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合作与互动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9:59:08

点击下载

作者:周政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混龄合作与互动教育

混龄合作与互动教育试读:

前言

《高初中互动中发展学生能力的实践研究》(又称互动教育)是我校承担的市级课题项目,同时也是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该课题从一种行动研究的视角,依托“完全中学”高初中一体化的学校建制,围绕“让高初中学生混龄合作、同伴互助来促进能力发展”这一核心理念,结合多年来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的教科研经验和实践成果,进一步探索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途径。本课题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手段,对“互动”理论、“混龄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等内容进行探究;对被试学生个体发展内心需求作调查分析;对“高初中互动”的方式以及操作策略作归纳和诠释;对“高初中互动”中的制度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同伴是一种榜样力量,他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教育资源要素之一。青少年期是同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吐烦恼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但由于目前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兄弟姐妹的角色体验,这也使得他们的交往群体愈发狭窄,不仅影响其成长及社会化发展,甚至在一些学生身上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因此,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背景,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在学生的世界里,同伴社会是异常重要的发展环境,我们也应充分地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同班、同年级、同校的学生们搭建沟通、互助的桥梁。

为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同伴交流与合作互动需求,我们积极探索促进课堂内外的“生生互动”,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直接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方式和思想上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信任、友谊,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感受成长和伙伴同行的快乐;为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同伴交流与合作互动需求,我们还突破了原有班级授课制前提下一般意义中同伴教育的局限,通过开展高初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为学生创设同伴教育的广阔舞台。高中的哥哥姐姐以学生辅导员的身份进入到初中弟弟妹妹所在的班级进行各类教育主题的交流互动,搭建学习共同体、结对互助小组、互动性校园活动等,以此来探索“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的互动教育和混龄合作的新途径。

互动教育,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生教学生”,有助于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体验互助学习带来的快乐,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营造了一个充满喜悦的环境,学生在其中忘却了读书作业的疲惫,留下的是成功的感受。

互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尊与自信。“学生帮学生”,是在平等与民主的起点上,是在感同身受的回味中,没有人因为暂时落后而被取笑,没有人为能给予别人帮助而感累赘,同伴间有的是相互的尊重与欣赏,每一个教育的受益者都在此情景中充满自信。

互动教育,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高初中学生的互动性同伴教育,弥补了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的交往缺失现象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及健全的人格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自控意识,学生的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主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也都相应得到提升。

本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近三年我校互动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成果。我们努力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师生都得到成长和发展,努力以此推动特色学校的建设以及完全中学的创新发展。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同时受时间和视野的限制,书中有些理论、实践和案例难免存在问题,我们呈现出的内容与我们的良好愿景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我们热忱地希望得到专家、广大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的批评指正,而我们也将在同行们的建议下,矢志不渝地坚持在互动教育领域的拓与跋。上海市储能中学 校长:2012.10第一章互动教育的研究开发与实践价值互动教育的核心是人际交往与混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同伴互助的力量,开展高初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助。这既顺应了中学生强烈的乐群交友的内心需求,也是基于当今社会对人的社会化发展要求,以及完全中学发展现状的客观实际,充分发挥完全中学师生资源的有益实践。第一节互动教育的理论依据与中学生的伙伴需要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中学生的伙伴交往范围往往局限于同年级或本班级内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不断丰富,基于中学生活跃、好奇等心理特点,越来越呼唤更多的人际交往。而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很多的中学生出现交往缺失现象,甚至有的中学生还存在交往障碍。如何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体验兄弟姐妹的角色,增强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一、互动交往与混龄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一)互动与交往1.人际交往是相互作用积极改变的过程

日常生活中,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等之间必然要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校园生活中也不例外,它也是互动交往的一种方式。我们这里所研究的互动交往,是一种长期稳定的良性关系,是在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等方式传递信息、分享思想情感的过程中,使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并发生积极改变的过程。

要使主体双方或不同主体之间产生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交往关系,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主体之间具有共同的或者相类似的观念、经历、心理特征或价值理念等,至少不应存在相互对立的价值冲突;

第二,主体之间有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行为的必要性;

第三,主体之间有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行为的可能性。2.互动交往理论及社会化理论研究(1)从“交互主体论”到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早在20世纪30年代,胡塞尔就提出了“交互主体论”。他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这种交往是主体间的交往。确立了“交互主体观”就意味着交往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的,主体间的相对独立性是其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认为交往是推动主体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条件,离开相互交往的社会,个人将一事无成。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正是社会交往增强了人的能动性,丰富了人的个性。交往行动的普遍化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该理论源于美国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该流派主要观点: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3)人的社会化理论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延续和积累,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始终的长期过程,从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看,主要包括社会生活技能、政治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行为社会化等。从社会化必须具备的条件看,社会化除了需要一定的生物条件外,还要包括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等因素,社会实践因素包括观察学习、角色扮演和知识积累等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需要与环境和教育的结合,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实质。3.校园中学生良性互动交往关系特征

校园中生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对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实现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能够使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逐步实现自我完善,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校园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往应能互补、互助,能够实现自我需要,获得双方发展,促进各自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并应体现如下几方面特征:(1)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在校园的良性互动交往中,交往双方在人格上首先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方的“自我实现”;其次主体双方应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并促进双方的自我成长。(2)尊重信任,相互配合:在校园的良性互动交往中,交往双方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合理要求,尊重其人格,能够互相信任、亲密合作,从而相互间形成和谐的关系。(3)共享共创,共同发展:在校园的良性互动交往中,交往双方应该能够共同体验和分享生活学习中的欢乐、成功、失败与不安,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二)混龄教育1.混龄教育的发展概况

混龄教育不是指受物质条件或社会环境制约把不同年龄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分类施教,也不仅仅是从管理便利的角度出发,形式上把不同年龄的孩子聚集在一个班级或一个团队中开展相同的教育,而是从不同年龄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出发,在课内或课外,有教育目标、有计划地组成班级或团队,实施教育任务。

混龄教育最早产生在德国。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所有幼儿园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长期试验、观察的基础上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混龄编班”。她认为,“按年龄进行隔离,是一个人能够做得最残酷最不道德的事情……这是一种人为的阻隔,阻碍了社会意识的发展”。她提出,混龄班有利于幼儿的交往与合作。

当前,许多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英国、丹麦等的学前教育普遍都采用混龄编班。国内外有关“混龄教育”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法国把幼儿学校和小学结合起来编班,教育目标和内容重视儿童社会性和个性的培养,教育机构也多元化,强调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儿童个别差异。在英国,为了便于在课外对学生进行管理,一些学校在校舍设计上采用建立学舍(House)的方法。舍长领导若干名辅导员(Group Tutor),每名辅导员负责一个辅导小组(Group或Unit),承担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另外,在学舍的安排上,通常将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分配在一起,让高年级的学生学会照顾小同学,使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外也得到保护。混龄教育体现出“大带小”“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征,有关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国内幼儿教育专家学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某些城市幼儿园在分班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混龄教育。2.混龄教育的认知基础

混龄教育不是毫无理论依据的妄想,而是建立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的研究和实践。认知冲突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实施混龄编班并实施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认知冲突理论:皮亚杰认为,同伴对孩子的认识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儿童需要与同伴和环境互动的机会,以促进他们在学习中产生认知冲突。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孩子看到了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正因为此,儿童开始接纳适应,或重新组织自己的认识架构,以融入不同的讯息。

有关认知发展的其他研究也表明,不论孩子的年龄大小,当他们在不同的理解水平上互动时,认知冲突就会出现。在理解上存在冲突的个体间的互动致使信息量少的个体以“认知重构”的形式内化了新的理解。(2)最近发展区理论;同伴互动产生的认知冲突可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但并非所有的认知冲突都将必然导致发展。如果想使冲突有效,要学习的概念必须处在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之间。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说,就是处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

维果茨基把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定义为“一段距离——介于由独自解决问题所显示的实际发展程度,与经由成人的指导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来解决问题,所显示的潜在发展程度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一个孩子与人合作能做的和不与人合作能做的之间的差异是同伴合作的基础,儿童之间的合作活动促进了发展。他相信,当儿童通过与更专业的同伴协作形成新的结构时,这将促进发展。为此,他强调儿童混龄分组的重要性,提倡混龄教育。3.混龄教育对幼儿的益处

Maeda(1994)、Lilian G.Katz(1995)、儿童教育国际协会(ACEI)、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AASA)等都罗列了混龄教育带给儿童的多项益处。通过总结,带给幼儿的益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给予孩童教育他人的机会

混龄教育中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景以展现和强化他们教导的天性的机会,他们学习如何成为父母和教养者。这给他们一些成为养育者的早期经验,这些经验是做父母和帮助与自己不同的人的基础。(2)有助于形成强烈的团体感和助人态度

混龄教育中儿童的年龄跨度越大,成人和孩子所能接受和容忍的行为和成绩的跨度就越大。年幼儿童期望年长儿童能为他们做些事,年长儿童把年幼儿童看作需要他们帮助的人。这种相互强化的意识创造了一种期望合作的氛围。通过合作,儿童间形成了强烈的团体感和助人态度。(3)有助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混龄互动引发了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分享、轮流),混龄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性理解能力的发展。他们互相提供了练习社交技能的机会,增强了年长儿童的责任及自控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年幼儿童的社会性参与度。(4)有助于促进彼此认知的发展

混龄教育使幼儿接触到不同年龄、经验和个性的同伴,这些儿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起作用,从而促进了彼此认知的发展。二、中学生伙伴交往的现状

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对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依赖却在增强。同伴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成为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1.中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乐群交友的内心要求

根据对储能中学初一至高三800名中学生关于“伙伴关系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学生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会为结交到好朋友而喜悦,也会为失去朋友的信任而忧伤。情感交流在他们交友的选择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如在回答“你喜欢交朋友吗?”这一问题时,86%的学生回答“喜欢”;在回答“你的心里话最愿意对谁诉说”时,89%的学生愿意把心里话对自己的同学、伙伴说。在采访中,也有多数学生表示:“朋友之间不能坦诚相待”是自己最不能接受的。这些都表明,处于“心理急剧动荡”中的中学生,对真诚的友谊和交往有着热切的需求欲望。

中学生喜欢交往,想法很单纯,但感情很真挚。在中学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可以说是终身难忘的。伙伴之间会互相敞开自己的心扉,互相商量问题,互诉烦恼,同享欢乐,分担痛苦。他们交谈的内容非常广泛,甚至会涉及较难启齿的异性问题。因此,中学的友谊较之小学的友谊更直接、更广泛、更深刻,也更稳固。2.情感需求是中学生交友的主要动机

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的交往需要构成,按其重要性,依次分为情感需要、寻求帮助需要、自我完善需要和物质需要。其中情感需要占大部分比重,这说明中学生的交往需要中情感需要最为强烈,或者说中学生存在情感饥渴。

调查显示,中学生在选择交友对象时,绝大多数局限于同班同学、校友之中。在问卷和采访中显示:91%的同学喜欢结交“同龄朋友”,这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活动范围还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中,平时接触较多的主要是同学,这也限定了他们交友的范围。在“交友类型”一项中,有53%的学生表示对朋友没有特殊的选择,在具体项目选择上,“学习上互相帮助的”占6%,“有共同爱好的”占8%,而“性格能够互补的”是10%。绝大多数学生交友还局限于同性之中,主要认为在情感上能互相交流。在“你为什么要结交朋友”这个问题中,“能够倾诉内心的喜悦和烦恼”的占60%,“学习上可以互相帮助”的占40%,“生活上得到照顾和帮助”占5%,而“朋友多有面子”占2%。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结交朋友的动机主要是满足情感上的需要。这时的他们急于摆脱父母和老师的影响,但又有许多事想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他们很自然地会选择朋友作为自己倾诉内心情感的对象,交友使同学有了一个没有老师管束,没有父母唠叨的自由天地。也有极个别人认为“交友是能力的体现”,给友谊蒙上“江湖气味”,但整体来说,同学们交友动机较为健康。

中学生选择的伙伴大都是个性和兴趣相近的人,他们在学业、能力、性格、爱好等方面较接近,主要满足“谈得来”、“对自己没坏心”这样的情感需求。但由于中学生交友的目的还不够明确,他们在选择朋友的类型上较模糊,有意识地利用交友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比例还太小。还有些学生在交友问题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糊涂观念。3.网络交往成为继同班同学面对面交往之外最主要的交往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通讯的发达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近几年,中学生的交友途径和方式也有了极大变化。其中,主要交往途径和方式还是传统的面对面直接交往,占88%;而“电话联系”的有6%,“玩电脑游戏的”占2%,而“网络交友”的情形异军突起,有89%的同学表示聊过QQ,但其中63%的学生表示仅局限于和熟识的朋友聊天。而交友途径也很简单,有同班、同路,也有同学间互相介绍,还存在踢球甚至打架、玩游戏结识的。

其实现在中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不多,加上想法简单,因此交友以迅捷、随意为主,因此,交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存在问题。4.相当部分中学生存在交友障碍

中学生有着较高的交友热情,但从平时学习生活中观察,结合问卷分析,有2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友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能力障碍。

认知障碍:这点表现得异常突出。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中学生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认知上容易片面,同时,他们常以理想的自我来确定择友标准,一旦与理想不符,往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情感障碍:中学生由于感情丰富、变化快,有时对人对事重主观不重客观,重一时不重全面(如为了感谢别人,他们可以不顾一切为朋友两肋插刀,意气用事),这使其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

人格障碍:一般而言,内向的学生不大容易交到朋友,活泼外向的学生总是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有些学生人格不健全,动不动发火、生气、脾气暴躁、态度生硬,对人充满敌意,或者自我陶醉、易受委屈;另外有些学生表现为自私自利、苛求于人、为人不正派、不尊重他人等,这些都较易引发人际冲突。

能力障碍:现实中,不少中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交往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如此等等,阻碍了中学生交往的顺利进行。

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还会给他人造成困扰。三、同伴的价值体现及现实意义

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看,在儿童阶段,由于年龄较小,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更加需要成人的呵护与关怀,所以,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对儿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青少年阶段,同伴群体形成的“亚文化”影响力会超过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老师与家长的某些教育效果,往往会在同伴群体的“亚社会”中弱化或失去作用。因为对青少年来说,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是一种权威性的关系,具有不可选择的强制性,从这一层面看,同伴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中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1.同伴关系更具平等性,有助于学生相互悦纳

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没有强迫性的指导和批评,是一种完全可选择的自由的关系,中学生可以自由尝试新的角色、新的想法、新的行为,还能检测自己内心想法和外部表现是否与同伴一致,对自我意识已萌发了的青少年更具诱惑力。

无论从发展的年龄特征,还是从人际交往方式特征来看,少年儿童的同伴群体在从共生走向独立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过渡性意义。在同龄伙伴之间,存在一种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唯有在同伴之间,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如果在同伴之间建立其自我对象关系,即在伙伴之间的情感联结基础上将伙伴支持力量内化,形成积极的自我调节,那么,这一自我对象关系应该与其他的自我对象关系在作用力的产生方式上是不同的。2.同伴关系更具影响力,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

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推动、驱策和引导等各种影响,同时这种交往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能否正常完成社会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同伴关系中,由于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近乎相同的水平,他们在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心理上相互影响,行为上彼此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心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产生社会归属感

当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的朋友诉说,就可以得到心理疏导。从更大的方面看,初中生的独特性使他们希望通过归属于群体而归属于社会,通过参与群体活动而参加整个社会生活。学生在群体交往中形成了个性,又在群体中对社会作出反馈反应,这会给他尊严感和归属感。(2)有利于体现自我价值

在丰富的交往中,每个人都会发现自身的价值,这有助于他们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一定反映现实。如果一个人认为别人都羡慕自己,他就会感到自豪;如果一个人认为别人都嘲笑自己,他就会感到自卑和羞怯。人们从他人的言谈、表情和对自己的行为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帮助自己认识自己,并得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觉”。(3)有利于产生真挚、愉悦的情感

大多数学生重友情,感到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这使得他们的交往变得十分单纯,感情也十分真挚。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提供了安全的保证,它能缓解经常遇到的压力,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为人所需要,这种安全感和满足感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愉悦。(4)有利于促进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

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G.H·米德(1934)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他们开始倾向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要求自我设计和自我教育。而同伴共同参与的各种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大大扩展了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提高了他们理解社会价值,形成道德品质和发展个性的可能性。(5)有利于获得社会认同

中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往往都不愿意对父母、老师倾诉,而只是愿意向要好的同学诉说或者放在心里。中学生开始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同伴们的态度、观点做比较,并以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们保持一致。中学生正是在群体里形成义务感、集体主义和朋友情谊感这样重要的行为和动机的。正是那些群体中的有社会意义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需要——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和自我确认的需要,这有助于推动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第二节人的社会发展要求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自身的发展一定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社会发展的进程直接影响到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中学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的教育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校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使中学生养成终身得益的综合素养,应该成为肩负中学生教育培养重任的学校首要思考的问题。一、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要求1.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规定。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规律,从目的和过程的统一性出发,寻求个人发展的现实的科学途径,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人越全面发展,就会创造越多的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人民的生活就越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因此,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能够不断地推动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2.现代社会发展呼唤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也是21世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中心任务。因而,教育领域必须面向未来,树立教育新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成长寻找新的途径。

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的新人,应当是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新人,应当是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新人,应当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新人。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现代国际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出发,应包括八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交往素质、创造素质等。根据上述八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未来人才要具备“八会”,即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3.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对基础教育的挑战

社会的发展对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也提出了挑战,在人才培养和教育目标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综合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文素质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新世纪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学会做人。它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具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成为道德高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2)终身教育——学会生存与发展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日新月异,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已成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教育将贯穿人的生命始终,终身教育成为现代人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获得生活必需的技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进个人的健康,进而实现自我。同时,个人的终身学习,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3)创造性教育——学会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领域迎接新世纪挑战刻不容缓的课题。中国学生到国外参赛到处获奖,然而在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等方面往往逊色于西方国家学生。由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绝对的统一标准”,要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开阔他们的思路,鼓励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思维、如何去创造。同时注重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坚韧的意志力、高尚的品德修养、勤奋的创造作风及优良的创造品质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增长奠定基础。(4)综合素质教育——学做通才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其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需要多学科、多行业、多主体参与,密切配合、综合分析。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通才教育,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基础教育中,我们除了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关注学科能力的发展外,还要考虑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学校教育的人才塑造与缺失

为适应现代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界提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的推进进程缓慢且极坎坷,放眼望去,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与现实情境之间存在的差距有目共睹。1.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

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体现的四个方面:①思想。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具有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天性良知。②人格。要求学生要自信、坚强、心胸开阔、无私、热爱,而不是冷漠,自私和褊狭。③个性。我们教育的学生应该是自信、乐观、不盲从、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培养这样的素质,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④创造。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培养的人才具有多少创新素质。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不发达的民族,将来就会被世界所淘汰、所摒弃。对个人而言,更是如此。2.素质教育的缺失

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索,然而由于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考试制度改革不配套、基层学校理解的偏差等诸多原因,导致素质教育改革仍存在诸多的不足。而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综合素质既包括一个人作为公民所应具有的公民素质,也包括一个人作为个体所应具有的各项意识及能力。

尽管倡导素质教育多年,但各地区仍将知识教育作为其教育的唯一内容。我国学生的智能水平高,运算能力强,并且随着国门的打开,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相应地我国学生的人文素养却没有得到显著的发展,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依然普遍薄弱。一些留学生在国外表现出的自私、缺乏公德、自理能力差、沟通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提出问题等仍时有报道,这些问题也同时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存在缺陷。三、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从当前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缺失情况分析,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还要立足于长远,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思考教育问题,着力于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强、社会适应力强的有用之才。在综合能力的构成方面,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及获得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条件。1.学校生活对学生交往能力发展的要求

在学校里,如果你接受了老师的教育,得到了同学的帮助,自然你也会帮助别人。只有在同学们相互关心支持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和谐合作的班级集体,构成有规则的协调一致的学校生活。再者,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分工十分细致,人们相互依靠、相互合作的机会和需求越来越多。学生能乐于与人交往,并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是将来踏入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十分必要。2.学生交往能力发展与其社会适应度

对中学生来说,与人交往是实现自身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人出生后,逐渐接受身边成人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开始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中学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与人交往、被人接受,是中学生获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具备的身心素质,包括外貌、才识、活动能力、对付困难的本领等,能得到师长的肯定,能被同学和伙伴重视接受,并能在所属的团体中拥有适当的位置,而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和谐的人际交往。与人交往,有助于自我形象的建立,这也是中学生确定自我形象的主要途径。每个人都应该以社会对自己的反应作为衡量的依据,将社会当作镜子,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以此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和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与人交往,也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竞争的环境。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获得他人的器重,于是从体力到智力,从外部表现到内在品质,各方面都存在着悄悄的竞争。中学生群体可以说是“天然”的竞争环境,它有力地刺激、促进了中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第三节完全中学的办学特质与互动教育资源

完全中学(又称“完中”)是一种学校制度,是既有初级中学的学段,又有高级中学学段的学校。我国解放前就有完全中学的设置。解放后至20世纪末,由于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全国相当多地区的中学都为完全中学。目前,中国香港、台湾的中学大部分仍为完全中学,日本也有部分地区有完全中学的设置。

完全中学的初中部与高中部在教育中的地位是连贯的,这样,对中学生的培养可保持连续一致的目标和风格。同时,完全中学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更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校内教师在同一单位工作交流也使得教学更符合学科体系架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一所校园内生活学习,加强了不同学龄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完中与单独设置的高中或初中相比,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一、完全中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部分省市、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愈发突出。20世纪末,国家规定国家级重点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不许开设初中。1997年,上海市首先改革重点学校制度,全市各区县全部实行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对口入学,初高中脱钩,重点中学停止举办初中。此后,广东、北京和各地采取类似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愈来愈多的省、市重点高中都经历过完全中学的分离,现在剩下的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分大多都是一般高中。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各地区根据区域教育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完全中学的高初中分离,也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不断深入的教育教学及人事结构的变革,完中的发展也确实面临一些困惑和瓶颈。主要体现在:1.义务与非义务教育模式差异,使得高初中发展的不平衡

完全中学的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两者无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育管理模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性质上讲,初中属义务教育,要求公平性,高中学校允许有差距。高中和初中在一起,高中学校间的水平悬殊不可避免地会带动初中水平的悬殊,从而导致初中教育的不均衡。另外,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出口,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考量一所学校办学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一所完中内部来说,高中教育质量往往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心,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教育在学校地位弱化,甚至在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2.教育教学管理层次局限,导致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对减弱

教育改革的发展呼唤更加重视学生学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特点的教育。在高初中并存的完中学校,由于学校政策、制度的出台往往以整个学校为全局,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在管理和教育改革中常常“一刀切”,忽略了高初中不同的基础背景、生源特点等差异,从而导致学校管理中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对减弱的现象发生。3.高初中学段管理的相对独立,使完全中学的特色发展遇到瓶颈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师资队伍的特征等等,每一所学校都有着自己学校成长的连续性。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与高中独立建制的学校在学生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方面思路日益清晰,加上学段相对接近,师资队伍总体显示出气质相近相融的特点。而完全中学则不然,学生年龄跨度大,师资配备的力量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高中的师资力量比较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差异也大,所以,要实现高初中协调、高效地发展,创出完中的特色,已成为诸多学校发展的瓶颈。对于完中的建设,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求得持续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应该立足自我,立足校本,彰显“人无我有”的特点,充分发挥“高初中并存”的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别样的发展之路。二、完全中学的师生资源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完全中学在人力资源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同时存在高中与初中不同的师生资源,可以发挥不同的师生资源优势来强大自我教育的力量,这不仅有利于另辟蹊径开拓学生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1.利用高初中学生的混龄互动交往,发挥同伴自主教育优势

我国当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缺乏兄弟姐妹的角色体验,他们的交往群体相对狭窄,一些人际阻隔以及交往缺失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影响到其成长及社会化发展,严重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完全中学存在的年龄相差三岁的高初中生源结构,可以有力弥补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的不足。凭借这种生源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通过学校创新管理,在德育教育、学科性拓展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等多方面搭建平台,设法让相差三岁左右的高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人格上进行沟通与互助,改善“交往封闭”现状,构建自主教育体系,发挥了学校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使学生在互助交往中实现创新能力、自主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多项能力的提升。2.促进高初中教师的交流探索,发挥初高中衔接教育的优势

高初中学生所具有的不同身心特点,导致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也必然相异。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初中德育强调基本道德和纪律教育,而高中德育应该在继续进行基本道德和纪律教育的同时,重点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要帮助他们把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个人的事业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联系起来。从教学的角度看,高中教学内容在知识量、知识难度、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对分析和总结提炼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较初中阶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研究高初中的衔接教育,消除或缓解高中新生的不适应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完全中学高初中教师资源的优势,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通过高初中教师联合研究,或互动教学,或提前介入的适应性教学实践,或整体设计高初中一体化的德育、教学培养方案等多种方式,将有利于进一步总结教育规律,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以期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3.促进高初中教育协调发展,使互动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特色

在发挥高初中师生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互动与混龄教育,将使高初中教育在某些方面实现融合与渗透,在课程建设、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方面开展的互动也使高初中“联动、合作、依存“的趋势更加明显。互动教育使在一所完中内部,高中学段更好地带动了初中的发展,使高中学生更多地发挥了榜样与引领作用,使初中学生更多地体验到同伴同行的快乐。互动教育也使得完中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口,对于建设特色学校,促进学校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三、实现师生资源的优化整合

根据上海教育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我很喜欢学校”,小学生占90.3%,初中生占82.1%,高中生占57%;“在学校的学习带给我很多乐趣”,小学生有89.1%,初中生有77.2%,高中生有61%。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负担的加重,功利性学习的增强,学校生活的单调、乏味,学生对学校、对学习越来越不喜欢。那么,学生究竟喜欢学校的哪些方面呢?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学校的理由列在前三项的分别是: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占43.9%;学校提供的课程丰富多彩,占34.1%;教师非常关心我,占31.7%。同学关系、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教师的爱心,这三者构成了学生喜欢学校的主要因素。

要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只有“一切从学生的发展考虑,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才有可能实现。同伴关系成为学生喜欢学校的首要因素也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也给完中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学生对同伴交往的渴望,对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对学校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同样也为完中学校在整合高初中学生资源,扩大中学生交往范围,创新课程建设思路,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新的启发和视角。

完全中学可以在构建高初中学生同伴互助系统上开展实践,通过学校管理创新与制度健全,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在德育、课堂、校园文化、管理等多种途径中,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能够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高初中互动、互助系统,以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完全中学也可以在构建和谐交往环境中开展实践,通过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凸显高初中同伴的作用与影响,打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以此为学生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只有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与传统,顺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完中的发展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为学生真正喜欢。第二章互动教育的实施原则与理念指导互动教育是基于继承储能中学60余年的传统文化、创新学校特色文化、发展区域教育文化的一种文化传承,是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体现办学理念的教育创新。它既着眼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意识,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制度保障与人文关怀中实践推进。第一节互动——体现办学思想的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所学校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而有生命力的教育,应具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应体现学校发展一脉相承的文化积淀,并最终铸就学校发展的灵魂。一、继承传统文化

互动教育的提出离不开储能中学的发展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以及“储不懈之能”的储能精神。“储能”两字渊源于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所译赫胥黎名著《天演论》中“储能也,效实也,合而言之天演也”一语。学校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西侧,是在2006年经过区域教育资源与布局调整后,原储能中学与原六十二中学“撤二建一”合并后组建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1.爱国、求知、励志、育秀

储能中学的前身是宁波效实中学上海分校。1938年抗战期间,浙江名校“宁波效实中学”被日机炸毁,部分师生来上海租界避难。秦润卿(旧上海钱业领袖)等宁波籍工商业人士共同出资兴办“效实中学上海分校”,1942年更名为“储能中学”。1983年,为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关心下,批准恢复储能中学的校名,成为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并首批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抗日烽火与解放战争的硝烟赋予了储能中学特殊的历史积淀。60余年的办学历史,不懈的教育追求形成了原储能中学“爱国、求知、励志、育秀”的校训。她鲜明的红色传统,承载着浓重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她曾以“民主革命堡垒、爱国志士摇篮”享誉沪上。在储能校史上光荣地记载着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诞生抛洒热血的八位年轻志士的英雄事迹。如今,每一个储能学子的心里都被深深地印上了红色的烙印,要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读书。2.“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与绿色教育

作为两校合并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原六十二中学也是一所优秀的公办完全中学,并已有83年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学校秉承“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的校训,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进入21世纪以来,原六十二中学在近三十年的绿色环保宣传与研究历史,以及被命名为“上海市绿色学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文明。学校努力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以培养道德自律为标志的“绿色德育”、以发展持续学习能力为标志的“绿色智育”、以学习自我保健和锻炼技能为标志的“绿色体育”,努力在师生中开展生态型文明的转型教育,探索培养学生具有“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绿色理念”,引导教师和学生树立生态型文明意识、价值观和高尚情操。3.知行精进,储能效实

并校前两校良好的办学基础与文化传统,对于新储能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更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文化传承的灵魂。为了兼容并蓄、和谐发展,新储能提出了“扬学校之长,建设科研引领、教育优质、特色凸显,既富有光荣传统底蕴,又兼具现代学校特征的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办学目标,并在原有的“红色传统”“绿色文明”,以及两校特色文化基础上提出了“知行精进,储能效实”的办学理念。

互动教育是2008年学校争创“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提出的实验性、示范性项目。它坚持了学校原有“厚德立身”与“绿色成长”的文化传统,在储能良好的环境熏陶下,发展高初中“混龄合作”与“同伴互助”,通过构建高、初中互动、互助系统,在德育、课堂、校园文化、管理等多种途径促进高、初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最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二、创新特色文化1.以特色文化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学生发展需求是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灵魂。新储能中学在始终坚守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灵魂的前提下,以促进学生们主动地、个性化地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发展互动教育,并使之上升为学校的特色文化。

根据一项由黄浦区教研室针对全区13所学校1577名学生所做的“黄浦区学生调研情况”数据显示,学生喜欢学校排在第一位的理由: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学生在学校里开心的排在第一位的事:和同学相处融洽;遇到问题时排在第1位:找同学商量;课间或午间,中小学生花时间排在第一位的是和同学一起聊天。由此可见,同伴关系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及个性发展影响巨大,同伴需求是中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需求之一。

而与此同时,当前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多受到长者的迁就、溺爱并缺乏兄弟姐妹及伙伴,他们在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交往范围过窄及交往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储能中学基于同伴互助基础上的互动教育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创新的特色文化,为储能学子营造了良好的互动交往的氛围,进一步扩大了学生交往的对象和空间,让更多的优秀高中生走进初中班级。“大带小、小促大”,有利于挖掘高初中学生身上各自的闪光点,树立各方面的榜样,能够始终以积极的舆论导向影响学生,也有利于高初中学生一起互相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产生更多的心理暗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社会化成长,并能进一步扩大双方的交往范围,增强交往能力。2.以特色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文化建设是学校应对时代变革和提升办学质量最根本也是最深层的举措。储能中学致力于以混龄合作与同伴互助为核心的互动教育文化,亦旨在以一种有特色的文化来滋养教育;以教育传承文化,以文化支撑管理,以管理塑造文化。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不同类型学校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不能千校一面,不能用一个模式办教育,不能用一个模式培养人才。”储能中学以互动教育的方式来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形成一校一品,让特色文化彰显学校的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学校不懈的办学追求。

储能中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基础上发展的互动教育文化,通过德育、教学、校园生活、管理等多方面创新,构筑了学校特色文化的支撑点,不断挖掘了学生发挥兴趣和特长需要的土壤,并着力在实现“导生式自主教育”的德育文化、构建“同行式进步”的学习文化、营造“灵动和谐”的生活文化、完善“互助合作”的管理文化等方面开展特色文化的创新。这种特色文化建设,有利于发挥“同伴教育”、“混龄教育”的优势,顺应了完中整体均衡发展需要,将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师生潜能,促进学生能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这对于同类学校探索完中建设新路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三、发展区域文化

储能中学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黄浦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区教育局早在2001年原黄浦、南市两区合并后的新黄浦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政府依法治教的最根本的职责。针对黄浦区的特点……通过内涵发展提升黄浦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快构建以“精、特、优”为特征的都市型精品教育的步伐。”“精、特、优”都市型精品教育成为区域教育的共同奋斗目标。

2009年,为了进一步深化“精、特、优”都市型精品教育,区教育局提出了“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主张,成立了局长领衔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拟定了行动方案,并逐步开展理论研究、目标导向、调查访谈、专题引领、典型示范、交流推广等诸项工作。“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很快成为全区各中小学的共识。这既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十二五”期间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核心理念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一目标,通过宣传(调研)让学生喜欢课程、喜欢教师、喜欢活动和环境的办学途径,旨在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既作为一种理念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又化为具体的行为融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要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更需要各校强化自身特色,减少同质竞争,为学生提供特色选择。储能中学提出的互动教育充分重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因素,发挥同学关系这一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作用,这顺应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极力构建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同伴交往氛围,促进了高初中良性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种教育的提出一方面为学生构建了和谐、温暖、友爱的成长环境,也让学生们感到自身拥有了更多同行的伙伴,一起进步的伙伴,使他们收获了更多的快乐,更加喜欢学校;另一方面也是区域教育文化的延伸、拓展和创新,为黄浦发展“精、特、优”都市型精品教育开创了新路。第二节互动——创建同伴互助的育人模式

储能中学开展“互动教育”的关键词及核心是“混龄合作”与“同伴互助”,这是在对学校资源、办学理念、师生发展、学校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立足校本校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体现了特色文化的创造力及实践性,同时也是学校在创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过程中的有力抓手和工作亮点。一、情境分析:发挥我们的资源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类资源,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才能事半功倍地搞好教育,创新教育。储能中学对学校资源进行了认真地梳理与挖掘,结合师生、学校发展需要,通过转变观念、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形成了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1.“高初中一体化”的建制是完中得天独厚的体制资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