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19:53:0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昆来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试读:

自序

自1987年参加工作起,我在高校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已有26个年头。有趣的是,我在公办与民办大学的工作时间刚好各13年。这一难得的经历,使我对公办、民办大学高等教育管理有了各自不同的体会,延伸到研究上,也似有发言的资格和机会。

许多学者在谈到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问题聚焦到体制、机制的差异上,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们大都没有注意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对公办高等教育的经验移植及路径依赖,也就是同质化取向问题。换句话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并未走出公办思维模式和惯性,这是件可怕的事情。这是引发我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另外,许多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是因应、部分、整理性的,对问题的描述并不反映本质,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更需要预应、整体和整合的思路。最后,学者的研究与实践亲历者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以一位民办高校高管或校长的经验范例为依据展开研究,也体会出了不同的结果。

以上动因草就拙著,切盼就教同行。兹自序。王昆来2012年3月1日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德馨楼

引言

科学管理是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相比之下,民办高等教育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大,市场意识和经营观念较强,最具有管理创新与科学管理的条件。民办高校要以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为参照,借鉴以人为本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大胆创新,不断优化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内部结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在建立和探索优质、高效的现代民办高等教育制度的模式和方法方面先行一步;要防止一味抄袭、照搬公办高等教育的做法,这样会丧失民办高等教育机制特有的活力。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民办,这样会导致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办学不规范,运行混乱,从而危及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一)

本书选题是基于以下几点来确定的:

第一,新形势下民办高等教育需要科学管理。2010年3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把民办教育作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文件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纲要》还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应该进行认真梳理,总结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30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抓住机遇、科学管理,把民办教育事业做大做强。

第二,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科学管理。首先是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必须切实抓实抓好。”高职教育肩负着大批量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担负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今后高职教育发展总的趋势是招生总量还将持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稳步增长。预计到2015年招生数将达到350万左右,占普通本专科招[1]生规模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良好发展态势的现实,必将挤压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必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源产生冲击,这些都会给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其次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潮给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颇为流行。在此背景下,先期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方国家,在本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纷纷瞄准中国高等教育市场。通过教育部网站查阅2005年、2006年、2007年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提交文件情况一览[2]表,2005年共有219个项目申请,申报本科(含)以上的合作专业[3]有188个,占85.8%;2006年共有119个项目申请,申报本科(含)[4]以上的合作专业有114个,占95.8%;2007年共有47个项目申请,申报本科(含)以上的合作专业有47个,占100%。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高等教育联合办学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国际高等教育机构以强劲的势头冲击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对中国有限的生源进行抢夺,使原本国内的生源竞争演变为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从而使中国的生源竞争更为激烈。所以,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国际教育市场的挑战。再次是大学适龄人员减少带来的挑战。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组成的“21世纪初中国人口对教育影响”课题组,对中国未来50年里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各年龄段学龄人口进行了预测。他们预测21世纪上半叶,大学适龄人口数从2009年起将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11 647万人下降到2050年的8619万人,下降幅度为26%。其中2009年到2022年,大学学龄人口将持续下降,从[5]2008年的11 647万人下降到2022年的9277万,下降20%。所以在今后一定时期,接受高等教育的生源将大幅下降,报考民办高校的人数也势必大大减少。中国高等教育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教育质量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民办高等教育,要在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立足,争得更大的教育市场份额,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面临生源的严峻挑战,更面临着自身质量的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必须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二)

本书遵循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一种区别于公办高等教育管理的类别。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应该更加自由,应该尽量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利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所形成的浓烈的氛围来辅助管理的实施。民办高等教育这种具有强烈以人为本色彩的独特管理方式,靠的是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的不同于公办高等教育的特质。由此,本书所探讨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范畴。以“以人为本”为主要理念,营造“科学管理”的氛围,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研究思路如下:第1章,从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进行比较之后,指出民办高等教育的概念、特征与演变,并对民办高等教育内涵进行了新的审视;第2章,阐述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民办高等教育要达到科学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内容与创新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第3章,阐述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多元模式。具体从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模式与比较、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原则与路径三方面展开;第4章,阐述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功能呈现——管理优化。实现管理优化需要认识民办高校组织及其管理的功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优化的内涵、民办高校管理优化的衡量与评价与民办高校自身对其管理优化的诉求;第5章,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管理创新,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符合管理创新的条件,基于此,锁定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动力——创新机制,基于从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机制、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机制以及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内容来阐述创新管理;第6章,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最终是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这是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追求。民办高等教育必须抓住新时期的这个发展契机,主动、自觉、积极地加强自身管理,力求实现科学管理、和谐管理,以求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与发展成熟的时候,民办高校才算真正屹立于大学之林。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特点。本书研究的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下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性和应用性的题目。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要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现代管理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所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成为本书一个基本的研究方法。同时本书的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加以归纳提炼,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三)

本书通过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恢复以后近30年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研究,从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与公办高等教育的不同性出发,锁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演变以及管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变迁,依据不同组织形式阶段性的变化,将民办高等教育恢复以后的发展重新做了认识;运用多元模式的管理理论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优化,突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功能;运用创新管理的理论分析阐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追求是为了达到自身的和谐发展。这进一步提高了对民办高等教育管理重要作用的深化认识,进一步整合和培育了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力量,提升了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水平,更好地发挥了民办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为民办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管理理论。

本书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提供了理论帮助,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注释[1]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10-14.[2]教育部.2005年3月申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提交文件情况一览表[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6/info15946.htm,2010-04-13.[3]教育部.2006年3月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提交文件情况一览表[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4/info22664.htm,2010-04-13.[4]教育部.2007年3月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提交文件情况一览表[EB/OL].http://www.more.edu.cn/edoas/website18/44/info1221199352430644.htm,2010-04-13.[5]高书国.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预测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2(4):67-68.

1 逻辑起点: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内涵解析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历史的阵痛,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在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千余所民办高校的存在显示了民办高等教育强大的生命力,也映射出民办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态势。面对这一发展态势,不少人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但究竟什么是现代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现代民办高等教育应该如何管理?现代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有无规范的模式?等等。这些问题目前还鲜见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深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外延及其演变给予回答。

1.1 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缘起

1.1.1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

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教育史上,实际上直至1952年,都将非国家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通称为私立高等教育。1.1.1.1 我国古代的民办高等教育

我国古代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私学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诞生。当时私学在各地兴起,其中最突出的是孔子所办的私学。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创办的先驱。总体来看,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私学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稷下学宫”这样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经馆”这样一些有固定场所,由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这样一种以私人创办为主、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书院,兴盛于宋代,历经元、明、清,直至清末才改为学堂,历时近千年。古代的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交流学术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中国的私立大学始创于清末,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逐渐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1.1.1.2 我国近现代的民办高等教育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根据办学者的不同性质,我国的私立大学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私立大学;另一类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私立大学。近现代意义上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外国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和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大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我国兴办教会学校的特权,美、英等国在我国建立了许多大学。在教会大学兴起的同时,国人中的有识之士也开始集资创办私立高校。最早可追溯至1878年张焕伦在上海创办的正蒙学院。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明文鼓励富商绅士创办新式学堂,促进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桎梏。政府当局提倡建立新式学堂并鼓励私人办学,私立高校由此得到较大发展。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我国私立高校有64所,学生40 581[1]人,分别占公、私立高校和学生总数的34.6%和31.5%。1.1.1.3 我国现代的民办高等教育

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到1952年底,我国[2]的私立高校大都转为公办大学或者被取缔。从1952年到1982年,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历史空白了30年。在改革开放以后,私立教育才得以重新发展起来,并被称为民办教育。从恢复私立教育至今的近30年间,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重新恢复的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有很多失败和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和提炼。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迫切地需要用较为成熟的理论来加以指导。近30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这些纷繁的头绪中理出思路,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有高校227所,其中私立的高校有69所,占总数的30%。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公办学校,于1951年将全部教会大学收为国有,1952年将其他私立高校全部改为公立。直到1978年,我国第一所民办高校——湖南中山进修大学(原中山业余大学)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经历了20多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步取得了社会的认同,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2 中国现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民办高等教育恢复于改革开放初期。1977年,邓小平力排众议,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确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废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主张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选拔大学新生,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1977年8月,邓小平指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是早出[3]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恢复高考制度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效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被压抑了10年之久的教育需求一旦被释放出来,便汇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求学热潮。1977年冬天,有570万名考生怀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涌进了阔别10年的大学招生考场。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只有27.3万人如愿以偿地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录取比例是21:1,不足5%。此后,虽然录取比例有所上升,但每年落榜的人数仍占绝大多数,许多人求学无门,就业无路。显然,仅仅依靠公立高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为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果社会不能从原有机构中获[4]得它所需要的东西,它将导致其他机构的产生。”为了给这些落榜生提供进一步文化补习、提高的机会,参加来年的高考竞争,或为了提供职业技术训练的机会,使他们能凭一技之长顺利就业,一些有志于教育事业、刚刚退休下来,希望为教育事业贡献余热的老同志、老教师创办了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一部分发展较快、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首先获得了省级政府的承认,其文凭在本省范围内有效。1982年3月,经原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成立,由范若愚、聂真、张友渔等著名教育家主持创办的北京市第一所民办大学,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中华社会大学成立。此后,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虽然这些机构被称为民办大学,但其并不具备独立颁发文凭的资格,多数是作为自学考试的辅导机构存在。学校的规模较小,教室多是租用的,开设的专业也是当时社会急需的,如财会、外国语、企业管理、计算机、旅游、广告、服装设计等,其教师也是从公办大学聘请的兼职教师,创办者多数是从大学退休的领导干部或者教师。

1993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市15所民办高校作为首批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之后在全国普遍推广。学历文凭考试使民办高等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使得一大批民办高校迅速成长起来。

1994年2月,河南黄河科技大学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1994年底,有6所民办高校获得独立颁发文凭资格,到1996年,全国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已经有21所,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的规模超过了100

[5]万。

1996年陕西省率先出台地方性的《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7年国务院颁布全国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这是中国第一个民办教育的行政性法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民办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开始对民办教育进行整顿,1998年5月1日国家对民办高校开始启用办学许可制度。

1999年7月,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政府和浙江邮电管理局合作创办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一些地方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进行了试办独立学院的大胆探索,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6]展的新空间。经过4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终于在2002年底出台,这是第一次由全国人大牵头并审议通过的民办教育法规,这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法律地位的确定。

2004年6月28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7月2日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网公之于众。学历文凭考试的突然取消使得占总数近1/3的民办高校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或者努力获得颁发学历文凭的资格,或者回到依附自学考试的老路,或者倒闭。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有个人或非政府机构建立的民办学院、中外合作学院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又有由普通公办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到2008年,民办高等学校有1506所,仅独立学院就[7]达到322所。

可见,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上,可能很难找出类似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之巨变的实例了。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伯尼分校的丹尼尔·利维(Daniel C.Levy)教授的话说:“中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是最具有活力的”。注释[1]刘少雪.中国大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王红岩.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中私立大学命运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6.[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5.[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5.[5]孙宵兵.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特点趋势与政策导向[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3):83.[6]牟阳春.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4(4):5-9.[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教育统计,各级各类学校校数[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6/info1261474691589796.htm,2010-06-05.

1.2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

1.2.1 民办高等教育的概念

自从国家放开民间力量办学以来,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学校竞相出现,比如有私人个体办学、合伙办学、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协会、研究会和基金会等团体办学、民办公助、国[8]有民办、一校两制、股份制学校等等。1996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共有21所,在校生达1.4万人。到2004年4月,全国民办高校的数量达到194所,在校生有81万人。在这其中,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文凭颁发资格的民办大学有122所,它们是所有民办大学中[9]的佼佼者。到2008年,全国民办高校的数量达到1506所,在校生达[10]493.7万人。这些民办大学每年向社会输送50万以上的职业人才与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绝大部分都流向了民营与外资企业。因此,为了明确本书的假设前提,有必要在此对本书所指的民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校的概念进行界定,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狭义上的民办高等教育概念即指围绕民办高校而来的,民办高等教育运作的主体是民办高校。所以,在此,主要对民办高校的含义进行分析。当前,学界对民办高等学校有着多元化的分类方式。1.2.1.1 以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来界定民办高校

根据这种界定方法,凡是由国有资金所办的高等学校都称为公办高校,其他则为民办高校。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来界定的话,则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并且也与国际惯例不符,因为国外许多私立大学也接受政府提供的经费资助。[11]1.2.1.2 以学校的所有权作为分类的唯一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产权属于政府的高校是公办高校,而产权属于某一个个体或团体的则为民办高校。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将来政府和社会共同资助的高校则难以准确地界定其产权归属。1.2.1.3 以办学主体和经费主要来源来界定

即办学主体为非政府的社团组织或个人,办学经费主要由学校自筹的高等学校,通称为民办高校或私立高校。由于引入民间力量办学的初衷在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提高竞争机制来完善原有的公立学校系统,而产权归属也是制约或促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当以高校的产权归属、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和办学主体三个标准来界定民办高等学校。也即,凡是以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要办学经费来源、产权非政府所有、办学主体为非政府组织的高校称为民办高校。具体可分为非营利性、准营利性和营利性三种民办高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学校盈余不能分配,只能用于学校的再发展;准营利性民办高校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可以获得适当回报的民办高校。学校盈余在提取一定比例的再发展基金后可以给予投资者、办学者和经营者适当回报,这种类型的民办高校是当前向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一种过渡状态;营利性民办高校一般专指各种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机构,如北京新东方培训学校等。本书主要研究准营利性民办高校,因为该类型最具代表性,它们反映了当前中国民办高校的实际办学模式,既能保证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性,也能激励民间资本的办学积极性。

可见,本书认为民办高等学校是由私营企业、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或其他社会组织集资举办的高校,办学主体有民主党派、民营企业、教育集团、学术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在高校举办和运行过程中承担着资金筹集和投入的责任,政府一般不给予财政上的资助。由此,民办高等教育是由私营企业、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或其他社会组织集资举办的高等教育。

1.2.2 民办高等学校的类型

根据办学主体和办学经费来源划分,“民有民办”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1.2.2.1 公民个人办学

这类民办高校由出资人个人投资,出资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学校聘请校长办学,自聘教师,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如创办于1993年的东海学院(上海),就是由多位热心于教育事业的老教师个体,各人出资5万元,租赁校舍,再通过私人贷款,然后由学费逐年还贷,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是以这种模式创办和发展起来的。1.2.2.2 社会团体办学

这类民办高校有的是由社会团体投入少量启动经费,并利用其社会影响吸引社会捐资创办的,也有的实际上是公民个人举办的,但在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许多学校是挂靠在某一社会团体之下的。如燕京华侨大学是1984年由北京市侨联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高校。新侨学院是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主办,海外交流协会、归国华侨联合会以及中华职教社共同协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职业技术高等学校。1.2.2.3 捐赠办学

这类民办高校是完全依靠捐款设立的民办高校,由港、澳、台地区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内外热心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捐资捐物兴办的,他们办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造福桑梓,报效祖国。如上海杉达学院,完全是依靠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在香港地区的威望,获得私人企业、公民个人的捐款后发展起来的。再如,1987年,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设立的仰恩基金会捐资创办了仰恩大学,具体办学由福建省政府负责。但由于“捐资公办”唯一能解决的是教育经费问题,对旧的高等教育体制根本无法“伤筋动骨”。为了突破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1994年,经福建省政府同意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仰恩大学改为纯粹的民办大学。1.2.2.4 民营企业(家)办学

这是由民营企业(家)出资创办的民办高校,如2000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的综合性全日制的民办普通高校——北京吉利大学,就是由浙江省有名的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出资创办的;上海建桥学院则是由民营企业家投资购买土地,建设校舍后发展起来的。1.2.2.5 教育集团办学

这类是以教育集团为出资单位举办的民办高等学校,如中锐集团在享有“太湖第一胜景”美誉的鼋头渚风景区,举办了一所朝气蓬勃、特色鲜明的民办普通高校——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集团是一种从事教育投资和开发的产业集团,教育集团办学产生于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学院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8年6月正式创建,采取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的方式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1.2.3 民办高等教育的特征

1.2.3.1 民办高等学校的具体特征

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大,把它作为一个个体,一一概括出五种类型的特点比较困难。本书试图把这五种类型的民办高校分为两大类,公民个人办学、社会团体办学和捐资办学作为一类;民营企业和教育集团办学作为一类,并对这两类学校的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类有以下几个特点:(1)起点低,投入多。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具有起点低的特征,举办民办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先期投入,如购买土地、建造校舍、购置设备、聘请教师等,但受个人、社会团体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类民办高校的先期投入都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以少量投入作为校舍的租金和教师的薪酬逐步发展起来的。(2)以学养学,滚动发展。因为没有雄厚的办学经费作后盾,民办高校只能靠招收学生,收取学费维持,并利用学费收入中的盈余部分再投入,保持年年有积累,年年有投入,逐年滚动发展。(3)发展慢,见效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投资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更不允许有暴利,因此,靠学费收入盈余后再投入办学的这类学校发展速度比较慢,教育收益缓慢,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至今仍然是“三无学校”,既无资金,无校舍,无专职教师。

第二类民办高校因为有企业或集团的强大经济实力作后盾,表现出与第一类学校不同的特点。(1)起点高,投资大。民营企业和教育集团办学不同于一般的私人办学、团体办学、党派办学以及其他形式的办学,它们一般采取从低起点逐步提高的做法。这类学校一般建设速度比较快,投资力度比较大,学校的资产都达亿元以上,教育环境优越,教学设施一流,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各项设施设备,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这就避免了许多民办高校办学初期因为建设经费不足而带来的学校设施不全,质量难以保证的弊端。(2)企业家与教育家、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有机协调。企业家和教育家有不同的经历和思维方式,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经济活动,它有自身特殊的运行规律。一般来说,搞教育的人不太懂经济,而搞经济的又不太懂教育,要办好教育产业,就需要在校长与企业家之间建立一个平台。民营企业和教育集团共同办学给双方提供了一个都能施展才能的舞台,实现了两者的有机协调发展。(3)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民营企业和教育集团办学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同时,借鉴和遵循产业运作的一些观念和做法,讲究质量、信誉、成本和效益,为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推动其更好、更快的发展。(4)投入大,收费高。因为先期投资额度大,创办者收回投资成本的压力较大,加上学校硬件条件比较好,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也愿意把子女送到这类学校。因此,这类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往往比较高,除了学费之外,一般都另外收取赞助费或建校费。如中锐集团举办的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除了收取8000~8500元的学费之外,另外加收4000元建校费,建校费作为投资回报交给中锐集团。(5)教育意识良好,品牌意识浓厚。成功的教育集团与成功的企业集团一样,都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强调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往往采取统一校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模式,在成功办学的基础上,输出集团的管理模式,以托管的方式对其他民办高校进行管理,以扩大其影响。1.2.3.2 民办高等教育的依附性与独立性

199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改变,多数的自学考试的助学机构逐渐改变成为学历文凭的考试试点学院,民办高校终于有了自己特有的颁发学历文凭的资格。虽然这种资格不过是一种半独立、半依附的资格,但还是极大地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到2000年,学历文凭考试学院就发展到了最高峰的467所,从2000年开始,学历文凭考试学院的数量就没有再增加,一直徘徊在400多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国家停止了学历文凭考试的试点。在这11年中,民办高等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少数专修院校逐渐从租赁教室、兼职教师的模式逐渐发展成为有自己独立校舍和专职教师的高职学院,在这个阶段中,民办高等教育表现出了依附性与独立性并存的特征。1.2.3.3 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与同形性

21世纪初,由于各种民办高校建校时投资模式的不同,举办者和举办方式的不同以及各个学校的办学经历不同,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具有天然的多样性,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主要形式是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其他的组织形式已经没有生命力了。这些高职院校不论建校初期是何种状态,随着其向高职学院或独立学院的转型,合法性的要求促使学校的组织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就完全消失了,所以近几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标准模式是由公办高等学校树立的,这种标准的树立起到了一种规范的作用,或者说是将民办学院进行统一化了。那么民办学院是否还具有多样性呢?不论是民办高职学院还是独立学院,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基本相同,其组织形式也相似。民办学院为了增加自己的合法性,也在有意模仿公办大学的组织形式和行为模式。1.2.3.4 民办高等教育的事业化与企业化特性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是投资办学。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掌握的相关民办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民办高校完全依靠滚动发展起来的是少数,其余的高职学院都是有初期的资金投资或者是得到了银行的贷款。同高职学院的发展相对应,设立高等学校的硬件要求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成立的初期是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的。从本书的研究结论来看,民办高职学院和独立学院的资金投入基本上带有寻利目的。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既无国家的资金投入,又无其他外部资金,民办高等学校只得通过办学积累来实现学校的滚动发展。正如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指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关键是把捐资办学的制度安排试图转移到今天具有我国本土特征的投资办学的民办高等教育模式上来。这包括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制定上。《民办教育促进法》本意是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但法律包括其很多具体实施的条例都有捐资办学的制度安排。也正因如此,《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之后,几乎没有给中国民办教育带来继续发展。在这种“不盈余民办高校就无法生存,不允许民办高校办学盈余,民办高校办学如果盈余就得上税费”的困境中,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发展的步伐也就显得慢了一[12]些,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民办高等教育组织是典型的市场化的产物,所以其组织的特征具备企业的性质,同时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同公办高等教育组织一样是提供高等教育的场所,还具备有事业单位的特征。对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事业化特征和企业性化特征的研究以及对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管理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变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1.2.3.5 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类别呈现多层次性

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主要有以下四类:①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这类机构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与国家办的公立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学校的招生纳入国家统一年度计划,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学制基本上是2~3年的高等专科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②文凭考试教育机构。这类属于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自身不具备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必须按其所在省、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统一招生,通过国家、省或直辖市、学校三级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③自考助学教育机构。这类主要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考辅导机构,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资格。学校招生不受国家招生计划限制,授课方式采取面授或函授,培养与考试相分离,其主要任务是按自学考试规定的教材、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学业期满,颁发结业证明,只有完成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并考试合格者,方可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④延伸办学教育机构。这类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资格,一般没有长期稳定的办学层次,多是依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育延伸的方向和层次,确定学校的定位。其主要任务是,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满足学员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1.2.3.6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

依据不同的标准,中国教育理论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办学的运行机制可将民办高校划分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①注入式。这种模式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以大型私营企业、企业集团或个人的投资为依托,以高质量办学水平换取市场信誉,通过教育与资本联姻,获取民办高校运转与发展的资金和教育市场的份额。其资金的注入方式主要有,中外合作式、股份合作式、教育集团运作式、企业集团投资式等。学校的内部管理实行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②改制运作式。这种模式是在保持原学校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学校财产所有权与学校办学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制”,即校、董分离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③附属再生式。这种模式是利用原国有高校(母体)在多年办学中积淀下的无形和有形资产,利用国家对民办高校的优惠政策,采取民办高校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独立于母体高校自主办学。④滚动式。这种模式是单纯依靠收取学费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和发展的民办高校。1.2.3.7 民办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呈非均衡性

由于中国各地经济、文化和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有关政策的差异,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现象。民办高等教育出现的四大典型现象就是证明:①西安现象——万人民办大学颇具规模。2002年,西安拥有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五所在校生超过1万人甚至2万人的民办高校,占全国十大万人民办大学的50%。②江西现象——为经济大省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江西毗邻经济大省广东省,广东省对电子制造与维修、服装设计和加工等方面技术人才的需求巨大,为江西省民办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③浙江现象——改制院校和独立学院、民办院校高起点办学。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它依托公立高等教育的雄厚基础和实力,采取改制院校和创办独立学院的办法,高起点创办民办高校,并不断发展壮大。④广东现象——多元化的民办高等教育体制。在广东,民办高校办学体制包括股份制、独立学院制、校产合作制、以产养学制、集团连锁办学制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广东民办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办学思路。事实上,民办高等教育的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和区域化特征进一步印证了民办高校以特色求生存的办学理念。1.2.3.8 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呈单一性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2年,我国民办高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近半壁江山。但是,民办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却是十分单一,学费收入是其主要融资渠道。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的伊丽博士对当年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22所民办高校及其所在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进行了调查。她根据办学经费的来源和程度将民办高校分成完全依赖型和部分依赖型两种。完全依赖型是指办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并且完全依赖于学费开展教育活动;部分依赖型是指办学经费中一部分依赖于学费,其他部分则靠多种渠道筹集。部分依赖型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学费主要依赖型和学费次要依赖型,前者是指学费占办学经费的大部分,后者指学费占办学经费的小部分,而大部分来自于其他的渠道。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大部分民办高校靠学费支撑办学,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1.2.3.9 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运作机制的准市场化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已具备市场化运作的特征:①办学资金基本上自筹。学校一般以企业、企业集团、社会团体、外资或个人等社会力量的投入为启动资金,学生学费是学校主要财政收入和自我发展资金。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资金依靠“以学养学”。②生源渠道多元化。生源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向两头延伸形成了包括高考落榜生、社会待业青年、职业中学毕业生在内的广泛的生源渠道。③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④培养模式灵活自主,依据专业特色和生源的实际水平与要求,灵活调整修业年限,采用面授、函授、传统学历教育、文凭考试教育、自考助学教育、延伸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⑤办学定位以市场为依托,以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基点,上下延伸。向上延伸发展为学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向下延伸创办各类岗位培训、非学历教育、大专预科等层次的教育。

1.2.4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内涵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才重新出现的,从规模和速度上来讲都是相当快的。但是在管理体制、管理办法、管理途径等各方面都还不完备、不成熟,需要认真挖掘内涵,摸索规律,找出一条既能促使其健康发展,又能合理规范其办学行为的管理新路子来。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中,理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称之为理论关怀的高等教育管理。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可能的高等教育管理以介入理念和实践以及筹划实践为目标旨趣,因而是一种理念与实践双向关怀的高等教育管理。关于双向关怀的高等教育管理的内涵可以这样来阐明,它坚持科学理念为指导,坚持筹划型思维方式,以现实中的高等教育管理问题作为审视视域,而民办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特有性质为民办高等教育管理走向理念与实践双向关怀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1.2.4.1 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是自控性管理

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是国家(包括地方政府所举办的,国家有其比较明确的统一的办学宗旨),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是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或集团,办学的初衷也是多元的。与公办高等教育机构相比较它有两个根本不同点:一是办学资金是学校自筹,不依靠政府拨款。二是它是由公民私人或私法人所设立。由设立者根据法律规定组织董事会,由董事会聘请校长负责学校工作。私立是民办学校的本质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更加应该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管理,是采取多元模式的管理,是可以实现管理优化的管理,是更容易进行机制创新的管理,进而最终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首先,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的性质不影响管理自主行为。在我国,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是否可由此推论建立在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基础上的民办教育就是非社会主义的性质呢?教育是人的培养而不是物的生产,是对人的思想意识施加影响的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学校的社会性质,不是决定于经济来源,而是决定于办学方针、教育宗旨以及体现方针、宗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管理制度。民办高等学校同样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受国家教育政策的制约,但允许有相对特殊的办学宗旨、办学思想、运行体制、经营方式,因为不可能也不应当完全套用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来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活动中的行为。

其次,民办高等教育产权是其自主权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实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其核心就是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产权是指学校财产权利的总称,即学校各类财产所有权及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权利。学校产权首先表现为物的产权,如土地、建筑物和仪器设备等物质性财产的产权;其次表现为大量无形资产的产权,如社会声誉、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及科学研究成果等;再次表现为劳务产权,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劳动等。民办高校的产权是随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带来了大量的非国有资产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新的产权问题。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认为,高校办学自主权必须以产权为重要基础。因为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权利,彼此尊重对方权利是产权的一个基本特点,产权在其运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产权之间形成的制衡关系,从而使产权具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力。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规模由谁来定,是政府还是民办高校自身?这个问题涉及民办高校的自主权。从理论上说,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投资额度应该有权自己决定,但前提是这种办学自主权必须建立在产权基础之上,如果产权不明晰,或者产权主体没有能力承担责任,那么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主权。

最后,落实办学自主权是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据有关材料显示,各国对民办高等院校的管理,宽严不一。因此,有的民办院校,宁愿少接受政府的资助以保持较高的自主权。控制与反控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私立高等学校经常被议论的问题。我国民办高校自创建以来,在遵守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人才规格、课程教材、教育基本设施和基本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已经接受了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但由于自筹经费、自聘教师,学校在经费的支配、教师的聘辞等方面,可以保持较多的自主权,在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给它们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扶持才能使民办高校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否则,采取多方限制捆绑式管理,必然置民办高校于死地。因此,落实办学自主权是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出发点。1.2.4.2 机制创新是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机制创新主要的是教育立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出明确的法律条文,用以规范人们在教育及办学活动中的行为。民办高等教育立法,是现实中存在着的民办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反映,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和规范这些关系。从根本上说,民办高等教育立法体现了国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意志,也是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1)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民办高等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行政干预不到位,法律机制不健全,遇到问题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还会有不少问题会逐步暴露出来。

①产权明晰问题。行政权与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政权是通过自上而下分解或设置下来的,谁占了组织中的某个职位,谁就拥有相应的权力;而产权是与财产相联系的权利,它是独立存在的权利实体。行政权和产权有天然平等性。行政权力和产权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超越于产权,可以操纵产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明晰产权,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弄清应当享有的自主权、建立行政权与产权协调一致的自主权运作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②发展速度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讲求一个“快”字,在资金投入上主要靠自筹,要快就要有胆略,不怕冒风险。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靠规模靠速度,有规模和速度才会有效益,三者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互为发展条件的。它的好处是能够灵活机动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人才资源的开发程度和速度,这也是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一大优势。然而,这也容易导致过分迎合劳动力市场的暂时性需求或投其学生所好,产生短期行为,冲击国家人才的有序培养,导致专门人才培养学科结构上的比例失调,如不及时引导,势必造成某些专业人才大量过剩而影响社会安定。

③发展规模问题。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要靠自己根据办学实力而定。对于民办高等学校来说没有了规模,就等于没有了效益,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没有了效益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问题。民办高校一旦取得办学的基本条件,就应当允许其有扩大办学规模的自主权,有多大的培养能力,扩招多少新生是学校自己的事。国家只能依照人才培养规律及法律规定的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支持挖掘潜力和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鼓励多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允许其与公办高校和同类民办高校公平竞争,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④发展目标定位问题。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定位问题,实质是需要和可能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人才需求市场化的情况下,民办高校抓住了培养高职专科人才的社会急需和现有公办高校又缺乏培养这类人才机制的现实状况,而一举定位成功,为经济型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认可。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也应从实际出发,首先要看社会需要,同时要从培养高一级人才条件的成熟程度上去把握。一是能培养出高层次人才,二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吸纳。也就是说民办高校能培养出来,社会又急需,这就是民办高校发展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

⑤教育质量问题。对于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干预较少,但来自资助办学的企业界和其他方面的干预势必会增加,这使得民办高校有时不能按教育规律办学,因而会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依靠外界经常对其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是必要的。

⑥建立评估制度问题。对于教育质量,政府有管理、监督的责任,但绝对不能像对待公办高等学校那样,过多干涉。有效监督与引导的方式,就是建立评估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评估准则和评估实施细则,聘任专家组成评估组织,有条件的可委托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如后文谈的中介组织的管理机制创新),进行评估。民办高校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由评估组织提出意见,由学校最终决定。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与监督,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激励改善培养质量的作用。(2)民办高等教育的机制创新准则《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民办高等教育机制创新遵循的最高准则。

①公平对等。民办高等学校,除了主要投资渠道与公办学校不同之外,国家应当同公立高校一样,公平对待,学校及其师生都享有平等的法律保护和社会权益地位;一旦国家批准建校招生,民办高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应具有与公办高校同级同类学历证书同等的效力。

②立足于积极保障,避免消极压制。民办高等教育立法应当立足于保障和保护其合法权益,立足于扶植其生存和发展。但是,法律条文往往会提出许多限制和约束条款,这当然也要看成是保护性限制,应当引导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短期与长期、效益与质量的关系,使其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但公益性是目的。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民办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营利性活动进行集资,提供有偿服务,正常的营利活动应当受到保护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从客观上来讲,最终还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培养出来的人才,同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允许民办高校向学生收取不超出承受能力的学费,作为教育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是必要的。这些所收经费也可以用以支付教职工工资及扩大招生等费用。只要不是将教育收益作为敛财之用,而是有利于继续教育,均可以被认为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正当活动。1.2.4.3 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也是一种服务

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曾说:我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他要求各级政府和各级党委会都要关心教育,要把为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自己的职责。他中肯地告诫各级干部,“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民办高等教育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政府有关部门的合力执法以及创办者自身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追求,政府部门有责任为它们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

首先,要从国家的整体需要出发,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见。如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问题上,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避免“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办学,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在协作办学、联合办学上,调整和沟通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关系等。

其次,要从民办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保障上,为民办高等教育办实事、办大事。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民办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像对待公办高等教育一样去关心、爱护民办高等教育。当前,民办高校的大事莫过于招生,积极为民办高等教育开辟生源,也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之一。

再次,要加强产权保护,促进依法治校。产权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法律。民办高等教育由于社会的需要而蓬勃发展,但我国民间资本尚不雄厚,缺乏各种公益性的社会基金,政府又无力给民办高校资金支持。单纯依靠民间捐款来发展民办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投资办学将改变传统高校的产权结构,在产权结构不同的情况下,要避免资产流失和纠纷,就必须依靠法律加以保护,这也将成为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给民办高校以应有地位,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应享有与公办高校教师学生的同等待遇。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办高校开办以来,人才培养途径主要还是参加国家自学考试,有一部分民办高校取得了学历文凭考试资格,只有少数学生可获得民办高校毕业文凭。这些教育活动都已渗入国家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应该说民办高校的学生,他们早已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大学生称号。然而,多年来在许多权益上,如火车票不能享受半价,乘飞机不能享受优惠,异地上学不能转户口,毕业以后就业不带干部指标等,在社会上,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民办高校的学生目前还未被完全认同。可见,民办高等教育在地位上仍受到质疑。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真正意义上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民办高校与政府共同努力。

1.2.5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

1.2.5.1 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巨大的生源市场

民办高等教育将占领潜在的巨大的生源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虽然我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已接近70%,但是仍然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无法进入普通高校的大门。以2010年为例,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考生有957万人,有287万人被拒绝在普通高校的大门之外。而目前民办高校年招生不到60万人,有200万学生丧失了求学机会。倘若从我国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看,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还远远不止这些。根据2009年统计,连续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不过24%,而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已超过50%。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另外,我国还面临着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艰巨任务。据报道,目前在城镇企业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而国外高级技工在技工中的比例如下:美国38%、日本31%、前苏联39%。总之,在满足适龄青年求学的需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等方面,民办高等教育都将肩负重要的使命。实际上,以精英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只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仅需要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更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与学制灵活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预计民办高校每年将增加60~80万人。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预测,到2020年,当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将达到30%~40%,全国高校在校生数将达到4000万左右,我国多种模式的民办高校及其在校生数量,可能达到高等教育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将有若干所民办高校成为各自定位[13]的一流院校。随着民办高校的审批与管理的越来越规范,通过民办高校的重组与整合将推动民办高等教育新格局的形成,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将从无序走向有序。1.2.5.2 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完善的管理体制

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的评估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宏观层面上,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单独的子系统,政府必将建立独立的、易于统合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使管理职能专门化,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局面,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权责关系将更明晰。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例如美国的联邦和州都设立了单独的负责私立教育事务的机构,同时还依靠社会机构对私立高等教育进行管理,很多管理职能是由非官方的社会机构承担的,如非官方的评估系统、非官方的拨款委员会等,均承担了在特定方面对私立高校的管理。目前,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第六章第四十条中已经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的条款。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评估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准确地了解教育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并进行科学分析,对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做出评价,为学校改进工作、深化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规范化和严格化管理模式正式启动。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如高等教育基金会、民办高等教育联合会及社会专家咨询机构等非官方中介机构,让其参与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利用这些中介机构来承担咨询、协调、评估、监督及沟通等职能,减少政府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障碍。1.2.5.3 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多元的品牌建设

民办高校品牌的竞争,就是学校形象的竞争,所以塑造学校的形象,将是民办高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许多民办高校已经高度重视自己学校的师资品牌、专业品牌、社会品牌、质量品牌、信誉品牌等,品牌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民办高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师资,是未来民办高校品牌的基础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为此,民办高校必须改变家族式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的科学化和专门化,为引进人才创造畅通的渠道和有利的条件,建设多样化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既要与其多样化的市场定位相协调,也要便于其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教师资源,以及适应其自负盈亏的特点。针对民办高校所普遍存在的教育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在第三章明确规定,民办高校三分之一以上的管理层(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在发达国家,私立高校对教员的聘用非常严格,校方一般都会力争挑选一流的教授,以保持自己的声誉,其中美国和日本私立高校的教授比例一般都在70%以上。我国的民办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切实加强人力资源投入、保障教师工资与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年富力强、具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创建自己的师资品牌,减少对公立高校的师资依赖。1.2.5.4 民办高等教育未来稳定的财力保障

建立财力保障与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拓展民办高校的筹集渠道。1997年以后,个人缴费上学成为我国公立高校一条新的重要的经费来源渠道,而在民办高等教育系统,教育成本几乎完全由个人承担,政府没有为民办高校分担相应的教育成本,这既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经费状况,又使得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更加市场化,办学活动的公益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民办高校不能只面向市场筹集经费,还应该向社会和政府获得资金。民办高校面向市场筹集经费也不应仅仅依靠学费,而应当借助市场运作的灵活机制,获得市场主体:企业及其资本的支持,扩大资金来源。民办高校应当主动进入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充有关机构的资金筹集功能,建立和完善经费筹集机制和资金运筹机制,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另外,我国民办高校可以拓展并履行科技开发的职能,通过科技开发筹措教育经费。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减少原来加在学生身上的办学成本,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从而放低民办高校的“现金门槛”,使之能更好地面向社会。1.2.5.5 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中的问题

在未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有待进一步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及特殊地位问题;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问题;民办高校举办体制的多元化和产权属性问题;民办高校多种领导(管理)体制问题;民办高校的定位和发展道路问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长远建设问题;建立民办高校的评估体系问题;民办高校发展规模、质量、效益的平衡关系问题;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权益问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系,发挥社团组织和中介机构在民办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作用问题等。更为重要的问题是,21世纪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将在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是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中,将转向开辟农村高等教育的广阔市场。发展民办农村高等教育,旨在探索出一条从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优化农村教育体系,满足农村劳动力学习需要,使农村教育得到超常发展,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得到迅速提高,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注释[8]宁本涛.民办教育的产权制度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9]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1/info1261474347781791.htm,2010-07-06.[11]张力.社会力量办学步入新的发展阶段[N].中国教育报,1998-08-14(2).[12]柯佑祥.非盈利组织视角下的民办高等教育盈利[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3]潘懋元.未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将有较大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10-17(7).

1.3 民办与公办高校管理比较

1.3.1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比较

1.3.1.1 在概念上的比较“公办高校”亦即“公办普通高校”简称,是指以国家机构作为投资主体,国家公共财政性经费投资占高等学校教育资本主要部分的高等学校。它是由各级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民办高校”亦即“民办普通高校”的简称,界定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主要利用非国家财政经[14]费,面向社会兴办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不包括公办高校办的独立学院。从办学主体上说,包括公民个人办学、社会团体办学、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学、私营企业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政府与民办企业或个人联合办学、企业与个人联合办学、股份制办学等不同形式。[15]1.3.1.2 在学校数量方面的比较

民办高校数量的增长是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没有数量的增长,也就谈不上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2005年非学历民办高校[16]有1077所,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高校有252所,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12.3%。到2008年,非学历民办高校有1506所,尽管近年来民办高校在数量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17]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民办高等学历教育发展十分缓慢。非学历民办高校数量的快速发展与民办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缓慢增长,构成了十分明显的不对称性,也使民办高校学历教育的数量较之公办高校的数量相差悬殊。1.3.1.3 在办学规模方面的比较

民办高校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08年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18]在校生达493.7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8.3%,非学历在校[19]生规模为92万人。公办高校在校生数量远远高于民办高校在校生数。由于民办高校起步晚,1996年在校生规模仅有1.205万人,实际上,1999年之前,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很小,不足7万人。2000年之后,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在校生数增加较快。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以致在2000—2009年几年间,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与自身相比每年均以2倍的速度增加。1.3.1.4 在办学层次上的比较

目前国内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以专科职业教育为主,少数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高校被批准开展本科教育。2000年以前民办本科高校仅有1所,2008年民办本科院校发展到322所,公办本科层次的高校有701所,民办本科层次高校占全国本科层次高校总数的46%。可见,目前民办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全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民办高校在办学层次、数量上与公办高校有着非常大的差距。1.3.1.5 在政策待遇方面的比较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上是相同的,但在现实中,政府对待公办、民办高校在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差距。(1)在国家财政资助方面。对于公办高校,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对于民办高校,1987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第十五条提出:“社会力量办学的经费自筹”。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指出:“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其经费自行筹集。”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也明确提出民办高校办学“自筹资金”;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二条提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03年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再次强调“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再次强调“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2)在职工保障方面。按照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2001年10月19日民政部、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民办高校被划入“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社会团体,要到民政部门登记,接收民政部门的管理。就实际运营而言,民办学校又被归属为企业,按照企业职工的费基和费率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无法像公办学校那样按事业职工的方法参加社会保险。而目前事业单位与企业的社会保险尚未并轨,作为事业单位的公办学校由于获得的财政补贴较高,退休后所获得的保额较高;相比之下,民办学校教师对退休后的待遇问题存在明显的后顾之忧。由于民办学校教师和公办学校教师参加社会保障的归口管理部门不同,导致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民办学校教师的人事关系挂靠劳动局下设的人才交流中心。(3)在学生资助方面。政府对公办高校学生提供国家的奖(助)学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公办高校提供生均办学经费,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公办高校学生可以享受国家核拨的学生公费医疗费用;相比之下,民办高校不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生均办学经费,民办高校的学生无法享受到国家奖(助)学金。而且民办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民办高校学生也享受不到国家公费医疗待遇。1.3.1.6 在社会观念方面的比较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形成的自发性、私立性质及其主要实施非学历教育的特点,导致被“另眼相看”。在许多人眼中,它是离退休人员、落榜生的“收容所”。在人们的观念中还存在着鄙薄民办高校的思想,认为民办高校不正规,低一等。这种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崇拜公办高校的固有心态,也对民办高校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之,因民办高校本身发展过程中鱼龙混杂,难免产生混乱,人们这种观念的形成对民办高校的招生及生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选择学校的取向一般而言是先“公”后“私”,学生家长也不愿将子女送到民办高校,许多学生也不愿意进入为大家所“鄙视”的民办高校学习。因为进入民办高校就等于给自己贴上“二等公民”的标签,只有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才会选择民办高校,即是说选择民办高校的学生和家长,实际上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就全国而言,社会各界对民办教育的认可度至今还是有限的,可以想象,谁也不会对自己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事物投以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民办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被社会公众另眼相看的一个“另类”群体。1.3.1.7 在竞争方面的比较

中国民办高校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上,还是在教师质量、生源质量上仍然属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应该说,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整体上,中国民办高校还不具备与公立高校竞争的实力。一是民办高校获得国家的经济资助较少,办学经费不稳定,且办学经费往往取决于学校的办学规模;二是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与学生素质无法与公办高校相竞争;三是相对于公办高校规模而言,民办高校的生源不稳定,规模不经济,学校运作成本较高;四是民办高校在就业渠道与升学前景方面均比不上公办高校。公办与民办高校在政府政策待遇方面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民办高校天生就具有竞争性,不仅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要竞争,民办高校之间也有竞争。限于种种原因,与公办高校相比,现在的民办高校不一定有足够强的竞争力。但是,这并不能说,中国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没有竞争或不能形成竞争。实际上,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仍是存在的,民办高校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有灵活的竞争机制。而且随着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其竞争的强度和领域也会越来越大。就目前而言,中国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高职高专这一层次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而且其竞争的层次会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上升而逐渐上移至教学型的高校。从竞争的领域上看,两者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资金投入、师资、生源及学生就业上,竞争的途径主要是广告竞争、办学成本的竞争和教学质量的竞争(见表1-1)。表1-1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竞争分类

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应是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竞争国家的教育经费,竞争优秀的师资和生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公办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源自于其缺乏竞争性,可以说,缺乏竞争性的教育体系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体制。在现实中,竞争往往会遇到市场的不完善性。公办高校具有政府垄断性,而垄断行为往往使公平竞争机制变得不公平,即抑制了竞争。在商业领域里,当一家企业强大到没有竞争对手时,就要人为地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以保[20]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美国微软公司垄断案就是一个例证,它虽然发生在商业领域,但对教育领域也不无借鉴之处。如允许公办教育垄断行为,很难为教育市场竞争培育足够数量的、多样化的参与主体,市场就不会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消除垄断的目的在于促使公办与民办高校能在一个更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竞争,打破公办高校对教育市场的垄断,提升民办高校的竞争力。日本学者矢野真和也认为,“考虑到竞争的益处,抑制(私立)大学发展的政策会导致供给的垄[21]断状态的持续,绝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只要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有足够程度的竞争,竞争总会趋向均衡,资源配置会得到改善。

1.3.2 在管理方面比较的延伸思考

1.3.2.1 管理体制上的比较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管理权力分配的制度。它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高校管理两部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不仅涉及教育行政机构之间设置、管理系统权限的划分,执政党或成为合法办学主体的社会团体与个人,也参与教育权力分配。在教育管理体制中,公办和民办高校由于办学主体的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权限划分以及管理特点也迥异。(1)办学主体。公办高校由政府举办,公办高校布点多、范围广,行政管得多却难管好。一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资金浪费又较严重。在无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成果又与政绩紧密相连的条件下,政府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重点高校,致使其他高校运行困难。民办高校由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举办。相对政府办学,举办者在开办之初往往只投资于一所高校,资金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使用,资金比较充裕,投资者往往直接参与管理。这样,举办者能有效地约束内部管理者的行为,关注办学效益。(2)教育机构之间的权限划分。对于公办高校,行政部门和高校仍然权限不清。理论界推崇的“校本管理”缺乏完善的教育中介机构来保证教育行政机关宏观调控的实现,这样使得教育行政迟迟不轻易分权,仍然沿用以往的科层管理模式。校长在实践中一边奉行行政管理的观念和方式,一边又垄断手中稀少的权力并倾向在其职权范围外张扬。高校管理中党政不分,或者校长兼任党委书记,严重削弱了党的领导。教职工代表会议由于代表选取上民主原则的缺失、议事程序和方式上的行政安排以及没有常设机构造成事实上的无足轻重,其功能的局限影响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民办高校经费不是来自国家财政,因此受各级各类行政控制较少。在办学之初,政府对高校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成立后对高校内部事务较少干预,主要实施外部监管、咨询和服务。民办高校必须面向市场,客观上要求有灵活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在高校管理中注重淡化层次观念,因事设机构、因事设人和注重机构之间的有效联系。1.3.2.2 运行机制上的比较(1)目标机制。许多公办高校围绕应试进行教学,目标比较狭窄,同时因为资金短缺等原因,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使得提出的目标较片面、空洞或者公式化;在实践中无法具体化,缺乏可操作性,停留在口号和标语上。民办高校由于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危机感,除了提出可行的教学质量目标外,一般会提出有特色的办学目标迎合社会和家长的需要,在实践中实施目标管理。各类目标能相互配合、明确具体。资源分配同组织目标紧密联系,注重实践的有效性。这弥补了公办高校办学目标和模式的相对单一和不足,有益于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2)动力机制。公办高校由于国家财力的限制,教师工资偏低,高校的收费余留很难保证足够的物质激励。为了提高所有教师的积极性,不得不实行大锅饭的形式,将奖励变成福利,由于全体教职工参与分配,福利的平均额度又显得甚少,激励作用微乎其微。物质激励的缺失使得精神激励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教职工常常是为了评职称而争取获得相应的证书或奖励,由于职称评定特别是从初级职称到中高级职称评定的时间较长,中间的过程由于缺少有力的激励往往使教职工工作倦怠。目前公办高校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教师由行政部门聘任然后分配到高校去,期间由于各种外力的干预,高校尤其是薄弱高校往往得不到所需的教师。高校内部的全员聘任只是教学岗位的重新安排,高校事实上还没有解聘教师的社会氛围和权力。民办高校创立之初就注重人员的素质,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同时,校长有解聘不合格员工的权力。民办高校激励机制建立在利益驱动的基础上,收入和岗位绩效挂钩。这是民办高校焕发活力的重要因素。(3)制约机制。良好的制约机制来自科学的管理体制。如上所述,公办高校会经常规避行政的约束。在高校内部,个别高校党委书记常由校长兼任。在教代会代表组成上,高校行政领导是教代会的当然代表,在人数不多的高校,行政领导常常占代表总数的一半甚至更多。普通教职工的知情权非常有限,这使校长的权力扩张成了非常自然的事。民办高校运转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学生以及家长的需求,关心当地经济水平,以此为据进行办学。外部政策和行政制约往往给民办高校设置一个无法与公办教育平等竞争的环境,未能发挥政府应有的引导、支持的功能,这是目前制约民办高校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内部,高校党委会(董事会)聘请校长,监督校长、教师认真办学,校长和教师有了有效的上位监督和约束,就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1.3.2.3 内部管理方法的比较(1)法律方法。以聘任制和学生管理为例,公办高校的教师聘任制尚未推行,难以使教师积极承担责任和义务。在学生管理方面,教师为了管理方便,常采取惩罚的手段。有些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学生因为缺少法律知识,又盲目服从教师的传统权威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也习惯了服从和沉默。在民办高校,家长由于支付了较高的费用,非常关心孩子权益的实现,这使民办高校特别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这关系到它们现有的和潜在的生源,在家长和其他学生的影响下,学生整体的法律意识比公办高校强,这迫使教师依法管理学生。当然,这也许与学生家庭经济基础多少有一定的关系。(2)行政的方法。由于行政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灵活性等特点,民办和公办高校都易倾向于采取这种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的管理方法。公办高校长期被视为科层官僚机构,具有较强的科层管理意识,由于其他管理方法收效甚微,校长和其他管理者便常采用这种方法加强控制。在民办高校,一切为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行政管理更注重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并和其他方法有效配合,以增强工作的有效性,行政管理是彰显领导素质与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3)经济的方法。多数公办高校由于财力的限制,福利很少甚至没有,工资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工资、福利等保健因素的欠缺使教职工无法认同和顾及更高要求的工作和精神追求,教职工易产生倦怠情绪。民办高校工资待遇较高,同等条件下的教师年薪一般要比公办高校高出许多。奖金与工作绩效挂钩,能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利益的驱动使高校管理者的工作要求能为教职工接受并努力完成。教职工也特别注意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无疑,这对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4)教育的方法。我国公办高校有良好的思想教育传统,在管理中摸索出了许多较科学的管理方法。但是近年来却忽视了这些方法的运用。市场经济使人们更看重实际的收益,漠视了空洞的说教,管理者也没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教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办高校教师职业稳定,没有后顾之忧,提升自己的动力和压力也就不足,教师培训因此流于形式。与之相反,在民办高校中,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意味着失业,教职工一般都能尽心尽职;民主、法制、纪律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重视培养这种观念;高校为了保证高校的竞争力,会组织和寻求有效的培训来提高教职工的素质,教职工为了增强竞争力,也会千方百计地利用机会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高校容易形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校风。1.3.2.4 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1)积极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要切实保障《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有关民办高校的各项权益的实现,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创设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使民办高校可与公办高校一样享受金融机构的无息、低息、贴息贷款,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教师一样可以获得由国家提供的相同标准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性补贴,教师的工资要按公办高校类似的标准定期晋升;民办高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高校教职工同等的权利;加强对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的监督。高校内部,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贯彻使用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视工作绩效,更要注重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2)积极推动公办高校改革。在外部,公办高校和政府签订有关教学质量标准的合同,以教学质量争取政府的投入;取消“就近入学”的限制,允许学生在公办高校系统内自由选择高校入学,按照学生数量拨款,促进公立高校之间的竞争。内部改革要借鉴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①设立由政府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校长组成的董事会。董事会享有聘任和解聘校长,修改高校章程和制定高校的规章制度,制定发展规划,批准年度工作计划,拓宽经费来源,审核预算、决算,决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等权力。②设立校务委员会以行使监督权。校务委员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推荐,校董事会任命,甚至是高校董事会直接任命,党委书记为当然委员,校长根据需要列席校务委员会会议。校长提交董事会的报告,如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预算决算报告,须经校务会审查通过,方可上报。校务委员会还主持对高校管理人员的考评。③使高校的运行机制真正发挥作用。推进后勤和附属部门的社会化,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下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实行真正的全员聘任制,建立岗位责任制,逐步推行淘汰制。注释[14]国家教育委员会.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N].中国教育报,1993-08-17.[15]顾美玲.中国民办教育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17-18.[16]公办高校1980—2004年数据来源对应各年的《中国教育年鉴》。民办高校2001—2004年数据来源对应各年的《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公办、民办高校统计数据来源: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1/info1261474347781791.htm,2010-07-06.[17]公办高校1980—2004年数据来源对应各年的《中国教育年鉴》。民办高校2001—2004年数据来源对应各年的《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公办、民办高校统计数据来源: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1/info1261474347781791.htm,2010-07-06.[18]公办高校1980—2004年数据来源对应各年的《中国教育年鉴》,民办高校2001—2004年数据来源对应各年的《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公办、民办高校统计数据来源: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91/info1261474347781791.htm,2010-07-06.[19]饶爱京.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20]美国法院认定:微软一再滥用其对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力量来阻碍竞争和创新,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遂主张将微软一分为二,一家经营“视窗”操作系统,另一家经营“办公室”等应用软件和网络业务。判决书还规定,微软要向其他软件开发商公布技术资料,不得与其他公司签订阻碍竞争对手开发产品的排他性协议。事实上,恢复和促进软件业的竞争和创新是美国政府和地方法院分割微软的首要目的。美国司法部长说,对微软采取反垄断行动是为了创造竞争环境,使消费者还有别的选择。对消费者选择权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的是竞争,而不是公司规模。这位部长强调:“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巨人,靠的不是那些强盗王,而是竞争,是鼓励新的开发,鼓励年轻的企业们打入市场。”参见薛福康.美国法官判决微软一分为二[N].光明日报,2000-06-09(4).[21]矢野真和.高等教育的经济分析与政策[M].张晓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9.

1.4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1.4.1 民办高校身份与角色的转换

从个性发展来看,贯穿民办高校组织发展的是以身份与角色为表现的文化冲突。前者针对个体而言,寻求行为、心理的社会文化认同和肯定;后者针对组织而言,寻求社会的价值认可和系统的位置授权。社会学认为,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形式规则,还包括该权利、责任和忠诚存在的合法化理由。因此,如果这些理由发生变化,社会成员的忠诚感和归属感就会发生变化,一些权利、责任就会被排除在[22]行为效法之外,人们就会开始尝试新的行动规则。社会学中身份对应的英文是status,认同对应的是identity,后者在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中用来指主我、客我的一致性,被译为“自我同一性”。在组织学研究中,则多延用米德的主我、客我的心理学分析概念,前者指作为行为主体的组织自身,后者则代表对行为主体进行规范性判断的组织外部势力。这些都集中表现在组织认同研究中,这类研究更强调外[23]部对组织的期待和判断对组织认同产生的影响。本书用这个概念来表示民办高校组织成员自我认同的变化,即外部期待和自我认知之间的冲突。对于主体而言,这种冲突反映着自我行为、心理认知和自我概念的不断调整。

角色在社会学中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来源。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就表现出了深刻的影响力。在他看来,角色在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其角色领会能力不断提高。而角色领会能力则是人类天然的一种内生特征,即“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的能力,个体借此进行意义、态度的表达和传递,实现社会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被看成一种社会组织原则。米德对角色的理解是社会哲学层面的。在当今的组织学研究中,角色研究是社会网络分析中一个主要流派。他们认为,角色可以用来指代个体、团队、组织甚至概念,角色是整[24]个社会网络中一个基本的行为单元。与从个体出发的传统网络分析路线不同,角色研究首先对个体进行功能性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明了的社会网络分析。人类学家林顿认为角色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认为角色与地位不同,地位是权利与责任的集合,属客观描述;角色则体现了地位的动态方面,是个体在实现其权利、责任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建构。

本书将角色界定为组织寻求社会的价值认同和系统的位置授权过程,主要研究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与系统、社会期待产生的错位、冲突及其处理。身份认同和角色意识相互交织,通过民办高校组织内外部新利益同盟的形成,实现文化冲突的转换。

1.4.2 民办高校的角色意识

1.4.2.1 “公”与“私”的角色意识

潘懋元先生指出,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时期。早前,主要是解决姓“资”姓“社”的问题,潘先生认为这个问题在[25]20世纪90年代初已基本解决。从现实情况看,至少这些词语已经逐渐在民办高等教育讨论中淡出。就是在民办高校内部,这些语言也很少提及。本书则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很快就转化为了民办高校中“公”与“私”的问题。姓“资”姓“社”政治色彩浓厚,而“公”与“私”则彻底进入社会和个体生活领域。这个语言转换表达的是内在的文化冲突。“私”的概念在西方语境中是一个中性词甚至褒义词,但是在中国语言中,则具有更多负面含义。“私”与“公”构成对立,而且“私”常和“私心”“自私自利”“私通”等构成联想关系,因而和耻辱相互联系。尤其在教育这个中国人一向认为绝对的“公”领地,更是为人不能接受。其实,这个时候,“公”被下意识的[26]作为一种道德理想,而不是一种制度安排。中国民办高校一开始就遇到这个问题,这意味着被抛在全社会的价值审判面前,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游戏。社会还没有提供一套新的语言体系来解释新的现象。人们在使用旧语言的过程中,自然把语言附着的思想观念带进对新事物的评判中。这个角色冲突背后的文化冲突决不会凭借学者的讨论、政府的政策话语、传媒的消息就可以瞬间完成。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心理在找不到公开、有效的解决时机和解决方式时,它会隐藏起来,逐渐成为这些组织成员心理中的无意识部分。它们会以更“公”的姿态出现,也可能以更“私”的方式隐蔽。但是,目前看来,它们都采取前者,以更积极的姿态寻求社会的支持和理解。组织及其成员不仅无法左右这个现象的产生,而且这种心理对组织行为的潜在影响也依然持续不断。1.4.2.2 “辅助部分”与“重要组成部分”的角色意识

这个问题的解决无需面对全社会,主要是系统内部的位置、地位问题,显然要轻松得多。从一开始,民办高校就和众多“落榜生”,这个被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筛选体制排除在外的社会阶层联系起来,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新底座。它们对于系统本身的冲击力非常有限。根据组织认同研究中的相关分析,处于不利位置或者底层的组织,[27]会更加倾向于采纳和接受组织外部的规范期待,获得外界认可。民办高校的演变历程不仅印证了这一点,而且,它们的经验迅速成为公立高校系统的模仿对象。独立学院,这种体制内的新部落很快膨胀,如今在普通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两个方面已经远远超过民办普通高校。遍地开花的培训机构也正在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民办高校面临着体制内外的双重夹击,究竟是“辅助部分”还是“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取决于它们自身的实力,核心是树立市场品牌。这个问题的解决靠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老老实实做事,二是认认真真宣传。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言在这个时候似乎更管用些。不过,与那些组织领导者相比依然逊色得多。他们作为组织的形象代言人,凭借个人的远见卓识,在中国高等教育空虚的制度地带穿梭,这种空间运作能力通过语言集中、生动地表现出来。稍事关注即不难发现,民办高校的领导者大多能言善辩,且文采飞扬。在转型社会中,这绝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内在的历史逻辑。加之,中国文化的实践倾向和中国文字超乎寻常的情境再现能力和想象空间都是可资利用的优秀市场资源,在这个方面,他们表现优异,回报丰厚。

1.4.3 民办高校的身份认同

1.4.3.1 民办高校要认清谁是自己的榜样

按照传统的社会标准,组织领导者们并不是声名显赫的群体,自[28]然没有很高的社会身份。但是,个体强烈的兴趣在遇到合适的社会时机后就会奋力而出。他们代表着这个组织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品质,也是和旧体制发生冲突的群体代言人。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冲突上升到组织、系统层面,发出对传统体系的冲击和挑战。他们要表达自我,于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公立高校的校长相互比较。虽然,他们曾经失去过很多,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得到了。至少从社会身份上,他们得到了,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名誉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杰出建设者”等称号,他们从政府、社会及民间组织不断获得的认可证明了他们的身份。对于组织一般成员来说,则包含了更多的实用价值和区域文化的特征。组织中的很多人来自附近或周边甚至更远地方的乡村、小城镇,这些组织的行政人员很大部分也由这些群体构成。他们身上体现的内在文化冲突,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贾平凹先生对这种心理矛盾和文化冲突有极强的敏感为例,他对自己的分析就是基于这[29]种矛盾的:我究竟是个农民还是城里人?读来发人深省。其实,这正是中国人现代化过程中最激烈的、普遍的文化心理矛盾。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民办高校组织成员大多不仅处在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的边缘,也处在地理上的边缘位置。这个时空状态,他们根本无法选择。这种激烈的文化冲突是我们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特征,投射到民办高校组织中,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文化性格。这样就不难理解,他们要和公立高校的同类、同龄人相比,和组织领导相比。这些危机、冲突在不断的相互比较中,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冲突。1.4.3.2 民办高校要把握行事的逻辑认同

与公立高校根深蒂固的事业单位制度不同,这里运行的是一种混合型的现代社会组织制度。个体通过制度契约与心理契约形式与组织建立劳动关系,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组织承担法律规定的相应用工职责。除此之外,组织和个体之间不存在其他的义务和责任。作为教育机构应该承担的师资培养、培训等职责都转嫁给了个人。传统的上司与下属之间的“托管—庇护”关系,对一般组织成员而言,几乎消失殆尽。一位在民办高校担任多年校级领导的老教授,说起他的经历:“我觉着对不起那个同志。他在那里比我来得还要早,工作也很认真,人也不错。那几年,在几个校区来回奔波,我们相处得很好。我给领导说了好几次,希望能给他解决待遇问题,但是,提了好几次都没结果。领导不满意的,一句话就走人啦。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用解释。这个,我实在不怎么赞同。但是,他们应该是有他们自己的理由。这么大个摊子,不容易。对于很多人来说,来这里工作,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这个组织需要我干什么?我能为它做什么?’”一位公立高校的退休老教授被聘请到当地一所民办高校工作,他说:“在这里的工作心态和原来在公立高校完全不同。这里是老板的事,老板整天要算账,亏本的事情绝对不干。虽然,嘴巴里说得很好,但是,如果你干不出什么成绩,自己也觉着不好混。这里不养闲人,不像公立高校。大家都知道,哪个公立高校不养几个闲人呢。所以,在这里,反倒觉着更自由些。因为,只要你喜欢干事,事情总是有的干。如果干得好,也会得到回报。在那些年轻人眼里,这样的老教授虽然可亲可敬,但是,他们做起事情来那种游刃有余却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更多人选择的是更稳妥的行事逻辑:了解‘老板’。员工们这样称呼自己的校长,虽然学生们不这样叫,在他们眼里校长依然是校长,而且都非常可爱可敬。但是,员工一致认为:这里是老板的天下,是老板的事业。需要了解老板的喜好,从而可以很快理解这个组织的个性。对于组织中重要成员的选拔,一般都是校长亲自谈话、面试。所以,大家都会熟悉校长其人其事。了解你的‘头’。工作是不是愉快,决定于你的顶头上司是不是喜欢你,当然最起码要不讨厌你。很多人干了没几天就走人了,发现原来大家不对路,工作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当然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上下友好相处。学校里现在都在开展竞聘上岗。校领导的想法是为了选贤任能,但是实际效果如何,下属的反应则截然不同。一个说:‘虽然领导们有各自的缺点,但是还是优点突出。学校内部一般也不可能出现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结果和竞聘前基本雷同。’另一个说:‘这完全是形式主义,哪个下属吃饱了撑的,去和自己的上级顶撞呢。’反正,结果还是朝天吐唾沫,最后都报应在自己身上。”1.4.3.3 民办高校要认清“创办者所有”与“领导者经营”的关系

本书中的民办普通高校大多是从极少量投入或无投入的情况下,依靠滚动发展逐渐壮大的。而且,政府制度供给一直处于滞后或缺位状态。于是,按照民间习俗,创办者就是学校的所有者。他们发起,他们经营,他们所有,他们就是这个组织的“老板”。所以,组织内部对创办者领导地位的确认也自然而然。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学校的所有权被清晰界定。创办人在获得所谓的合理回报的情况下,只享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学校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这种变化在组织内部反应强烈。从组织内部群体的利益诉求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文化诉求是个体自我实现与生活方式的主动选择。文化诉求本质上是一种意义求索的过程,通过个体主动的符号建构传达,通过行为来实现。个体的文化诉求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源泉。相对于个体而言,组织是人与人构成的一种关系存在,是独立于个体的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发展因此具有了自身的逻辑。在民办高校中,领导者就是组织的人格化身。

总之,一路艰难地成长起来的民办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转变角色,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改革现有的民办高等教育方式、建立合理管理体制、探索高效运行模式是民办高校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而当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民办高校中许多人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还停留于原来的小范围层面,民办高校面临着诸如学科点、学位点、质量保障、校园管理、学科融合、利益协调、师资结构等问题,虽然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能否稳定而快速地推进,关系到民办高等学校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标能否实现。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注重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民办高等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只有当达到规定指标量的要求的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和谐发展,产生“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应,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办高等教育。注释[22]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 态度 理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Greta Hsu and Micheal T.Hannan.Identities,Genres,and Organizational Forms.Frontiers of Organization Science,Laguna Beach,2003,November 7-9.[24]Stephen P.Borgatti and Pacey C.Foster.The Network Paradigm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A Review and Typology.Journal of Management.Pergamon,2003(6):991-1013.[25]金忠明,李若驰,王冠.中国民办教育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序.[26]“私”在当下的生活中已经表现出了更多中性乃至褒义的倾向,“私家车”“私宅”“私密”等等,现在已经是财富、地位、独立的象征。特别是《物权法》的颁布,更激发了对“私”的文化重构。[27]Greta Hsu and Micheal T.Hannan.Identities,Genres,and Organizational Forms.Frontiers of Organization Science,Laguna Beach,2003,November 7-9.[28]研究发现:陕西民办高校几位校长都是平民出身,从社会底层开始奋斗,曾经饱受生活的磨砺。见郝瑜,王冠.论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缘起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109-116.[29]贾平凹.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2 以人为本: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全国有相当一批民办高校无论是在身份定位、角色认同、功能定位、学科门类、培养结构、校园系统等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在校学生规模、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已呈现出现代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但是如何对现代民办高等教育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摆在各个民办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使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创新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2.1.1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与目的

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属于教育管理的重要范畴。教育管理是指国家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而对教育系统所进行的计划、组织、[1]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持续性活动。传统观点认为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又可以划分为广义的教育管理与狭义的教育管理。广义的教育管理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狭义的教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关于教育管理的本质,学界已多有论述。有人认为教育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而“作为哲学范畴的教育管理,是泛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培养人、教育人和改造人的教育目标,所从事的对教[2]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一种协调活动。”进而认为“教育管理活动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它的二重性,即教育管理活动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3]性”。也有人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管理的两重性的论断进行分析与理解,指出教育管理的两个属性是指共性与个性。并指出:“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教育管理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管理自身发展的规律,为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一种[4]活动。”

尽管教育管理活动纷繁复杂,教育管理现象千差万别,但教育管理活动仍然要遵守某些基本的准则和规律。要探讨教育管理的本质还需从一般的规律着手。如果把教育管理活动作为一个由相应要素构成的系统,那么它们都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管理主体(教育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管理客体、管理结果。这五大要素始终贯串于教育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教育管理系统的行为是有目标性的行为。任何教育管理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如果缺乏目标指向性,教育管理活动就会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而教育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特殊活动,它仍具有管理的一般特性。其管理的内容仍然是人、才、物、信息、时空等资源。因此,任何教育管理都要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利用,使这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力求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当前,就教育管理内部而言,代表社会要求的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目标与认识水平尚未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的被管理者和有限的管理资源之间的矛盾是起决定作[5]用的矛盾。教育管理过程具有一般管理过程的特点,即它是一个由计划、实施、检评、总结四个环节所组成的过程。可以说,任何教育管理都是依靠这些管理环节,使整个管理过程得以完成。当然,教育管理除了一般的管理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外,它还有其特殊的一面,也就是说作为在教育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不同于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它的直接任务是为教育服务,从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管理的目标必须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教育管理目标的确定,一方面要体现其自身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体现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的发展规律的要求。所以教育管理服务于教育即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最终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教育管理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诸如教育对象活动的规律、教育管理客体活动所具有的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授业传道的规律等。并且这些规律都不因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社会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

可见,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属于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指民办高等教育管理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达到为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从而使民办高等教育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一种实践活动。

2.1.2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的特点

2.1.2.1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发展的现状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发展现状呈阶段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是指民办高等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管理。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应该呈现出阶段性。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将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即五至十年的起步阶段,再进入之后的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与其相对应的民办高等学校管理也应分为相对宽松的规范管理前期、日趋成熟的规范管理中期、高度成熟的规范管理后期。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放宽而不放任的管理可视为一种低水平的规范管理,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某种程度的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各阶段典型的管理特点依各民办高校的不同情况而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可以共同借鉴。如就管理体制而言,各民办高校可以采取公办高等教育行政代管制度向公办、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双重体制过渡,直到最终建立复合式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等。2.1.2.2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的一般特征

民办高校管理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活动。民办高校是整个社会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执行社会教育指令的绝大部分任务,在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办高校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的有效性,民办高校面临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如何在变动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民办高校管理是抓好学校发展的关键。而要使民办高校管理的有效性获得最大的提高,我们首先要对民办高校管理的有关特点予以研究。

民办高校管理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中介性。民办高校管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之间是一个转换器。一方面它要严格执行国家所规定的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确保社会要求得以落实,并使民办高校工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它又需要掌握民办高校内部各基层部门以及教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严格管理,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掌握好这两个方面,民办高校管理才有主动权,才能将国家的要求转换成学校的目标和教师及学生的具体任务。(2)对人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实现民办高校管理的中介作用,并不是简单的教育任务。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了管理者的有效性五元素,它包括:认识自己的时间、重视自己的贡献、注意发挥人的长处、考虑有[6]效的工作次序、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些元素的中心是围绕对人的管理开展的,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必须围绕人的管理为中心开展民办高校管理工作。2.1.2.3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

民办高校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教学管理。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效能,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因为:首先,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的素质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教育活动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人产生直接影响的层面是微观层面即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学生接受教育、发展能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民办高校教学工作就是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教学质量的检查与反馈等都是教学管理工作。通过教学管理的指挥、组织、协调作用,教学活动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教学管理在民办高校各项工作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工作组织管理得好,不仅有助于稳定正常的教学次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带动其他工作的开展。再次,教学及管理是民办高校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离开学校实践活动,学生素质的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社会化和学生发展的个性[7]化,都将起着重要作用。2.1.2.4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人本管理

民办高校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说,有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它们是:制订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总结提高。这几个基本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民办高校管理的全过程。管理过程的几个基本环节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互相交叉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计划统帅着整个管理过程,执行是为了实现计划,检查是对计划的检查与对执行的监督,总结是对计划、执行、检查的总评价。但这几个基本环节不是简单重复的,而是阶梯式螺旋上升的,不断前进,不断提高。这是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民办高校管理方法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开展管理活动而采用的手段与措施。方法使用得当,管理就会获得成功,反之则失败。

民办高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般方法有:①行政方法。它一是强调垂直指挥,二是强调纪律和服从。②法规方法。强调树立法制意识观念,懂法、用法、依法治校。运用这种方法管理民办高校时要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提高师生员工执法、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以法治校的要求。③经济方法。强调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其根本目的在于克服公办高校那种平均主义倾向,打破“大锅饭”现象,从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种工作责任制,按照教职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制定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④思想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思想教育来进行管理,强调以理服人。⑤目标管理方法。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强调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管理成果的实现。⑥激励方法。强调光荣感、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培养。

2.1.3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的人本理念

2.1.3.1 以人为本的目标管理走向(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人,教育发展的方向是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民办学校都在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直接追求人的发展本身并通过人的发展推进社会发展的教育,是一种追求所有人的潜能、个性全面而充分地发展,提高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的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唯发展教育”。[8]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它作为唯人的发展教育,直接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教育宗旨,极为关注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及其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要,因而素质教育模式能够保证、促进我国教育很快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②它作为唯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必须适应所有人的充分发展。为此,它面向全体学生、所有班级、一切学校,真正起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作用。③它作为唯人的发展教育,必须趋于“人的发展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人们需要怎么学,就怎么教”。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在教育管理方法、学校课程、考试方法等方面多样化、弹性化,从而能够同时满足广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持久发展的需要。④它作为唯人的发展教育,必须在充分重视人的共性发展的同时,充分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即基于个性差异的教育,使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上四个方面的优越性清楚地揭示,素质教育必然促进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促成千面的格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根据各地区情况实施特色教育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促发展是民办高校的关键。民办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决不能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要广采博纳中外成功的教育经验,借鉴公立高校已取得成效的素质教育的实验模式,从学制、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实验和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自身特色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路子。(2)目标管理。民办高校特色教育管理在于目标管理。各校因不同的管理目标而形成各自的特色。目标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和科学的管理活动体系,它不同于传统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这一科学名词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他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一个领域如果没有特定目标,则这个领[9]域必然会被忽视”。目标管理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①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目标具有未来指向性,目标管理是领导者引导被领导者共同努力追求未来新成果的组织行为。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十分注意对目标的决策,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可行性与先进性。②目标管理是系统的和整体的管理。这一管理方式把目标放在全部组织活动的中心环节,以目标指导和安排工作,并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确定组织管理的绩效和衡量组织功能的优劣,这就使整个组织活动保持了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目标管理动员全体组织成员参加管理,把目标制定与实施的每一分目标都落实到每个成员身上,从而使全体成员明确了共同目标,增强了整体观念,保证了整体目标的实现。③目标管理是重视成果的管理。所谓成果,是指一个组织设定目标水平的高低及这些目标实现的程度。目标水平高,实现程度大,管理活动的成果也就越大,从而可以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④目标管理是重视人的管理。它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强调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目标管理使参与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在制定目标、执行目标和检查目标实施情况的各步骤和各环节中,都规定了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具体办法,从而有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目标管理的过程包含计划、实施和检查三个阶段,民办高校管理也必须遵循这一程序。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体系结构大致如图2-1所示:图2-1 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体系结构2.1.3.2 民办高校人本管理理念的多维构成

在高校工作中,“教育”应是个广义的概念,传统的“三育人”思想就是从教学、德育、管理三个方面来阐释教育含义的。因此,笔者认为,一般性的教育理念作为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活动中都应坚持的思想和信念,其外延上可以理解为:在民办高校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中所一致坚持的思想和信念。所以,以人为本民办高等教育理念的逻辑构成应包括教学、德育、管理三个维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德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三位一体,构成该理念的逻辑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个维度的理念之间无论在内容还是实践方面都是相互关联、有所交叉的,但同时更是各有特质、不能等同的,因此,理清以人为本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的多维要求是十分必要的。(1)教学维度上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心,它在主要完成智育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德育任务和管理职能,因此,人本教育理念必然在此有着多方面的要求。从其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构建民办高校教学工作中人本理念的应有之义。人本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全部活动及过程的中心,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教学环境要以情感为主来营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下原则:一要坚信学生需要学习并能够发展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从而努力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二要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等及其在课堂之中的外化形式,从而在教学中尽量给予学生亲身感受、观察、分析和思考的空间,对其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训练其创新思维能力,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设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和独立性等;四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对话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服务;五要改革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把以知识传授为主转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上来,促进学生发扬优良品质,形成优良个性;六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2)德育维度上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德育工作是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肩负着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格养成的重任,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人本教育理念认为,个体可以是积极的德行创造者,有能力根据自身的阶段发展及时发展相应的道德能力;德育应该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的自由发展;德育应该使道德与生活相结合,是对生命中善与幸福的追求等。

学生工作者和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树立以下原则:①德育要为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学生;根据时代要求更新德育内容,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不同道德层次加强德育的针对性。②德育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对话、关切等人性化方式;培养学生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使其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选择。③要发挥德育的可享用性。使学生在德育中实现其特定需要和愿望、获得精神享受: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进行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在熏陶与共鸣中实现道德要求的内化。④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重视社会实践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交往环境;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其内容注重传统文化熏陶和个性培养,使大学生从中获得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实行参与式教育、渗透式教育、咨询式教育等。⑤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业化心理咨询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虽然同属于德育对象,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毕竟存在着一定差异,民办高校管理者在对教师进行德育工作时,还要树立以下原则:①坚持个人和集体相统一。要尊重教师的权利和尊严,关心教师的利益;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使教师都来关心学校的办学。②坚持科学与民主相结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规范,形成赏罚分明的师德评价体系,让教师有章可循,自觉遵守,同时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将民办高校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③坚持系统的观点。科学处理民办高校中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物之间体现“人”优先的原则;在人与人之间体现平等、竞争与合作原则。(3)管理维度上的人本教育理念。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维持常规教学和科研工作秩序、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方面,在实现民办高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推动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人本管理理念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管理要肯定人性的优点,重视个人的尊严;管理应该顺应人性,因势利导、促其发挥;管理应注重管理对象的个性需求和现实需要,努力推进人性需要的满足等。在民办高校坚持人本管理理念要以两个“人”为本,即以全体教师为本和以全体学生为本。

第一,民办高校管理工作要坚持以教师为本。这就要求管理者坚持以下原则:①教师全员参与。教师既是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更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服务对象:民办高校管理应该全员参与,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要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程序;要倡导柔性管理方式,将有形的管理融入到无形的意识中去。②充分开发教师的人力资源。民办高校的用人机制要由单位人走向社会人,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制度;要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设计,注重教师个人发展和多样化能力培养。③合理解决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管理者要尊重、理解和关心教师,正视并弄清其需要的特点及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合理解决问题;尤其要重视教师精神需要的满足,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建立民办高校管理制度体系、文化理念体系等方面的激励基础,以多种形式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第二,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这要求学生工作者还要坚持以下原则:①管理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为出发点。管什么和怎样管都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相反。②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决策过程中尊重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需要、保护他们的利益,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管理的各环节和方式、方法中来。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及现实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其个体化需要。要努力使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达成一致。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管理中鼓励学生多出头,敢出头,充分发挥其特长;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全面、整体、积极、有特点地评价学生等。注释[1]李冀.教育管理辞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16.[2]黄兆龙.现代教育管理哲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21-23.[3]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0.[4]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3):65.[5]康翠萍.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再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29.[6][美]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M].吴军,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5.[7]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72.[8]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84.[9][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实践[M].帅鹏,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2.2 明确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内容

构建以人为本的民办高校管理模式要做好三个创新:创新民办高校管理观念,超越民办高校当前工作已经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式和一些陈旧观念,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创新民办高校管理制度,在当今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勇于打破现行束缚改革深入发展的刚性的管理制度,按人本管理思想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管理人员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同时还是管理创新的主体,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对管理创新尤其重要。

构建以人为本的民办高校管理模式要做好四个坚持: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教师评价是教师聘用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坚持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坚持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呈现着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倾向和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整合趋势。

2.2.1 理念创新: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先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要求民办高校加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作为服务于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民办高校管理也就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民办高校管理创新首先应从管理思想和观念创新着手,在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制度和方法创新,营造有利于师资结构优化,教职工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发挥,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民办高校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主体,但是民办高校管理者学历相对教学部门低,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很少,难以肩负管理创新的重要使命,提高管理者的学历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业务水平也应成为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2.2.1.1 创新民办高校教师管理观念

这里的管理思想和观念创新是指超越民办高校当前教师工作已经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式和一些陈旧观念,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的人事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当今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人既是理性人,又是文化人、创新人,既有较高的物质文明需求,又有较高的精神文明需求以及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求,尤其高校教职工作为知识工作者,高层次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最大的追求往往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见事不见人”“将人当做一种成本和工具”“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力求通过严密监督和控制来达到管理目的”的传统教师管理思想已经不具适应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呈现对抗性情绪甚至离职走人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但传统思想指导下的教师管理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以尊重教职工的行为主体性,推进教职工人性需要的满足,促进教职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人本管理思想已经成为民办高校现代教师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民办高校现代教师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人力资源是民办高校中最重要的资源。它区别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再生性和增值性的特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应是民办高校的重要职责,人力资源增值应是管理的工作目标。(2)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是多重的。具体来讲,它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含学校总目标、各部门目标、教职工个人发展目标在内的多目标系统,前两个目标最终要靠教职工个人目标的实现来落实。因此在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学科建设、吸引人才等学校发展目标,也要关注教职工个人发展目标,将个人目标同学校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是保证教师管理绩效的关键。(3)确立民主管理思想和“大教师”观。教师管理不只是人事部门的事,要积极支持基层部门以及教职工参与教师管理的行为,打破教师管理工作中的神秘化与封闭状态,增加民办高校教师管理活动的透明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在思想意识上实现由“为教师做主”到“以教师为主”的转变。(4)营造和谐环境。在教师制度改革过程中,要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台支持性的教师管理政策,而不是限制性政策,营造支持教职工个性发展、勇于创新的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5)正确认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树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观念。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精神最基本的就是确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由学者来进行学术管理和学术评价的制度。因此,在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师岗位聘任等事务上,要树立坚持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观念,不要以行政权力弱化甚至取代学术权力。2.2.1.2 创新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制度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长期运行在一种以强调政府作用为基础的行政约束的制度环境中,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也不例外,教师调配、工资、福利等基本上是严格模仿公办高校制度办事。在当今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民办高校勇于打破现行束缚改革深入发展的刚性的管理制度,按人本管理思想进行教师管理制度创新。(1)创新人才引进制度。民办高校现行引进人才制度大多是刚性的,强调“人才单位所有”的意识,但往往受岗位需要和人才的暂时性短缺等因素的限制,刚性的制度往往不能发挥作用,这就必须突破“人才单位所有”的意识,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意识,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相结合的柔性引进人才制度。例如建立教师代理制度,从其他公立高校、政府机关、企业以及从在职研究生中聘任兼职教学、科研人员的“双聘”制度。(2)创新用人制度。创新用人制度首先要建立聘用合同制,教职工同民办高校通过签订合同,在保证了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情况下,教职工在学校不再处于被动地受控制和服从的地位,而是主动地合作,共同发展。聘用合同制同时也为人才有序流动、优化配置提供了宽松的制度环境;在建立合同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岗位聘任制度,根据学校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彻底改变民办高校教师岗位模糊、岗位职责不清状况。通过公开竞聘,将适合的人聘任到合适的岗位,既保证岗位绩效的提高,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又保证了教职工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到人与学校、人与岗位、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3)创新教职工考核制度。目前民办高校教职工考核内容单调,对大多数教职工来说,年度考核是唯一内容,而且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结果等级过粗,对结果的使用也只是简单的奖惩等。考核制度创新非常必要,只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才能正确反映民办高校整体人力资源效率状况,才能正确评价人才引进、岗位聘任等制度的优劣,才能为分配制度、培训与开发制度等提供合理的依据。考核制度创新在内容上要进行丰富,要形成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专项考核等并行的局面。在方法上应该多样化,针对人员类别及岗位的不同,宜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在此可以借鉴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新成果,例如360度评价法、等级评估法、目标考评法、重要事件法等。(4)建立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制度。教师管理部门是效率部门,人力资源增值是其重要目标,建立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制度是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不是搞几次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那样简单,而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适合自己的培训与开发管理体系,它在程序上应包括可行性分析、培训与开发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绩效的评价等;它在时间上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过程;它在实施主体上包括教师部门、院系基层部门、各教学、科研团队等在内的各层次组织;它在实施对象上应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在内的所有教职工;它在内容上不仅包括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还要把学校的理念、文化价值观以及管理制度介绍给教职工,让教职工知道民办高校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促进个人价值观与学校价值观的良好统一,帮助教职工树立集体意识,建立能与他人和谐共事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的良好文化环境,帮助教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职工与学校共同发展、进步的良好局面。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制度是将“以人为本”“人人成功”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也是人力资源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持续提高、潜力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民办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摆脱公办高校那种“伯乐相马”式的局限,能够依靠好的机制使“千里马”批量生产,“伯乐”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逐步变通为创新的制度。2.2.1.3 提高民办高校管理者自身素质

管理人员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同时还是管理创新的主体,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对管理创新而言尤其重要。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优秀的管理者都必须是本专业的内行,精通自己的业务,否则就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业务熟练只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民办高校管理人员中,一般维持性的管理人员多,满足于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缺乏现代管理思想与创新能力,缺乏对民办高校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的意识,不能适应当前民办高校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要求。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要注意引进具有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创新意识和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人才,将其充实到管理队伍,从而打破被动、维持性管理系统的平衡,优化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在工作安排上,将业务学习和培训作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进行,结合本校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和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案例讲座、管理经验交流讨论会、管理及信息管理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从而改变管理人员长期局限于例行工作的状况,将业务学习和培训落实到行动,真正提高管理者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要激励管理人员自觉从事管理专业知识及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支持管理创新方面的科研立项工作。

2.2.2 以教师为本: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关键

2.2.2.1 坚持以教师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遵循这一思想,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制度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聘任制是在定岗、定责的基础上,按照公开招聘、双向选择、平等竞争等程序,择优聘用,并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选人、用人制度。这一制度与过去的制度相比,它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人本思想体系的确立,以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民办高校管理模式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目前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至少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以经验为中心的管理;二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三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事实上,我们过去已经亲身经历过其中的某些管理模式和过程,并养成了一些习惯。在以经验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教师管理主要是凭经验办事。

改革开放以后,科学管理理论思潮开始传入我国,在这股巨浪的[10]推动下,我国高校开始步入“以物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时代。大学在科学管理理念的感召之下,唯“科学”是举,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尝试。其中,对大学教师的晋升和评价工作,也有了硬性指标,这些指标,有数量要求,也有质量要求。这意味着大学对教师的管理,开始走向量化管理的新阶段:考核内容,基本量化;考核结果,对事不对人。实践表明,这种管理模式与经验管理相比,的确是前进了一大步。它使大学管理的科学性有所提高,管理的效益明显增强。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固有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因为它在本质上,是针对体力劳动而发明的一种管理模式,对于复杂的脑力劳动来说,是否完全适用,尚存在不小的分歧。这种管理毕竟是一种由外部施加的管理,是只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对高智商的大学教师来说,显然是缺少了什么。

自从20世纪的后半期以来,注重“人际关系式”的管理,尤其[11]是“基于价值观式”的文化管理模式,首先在我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受到推崇。由于它们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当成管理的首要因素,因而使管理的意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被管理者的地位明显地被提高了,管理过程中主客体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其管理过程被解读为人际关系的互动过程,因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被看成是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管理的工作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被看成是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的协调和统一。这就不得不强调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的重要性。很明显,这种管理是通过对人心理层面的调适,来实现对物的管理,并通过组织成员的自我约束,来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这是一种由内部施加的管理,又称软管理。由于它是针对人的价值观、心理平衡和人性关怀层面上的动机和行为所进行的管理,因而,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效能。相比较而言,这种管理模式更适合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所以,应该是当前民办高校以教师为本管理所追求的理想模式。2.2.2.2 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高校的优秀取决于教师的优秀,依赖于有水平、懂教育的教育者。教师体现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教师的评价将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对保证大学教师具有职业道德、真才实学、能承担言传身教之责任,对于研究民办高校教学规律、改进改革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公办高校以研究型、教学型教育为主;而民办高校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培养的学生为应用型人才,突出的是职业性和技能性。高等教育也由以增加数量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对学校办学的挑战越来越高,对学校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积极探讨民办高等学校教师之评价将具有时代意义。民办高校的教师通常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在这里只对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的评价做分析。(1)评价的内容要使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教师的基本岗位职责是教学,对教师的评价包含教学工作量的多少、工作能力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教书育人工作如何等。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由于办学历史比较短,整体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加之生源不及公办高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欠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带有一些自卑感等因素,因此探讨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教师沿袭许多公办高校的模式,在科研与教学上,往往是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前者容易看到结果,后者不易看到效果;前者可以晋级、评聘,有很强的吸引力,后者不易得到认可,无任何成就感;前者容易考核,后者不易考评。这致使教师不能全面地、保质保量地履行教学的基本职责。由于民办高校以市场为导向,还未形成稳定的专业结构,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学风建设等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这需要调查研究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社会及未来对各专业人才的数量和业务要求,为这些专业设计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能与时俱进地确定人才培养标准,使培养目标既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又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同时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专业的发展,调整课程结构,发展课程内容,修订教学大纲,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这些工作是一项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果、效果、费时费力的工程,但是它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兴衰,关系到一个学校能否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关系到一个学校是否有竞争力,关系到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教师评价中,不能套用公办高校的尺度来评价民办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中绩效指标的各项权重或分值应有不同侧重,可增加教学指标方面、专业建设方面的权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按对专业的贡献、对学校的贡献参与分配,加大对教学质量检查和专业建设评估的力度,可以通过评岗位标兵、优秀课程、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专业组织奖等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从而提升教学声望,激励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以此使教师在个人发展的同时,促进、推动、实现学校发展,使对学校发展有贡献的教师、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与其他教师形成竞争,打破“专业建设不及一篇论文”的现实。(2)评价的方式要将量化考核与非量化考核相结合。量化是一种运用数字的管理手段。教师量化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标准、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劳动绩效,是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活力,具有标尺性、导向性、约束性、激励性和竞争性。教师的量化考核方案,一方面遵循了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考虑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考核项目涵盖了教师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它包括工作态度、论文论著、科研成果、出勤、遵守各项制度、教学工作量、社会工作量、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执行、组织课堂、考试、学生督导测评等德、能、勤、绩的各方面指标。数字是无情的,它精确、细致、严格,因此有利于规范教师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有利于克服和矫正主观偏见,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由于生源较公办高校差,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育人的工作很多,需要从心理上去造就学生完美的个性、塑造高尚的灵魂,需要以自己的学识、才能和思想道德水平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而这些不便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

另外,民办高校缺乏历史的积淀,从学校的定位、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专业的建设、课程的建设、学生的考核等方面而言,民办高校需要一个不断摸索、探讨、实践、总结、调整的过程。而教师的量化评价更多注重结果,很少考虑过程,或者说这些过程不易量化、规范。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希望得到上级主管、同事的评价,就如同学生在教师的日常言行中希望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望、激励和评价一样。因此在对教师量化评价的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非量化的评价。非量化评价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以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为根本目的,突出的是改进、发展和激励的功能。许多未被量化或者无法量化的内容,可采用非量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扬、公众鼓励、资源支持、物质奖励等,评价的主要特征在于评价的精神性和情感性。评价者的任务是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体现对每个教师的关心、关怀,激发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愿望和动力。通过积极评价体现对教师的尊重、认同、信任、赏识、理解和关心,评价者要利用评价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语气、意识、愿望、信心等精神因素,来促进教师潜能、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使教师能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到来自评价者的期待和评价。在非量化评价过程中,评价者要充分意识到非智力因素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评价者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情绪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信心和潜在动力。评价者一次积极肯定的评价则使被评价者精神振奋、备受鼓舞,使被评价者在上级赏识和期待中体验到支持的力量和进步的快乐,从而能够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工作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逐步转化为对工作的一种自觉追求。在对教师的评价中量化考核是硬指标,更多地注重物质方面;非量化考核是软指标,更多地注重精神方面。(3)评价的结果要将激励性、竞争性与发展性相结合。①评价的结果要具有激励性。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应有努力的目标和动力。一旦教师有了向上的空间和动力,整个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就可能发挥出来。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要设计合理、有效,要按照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和学科建设需要,要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要考虑评价项目的重要程度、工作责任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既不能让教师很容易达到这个标准,也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期望”值过低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激励效果。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标准和方法是评价制度发挥激励作用的基础。②评价的结果要具有竞争性。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中应有一部分人得到特殊的奖励,如物质奖励、休假、学习、培训、进修、深造、晋职、晋级、工作的资源支持等。教师若看到在为学校作出贡献的时候,学校也会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教师便会产生竞争的动力,并促使他们系统地考虑、设计自身的发展规划。有竞争才能有动力和活力,从而加快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③评价的结果要具有发展性。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中的“绩效考核”并不能完全成为激励教师的有效措施,有时会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采用特殊的思维、思路和方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有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由于“人”是不可物化的,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成果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成果一方面是可以及时看到结果的,而另一方面是需要通过学生的内心和灵魂的变化来体现的,这种变化是很难用一种标准在短时间中检测到的,最重要的是,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这进一步增加了对教师评价的难度。某杂志的一位作者说过:“有时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内心的共鸣,而有时候教师三天三夜的工作也无法化解学生内心的疑惑。”因此,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既要考虑评价的激励性和竞争性,也要顾及评价的发展性。作好宣传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实现教师评价的基础。要让教师事前知晓学校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征求意见的同时,获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教师意见上的统一,达成共识。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才干,提高教师的成就感、荣誉感、使命感,使之激励有效、竞争有序、发展有望,建设一支优秀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2.2.2.3 坚持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民办高校教师梯队的建设当前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聘任难度大。公办高校加速了从传统办学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特别是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连续扩招,一方面纷纷建立公有民办的二级学院。因此,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吸引高水平的教师,离退休的教师或被返聘任教,或“转移”到二级学院任教,致使民办高校再从公办高校聘请教师甚至离退休的教师难度增大。(2)民办高校的基础和财力都相对薄弱,其社会影响、学术氛围等比不上公办学校对高学历、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不完全具备以优惠条件“大批招聘”高水平中青年教师的能力。这个问题不解决,民办高校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就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有滑坡的危险。

民办高校要在21世纪初的几十年内真正融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主流行列,就必须一方面继续依靠公办高校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下大力气建设好自身的教师队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实行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目标管理的机制。(2)建立业绩考核评估与分配、福利待遇相结合,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创造条件,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3)把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和培养学科带头人结合起来。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望。

作为刚刚起步的民办高校,在学科建设、学术水平与氛围上还不可能与公办高校相比。要从民办高等学校社会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的需要出发,把学科建设和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列入议事日程和战略性规划,确立重点学科,以学科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学术氛围,把学科建设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梯队建设,努力形成以资深教授为核心,学科带头人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人才结构上看,我们还必须承认,一个学科组成人员的理想结构应该是阶梯式的。从资源上讲,这样做,有利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空间上讲,这样做,有利于人才链的茁壮成长;从时间上讲,这样做,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新老接替和传、帮、代。因为通过正常的新老交替和破格提拔制度的有机结合,可以保持教师队伍的旺盛活力和生机;从学科发展上讲,这样做,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尤其是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呈现出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功能的特点,单枪匹马,根本无法完成。越是领先技术,越是高、精、尖研究,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课题,就越要求有大规模的团队合作。所以,一方面是学科带头人比什么都重要;另一方面是学术梯队的组成结构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民办高校教师梯队建设应挑起的担子,忽略了哪一头,都会失去平衡。2.2.2.4 坚持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的用人机制往往实行全员聘任制,彻底打破了终身制,消除“大锅饭”现象;分配制度将体现多劳多得、优教多酬的原则。这对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质量无疑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聘任制容易使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逐渐淡漠并且产生工作临时性的观念。实际上,办好一所高校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教师,没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学科、学历、职称、年龄、性别结构搭配合理,勇于进取、富有主人翁意识的教师队伍,任何一所高校都将失去其活力和竞争力。教师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主体。信任、尊重和依靠教师并努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应是民办高校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用人机制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教师主体地位的改变,而是在新机制下的“主人”更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更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更有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不再是原先那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饱食终日的“主人”了。因此,注意教师培养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观点,提醒我们在社会发展中,应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那种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治理,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民办高校教师是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调整教师培养策略。

那么,民办高校的教师培育机制应该如何建立呢?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的组织”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民办高校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的教师培育机制表现在五个方面:自我超越,通过自我管理,不断学习,来超越自我;改善思维模式;[12]建立共同理想和目标;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由于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工作的绩效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不断突破教师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

具体地说,民办高校的学习型组织在培育教师方面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功能:(1)成为卓越的工作团队。在卓越的工作团队里,教师间相互学习和合作成为第一需要。(2)成为提高自我职业发展能力的团队。让每位教师都能抱有持续学习的观念,时刻准备着重塑自我,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3)成为提倡“差异学习”的团队。由于差异创造效益,所以[13]要鼓励教师向差异学习,从各自的差异中获取创造性思维的灵感。与学习型组织的要求相比,过去我们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的思想和模式都比较传统。现代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拓宽视野,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坚持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坚持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教师以人为本的管理,就应该站在这个基础上,调整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管理方式,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重视教师的自身发展,以更加有效的机制,努力挖掘教师队伍蕴藏的巨大潜力。

2.2.3 管理方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重点

民办高校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源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观念的残余影响和人事管理理念的保守和滞后,为此,民办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民办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倾向和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整合趋势。2.2.3.1 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在管理理念上,传统的管理实质上是对人、财、物的僵化管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这种管理理念造成的管理效果是缺乏激励作用,也缺乏引导作用的。传统的管理向现代管理发展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把传统的人与物的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管理,重在对现有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注重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重组与提升。2.2.3.2 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根据竞争发展理论,人才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因而民办高校应当引进竞争机制,岗位管理正是这一要求的产物。传统的身份管理注重人的身份,轻视现实才能,因人设岗,而且身份可上不可下,往往是终身不变,从而导致人管理的僵化,少有甚至没有竞争,不利于人才施展其才华。2.2.3.3 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人事管理实质上只是对人和事的静态与形式的管理,没有积极的管理与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家工资是静态的,与具体的工作成绩与成果没有直接的关系;职称是静态的,一旦评上某等级专业技术职务,就是终身享有其待遇;职务是静态的,在高校存在有一大批具有相应行政职务的官员,其待遇只能上不能下,呈现出终身制的特点。民办高校需要打破这一切。现代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提高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与工作效能,这就必须将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与绩效统一起来,绩效变化,待遇变化;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也与实际工作效果挂钩,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变化,职称也相应变化,不终身享有。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也是动态化管理,在位则享有相应待遇,不在位应取消其相应待遇。2.2.3.4 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的转变

目前,优秀教师多集中在公办大学,当一所民办高校欲从公立大学吸引优秀教师时,公立大学的教师首先会面临身份转变的挑战,从公有制大学转到民办体制大学,他将会丧失内涵丰富的事业编制身份及其从中享有的福利,这种顾虑无疑会限制教师的流动。除了身份上的区别,他还会因为转变工作单位造成对工作本身的影响,比如他原来在公立大学工作时,有机会申请政府科研课题,也有资格招收研究生,但是转变工作单位后,申请科研课题的机会和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并不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民办高校为他提供更好的待遇,他也不太可能会到民办高校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民办高校在收入分配上采用差异分配是民办高校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收入,岗位间的差距要拉大,而且要设置多种奖励,对有突出贡献者、做出重大成绩者给予重奖。当然,这种差异分配的形成必须与全员聘用制结合起来。2.2.3.5 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管理都只是按国家计划与政策进行简单的事务操作,其过程基本上没有创造性、自主性,不可能按学校实际、自主特色而形成有个性的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都必须依据科学的理论与模式进行新的师资与其他资源的配置,不能因人设事,而是要依事设岗、因岗择人,在人员比例、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分配比例、工作定量等方面都必须有一个系统而科学的制度。

以上所提到的民办高校资源管理、岗位管理、动态管理和收入差异分配、科学管理等方式的转变,都必须将其化为完善的、稳定的制度,实行制度管理,让教职工在制度框架下有序流动。只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并得到认真贯彻执行,民办高校内部就会涌现出大批人才,就能凝聚这些人才并能从外部世界吸纳人才。正如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制度的认识一样:“就海尔而言,成功的地方不是人们所看到的那些处于重要位置的年轻人,而在于我们有不断催生新人的一个[14]非常好的机制。”企业如此,民办高校也同样如此,好的制度能催生优秀人才,民办高校并不缺少人才,关键是能否将每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然而,制度解决不了一切问题,特别是当制度规定不周全时所出现的制度真空,需要用文化管理来弥补。所谓文化管理,就是用核心价值理念来教化每个教职工,使这种价值理念内化为教职工的基本素质,从而指导其行为的一种管理方式。当代世界蓬勃兴起的企业文化就是文化管理的一种。民办高校同样需要营造自身特殊的文化氛围,比如“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校”“唯才是举”“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等核心价值理念;又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这些价值理念一旦内化为教师的素质,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促进教师努力工作。民办高校将核心文化整合到制度管理中去,用核心文化引导制度,用制度管理实践文化,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凝聚人才和发展人才,就能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发展壮大。

2.2.4 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

2.2.4.1 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我国的民办高校属于最后批次录取院校,因此,较公办高校学生而言,分数线普遍较低,学生综合素质也低于公办高校,甚至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混张毕业文凭而选择上民办高校的。因此,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归纳起来,民办高校学生大致有以下特点:(1)懒惰,怕吃苦,厌学情绪较浓。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学生,在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对于学习,他们感到很辛苦,不愿意下工夫,没有刻苦钻研精神,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打瞌睡、说话,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逃课,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2)生活上攀比心理严重,花钱大手笔。有些学生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花钱大手大脚。学校周边的门店五花八门,商品琳琅满目,学生口袋中的钱成为最好赚的钱。吃饭天天下馆子,穿衣要穿名牌。同学之间相互攀比,钱花完了就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要。而作为家长,也经常是“有求必应”,怕自己的孩子吃苦,从而不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3)思想上要求独立,而行为上却不能独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比较强,总是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在家不希望父母管,在学校不希望老师管,自尊心特别强,家长或老师一说,就会感觉“没面子”,从而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但在行为上,毕竟他们还没有具有完全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打架、斗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违反校纪校规现象时有发生。(4)个性突出,各有所长。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于公办高校,但其张扬的个性和突出的专长却不亚于公办高校的学生。他们个性十足,思维活跃。有些同学是体育场上的健儿,有些同学天生有一副好嗓音,有些同学能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还有的同学爱好文笔字画。他们不爱学习,但热衷于文体活动,每到文艺汇演时,这些同学总能别出心裁,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2.2.4.2 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学生管理方法

教育要改革、要创新,作为学生工作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更要不断开拓、研究,总结出一套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1)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以顺利通过考试为目的,以考试成绩为判定优差的最终标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所谓素质教育,其内涵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关心学生冷暖,学会聆听学生心声。在生活中,教师要一改在课堂上的严师形象,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可以与学生一起游戏,如打球;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吃饭、谈心。这个时候,你不再是一位老师,而是作为学生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因为只有被视为好朋友的人,才能做到真诚交流,学生的想法才会与教师倾谈。总之,多点聆听,少些指责。(3)引导代替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这是一种积极的因素。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这种天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教育。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而并非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养成被动等待结果而不是主动寻找答案。而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也不要立即指责,而是多些鼓励,指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4)权限下放,让学生的事务学生自己参与管理。高等院校的学生,渴望得到尊重,热衷参与各项与他们有关的管理工作。所以,充分地将权限下放,不但有助于培训学生的管理才能,也能使教育工作者自身减轻很多工作上的负担。有些时候,教师管理所达到的效果不一定比学生自主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好。因为学生自己手中掌握了权力,他们会很认真地去行使他们为之骄傲的权力。当然,要挑选出有领导能力而又能认真负责的学生去行使权力要靠教师平时多观察和培养。同时,要注意的是,下放,不是放任。对学生行使的管理工作要进行跟踪、监督、执行,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5)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民办高校要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6)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的“塑造”,按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把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置于个人的需要之上。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15]展和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同时,要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并提供良好的平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培养,做到能自主地选择课程、上课时间、上课教师等。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当前民办高校的真正目的和追求意义所在。2.2.4.3 创新“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渠道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已由过去的“统包统配”演变为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因此,民办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时,应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引导学生做好择业心理教育,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应对社会的选择。(1)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民办高校要明确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没有学生的就业,就意味着学校没有“产品”的销售市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学校的生存和立足之地。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放在与招生和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强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服务的理念,同时明确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一位教职工的责任,要求他们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就业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周到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2)建立和完善系统而全面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组织领导工作,设立由校领导直接负责、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的工作机构再延伸到各学院的具体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同时鼓励广大教职工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在学校内部构建良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运行机制。此外,民办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与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密切关注社会各界的用人情况并及时做出反馈,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其次,要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日常教育、课外活动及学生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大学与成才的关系、当代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通过辅导,让大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制定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把知识、能力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基础,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

最后,构建功能强大的毕业生信息网。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化强大功能的优势日益显现。构建功能强大的毕业生信息网,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有机地连接起来,学生可以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了解就业市场情况,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当然,由于我国目前尚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不成熟阶段,毕业生就业还无法完全由市场调节来起作用,因此,政府要适度控制、干预和引导就业市场,以确保学生就业的良性发展。要把“以学生为本”理念从入学、培养、就业等全方位引入高等教育中。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如一位学者所说的:“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创造性,而且更加深思熟虑,富有爱国[16]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总之,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应为之付出毕生心血。注释[10]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11]吴剑平.试论文化管理的两个假说[J].中国软科学,2002(10):106.[1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4:82.[13]罗布·戈菲.人员管理[M].吴雯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31.[14]李涛.海尔的人才资源开发[J].中国人才,2002(1):45.[15]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16]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2).

2.3 创新以人为本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2.3.1 实现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有效管理

实现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有效管理即制定科学合理的民办高校发展引导政策,实现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有效管理。我国还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国家,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所制定的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区分布和教育质量方面同样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针对这种地区性差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民办高校区域发展规划来引导民办高校的发展。地方政府有责任在分析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区域内民办高校发展的学科结构、数量、规模等做出科学规划,引导民办高校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各级政府应立足于各地的实际状况,向民办高校参与、合作各方提供相关的政策信息,明确哪一学科领域、什么专业更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科、专业应该在民办高校办学中优先发展。对于学科和专业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只应适当发展或限制发展。对于民办高校规模已达到了相当水平的部分发达地区来讲,地方政府可以把对民办高校发展角色和治理的重心放到提高民办高校的保障教育质量、优化学科结构和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上来,增强其服务者和监管者角色,更好地保障教育产品消费者的权益,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的,特别是民办高校发展规模较小的欠发达地区,政府应该打破传统的由政府单一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观念,摆正政府和市场的位置,通过市场机制的构建与各种扶持和引导政策的建立,让“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吸引各种优质社会资源通过民办高校的创办加入到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者行列中来。在民办高校的地区合理性分布问题方面,各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民办高校的地域分布更加合理,更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打破、清除教育资源地区间的流动性障碍,促进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有意投入民办高校发展中的优质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防止民办高校在同一地区过于不合理的集中。政府还应制定和实施鼓励民办高校扩大供给的高等教育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政策。政府应该引导各民办高校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学科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利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种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对于民办高校发展中过分强调“市场导向”引发的只侧重培养某方面的人才的错误倾向要及时纠正和引导,避免引发人力资源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同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引导和鼓励民办高校同作为合作方之一的企业共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科研水平的发展。企业可以以科研项目为中介,向民办高校输入相应的科研经费和项目,让民办高校按照企业的需要来进行技术开发服务和研究。这样既可以拓展民办高校相关办学资源的来源,也有利于加速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2.3.1.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对于民办高校这种全新的办学方式和体制,目前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主要还是沿用的公立高校的管理体制,实行所谓的中央和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