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8:29:25

点击下载

作者:高德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术

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术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互联网时代项目管理术作者:高德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25ISBN:9787514213362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不管生活还是事业,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寻求复杂,并在复杂中迷失。这就是为什么失败的创业者满大街都是,成功者古今都如此稀少的原因。如何寻找一个“好项目”并让它赚到很多的钱?的确有一些非常简单并长期有效的方法和步骤。你可以看看那些赚到大钱的投资者,他们不过是使用了一些常用和普通的原理,就像小孩的戏法一样简单。他们知道市场很冷酷,但并不邪恶。他们从残酷无情的市场变化中寻找并总结出了规律,从短期利益和长期回报的博弈中获得了平衡,所以他们成了赢家。哪怕是在颠覆一切旧规则的互联网时代,这些商业原理仍然是适用的,始终焕发着活力。问题是,只有少数人看到并愿意去实施,大多数人却轻易地忽略掉了这些原则。

过去的15年中,我每天都在和大大小小的“项目”打交道。从公司的第一个发展机遇开始,到今天遍布全球7个国家的35家分支机构,我经历了从无数简单的“小项目”到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大项目”的发展。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的经验一定不是最丰富的,但本书的内容是真诚的,也是真实的。我会和你分享最有效的经营方式和做好一个项目的“奥秘”——不是天花乱坠的投资法则,而是真正的成功者不想告诉你的东西。

按照本书的要求去做,你未必就能拥有罗杰斯、巴菲特那样的天才眼光,发现隐藏在市场假象、价格波动和被踩在庸碌大众脚下的巨大商机——这样的人物是举世罕有的,但你一定能够把自己眼下的项目经营好,并且从此对“赚钱的项目”有不一样的理解。这会使你减少可能会发生的损失,并增大未来的成功概率。

任何赚钱的项目,都是“最平常的”

我观察了很多人。他们有相当长的时间做研究,了解投资、管理理论,为自己准备人才,或者奋笔疾书“了不起的商业构想”。但是,很少或者说没有去实施任何项目,始终在观望。他们害怕投资风险,感觉自己缺乏驾驭的能力,因此不敢行动。还有的人则眼高手低,不是觉得这个项目的操作太过烦琐,就是认为那个项目的利润率太低。发现了某些“暴利项目”,他又优柔寡断,难下决心。

我有一位姓梁的朋友,1996年怀着一颗“仗剑闯龙潭”的雄心壮志孤身到美国,先在唐人街的某个厨房打了3年工,接着就跑到华尔街的某栋高档写字楼当了一名证券分析师。这还不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转变。2006年,厌烦了金融市场的肮脏与罪恶的梁先生离开纽约,回到国内当了一名“自由投资者”——自己找项目投资运作。他不喜欢写,也不想看商业计划书,而是针对某个中意的项目进行海量的信息分析。

他会到百度和淘宝搜索产品的应用范围和普及程度,到“大数据仓库”搜集相关的商家和用户,有时也打电话问朋友、亲人和老同学的意见。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优势,这既能判断市场的前景,又能看到自己有多少竞争者。后来,他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开发手机周边应用产品的项目进行投资,然后专注于这个领域,一直坚持下来,最终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项目,从中获得了非常高的盈利。经过这些年的经历,他对创业和项目管理有着极为深刻的认知,并提出了一个观点:“凡是赚钱的项目,都是最平常的。”

为什么与互联网有关的项目赚钱?因为人人都在用互联网。这就是“平常度”产生的结果。互联网已经成为今天社会的主流,是生活和工作的常态。在这个背景下,怎么寻找和管好项目?就是“平常度”。他解释说:“平常度是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既实用又没有什么太高的理解难度。有平常度,在互联网上就有推广度。产品的平常度越高,你就越赚钱。反之,你的市场就越狭窄。”许多人到处找项目,却对身边的商机视而不见。不得不说,这是对项目的理解有误造成的。他们觉得能赚大钱的项目一定远在天边,可事实是——人就是市场。人们普遍看不到的东西,你是很难赚到钱的。

一个产品就是一个项目。或者说,你知道了什么叫产品,才能真正理解项目的含义。项目必须具有产品的应用性,应用越广,就越容易赚钱。否则,你的经营和推广技巧再高明,也很难开拓市场。一个好项目就像“怀胎十月”,它既等你去播种,又需要你不断对它优化培养,从“最平常”中开发出“最赚钱”。任何人只要坚持这个原则,专注地从身边发现机遇,都可以逐渐拓展出自己的项目,并且提高自己赚钱的可能性——只要你懂得如何把它管理好。

这不是一本邪恶的书,而是优胜劣汰的“项目生存法则”

本书的某些内容打击了一部分人的自信,因为我始终会强调“多数人的方法错误”——你的项目没有赚钱,与环境和政策无关,而是你操作项目的方法让你“死得其所”。有些人自认为了解了互联网世界的玄机,事实上他还有一只脚踩在门外;有些人可能看了几页内容,就会把它扔到一边,视之为教人“不择手段榨取利润”的邪恶的投机理论。但它恰恰是今天这个市场的现实: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生存法则下,不赚钱的项目从一开始就不具备存在的正当性。为了赚钱,你就必须学会发现项目、管理项目的“基本法”。

2002年,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我的手里没有多少钱——从华盛顿离职时的存款再加上几个朋友的友情援助,总计约25万美元。对一家高端培训机构所耗费的资金而言,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贸然起步,只会在竞争对手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围剿下很快关门大吉。任何一个行业的市场都是如此,丰满的理想都需要现实的坚实支撑。我有一个好项目,但能不能活下来?尚不可知。面对这种情况,我从投资特区街头的广告位开始起步——利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脉优势,通过6个月的时间,我把手中的25万美元“变”成了80万美元。虽然离公司的启动资金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段时间却为我争取到了一个重量级的合伙人:高盛公司负责GS资本合作投资业务的范德尼·多明戈。

一天早晨,我接到了范德尼的电话。他没有请我去高盛公司总部面谈,而是请我喝杯咖啡。我说:“谢谢,我现在就去纽约。”他在电话中笑道:“我已经到华盛顿了,你知道乔治城M街的司登咖啡馆吗?两个小时后我在那里等你。”听起来会令你感到“失望”的一点是,范德尼并没有在会谈中翻阅我准备充分的“项目计划书”——人们总以为投资者最感兴趣的就是一份具备说服力的计划书,而是开门见山地问了两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你准备为哪些人提供服务?”“这些人为什么要相信你?”

我只用了一分钟的介绍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然后,范德尼迅速拍板,同意和我合作。范德尼关心的问题,恰恰是一个项目能不能发展壮大、从市场赚到钱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是市场,后者是能力。如果项目有市场,而你恰好又具备把它做好的能力,这个项目才真正拥有了活下来的机会。否则,它将永远写在纸上,或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让你恋恋不舍。

这就是项目的赚钱原理。它非常的简单——我们把钱投到一个有美好前景的产品或服务上,再为自己赚来更多的钱。就是这样很简单的道理却没有多少人可以懂得,并运用到项目中。因为人们总是忽略了项目盈利最为关键的要素,甚至对什么是真正的好项目和如何管理项目懵懂无知。失败者的头脑中更多的在考虑自己,而不是分析市场的需求。就像有的人开了一家餐饮店,两三年过去了仍然是一个小老板;而同一条街上的另一家餐饮店却发展成了连锁集团,并通过网络平台开拓了占30%营业收入的外卖业务。造成这两种差距的是“他们对项目和市场的认识”,而不是“谁更努力一些”。

学会“项目思维”,比赚多少钱更重要

本书的优点是什么?

第一,它不是一本纯粹的理论书籍,也不是教你如何投机取巧的赚钱工具。它揭示了项目在互联网时代的本质,通过分析不同行业、不同投资方式、不同项目思维的盈亏,告诉你什么才是值得去做的“好项目”,以及为此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

第二,书中结合国内外的海量案例对“项目管理的实用原则”和“不为人知的正确做法”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述,特别是许多知名投资人和项目经理的现身说法,为你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思考的网络时代的“项目思维”。

第三,我们在书中也提供了详尽的数据与完整的实战过程,从定义项目、选择项目,到吸引投资、搭建团队、管理项目,以及对项目的执行和评估、对风险的预测和预防,每个环节都有简洁和具有说服力的介绍。重要的是,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可供参考的步骤,无论是什么项目、哪一个行业,都有非常实用的借鉴价值。

可以说,从本书中学会用“项目思维”去思考项目、选择项目、执行项目,这是比计算“能赚多少钱”更重要的事情。你要站在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站到项目的立场思考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管理好自己的项目,让它带来计划中的回报。  第一章重新定义项目

◎我们把三流的项目交给一流的项目管理人,可以获得二流以上的回报;把一流的项目交给三流的项目管理人,却只能得到四流的回报。这是因为,“项目管理人”的素质比市场更能决定项目的生死。我们不但要评估项目本身的市场潜力,还要看看自己能不能组建一支优质的运营团队,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所以出色的投资者总是把项目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估,而不是仅靠市场数据分析盈利的可能性。

◎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它天生就是跟行业保护为敌的。这决定了我们本书的项目思维:第一,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第二,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第三,我们要勇于实践新的商业思维和管理模式;第四,我们要对正确的方向坚持到底、放眼将来。互联网时代的项目管理,既是知识管理,又是技术管理,还是思维管理。你是否愿意接受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创见性地对项目的投资模式、研发和管理结构进行颠覆式的创新?你是否愿意一切面向客户,以消费者为中心?赚钱的前提——懂得什么是“好项目”

尽管今天已经是一个商机遍地的创业的黄金时代,但是,找到可以赚钱的“好项目”却越来越成为一门科学、一项十分考验人的判断能力的商业策略行为。怀尼特·布杰是洛城一家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他是精明的商人,也是拥有一双慧眼的项目专家。他的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投资了240多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额为350万美元,总的账面回报则超过了投入资金的4倍。

他感慨地说:“钱越来越好赚,但好项目越来越难找。”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事实是,在资本席卷一切行业的狂潮中,稍不小心你就会丢掉口袋里的钞票。他以自己20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明白什么才是值得投资的项目,你其实是很难赚到钱的。

2013年,布杰的公司在洛城举办了一个“发现好项目”的投资论坛。对于什么是“好项目”,他认为,与其先去研究产品和服务,不如先看看项目管理人的素质能否适应这个新的时代。项目的盈利都要利用人性(市场)的弱点,就像他投资的一部电影打动了无数人而卖座,回报高达6倍。他对此的评价是“电影成功地利用了观众‘感动’的人性弱点”——真是出人意料的看法。而这恰恰是你在本书一开始就要学习的技能——从人性的层面看待项目,重新认识项目。要真正想做好自己的项目,你必须放弃过去的某些传统思维,转而从项目和人的结合部(获利角度)寻找突破口。“项目”和“人”是不可分割的

北京有位生意人张先生这几年老是赔钱。他事业起步时在南方开过连锁酒吧。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他便来北京投资别的项目。两三年内,他接连拿出了1700多万元投了3个项目,分别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一款手机APP软件和一种家居使用的空气净化产品。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三种产品都极有市场,人们的需求大,应用范围广,盈利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由此可见,张先生是很懂得赚钱的人,也知道什么项目值得投资。但他却只收回了500多万元的本钱,其他所有的钱都赔光了。

他为何在这么好的项目上赔钱了?

我就问他:“你的这些投资有什么标准吗?”

张先生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看项目的市场有多大。”

这是他唯一的标准,也是他对项目的定义:只要有市场,项目就可以去做。这句话看起来是非常有道理的,没有逻辑漏洞,但是,少了点什么?就是布杰强调的“项目管理人”——负责项目运营和执行的团队素质,比市场更能决定项目的生死。

1.把三流的项目交给一流的项目管理人,可以获得二流以上的回报。

2.把一流的项目交给三流的项目管理人,却只能得到四流的回报。

这是我十几年来始终坚持的标准。我们不但要评估项目本身的市场潜力,还要看看自己能不能组建一支优质的运营团队,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所以,出色的投资者总是把项目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估,而不是钻到市场数据中寻找盈利的可能性。

对投资者而言,这个选择项目的原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项目本身的“执行者”呢?你有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个性对项目成败的影响,并由此来寻求适合自己性格与兴趣的项目?一个好项目必须是符合自身条件的,项目和人不能互相契合,它也就很难赚钱——至少难以做到长久的盈利。“好项目”不可缺少的三个特点

1.必须经得起充分的论证

软银公司的孙正义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优秀的投资人之一。他在马云的事业起步期给予了十分重要的资金支持。当时,国内没有银行愿意把钱借给马云做阿里巴巴。孙正义却慧眼识珠,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巨大潜质,并且做出一个今天看来无比正确的决定。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眼光,是由他严谨的性格和喜欢论证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大学毕业后,孙正义从美国回到了日本准备开创自己的事业。他选出了50多个项目和可能的目标,然后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逐步考察。他不是“想一想”或“看一看”的那种蜻蜓点水的考察,而是写出了一米多厚的资料,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最后,他选择做软件。因为他在论证后发现,只有这个目标是适合自己的,是他可以做好的。

一个能够让你赚钱的好项目,它首先要经得起反复和长期的论证。阿里巴巴为何经得起论证?因为它为未来的商业经济规划好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阿里巴巴有一份成熟的计划,有一个广阔的未来,还有一个可靠的带头人。这就是论证的结果。有了这个过程,你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同时进行周密的准备。这样一来,在项目的起跑阶段,你就跑到了别人的前面。因为你的准备越充足,自信心也就越强。

2.必须传播正能量

即便在光怪陆离的互联网时代,有些传统道德仍然设有禁区,不可轻易触碰。有一位费城的投资人因为投资了一款“匿名社交APP”而“损失惨重”——长达5年的时间都没能盈利,最后不得不以损失大半资金的代价从中撤出。这样的项目固然有可能增长,但很难变成真正被广泛认可的产品。像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项目是坚决不能投资的,因为它承载着一种社会的负能量。

凡是有较强增长性的项目,都有“传播正能量”的特点。比如即时通信工具、汽车导航、可定位的儿童手表等。当你的项目能够让大众看到并体会到它的积极价值时,盈利的前景就会非常乐观了。

3.必须有商业价值,最好是待开发的“新价值”

布杰曾对我说:“你要把项目视作一个人。一个人要在竞争中获胜需要具备哪些优势呢?最大的优势莫过于他有别人不具备的价值。”就是说,它必须具备足够大的商业价值,而且是有待开发的“新价值”——别人尚未发现,你已经看到并走到了别人的前面。当你找到这样的项目时,想赚钱就很容易了。项目的基本元素

说了这么多,项目到底是什么?在本书中,我们所强调的“项目”首先包含下面这些基本的特征:

第一,我们开发项目是为了实现一个短期或长远的商业目标,这个目标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我们要为项目准备相应的预算、时间和资源,它们要有量化的标 准。

第三,我们的项目有一定的操作复杂性,它绝少是一次性的。

第四,我们做的项目一定是以客户为中心,也就是市场。离开市场的生意没有意义。

第五,任何一个面向未来的商业项目都不得忽略互联网的存在——无视这一基础环境的生意在今天已无容身之地,或无盈利空间,或基本不被投资人看好。在互联网的介入下,项目比过去传统的生意增加了复杂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市场的因素。

第六,项目有明确的商业目标和产品定位,必须在既定的周期内依据设定的“技术标准”规范完成,达到满意的质量,并且控制好成本。

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定义:项目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设立。例如,下面的这些行动都可以称为一个项目:

1.开发一项新产品,比如手机APP软件或智能空气净化器。

2.策划一个大型会议,像商务论坛等,这是短期项目。

3.筹备一次“自驾游”。当然,自驾游是赚不到钱的,这是生活项目。

4.成立一个咨询公司,为大企业提供培训服务。

在过去的传统时代,我们看到有很多创意发展成为垄断一个行业的生意。例如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它在20世纪60年代时还不被看好,在80年代却代表了电脑应用的未来。互联网搜索引擎有一段时间也无人问津,现在却已被几大巨头瓜分了全球市场。京东商城的创始人刘强东在2006年时还曾借钱为员工发薪水,10年后,京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如何才能发现未来的项目?那些能开发潜在市场的好项目有哪些基本元素呢?人们总关心这样的问题——我们了解这些书本的知识,却不知道哪些元素能指明方向。因此,80%的投资人都在错失好项目,20%的投资人都把精力花在了一般的项目上,仅有不到0.1%的投资人和项目策划人抓住了上帝掷出的那个“幸运骰子”。

范德尼有一次对我说:“和20年前不同的是,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他是指互联网行业的萌芽期成就了一大批网络巨头),所有可见的资源和市场均被先行者占领了,后来者多数只能在他们的阴影下艰难前行,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未来还有没有突破性的生意?这样的生意具备哪些特点?没有人为此设计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将来的一切生意都是和互联网挂钩的。网络技术深刻地改变了所有的行业,行业跨界的互联网整合已接近完成。假如会有一个新的‘谷歌’,它的诞生也一定是通过这种方式。”定义“有效的项目”

和过去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有效项目”具备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有人感到奇怪:为什么投资赚钱还有这说法?一个项目有市场就行了,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吗?至少那位开过酒吧、投资过小成本电影和手机APP软件的张先生就很疑惑。“做生意怎么赚钱,我认为只要完成了几个既定目标,满足了项目的三要素:时间进度、成本控制和质量要求,就应该是成功的。另外,暂时没赚钱也不可怕,有时候项目的成果被消费者接受了,也可以认为是有效的。例如,我正在做的那款APP软件,初期成本投入高是IT行业的定律,产品研发的进度不可预判,有时会突破原定的时间,加之高昂的成本支出,项目没有取得既定的收益。但我们获得了技术储备,有了消费者的认可。我认为它是成功的,是对未来的投资。”

张先生的看法正是人们普遍的观点,然而这个理念却在现实的操作中频频碰壁。站在项目管理人的角度,取得一定的市场效应就意味着部分成功。但对投资人来说,没有持续性发展的项目就是失败的。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的环境中,信息共享,机遇共享,缺乏持续性就说明你没有在市场扎根,等于给别人当了一回实验品。所以,一个有效的项目,它必须是连续性的,可持久获利并且一次性成功。中途铩羽而归,就等于退出市场,宣告失败。互联网时代,不会给你太多反思和蛰伏的机会。

项目的成败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即项目团队内部的竞争环境、管理生态、客户环境和外部的社会环境。从可控的角度看,有效项目需要着重考虑传统的“项目三要素”,但从未来的角度看,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更复杂的因素,包括环境、团队、计划、管理和市场等多个方面。而且,任何因素都脱离不开当前网络经济的大背景。

第一个条件:良好的运行环境

政策环境——国家政策是否支持。

在项目计划的初期,应该优先分析产品的政策环境和未来的政策变化。毫无疑问,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已经“人满为患”,冷门行业少人问津,大众行业则存在许多打擦边球的行为。项目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还要看看它能存活多长时间。费城投资人“匿名社交APP”的项目虽然并不违反美国法律,却也因为较高的政策风险而搁浅。

机构环境——优秀的项目运营方。

同一个项目交给不同的机构操作,结果往往有天壤之别。我们看到过许多这样的产品,在A公司的手中半死不活,长年亏损,被B公司并购后却焕发生机,异军突起,上演了一出回马枪的好戏。这表明,好的运营机构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他们有实力攻克难关,挖掘项目的优点和卖点。

资金环境——雄厚的财力支持。

没有资金的支持,项目就搞不下去。多数情况下,项目组织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其次才是一个创意体。我见过太多的人手里挥着商业计划书,大谈他们的商业理想,但是钱从哪里来呢?他们没有想过。有的公司在准备对一个投资目标立项时,却对需要多少资金储备缺乏概念——他们能想到两三年,却对未来的五到十年的持续投入缺乏认知。在项目的运行条件中,资金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有句话说得好:互联网经济,拼的就是财力,是一场金融大鳄的游戏。那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项目管理,离开钱便是寸步难行。

第二个条件:强大的人才团队

人才是任何一个项目成功的保障。一个合格的人才团队,必须由具备必要的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坚韧的意志力的人共同组成。例如,你需要一个卓越的称职的项目经理。他是项目的灵魂人物,主管统筹项目的发起、运营和执行。作为项目的主管人物,他的素质应该是全面的,既有强大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领导能力、客户意识,还要在团队的文化建设上有独到的见解。在项目灵魂人物的主导下,组建一支成熟善战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有互相尊重和团结和睦的团队文化,有良好的分工协作,有遵守制度的服从意识,有多层次交流的沟通氛围等。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设置的内部激励体系是否完善?能否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决定了一个项目是否可以“高效成长”。

第三个条件:成熟的商业计划

项目的发起阶段,需要一份计划来证明它是有效的,否则,你怎么判断它是赚钱还是赔钱的生意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讲的就是项目策划和商业计划的重要性。一份成熟的商业计划,也关乎项目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多数投资人在选择一个项目时,第一印象都是从商业计划书中得来的。因此,它的可行性计划和执行计划非常重要。但在现实中,创业者和项目发起者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计划部分”。他们满怀激情匆匆地投入到一个项目的执行中,没有做详细的筹划,就为后面的挫折甚至失败埋下了伏笔。

和项目有关的商业计划不是几张纸便可以打发的,它应该包括项目的内容、时间进度、预算、需要的各方面支持性条件以及项目的风险预测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有效项目的计划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过程。要对计划随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否则,它就无法表述项目的最新动态和市场的最新形势。尤其对于不确定性的因素,计划书要明确地表达和概括。项目计划可以赶不上变化,但一定要“跟得上变化”,并把变化体现为量化的数据,用数据来说明项目的有效性。

第四个条件:强有力的过程管理

每当有人问我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时,我总会提到一个条件:“对这个项目,你能不能做到可靠的过程管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的可行性就有保证;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你怎么保证项目的进度始终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呢?一项无法掌控的事务,必然意味着无法预料的风险。换个方面讲,过程管理也体现为项目的透明度,使管理者可以关心、了解每一个环节的进展,监督完成质量、资本输入和输出等关键要素,控制项目的运作过程。

如果一个项目没有办法对过程进行管理,其直接结果就是项目缺乏控制。这种状况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一旦项目的运行存在偏差,只能在收尾的时候被发现,那时可能就悔之晚矣,失去了挽回局面的机会。

第五个条件:正确的市场判断

在免费和付费共存的时代,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判断一个项目商业前景的难度增加了许多。这对投资人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对市场具备更深邃的洞察力,做出实事求是的决策。在为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澳洲分部的项目团队评估、分析新兴市场的未来趋势时,我提到了一个词汇:时效性(time limited)。相比传统市场,新兴市场的时效性总是比较短暂,今天能赚钱的东西可能一夜间就变成了街头废纸。有些项目的介入时间较短,因为它的市场总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成长很快,许多商机稍纵即逝。在考察项目有效性时,它的“时效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对投资者而言,能否看清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走势,便成了一种十分宝贵的能力。

综上所述,一个有效的项目是不能脱离实际的,既要有良好的资本条件、管理条件,还要有前景看好的市场条件和过硬的运营团队。在运作的过程中,管理者时刻要记住的是,不能头脑发热地制订不切实际的目标。此外,还应该注意,并非好的理念就一定适合于自己的项目。网络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时髦的理念、新颖的方法和流行的投资工具——它们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但并不一定就能让你的项目获得成功。这需要我们有准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

有了这些基本的条件,我们还要保证项目可以平稳地运作,持续地投入并坚持到有所收益。一个好项目如果投资断断续续、人员变动大、经营波动不止,它也谈不上是有效且能够带来正面效益的。不赚钱的项目为何总有人投资

查理是我在费城参加一次商业活动时认识的一位投资人。5年前,他继承了父亲的一笔500万美元的遗产,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他的父亲老查理曾经长期担任硅谷一家科技公司的董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士,但并没有把自己的商业眼光遗传给儿子。查理得到这笔钱后,就开始寻找能够赚大钱的项目。

他的第一笔投资给了费城当地的一位IT工程师波索·鲁克。鲁克发明了一种“梦境显示软件”,只需要设计一款与其相匹配的头盔,载入这款软件,就能把人脑的所思所想和梦境展现在电脑屏幕上。这种软件应用了电信号成像的原理,用来复制和还原大脑的简单图像。看到样品后,查理兴奋极了。他觉得这个神奇的东西一定能引起轰动。

鲁克还有在谷歌工作的经历,这也打动了查理。两个人经过几天的沟通,就确定了合作方式——他们计划去华盛顿成立一家研发公司,批量生产样品,向医疗机构和军队推销。查理做出的判断是:“高科技的人脑显像设备是未来的趋势,将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话虽如此,但他没有对市场进行分析,也没有发现这类产品的市场成长性和需求量都是有限的。从公司成立到生产出第一批样品,查理投入了约50万美元,并且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为产品寻求销路。

结果是,没人理他们。一家医院的采购部门主管说:“我们需要的是医疗设备,不需要知道病人做了什么梦。”查理的投资损失惨重,全部资金打了水 漂。

尽管亲属希望他谨慎投资,最好先去学习投资理论,或者请专业的投资代理机构帮他打理这笔钱,但他是一个“不听劝”的人。查理说:“我对什么东西可以赚钱有自己的理解,你们不必操心。”他还担心这帮亲戚是否在觊觎父亲的遗产,更加不相信那些人的话。于是,他在后面的几年中总是投资那些“不赚钱的项目”——

在开始运营前,有着赚钱项目的一切特点。只有投入资金启动了项目,才让人意识到这个生意是很难盈利的。这类项目很有欺骗性,若再辅以高新技术和流行概念的包装,就更容易蒙蔽投资者。

后来,查理还投资过《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的广告业务(平台代理)。他吸取了前几年的教训,雇佣了一位专业的有多年杂志类广告代理经历、在《华盛顿邮报》工作过的专家克莱西。克莱西看到这位金主,也想借此大干一场。两人一拍即合,又投资100万美元在洛杉矶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专做平台广告业务,第一个重点客户就是《体育画报》。为了拿下这家有千万流量的美国知名周刊的广告代理业务,查理这回下了血本,攻关费用便花掉了十几万美元。然而,他寄予厚望的这个项目得到的仍然是失败收场的结局。《体育画报》的广告发布一般是由模特经纪公司垄断经营的。尽管这是一个诱人的市场,垄断也不是永久的,但至少在查理面前,对手是不可撼动的。

为何许多手握钞票的投资者“有钱花不出去”?

为何他们总是运气不好,选中那些很难赚钱的项目?

为什么大部分人对于项目的定义都有问题?

第一,赚钱的项目总是和风险如影随形

越是赚钱的项目,起初都有一定的风险,这很考验投资者的眼力。人们在选择项目时,总喜欢先看看风险——如果存在诸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基于自己的判断力,就会退而求其次,寻求那些看似稳妥的项目。但是,这样的项目恰恰是不赚钱的。

第二,短期收益的诱惑战胜了人的理性

人们对短期诱惑的抵抗力普遍不足,很少考虑到未来两三年后这门生意是否还能赚钱。或者说,多数人很难预测一种产品的长期走势,总是只能看到眼前的“可能收益”,并被这些收益蒙蔽双眼。就像查理一样,他只看到了自己所投资产品的巨大广告效应,却不去分析它们能否真正在市场上立足,持久的盈利如何,最终导致出现误判。

第三,普通人很难发现经过伪装的“假项目”

很多项目非常吸引眼球,但它们并不能赚钱。比如纯粹的公益产品、象征意义的科研产品(梦境软件)等。这一类项目的身上披着层层伪装:

1.有眼球效应,人们关注度高。

2.有商业色彩,资金投入度高。

3.有“应用市场”的假象,未来前景正被广泛探讨。“假项目”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只要不正式启动,就很难验证它的关注度是否能转化为市场收益,也不清楚它的前景能否变成现实。多明戈在一次讨论中点评说:“市场上有90%的互联网应用产品都是不赚钱的,尽管它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漂亮衣服。这些产品正吸引人们的投资,抓取一些眼球,但是,过不了多久,在应用平台上就再也找不到它们的影子。”每个人都要遵守“项目基本法”

埃尔德雷奇(Eldredge)是在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任职的投资学专家。他曾以印度的软件公司为例阐述了“项目管理”对于项目质量的重要性:“印度的软件公司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并且占有一定的份额,真正的撒手锏不是他们的研发能力,而是强大的项目管理和对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他进一步列举数据说:“在全世界的软件开发项目中,每年能按计划完成的不足16%,但印度大型软件公司的项目有95%的合同完成率。”

我们定义项目,同时就是在定义和它相关的“项目管理”。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你投资了一个工程、一个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它必须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终收益。如果完成率很低,再好的项目也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因为你的资金有很大的概率会打水漂。

为什么我们在对企业家进行“项目思维”的培训时,重点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项目基本法”?项目基本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家、项目操作人的“项目管理意识”,遵循那些必要的、基本的原则,找到真正合适的项目,再用优质的管理把它完成好。这是基于大量的现实数据提出来的针对企业家和项目主管的要求。

我在国内和很多投资者、企业老总及项目主管会面时,发现他们虽然很早就开始实施项目管理,但这些年下来,计划的平均完成率也没有超过68%。不少企业的项目规模已经发展到了几亿、几十亿元,在项目的管理上依然没有形成独有的、专业的和面向未来的体系。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融合各个领域、不断打破行业壁垒的情况下,大部分项目投资人和管理人对新环境适应得很慢,不仅对新技术的应用慢,对互联网新思维的跟进也非常迟钝。

互联网时代的项目基本法

埃尔德雷奇说:“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它天生就是跟行业保护为敌的。”在打破一切行业壁垒的互联互通时代,项目的投资和管理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再固守僵化的传统思维。

第一原则: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

第二原则: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

第三原则:必须勇于实践新的商业思维和管理模式。

第四原则:必须对正确的方向坚持到底,放眼将来。

新时代的项目管理既是知识管理,又是技术管理,也是思维管理。你是否愿意接受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创见性地对项目的投资模式、研发和管理结构进行颠覆式的创新?你是否愿意一切面向客户,以消费者为中心?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组织结构、管理工具的使用等方面做全方位的调整,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它主要包括:

1.要建立高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2.要实现互动式的需求挖掘。

3.要让信息高度共享。

4.要做到资源的动态调配。

5.要建立零距离的沟通。

6.要实现零时差的管理。

7.要搭建网上办公平台。

通过这7种方式,结合互联网工具,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支持,保证项目团队能对市场做出即时反应,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项目管理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对投资者和项目管理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问题”——项目管理为了问题而生,贯彻项目基本法,就是为了减少问题、杜绝问题,提升项目的竞争力和计划完成率。有些人做一个项目只想着赚钱这种形而上学的目的,并不努力研究如何化解计划执行中的重重阻碍。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项目,不是说你钱到位了,方向正确了,市场就向你敞开她温暖的怀抱,欢迎你。在挖到金矿前,她还会设置许多考验。项目管理,就是一个闯关游戏。

第一,在项目定义中的问题

我们做一个项目之前,就会和客户之间有很强的互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把市场无限细分,客户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样性、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客户的要求很高,并且非常善变。在对项目进行定义时,就要及时地与客户充分地沟通,对项目的目的、要求、不同细节的区别和隐性的需求进行充分的挖掘,或者对市场进行深度的研究,才能真正地贴近客户的需求,迎合市场的需要,防止我们的项目在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第二,在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中的问题

在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各种方案的博弈,团队内部的利益冲突,不同部门的职能冲突,人员协作的磨合问题,资金的分配问题,员工的个性化与团队文化的冲突等。这些问题永远存在,不管你做什么项目,它们都伴随着整个过程。因此,你必须考虑周全,并且制定备用方案,防止它们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现实中,有很多项目都倒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第三,在项目进程管理中的问题

项目的“进程管理”是为了保证各个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时间,确保投资人和管理者随时掌控整个进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完成时间”难以把握,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阻碍一些阶段目标的达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进程。如何解决它们?你必须在自己的项目管理体系中提前计划,防微杜渐。只有预料在先,才可有备无患。

第四,在项目总结中的问题“项目总结”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评价项目,二是评价项目成员。项目的完成是否顺利,效果如何,对收益的评估结果是什么?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于项目的参与者要论功行赏,每一名项目成员都渴望创造价值与实现自我,他们也需要回报。如何做到公正、客观、量化地评价员工的价值?这也是项目管理的一大难点,是常见的问题。

对任何项目来说,只有能够充分地正视这些问题,不逃避一切隐忧,然后致力于彻底地解决它们,我们才有可能从头到尾打造一个优质项目,产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回报。  第二章选择未来的项目

◎这是一个正干掉一切中间环节的时代。伙计,如果你没有“全渠道整合”的眼光,你就找不到好项目。但是,一个好项目就意味着零风险吗?一个赚钱的项目就必然“一定赚钱”?事实是,“正确的项目”≠“无风险的项目”。但更为关键的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根本目的是找到机会,在减少和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利后果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风险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机会却只有少数人能够辨识。

◎如果你像一个门外汉一样投资某个行业,对一切诸如政治、经济、政策、技术、周期等因素置之不理,那你投资的项目一定很短命。所有的项目生命都被逻辑控制,你不了解那些枯燥而生僻的例如增速、壁垒、竞争结构等词汇的含义,就永远搞不懂趋势是从何判断得来。你根本不用担心遭遇竞争,因为早在开始竞争之前,你就已经被拒之门外。因此,不管你想如何安置自己的资金,首先,你得表现得像一个内行。你要充分地了解一个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在“找项目的浪潮”中保持清醒是一种特殊能力

怀尼特·布杰讲过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布杰的一位朋友前几年特别喜欢虚拟货币。那时,比特币这样的网络货币概念十分火爆,投资者趋之若鹜,纷纷投入大笔资金,以期大赚一笔。这个人就融资成立了公司来运作该项目,还雇了十几名员工开发相应的市场。“结果他赔掉了上百万美元。”布杰嘲笑说,“在找项目的浪潮中,这些光着屁股的人到处都是。他们有钱但没头脑。或者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项目,判断力差,容易跟风。”

这是一个投资和创业的黄金时代。新概念、新思路和新产品如同雨后春笋,市场上一片叫卖之声。这些对创业者的诱惑无穷大,但巨大的考验也接踵而来。找错项目的代价是惨重的,如果不能保持清醒,就会误入歧途。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以为跟在成功者的背后一定稳赚不赔,结果忙碌几年,只赚了一点辛苦钱。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总苦笑着对我说:“我这老板当的,还不如自己的下属收入高。”他3年前投资了一个IT项目,是一款汽车软件。当时,正是各类打车软件非常流行的时候,他急忙跟进。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很难敌过那些有着强大资金支持的大公司,现在只能半死不活。

还有的人缺乏管理、开发项目的能力,不管多么有“潜力”的项目,只要到了他的手中,立刻变成大白菜。我在加州认识一位华裔叶先生,就是很好的例证。叶先生在国内下海创业,到处找项目,开过玻璃厂,做过连锁超市,炒过股票,甚至开发过手机APP,都没获得理想的收益。后来他明白了,自己不是没找对项目,而是不具备驾驭这些项目的能力。

好项目到处都是,就在我们身边,但如何经营好这些项目,让它赚钱,就考验投资者的能力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对自己的能力盲目乐观,而是组建专业的团队。但叶先生又不愿意放权。所以十几年下来,他还是一个失败的投资者,现在只能靠一间中餐馆为生。

为什么别人能找到好项目,我却找不到呢?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疑问,也是本书要帮你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人一直在寻找创业致富之路,每天分析研究各种项目,既十分辛苦又不得其法。他今天看到这个项目有人发了财,明天看到那个项目有人大获成功,唯独自己不能一炮打响。这是因为,他在选择项目时缺乏一些必要的项目思维。

1.要同时具有对于“高回报”的畏惧意识和“果断投资”的辩证思维

对创业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稀有的品质。我们现在走到大街上随手一抓,就能抓到一堆做着发财致富美梦的“梦想家”。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发财——只要能发大财,他宁可世界发生核大战。所以“高回报”是这些人唯一的要求,只要回报高,他们什么都敢做。恰恰是这种贪婪的思维是失败的导火索。如果没有对“高回报”的畏惧意识,就无法理性地分析项目的本质和风险。一旦被绑上项目的战车,当风险发生时,你连跳车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些人是另一种极端:他们害怕任何较大的投资,梦想少投钱但又能发大财。当你和他谈到追加投资、雇佣专业团队时,他立刻就会退后一步,睁大惊恐的眼睛,仿佛在呼喊:“什么?难道之前的10万元还不够吗?你让我把钱交给那些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别开玩笑了,万一我赔得只剩一条裤衩怎么办?”看!这是大多数想赚钱却不懂项目管理的人的真实想法。

在触碰到“投资”这两个字的时候,他们有一大堆的顾虑要担忧:

这点钱我攒了好几年了,我得留着买房子。

我要结婚,婚礼没有钱怎么办?

我要给孩子存一笔教育经费。

我要照顾父母。

……

总之,他们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却又艳羡别人的钱能够生钱。一方面,没有多少钱拿出来,另一方面,又希望找到回报丰厚的项目,最好是“无本万 利”。

这就是投资意识和思维混乱的症结。其实,对于上述情况的创业者,反而没有必要小心翼翼。既然你的钱袋只够温饱,即使看得再紧,一省再省,你还是只有这些钱,资金并没有因为你的保护而有所增加。那么,不如换一个想法,拿出部分积蓄去投资一个可靠的项目,也许几个月或者一年,你投资的钱已经翻了一番。当遇到合适的项目时,虽然资金有限,也要果断投资。

就像史玉柱,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成为“巨人”后的光辉,却不去思考他“成为巨人”的方法和果敢的战略头脑。如果你是史玉柱,你愿意从赚到的一万元中拿出9000块去打广告还是赶紧把它存进银行呢?

2.如果既没有方向,也不了解市场,就不要轻易行动

我认识的很多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满脑子想着赚钱,而且总是想着安逸地开个小店。比如,去小商品批发市场倒腾一些廉价商品,之后到大市场上去销售。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地的华人聚居区有很多这样的人。当我问及“你想要卖哪种商品”“卖给哪些人”和“市场如何”之类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

没有做好准备,就急匆匆地加入了创业的大军,到头来耗费了精力,又赚不到多少钱。很多想要小本创业的人都是如此,既没有创业的方向,又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但又十分渴求有一个好项目供他大显身手。这样的后果通常是做一次,失败一次,很难站稳脚跟。更何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是一个讲求“精准创业”的时代,人们“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 霍。

3.要对概念的炒作保持警惕:过于迷信营销新模式的结果往往是一败涂 地

你可能已经发现,在微商遍地开花的今天,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一批吹嘘“新模式”“年入百万”的项目不断地刷屏。似乎一夜之间,那些在公司兢兢业业做小职员的普通人全都摇身一变,成为营销大师的受益者。躲藏在互联网背后的“总代”不辞劳苦地为小代理们讲述赚钱营销的神奇法则,并且将自己艰辛创业的历程精心包装一番,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些项目模式花样百出,让你听到的,无一例外地全部是优点,毫无风险。人们听得热血沸腾,感觉自己不赶紧投资就是傻瓜。但事实是什么呢?对广大微商来说,90%的人都是不赚钱的,年入百万也是痴人说梦。

这些新的项目模式到底赚不赚钱、值不值得投资并没有那么大的辨别难度,只要你还具备基本的项目常识,就可以做到。互联网时代下,大多数企业的营销模式大同小异,但都不存在“躺着数钱”这样的说法。有些项目的运营模式绕了很多弯,做了层层包装,就是为了吸引你投资。凡是以炒作营销概念为主的项目——不管是实体还是虚拟产品,都存在着很大的猫腻。

说白了,财富的累积就是把别人手里的钱装进你自己的口袋。那么,你仔细想想,有多少人的钱会流入你的口袋,而你的钱财又最终流入了谁的口袋?当你对一个项目的营销模式和操作流程有所洞察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是大家都在做的项目,就越要保持距离。

4.你要成为资本的领导者,而不是“商品推销员”

在一些投资思维类的短期培训和咨询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劝诫那些迫切渴望找到投资门路的创业者:“不要异想天开,而要参与到一个成熟和成功的现有模式里去。”对年轻的创业者,利用过去的经验,努力掌控资本而不是精研模式,成功的概率远远大过最前面的探路者。因为这是最保险的,也是能够为你创造成功支点的方法。

一个具备了成熟运作模式的系统会促使你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导者,而不是把你当作未来商业模式的探路工具,使你作为辛勤的推销员用自己失败的教训把“模式”推广给后面的人。难道你还没有发现吗?即便在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最优秀的企业家也从来不会真的在意模式创新——他们始终遵循项目基本法,按部就班地建设好自己的商业平台,扩大规模,占据市场,让自己去驾驭资本,而不是被资本操控。发现“正确的项目”非常重要

那么,“正确的项目”在什么地方?

1.“正确的项目”≠“无风险的项目”

一个好项目就意味着零风险吗?

一个赚钱的项目就必然“一定赚钱”?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旦找到正确的项目,我们就肯定能够成功?

在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没遇到一个项目主管敢于拍着自己的胸口保证他们管理的项目是万无一失甚至一本万利的。相反,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总会第一时间关注风险问题,任何时刻想到的都是“出现问题怎么办”或者“项目突然失败应该如何收场”。任正非说:“华为随时准备过冬。”正是体现了这种高度重视风险的预警心态。

是这些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卓越人物太过保守吗?不是,这是任何一个项目管理者最基本的认知。任何项目都有风险,哪怕它是再好的项目。阿里巴巴今天在国内网络购物平台的支付方式上已近乎形成垄断,但是,马云仍然认为劲敌在旁,猛虎在侧,令他不能安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项目穿上了厚厚的防护盔甲,能够把一切的质量问题、工期问题、预算问题、资源问题、用工问题、执行问题、合同问题、市场问题、政策问题等潜在的麻烦隔离在墙外,那么,它就安全了——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麻烦是任何一个项目的天生问题,从项目诞生那刻起就存在了。

所有的项目在规划之初,对于风险的态度都应该是“预防+解决”。你不可能回避或视而不见——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零风险”的项目。项目规划只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是大体的推测,实际运作过程中总会有误差。这些不可测的因素就构成了项目的风险,使得你的投资项目有时候看起来“不那么正确”。所以,不要看到风险,就以为自己选错了项目。

2.首先要做好项目的风险识别

在做项目时,既然别无选择地要与风险打交道,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项目的创建之初就做好“风险识别”。简单来说,就是找出那些会威胁到项目顺利运作的风险因素,识别出这些“捣蛋分子”到底有多可怕、有哪些可识别的常见特征、它们会在哪些地方影响到项目目标的实现等等。

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对于风险的识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风险时刻存在,必须要做好持久盯牢的准备。第一种风险是内在的,它往往是我们能顺利地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风险,比如成本、人员、管理结构的不稳定因素。第二种风险是外在的,它的特点是超出了我们的控制和影响力,例如市场的波动、不可测的政府行为、全球经济大环境的走势等,这些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选择一个项目时,要从这两方面同时做出判断。

严格来说,“风险”并没有发生,它仅仅指我们在投资和创业的过程中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不过,对一个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涉及“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我们有多大的机会能战胜这些风险?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当你开始识别与分析项目的风险时,你需要提出这些问题,并找出都有哪些潜在的问题。

第一,你要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判断

所有可以识别的信息源都可拿来判断项目的风险,包括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就以投资一家餐馆为例:

主观信息:(1)资金风险——你准备的钱够不够?(2)人员风险——人才招聘的情况是否满意?(3)管理风险——能否管好餐馆的员工?(4)认知风险——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是否充分?

客观信息:(1)地理风险——位置的选择决定生死。(2)市场风险——最近餐饮业的整体情况。(3)竞争风险——附近的餐馆是否已经饱和?

将这些信息全部罗列出来,统计客观的数据进行专门的分析。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协助判断,来确认自己选择这个项目和经营管理中将可能遇到的风险,整理汇总出一个风险清单,以供最后的选择。

第二,你要从“风险识别”中看到机会

预测风险可能会引起的后果当然是一个“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更为关键的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根本目的是找到机会,在减少和消除可能存在的不利后果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风险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机会却只有少数人能够辨识。当你能从重重的风险中看到令自己眼前一亮的闪光点时,恭喜你,你找到了正确的项目。为什么你有钱却找不到好项目

2015年9月份的一天,刚刚从“数码体验店”的失败项目中走出来的夏先生一脸沮丧地闯进了我的办公室。夏先生在洛杉矶做生意有四年的时间了,在当地华人商圈小有名气。他眉头紧蹙,就像打完了一场败仗,抱着厚厚的一叠亏损的账目,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他并不希望我帮他找问题,不过是专程过来向我抱怨:“为什么别人投资一颗棒棒糖都能赚一卡车的钱,而我投资的却像一块被无数人嚼过又吐到地上的口香糖,恶心地粘在鞋底甩都甩不掉?难道我的钱就那么不长眼睛吗?天底下赚钱的买卖到底都去哪儿了?”

听到他的形容,正好在办公室找我商量问题的多明戈哈哈大笑,我也无奈地笑起来。我们并不是听多了这样的失败案例而丢掉了同情心,纯粹是被夏先生的幽默感染。的确,失败很痛苦,也让人生气和困惑。很多投资创业的人都有过这种手足无措的迷茫,自己很有钱,却找不到可以赚钱的好项目。如果连续失败几次,有的人还会丢掉自信。

夏先生前几年投资洛城当地的房地产事业,用高超的投机手段赚了点钱。美国的“两房事件”(房利美和房贷美)发生后,房地产变得不景气,他开始转而投资别的生意。从一个熟悉的行业跳到其他陌生的领域,夏先生顿时连战连挫——他先后投资过环保涂料、手机软件、旅游开发、火锅店,无一例外都是赔钱。“我投资火锅店的结果简直让人无地自容,忙活了一年除去所有的成本,就只赚了一万美元,还不如去酒店打工刷两个月的盘子。这大概是我近几年最伤心的事儿了。当然,数码体验店更惨,都说未来是体验经济的天下,我想尝尝鲜,可上帝像是跟我有仇的。”夏先生自嘲道,“我还不如让那些钱躺在银行里睡觉!”其实,我之前给过他建议,假如要投资数码体验店,回国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很多人碰到的问题:“我怎么就找不到好项目?一个好项目的特点是什么呢?”

第一,风险低真的好吗?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其他事情,没有人不希望风险低一点甚至是零风险。但这是相对来说的。准确地说,相对于收益而言风险比较低的项目,是人们最欢迎的。不过,越是低风险的项目,前景就越黯淡。例如,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近乎等于零,你会拿出一千万去投资吗?聪明人都不会,因为它的收益是非常低的。

第二,收益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吗?

任何投资的目标都是收益。判断一个项目的好坏,我们也会分析它的收益率。能够获得较大利润的项目必然受到欢迎,但利润是一个波动性的动态数据,优质项目的初期收益往往比较低,甚至初期阶段是亏损的。没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就会错过这样的好项目。

第三,人们都在追赶的“趋势”你也要跟吗?

我们知道,在投资中“趋势”是一个流行词。大家都在关注趋势,利用趋势。但当所有人都去做一件事时,它还是一件“好事”吗?想想巴菲特那句永不过时的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好的投资项目必然具备未来的流行趋势,仅仅具有眼前价值的项目早晚会被淘汰。这是一条真理,但仅限于只有少数人看到它的时候。

第四,资本是最有力的决定因素?

投入资本的多少,可以决定项目的好坏吗?诚然,在项目的经营中,一家拥有雄厚资本的企业更加容易获得成功,即使市场变化也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