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人生智慧(中华国学经典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09:41:4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潇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子》中的人生智慧(中华国学经典丛书)

《老子》中的人生智慧(中华国学经典丛书)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列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多读书,读好书,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更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事。因此,集各方之力,带动全民阅读,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巳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将其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之一。吉林省全民阅读活动民生读本编撰委员会根据2013年编荐的民生读本内容体系和广大群众的阅读意见,贴近读者的阅读需求,本着普及、拓展、提升的原则,选荐、编撰了一些具有较强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的百姓生活百事典、知识通览、国学经典、古典名著、科普读物、励志读物等系列图书,作为2014年吉林省全民阅读活动的民生读本。让我们共同阅读,在阅读中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掌握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我省的全民阅读活动能够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也能够在其他诸多方而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吉林省全民阅读活动民生读本编荐委员会2014年9月

上篇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初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长从无中,去关照道的奥秘;常从有中,去关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源而不同名,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评析

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想要理解《老子》一书,就必须了解“道”的含义。在《老子》中,道的含义丰富而深邃,往大了说,它是自然运行的永恒规律,无边无际、难觅首尾;往小了说,它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基础,是本体,无法用语言表述;而“名”则是人的理解能力,没有人就没有“名”。它和“道”不属于同一个层次。中国古人重道遵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天道使然;“名流后世,万古流芳”,这是名节所在。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唐·吴道子 老子像

典故

轮扁与齐桓公

一日,齐桓公端坐在大堂之上读书,刚好有一个名叫轮扁的工匠正在削木头准备做车轮。他看到齐桓公很认真地读书,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凑向前去,好奇地问道:“请问国君您读的是什么书?”“我读的是古代圣人的书。”“圣人还活着吗?”“早就死了。”“那么国君您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木匠的话使齐桓公勃然大怒。他立时变色道:“我读的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怎敢妄加评论!如果今天你能讲出道理来,我可以饶你不死;倘若讲不出道理,马上要你的命!”

轮扁并不畏惧,从容答道:“国君息怒,请听我说。就拿我制造车轮这行手艺来说吧。削木为轮,要把轮子做得又牢固结实,又圆转灵活,就得有一种极熟练的技巧。譬如辐条和车毂之间的连接处,宽了虽然容易插入,但松而不固;紧了虽然坚固,但无法插入。因此,连接处必须凿得分毫不差,这种熟练的技巧只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我不能单用口授的方法将技艺传给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不经过实践,就把我的技艺继承下去。所以,我今年70岁了,还得在这里做车轮。依此类推,圣人已死,所留下的几本书也已成为过去的东西,从这一点来说,难道您所读的不是古人的糟粕吗?”

齐桓公无言以对。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显露出了丑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显露出了不善。

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建立了功业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也就无所谓失去。评析

本章表现了老子的相对观。“道”是一个整体,在整体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有美就有丑,有高就有矮。根据老子的相对论,所有的判断,如高下﹑长短﹑有无,都是相对的。我们所见过的一切,不仅在感官上相对,在认识判断上也是相对的。好和不好都在一个整体里面,换个角度,好就变成不好,不好就变成好。一切来自于道,最后又终结于道,任何东西都会由这一面变成那一面,因为它的两面是相反相成的。“急流勇退”、“功成身退”是古人常说的两个词,其中鲜明地表现出古人的“功过观”。在中国古代史料中,因自恃功高而身败名裂的人物比比皆是。比如李斯,作为秦朝丞相,他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他的下场很悲惨,因为他居功,不知道适可而止,最终被赵高陷害,身受“五刑”而死。

历史上能顺利功成身退的人很少,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懂得时势转变,放不下荣华富贵,并因此而不得善终。典故

李斯的结局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在郡里担任小吏。有一次,他上厕所时偶然发现那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经过,便落荒而逃。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从来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于是,李斯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于是李斯放弃了小吏的职位,跟随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后,李斯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轻易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在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还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

秦相国吕不韦很赏识李斯,任命他担任了郎官,并将他推荐给了秦王。秦王嬴政对李斯也很赏识,任命李斯为长史,并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派遣良将攻打各国。

二十多年后,秦王嬴政终于统一了天下,被尊称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这时的李斯到达了自己人生的顶峰,他的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巡行出游,到达沙丘时病

重而死,赵高不断地用功名利禄来劝诱李斯,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份诏书,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赐死。

当时的法令刑罚一天比一天残酷,群臣上下人人自危,想反叛的人很多。二世又建造阿房宫,大兴土木,赋税越来越重,兵役劳役没完没了。于是从楚地征来戍边的士卒陈胜、吴广等人就起来造反,英雄豪杰蜂拥而起,自立为侯王,反叛秦朝,起义军一直攻到鸿门才退去。李斯多次想找机会进谏,但二世非但不允许,反而责备李斯身居三公之位,却让盗贼猖狂到如此地步。李斯很是害怕,但又舍不得爵位俸禄,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曲意迎合秦二世的心意。就在此时,李斯和赵高有了矛盾,赵高趁机在二世身边不断诋毁李斯,最终让二世对李斯起了杀心。

赵高奉命查办李斯,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赵高为惩治李斯,拷打他一千多下,李斯不能忍受折磨,只能冤屈招供。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在咸阳街市上被腰斩。李斯临刑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李斯所在三族都被处死了。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简化他们的心思,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化他们的筋骨。常使人民没有知识和欲望,让那些明智的人不敢胡作非为。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大治的了。评析

在本章中,老子认为要避免国家出现盗窃、战乱等现象,不能只是使用高压手段,而是要找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老子认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统治者们喜欢“难得之货”,正因为如此,人民才会投其所好,将国君所好之物当做自己所好之物。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要培养人民正确的认知,就必须从统治阶层做起。

故事

简朴的汉文帝

话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宫廷内顿时血雨腥风。先是得势的吕后囚戚姬于厕,断其手足、去眼、割耳,名为“人彘”,随后鸩杀戚姬之子赵王如意。刘邦的八位王子被吕后同党诛杀、逼死六人(吕后的亲生儿子汉惠帝也抑郁而死)。待到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大臣又起兵灭了吕禄、吕产等吕氏家族。杀来杀去,最后拥戴刘邦的第三子刘恒坐了龙椅,即汉文帝。百姓们总算迎来了一个风和日丽、国泰民安的年代。

22岁的文帝登基后,实行仁慈亲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每每发生日食、地震、洪涝、蝗灾,文帝就下诏反省自己。他曾多次减免天下民众田赋,放粮赈灾。为鼓励农耕,文帝亲力耕作,将收获的谷物供宗庙祭祀;皇后亲为植桑,以奉祭服。

一次,有人向汉文帝进献一匹可以日行千里、飞驰如电的千里马,汉文帝看到这匹漂亮的千里马,十分喜爱。但是他说:“我在出行的时候,有仪仗队的旗子在前面引导,后边又跟着负责保卫的武士车队。出去巡视的时候,一天最多也只能走五十里路;出征行军,一天也不过走三十里。我骑着这样的千里马,独自一人跑在前面,将要往哪儿跑呢?”于是,文帝拒绝接受这匹宝贵的千里马。

文帝及后宫的生活、衣饰极为简朴,即位23年,宫室、苑囿、车骑、服饰,无所增益。汉文帝曾打算在宫内建造一露台,工匠们一合计,需花百两黄金。文帝说,“百两黄金,是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我住在先帝的宫室里都觉得豪华太过,又何必建造露台呢!”遂打消了建造露台的念头。

一朝天子,如此克己自律,史不多见。文帝之后,景帝继续执行文帝的政策,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西汉盛世。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就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它的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

我不知道它从哪里而来,但它应该是天帝的祖先。评析

在本章中,老子仍然在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因此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天地万物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典故

屈原与渔夫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江岸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充满肮脏,只有我不染尘泥;人们个个都烂醉,唯独我保持清醒,因此才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何不将那泥水弄得更加浑浊并推波助澜呢?既然人们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何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呢?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

屈原说:“我曾听人说过: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白玉一般的身体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唱完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

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其看来,万物只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他眼里,百姓只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用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而风越多。

话多有失,辞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的好。评析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却含有虚静”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而能够生生不息。典故

言多必失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以放牛、给有钱人家做工为生,甚至还为了果腹而出家为僧。但朱元璋却胸怀大志,终于成就一代霸业。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位穷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旧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犹豫再三,总不能让人说自己富贵了不念旧情吧,于是便召见了他。

那人一进大殿,即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心情很激动,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个老朋友。

消息传出,另一个当年一块放牛的伙伴也找上门来,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我主万岁!你还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最后把罐子都打破了,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真命天子”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只有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砍了!”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文

虚空的变化是永不停歇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作用没有穷尽。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和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又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说明“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从空间而言,它无穷无尽。“道”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典故“道”在何处

东郭子问庄子:“所谓的‘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又问:“总会在一个地方吧。”

庄子说:“在蝼蚁出没的地方。”

东郭子问:“为什么‘道’会在如此卑下的地方。”

庄子又说:“还在稻草中。”

东郭子大惑不解,说:“为什么更加卑下了?”

庄子继续说:“在瓦砾之间。”

东郭子说:“为什么越来越卑下了。”

庄子最后说:“在粪坑里。”

东郭子一脸茫然,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庄子说:“你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触及‘道’的本质。就好像管理市场的官吏问屠夫猪的肥瘦,踩踏猪腿的部位越是往下,就越能知道肥瘦的真实情况。‘道’也是如此,你越往卑下的地方去寻求,就越能接近它的本质。‘道’遍及世间各个角落,拥有各种各样的名字,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就是因为其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才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吗?所以才能成就他。评析

本章由天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在,人间的“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人民才会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辩证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典故

公孙仪不收鱼

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在他担任鲁国宰相期间,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对于送来的礼物却一概拒绝。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

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迁就他们的行为;迁就他们的行为,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我虽然爱吃鱼,但别人肯定不能长期送鱼给我,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从而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这也正是他能够长久立足政坛的原因之一。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贪图小利而身败名裂。由此看来,公孙仪不愧为智者。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于最善的地方,心胸开阔而深不可测,待人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格守信用,为政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发挥所长,行动可以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其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尤。评析“上”即最高。在老子眼中,世界上只有水最接近于道。老子用水来描述他心中的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外好像是什么都不做,其实是已经幻化为不同形状,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是水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描述,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这样也就不会招来怨尤了。典故

六尺巷

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英、张廷玉父子。

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块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不敢轻易决断。

在双方争执不下时,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于是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也被后人传为美谈。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锋芒毕露,其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只有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的规律。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主旨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老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过度,应该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富贵骄奢、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

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希望人们把握好度。本章的主旨在于写“盈”。“盈”即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就是将不免于倾覆的祸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了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这才是长保之道。典故

吴国为何灭亡

一天,魏武侯与李克一起聊天。魏武侯问道:“吴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灭亡了呢?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吗?”

李克回答道:“吴国灭亡,是因为它每次战争都取得胜利。”

魏武侯听了感到很奇怪,接着问道:“每次战争都取得胜利,这是国家的福气,国家应该更加强大才对啊!可是吴国却偏偏因为这个原因灭亡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李克说:“正是因为每次战争都取得胜利,君主才会骄傲自满。骄傲自满的君主又常常驱使老百姓疲于奔命,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才是罕见的现象呢。君主骄傲自满,就会更加恣意妄为,这样,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掠夺财物,而百姓疲于奔命就会心怀怨恨,心怀怨恨就不能安心生产,这样,就难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反抗。从君主到普通百姓都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吴国的灭亡还算是晚的呢,这也就是吴王夫差上吊自杀的原因。”

魏武侯说:“有道理!可屡战屡胜为什么会导致灭亡呢?”

李克说:“老子说过,功成名就,就应该全身而退,这才是真正的天道。不懂得急流勇退,自己的生命尚且不能保全,又怎么能够保全自己的国家呢?为国者一定要切记这个道理。”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保持宁静吗?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

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成为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叫做“玄德”。评析

本章是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道”是一个整体,宇宙万物都离不开“道”。以“道”的视角看待一切,就会有平等之心,把握整体,从而不出现偏差和其他杂念。大多数人的精神与身体很难保持一致,身体的欲望太多,心里明知是错还偏偏要去做,所以就要学习“专气致柔”之法,洗涤杂念,这样才能看得深入清楚。

另外,老子将个人的修身之法进一步延伸,成为天下之道。认为治理国家同修炼自身一样,都要无为而治。这也是人类与天下万物共存的奥秘。典故

驼背翁捕蝉

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人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只见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啊。”孔子恭敬地对老翁表示称赞后问,“您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月后,在竿上叠放两粒粘丸而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如叠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十有八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丸叠在竹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简单容易了。”

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子的学生们传授经验。他说:“捕蝉首先要学习站功和臂力。捕蝉时身体定在那里,要像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竹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树枝一样不颤抖。另外,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蝉的翅膀,我专心致志,神情专一,到了这种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手到擒来、得心应手吗?”

大家听完驼背老人捕蝉的经验之谈,无不感慨万分。孔子对身边的弟子深有感触地说:“神情专注,专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捕蝉老翁讲的可是做人办事的大道理啊!”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车毂中,才有了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使其发挥作用。评析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展现出来,并为此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有”也就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等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典故

无用之用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在他的书中,也对“无”和“有”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其中比较著名的观点便是“无用之用”。

在庄子的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话说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天生相貌十分丑陋。他总是弓着背,头与肚脐一样高;脖子龟缩,肩膀比头顶还高;头皮紧绷,在头顶处汇聚在一起……总之,在相貌这一项上,支离疏无疑是“无”。但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在一定条件下,“无”和“有”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支离疏而言,每当国家征召兵役或劳役时,他都可以以身体残疾为由得免;而每当国家发放粮食时,他又可以以残疾人的身份,多领取救济物资。每当这些时刻,支离疏的“无”便转化为“有”,也就是“无用之用”。

很多时候,“无”并非看上去那样无用,正如空的碗才能装满食物,只要巧妙运用,“无”也可以有大作为。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有不轨的行为。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会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评析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日益腐化。他目睹了上层社会糜烂的生活状态,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

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事实上,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情况下,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致陷入精神空虚的境地。典故

石崇王恺斗富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的生活里。在他的“榜样带动”下,朝廷里的大臣纷纷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两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

石崇王恺的奢侈程度令人咋舌,而他们相互攀比的故事也十分出名。石崇听说王恺家里洗锅子用的是饴糖水,就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这件事一传开,人们都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王恺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用紫丝编成屏障。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长达四十里的紫丝屏障。石崇一心想要压倒王恺,便用比紫丝更加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

王恺又输了一次,便向他的外甥晋武帝请求帮忙。晋武帝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好让王恺在众人面前夸耀一番。有了皇帝的帮忙,王恺比阔气的劲头更大了。他特地请石崇和一批官员上他家吃饭。宴席上,王恺得意洋洋地对大家说:“我家有一件罕见的珊瑚,请大家观赏一番。”说完便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只见那株珊瑚有两尺高,枝条匀称,色泽鲜艳。大家看了都赞不绝口,只有石崇在一边冷笑。他看到案头正好有一支铁如意,顺手抓起,将珊瑚砸得粉碎。

王恺气急败坏地责问石崇:“你……你这是干什么!”石崇轻描淡写地说:“不要生气,我还你就是了。”说完便命令随从回家去,把家里的珊瑚树统统搬来让王恺挑选。不一会儿,一群随从搬来了几十株珊瑚树。这些珊瑚树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王恺这才知道石崇家的财富比他不知多出多少倍,也只好认输。

这场比阔气的闹剧就这样结束了,石崇的豪富也在洛阳出了名。当时有一个大臣名叫傅咸,上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认为这种奢侈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晋武帝看了奏章,根本不理睬,西晋王朝就这样走向腐败,不久便发生了大乱。后来,叛军攻入西晋都城,贪图石崇的家产,编造了一个口实,将石崇满门抄斩,他的家产也被充公了。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时都会惊恐不安,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那么,什么才是“宠辱若惊”呢?得宠时洋洋得意,受辱时感觉卑下;得宠时感到惊恐,受辱时也感到惊恐,这就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自身的私利;如果我没有自身的私利,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以珍惜自己的身体的思想治理天下的人,就可以托付天下;以爱惜自己的身体的思想治理天下,就可以委托天下。评析

本章所讲的是修身的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改变自己。从内容上看,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而言的。只有能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的人,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有许多人视身外之物远远超过对自己生命的重视。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以功名利禄为最高理想,完全陷入荣华富贵的拜金主义之中,扭曲了真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此,老子给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的价值远远高于名利荣宠,一个人应该做到清静寡欲,摒弃不切实际的物欲,然后才可以受天下的重担,为万民所托命。典故

不因地而害命

据说,当大王父住在地的时候,经常受到翟人的侵扰。于是大王父将皮革、布帛和珍珠玉石赠送给翟人,以求和好太平。但翟人却不肯接受,说他们要的是地盘而不在乎财物。

大王父向百姓解释说:“和人家的兄长一起生活而杀死他的弟弟,和人家的父亲一起生活而杀害他的儿子,这样的事情我是做不出的。大家都好好地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吧!当我的臣民和当翟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呢?”

随后,大王父拄着手杖离开了地,百姓扶老携幼相追随,并在大王父的带领下,于岐山附近建立了周国。

大王父可称得上是保重生命之人。正是因为他将人命看得无比珍贵,才会不惜重金换取和平;当重金无法达到目的时,则主动迁徙避让,从而使两国人民免于战争之灾。所以,老子才会说,看重自身而为天下人,有这种美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爱惜自身而为天下人,有这样美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

看也看不见,叫做“夷”;听也听不到,叫做“希”;摸也摸不到,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因为它们原本就浑为一体。它的上面不光明,下面也不阴暗,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名状,最终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象的形象,称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随它看不见它的尾。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评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具体形体的。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中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奥。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便存在的、支配着物质世界运行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们悟出了“道”性。典故

庖丁解牛

有一个名叫庖丁的人为梁惠王宰牛。只见他技巧精湛,宰牛时,或用手、或用脚、或用膝盖,宛若舞蹈;刀刃嚯嚯作响,恰和音律。

梁惠王赞赏道:“真棒啊,你的技术怎会高超到这种程度?”

庖丁放下刀回答道:“因为我已经掌握了‘道’,因此超越了一般的技术。我最初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后再宰牛时,由于相当熟练,眼中已无全牛。现在,我可以做到不用眼睛、仅凭意识来宰牛。依照牛的生理结构宰牛时,刀刺入筋骨相连的地方,沿着缝隙进刀,骨肉迎刃而解。对于技术一般的厨师来说,大概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骨头。对于技术好的厨师来说,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筋肉。而对于我来说,已经用这把刀十九年,宰了上千只牛,而刀刃仍然像刚磨好的一样锋利。这是因为牛的骨节间有缝隙,而我的刀刃又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刀刃运转自如,当然就不会损坏了。”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熟能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邃而不可认识,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是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描述他:

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涉水过河;他犹豫狐疑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

他行为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未经雕琢的原木;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他浑厚宽容,好像浑浊的流水;他宁静深沉啊,好像浩瀚的大海;他飘扬放逸啊,好像永无止境。

谁能让浑浊的流水静止下来,慢慢澄清?谁能在安静中有所行动,慢慢显出生机?

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评析

在这一章中,老子对得道之人做了描写,称赞其“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且懂得运用这一规律来处理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本章也是在教导人们如何掌握和运用“道”。

得道之人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纯朴、旷达、敦厚等人格修养,微而不显、含而不露,从而显得高深莫测,在为人处世时从不自满高傲。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由静变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动同样符合“道”的变化规律。典故

关羽败走麦城

后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势力相互钳制,都想吞并对方却又无制胜的把握,因此形成了相互僵持对峙的局面。

北伐中原、复兴汉室是刘备的既定战略,他为此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受命据守荆州,伺机北进。

此时的关羽正在个人的鼎盛时期,不但俘虏了曹操手下名将于禁,还将征南将军曹仁围困在樊城,其名头之响,甚至让曹操开始召集群臣,商量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当时镇守陆口的吴国大将是吕蒙,他回到建业,称病休养,其实是想谋划对付关羽。部将陆逊来看望他,两人自然而然谈论起了军国大事。

陆逊说:“关羽平时经常欺凌别人,现在节节胜利,又立下大功,肯定会更加自负自满。又听说您生病,对我们的防范必然松懈下来。他一心只想讨伐曹操,如果此时我们出其不意地进攻,肯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吕蒙对陆逊的见识大为叹服,就向孙权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前去镇守陆口。

陆逊一到陆口,马上给关羽写信道:“关将军大败曹军,立下赫赫战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功绩啊!就是以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所立的战功,韩信在灭赵之役中所用的计策,也无法与将军您相比啊。我刚来这里任职,学识浅薄,经验不足,一直很仰慕您的美名,所以恳请您多多指教。”

关羽接到陆逊的信,自然被信中的好话吹捧得晕晕乎乎,想当然地认为陆逊不过是无名之辈,不足为惧,对后方吴国也就放心了。

陆逊在稳住关羽后,暗中加快军事部署,待条件具备后,指挥大军一举攻克军事要地南郡。关羽败走麦城,终遭杀害。

就这样,关羽为他的自负与轻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译文

达到极致的空虚无欲,坚守彻底的清静无为。

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到其循环往复的规律。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叫做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又轻妄举止,往往会导致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生不会遭遇危险。评析

这一章主要讲把握规律、认识世界,从而指导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都是“致虚”“守静”“归根”和“复命”。

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这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多次阐述过。“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静”与“动”是一对矛盾体,在这个矛盾体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但从来不否定“动”的作用。

再说“归根”。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等意思,是一切事物的起源。在老子看来,对立是过程,统一是归宿,这就是归根的哲学含义。不过,老子的哲学带有循环论色彩。任继愈曾说,“老子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发展和变化,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归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既然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不变),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认为消极无为,可以不遭危险。”典故

尹需学驾术

尹需拜师学习驾御术,三年过去还是没有收获,内心十分痛苦,经常在睡觉时还想着如何提高技艺。一天半夜时分,他在梦中学会了“秋驾”的技术。第二天,尹需去拜访老师,老师望着他说:“我不是舍不得将驾御术传授给你,只是怕你没有能力学会它。今天我就教你秋驾的技术吧。”

尹需听后,兜了一个圈子,朝北向老师行了再拜礼,说:“我有天赐幸运,昨天夜里已在梦中接受了老师教的秋驾技术了。”

正如老子所说,无论“致虚”还是“守静”,都必须做到极致和专笃。因为只有精神专一,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就不会相信他。

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评析

在本章中,老子描述了他的治国理念。老子以国家治理的好坏为依据,将统治者分为四个层次:理想的统治者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圣人”;其次是被人民爱戴的“贤君”;再次是人们惧怕的霸主;最后是被人民轻蔑的昏君。

与儒家主张的“德治”和法家主张的“法治”不同,老子更加提倡“无为而治”。他认为统治者之所以会实行“法治”,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实行残暴扰民的政策,这是统治者诚信不足的体现,人民只会逃避他、畏惧他。对于这种统治方法,老子是强烈反对的。对于“德治”,老子认为不如“无为”,最美好的政治莫过于统治者“贵言”,从不轻易发号施令,使得人民相安无事,以至于他们根本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

在《帝王世纪》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传说在尧帝统治时期,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五位老人在道旁击壤作乐,旁观者感叹道:“尧帝的德行真是博大啊!”老人回答道:“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和尧帝有什么关系呢?”这种生动的描述,正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注脚。

当然,从我们今天的视角看来,老子“乌托邦”式的幻想并不现实,但其中爱惜民力、不扰百姓的治国理念,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典故

曹参治国

楚汉战争结束后,曹参被刘邦封为平阳侯,并且命其为齐相国,辅佐刘肥。齐是大国,下辖七十余座城池,但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治理好齐国便成为最大的难题。

曹参来到齐国,召集长老和儒生,征求“安集百姓”的计策。儒生来者上百人,每个人都提出各自的治国之策,但大多为不着边际的空谈,毫无用处。后来曹参听说胶西盖公擅长黄老之术,便使人厚礼相请。盖公说:“治国之道贵在清静,清静无为了,人民自然就安定下来。”盖公一语道破了时代的需要,提供了济世之术。曹参采纳了他的策略,用黄老之术治理齐国,“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去世,曹参继为汉相国。萧何也崇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曹参当政后,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全部遵循萧何以前的做法,无所变更。对于各个郡国的官吏,选用敦厚长者,对华而不实的人一概不用。

曹参上任后,日夜饮酒,不治事。下属和宾客见此情景,皆想劝他,但曹参却不予理会。汉惠帝见曹参整日无所事事,以为是欺负他年轻。当时曹参的儿子曹为中大夫,惠帝便命令曹规劝其父。曹奉命而行,曹参大怒,鞭笞曹二百大板。上朝时,惠帝责问曹参为什么打曹,曹参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陛下自认为与高祖刘邦相比,如何?”

刘邦是汉惠帝刘盈的父亲,也是汉朝的开国帝王,其圣武岂是刘盈能比,于是惠帝答道:“我怎敢和先帝相比呢!”

曹参说:“那陛下觉得我与萧何相比,谁更贤明?”

萧何是刘邦建立汉朝的重要功臣,被刘邦称作开国首功。因此,汉惠帝答道:“你不如萧何。”

曹参又道:“陛下所言极是。当年汉高祖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然很健全了。如今您继承先帝之位,我们一起遵循先帝与萧何定下的法令,不使缺失,这种做法如何呢?”

惠帝听后回答:“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去世。百姓歌颂他的功劳:“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作为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代表人物,曹参对于恢复经济、安抚百姓所作出的贡献,绝对不少于他的军功。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求;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子与慈父;国家陷于混乱,才会出现忠臣。评析

本章接着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而谈,认为社会上出现的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等,都是由于统治者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是看不出来的,也就没有倡导仁义的必要。及至大道废弃,人们才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救社会,此时,社会已经不再淳厚了。

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治国,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看似相违,实则相成,揭示了两种对立元素之间的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典故

蹇重答魏文侯

魏文侯在曲阳设酒宴招待大臣。酒兴正浓时,魏文侯深深叹息道:“难道我就没有像豫让这样的忠烈之士来作大臣么!”

豫让是春秋时期智伯的家臣,赵、魏、韩剿灭智氏后,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刺杀赵襄子,未遂被捕,临终时求得赵襄子衣服,用剑斩衣,以示为主报仇。

魏文侯提到豫让,是在感叹自己没有这样的忠臣。这时,蹇重捧着一杯酒给魏文侯,说道:“请罚君王一杯。”

魏文侯不解地问:“为什么罚我?”

蹇重回答说:“我听说,命运好的父母不知道什么是孝子,有道的国君不知道什么是忠臣。豫让为何尽忠呢?”

魏文侯接过罚酒一饮而尽,说:“这是因为智伯没有管仲、鲍叔那样的贤才辅佐,所以才有了豫让誓死为他报仇的忠名。”

正如蹇重所言,君王贤,国家就不会败亡;国家不败亡,又怎用得着臣下为君王尽忠报仇呢?所以,老子才会说:“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文饰,不足以治理国家。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评析

在本章中,老子继续阐释自己的治国理念,强调抛去仁德与义行,人民就会恢复慈孝的天性。之所以说:“绝仁弃义”,是因为仁义是相对的价值观。一旦宣传仁义,就很容易向外寻求肯定,反而忽略了内在的天性。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少私寡欲,让人民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那些讲圣智、仁义、巧利的浮文,免去权欲的诱惑,做到无忧无患。典故

田成子窃国

庄子讲过这样一则故事。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能够渔获的水面和能够耕作的土地,总共有两千多里。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县、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都在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

然而田成子突然杀了齐国的国君,窃取了整个齐国,连同齐国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掠夺去了。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像古代的圣君尧舜一样地位安稳,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于是田氏世世代代统治齐国。

换句话说,此时齐国那些圣明的法规和制度,那些使齐国强大的治国法则,也就成了田成子的护身符,守卫着他的盗贼之身,使其能够高枕无忧。

因此,庄子认为世俗间所谓的聪明人,其实只是在为大盗积聚财物;所谓的圣人,其实也只是在为大盗守财而已。举例来说,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就必须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做法。可是一旦强盗来了,他们就会挑着口袋、扛着箱子、背着柜子快步逃跑,此时强盗还会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固呢。既然是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做法,不就是给强盗作好了准备吗?所以,那些所谓的“聪明做法”,最终也只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罢了。

第二十章

颜回说:“我忘掉了礼乐。”

孔子接着说:“好啊,但还不够。”

过了几天,颜回又去拜访孔子,说:“我又有新的长进了。”

孔子问:“此话又如何解释?”

颜回说:“我忘掉了仁义了。”

孔子还是这样回答:“好啊,但还是不够。”

过了若干天,颜回又去拜访孔子,说:“我已经达到坐忘的境界了。”

孔子猝然变了脸色说:“那你说说什么叫‘坐忘’呢?”

颜回回答说:“我静坐时忘掉了自己,无所闻也无所见,好像远离形体,无知无觉、浑然一体,这就叫‘坐忘’。”

孔子说:“无知无觉、浑然一体,就不会有嗜欲,与‘道’融为一体就不拘泥于常理。由此看来,你的境界已远远超过我们,我也只能跟随在你的后面了。”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明·文征明 老子像译文

唯唯诺诺和厉声呵斥,相距多远?美好和丑恶,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我不能不畏惧。宇宙如此宽阔啊,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

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

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

众人都有所剩余,而唯独我有所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世俗之人都活得明明白白,唯独我迷迷糊糊;世俗之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敦厚朴质。恍惚啊,就像大海汹涌;飘泊啊,仿佛无处停留。

众人都有所作为,唯独我顽愚而鄙陋。

唯独我与众不同,是因为我重视取法于道啊。评析

在老子看来,善恶、美丑、贵贱、是非,都是相对的,人们对于价值的评判,经常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世俗的价值评判极为混淆。那些世俗之人整日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而老子则甘于清贫淡泊,致力于“道”,而这正是其不同于众人的原因所在。典故

颜回学道

一次,颜回对孔子说:“我近来颇有长进。”

孔子反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译文

大德的模样,是随着“道”而变化的。“道”这个东西,似有似无。它是那样的惚惚恍恍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神;这精神是如此真切,可以得到信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