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09:51:33

点击下载

作者:吕夏乔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非洲常识作者:吕夏乔排版:KingStar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30ISBN:9787548417262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非洲的侧面

没有哪个大洲如非洲一般,拥有如此之多的侧面,以至于让人想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它。

也许,你会说非洲是粗犷的,在那广袤的热带稀树草原上,大型野生动物们肆意地繁衍和生长,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那里有一望无际的撒哈拉大沙漠,海市蜃楼消逝处,埋藏着世世代代非洲人怅眺过的干涸梦想;那里有大量的古老部落集群而居,以最原始的方式保留着祖先的遗规训诫,他们击掌则引吭、闻音则起舞,不喜也不谙丝竹管弦之声里的曲折衷肠……但如果你在毛里求斯的白色沙滩上,看到一对对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男男女女,或者在维多利亚湖畔明镜般的水面看到红花绿树倒映其中,再或者亲身感受一个四世同堂的非洲大家庭里的和美融洽,你便又会觉得非洲是温婉多情的。

也许,你会说非洲是贫瘠的,这里极少有适于农耕的土地,这里很多人还徘徊在温饱线以下,这里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通电,这里很多人不知道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为何物……但是,如果你看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名单里,非洲的塞舌尔赫然位于发达国家之列;如果你在南非开普敦的大型商场里,看到各种价格高得吓人的商品前面顾客络绎不绝;如果你知道非洲有多少矿产资源的储量均居于世界前列,你又会觉得,非洲是富有的。

也许,你会说非洲是野蛮的,他们鲜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很多部落至今仍然以狩猎和采摘为生,那里仍然保留着许多残害人身心的陋习,比如少男少女成年割礼……但如果你看到非洲人对待外来之客的发自内心的热情,如果你看到保存至今的>9000年前那些栩栩如生的非洲岩画,如果你感受到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带给心灵的极度震撼,你又会觉得,非洲的文明是傲人的。

也许,你会说非洲是天真热情的,这块热带大陆到处充满着阳光,这里的人不懂得“伤春悲秋”,他们不知忧患为何物,总是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乐天做派。但如果你知道这块土地上,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有多少黑人被当成奴隶贩卖到美洲的种植园;当你看到非洲妇女们左环右抱带着一大堆孩子,不知道所承担的生活重担何时是个头;当你看到光着脚丫的适学儿童挺着因为饥饿而肿胀起来的鼓鼓的肚皮;当你得知非洲很多地方现在依然内乱不止,大量的难民居无定所,你又会觉得,非洲是让人忧伤的。

也许,你会说非洲是粗俗的,那里的人用手抓饭吃,或许常年不洗澡,但就是在这些人中间,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于国际政坛纵横捭阖的政治人物。

也许,你会说非洲是没有主见的,一直以来都被外来的力量牵着鼻子走,非洲的国界线是殖民者划定的,非洲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是被边缘化的,非洲国家的民主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美大国的影响……但也正是非洲,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部落酋长制,甚至极大限度地给予这片土地上的野生动物们自由。

也许,你会说非洲的色彩是黯淡的,这里没有明艳的中世纪油画,没有维也纳的金色音乐厅……但这里有“地中海白莲”突尼斯,有“彩虹之国”南非,有“非洲明珠”乌干达……

是的,哪一个侧面都不能代表非洲,但哪一个侧面都是非洲。因而,本书并不试图对非洲进行任何形而上的定义,仅仅是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粗线条地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线条与线条之间留有的巨大空白,则有赖于您的填补。第一章非洲文化——古老与现代融合

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哪个地方如非洲一般,处于如此激烈的多元文化的冲撞之下。在这里,你既可以在撒哈拉沙漠看见晚照里一抹宛如中世纪油画般的驼队剪影,又可以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体验现代化都市的繁华;既可以目睹氏族社会原始部落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又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与时代接轨的时尚气息……总之,非洲的文化最不适合以偏概全,这里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既有自有的,又有外来的,它们共同构成非洲文化的多样性。1. 什么是“黑非洲”?

德国18至19世纪之交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年)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对非洲文化基本是持消极、批判的态度,我们从中摘出一句话便可大致猜出他的看法:“黑人体现为完全野蛮和不受驯服的自然人。我们要认识这个自然人,就要放弃所有敬神和道德思想,放弃感情。”虽然他对非洲的态度如今已有学者认为不太妥当,但其把非洲划分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本部”“撒哈拉沙漠以北隶属欧洲的非洲”以及“尼罗河区域”三个部分,则是富于灼见的。事实上,现在人们从文化上将非洲分为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大部分都是阿拉伯国家)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便或多或少是受了黑格尔对于文化分区观点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人们也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称为“黑非洲”。“黑非洲”这个称呼的由来是什么呢?原因是,这块土地既是黑人的故乡,同时如今仍然是以黑人为主。与此相对,北非和西非地区大都是白色人种。

从历史上来说,当北非在亚欧文明的影响下率先开化,并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历了自己的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却由于远离人类文明中心而长期停留在氏族部落时期。即使到了今天,很多国家仍然存在原始部落,这里的人们靠着先民的遗规与首领的威信维持秩序,靠着大自然的赐予勉强维持温饱,靠着本部落所信仰的神明力量挨过贫穷与苦难。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非洲的绝大多数人类古文明遗址都集中在北非,如迦太基古城遗址以及古埃及金字塔等。

从宗教信仰上来说,“黑非洲”既是土生土长的非洲黑人的聚居地区,也因此成为非洲传统宗教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在大部分“黑非洲”的国家中,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口信奉非洲的原始宗教,如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国家。当然,因为非洲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被欧洲的殖民者瓜分殆尽,基督教也因此伴随着殖民者的脚步在非洲站稳脚跟,同时,大量的基督信徒都曾来非洲传道,更加速了基督教在非洲的传播。而在北非,基督教却因为伊斯兰教较早传入早已深入人心,信众相对较少。

而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基本已取得民族独立,新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再加上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油气资源陆续被勘探和开采,“黑非洲”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裹挟下,正在慢慢地退去野性,迎来全新的面貌。2. 为什么北非属于阿拉伯世界?

北非是位于非洲大陆北部的地区,包括埃及、苏丹、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7个国家(除此之外,西撒哈拉也属于北非地区,但其是否独立成国尚处于争议之中),以及葡属马德拉群岛和葡属亚速尔群岛。北非地区(除了马德拉和亚速尔因属于葡萄牙领土而在文化上略有不同)是名副其实的阿拉伯世界。

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完全不同,这里大部分的居民是阿拉伯人,最主要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主流的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他们遵从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在心理上对阿拉伯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对阿拉伯世界有着强烈的自我归属感。

究其原因,首先,北非的传统文化植根并不深。北非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灿烂而迷人的传统文化,最终却只留下了一些历史遗迹及传说故事供人凭吊:迦太基古国在被夷平的同时,其文化传统被深深地掩埋在了一片废墟中;而古埃及的文明,则是藏在了一座座金字塔与一具具木乃伊中,鲜少在代际间传承。曾几何时,迦太基古国甚至与强大的罗马帝国抗衡不下;而埃及的文明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垂涎不已。

其次,古罗马同样与北非有着不解的渊源。在阿拉伯人大规模进入北非之前,古罗马文化对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根深蒂固的;也许是古罗马执政者对北非地区的态度较为过激,夷平迦太基古国、单纯将埃及作为“罗马的粮仓”而过度索取都是例子,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北非人从心理上产生抗拒,更进一步影响了北非人对古罗马文化的接纳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7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进入北非,这是一个由彪悍的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强势的统治迅速将阿拉伯文化植入其中,很快就完成了对北非地区的同化。3. 为什么说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

在非洲,不管是婚丧嫁娶、迎来送往,还是祭天祀地、丰收节庆,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人们总能看到一样东西,那就是有“非洲音乐的灵魂”之誉的鼓。

关于这一称誉的来源,还得从历史上说起。

非洲人与鼓有着极深的渊源:作为一种打击乐器,鼓是非洲乃至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乐器之一,然而,鼓最早并非是用于音乐伴奏,而是基于生存和交流的需要。不仅是在非洲,人类先民在茹毛饮血的年代,基本是靠围狩猎物为生。许是偶然的原因,他们发现鼓声可以震慑住威猛或狡猾的兽类,所以,非洲最早是将鼓用于打猎之中的。当然,此时的鼓构造较为简单,就是给中空的木头蒙上兽皮。

当人们的打猎所获基本可以维持生计时,非洲渐渐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稳定的部落。这时,鼓开始被用于信息传递和交流,同时还产生了一门特殊的语言>——鼓语。他们不仅将“鼓语”用于传递部落间的奇闻逸事,还向部落里的人发集结号令,同时报喜报丧、报告险情。据说,>17世纪时,欧洲人在非洲大肆劫掠黑人卖往美洲为奴,一旦有白人闯入,便有专门的乐师击鼓为号,提醒大家逃跑。可以说,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鼓一直都是这块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最忠诚的伙伴。

在这个过程中,以部落聚居方式生活着的非洲先民们,为了庆祝收获或部落战争的胜利而需要集体狂欢,鼓便开始用作乐器以表达情感。“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表达感情的方式无非有这几种:言之、嗟叹之、咏歌之、手舞足蹈。非洲人历来不善于将情感诉诸文字,不喜欢拐弯抹角,而是习惯于直白地用歌舞表达。鼓作为打击乐器,音色明快、富有节奏感、直接准确,无须特别的技巧,在叮咚作响中传达出生命的律动,最宜于淋漓酣畅地抒发胸臆。于是,在生产和生活之余,以鼓乐做伴唱歌跳舞,成为非洲人最佳的情感表达与宣泄方式。近年来,随着非洲鼓越来越为人们熟知,它更是作为一种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进入了专业的音乐创作领域。

可以说,非洲鼓是伴随着非洲文明的发展而来的,是非洲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非洲音乐最具意义的典型代表,因此,被称为“非洲音乐的灵魂”也是名副其实。4. 非洲人的头饰有什么特点?

不管是在非洲的传统节日中,还是在具有非洲元素的各大时尚秀场,有一样东西赚足了人们的眼球:非洲头饰。这些非洲头饰造型夸张、风格神秘,漫溢出浓浓的原始美与野性美。

当然,所有这些感受都是就生活在非洲之外的人而言,对于非洲人来说,佩戴那些头饰,就如吃饭、睡觉与呼吸一样自然。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总结一下,非洲的头饰有哪些特点。

从造型上来说,非洲头饰不拘一格,十分夸张。有的高耸如塔,有的蓬松如灌木丛,有的像开屏孔雀的扇形尾羽,有的如鹰隼劲健的翅膀;非洲的头饰大都十分庞大,横亘在头顶之上的装饰部分甚至可长达1米。总之,每一款头饰都极尽夸张之能事。但奇怪的是,这样的头饰戴在非洲人的头上,并没有不和谐之感,相反,与非洲人的气质十分相符。

从色彩搭配上来说,头饰通常十分绚丽,不仅如此,非洲人的一应首饰也大都用艳丽鲜明的颜色,如大红、土黄、鲜绿以及钴蓝等。这些颜色本身就十分浓烈,非洲人再将各种不同的色彩搭配使用,且中间绝少使用明暗、深浅的过渡,因而往往能够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风格上来说,非洲头饰个性十分鲜明。非洲头饰强调繁复,这个繁复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同一种原材料的复用(如大把的鸟羽毛),另一种是以不同的原材料堆叠而透出的层次感。除了强调繁复外,还强调原始与野性,不管是大而夸张的头饰,还是小而精巧的头饰,都让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除此之外,非洲的头饰十分追求和谐感,通常情况下,非洲人的头饰会和发饰以及脸部的妆容搭配使用。如将发髻高高盘起,或将头发拧成一股长长的绳状,再如给脸部涂抹与头饰颜色相呼应的颜色等,使得脸部乃至衣着与头饰融为一体。总之,如果要概括非洲头饰的风格,必然会有这几个关键词:繁复、粗犷、和谐,而最终带给人的感受是——神秘。

从原材料上来说,其种类十分多样。对非洲人来说,似乎除了无形的空气和有形的水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不可入于非洲的头饰文化中。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树上长的、地下埋的,只要是非洲人能够得着的,便能将其应用于头饰中,如老鹰、公鸡等色彩艳丽的羽毛,巨大的牛角、阴森的兽骨、尖利的獠牙,此外,宝石、贝壳、树枝、花草、树叶等均是他们常用的材料,连废弃的啤酒瓶盖都能穿孔制成头饰。

从用途上来说更是多种多样,不同的场合、不同身份、不同年龄阶段,非洲人都会有不同的头饰。如重大节庆、祭祀、结婚生子等,都会在庆祝时戴上符合当时场合的头饰。再如不同年龄阶段亦会有不同的头饰风格,让人一眼就明了头饰佩戴者的大概年纪,这个通常情况下是与发型配合使用的。在我国古代,男子的“束发”“总角”“弱冠”之分,女子“豆蔻”“及笄”等,都是与非洲头饰相仿的习俗。头饰对身份的昭示意味也很明显,如较富裕、地位较高之人,通常会饰以宝石、象牙等珍贵之物,而贫穷者只好用树枝、贝壳等易于得到的物品入于头饰了。5. 什么是非洲黑木雕?

当你结束一段在非洲的旅行,不知道该从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带回什么纪念品时,不妨选一个非洲黑木雕吧。在非洲的工艺品市场上,随处可见工艺精湛的黑木雕,草木鱼虫、人神兽怪,无不可入于雕刻形象;仰鼻的大象、奔跑中的犀牛、头顶水盆的非洲少女以及披坚执锐的士兵,还有大量宗教中的人物,不一而足。

黑木雕可以说是非洲最具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其之于非洲,相当于石刻之于欧洲、陶瓷之于中国,堪称艺术收藏之上品。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非洲黑木雕无与伦比的价值呢?

首先是其原材料的珍贵。黑木雕的原材料来自非洲大陆原始森林中的一种树:黑木。这种木头可以说是“水火不侵”,据说其生长几乎不需要水,且能够置于大火中而安然无恙。它拥有极其漫长的生长期,生长百年以上才能达到直径10厘米左右。黑木充分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华,木质十分坚实,仿佛天生就是为艺术品而生。当然,优良的质地自然也决定了非洲黑木原木的高昂价格。

其次,技术娴熟的黑木雕工匠,也是黑木雕的价值所在。负责任的工匠在物色好一块原木后,并不急于动刀,而是先等其自然风干一段时间,待原木基本定型后再开始。否则,立即雕刻成像后再风干,雕像则易于开裂或变形。在动斧下刀时,工匠早已成竹在胸,根据原料的纹理、色泽分布及整体走势,决定雕什么和怎么雕,颇有点儿像中国的玉雕。

此外,非洲黑木雕还以其独特的雕塑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非洲黑木雕往往不求形似,只求传神,因而,我们常常会在木雕上看到与自然背道而驰的独特美学,如几何形的五官、夸张的外形、比例失调的身体等。而在人体雕像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极其强调头部,这不仅仅是指头部比例较大,还包括对于耳朵、嘴巴、鼻子等的夸张处理,以及独特的面部表情。但奇怪的是,人们丝毫不觉得这样的处理有何不妥,相反,正是这种大写意风格,透露出生命的跳脱与不羁,倒是很符合非洲人的性格。

总之,珍贵的木材、精湛的手艺、传神的表现、独特的风格,共同造就了非洲木雕的艺术价值。6. 非洲有哪些原始部落?“大嘴族”穆尔西

穆尔西人居住在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奥莫河流域,这是人类最早的原始部落之一,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不为现代文明入侵和同化的部落之一。至今,穆尔西人依然过着与世隔绝的自由生活,并且埃塞俄比亚政府也将其部落聚居区隔离保护起来。当然,随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地来到这里,穆尔西人的自由与传统还能维持多久,前景着实让人堪忧。

穆尔西人之所以又被称为“大嘴族”,是因为这里的女人都以大嘴为美。单听“以大嘴为美”可能并不让人觉得有何特别之处,仿佛与中国古代李唐时期“以胖为美”类似,但如果看到穆尔西女人嘴巴里衔着一只5寸或7寸大的盘子依然面不改色、行动自如时,我们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嘴了。

事实上,穆尔西女子在10岁时便要接受一项传统的“自残”手术:用小刀将下嘴唇与牙龈之间切开小口子,使下唇完全与齿根分离开来,然后将泥土烧制的小盘子衔入口中,盘子需要完全被下唇包住。日后,再慢慢换上较大的盘子,等到成年时,这些女人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嘴女人”。穆尔西女人最平常不过的样子,便是衔着一个堪比她们的脸盘大小的盘子,只有在吃饭时才将盘子摘下,长长的下唇便垂至下巴前。

那么,有这样一张大嘴有什么用呢?穆尔西女子在出嫁时,其父母能够得到多少嫁妆,基本上取决于她嘴的大小。通常,一个大嘴女儿出嫁后,完全能够让原本贫困的一家人发家致富。因而,一个穆尔西家庭最重要的一项使命,便是“调教”出一个大嘴女儿。

对于穆尔西女人的评价标准是嘴的大小,那么,对于男人的评价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就是看他身上的伤疤有多少,穆尔西男人每杀死一个敌人,便要在自己的身体上划上一刀,因而,身上的伤疤越多,则证明这个男人越勇猛。

卡洛族

卡洛族同样也是居住在埃塞俄比亚的原始部落,恐怕再没有哪里的女人能如卡洛族女人一样更适合诠释“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了。生存环境的贫瘠和物质条件的匮乏丝毫不影响卡洛族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她们为了取悦自己将来的伴侣,不惜忍受巨大的疼痛,在自己的身体上刻上美丽的图案。怎么个刻法?通常情况下,在女子达到适婚年龄之前,会在胸腹等部位的皮肤上,用刀按照自己想刻的图案划上一道道伤口,再将竹签埋进豁口。装进异物的皮肤在愈合后会微微隆起,一条一条的隆起所组成的图案,便成为令卡洛族男子神魂颠倒的美丽之物。而拥有这样图案的女子,在男人们看来,无疑是最性感的尤物。卡洛族女子身上的图案,远远看去颇像园林里光滑的水泥小径上用鹅卵石镶嵌而成的图案,十分别致,但相应地,图案越复杂、越庞大,所要遭受的肉体痛苦便越剧烈。

希姆巴部落

希姆巴部落生活在纳米比亚西北部的卡奥科兰地区,也是至今尚完好保存着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的非洲原始部落之一。这个部族以饲养牛羊为生,一个家庭养个几百只羊或上百头牛都是司空见惯之事,相对于生活在埃塞俄比亚的卡洛族来说,希姆巴部落算是相当富有了。希姆巴部落是世界上现存不多的在男女平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原始部落,以婚姻制度为例,这里在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同时,也实行“一妻多夫制”。

而在希姆巴部落的传统生活习俗中,最具特色的便是他们多变的发型和头饰。

下面,我们就从希姆巴部落的发型和头饰上,管窥这个原始部落如何保存并沿袭着部落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

先来看希姆巴部落的男人。相对于女人繁冗复杂的发型和头饰,男人的发型和头饰永远要简单得多。在希姆巴部落,未婚男子通常都要将头发结成一条辫子,婚后则佩戴头巾,且这条象征婚姻生活的头巾永远不能摘下来,除非部落里有其他丧事或本人丧妻。希姆巴男人去世之后,亲属们会将其头发完全剃去。

希姆巴女人终其一生,在发型和头饰上所费之工夫相当惊人。如果你觉得一个时尚女子出门前总是花半小时化妆不可思议,那么,希姆巴女人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打理自己的头发,肯定会让你惊讶得合不拢嘴。希姆巴女人的发辫通常呈红褐色,硬硬地垂在脑袋上,仿佛是用橡胶泥搓成的条,事实上,这是在发辫的外面抹了一层羊毛、牛油以及泥巴的混合物而成的。

希姆巴女子从小便被培养出对于头发的呵护意识。小女孩的头发会被结成两条辫子垂至脑前,沿着额头两端顺着眼梢垂下来。如果有小女孩只结了一个辫子沿着鼻骨垂下,那就说明这个小女孩是双胞胎之中的一个;而当少女初长成时,她们的头发通常会结成许多细辫子垂下;待到嫁作人妇时,则需佩戴头饰,且这些头饰往往是以兽皮制成。

不过,与其他原始部落面临的问题一样,希姆巴部落也面临着外部文明的入侵。关于希姆巴原始部落的风俗习惯能够持续多久,引起了人类学家深深的忧虑。7. 非洲主要有哪些宗教信仰?

非洲虽然部族众多、信仰复杂,但归根结底主要有三种宗教信仰,即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传统宗教。在这三种宗教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属于外来宗教,在非洲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由于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黑非洲”,则大都信仰基督教。下面就来简单地看一下这三种宗教在非洲的分布。传统宗教我们会在下一节专门进行讲述,所以此节只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状况。

基督教

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诞生之初是犹太人社会的宗教信仰。自基督教产生之后的漫长时间里,由于其在欧洲取得了绝对的统治性地位,所以往往容易让人忽略其在非洲的影响,事实上,虽然非洲仅有埃塞俄比亚一个国家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但这丝毫不影响基督教在非洲拥有广泛的信众,如刚果共和国信仰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的人数超过70万,而赤道几内亚则有超过80%的人口信仰天主教。

纵观基督教在非洲的发展脉络,我们大体能够发现,基督教进入非洲拥有几条十分明显的路径:

一条经由埃及传入非洲。基督教自产生以后从西北方向欧洲渗透,同时,其影响力也慢慢抵达埃及,并于公元5世纪形成了科普特教派。即使到了今天,埃及作为撒哈拉以北的非洲的一部分,虽然早已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但科普特教派始终保持着对于耶稣基督的信仰。埃塞俄比亚如今所信奉的埃塞正教,便是由埃及传入的。

如果说基督教经由埃及传入非洲并南移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基督教登陆“黑非洲”,则是一个伴随着野蛮和侵略性的过程。此时,时间已经到了15—16世纪,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欧洲国家,诸如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开始对非洲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入侵。直到现在,“黑非洲”的基督教信仰还残留着殖民国家的遗踪:如加纳、塞拉利昂、肯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南非等国信仰基督新教的信众比较多,是因为这些国家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国教是基督新教);而喀麦隆、多哥、加蓬、赤道几内亚、佛得角等国,由于曾经大都处于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因而多信仰天主教。

伊斯兰教

除了亚洲之外,伊斯兰教影响最大的大洲恐怕就是非洲了,这一点,我们能从非洲北部亦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窥见一二。虽然伊斯兰教传入北非的时间比之基督教要晚,但最终超过了基督教,广泛覆盖北非、东北非、西非、东非以及中非,成为在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

至今,许多非洲国家的传统节日,仍然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有着莫大的关系,如苏丹的“宰牲节”,则是由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发展而来。8. 什么是非洲的传统宗教?

非洲主要有三种宗教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宗教。其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基本上是从北非登陆而南传至非洲各地,或者经由欧洲殖民者直接带入被殖民地。传统宗教是基于非洲的历史和社会而土生土长于此的宗教。

虽然从表面上看,目前,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在整个非洲占了绝对的数量优势,但事实上,即使是在信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非洲国家里,这里的宗教信仰也是其与传统宗教的结合,而非取代。因而可以说,传统宗教对非洲人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非洲的传统宗教构筑于多神体系之上,也就是说,每个有传统宗教信仰的非洲部落,会拥有许多崇拜对象,这些崇拜对象大体分为以下几种:自然、祖先、图腾、部落神和至高神。其中,至高神来自部落神话,是全知全能、有求必应的神,他创造了天地万物以及部落祖先,如曼代人的至高神是思盖欧,阿散蒂人的至高神是尼阿美,他们是部落的缔造者,也是部落命运的掌控者。因而可以说,至高神是非洲传统宗教里最高级别的神。

在至高神之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神,这些部落神分掌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牧业、子嗣、战事、和平等。

除了至高神与部落神之外,非洲的传统宗教里还有一种崇拜对象,那就是图腾。从严格意义上说,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而产生的,因而,这些图腾一般情况下都有着动植物的外形以及神的意志。在非洲,最常见的图腾崇拜对象是狮子、蛇以及鹰。

总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部落神崇拜以及至高神崇拜,共同构成了非洲传统宗教的内容。

与其他世界性的宗教相比,非洲传统宗教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其一便是没有经文记载;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佛教有《楞严经》《金刚经》,这些经典既是历史,又是宣示,还是传承,对于宗教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非洲的传统宗教没有任何的历史记载与经文结集,所有的传说、故事、规仪均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不过,尽管如此,非洲传统宗教并没有因此而散佚,相反,其对非洲人的影响持续而深远,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其二,非洲传统的宗教较少借助于庙宇和僧侣作为传播本教文化的介质,而是通过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耳濡目染传承至今。

应当说,也正是因为这种纯粹性,使得非洲传统宗教在非洲人的血液里以毫不引人注目却无处不在的方式得以延续。9. 非洲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

通常情况下,文字是将语言付诸记录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借由文字来记载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历史。大多数国家、民族或地区,都在自己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字,然而,在非洲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情况,即非洲语言众多,却无文字。当然,这是就非洲本地土生土长的>语言来说的,而在非洲广泛存在的外来语言,如阿拉伯语、英语等,则无疑拥有文字。于是,要讨论非洲语言文字的特点,事实上,只能讨论非洲的语言特点。

非洲语系庞杂、语言众多,据保守估计,现尚存于非洲的语言超过1000种,几乎每个不同的部落就拥有一门自己的语言,哪怕这个部落仅有几百人。也正是因为这些语言大都是以部落、氏族或民族为单位的,而各个部落之间除了战争之外很少频繁交流,不同部落之间的人大都通过手势、鼓语等方式进行有限的交流。不同语言之间几乎没有共通性可言,这也就导致了这些语言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普及,仅仅只能作为方言存在。当然,非洲的“方言”虽然特别多,但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使用人数少、适用范围窄,从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传承困境。

非洲除了产生于本地的众多语言以外,还有官方语言,如北非国家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则多是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究其原因,北非国家属于阿拉伯国家,从语言文字上均以阿拉伯语为主;而阿拉伯世界之外的非洲国家,则是以殖民时期宗主国的语言为官方语言。非洲国家在历史上曾遭受长期的殖民统治,并且殖民国家为划分势力范围而草率地划定了非洲各国的边界线,许多原本同属于一个族群的人被生生分开,另有许多地缘上相邻但无血缘关系的部落又被硬生生地划分到了一起。殖民者出于统治的需要,同一国家不同群体的人出于交流的需要,便将宗主国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使用。10. 非洲的面具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面具仅仅是遮挡面部所用。而在非洲,能够遮住脸的面具只是面具中的一种,此外还有面具顶饰(装饰于头顶)、盔形面具(像头套一般,以圆周状将整个头颅包裹覆盖)、肩荷面具(固定在肩上)以及装饰性面具。

非洲的面具,从形状与造型上来说,极尽夸张之能事。光从体积上来看,非洲面具大都十分庞大,我们很难想象,非洲人戴着那么大的面具是如何行动自如的。非洲面具不管是拟人还是状物,鲜少求真,而取神似;因而,非洲的面具,仿佛是面具的制作者兴之所至随意造来的,人物的眼、耳、口、鼻往往比例失调。非洲人一般会给面具涂上各种鲜亮的颜色,这些颜色大都来源于草木、蔬菜等物中直接提取出来的颜色,甚至许多面具上的红色直接来源于祭祀动物的鲜血。因而,非洲的面具总是透着一股生鲜之气。

从功用上来说,非洲的面具无非用于三种场合:宗教场合、日常生活以及娱乐场合。

非洲人大都相信万物有灵,因而,他们有着强烈的图腾崇拜(亦称拜物教)意识,狮子、蛇、鹰、牛、大象等常常作为图腾出现在非洲人的器皿、装饰上,这其中当然包括非洲的面具。这种产生于原始拜物教的面具,反过来也大都用在有宗教意味的场合,如拜天祭地、祈风求雨、迎神驱鬼、纳福避凶、婚丧嫁娶等。

当然,除了用于宗教仪式之外,非洲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面具。如在某些部落中,领受部落酋长之命前去征收苛捐杂税之人,或者传达酋长命令之人,在面对部落里的普通民众时,通常都会戴上面具,用以代表不可撼动的权威;而在对犯罪者或行为不端者进行惩罚时,施罚者通常会戴上面具,防止被受罚者认出而遭到报复。

如果说前两种面具的功能相对来说适用的场合较为严肃,那么,戴着面具跳舞则是非洲人最放松也最喜欢的方式了。由于所用的场合较为适意放松,所以,面具的造型也较为夸张和荒诞。

总之,从非洲的面具上,既可以看出非洲人拒绝束缚、崇尚野性的个性,同时,又能循迹感受到非洲远古先民们对于超越自身认知范围的力量的深深敬畏。11. 非洲的丧葬习俗有哪些特点?

衣食住行与婚丧嫁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丧事更是因意义重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不管是欧洲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里的居民,还是蜗居在北美洲加勒比海沿岸某个老街深巷里贫穷的人,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均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丧葬仪规。非洲亦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非洲的丧葬习俗有哪些特点。

在介绍“黑非洲”的章节里,已经提过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北非属于阿拉伯世界,因而,这里主要遵从的是阿拉伯人的风俗习惯,丧俗自然也不例外。

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则因为民族或部落的不同拥有各种各样的丧葬习俗,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比如,他们的仪规仍然有着十分浓厚的巫术色彩。笃信巫术之风在非洲源远流长,它脱胎于非洲人对传统宗教中神灵的过度崇拜,而葬礼作为非洲人一生中最为重大的一件事情,自然不能少了巫术。人们会请巫师占卜死因,甚至在不确定逝者是否为自然死亡的情况下,有时还要借助于巫术确定杀人凶手。

在非洲人看来,死仅仅代表着肉体的消失,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因为人的灵魂是永生的,只是会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因而,每每有人死去,非洲人便会举行狂欢仪式,以祝福逝者的灵魂能够去往更好的地方,同时乞求其灵魂护佑生者的幸福。在所有的狂欢仪式中,有一项便是跳舞。如居住在尼日尔河河湾悬崖的多贡人,便会在人死后举行盛大的舞蹈庆祝仪式:达马仪式;再如多哥的塔姆贝尔马人,在葬礼上所有的人都要喝酒跳舞以示庆祝。

除此之外,非洲人还会在葬礼上大摆生牛肉宴席。最典型的便是处于“非洲之角”上的埃塞俄比亚。非洲人特别喜欢吃生牛肉,每每在重大节庆或祭祀仪式,再或者婚丧嫁娶时,都会宰杀生牛,大摆生肉宴。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非洲人死后大都实行土葬,且葬法各异。如布须曼人安葬死者时,通常情况是让死者侧卧,且双腿屈拢,有点像婴儿在子宫中的模样,笔者猜测,其所意指,大概是说“死即是生”;而茨瓦纳人则会为逝者搭建一座小茅屋,并将逝者加以包裹埋葬于小茅屋中,再将其烧毁。这个寓意就很明确了,这所烧掉的屋子,便是逝者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的居所。12. 非洲有哪些著名的特色节日?

埃及,闻风节

埃及闻风节恐怕是非洲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了,约起源于公元前2700年的>法老时代,距今已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闻风节不仅古老,而且还富于浪漫气息。

闻风节又叫惠风节,是埃及人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而设的节日。闻风节的节期不定,是每年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后的第二天。彼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满人间,因而,闻风节也被视为埃及人的“春节”。每当是日,埃及人往往盛装打扮一番,拎上装满节日彩蛋、腌鱼、大葱、生菜、青豆及其他美食的食盒,扶老携幼,循着风香,来到户外踏青,并围坐在一起野餐。

除了美景、美食之外,埃及人还不忘以歌舞作乐助兴。借着欢快的鼓乐、飞舞的彩裙、热烈的掌声以及肆意的笑闹,埃及人诉说着对生活的全部希望与期待。

突尼斯,撒哈拉联欢节

看到“撒哈拉”三个字,我们不难猜测,这个节日一定带有鲜明的沙漠韵致。撒哈拉狂欢节又叫国际撒哈拉节,于每年12月在撒哈拉沙漠黄沙之畔的突尼斯小镇杜兹举办。在撒哈拉联欢节上,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绝伦的非洲歌舞、紧张刺激的马术表演,还能领略一番以动物为主角的赛跑和角斗。如赛跑,不仅包括了比较常见的赛马,还有赛骆驼,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赛狗。原本在人们的印象中,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是典型的慢性子,然而,在赛场上,飞奔中的骆驼简直可用箭步如飞来形容,时速竟可达60千米!再比如角斗,一般情况下有斗骆驼和斗狗这两种。

作为突尼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撒哈拉联欢节每年都吸引了来自非洲各个国家的参赛者以及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自然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

埃塞俄比亚,马斯卡尔节

马斯卡尔节起源于14世纪,是埃塞俄比亚人十分重视的基督教传统节日之一,节期是每年的9月27日。埃塞俄比亚设立马斯卡尔节的初衷是纪念耶稣受难时被钉的那个十字架被找到的日子,“马斯卡尔”在埃塞俄比亚语中即指“十字架”,但发展到后来,人们渐渐以这个日子来庆祝雨季的结束以及新的农耕季节的开始。

埃塞俄比亚人庆祝马斯卡尔节的活动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即马斯卡尔节前夜,人们要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埃塞俄比亚将这一晚的篝火称为“达密勒”;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马斯卡尔节当日,埃塞俄比亚人会走亲访友,>有点类似于中国农历新年时的“拜年”;当拜访完亲友之后,马斯卡尔节也走向了尾声,这时,埃塞俄比亚男人会点燃一支火把扔出门外,表示欢送马斯卡尔节。

科特迪瓦,迪裴节

在非洲几内亚湾,有一个被称为“象牙海岸”的国度>——科特迪瓦,而在科特迪瓦,居住着一个叫作阿比迪的民族。每年4月前后月亮最圆的那天,是阿比迪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迪裴节。

同是庆祝新生,如果说埃塞俄比亚的马斯卡尔节是通过狂欢和温情来表达,那么,科特迪瓦的迪裴节则是通过强调野性与力量来展现。在迪裴节上,阿比迪族人先后通过祭献全羊仪式、拍打屋门驱逐死神仪式、男人跳河泼水涂泥仪式以示节庆,而最为令人费解的是,在迪裴节上,阿比迪男子还要通过自残身体使之流血而显示自己的勇猛。

除了这>4个有名的节日之外,非洲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诸如摩洛哥的赛马节、多哥的摔跤节等,均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与节日仪规。此外,尼罗河泛滥节在本章会有专门介绍,这里不再赘述。13. 非洲有哪些奇特的文化现象?

女子娶妻

在一般概念里,“娶妻”通常是男人的专属权利,而在非洲苏丹境内,在一个叫作努尔族的原始部落,竟然真的存在“女子娶妻”这样看似荒唐的风俗。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努尔族女人都拥有娶妻的权利,只有当一个女人失去生育能力且离了婚,或丈夫去世陷于寡居,再或者虽然未嫁却因家中所有人去世而落单时,才有资格娶妻。在努尔族,女子娶妻非但不会遭受耻笑,还会受到族人的祝福。同为女性的两位新人还可以举办与普通人并无二致的婚礼。

也许有人会惊叹于努尔族的开化程度,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努尔族允许女子娶妻,正是反映了这个古老部落的保守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努尔人深以本家族中人丁兴旺、儿孙满堂为无上的光荣,但寡妇、独居或无法生育之女的存在,却会威胁到这种荣耀,因而,努尔族便硬生生地赋予这些女人男性的社会角色,让她们在娶妻的同时,还要担当起“生子”的重任。可两个女人之间怎么生孩子呢?自然是通过妻子与别的男人结合受孕生子。孩子出生后,娶妻的女人则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男人选美

有一句古话叫“女为悦己者容”,而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群人,在他们所孜孜奉行的传统文化里来了个大翻转,即“男为悦己者容”。

这群人,便是生活在非洲尼日尔的博罗罗人部落。时至今日,人类社会距离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社会的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过去了好几千年,但博罗罗人部落仍然停留在母系氏族社会,即女性在部落中占据绝对的主导与统治地位。

在这个由女性统治的部落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选美活动,所选之美,竟然都是男性。选美活动当日,男人们为了吸引女人的注意力而穿上精心准备的节日盛装,并佩戴各种各样的饰品。选美场上,男人们通过舞动身体展示健美身材,吸引女人的目光,表现优异的男人,往往会得到众多女人的垂青。14. 最能代表埃及文化的是什么?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提起埃及,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金字塔。这是一种倒置的锥形建筑物。虽然世界各地的古文明遗址中均有金字塔,但埃及金字塔无论从建筑群的规模上,还是其在建筑学所挑战的难度上,再或者是建筑本身所达到的美学高度上,均是其他金字塔无法与之匹敌的。因而可以说,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与象征。甚至,由于金字塔产生并盛行于埃及古王国时期,人们便将埃及古王国时期称为“金字塔时期”。

在埃及,沿尼罗河畔分布着近90座金字塔,均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中最为著名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城郊的吉萨,其下安葬的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这是埃及最高的一座金字塔,原高146米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被风雨剥蚀掉近10米,现高136米多。胡夫金字塔约建成于公元前2690年,距今4700多年,整个塔身由230万块石料组成,耗去了10万人30年的时间。

在胡夫金字塔所在的金字塔群前方,匍匐着一个巨大的石像。石像拥有狮首、人面、鸟翅、牛尾,通体以一块巨石整雕而成,仿佛是一座座金字塔墓葬的守护者。这座石像,即广为人知的“狮身人面像”。关于狮身人面像的产生年代,建筑界与学术界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狮身人面像系第四王朝法老胡夫(或其子、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所建,也就是说,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年代距今约4600多年;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从狮身人面像受到剥蚀的程度来看,应当距现在已经超过1万年了。也就是说,狮身人面像的产生年代远远早于金字塔。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正确,目前尚无定论。

木乃伊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是古代人们为了保存尸体而发明的。世界各地,诸如意大利、中国、智利等国家,均有木乃伊的遗存,这其中,尤以埃及的木乃伊,以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应用之普遍,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因而可以说,木乃伊也是埃及文化的代表与象征。

古埃及人,上到法老,下到贫苦人民,不管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在死后尸体均要被制成木乃伊,区别仅仅在于程序是否走全、所用香料的名贵程度以及墓葬的豪华程度。

古代的埃及人认为灵魂不灭,因而,即使人的肉身已经死亡,他们也要千方百计地为灵魂寻找附着的载体。这种载体通常有两个,一个是塑像,一个是保存尸身。而尸身由于原本就是灵魂的附着物,较塑像来说更适合灵魂的栖息,因而,他们在对如何保存尸体的探索中,发明了制作木乃伊的方法。

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会先将尸体最易腐烂的部分>——如脑浆和内脏掏空,然后再往脑中和腹中注入各类利于尸体保存的香料。然后,将尸体浸入碱粉中浸泡长达40天之后,将尸体洗干净缠裹紧实,再在上面涂上一层松脂或树胶用以隔绝空气和细菌。

经过此程序处理过的尸体,即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也绝不腐坏。

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即克娄巴 特拉七世(公元前69年—前30年),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这位拥有绝世美貌与无比智慧的女王,充分地运用其天赋,短暂地保全了托勒密王朝对于埃及的统治,为行将就木的古埃及文明带来了最后的回光返照。同时,她也是后世世界文学作品与电影银幕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以及好莱坞女星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艳后》。

克娄巴特拉生在古埃及文明没落时期,彼时,地中海对岸的古罗马恰值由共和国向帝国时代过渡,波谲云诡。克娄巴特拉与当时的罗马执政者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她是“无冕之王”恺撒的情妇,是恺撒其后的执政者安东尼的妻子,安东尼在与屋大维的斗争中落败而亡后,她又落入屋大维手中。也正因如此,古罗马人将其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变局归咎于这个女人。在他们的眼中,这个来自异域的绝色女人,带给罗马的破坏与冲击,堪比北非迦太基古国的汉尼拔。

克娄巴特拉在其父托勒密十二世去世后,嫁给了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并与其共同执掌国家大权。克娄巴特拉与托勒密十三世既是夫妻,也是姐弟,非但没有相敬如宾,反而陷入了一场权力争夺战。克娄巴特拉暂时落败,并被逐出埃及。

与此同时,古罗马恺撒与庞培陷于政治斗争。公元前48年,庞培败走埃及,恺撒追赶至此。克娄巴特拉得知消息后,潜入恺撒帐下,将自己奉献给了恺撒。于是,恺撒助其推翻了托勒密十三世的统治。克娄巴特拉成为埃及实际上的统治者。

但当克娄巴特拉离罗马第一夫人的宝座越来越近时,恺撒于公元前44年遇刺身亡,罗马的统治权力移至安东尼。失去靠山的克娄巴特拉不得不故技重施,成了安东尼的情人。

与真的倾心于克娄巴特拉的恺撒相比,安东尼垂青于这个女人有其私心,即寄希望于自己在与屋大维的争斗之中得到埃及的财政支持。然而,安东尼因为克娄巴特拉得到了埃及的支持,却失了罗马的人心。公元前30年,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先后在屋大维的追逼下自尽。

克娄巴特拉死后,托勒密王朝的统治结束,古埃及并入古罗马,古埃及文明正式宣告结束。15.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仪式是什么样的?

正如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拥有“茶道”,作为“咖啡的故乡”的埃塞俄比亚,也有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是谓“咖啡仪式”。

正宗的埃塞俄比亚咖啡仪式,应包含从烘焙到品尝这一完整的过程。

整个咖啡仪式是由埃塞俄比亚女人来主持的,因为在埃塞俄比亚,男人较女人的地位高,在落后地区尤其如此,于是,虽然饮咖啡在埃塞俄比亚人看来是每天不可或缺的活动,但煮咖啡的工作则必须由女人来完成。

接下来,就让笔者带你去参观一场完整的埃塞俄比亚咖啡仪式吧。

选一处宽敞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在埃塞俄比亚,不管是自家的咖啡仪式,还是咖啡厅或餐馆里的咖啡仪式,大都选在户外。局促逼仄之地不仅不利于咖啡香气的流转,还会让观赏咖啡仪式之人的闲适心情大打折扣。

女子面向观看仪式的观众(这些观众即咖啡的最终饮用者),在一定距离之外,铺上一块颇似草坪颜色的毡布。毡布上摆上小案,上面放置咖啡杯。另外,还需要一个小火炉,上置煮咖啡壶。在埃塞俄比亚,不管是咖啡壶还是咖啡杯,大都是土陶制品,一方面是由于用土陶制品饮咖啡是埃塞俄比亚人的传统,另一方面是由于土陶制品更能还原咖啡味道的本真。此外,还需要一个舂臼,用来舂捣烤好的咖啡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女子会点上薰香。对世界上大部分有信仰的人来说,燃香都带有与自己心目中所信的神明对话的意味。埃塞俄比亚人在咖啡仪式中燃香,可见其对仪式的郑重。仪式上所用之香一般情况下是没药。没药之香含有草药的苦味,不轻佻,不飘忽,与咖啡仪式郑重圣洁的场合十分相称,而其本身也有助于凝神定性。

一场咖啡仪式,便在没药的袅袅香气中开始了。

接下来,便到了主仪式。主持的女子会先清洗咖啡豆,再将咖啡豆置于火上烘烤翻炒,即所谓的“烘焙”。观众能够明显地看到炒锅里原本泛着绿色的咖啡豆慢慢变色,由绿而灰,由灰而黑。在颜色的变化中,还伴随着咖啡豆迸裂的声音。颜色越深,制作出的咖啡味道越浓郁。翻炒结束后,主持人将咖啡豆置于盘中,来到观众面前,让大家一一嗅过再回去。

此时,经过烘焙的咖啡豆渐渐冷却,主持人将豆子倒进舂臼之中,以杵捣碎。别小瞧了这个过程,节奏的快慢、力道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咖啡口感的好坏。虽然现在机器研磨咖啡豆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埃塞俄比亚人仍然沿袭手工捣杵的方式。对他们来说,咖啡研磨机的高速运转会使咖啡丧失灵气,虽然省力,却失了原本的味道。

咖啡捣碎成粉后,依然会被端至观众面前,让大家闻咖啡香气。此时的香气,已全然不同于经过烘焙的咖啡豆的焦香,而是一种苦而回甘的更浓的香气。

而后便是煮咖啡了。伴随着咖啡壶里水的沸腾,咖啡的香气混合着没药的气息开始在四周蔓延。这是整个咖啡仪式里最美妙的时刻。

当气味将其对人体感官的调动功用发挥到最大时,咖啡已经煮好了。大家还沉浸在那美妙的氛围里,主持仪式的女子早已将咖啡一杯一杯地斟出,这几杯,也就是第一轮煮出的咖啡,叫作“阿布”,味道十分浓郁,深受嗜咖啡之人的喜爱。据不少喝过“阿布”的人说,喝过“阿布”,再喝别种咖啡,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阿布”之后,咖啡壶中的咖啡沫还会再煮两轮,后两轮煮出的咖啡,分别叫作“托拿”和“伯卡”。从“阿布”到“托拿”,再到“伯卡”,咖啡的味道越来越淡。

至“伯卡”饮完,一场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仪式也进入了尾声。

整个咖啡仪式的过程不仅是对埃塞俄比亚人制作咖啡的技术和耐心的考验,还有埃塞俄比亚人世代累积起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得体会,更是他们皈依信仰、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16. 什么是“尼罗河泛滥节”?

尼罗河泛滥节是埃及于每年6月至10月尼罗河洪水泛滥期间举行的一系列庆典活动。

尼罗河泛滥节的“开场白”是“落泪夜”。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唯美的名字,源自埃及一则古老神话。相传,埃及“九神”之一的奥西里斯被自己的弟弟害死之后,他的妻子伊西丝伤心欲绝,终日以泪洗面。不想,这些泪水全部汇流至尼罗河,导致河水暴涨,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埃及人为了安慰伊西丝,同时也为了让她停止哭泣好让埃及免于水患,便开始敲锣打鼓、唱歌跳舞,以让她忘记伤心。埃及人的努力奏效了,伊西丝果然停止了哭泣,并且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此后,埃及人举办“落泪节”的传统便流传了下来。

每年的6月17日或18日晚上,埃及人无论男女老幼悉数穿上节日的盛装,拥向尼罗河边,向河神的木雕像行礼。传统的“落泪夜”要从部落里选出最美丽的少女献给河神,美其名曰“河神的婚礼”,事实上就是人祭。而现在,人们废止了人祭,而以歌舞、水上表演等更加文明的方式度过“落泪夜”,部分地方即使保留着向河神献新娘的传统,也是以雕像代替真人了。8月,尼罗河的洪水涨至最高,此时,埃及人还会再举办一场更为盛大的庆典。这期间,大到首都开罗,小到不知名的小镇与村庄,埃及举国都会沉浸于节日的狂欢之中。10月,洪水退去,人们的狂欢也随之结束,然后开始进入农忙季节。

可能我们很奇怪,河水洪患是人类历史上最难治理也最不愿见到的灾难之一,埃及人为什么还要在尼罗河泛滥时节庆祝呢?

这要从尼罗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它对于埃及人的意义说起。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这条由南向北最终注入地中海的世界第一长河,中途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埃及等国,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国际河流。

埃及处于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其土地原本应是干旱贫瘠的,正因为尼罗河的存在,为其流域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从而使其形成了沙漠中狭长的带状绿洲。每年的6月至10月,都是尼罗河中下游的固定汛期,这期间,河水高高地漫过河床,淹没两岸的田地,人们只好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暂时居住。10月汛期一过,河水水位下降,大量泥沙土壤在河两岸淤积下来,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丰富的营养。这时,人们重新开垦种植。与其他地方的土地因为年复一年的耕种而最终变得贫瘠有所不同,尼罗河两岸的土地因为年年泛滥、年年淤积而始终肥沃。正因如此,尼罗河的洪汛非但不是水灾,反而会为人们带来好收成和福祉。也正因如此,尼罗河的泛滥对埃及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人们便以尼罗河泛滥节来感谢河神的恩典,并祈求其继续护佑。17. 你知道“非洲火人节”吗?

介绍完“尼罗河泛滥节”这一非洲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后,让我们将视线从非洲大陆北端的埃及移至最南端的南非,看一看这里最疯狂的现代节日>——“非洲火人节”。“非洲火人节”是非洲最大的艺术节,脱胎于美国内华达州黑岩沙漠的“火人节”,自2007年成功举办至今,每年都吸引大量来自法国、意大利等世界各地的雕塑家、画家、音乐家以及行为艺术家,他们带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以及独特创见来到这里,展览艺术作品、交流艺术思想、举行艺术狂欢,简直就是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非洲火人节”举办之初的名字叫“燃烧非洲”,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艺术节上所有的作品最后都会被付之一炬。组织者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以这种方式毁掉艺术品,表达了一种物质性的消逝。”

艺术品会消逝,但艺术本身则如火种一般,生生不息。

每年的艺术节开幕之时,在南非的沙漠中,便会凭空多出来一个彩色的>“城市”。五颜六色的帐篷、飘飞的彩旗、形状各异的艺术雕塑、昼夜不息的摇滚乐、淡淡的酒香和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共同编织了这个“城市”的丰富多彩。

在这里,艺术没有主流与边缘之分,不管是初出茅庐者,还是颇有名气者,不管其作品是巨大的怪物,还是玲珑的小品,均会受到人们的欢迎。“非洲火人节”的高潮是艺术节的最后一晚。夜幕降临,所有艺术品悉数被点燃。熊熊火光中,这些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发出璀璨的光芒,直至化为灰烬。然后,人们撤掉帐篷、捡走垃圾,五光十色的“城市”瞬间消失,变回了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非洲火人节”没有固定的举办场所,但总是选择在沙漠举行,如2013年的举办地是南非姆普马兰加省特威方丹的卡鲁沙漠,而2014年的举办地则是南非北开普省的唐卡沙漠。18. 非洲近代出现了哪些著名的作家?

沃莱·索因卡

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是尼日利亚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也是非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沃莱·索因卡于1934年出生于尼日利亚西部阿贝奥库塔的约鲁巴族家庭,1954年,进入英国利兹大学专攻英语,也正是在利兹大学期间,他接受了大量的西方艺术。1960年,他回到尼日利亚后便开始了游历,在这期间,他深入地研究了尼日利亚民间文艺。丰富的经历给了他广阔的文化视野,云谲波诡的时代又成全了他无边的想象力,对尼日利亚怀有的近乎宗教般的深沉热爱,赋予了他的笔以史诗般的气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