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价值回归——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6:55:55

点击下载

作者:方慧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教育的价值回归——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体育教育的价值回归——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试读:

前言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重要命题。以往体育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如今的体育教育要求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新老教学要求怎样对接?如何渗透?怎样才能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要求?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真正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怎样使学生真的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协作、提高适应能力?针对这种种困惑,诸多的体育工作者投入到了探索素质教育和促进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也进行了诸多教学方法的尝试,如分层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多维互动教学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三自主教学模式等。每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方面带来有益的影响,也确实收到了一些好的效果。但是在素质教育方面、体育文化的传播方面、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方面收效并不是非常显著。虽然大家都知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是整个课堂仍然处于教师“主宰”的状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体育习惯的养成方面并没有看到更显著的变化。许多课堂是比以往形式多样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间增加了,也有许多课堂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的笑声,但是体育的文化传承以及体育精神的灌输并没有像我们预期得那么好。学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老师带着活动活动、游戏游戏,班级表现突出的还是那些原本就热爱体育或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课外的体育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组织,开展得也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生龙活虎。我们在总结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去了解、尝试和接受更多的、先进的适合体育运动教学的教学模式,我们通过一些文献资料,了解到了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探讨,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并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运动教育模式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素养的运动参与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意味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运动技术和比赛技巧,受过运动教育并有一定运动素养,能够理解和尊重运动规则、运动礼仪、体育传统和文化的运动参与者。而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有太多的交集。这样一个已经被很多国家实践并广泛好评的教学模式,如果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否可行?能够适应我国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于学校体育课堂的要求吗?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吗?能够促进学生的管理、协作、适应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吗?能够成为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良好媒介和载体吗?

带着诸多的疑问我们深入研究发现,运动教育模式中的教学竞赛就如同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并不断尝试和练习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术。置身于这些情境中,学生不仅实践了学到的竞赛知识和运动技能,还被要求尊重相应的体育文化,遵守相应的体育规则,学会管理自己、管理团队,学会沟通、协作、团结、服务与忍让。而这个过程让学生感觉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置身于集体的归属感,运动技术的提高、竞赛中的收获给他们带来荣耀感。所有这些更进一步地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到运动锻炼中的热情。脱离情境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抽象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有把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使学生在实际任务的完成中获取经验,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运用中才会以真实完整的形式出现,学生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所创设的特定教学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就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有了一个更完整的、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将起到非常好的强化和促进作用。

通过学习,结合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的学时安排及学校实际,我们进行了符合实际的运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尝试。选择了各高校开展较为普遍的10个运动项目进行为期2年的课堂教学和为期4年的跟踪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运动教育模式是实现目前我国体育教育目标的良好载体。

我们认真梳理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编写此书,希望能够将我们在研究中的感悟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书中所阐释的课程规划和指导策略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反复的检验。我们在本书的第七章为运动教育模式的建立提供了范例,想从比较容易实施的运动项目入手的老师可以参照范例所描述的组织形式实施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也可以对书中的范例进行调整,这就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新的组织形式以完善运动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教学质量、学生发展的益处是显著的。使用过运动教育模式的体育教师的认可度很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自己主动找时间进行课外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变得更加有责任心,师生之间也建立起超越了“命令和服从”的良好关系。原来不爱参加运动的学生和运动技能基础较低的学生也变得更加积极。

诸多的事实让我们相信运动教育模式能够提高体育课的影响力,学校体育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体育骨干的涌现也促进了学校竞技水平的提高,我校近几年的体育运动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我校的大学体育课程连续几年在学校学生评教中排名前三。这些使体育在学校课程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运动教育模式的运用,使体育课堂真正担负起传播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明的重任,不但培养学生成为知识渊博的竞赛选手,而且使每一位学生都自觉地成为体育运动的强有力的倡导者和推广者。

感谢那些参与到运动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中的老师,感谢一起参加本书撰写的同事。希望用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在教学改革道路上艰难前行的同行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编写具体分工是:王晓波(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石庆福(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四章,陶琳(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五章、第七章第六节,杨莹莹(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五节,王洪海(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七章第二节、第四节,耿亮(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七章第二节,李羚玮(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七章第一节,邱廉洁(郑州轻工业学院)编写第七章第七节,最后由方慧(郑州轻工业学院)统稿。

由于水平所限,编写时间仓促,本书若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同时对在本书中直接和间接引用资料的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者2014年12月上篇理论篇第一章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任,教育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对知识、人才、民族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内涵一、素质及其结构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个基本的界定。“素质”是一个经典的生理、心理学概念,又是一个在学校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素质”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 狭义素质概念

狭义的“素质”,就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所说的“素质”,即“遗传素质”,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辞海》中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素质的狭义解释。解剖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最早使用素质概念,因此狭义素质是素质的本义。狭义素质概念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中都被视为、认同为一个规范概念,其内涵是指人的先天性、遗传性的自然素质或生理素质。

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身体、智慧、能力和个性。它也是整个心理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离开了这个自然前提,就谈不上人的发展。生来就聋哑的人难以形成音乐方面的各种能力,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难以发展绘画方面的才能,这都是因为他们存在着先天的素质缺陷。由此可见,传统的素质主要是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所以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遗传素质或先天素质。它主要是优生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同时,大多数人在解剖生理上差异不很大。这样,先天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所以,狭义的素质概念就缺乏更广泛的、教育上的适应性,也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实践的需要。

2. 广义的素质概念

广义的素质概念,即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其内涵已经超越了遗传特征的局限,而且包括后天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总水平。在外延上,它既可以指个体素质,也可以指群体的质量和性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素质一词本义是指“事物的主要成分或质量” “事物的本来性质”。现代辞书指出,素即构成的基本成分,如元素、要素、素养等,质即事物的根本特征,如性质、本质、资质、品质、质量等。由于人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因此,就人的本质而言,既有先天的因素——自然本质,也有后天的因素——社会本质,而且人是离不开社会的,就社会的人而言,后者是更为重要的、本质的。因此,广义的素质概念可以界定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

3. 素质的结构

对人的素质结构分析,是确定素质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基础。理论界和教育界对素质结构的划分纷繁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归纳起来有三种划分。一是传统的划分。最初人们将教育分解为德育、智育、体育,后来提出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教育已经被统一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部分。应当指出,虽然教育的划分已经统一,但素质的划分却不尽相同,主要有三分法,即德、智、体,四分法,即德、智、体、美,五分法,即德、智、体、美、劳。四分法比较科学,因为“劳”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不是一种独立的素质。二是未明确分层次的素质划分。这些划分主要涉及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是将德、智、体、美、劳细化,单列心理素质。三是若干分层的素质划分。有的提出德、智、体、美、劳分层说,认为体是生理基础层面,德、智、美是心理发展层面,劳属于实践层面,是各种素质的综合运用;有的将素质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有的将素质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素质层面、一般心理素质层面、文化心理素质层而和个性心理素质层面等。

根据素质概念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素质范畴是以人的先天遗传的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人的社会化学习、交往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社会价值的身心组织的要素、成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是对人身心潜能的开发、加工和塑造,又是社会文化素养在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并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模式。因此,从现代科学的素质观出发研究素质结构,人的素质结构又划分为三个层面,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渗透,构成素质的整体结构。

自然素质即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指在遗传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性别、年龄、体质、体格、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等)和生理机能特点(运动、反应速度、负荷限度、对环境的适应力、对疾病的抵抗力、潜能开发等)。它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生长发育成熟的阶段性、潜能开发的无限性等特点。人的自然素质结构中的物质方面,是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指人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品质,包括智能结构特点和品质(如智商水平、认知结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需要结构的特点和品质(如兴趣、爱好、动机、意志、情感、信念等)、自我意识(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等)、气质和性格特点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和身心潜能的开发和实现程度,社会文化历史经验在人的身心结构中内化、积淀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水平得到综合反映。因此,它具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特点。社会文化素质指以人的生理组织结构为载体,并通过内化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的社会文化素养。它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思维素质、创新素质等。如果说人的自然生理素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那么,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则具有明显的变动性。它敏锐地折射着环境变化和教育的影响,并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competence education)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所有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会使受教育者某些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而我们通常所说素质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素质教育,它是针对“应试教育”中“重知识、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一种重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相结合的整体性教育,等同于全面素质教育,目的是寻求一种更科学的教育途径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关于素质教育的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涵义来看,素质教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时代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它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前几年素质教育的实践大多是针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而言的,所以,人们认为素质教育只对中小学教育而言,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基础教育阶段,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群体(指国民群体)素质转化为个体(指公民个体)素质,并通过个体(公民个体)素质的完善来提高群体(国民群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只有从幼儿教育直到高等教育,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适当开发,使学生都能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才是符合21世纪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2.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按标准答案背书并实行单一的考试方法。这样,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就是要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精简教育内容,因材施教,重视综合实践训练,改革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但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动机、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使它们相互促进、融会贯通、协调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也就是说,各级各类教育都有实施素质教育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所有学校都有责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使各方面教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强调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之间要注重相互衔接、整体推进,不断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既吸取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思想的精华,又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国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本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素质教育的本质

李岚清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例如,它明确地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的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四、素质教育的目标(一)素质教育的宏观目标

1. 素质教育的期望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

这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人本”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现代人”。社会向前发展,愈来愈现代化,但是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而且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内涵丰富,然而最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发展集合,先天禀赋是后天能力发展的物质条件、自然前提,后天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先天禀赋发展变化的结果。素质是先天的遗传性与后天的习得性、自然的生物性与社会的教育性的辩证统一。人的素质形成,与先天遗传、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自身努力四个因素有关,而教育训练是关键因素,是主要矛盾,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习”就是教育训练,通过“习”就改变了人的自然素质,就有不同的分工,就有工人、农民、商人、士兵、教师等职业。诚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指出:“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也就是说,是教育训练造成的。可见,教育训练对人的素质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世界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复杂多变的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进程更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更短。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带来信息、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手段的普及,对社会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交际方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对知识和技能更新的要求更高,要求人们能自觉地适应社会,而要适应就必须学会学习。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最后一次会议,与会者的身份,除少数来自教育界外,多数是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和行政官员,他们以不同视角,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变化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来审视21世纪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强调教育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指出接受教育再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及个人的终身学习,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个文件的主旨,要求教育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中心,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学会生存,即学会生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生活,每一个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如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自理能力和基本的劳动能力;符合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讲求文明礼仪,掌握一两项健身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健康的身体;有高尚的兴趣爱好,掌握琴、棋、书、画,唱、跳、弹、奏中的一两项技能,具有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有善于与人合作的群体意识与能力。

学会关心,即学会做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学生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他们必须热爱祖国、报效人民,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意志,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风格,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的态度,孝顺长辈、关心他人的责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修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的、现代的文明人”。

学会学习,指不仅掌握校内所学的学科知识,而且拿捏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如勤学善思的学习品质与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寻根究底;珍惜时间,注重学习效率与质量,掌握现代的学习工具和手段,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学习各种知识和经验,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会创造,这是教育最佳效果,也是现代人人格的重要表征。如具有敢想、敢说、勇于探索的精神;有善于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自己不断提出新的目标,经过努力能够成功,给社会带来有意义的价值;能求新求异,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等,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意识的人。(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将人的素质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面是较为科学的。但以这三个层面为基础再划分其基本要素时,人们有各种不同观点,有的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划分为品德、文化、身体、心理4个要素,有的则将其划分为品德、文化、身心、审美、劳动5个要素,有的甚至将它划分为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生理、身体、心理、审美、劳动、知识、技能、能力、交往、外在14个要素。我们认为,4要素说过于简单,5要素说也欠全面,14要素说太繁琐,将素质教育的基本素质分为6个方面较为妥当,即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因此,应按这6个方面确定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1.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素质在受教育者的素质结构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学校教育必须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人总是一定社会的人,必然对社会政治有所归属,社会政治亦必须通过学校培养人才来延续发展。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自觉追求;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使之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初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道德素质教育目标

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的道德情操、坚韧的道德意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四个要素。这是调节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所必需的,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极为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只有公民具有高水平的道德素质,国家才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竞争力,对内可维持长治久安,对外可使我们立于民族之林。正因为如此,学校必须把道德素质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规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养成忠诚老实、谦虚谨慎的好品德。

3.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目标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起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要接受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的挑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这不仅是因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着最大的时间比例,同时还因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知识基础。没有它,人的潜能不可能得到开发。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向学生传播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认识兴趣和能力,传授和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使之掌握社会生产和生活及自身发展必须具备的技能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4. 身心素质教育目标

身体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在素质教育中,体格、体型、体质的培训,感官的训练和左右脑的开发,应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奠基工程给予特别关注,尤其是在承认人的自然素质具有客观性和丰富潜能的前提下,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来合理开发人的潜能变得更为重要。

身体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有关人体的生理解剖知识;懂得生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健身的基本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和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生理器官机能水平的提高,增强体质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道德培养、智力开发、身体发育等而言是一种基础性因素。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一方面,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每个人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成功与挫折并存。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当代人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据有关资料显示,高校20%的在校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有心理障碍。对转型年代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在校学生来说,实施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特别重要。

心理素质教育以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为基本目标。它的主要内容有开发人的潜能,使人获得正常的智力;培养愉快的情绪,使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并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使人能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具有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养成协调的行为习惯,使个体心理行为符合环境需要和自己的身份,与社会环境和他人关系保持和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做到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自强。

5. 审美素质教育目标

审美素质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美德,能增进身心健康,激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素质教育,不仅可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而且还可促进他们其他素质的发展。

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训练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6. 创新素质教育目标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改变纯粹把教育作为文化和知识的传播手段的观念。它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把人的人格心灵“唤醒”,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新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结构四个要素组成。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一般素质形成和发展一样,离不开教育和培养。

创新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向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特长,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确立创新心理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知识结构。第二节 素质教育的特征

素质教育的特征实际是素质教育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分析素质教育的特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概念,有利于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时,确定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选择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教育的主体性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过程。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教育。这样,外部因素就会转化为学生主体的内部因素,并且充分表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征,素质教育不是把人看做物,而是把人看做人,不是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看做是知识的主人。因此,素质教育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

根据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征,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生命体。它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要指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者。因此,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形成。

根据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必然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加特长”,全面发展是“共性”的东西,特长是“个性”的东西,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合格的基础上鼓励冒尖,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发展个性特长。

总之,根据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征,实施素质教育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素质的承担者、体现者,我们不能离开学生主体性来谈素质教育,也不能抹杀学生的主体性来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发展。二、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素质教育要坚持“两全”方针,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为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全面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要求所有学生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为每个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必要的和基本的条件。它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全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充分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所在。与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二)要求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身体、心理、技能、知识、品德、情操等都是人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算是完整的人。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每个人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能在天赋允许范围内充分发展。不过,素质教育也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或同步发展。

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首先,它能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的、可接受的水平上,杜绝新的文盲的产生,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但文盲数却占世界文盲人数的1/4。因此,根除文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素养刻不容缓。其次,它能贯彻社会主义的“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再次,有利于我们理解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关系。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就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辩证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异发展”的辩证统一。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培养优秀人才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把及格率与优秀率结合起来,在保证及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从而使学生能走的走,能跑的跑,能“飞”的“飞”。三、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是某系统中最基本、最主要、最具长远影响力的部分,是其他一切部分赖以生长和发展的立足点。基础性的教育不是直接出人才而是为未来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如同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一样,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也是素质教育各种特性中尤为重要的特性。它有两个方面涵义。(一)学生的素质是做人的基础

学生上学校读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做人,它包括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有本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功”,也是对他们最起码的却又是最必要的要求。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对学习做人这一点是忽视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培养素质这样一个落脚点。所以,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就要落实到如何教会学生做人这一基础性的工作上来。(二)个人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

素质是人的一种基础的、基本的品质,基础教育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正因为如此,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特别是通过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个人的素质入手,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个人素质的融合与升华。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广泛开展素质教育,以培养每个人的素质,以此为基础提高民族素质水平。民族素质得到提高后,反过来又促进每个人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四、素质教育的差异性

承认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就必须承认素质教育的差异性,因为受教育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不仅仅表现在受教育者先天的遗传存在差别,而且表现在其自我身心发展与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都有不同,因而其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存在差别。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于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要求有差异的受教育者个体达到绝对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重视个人素质的提高,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显著特点。

我们不否认个性当中有共性,也不否认人类社会对其成员必然有其共同的要求。但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除了有共性的基础素质要求外,还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个性要求。事实上,社会的不同行业及其不同的工作岗位,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千差万别的要求,所有不同的社会性要求都为受教育者准备好了可供选择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承认人的差异性,不轻易地以简单划一的标准区分优劣,鼓励人才的多层次发展,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的显著特点。五、素质教育的终身性《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扩大到各级各类教育,这就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的性质。纵向来说,素质教育将体现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强调学的经验和学校学习的结合,学校和学校后实践活动的结合,强调各级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横向来看,素质教育体现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体现了教育与生产、生活的密切结合。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展成熟速度缓慢,时间跨度甚至延续至60岁以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丰富的潜能。社会个体化研究结果则表明,人到成年并不意味着社会化的结束,往往是继续社会化的新起点。而且,人不是像动物那样消极地存在于自然界,人有意识、有意志,总是在生存中积极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全部创造才华。人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暴露和发现自己某些不足和继续努力的方向,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些新问题,人的一生必须在社会认知、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不断学习、成长,从而更自觉、更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素质。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多元发展观与传统心理学的“全面发展——全面衰退”的一元发展观不同,它认为,人是在连续的探索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一生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有些发展的起点不在个体出生时,而在生命过程的较晚时期,有些发展则在生命过程的中途就到达终点;人的心理既有量的增减和连续性的变化,更有质的发展和非连续性的变化。个体发展是年龄阶段影响、历史阶段影响和非规范事件影响这三大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年龄阶段影响和历史阶段影响都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普遍性,而非规范事件影响,例如职业的变化、疾病、意外事故和机遇等,既没有普遍性也没有可预见性,却能影响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实际生活中,一些人进入老年期后,既可能出现生命价值的升华,也可能出现蜕化变质,也说明了人的素质发展需要“盖棺定论”。

素质教育的终身特征,意味着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基础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并善于终身学习。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对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展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去应用它们。”“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为此,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我导向学习”的指导。

素质教育的终身性并非指各级各类教育的简单叠加,它冲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包含了教育时间的终身性、教育空间的社会性、教育过程的发展等丰富内涵。它把人们关于素质教育的观念、视野从狭隘的学校教育拓展开来,使其外延大大拓宽,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将获得贯通,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之间的森严壁垒将被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将受到同样的重视。为此,学校应主动承担起协调所在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以发挥教育整体效益方面的责任,打破自身的封闭性,为社区内已离开学校的人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促进所在社区居民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教育不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几乎所有政府部门乃至社区组织、社会团体都负有促进公民学习、提高公民素质的责任。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应当整合社会所有形式的教育因素,科学地调配教育资源,使各级各类教育按照各自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有机结合,相互沟通和渗透,相互补充,相互结合,整合统筹,形成协调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以使所有年龄层次的人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获得最佳可能的发展。六、素质教育的创新性

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为祖国的现代化服务,就必须超前发展,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面向未来的人必须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种开拓创新精神,不是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而是靠灵活多样的创新性教育活动培养出来的。

创新性的教育活动,要求按规律办事,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余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反对那种违反教育教学规律、任意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的教学活动。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以教学规律为基础,而且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学的根本原则,反对空洞的说教,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现实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得以较快的发展。第三节 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素质教育”一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我国出现。经过20余年时间的深入研究,素质教育思想迅速被人们所了解、认同,并逐渐发展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教育思潮,最终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教育思想。这种现象绝非一种偶然,它是国内教育现状与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共同影响的必然结果。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一)实施素质教育是革除“应试教育”弊端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倡导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但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断地出现一些失误,不少学校的教育方向逐渐偏离正常轨道,“应试教育”开始泛滥,“片面追求升学率”逐渐升级。一方面是教师只注重少数“优秀学生”的教学,而占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因此而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是“优秀学生”被重点教育,发展的多是智育,而在其他方面则存在缺陷,出现不少“高分低能”的片面人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危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主张用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全面发展,以此来导正基础教育一度走偏的方向。

随着素质教育大讨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素质教育最终突破基础教育领域,而逐渐延伸到了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阶段、各类型的教育领域,其意义也超越了最初的“纠偏”,而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二)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要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要获得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国民素质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决定中国社会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更好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围绕着提高民族素质这个大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索和实践探求。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一经提出,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三)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积极响应

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是全球性的。素质教育,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就是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不断增强;从教育提供者的角度来看,就是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面向21世纪战略考虑下,几乎都把追求教育民主、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例如,1986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均衡发展;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要有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1983年4月,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向美国教育部部长贝尔提交的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研究报告指出,所谓“高质量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尊重智力、成就和学问的品质,具备使用智力、成就和学问的能力,具备确定目标的能力,具备有秩序、有系统地进行工作的能力”。世界教育发展趋势逐渐走向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和国际化。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国人开始总结我国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根据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先进做法,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在上述三方面国内国际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开始在我国提出并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广泛讨论、深入研究,最终发展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主导思想。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要建立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关键在教育。但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及一系列现实原因,我国目前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等已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滞后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面对我国人多才少、国民素质偏低的客观现实,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民的基本品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民族创新能力是民族素质的集中体现。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要求,指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胡锦涛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科学发展。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育文明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必然要求。

2. 实施素质教育是建立我国“人才高地”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力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人才资源所占比例仅为5.7%,而人才资源中高层次人才仅占5.5%。目前,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而我国仅为30%左右。据统计,我国上万个大中型企业一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还不及美国一家公司。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更体现在我国的高、精、尖科技水平严重滞后,尤其是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严重滞后,这是造成我国在某些方面受制于他人的关键原因,其根源就在于我国未能拥有大批具有一流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靠教育。然而,我国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正是在于仅仅为知识而教育或为“应试”而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甚至把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视为大逆不道。可见,传统教育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现代个体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当今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实力或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科技、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关键取决于教育的竞争。许多国家为了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致力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就郑重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在我国现阶段,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传统教育,才能在国际教育舞台上掌握我国教育发展的主动权,以期培养出新一代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业、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中国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