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博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6:34:28

点击下载

作者:王俊峰,钟震,金书羽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救市博弈

救市博弈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解读金融海啸三部曲》丛书的第2部。本书以肇始于美国并最终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为观察点,全面介绍了经济危机后各国颁布的救市措施及其成效,并从国际政治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各国大规模救市行为背后鲜为人知的经济及政治博弈之战。

本书是站在经济危机一年后的时间点上回看这次危机,因此,更注重以翔实的数据说话,深刻剖析了各国在救市行动中的冲突与合作,妥协与交锋,并对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了梳理,描绘出这场博弈之战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带来的巨大改变。

在这个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秩序和货币体系即将发生巨大改变的后危机时代,本书将有助于读者拓展观察世界经济局势的视角,动态、宏观地看待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

丛书序

2009年底,金融危机对全球市场的凶狠攻击终于暂告一个段落,在危机中疲于应战的世界各国也终于可以稍作喘息,并开始在这场浩劫后慢慢恢复元气。

2008年起,曾在各个行业内叱咤风云的大公司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相继破产,从繁荣到萧条,巨大的落差让人不胜唏嘘。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让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对此,人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答案。所以,自次贷危机爆发至今,有不少关于次贷危机“真相”、“迷局”、“泡沫”等内容的图书涌现,从不同角度对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其中不乏好书。在我们看来,对危机的解读固然可以从各种角度切入,但对那些想对本次危机的爆发及其后续影响有一个广泛、深刻认识的读者来说,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对某个阶段或某个问题的分析上,他们更需要有一些书能引导他们以一种更具远见的视角,动态、宏观地纵览这次危机。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从事国际金融研究工作,并有幸参与指导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2007年上半年,在和这些研究生共同探讨毕业论文选题期间,恰逢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共同的志趣使我们和文森国际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萌生了一起合作,探究危机深层原因及其演变规律的想法。笔者及文森国际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便一直持续关注着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希望从中寻找治愈市场,抵御危机的方法。通过长达两年多的观察积累和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在这场危机中,有以下三个值得关注的线索:第一,全球经济在朝夕之间陷入困境,看似令人难以置信,实质上则早已有迹可循;第二,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各国针对危机的救市行为,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第三,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和秩序造成的巨大影响,远比我们所预料的更为深远。

从根本上说,次贷危机是美元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美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经济金融的基石。美元关键货币的地位,是美国多年累积的结果,是美国在适当时机以绝对优势雄霸世界经济的结果。但当时间继续推进这么多年后,世界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基石的美元一再显示出其疲于应对的窘迫处境,美元的吸引力也日渐衰退。美元的不稳定,以及美国政府依靠美元地位攫取全球财富的行径,都一再动摇着美国自己的地位。

经济危机的爆发给了美国致命一击,本已深陷财政危机的美国政府更是因几项大规模救市计划的颁布和实施而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财政赤字再次飙升。美国政府的赤字问题已严重到需要立即解决的地步,但在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却无法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因为美国若要维持住自己的复苏态势,资金的供应便无法一刀切断;与此同时,较低的利率还必须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因此,对其他国家来说,手中的美元已变成了风险巨大却不得不持有的国际货币。许多国家虽然仍储备有大量美元,却早已开始对本国的外汇储备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以规避极有可能出现的美元波动给自身带来的巨大损失——这毕竟是已经发生过多次的事情。

华尔街的崩溃迅速转化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一个极度不规范和缺乏安全性的金融或经济体系,将世界拉入危机的深渊。在世界市场已经被贸易和分工组合连接成一个再也无法单独切割的整体的时候,这场危机中衰落的地域界限也便随之扩展至全球。于是在全球化与多极化并行的背景下,这种资本主义的愚蠢所带来的,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悲剧,而是整个世界的灾难。有人将次贷危机的迅速蔓延归为全球化的负面作用,也有人将之归为全球市场的“恐怖平衡”。不管如何为自己的过失寻找借口,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早已将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的缺陷和脆弱性暴露给整个世界——乏善可陈的监管制度无法遏制金融泡沫的疯狂膨胀,失控的市场源于政府的失职,更源于政府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错误认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经济实力的整体发展,国与国之间空前密切的联系和依赖关系使得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以往一样称霸全球。如果有国家依然坚持把称霸全球当作唯一目标,那么这个国家只能在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世界中自食苦果。即便是从历史上来看,以称霸全球作为目标的国家,最终也都以霸权的逝去作为代价。这是因为,霸权的维护是一项高成本的运作活动,它的实现需要这个国家付出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现在的美国正在走钢丝,这个国家既要保住美元的世界货币储备地位,又要利用其储备地位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美国大量印钞,放任美元有节制、可控制地贬值等操作,实际上是在掠夺搜刮其他国家的国民财富,也是在自掘坟墓。霸权最终将导致衰落,美国狭隘的国际观和霸权主义总有一天会吞噬了自己。到那时,不知美国该如何解决那些他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债务。

美国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应承担大部分责任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美国“疯狂印钞机”、“不负责任”、“赖账”的指责,从危机爆发开始到如今的全球复苏阶段,一直不绝于耳。笔者认为,对主要肇事者的责任追究固然必要,但却不能止步于此。我们应该学会以更为冷静和理性的态度来观察这场危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本次经济危机就像一剂药引子,将大国之间的各种博弈搬上台面。甚至我们还可以由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及紧随其后的救市行为,顺藤摸瓜地对其后一直存在、但少有人去关注的大国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和厘清。国际事件总是包含着各种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利益博弈,其背后隐含着国家的抉择。每个国家所做出的选择,都是其为了在这场大博弈中能获取暂时性优胜而精心筹划过的。大国之间的分合与争斗,才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

在反思危机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着眼于未来。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国家,更可能取得长期的博弈优势。本轮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讲是现有市场和经济秩序的固有缺陷以及监管缺位的后果。当制度或体系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的时候,这个世界就面临着变革的压力。依靠单个国家来支撑全世界,看起来匪夷所思,但却是现有的货币体系正在做的事情。权力的不平衡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这是早已存在的事实,却一直没有足够的力量能推动其变革。这次经济危机则恰恰触发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开关,自金融危机开始,世界终于开始在经济政治变革之路上加速运行了。

在“后危机时代”,权力像沙子一样,无法被某个国家紧紧握于手中。在钢丝绳上摇摇欲坠的美国,用美元的贬值换取生存和发展,也因此快速消蚀着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美元贬值真的能像美国人盘算的那样可以控制吗?蓄谋已久要替代美元的欧元区国家,不甘被美元绑架的中东石油输出国和俄罗斯,以及不堪盘剥的新兴市场国家,又能容许美国在钢丝绳上走多长时间?究竟美国会借走钢丝摆脱危机,重回货币称霸的梦幻之境,还是会在走出困境前钢丝崩断,支撑其霸权的美元支柱彻底崩塌,上演一场前苏联帝国解体的惊天大戏呢?

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都将指向同一个方向,即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何方”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但本文最终并未给出一个言之凿凿的结论。美元储备体系向全球储备体系的演变是一个渐进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充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对美元和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骤然推翻会在金融市场引发地震,谁也无法预料这会不会演变成另一场“百年危机”。如果读者期待从本书窥探世界经济体系的未来,那么首先需要定义这个未来到底有多远。是明天,十年还是一百年?凯恩斯有一句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从历史上来看,经济世界也总是在周期中循环往复。如此看来,要为世界经济预测一个确定性的未来,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货币体系、经济秩序、监管制度和国际经济组织等,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压力。对不同立场的国家或区域组织来说,即将发生的改变,是机会也是威胁。变革,意味着打破现有的状态,因此博弈、争夺总是相伴其中。新旧交替之间,世界必然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之中。而最终世界将走向何方,则为各国博弈的结果所左右。

现在我们将视线从宏观的世界经济市场的变迁收回到我们的祖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的应对之道可圈可点。在出口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却在经济危机后稳步走向复苏。这令世人惊讶的防御和恢复能力使中国角色在这次经济危机后将成为全球性角色。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以维护全球经济稳定,推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此外,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用成熟的外交手段维护与其他国家长期、稳定的关系,对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并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阶段性合作伙伴国家的关系制度化。

一个国家的崛起和成功无需以其他国家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世界已经在多极化格局的趋势中走了很久,中美、中欧、中日等国家的双边关系也因此置于多边关系之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双边关系也对多边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发展中国家阵营中的大国来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全球性意义。因此,中国在经济实力不断快速提高的同时,也正在与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且深谙大国博弈之道的其他国家不断进行着交手与合作。

金融危机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表现令世人失望之极,而这场危机则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创造了足够大的空间。同样处于金融风暴的肆虐中,中国的4万亿救市计划和中国市场的稳健恢复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在这个时代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某些国家的狙击。在与这些力量抗衡的时候,如何借力使力,四两拨千斤,则是世界对中国的考验。机遇与考验并存,这就是中国面对的局面。世界为中国开启了一片天地,如果能够把握好时代的契机,那么中国向世人展示的,将是一个全方位崛起的大国形象。

以上是我们的创作初衷。基于这样的思路,丛书将分为《危机透视》、《救市博弈》和《自救图强》3本书,对经济危机以及“后危机时代”世界市场的巨大变迁进行描述和展望。《危机透视》一书为读者分析次贷危机的真正成因,梳理金融危机的历史脉络,以独特的视角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救市博弈》一书则将目光聚焦于金融危机后的救市之战上,解析大国之间在救市过程中因国家利益展开的明争暗斗。最后,《自救图强》一书以“后危机时代”作为背景,对中国的崛起之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至本书成稿之时,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大范围复苏的迹象,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恶化之势看似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到2011年,美国金融市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次级贷款优惠期结束的高潮。这个高潮,也是美国次级贷款流量需要根据市场贷款利息重新设定利息的高潮,美国次贷危机正是随着这个节奏,一浪高过一浪地演进,掀起了世界经济危机的惊涛骇浪。2011年,更大的危机冲击波还要来临,各国的救市行为真的能使苟延残喘的世界经济恢复到足以抵御下一次次贷巨浪的冲击吗?结果如何,2011年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愿不要让中国“主流学者”重蹈2007年底误诊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的梦魇。

就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形势仍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我们也在不断地修正本书的内容。但毕竟能力所限,因此丛书所选的某些数据或案例或许不够准确,如有疏漏或贻误还请读者批评指正。本书内容仅代表作者及参与研究和创作人员的个人观点。

最后,感谢家人、朋友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的同事们在丛书编写过程中提供的无私帮助,感谢北京文森国际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对课题研究和本书创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作者2009年12月5日于清华园研究咨询答疑:北京文森国际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E-mail:wscenter09@gmail.com

前言 救市背后的故事

次贷危机无情地剖开了华尔街的秘密,华尔街资本家们制造的以毫无节制地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产品中的敛财技巧如今变得尽人皆知。从2008年5月开始,贝尔斯登、雷曼、美林、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这五个华尔街大名鼎鼎的投资银行接连倒下,它们或破产或转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向世人上演了一场惊天剧变。但事情并未就此完结,由于美国金融业令人吃惊的渗透能力和扩张能力,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通用汽车这家百年老店也终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轰然倒塌。除了美国,欧盟也未能幸免于难——其与美国在金融业上的紧密联系使其遭受的经济灾难并不次于美国。此后,危机终于蔓延至全球范围,冰岛传出国家破产的惊人消息,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也开始为本国经济的衰退而焦头烂额。

当次贷危机随着全球金融彼此难以分割的密切关系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波及实体经济的时候,各国再也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面对这场危机了。全球性的集体救市随着金融危机的快速扩张和蔓延随之展开。美国前后两任总统先后签署了7000亿美元和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政府果断、适时地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欧盟也发挥团结的力量,制定了欧元区“史上最庞大的救助计划”;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来说,虽不至倾其所有,但也在尽其所能地向市场投入资金,希望能力挽狂澜,拯救世界经济于水火之中。但如果读者因为以上这些数字便认为,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家在危机后的救市中万众一心抵抗经济寒冬的话,那未免有些天真。事实上,每个国家的行为都要为本国利益负责,而每个国家的利益诉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出现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家之间的各种冲突也在救市中凸显和体现出来。

作为被经济危机无辜殃及的国家,该如何让美国——这个世界危机的肇事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对于美国来说,又该如何巧妙地逃脱别国的指责?危机后拯救全球经济的行动中,为什么某个国家应该拿出更多或更少的资金?其他国家的救市行为是否损害了某国的利益?我们该如何制止那些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无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行为?经济危机后全球金融格局的改变是否能体现某些国家的权益……以上这些问题中任何一个的答案都将引起某些国家之间的争执。各国救市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更多涉及经济利益、政治意图,甚至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因此,我们不妨将之称为大国之间的一场救市博弈大战。这场救市之战的胜负与功过,将直接对未来世界经济秩序的改革与重组,以及大国格局的微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将对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各国救市的表现及其救市效果、主要国家在救市之中的博弈,以及“后危机时代”的前景进行分析和描述。

当我们从这百年一遇的危机所带来的震惊中走出后,回首危机前美国的表现,不得不怀疑其中也许暗含阴谋。2007年5月,中国投资[1]公司斥资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美国黑石集团1.01亿股(相当于黑石总股本的9.4%),半年后,中投公司投资于黑石的浮亏已达65亿人民币,接近30亿美元投资额的30%。2007年12月,中投又斥资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近10%股权。随后,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中投对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投资损失也随之扩大。截至2009年7月10日,黑石集团的股价为8.68美元/股,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仍浮亏70%。而中投公司以48~57.68美元/股的价格认购的摩根士丹利股权,股价只有25.88美元/股。

中国针对美国投资的失败,可以归于对经济规律把握的失误或投资技术的不成熟。但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也许美国早已觉察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也许美国已经对于印发美元享受他人劳动成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所预感;也许美国对因出口美元而积累的大规模赤字和负债所导致的、无论如何都要到来的“清算”早有准备。再看危机爆发后,美国以救市之名,行敛财之实。在美国以最悲情的受害者的身份出现之时,其长期过量发行导致的经济崩盘却让手持美国外汇的国家大受损失。美国政府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作为犯错者却想尽一切办法逃脱罪责,并希望所有人一起承担自己酿下的苦果。由此看来,正如在经济危机来临后将债务和损失摊派到别国身上一样,美国之所以对于中国斥资购买其将在金融危机中难以为继的公司股票如此合作,也许根本是另有深意。如果这种看法真的站得住脚的话,那么美国真是为其“赖账”阴谋做足了功夫。

经济危机爆发一年多后,全球经济正在迈向复苏之路,但美国却并未因为经济危机的教训变得安分一些。2009年末,美国突然掀起针对中国的贸易大战。美方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也利用反倾销调查还以颜色。由于中美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这场中美贸易之战的频繁动作令整个世界都为全球市场的前途担忧。另外,美国对于中国的攻击并不仅限于贸易市场。达沃斯论坛开始几天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还把手指指向中国,认为中国在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温家宝对此给出了底气十足的回应:如果华盛顿和北京选择对抗,将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2009年11月15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抵达上海,此次亚洲之行是奥巴马上任后首次亮相亚洲。奥巴马踏上中国的领土时,上海的夜空正飘洒着大雨,独自撑伞走下飞机的奥巴马面带微笑。然而奥巴马这次中国之行,却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轻松。

就在奥巴马访华前几天,陷入贸易战的中美两国非但没有喊停的迹象,反而是矛盾逐步升级。奥巴马此行,是化解矛盾还是施加压力,都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涉及到气候、贸易等问题,面对中国这个强劲的竞争对手,美国已无法轻松地获得博弈的胜利。奥巴马在首次访华之旅中的表现使得奥巴马承担了来自美国国内媒体的批评,纽约时报发表的社论称,奥巴马在这次访华中的表现太过“温顺”,奥巴马没有抓住机会对中国的人权问题发表看法,也没有对人民币施加升值的压力。但我们认为,这不是奥巴马的表现“软弱”,而是更具有大国博弈的策略性和长远性。经济危机为世界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无法阻挡,中美双边关系的调整则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受到多边关系影响的结果。

金融危机后气势大降的美国,之所以一边向中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指责和攻击,一边又向中国示好,是因为对美国来说,中国是其在未来最值得关注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实力使得美国有所畏惧,然而,美国又不愿意看着中国的实力日益强大。为了在这场与中国的博弈之中取得胜利,美国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时而威胁时而示好。对中国来说,美国是居心叵测的“对手”,也是值得与之结交的“朋友”。一方面中美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其他领域,都是相互影响、难以分离的。另一方面,在大国的博弈之中,美国在技巧上是中国的老师,因此在埋头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也应从美国对外政策上的适时改变中,学习博弈之中的制胜之技。

经济危机爆发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美国政府需要处理华尔街的巨头们、美国失业民众对政府救市策略所提出的异议,同时也要承担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对其的指责。而欧盟则需要处理新老欧洲之间的矛盾,防止本次危机破坏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同时,欧盟在不断推进扩张进程的同时,也要审慎地选择自己的朋友。新兴市场国家在稳定本国经济的同时,面临着经济增长模式优化和转型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各国政府不得不在每一个博弈战场上浴血奋战,而所有国家在救市之中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无一不是这种博弈的具体表现。

救市中的大国博弈是复杂而持久的战争。大国之间的博弈不是某两个国家之间的一次战斗,而是由多个国家的多次交锋组合而成。在经济危机后的救市活动中,为了捍卫国家利益,或为了逃脱责任,大国之间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博弈,有不留情面的短兵相接,也有表面友好实则暗流涌动的斗争。救市之后的大国博弈变得比往常更为频繁,这是因为,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由次贷危机衍生的全球经济危机让世界进入了一个充满变局和机会的时代,在一切尚未确定、一切都有可能的时期,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掌握了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导力量。因此,贸易、IMF改革、金融机构改革,以及新的货币体系构建等领域都成了各国政府和领导人相互博弈的焦点,而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大国,则始终维持着亦敌亦友的关系。例如,在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上,欧盟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同一阵营,一致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质疑,而当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整体地位的挑战时,发达国家又会迅速摒弃前嫌、一致对外。

如果说这场经济危机,以及危机后的各国博弈的结果,能够为世界带来些改变的话,那么世界货币体系变革的压力便是一个主要方面。任何新的货币体系的建立都依赖于以往货币体系对现实世界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的主要表现即原有货币体系已无法维护货币市场的长期稳定。现今货币市场的巨大波动已经很好地证明了目前货币体系的弊端。对此问题的解决,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直接寻求美元的替代性储备货币,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或机制。二是对现有体系进行修缮,总体来讲并不推翻美元现有地位,只是加强对货币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从理论上讲,货币体系的重构应该是除美国以外所有国家共同的目标,包括中国、欧盟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一直在抨击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美元独大、缺乏监管的金融制度(中国因官方储备货币中大量的美国“血统”而要求在较长时间内对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进行调整)。但是,在没有拥有足够实力的替代货币出现以前,世界经济还是愿意选择稳定压倒一切。所以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元依然能够保证现有的地位。因此,2009年G8峰会最终发布的会议公报中,对于美元地位和储备货币等问题并未涉及,与会各国仅就推动稳定且功能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达成共识——这是在任何一次即使是剑拔弩张的峰会中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成的共识。

经济危机爆发后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变革要求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改变的起点,交错其中的贸易之战和绿色之争也反映了在这些酝酿变革的博弈中的激烈争夺。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胜负尚难定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罗杰斯曾做出这样的预估,未来10~15年内,没有任何其他货币可以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外汇储备货币,不过20年后,一旦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就有机会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中国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规模的扩大将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重大冲击,同时也有利于各国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如果要在日后的大国博弈中占据优势,中国就必须通晓大国博弈的技巧。

经济危机后,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对这些国家的认识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都不得不承认这股新崛起的国际力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不得不开始让渡自己已经霸占了许久的资源。在2009年4月G20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各国达成协议,称“我们还决定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现代化改革,确保它们能够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有效地向成员国和股东提供协助。我们将改革它们的授权、规模和治理,使之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新挑战,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包括穷国在内,必须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代表权。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相应地通过提高战略远见和决策水平来增强这些机构的信誉和问责机制。”

大国博弈是一场永远不会停止的战争,而大国之间每次博弈的结果,都将使世界发生改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让它变得更利于本国的发展,或更不利于竞争对手的发展。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一个国家,也都握有能够改变世界的砝码或武器,就看怎么去运用它们。在即将到来的“后危机时代”,每个国家都雄心勃勃,摩拳擦掌。对于中国这个古老又充满了生机的东方大国来说,这是一个融入世界、改变世界的大好机会。2009年,很多人开始对资本主义模式产生怀疑,中国的发展模式成为各国议论的热点,不少国家将世界经济的希望放在中国的身上。中国,势必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主角,而我们也将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探索这个神秘主角在“后危机时代”自救、图强的战略与方法,去发掘她将创造的伟大奇迹。[1]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创建于1985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是美国著名的私人股权投资和投资管理公司。

上篇 全球联手救市

美国:挥金如土的救市计划

中国:心暖则经济暖

欧盟联合救市

其他各国救市计划

第一章 美国:挥金如土的救市计划

为了结束目前这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联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不仅有正当理由,而且必要。——布什2008年9月19日在白宫发表的讲话

本章导读

“美国梦”碎了。“华尔街,投行,破产,重组……”拜这次发轫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所赐,过去那些只知柴米油盐的老百姓,如今对这些词汇也不再陌生。时至今日,在华尔街的巨头们相继倒下后,人们的接受度变得宽广了许多——我们不会再为身边哪个小公司的突然消失而瞠目结舌——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一两个公司的倒塌再次挑战我们的极限,例如通用。

美国是这次危机漩涡的中心,也是在救市行动中表现最为勇猛的国家,一个个刺激方案和政策的出台振奋人心,给人以力量。千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掷出后,世人仿佛听到了印钞机在耳边隆隆运转的巨大声响。美国经济曾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悬崖前不知止步,一跃而下,现在,美联储则正在用尽全力阻止它继续坠落。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一切是否会因此变得好起来,是否会一直好下去。

巨擘们的倒掉

经历了经济危机最猛烈的冲击后,再回头去看华尔街五大投行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看这危机如何强烈地侵蚀着美国的实体经济,也许已经不会再有当初听闻消息时的恍然失措和难以置信。但重温这一幕幕景象时,即使冰冷的数字也会唤醒并未逝去的记忆。而“经济危机”也早已具象为熟知企业的消失和民众愁苦失望的面容。对于美国人来说,巨擘们的倒掉,也许更意味着内心高筑的信念和乐观在一瞬间崩塌。五大投行一个都没留下

贝尔斯登的破产只是华尔街崩溃的序曲,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五大投行无一能够幸免。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收购;剩下的两家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被迫转型(美国联邦委员会于2008年9月21日宣布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成立于1923年,是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次贷危机爆发后,贝尔斯登旗下两只投资相关产品的基金受到影响,投资人损失15亿美元以上。此后,公司出现流动性短缺危机,即使美联储破天荒地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应急资金,贝尔斯登依然难以顺利渡险,2008年5月,贝尔斯登终于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被摩根大通正式收购。就在一年前,贝尔斯登的股价还曾高达170美元。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成立于1850年,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2008年9月15日,由于公司的巨额亏损,雷曼终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雷曼破产的消息让人们对市场的信心迅速崩溃,如果在贝尔斯登出事后,人们还心存侥幸的话,雷曼这个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则令人们陷入了无限的恐慌与绝望。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成立于1914年1月7日,是华尔街第三大投资银行。在雷曼破产引发的大恐慌下,美林证券压力倍增。为避免重蹈覆辙,美联储对美林证券施加压力,2008年9月14日,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以440亿美元并购,此后,人们只能在历史中回味“美林神话”了。高盛与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成立于1869年,是华尔街第一大投资银行,也是全球颇具历史和规模的大型投资银行之一。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1935年在美国大萧条的影响下从JP摩根分离出来,作为一家投资银行在纽约成立,是华尔街第二大投资银行。在其余三家投行或被收购或宣告破产后,华尔街真的无法承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再遭不测的打击。因此,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突然宣布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转型后的两大投行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高风险高收益的“华尔街游戏”也随之结束。但是,比起破产来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人说,五大投行三个倒掉、两个转型,意味着“长久以来世人熟知的华尔街的终结”。这话有些悲观,却说得实在。危机中的人们有着这样的预感:尽管华尔街不会消失,但那个被世人熟知的舞台的确会因为主角的退出和更换而逝去,人们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座位,身边的人也变得陌生。是的,会有一个新的华尔街慢慢地被人熟悉,它也许更加美好,也许更加不堪,谁知道呢?美国传媒业“危机”

次贷危机波及的范围并不仅限于金融业——金融业只是个引子,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发”。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传媒产业也成为了这场灾难的灾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

对于传媒业来说,广告业务几乎是其生存的支柱,但次贷危机却致使其广告业务受到重创。在“断粮”的威胁下,美国传媒业也如华尔街一样不得不接受某些公司难以为继的辛酸事实。仅对比2008年7月与上年同期的数据,全美530家大规模日报的广告收入就已平均下降了22.3%。夹缝中的美国传媒业一边要面对收紧荷包的受众,一边又要面对为了在次贷危机中存活下来而焦头烂额的广告客户,其生存环境实在堪忧。2008年12月8日,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Tribune Co.)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申请破产保护,包括《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和一批电视台在内的旗下公司都参与了破产保护申请。截至12月8日,论坛公司资产为76亿美元,负债129亿美元。2009年1月16日,《明尼波利斯明星论坛报》(Minneapolis Star Tribune)申请破产保护,据资料显示,截至申请时,其资产为4.932亿美元,负债为6.611亿美元。2009年2月22日,美国费城报业公司(Philadelphia Newspapers LLC)和新闻记录报业公司(Journal Register Co.)分别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以开展债务重组工作。费城报业公司旗下有《费城问询报》、《费城日报》和Philly.com网站,根据公司公布的数据,费城报业公司负债3.9亿美元。Journal Register旗下有《纽黑文纪事报》(New Haven)、《新泽西特伦顿人报》(Trentonian of New Jersey)和Record of Troy等。至此,美国已有四家宣布破产的报业集团。2009年2月27日,在经历了150年的风风雨雨后,《落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News)在当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后,宣布停止报纸的出版。报纸在告别辞中写道:“我们今天非常悲伤地与你们道别。我们的报纸在丹佛,在科罗拉多,在美国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的历史就此结束了。”在西部有着几乎同样悠久发展历史(146年)的《西雅图邮讯》(SeattlePost-Intelligence)也停止了印刷版的发行,而将其业务经营的重点完全转向网络媒体。西雅图,这座曾被评为“全美最佳居住地”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一个没有主流日报存在的城市。2009年3月27日,美国第三大有线电视运营商Charter Communications公司宣布已提交预先破产申请。2009年10月13日,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至2009年5月份负债3200万美元的《商业周刊》以1美元起拍,最终以业内估计200~500万美元的价格被彭博社收购。

在这场金融浩劫中幸存的媒体也并不好过。《华尔街日报》将原版缩小了7.6厘米以减少纸张成本,各大媒体裁员的消息也不绝于耳。根据各主要传媒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时代华纳、迪士尼的利润均有所下滑,不少公司宣布通过裁员以应对经济危机。截至2008年年末,美国已有超过1.5万名报业员工失业。

金融危机中美国传媒产业之所以也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的华尔街的溃败影响了房地产、汽车销售、零售业等市场的发展,而这些市场的萎靡不振将对媒体广告营业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美国的传媒产业也成为了金融危机的牺牲品。据法新社报道,截至2008年9月,507份美国日报和晚报的发行量在6个月内下降了4.64%。

金融危机对传媒业广告收入的负面影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媒体集团与房地产商和金融机构的直接“合作”所导致的亏损就只能说是传媒业“自讨苦吃”了。在美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传媒业通过收购、并购实现产业的扩张,大多数企业选择通过借贷来实现其收购或并购行为。当金融危机蔓延开来后,银行业随之收紧借贷政策,此时,负债率过高的媒体企业就只有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条路可走了。

另一方面,有报道认为,美国部分报业集团在金融危机中溃不成军的表现,一部分原因也应归咎于报业与房地产业在近年来过于密切的合作。据人民网报道,“2005年华尔街对冲基金‘堡垒投资’收购了拥有百余家报纸的自由出版集团;2006年美国最大的高级住宅建设公司道尔兄弟与另一广告商联合出资5亿美元,收购拥有《费城问询者报》和《费城每日新闻》的费城传媒控股集团;2007年美国房地产大亨萨缪尔·泽尔以总金额8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如日中天的时期,报业与房地产“联姻”,就像找到了靠山,但当次贷危机发生之时,房贷市场开始崩溃。当“靠山”也自身难保之时,很多报业集团像被绑了铅块一样随之迅速坠落。百年“通用”魂断海啸

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由威廉·C·杜兰特创建,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公司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截至2009年6月1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通用汽车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并购其他公司,开创知名品牌,逐渐成为兼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汽车制造厂商。美国市场上,通用的市场占有率曾高达51.1%。据通用汽车公司官方网站数据显示,通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导者已有77年的历史,共拥有266000名员工,目前公司下属部门达二十多个,在全球35个国家拥有汽车制造业务。通用旗下品牌包括悍马、庞蒂亚克、别克、雪弗兰、凯迪拉克、欧宝、萨博、土星、大宇、奥兹莫比尔、霍顿、沃克斯豪尔等。对于中国来说,通用汽车也并不陌生,通用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已超过80年,建立了8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超过20000人。

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这家美国汽车业的“百年老店”,在美国纽约向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行业破产案。美国财政部将2009年7月10日定为通用汽车出售资产的最后期限,根据《破产保护法》第11章,通用公司进行破产重组的程序将持续两个月。60天内,通用汽车公司需要在美国财政部设定的“大限”之前尽快清理旗下公司的资产。

对于一直关注世界经济危机及汽车行业发展的人来说,通用汽车的神话并非是在一夕之间突然破灭的,此前,通用汽车早已放下面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国会求援。2008年9月,在近年来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下,通用汽车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通用与克莱斯勒和福特一起向国会提出250亿美元的贷款,但该申请被国会搁置。2008年10月,通用汽车的股票和汽车销量一同大跌,其业绩报告显示,通用在2008年第三季度共亏损25亿美元。2008年11月,通用汽车的求援之旅有了一段小插曲,这就是通用汽车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Rick Wagoner)遭遇的“私人飞机门”。包括瓦格纳在内的三大汽车公司首脑因乘坐价值3600万美元的专机到华盛顿参加国会议会而遭到了外界的强烈谴责,瓦格纳“坐着私人飞机去国会哭穷”的行为被外界认为非常虚伪。2008年12月2日,通用汽车向国会提交详细的重组计划。瓦格纳还称将把自己的薪酬标准定为1美元/年,公司其他高层的薪酬也将大幅削减,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2008年12月5日,通用公司宣布裁员逾2000余人。2008年12月8日,通用汽车在《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上发表了名为《通用汽车对美国人民的承诺》的“认错”信,公开向美国人民忏悔,公开信全文共867个字,文中称,“我们承认,我们曾令大家失望”,“有时我们甚至不惜辜负大家的信任,允许我们的产品质量降到行业标准以下或允许我们的设计暗淡无光”,“尽管已打算尽快缩减200亿美元预算开支,但通用惊恐地发现,我们即将没钱了。”2008年12月19日,美国政府终于同意将174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拨给通用和克莱斯勒。通用从中获得94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残喘片刻。2008年12月31日晚,美国财政部宣称已经向通用汽车提供了第一笔总额为4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2009年2月17日,通用汽车在递交给美国政府的重组计划书中申请总额度为166亿美元的贷款,并表示如果失去了这笔贷款,通用现有的资金只能支撑到3月。而先前通用汽车已经获得了政府数额为134亿美元的贷款。2009年3月29日,在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施加的巨大压力下,瓦格纳终于递交辞呈,由韩德胜(Fritz Henderson)接替其在通用汽车的具体工作。2009年4月24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为困境中的通用公司再提供20亿美元贷款作为营运资本。2009年5月22日,通用汽车公司宣布从美国财政部获得40亿美元贷款。至此,通用共获得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总额达194亿美元的贷款援助。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破产保护后,美国政府将向通用注资300亿美元,掌握通用60%的股权,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安大略省政府用95亿美元换取通用12.5%的股权。通用将逐步关闭17间工厂,裁掉20000个职位以完成重组工作。

最终,通用这个拥有百年声誉和辉煌的汽车帝国也未能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全身而退,这是通用汽车平衡资产负债的无奈之举。尽管不得已,但宣布破产重组却是通用汽车所能面对的唯一且最佳的抉择——根据通用汽车提交给美国底特律南区破产法院的资产报告所述,当时通用汽车的总资产为823亿美元,总债务为1728亿美元,资产负债率已高达209.96%。

布什7000亿“拯救”华尔街

华尔街的“终结”让美国政府大惊失色,各行业巨头接二连三地崩溃,纽约股市道指下跌500多点,创下2001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面对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和民众对市场的信心丧失,美国政府再不能坐视不管或奢望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将美国企业从深渊中拉出来。美国救市的重磅第一击,就是布什抛出的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但是这一救助方案却是在几经波折后才终于出炉的。

早在2008年9月19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就宣布为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并暗示了政府即将干预市场的决策。果然,20日,美国政府便向国会提交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

布什政府本以为这项救市方案能够顺利通过并尽快实施,但2008年9月25日,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对此计划进行讨论时,双方发生了较大的分歧,共和党一批议员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另一个与之前计划南辕北辙的救市方案,谈判陷入僵局。当天,美国时任财政部长保尔森甚至对众议长佩洛西单膝下跪,恳求她不要放弃民主党对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支持,然而佩洛西只是冷冷地回答:“我不知道你是天主教徒。要知道不是我,而是共和党,在阻挠这个议案。”(布什为共和党)

为了尽快促成提案的通过,双方进行了多次磋商,提案本身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修改和扩充。28日凌晨,布什的这项救助计划似乎出现了曙光,各方就此达成了初步的共识。然而,29日众议院的投票结果却令大家瞠目结舌:228票反对,205票支持,救市提案在众议院被否决。

10月1日,议案提交参议院,提案在参议院得以通过(74票赞成,25票反对)。10月3日,众议院最后终于也投票通过了修改后的提案。投票结果为263票赞成,171票反对。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随即签署了这项被艰难通过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EESA),政府巨大的救市机器随之开启。

保尔森和布什高达7000亿美元的“拯救华尔街”计划是刻不容缓的“输血”政策,其中的2500亿美元立即拨付使用,用于直接购买银行股份;1000亿美元在总统认为必要时可以使用;剩下3500亿美元则需要待国会批准后才能使用。7000亿美元、《经济稳定紧急法案》将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投入主要集中于“低价购买金融机构的住房和商业抵押贷款等不良资产”,待市场初步稳定后,政府再将这些资产出售给市场。保尔森说,[1]“这些不良资产是造成目前金融危机的症结所在。”

有媒体将美国的这次大规模救市行为戏称为“举债救国”,就连保尔森自己也承认这个救市行为将令纳税人的钱陷入风险。也许在2008年次贷危机最为猖狂之际,美国还无暇顾及救市带来的巨额赤字和债务,但如果长此以往,美国政府不断恶化的财政状况迟早将成为美国经济的巨大压力。也许现在市场的确急需政府用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制造一个美好的前景,但新债还旧债的救市模式绝非长久之计。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赤字可能会演变为全球赤字,最终还是让其他国家落入了“节俭者为挥霍者买单”的圈套。[1]新华网特稿,《美国政府为何采取“极端措施”救市》,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9/24/content_10101152.htm

奥巴马7870亿“新政”

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使国会通过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个方案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最终从8380亿美元瘦身为7870亿美元)。与布什的7000亿美元相比,奥巴马方案的通过尽管不是一帆风顺,但已令人满意。2009年2月13日,虽然没有一个共和党人投赞成票,奥巴马提案最终还是以246票赞成、183票反对的结果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得以通过。当天晚上,美国国会参议院在投票表决中通过了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有60票赞成票、38票反对票。

2009年2月17日,在获得了美国众参两院的批准后,奥巴马签署了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团队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行动正式开始实施。奥巴马在丹佛的签字仪式上态度保守,他对媒体说,“我不认为今天标志着我们经济困境的结束,而是结束的开始。”在这项旨在刺激消费、复苏经济的计划中,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减税和投资两个方面。奥巴马拨出的这笔经济刺激方案的资金总额是二战以来美国政府数额最为巨大的支出计划。“奥巴马经济团队和民主党议员预计,这项经济刺激计划将能为美国创造或保留350万个工作岗位。计划的中心内容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400美元的税收抵免额度以及为每对夫妻提供800美元的税收抵免额度。此外,政府还将以社保支票的方式向退休人员、伤残老兵及其他不需支付工薪税的人员提供250美元的补贴。经济刺激计划还将提供5000亿美元政府支出用于失业救济、可再生能源项目、高速公路建设、食品券、宽带普及、高速铁路建设及其他项目。这将使美国[1]的债务总额增加至12万亿美元左右。”在这项经济刺激方案中,占总额比例65%的资金被用于投资,占总额比例35%的资金被用于减税。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的主要分配方案如表1-1所示。

在计划落实的一百天后,白宫宣称该计划创造或保住了15万个就业机会,而到2011年该计划将创造300万~400万份工作。由此看来,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的通过与实施是奥巴马上任以来打的第一场胜仗。然而这只是奥巴马新政的第一役。随后奥巴马便需要面对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为美国财政带来的压力,以及如何能够有效落实这些资金,使它们能够在市场中起到真正的作用等问题。[1]《奥巴马签署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090218/04235868035.shtml

借钱容易还钱难

尽管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但是在美国政府开启了疯狂的印钞机后,其“生命危险”总算是有所缓解。在美国经济渐渐回暖的过程中,那些损失惨重的银行也在慢慢复原。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在要到了7000亿美元后,便将之投入到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不良资产救助项目)计划中。许多大银行都成为了美国政府援助的对象。据报道,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美国财政部已通过TARP下的CPP计划(Capital Purchase Program,资本收购计划)投资了1976.3亿美元。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借钱容易还钱难”,但是这句话套在现在的美国银行和政府的借贷关系上却有点不太适用。因为在这场经济危机的恶劣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时,那些在危难之时接受了美国政府援助的大小银行却在自己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急着偿还政府贷款。更为奇怪的是,政府作为债权人,却对还款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从援助计划开始实施至今,尽管仍有部分银行在被财政部陆续援助,但一些当时奄奄一息的银行,在尚未恢复元气的情况下,却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向政府申请偿还贷款。

美国银行看似怪异的行为却有其内在合理性。那些债务累累的银行之所以急于还款,其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及早摆脱政府的监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接受政府的救助后,代价就是必须受到政府对于银行决策的干预,这是附加在政府贷款之上的条件。这些干预不但令银行在经营中“绑手绑脚”,也让银行高层不得不收敛了许多,尤其是在政府干预的触角延伸至管理层时。政府对于银行高层的干预甚至包括“国会和媒体反对这些银行组织昂贵的高尔夫和其他远足活动,[1]反对银行使用私人飞机,反对在奢侈的度假胜地召开会议”。

对于政府方面来说,如果草草接受还款,那么这次对华尔街的“紧急输血”可以说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意义。所以,政府之所以向这些充满了还钱热情的银行泼冷水,主要还是出于对美国整体经济能否安全度过经济危机的考虑。2009年2月,美国对相关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以确定如果经济环境继续恶化,政府还需要向这些银行提供多少救助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营。然而,在银行业者看来,这项测试不过是政府逼迫自己听从政府命令的“手段”而已。

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9年5月份公布的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中,19家大银行中的10家需要补充资本金,共计约750亿美元,剩下的9家银行则没有被要求筹措新的资本金。详情如表1-2所示。

在美国财政部对国内部分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公布一个月后,财政部宣布允许共计10家金融机构偿还680亿美元的TARP计划中政府所提供的资金援助。这10家金融机构终于“用金钱换来了自由”,不必在高管薪酬、贷款等方面受到美国政府的管制。2009年6月17日,这10家银行表示已经将这68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悉数偿还。6月17日是偿还援助金的首日,10家银行在这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将资金送出,可见其对所谓的自由有多么渴望,至17日,共有以下大型金融机构向政府偿还了援助金,如表1-3所示。

截至2009年10月,在TARP计划下的CPP计划已经向全美600家银行注入了2046.4亿美元资金,银行归还金额为707.2亿美元,资金回收率为34.6%。危机中奄奄一息的银行在资金的帮助下缓慢恢复,美国经济也正在走向整体复苏。由于美国市场整体趋于稳定,因此奥巴马政府决定部分退出TARP计划,将援助重点转移至更需要帮助的企业。但现在看来,疯狂的资本家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逃过一劫,施害者不必承担责任,这对于美国或世界来说,还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1]政府的钱准借不准还吗?加里贝克尔《财经》杂志总第236期82页

流动性陷阱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繁荣的泡沫破裂后紧跟着的通常是可怕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不仅对一个国家的投资、就业、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有消极的影响,而且生产和投资的萎缩还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此,政府通常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增加投资和需求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一般而言,降息可以起到刺激经济的效果,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降息也显得无能为力,流动性陷阱即为一例。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讲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定时期,当利率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率都不会再因此发生下降——即使将利率调整为“0”,也无法使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当利率足够低的时候,人们将资金从银行中取出来,可是,他们宁愿手持现金,也不愿意用这些资金进行商业投资、消费,或者使用银行贷款服务。至此,任何宽松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将失效,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为无穷大。

在人类的经济史上,流动性陷阱通常发生在政府全力与经济或金融危机作战的过程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流动性陷阱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度繁荣,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泡沫破裂后,在房地产的拖累下,整个日本经济迅速走冷,而繁荣时期对房地产的过度投资在此时又无处消耗,市场一片萧条。从1990年开始,日本政府就开始着手下调利率,从1991年开始到1995年5年中,日本的短期利率下调了800个基点。然而,在几乎使尽浑身解数之后,政府却依然无法激发企业的贷款投资。终于,1999年,日本不幸陷入流动性陷阱,名义利率已经降得不能再低,可市场上依旧持续通货紧缩的状态。日本在流动性陷阱中无法自拔,过冷的经济无法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得以恢复,即使利率为“0”,也还不够低。

21世纪的美国经济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危机导致的经济的实际损失和民众对市场信心的丧失令美国也不得不面对经济的通缩压力。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4月份相比上升0.1%,远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0.3%;与上年同期相比则下降1.3%,创下自1950年4月以来的最大年率降幅。有分析师表示,除了油价之外,物价并没有上涨的趋势,消费者不情愿也没有能力接受物价的上涨。预计2009年全年美国CPI将下滑0.6%。”

对于美国来说,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在刺激经济方面的表现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种相对更注重短期效果的经济刺激手段让人为美国经济甚至全世界经济的后续发展产生担忧。也许是杞人忧天,但没人能够拍着胸脯保证最坏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美国身上。在美国财政部为了刺激经济“倾巢而动”以后,一个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局莫过于刚刚经历过经济危机大爆发的美国又再次跌入流动性陷阱。

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利率与投资利率之间的偏离。针对日本当时的境况,克鲁格曼开出了这样的药方以缩小二者的差距:使货币政策有效的做法是央行可信地说服市场,央行将不负责任地允许通胀发生,从而产生经济所需的负利率。对于美联储而言,通过利率调节刺激经济的手段效果并不明显,利率已降无可降,有内部报告披露,美国理想的利率水平应为“-5%”。

为了改善现状、避免在经济紧缩期间掉入流动性陷阱,美国政府开始转变工作重心,在原本就已经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试图结合其他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大流动性以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其中极具[1]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备受争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收购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和1.25万亿美元的由“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有报道称,这是美国“40年来首次购买相关金融产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在通过调整利率以刺激市场的手段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不知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是否已暗暗注入了克鲁格曼这种不顾一切的精神。美国开启了印钞机,美联储采用了花费大把的资金购买长期国债这种“国债货币化”方式。也许在短期内,美国政府真的不用再为流动性陷阱而担忧了,但长期来看,美国财政赤字单上不但会再添一笔,量化宽松的财政政策导致的社会整体流动性泛滥还可能为世界带来通胀压力。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一边是泡沫破裂后的通缩压力和流动性陷阱,一边又是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通胀风险。看来承担着拯救美国经济这一重大责任的奥巴马政府实在是需要极好地拿捏分寸方能顺利渡过经济危机了。[1]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在央行将利率调整至零或接近于零后,为了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以向市场上注入流动性,而采取购买中长期债券(如国债)等经济干预方式。

房市见底?

次贷危机最初是源于房地产泡沫的无限膨胀,当危机飓风横扫全球经济系统后,我们回头再看看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曾在危机中溃败的房地产市场,现在依旧是一片废墟,还是正在缓慢回温之中?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当今一切危机的根源,房市的回温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探明危机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那么,这对于美国经济是否能够顺利走出萧条或美国政府的救世壮举是否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应该能够发现足够多的暗示。

2009年2月18日,奥巴马曾颁布“购房者偿付能力与稳定计划”(Homeowner Affordability and Stability Plan),以拯救美国房地产市场。当地时间2009年3月4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了该项计划的实施细节,这项计划将使700~900万家庭从中受益,以便帮助这些家庭继续负担房贷,走出困境。据称这项计划将花费大约2750亿美元,计划的主要内容或目的是为提升业主偿债能力、放宽抵押再融资的限制、提高对“两房”的注资以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等。3月4日的实施细节中,作为对HASP计划的修改和补充,美国政府加入了对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援助措施。

2009年4月,美国房屋销售签约合同的季节性调整指数上升了6.7%,另外美国二手房的交易数量在4月份达到了8年来的最高值(自2001年10月起)。HASP对于这次房地产市场的反弹功不可没,奥巴马“购房者偿付能力与稳定计划”中对于购房时间的限制使得很多人为了保证信用不再选择观望,而是把手中的钱拿出来用于购买房产。在美国财政部对于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的支持下,加上房价的下跌幅度也吸引了部分买家关注房产市场,美国房产市场略显回温的迹象。如果能够成功筑底,那么房地产市场的康复将会遏止相关衍生品市场的衰败,在为市场观望者重建信心后,甚至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某种程度的积极影响。很多人都热烈期盼美国房市能在2009年第三或第四季度成功筑底,然后经济便可进入复苏的攀升时期。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这种消费行为仅仅是基于政策刺激的短期行为,而无法进入良性循环的下个阶段的话,那么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前景仍不能抱有太过乐观的态度。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现实也提醒人们不要高兴得太早。据S&P/Case-ShillerHome Price Indice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房地产价格指数仍然延续了源起于2007年并贯穿于整个2008年的下跌趋势。相对于2008年第一季度,2009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指数下降了19.1%,这是21年来的最大降幅,见图1-4。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09年6月美国10座大城市的综合住房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7%,创出历史最大降幅;美国20座城市的综合房价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5.9%,也创出历史最大降幅。

由此可见,就目前而言,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对于美国房市尚未起到本质上的提升作用。穆迪经济网站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说,“我期待着能看到更多的回升。”房市筑底并不可能在朝夕间完成,同样道理,阶段性的指标下滑也并不意味着在短期内没有复苏的可能性。由于房市的止跌对于防止消费萎缩、刺激市场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多人寄希望于房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温,从而带动整个美国经济走出泥沼。在前途并不明朗的现在,谁也不能说这种希望是一种基于现状的准确推测,还是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探底后的4种可能性

对于美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因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难以一言断定其最终走势。在美国经济经历了一系列的外部冲击后,经济下滑的趋势依然不可避免,并且事实上也正在发生,但根据经济周期性的发展规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长时间持续低迷或繁荣。应该看到,尽管这是继大萧条后美国甚至全球所遭受的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经济的复苏依然是这次危机的唯一结果。对于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已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下将介绍在经济探底后美国经济复苏之路的4种可能性。“V型”、“U型”、“W型”、“L型”是经济学领域用来描述经济发展轨迹的常用词汇,这也是美国甚至其他国家将面对的4种不同的命运。“V型”复苏描述经济在触底后经过短暂的时间即可进入持续的复苏阶段。“U型”复苏与“V型”复苏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在“U型”复苏模型中,经济的发展将在底部持续相对比较长的时间。“W型”复苏描述在经历过多次上升和下降的震荡后,经济发展才开始真正进入稳定的增长阶段。“L型”复苏是4种论调中最为悲观的观点,在触底后,随之而来的是一段长期低速增长的黑暗时期。比较这四种增长模式,显而易见最为理想的状态是“V型”复苏模式,而“L型”模式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状态。

就目前而言,在美国弥漫着一种乐观的气氛,在银行积极还款、股市偶有飙升的背景下,不少人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09年末日趋走稳。克莱门特·朱格拉说过,“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常衰退后都会出现急剧的复苏。商业周期的研究专家维克多·扎诺维茨(Victor Zarnowitz)曾提出过一个定律,“严重衰退之后几乎总是会出现急剧复苏”。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当经济出现大规模的衰退后,房价在暴跌后维持的较低水平使之缺乏继续下跌的空间,美国政府对于经济的大规模刺激计划也开始收到效果,住房需求回温后,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降低税收使私人消费和投资增加,并通过乘数效应提高国民收入,最终转化为消费,因此,美国经济在经历了短暂的触底后,必将开始走向稳定上扬的光明大道。

花旗银行2009年1月和2月实现盈利190亿美元,几乎达到去年前3个月的210亿美元盈利业绩(资料来源:网易财经)。另据美国富国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该行出现30亿美元的盈余,折合每股盈利55美分。在美国其他领域的市场上,类似令人振奋的数字也时有出现。因此,有人把2009年出现的经济指标的上涨看作“V型”复苏的例证,“见底”、“复苏”成为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有限的回暖并不是乐观的理由,现在人们口中所谓的“复苏”或“回暖”,也只不过是发生在美国经济的“局部地区”,一来没有普遍性,二来没有持久性。如果关注一下全局性的数据,就会发现现在就开始对市场抱有乐观态度显得为时过早。2009年6月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已经从4月份的8.9%攀升至5月份的9.4%,2009年8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9.7%,创26年来新高,2009年9月,该记录又被打破,美国失业率攀升至9.8%。2009年10月,失业率再次攀升,达到10.2%。2009年11月,美国失业率上升的趋势终于稍有抑制,下降至10%。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曾预测美国失业率的上升将持续至2011年。失业率是反映经济衰退的显著标志,从中我们不难解读美国经济发展前景中的黑暗面。表1-4为美国历年失业率对比。

就现阶段而言,美国市场的复苏受到很多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房价的下滑、消费者的信心重建情况、银行“毒资产”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处理、美国救市留下的财政赤字等因素都有可能决定其是继续萎靡还是“咸鱼翻身”。此外,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拯救华尔街的同时,也有可能把美国推向流动性泛滥的泥沼。2009年部分经济数据的相对好转更应该被理解为前期大规模救市政策释放效用的结果。几家公司的良好运转或几个月的良好数据都还不足以能让人辨别这究竟是扎扎实实的触底反弹,还是仅仅是流动性过剩所导致的泡沫扩散。因此,也有人认为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将会更加坎坷——当经济刺激计划逐步停止以后,美国经济将呈现增长乏力的状态。在真正意义上的复苏出现之前,美国经济也许会在底部稍作停留,也许会在其中循环往复,也许在短期内无法走出困境。总之,这是一个缓慢而漫长,且充满波动的过程。因此“U型”、“W型”以及“L型”复苏也有可能是美国市场的未来。但不管美国的复苏之路是“V型”、“U型”、“W型”还是“L型”,在任何一条道路上,美国都无法回避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造成的巨大伤害,例如动荡的社会、丧失信心的消费者、大量的失业人员、有可能面对的流动性陷阱或通胀危机等,除此之外,甚至还要为下一个周期性危机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章 中国:心暖则经济暖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温家宝

本章导读

这次金融危机是中国不该承担却又难以避开的灾难。虽与美国相距千里之外,但早已向世界打开大门的泱泱大国却最终难以置身事外。埋头发展的中国虽不至于像那些贪婪惯了的国家一样被金融风暴弄得措手不及,但市场同样遭遇了一次重击。金融危机后,温家宝总理如是鼓舞国人:“心暖则经济暖,我深知这场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克服困难也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但是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

在危机面前,中国人反应迅速,行为果敢,4万亿的救市大计以及随后的经济快速恢复震撼了世界。这时候,落魄的西方国家开始选择赞扬中国,把中国视为明日之星。这种赞扬也许真心,也许暗含凶险,但不管如何,对于中国来说,我们除了要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更要保持清醒,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绕不过的美国险滩

如果现在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初期,例如在14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前,或是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形成以前,那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力和波及面断然不会像今天一样令世界各国措手不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互相渗透,彼此之间越来越难以割裂。商品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的过程,可能已经绕着地球走了一个来回。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源和生产要素被重新以效率为原则进行了科学的配置,国家在合作与贸易中,充分施展自己的优势,资本和产品在市场原则的导向下在全球流动。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但同时也是一个已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在太平盛世,国家间快乐地分享这种由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经济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但在整个经济体系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全球市场上的所有参与者已不可分割,即便是在世界另一端有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会引来山崩地裂的灾难。这就像是赤壁之战中的“连环船”,风平浪静时可减弱风浪颠簸直捣敌营,东风强劲时则只能一损俱损。

自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WTO后,中国的市场也已与世界进行了全面的接轨,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绑在了一起。次贷危机从华尔街蔓延开始,另一端的中国也在感受着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震荡。美国的经济问题因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机制而变成了世界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也变成了亟待解决的“中国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这意味着相对于其他增长模式而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相当大的比例倚重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从2008年开始至2009年,国际市场上金融危机深不见底,国内市场也并不轻松——中国市场一方面正在经历本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面对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另一方面,还要抵御外部危机影响下的巨大下行压力。本文将根据我国的贸易情况、GDP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简要分析。

美国经济的衰退造成我国外部需求急剧下降,连带我国的出口也随之下滑。就对美贸易而言,2009年1—4月,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为85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2%,降幅小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值8.1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3%。其中,我国自美进口231.4亿美元,下降17.4%;对美出口626.8亿美元,下降15.7%,出口降幅比同期我国对欧盟和日本出口降幅分别低7.9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就经济危机对我国贸易的整体影响来看,2008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下滑4.7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下降25.4%。贸易顺差969亿美元,同比减少21亿美元。根据2009年9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09年9月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16.2%、20.1%和[1]11.4%。如表2-1所示。

就最能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来看,我国的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GDP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世界银行也在2009年3月份相应调低了对中国GDP的预期,认为2009年中国GDP可能增长6.5%,比之前估计的7.5%低了1个百分点。而在经济危机爆发前,中国GDP一直保持着9%~10%的增长水平。

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是消费者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例如收入、就业情况、市场利率、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后,所得出的对于市场的预期。在经济进入下滑阶段后,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相应下跌。消费者的信心与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于经济未来的发展具有预见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明显的下滑。2009年5月,我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7,较2008年4月的94.0下滑了7.3,如表2-2所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无法绕过美国险滩,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在增长放缓、人们对市场缺乏信心的时候,中国政府还背负着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预估2009年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尽管这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但从现在看,超标却似乎已成定局)。中国财政的高额赤字让人有些隐隐的担忧,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我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开始缓慢发酵。在我国政府对经济危机进行了坚决、果断的迎战后,这些资金将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和维护比值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我国经济的回暖也将随之而来。[1]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四万亿”的大蛋糕

为应对美国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刺激国内经济的方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2008年11月我国颁布的总额为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拉动内需计划。该计划决定在2010年前投资4万亿人民币,国家发改委预计该项计划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在2008年3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这项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进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资料来源:新华网)

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中央安排约1.18万亿投资,余额由1.18万亿所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共同承担。4万亿投资安排的具体结构为,投资集中安排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150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投资(10000亿元)、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40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37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投资(37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投资(2100亿元)、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1500亿元)等几个方面。在《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较2008年所公布的内容有所调整。两次信息相比较,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了1200亿元,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增加了11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加幅度最大,为2100亿元,同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投资分别减少了3000亿元和1400亿元。

中国政府在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时,审时度势,重拳出击,抛出4万亿救市计划,政策方向上则是由稳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向积极、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中国对于市场的刺激计划一经公布,马上引起全世界媒体和学者的强烈反响,占据了当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不仅让亚洲市场兴奋不已,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4万亿计划不但有助于重塑中国市场的信心,有效扩大内需拉动增长,对于世界市场来说,也无异于一剂强心剂——方案颁布后,受到中国救市措施利好消息的影响,亚洲一些主要股市都出现了反弹。

大同中的微妙差异

全球经济危机蔓延开来以后,几乎所有国家都针对本国情况和世界经济形势颁布了救市方案,在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中,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核心,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大规模的救市资金投入以拯救企业、提振市场和重建信心。这几乎是各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基本措施”。但是细究起来,仅就中国和美国而言,虽然同为救市举措,但由于市场状况、经济结构以及体制的差异,中国的4万亿与美国的救市和经济刺激方案却有所不同。

中国的金融系统并未遭受如美国一般强烈的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并不像美国一样如此倚重于虚拟经济的兴衰。因此,对于中国来说,除了外汇储备的贬值压力,更需要面对的紧张局面一是降低外部需求减少对国内生产的冲击,二是为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做好准备。鉴于以上情况,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保全自身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展本国经济、刺激国内需求。而对于达到这个目标,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主要用于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上。

比较而言,布什的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主要用于对华尔街的紧急输血,也即通过筹措的资金购买在经济危急中大受损失的银行系统、金融机构,以避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并挽救民众对于市场信心指数的大幅下降。奥巴马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则将重点放在对于市场和消费的刺激上,大部分资金的用途指向为减税及基建项目。与中国政府的救市计划相比,美国政府更像是在急急忙忙地收拾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尤其是在实体经济也相继受到牵连的时候——这在布什的救市方案中最为明显。虽然还不至于用“慌不择路”来形容美国的救市政策,但在快速实施的一系列计划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在政策的设计、项目审批等方面,政府干预的效率尚待商榷。

不过,与前任相比,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说已经是美国救市的“二期工程”,计划的内容也与中国的4万亿方案有了更多的共同点。如果具体到两国在资金的使用去向上,虽然中国和美国都把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面,希望通过对基建的投资刺激经济,但奥巴马把大部分投资用于节能环保、提升医疗系统的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而中国主要是将投资用于保障性安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电网等民生工程上。究其原因,是因为两国国情不同,也算各取所需。如果用通俗的语言对两国的投资重点进行描述,美国是将重点放在基建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上,而对于中国来说,则是将更多的精力和金钱花费在基础设施的“普及”或“补足”之上。

为了对抗金融危机,中美都不约而同地放宽了货币政策。从中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分配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显得更加审慎和稳妥。4万亿投资中的绝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由此可见,虽然中美都当机立断地砸下了巨额的资金投入市场,但一个求“快”,一个求“稳”,这其中微妙的差异实在值得研究。总之,两国救市计划的相同之处在于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快速反应,以及从其经济发展历史上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重磅出击;二者的差异从表面上看,仅是投资方向和投资金额的不同,但从根源来看,则源自中美经济体制、市场现状、消费观念、经济结构的巨大不同。甚至其中也蕴涵着难以看到的政治和经济斗争。关于后者,我们将在本书的“中篇——大博弈:救市之战”中进行详细分析。

罗杰斯:中国经济最先复苏

现阶段,全球经济对中国复苏的依赖程度,要甚于中国对于外部经济复苏的依赖——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Hans Timmer)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先复苏的国家,因为中国有着大量的外汇储备,而中国的一些行业没有受到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尽管出口行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看好中国市场的。——罗杰斯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拥有钱财,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是中国了。——英国广播公司的主持人安德鲁·马尔中国有着非常多的“武器”,可以打胜这场战争,这是因为中国有很好的财政政策和储蓄,还有国际竞争力。——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项目主任达度什

对于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表现和复苏之路,西方很多学者抱有乐观的态度,也许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复苏之路的信心之中蕴涵着某种分享利益或分担责任的意图,但我们无法因此否认中国经济在本次危机中的顽强和充满战斗力的表现。仅从最能反映经济发展的数据指标看,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复苏。2009年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867.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23.65亿元,增长了19.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486.84亿元,同比增长了15.9%;地方本级收入3380.63亿元,同比增长了23.5%。2009年上半年GDP总值为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7.1%。200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6.1%和7.9%,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加速,GDP增长率达到8.9%,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长率为7.7%。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Purchasing)2009年7月1日公布的数据,中国6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3.2,显示制造业继续保持初步回暖迹象。PMI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中国经济下滑时一直低于50,[1]这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

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但当华尔街漩涡令美国经济几乎千疮百孔时,中国的市场却并未因此溃不成军。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场生存之战中存活,得益于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中国制造”的特色和优势让我们的金融市场和国内经济不至于不堪一击。

中国的金融系统相对稳定、独立。相对于美国金融市场拥有千奇百怪的金融产品却缺乏有效监管的金融体系而言,我国的金融体系较为独立。这使得中国的金融环境不易受到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强大冲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中国金融市场的相对“平静”与美国金融市场的“瘫痪”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在美国政府手忙脚乱地进行大规模救助的时候,其金融体系几乎无力提供任何实质上的帮助。然而对于中国来说,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则使其有足够的能力支撑起国家为复苏而实施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手段。

高储蓄率成为强大支撑。影响储蓄率的因素非常繁多且复杂,储蓄率的高低与一国的经济和文化背景都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亚洲国家的储蓄率都高于西方国家。中国令人咋舌的超高储蓄率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老生常谈了,当美国人迫不及待地花明天的钱的时候,中国人还在孜孜不倦地将赚来的工资存入银行。《人民日报》刊文称,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已达到51.3%,较1992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而数据显示,当年美国的储蓄率仅为12%。

较高的储蓄率在常态的经济环境中对市场的发展存在某些弊端,但是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这又令我国手中有足够多的资金储备以供调动。甚至有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在未来,中国的高储蓄率将会产生挽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免于崩溃的“中国效应”,该[2]效应可望于2030年刺激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累积上升达15%。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政府曾因市场上的经济过热现象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在2005—2007年,我国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的过热迹象,为了防止房地产、股市、投资市场的泡沫超出控制范围,中国政府通过出台相关从紧的经济政策进行冷处理。2007年,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还首次提出了“稳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总之,在我国出现经济过热、资金流动性过剩的迹象后,一系列针对市场发展偏离状态的自我调整行为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对经济手段的应用,对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的适度调整令我们不必在一夕之间面对一个庞大且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也让我们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依然有能力通过对货币或财政政策的调整来实现经济的尽早复苏。

目前,4万亿计划中由中央负担的1.18万亿投资预算已落实了5950亿。我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虽然是为了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方案,但由于资金流使用多为基础设施建设,有部分项目是已经经过反复论证的原计划的“加速推进”版,因此项目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和监督。另外,新增计划项目在确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将经过专家论证并受到全程监督。4万亿计划的稳步实施对于中国经济的复苏回暖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市场在亚洲的地位,中国经济的回暖对亚洲来说也是一个积极的消息,这意味着其他经济实体的复苏将能够得到来自东方的有力支撑。

在全球衰退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回暖迹象让人眼前一亮。尽管在客观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包括产业结构、市场效率、经济规模等,尚无法承担起全球经济复苏的重任,但作为一个在一片灰色之中的亮点,中国经济的及早复苏的确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希望。[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7/01/content_11634197.htm[2]http://finance.people.com.cn/GB/42773/3815068.html

中国式焦虑与张弛之道

金融危机是一次全球经济失衡的集中爆发,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则是埋伏其中的危险引线。这次由次贷引发的庞大的泡沫破裂不仅将不可一世的美国拖入复苏前的萧条,也通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在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次性冲击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国的复苏或回暖迹象所带给我们的乐观气氛却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那就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中国也经受着异常艰难的考验。据《环球财经》杂志介绍,2008年11月,中国出口出现了七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暴跌三成以上,发电量同比下降接近一成。

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消费者对市场日渐降低的信心以及所持有外汇的贬值压力等问题,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来说,无疑是躲不开的难题。除此之外,有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合理,政府基建投资刺激不了消费,启动不了民间投资。即便投资成功启动,鼓励投资也有可能带来资源的浪费,许多效率低下的投资很可能趁着政策的东风进入实施阶段。对于中国来说,特殊的经济和文化背景给予了它抵御经济危机的力量,但这把“双刃剑”同样也让它的政府和人民承担着颇具特色的“中国式焦虑”。资金到位率

中国高达4万亿之巨的经济刺激计划令所有人为之振奋,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这4万亿并非每一块都是真金白银地由政府投入的。如前文所述,4万亿中有1.18万亿的确是由政府出资,剩下的2.82万亿则需要由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来共同分担。这就把一个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即是否能够保证资金到位率?1.18万亿能否有效落实?这些先遣部队又是否有足够的魅力引发民间投资?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到位率如何保证?

在计划执行半年后,中央四部委对“4万亿”的落实进行了调查,抽查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存在着严重的不到位问题。截至2009年3月底,在重点抽查的18个省(区、市)新增的335个投资项目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的到位率为94.01%,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为47.98%,如图2-1所示。赤字警戒

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和扩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又利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规避风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适度宽松、宽松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同时,都会为国家的财政带来或多或少的赤字压力。

赤字中总是孕育着通胀的种子,这也是更大危机爆发的引线。2009年,由于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施行,中国的财政赤字将扩增至9500亿元,相比较2008年的1800亿元,整整增加了4倍多。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假设我们在2009年能够实现“保八”的目标,则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应为324723.6亿元,也就是说,[1]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为2.93%。赤字率直逼“马约标准”,而这仅是作保守估计。根本问题:产能过剩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开放,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赖于外部需求的拉动。由于内部消费需求乏力,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模式仍然是出口导向型的。这种模式意味着当外部环境出现较大的变化时,拥有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体往往会准备不足。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与美国面临的是两种局面,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对稳定,并没有大量金融机构身陷毒资产的泥沼无法自拔。因此,与西方国家所谓的“去杠杆化”相反,我们更应该正视、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国家经济结构的失衡,即产能过剩与较低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如果置产能过剩问题于不顾,对国内私人消费的提振问题置若罔闻,而一味长期采取积极的财政刺激政策的话,这无疑是将本国的命运放在其他国家救市效果之上,也许这更像是一场赌博。

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必然会催生大批项目的快速“上马”,在这个过程中,信贷的绝对量和相对增长速度都将迅速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增加。2009年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另据央行调查统计司报告,2009年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918亿元,5月增加6645亿元,6月增加15304亿元。信贷刺激能够使经济在短期内活跃起来,但通过新增投资来平衡外部需求的锐减,一来对过度库存没有裨益,二来随着大量的资金注入市场,银行很难确切保证贷款的质量,有形成大量“坏账”的危险,另外,新资金的注入也有可能产生新一轮的资产泡沫。

新增更多的投资,在宏观上的确能够拉动GDP的总额增长,但仅仅依靠这4万亿或8万亿甚至更多的资金,似乎都没有办法真正解决我国经济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对于中国过剩的产能,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消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假设依照常规手段——事实上也正是许多国家正在采取的手段,即增加更多新的投资,从短期来看,的确能够解决现阶段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新增的投资必将产生更多无处消耗的产能。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式。

全球经济的由暖转寒使中国面临调整发展模式的问题。在危机关头果断进行经济刺激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也应着手推进由出口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的过程。在此期间,除了要提高投资效率,加强监管外,应灵活应用宏观调控方式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刺激消费,缓解并最终解决结构失衡问题。外汇储备风险

为了规避风险,几乎所有国家都选择了滥发货币这一手段,然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却通过这种方式将压力转移至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身上。作为美国最大的外汇持有国,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2.13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9%,图2-2为我国2008—2009年外汇储备情况。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使得我们将承担更多因美元贬值给我国外汇资产安全带来的巨大的风险。除了合理化外汇储备构成,进行科学、有效率的投资外,还应着眼于未来,加紧实施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战略,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推行速度。

21世纪初期全球经济似真若假的繁荣稍纵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全球经济的寒冬和我们面临的种种棘手问题。认清国际形势和国内市场,选择并推行适当的策略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