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相信而看见:马云的商业管理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04:57:43

点击下载

作者:星野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未来,相信而看见:马云的商业管理智慧

未来,相信而看见:马云的商业管理智慧试读:

前言

马云,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物!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马云的身价也达到了2000多亿美元,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不久便邀请马云会而40分钟。马云的名字不仅传遍了大江南北,还震撼了世界。

如今风光无限的马云,曾经也是一个穷小子。马云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农村,曾经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师。辞职创业后成立海博翻译社,为维持生计,他背着大麻袋卖小礼品、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为了推销中国黄页,让别人把企业资料放到网上去,他费尽口舌,奔波劳碌,但却没有人相信他,视他为骗子、疯子、傻子。

如今,马云成功了,从穷小子一路成长到中国首富,再也没人觉得他是骗子、疯子、傻子了。现在,马云是偶像,受人崇拜;马云是教父,人人都想受教于他;马云是目标,亿万人都想要追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2017年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中国人选榜单的9家公司里,马云就独占两席。

从普通的老师到成功的企业家,从0到千亿美元,马云是怎么实现这一人生跨越的呢?他有哪些成功智慧呢?《未来,相信而看见:马云的商业管理智慧》将从五个方面为大家一一展现。从创业到发展,从经营到管理,从战略到用人……深入浅出的解读,条分缕析的破解,让你对马云、对马云的成功之道一清二楚。

了解马云,你会知道——

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电子商务只是一条“摆渡的船”,未来10年、20年只有新零售,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必须打造新零售使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使公司从“比谁做得更快”向“消灭库存,让企业库存降到零”转变;

关系特别不可靠,做生意不能凭关系,做生意也不能凭小聪明;

建一个公司的时候要考虑有好的价值才卖,如果一开始就想卖,你的路可能就会走偏掉;

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

做战略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一定要记住重点突破,所有的资源在一点突破,才有可能赢;

小企业有大的胸怀,大企业要讲细节;

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

读完此书,你会明白——

所有的伟大都是从平凡开始的,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失败中不断总结来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任何期望一下子就做强、做大的企业,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

我们可以狂,但不能用其他人来显示我们的狂;

作为企业管理者,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让腰粗的人背土——不伤力,让腿粗的人挖土——有劲,让驼背的人垫土——弯腰不吃力,让独眼龙看准绳——不分散注意力;“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负聚,木茂而鸟集”,企业要壮大人才队伍,必须舍得投人;

世界上90%的生意是“谈”出来的,一个人纵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如果表达不出来,那么他的魅力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处在现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厉害的人比比皆是,要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让别人选择你、认同你,会说话才是硬道理!

从0到千亿美元,阿里巴巴的成功不是一跳而就的,它是经历了无数磨难、解决了无数困难、坚持了无数次的坚持后,才有了现在的欣欣向荣。同样,一个人的成功智慧也不是一学就会的,需要你翻开此书,慢慢琢磨,细细领会,不断实践,将理论化为执行力,一步一步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第一章苦难辉煌成功不能太着急,扛下去才有机会做好口碑,活下来是第一步

2017年2月,阿里巴巴成立澳大利亚、新西兰总部,与百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零售在上海落地……阿里巴巴一跃成为中国市值排名第一的企业,马云的身价也早达千亿美元。

阿里巴巴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历了一个个磨难、解决了无数困难、坚持了无数次的坚持后,才有了现在的欣欣向荣。

所有的伟大都是从平凡开始的,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失败中不断总结来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做企业也是如此,任何期望一下子就做强、做大的企业,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

但是,现在很多创业者都耐不住寂寞,总想着做大事,做大企业,他们认为大企业在市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确,一提到大企业,很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品牌好,质量好,有保障。在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中,很多消费者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消费惯性——大企业就是好的。这是由大企业的品牌效应所决定的,因为品牌浓缩了一切。

品牌之所以能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品牌暗含着产品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暗示着顾客所期望的一组特质与服务。品牌最大的好处在于能使消费者在成千上万种产品中购买自己的产品。而品牌的成功又取决于营销人员如何将它根植于消费者的头脑中。

然而,这种大企业的品牌效应却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实际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哪怕这些中小企业主们只想着与同规模的同行竞争,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熬不过大浪淘沙的市场筛选。很多人将这种中小企业昙花一现式的发展归结于“地域劣势”。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比如沿海的生意就比内陆好做。因此,内陆的中小企业在面对沿海的同行们时,不免会心生一种“底气不足”的状态。一位来自湖南的创业者在“云计划”中对于自己开办服装厂面临的困难进行了逐条列举:论交通条件,货轮难以驶入内河航道;论消费习惯,人们更爱江浙广东的品牌;论人才资本,有点能力的都去外地发展了……在这重重困难的考验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又如何能在中国市场中脱颖而出?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些发展的困难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马云却认为这是品牌建设操之过急的结果,马云说小公司的战略就是两个词:活下来、挣钱。成功不能太着急,就像我今天是种萝卜的,才刚种下去,你们就要让我把苗拔起来,看是否长出萝卜,看萝卜长得多大。只要种的是萝卜,总能长成大萝卜的。

为此,马云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就电子商务而言,杭州的人才绝对没有上海、北京多,中国的人才绝对没有美国多。如果人才数量是影响企业创业的最关键因素,那么阿里就应该去美国起步。事实上,马云就是在杭州把阿里给做起来了。“面对一系列的现实,我们会发现很多不利因素,但一定有更多有利的因素。中西部小企业主的问题不应该是‘中小企业如何挺身走出来’,而应该是‘如何做好自己的口碑’。不要去找理由找借口说人才都去了外地,要多想想,你有什么独特的价值能留下你的人。”

小企业不要急于做强品牌,在艰难的现实中生存下来才是中小企业应该做的第一步。看到外面广阔的市场,开阔眼界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要让“眼睛盯上自己”。本地家门口的市场没有做成功,又怎能顺利地拿下外面的份额?为此,马云总结道:不要先想着做强自己的品牌,而应该先想着做好自己的服务,做好门前的客户,做好自己的口碑。短暂的激情不值钱,持久的激情才赚钱

成功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没有无与伦比的精神,没有坚强执着的理想主义作为支撑,创业者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唯有保持持久的激情,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到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开始的时候,鲨鱼每天不断地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它试了每一个角落,每一次都用尽全力,但每次都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甚至浑身受伤出血。鲨鱼的努力持续了很久,可每当玻璃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后来,筋疲力尽的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再后来,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完全没有反应,每天仍然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激情。

没有长久的激情,事业很难成功。激情是催人奋发的力量,它能点燃我们创业所需的生生不息的动力。在对成功的追求上,我们不仅需要激情,还必须把这种激情坚持下来,坚持到最后。

马云在《赢在中国》栏目中点评一位选手时说:“我非常感慨,你这样的项目是更需要倡导的,点点滴滴做起一个小店,小企业要有远大的理想,我看到了这个远大的理想。但是我觉得你的激情也不错,我的建议是: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而激情不能受伤害。尤其是你的员工在上班非常累的情况下,要再用3个小时学习,这虽然很好,但是一个人的体力会消耗掉的。学习无处不在,要从听、从看、从刻苦中学习,你要在这儿做调整。”

激情创造事业,事业激发激情,没有激情的创业就是没有效率的创业。当你浑身充满激情地为自己创业时,你会感到浑身充满力量,总有使不完的劲;你发现你自己是如此聪明,你有那么多的智慧;你废寝忘食,你发现你的效率是如此地高。这一切,都源于你的激情。阿里巴巴的创立就是从十几个有激情、有理想的年轻人开始的,他们怀抱着一个创建一家伟大公司的梦想聚集到了一起。年轻的团队容易产生激情,但是更容易因为挫折而失去激情,尤其是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其难度将会更大,将会有很多从未想到过的、出乎意料的困难,如果没有持久的激情,在这些困难面前,退却是很容易的事。

马云一直认为,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中关于“激情”的阐述是:乐观向上,永不言弃;对公司、工作和同事充满了热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寻求突破;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始终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影响同事和团队。

阿里巴巴内部经常会出现裸奔的场景,这是阿里巴巴员工们在用特别的方式庆祝业绩上的提升,展现自己的工作激情。一次,在淘宝交易额超过目标值时,某部门雇员在部门经理的带领下愉快裸奔,男生脱掉上衣,只剩下一条裤衩。一位销售冠军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跳下了西湖,因为他和马云以年终业绩打赌,却差之毫厘失败了。

每次阿里巴巴举行宴会等活动,总能看到管理层的人“群魔乱舞”,但同时员工的情绪也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起来。有一次,在阿里巴巴的庆功会上,马云一会儿扮成维吾尔族姑娘,一会儿又扮成江南小城的普通渔夫;而阿里巴巴的首席财务官蔡崇信,这个被认为不好说话、极其严肃的人,曾穿上女人的丝袜、在众目睽睽下跳起缠绵的钢管舞……

马云说:“激情来得快,去得更快。你可以失败,但你不能放弃。激情是可以传递的。这样一来,整个公司的氛围就变好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员工靠着这种激情,形成了强有力的团队凝聚力,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大踏步向前。

没有坚持,梦想就会成为泡影;没有激情,工作就会陷入平庸。激情是创业路上困难时的强心剂,成功创业需要保持激情。然而,有些人刚创业的时候激情万丈,一旦遇到困难、遭遇打击就立即萎靡不振。这种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将激情延续下去才能点燃成功的火焰。自信起来,耐得住,不着急“沃尔玛带来了B2C。今天倒过来了,互联网带来了C2B,这个时代刚刚开始。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今年做到1万亿,3至5年内超越沃尔玛不再是一个奇迹了。”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这句话被印证。

阿里巴巴从成立以来一直备受质疑,马云从创业初期开始一路被骂了过来,别人都说这种模式不可能,但马云觉得没关系,他不怕骂,在中国反正别人也骂不过他,他只要不往心里去就是了。提起那段往事,马云感慨良多,基本上那段时期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被人当作骗子似的。1997年年底,网站的营业额竟达到了700万元。追溯起来,阿里巴巴网站的雏形应该就是中国黄页网站。

当时,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马云的内心充满自信。那时,他每天出门推销网络黄页,说服人家心甘情愿地付钱把企业的资料放到网上去。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没有人相信他。为了拿下杭州一家企业的生意,他一连跑了5趟,但这家企业的老板总怀疑电子商务是骗人的诡计。为了说服他,马云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商务的资料,一遍又一遍地为他讲解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告诉他在网上做广告比在其他媒体上做更有广泛的效应。

然而,不管马云说得多么激情澎湃,老总始终将信将疑:这玩意儿都没出现过,我怎么知道它能不能成功呢?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马云没有放弃,临走时向老总要了一份企业的宣传材料。几天以后,他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重新回来,那位老板看到电脑上显示着自己企业的网页时,终于同意付款。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起步。如果说中国黄页的出现让当时大多数的企业老总心有疑虑,阿里巴巴大搞电子商务,在更多人看来就是一场闹剧。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企业家心存质疑:“电子商务能赚钱吗?”更何况是在20世纪末互联网刚刚在中国普及的时代,提篮子去商场消费的中国人怎么会认同在家上网购物这种天方夜谭般的模式呢?然而,阿里巴巴依旧坚定不移地走电子商务路线,马云相信电子商务也许3年,也许四五年都挣不到钱,但他坚信8年、10年后一定能够挣到钱。所以,他首先做的是说服自己,让自己首先坚定电商模式是前途光明的,这样才能说服更多的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与很多有着光鲜背景的互联网神话制造者不一样,马云的出身很平凡,他没有多少钱,也不懂其中的技术。但马云耐得住,不着急,有自信,并且用实际行动将梦想变成现实。回归理性,沉淀一下再开始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创业者的美好时代,全民创业的时代已悄然而至。从市场层面来看,互联网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球村市场到来、创业的机遇云集;从政策层面来看,各级政府提出了全民创业的口号。但即使有这么多的有利条件,我们在创业之前仍然需要谨慎思考、严谨行事,不将创业当儿戏,不浮躁、不轻易放弃。

在《赢在中国》第一赛季晋级篇的第三场,选手李红梅的参赛项目是医疗档案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业务服务,马云觉得她的项目很难,诚恳地建议她最好不要创业。以下为当时的部分对话内容。马云:你产品的市场是针对国外,还是针对北美?李红梅:现阶段是北美市场,美国市场是成熟的市场,其他市场不太成熟。马云:你有两个核心竞争力:第一个是整合资源,国外没有资源,国内也要摸索,如何整合?第二个核心竞争力是外包,外包是核心竞争力?那么美国公司就做不到外包?李红梅:第一核心竞争力就是把数据转化和数据输入这一部分的业务跟软件销售业务整合起来,这是我的一个核心竞争力。马云:你觉得这个竞争力很高?李红梅:因为美国的公司很少这样去整合。马云:你现在有多少员工了?李红梅:在北美我只有一些高端的设计人员,大概有4个。马云:我觉得你的项目很难,相当难。我诚恳地建议,你最好别创业。我见过创业很艰辛的人,但他说我就愿意创业。我感觉是这样,从性格各方面来讲,你不是很适合创业,我经常对朋友讲,有时候做一份工作,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创业。你这个人很热情、很善良,这些性格可以让你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员工,非常好的义工,并为此完善自我。这可能很好。但是对于创业,我很坦诚地说,你真的不合适。

创业,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光鲜,有理想是好事,但也必须兼顾现实。创业最忌讳的就是先设定一个理想化的目标,然后在执行过程中不顾现实情况,一味地朝这个目标前进却不知变通,甚至连生存都保证不了。当创业遇上现实,任何激情都应该回归理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氛围都在逼着我们去成功——“都30岁了,男的还没车没房、女的还没钓到一个金龟婿,是很失败的事情!”不成功就是失败,似乎已经成了别无选择的独木桥。然而,成功不是战场上冲锋陷阵,不是仅有热血沸腾扛着砍刀奋勇杀敌就能取得胜利的。每一种选择都有利有弊,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关键在于你适不适合,快不快乐。有些人选择创业的原因是想摆脱办公室的束缚,不再受制于人。然而,创业者看似自由,实则最不自由。创业者虽然不再为老板打工,但时时在为市场、客户、员工打工,他要替客户着想、对员工负责、受市场制约,甚至看投资人脸色,告别了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却陷入时刻殚精竭虑的状态。

创业有风险,进入需谨慎。马云劝诫年轻人:5年以后还想创业,你再创业。所以,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那么按照马云说的,先沉淀一下,看看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有强烈的创业愿望,然后再做最后的决定。没有人想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三子登科,成功需要有点疯癫劲儿“有人说,我的公司是一个疯子公司,我承认。他们说中国99%的公司都不是像你这样的。我觉得我们愿意做1%,因为成功的人都是1%。哈佛曾有人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不可能有公司考核价值观和使命观,后来他受我之邀来到中国,到我们的公司来感受。后来他说,我来之前觉得马云是个疯子,来之后发现你果然是个疯子。疯子院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是疯子的,他们相信外面的人是疯子。我希望在我们公司里面能够形成一种企业的‘belief’(信念)。有一批优秀的同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不断地创造价值。加入我公司的人我不能保证100%,但是我希望有70%的人坚信我们可以让中小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我们坚信年轻人到我们的公司走的是正道。”

马云如同一位教父,随着阿里巴巴今天的声名远播,愈来愈多的人知道了马云的梦想:做一个中国人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做一家102年的企业!

今天的人们听到这些豪言壮语,已经不觉新奇。因为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站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但是10年前,当马云在长城上喊出这个口号时,当马云向十几个创始人一遍又一遍地宣讲这个梦想时,又有多少人相信?又有多少人不把它当成狂语疯话?马云的确是兜售未来的高手,但他不是兜售空头支票的骗子。

2003年马云在接受《财富人生》节目访谈时说:“被看作骗子的时候也是有的——我们刚好可能是中国最早做互联网的,1995年中国还没有联通互联网时,我们已经开始成立一家公司做了。人家觉得你在讲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而且我自己学的不是计算机,我对电脑几乎是不懂的,所以一个不懂电脑的人告诉别人,有着这么一个神秘的网络,大家听晕了,我也说疯了,最后有些人认为我是个骗子。我记得第一次上中央电视台是1995年,有个编导跟一个记者说,这个人看上去就不像是一个好人!”“那时候我在拼命地推广互联网,在最疯狂的时候大家开始‘烧钱’。别人一定会认为:做电子商务的人只会烧钱,不会干事,所以那时候被当作疯子。”“现在是傻子——这两年你看我们非常执着,我们在做这个公司的时候,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我永远只在乎我的客户怎么看,只在乎我的员工怎么看,其他人讲的我都不听。所以人家说你这个人特傻,人家都转型了,你为什么不转型!”

不久后,外界对马云的形容有了一个新词汇——“三子登科”,这源于马云的自我调侃:8年前开始做这个商务网站的时候,别人说你是骗子;5年前拼命烧钱的时候,是疯子;现在如果还在做这个电子商务网,那是傻子。

这似乎正好是马云创业历程的三部曲——骗子、疯子、傻子。看起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角色,但是,贯穿下来,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马云的目标:让商人通过阿里巴巴做生意。正如王石回答“为什么要登山”一样,他说:“因为山在那儿。”

英特尔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安迪·格鲁夫在其著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说:“这是偏执狂才能成功的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表示,只要涉及企业管理,他就坚信偏执万岁。企业的繁荣之中孕育着毁灭的种子,你的企业越成功,注视着的人就越多,他们把你的生意一刀一刀地割下,直至最后一无所剩。作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以偏执狂的姿态去思考任何事情,从而击败对手。

不可否认,要想取得成功,是需要一点“疯狂”的。这种疯狂代表的是一种大胆的想象、坚定的忘我和专注的执着。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热爱的事业上,最终利用聚焦原则把能量发挥到最大,取得的效果也会最佳。马云的疯狂无疑就是这一种,这也是年轻的创业者应该从马云身上学习的一点。困难时,用左手温暖右手

成功不是黑暗就是苦难,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伴随着苦难而生的,但在苦难面前,马云是坚强的。“创业的时候,我的同事可能流过泪,我的朋友可能流过泪,但我没有,因为流泪没有用。困难的时候,你要学会用左手温暖你的右手。你在开心的时候,把开心带给别人;在你不开心的时候,别人才会把开心带给你。开心快乐是一种投资,你开心就要和别人分享,然后有一天别人会回报于你。如果你在创业第一天就说,我是来享受痛苦的,那么你就会变得很开心。我在1992年做销售的时候,我说创业中乐观主义很重要,销售10次,10次为零。出去以后,果然是零,说得真对,要奖励一下自己。商业不外乎智慧、希望及勇气,这些都是经商的必要技巧。遇到问题时,我习惯用左手温暖右手。要不断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还是我,我还在学习成长,一切都会好的,至少我还活着。”

创业从来都与坎坷相伴,哪个创业成功人士背后,没有一段浸满辛酸、充满泪水的往事?经历风雨才会见彩虹,创业者应该期待未来的路上有更多的磨难,这样可以促使创业者迅速成长,更快地获得成功。

马云说在企业家所经历的一切之中,大家看到的辉煌一面只占20%,艰难的一面达到80%,多年来他一路挫折,根本没有辉煌的过去可谈。每一天、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决定都是艰难的。在别人看来,阿里巴巴在这一年发展这么快,而实际情况是为了这一年他们积累了5年的经验,而且付出的比人家10年的还要多。

很多人在创业的时候,害怕困难,希望一帆风顺,一旦遇到困难就变得畏首畏尾,萎靡不振。害怕困难是人的本性,每个人在遇到困难时都会有负面的情绪,但是,创业过程中的困难是非常多的,要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渡过难关,是一个心态问题。

没有人想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你只能用左手温暖右手,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心态,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面对创业的种种艰辛。马云就是抱着困难时用左手温暖右手的乐观心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马云很乐观地说:面对各种无法控制的变化,真正的创业者必须懂得用乐观和主动的心态去拥抱现实。

即便是现在,马云也很少向员工和身边的高管诉说自己的压力。闪光灯下的马云、员工面前的马云总是像一个顽童一样,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一种常人难有的洒脱。马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像诗人一样幻想着未来商业界的新文明,幻想着阿里巴巴会带给全球一个美丽新世界。马云,就这样在创业的路上一边舔舐伤口一边微笑前行。

马云看重团队,但是在自己能够解决的时候他会更多地选择担当,何况,有时候团队未必能够全然理解他的想法。

阿里巴巴公司的发展深受马云的影响,在面临困难时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解决,而不是依赖外界。马云表示,很多企业埋怨政府不支持,但阿里巴巴自从创业以来没有向政府借过一分钱,更没给社会添过一次乱。更多的时候,阿里巴巴团队会在寒冷的季节里温暖别人,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赚钱。

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是一种坚强,一种信仰,一种在困境中奋发的良好心态,一种对创业成功或者失败宠辱不惊的坦然。古人常说“人贵有恒”,马云有恒心,更有乐观的心态,所以他能够成功。在犯错纠错中壮大

创业艰难百战多。大胆尝试,不怕犯错,创业之路就在你脚下。

如同刚开始创业时一般,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和拷贝。纵观整个互联网成长史,任何一家网络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

马云对此毫不避讳,他说:“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不是我们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失败,犯了这么多错误,我说阿里巴巴一定要写一本书,这里是阿里巴巴曾经的错误。这些错误,你听了会笑着说,那时候也犯过。但是有一天如果有重要项目就不要派常胜将军上去,要派失败过的人上去。失败过的人,会把握每一次机会。你不要看今天很风光,我前面犯了很多错误,今后也会犯很多错误的。”

淘宝网推出名为“招财进宝”的新型收费增值服务,通过这次项目,卖家可以花钱买一个“推荐位”,让自己的商品出现在淘宝网浏览量最大的位置上,以利于商品销售。在淘宝网高调宣布继续免费3年之后,这项有偿增值服务被众多网民认为是“变相收费”,并有一些卖家联合酝酿集体罢市以表抗议。有很多网民甚至威胁说如果淘宝网不取消“招财进宝”这项服务,今后将使用其他个人电子网站。

发起“招财进宝”这项服务,马云的初衷是好的。马云说:“淘宝目前有2800万件商品,日交易量达4700万元,如果没有搜索,买家很难去寻找商品。”而搜索必然会牵涉排名,“价格是相对客观的排名标准”。如果排名不收费,那么为了争第一位,卖家会疯狂地做假货取得交易量,搜索将会乱套。

无论马云和淘宝网发起这项服务的初衷是好是坏,从最终的效果看,这都是一次错误的决策。针对愈演愈烈的“罢市”危机,马云以“风清扬”的ID发表了《谈谈拥抱变化》的帖子,对“招财进宝”的初衷进行了诚恳的剖白,并希望网民能够谅解和支持。“罢市”危机因为这篇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后来,马云决定在淘宝网上公开投票来决定“招财进宝”的去留,短短半天时间,就有9万余人参与投票。从当天的结果看,选择“对招财进宝进行不断的完善,保留招财进宝”的人占38%,选择“目前不完全适合淘宝,取消招财进宝”的人占62%。最终,淘宝网决定取消“招财进宝”,并将其间所收取的费用全部退还。

事后看来,“招财进宝”虽然是马云和淘宝网的一次“错误”决策,给淘宝网乃至阿里巴巴和马云本人的名誉都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也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损失,但马云面对错误的态度是诚恳的,处理方法是有效并且及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次错误的破坏力,没有让这件事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一个崭新的行业,错误不可避免。为何有的企业因错而兴,有的企业因错而亡?这其中的区别在于:错误大小,以及如何对待错误。

直面错误、迅速纠错、不犯同样的错误。马云正是在不断地犯错、纠错中变得越来越聪明,并最终成长为一个重量级互联网企业的CEO。“年轻人要不怕犯错误,要勇敢地犯错。其实每做错一件事,就是一条重要经验的总结过程。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积累经验,这才是年轻人获得经验的法宝。”作为创业的成功者,王磊说:“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目标选对路子,然后就大踏步地往前走,不要怕跌倒,不要怕犯错误,勇敢地犯错,不能畏首畏尾的。年轻人没有多少资本也没有什么经验,那他有的是什么?就是年轻,不怕犯错误,这就是资本,年轻人的资本。我曾经在3个月内倒闭了好几家公司。”

在创业过程中,困难不可怕,犯错也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对待错误,才能不断地在犯错纠错中逐步成长壮大。奇迹由自己创造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有原则的人

一个人要成功就要获得别人的信任:获得朋友的信任,你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员工的信任,你会有个好的团队;获得顾客的信任,你会赢得口碑,提高业绩……那么,如何获取别人的信任?

坚持原则!“阿里巴巴从成立以来一直备受质疑,从8年前我做阿里巴巴的时候一路被骂过来,都说这个东西不可能。不过没关系,我不怕骂,在中国反正别人也骂不过我。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骂,因为我永远坚信这句话,你说的都是对的,别人都认同你了,那还轮得到你吗?你一定要坚信自己在做什么。”

马云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他也因此而让有些人不喜欢,但他并没有改变,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这不是固执,而是坚持原则。

一个人,如果连原则都能够放弃,那么还有什么是他在乎的东西呢?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必然是大家都不敢信任的人。

生活中,要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也要让自己保持快乐。不要牺牲自己而去特意取悦别人,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要拼命坚持原则。

在一次商务会谈上,马云曾经说:“我认为应当锁定自己的客户,我们的客户是中小企业、创业者,这是我的定位。我锁定的是中小企业,如果大企业来,我原则上不做这个生意,没有办法做。中小企业刚用阿里巴巴网站的时候,可能资产是三五百万,后来变成了几千万或者上亿元。你变成了上亿元后就要去找别人了,但我只做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我们的水平就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想清楚客户是谁的情况下,就要锁定市场,去做该做的事情,在利益和诱惑的面前要学会说No。”

这就是马云的原则。他阐释了自己对客户的理解和定位,分析十分到位,而且用坚定的语气诉说了自己的原则。这不是在得罪人,而是在为自己、为员工以及为现在的用户们负责。在这些面前,那些大企业能够给他带来的利益是不值得一提的。人就是要分清哪些是真正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割舍的。在这些面前,不能有半点的犹豫,就是要坚持原则。如果不能在这些面前坚持原则,那么迟早会因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而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处世圆滑,是很多人眼中的成熟,不过这份成熟是不健康的。真正的成熟是圆融而不圆滑。所谓圆融便是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将事情做到最好,而圆滑则是只要能将事情办成,便不惜原则。前者是一个智者在展现自己的魅力,后者则是一个钻营者在追寻利益。两者的境界高下,一目了然。

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原则是重要的,是不可抛弃的。如果我们抛弃了原则,那么别人就会抛弃我们。到时候,只能是孤家寡人一个,再也没有了朋友和伙伴。

而且,当面对违背我们原则的人和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自己的原则来,不要遮遮掩掩,也不要不好意思。要明白,我们因为不好意思而违背了原则,那么我们身边的人,便会违背我们。那是得不偿失的。

原则重要,坚持原则却并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在经受诱惑的时候,很多人是非常容易放弃自己的原则的。这时候,就需要培养一点定力了。早一点对自己说Yes,就不会那么糟

马云并不想做商人,他只想创办一家企业,做一个企业家。在他看来,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赚钱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所有技能。

一个伟大的公司当然也需要赚钱,但是光会赚钱的公司不是伟大的企业。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永远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马云觉得伟大的公司首先能为社会创造真正的财富和价值,可以持续不断地改变这个社会。

很多企业家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把为众人服务作为奋斗的目标。比如比尔·盖茨,他在创业之初就已经把“让千万人都用得上电脑软件”作为目标;譬如山姆·沃尔顿,他主张天天低价,立志建立一种既便利又廉价的商业模式;再如马云本人,他刚开始创业时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然,仅有使命是不行的,必须产生财富,这样自身创造的价值才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

有了这样的认识,马云提出了一个“Yes理论”。他认为,如果要说创造价值和赚钱哪个重要,他会说Yes,两者都重要。但一定要问哪个更重要,则创造价值更为重要。如果创造了价值没有钱,这个价值根本不是价值;如果创造了价值,结果没人愿意付钱,这是垃圾,这不是在给社会创造价值,而是在创造垃圾。

别人问马云喜欢能干的员工还是听话的员工,他也说Yes,就是既要听话又要能干。因为马云相信,能干和听话是不矛盾的。能干的人一定不听话,听话的人一定不能干,这种人要来根本没用,因为不听话本身就不能干。

多年以来,马云给人一种“特别坚持自己是对的”的感觉。不仅来自他坚持对自己说Yes,而且他认为,一个人被说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他也曾经犯过错。

在2000年的时候,高盛和软银的投资到位后,马云决心大干一场,阿里巴巴把摊子铺到了美国硅谷、韩国,并在伦敦、中国香港快速拓展业务。但是此时,管理的危机出现,他手下的那些世界级的精英都开始向马云灌输他们各自的理论和方法。阿里巴巴美国硅谷研发中心的同事说技术是最重要的;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副总裁坐镇香港总部,他们认为向资本市场发展是最重要的。

都是精英的言论,都说得有道理,马云开始拿不定主意了。他说,50个聪明人坐在一起,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此时,才成立1年的阿里巴巴已经变成了跨国公司,员工来自13个国家。

对于未来的发展,马云确实无法拿定主意。公司在风雨飘摇之时,最后还是马云对自己说了Yes。2000年年底,阿里巴巴破釜沉舟,启动“回到中国”战略,随后进行全球大裁员。

在一个重大决定面前力排众议是需要勇气的,做任何事都能一直力排众议则是难能可贵的。自信,是一个简单的词,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这个世界不缺思想家,思想家太多,就难以统一思想。马云的做法是,对自己说Yes,即使有90%的人不同意。

马云说,如果再早一点对自己说Yes,后果就不会那么糟糕。马云对周围的人也说出了这样的话:如果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专等上市请你离开,如果带着不利于公司的个人目的请你离开,如果心浮气躁请你离开。

回想1995年,马云从美国回来后,在美国朋友的协助下他开始为自己的海博翻译社建立首页。当时中国的网络是用速度很慢的拨号上网连接方式,足足花3个半小时才能打开一半的网页。但是即便如此,马云仍然相当自豪,他证明了互联网的存在。

随后,他决定进入互联网行业。在决定辞职前,马云找了20多个朋友咨询,大多数人说不行,只有1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不顾大家的劝告,坚持行动。对于他的这个举动,朋友们都说他是个傻子。

马云后来回忆说,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能不能成功他自己也没信心。只是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总要试一试。

马云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他又未免幼稚得可笑。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一直强调的是,永远对自己说Yes。因为他知道,很多时候,创业者被别人说服往往是犯错的开始。专注于单一目标,反倒有所成就

马云认为,只有专心做一件事情,重点突破才能有所成就。他说:“如果有10只兔子摆在你面前,你要只抓1只,而不能妄想10只全都抓住。”

歌德曾这样劝告他的学生:“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个职场人士获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当你能够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事时,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如果你能够将自己的努力始终集中在你的目标和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坚持在一定时期内做好一件事,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你了。”

做事专注,首先要做到不脱离主要目标。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建议:在行动时要分清目标的轻重缓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在执行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情关键,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到次要方面,导致偏离总目标。这样的话付出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目标的调整应当谨慎、可行。一般情况下,在目标的修正上只能做些微调,而不能彻底改变。偏离目标,损失无疑会十分惨重。

其次,做事专注要学会集中精神。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专家芬克博士说:“注意力这种心理现象,是由大脑皮质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神经过程的诱导律’所支配的。”人在做某一件事时,大脑皮质的某一区域就会产生一种兴奋过程,其他相邻的区域则相应发生一种抑制过程。这样,一个兴奋,一个抑制,就构成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如果一名职场人士在工作的过程中魂不守舍,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将工作搞得一团糟。

做事专注还要做到今日之事今日毕。强调“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这并不是说我们只能去做一件事情。有一个有趣的练习,就是将时间分成一块块的,在一块时间中你要保证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管你是在阅读文件,与客户谈判,还是与家人出游,试着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要集中精力投入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中。你会发现有两件事开始发生:首先,你确实在享受你正做着的,甚至是一些平常的事,像洗碗或清洗盥洗室之类的。当你精力集中,而不是注意力分散时,你会完全被你所做的事情吸引,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管它是什么。其次,你将惊异于你如此迅速和高效地把事情完成。因为你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所以,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你的技能都有所增进——写作、读书、打扫房屋,以及打电话。

一个人做事的效率跟他工作时的专注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亚伯拉罕·林肯说:“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事务,可能一无所成。”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是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当他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时,他才会在这方面取得成绩。以“初生”的势头向前进

一个人应该用一种创业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开拓进取。马云不认同“二次创业”这样的口号:他说人一辈子都在创业,既然从第一天创业起就一直在创业,那根本就不存在“二次创业”的说法,人要永葆“零度”状态,不断进取。马云表示:阿里巴巴要做102年,有一天如果自己上了什么封面,就当作上了一本娱乐杂志一样。不要认为那是成功,成功是很短暂的,在这背后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马云说当自己60岁时,还能和现在这帮做阿里巴巴的伙伴们站在桥上,听广播里说阿里巴巴今年再度分红,股票继续往前冲,那时才叫真正的成功。

成功是一种坚持的成功,是保持创业精神,一辈子努力。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种“零度”状态,让自己以一种“初生”的势头继续向前迈进。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史蒂夫·乔布斯就是坚守创业精神的典范。乔布斯在20岁时就开始创业,在10年间将苹果公司从一家只有两个创业者的车库公司扩展成一家员工超过4000人、市值20亿美元的国际大公司。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乔布斯在30岁时却被自己所创办的公司炒了鱿鱼。就这样,曾经是他生活重心的东西在一夜之间不见了。随后几个月,他成为公众的负面示范。

虽然乔布斯被董事会淘汰出局,但是他一直热爱的事业并没有否定他,他决定一切从头开始。

在接下来的5年里,乔布斯开了两家公司,分别是Next公司和Pixai公司。Pixai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制作出了《玩具总动员》这部世界上第一次完全由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之后,这家公司阴差阳错地被苹果公司买下了,乔布斯又回到了当初的根据地,而Pixai公司的技术居然成为苹果公司后来复兴的核心。这一过程很艰难,但乔布斯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创业精神,让苹果公司重新接纳自己。

失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头再来是下一个成功的开始。成功并非是最终结果,在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时常告诫自己:工作就要永葆“零度”状态,把自己当作一辈子都在创业的创业者。

成功之路没有终点,努力与拼搏一直伴随人的一生,从我们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经常面对困难和失败。也许一时间你还是顺风顺水,但大的困难有一天一定会到来。只有永葆“零度”状态,才不会自满,不会故步自封,成就也才会更大。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成功不是计划出来的

工业时代的发展是人工的,而网络时代一切都是信息化的。信息瞬息万变,是难以预测的。马云认为成功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立刻、现在、马上”干出来的。

马云有一次在某景点看到游客的涂鸦式留言而深受启发,他认为阿里巴巴应将网上论坛BBS按行业分类发展,要求技术人员将BBS上的每一个帖子进行检测并分类。技术人员认为这样的人工分类有违互联网自由的传统习惯,但马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阿里巴巴,所以他坚持己见,要求技术人员照做。当时有很多人不同意,拍着桌子同马云吵。争吵最激烈时,马云仍不改初衷,他始终认为方便用户才是对的,自己的思考也是对的。

后来,马云到外地出差,通过电子邮件要求技术人员立即完成这一程序,结果他们还是不同意。后来,马云回忆说,当时自己真想立刻飞回去,猛拍那些技术人员的脑袋。

马云的愤怒让技术人员不得不做出让步,也正是因为他的强硬要求,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最终才确定下来,获得了有效的执行。他的这种作风,也使得企业在网络泡沫时期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实现了赢利。

马云曾和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两位时代先锋给出了一样的答案: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

高效率的执行力,一直是阿里巴巴成功的一大法宝。马云将阿里巴巴称为是“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他多次强调,有时迅速地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要好过优柔寡断或者没有决定。因为他知道,在执行的过程中,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错误。

马云在创业之初就懂得这样的道理:企业只需要一个思想家,其他的都要是“立刻、现在、马上”的执行者。

当年,马云带着和他一起到北京闯荡的8个伙伴重回杭州,自己的人员还没安置好,就已经有新人加入。当时有个香港小伙Tonny,是个程序工程师,刚从加拿大回来。Tonny本来是回家看亲戚的,因为他父亲和马云是朋友,Tonny便想见见马云。没想到见面后,Tonny就想加入阿里巴巴。结果马云说,跟着我干,1个月只有500元人民币的工资。Tonny听完后,表示这点钱每月还不够他给女朋友打电话用。马云也不啰唆,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强求,企业初创就这个条件。Tonny在和阿里巴巴的几位技术人员交谈后,当即决定跟着马云干。后来,Tonny成为阿里巴巴的一位老总。他后来回忆说,正是马云雷厉风行的性格最终促使他决定留下来。

招人讲究速度,阿里巴巴的成长也是如此。初期50万元的原始资本就是马云与18个创业同伴在家中募集的。当时,马云的家成了阿里巴巴的办公室,员工住的地方不能离马云家超过5分钟,每天深夜回家睡几个小时后马上又得开始工作,“立刻、现在、马上”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经过数月的筹备,阿里巴巴横空出世,业绩不错。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阿里巴巴内部,大家关于网站的未来还是充满疑虑。因为那时候资本市场看好的是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阿里巴巴的模式虽然是独一无二的,但却没有多少人认同其价值。马云清楚地认识到,阿里巴巴要想赶超这些大门户网站,赢得商机,就要强化“内功”。“内功”的修炼,就需要员工有超强的执行力。

在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团队的资历并非最老,但团队执行力肯定最强。2006年,阿里巴巴服务机房整体往杭州市区迁移。在搬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东西遗失或者损坏,因此多数人都很头痛搬家。然而在这次搬迁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高效合作,居然没发生任何故障。在业内看来,这依靠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水平,更体现了团队的认真、执着与责任心。在执行力这一点上,阿里巴巴已经远远地甩开了对手。

马云在国外努力推销阿里巴巴以寻求资本市场青睐的同时,也向自己的伙伴们推销阿里巴巴。马云允许内部争执,但争执必须是面对面的,必须马上解决。如果向第三方说,就表明是在动摇军心,那这个人就必须离开团队。

阿里巴巴唯一的思想家,就是马云自己。他不仅像个布道的牧师,更像一个极具魄力的教练,能将自己的思想化为员工超强的执行力,以此来书写阿里巴巴的传奇。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在第四届网商大会上,马云慷慨陈词道:“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实力是什么?在座的每个人,你的企业多大多小,不管你管5个人还是5000个人,你要比任何人都有抗击打能力,就是经历失败的能力。”

的确,要成功,精神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它发挥的巨大作用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创业者没有退路,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每个人都不能放弃。

马云坦言:很多人比我们聪明,很多人比我们努力,为什么我们成功了?难道是我们拥有了财富,而别人没有?当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坚持下来了。创业、做企业,其实很简单。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说我想做什么事情?我想改变什么事情?你想清楚之后,就要永远坚持这一点。

马云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在他看来这世界上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最容易的,活着就是胜利。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坚持,而最快乐的也是坚持。

马云说:“我一直认为,人一辈子都在创业。以前深圳有一个口号叫作二次创业,我不太同意这个。同一批领导是没有办法二次创业的,因为从第一天创业起你就一直在创业。互联网进入冬天的时候,我们第一没有品牌,第二可以用的资金非常少,整个市场形势不是非常好,大家听到互联网转身就跑。当时很多人进来,也有很多人出去。我记得有一位年轻人,在他刚进入公司时,我跟他说希望最艰难的时候他能坚持下来不放弃。这个年轻人说,他记住了,5年之内他绝对不会走。这5年来,他们一起来的人都走掉了,当他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记得他当时讲的话。现在他坚持了下来,他已经非常成功了。在长城上我们说要建立一个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永远要记住这个东西。我不知道该怎样定义成功,但我知道怎样定义失败,那就是放弃。如果你放弃了,你失败了;如果你有梦想,你不放弃,你永远有希望和机会。”

创业的先决条件,不是有多好的项目,多雄厚的资金,重要的是有没有执着、坚韧、坦然等创业精神。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创业精神,才能够突破困难,打开成功的大门。

最开始创业的那段时间,和对手相比,马云的力量还显得非常弱小,甚至一起创业的伙伴都时常会打退堂鼓,需要他不断地进行说服和沟通,帮助他们打消心理顾虑,继续跟他走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马云本人超乎寻常的创业精神就发挥了作用。若回首总结阿里巴巴的整个发展历程,马云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放弃,活下来就是强者。

马云说:面对困难,第一要相信你能活,第二要相信你有坚强的存活毅力。人只有坚强地活下去,才是生活的强者。当目标正确的时候,放弃就等于失败,只有坚持才能成功。给梦想实践的机会,否则你永远没机会

在谈到梦想与坚持时,马云如是说:“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1995年,我偶然有一次机会到了美国,然后发现了互联网。发现互联网以后,我不是一个技术人才,我对技术几乎是不懂,到目前为止,我对电脑的认识还是部分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我今天早上还在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搞不清楚该怎么样在电脑上用U盘。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梦想干什么?”“1995年,我发现互联网有一天将会改变人类,可以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但是,谁可以改变它,它到底会怎么样影响人类?这些问题我在1995年时没有想清楚,但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是将来我想干的。回来以后也非常地艰难,我请了24个朋友到我家里,大家坐在一起,我说我准备从大学里辞职,要做一个互联网,叫Internet,那个时候互联网不叫互联网,那个时候把它翻译成‘因特耐特’。因为自己不懂技术,所以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来说服24个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两个小时以内,我肯定没讲清楚什么是互联网,他们肯定也听得糊里糊涂。两个小时以后,大家投票表决,23个人反对,1个人支持,大家觉得这个东西肯定不靠谱,别去做那个,你电脑也不懂,而且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个网络。但是我经过一个晚上想了,第二天早上我决定还是辞职去实现我自己的梦想。为什么是这样呢?我发现今天我回过来想,看见很多游学的年轻人是晚上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晚上出门之前说明天我将干这个事,第二天早上仍旧走自己原来的路线。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的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所以我稀里糊涂地走上了创业之路。”

马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可以说他走到今天,都是靠梦想的指引。虽然创业之路非常艰辛,但马云认为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就有机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正如他所说:“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成功,不能走到后面以后又改回来。”

1995年,马云从西雅图回来后,在美国朋友的协助下,他开始为自己的海博翻译社建立首页。当时中国的网络是用速度很慢的拨号上网连接方式,花3.5小时才能打开一半的网页。但即便如此,马云仍然相当自豪,他证明了互联网的存在。

随后,他决定进入互联网行业。1995年4月,马云联合朋友创建了“海博网络”,当时的情况实在让人寒心:创建海博网络的资金只有六七千,是马云的积蓄,剩下的是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当时总共需要10万元,他就将家里的家具全卖了。而员工除了他、他的老婆外,只有一个大学同学。尽管如此,海博网络依然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马云说,别人是盲人骑瞎马,他当时算得上是盲人骑瞎虎。那时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全部连接起来,就只开通了他的那个网站。他早在1995年5月就挂上了互联网,上海是8月才开始挂上互联网的,直到两个月之后马云才开始有了竞争对手。做得最早的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中国之窗”网站,马云在这之前已经把自己的网站改名为“中国黄页”。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始终记得,当年他们意气风发闯北京却以失败告终。在马云宣布打道回府的告别宴会上,大家喝起了北京的二锅头,宴会中不知有谁带头唱起了《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掉所有的痛……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5年以后,阿里巴巴首战告捷,2000多名热血沸腾的阿里巴巴员工又唱起了这首歌,有人看见马云在偷偷地抹眼泪,但事后马云不承认。老歌重唱,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们肯定想起了当年的那个小酒馆,想起他们含泪而歌的那个晚上。

在2005年阿里巴巴社区大会上的演讲中,马云说:我们没有放弃第一天的梦想,我们还要走下去,我们还要走96年。从我们第一天说要让阿里巴巴持久发展80年起,我们就没有改变过;今天我们说要做持续发展102年的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站。

可以说,坚守第一天的梦想不变,是马云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一个没背景、没技术、没资本的创业者,马云唯一拥有的只有“梦想般的理想”,而正是靠这个理想,马云,才真正成为马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