诗《零档案》,这首诗一直引起较大的争议与反响,它还被导演牟森改编成话剧,被认为是于坚最重要的诗歌作品之一。

这首长诗是一个人全部档案资料的实录。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这种实验性的诗歌仅此一篇。《零档案》发表出来后,有的人说是“垃圾”,有的人则说是“很重要的探索之作”。这首诗中全是词语的排列,张柠老师曾就此写过一篇评论文章《零档案:词语的集中营》,这确实有些像是词语的大爆炸,词语自身的狂热排列组合。诗人好像是档案馆里一个尽职的解说员,叙述这个人的一生,如他是怎么出生的,出生的动作全部客观地被展示出来了。然后叙述他的成长经历,从学叫“爸爸妈妈”,到怎么上托儿所,最后大学毕业,等等,全部采用客观化的词语,记录了一个人一生的轨迹,客观而真实。在“恋爱史”这一节里面,有很多身体器官的词语。而工作情况、思想汇报更是非常真实,诗人将自己的想法全部真实坦白地表现出来,那些被人认为很“阴暗”的词语也不忌讳。为什么这首诗在1994年发表时广受人们争议呢?其实原因比较明了。大家若从诗歌史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它绝对有意义,但从美学角度来说可能就未必有太大意义。它不是提供审美的愉悦而是提供某种思想的震撼,一个人的一生全部用档案来概括,被扁平的文字所取代了。于坚在这首诗中是用公共词语来解构主流意识形态对一个人身体的束缚,以词语来反词语。所以我觉得这种探索也是有意义的,虽然有人称这是在模仿一位国外的大诗人。总之,这首诗在于坚个人的写作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这样的诗歌只能写一次,不可复制和模仿。对于坚来说,它是对公共话语一次颠覆性的解构,用这些词语来嘲讽那些强制性的语言和文化规训。这样的诗会给我们一种陌生的阅读效果,一种震撼性的阅读体验。从中也可以看出于坚作为诗人的探索性和试验性精神,即使现在五十多岁了还在继续创作,他的诗歌活力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在《零档案》之后,于坚就开始慢慢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他重新向经典诗学回归了。在他大量的诗论中,他向传统诗歌,特别是向李白表达了敬意,多次强调诗歌回归大地,回归经典,《长安行》这个组诗的用意就在于此。这是于坚2002年写出的组诗。每个人到了长安,他的历史意识都会被大面积地唤醒。选择这种题材就意味着诗人在很大程度上向经典和传统致意、回归了。这首诗引起了诗歌界的很大关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于坚从极端的探索转向了他心目中的经典写作,并且朝此目标大踏步地前进了。请同学们默读这组诗。

长安行(节选)

登秦始皇陵长安附近丘陵凸起周围是阡陌和田园高天厚土兮紫气苍苍其中一座山包下埋葬着大帝秦始皇和百姓一道仰面朝天骨骼四散他曾经扫六合立文字创造中国

秦始皇陵上所见车过秦皇陵墓一个在西安教书的人说别上去了没什么看头不过一山包种了石榴门票还贵呢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也就是秦人见过的那些高天 大野 广阔毒日头下什么也不飞骊山苍苍云烟茫茫风伏在青苹之末黄土上有人在耕作

大雁塔在长安天气就是紫气鱼贯而入 买了票我们钻进雁塔要看看大唐朝的肚子里凌空高蹈的都是什么顺着楼梯爬上去到第七层 又滚滚下来就是帝王也不能例外那里是顶伟大的容器蒙尘纳垢千年过去了不动尊重上蹿下跳之后空虚感到自己的肉太轻一向恐惧的那些太轻 一向重视的那些太轻 不足为凭收起乖戾的羽毛我跟着古代的老百姓跟着皇帝跟着僧人和使者跟着李白跟着长安默默地跪下来

把柄公元某某某年皇帝登基。(另起一行 括号注:小老婆生的)写历史的小人嘿嘿一笑为造反者留下了把柄

稠酒千年之后长安做的稠酒依然是普通的粮食酿成“有米香若沉淀轻摇即可”每个一饮而尽的人都成了李白

西安西安造反者们创造了多少丰功伟绩捉蒋亭翘在天上但只是在大雁塔我才感到尊重诚惶诚恐心悦诚服毫不勉强地跪下来

唐僧我一向以为他是一尊坐佛镀金肚子隆起闭着眼睛大雁塔里藏着他从印度取来的经文与我无关但在塔底的基座上我发现了他从前的画像那是一个风尘仆仆的行者背着棉布包袱走在大地上

紫气长安之夜天地之间依旧弥漫着什么我说 是紫气另一个人说是雾

听见在长安我含有链霉素的耳朵悄悄地贴近了古代的心懵然不知在羊肉泡馍店里掰麦饼的时候忽然听到了 钟声一个古刹飘扬过来有只耳朵像李白那样动了一下他听之任之 浑然不觉继续剥蒜我流下热泪两行

长安行我们是古代就认识的朋友穿着现代的衣冠我穿的是圆领衫短裤 登山鞋伊沙穿的是长裤和T恤皮鞋是黑色的唐欣也穿长裤T恤皮鞋是黑色的像是三个裹着绑腿的行者跟着各单位的旅游团走过夏日长安天气热 街上多丽人味道正 路边有吃的朱雀道宽六百米大雁塔高三千尺说起李白的口吃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在座的都听不懂“笑问客从何处来”

谭五昌:这是于坚去西安参加一个诗会后,有感而发写成的作品。这组诗发表出来后,有人评价不高,认为于坚的先锋性丧失了,以沈浩波为代表的先锋诗人对于坚表现出来的这种复古倾向表示不满。但也有人对这组诗表示肯定与欣赏。

徐梦华同学:我感觉他写了很多东西,内容丰富。我觉得他的题目开始用“秦始皇”会给人一种错觉,第一节好像是在向传统复归,但后面几个小节就又属于于坚以往的风格了。他仍旧是在反讽历史,总体来看,我觉得这组诗并没有如人们评价那样丧失了先锋性。

张鑫同学:我觉得这首诗有一种感怀、戏谑或者是诗人内心的东西。表面看起来是反讽,但后来体会到还应是诗人在西安的切身感受,作者把当时的现实场景和积累的历史知识进行结合,从而生发出这样的感怀。

何明敏同学:这组诗如果从语言形式上看有点粗糙,是很多名词或者物化东西的堆砌。在我看来,好的诗歌在语言上需要含蓄,但又能直达人的心灵。他写得比较口语化,这也许就是于坚的风格,他能从他那样的诗歌里让人感受到他要表达的东西。反正我是不太喜欢这样的风格。但诗坛写作本来就是要多元化的,这样的诗歌有它存在的理由,所以也觉得挺好。

朱安谧同学:我不喜欢这一组诗歌。我觉得,诗歌就应该“有诗有歌”。无论你怎样创作,怎样先锋、探索,总要有诗歌之于诗歌本体的东西。我总觉得如果这条路你走得太远、超过诗歌范畴,反倒会失掉诗歌能带给人的感动。在我看来这组诗写得很矫情,很像某种影响下的焦虑的孩子,他活在他非常卓越的父亲的光环下,想走出去却很蹩脚。

谭五昌:这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有意思,对我很有触动。他们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独特的角度上对于坚这组诗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大家的评价综合起来在我看来也就完成了对于坚这组诗整体性的评价。我觉得我们的同学都比较敏感,触及了这组诗的特质。比如说,朱安谧同学不喜欢它的原因就在于作者这种矫情的姿态。我觉得朱安谧用“矫情”这个词去定位于坚这组诗很敏锐,也很到位,读这组诗,一方面,你会感觉到于坚对传统的尊重,另一方面,于坚又用了解构、调侃和反讽这种手法和语调来对西安进行言说,诗人的态度有一种说不出的暧昧。这也可能就是我们同学读完后感觉不太舒服的原因吧。

我基本上同意同学们的说法。这组诗确实还是有争议的。当然,对任何诗歌来说,完全没有争议是不大可能的,关键还是要看评说者的倾向与理由。另外,我们要从整体上判断诗人的这组诗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思想启发或震撼,它的艺术姿态是否统一?我认为这组诗语言形式上虽然有点守旧和粗糙,但还是有内涵的,我个人比较认可它,它还是有很多可以解读的空间的。

这组诗由对现实的描写引发了对古代的想象,把我们拉回到一两千年前的秦朝与唐朝。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荒凉庄严的想象与热烈的缅怀,一种非常浓郁的历史情结扑面而来,也可以看出于坚骨子里非常深厚的古典情结。这组诗在艺术上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相比他其他有名的诗作也略微逊色,但通过这组诗,通过于坚的态度,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当代优秀诗人对待经典、对待历史、对待伟大传统应该持有的态度。我在这组诗里读到了“虔诚”、“追慕”、“记忆”、“敬畏”这些关键词,这对当代先锋诗人来说也是有启发意义的,一个诗人再先锋也不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于坚毕竟是一位人到中年的诗人,他明白必须朝向历史的纬度去写作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无效的写作。

写母亲的诗篇很多,我们现在来看“母亲”在于坚笔下呈现怎样的面貌,他对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态度。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纯棉的母亲》,我读了《纯棉的母亲》之后感觉很喜欢。现在请马小慧同学读读这首诗。

纯棉的母亲纯棉的母亲 100%的棉这意思就是 俗不可耐的温暖 柔软 包裹着……落后于时代的料子总是为儿子们 怕冷怕热极易划破 在电话里说到为她买毛衣的事情我的声音稍微大了点就感到她握着另一个听筒在发愣 永远改造不过来的小家碧玉 到了六十五岁依然会脸红 在陌生人面前在校长面前 总是被时代板着脸呵斥 拦手绊脚的包袱只知道过日子 只会缝缝补补开会 斗争 她要喂奶我母亲勇敢地抖开尿布在铁和红旗之间 美丽地妊娠她不得不把我的摇篮交给组织炼钢铁 她用憋出来的普通话催促我复习课文 盼望着我成为永远的100分但她每天总要梳头 要把小圆镜举到亮处 要搽雪花膏“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要流些眼泪 抱怨着没有梳妆台和粉妖精般的小动作 露出破绽窈窕淑女 旧小说中常见的角色这是她无法掩盖的出身我终于看出 我母亲比她的时代美丽得多与我那铁板一样坚硬的胸部不同她丰满地隆起 像大地上破苞而出的棉花那些正在看大字报的眼睛会忽然醒过来 闪烁我敢于在1954年出生并开始说话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经过千百次的洗涤 熨烫百孔千疮她依然是100%的纯棉

赵甜同学:我觉得诗人没有刻意要把母亲塑造成多么伟大的形象,他塑造的是一个柔弱的、女性特征明显的形象,害羞啊、脸红啊,说明这是一个弱小的女性。“开会”“拿镜子”“梳妆”等动作让人感觉内心很柔软,不刚烈,她这样一个柔弱的女性在强硬的时代背景下用自己的力量去抗争。于坚作为儿子能够欣赏到母亲当时的这种美,角度很新,总体上又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我还没从这样的角度去想过我的母亲、我的奶奶。我很喜欢这首诗。

许姗姗同学:我也很喜欢这首诗。这样的母亲形象在敏感的政治文化中生长起来,特别本色、淳朴。她介于“崇高伟岸”与翟永明笔下的“完全女性化”之间,他也会写到“搽雪花膏”这样柔美的一面,同时也有时代的敏感,还带有传统文化中妇女的优秀品质,很让人感动。

谭五昌:我跟同学们的感受一样,通过这首诗我对于坚多了一份了解。我原来以为他比较酷,人情味可能会淡一点,但在这里,看到他对母亲的赞美,我对于坚也多了一种亲切感。这首诗可以与很多诗人笔下母亲的形象进行对比,包括翟永明、舒婷等。《纯棉的母亲》里的母亲是一个小家碧玉,勤劳,善良,爱美,很羞涩,到了六十五岁还是会脸红。在乡下或在小城市,这种很可爱的老太太并不少见。这首诗叙述小家碧玉的贫困母亲依然一直保持对于美的执著追求,她小家碧玉的气质在时间的冲刷下没有改变,和时代也不冲突,一个与世无争、温婉贤惠的母亲形象被血肉丰满地塑造了出来。由母亲的一生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在诗中,“时代”具有非理性、非人道主义的含义,但母亲幸运地躲避了“时代”的残酷打压与无情迫害,在“铁与红旗”、“铁与尿布”之间,她每天“搽雪花膏”,重复“妖精般的小动作”,展示母亲对“小资情调”的执著追求。“我终于看出 我母亲/比她的时代美丽得多”,这句诗凸显出了一种批判性,更衬托出母亲的光彩形象,在一个压抑美的时代,母亲还对美执著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对母亲身体的美予以了公开的描述与赞美,而对“那些正在看大字报的眼睛”予以讽刺。那些思想很守旧、很“左”的人终于被母亲身上女性的美所征服。我读到这里,感到母性的美在闪光。这首诗是于坚献给母亲平凡人生的充满情感色彩的赞歌。所以他在结尾说:“经过千百次的洗涤 熨烫/百孔千疮/她依然是100%的纯棉”,母亲的一生经过很多波折,但她依然是百分之百的“纯棉”。用“纯棉”这个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百分之百的尊敬与赞美。其实诗中的“母亲”也是一代母亲集体形象的缩影。诗作的叙述流畅,细节生动,表述比较机智。

最后我们来看于坚的一首口语短诗《便条集之二五八》。我们之前说过于坚的探索意识很强,即使到现在的年龄也没有完全放弃。《长安行》发表以后,人们说于坚老了,也许于坚是为了证明自己没老,所以又写下《便条集》这一组口语化的实验之作。《便条集之二五八》一诗用非常日常化的口语方式创作,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有请刘玲燕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

便条集之二五八20米×48米占地960平方米这是您的公寓23米×5.1米占地117.3平方米这是您的套间6.5米×4.2米占地27.3平方米这是您的客厅5.6米×3.4米占地19平方米这是您的卧室2.1米×1.8米占地3.8平方米这是您的厨房1.6米×1.1米占地1.76平方米这是您的卫生间1.4米×1.8米占地2.8平方米这是您的床位1.6米×0.5米×2占地1.6平方米这是太太和您本人0.2×0.3米占地0.06平方米先生,这是……测量员停顿了一下您的盒子

谭五昌:这首诗写的是买房子以后找来测量员测量房子面积的场景。“盒子”就是骨灰盒,非常客观冷静的叙述。

田颖同学:我想诗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你生前也许占有很多东西,诗人这里用很夸张的数字来写物质上或者空间上的优越,但是人生的最后的归属就只是一个骨灰盒。第二层意思就是从诗的整个叙述方式来看,他是用测量员很客观的语气来叙述的,测量员测量很精确,我想诗人是不是在讽刺这个世界已经出现很久的机械化生活,在这样强大的机械化生活背景下我们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却是很小的。

谭五昌:我们现在面临的生存困境主要是房价高、买房难。现在教授们在一起闲聊,谈得最多的就是“房子问题”。但是我们的追求如果仅仅是空间或者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实质上也是处于生存的盲区中。这首诗用很写实的方法给我们以思想启示。诗人用从大到小的数字对比,意味着我们生命存在的虚无。前面960平方米的空间从主人最后的结局看都是一种浪费,人性表现出贪婪的一面。这首诗非常智慧、出彩的地方在它的结尾,如果没有结尾的“盒子”意象(骨灰盒)出现,这首诗就没有任何意义。它是诗眼,让本来很口语化、很平面的诗突然变得深刻,变得形而上。当测量员最后吞吞吐吐地说出您的骨灰盒多大的时候,我们每个读者都应该被震撼了。我们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就被这个最终占地0.06平方米的骨灰盒震动了,从而反思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这首诗里有一个巧妙的对比在其中。我们生前贪婪的空间追求与我们生命存在的渺小空间是一个巨大反差与剧烈对比,这里可以看出于坚的生命智慧。结尾的叙述不仅充满戏剧性,更是一种寓言化的叙述。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测量员是不会测量骨灰盒的面积的,诗里有一种虚构的成分,实际上这种表面非常写实的叙述是充满了寓言性的,再次表明了于坚作为一个重量级当代诗人的过人智慧。

第五讲:韩东诗歌解读

时间:2011年4月1日地点:北师大四教209教室主讲教师:谭五昌听众:北师大2009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谭五昌:今天我们来重点解读一下中国“第三代诗歌”中非常有影响的“他们”诗群。“他们”诗群是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一个青年诗歌群体,提醒一下,是“群体”而不是“流派”,“他们”这一命名大概是得自于韩东突然的灵感,给人以非常客观和冷静的感觉,如同历史、生活的旁观者,其写作姿态也由英雄主体式的膨胀书写退居到客观的日常生活的叙述,标志“第三代诗歌”诗歌美学风格的重大转向。这节课我们来重点解读一下“他们”诗群另一位代表诗人韩东的诗歌创作。

大家先来看看PPT上的这张韩东的照片,人比较瘦,但很精明,形神具备。韩东的父亲是著名的小说家方之,韩东有一首诗叫《爸爸在天上看我》,是纪念他父亲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韩东的文学生涯是有渊源的。1961年,韩东出生于南京,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虽然同属“他们”群体,但韩东和于坚的诗歌风格并不相同,这与他们所受不同教育有很大关系。韩东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诗歌主张:“诗到语言为止”。他强调语言的本体性,这一诗歌主张与概念具有很大影响。如今韩东的诗作很少,主要作为晚生代小说家的身份在写作,但是他对诗歌的那腔热忱一直未曾减弱。

客观来说,韩东是当代诗歌史上有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他的文学史地位在于他比较彻底地实现了“第三代诗歌”的主张——反崇高、反文化、反修辞。《有关大雁塔》是韩东非常重要的诗歌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时代诗歌风格的转型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这是一首标签式的作品,或许它写得没有多么好,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读到这首诗,你会感觉到“朦胧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批更为年轻的、在诗歌理念上更为先锋的新诗人出现了。

有关大雁塔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谭五昌:我们知道,曾经有一位具浓厚英雄主义情结的诗人杨炼创作过一首叫做《大雁塔》的诗。杨炼是韩东的诗歌前辈,虽然年龄相差无几。杨炼的《大雁塔》写得非常庄严、热情,充满了对历史的敬意和对“大雁塔”这一在中国人心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名胜古迹的崇敬。“大雁塔”在诗歌中一向成为巨型的历史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象征意味深远。但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却将这种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一一消解掉了,读完之后你对大雁塔的向往或许也会随之烟消云散,这彰显了诗歌的解构意义,韩东明显是在和杨炼的《大雁塔》“唱反调”。

李瑶同学:这是一种反英雄、反崇高的写法。如果说他的前辈还有一种痛苦的反思的话,到韩东这里可能连反思也没有了,而变成一种俯视的无奈。诗歌开头的语调就与经典的《大雁塔》形成了对照,将立体的、高耸的形象拉成了平面的。接下来,对人们朝拜大雁塔的行为进行讽刺,诗人在讽刺中并非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而是在讽刺背后充满着深深的无奈。

谭五昌:李瑶同学对这首诗的解读基本到位。这首诗书写的对象是大雁塔,大雁塔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全部被消解掉,被还原成物理意义上的大雁塔,只是一座土石建筑而已。因此,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诗中的“英雄”便成为多余人的形象,在整体的反英雄、反历史的文化氛围中呈现出可笑的意味。在作者刻意无知的状态下,大雁塔不再是历史的巨型符号,不再承载任何丰厚的意义。这体现了“第三代诗人”想作为普通市民生活的文化愿望。诗歌用解构的表现手法、调侃的叙事语调,对“大雁塔”进行了平面化的、离散化的书写,具有浓郁的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因此我们读它的时候要用调侃的、满不在乎的语调,通过声音诗学去展现“第三代诗歌”对历史文化的疏离和冷漠。

下面我们来看看《你见过大海》。“大海”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但是,到了韩东这里,“大海”的意义却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完全向它的本义回归了。下面请徐梦华同学朗诵这首诗。

你见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你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

谭五昌:《你见过大海》和《有关大雁塔》都是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它们都透露出十分有意义的文学信息,所以我们在解读时也不能只从美学意义上解读,更应该从文学史意义上入手去解读,这样才有深度。人们初见大海的时候一般都感觉激动,这是人之常情,并不一定会因文学作品所透露出来的情感信息而改变。但这首诗里所传达出的诗人对大海的态度及情感还是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

张鑫同学: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就是这样”,可以作为全诗的核心语句,也包含着核心意义。诗人就是想通过这句诗告诉我们,大海就是这样。大海不会崇高、不会壮阔,只是平凡普通的客观存在物。诗人特别用到了“你”这个人称代词,区别于以往诗歌中的“我”,换了一个视角,给读者以更强的说服力,更好地实现了解构的意义。

谭五昌:换了视角就能完成解构的意图吗?你的理由还不是很充分。视角并不能决定解构与否,请你再好好思考下。

刘玲燕同学:我生长在海边,家乡人对大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崇拜心理。因为很多人靠打渔为生,所以每年我们都会去祭拜海神娘娘,保佑打渔的人可以满载而归、平安而回。大海于人类是神秘莫测的,汹涌的海水本身就暗藏了许多不解之谜,因此当人类面对大海时会自然而然产生崇拜的心理。但在这首诗里,诗人与大海是完全平等的,大海金色的神话的光环被完全消解,被还原成平凡的“就是这样”的大海,它会淹死人,它并不神圣。

谭五昌:刘玲燕同学从人类学、民俗学的角度谈了她的想法。与在海边生长的人对海的记忆、情感不同,诗人呈现给我们的大海是陌生的,对那些很多渴望去看海的人是一种精神打击。

赵甜同学:诗歌充满一种把玩词汇的感觉,很多想象的词语翻来覆去、颠来倒去。这首诗把人们对大海一贯的向往、崇敬消解掉了,将大海并不美好、甚至可怕的一面呈现出来,和大雁塔一样,把大海物理的一面还原出来。此外,诗歌反复强调“人人都这样”、“就是这样”,就指出了一种普遍性,也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谭五昌:综合起来看,以上三位同学对这首诗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这首诗与《有关大雁塔》一样,也是对大海的去文化、去历史化的一种解构。根据我们以前的阅读经验,比如普希金、舒婷等诗人的作品,他们笔下的“大海”给我们以非常崇高、庄严、狂热的情感体验,而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却是平静的、冷漠的。在诗歌作品中,“大海”自古以来就是巨型的象征符号,是超级的能指,但在韩东这里却变成了一个平凡的能指。“大海”所附带的深刻丰厚的象征含义被抹平了,大海就是大海,就是我们眼中看到的物理性的大海、日常意义上的大海,谁也不愿意被海水淹死,谁也都担心被大海吞没。这是还原意义、解构意义的写作,剥去了大海此前庄严深刻的美学和文化的面貌,重新塑造了一个日常化的、凡俗的大海形象。最后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这首诗里所塑造的大海的形象吗?

朱安谧同学:我并不是很喜欢诗歌里面大海的形象,但我依旧觉得这首诗还是十分深刻的,也称得上是韩东非常经典的作品。与《有关大雁塔》一样,可能这首诗更为重要的确实还是它文学史的意义,如果硬要读者从美学意义的角度去接受这样一个平淡的、没有光芒的、并不美好的大海,恐怕还是有些强人所难。还有一点我想补充的是,我并不觉得这首诗里的大海仅仅是那个日常的、物理的大海,诗人在其中还有更丰富的指代。大海可能还代表了永恒的历史时空,是第三代诗人对历史时空虚无想象的寄托。诗人想通过大海告诉我们,古往今来人们对历史的想象,就如同你并不知道的大海,就是这样而已,也只能是这样而已,并不可能真正地走向它。诗中提到的“水手”一词也富有深意,什么是水手?是可以真正的掌舵大海——也就是掌控历史——的主体或人,但“你不是水手”,或者说我们都不是水手,因此我们都没有抵达真实的能力。

谭五昌:朱安谧同学刚才的解读是很有深度的,她也对我刚刚没有太强调的地方做了很好的补充。这首诗虽然是反历史的,但它同时也不排除用“大海”的意象来做历史的隐喻。我们常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般说来,“大海”的确是历史的代名词。刚才朱安谧说得最好的就是她对“水手”的解读,之前的同学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韩东的《你的手》,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意味,也体现了韩东哲学系的专业背景,像于坚就不会写出这样的诗。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先请徐梦华同学来朗诵一下。

你的手你的手搭在我身上安心睡去我因此而无法入眠轻微的重量逐渐变成铅夜晚又很长你的姿势毫不改变这只手应该象征爱情也许还另有深意我不敢推开它或惊醒你等到我习惯并且喜欢你在梦中又突然把手抽回并对一切无从知晓

谭五昌:同学们现在赶紧发挥自己的哲学思维,看看这首诗的哪些地方承载了诗人哲学性的想象与思维。诗人从人们十分熟悉的场景中选取诗歌素材:一个异性把手放在诗人的身上,然后睡着了,而后面发生的戏剧性的情节给诗人以灵感,促使其进行创作。大家如果曾经有这样的体验的话,可能会更有表达的欲望,但从旁观者的角度也可以说说。

何明敏同学: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情况。起初,因为有手搭在自己身上而不习惯、睡不着,后来“习惯并且喜欢”的时候手却消失掉了,又将导致“我”难以入眠。有些事情刚开始可能是负担,但因为别无选择,你必须去承担,后来你习惯了,但这种平静再次被人打破的时候,你会又一次陷入惘然。在生活中,这种感觉很常见,不管是爱情还是其他事情。

谭五昌:何明敏的表述接近诗作的意思,但是缺少概括性的术语,再好好总结总结。这首诗非常细致地描绘了一个日常场景:女孩(诗中的“你”)刚开始把手放在“我”身上,“我”开始不习惯,觉得不舒服,睡不着。同时,叙述者很有意味地、也是一厢情愿地赋予了这“手”以爱情的含义,于是诗中戏剧性的元素就出现了,女孩的手突然抽回了,并且十分无辜,因为它毫不知晓,这也就凸显出了诗作的哲学意味——两性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错位。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情感世界的不可知性。诗作的结尾否定了“手”是爱情的象征,从而也就否定了叙述者之前对爱情的想象。这就昭示了人们普遍潜伏着的情感困境。所以这首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那个复杂的、难以揣测的、充满错位的情感世界以及蕴藏其中的种种可能性。我个人认为这是韩东80年代创作出的最好的诗篇。

最后,我们来解读一下韩东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诗歌代表作《甲乙》。先请许姗姗同学来朗诵。

甲乙甲乙二人分别从床的两边下床甲在系鞋带。背对着他的乙也在系鞋带甲的前面是一扇窗户,因此他看见了街景和一根横过来的树枝。树身被墙挡住了因此他只好从刚要被挡住的地方往回看树枝,越来越细,直到末梢离另一边的墙,还有好大一截空着,什么也没有,没有树枝、街景也许仅仅是天空。甲再(第二次)往回看头向左移了五厘米,或向前也移了五厘米,或向左的同时也向前不止五厘米,总之是为了看得更多更多的树枝,更少的空白。左眼比右眼看得更多。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三厘米但多看见的树枝都不止三厘米他(甲)以这样的差距再看街景闭上左眼,然后闭上右眼睁开左眼然后再闭上左眼。到目前为止两只眼睛都已闭上。甲什么也不看。甲系鞋带的时候不用看,不用看自己的脚,先左后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