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小学生涵养的成语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5:01:30

点击下载

作者:华业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丰富小学生涵养的成语故事

丰富小学生涵养的成语故事试读:

前言

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大多数成语不但华美简洁,而且还展现了中华民族历代王朝兴替、英雄成败以及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或者一段生动的史实,这些片段构成了一个个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习俗、道德和理想……

人们可以通过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能使他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未来的人生;能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加健全。

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合理地运用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炼,条理清晰,形象生动,迅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增长历史知识,不失为秉承中华智慧的一种巧妙而便捷的方式。

本书为小学生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浓缩了广博的历史知识,吸纳了丰富的世事人情。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帮助小学生开动大脑、启发智慧,领悟故事中包含的人生真谛。

读本书,就好像是在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每一位读过本书的小学生朋友都会从中受益。

A

爱屋及乌

解释:乌:乌鸦。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典故:《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传说,商朝末年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后来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就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弟姬爽(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

不久,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此时商纣王已尽失人心,大多数军兵都不愿再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朝歌很快就被攻克,商朝灭亡。以后的800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爱屋及乌01

攻克朝歌之初,对于如何才能处置好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武王还没有想到好办法,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去问姜太公。姜太公思考了一下,说道:“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家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仆从家吏。这意思很明白:杀尽这些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大王您看怎样?”武王认为这样不是很妥当。这时,召公上前说道:“我听说过:有罪的,当杀;无罪的,应当免于死罪。应当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您觉得这样如何?”武王想了想,认为这样也不稳妥。周公又上前说道:“我认为应当让所有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耕种各自的田地。大王您不应该偏爱自己旧时的朋友和亲戚,而是应当采取平等的态度,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武王听后连连称赞这是个万全之策,果断地采纳了。果然,天下很快就安定下来,人民安居乐业,到处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西周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

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个成语。

安如泰山

解释: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典故:汉朝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恨,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维护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策划叛乱。安如泰山01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安如泰山)。”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

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的下场。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识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枚乘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就死于途中。

暗度陈仓

解释: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典故:元代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刘邦是最难对付的对手。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关中,即今陕西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今都在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他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他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阔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分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暗度陈仓01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部下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那就是韩信。刘邦就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他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被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只是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暗箭伤人

解释: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典故:宋朝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暗箭伤人01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

那年夏天,五月里,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将军颍考叔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考叔是一员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考叔早已不见踪影。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

到了秋天,七月间,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的时候,颍考叔奋勇当先,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考叔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忌妒起来,便抽出箭来对准颍考叔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亡到了卫国。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版图。

像公孙子都那样趁人不备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伤人”。不过,它却并不限指以暗箭为凶器来伤人,凡是采取不光明的手段暗地里伺机伤害别人的,都可叫做“暗箭伤人”。

按图索骥

解释: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典故:《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按图索骥01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被用来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B

百步穿杨

解释: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典故:《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对周天子的威胁也将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

苏厉介绍了一个应该向白起讲的故事: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英勇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潘虎也扬扬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杨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地一箭射去,结果箭正好贯穿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杨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以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你射箭了!”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苏厉所说的向白起讲了上面这个故事。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01

半途而废

解释:半路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典故:《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半途而废01

东汉年间,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是乐羊子的妻子。

有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得知金子的来历后,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更何况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这么做有损您的品行。”

听了妻子的话,乐羊子感到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拜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问他为何中途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很长了,我有些想你,于是就回来了。”

妻子听完,拿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织布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现在,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织布所花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了。”

过了一会儿,妻子又接着说:“读书也和织布一样。积累学问,就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品行逐渐完美。如果走到一半就停下来,那和割断织机上的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回去继续自己的学业,七年学有所成后才回家。

抱薪救火

解释: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典故:出自《史记·魏世家》。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抱薪救火01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以牺牲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公元225年,秦军果然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最终被秦国灭掉了。

杯弓蛇影

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典故:汉朝应劭《风俗通义》:“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杯弓蛇影01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协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喝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冷汗涔涔。但县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请他来喝酒的,他不敢不喝,只得硬着头皮喝了几口。仆人再斟时,他借故推却,起身告辞了。

回到家里,杜宣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腹部异常疼痛,难以忍受,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但他吃了许多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过了几天,应郴有事到杜宣家中,问他怎么会闹病的。杜宣便讲了那天喝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应郴安慰他几句,就回家了。

回家后,应郴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和思考,但怎么也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么会有蛇的。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仔细观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应郴马上命人用马车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说:“你说的杯中的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了,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杜宣弄清原因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

背水一战

解释: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背水一战01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儿,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比肩继踵

解释: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典故:《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晏子(姓晏,名婴,字平仲),他虽然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却能言善辩、才思敏捷。他先是担任大夫一职,后来他父亲死后,他继任齐国的相国。

有一次,齐王派晏子出访楚国。楚王依仗自己强大的国势,根本不把齐国的使臣放在眼里,并存心侮辱晏子。他派人在城门边上挖了一个狗洞,准备让晏子从狗洞进城。晏子来到楚国,看到楚王竟然如此不义,心中十分气愤。他不卑不亢地站在狗洞前面,看了看周围看笑话的人们,故意装作惊讶地说:“哎呀!今天我难道是到了狗国了吗?不然的话,这个城为什么只有狗洞,而没有城门呢?”迎接的人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赶快引晏子从城门进城。晏子来到宫中,楚王见他这等身材相貌,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嘲笑着说:“难道齐国就没有别的人了吗,怎么派了这么一个小矮子来呢?”

楚王本以为晏子会很生气,没想到晏子微微一笑,当即回答说:“我们齐国的都城占地三百里,人才济济。假如我们的每个人都张开衣袖,便能遮挡住太阳的光芒;假如每个人都挥一挥汗水,就像下了一场雨一样!人多得简直是肩并肩,脚挨脚,大王怎么能说齐国就没有别的人了呢?”楚王听了,轻蔑地说:“既然齐国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派一个比你强的人来呢?”晏子回敬说:“只是我们齐国有个规矩,才貌双全、体面能干的使臣,才可以出访上国,去拜望那些德高望重的君王,而像我这样又矮又笨的人,就只能被派到这里来拜见您了。”

楚王听后哑口无言。他本想着羞辱晏子一番,却反被晏子讥讽,结果是自讨没趣。事后他自言自语地说:“圣人是不可以和他开玩笑的,我是自取其辱呀!”比肩继踵01

宾至如归

解释: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主人待客热情、周到,来客感到满意。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宾至如归01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正遇上鲁襄公逝世,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国丧致哀,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将车马赶进去,安放带来的物品。

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吃了一惊,派大夫士文伯到宾馆责问子产。士文伯说:“我国是诸侯的盟主,来朝聘的诸侯官员很多。为了防止盗贼,保障来宾安全,特意修建了这所宾馆,筑起厚厚的围墙。现在你们把围墙拆了,其他诸侯来宾的安全怎么办呢?我国国君想知道你们拆围墙的意图是什么?”

子产回答说:“我们郑国是小国,需要向大国进献贡品。这一次我们带了从本国搜罗来的财宝前来朝会,偏偏遇上你们的国君没有空,既见不到,也不知道接见日期。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自己住的宫室是低小的,接待诸侯的宾馆却造得又高又大。宾客到达的时候,样样事情有人照应,能很快献上礼品。他和宾客休戚与共,你不懂的,他给予教导,你有困难,他给予帮助,宾客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可是;现在晋国铜鞋山的宫室有好几里地面,而让诸侯宾客住的却是奴隶住的屋子。门口进不去车子,接见又没有确切的日期。我们不能翻墙进去,如果不拆掉围墙,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就是我们的罪过了。如果让我们交了礼物,我们愿意修好围墙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况报告了晋平公,平公感到惭愧,马上接见子产,隆重宴请,给了丰厚的回赠,并下令重新建造宾馆。

不耻下问

解释: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耻:羞耻。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01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可同日而语

解释: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局面。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他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个弱了,就要割地,也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因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是秦国的五倍,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是秦国心十倍,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不可同日而语01

C

草船借箭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孔明用奇谋借箭”。

三国时,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可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草船借箭01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漫天大雾,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木皆兵

解释: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

典故:《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草木皆兵01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不久,苻坚中谢玄之计,下令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车水马龙

解释:形容车马往来繁华热闹的场景。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车水马龙01

东汉名将马援的小女儿马氏,由于父母早亡,年纪很小时就操办家中的事情,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亲朋们都称赞她是个能干的人。

十三岁那年,马氏被选进宫内,她先是侍候皇后。光武帝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马氏被封为贵人。由于她一直没有生育,便收养了贾氏的一个儿子,取名为刘旭。公元60年,由于皇太后对马氏非常喜爱,她被立为明帝的皇后。马氏当了皇后,生活还是非常俭朴。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镶边。一些嫔妃朝见她时,还以为她穿的是特别好的料子制成的衣服,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极普通的衣料,从此对她更尊敬了。

马皇后知书达理,时常认真地阅读《春秋》《楚辞》等著作。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给她看,并问她应如何处理,她看后当场提出中肯的意见。但她并不因此而干预朝政,也从不主动去谈论朝廷的事。

明帝死后,刘旭即位,这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不久,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对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的规定,明确反对这样做,因此这件事没有办。

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一些大臣又上奏说,今年所以大旱,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今后,怎能再让马氏走这条路呢?”诏书接着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样子,让外亲见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笑话我太俭省。前几天我路过娘家住地濯龙园的门前,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来,马匹往来不绝,好像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穿得整整齐齐,衣服绿色,领和袖雪白;看看我们的车上,比他们差远了。我当时竭力控制自己,没有责备他们。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晋爵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解释: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

典故:宋朝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西汉的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却因犯法被处斩刑,刀口下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但仍未获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未及请示,便月下相追。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那些将领们很容易得到,但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就找不到第二个了。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了!”于是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01

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被封王列侯。后来,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征讨叛臣陈豨。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豨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萧何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稀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这就是“败也萧何”。

初出茅庐

解释: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典故: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天下大乱。公元207年,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这时,刘备仅有数千人马,形势十分危急。初出茅庐01

刘备召集关羽、张飞等部将共商对策,张飞发牢骚说:“哥哥为什么不让军师去退敌呢?”原来,刘备为了争夺天下,曾三顾茅庐拜访隐居在南阳的诸葛亮,请他做了自己的军师。刘备怕关羽、张飞不服诸葛亮调度,就把宝剑和帅印都交给了他。

诸葛亮召集众将前来听令。他命令关羽、张飞各带一千人马,埋伏到博望坡左右的山谷里,望见南面火起,立即出兵截杀,烧毁曹军粮草;命令关平、刘封领五百人,准备好放火器具,在博望坡后等候,曹军一到,立即放火;命令赵云前去诱敌,只许败不许胜;请刘备亲自带领一支人马驻扎在博望山下,望见曹军就丢弃营盘退走,等到火起后,再回军冲杀。众将不知其中奥妙,勉强接令行动。

夏侯惇带领大军扑向博望,正遇赵云引兵前来迎战,夏侯惇亲自出阵,赵云假装败走,夏侯惇领兵追赶。追到博望坡前,突然一声炮响,刘备领兵杀来。夏侯惇与刘备交战,刘备虚晃一枪,便与赵云一起退去。夏侯惇继续催军追赶。

夜半时分,曹军追到一条狭窄的小路上,只见路边树林茂密,芦苇丛生。曹将于禁提醒夏侯惇防备火攻,夏侯惇猛然惊醒,传令赶快撤退。话音刚落,背后火起,喊声震天,风助火威,火仗风势,烧得曹军焦头烂额,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赵云乘机回兵冲杀,夏侯惇冒着烟火狼狈逃窜。关羽、张飞率领伏兵拦住去路,两面夹攻,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个故事,赞扬了诸葛亮初出茅庐就立下第一功的惊世之举。

唇亡齿寒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

典故:《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唇亡齿寒01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种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D

大材小用

解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典故:宋朝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父亲在他童年时就去世了,由祖父抚养成人。大材小用01

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

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组织的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1203年春,他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

绍兴西郊有个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大意是: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了小处。

大公无私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典故:汉朝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大公无私01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

平公又奇怪起来,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祁午去做了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而心存偏见,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大器晚成

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后来也指年纪较大后才成长或成名。

典故:《老子》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器晚成01

马援是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文渊。他在12岁那年,父母都去世了,他的哥哥把他抚养成人。马援从小就有很远大的志向,他的几个哥哥都很看重他这一点。当时,有一个叫朱勃的人,12岁便能口诵《诗》、《书》。马援将自己与朱勃相比,感到差距很大,便有些气馁。再加上马援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对当时人们死抠词句的学习方式很不满意,便不想再继续学习了。那时,家中的生活也不富裕,马援就对哥哥马况提出请求,想到边疆去放牧,去经营畜牧业,想让家庭的生活有所改善。

马况十分了解自己的弟弟,就帮助他分析学习的困难,并安慰他说:“像朱勃这样的学生是‘小器速成’,他的才华也就是这么多了。而你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能做成大事。但是做大事的人千万不能急躁,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会成才的。好的木匠不会将还没做成的毛坯拿给别人看的。你还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要奋发努力,千万不要自卑。”

马援听了哥哥呵的话,不再自暴自弃,而是努力学习和磨炼自己。后来,他当上了新城大尹,也就是汉中太守。在东汉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马援屡建奇功,成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55岁的时候,被光武帝封为将军。马援的成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

其实,大器晚成这句成语最早出自《老子》一书,原意是大才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长大成器,后人用来比喻经过长期的磨炼,又成才较晚的人。人们也常用这句成语来安慰长期不得志的人。

大义灭亲

解释: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

典故:《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春秋时,卫国的国君卫庄公死后,由他的儿子卫桓公继位。卫桓公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名叫州吁,父亲卫庄公在世时对州吁十分溺爱,因而他养成了蛮横不讲理的习性。桓公的继位引起了州吁的嫉恨,在桓公十六年,州吁勾结当朝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害死了桓公,篡夺了王位。石碏对州吁和自己儿子的恶行也无力约束,只好辞掉官职回乡养老去了。大义灭亲01

州吁当上国君以后,不但老百姓对他非常不满,连大臣将士们也都暗中怨恨他。于是,州吁找来石厚,让他想一个稳定人心的办法。石厚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回家去向他父亲石碏请教。

石碏明白了石厚的来意后,想了想说:“陈国的国君陈桓公很有治理朝廷的经验,他过去与我们卫国相处得也很好。你们可以去找他帮忙,他一定会有办法的。”石厚将他父亲的话报给州吁,州吁觉得很有道理。他们立刻备了礼物,去拜见陈桓公。

与此同时,石碏也给陈桓公写了一封信,暗地里打发人送给了陈桓公。信中说:“石厚和州吁都是卫国的乱臣逆子。他们谋害卫桓公,压迫百姓。我已年高,无力惩治他们。请你们给这两个大逆不道的恶贼治罪,为卫国除害。”

陈桓公看了石碏的信,等石厚和州吁一到,马上将他们俩抓了起来,并通知了卫国。卫国派人到陈国杀了州吁。对于石厚,大家认为他是石碏的儿子,便主张从轻处理,也希望石碏念在父子的情分上放过石厚。可石碏却说:“州吁干的许多坏事都是石厚出的主意,如果不杀他是不公正的。像这样的乱贼,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为了大义,我顾不了这个亲情了。”之后,石碏亲自派人去陈国杀了石厚。

这两个谋权篡位的恶人,终于被深明大义的石碏除掉了,石碏受到了卫国人民的尊重。后人也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大义灭亲”这句成语,称赞那些为了维护国家正义而不顾亲属之情的正义行为。

东施效颦

解释:比喻盲目模仿,效果极坏。

典故:《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东施效颦01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看来,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对症下药

解释:针对病症用药。引申为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

典故:这个成语出自晋朝陈寿《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诸侯混战,连年灾害,疾病流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个医生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自小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华佗一生非常同情劳苦大众,四处奔波为人民解除疾苦,被人尊称为“神医”。对症下药01

华佗的医术十分高明,相传心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就是他发明的。他最突出的成就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戏”的创造。

在麻沸散发明之前,每当进行破腹、截肢等外科手术时,病人由于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有的痉挛,惨状常常使人目不忍睹。有感于此,华佗做了多次试验后,终于发明了麻沸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五禽戏”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

华佗的神奇之处除了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外,就是他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抓药。

有一天,州官倪寻和李延病了,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的症状相同都是头疼、全身发热。华佗仔细诊断,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倪寻和李延非常奇怪,心想:我们病情一样,吃的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是不是华佗徒有虚名,只会招摇撞骗啊?

华佗看出了他们的疑问,问道:“生病前你们都做了什么?”

倪寻回忆说:“我昨天赴宴回来就感到有点不舒服,今天就头疼发烧了。”“我好像是昨天没盖好被子受凉了。”李延答道。“那就对了。”顿了一下,华佗解释说:“倪寻是因为昨天饮食不对,内部伤食引起的头疼发热,应该通肠胃;而李延是因为外感风寒、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应该发汗。病情表面差不多,但倪寻只要一点药物就会好,李延却需要借用药物调动自身的机能才能痊愈。治疗的办法理应不一样才对啊!”

倪李二人觉得华佗说的非常有道理,回去吃下不同的药,第二天两人的病就都好了。

后来,人们根据华佗治病的方法引申出“对症下药”这个成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