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21:25:52

点击下载

作者:胡作栋,杜勇军,王倩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园林植物保护

园林植物保护试读:

编者的话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以其丰富的色彩、风韵和芳香为城市增色。园林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可有效地调节环境小气候。在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化城市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园林病虫害管理理念逐步更新、完善并渗入园林科研、生产的实践中。采用科学的园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是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功能健康和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园林植物保护》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力为重点,在理论上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实践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技能的培养和实用性,系统阐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

本书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病害鉴别、园林植物害虫与天敌鉴别、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以及园林植物害虫防治等内容。本教材广泛吸收植物保护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专业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一致性,突出技能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满足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园林技术人才的需要。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精神和特点,体现重点突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本教材以我国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为重点,详细阐述了33种病害和49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技术,并配以插图100余幅,增加了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直观性。书中的许多生态图片均为胡作栋近20年在田间拍摄的,并由何浩在电脑中进行处理。

本书由胡作栋、杜勇军任主编,胡美绒、何浩、张富和任副主编。其中张富和编写第1章,胡美绒编写第2章,何浩编写

绪论

和第3章,杜勇军编写第4章,胡作栋编写第5章,全书的整理、统稿由胡作栋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绍友担任主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乔格侠作序。在此对刘绍友教授、乔格侠研究员严谨的科研态度、认真务实的工作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许多插图来源于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对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谢忱!还要感谢西安天虹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植物园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由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加之编者水平所限,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改、补充和完善。编者2013年6月绪论

第一节 学习《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园林植物是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利用丰富的园林树木、草坪和花卉资源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和香化,不仅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净化了空气,减少了噪声,改善了小区域气候环境,而且还能在陶冶人的情操、传播文化上起很大的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非常明显。

然而,这些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常因遭受病虫的为害而导致生长不良,叶、花、果、茎、根出现坏死斑,或发生畸形、凋萎、腐烂及形态残缺不全、落叶等现象,失去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甚至整株、成片衰败或死亡,从而降低了花木的质量,使其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园林植物保护是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化、美化事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巩固、提高和发展城市绿化、美化成果的重要措施。如何实现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性地控制,是城市园林绿化决策者和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由被动防治逐步走上主动地、顺应自然地和科学地控制轨道的关键。

我国园林植物上的病害有5000多种,害虫和其他有害动物8000多种,且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进行,还会传入新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将对城市绿化和美化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只注重种植和造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园林植物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第二节 园林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园林植物保护是研究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原理与方法的科学,属于应用科学范畴,直接服务于城市绿化、美化、香化和园林生产。内容涉及园林植物病理学和园林植物害虫学两个方面,主要包括病虫的形态特征、症状与为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等。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密切联系实际,利用一切现代技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安全、有效、经济地将病虫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以下,以避免、消除或减少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最佳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园林植物保护的基本任务,是在正确判定危害园林植物的因素(特别是生物因素),并在充分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以可持续控制为目标,灵活、正确、综合运用法规、园林技术、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手段把有害因素控制在人们能够忍受的范围内,确保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其具体任务为:首先是保护城市绿化面貌,保护园林植物免受或少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和有害生物的危害,使园林植物能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绿化功能;其次是使花卉、果实、盆景和苗木等商品化园艺产品不因病虫的为害而降低产量和质量,影响市场销售,保护园林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第三是在引种驯化和种子种苗的交流过程中,防止危险性病虫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第四是保护风景区、旅游景点的固有特色和自然环境,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此外,控制某些病虫害,还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特殊性

一、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在风景区、公园、庭院及城市街道绿化中,为了达到四季花香,常年绿树成荫的效果,园林工作者常将花、草、树木和其他地被植物等巧妙而科学地配置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园林生态环境,从而使各种病菌、害虫都能寻找到适宜的小生态环境,病虫发生种类多而严重。

苗木调运使病虫害快速传播扩散。园林绿化苗木调运频繁,打破了植物分布的原有疆界。非当地原有的病虫种类,通过苗木调运传入,人为扩大了这些病虫害发生的地域范围,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极易暴发成灾。又由于国际园林植物种类的频繁交流,新的园林植物种类不断引进,新的病虫种类不断携带而来,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二、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城镇(风景区、公园、庭院和街道)是园林植物的主要栽植区,城镇环境是人工建造的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园林植物病虫害之间存在着一种脆弱的生态关系,助长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在园林植物方面,大多数植物品种都经过了长期的人工驯化,抗逆性减退;有的树龄高,已进入生长衰老时期,抗病虫能力减弱;有的因人工过度整形,生长不良。在环境方面,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层薄,生长空间狭窄,空气污染严重,光照不足,气温高,粉尘多,水分缺,创伤多,不利于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在栽培方面,既有露天栽培、又有温室栽培,既有土地栽培、又有水体栽培、盆栽、室内盆栽,有利于园林病虫避开不宜生长发育的场所、时间,使得园林病虫互相传播、终年危害。

密集灯光的引诱,招引害虫迁入。大多数园林害虫,对灯光、特别是紫外线光有很强的趋性。园林绿化景观范围内,一般都有很强的灯光,其中还有紫色灯光陪衬,对昆虫形成了一个很强的诱集圈。这些灯光一方面可将周围的害虫诱入,使其为害程度加重;另一方面可将长途迁飞性害虫诱入,使其突发成灾。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标准要求高,防治技术实施难

有些园林植物以其古老、稀有、奇特和纪念意义而显得十分珍贵,有些园林植物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而对养护标准有特别高的要求。当这些具有特殊价值的园林植物,受到病虫危害后,需要采取特殊手段,不惜代价地进行抢救和防治。

城市人口密集,公园、风景区和街道游(行)人众多,采用常规的喷药防治办法,虽能快速、直接消灭某些病虫害,但有些农药却会污染花木,影响景观,并且还会污染环境,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改进栽培技术措施,将病虫害防治贯穿于花木养护的各个环节,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以及逐步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措施等,对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节 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概况

世界各国开展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多在20世纪初,我国对园林病虫害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4年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的《全国园林植物病虫害、天敌资源普查及检疫对象研究》课题,组织了全国44个大中城市的园林植物保护工作者参加了这项调查研究工作,历时3年得以完成。通过这次普查,初步摸清了我国园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和园林病虫天敌的种类等,并初步提出了我国园林植物病虫检疫对象的建议名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主要病虫害的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病虫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对危害我国园林植物较为严重的有害生物开展了专项研究,对危害花木病虫的专题研究报告也日益增多,并出版了许多有关草坪、观赏植物、城市绿化树木病虫害防治的专著。

1992年6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提出了一些有害生物管理的新策略和新思路,主要有植物保健、生态管理、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等。这些策略和思路在观念上是一个飞跃,其关键在于把以前对有害生物的被动“治理”变为充分利用和完善园林生态系统、促进其防疫机能,实现主动“预防”。从规划上动脑筋,从园林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设计一个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几率的方案;从栽培上下工夫,选用良种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清除害源,从基础上降低病虫的发生几率;从技术上做文章,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手段,以尽可能小的环境和经济代价获取尽可能好的病虫控制效果。

第五节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学习方法

一、提高认识,培养兴趣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园林绿化的成败和绿化效果的发挥,学习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掌握科学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理论与方法,对保证园林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察和研究自然,识别病虫种类,探索病虫的发生规律,发现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也是十分有趣的,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学习为我们打开了观察自然界的又一个窗口。二、理解理论,注重实践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是一种空洞无用的理论。园林植物保护是一门具有广泛理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从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要识别某一种害虫或病害,除了课堂教学外,更重要的是要到野外作实地考察。要掌握害虫的生活史,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室内人工饲养和不间断的田间观察、调查,通过饲养和田间观察、调查,不但能对害虫的各个虫态有初步的认识,而且能掌握其孵化、蜕皮、化蛹和羽化等变态过程,还可以发现害虫的嗜食寄主植物、部位和食量等习性,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深刻,有的甚至终生难忘。三、抓住重点,举一反三

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虽然繁多,但按其发生危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常发性病虫,这类病虫发生量大,发生频率也高,如不及时有效地防治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第二类为偶发性病虫,通常情况下发生的数量很小,无须进行防治,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例如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自然控制作用的丧失等)发生数量较大,亦须组织防治;第三类为次要性病虫,这些病虫发生数量较小,达不到防治标准。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学习上,重点应放在第一类病虫上。如果对常发性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得比较清楚,那么对第二、三类病虫就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四、主动学习,教学相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园林事业发展迅猛,有大量的园林植物种类被引进或引种驯化,因而新的病虫也被不断地发现,病虫防治的新技术也不断地涌现,我们要利用各种学习途径,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主动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促进教师认真地钻研教学内容,做到教学相长。

复习思考题

1.学习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有什么现实意义?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与其他植物病虫害防治比较有何特殊性?

3.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如何?

第一章 园林植物病害鉴别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自身形成了一整套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抵御外界不良因子侵袭的防护系统和自身内部相对于环境变化而进行的调节机制。只有当它们的防护系统被击破以及内部调节机制受到干扰时,病害才可能成为一个问题。研究园林植物病害一方面在理论上增进人们对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帮助人们预防、减轻和控制各种不利因素对园林植物造成的危害,保护它们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园林植物病害的含义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和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的非正常影响或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导致生理、组织结构或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上的不正常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良,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降低绿化效果及观赏价值,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遭受其他生物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后,首先是正常的生理程序发生改变,继而导致植物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病态。这一系列逐渐加深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变化过程,或简称病理程序。它与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损伤是不同的。例如,害虫和动物咬伤、机械损伤、风折、雪压和火灾等伤害没有引起植物发生病理变化过程,不能称为病害,而称为伤害或损伤。

园林植物病害的定义是从人类的经济观点而言的。有些园林植物,虽然受其他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染和影响,表现出某些“病态”,但却增加了它们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如碎锦郁金香、月季品种中的“绿萼”是由病毒和植原体侵染引起的;羽衣甘蓝是食用甘蓝叶的变态。这些虽然都是“病态”植物,但是由于提高了经济和观赏价值,人们将这些“病态”植物视为观赏园艺中的名花或珍品,因此不被当做病害。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病害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直接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因素称为病原,间接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因素则称为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生物性病原主要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病毒、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和寄生癭螨类等,通常将这类病原也称为病原物或寄生物。其中,属于菌类(真菌及细菌)的又称为病原菌;被病原物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由于该类病害病原复杂,因此是园林植物病害研究重点。

非生物性病原是指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营养和有毒有害物质等多种因素。例如,温度过高引起叶片、树干及果实的日灼;低温引起冻害;土壤水分不足引起植物枯萎;营养元素不足引起各种缺素症;空气和土壤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对植物的毒害等。凡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是不能互相传染的,故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三、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因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植物与病原在特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相互斗争,最后导致植物生病的过程。所以,影响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是: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即植物病害发生的三要素,也称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在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物的侵染和寄主的反侵染活动,始终贯穿于植物病害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当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物的活动时,病害就难以发生或发展缓慢,甚至病害过程终止,植物仍保持健康状态,或受害轻微;反之,病害就能顺利发生或迅速发展,植物受害也重。例如,潮湿温暖有利于大多病原菌病害的发生,而控制媒介昆虫则能减轻病毒和植原体病害的流行。因此,植物侵染性病害形成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病原物的存在及其大量繁殖和传播是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消灭或控制病原物的传播蔓延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

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是各种不利的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所以发病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二是园林植物对这种环境条件忍受的程度,即病原与植物之间的二元关系。如果不利的环境条件超越了植物本身的适应能力,必然导致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在病害的消长过程中,人的作用(社会因素)也非常重要。许多病害都是人为因素传播的,人可以抑制或助长病害的发生发展。因此,园林植物病害受种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四、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园林植物生病以后,会使正常的生理程序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植物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发生病变。植物生病后外部形态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症状按性质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生病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通常病害都有病状和病征,但也有例外。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引发的,因而没有病征。侵染性病害中也只有真菌、细菌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病征,病毒、植原体所致的病害无病征。也有些真菌病害没有明显的病征,在识别病害时应加以注意。

无论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都是由生理病变开始,随后发展到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因此,症状是植物内部一系列复杂病理变化在植物外部的表现。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均有一定的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植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依据症状进行诊断。

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斑点、叶枯、腐烂、矮缩和流胶等多种类型,如图1-1所示。图1-1 园林植物病害病状的主要类型

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藻斑、霉状物、粉状物、点(粒)状物、木霉菌等类型,如图1-2所示。图1-2 园林植物病害病征的主要类型

有的病害只有病状没有可见的病征,如全部非侵染性病害、病毒病害。也有些病害病状非常明显,而病征却不明显,如变色病状、畸形病状和大部分病害发生的早期病状。还有些病害病征非常明显,病状却不明显,如白粉类病征,霉污类病征,早期难以看到寄主的特征性变化。

病害的症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种病原物所引起的病害,寄生在不同的寄主上或同一寄主不同的器官、不同的发育阶段,其症状也常常有差异;同一病害,往往前期症状和后期症状表现不同;环境条件或栽培条件的改变,也影响同一病害症状的变化。此外,有些不同的病原物可能引起相似的病害症状。因此,单凭症状来鉴定病害并不完全可靠,尚需配合其他方法(病原物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等),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复习思考题

1.园林植物病害的含义都包括哪些内容?

2.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有哪些?

3.病状和病征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原

由不适宜的非生物因素直接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它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以及在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因子很多,主要可归纳为营养失调、土壤水分失调、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及通风不良、土壤酸碱度不适宜以及有害物质对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等,这些因素有的是单独起作用,但在自然条件下也常常配合起来引起病害。一、营养失调

植物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氮、磷、钾、钙、硫和镁等大量元素,以及铁、硼、锰、锌等微量元素。当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比例失调或者由于土壤的理化性质不适宜而影响了植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都会导致植物的缺素症,进而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观赏效果。

例如,植物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因素影响;低温会降低植株根的呼吸作用;直接影响根系对氮、磷和钾的吸收;而在土壤干燥、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温度高、空气湿度小、土壤水分蒸发快以及土壤呈酸性的情况下,植物易发生钙的缺乏。

植物发生缺素症,常通过改良土壤和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元素来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植物必需的主要元素过量不会引起病害,但微量元素的量超过一定限度,特别是硼、锰和铜等元素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对植物造成较大毒害。因此,植物补充营养要适宜。二、土壤水分失调

水分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水直接参加植株体内各种物质的合成和转化,也是维持细胞膨压、溶解土壤中矿物质养料和平衡体温的因素。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可达80%~90%,水分的缺乏或过多及供给失调都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在土壤干旱缺水的条件下,会引起叶片变黄、焦枯以及早期落叶,会使植物的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营养物质的积累减少从而降低品质,造成落花和落果,缺水严重时,会造成植株萎蔫,甚至整株枯死。

土壤中水分过多,俗称涝害,会造成氧气供应不足,使植物的根部处于窒息状态,最后导致根部变色或腐烂,叶片变黄、落叶和落花等症状。木本植物中的悬铃木、合欢、女贞、青桐、板栗和核桃等树木易受涝害。

空气湿度过低的现象通常是暂时的,很少直接引起病害,但如果与大风、高温结合起来,形成干热风,会导致植株大量失水,造成叶片焦枯、果实萎缩以及暂时或永久性的植株萎蔫。

当土壤出现水分失调现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量灌水,注意及时排水。浇灌时尽量采用滴灌或沟灌,避免喷淋和大水漫灌。三、温度不适宜

温度是植物生理生化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们各自的最低、最适和最高的温度,超出了它们的适应范围,植物代谢过程将受到阻碍,就可能发生病理变化而发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不适宜的温度包括高温、低温和变温。

高温可使植物的茎、叶及果实受到伤害,通称为灼伤。在自然条件下,高温往往与强光照相结合,所以高温灼伤一般都是表现在植物器官的向阳面。在苗圃,夏季的高温常使土壤表面温度过高,而引起幼苗茎基部灼伤。例如,银杏苗木茎基部受到灼伤后,茎基腐病病菌便趁机而入,因而夏季高温造成银杏苗木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在荫蔽条件下,当气温超过32℃时,新移栽的铁杉、紫藤和绣球花等花木,也容易受到高温的伤害。预防苗木的灼伤可采取适时的遮阴和灌溉以降低土壤温度。

低温的影响主要有冷害和冻害两种情况,多数发生在秋季的早霜、春季的晚霜期。冷害也称寒害,是指0℃以上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当气温低于10℃时,喜温植物就会出现冷害,其最常见的症状是变色、坏死和表面斑点等,如木本植物出现的芽枯、顶枯等。冻害是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冻害的症状主要是幼茎或幼叶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的病斑,之后组织逐渐死亡,严重时整株植物变黑,枯干死亡。而冬季的反常低温对一些常绿观赏植物及落叶花灌木等未充分木质化的嫩梢、叶片同样引起冻害;针叶树木受冻害,一般表现为针叶先端枯死并呈红褐色。

剧烈的变温对植物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高温、低温的影响更大。若昼夜温差过大,会使木本植物的枝干发生灼伤或冻裂,这种症状多见于树木的向阳面。如龟背竹插条上盆后不久,若从16℃条件下转到35℃的温度48h时,会导致新生出的叶片变黑并腐烂,这是由于快速升温造成的,对这种快速升温敏感的植物还有喜林芋、橡皮树和香龙血树等盆栽植物。树干受到冻害,常因外围收缩率大于内部而引起树干皮层纵裂,甚至木质部纵裂,这种现象多发生于树干中下部南面和西南面,主要是昼夜温差较大所致,如北方普遍发生的杨树、合欢树干破腹病。树干涂白是保护树木免受日光灼伤和冻害的有效措施。四、光照不适宜及通风不良

光照的影响包括光强度和光周期。光照不足通常发生在温室和保护地栽培的情况下,导致植物徒长,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造成植株黄化和组织结构脆弱,容易使植物发生倒伏或受到病原物的侵染。光照过强一般都与高温干旱相结合,引起日灼病和叶烧病。

按照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可将它们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植物。通过温室光照长短的人为变化,可以使园林花卉植物的开花和结实延迟或提前。

我们应根据植物的习性加以养护。喜光植物,宜种植在向阳避风处,如梅花、桃花、仙人掌类、月季、荷花、菊花、牡丹、美人蕉和长春花等。而耐阴植物,喜阴湿环境,忌阳光直射,所以应种植在背阴环境中,花圃、温室花卉均应置荫棚下养护,如杜鹃、万年青、巴西铁树、兰花、绿巨人、桂花和夹竹桃等。

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温室栽培的花木,植株种植过密,不但通风不好,湿度也会加大,叶缘易积水,会使植株叶片相互摩擦出现伤口,尤其在昼夜温差大时,易在花瓣上凝结露水,诱发霜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例如,蝴蝶兰喜通风干燥条件,通风不良的温室易造成高温、高湿和闷热的环境,诱发根系腐烂。

植株栽植密度或花盆摆放密度都应合理。适宜的株行距有利于通风、透气和透光,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植物生长势,并营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条件,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五、土壤酸碱度不适宜

许多园林植物对土壤酸碱度要求比较严格,若酸碱度不适宜易表现各种缺素症,并诱发一些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我国南方多为酸性土壤,易缺磷、缺锌;北方多为石灰性土壤,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由于微碱性环境利于病原细菌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偏碱的砂壤土上,樱花、月季和菊花等花木易发生根癌病;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上,一品红根茎腐烂病、香豌豆根腐病发病率较高。土壤酸碱度较低时,利于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的发生。

为使土壤保持适宜的酸碱度,确保植物健壮生长,调节土壤pH值,灌溉用水也应加以注意。例如,杜鹃、山月桂以雨水或泉水浇灌为好,不宜用含有盐碱的水;盆栽花卉如用自来水浇灌,自来水最好在容器中存放几天后再用。对碱性土壤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是解决缺铁症的有效措施;缺铁症发病初期,喷0.2%硫酸亚铁加0.1%柠檬2酸液,或加0.3%柠檬铁铵有一定效果。在酸性土壤中按1t/hm或1~2kg/株的用量增施钙镁磷肥,能够调节土壤至微酸性。六、有毒物质的污染

空气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也能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空气中污染物主要有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氮氧化合物、臭氧、粉尘及带有各种金属元素的有毒气体。园林植物受害后,表现出病害的特征,通常称为烟害。大气污染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首先取决于有害气体的浓度及作用延续的时间,同时也取决于受害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它的发育时期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等。大气污染物除直接对园林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外,还降低了园林植物的抗病力。

空气中粉尘过多,附着在植物叶片上,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不当,浓度过大或条件不适宜,可使花木发生不同程度的药害或灼伤,叶片常产生白化、斑点或枯焦脱落,甚至植株畸形等,特别是花卉柔嫩多汁部分最易受害。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浓度过高会严重抑制植物的生长;除草剂使用浓度不当,会使苗木叶黄化,甚至死亡。农药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浓度,也可使植物根系受到毒害,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这种影响日益加剧。园林植物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由人类栽培和管护的一类植物,它们不像森林那样处于天然的生长环境,而是在一个喧闹多变的、旨在方便人类的、对植物来说并不友好的环境中生长,最易遭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非侵染性病害不但直接给园林植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削弱了园林植物对某些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同时也为许多病原生物开辟了侵入途径,容易诱发侵染性病害。同样的,侵染性病害也会削弱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复习思考题

1.园林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原都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营养失调引起的病害?都有哪些表现?

3.哪些有毒污染物能对园林植物造成病害?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侵染性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植物与病原在特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相互斗争,最后导致植物生病的过程。影响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是: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植物侵染性病害形成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其次还有细菌、植原体、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癭螨类等。病原物的存在及其大量繁殖和传播是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消灭或控制病原物的传播蔓延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一、园林植物病原真菌(一)真菌的一般形态

在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和数量最多,约占植物病害种类的70%以上,真菌是最重要的植物病原类群。

真菌是真菌界生物的统称。真菌具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其营养体为单细胞或丝状体;以各种类型的无性、有性孢子或菌丝体繁殖;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

真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形态,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即真菌先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然后形成各种复杂的繁殖结构,产生各种孢子。(二)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及其类型

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称为营养体,典型的营养体为纤细多枝的丝状体。单根细丝称为菌丝,菌丝可不断生长分枝,许多菌丝集聚在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通常呈管状,直径5~6μm,管壁无色透明。有些真菌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色素,菌丝体就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尤其是老龄菌丝体更明显。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如图1-3所示。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如图1-4所示。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生长而成,以顶部生长和延伸。菌丝每一部分都潜存着生长的能力,每一断裂的小段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均可继续生长。图1-3 真菌的有隔菌丝图1-4 真菌的无隔菌丝

2.菌丝体及其变态类型

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菌丝叫做菌丝体。菌丝体是真菌获得养分的结构,寄生真菌以菌丝侵入寄主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生长在细胞间的真菌,特别是专性寄生菌,还可在菌丝体上形成特殊机构,即吸器,如图1-5所示,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和水分。吸器的形状多样,因真菌的种类不同而异,有掌状、丝状、分枝状、指状或瘤状等。有些真菌还有假根,其形状如高等植物的根,但结构简单,与菌丝对生,可从基物中吸收营养。图1-5 真菌的几种吸器

有些真菌的菌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态,交织成各种形状的特殊结构,如菌核(参见图1-6)、菌索(参见图1-7),菌膜和子座等。这对真菌的繁殖、传播及增强对环境的抵抗力有很大作用。图1-6 真菌的菌核图1-7 真菌的菌索(三)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经过营养生长后,即进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进行繁殖。大多数真菌只以一部分营养体分化为繁殖体,其余营养体仍然进行营养生长,少数低等真菌则是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都统称为子实体。

1.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的类型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有六种类型:芽孢子、粉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厚壁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如图1-8所示。

真菌的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以重复产生、重复侵染,为再侵染来源,但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2.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的类型

有性繁殖是指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真菌的性细胞称为配子,性器官称为配子囊。经过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如图1-9所示。图1-8 真菌的无性孢子图1-9 真菌的有性孢子

真菌的有性孢子多是一个生长季节产生一次,且多产生在寄主植物生长后期,它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是越冬的孢子类型,并且是次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四)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的生活史或发育循环。

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如图1-10所示。图1-10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有性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芽,产生芽管,伸长后发育成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吸取养分,生长蔓延,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产生无性繁殖器官,并生成无性孢子飞散传播,无性孢子再萌发,又形成新的菌丝体,并扩展繁殖,这就是真菌发育过程中的无性阶段。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这样无性繁殖往往可以发生若干代,无性孢子繁殖量大,常成为园林植物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

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或在真菌发育后期,则进行有性繁殖。从菌丝体上开始形成两性交配细胞,两性细胞经质配进入双核阶段,再经核配形成双倍体的细胞核,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含有单倍体细胞核的有性孢子,有性孢子萌发再产生菌丝体。有性孢子一年只发生一次,数量较少,常是休眠孢子,经过越冬或越夏后,次年再进行萌发,成为初次侵染的来源。也有一些真菌能以菌核、厚垣孢子的形态越冬。

但是,在有些真菌的生活史中,并不是都具有有性和无性两个阶段。例如,半知菌只有无性阶段,而多数担子菌只有有性阶段。此外,真菌的有性阶段也不都是在营养生长的后期才出现,有些同宗配合的真菌,它们的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可以在整个生活过程中同时并存,在营养生长的同时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如某些霜霉目的真菌。

许多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如典型锈菌类可以产生五种类型的孢子。多种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上就可以完成其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而有些病原真菌必须在两个亲缘关系完全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如梨胶孢锈菌的冬孢子和担孢子产生在桧柏上,性孢子和锈孢子产生在梨树上。

综上所述,真菌的生活史是真菌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过程。研究真菌的生活史,在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五)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真菌各级的分类单元是界、门、亚门、纲、亚纲、目、科、属、种。种是真菌最基本的分类单元。现以禾布氏白粉菌为例进行说明,如表1-1所示。表1-1 真菌各级分类单元表

真菌的命名和其他生物一样也采用“拉丁文双名制命名法”,前一个名称为属名,后一个名称为种名,学名之后为命名人的姓氏,假如原学名被更改,则将原命名人放在学名的括弧内,在括弧后再加更名人,如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瓜果腐霉菌)。

有些真菌有两个学名,这是因为最初命名时只发现无性阶段,后来发现了有性阶段时又另外命名。按国际命名法,每一种真菌只能有1个学名,这个学名应当指它的有性阶段,例如油茶炭疽病菌的有性阶段学名为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无性阶段的学名为Colletotrichum camelliaeMass.,通常用前一个作正规的学名。但因为有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很少发现,从实际出发,也有采用无性阶段学名的。

真菌一般是根据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学特性及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资料进行分类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态特征,有性生殖和有性孢子的性状是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渗透,如DNA碱基组成的测定、核酸杂交、氨基酸序列测定、数值分类、光谱和色谱技术等,都为真菌分类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T.Cavalier-Smith的生物八界系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按照《菌物词典》第八版和第九版将菌物划分为原生动物界、藻物界和真菌界。真菌界划分为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许多人认为半知菌应当归入子囊菌门,但在以DNA同源性确定其系统发育关系前,仍将半知菌Deuteromycota单列。真菌界分类检索表如表1-2所示。表1-2 真菌界分类检索表(六)真菌的主要类群

1.壶菌门 Chytridiomycota

多为水生,大多腐生在动植物残体上或寄生于水生植物、藻类、小动物和其他真菌上,少数寄生于高等种子植物上。大多数种类能分解纤维素和几丁质。

营养体形态复杂多样,从简单到复杂。较低等的壶菌为多核的单细胞,具细胞壁(早期无细胞壁),呈球形或近球形,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稍进化的单细胞营养体基部可以形成无核的假根(即单细胞具须);较高等的壶菌可以形成无隔、多核和分枝的菌丝体。

无性繁殖时形成线形、圆柱形、梨形至球形的孢子囊。低等壶菌因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而称为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时以液泡割裂方式将囊内多核原生质体分为小块,小块变圆,围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具囊盖的游动孢子囊成熟时,囊盖打开而释放游动孢子;无囊盖的则通过游动孢子囊的孔或逸出管释放游动孢子。每个游动孢子囊可以释放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呈梨形、肾形或椭圆形,具一个后生尾鞭式鞭毛,常具一显著油滴,一端或两端萌发。

有性生殖大多是通过两个同型或异型游动配子配合形成的合子经发育形成休眠孢子囊,有的通过假根间的融合或两个配子囊的接触交配产生休眠孢子囊,在休眠孢子囊内进行减数分裂而产生游动孢子;少数通过不动的雄配子囊(藏卵器)与游动配子(精子)结合形成卵孢子。

壶菌门仅有一个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下分为5个目,即壶菌目Chytridiales、芽枝霉目Blastocladiales、单毛菌目Monoblepharidales、小壶菌目Spizellomycetales和新美鞭目Neocallimastigales。已知约112属793种,只有少数壶菌是高等植物上的寄生菌。

2.接合菌门 Zygomycota

营养体为单倍体,为简单到发达的菌丝体,大多是发达的无隔、多核的菌丝体,较高等接合菌的菌丝体有隔膜。有的接合菌菌丝可以分化形成吸器、吸盘、假根和匍匐丝等,有的表面能分泌黏性物质。细胞壁由几丁质、壳聚糖及聚葡萄糖醛酸组成,以几丁质为主。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通过原生质割裂的方式在孢子囊中产生孢囊孢子,孢囊孢子又称为静孢子。孢子囊一般着生于孢囊梗上,孢子囊可分为两类:较低等的接合菌产生大型的孢子囊,大多为球形,也有呈梨形、瓶形或不规则形,内生大量的孢囊孢子,少则50~100个,多则可达100000个;高等的接合菌产生小型孢子囊,呈球形或圆柱形,其内产生几个孢囊孢子。圆柱形孢子囊内孢囊孢子排成一排,称为柱形孢子囊。有的孢子囊仅含1个孢囊孢子,称为单孢子囊,单孢子囊的作用相当于分生孢子。有些种类还产生厚垣孢子、粉孢子和酵母状孢子,少数种类产生节孢子、毛孢子或变形虫状孢子。孢子单核、双核或多核,串生或单生,内生或外生,成熟的孢子大多很快直接萌发。

有性生殖是以同型或异型配子囊配合的方式进行质配,产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是一厚壁的休眠孢子。对于异宗接合的种类,开始两个邻近异质的菌丝体各向对方产生一个侧枝,称原配子囊。原配子囊接触后逐渐膨大,各产生一个隔膜,将原配子囊划分为配子囊和配囊柄。质配时,两个配子囊相接触部分的细胞壁消解,融合成一个细胞,由此发育形成接合孢子。接合孢子有各种形状,其形态是重要的分类特征。有些种类从配囊柄基部产生附属丝,包围或不包围接合孢子。有的接合菌可进行孤雌生殖,产生单性接合孢子或称拟接合孢子。核配和减数分裂在接合孢子中进行。接合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其顶端形成的孢子囊叫做芽孢子囊。

接合菌门分为2个纲,即接合菌纲Zygomycetes、毛菌纲Trichomycetes,下分为11目37科173属约1056种。表1-3 接合菌门分纲检索表

3.子囊菌门 Ascomycota

营养体除少数种类(如酵母菌)是单细胞以外,一般都是分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隔膜的中央都有1个微小的孔道,为单孔隔膜,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由此互相沟通。每一菌丝细胞通常只含有1个单倍体核,也有双核或多核的,个别类群含双倍体的核。菌丝常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菌组织,并构成子囊果的包被、菌核和子座等组织体。

无性繁殖的基本方式是从营养菌丝上分化出分生孢子梗,梗上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面,其形态各异,有球形、卵形、长形、圆柱形、线形、螺旋形或星状,单胞、双胞、多胞或砖格状(有纵、横隔膜),有色或无色。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风、雨或由动物传播,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菌丝体。分生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可以产生若干代。有些种类还通过芽殖、裂殖或断裂的方式形成芽孢子、粉孢子及厚垣孢子,这些孢子萌发后都形成菌丝体,其功能与分生孢子相同。

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菌性结合的方式和子囊、子囊孢子、子囊果的形态及其形成过程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差异是子囊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子囊菌的分类比较复杂,由于目前对子囊菌的结构、个体发育及生活史的研究不够,不同学者对子囊菌的亲缘关系见解颇不一致,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分类系统。根据子囊果的有无、子囊果的类型以及子囊的特征,可以将子囊菌分为6个纲,即原子囊菌纲Archiascomycetes、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不整囊菌纲Plectomycetes、虫囊菌纲Laboulbeniomycetes、核菌纲Pyrenomycetes和盘菌纲Discomyceteso子囊菌是真菌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2000属15000种。表1-4 子囊菌门分纲检索表

4.半知菌 Deuteromycota

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许多真菌在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有性阶段,仅进行无性繁殖。这些真菌由于不同的交配系发生的时间或空间可能不同而难以相遇,有性生殖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见,或者有些已经丧失有性生殖的能力,或者有些有性生殖已被准性生殖所代替。对于这些真菌人们只找到无性阶段而没有发现有性时期,从而只了解生活史的一半,所以通常称这类真菌为半知菌或不完全菌,也有人称之为无性生殖真菌、有丝分裂孢子真菌或分生孢子真菌。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半知菌有性阶段被发现。已经证明半知菌的有性阶段大多数属于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菌。鞭毛菌、接合菌以及担子菌中的锈菌和黑粉菌的一些种也仅发现其无性阶段,但它们都具有易于鉴别的稳定特征,在传统上不属于半知菌。

真菌的自然分类系统主要以有性生殖器官和有性孢子为依据,半知菌却不具备这种特点。但是半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更好地利用有益菌和更有效地控制有害菌,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研究、鉴别和分类。不过半知菌的分类完全是为应用的方便,不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这样的分类单位称为“形式纲”、“形式目”和“形式属”。半知菌分为3个纲,即芽孢纲Blastomycetes、丝孢纲Hyphomycetes和腔孢纲Coelomyceteso表1-5 半知菌分纲检索表

5.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绝大多数担子菌的营养体由分枝发达的有隔菌丝体组成,菌丝单核或双核,菌丝体白色、淡黄色或橘黄色。隔膜多为桶孔隔膜,每个隔膜中心有小孔贯通,小孔周围被一个桶状肿大物所包围,隔孔上方覆盖着一个帽状物。在适宜条件下,菌丝生长迅速。当环境条件不良或进入休眠状态时,有些担子菌的菌丝体可形成菌核,或多根菌丝平行排列,相互联合成索状,外包一层鞘,称为菌索。多数异宗配合的担子菌生活史中可以产生3种类型的菌丝,即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和三生菌丝。

担子菌无性繁殖不发达,大多数担子菌在自然条件下不发生或极少发生。无性繁殖一般通过芽殖或菌丝断裂的方式产生芽孢子或粉孢子,也有产生分生孢子的。担子菌的菌丝体呈单细胞片断,这就是节孢子。它们可能是单核或双核,取决于是从次生菌丝产生还是从初生菌丝产生。粉孢子是由特殊的短菌丝分枝顶端逐个割裂产生的。有些担子菌能产生真正的分生孢子,如异担子菌Heterobasidium annosum。

有性生殖除锈菌产生特殊性孢子器的生殖结构外,担子菌一般无明显的性器官。性结合方式有菌丝配合、孢子结合、性孢子与受精丝结合3种方式。

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类群,基本特征是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子菌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许多担子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少数可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有利于作物的栽培和造林。有些担子菌可寄生在植物上,引起严重的植物病害,给农林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不同真菌学家对担子菌的起源、演化及各种性状在分类体系上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分歧,致使分类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根据担子菌菌丝隔膜的显微结构特征和rDNA序列分析,担子菌分为3个纲,即层菌纲Hymenomycetes、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和锈菌纲Urediniomycetes。锈菌纲包括锈菌目Uredinales和隔担菌目Septobasidiales,锈菌目全部为高等植物的寄生菌,隔担菌目多为昆虫共生菌。黑粉菌纲仅包括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绝大多数都是高等植物上的寄生菌。表1-6 担子菌门分纲检索表二、园林植物其他侵染性病原(一)园林植物病原细菌

园林植物细菌病害已知有300多种,主要见于被子植物,在裸子植物上很少发现。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细菌门,为单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没有核膜包围而成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没有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它们的重要性仅次于真菌和病毒。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桃细菌性穿孔病、花木青枯病和根癌病等。

1.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①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园林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因而称为杆菌,两端略圆或尖细。菌体大小为(0.5~0.8)μm×(1~3)μm。

细菌的构造简单,由外向内依次为黏质层或荚膜、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以及由核物质聚集而成的核区,细胞质中有颗粒体、核糖体和液泡等内含物。植物病原细菌细胞壁外有黏质层,但很少有荚膜。

绝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从细胞膜长出细长的鞭毛,伸出细胞壁外,是细菌运动的工具。

鞭毛通常为3~7根,最少为1根,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极毛,着生在菌体周围的称周毛。鞭毛的有无、数目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植物病原细菌一般不产生芽孢,但有少数细菌可以生成芽孢。芽孢对光、热、干燥及其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煮沸消毒不能杀死全部芽孢,必须采用高温、高压处理或间歇灭菌法才能杀灭。

②细菌的繁殖:细菌的繁殖方式很简单,一般是裂殖,即细菌的细胞生长到一定限度时,在菌体中部产生隔膜,随后分裂成2个大小相似的新个体。细菌繁殖的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1h分裂1次至数次;有的只要20min就能分裂1次。

③生理特性: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严格,可在一般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它们能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菌落,通常以白色和黄色的菌落为多,这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菌落边缘整齐或粗糙,胶黏或坚韧,平贴或隆起;颜色有白色、灰白色或黄色,也有褐色等。

植物病原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一般为26~30℃,多数细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