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09:26:50

点击下载

作者:蒙曼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武则天

武则天试读:

新版序

流光似电。当年初出茅庐的《蒙曼说唐—武则天》也迎来了再版时刻。这当然体现了读者诸君对我的厚爱,但更多地,还应该归功于武则天独特的魅力—这几年,关于这位女皇的话题就没消停过,《武则天秘史》也罢,《武媚娘传奇》也罢,或旧事重提,或故事新编,争为红颜作传,不让青史成灰。

吸引人的,除了武则天的传奇人生之外,怕是还有人们对女权或隐或显的关切吧?如今,从剩女到丈母娘,从女职工的三年产假到女博士的三胎不多,只要涉及女性议题,总能在各大网站占据一个显赫的位置。武则天是女权主义者吗?有多少次,我也被追问这个问题。记得初版宣传的时候,我曾小心翼翼地回答说:不是,女权主义是个很现代的概念,不早于十八、九世纪,而武则天追求更多的是政治权力,等等。但今天,若容我重新作答,我会说,虽然武则天未尝接受过女权主义的教育,但她若生在今天,一定是个女权主义者。

是的,武则天即便身为皇帝,也未曾给其他女性安排一官半职,让她们名正言顺地出头露面。即便是她最欣赏的上官婉儿,也只能封为才人,以高宗妃嫔的身份担当机要秘书;即便是她最疼爱的太平公主,也一定是“内与谋,外畏检”,才能够在武周的天空下找到容身之所。武则天并不曾清晰地反对过男权,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女权主义者,都曾经拥护过男权,因为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教育长大。“古生女,弄之瓦,明卑弱,卧床下。”这样的观念,我们不陌生,武则天更不陌生。女性本身没有出路,只有讨得男性喜欢,才有出路。而讨喜的办法,就是符合男性对女性的价值判断—柔软娇媚,依人从人。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独立人格,在精神上介于人与动物之间。谁说武则天没有过这样的时代呢?当那个十四岁的小小女孩走入大内深宫的时候,太宗赐号武媚,不也曾是她人生最大的成就吗?

然而,男性的标尺其实极端狭隘和冷血,即使是一代圣君唐太宗也不能免俗—设若武媚娘一味妩媚下去,也终有年老色衰的悲凉时刻;而一旦武媚娘展现出教训狮子骢的坚强,她的前途就更加万劫不复—所谓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十二年冰冷的才人生涯,大概这才是最沉痛的教训。

所以,当武则天真的可以自己选择的时候,她坚决抛弃了武媚这个名字。媚成就不了她的事业,媚也不是她的人生。站在高山之巅,她是则天。她不相信自己不行,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精力。她也一步步证明了自己的能量,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建设力、创造力。构建跟这个世界联系的,不再是唐太宗或唐高宗的妻,也不再是唐中宗或唐睿宗的母,而是她自己—武瞾:日月凌空,阴阳同体。她的成就确实未曾带来制度性的变更—无论是女皇帝还是女大臣,在此后的一千年都成为绝响;但是,她的成就已经足够重要,重要到让此后一千年、两千年乃至无穷尽的年代里,人们引她为证据。

她为如下事实作证: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个人,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它就是人,天地之间有灵有肉的人而已。先有了人,然后才是有个体差异的你我她他,芸芸众生。这种信仰,在武则天的所有智谋之上,也在武则天的所有奇迹之上。这个信仰,还有基于这个信仰的一切实践,照亮历史,更照亮未来。

引子

历史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而根据福柯的看法,文字中早已渗透了权力的改造。一切历史形象,也因此都在文字中扭曲、变形。这样看来,尽管岁月留痕,但洛阳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还是被改造最少的历史证物—据说,这尊意为光明普照的慈悲之佛,正是依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北魏以来,从荒凉边塞走来的皇帝们,一方面拜倒在佛祖脚下,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想象成法力无边的佛祖。他们留下了开窟造像的传统:“凿石造佛,如朕帝身。”和他们一样,武则天也要当皇帝佛。

然而,世俗和神圣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佛祖拈花一笑间,礼佛的女尼幻化成了乾元殿上的皇帝,曾经的妩媚与威严也升腾为庄严与慈悲,方额广颐的女皇凝固为“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的大佛。千载之下,当我们仰望十七米高的卢舍那大佛,内心的震撼无与伦比。这究竟是艺术的魅力,还是女皇的威灵?

同样的还有无字碑。在中国画中,留白是一种意境。碑上留白岂不是远胜于心中留白!“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麦饭就是心头的丰碑。

千多年来,人们在卢舍那大佛前礼拜,在乾陵无字碑前沉思。沉思的背后,是历史上那个活色生香的女子。有人说她“雷霆其武,日月其文”,也有人说她“鬼神不容,人神共愤”。然而,她只在苍穹间微笑。

追究起来,她是一个抑郁难平的女子。她的才华和能力超越了时代所允许她发挥的范围,这真是英雄的悲哀。“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的鱼玄机,“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李清照,时代和传统曾经让多少女杰扼腕叹息。然而,历史眷顾了武则天。皇皇盛唐,有着令人神往的宽容与开放,容得下更多的激情与梦想。武则天的勇气和智慧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绽放。

红尘一世,她寂寞过,抗争过,成功过,也失败过。她亲身经历过一个君明臣直、彪炳史册的贞观治世,也亲手推动了一个典章焕然、风流富贵的开元盛世。她的时代就在这之间,她的功业也就在这之间。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史册,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巨手,在传递着历史的雄奇与苍凉吧!

第一集 则天家世

武则天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了。她先后嫁了两位皇帝,也是一对父子——唐太宗和唐高宗;生了两位皇帝,也是一对兄弟——唐中宗和唐睿宗;同时自己还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有关这个女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谜团需要我们解开。诸如:她如何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她为什么会突破人伦的底线,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女?她又如何能在一个几千年来由男性统治的世界里成为声威赫赫的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为什么又及身而止,不能传之后世呢?她推翻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政权,为什么李唐的子孙却始终将她视为自己的皇帝,对她尊奉有加呢?……凡此种种,扑朔迷离。兴亡千古,得失一瞬,当厚重的历史演化成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时,女皇的举手投足,便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真的那样刚硬狠毒吗?她真是个狡诈淫乱的女人吗?她有着怎样的智慧和能力,才能缔造出那样一个绚丽多彩的皇皇盛世呢?她的生命轨迹又会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和启示呢?诸多谜团,众说纷纭,就让我们从最初的那个谜团开始探幽之旅吧!作为一个非凡人物,武则天究竟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身世呢?

一 山西文水的小门户

说到武则天的出身,我们首先会面临一个籍属问题。我们中国人填履历表,往往要填写籍贯。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个问题自然也避免不了。根据名人效应的原则,一个人只要出了名,愿意攀附他做老乡的人就多了,而他的故乡也就在众说纷纭中变得暧昧不明起来,甚至成为各地方争夺文化资源的一个聚焦点。比如大名鼎鼎、逍遥梦蝶的庄子,就有过类似的遭遇。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按照《史记》的记载,他是宋国蒙城人,可是蒙城究竟在今天什么地方?山东、河南、安徽各省为此争执不休,庄子也就依违在几个省市之间,成了不同地方的形象大使。

那武则天呢?作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自然更有攀附的价值了。所以关于她的故乡,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哪三种呢?第一是并州,也就是在今天的山西;第二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第三是利州,在今天的四川。这三个地方都留下了与武则天相关的遗迹和各种离奇的传说。利州那儿有一个龙潭,传说武则天的母亲曾经在那儿游玩,忽然水中跃出一条金龙,围着她就盘旋而上,嬉戏交欢,武则天的母亲就怀孕了,生下了武则天。这样一个故事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叫做“人兽情未了”,但是,按照古代的说法,可就叫做“神灵感孕”了。它传达给人们的信息就是,武则天的出身太神奇了,她的父亲不是一介凡人,而是龙,她是一个龙种,所以后来才能成为真龙天子。这个传说后来还被晚唐大诗人李商隐写进了《利州江潭作》一诗里: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在诗题后面,他自己注明利州是“感孕金轮所”,“金轮圣王”为武则天当皇帝时臣子们给她上的尊号,“感孕金轮所”就是说武则天是在利州由母亲感孕而生的。可见,武则天生于利州的说法流布之广。

既然伟人们需要神道设教,所以类似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比比皆是。根据《史记》的记载,上古三代时商王朝的创始人商汤就是“感孕而生”的。有了这个先例,以后凡是伟人名家的出生,都会有些光怪陆离的感应神话。武则天的降生传说也是如此。

可是,传说固然有其荒唐性,不足采信,但也都有它真实的一面,这样的传说之所以在上述几个地方流传,关键是这三个地方都和武则天有关联。其中并州是她的祖籍,长安是出生地,而利州则是她度过童年时代的地方。中国人一贯重视祖籍,那么我们就应该说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文水县人。文水在现代还出了一个女英雄刘胡兰,所以说这可是一个盛产女英雄的地方啊。

当时,文水武氏还是个当地小姓。何谓小姓呢?就是介乎世家大族和平头百姓之间的门户。祖上做过几任官,但是官不大;有一定的社会声望,可是也不会太高。武则天就出生在这么一户人家。她的父亲叫武士彟,家中兄弟四个,他排行第四,三个哥哥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武士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可不想一辈子当个修理地球的土财主。他想发财,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什么生活呢?据《太平广记》记载,武士彟经商去了,做了木材商人。武士彟年轻的时候,正赶上隋炀帝统治时期。隋炀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有个毛病,就是好大喜功,喜欢大搞基本建设,到处修建离宫别馆。特别是他修建东都洛阳,对建筑木材的需求量特别大。武士彟是个精明人,他看准了这个商机,开始做起长途贩运木材的生意,借此发家,一夜暴富。

但是中国古代是个身份制社会,老百姓根据所从事的行业被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是士,就是知识分子,这是最高级的,因为有可能做官。第二等是农,因为我们是一个农业国家,以农为本,所以农民比较受重视。第三等是工,就是手工业者,靠手艺吃饭的人。第四等也是最末一等,那才是商,靠流通来赚钱,自己不生产任何东西,当时人们认为这叫投机取巧,对商人曾经有过很多歧视性的政策。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对商人特别歧视,商人出门不能骑马,不能坐车,甚至穿鞋时两只鞋都不能一个颜色。比方说你左脚穿个白鞋,那右脚就得穿个黑鞋,让人们老远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个商人,是个下等人。这就叫只富不贵,虽然有钱,可是社会地位并不高。

武士彟是个有理想的人,他不愿意这样一辈子老遭人鄙视,他不满足仅仅当个富翁,他还要改变自己的身份。

二 家族崛起

怎么改变身份呢?经过一番考虑,武士彟决定走从军这条路。从军大概是科举制实行以前,寒门子弟最主要的起家途径了。首先,从军不需要家世背景,只要勇敢、身强体壮就可以;另外,从军周期短,打一场胜仗后,就可能得到提拔。当时有很多从军起家的故事,最著名的比如唐朝的薛仁贵,他本来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既没钱,也没什么背景,在唐太宗征高丽的时候白衣从军,因为作战勇敢受到唐太宗的赏识,一下子就提拔为五品的将领。后来,他在西北战场大显身手,留下了“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佳话。

这样的故事在当时非常具有典型性,武士彟也想走这条路。可是他和薛仁贵不同,他有钱。薛仁贵没钱,所以从一个士兵做起;武士彟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当然不用从普通一兵做起了。从军伊始他就当了一个小小的武官,这个官职的名称叫鹰扬府队正,是隋朝府兵制体系下所有常任军官中最低级的官员,管五十个人,相当于我们现在说当排长了。

武士彟当官的地方,是在他的家乡文水。就在这任职务上,他结识了自己一生中的真命天子,后来的大唐帝国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这是在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奉炀帝之命讨伐反叛,路过武士彟当官的地方。武士彟一看,有大人物经过,这以后有利用价值啊,赶紧巴结,他又有钱,所以好酒好肉款待李渊,宾主尽欢,给李渊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是,李渊随即就离开了。又过了两年,大业十三年,天下大乱,群雄蜂起,都预感到隋朝大厦将倾,都想推翻隋炀帝的统治。当时的隋炀帝,正在江都(就是现在的扬州)巡游,故都难回,怎么办呢?北边总得有人镇守,于是隋炀帝就派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整个太原地区的军政第一把手,防守整个北方地区。李渊到了太原以后,不由得想起了武士彟当年的热情款待。现在有条件了,提拔他一下吧。于是提拔他当了行军司铠参军,掌管武器兵仗。武士彟当上行军司铠参军之后,跟李渊的来往就频繁多了。他很快就发现李渊这个人雄心勃勃,想趁天下大乱当皇帝。顶头上司图谋造反,武士彟该怎么办呢?经过一番思考和权衡,他决定力挺李渊。力挺当然得用行动表现出来,武士彟为此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献兵书,献符瑞。武士彟先搜罗了一些古代兵书,然后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编了一本“精装版”的兵书,献给了李渊。这个礼物献得好不好呢?那简直是正合李渊心意。那个时候,造纸术和印刷术还不发达,书本身就是相当宝贵的文化资源,兵书尤为可贵,谁想问鼎皇权,都得借鉴一下别人行军打仗的经验啊,所以李渊收到这个礼物,异常高兴。那么,武士彟献了什么符瑞呢?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按照《新唐书·武士彟传》的说法,他曾经“梦帝骑而上天”,当然这个梦是从他自己口中说出的。很明显,这是对李渊剖明心迹,表示愿意效犬马之劳。只有龙才能上天,武士彟等于在向李渊表态,您就是真龙天子啊。这是第一个意思:我支持您,很看好您。第二个意思,您要是想当真龙天子,就应该重用我,我愿为您效犬马之劳。李渊也是个明白人,听完这个梦,哈哈大笑,说这话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概所谓的献符瑞都是这一类的事情。

第二,协助李渊发展势力。隋炀帝虽然派李渊当太原留守,可是对任何将领,皇帝都不能全盘相信,所以还是给他安排了两个副手,一个叫王威,一个叫高君雅。这两个人干什么呢?名义上协助李渊,其实是在监视李渊。很快,他们就发现李渊收罗了一些不法之徒,于是起了疑心,想暗中调查一下李渊的用心。武士彟财力雄厚,出手大方,朋友众多,他在投靠李渊之前,就和王威、高君雅有交情,也算是他们的心腹,听说他们要调查李渊招纳亡命之徒这件事,就找到这两人,对他们说:“此皆唐公客,若尔,必有大嫌。”意思是说,你们作为唐公(即李渊,李渊被封为唐国公)的副手,这样不信任他,这要是给他知道了,以后还怎么处理上下级关系?这两个缺乏警惕性和办事魄力的副手也是一对草包,没什么心眼,一听武士彟说得合情合理,也就罢手了。这样一来,就为李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进一步扩充实力。

第三,倾尽家私,举族从军。武士彟倾其所有,把万贯家产都献给李渊。我们知道,革命需要本钱啊,有了钱才能招兵买马,李渊此刻也需要大量金钱,武士彟的投资非常及时。此外,武氏一门人才济济,补充到李渊队伍中,也给李渊提供了干部力量。李渊称帝后,武士彟的哥哥武士稜官至司农少卿,另一个哥哥武士逸官至益州行台左丞,可见武氏一门在李渊起兵的过程中确实贡献良多。

武士彟这么做,有没有冒险性呢?当然有了。跟着李渊起兵,有可能获得成功,从而享受荣华富贵,但也有可能赔上身家性命。作这样的决定不光需要有头脑,更需要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他冒险了,也成功了。李渊所率军队在太原起兵后,势如破竹,很快攻下了隋朝的都城大兴(唐朝改叫长安,也就是现在陕西西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李渊当上了大唐帝国开国皇帝,历史上称为唐高祖。李渊做了皇帝后,论功行赏。武士彟虽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一直主持军需,保障后勤,也成了十四位太原元谋勋效功臣之一。李渊让他继续发挥特长,做库部郎,仍然主管财货,后来经过几次升迁,成为三品的工部尚书,主管工程水利建设,是个部长级的要员,那是高官了。这时武士彟的政治梦基本实现了,地位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隋唐时代是个身份制社会,人们固然尊重你的政治地位,但是也非常看重你的出身。当了高官后的武士彟不久就发现,同僚从内心里瞧不起他,经常在背后嚼舌头,说你看他现在趾高气扬的样子,他以为自己是谁啊?他原来就是个木头贩子,是个暴发户。这让他感到很郁闷,真是太伤自尊了。他还要进一步取得社会认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再提高一步呢?

这次,他选择了婚姻这个途径。武士彟年轻时候娶了一个姓相里的女子为妻。相里氏跟武士彟生活多年,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武元庆,一个叫武元爽。在武士彟当工部尚书的时候,这位相里夫人一病不起,死了。一般来说,中年丧妻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可是对于当官的人来讲就未必尽然了。陈世美当了官之后,不就巴不得秦香莲死吗?可是秦香莲偏偏不死,最后逼得陈世美没办法,要把她杀死。相里夫人倒是挺识趣的,没等武士彟厌倦她,她就先死了,于是,武士彟身边就出现空缺了。

谁来填补这个空缺呢?唐高祖李渊亲自给他做媒来了。李渊为什么对武士彟这么好?根据《册府元龟》的记载,主要是由于武士彟工作太勤勉,把唐高祖给感动了。唐高祖说:“此人忠节有余,去年儿夭,今日妇亡,相去非遥,未常言及,遗身徇国,举无与比!”说这个人太忠诚了,去年儿子夭折,今天老婆又死了,可是他没有向组织上开过口,没有要过钱没有要过假期,还是这么勤勤恳恳地干工作,如果大家都像他这么好好干,我们这个帝国肯定会兴旺发达啊!所以,李渊下定决心帮他娶个好媳妇。经过千挑万选,最后就选中了杨氏夫人。

杨氏夫人是什么背景?她是隋朝四贵之一观王杨雄的侄女,杨达的女儿。她的伯父和父亲都是隋朝的宗室,也都做过宰相。算是正宗的金枝玉叶。杨夫人少有大志,小的时候不喜欢做女红,喜欢阅读文史书籍,因此被家里的长辈认为是“隆家之女”。但奇怪的是,这么优秀的女孩在婚姻方面却是高处不胜寒,她跟武士彟结婚的时候,“芳龄”已经四十有四了。这个年纪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早过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为什么杨夫人这么晚婚呢?按照武则天当皇后以后的说法,是因为杨夫人信仰佛教,本来抱定独身主义,后来遇到她优秀的父亲才改变主意的。但是也有人怀疑杨夫人不是初婚,是二婚。也许正是因为再婚,并且已经人老珠黄,她才肯委曲求全,下嫁给一个新朝的暴发户。无论如何,这次婚姻可是强强联手,武士彟有政治地位,杨夫人有身份背景,正可谓优势组合。

晚婚的杨夫人生育能力颇为了得,以四十多岁的大龄,还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后来嫁给了贺兰氏,以后我们还要提到;三女儿后来嫁给一个姓郭的,很快就死了;二女儿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武则天。

三 童年故事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既然主人公已经登场,我们有必要先给她正一下名,交代一下为什么叫她武则天。其实“则天”二字,并非她的本名,而是她晚年退位之后,新皇帝李显给她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中的前两个字。此前她并没有用过这个名字,甚至闻所未闻。她去世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到了玄宗天宝年间,又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但是无论怎么变,“则天”这两个字一直保留着,成为唐朝人对她的一个基本评价。这个评价非常高,什么是“则天”?《论语》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天”就是取则于天,取法于天。美则美矣,但毕竟是尊号,不是名字。

那么她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呢?她当皇帝前后,为了造舆论,曾经给自己取了个名叫“武曌”。这个“曌”字是她新造的,意思是“日月当空”,说自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普照着万里江山。这是一个很有气魄的名字,但已经是她六七十岁当皇帝前后的事情了。那么,现在通过各种影视剧深入人心的“武媚娘”是不是她的本名呢?其实也不是。那是她在给唐太宗当才人的时候太宗给起的名字,我们下一集还要提到。那么,在入宫之前,就是武则天小时候,父母管她叫什么名字呢?历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已经湮没无闻了。这样说来,一千多年来如雷贯耳的武则天,居然是一个无名英雄。在她死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一般管她叫“武后”。

近代以来,因为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觉得中国历史上就出了这么一位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有大力表彰的必要,再叫她“武后”就不能彰显她作为女皇帝的身份了。那究竟叫她什么好呢?当时的人们觉得“则天”这个尊号非常有气势,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她的丰功伟绩,所以就开始叫她“武则天”,后来约定俗成,就渐渐成为她的通用之名了。我们今天为了方便起见,还是按照近代以来的习惯,就管她叫“武则天”。

按照咱们中国人的叙事习惯,伟人一般从童年时期就会表现得与众不同,所谓“三岁看老”嘛。那么童年的武则天有没有特别神奇的地方呢?有关武则天的童年生活,留下来的记载不多,但是有一件事情被记录了下来,显得颇为灵异。据《新唐书·袁天纲传》记载,在她小的时候,父亲武士彟就任利州都督。当地有一个相面大师叫做袁天纲,曾经给她看过相。袁天纲有一次路过武则天家,巧遇杨夫人。袁天纲一见,马上说,夫人您生得骨法不凡,家中必有贵子。哪个当母亲的听到这种说法不高兴啊?杨夫人马上把袁天纲请到家里,想让他看看到底哪个孩子是贵子?按照当时的习惯,先看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就被拉出来了,袁天纲看了看,说,这两个郎君长得不错,以后是个保家之子。接着,又把大女儿给叫出来,袁天纲又看了看,说,这个小娘子生得也不错,以后肯定是个贵夫人,可惜呢,不利其夫。她大福大贵之后,丈夫却得不着好。再接着,奶妈就把武则天给抱出来了。武则天当时还特别小,穿着一身男孩的衣服。其中的缘由我们也明白,母亲生了三个女儿,挺盼着要儿子的。可是没有儿子怎么办呢?先把这个女儿当男孩打扮着吧。袁天纲一看这小孩儿,脸色骤然一变。杨夫人和武士彟都感觉到了,马上就问,袁先生,您看我们这个孩子怎么样啊?袁天纲摇摇头,说,看不好,你得让她下地走两步。武则天就走了两步,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袁天纲。袁天纲说,哎呀,不得了,这个郎君生得是龙睛凤颈,这是大福大贵的样子,他怎么会是个男孩呢?如果是女孩,必定为天下之主啊。

这段神奇的记载是否可靠呢?有人认为是真的。日本人原百代在她写的《武则天传》里头,就把这个事情看成是武则天一生力量的基础,认为武则天正是靠了这次算命结果的鼓舞,才在以后的人生搏斗中百折不挠,直到最后走上皇帝的宝座。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和汉高祖斩白蛇起义一样,都是帝王神话,不足为凭。在我看来,不是因为这次神奇的算命,武则天才有了日后的皇位,而恰恰是因为她最后当上了皇帝,才有了这个神奇的预言。换言之,这是后来编造的,而且没准儿是武则天自己授意编造的。

史籍有关武则天童年的记载少之又少,就有这么一件挺神奇的事儿,又还不可信,那么,武则天的童年究竟是怎么度过的呢?我觉得,她就像同时代的所有官僚人家的少女一样,过着无所用心、养尊处优的生活。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她比一般的少女多走了一些路,也多读了一些书。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最初是三品的工部尚书,在长安当官,唐高祖晚年,他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从此离开了京城。此后,他陆续担任过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都督,最后死在荆州都督任上。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死后灵柩返回自己的老家并州。从我们今天的地理概念来看,扬州在江苏,豫州在河南,利州在四川,荆州在湖北,并州在山西。由于武士彟四方为官,武则天也就追随着父亲跑遍了半个中国。我们姑且称之为“行万里路”。又因为她的母亲杨夫人喜欢文史,不擅女红,家庭的耳濡目染,母亲的言传身教,必然对女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武则天也像母亲一样熟读文史,我们姑且称之为“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是增长见识与才干的最佳手段,这使得武则天较之一般官僚人家的少女更加聪明和勇敢。勇敢和聪明确实都是好事,但是,如果武则天一直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然后依据门当户对的原则嫁给一个门户相当的人家,她的智慧和勇气也终究会消磨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更不会有机会载入史册之中。当然,就我个人看来,那样的日子也不错,我们现在不是也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吗?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上天没有给武则天过这种平淡生活的机会,她的幸福童年在十二岁的时候突然结束了,那是在贞观九年(635年)。唐高祖李渊因病去世,武士彟闻知旧主的死讯,心里非常悲痛,没多久也呕血而死,享年五十九岁。家主去世,新寡的杨氏夫人带着三个女儿扶柩回到并州老家。由于武士彟是三品大员,所以当时担任并州都督的李勣亲自监护葬礼。我们以后会讲到,这个人在武则天的生命中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不过此时的他只是例行公事而已。武则天当时肯定不会注意到李勣的存在。因为她还沉浸在悲痛之中,她悲痛的不仅仅是父亲的去世,还有家庭生活的骤然改变。回到并州后,武则天原来所熟悉的那个简单的核心家庭一下子变成了钩心斗角的联合家庭。父亲死后,家里原来潜藏着的各种矛盾一下子爆发了。武士彟与前妻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对继母杨氏和她的三个女儿非常不客气。这个我们容易理解,因为三个小姑娘还都没出嫁,按照唐朝的习惯,出嫁还要分割财产。武元庆和武元爽一想到这儿,便对这三个妹妹不由得讨厌起来。此外,武氏是一个大家族,一般来说,在中国古代,族人在处理这种家庭矛盾的时候,通常向男不向女。为什么呢?男孩是一家人,还要在大家庭里共同生活,而女孩子迟早要嫁出去的。武氏族人对杨夫人母女也非常刻薄,特别是两个堂哥,一个叫做武惟良,一个叫做武怀运,对这娘儿几个态度极其恶劣。从养尊处优的高干子弟一下子变成任人欺凌的弱势女子,武则天心里充满了阴影。这样的命运,还有没有发生转机的可能呢?

请看下集:初入宫廷。

第二集 初入宫廷

光阴荏苒,一晃武则天已经长成十四岁的美少女,她的美到底属于哪一类型呢?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生得“方额广颐”,宽阔的额头,丰满的下巴。按照我们今天的看法,宽额头意味着智慧,丰满的下巴则意味着坚毅的性格,符合一般人对武则天的判断。不过在唐朝,方额广颐本来就是美人的标准之一,所以在当时人看来,小小的武则天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人胚子了。

一 见天子庸知非福

自古以来美丽就是女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杨夫人看着女儿丰丽的小脸,也不禁开始动起重振家声的念头。她一有这个念头,整个杨氏家族就开始行动了。当时,杨氏一族至少有两三个姑娘都正当着太宗的妃嫔,这些人就开始在宫里宣传起武则天的美貌来。一来二去,当然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唐太宗当时正是后宫寂寞,决定征召她进宫当才人。那正是:武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才人”是个什么称号呢?古代普通男子有妻有妾,皇宫里呢,当然也有高下贵贱之分。皇帝的嫡妻,也就是大老婆,叫皇后。在皇后之下,皇帝的小老婆们也就是妃嫔,也是分等级的,并且每个等级都有固定的员额。第一等叫妃,有四人,为一品;妃之下是二品的嫔,共九人;嫔之下,第三等是婕妤,九人;婕妤之下是四品的美人,也是九人;再往下就是第五品的才人,还是九个人。

进宫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很难说清楚。一方面,十四岁的小姑娘,进宫就封为五品才人,确实是很荣耀的事情。另一方面,“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身边的女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够得宠的人却寥寥无几,所谓“三千宠爱在一身”,中奖率很低啊。大部分妃嫔都是寂寥一生,出头的指望很小,所以一般的父母都不舍得让女儿去冒险。杨夫人虽有心让女儿改变命运,但事到临头还是难以割舍,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啼哭。但是武则天不是这么想,她觉得家里的生活前景很暗淡,如果进了宫,也许会有新的机会。大概是她父亲武士彟喜欢冒险的基因遗传给了她吧,她愿意去冒险。

临上车进宫的时候,武则天对母亲回眸一笑,说:“见天子庸知非福?”您怎么知道见皇帝不是一件好事呢?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已经表现出不一般的见识和胆量。

就这样,贞观十一年,武则天带着改变命运的梦想,正式进入了宏伟壮丽的大唐宫殿。刚进宫的时候,唐太宗确实喜欢过她,还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武媚娘”,因为这个小姑娘长得是娇媚动人啊。这个名字初听起来也许会觉得不错,可是不能太认真,为什么呢?“武媚娘”其实是从隋朝开始就流行的一首歌曲的名字,犹如N多年前流行过的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如果给女朋友起个名字叫“小芳”,在那个时代就会觉得有失庄重。透过这个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在唐太宗心目中,就是可以随玩随丢的一个小玩意儿。喜欢了一段时间以后,军国大事一忙,太宗就把她丢到脑后去了。武则天可是带着梦想进宫的,她怎么能够容忍皇帝把自己忘了呢?她要寻找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

二 狮子骢事件

怎样才能够表现自己呢?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是武则天晚年亲口说出来的,我们姑且把它叫做狮子骢事件。狮子骢是一匹马的名字,由于鬈毛像狮子似的,所以叫做狮子骢。这匹马长得高大威猛,神骏异常,但是性子暴烈,没有人能驯得了它。唐太宗是个爱马之人,为此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带着一群妃嫔到马厩来看这匹马。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觉得奇怪了,妃嫔不好好待在后宫看花鸟鱼虫,出来看马做什么呢?这就涉及唐朝的社会背景了。唐朝的统治者有北方胡人的血统,受此前北方民族的影响,对妇女的束缚比较少。妇女不缠足,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比如踏青啊,打猎啊,打马球啊。特别是宫廷妇女,常常需要陪伴皇帝一起狩猎,对马并不陌生。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表现了宫廷妇女骑马游春的场景,好多出土的唐代陶俑都有女子骑马的形象。

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天,风和日丽的,唐太宗在一群妃嫔的拥簇之下来看马来了。这之中就有武则天,她进宫许久,还没引起皇帝的格外关注呢。太宗围着狮子骢转了一圈,不由得叹息:这真是一匹好马呀,可惜就是没人能驯得了。其他的妃嫔都默不作声,一片寂静。突然,武才人挺身而出,说:陛下,我能治服它!唐太宗吃了一惊。武则天款款地说道:不过,我需要三样东西。第一,铁鞭;第二,铁锤;第三,匕首。唐太宗说:这可不是驯马的东西啊,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武则天笑道:陛下,这马如此暴烈,必须用特殊手段。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服,我就用铁锤锤它脑袋,如果它还不服,我就一匕首捅了它。哎呀!唐太宗听了心里是哇凉哇凉的:面前这个娇弱如花的小姑娘,怎么说起话来这么狠呢!一时半会儿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会儿,太宗终于讷讷地说了一句:你真了不起。说完之后呢?这事儿就没了下文,既没有封官,也没有赏赐。可见,武则天在太宗面前的第一次表现以失败而告终。

三 非凡的预言

可是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在等着武则天呢。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宫外忽然开始流传“女主武王”的预言,说唐三代之后,当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本来是一个民间的流言,后来就传到宫廷里了,李世民听了这个话很难受。他秘密地把一位叫李淳风的太史令召到宫里,问他有没有这回事。唐代的太史令管天文历法,相当于现在的占星术大师。李淳风说,臣夜观天象,发现有太白经天,这意味着有女主要兴起。又说,我经过一番推算,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在陛下的宫里,是陛下的眷属。不出三十年后,她就要取代陛下,代掌陛下的大好河山,而且还要诛杀李唐皇室的子孙。李世民听了非常紧张啊,说,那怎么办呢,既然预言和天象都一致了,就这样吧,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我要在宫里头清理清理,凡是姓武的、跟武沾边的我们都杀了算了。李淳风说,这可不大好啊,有一句话叫王者不死。上天既然派这么一个人下来,就会保护她,您恐怕轻易杀她不得,而且会殃及众多无辜,上天会怪罪的。退一步说,就算您把她杀了,上天的意思如果没有改变的话,他还会再派一个人来。这个人我刚刚说是陛下的眷属,已经在陛下的宫里了,现在是个成年人了,三十年之后就是老年人了。老年人心地比较仁慈,可能对陛下的子孙会留有余地。如果您现在把她杀了,上天又生出一个新的人来,那这个人三十年之后可是年轻人啊,年轻人心狠,杀起陛下的子孙恐怕就毫不留情了,所以您还是别杀了吧。这是一个说法。《太平广记》还记载了一个更离奇的说法,说唐太宗在李淳风观星象之后,曾经让他到宫里指认一下这传言中的武王。李淳风说,陛下后宫的女人太多了,臣怕老眼昏花看不准。唐太宗说,这还不容易吗?马上就把宫人一百人编成一队,先让李淳风看这个人在哪一队中。李淳风就指了一队。太宗说,这目标也太多啦,再细化一下!于是,又把这一百人分成两组,各五十人,李淳风又指出了一组。武则天就在这一组里。唐太宗觉得五十人也还是太多了,让李淳风再明确一些,李淳风却说天机不可泄露,让唐太宗自己猜。唐太宗说这怎么猜呀!再说,也用不着那么费事,干脆,把这五十人都杀掉算了。可是李淳风说这样违反天意,恐怕后果更加严重。最后唐太宗没有动手,但是他由此存了一份防范之心。

他这一存杀心不要紧,有个人就当了替死鬼。谁呢?此人姓李名君羡,是玄武门的一员守将。玄武门是唐代长安城的正北门,扼守皇帝居住的大内,位置相当重要。唐太宗当年就是在玄武门设下伏兵,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再用武力逼迫父皇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这个事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所以玄武门历来为人所重,它的守将都非常骁勇。

李君羡的岗位在玄武门,他的职位则是左武卫将军,这是唐代府兵制十六卫中左武卫的一员大将。有官有职,李君羡还有爵位,他的爵位是武连郡公。而他本人又是洺州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安市人。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已经四个“武”字了。这还不算,真正要他命的是他自己说的一句话。有一天,唐太宗很高兴,在宫内宴请武将开派对。酒酣耳热之际,太宗想活跃一下气氛,说,我们别这么闷头坐着,说说笑话,各自报上自己的小名,博大家一笑嘛。武将纷纷响应,报上小名,说得是千奇百怪。比如有的武将站起来说,臣小名和尚。再有的武将呢?说臣小名秃子。大家哈哈大笑。到了李君羡这儿,他说:“臣小名五娘子。”这下爆发出哄堂大笑。一个牛高马大、胡子拉碴的将军,小名竟叫五娘子,这可是个小女人的名字啊,太不协调了。大家都笑,可是有一个人却怎么也笑不起来。这人是谁呢?唐太宗啊。他心里打了一个激灵,突然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预言。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还是武将!他觉得这个人可能要谋反。所以没过多久,他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君羡给杀了。这下,唐太宗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事儿就算完了,没有再追究下去,武则天因此躲过了一劫。

这事儿是真是假呢?我个人认为,这恐怕是武则天当皇帝前后造神运动的一个产物。她要宣传自己:我就是受命于天,王者不死。即便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我的名字都要呼之欲出了,还有人出来为我做替死鬼。为了坐实这件事,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还煞有介事地替李君羡平反。经过这么一番努力,神话终于流传开来,百姓也相信了武则天天生就是皇帝,这时候,武则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那么,我们今天回顾历史,抛开这些神话不说,武则天在唐太宗一朝,处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一言以蔽之:她在太宗一朝郁郁不得志。从贞观十一年进宫当才人,到贞观二十三年,漫漫十二年过去了,武则天已经由十四岁的青涩少女长成了二十六岁的成熟少妇,她的职位还是才人,没有得到任何升迁。

四 太宗不爱武则天

既然武则天是个英雄,怎么就让这十二年光阴稀里糊涂地荒废过去了?我想,要分析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得到唐太宗的欢心,先得分析一下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意思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以干涉国家大事?因此,无论唐太宗怎么问,她都三缄其口。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一个只关心柴米油盐,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感兴趣的人呢?当然不是。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候,和父亲李渊一起东征西讨,建立了赫赫战功。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劳大了,他的野心也就膨胀了,不甘心只当秦王,他想当皇太子,进而当皇帝。在野心的驱使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亲唐高祖李渊的矛盾与日俱增。在这种宫廷危机的紧张氛围中,长孙氏怎么办呢?她谨小慎微,非常卖力地孝敬李渊,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同时委曲求全地拉拢李渊身边的妃嫔,和她们搞好人际关系。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等于在李渊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这样一来,李渊和其他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于李世民的眼底。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长孙氏在李世民获取敌方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与父亲、兄弟的矛盾已经白热化,要兵戎相见。李世民亲自上阵,长孙氏则在秦王府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门之变一举成功,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长孙氏也因此成为皇后。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他唯恐自己做得不好,常常虚怀若谷地跟大臣们说:“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一定要提出来,要直言己见。”臣子中魏徵做得最好。魏徵是个有名的谏臣,给李世民提意见是他的职责,而且他说话直截了当,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终于把唐太宗惹恼了。唐太宗回到后宫后怒气难平,越想越气,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自言自语道:“会当杀此田舍翁!”就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收拾掉!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之后,不言不语,娉娉婷婷转身进屋,不一会儿穿着厚重的朝服走出来,对着唐太宗行跪拜之礼。朝服那可是皇后在重大场合穿的大礼服啊。唐太宗吓了一跳,忙问:“皇后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呢?”长孙皇后说:“妾闻君明则臣直。”如今魏徵敢于直言进谏,说明您是个非常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祝贺!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这是在劝谏自己,做皇帝要有气度,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哪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杀人呢!

第四,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德的人,但是由于太操心,身体又不好,三十六岁就撒手人寰了。她病入膏肓的时候,无论皇帝还是太子都十分着急。病笃乱投医,太子承乾出主意说:“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为她祈福延寿。可是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表示坚决反对。弥留之际,她对唐太宗说:您千万不要重用外戚,现在我娘家人都已经当官了,可是您千万不要让他们当位高权重的大官,“慎勿处之权要”。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您要真对我好,真对我娘家好,就别给他们干政的机会。她还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的时候,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么能让国家浪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真是一个简朴而又识大体的皇后典范。

通过这样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对政治漠不关心。其实她对政治深谙其道,所作所为极其到位,但又有分寸。所以当她闭上双眼时,唐太宗悲痛欲绝,说:“我在内宫失去了一个好帮手!”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太宗还特地在宫内建造了一座塔,登塔瞭望,可以看到皇后所葬之地昭陵,用这种方式寄托他的哀思。

可能有人会说:长孙皇后和唐太宗是结发夫妻,本来就感情深厚,和武则天没有可比性,而且孤例不为证。只看一个长孙皇后远不能能够说明唐太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人,而且也看不出武则天有什么欠缺。

那我们就再举一个女人的例子。这个女人和武则天就有可比性了。她也曾深得唐太宗的喜欢。她姓徐名惠,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徐惠从小号称神童,五个月会说话,四岁熟读《毛诗》、《论语》,八岁就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在武则天进宫前后,徐惠也被征召入宫封为才人。这个经历不是跟武则天很相像吗?而且起点也一样,都是才人。徐才人进宫之后,知书达理,而且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她看到唐太宗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蒸蒸日上后,有点志得意满了。她觉得此风不可长,就给太宗上书,说:“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意在劝谏唐太宗戒骄戒躁,保持革命本色。革命的路还很漫长,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希望皇帝能善始善终。在她身上一下子看到了长孙皇后的影子,唐太宗非常欣赏。没过多久,徐才人就升为徐婕妤,从五品升到三品了。徐婕妤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很快又变成充容了。充容是九嫔之中的一个名号。嫔是二品,所以徐惠又从三品上升至二品。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徐充容非常哀伤,她说先帝有厚恩于我,我发誓要追随他于地下。于是她有病也不肯吃药,很快也殉情而死了。死后被追赠为徐贤妃。从徐才人到徐婕妤,到徐充容,再到徐贤妃,徐惠从五品一直上到一品。反观当时的武则天呢?她是从武才人,到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很明显,徐惠的性格和为人也比武则天更讨唐太宗喜欢。

综合徐贤妃和长孙皇后这两个人,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了。我归纳了三项素质:

第一点,要摆正位置,恪守妇道。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有事可以干在前头,但不能争功,表现欲不能太强,要甘心做幕后英雄。

第二点,要胸怀天下,善谋大事。皇帝治理天下,风雨一肩挑,需要有人帮助他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当后妃一定要有眼光,有胸怀,还要有办理政治事件的能力。

第三点,要温柔敦厚,外柔内刚。做事一定要掌握分寸,要给皇帝留面子。就像长孙皇后那样,要学会曲谏。

再看武则天,她符合哪个条件呢?都不符合。

先说第一点,摆正位置,恪守妇道。她不行。从狮子骢事件就可以看出,她爱做出头鸟,别人都不吭声,她跳出来,“妾能治之”,把皇帝和其他人放哪儿去了?这就没有摆正位置。

再说第二点,胸怀天下,善谋大事。武则天日后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是在这个时候她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没有表现出这个特点。她也曾尝试过驯马,并且苦练书法。她发现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就整天临摹王羲之的字,想把这个作为突破口,当皇帝在这方面的一个红颜知己。后来她还真成一代书法大家了。但是无论驯马还是写字,对于皇帝来说,都只是业余爱好,不是正事。皇帝最爱什么呢?最爱江山。他需要一个能帮他坐稳江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能陪他吃喝玩乐的人。所以,武则天的切入点选错了。

再看第三点,温柔敦厚,外柔内刚。武则天更做不到了。武则天是一个动不动就拔刀子的人,是个古装版的野蛮女友。

这三点武则天都不符合,她的性格就注定了她在唐太宗的宫廷里得不到机会。既然已经得不到什么机会,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也许就认命了。可是武则天不是一般人啊,她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当她发现在唐太宗这里得不到机会的时候,她把目光转向了一个新的目标。谁呢?此人姓李名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就是以后的大唐高宗。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武则天的刚硬、勇敢,爱出风头,不能吸引唐太宗,但恰恰能够吸引唐太宗软弱的儿子。就是这个年轻的太子,后来给了武则天机会,让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她命运的改变,也就此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为之增添了千古评说的绚丽一页。

那么,武则天是如何与唐高宗建立联系的?她又是如何打动这位年轻的太子的呢?

请看下集:狐媚惑主。

第三集 狐媚惑主

武则天是怎么跟李治搭上关系的呢?这还得先从唐太宗之死说起。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五月二十六日病死在终南山的翠微宫,享年五十二岁。导致唐太宗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痢病”,痢就是痢疾,是拉肚子肠炎之类的疾病。不过,在此之前唐太宗已经病了好几年了,他的病在当时的史书中称为“风疾”。风疾是指中风,这是李唐皇室的家族遗传病。从贞观二十一年开始,唐太宗就感染了风疾。得病之后,他觉得在长安城的太极宫住着很不舒服,因为太极宫地势低洼,让人气闷。为了养病,他在地势比较高敞开阔的终南山修建了翠微宫,作为疗养的行宫。可是疗养来疗养去,这病没养好,反倒越来越重,最后就病死在翠微宫里。

一 流落尼姑庵

皇帝病死在宫城之外,对政治可能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容易引发动乱。因此,唐太宗在临死之前召来他的妻舅、长孙皇后的哥哥、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和另一位元老重臣褚遂良,交代后事,让他们忠心辅佐太子,稳定局势。两人接受了这个政治遗嘱之后,马上安排禁军护送太子李治回到长安,先稳定局势。同时自己带领其他随行人员,护送太宗灵柩,返回长安。两批人马汇合之后,才昭告天下,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又经过几天的紧张运作,这年的六月一日,太子李治在太极殿即位,这个新皇帝就是后来的大唐高宗。

唐太宗一死,武则天马上就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她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根据北朝以来的惯例,死去皇帝的妃嫔有三种安置方式。第一种,妃嫔自己育有子女。那么,有子随子,有女随女,跟着自己的孩子到宫外居住,安享晚年。这是最好的情况。第二种,妃嫔没有子女,但是具备某种特殊才能。这样的人会继续留在宫里,为新皇帝服务。比如,唐高祖的薛婕妤是当时的大文豪薛道衡之女,薛道衡曾留下“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名句,让同样有文人情怀的隋炀帝嫉妒得要命。隋炀帝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觉得这辈子想超过薛道衡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干脆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老薛杀了了事。杀人之后,隋炀帝很解恨地说了一句话:看你能不能再“空梁落燕泥”了!薛婕妤早年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养深厚,满腹经纶。唐高祖死后,她虽然没有子女,但是因为饱读诗书,被唐太宗留下来,让她继续留在宫里任职,教育自己的儿子。她教的这个学生是谁呢?就是后来的大唐高宗李治。这是第二种情况。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人数都不太多,最多的是第三种情况:妃嫔既没有子女,又没有任何特殊才能,那怎么办?依据北朝惯例,她们或者被安排到为故去皇帝修建的别庙里,或者被安排到国家指定的尼姑庵或者道观之中,当尼姑或者是道士。这是最大多数人的命运。武则天呢,就属于这沉默的大多数,在先皇归去的哀乐里到尼姑庵当尼姑去了。

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太宗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感业寺在哪儿呢?这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现在主要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感业寺在长安城西南部的崇德坊,崇德坊原来有两个尼寺,东边的叫做道德尼寺,西边的叫做济度尼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这两个尼寺都搬家了。道德尼寺搬走之后,原址建成了崇圣宫,这就是唐高宗给唐太宗建的别庙;同时,它西边的济度尼寺也搬家了,原址改成灵宝寺,安置唐太宗没有子女的妃嫔。按照这种说法,感业寺就在崇德坊的济度尼寺的旧址,当时叫感业寺,后来由于历史变迁,又改名叫做灵宝寺。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北宋的宋敏求在他的《长安志》中提出来的。

第二种说法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产生的,见于南宋程大昌的《雍录》中。程大昌说,崇德坊有两个尼寺,东边的叫道德尼寺,西边的叫济度尼寺。唐太宗死后,两个尼寺分别搬迁,其中济度尼寺就搬到了长安城东边的安业坊,在安业坊又改名叫灵宝寺,这就是史料中所提到的感业寺。可以看出,第二种说法可能是程大昌对宋敏求第一种说法的误读或者误记。

第三种说法是现代学者提出来的。现在西安有一所小学叫做感业寺小学,感业寺小学的原址就是唐朝的感业寺。感业寺小学在哪儿呢?比对唐朝长安城史料,感业寺小学应该在唐朝的禁苑之中,没出大内。

三种说法哪种可信呢?我个人认为第一种是最可靠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点,这个记录出现最早。持这种观点的宋敏求是北宋人,北宋离唐朝相对较近,比较容易了解唐朝的真实情况。第二点,既然是安置唐太宗的妃嫔,那么这个寺的位置应该和唐太宗的别庙相去不远。唐太宗的别庙崇圣宫就在崇德坊道德尼寺的原址之上,证据确凿,向无异议,那么它西边的济度尼寺旧址用来安置妃嫔,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安排。所以我认为,武则天当尼姑的感业寺就坐落在长安城西南的崇德坊。

到感业寺当尼姑可能是武则天整个生命线的最低谷了,为什么这么说?前面我们说过,一个女子到了后宫本来就前途莫测,得皇帝宠爱的机会很少。可是皇帝死了之后,到尼姑庵里给皇帝当未亡人,出头的机会可以说是等于零了。因为所谓“未亡人”,就是这个人虽然还没有死,但她今后生命的唯一目标就是等死,等着到九泉之下去跟皇帝会合。但我觉得,机会的有无和大小原本就因人而异,因为人在机会面前的反应是分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低层次,我管他叫凡人,常常是机会到了手边都可能抓不住,任由机会悄悄溜走,然后自己再追悔莫及。

比这高一个层次的,我管他叫强人,强人的特征是什么啊?只要有机会来了,一定能抓住它,借助机会走向成功,所以强人也就是成功人士。

再往上一个层次,就是最高层次了,我管他叫超人,超人不是等待机会,而是创造机会,叩开命运之门。武则天就是我所说的超人,她即使在感业寺这样的不利环境之中,也能够创造机会,让自己走出阴影,走向辉煌。

二 爱上父皇的才人

武则天是怎样创造机会呢?她施展手段,把自己的命运和当时的皇帝李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事情并非起源于感业寺,早在武则天进入感业寺的前几年,她已经开始逐步实施这一计划了。《唐会要》记载说:“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这是讲武则天和唐高宗二人初步建立关系的一段经典史料。“上在东宫”,表明是在李治当太子时期,“因入侍”,是说侍奉病中的唐太宗。有了这段史料,我们就能够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建立感情联系的时间段给确定下来。因为唐太宗是贞观二十年得病,贞观二十三年去世,所以太子李治伺候唐太宗于病榻前,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在这三年之间。“悦”是喜欢,但是放在男女之情上,就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爱慕了。也就是说,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太子李治不可救药地爱上武则天了。这个事情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李治和武则天是庶子与庶母的关系,也就是,儿子和父亲的妾之间的关系。儿子爱上庶母是乱伦啊。一旦被发觉,就是十恶不赦了。另外,李治比武则天小了整整四岁,他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爱上比自己大四岁的庶母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先分析一下李治的性格。李治是何许人?他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从长孙皇后的角度来讲,他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当太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贞观元年,唐太宗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嫡长子李承乾就已经被立为太子了。李承乾小的时候聪明伶俐,但是长大之后就不学好了,骑马、喝酒、打猎、玩娈童,真是“五毒俱全”的问题少年。并且,他还因为打猎把腿给摔折了,成了残疾人。这还不算什么。要命的是,他还有点心理问题,喜欢当突厥人。他没事就把头发披散开来,像突厥人那样梳成满头的小辫子。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最喜欢学突厥首领死的样子。经常把自己装扮成突厥首领,假装突然倒地而亡,身边的人都装成突厥百姓,骑马围着他转,边转边哭,同时还要割耳嫠面,就是用刀子划耳朵、划脸,让血泪合流,表现自己的无比伤心。大家正在表演这悲痛万分的场面时,李承乾会死而复生,一跃而起,哈哈大笑,说,等我有了天下,我就带着几万兵跑到兰州去,在那儿,我就把头发解开,然后委身于突厥的首领阿史那思摩,在他手下当个小官,那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快活的事儿了。这叫什么话啊?这是大唐太子该说的话吗?这样的人以后怎么当皇帝啊?这是人格分裂。所以,太宗渐渐地不喜欢他了。

根据继承的原则,嫡长子不行,就该轮到嫡次子了。长孙皇后生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太宗所有儿子排行中的老四,是魏王李泰。李泰生得仪表堂堂,而且喜欢读书,当年他老爸李世民不是搞了个秦府十八学士吗?他亦步亦趋,也网罗了一些文学之士来替他编书,编了一本《括地志》。这本书可是与众不同,怎么个与众不同?它和言情小说有什么区别呢?《括地志》是讲山川地貌的一本书,和政治、军事、经济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都密切关联,所以这书意义不同寻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魏王李泰眼界不凡,称得上是那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挺适合当皇帝的。唐太宗越看越喜欢,觉得这儿子像我,于是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太子。

我们也知道,唐太宗当皇帝当得不光彩,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逼父皇退位才当上皇帝的。这给他的儿子们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让儿子们觉得皇位是可以靠争取得来的,谁有本事,谁争得过,谁就是皇帝。李泰看到父亲喜欢自己超过太子,就开始拉帮结派,简而言之,开始搞小团体。另外一方面,李承乾觉得自己失爱于父皇,弟弟李泰又野心勃勃,也害怕自己变成第二个李建成。他勾结了一些文臣武将甚至还有亡命之徒,想要提前夺权。这个阴谋在贞观十七年因为一个别的案子被牵连出来了。唐太宗知道后异常愤怒,他想,我是通过造反起的家,我儿子再造我的反,那还了得?他决定亲自提审李承乾,问一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干。面对父皇的盘问,李承乾回答说:“儿臣已经贵为太子,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如果不是四弟李泰苦苦相逼,我怎么会走到这步田地呢?父皇如果废了我,让李泰当太子,那我可真是落入他的算计之中了。”唐太宗听了这番痛彻肺腑的表白,也开始自我反省,觉得自己如果废掉李承乾,改立李泰,就等于再开一个恶例,让儿子们彼此竞争皇位,长此下去,以后宫廷里可就血腥不断了。为了保持稳定,太宗痛下决心,把李承乾和李泰双双废黜。这样,按照继承顺序就轮到嫡三子,也就是老九晋王李治做太子。于是,天上掉馅饼,一下子就砸中了这个十六岁少年的脑袋,他当时都被砸懵了,从来就没想过啊。

少年李治被立为太子了,他到底是否符合当太子乃至以后当皇帝的要求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性格特征吧。李治的性格可以归纳为五点特征:

第一点,孝顺。李治是个好孩子,温情脉脉。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当时李治才九岁。他悲不能忍,哀感行路,他爸爸和舅舅都被深深感动了,都想着以后好好照顾照顾这孩子。对母亲这样,对父亲也是如此。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打高丽回来,在路上,腿上长了一个毒疮,不能走路。李治看见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把毒给吮出来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都是可以上孝子传的孝行啊。

第二点,友爱。李治对兄弟都非常友爱。他的大哥李承乾和四哥李泰双双被废,要贬到穷乡僻壤了,他前去送行。看到哥哥们衣衫单薄,随行人员很少,他非常不忍,给父皇上书,说哥哥们虽然犯了罪,但是请求父亲念及父子之情,给他们一条生路,多多地给他们衣食补给,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这样心情慢慢地快活起来,能够多活几年。由此可以看出李治对兄弟的眷眷深情。

第三点,聪明感性。《旧唐书·高宗本纪》说,唐高宗幼而“歧嶷”,所谓“歧嶷”,就是不一般的聪明,是聪明绝顶。李治的才气,表现在文学方面,他擅长写华丽的诗文,如行云流水;表现在书法方面,他的字写得大气磅礴,可能李唐皇室没有字写不好的,唐太宗、唐玄宗都擅长书法,当时是一个书法艺术流行的时代。他还酷爱音乐,曾经为舞蹈配乐,在宫中演奏,风靡一时。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才华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感性,有艺术家气质。

第四点,柔弱。李治的柔弱在当时尽人皆知。唐太宗对此也很清楚,而且非常忧虑。《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雉奴”是李治的小名,“仁懦”是一个粉饰性的词语,就是懦弱。用到皇帝、太子身上,就说仁懦,说他心地仁厚,只是胆子小一点儿,可是偌大的李唐江山,他没有足够的魄力来管理,怎么办?唐太宗晚年做了许多事情,都是针对李治这种柔弱的性格,想帮他扫平障碍。比如,唐太宗晚年东征西讨,打高丽,打薛延陀,就是为了清除这些可能会给儿子找麻烦的强邻,他怕儿子以后难以对付这些边疆民族。另外,他晚年杀了几个桀骜不驯的大臣,也是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比较安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其以后给儿子留下祸患,还不如提早收拾了。还有,为了培养李治,唐太宗还经常对他进行言传身教。父子一起泛舟湖面,唐太宗就说:“君,舟也;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荀子的话,是说我们当皇帝的就好比这船,老百姓就好比这水,水能把我们这船漂浮起来,但是也能把我们这船打翻。这是告诉李治要爱惜民力,不能逼老百姓造反,如果百姓不安,你的皇帝之位就不稳了。此外,唐太宗临终前安排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辅佐他,希望把他扶上马再送一程,也是针对他这种柔弱的性格所采取的措施。

第五点,他对年长的女性有很强的依赖心。他的母亲长孙皇后死时,他就哀伤不已,表现出强烈的孺慕之情,后来,父亲请薛婕妤给他当老师,薛婕妤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母亲的角色。他对薛婕妤也非常依恋。他当皇帝之后,薛婕妤觉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请求出家为尼,李治特别舍不得让她离开,说:师傅,您当尼姑可以,我在大内给您造一座寺,您就在宫里头出家,这样我想您的时候随时都能看到您。这反映出他对年长有权威的女性有强烈的依恋心理,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好多学者认为李治有恋母情结,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 病榻偷情

李治性格如此,武则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上集说过,武则天坚强、独立、有表现欲。这样的两种性格有明显的互补性。所以李治一看到武则天英姿飒爽的形象,马上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就是史料中所说的“悦之”,一见钟情。那么,武则天怎么处理和太子之间的感情呢?必须注意到,太子喜欢武则天的时候,唐太宗已步入晚年了。武则天明白,皇帝行将就木,要为自己的前途打算了。可以肯定,以武则天的性格,她必定会积极促成这段感情进一步向前发展,主动去迎合太子,追求太子,把浅浅的“悦之”变成深深的两情相许。这样,武则天在进入感业寺之前已经走过了她和李治感情三部曲的第一步,我们可以称之为“病榻偷情”。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和太子偷情,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啊,武则天做到了。

四 尼寺传情

但是,仅仅依靠感情特别是君主的感情是很不牢靠的。李治和武则天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虽然就两情相悦了,但是,李治即位后,并没有对武则天做什么特殊安排,他还要忙着处理军国大事呢。因为是青年登位,面对整个大唐帝国,他很紧张,怕自己办不好,所以他父亲是三天一上朝,他是一天一上朝,每天都接见文武大臣,访察民情,想要当一个好皇帝。可以说,在皇帝的心里头,江山总比美人更重要一些。所以,他没有特殊照顾武则天,还是让她和别的妃嫔一起到感业寺去了。但是,武则天的非凡之处在于,她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希望。而且,她也有足够的能力让希望变为现实。在感业寺中,武则天努力维持着不绝如缕的感情,让它继续牵动着李治的心。

有什么材料可以证明她在感业寺中还不甘寂寞,继续让高宗李治为她魂牵梦绕呢?这可是大内秘事,史料中确实不会留下记载,但是武则天创作的一首情诗,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这首诗名字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诗的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要闯红灯了。为什么我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据说后来的大诗人李白看到之后,也不由得爽然若失,觉得自己不如武则天。

怎么能够证明,这首诗就是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时候写给李治的呢?武则天一生分为有限的几段。太宗才人,高宗皇后,大周皇帝。那么,这诗有没有可能是武则天当才人的时候写给唐太宗的呢?不会。为什么呢?作为才人,武则天天天围绕在太宗身边,掌管照料他的起居,她没有理由思念太宗,因为思念的产生需要距离。再说,我们也看不出这对老男少女之间还有这么强烈的爱情。有没有可能是武则天当皇后时写的呢?也不会。武则天和唐高宗形影不离,更没有思念的机会,而武则天在高宗时代私生活很检点,没有思念别人的可能。还有没有可能是在高宗死后,武则天写给那些面首的呢?也没有可能。因为无论是薛怀义还是张易之兄弟,武则天都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用不着思念,武则天对他们也不会有这么深的感情。这首诗所体现出的痛苦、恍惚的感情只能存在于武则天当尼姑的时候。尽管前途渺茫,但还存在着一线希望,这希望就是她和李治那段旧情。她把赌注全都押在李治身上,所以相思成疾,以至于看朱成碧了。

这首诗写了之后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和石榴裙一起压箱底了呢?不可能。这首诗是一封情书,是要拿出来表白的。对于武则天来说,这还不是一封普通的情书,而是扣开李治心扉,也是扣开她自己命运之门的敲门砖。她怎么可能让敲门砖躺在箱子里呢?她必定得通过什么渠道把它交给李治,让他知道,此地有一个尼姑,过去和你有着那样一段感情,她现在还在每时每刻思念着你,真是“一寸相思一寸灰”啊。唐高宗面对这样的真挚告白,想想当日的心心相印,他还能放得下武则天吗?这就是武则天感情三部曲的第二步,我管它叫“尼寺传情”。

五 执手激情

我们为什么说这首诗或者其他类似的诗文一定发出去了呢?因为李治终于被打动,决定来看她了。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周年忌这天,李治到感业寺行香来了。忌日行香,是唐朝社会的风俗。自从北朝以来,佛教流行,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某些仪式后来又上升为国家礼典。根据当时的礼仪制度,皇帝死后的周年,继嗣的皇帝要到寺院上香,为先帝祈福,同时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行香是固定仪式,但到哪个寺院行香就由皇帝决定了。李治放着长安城里那么多的名寺不去,偏偏选择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显然,他没有忘记她。进入感业寺后,两人干了些什么事情呢?根据《唐会要》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两个人面对面,潸然泪下。见一面不容易,那真是望眼欲穿啊。下次相逢,又不知是何年何月,怎不叫人泪眼婆娑呢?现代许多学者不太相信《唐会要》的记载,他们的理由是,忌日行香是国家礼典,李治的随员肯定不少,感业寺的尼姑当然也不止武则天一个。他们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场合激情对泣呢?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必定发生过,理由有三:

第一,文本的理由。《唐会要》是一本经得起推敲的史书,保存了唐朝大量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它和现在街头小报不一样,不是专讲绯闻的,没有必要制造这么一个谣言出来。

第二,人情的理由。武则天在感业寺待了一年,她盼什么?她就盼李治来呀,盼星星盼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阳,这太阳就是李治。现在李治真的来了,她怎么能不张开双臂拥抱光明?再说了,君心难测,他今年想着你,明年可能就想着别人了,所以皇帝好不容易来这么一次,怎么能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性格的理由。武则天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当年就肯冒身家性命之险,追随李渊造反,武则天本人在唐太宗时代,也有过出位之举。她不怕赌博,愿意赌上一把。所以这个时候,她是纵使身边有千军万马,我的心中只有你。两个人就这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了。

这件事是武则天和李治感情三部曲的第三步,我管它叫“执手激情”。李治是一个温柔多情、有浪漫气质的青年,经过这么一番激情表演,李治的心被彻底俘虏了。到此为止,武则天经过病榻偷情、尼寺传情、执手激情,已经走完了她和李治的感情三部曲,可以说是“万紫千红安排就,只待春雷第一声”了。那么,这声期待已久的春雷是谁为她打响,或者说,这个机会是谁为她创造的呢?

请看下集:后宫风云。

第四集 后宫风云

上集我们讲到武则天在唐太宗死后进入感业寺为尼,但是以她的性格,必然不甘心伴着青灯古佛了此一生。事实上,早在唐太宗死前,她已经未雨绸缪,和李治建立了感情;在感业寺期间,她又和李治继续暗度陈仓;直到永徽元年(650年)忌日行香,二人相对潸然,不顾众人的目光,把感情公之于众了。但是,感情归感情,她要想借助这段感情使自己重返后宫,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因为这里涉及一个很大的伦理问题,无论如何,她很难抹杀自己作为太宗才人的身份。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手援助,非常顺畅地把问题解决了。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李治的皇后——王皇后。这就让人奇怪了,王皇后脑子进水了?把皇帝的“情人”引到自己身边来,这不是给自己身边放一颗炸弹吗?王皇后为什么会这么做,她让武则天重返宫廷的目的是什么呢?武则天重返后宫,又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呢?

一 后妃争宠

说来可笑,王皇后引武则天入宫是为了争宠。她和谁争宠呢?王皇后和别人争宠又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看看王皇后的处境就明白了。王皇后出身于当时的高门大族——太原王氏。我们说过,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世家大族中,有“五姓七望”最为尊贵。哪“五姓”呢?崔、卢、李、郑、王。在五姓之中,崔姓和李姓都分别有两支最显贵,合起来就成为所谓“七望”,他们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这七望在当时是贵族中的贵族,社会地位显赫,王皇后就出身在这样的一个贵族之家。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评价成功的标准,比如明清时期,成功的典型是中状元,招驸马。所谓中状元就是一个男子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所谓招驸马就是在婚姻上取得了成功,按咱们今天的说法,这叫做事业爱情双丰收。但在唐朝,说到成功,最典型的情节是中进士,娶五姓女。

我们知道,科举制在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滥觞于隋代,结束于清末。唐朝是科举制刚刚起步的阶段,进士名额有限,很难考。当时有个说法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和进士都是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经主要考人们对经典的记忆,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试卷上“乐”字空下,让考试者填写。我们知道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很多神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背下大量经典,这种死记硬背的科目,如果到三十岁才考中,人们觉得你已经很老了。那进士考什么呢?进士考写文章,还有作诗什么的。写文章需要天分还需要社会阅历,所以你五十岁考中进士,别人觉得你是少年得志。这就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道理。在当时社会上,人们对进士的评价相当高,管他们叫“白衣公卿”,就是说你别看现在他还是一介布衣,可是日后必然能够平步青云。所以京城里考试时节,常有店家对进京赶考的书生格外照顾,好吃好喝,没钱也可以赊着,说不定赶明儿就中进士做高官了呢。

在唐朝,中了进士只是意味着在事业上成功,但是如果要真正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还要在婚姻上取得成功。这婚姻成功的标准就是娶五姓女,相当于咱们后来说的招驸马。唐朝你若是能娶到五姓人家的女儿,那比招驸马还荣耀呢。

唐朝有个宰相叫薛元超,就是上一集说的薛婕妤的侄子。这薛元超官至中书令,就是宰相了,但是,晚年时他说,我这一辈子是富贵已极,没什么可追求的了,但是我有三件事特别遗憾,哪三件事呢?第一,没能由进士出身;第二,没能娶五姓女;第三,没能修国史。薛元超娶的妻子是谁啊?他娶的可是唐高祖李渊的孙女,唐太宗李世民的侄女和静县主,娶了这么一个皇亲、金枝玉叶,他还觉得不满意,觉得比不上娶五姓女。这下大家可以看出来了,这五姓人家在当时社会那是何等荣耀的身份啊。

因为门第高贵,所以全国上下谁都想和他们攀亲,连皇室也不例外。唐高祖的妹妹同安长公主就嫁给了王皇后的从祖父 (祖父的兄弟)。从母系方面讲,王皇后的母亲出身于河东柳氏,也是一个大族。她的舅舅柳奭当时还担任中书令。王皇后除了出身高贵外,人也长得十分美貌。所以她的从祖母才把她介绍给唐太宗,选为晋王李治的妃子。李治做晋王是在十六岁之前,王皇后结婚时也应该不超过十六岁。唐太宗生前对她一直非常满意,临死的时候还说这是我的佳儿佳妇。

直到李治当皇帝,王皇后的生活都还算是一帆风顺的。十四五岁,当晋王妃;后来随着晋王成为太子,又荣升为太子妃;太子即位,她再升格成皇后。可以说是平坦之极、幸运之极。然而上天赐予她一个高贵的出身和美丽的容颜,却没有给她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李治的爱。她始终没有得到李治的心。结婚多年,没有给李治生下一儿半女,这成为她一生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皇帝为什么不喜欢她呢?我想,感情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有时候和出身、相貌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它和个人性格和魅力有关。按我们现在的话说,感情讲究的是缘分,唐高宗李治和王皇后没有缘分。另外,唐高宗李治的性格和王氏的性格不合。《旧唐书·王皇后传》里讲,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她总是非常矜持,端庄沉稳,不会去刻意讨好任何人。这是大家闺秀的性格和风范。可是,李治是一个多情敏感的人,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文学青年。可以设想,他当了皇帝,处理了一天政事,回到后宫一看,皇后在那儿端着架子待着,拉着脸子,让人看上去就挺郁闷的,皇帝也需要温柔可人的梦之乡,人家工作压力多大啊。上班一天了,回后宫看见妻子,连个笑脸都没有,这让人多压抑啊。唐高宗不由自主地不喜欢这个皇后了。

那么他喜欢谁呢?他这个时候特别宠爱萧淑妃。萧淑妃是李治当太子时娶进宫里的,当时封为萧良娣。良娣是太子妻妾的一个等级,相当于皇帝的妃子。萧良娣当年宠冠后宫,接连给李治生下了一儿二女,在李治所有妻妾之中她的生育数量是最多的。她的家族背景也很好,出身于南方贵族兰陵萧氏。这一家族在隋唐时期非常兴盛,隋炀帝的萧皇后就出身于兰陵萧氏。萧淑妃出身很好,又长期得宠,因此和王皇后的矛盾由来已久。

李治当皇帝后,因为册封王子的问题,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矛盾从一般版变成升级版了。李治当时有四个儿子,前三个都是后宫没有名号的宫人所生的,只有老四李素节是萧淑妃所生,当时已经五岁了。永徽初年,李素节被封为雍王。王皇后听到这个封号,气就不打一处来。这雍王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原来啊,雍指长安,雍王的管辖范围就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按照惯例,雍王一般不会轻易地封给妃嫔生的儿子,要封给皇后生的儿子。我们都知道,皇后生的大儿子,那是嫡长子,要做太子,将来是要当皇帝的;如果皇后还有二儿子、三儿子乃至第N个儿子,那在这些儿子之中,就可以找一个封为雍王。现在王皇后自己没有儿子,而萧淑妃的儿子被封为雍王,王皇后从中嗅出了不一般的气息,她觉得皇帝抬高这个儿子的封爵,可能意味着也要进一步提升萧淑妃的地位。因此她心里非常不安,面对这种境况,她该怎么办呢?

二 重返后宫

就在此时,宫中开始流传一个小道消息,说李治在外面和一个尼姑有染。皇帝去感业寺行香是国家行为,当时有很多人跟随,这些人都看到李治和武则天激情对泣的场面,唐朝人跟现在人一样,也热衷八卦,爱散布小道消息。再说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所以回来之后马上在宫里就传开了,而且越说越热闹。说咱们皇帝啊,跟先帝的才人看来是有私情,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描绘得绘声绘色。最后当然也传到了王皇后的耳朵里。王皇后开始的时候勃然大怒,心想,皇帝太不像话了,在宫里头,他不爱大老婆爱小老婆,现在还到宫外面偷鸡摸狗,这是什么皇帝啊?可是转念之间,她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嗯,这是个机会。如果把这个尼姑引进宫来,让她缠住李治,不就可以转移皇帝对萧淑妃的感情了吗?于是,她悄悄派人让武则天把头发留起来,告诉她兴许以后还有进宫的可能。武则天冰雪聪明啊,一听大喜过望,当然遵旨照办。

也许大家会问,王皇后怎么这么傻呢?她不怕武则天进宫之后,变成第二个萧淑妃吗?我觉得王皇后这样做有两个理由。第一,病急乱投医。不是有一条成语叫做饮鸩止渴嘛,人要是渴极了,毒药都敢喝,因为那个时候渴是压倒一切的,是第一位的了。至于喝了毒酒之后会不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那都顾不上了。对王皇后来说,萧淑妃当时的威胁最大,她要先解决燃眉之急。第二,迷信伦理的约束力。王皇后出身世家大族,从小是被礼教熏陶着长大的,对道德伦理信条坚信不疑。她认为萧淑妃和她门第相当,又是正常纳入的妃子,存在取代她地位的可能。而武则天出身不高,又曾经侍奉先皇,那叫有历史污点,因此李治虽然可能一时被她迷惑,但是碍于礼法,不可能给她任何名分。退一步说,她即使得宠,对自己的威胁也不会有萧淑妃那么大。第三,人情的考虑。她如果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来,是把她从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拯救出来,那就是再造之恩。按照人之常情,武则天应该对她感激涕零。不像萧淑妃,一开始就是她的死对头。基于这样三种理由,王皇后越想越觉得这招棋不错。

时间过得飞快,一年过去,武则天乌黑的头发已经过颈。永徽二年七月,李治为唐太宗服丧之期已满。一天,王皇后就非常从容地找到李治,说,皇上,我已经知道了您的秘密。您和先帝的才人既然那么情投意合,不如把她接回宫里。否则你们两个一个在里头,一个在外头,饱尝相思之苦,干什么事都得偷偷摸摸的,这既不方便也不好看啊。流言飞语已经遍布宫中,皇帝的形象也会因之受损啊。李治本来早有此意,但是皇后毕竟是六宫之主,招纳新欢肯定要经过她这道关。王皇后素来端庄严正,这样违背伦常的事情怎么好意思跟她提呢?李治一直在心里思量,但说不出口。现在王皇后主动提出接纳武则天,对于李治而言,真是喜出望外,说皇后你真是贤惠啊。两人本来各怀心事,结果却阴差阳错,一拍即合,武则天没费什么周折就重新回到后宫,这是她命运转机的第一步。

这次进宫武则天是什么名分呢?没有名分。从最底层做起,当一个普通的宫人。此时的她,已经二十八岁了,是芳龄二十八,不是芳龄二八,已经是个大龄女青年了,距离初次进宫,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年。当年“见天子庸知非福”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但是她得到什么了?空空如也。甚至还不如当初了。当初好歹还是一个五品的才人,现在什么品级都没有了,得从最基层干起。真是红颜渐老,一事无成。面对命运的捉弄,便是武则天这样的巾帼英雄,也不免在无人的暗夜里发出一声叹息。那么,武则天这十几年是不是真的就白过了?从她一生发展的长远角度看,不能这样说。当初她进宫时,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青涩少女,说话做事不知轻重,想要争宠都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现在经过十四年的生活历练,她已经成熟了。她知道皇帝的所思所想所好,对于后宫的人情世故,也已了然于心。生活已经给了她足够的经验,这个时候她再出招,就不会像当初驯狮子骢那么冒失了。

三 晋位昭仪

进宫只是第一步。武则天的地位还不稳固,她必须继续向前。她要走的第二步就是奠定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怎么才能在后宫站稳脚跟呢?经过深思熟虑,武则天认为,有三种人决定着她今后的命运。哪三种人呢?第一,皇帝;第二,皇后;第三,宫女,特别是伺候皇后和萧淑妃的宫女。这三个方向她觉得都很重要,她要去打感情牌,要把这三种人都拉到自己的麾下来。

对皇帝,她“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就是不惜委曲求全,来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当初那个锋芒毕露的武才人,摇身一变,又多出了不少温柔多情的成熟风韵。对于皇后,她“下辞降体事后”,卑躬屈膝、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后,念念不忘皇后的再造之恩,随时准备为皇后效犬马之劳。她再三表示:皇后,您对我的恩情有若皇天后土,您是我的再生父母,今后您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您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您指哪儿我就打哪儿。对宫女,武则天“伺后所薄,必款结之,得赐予,尽以分遗”。她先是小心观察,看见皇后薄待那个人,就去跟她结交;皇帝赏赐给她的东西,她毫不吝惜,倾其所有,和大家分享,到处称姐道妹,广结善缘。那结交宫女有什么用处啊?对皇帝和皇后我们能懂,那是总裁嘛,最高层,那需要巴结;宫女有什么重要的,也要这么小心翼翼的?咱们不是有一句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小鬼有时候暗中踹你一脚,你半年都缓不过劲儿来。而且小人物可有着大作用,战国时期孟尝君招纳鸡鸣狗盗之徒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就这样,武则天向三个方向同时出击,打的都是感情牌。

结果如何呢?她赢了,三种人对她评价都很高。皇帝“谓能奉己”,说她能够侍奉自己。这不得了啊,这是一个老总对一个最低级员工的评价啊,很好!皇后“喜,数誉于帝”。皇后很喜欢她,多次在皇帝面前称赞她。这可是公司的副总裁在总裁面前说一个员工的好话啊,说咱们这人才引进得对,没看走眼。宫女们呢?皇后和萧淑妃身边的宫女都和武则天交上了朋友,从此“后及妃所为必得”。就是说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她把宫女都变成“克格勃”,在宫内建立了一个广泛灵敏的情报网。

武则天得到宫廷上下的一致认可,地位很快就提升了。《资治通鉴》说她“未几大幸,拜为昭仪”。昭仪是九嫔之中的一个名号,是二品,地位仅次于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从一个没有品级的宫女,一跃上升为二品的昭仪,可以说是火箭式地上升了。好运气还要接着眷顾她,永徽三年十月,她又生下了自己的长子,取名李弘。武则天有了封号,又有了儿子,她的地位终于稳定下来了。入宫后的第二步也顺利地走完了。

四 淑妃失宠

此时,王皇后让武则天入宫的目的完全达到了,萧淑妃被冷落到一旁。一个直接的证据是,武则天入宫以后,原本生育频繁的萧淑妃再也没有新的生育记录,可见皇帝不怎么到她身边去了。那么大家可能会问,武则天打败宠冠后宫的萧淑妃,有什么秘诀呢?除了我们刚才说过的找准方向、广结善缘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有,而且非常关键。原因就是,她们和唐高宗性格的契合程度是有差距的。

我们曾经在第一集分析过武则天不能得到太宗宠幸的原因:太宗本身雄才大略,因此他喜欢胸襟宽广、外柔内刚的女人。武则天不符合这些特征,因此不会得宠。那么唐高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我们也总结过高宗的性格,他仁懦,就是比较窝囊,因此喜欢坚强泼辣的女性;他有点恋母情结,因此喜欢成熟、有权威感的女人。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姐弟恋的倾向。明白了高宗的这些性格特征,我们就清楚武则天和萧淑妃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了。

萧淑妃符合哪些条件呢?她泼辣爽利。有什么证据呢?永徽六年,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为了确保胜利成果,用残忍的手段杀死了萧淑妃。萧淑妃临死之前,对武则天破口大骂,说:“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她说阿武是个狐狸精,她魅惑皇帝,把我害得好惨啊,希望来世我变成一只猫,她阿武变成一只耗子,我掐住她脖子,活活把她掐死。这种说法所表现出的凌厉气概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当年驯狮子骢的武则天。此刻的萧淑妃就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豪爽泼辣,有着让人难忘的鲜活的生命力。也许,无论是武则天还是萧淑妃,让唐高宗怦然心动的都是那样一种感觉吧。

但是,武则天所拥有的远不止是坚强泼辣,她还有着让高宗由衷钦佩和依恋的成熟。我们刚才所说的“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就是成熟的表现。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沉着冷静,能屈能伸。这种成熟,是太宗朝十多年的冷落和感业寺千百次的等待、失望所赐给她的礼物,这种成熟来源于残酷生活的锤炼和打磨,这是长期生活在顺境中的萧淑妃所不具备的素质。因为同样具有爽朗泼辣的性格,所以萧淑妃和武则天都能吸引唐高宗;又因为一个成熟一个生涩,萧淑妃终于在争宠过程中败下阵来。她有的优点武则天都有,而武则天有的优点她却没有。在优秀与更优秀之间,唐高宗选择了更优秀的武则天。现在,武则天已经有了傲视群芳的资本:在后宫之中,她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五 武昭仪的野心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武则天的野心没有止境。以李弘的诞生为标志,她的理想已经发生变化,她开始对皇后的位置想入非非了。这就是她要走的第三步。随着她理想的升级,她和王皇后之间的关系也即将发生逆转。

李弘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呢?从李治的角度讲,李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但是,给这个孩子起名“李弘”,却显得不同寻常。“李弘”是道教的一个谶语。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战乱频仍,瘟疫流行,百姓渴望幸福安定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在全国流行开来。为了收揽人心,它到处宣传说早晚有一天,太平盛世会降临的。说太上老君只要一降临凡世,天下太平的景象就能出现。而老君的化身,就叫做李弘。什么时候李弘出生了,就意味这老君出世了。好多次起义都打着李弘的旗号进行,因此李弘的政治意义在当时可以说是尽人皆知。武则天从小熟读文史,是一个爱玩文字游戏的人,她一直笃信文字有着一种特殊的魔力,给儿子取名李弘,显然是她的主意。这个名字包含着她对孩子的无限期望。她希望这个孩子将来可以当上皇帝,而且开创太平盛世。如果儿子当上皇帝,母亲又是什么呢?所以说武则天的野心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欲望是无止境的,她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后宫有一个稳定的位置了。

李弘一出生,王皇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引进武则天,确实打败了萧淑妃,但这个结果不仅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倒让她陷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了。萧淑妃的儿子仅仅封为雍王,已经让她如临大敌,而武则天直接暗示她,我的儿子要当皇帝。这样,武则天和王皇后的蜜月期结束了,昨天的盟友变成了今天的头号敌人。而萧淑妃自从武则天进宫,地位就一落千丈,对武则天自然也是恨之入骨。在这种情况下,两颗仇恨而寂寞的心贴近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握手言欢,结成了反武统一战线。所以说,后宫的关系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一样,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利益,王皇后和萧淑妃尽弃前嫌,共同战斗,她们“递相僭毁”武昭仪,一个接一个地向皇帝投诉武则天。

王皇后和萧淑妃都已经出手了,那武则天是吃素的人吗?她也就出手了。她一改刚刚入宫时谨小慎微的态度,整天在皇帝面前说这两个人的坏话。但是,她们吹风归吹风,李治这时候的态度可以说是首鼠两端,哪边他都不想得罪。比如说王皇后找到他了,说武则天这个人太坏了,她是个狐狸精。唐高宗就马上灭火,说,皇后,你说得对,我会对她严加管教。武则天哪能吃亏啊,马上也找他说,王皇后老欺负我,还呜呜咽咽做柔弱状。唐高宗一看也表态,说,宝贝,你放心,我收拾她。那么,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哪边都不得罪呢?因为他是皇帝,皇帝的心思可比我们多,他要把握大局,不能因小失大。虽然他对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感情已经淡漠了,但她们的出身和家族势力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对于武则天,他的确有着很深的感情,但是他也知道武则天的历史太不清白。对于皇帝来说,政治利益还是最重要的,他不能为感情放弃太多的东西。

他这样首鼠两端对谁有利呢?对王皇后有利,对武则天不利。因为王皇后有强大的背景,地位相对比较稳固,适合打持久战;而武则天拥有什么呢,她拥有的只是李治的感情。而感情,特别是皇帝的感情,又是最不可靠的。萧淑妃就是现成的例子。一年前皇帝和她还如胶似漆,现在却对她冷若冰霜了。如果拉锯战继续下去的话,很可能又有新的人物取代武则天,那她可就一无所有了。所以武则天心急如焚,想要打破这种胶着状态。为此,她必须加重对王皇后她们的打击力度。那么她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出手呢?

请看下集:冲击后位。

第五集 冲击后位

随着在后宫地位的上升,武则天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她心中树起一杆新的大旗:冲击后位。同样是女人,为什么人家是皇后,我是昭仪呢?武则天和王皇后打过一年的交道,她知道王皇后是一个没有什么手腕的女人。也许,“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她的脑海里了。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个想法逐步付诸实现呢?经过深思熟虑,她准备采取破立结合的方式,就是在扳倒王皇后的同时确立自己的地位。

一 小公主死亡之谜

王皇后性格简重,沉稳端庄,你说她乏味可以,但是别人很难抓住她的把柄。所以武则天虽然在她身边布下了重重情报网,那些宫女也络绎不绝地来向武则天汇报,王皇后今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穿了什么,说了什么,但是始终抓不到大错。然而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一门心思琢磨一件事,日思夜想,总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武则天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一旦打开,皇后的位置可就摇摇欲坠了。帮助武则天打开突破口的,就是让武则天背上千秋骂名、成就了千秋帝业、同时也造成了千古之谜的“小公主死亡事件”。

大约在永徽四年(653年)底或者永徽五年初,武则天的长女降临人间。这个小女孩生下来是粉团一般可爱,武则天视为掌上明珠。小女孩出生不久,王皇后前来探望,但是,在王皇后离去之后,小公主就离奇地死了。小公主之死使得唐高宗李治认为王皇后就是杀婴凶手,从而产生了废掉皇后的念头。因为这桩历史公案,发生在武则天向皇后之位发起冲击的过程中,而武则天又因此得到了好处,所以许多人认为这是武则天制造的一个阴谋。种种版本,众说纷纭。一片历史烟云之中,我们仿佛只能看见孩子伸出的双手。那么小公主到底为何离奇夭折?历史的谜团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呢?《唐会要》里讲:“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就是说呢,武昭仪生了一个女儿,猝然死了,至于怎么死的,史学家在记载的时候可没讲,只讲了死亡这一客观事实。那么武则天呢,她就利用了小公主的死亡,上奏皇帝说王皇后杀死了这个孩子,然后就导致了唐高宗态度的变化。按照这种记载,武则天是利用了这个机会的。

但是在另外一些史书中,武则天就不是利用机会了,而是成了杀人凶手。比如《新唐书·后妃列传》记载,说武昭仪生了一个女儿,然后王皇后按照母仪天下的规矩,前去探望,她去的时候武则天找了一个借口溜走了,不在现场。王皇后看望的毕竟是情敌所生的孩子,她怎么可能有什么实在的兴趣呢?所以很快也就离开了。武则天又偷偷地溜回来,拿小被子蒙住这孩子,把她捂死。然后重新布置了现场,自己又悄悄离去,在外面等待着皇帝到来。她知道皇帝爱屋及乌,已经形成习惯,每次退朝就急急忙忙地先来看望孩子。这一天,他又如时而至了,武则天装出一副高高兴兴的样子迎上去,两个人一起走进了婴儿房里。可是,揭开小被子一看,傻眼了,活泼可爱的孩子怎么转瞬间就没了呼吸?武则天这时候转喜为惊,大惊失色。可是诸位,她虽然大惊失色,却没有忘记过问几个关键的问题,这孩子怎么会死呢?这是谁干的?这段时间有谁来过啊?宫女吓得都晕菜了,这可是重大责任,出重大责任事故了,赶紧说谁也没来过啊……哎,王皇后刚刚来看小孩来着。这个时候,武则天马上又转惊为悲,嚎啕大哭,肝肠寸断。在这种场景之下,唐高宗的大脑也就短路了,失去辨析能力,马上脱口而出,说:“后杀吾女!”她过去就和萧淑妃一起诋毁武昭仪,可我没想到她这么狠毒,居然报复在一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这一记载表达的信息是,小公主不是自然死亡,换句话说,武则天不是利用了这件事,而是直接导演了这场悲剧。是她精心策划了阴谋,亲手杀死小公主,然后嫁祸于王皇后。

所以,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找到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也是唐高宗心目中那个版本,王皇后杀了小公主。第二个版本呢,就是《唐会要》的记载,小公主不知道怎么死的,可能是自然死亡,然后武则天就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次死亡事件。第三个版本就是刚才《新唐书》所说的版本,武则天直接制造了这个事件,她亲手杀死了小公主,然后嫁祸于王皇后。

这三种说法哪一种更可靠呢?我个人认为,武则天杀婴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什么呢?有三点理由:

第一,王皇后没有杀死小公主的动机和性格。先看性格,我们知道,王皇后本性端庄严肃,不是一个心动就行动的人,这样的人不适合做杀人犯。再看动机,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她打持久战更为有利,决不应该轻举妄动。这个时候是她最不能冒失的时候,杀死小公主对她有什么好处啊?退一步说,即便王皇后对武则天恨之入骨,失去理智,也应该杀死李弘,杀死一个还没有封号的小公主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认为,王皇后不具备杀死这个孩子的性格和动机,在她离开时,小公主应该还活着。

第二,小公主非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大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小公主不可能长时间没有人照料。不像劳动妇女,生了一个孩子,因为还要工作就把这个孩子绑床头了,好半天也不能看一眼。人家那是公主,身边奶妈、宫女是离不了的,因此,从王皇后离开到李治发现小公主死亡之间的空隙必定非常短暂。即便在古代婴儿死亡率非常高的情况下,一个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自然猝死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换句话说,被谋杀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自然死亡。

第三,武则天有杀婴的动机、性格和条件。不是有一句话吗,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更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杀人了,是不是?凡是杀人都得有个动机,我们现在破解谋杀案也得先分析一下,谁通过这个人的死亡受益了,那这个人就是重大嫌疑犯。从谁受益这个角度考虑,这时候武则天就有重大的嫌疑了,为什么呢?武则天当皇后的最大障碍就是王皇后。当时和王皇后争宠的胶着状态对武则天极为不利,她急于结束这种状态,这样,她就有了杀婴并且嫁祸于王皇后的动机。我们讲过,武则天是非凡之人,她善于创造条件。在感业寺,她不就奇迹般地创造过吗?而且,她不怕冒险,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性格使得武则天具有很强的行动力,能够迅速地将自己的意图付诸行动。那么,武则天有没有能力准确掌握时间,杀死小公主呢?也是有的。武则天通过结交宫女,在后宫建立了发达的情报系统,对王皇后乃至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掌握了二人探视小公主的时间,她就可以巧妙地打一个时间差,在中间短短的间隙里杀死小公主,嫁祸于王皇后。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条件,她有一个母亲的身份。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一般宫女在照看小公主的时候,对外人的警惕心可能会高一些,但对孩子妈妈的警惕心可能就低一些,所以都是来看小公主的,如果王皇后来了,其他人就会特别注意,可是如果小孩的亲妈来了,谁都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所以武则天在发现孩子死了之后,她问,谁来过啊?宫女马上回答,王皇后来过。其实都有谁来过啊?王皇后、武则天都来过。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之中,自然地忽略了那个经常亲近自己孩子的妈妈,而只提到了王皇后这个人,就是这句话,使王皇后在唐高宗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由尊重、忌惮转为怨恨了。所以我认为,武则天具备杀死孩子的性格、动机和条件。

所以,尽管看起来过于残忍血腥,我们还是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权力的诱惑是如此之大,它甚至可以吞噬人性和亲情,让一个母亲动手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十二年后,武则天已经当上了皇后,回想起这个冤死的小女孩,真是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啊。她给这个小女孩加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按照亲王的礼仪隆重安葬。这样隆重的葬礼可能恰恰反映了武则天对她深深的歉疚之情吧,不知道武则天的心灵是否真的能够获得安宁和平静?

小公主死亡事件发生后,武则天和王皇后之间的胶着状态终于被打破了。李治心中的天平完全失衡,彻底倾向了武昭仪。根据《新唐书》的记载,他对武则天是“愈信爱”,而且为了安慰她的丧女之痛,还追赠她的父亲武士彟为并州都督。对于王皇后,则是“有废后意”了,第一次产生了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想法。

皇帝的感情变化很快影响到外廷,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开始不安,主动要求辞去宰相之位。这样,王皇后在外廷的支持力量也大为削弱,可以说是内外交困。

小公主之死是武则天打响皇后争夺战的第一枪,这一枪击中了要害,打得是稳、准、狠。这一枪过后,武则天的不利局面开始扭转了。

如今,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小公主死亡事件呢?古代人常常把这件事视为武则天阴毒狠戾的标志,认为武则天是天生心如蛇蝎。而现代人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又往往乐于为武则天开脱,把她的种种行为归结为不得已。那么,杀死小公主是否是武则天不得已而为之呢?谈不上。如果武则天安于自己的身份,依靠一子一女,即使高宗以后移情别恋,她也完全可以像一般的妃嫔那样跟随子女,安度平静的下半生。但是武则天选择了出手。原本应该最纯洁深厚的母女之情,终于演变成了权力战场上冷酷的筹码。所以在小公主死亡问题上,推动武则天的是蓬勃的欲望和强烈的野心。这种欲望和野心对于一个母亲而言是可怕的,但对于像她这样的政治家而言却是必要的。

从凄冷的感业寺一路坎坷走来,武则天先是突破了父子关系的人伦界限,接着又突破了基于血缘关系的天伦界限。她押上的赌注太重了,她一定要赢。

但是,在帝制时代,特别是在贵族对政治还有重大影响的隋唐时期,谁当皇后,体现皇帝和特定贵族或者贵族集团的盟友关系,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婚姻问题,这跟今天年轻人的婚姻恋爱大相径庭。今天我对你说我爱你,咱们结婚吧;吵了一架后,你怎么这么烦人,咱们离婚吧;又过了几天,我觉得吵架是我的错,咱们再复婚吧。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废立皇后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仅凭皇帝的意志,还要得到官僚集团的认可。那么,武则天还能像前番那样一路凯歌吗?

二 收买长孙国舅

皇后的废立事关重大,大臣们对此持什么态度呢?李治和武则天心里没底,为了稳妥起见,他们决定先私下试探一番。可是试探谁呢?他们选中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当时的大臣中地位比较特殊。就君臣关系而言,他是亲奉太宗遗命的顾命大臣,官居一品太尉,而且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是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长;从亲属关系的角度看,他又是李治的亲舅舅。贞观十七年(643年),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因为争夺储君之位双双被废,是他一手把年幼的李治扶上太子的宝座。此后李治无论是当太子还是当皇帝,他都在旁边保驾护航,舅甥关系相当密切。因此,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李治想先征求他的意见,既是尊重顾命大臣,又是听取舅舅的意见,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非常妥当。

经过这样一番深思熟虑,这天,李治和武昭仪龙车凤辇,一齐驾临长孙府。长孙无忌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的后宫风云早有耳闻,因此对皇帝和武昭仪的来意也就明白了一大半。可是长孙无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老江湖了,虽然猜出来了,可他不明说,表现得平淡从容,不动声色,热情款待,静候皇帝开口。酒酣耳热之后,皇帝毕竟年轻,先坐不住了。他想开口还不好意思直接说,于是曲里拐弯绕起圈子来,先问起长孙无忌儿子的情况。长孙无忌儿子一大堆,有一打之多。那他就把这些个儿子的情况一一汇报,老大干啥的,老二干啥的,老三干啥的,依次类推,说了一通以后,说到他还有三个姬妾生的庶子,还年轻,不懂事,也没有任何官职,还没有机会给国家效力呢。李治听罢,说这怎么行呢,将门无犬子,舅舅是国家的擎天大柱,舅舅的儿子肯定也个个都是芝兰玉树呀,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当官啊,这样吧,我马上封他们为朝散大夫。

唐朝的官僚制度非常复杂,分为职事官、散官、勋官和卫官四种。其中职事官表示一个官员的具体执掌,就是你具体负责什么工作,比如中书令、尚书令、县令,这都是职事官。散官则表明他享受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唐高宗所封的这个“朝散大夫”就是唐朝散官的一个品级。散官分为九品,朝散大夫属于从五品。这个从五品可不一般,怎么个不一般呢?

唐朝官员的等级从大的方面分为三个层次,三品以上叫做“亲贵”,属于高级官员;五品到三品叫做“通贵”,是中高级官员;五品以下是一般官员。整个官僚队伍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头人越少。其中,五品可是一个坎儿。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做到五品以上,就能享受很多别人享受不到的特权了。五品以上的散官有很多特权:第一是荫子,就是父亲当到了五品以上的官,儿子就可以接着当官。这个可太重要了,有句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个好处是免除全家赋役;你要是当六品以下的官,只能免除本人的赋役,你的家属还得吭哧吭哧给官府干活去。如果你的官做到五品以上,那么全家都不用给国家做贡献了,这个也很重要。所以五品以上的官享有极高的特权,很多人都梦寐以求想进入这个序列,可是大多数官员终其一生也无缘进入。唐代的官员,三品以上穿紫,五品以上穿红,七品以上穿绿,九品以上穿青。五品以上,就是高官,所以人们常说某某“大红大紫”了,就从这里引申出来的。长孙无忌的庶子刚一踏进仕途就做到从五品,这是皇帝莫大的恩宠,常人根本无法企及。所以这次授官,对于长孙无忌来说当然是殊荣,皇帝笼络长孙无忌的意思已是相当明显。

授官之后,李治觉得自己腰杆子硬了,开始转入正题,说:“舅舅,你看你的儿子都这么优秀,这么有出息,我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啊,可惜,王皇后没有儿子。不过啊,武昭仪她倒是生了一个儿子。”把来意挑明了。然后就笑眯眯地充满期待地望着长孙无忌,等着他表态。谁知长孙无忌没有接茬儿,他说是啊,武昭仪生了个儿子,真是可喜可贺,来,皇帝、昭仪,咱们吃好喝好。就把这个话题给岔过去了。

唐高宗那个窝火啊,但还是心存不甘,过了一会儿,又说,来人啊,礼物呈上。拿出四车金银宝器、十车绫罗绸缎赏赐给长孙无忌,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大家知道,唐朝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帝制社会中最强盛的时代,但是,永徽时期还属于初唐,刚刚经过隋末的动荡,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举一个例子,唐朝初年还是挺穷的,李治当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割羊肉吃,刀子沾上了羊油,舍不得浪费,把羊油抹到饼上,一块儿吃下去。可见,当时国家还不富裕,所以这十车的绫罗绸缎和四车的金银珠宝那可是一个大数目啊。这样大量的赏赐无疑也是不寻常的。赏赐之后,皇帝再次开口,说:“我虽富有四海,可惜皇后无子。武昭仪倒是刚刚生了一个儿子。”又回到主题上来了。可是长孙无忌还是说,吃好喝好,又回避了。这样反复几次,长孙无忌始终顾左右而言他。有时候,不表态也是一种表态,长孙无忌这样做,无非就是表明自己不支持武则天做皇后。有道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上及昭仪皆不悦而罢”。此后,武则天又让她的母亲杨夫人充当特使,继续游说长孙无忌,结果还是碰了一鼻子灰。

通过收买长孙无忌来获取外廷支持的努力失败了。武则天得到了两点深刻的教训:第一,卑辞下体、拉拢贿赂等在后宫行之有效的方法,未必适用外廷像长孙无忌这样的元老重臣。人家是见过大世面的,不是这种小恩小惠能够收买的。第二,王皇后远远不像武则天想象的那样只是一只纸老虎,已经失去还手能力,她在朝廷中还保持着很高的威望和人气,所以还得加大打击力度。当然,此行也让武则天有了一个重要收获,是什么呢?她收获了李治的支持。看到元老重臣如此不合作,李治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真是太伤自尊了,自己贵为皇帝,却受制于人,低三下四地给大臣送礼,还办不成事。这太窝囊了,高宗心里十分不爽,君臣之间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裂痕,所以他愈发坚决地站到了武则天一边。谁都有逆反心里,越是做不成的越要做。也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事情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立武则天为后这一单纯事件的对立,升级为唐高宗和元老大臣争夺权力的斗争。因为斗争性质的变化,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单纯的恩爱夫妻的关系上,又多了一层战友的关系。两个人有了共同的对头,要精诚团结,同仇敌忾。

三 后宫巫蛊案

在外廷的活动既然还没有柳暗花明,武则天英明地决定还是先回到她所熟悉的后宫,彻底解决王皇后的问题。上一次她还只是打感情牌,这次她要炮制一个真正的刑事案件。

永徽六年六月,武则天再次发难,指使左右报告皇帝,说王皇后和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共行厌胜。所谓“厌胜”,是古代的一种巫术,大致就是用纸剪一个小人,或用木头刻一个小人,诸如此类,这就是自己恨之入骨的那个人,描绘出他的形象来,然后在上面写上他的姓名、生辰八字,再在上面钉钉子、扎针,诅咒此人饱受痛苦或不得好死。《红楼梦》中赵姨娘和马道婆,就共同实施过这种巫术。她们憎恨的人不是贾宝玉和凤姐吗,所以就偷偷地画上这两个人的形象,钉上钉子,由马道婆在那儿念咒,后来宝玉和凤姐两个人是见鸡杀鸡,见狗杀狗,闹得贾府上下一塌糊涂,最后还大病一场。当然,这种巫术有的时候也派作相反的用处,刻画出自己所爱的人物,对它施以咒语,通过这种方式让梦中情人眷顾自己。古代人迷信,相信这样做确实可以通过冥冥之中的感应和信念加害于人,因此厌胜本身是一种罪行,而且是一种重罪,被列为十恶之一,属于“不道”,就是违背正道。法律上比照谋杀罪量刑,只比谋杀罪减轻二等,但是如果实施对象是尊长或皇帝,就不再减刑。

这一控告无疑是想要置王皇后于死地。如果按律治罪,对于王皇后就意味着灭顶之灾。但是由于厌胜所用材料简便,一块布一张纸都行,并且一直是宫廷斗争中打击对手最常使用的武器,皇帝也知道,这事有时候不靠谱,所以对于这类事情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态度和决心。比方说汉武帝的时候,他不是有一个皇后叫陈阿娇吗,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个阿娇,她后来也被指控实施厌胜,汉武帝就把她废掉了,但没有处死。所以具体怎么执行,还要看皇帝的意思。由于事情发生在武则天和王皇后斗争的白热化阶段,武则天诬告的迹象过于明显,李治权衡利弊,没有敢按照刑事案件处理,只是禁止魏国夫人柳氏入宫,又贬王皇后的舅父中书令柳奭为遂州刺史,遂州就是今天的四川遂宁。柳奭很倒霉,因为王皇后的牵连无辜降罪,在被贬的途中又被冠以“漏泄禁中语”的罪名,接着被贬到偏远的荣州担任刺史。荣州,就是今天的四川荣县。路漫漫,水迢迢,王皇后和家族的联络就被中断了。

如果说,拉拢长孙无忌这一招是彻底失败的话,到了厌胜事件,武则天也只取得了局部胜利。她想要置王皇后于死地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只是,王皇后和外朝的联系被彻底斩断了,她现在的处境犹如一只被囚禁的小鸟。在这种情况下,外廷的大臣们会报以何种态度,他们还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她吗?

四 宸妃风波

武则天一刻都没闲着,她决定再试一次。这次,她吸取教训,不再直接追求后位,而是退而求其次,要求皇帝加封她为宸妃。根据唐代后宫制度,妃的级别为视一品,高于二品的昭仪,仅次于皇后。唐朝的妃子有四个名号,分别是贵妃、淑妃、贤妃、德妃。这个时候,四妃都有人占着位子,高宗过去特别喜欢的萧淑妃就是其中之一。武昭仪要想进入这个行列,暂时还没有空缺。按照惯例,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武则天她应该等,假如等啊等,哪一个妃子忽然暴病身亡,她就可以去补那个缺了。但是,武则天岂能等得?她从来都不缺少创造力,更不缺乏勇气。她使出浑身解数,要求皇帝在这四妃之外加封她为“宸妃”。宸妃这个名号可是武则天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方面,妃子的位置不像皇后那么扎眼,容易被人们接受;另一方面,宸妃的名号又不同寻常,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为什么这样说呢?宸,即北辰,是北极星,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说北辰在天空照耀,其他的星星都得罗列在周围拱卫着它,所以北辰常常用来比附帝王。以宸为封号,就犹如给长子取名李弘一样,明显反映了武则天的勃勃野心。加封为妃子,显然不会是她的终极目标。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是退一步了,在她的心目当中,外廷的大臣们理应也退一步。咱们彼此都给个面子嘛!那么,大臣会满足她吗?此议一出,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马上上表强烈反对。他们说:“妃嫔有数,今立别号,不可。”意思是皇帝的妃嫔有固定的数额,这是祖宗定下来的制度,你现在出妖蛾子,想要再立一个别的封号,那是万万不行的。宰相是集体议政,因此来济和韩瑗的意见也就基本代表了宰相集团的整体意见,昭仪已经是他们所能接受的武则天身份的顶点,再往上走,难于上青天。

加封宸妃的努力又失败了,武则天难免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恐怕从这个时候起,她真正意识到了外廷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后宫斗争的每一步都和外廷紧密相连,没有外廷的支持,她永远也无法实现正位中宫的梦想。从此以后,她要把眼光投出宫外,投向外廷。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只能从这里寻找。现在,敌人已经挥拳出手,那么,朋友究竟在哪里呢?

庭院深深深几许,如今,深深的宫廷已经无法容纳武则天的野心。武则天犀利的眼光越出了宫墙,外面是一个她还没有真正打过交道的世界。离强合弱,远交近攻,这些她在深宫中用惯的手段还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从深宫走出来的武昭仪,又会向哪个方向挥动手里的长鞭?

请看下集:殿廷对决。

第六集 殿廷对决

一 谁在支持武昭仪

就在武则天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官员主动请缨为她摇旗呐喊。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名叫李义府,瀛州饶阳人。他在中书令来济的手下担任中书舍人,是个五品官。有个成语叫“笑里藏刀”,讲的就是李义府。李义府生得一表人才,和人相处彬彬有礼。但是,你如果被他的笑容所打动,想要和他推心置腹地交朋友就大错特错了。李义府最擅长的莫过于不露痕迹地算计人,可以说是“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这样的事儿他干得多了,人们就送他一个词“笑里藏刀”。又因为他外表柔和,但是害起人来心黑手狠,又送他一个外号叫“李猫”。猫是一种柔顺的小动物,平时很乖巧,但是扑耗子时却毫不留情,非常凶狠,这李义府的性情行为就和猫似的。李义府人品不好,但是才华出众。《全唐诗》里留下他八首诗,诗风清丽,典型的初唐风范。并且李义府是李治的老部下,李治做太子时,他担任太子舍人,和太子司议郎来济都以文墨知名,当时号称“来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济已是中书令,李义府还只是区区一个中书舍人,才气不在来济之下,职位却差着这么多,因此内心郁郁难平。

那么,李义府与武则天是什么关系呢?他为什么要支持武则天?其实,李义府和武则天没有任何关系。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讨好皇帝,保住官位。武则天只是他手里的一张牌。无风不起浪,事情的起因是李义府的工作调动问题。

李义府本来是中书舍人,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想要把他发配到偏远的壁州担任司马,等于调到今天的四川省工作了。壁州司马也是五品官,本来是平级调动,谈不上贬。但是唐前期的人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京官整天猫在朝廷里混,容易和皇帝混个脸熟,有前途,机会多;地方官呢,山高皇帝远,升迁的机会少。李义府他自负才高,也有野心,所以他很不愿意去地方当官。这次工作调动对他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按照当时的行政程序,李义府的任命诏书由中书省起草后,要转送门下省审核。李义府担任中书舍人,由于职务之便,提前知道了这个任命。他可不想眼看着这个任命生效,但是怎么办呢?又不能把委任状截留了。俗话不是说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嘛,他想不出办法来,就去求教于好朋友中书舍人王德俭了。

王德俭的脖子上长了一个很大的瘤,人又狡诈多智,所以别人就把这两个特征结合起来,叫他“智囊”。“智囊”把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听了之后,就给李义府出主意说: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臣异议耳。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资治通鉴》卷一九九)

他是说,皇帝现在想立武昭仪做皇后,为什么不把这个提案拿出来呢,是因为担心宰相不同意。现在你出面支持武昭仪当皇后,皇帝肯定龙颜大悦,他一高兴,你不就转祸为福了吗?李义府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但是第二天任命书就要送到门下省,而当时皇帝已经退朝了,怎样能在任命生效之前见到皇帝呢?正好当天是王德俭值夜班,两个朋友一商量,决定由李义府代替王德俭值班,深夜叩阁上书,恳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

正为立后之事烦恼的李治和武则天大喜过望,终于找到支持者了!立即召见李义府,让他把想法都说出来。李义府说:陛下,现在天下的老百姓都拥戴武昭仪当皇后,您就顺了天下百姓的心吧!唐高宗真是既高兴又纳闷,说天下百姓都这么想,我怎么不知道啊?但是,明摆着,老百姓如何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治终于知道,官员并不是铁板一块了。以前他一直觉得所有的官员都倾向于长孙无忌,都反对他,李义府的发现打开了他的眼界。他不由得非常欣喜,勉励李义府再接再厉,同时赐予他一斗珍珠。李义府乘机说:陛下,我非常想为您效劳,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可是恐怕没机会了,我就要到壁州当司马,壁州离长安千里迢迢啊,就算我为皇帝的事情喊破了喉咙,又有谁能听得见呢!皇帝说,那还不容易,马上让你留任原职。第二天,武昭仪也亲自派人慰问李义府。接着,李义府被提升为中书侍郎。皇帝和武则天的这番举动等于向全体大臣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皇帝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支持武昭仪就意味着升官发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一批官僚就集结在武则天的周围。这伙人包括卫尉卿许敬宗、中书舍人王德俭、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等等。武则天第一次在外廷有了自己的势力。随着李义府的人生之路出现重大转机,武则天的皇后之旅也开始现出曙光。

在这些人中,许敬宗年龄最大,官阶最高,很快就成为领军人物。许敬宗是何许人呢?他是给李义府出主意的“智囊”王德俭的舅舅,和长孙无忌是一代人。说起来他的经历非常坎坷。隋末大乱之际,他的父亲许善心在江都政变中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所杀,许敬宗为了活命,在杀父仇人面前“蹈舞求生”,手舞足蹈,苦苦哀求人家饶他一命。本来,人性就有软弱的一面,许敬宗这样做,我们也不是不能理解。可是,当时偏偏出了一个人物,经历和他相似,但气节可比他高多了。这个人就是大书法家虞世南。虞世南的哥哥虞世基也面临着被处死的危险,虞世南一介书生,无法靠武力挽救哥哥的性命,只能跪倒在地,要求刽子手杀了他,放掉哥哥。同样是跪地求饶,这虞世南可就光彩多了,因此当时人就编了一句话,“虞世南匍匐请代,许敬宗蹈舞求生”,贬损许敬宗。许敬宗虽然道德不怎么样,但是确实才华横溢,很快被李世民延揽到人才库里,成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和后来著名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事。太宗即位,许敬宗也当上了中书舍人。金光大道已经展现在面前,可是许敬宗一不留神,又滑下去了。出了什么事呢?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轻佻的许敬宗竟然因为大书法家欧阳询长得丑,在葬礼上哈哈大笑。这一笑也就笑掉了他头上的乌纱帽,被贬到地方去了。后来好不容易在高宗初年又混到了礼部尚书,没想到又因为把小女儿嫁给少数民族首领冯盎,就是后来的大太监高力士的曾祖,被人弹劾,说他贪财卖女,又被贬到了地方。因为这样一些性格乃至人格缺陷,许敬宗的仕途起起落落,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同僚都已经手握大权,而他只是个卫尉卿,虽然也是三品官,但只是一个负责皇帝车马的事务性官员,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因此他也是郁郁难平。

但是,古人说得好:“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现在皇帝打算立武昭仪为后,而元老大臣纷纷反对,这是个多事之秋,许敬宗隐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凭着自己半生从政的直觉,他决定站在皇帝的一方。但是,支持皇帝能够获取多大的好处呢?皇帝的决心有多大?许敬宗一时还看不清楚,不敢贸然表态。恰好此时出了李义府贬官之事,李义府求教于许敬宗的外甥王德俭,老谋深算的许敬宗就势投石问路,结果非常令人满意,许敬宗决定行动了。

这样,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为核心,一批以支持武则天为共同政治目标的官僚就集结在一起了。他们通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和武则天暗通声气,在外廷和后宫之间迅速建立起了一个反应敏捷的情报网,这个情报网的末端散布在外廷的各个部门,顶端则是野心勃勃的武昭仪和在背后支持她的皇帝李治。

二 殿廷上的闹剧

支持武则天的势力暗流涌动,反对她的大臣也开始逐步集结。这一派的首领是元老重臣长孙无忌。此外,还包括唐太宗任命的另一位顾命大臣,长孙无忌的忠实追随者褚遂良,以及刚刚在立宸妃问题上投过反对票的来济和韩瑗。两派人马都在暗中发展势力,中央的政治风云开始变得波诡云谲,并且逐渐向下波及。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立武则天为后的事,一时间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话题。长安县令裴行俭私下找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议论说,武昭仪心术不正,她要是立为皇后,国家可就要遭殃了。这种私下议论马上被武则天的情报网探听到了,御史中丞袁公瑜迅速把这件事汇报给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杨氏再传达给武则天,武则天再推动高宗作出反应。很快,裴行俭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吐鲁番,远远地离开了政治中心。此后不久,武则天的首席支持者许敬宗升迁为礼部尚书。皇帝的巨手终于显示出了威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随着两派官员的或升或降,原本看起来铁板一块的外廷官僚队伍逐渐分化。每个人都在观察,考虑自己的立场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之中,永徽六年(655年)九月,唐高宗和武则天终于决定摊牌了。

据《唐会要》记载,这天,唐高宗在退朝之后单独留下了四位宰相,说要跟他们到内殿商量一件事。这四位宰相是谁呢?第一位是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第二位是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勣,第三位是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于志宁,第四位是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褚遂良。唐朝的宰相制度比较复杂。首先,有一些官职是法定宰相,比如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门下侍中。在这之中,尚书令是正二品,中书令和侍中都是正三品。但是,因为尚书令权力过大,从太宗朝开始,尚书省不再设尚书令,所以,尚书省的副职左右仆射就成为宰相,都是从二品。此外,还有一些人不担任三省长官,但是也可以经由皇帝的任命成为宰相。这些人要成为宰相,一般要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就是说他们也和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一样拥有决策权力。长孙无忌和李勣就都属于这种情况。

在唐高宗永徽六年,各种名号的宰相一共有七位。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四位之外,还有中书令韩瑗、门下侍中来济和另一位门下侍中崔敦礼。按照唐朝的传统,皇帝退朝以后,所有的宰相要到政事堂共同议政。可是这次呢?皇帝没有按常规,而是单独召见部分宰相,这显然意味着有特殊的事情。这四个人互相看了看,皇帝会有什么事呢?回顾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武昭仪引发的政治风波,他们觉得,今天的事情一定与武昭仪有关。

他们四个人就商量对策了,如果皇帝一会儿提起这件事,咱们应该怎么回答呢?有一个人提议:“长孙太尉当先言之。”

但是褚遂良不同意。他说:“太尉,上之元舅,脱事有不如意,使上有怒舅之名,不可。”意思是长孙太尉是皇帝的舅舅,如果言语不和,那就是皇帝和自己的舅舅过不去。怎能让皇帝背这个罪名呢?不行。把长孙无忌否决了。

这个时候,刚才提议的人又说:“英公勣,上之所重,当先言之。”英国公李勣是皇上非常器重的人,要不让他先说?

褚遂良又不同意,他说:“司空,国之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罪功臣之名。不可。”意思是司空李勣是国家的元勋,皇帝和他闹意见,那不是跟功臣过不去吗,那怎么行呢?又否定了。

既然如此,那究竟应该由谁来出面向皇帝表达意见呢?褚遂良说了:“遂良躬奉遗诏,若不尽其愚诚,何以下见先帝!”他说,我是先朝任命的顾命大臣,如果我不竭尽全力的话,以后有什么颜面到地下面对先帝呢!褚遂良毛遂自荐自己要做这出头鸟。

这时候,咱们就可以分析一下了,前面两次提到的提议者,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一共四个人:长孙无忌和李勣被提出做候选人,褚遂良是毛遂自荐,是谁一次次把皮球踢给别人呢?只剩下于志宁了。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中去。于志宁人品和学问都很好,在唐太宗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太子太师,辅佐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后来李承乾被废,跟随他的臣僚都受了牵连,只有于志宁因为道德文章都很高明,被留下来辅佐新的太子,就是后来的唐高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经历过政治风波,所以于志宁格外小心谨慎,不愿意卷入任何政治争端之中。这次废王立武,他觉得不同寻常,还是不出头的好。

另外,这番商量除了推举发言人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四个人在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宰相们议论由谁来回应皇帝的问话,等于默认了一个事实:大家都反对立武昭仪做皇后,只不过是由谁来表达的问题。它隐含的意思是宰相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人出来表态了,他不想参加到这个宰相同盟中来。谁呢?李勣。他不愿意掺和,可是他不明说,只说自己今天是带病上朝,现在实在支持不住了,一会儿见皇帝恐怕失了朝仪。因此,请求其他三个人帮他请个病假。说完之后,李勣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其他三个人面面相觑。这和他们的预想不一样啊,但是人去不中留,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李勣走了。

三个人中,长孙无忌是领衔人物,他不仅仅是皇帝的舅舅,还是太尉,官居一品,级别最高。所以,皇帝看着他说话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有儿子,所以我打算把皇后废掉,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几个意下如何?按照事先约定,长孙无忌没有说话,褚遂良先说了: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服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疾甚,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新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未有愆过,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

什么意思呢?皇后出身世族,是名门闺秀,她是先皇为陛下所娶,她很贤惠地侍奉过先皇,没有失职行为。先皇病重的时候,还曾经拉着我的手嘱咐:“我的好儿子、好媳妇如今就托付给你了。”陛下您当时在旁边坐着,亲耳听到。现在这话言犹在耳,您怎么说忘就忘了呢。对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褚遂良反对废王立武的理由是什么?第二,褚遂良对王皇后持什么态度?

先看褚遂良反对废王立武的理由。他说了三个理由。第一个是观念上的理由:皇后必须出身于世家大族。这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一个传统,皇帝总要和社会上最有实力的家族通婚,来加强自己的力量。他说皇后出自名家,这在他心目中是个重要优势。相对来讲,武则天家是暴发户,因此她不符合条件。第二个是孝道的理由:按照他的话,王皇后是“先朝所娶”。中国讲究孝道,孔子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儿子为什么娶媳妇呢?是为了侍奉父母,接续祖先。按照孝道,皇帝不能违反父亲的心愿,随随便便就把皇后废掉。第三个理由:皇后没犯什么错误。大家会说,皇后不是犯错误了吗,先是被指控杀死小公主,后来又被指控搞厌胜,怎么会没犯错误呢?其实,褚遂良所言透露了一个信息:虽然此前皇后已经因为这些指控受到处理了,但是处理只局限于后宫,没有经过法律程序。因此仅仅是后宫的行政处罚,甚至仅仅是感情惩罚,高宗并没有把皇后的罪名公之于众。为什么呢?因为小公主死的这件事暧昧不清,皇后仅仅是嫌疑犯,后来因为双方都没有证据,所以就不了了之。而厌胜这件事虽然按律当死,但是在实际处理中并没有执行,只是不允许王皇后的母亲进出宫廷,并且把她的舅舅贬往地方了。所以,皇后这两件过错的处理只波及宫中。这样一来,褚遂良不管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至少他可以装糊涂,说皇后未闻有过。她没有过错,您怎么可以轻易把她废掉呢?

褚遂良的理由都很充分。面对顾命大臣有理有据的反对,高宗一时也没有对策,只好不悦而罢。这次内殿讨论,可以算作唐高宗与武则天跟外廷宰相之间斗法的第一回合,外廷赢了。

但是武则天可不是个知难而退的人。她想当皇后不是一朝一夕了,之前她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以她的性格,她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她得鼓励唐高宗再接再厉,虽然屡战屡败,但也得屡败屡战。

第二天,在武则天的推动下,唐高宗又把这几个人召集到一起,还商量这件事。这次,李勣干脆请病假没上朝,继续隐身。还是这三个宰相,又跑到内殿里来了。皇帝重弹老调,褚遂良又说:陛下必别立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要在武氏!且昭仪经事先帝,众所共知。陛下岂可蔽天下耳目!使万代之后,何以称传此事!

意思是说,皇帝您要是真不喜欢王皇后,我们尊重您的感情,请您在天下名门闺秀之中另外选个皇后,何必要非选武氏啊?您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他首先退了一步,然后,扔出一个重磅炸弹,为什么不能选武氏啊,因为武氏给先帝当过才人,那是先帝的小老婆,您以为天下的人都是聋子、瞎子啊!如果您现在立她当皇后,天下人怎么说您啊?那叫父子聚麀啊!千秋万代之后,您的脸往哪儿搁啊!到此为止,反对立武则天当皇后的理由,从三个变成四个了:第一,皇后出身名家;第二,武氏为先朝所娶;第三,皇后没有过错;第四,武氏历史不清白。

抖出这些还不要紧,褚遂良接着发起飙来了,只见他朝笏往殿阶上一摔,把帽子也摘了,拼命磕头,把前额都磕出血来了,说,陛下您既然不听我的话,您就让我回家去吧,我愿意回家种田。唐高宗当时气得几乎吐血,赶紧说,左右来人!把这个褚遂良给我拉下去!皇帝还没怎么着呢,你一个大臣先以死相胁,把皇帝置于何地啊?这简直就是要挟。正当他们在朝堂上拉拉扯扯、乱成一团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朝堂的帘子后面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女高音:“何不扑杀此獠!”(《资治通鉴》卷一九九)意思是怎么还不把这老蛮子给我打死!谁在说话呀?武昭仪。这句话石破天惊,把周围的人都给吓傻了。为什么呀?这是皇帝和大臣议事,一个后宫的昭仪是不该来偷听的;退一步说,就算是因为事情关系着她的前途,她忍不住要来听,那也不应该发表意见啊;再退一步,即使情急之下发表了意见,这个意见也不应该如此强硬、如此蛮横啊。你一个昭仪,哭哭啼啼诉委屈大家还可以理解,怎么能张口就说要打死前朝的顾命大臣呢!这太厉害了。这一声怒喝让我们不禁又想起当年武才人的狮子骢事件来了,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武则天强悍的性格,又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她倒是挺痛快,可是皇帝和大臣们都不自在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长孙无忌比较老到,赶紧说:“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把褚遂良保下来了。当然,君臣双方又是不欢而散。

可是这么一闹,昭仪和前朝顾命大臣在殿廷上差点打起来,这消息像插上了翅膀,马上传得沸沸扬扬的,纸包不住火,原来皇帝想在小范围内解决问题也不可能了。第二天,高宗原本没有通知的宰相韩瑗也上表,声称如果立武昭仪做皇后,可能倾覆大唐帝国。很快,另一位宰相来济也上书反对。宰相集团看起来是气势汹汹,唐高宗和武则天觉得非常郁闷。事已至此,七位宰相的名字一个个从高宗脑海里滑过。褚遂良、来济、韩瑗都旗帜鲜明地表态反对废王立武,长孙无忌和于志宁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很显然,两次都站在皇帝的对立面上。此外还有侍中崔敦礼,当时已经行将就木,可以忽略不计。忽然,如电光石火一般,唐高宗心里滑过了李勣的名字。李勣还没有表态呢。他可是唐高宗一开始召见的四位宰相之一,但他始终称病没有露面。

那么,李勣又是什么态度呢?李勣的表态,又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

请看下集:正位中宫。

第七集 正位中宫

上集我们讲到,因为废王立武,李治、武则天和宰相们产生了激烈的正面冲突,宰相们占据了上风。可是大家也发现了,在这群权高位重的宰相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还没有表态,这个人就是李勣。那么李勣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的意见有那么重要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