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质朴的陕西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1:21:01

点击下载

作者:高建群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勤劳质朴的陕西人

勤劳质朴的陕西人试读:

写在《陕西精神》系列图书出版之际

李强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精神。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陕西人,行走在这方历史文化中的陕西人,来到了我们面前。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15万年前,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踪迹,从蓝田猿人、大荔智人到半坡先民,展示了陕西境内中华民族祖先进化发展的轨迹。大约6000年前,炎黄部族崛起于渭水中游和陕北高原,自此中国摆脱蛮荒,进人文明时代,炎黄二帝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以后,陕西不断创造着各类文明成果,在很长一段历史征途上引领着整个民族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丰厚的培养基。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陕西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着14朝1100年的建都史,周秦汉唐更是中华历史璀璨的明珠。“诗书礼仪”承载着周王朝最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周公制礼作乐,并以礼乐制度规范社会、教化民众,促进了王朝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为这块土地植人了尚德重礼的基因。

大一统的秦帝国虽然只存在了15年,却让陕西彩虹般熠耀在历史的星空,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赳赳老秦”的伟岸精神。偏于一隅的弱国却能放眼天下,广揽人才,变法图存,强国富民。是陕西人以自己爱国奉献、智慧勇猛、务实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铺平了统一华夏、立法治国的道路。

汉承秦制,长安为都,历史的舞台再次聚光陕西。从汉初开创“文景之治”,到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的伟业,再到昭宣中兴、王莽改制,大汉雄风再度激荡出“赳赳老秦”的精神辉煌。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空前提升,汉字、汉语、汉文化,有如春风化雨润泽中华大地。张骞凿空西域、苏武持节牧羊、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情结,让陕西人、中国人好不扬眉吐气。

建都于长安的隋唐王朝,将中华文明提升到新的高度。唐代以强盛国力为基础,行开放包容之方略,使古代中国步人了最为辉煌的时期。“贞观盛世”“开元盛世”,道不拾遗、夜无闭户,社会和谐、民族亲善,百姓富足、厚德载物,崇文好诗、声威远播。魅力十足的大唐精神尽显开放进取的大唐气象,长安成为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周礼、秦制、汉风、唐韵,育易、生道、立儒、融佛,这既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结晶,更是老祖宗馈赠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都是引导我们陕西走向和谐昌盛、文明繁荣的精神动力。

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陕西人的灵魂。三秦大地的山山水水既以其丰富的物产世代养育了我们,也以其大自然的神力和空灵润泽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关中八百里秦川,肥田沃土,风调雨顺,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源头。在漫长的岁月里,秦人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生活,吟唱着激情高亢的秦腔,养成了深沉质朴、耿直豪迈的性格。由于地处“京畿”,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温良恭俭让”思想的熏陶教化,培育了务实进取、尚德重礼、宽厚包容的优良品德。

地处秦岭巴山之间的陕南,是京城通往川滇黔桂的要津。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最适宜人类居住,陶冶出温润平和的民风和独辟蹊径的创造才能。唯山峦重叠,交通险峻,让多少人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喟。秦巴夹道中的陕南,和平时期可谓“世外桃源”,战乱一起则是历史的后院,成为周围百姓退却存身的家园。故陕南多移民,形成开放包容、勤劳睿智的生活态度。

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是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区。这里山川秀丽、水草丰美,古往今来,各族人民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又一幅民族融合的壮丽画卷,养成了陕北人刚毅豪迈的性格和宽广包容的心态。陕北曾经多次成为农民起义的策源地,成为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和新中国的摇篮。而今,镇北台雄风犹在,统万城依稀可寻,见证着这里威武悲壮的历史。

近代以降,陕西精神不断续写着新的篇章。陕西是最先响应辛亥革命的省份。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陕北13年的革命实践,使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走向辉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陕西精神在实践中更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广大三秦儿女,万众一心传承历史文化,创新进取发挥区域优势,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军者,科技发展的排头兵,使陕西由经济欠发达省份升位为中等发达省份。当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又提出了“经济强、科技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奋斗目标,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教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新陕西,将更加精彩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可爱的陕西,天宝物华,地灵人杰,数千年来精英辈出。据统计,历代出生于陕西的皇帝就有48个,宰相127个,其他仁人志士、民族栋梁不计其数。周文王、秦孝公、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唐太宗、司马迁、张骞、苏武、杨震、孙思邈、柳公权、颜真卿、白居易、张载、于右任、杨虎城、刘古愚、李鼎铭、刘志丹、习仲勋、吴宓、马健翎、柳青、侯伯宇、周尧、赵梦桃、牛玉琴、熊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颗颗闪耀的巨星。他们中有雄才大略、明德达人的圣君贤相;有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谋臣勇将;有忧国忧民、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巧夺天工、卓尔不群的科技大家;有才华横溢、文章千古的文人学士;也有进取奉献、行善扬德的平民英雄。他们锻造了陕西精神的内核,展示了陕西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陕西省委的倡导下,陕西省委宣传部向社会征集新时期陕西精神表述语,经过对历史的回顾、梳理、归纳,概括为“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20个字的陕西精神,并写进了2012年5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客观地说,简单的20个字远不能囊括陕西精神的全部,但它却集中了陕西精神的核心内容。这20个字所囊括的内容在整个陕西发展的历史演进中并非总是齐头并进,但抛开阶段性的侧重,从总体来看,它们始终是一个清晰而完整的体系,并且始终一脉相承。它们的形成离不开历代先进文化的积累,离不开陕西人民广泛而持久的生活实践,离不开古往今来道德楷模的率先垂范。似一条条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滋润并满足着三秦大地的精神渴求。它们推行开来,必然成为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像一条磅礴的大河,气势恢宏地影响和引导着陕西人民的道德风尚和社会进步。

毋庸讳言,陕西精神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相连,同出一源。但同时,陕西精神又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特点和内容。这些特点和内容,既是一种特定地域中生存方式的自然形成,也是群体聚居过程中的逐渐积累,更是人类进步和走向文明的教化结果。

爱国守信彰扬的是信与忠。信义为重,忠诚至上,它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人们处世之道和报效国家的态度。陕西人待人接物看重的是实诚,讲究的是实在,这就是守信;陕西人忠心为国,古有张赛克服万难“凿空西域”,苏武历尽艰险、持节不辱,求得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近有10万子弟兵中条山浴血奋战,拼死阻断日寇入陕西进的铁蹄;今有陕西人万众一心,坚定不移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就是爱国。

勤劳质朴倡导的是勤与俭。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在改造自然、融于自然的过程中,陕西这一方山水要求它的子民勤恳劳作,俭朴生活,经年累月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陕西人勤劳质朴的生存方式。反过来,这一植于骨髓的生存方式又决定了陕西人生存与发展的生活理念: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宽厚包容侧重的是容与和。宅心仁厚、理性平和,这样才能营造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公正为基础,包容为风尚,这样才会培育昂扬向上的社会环境。唐太宗笃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正是由于这种宽广博大的胸怀,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盛世”。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多么铿锵有力的语句,它向人们昭示,宽广包容的胸襟将产生超乎想象的神奇!

尚德重礼关注的是善与雅。它强调人们精神的培育,品质的养成;追求文明的社会风尚、社会礼仪和雅致的社会情趣;彰显真善美,抑制假恶丑。它是人类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成果,中华文明最核心的内涵。而陕西作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数千年来始终沐浴中华文明的春风,受其熏陶、教化,尚德重礼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古老的三秦大地。

务实进取强调的是实与变,是人们改变现状,追求美好的价值取向。务实就是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以艰苦的努力铺就通往成功的路径。而进取,既是务实的延续,又是务实的结果,通过变革创新,拼搏奋斗,实现理想。新的时期,务实进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要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要违背科学规律蛮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干实事,为百姓谋实利,而不要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当代陕西人,正以务实进取的精神书写着日新月异的新篇章,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还是环境治理、民生改善、文化建设,陕西都以绚丽夺目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天的陕西已经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这个关键时刻的具体涵义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条件已经具备,整个陕西经济正走在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中。在这样一个时刻,加强道德塑形和精神引领尤显重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策划指导下,陕西出版集团属下的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12年5月起组织编辑了这套五卷本的《陕西精神》系列图书。全省几十万民众网上参与,几十位专家学者怀揣责任,扑下身子,沿着五千年来的历史留痕,一点一滴地搜集和发现,一点一滴地筛淘和甄别,让我们最终完成了这部书稿的编撰。

感谢圣贤先哲,他们用自己的所作所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遗产。

感谢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崇高品质,为我们树起了境界不朽的学习楷模。

感谢全省人民,他们用自己的无言支持,为我们匡扶道德、锻冶信仰、净化心灵、追求崇高给予了最平凡也最有力的鼓舞。2012年8月

向每一个陕西人致敬(代前言)

高建群

六千多年前的陕西人,男人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六五,女人的平均身高是一米五五,这是我前些年在西安半坡古人类遗址调查时,专家在测试了二百多具古骸骨后,得出的一个平均数。随着进化,现在人的身高,较过去是提高了。以我而论,身高是一米七零,这就是说,提高了五公分,而西安街头,比我高的人比比皆是。那么说,这六千多年的进化岁月中,陕西人的身高,大约提高了五公分到十公分吧!

另一个数据亦来自半坡。我们知道,在远古伟大的造山运动中,准噶尔大洋的洋底隆起,喜马拉雅山脉横空出世,于是开始有风暴,将洋底的黄土向东方搬迁,从而形成如今的西北黄土高原,形成我们的故乡。其实呀,这种黄土的搬迁现在还一直继续着,半坡的文化层上面,覆盖了两米厚的浮尘层,这意思是说,在这六千多年中,又搬迁来了两米厚薄。两米除以六千年,每年西部地面堆积的黄土是多少,就可以算出来了。

上面说的是题外的话,是说我们脚下这块土地的斑驳和古老,是说我们可敬的先民和初民他们那时候的事情。当我们向那为时间的帷幕所遮掩的遥远过去张望,同时又注目脚下这块土地和街头那熙熙攘攘的站着行走的现代人时,心中大约会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代走过来的呀!陕西人就是这样一代代走到今天的呀!

这是一套赞美陕西人的书,它告诉这个世界,过去的陕西人曾经多么优秀,而今天的陕西人又是多么优秀。虽然史学家反复向我们强调,一部人类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但是我们更愿意说,一部人类的历史,更是草根百姓的历史,是那些一代一代从我们的家门口列队走过的乡贤们的历史,杰出人物的历史,仁人志士的历史。

是的,他们列队走过,走马灯似的穿行于历史的空间,支撑起这个民族的一方天空。这本书题名为《陕西精神·勤劳质朴的陕西人》,书中的这些人物,虽然亲爱的读者已经对他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将他们集中起来,编成像模像样的一本厚书,集中地介绍给大家,这大约还是第一次。

当读这些人物时,当与这些人物四目相对时,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由衷而生发出一种自豪感——作为一个陕西人的自豪感!都会瞬间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想法。

陕西人是勤劳的,陕西人是质朴的。这种勤劳和质朴来源于农耕文明所给予的深深烙印。游牧文明的标志物是马和牧羊犬,农耕文明的标志物则是耕牛和四合院。一个陕西人,多像一头秦川牛呀,笨重、厚实、勤劳、任劳任怨,只是奉献,不图回报。我曾经请教过一个动物学家,他说,马快,但是缺少耐力;牛慢,但是耐性十足。

当我在西域地面风一样地行走时,我听到过许多古代陕西人的故事,例如张骞出使西域,班超英勇善战,等等;我见到过许多面色凝重、吐字木讷的当代的陕西人,他们在不事喧嚣地尽着一个公民的本分。陕西人哪!

当我来到黄河边,面对当年与日寇中条山大战时,八百陕西将士投河自尽处,我流下了眼泪。一股像大秦腔的吟唱一样的英雄气激荡在我胸中。陕西人哪!

回到标题上那句话:我向每一个陕西人致敬!

这句话是这样来的。十五年前,在为央视拍大西北专题片时,我说过一句话,叫做“我爱大西北的每一棵树”。那时我说,我赞美你们的坚守,我赞美你们的装点,成为北方的风景,令这块土地少了荒凉。

那么,允许我在这里说:我向每一个陕西人致敬!为过去的陕西人和现在的陕西人,为昨日的光荣,为今天的坚守,更为明天的辉煌创造!2012年7月8日西安

古代部分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十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浦河两岸生息繁衍;六七千年前,半坡母系氏族社会开始演绎粗具规模的社会文明;约五千年前,炎帝、黄帝的部落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后继的西周礼乐、秦汉雄风、盛唐气象无不标志着中华文明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在绵延的历史进程中,陕西人用自己的肩膀承担着社会发展的重托,用脚步丈量着文化前行的轨迹,形成了陕西人独有的道德风范和精神气质,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令人感奋的事迹。

程 逛——隶书鼻祖

程巡,字元岑,秦朝下邦(今陕西渭南)人。他身陷牢狱十多年,励志于文字改革,完成了对隶书的编幕整理,这是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因而,程迪被称为“隶书之祖”。

殷商以来,文字逐渐普及,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文字差异很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制,统一文字,创造出“秦篆”,又称为“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在全国颁布使用。

但因小篆结构复杂,笔画多弧形,不易速写,经常造成公文传递的延误。逐渐地,在民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较小篆书写方便,容易速写。于是,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字体出现。晋代卫桓在《四体书势》中曾指出:“秦代使用小篆,但因为秦朝政事繁多,通行的小篆不便书写,这就使篆字难以推广和沿用。”

经过程邀十年坚持不懈地搜集、整‘理和研究{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出现了。隶书是我国自有文字以来的第二大书体,也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之一。它代替篆书,上继周秦,

程遮下开魏晋,具有承上启下的伟大意义,堪称中国历史上一项重大的书法文化创造工程。时至今日,隶书还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狱中亦努力 献字可赎罪

程邀,原是秦朝一名县狱吏小官,主要负责文书抄写之类的差事,尤其擅长大篆,喜欢研究文字。一次,程邀因性情耿直而惹怒了秦始皇,结果被关进了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监狱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想,我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时间,生活在永无出头之日的监狱中,只要自己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得到赏识,就有可能赎罪,获得出狱的机会。可是,身陷牢狱,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干出一番有影响的事业呢?

秦始皇建国之初,大兴戍役和摇役,刑法严酷,稍有不合法、不遵法者,‘就会被关人监狱,致使秦朝的监狱关满了犯人。当时正值秦始皇推行小篆,经过一番仔细考虑,程邀萌发了一种想法,利用自己对文字有研究的专长,创造出一种既容易辨认又容易书写的字体,解决当务之急。有了明确的目标后,程邀开始在监狱中一心一意钻研字体结构,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对文字的改革中。他利用一切机会,广泛搜集民间流传的各种字体。他发现,秦朝官方文字小篆由于过于复杂,书写起来很不方便,已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而民间在文字使用中多求易、求简、求快,敢于打破文字使用的成规,冲破文字模式的束缚,书写时潦草多变,使得原有的篆体字形结构和书写方式都在逐步发生着变化,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俗体字。在研究的过程中,程邀的思路日益清晰:对文字进行整理和加工,实现书写的快捷方便,并使之走向统一和规范化。

程邀在监狱中潜心研究,精心琢磨,编创并举,一个字一个字加以推敲和改进,把原来大篆、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每一个字他都用不同字体写上数百个,然后从中选取最满意的一个。经过十年的精思苦索和加工整理,终于创编、整理出比小篆字体结构简单、书写方便,又易于辨认的三千多个美观、实用的隶字。程邀所整理出来的这批隶字,比较接近篆书形迹,后人称为“古隶”或“秦隶”。因此,程邀被称为“隶书之祖”。

完工后,程邀立即将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在位期间一直勤政敬业,天下大小之事多由他亲自处理,每次批示的文书都是竹简,以石(一百二十斤)为单位,不批完一石,他绝不会休息。文字的不统一和难以辨认,是他在批阅文书时颇为头疼的一件事。当秦始皇看到程邀整理的文字时,非常惊喜,对他的行为非常赞赏,不仅免了他的罪,还将他提升为御史,并将程邀整理出来的隶书发交各地官府,在牢狱中广泛运用。

由于程邀地位卑微,属于“隶人”(即犯罪的人),起初,这种字体也是专供牢狱隶役使用的,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字体叫做“隶书”。隶书的出现和推行,极大地方便了政府政令的及时传达和处理,也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自从隶书推行后,它便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字体。郭沫若先生对秦始皇文字改革的措施十分肯定,他说:“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

隶书勤中得 造福于后世

隶书的出现,绝不是程邀一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它是许多人日积月累共同创造的成果。但程邀勤于收集、整理、加工的努力,则是促成“隶书”整体昭示于世人并得到公认的直接原因。

从考古发掘的一些先秦金文、帛书和简册遗物看,隶书在周朝已经出现了萌芽。如西周孝王时代的《小克鼎铭》等作品,在其笔法上就已切露隶书的端倪。到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字开始了由篆向隶的转变。这一点,从一些出土的战国中期的帛书和木简文字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如1980年在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发掘了一处战国墓葬群,在众多的出土遗物中有两件木犊,一件残损严重,另一件却保存较为完好,而且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青川战国木犊比云梦秦简约早八十年,它的字体和秦简上的秦隶极为相似。这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隶书。这说明,秦朝时既有篆书这样的官方规范字体,也有像隶书这样的非官方字体,只不过民间的篆书写得更为随意草率。

程邀顺应时代的需求,针对当时已经存在的这些隶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收集和系统的整理加工,“去杂取精”,使其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化。也就是说,程邀的功劳主要应为编纂、整理和加工,而非传说的“创始”之功。即便如此,他的功绩也是伟大的,无愧于“隶书之祖”这样的称誉!

程邀当初在整理这些隶字时,主要是取决于实用,并没有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当时,隶书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甚至到了汉代初年,一些保守者还不承认它,因为“隶书”本身就带有贬义。在西汉,重要文献、官书仍旧要用篆书来写,而免夺三公官爵的策书才用隶书书写。程邀死后一百多年,直到汉宣帝时,隶书才成为日常正式使用文字。随着历史的发展,隶书在汉代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更趋于工整和精巧,“汉隶”成为后人学习隶书书法的最高典范。秦汉时期隶书的审美价值,由一开始的被人们轻视到逐渐被人们认可,这恰恰是中国书法艺术开端的表现。

可惜的是,很长时间一直难以见到秦隶真迹。直到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了1100余枚竹简,上面有保存比较完整的秦隶,湮没了两千多年的秦隶墨迹,终于重现于世。《睡虎地秦简》上的秦隶,字形工整端秀,笔画浑厚而灵动,说明了隶书的笔法正在日趋成熟。

隶书的产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文字史乃至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此,我国文字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启了今文字,在形体上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约;在造字原则上则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字体结构也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直到今天,隶书仍然是一种常用的字体,并作为一种书法艺术而延存,深受群众的喜爱。在这一点上来说,程遮功不可没。

程邀一生十分坎坷,身陷牢狱十多年,是“囚”,是“隶”,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从逆境中奋起,矢志不移,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整理、加工、编纂出隶书,成就了一番伟业。他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勤劳质朴、务实创新的精神,在当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班 固——泣血著‘汉书少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气司马迁一起被称为“班马”,与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并列为汉代大赋四大名家。所著《汉书》与《史记》《后汉书》和《三国志》一起被列为中国的“前四史”。

班固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在秦汉时期,班固的祖先就是边疆地区的富豪,势力强大,后来世代从政。他的父亲班彪曾担任过县令,酷爱治史,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编写过《史记后传》。

官宦世家 英才辈出

班固的弟弟班超是东汉著名军事家和外交家,智勇过人,出使西域时,把汉朝的威名传播至中亚,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两个经常被人们使用的成语,就是因他而来。

班超年轻时家境并不富裕,靠为官府抄写文书过活。一天,班超起身将笔扔在地上,感叹说:“大丈夫当志存高远,我虽然地位低微,也应当效仿张赛出使西域,立盖世之功,成封侯之业!”这就是“投笔从戎”的来历。

后来班超果然如愿受汉明帝之命,作为使节联络都善(今新疆若羌县附近)抵御匈奴侵扰。一开始,都善王对不远万里而来的班超一行殷勤有加。但过了几天,匈奴使者也到了都善,都善王畏惧匈奴这个强大的近邻,派兵软禁了班超一行。班超当机立断,对部下说:“匈奴使者来后,我们的性命危在旦夕。如今只有杀掉匈奴使者,让都善王得罪匈奴,才能坚定他与我们生死与共的决心。”有人担心匈奴使团兵强马壮、防卫严密,而己方仅有区区十余骑,实力悬殊。班超拍案而起,说:“不人虎穴,焉得虎子!”于是部下斗志昂扬,跟随班超夜袭匈奴营地。班超用兵如神,先用火攻,再乱箭齐射,全歼了匈奴使团。都善举国震惊,没想到汉军如此晓勇,于是决定归附汉朝。

班固的妹妹班昭也是女中豪杰。后世竞相传诵的《汉书》中,有部分篇章就是出自这位才女之手。在中国古代,修史被看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从事的崇高事业,班昭能够名列史家,并非浪得虚名。班昭年轻时就被公认为才女,汉和帝爱惜班昭的才学,特许她出人皇家史馆阅览书籍,又常常召她到皇宫,教授皇后和其他殡妃、贵人诵读经史,后宫皆尊她为师。班昭的才智成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金星上的“班昭陨石坑”就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人们以此寄托对她永远的追思。

班固家人多为名家英杰,家风端肃,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孕育和培养了班固。

聪敏好学 谦虚大度

班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13岁时,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正值青春年华,到京城洛阳游学,拜班彪为师。有一天,王充在老师家中求教,谈论汉朝事务时,班固不时地说出一两句见识广博的话语,王充听后十分惊奇,对班固的才华赞叹不已,他对老师说:“此儿必记汉事!”认为班固将来必定会完成撰著汉代历史的重任。

班固16岁时,人京城太学读书,进一步深造。他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博览群书,用功苦学,格外勤奋。他不仅好读书,而且会读书,善于学习。班固的学习视野很开阔,能够向各种流派学习,博采众长,并不局限于一家之言。班固看书,也不停留在字音字义等细枝末节,而是了解经籍大义,融会贯通。他性格宽容随和,谦虚大度,平易近人,虽然博学多才,但为人低调,深受学士们爱戴。

修史遭祸 狱场得福

班固23岁时,父亲班彪去世。班固扶着父亲的灵枢,从京城洛阳返回家乡扶风安陵安葬,为父亲守孝。在为父亲守孝期间,班固开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通过对《史记后传》的整理,他发现一些不尽完善之处,于是决定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写《汉书》,完成父亲的著述事业。后来,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自改作国史。封建专制时代,修史是国家的事情,只能由国家任命的史官记录皇帝的言行。如果任由私人写作国史,国家就失去了对文化的掌控能力,这正是统治阶级所害怕的,因此也是不被允许的。班固就这样被捕人狱,书稿也被查抄。班固陷人了绝境。

在这生死关头,班超为了兄长,不顾个人安危,快马加鞭赶到洛阳,上疏为班固申冤,引起了汉明帝对这一案件的重视,特意召见班超核实情况。在汉明帝面前,班超大胆直言,说出父兄所著史书的缘由:司马迁所著《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父亲班彪为弥补这一缺憾,决定著述《史记后传》65篇,而班固继承父志修史也是为了宣扬汉朝的功德。此时,班固的手稿也被作为罪证送到京城洛阳,明帝读过后,证实了班超的说法,并且对班固的才华非常惊讶,称赞这是一部奇书,十分赞赏班固。

这件事成为班固人生中的重要转折。他因祸得福,受到明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代皇家藏书的地方,在这里,班固利用丰富的藏书,不断收集和消化新的史料,开始了二十余年潜心治史和著述的生涯。正是这二十多年的辛勤劳作,泣血著述,使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巨著《汉书》的主体部分。

撰著《汉书》 意在“宣汉”

班固所撰《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部史家巨著,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不仅详细记述了西汉的兴亡历史,还开创了中国古代正史的体裁。班固修《汉书》,采用《史记》的纪传体并加以完善,又改变司马迁通史撰述的做法,集中记述西汉一朝史事,从而创造出断代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作为中国古代正史的“二十四史”,自《汉书》以后,都用这种体裁。可以说,《汉书》正式形成了中国古代正史的体裁。

班固对西汉的统治是极为肯定的,生怕历史上建功立业的人物湮没无闻、惊天动地的事迹被后人遗忘,因此力图通过修史来宣扬汉朝功业,这就是班固为汉书所确立的宗旨——“宣汉”。后来虽有人向皇帝告发班固私修国史,但是由于班超挺身而出为班固申冤,再加上所著史书内容符合汉朝统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班固反而受到汉明帝的赏识,被授予官职,掌管皇家图书馆,专门著史。这就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书籍和珍贵史料,为《汉书》的写作提供了丰厚的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后来的窦宪事件中,班固受到牵连,含冤而死,时年61岁。此时《汉书》尚未最终完成,先后由其妹班昭、班昭门生马续续写补足。最终《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可以说,一部《汉书》,花费了班家两代人的心血。

班固为了达到“宣汉”的目的,极力搜罗各种史料,而且录人很多原始材料,叙述有始有终,系统完备。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所以南朝著名史家范哗评价《汉书》,称它“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非后世史官所能及”,认为这部作品叙事详细、内容丰富,是后代史官望尘莫及的。不仅是范哗,历代史家都对《汉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历史上,《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被历代史家视为“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四部。

有人统计过,《汉书》总字数为742298个,尚且不及百万,但它却登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巅峰,历经千余年,大浪淘沙,依旧光芒四射!一部《汉书》,倾注了才华横溢的两代人的心血,耗去了他们近四十年的光阴,其间的曲折与坎坷、执著与追求、勤劳与敬业,为后人所传颂。尤其是班固,毕其一生,泣血著《汉书》,百折不挠,其杰出的史学业绩和治史精神,也永远彪炳史册,令人感念不已!

马 韵——机械发明家

马钧(199一?),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人。因为擅长发明创造和革新机械,享有“天下之名巧”的美誉。他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为我国生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他聪明灵巧,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他曾担任曹魏的博士官和给事中,属于正五品官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受儒家“重道轻器”“贵德贱艺”思想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古代士大夫眼中总是被看做“奇器淫巧”“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著名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里就根本没有为马钧立传,更不屑于记录他的科技发明的技术细节。历史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指南车的再现

指南车是一种用来辨别方向的工具。相传四千多年前,黄帝和蛋尤作战,蛋尤为了取胜,布下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黄帝因此发明了辨别方向的指南车,最终战胜了蛋尤。又传说三千年前,远方的越裳氏(在今越南)派使臣到周朝,迷失了回去的路线。于是,周公制造指南车相赠,作为指向的工具。这些故事虽然仅是一种传说,但实际上我国古代指南车在很早以前便已经出现了。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也曾创造了指南车,可惜后来这种制造方法失传了。到了三国时期,很多人都不知道指南车为何物。因此,常侍高堂隆和晓骑将军秦朗认为,古代文献记载有指南车的说法是不可信的。马钧根据自己的技术实践和经验,持相反意见,他确信史书记载的指南车是合理的,现在看不到是因为年久失传,只要认真钻研,指南车一定可以重新做出来。他的这种说法却遭到高、秦二人的奚落和讥讽,他们认为马钧是异想天开,并将他的想法作为笑话察告魏明帝曹睿。魏明帝听后,却想借此机会试一试马钧的才能,于是诏命马钧制造指南车。在没有任何直接相关的资料和模型的情况下,马钧充分发挥自己的巧妙构思,夜以继日,反复试验,没过多久,便设计制造出一辆指南车。最终,这场争论以马钧的胜利而结束。

马钧制造的指南车,结构灵活巧妙,不管战车如何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向南方,而且不需借用人手操作,其方向准确无误。魏明帝观看后惊叹不已,满朝大臣也对马钧的巧思敬佩不已。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博士对马钧制造的指南车有着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迈向控制论机器的第一步”。指南车的发明,充分表现了马钧敢想、敢做、肯钻研的创新精神。

新式织绒机的诞生

马钧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苦,这促使他在实践中比较关合生产工具的革新。我国丝织业历史悠久,大约在五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经开始了丝织业生产。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发明了织绞机。但那时的生产效率还很低,织工在这种笨拙的织绩机上操作,常常累得满身流汗,而且容易出故障,织一匹花续需用两个月时间。马钧看到这种旧织绩机费力又费时,便下决心对其进行改良。他深入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绩机进行了认真研究,吸取以往优秀的经验,另辟蹊径,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出一种新式织绩机。改进后的新织绩机真正简化了织机的结构,不仅使织机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四五倍,大大降低了织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特的花纹图案,花型变化多端,绚丽多彩。据一些专家推断,马钧的新式织续机与宋代提花机相去不远。这种新式织续机一诞生,便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运用,大大加快了我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我国家庭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龙骨水车的发明

马钧还研制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也叫翻车)。我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中平三年(186),毕岚曾制造了翻车,当时主要用于取河水洒路,并非直接用于农业灌溉。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在先秦时期普遍使用的是桔梅和辘护,它们都能将水从低处引向高处,但那时的工具都是间歇式提水,劳动效率很低。马钧经过勤奋钻研,反复琢磨、调试,发明了一种新式翻车,是变“间歇式提水”为“连续运水”的创始,在中国灌溉工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

马钧在京城洛阳任职时,看到城里有一大块坡地,因地势较高,无法引水浇地,一直荒废着。马钧觉得这块坡地土质较好,若能引水灌溉,可以开辟作为园圃,他便主动为当地百姓排忧解难,设计一个便捷的引水工具来解决灌溉上的困难。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新式翻车,顺利地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坡地,使这里变为良田。马钧发明的这种翻车,效率高且省力,连小孩也能转动,“其巧百倍于常”。新式的翻车能循环往复连续提水,出水量也大,节约人力,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利用翻车向外排水,减少自然灾害。更有优势的是,它还具有操作搬运方便、能及时转移取水点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农业生产。

自新式翻车问世后,一直被后代的中国乡村所沿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没有实现电力提水浇灌农田以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广泛使用翻车提水,直至今天,我国某些地方在农忙时节仍可看到翻车的身影。可以说,翻车是我国农业灌溉史上普及面最广、应用时间最久的一种灌溉工具。马钧发明的翻车,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水转百戏

统治者也利用马钧的“绝世巧思”为自己娱乐服务。就在翻车制造后不久,马钧又奉诏制作木偶百戏,也称“水转百戏”。一次,有个官员为了讨好魏明帝,进献了一种叫做“百戏”的木偶玩具。这种玩具造型精美,制作巧妙,可那些木偶是静止、固定的,只能作为一种摆设,为此,明帝觉得很遗憾。于是,他便让擅长机械的马钧将这些木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活动的“百戏图”。经过多次琢磨和反复调试,马钧成功地创造了“水转百戏”。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使其旋转,以传动机构。这样,上面所有的木人都可以动起来:乐工木偶们击鼓吹箫,歌女木偶们翩翩起舞,杂技木偶们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春磨、斗鸡,表演变化多端,惟妙惟肖,极为生动有趣。并且这些木人活动自由,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是原来的百戏木偶所无法比拟的。魏明帝和百官看后赞叹不已,马钧的声誉更是闻名遐迩。

尽管“水转百戏”是供当时封建统治者玩乐的东西,对生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作为机械发明,其复杂和精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充分展示了马钧在机械传动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卓越才能,它所达到的机械水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令人惊叹的,对后来的木偶戏也有重要的影响。

军事上的发明

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上述的发明创造外,他在军事器械制造上也有不少发明创造。当时,魏、蜀、吴三国经常交战,诸葛亮率兵攻打魏国时,曾使用了一种新发明的连弩,可以连续发射数十支箭。马钧仔细观察这种连弩后认为,虽然制作精巧,但还可以改善,使其发射的效率再提高五倍。同时,他还计划改造当时攻城用的抛石机。旧式抛石机是单发的,只要对方在城墙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抛石机投掷过来的石头。当时发石车每发射一次一二十千克重的石头,需几十人拽动绳索。马钧针对其效率太低的问题,打算制造轮转式的连续抛石机,以机械带动大轮,系着绳索的石头随轮而转,待旋转速度达到最大时,绳索就断了,石头便迅速飞出去攻击目标,像闪电似的一个接着一个,使敌人不胜躲避和抵挡。马钧曾以自己制造的抛石机做过试验,用数十块砖瓦,可以抛出去数百步(一步合约1.4米),可见其威力相当大。马钧希望通过这些新式武器来提高魏军的作战能力,可他为国尽职效力的理想却未能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当时著名的儒学家裴秀看不起马钧这种技能,经常故意在公众场合对他发难和讥讽,马钧因质朴口呐、不善言辞,经常被裴秀刁难而“口屈不能对”。当时的文学家傅玄见此,便责备裴秀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短处,并对马钧改进军事装备的行为十分支持。他大力游说安乡侯曹羲,希望国家能重用马钧,但武安侯曹爽对此却置之不理,最终导致马钧军事兵器革新的成果被扼杀。傅玄对此感慨地说:“马先生的巧思,就是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公输般和墨翟都能重用于当时,张衡和马钧却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这实在让人痛心啊!”

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卓越的发明创造,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杰出科技人才。他的才能虽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重视,他的发明创造却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为我国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钧是古代陕西人的杰出代表,他质朴寡言,善于思索,.勤于动手,热爱钻研,注重实践。他的这种勤劳和实干的精神,在秦地影响深远。而古今秦人对科技的重视以及寡于言而敏于思的探索精神,也已积淀成为当代陕西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潜在而又巨大的作用。

阎立本——划时代的绘画大师

阎立本(?一673),唐代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擅长工艺和建筑,尤为精通绘画,是初唐时期著名画家,被誉为“丹青神化”,是开一代画风的杰出人物,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阎氏父子三人(父阎毗、兄阎立德及阎立本)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

阎立本出身贵族之家,为北周武帝的外孙。父亲阎毗擅长工艺,精通书法、绘画与建筑艺术,深得北周武帝的赏识,被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招为附马。兄阎立德博学多能,也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

阎立本深受家学影响,自幼酷爱绘画,善于刻画人物、车马、台阁,尤其擅长肖像画与历史人物画。他年轻时崇拜南朝著名画家张僧矫,曾三观张僧矫的壁画而流连忘返,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美谈。

三观壁画

有一次阎立本到荆州去办事,途经一个地方时,听说附近一个寺庙里有幅张僧舔的壁画,于是特意前往观摩。他风尘仆仆赶到这座古庙,兴冲冲来到壁画前,端详好一阵,却觉得这张画实在太一般了,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心中十分失望。看罢便匆匆离去了,并对其他人不以为然地说:“从这幅画来看,张僧舔是空有虚名啊!”但回到住处后,他心里却又矛盾起来,反复琢磨,总觉得应该珍惜这次观摩张僧蒜真迹的机会:人家毕竟是公认的大画家,是不是自己观看时比较粗略,所以没有看出名堂?第二天他又跑去观看壁画。这一次,他细心观察,并不停地思考。看着看着,慢慢有些体会了,觉得这幅画还是很有特点的,不愧为大家手笔。第三天,他再次来到壁画前,这次,他连一个细微的地方也不放过,仔细研究,发现画中果然有不少妙处。他越看越钦佩,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品味,觉得张僧舔的画笔精墨妙,技艺高超,果然名不虚传。他越看越人迷,感到画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欲罢不能,到后来索性,搬到庙里,朝夕揣摩,坐卧观之,在庙里留宿了十多天,才恋恋不舍地离去。正是这种如痴如醉、执著追求的精神,使他登上了唐代绘画艺术的巅峰。

阎立本在艺术上虚心学习,深人钻研,从不浅尝辄止。他善于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但不因循守旧、拘泥于成法。他的画取法于张僧舔、郑法士、杨契丹、董伯仁、展子虔等名家,在继承南北朝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标新立异,自成一家。古人誉之为“丹青神化”,推崇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妙笔实录

阎立本最擅长人物画,对人物的状貌神情刻画得细致人微,画中人物神形兼备,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当时号称“神品”,备受推崇。《历代帝王像》是阎立本的一幅绝世艺术珍品,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这幅画卷纵51.3厘米,横531厘米,全卷描绘汉至隋代十三个不同帝王的形象: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巫、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倩、陈废帝伯宗、陈宣帝项、陈后主叔宝、北周武帝宇文琶、隋文帝杨坚、隋场帝杨广。这组画卷对人物的塑造不只停留在表面上,对各个帝王的性格、功过作了精细刻画,连各帝王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在画中曲折表现出来:如蜀主刘备面带饱经风霜之后的哀痛苦愁;吴主孙权呈现目中无人的傲慢:曹工则流露出挑衅式的目光,显出一副精悍霸道、咄咄逼人的神气;陈后主两眼无神,状貌萎靡不振;隋文帝杨坚神采焕发,晓勇威武;隋场帝骄傲、固执并带有放纵享乐的神情。阎立本选择有特征性的细节,主要体现在面部,特别是眼睛、嘴和胡髯。在绘画过程中既注意刻画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又根据每个帝王的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和政治作为,采用刚劲线条与过渡式晕染法,把每个皇帝的内在气质和政治风度表现得惟妙惟肖,成功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阎立本卓越的艺术造诣。《历代帝王像》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崭新水平,在古代绘画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阎立本的很多作品都与唐初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职贡图》《西域图》《外国图》《异园斗宝图》等。《历代帝王像》(局部)中国朝贡、进奉各式奇珍异宝的“万国来朝、百蛮朝贡”的景象。图中绘有十二国使者,阎立本以娴熟的艺术造型能力,刻画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气质各异的使者,图中人物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职贡图》不仅是艺术品,阎立本也用他传神的画笔,记录了中华民族曾经的伟大时代:唐王朝的强大与繁荣,它与周边各民族的友好交往。

其中最有外交史料价值的当属《步荤图》。画家以细致精湛的手法,真实记录了贞观十四年(640),吐蕃王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到长安请求与唐公主和亲,受到唐太宗李世民接见的生动场景。画面的中心人物是位于右上方的唐太宗,从造型上看,他大于周围的人物,这是表现画中人物地位尊贵或突出中心人物常用的手法。图中的李世民雍容大度、气宇轩昂、目光深邃、表情庄重、泰然自若,面对吐蕃使臣的拜渴,面部有欢迎与嘉许的情态,充分展露出唐代帝王的风范与威仪。而位于画面中间部位的使臣禄东赞,身着藏族服装,仪容质朴,满面风尘,额头布满皱纹,体现出藏族人民所特有的气质;他正向李世民拱手致敬,表情恭肃,目光睿智,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使者的身份。禄东赞前还有一位手氏朝笋者,可能是朝中引班的典礼官,体形魁伟,红袍虫髯,沉着雄健,表现出盛唐人物的精神风貌。后面着白衣者大概是宫中均内侍或译员,神态拘谨、谦恭,可以看出其地位职务的悬殊。《步荤图》李世民的周围分列着九名姿态各异的宫女,有扶荤的、撑伞的,体态轻盈,顾盼生姿,烘托出唐太宗的地位与权威。整个画面气.氛和谐生动,展示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友好情景;画面主体鲜明、特征突出,充分表现了李世民“天可汗”的帝王风度和吐蕃使者诚恳友好的情态,’反映了汉藏人民之间亲切友好的交往。这幅画作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那个摄影机还未诞生的时代,阎立本用他手中的画笔,反映唐代与周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记录初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个生动场景,给后代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古人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古往今来,但凡成就一番事业者,莫不勤于进取、善于思考。据说阎立本嗜画成性,当他官居宰相时,公务之余仍然醉心于丹青。这种始终不渝的追求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李谆风——历算奇才

李淳风(602-670),吱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士,对道家文化有较大的贡献。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隋朝时担任过高唐尉之类的县衙小吏,很不得志,就弃官做了道士,自号黄冠子。李播这个人很有些才学,注释过《老子》。道学和道学典籍中蕴涵了丰富的自然科学成就,尤其是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因此弃官从道的他对天文学也多有研究,写过《天文大象赋》这样的天文著作。成长在这样家庭里的李淳风,自幼俊秀爽朗,颇有些道家风骨;并且“博涉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方面的知识,这对日后李淳风成就一番事业十分关键。

初出茅庐挑战权威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文学家傅仁均编订了唐代第一部历法《戊寅元历》,但对日食月食的测报曾多次出现误差。经过审慎研究,年仅二十多岁的李淳风上书驳斥《戊寅元历》,与傅仁均争论历法。傅仁均在唐初是个很有名望的天文学家,是当时这个领域的权威,但争论过后,学者大多同意李淳风的意见,可见他在天文学方面的天赋非同凡响。

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一般学者很难问津的,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二十多岁,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贞观七年(633),李淳风制造浑仪(浑仪与另一种天文仪器浑象总称为浑天仪),著《法象志》七卷,评论前代浑仪得失。呈给太宗后,太宗大为赏识,令人将李淳风所造浑仪放在皇宫的凝晖阁上。贞观十五年,李淳风被升为太常博士,后转任太史垂,贞观二十二年出任太史令。

李淳风进人太史局,成为官方的天文学家,获得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研究条件,这对于年轻的李淳风帮助很大。在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他的才智,鞠躬尽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他钟爱的天文学事业。

勤奋敬业 成就辉煌

在太史局的四十多年里,李淳风勤奋敬业,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除了《典章文物志》《乙巳占》和《秘阁录》等著述外,在数学、天文、史志、星占和气象等方面,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数学方面,李淳风的主要贡献是编订和注释著名的“十部算经”(又称“算经十书”,是指《周牌算经》《九章算术》等十部数学著作)。这十部数学著作,是我国唐代以前的主要数学著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后来被用作唐代国子监算学馆的数学教材,也成为唐以后历代的数学教科书。李淳风的编订和注释工作,是对唐朝以前的数学成就所作的一次系统总结,标志着以《九章算术》为中心的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也表明我国古代数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唐以后的数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以后宋元时期数学的高度发展创造了条件。李淳风整理“十部算经”以后,唐朝的《韩延算术》,宋朝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杨辉的《九章算术纂类》、秦九韶的《数书九章》等数学名著,都引用了“十部算经”中的问题,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后人给予李淳风编订和注释“十部算经”以很高的评价,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就说过:“他大概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释家。”

在天文学方面,他的主要成就是编订《麟德历》和改革浑仪。《麟德历》对完成中国历史上采用定朔的历法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代历法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每月的第一天。《戊寅元历》之前,历法家一般用平朔的方法来确定。平朔没有考虑太阳运行和月球运行的不均等性,因此不够精准。《戊寅元历》虽然采用了定朔法,但漏洞较多,准确性不足,不能取信于人。直到李淳风编制出更为精准的《麟德历》,定朔法才被后来的历法家普遍采用。《麟德历》后来东传日本,并于天武天皇五年(667)被采用。

浑仪是古代观测天体位置和运动的重要仪器。最迟在公元前360年,我国古人就已制成“先秦浑仪”。西汉落下阂、耿寿昌与东汉贾透、张衡都制造过浑仪。经过李淳风的改进,使得天文观测更加快捷简便,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历代的浑仪制作都仿造它的结构。

在史学方面,李淳风的主要贡献是参与“唐修八史”。李淳风受诏参与撰写《晋书》及“五代史”,编纂其中的《天文志》《律历志》和《五行志》。李淳风撰写《天文志》《律历志》和《五行志》时,对魏晋至隋朝这段历史时期的天文、历法和数学的重要成就以及发展脉络,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整理和总结。

除了在数学、天文和史志方面的贡献外,李淳风在星占方面也颇有建树。《乙巳占》10卷,就是李淳风的星占代表作。星占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精华糟粕参差不齐,由于它和天文学之间有着相伴而生的关系,古代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都涉猎星占,并不能单纯地视为封建迷信。李淳风的《乙巳占》中就保留了许多科学史料,如天象的记录,天象的描述,当时分至点的位置,浑仪的部件及结构,岁差的计算值,等等。此外,在这部书中,也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历法数据和气象资料,记录了李淳风长期观测的成果和结论,比如记载李淳风将风力定为八级。欧你则是在1000多年后的19世纪,由英国人蒲福(Francis Beaufort,1774-1857),在李淳风的基础上,把风力定为0-12级。可以说,李淳风是世界上最早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神乎其神 百世流芳

关于李淳风,人们所熟识的,多半是他的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推背图》和他对武则天要做皇帝的预言,认为李淳风是个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的半人半仙式人物,而他作为一名严谨而出色的科学家的身份,因此被人们忽略和遗忘。历史在此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其实,人们对那些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故事”加以想象,由此而来的传说乃至“神话”,也有其传奇般的魅力和文化传播的价值。

但史实毕竟是史实。李淳风在注解“十部算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明辨是非和正确见解,不囿成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融会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