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影视发展改革宏观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0:34:30

点击下载

作者:黄勇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播影视发展改革宏观思考

广播影视发展改革宏观思考试读:

第一编 广电发展改革历程回顾

广播电视发展改革回顾与前瞻

一、空前发展的十四年

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广播电视领域的改革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和推进。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整个广播电视的面貌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广播电视已经成为“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成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同时,听广播看电视已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上,这十四年是空前发展的十四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十四年,而且直到现在仍处于方兴未艾、迅猛发展的势头。(一)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根本原因

历史事实证明,广播电视事业能否得以发展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形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领域等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展开,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并正向小康迈进,整个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而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各点:

第一,正确的政治路线即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从适应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需要并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服务来制订和实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具有可靠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第二,正确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可能出发,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办有自己特色的广播电视事业。

第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了促进和物质保证的作用。

第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五,“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方针的实施,调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电部门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二)事业发展的特点与现状

十四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发展规模大、速度快

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相比,广播电视事业的规模成倍地增长,表现在制作节目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传输节目、发射节目的微波线路、转播台、发射台都是大幅度、成倍地增长。具体情况如下表:

目前,除中央三台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有的中等以上地区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电台和电视台,还有15%的县城有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线电视异军突起,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上半年,全国已有正式批准的有线电视台611座,其中省级台8座,省会市和计划单列市台12座,省辖市台28座,县级台168座,大中型企事业台395座。估计全国有3000万户以上能收看有线电视,占电视总用户15%。

2.传送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覆盖率显著提高

从1985年起,我国开始租用国际通讯卫星传送电视节目,原计划在“七五”期间全国卫星地面接收站发展到5000个,实际上到1990年底已超过20000个,1992年底达到39627个,其中云南一个省就超过7000个,达到了乡乡有卫星地面接收站。由于采用卫星地面站和微波线路两种手段并用传输节目,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大大提高了。广播人口覆盖率从1980年的53%上升到1992年的75.6%,电视人口覆盖率从1980年的45%上升到1992年的81.3%。

3.广播电视接收工具大为普及,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大为增强

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持续地大幅度增长。据统计,1978年有304万台,到1980年增长到900万台,此后以每年1500万到2500万台速度增加,到1992年底达到22788万台,是1978年的75倍,平均每百人拥有量已接近20台左右。

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调查,北京有63%的人首先从电视中获得新闻;南京240万人口中每天有140万人晚上看电视《新闻联播》,有100万人早上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解放军政治工作制度规定,每天早上听半小时广播,晚上看半小时电视。公安部门反映,优秀的电视剧播出时,城市的发案率显著下降。事实表明,广播电视的发展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三)事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们既要看到广播电视巨大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的困难和问题是:

1.事业的发展受经济力的制约

广播电视是高技术、重装备、高消耗的事业,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现在,一方面,新技术革命造成技术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可以不断为社会提供更为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和设备;另一方面,70年代以前装备起来的广播电视设备设施已严重老化,效率低,质量差,难以保证安全播出。由于缺乏更新改造资金,这个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广播电视向来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不向公众收费,而国家财政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从地区来看,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广播电视的发展也同样存在不平衡性。

2.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有越来越慢的趋势

目前,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是75.6%、81.3%,也就是说,全国大约有25%的人听不到广播,近20%的人看不到电视,这主要分布在农村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看不好电视、听不好广播的人比这更多,因为还有农村缺电、经常停电的问题,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一般都在95%以上。

3.发射能力不足

各地能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主要是中央和省的一套节目。1990年全国有大小发射台24713座,发射机31278部,平均每座发射台仅1.27部发射机。在北京可以看到6~7套节目,到了基层只能看到一套节目,甚至看不到省台的节目。原因是当地发射台只有一部发射机,只能播其中的一套节目。发射能力不足,同样表现在对外广播方面。60年代,我们对外广播在语种、播音时间、发射功率几方面仅次于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现在语种我们还是位列第3位,但发射能力已经降到第7位。

4.节目制作能力不足

我们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增加了很多,但制作节目的能力仍然很有限。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日均播出量128小时,自己制作的节目仅35小时,中央电视台日均播出量49小时,自己制作节目仅16.5小时;省级广播电台日均播出量42.5小时,自己制作节目仅14小时,省级电视台日均播出量15小时,自己制作节目仅2.5小时。地、市、县级电台、电视台自制能力更差,重播率很高,依赖引进、交换。(四)事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90年代,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速扩大节目覆盖,增强节目制作能力,提高节目质量,使更多的群众听到、听好广播,看到、看好电视。到本世纪末,争取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5%~90%,“老、少、边、穷”地区达到60%~80%;力争使广播电视节目自制能力比1990年翻一番。

为保证90年代主要目标的实现,今后10年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努力制作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改变节目内容不够丰富、质量不够高的状况。要始终坚持以宣传为中心,加强节目制作各环节的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调动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人员的思想素质、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发挥现有人、财、物的潜力,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节目。要增加资金投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速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播出手段的现代化,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和制作质量,保证优质、安全播出。到本世纪末,争取中央电视台和大城市电视台自制节目平均每天达到6~10小时,省级电视台和计划单列市电视台自制节目平均每天达到3~4小时;地(市)级电视台达到平均每天1~2小时;县(市)级电视台主要办好新闻和新闻性专题节目。

第二,大力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设和对外传播设施的建设。各级广播电视部门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因地制宜,积极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设,特别要增强中央台和省台第一套节目的覆盖。“九五”期间,力争采用Ku频段直播卫星覆盖,在一定时期实行Ku频段和C频段并存并向Ku频段过渡。重点建设中国国际广播中心和对外发射台,增强对外广播实力。逐步形成以中央电视台为中心的对外电视宣传网,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对外电视宣传规模。

第三,加强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今后10年,各级广播电视部门要将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点从城镇转向农村,转向“老、少、边、穷”地区。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因地制宜,帮助这些地方重点解决广播电视覆盖问题,并帮助那里的广播电视部门增强自力更生发展事业的能力。

第四,加强广播电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要大力推广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电视伴音第二副载波传送广播节目技术、广播电视微机控制应用和管理应用技术、模拟分量电视技术、电视双伴音/立体声广播技术、图文电视技术等。加紧适应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Ku频段卫星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数字电视数字广播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标准制订及传送设备的研制。继续进行高清晰度电视、数字声广播系统的跟踪研究,积累节目制作经验,提高应用水平。

为保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有稳定、可靠、长久的资金来源,今后仍应实行国家、社会、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以国家投资和财政拨款为主,并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行业和系统整体优势,积极发展广电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和经济实力,逐步走向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广播电视宣传的一场革命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来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里说的其他方面的体制,我认为当然包括广播电视体制在内。毫无疑问,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广播电视也必须相应进行改革。

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一样,广播电视领域的改革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改革,改变了广播电视的整个面貌。

广播电视改革,包括宣传业务改革和体制改革两大部分。而这两大改革的前提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产业意识的确立。(一)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启动、发展和深化

我国广播电视宣传业务改革,如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已有十四年多;如果从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提“坚持自己走路”算起,也有13年的时间了。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从根本上推动了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并经中央批准的“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的改革”的任务,已经取得可喜的进展并在继续向前推进。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已从单项业务改革逐步发展为综合性、整体性的改革,在抓好微观宣传改革的同时,逐步向宏观宣传改革发展。这是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

回溯这十多年广播电视宣传鼓革,大体经历了两大转折、五个阶段。

1.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两大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从1978年底三中全会到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前后,在集中进行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重提广播电视“坚持自己走路”和发挥优势问题;第二个转折是以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为起点,调整事业发展政策,提出“扬独家之优势,汇百家之精华”和“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方针。(1)关于坚持自己走路的问题

大家知道,广播的历史晚于报纸、通讯社,我党创办的人民广播电台诞生于1940年12月,直到新中国诞生前夕,它还是新华社的口播部。因此,过去长期被称为老三。电视则更晚,到1958年我国才有了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由于历史短,加之过去传播技术手段相当落后,在初始阶段,它在一定程度上仿照、依赖其他传播媒介(报纸、通讯社、电影)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形式的传播媒介,总不能长期仿照和依赖,否则就不仅失去了它的特点,而且也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提出并实行广播电视宣传坚持自己走路的问题,就是一个现实而又有深远意义的重大问题。

早在50年代初,当广播脱离通讯社而独立出来,即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后,当时的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意思是要按照广播的特点,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办广播,不能完全依赖报纸、通讯社,在广播宣传业务上要有所建树和创新。这是使一项新发展起来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方针。

文革前十七年,广播电视工作者努力探索如何自己走路,并取得一定成绩。如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编辑和记者(主要是国内记者)队伍和通讯员队伍,创建了自己的艺术团体,在编辑部周围团结了一大批撰稿人、作家、表演艺术家;在运用、发挥广播电视的特点制作节目方面(如录音报道、现场转播等)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1964年4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央广播局提出的《为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宣传的质量而奋斗》的《宣传业务整改草案》,其中指出:“作为一个新闻机关,我们要千方百计做到能自己走路,也就是说,能有自己的评论和采访力量,以摆脱目前这种宣传上相对被动的局面。”根据这一要求,中央台着手改进新闻性节目、知识性节目,有了电台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评论,举办了许多富有广播电视特色的节目,而且培养锻炼了一批专业干部,开始迈出了自己走路的步子。

但是,十年文革浩劫,“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把广播电视宣传禁锢得奄奄一息。假、大、空的“帮八腔”充斥广播电视,封建法西斯的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把宣传业务工作者的手脚捆得死死的,根本就不可能自己走路了。那时,一味强调安全播音就是一字不差地把人民日报、新华社的东西播出去,取消了广播评论,不许电台记者采写新闻,有的领导甚至说,电台不能采访外宾,请外宾讲话就是把话筒交给外国资产阶级,是丧失主权。中央台原来自办的一些知识性节目,被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统统被取消了。广播成了报纸和通讯社的“有声版”和“传声筒”。甚至对特定对象国家的对外广播,也只能照播照搬国内报纸的消息和文章。至于电视宣传,也不过是放映电影,转播戏剧,再加上几部新闻纪录片,它变成了电影院和剧院的缩型。久而久之,这种依赖别人过日子就成为不以为非的习惯势力了。粉碎“四人帮”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有人认为广播只能跟着报纸跑,广播会超越国界还是播报纸保险,还是不敢直播口播。如果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是迈不开自己走路的步子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广播电视自己走路的问题被重新提起。1979年3月15日,当时的中央广播局局长张香山同志在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在新闻报道、形势分析、时事评论、经济评论等方面,不要仅仅充当新华社和报纸的有声版和传声筒。”“我们说不当传声筒,这决不是说在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等方面我们要完全另搞一套。播好新华社、人民日报的重要新闻和文章仍然是广播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不能仅仅限于转播他们的新闻和文章,而应该根据广播的需要和特点自己采编新闻,扩大报道面。”张香山同志为此提出:要扩大广播电台记者站,争取在各省市区都建立起来,并向国外派驻记者;电台要有自己的评论,建立自己的评论队伍;要多播点带声的东西,如录音新闻、录音报道、录音通讯、广播特写、录音讲话等生动活泼和有实感的宣传。

同年5月26日,中央广播局副局长、中央台台长左漠野同志在中央台记者会议上讲话强调“一定要学会自己走路”。他说:“我们一定要学会自己走路。自己走路决不是我们另搞一套,而只是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广播的特点,考虑到听众的需要和水平,自己编写和制作一些稿件、节目,这些稿件、节目要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丰富多彩,对广大听众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和鼓励作用,但是不允许它有一句话一个字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闹独立性。自己走路也决不是说对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消息和文章一概不用了,对于它们的重要稿件,不但现在要用,而且以后还是应该采用,只是不能把广播电台办成通讯社和报纸的‘口播部’。广播电台不仅要有加工车间,还应当有自己的生产车间。”“我们电台是党中央的机关台,所谓机关,不能单纯理解为一个喇叭,它还应当有讲话的喉舌、采编写作的手脚和独立思考的脑子。”左漠野同志还充满激情地说,“我们一定要学会自己走路,赶快地学会,要走得好,走得稳,走得快,走在队伍的前列,走向2000年的‘四化’社会,走向共产主义。”

1980年10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张香山局长在会上作报告,报告的题目就是《坚持自己走路,发挥广播电视的长处,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张香山同志在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坚持自己走路的必要性,提出要逐步解决好自己走路这个关键性问题,使广播电视的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他同时提出了自己走路的七条措施:①独立自主地确定广播电视每一时期的报道思想,制订报道计划,采编广播电视新闻,开辟广播电视评论,对重大问题敢于、善于发表意见。②扩大新闻来源,不断研究和反映新情况,包括群众提出的多种实际问题,在广播电视中开展适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③收集编发外国新闻稿和广播新闻,丰富国际新闻来源,增强新闻时效。④精心选编通讯社、报刊的消息、文章,使之适用于广播电视,而有别于文字宣传。⑤建设一支能独立工作的采编队伍(建立驻内外记者站)。⑥积极发展广播剧、广播小说和电视剧、电视小品,发挥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的巨大作用。⑦改善采访、编播、制作的技术设备,发挥快的优势。

自此之后,广播电视宣传才逐步迈出了自己走路的步子。

本来,“自己走路”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之一,但在极“左”路线下,连事物的本来属性也被抹杀了,更不用说那时的宣传内容了。今天看来是多么荒唐可笑,然而这毕竟又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可见在宣传上坚持实事求是路线是何等的不易。(2)关于全面推动广播电视宣传改革问题

1983年3月,吴冷西同志担任成立不久的广播电视部部长之后,广播电视部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在学习领会中央书记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指示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和书记处的指示,讨论了广播电视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改革的方针,提出了以“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为主要内容的新的事业发展方针和技术政策,强调“当务之急,就是全面而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广播电视宣传的改革”,把广播电视宣传改革作为整个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重点,把新闻改革作为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重点。同时提出广播电视宣传必须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扬独家之优势,汇百家之精华;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新闻改革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①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丰富报道内容;②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做到快,力争把正在发生和刚刚发生的消息报道出去,提高新闻的时效;③报道内容要广,要注重从群众关心的角度进行报道;④报道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搞录音报道、口头报道、实况转播、现场报道,尽可能采取谈心、对话形式和节目主持人形式;⑤广播电视的语言要通俗化、口语化;⑥加强评论工作,提高评论水平。

同年9月,广播电视部以《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形式,向中央正式汇报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1983年10月,中共中央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全党批转了这个汇报提纲,并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这样,经中央确认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成为指导整个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方针政策。由于它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极大地推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广播电视宣传的改革。因此它成为一种历史性的转折。

如果说第一次转折带有拨乱反正的恢复性质,那么这第二次转折则是向着更高层次迈进的、主动进击的历史性变革。

可以说,没有这两大转折,就决不会有今天广播电视宣传繁荣的局面。

2.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五个阶段

从1978年底到现在,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至1983年3月。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之前的四年多时间。这是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拨乱反正、恢复传统,开始迈出改革步伐的阶段。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继续在宣传上进行深入的拨乱反正、清除遗毒工作,使广播电视工作者和宣传工作逐步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此过程中,重新提出并倡导“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极大地振奋了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精神,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逐步转变了广播电视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其主要标志是:①“本台消息”增多。②广播评论崛起。③主持人节目崭露头角。④广播电视广告的兴起(1978年,上海电台率先播出第一条广告,闯破了“禁区”,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⑤电视春节晚会的出台。⑥电视剧从复苏到发展。可以说,这是拨乱反正的四年,解放思想的四年,开始自己走路的四年。

第二阶段:1983年4月至1986年12月。即从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到珠江经济台开播之前的近四年时间。这是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探索改革、稳步前进的阶段。

这个阶段,在“扬独家之优势,汇百家之精华”的口号下,广播电视宣传在“坚持自己走路”、发挥优势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其主要标志是:①广播新闻在批评性报道、连续报道和口头报道方面有了突破(以中央台关于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洗衣机事件的批评性连续报道,关于朱伯儒、雷雨顺等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的连续报道,均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时政记者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期间的现场口头报道,突破了外事新闻的传统报道模式)。②大型电视专题系列片(如《话说长江》)的创作走向成熟。③一种新的节目形式——“板块式”节目在广东台问世,并以其富有生命力而逐渐风行全国各台。④居高临下、单向灌输的做法逐渐变成平等的双向交流和讨论,呼喊式的高调播音开始变为朴实亲切的播报和谈心。这是微观方面探索的积累阶段。

第三阶段:1986年12月至1988年9月。即从珠江经济台的开播到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近两年时间。这是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由单项改革进入整体改革、由微观改革向着宏观改革的重大突破阶段。

其主要标志是:①专业台和系列台的崛起。1986年12月,广东率先创办了专业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1987年6月,上海率先实现系列台的构想。②整体性的节目改革获得成功。中央台经过一年的酝酿和准备,于1986年进行了整体性的节目改革,并于1987年元旦推出一台全新的节目格局。上述广东台、上海台和中央台的改革,代表着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两大潮流,即专业台、系列台的崛起和综合台的调整,标志着从单项改革走向整体改革、从微观改革走向宏观改革。③宣传内容上政治透明度的提高(如中央电视台关于人大常委会审议《企业破产法》的报道,关于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报道,关于十三大的报道等,使政治透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协商对话和舆论监督成为广播电视新闻的热门话题。④综合性节目日益兴旺。继珠江台之后,从中央台到各地广播电视台大都开办了熔新闻、知识、服务、娱乐于一炉的综合性节目,不少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名牌节目。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大胆改革、大步前进的阶段。

第四阶段:1988年9月至1991年12月。即从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治理整顿到国务院全会宣告治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的三年多时间。

为了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播电影电视部于同年10月召开了全国广播电视厅局长会议,提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是:①掌握好舆论宣传基调,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深化改革为中心内容,深入广泛地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②积极稳步地推进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改革,搞好广播电视宣传自身的治理和整顿。以这两个会议为标志,广播电视宣传改革进入了第四个阶段。与整个大环境相适应,这一阶段是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处于治理整顿、巩固成果、稳步改革阶段。期间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那场震惊中外的政治风波。有些电台、电视台的宣传工作一度失控,进行了错误的舆论导向,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广电部门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认真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团结、稳定、鼓劲”为基调,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在坚持以经济宣传为中心的同时,深入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教育,为促进国内政治局面的持续稳定,保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阶段:1992年初以来。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标志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广播电视改革的新浪潮正在涌动。主要标志和特点是:①从事业向产业拓展;②宣传改革继续向整体深化,朝着更新、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③以宣传改革为龙头,带动技术、管理、后勤服务乃至整个体制的全面配套改革。

3.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是调整节目的总体布局,发挥各类节目的整体优势。精心办好已有的名牌节目,减少对象性节目,“关、停、并、转”那些缺乏特色、交叉重复、没有吸引力的节目,创办一批时代性强、可容性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节目。这一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类节目“诸侯割据”的局面,使节目结构趋向合理,节目的安排更加科学,收听收视率和整体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大量开办经济性节目,创办经济专业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各级电台、电视台几乎都设立了经济部,开办了经济类节目或栏目。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办,引起很大的震动,上海、天津、辽宁、浙江、湖北、北京、河南等省市纷纷效法,相继开办了经济台,目前全国已达20多个台。与此同时,经济宣传报道容量大幅度上升,成为广播电视宣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经济台的崛起,成为广播改革的开路先锋。经济台的成功,使广播绝处逢生。其成功的经验在于:把听众真正当成“自己”的“上帝”,千方百计满足听众的需求;把听众“带进”广播,让听众当主人,直接参与其中,实现双向交流;广播内容尽量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体现广播直接为群众生活服务。

三是发挥“独家”优势,提高新闻时效,扩大新闻容量。广播电视具有的“传播速度快、现场感强、可信度大”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所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发挥这个优势。现场报道、实况直播等报道形式被广泛运用,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实现了同步传播,速度之快、时效之强为其他传播工具所不及。许多电台、电视台除继续办好原有的新闻节目以外,陆续增设了新的新闻性节目,成倍甚至几倍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实现整点播发新闻,达到昼夜覆盖,使任何时候发生的新闻事件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报道,同时新闻信息容量也大幅度增加。“扬独家之优势,汇百家之精华”正在变为现实。

四是建立专业台、系列台,发挥广播电视多功能的作用,适应多层次听众的多方面需要。这是广播电视宣传上的总体改革。上海、广东、天津、北京等省市电台、电视台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改革。他们除办好综合台(人民台)外,把本台原有的若干套节目,分别办成具有不同的节目内容和不同的风格特点的新闻台、教育台、经济台、文艺台、外语台、交通台,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系列布局。这样,广播电视宣传的各项功能得到了总体的开发,各台的优势得到了发挥,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听众观众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条件。

五是从“高、空、远”到“三接近”。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广播电视宣传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居高临下)、空(空洞无物)、远(远离生活、远离实际、远离群众)”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把为听众观众服务作为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同当好人民的喉舌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力求在节目的内容上接近生活、接近实际、接近群众,反映社会“热点”,报道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节目播出形式上广泛采用主持人节目、现场报道、问题讨论、听众点播、广播征文等有利于双向交流、受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各种形式。

六是加强横向联合,开拓报道领域,变封闭型为开放型。长期形成的封闭型的新闻报道模式,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发生变化,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开放型新闻报道模式正在形成之中。过去地方各级电台、电视台,除转播上级电台、电视台新闻节目以外,基本上不播本地区范围以外新闻,现在许多电台、电视台已突破了这种“疆界束缚”,把报道的触角延伸到更大的范围。跨地区的节目交换协作网已在一些经济协作区建立起来,联合采制节目或联合举办节目已在许多电台、电视台实行。有的台还派出记者易地采访,把外地的信息、经验取回来、播出去,以推动本地区的建设和改革。

七是广播冷落之后“东山再起”,出现新的“广播热”。广播最走红,是在五六十年代。那时青年人结婚,最大的愿望是“三转一响”,一响就是收音机。70年代以来,电视机逐步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接下来是音响、游戏机、录像机、卡拉OK机的相继风靡一时,收音机就越来越被人们冷落了。进入90年代后,广播突然“东山再起”,大城市居民感觉“快疏远了十几年的收音机又成了生活的亲密伙伴了。有时候,好听的节目太多,恨不能多长出一副耳朵来。”广播先是被市场推向了濒于崩溃的边缘,又是市场置广播于“死地”而后生。在同行竞争中诞生的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在市场博弈中大显身手,一时间引起“东广效应”:平均每天涌来3000多封听众来信,许多听众成了广播迷;金陵路上的商店清一色播放着东方广播,一些摊贩不再播流行歌曲而用东方台节目招徕顾客;一家家电仓库积压多时的收音机竟销售一空。《解放日报》一副总编不无感慨地说:“过去,报纸只感到电视的竞争,从不感到电台的威胁。但现在明显感到这种威胁的存在,感到了来自广播的挑战。”中国广播终于走入市场,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4.对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基本估计

首先应当肯定,十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展是健康的。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改革前的广播电视节目是那样的贫乏、单调、呆板,与今天丰富多彩、繁荣兴旺的面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其变化之大,用“旧貌换新颜”来形容,并不为过。

十多年来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成果,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经过对“文革”的拨乱反正,经过对几十年经验教训的深沉反思,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开始比较自觉地按照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办节目,比较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多功能的特点,使它逐步成为党和政府有力的宣传舆论工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四化建设的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广播电视宣传改革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改革还缺乏深度、广度和力度。有人把新闻改革分为业务改进、观念更新、体制改革三个层次。广播电视宣传改革,迄今只走了一步半,涉及深层的改革在总体上还远远没有开展起来。今后这方面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是改革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中央两台一般是走在前面的,起到了率先和示范的作用。多数地方台是跟着中央台走的,改革的进程大体要滞后一两年。省市台与省市台之间,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内地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广播电视改革的进展还很不平衡。

三是改革还不配套。搞好宣传改革,必然要涉及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后勤服务的改革以及技术设备的现代化等。这些方面的改革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反过来又影响广电宣传改革的深入发展。

四是改革还缺乏专业法律的保护。广电系统法制不健全,特别是迄今还没有一个广播电视法或新闻出版法可依。

五是宣传改革还缺乏应有的业务方面理论指导。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尚未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加强业务方面理论建设和决策研究,对于今后的改革尤为重要。

今后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基本目标,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自觉地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二是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以“团结、稳定、鼓劲”为基调,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要坚持自己走路,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博采众长,汇集精华,丰富节目内容,提高宣传质量,提高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效果;四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节目办好,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挚友。

三、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广播电视发展

改革思路 广播电视发展与改革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因此,在谈广播电视改革的思路时,不能不先分析和展望世界经济走向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登高才能望远。(一)世界经济走向与科技革命

人类社会已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我们把视野对向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社会生活时,可以清晰看到世界经济的走向和科技发展趋向。用两句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就是: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经济“热战”代替了政治“冷战”;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导致产业革命,我们正面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1993年3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育达管理科学教育中心、中国欧洲共同体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9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企业对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90年代经济发展有三大趋势:①高技术的产业结构会大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所有产业;②建立人的高智能文化结构;③建立充满活力的人力结构。美国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在所著《国家的任务:为21世纪的资本主义作准备》中提出,21世纪世界经济的特征是:各国经济将走向全球化,国家最基本的资产将是公民的技能和知识;最基本的政治任务是对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全球网络化,其趋势是各国的大公司加入全球网络;生产从高产量转为高产值,电讯业的最高利润来自传播声音、图像和信息的专门服务。与此相适应,未来的职业将分为常规生产、亲身服务和符号分析三大类,而符号分析业和符号分析家将在新的世界经济中居主宰地位。

上述分析表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同信息传播业越来越息息相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21世纪初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生产技术引起的生产力大发展,从而引起一场经济结构的大变化,最后导致社会结构的飞跃。”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五次产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即农业革命,发生于一万年以前,其标志是人类从采集、打猎为生变为靠种田放牧为生,原始公社的社会制度变为奴隶社会制度。

第二次产业革命,即商业革命,发生于中国的3000年前,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其标志是商品交换的出现。

第三次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欧,其标志是以蒸汽机、纺织机等为代表的机器的发明并被广泛应用。

第四次产业革命,即市场经济革命,发生于19 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帝国主义开发了世界市场,生产体系也大为改观。

第五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发生于本世纪50年代,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这场革命正在进行。

钱学森同志所说的“面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是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即生物科技革命。钱学森同志认为,“当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飞跃进步是一场科学革命,也是一场技术革命,它们必将引起一场生产力及社会的变革。”他于1992年11月25日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写信郑重提出:“我们要为在社会主义中国搞第六次产业革命作准备。”

钱学森同志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包括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和沙产业,它的主战场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田野、山林、草原地带。而实现这样的革命,必须有相当大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因此他建议首先在具备了条件的农村进行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试点。钱学森同志的创见,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只要我们把现实世界形势同上述专家学者的预见联系起来看,世界经济走向与高科技革命的大轮廓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而这一切,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和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二)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

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过去的五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6%,平均每年增长7.9%。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粮食生产摆脱了一度徘徊的局面,乡镇企业继续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消费品工业迅速发展,市场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过去长期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一定程度的买方市场。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新成就,一大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今后经济发展增添了后续力量。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1倍,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11贸易大国。外汇储备有较大幅度增长,由拮据变为比较宽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由3073亿元增加到11400亿元。这五年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多种经济成分继续发展,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比重,已经由五年前的50%左右,扩大到80%左右。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在继续实行沿海开放的同时,实行了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对外贸易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国际交换对经济增长起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四大对90年代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了纲领性的规定。按照十四大精神,国务院对“八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投资规模等主要指标作了必要的调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平均每年6%,调高到8%~9%。今后五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将再增长50%左右,提前实现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国家确定90年代要初步建立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经过20年的努力,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90年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从发展趋势判断,展望未来,我国正面临一个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理由如下:

第一,经过建国以来四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比过去更为雄厚,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

第二,目前我国储蓄率很高,城乡居民储蓄可望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成为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这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有利因素。

第三,我国经济体制格局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正处在经济迅速扩展时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必然形成旺盛的投资需求。投资带动将是90年代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购买力将不断提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这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因素。

第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积累了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这必将继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第六,竞争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有关经济学家分析,国内市场将出现人才竞争、质量竞争、行业竞争、物流竞争、价格竞争、信誉竞争、信息竞争、宣传竞争和服务竞争等九大竞争趋势。这种竞争,无疑将会大大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七,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亚太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将会加快,我国开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这些都为通过扩大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上述情况和趋势表明,我国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只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加快改革发展,我们的国家必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必定能够以更加雄伟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三)社会结构、权力结构变革及社会心态变化

十四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结构、权力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也使社会心态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据王沪宁分析,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以下重大的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六大变化:一是社会环境从相对稳定状态进入到现代化全面发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状态;二是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系统从以政治运动为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社会管理技术从传统方式迅速转向现代方式,高技术手段正在全面进入社会调控过程;四是社会结构和行政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巨变,新的结构形态层出不穷;五是社会心理在现代化大氛围下发生转变,改变了社会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群体动力系统;六是社会管理方法、原则等出现推陈出新,新的社会发展进程创造并呼唤着新的管理体制。

权力结构发生了十大变化:一是从政治式的调控走向社会式的调控;二是从集中式的调控走向分权式的调控;三是从直接式的调控走向间接式的调控;四是从微观式的调控走向宏观式的调控;五是从垂直式的调控走向横向式的调控;六是从维持式的调控走向发展式的调控;七是从规范式的调控走向应变式的调控;八是从管制式的调控走向驱动式的调控;九是从权威式的调控走向信息式的调控;十是从内向式的调控走向外向式的调控。

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会心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有关专家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致富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人们都有强烈的致富欲望;二是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并未引起像80年代中期的社会波动;三是收入较少的阶层对收入高的阶层的指责和攀比正逐渐被竞争所取代;四是“官本位”的观念已明显淡化,80%以上的学生在选择毕业去向时要求到企业、公司和经济实体中去;五是知识分子希望从事第二职业,显示了人们的择业需求较社会的满足程度仍然超前;六是信息危机引起的失落感已经消失,人们在沸腾的经济生活中找到了某种新的精神支柱,大多数人深感真正依靠自己能力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七是人们对资源的认识极大增强,资源的外延被扩大;八是人们的心理经历了从怕变到要变,从激情式向理智型转变;九是人们心理紧张感日益加剧,生存的危机意识在增强;十是大多数人认为在民主与效率的双向推进中应首先选择效率,用发展了的经济去推动整个体制的改革。(四)90年代广播电视发展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前面,我们用较大的篇幅介绍、分析了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目的在于拓宽视野,在把握宏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考虑广播电视发展改革战略;拓宽思路,把广播电视发展改革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紧密联系起来,选择好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事实上,广播电视领域的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这个社会大背景的。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广电系统决策者应当运用超前思维,预测未来,把握宏观趋向,捕捉机遇,科学决策,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推动和促进整个广播电视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将极大地震撼我国的经济领域,改变我国经济运作的基本方式,而且也必然极大地震撼我国的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包括广播电视领域。我们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90年代,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改革总的思路应该是:努力贯彻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体制改革,开创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趋势和广播电视发展改革总的思路,90年代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充分发掘广播电视多功能的潜力,进一步深化专业台、系列台的改革,开发有线电视、录音录像、图文电视、调频副载波等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加强广播电视系统在重大宣传任务和重要节目制作方面的联合和协作,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传输方面的联合和协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系统的整体优势和作用,加快全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和发展。

第三,继续深化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围绕宣传工作的需要,加快内部体制改革和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成本核算制和目标管理制度,建立社会化的分工体系,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

第四,调整与改革广播电视经济和经营机制,发挥行业优势,争取政策支持,组建产业集团,开拓多种经营渠道,开展系列化经营,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本文系作者1993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培训班所作的专题报告)

中国电视的发展道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历尽艰辛,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电视事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走向辉煌,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传播媒体,成为亿万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重要信息来源,成为教育和鼓舞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的舆论工具和精神动力。

我国的电视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孕育的。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筹建国家电视台被列入文教五年计划。经过三年的积极筹备,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以下均称中央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晚7时开始试验播出,同年9月2日转为正式播出。中央电视台的建立,实现了电视在中国的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端。

自此迄今,凡41年,我国电视事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在初创阶段,继中央电视台建立和播出之后,分别在上海、黑龙江、天津、广东、吉林、陕西、辽宁、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建立了19座电视台,形成了最初的规模。但由于时遇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开办不久的大部分地方电视台被迫停办。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一些地方电视台又恢复重办。这一阶段,第一代电视工作者,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设备研制和节目制作、播出、发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为新中国电视事业奠定了基石。

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全国性的社会大动乱。初创的电视事业一度陷于瘫痪。70年代初,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电视建设受到重视,并取得了相当的发展:绝大多数省、自治区建立了电视台和一批电视转播台,开始形成电视传输的初级网络,黑白电视逐步向彩色电视过渡。但是这阶段的电视宣传,受到“左”的路线的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四人帮”的直接控制下,电视节目全面退化,电视屏幕百花凋零。这是一个事业发展与节目退化并存的畸型阶段。

粉碎“四人帮”之后,电视事业开始复苏,电视宣传逐步走出“文革”的阴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电视事业进入全面振兴、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党和政府把加速发展电视放在优先地位,有力地推动了电视事业的发展。中央批准的“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新的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办电视的积极性;电视事业的规模和传播范围得以迅速扩大,电视人口覆盖得以大幅度提升。电视宣传从学会“自己走路”到“扬独家之优势,汇百家之精华”,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与之相适应,电视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电视事业发展的重点,已从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高,包括节目质量的提高和传播技术的提高;电视领域的改革,已从表层向深层拓展,从宣传向管理延伸,从“事业”向“产业”发展。整个电视系统出现了“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国电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黑白到彩色,从对内到对外,从无线到有线,从微波到卫星,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群众的需求,改革的推动,促进了电视事业的大发展,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繁荣兴盛,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作用、影响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并已进入了世界电视大国的行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视事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在电视发展前期,由于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条件的限制,电视事业的规模不大,并且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电视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科技的应用,电视事业获得空前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除港、澳、台地区以外,全国共有省辖市以上电视台374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73座,有线电视台234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39991座,卫星地面站177432座,微波站2279个,微波线路76719公里。正是这些物质基础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电视事业基本格局。现在,全国拥有3亿台电视机,电视观众达10亿人以上,有线电视用户有8000多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已提升到89.01%。随着正在全国各地抓紧实施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迅速进展,从根本上解决偏僻边远地区农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已为期不远。对外电视传播也获得较大进展,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节目信号,已通过卫星传送覆盖全球,并正在各大洲逐步落地。

第二,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多彩。各级电视台把办好电视节目作为中心任务和宣传改革的重点,增强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通过改革等各种措施,大力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和节目质量,不断丰富节目内容,不断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目前,中央电视台办有9套节目,省级台办有2~3套节目,市级台办有1~2套节目,县级台办有l套节目,全国电视播出节目已达1007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为61656小时,如中央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147.6小时。电视节目逐步实现栏目化,大大丰富了节目内容。新闻报道实行滚动播出,增加信息量,增加播出次数,提高新闻时效,提高开放程度,开辟评论节目,加强深度报道。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闻类深度报道节目栏目,发挥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各台在节目改革中有计划地推陈出新,创办了一批新的新闻、专题、文艺等各类名牌节目栏目,同时对原有节目栏目进行改版或调整,不断充实、更新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电视剧创作获得重大突破,从过去年产几十部集发展到现在年产8000多部集。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相继以电视连续剧形式搬上屏幕。电视屏幕已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第三,电视传播手段更加先进。电视是重装备、高技术、大投入的现代文化事业,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武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传播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在逐步实现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在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相继建成了一批较为完整、规范的电视中心设施及其配套的技术设备,制作手段从采用ENG、EFP到数字演播室、数字后期制作系统;播出手段从采用录播、半自动播出方式到计算机自动节目播出系统、数字录像播出系统和数字压缩系统;在节目传输方面,从运用传统的无线发送和微波传送发展到卫星传送和光缆传送,并逐步向数字化过渡,形成了天地一体、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电视传输网络。中央电视台的9套节目和30个省级台的34套节目已经上星。中央电视台,从节目制作、播出到节目传输,都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设备,特别是采用移动数字卫星新闻采集转播系统和移动数字卫星地面站新技术,有效扩大了新闻采集、实况转播的空间和同步报道的领域,使过去不可能进行的重大新闻事件现场转播成为现实。高清晰度电视将首次由中央电视台用于国庆50周年盛典的试播。电视传播手段的逐步现代化,打破了过去地区间的障碍和封闭的传播格局,有效地扩大了节目的覆盖范围,使我国大多地区的观众都可以收看到30~40套的电视节目。

第四,电视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在确保电视的党和人民“喉舌”性质和主功能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电视产业,发挥电视自身优势和第三产业功能,合理配置电视资源,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已成为电视事业发展的新潮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以来,电视产业的发展,在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电视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电视广告业的发展。从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首播广告起始,电视广告逐步推开,成为电视产业的支柱,既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又为电视事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像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省级电视台,电视广告的收入,已成为支撑正常播出和事业发展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同时为广播和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二是电视多功能的开发。以电视频道为基础的加扰服务节目的开发,以电视节目为基础的音像产品的开发,以电视报刊为基础的印刷媒体的开发,以电视发射塔为基础的旅游娱乐业的开发,已逐步构成电视产业的新格局,并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三是有线电视的崛起及其多功能开发。有线电视具有多频道、大容量、高质量、可控制的特点,为它的多功能开发提供了条件,而多功能开发,又为它的自我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因而,它不是靠财政投入而是靠收视费实现自我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电视媒体,并形成相当可观的资产规模。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区域、全国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它的多功能开发正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四是电视节目市场的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促进电视节目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台际之间的节目交流,已从传统的按时以物易物,转变为以质论价的市场交易;各台制作的节目,不仅是自身播出的需要,而且是逐步推向市场,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的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电视节目交易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电视节目展示交易会已逐步走向规范的轨道。电视节目市场的逐步形成,将从根本上解决节目源不足的困扰。

回顾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历程和辉煌的成就,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其基本经验,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六条:(一)电视事业发展要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改革开放之前20年,电视事业在曲折中逐步有所发展,但总体上处于长期徘徊状态。除了政治原因之外,无疑是受到当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70年代中期开始的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逐步过渡,就反映了这种前者只能适应后者的关系。

电视事业属于高科技、高投入的社会公益事业,一点也离不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支持。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开发和引进,为电视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电视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项目,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电视作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经济和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央批准的“四级办电视”政策,很快化为实际行动,整个电视事业因此而获得空前的大发展。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平衡。同样,电视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电视,要同经济发达的地区齐步走,不现实,也不可能。无疑,国家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倾斜来支持不发达地区的电视事业,如正在实施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就是从经济和政策两方面,支持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解决人民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但是,就整体来说,电视事业的发展,必须同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既不可能过于超前,但也决不应该滞后。(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办好电视的根本宗旨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毛泽东同志曾为人民广播事业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这里的“广播”,包含着“电视”,因此也同样是对电视工作的要求。电视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也就是必须解决为谁办电视或办电视为谁服务的政治方向问题。

41年来,几代电视工作者都把办好电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视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他们正确地认识人民群众是电视的主人,也是电视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创建和发展了电视事业;他们正确地认识电视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从节目的设置和调整,到节目选题和制作,依人民群众的需求为转移,努力把节目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雅俗共赏,把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他们正确地认识电视宣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把反映人民群众创造性劳动的业绩和最关心的事情,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严把宣传内容、质量关,防止不健康内容和质量低劣的节目的播出,努力做到使观众“开机有益”。这是电视工作者的职责,也是检验落实电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标准。(三)正确认识、理解中国电视的性质任务,注重发挥电视的主功能作用

正确认识、理解电视的性质和任务,是正确把握电视宣传工作的思想基础。不同时期对电视性质和任务的不同规定和理解,反映在宣传实践上,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把电视当作“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电视宣传充斥着“左”的内容,造成严重恶果,教训极其深刻。1981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这就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任务。”这一概括,既揭示了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的性质,又体现了“现代化”这一时代特征;既是对过去“专政”论的拨乱反正,又是新时期指导电视工作者正确认识、理解电视的性质和任务的准则,也是对电视工作者的根本要求。在电视工作队伍不断充实、更新的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加强电视性质和任务的教育,强化电视工作者的“喉舌”意识,确保电视宣传的正确方向。

电视具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等各种功能,办好电视无疑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功能的作用。但应当明确,新闻传播是电视的主功能。因为,新闻传播最能体现“喉舌”的性质和作用,最能迅速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最能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呼声,拥有最广泛的舆论影响和最有效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始终把主功能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主功能的作用。在此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其他各种功能的作用,把各类节目办好,寓教育于各类节目之中,更好地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在发挥各种功能的时候,还要正确处理节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必要时经济效益要无条件地服从社会效益。(四)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宣传方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电视是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视听兼备,影响巨大。其导向正确,是人民之福,导向错误,是人民之祸。电视史上已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电视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电视的根本性质和任务,决定了电视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是电视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宣传方针,把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放在首位,团结、教育和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其次,要坚持不懈地宣传亿万人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创造精神、优秀典型,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辉煌业绩,宣传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时期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和崭新风貌,以激励全民族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再次,要注意发挥电视的舆论监督作用。电视宣传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和评论性节目,以其鲜明的立场观点和富有说服力的事实报道,针砭时弊,揭露矛盾,祛邪扶正,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强大威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朱基总理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赠言,就是对这类节目的舆论监督作用的最好评价。总之,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电视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时代赋予电视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五)坚持电视改革,不断推进电视事业的发展

我国电视事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至今留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面对同行之间的竞争,面对其他传媒特别是第四传媒的挑战,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不可能在知识经济的新世纪占有一席之地。电视系统多年改革的实践表明,要改革,首先就要转变观念,摒弃一切陈旧的观念,树立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从思想上强化改革的意识。其次,电视改革要以宣传改革为重点,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电视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持续不断的新闻改革,使电视新闻的地位和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其他方面的改革。抓住新闻改革这个龙头,就可能激活全盘,全面推进。再次,在电视宣传改革日益深化的情况下,必须十分重视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电视宣传改革的深化,大大促进了电视生产力的提高。电视生产力的提高,要求电视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电视系统内部的管理改革,就是电视生产关系的调整。不进行这样的改革,就会阻碍电视宣传改革的深化,乃至影响整个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电视产业的形成。(六)掌握电视的规律,发挥电视的优势

电视是继报刊、通讯社、电影、广播之后的传播媒体,具有兼容其他传媒和艺术之长、形声色文并茂、现场感表现力强、服务对象广大等突出的特长,同时又有解像力弱、选择性小、保存性差等短处。电视的这些特点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它不同于其他传媒的特有规律。只有掌握电视工作特有的规律,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电视的优势。广大电视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和孜孜的探求中,逐步掌握并自觉运用电视工作的规律,使电视的优势不断得以发挥。比如:充分发挥现场感强的优势,努力办好新闻性节目,力求以准确、形象、生动、可信取胜;充分发挥视听兼备的优势,加强画面、语言、文字、音响的综合运用,以节目效果的震撼力取胜;充分发挥电视表现手段丰富的优势,依内容的不同而借鉴和融合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以节目的创新性和吸引力取胜;充分发挥电视系统的优势,加强系统的合作和交流,以系统的组合性和凝聚力取胜,等等。看来,“扬独家之优势,汇百家之精华”,这是办好电视永恒的课题。

新中国的电视已经走过了41年的历史。过了不惑之年,开始走向成熟。面对新世纪的召唤,成熟起来的中国电视工作者,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与共和国一道前进,创造电视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本文第一、二部分收入《新中国传媒50年》,中国新闻年鉴社出版)

1992年:改革新浪潮在广电领域涌动

刚刚过去的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犹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再次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这一切,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广播电视工作者。改革新浪潮,正在广播电视系统涌动。

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一样,广播电视改革也走过了14年艰难而辉煌的路程。从重提“坚持自己走路”到全面推动广播电视宣传改革,从广播电视宣传改革到体制改革和综合改革,此起彼伏,浩荡向前。如果说前十余年总体上是以宣传业务改革为主,那么1992年则是向综合改革大步前进的一年。

综观一年来广播电视改革,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产业意识的萌发和广播电视产业的崛起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众所周知,我国广播电视历来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意识形态部门”,只能消耗物质财富,不能创造物质财富。这种根深蒂固的旧观念,限制了我们的视野,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导致一种怪现象长期存在而不能克服:广播电视现成的优势和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全面有效的发挥,事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对国家的“等、靠、要”。捧着“金饭碗”讨饭,牵着“千里马”步行,就成了“天然合理”的事情了。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种旧观念同新形势的矛盾日益尖锐,促使广播电视工作者去思考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而这种探索和实践的首要条件就是观念的转变。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巨大效应,推动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在广播电视界,不少有识之士,摆脱了旧观念的羁绊,提出了富有创意的新观点新思路。择其要点,大略如下:“广播电视具有经济属性,也是直接生产力。广播电视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广播电视不仅仅是宣传工具,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它还是第三产业的一个行业,它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可以为社会提供多种服务。”“广播电视是新闻事业,又是一种信息产业。要特别重视信息传播。没有信息就没有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产品不可避免带有商品经济属性。”“要改变‘广播是单纯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树立‘广播是第三产业重要部门’的思想。有条件的电台可以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在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情况下开办各种第三产业。”“要在搞好宣传服务的前提下,突出广播电视的特点和优势,搞开发,求发展,在发展信息产业上做大文章。”“广播电视要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由公益型向部分经营型转变,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依靠高新技术求发展,提高节目质量求发展,开拓信息产业求发展,开展横向联合求发展。”“广播电视是重要的、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集团,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广播电视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观念的转变,认识的飞跃,是改革实践的必然升华,亦是新的改革实践的思想先导。于是出现了1992年广播电视产业的悄然崛起——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以新建的陆家嘴广播电视塔为依托,由局属四单位发起成立“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集发送节目、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既出社会效益又出经济效益,开广播电视系统创办产业集团之先河。山西省广播电视厅利用自身优势,创办“山西远大传播公司”,全方位对社会开展音像制作、广告代理、电子信息、工程开发、企业咨询、新产品促销等业务活动,尝试走市场经营型道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世界信息报》,发挥本台驻外记者的独特优势,为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吉林省广播电视厅成立“吉林省视听信息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广播电视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图文电视、广播传真、广播传呼、制作代理广告、经销广告产品、广播电视器材等业务,为全社会服务。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北京电视台开办图文电视广播,试播新闻快讯、金融信息、经济决策、市场行情、天气预报、节目预告等信息节目,实现电视频道的多工利用。广播影视部无线电台管理局在保证安全发送中央三台广播电视节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所属各台的技术、设备、土地等方面优势,大力开发技术劳务、设备研制、零小工程承包、种植养殖业等产业,以此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的湖南省花垣县广播电视局,向四省边区38个县市广播电视局发出“关于联合开展四省边区县广播电视经济信息有偿服务倡议书”,提出联合开办广告业务、市场价格信息有偿服务、专项商品信息介绍引进业务、重点商品信息联办业务、科技信息有偿服务、政策研究和改革动态信息服务、音像制品交流业务、内部技术交流等10项信息产业活动。如果此举全面付诸实施,可以相信,将对打破边区封闭状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以至对促进当地社会进步和造福人民,产生重大的影响。

产业潮的涌动,正在悄悄改变着广播电视系统的传统面貌,为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尽管眼下还是蹒跚学步阶段,但前途广阔,意义重大。我以为,把上述变化称之为广播电视系统的一场“产业革命”,似乎并不为过。这是广播电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和必由之路。

二、宣传业务改革继续向广度深度推进

1992年,广播电视宣传业务改革,从微观到宏观全面展开,在原有基础上向更快、更新、更广、更深、更活、更近的方向发展,提高宣传质量、宣传艺术和宣传效果成为宣传业务改革追求的目标。

宣传业务改革包括如何宣传好改革和如何搞好自身改革两个方面。在如何宣传好改革方面,1992年的显著特点就是:主动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的需要,大量开办经济性节目,加大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宣传报道分量和力度,为上“新台阶”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级电台、电视台努力把宣传好改革作为宣传业务改革的重大课题,为此采取了很多改革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中央电视台开办了面向全国、信息容量很大的《经济信息联播》节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邓小平同志称赞这个节目开办得及时,内容丰富,节目明快,信息量大,并指出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湖南电视台在“大信息、大典型、大系列”上做文章,开办了一系列经济性节目和专栏,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题材的新闻量猛增60%以上。河南电台、电视台采取加强评论和理论宣传,与广东台联办“加快改革开放系列谈”和“珠江三角洲启示录”专题节目,在新闻专题节目中开辟“再上新台阶”专栏和集中报道各地开办“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大讨论等措施,有效地加大了经济宣传的分量和深度。江苏电台、电视台、金陵之声电台与上海浦东之声电台联合推出了30集系列报道《沿江行》,及时报道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发开放浦东和长江沿江地区的决策,以新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反映上海浦东和江苏沿江城市开发开放的新风貌,为推进两地的改革开放鸣锣开道。上海电视台通过《新闻透视》节目推出四集专题片《热土在召唤》,将焦点对准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浦东开发,以独特的视角,紧扣热点中的热点——如何用好新区政策,进行多方面的介绍和讨论,为浦东开发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河北电视台独辟蹊径,以晚会现场直播形式,隆重推出特别节目——《经济潮》,通过现场的5部热线电话,架设起对内对外经贸活动的“空中桥梁”。珠江经济台与香港电台联合举办“粤港经贸专线”特别节目,为促进两地经济合作、增进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山西黄河电视台与美国熊猫电视台合作举办电视周和中美经济技术洽谈会,以“电视搭台、商贸唱戏”方式,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与发展。仅此可见,广播电视经济宣传已呈现空前活跃局面。

与此同时,开办经济台再度升温。江苏、陕西、山西、湖南及河南、洛阳等省市相继开办了经济台,浙江开办了金融信息台,广东开办了交通台,吉林开办了信息台。至此,连同原有的14家,经济类电台已达20家以上。经济台以其信息、技术优势,迅速走向社会,介入经济活动,在宣传经济政策、报道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就、传播经济科技信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流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广播电视宣传业务改革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宣传工作自身的改革。1992年这方面的改革同样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其主要特点是:节目结构的调整从单项向整体发展,整体宣传优势得到一定的加强;新闻时效明显提高,信息量大幅度增加;宣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宣传手法和宣传方式逐步改进,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宣传业务改革起步较早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使广播宣传工作从整体上适应形势发展和满足广大听众的需要,从宣传工作的局部调整改革发展到全面调整改革。继前两次大刀阔斧的节目结构大调整之后,1992年又先后两次推出新的改革方案——元旦出台的第三次改革,以发挥中央台整体优势,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提高宣传质量、宣传艺术和宣传效果为目标,继续大幅度调整节目结构,集中优势力量开办六大板块节目;下半年,紧接着进行以深化新闻改革为中心的第四次改革,主要是扩大信息量,提高新闻时效,加强深度报道和广播言论。这些改革已获得明显成效。

在对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四大和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的两大宣传报道战役中,中央三台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综合运用口播新闻、现场直播、现场口头报道、无线电话现场报道、插播、“飞字幕”等各种报道手段,综合运用新闻、专题、评论、深度报道、新闻分析、人物专访、录音座谈等各种报道形式,以及时、准确、全面、充分、深入的报道,赢得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听众观众的好评;同时,以报道规模大、时效快、形式活、深度强、配合好等特点,在国内外众多传播媒介的竞争中独领风骚,把广播电视大型宣传报道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自身改革创造了新的经验。

地方各级电台、电视台也越来越重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自身的改革,在过去一年里继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广东广播电视厅、台,特别注意在“精”、“深”上面下功夫,以提高黄金时段宣传效益为目标,以“知实情、想实招、抓实效”的姿态,调整节目,革新版面,强化主功能;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减少“宣传味”;提高时效,加大信息量,尽量满足境内外受众需求。新开办的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实行24小时连续播音,成为我国第一家全天候播音的广播电台。江西广播电视厅、台,解放思想,跳出条条框框,在节目布局、时间安排、栏目设置、编辑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把提高各类节目的档次和水平作为加强宣传工作自身改革的目标。当年开播的陕西经济广播电台,打破宣传旧模式,以新颖别致的主持人直播方式、灵活可变的编排形式和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听众的节目内容,塑造了自己的崭新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听众的好评。省广播电视厅向全省广播电视系统推广该台成功经验,并研究提出彻底改造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总体设想。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加大改革力度,推出新的改革方案:新闻台办好全天滚动式整点新闻,最新消息随来随播,所有新闻节目全部改为直播;经济台实行全天直播,节目全部板块化,整点播出新闻和经济文摘,半点播出各类信息;文艺台调整合并部分文艺节目,增加文艺节目的花色品种和文艺板块节目;各专业台均采用主持人播报方式播出节目。深圳电台别具匠心,把新开办的《鹏城论坛》节目的播音场所设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采用主持人、节目嘉宾、听众三者直接对话的现场直播形式,使听众闻其声又见其人,参与感更加真切,主持人和嘉宾直接面对听众,感情投入更为充分,现场效果更为突出,有效地扩大了电台和节目的影响。以上事例表明,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自身改革已出现从自发向自觉发展的良好势头。

今后一个时期,广播电视宣传业务改革将会继续深化和发展。改革的基本趋势将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十四大精神,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形势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提高宣传质量、宣传艺术和宣传效益为目标,发掘广播电视多功能的潜力,发挥系统内联合和整体优势,发挥社会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宣传报道领域,丰富节目内容,扩大信息容量,改进宣传手法,努力把节目办得更新、更深、更活、更近、更有吸引力,使整个宣传业务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体制改革在探索中稳步前进

广播电视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先行多年的宣传业务改革,愈来愈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体制改革的滞后,阻碍了宣传业务改革的深化。旧体制不改,新体制建立不起来,就会从根本上制约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看来,体制改革已成为广播电视改革的关键所在。

龚学平同志把始于50年代按照前苏联模式建立发展起来的上海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特点归纳为:“统一内容、统一财政、统一人事、统一分配、免费享用”。其实何止上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莫不如此。这种体制造成的统得过死、缺乏活力、“三铁一大”等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在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的今天,在世界广播电视科技、采制、传送、管理诸领域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如果我们不抓住有利时机,主动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我们的广播电视工作就无法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陷于极端的被动,我们的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就将被贻误而成为落伍者。

我们欣喜地看到,广播电视系统的不少领导者、决策者,已经逐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1992年部分厅(局)、台在体制改革方面(包括领导体制改革、机构机制改革、人事管理改革、劳动分配改革)迈出了新的步子。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寻求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领导体制;政、事分开,简政放权,逐步向企业化管理过渡;组建经营实体,开发信息产业,探索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推行承包责任制和干部聘任制,引进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在全国广电系统率先进行体制改革的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按照“小局大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组建广播影视产业集团、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路子的战略构想,在原有“一局两台三中心”格局的基础上,1992年结合浦东开发提出并实施新的发展计划:在浦东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上海电视二台和浦江之声广播电台;利用浦东开发开放的优惠政策,在浦东筹建“浦东上海影视公司”;把音像公司、录像公司迁往浦东,搞“前店后厂”,成立音像集团和第二个股份有限公司;在浦东成立上海广播电视传输公司、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和上海有线电视台。有朝一日,上海广播电视局及所属单位,将会形成一个全新体制、实力雄厚的庞大产业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厅从领导体制和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了改革:成立厅编委会和技术委员会,加强对直属宣传单位和全省有线电视系统宣传工作、技术工作和事业建设的领导、指导和管理;明确厅属各公司为独立经营实体,由厅机关实行业务归口管理;在厅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干部任命任期制,在两台等事业单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干部和专业人员职务聘任制,在各公司实行干部招聘制、劳动合同制和奖金浮动制。河南省广播电视厅在深化改革总思路中提出要努力实现一个“突破”和四个“提高”:在理顺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提高节目质量、提高节目制作能力、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创收效益,创出一条加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路子。为此,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在经济台实行聘用制,经济台财务相对独立,形成经济台与人民台竞争格局,以利互相促进;对以经营为主的单位,与行政、事业单位分开,转换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从事宣传的人精心办节目,从事经营的人专心搞创收,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内蒙古广播电视厅的体制改革从四个方面进行:精简机构人员,在定岗、定责、定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分流;推行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干部聘任制;改革分配制度,把经济利益同业绩联系起来,改变平均主义;搞好经营创收工作,扩大两台及厅属经济实体的创收能力。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把破除“铁福利”、“铁奖金”作为这次改革的突破口,为此制订了考勤考绩的考核条例,分别成立了新闻、技术、行政三个考核领导小组,把考核目标量化,根据政绩、业绩发放奖金和福利,做到有奖有罚。从当年起,该台对在省、部和全国评上优稿者,对在优质服务、安全播出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者实行重奖。

从总体上讲,体制改革的进展还很不平衡,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是大势所趋,今后必将普遍推开。早启动将争得主动,晚启动难免陷于被动。全面开展体制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不失时机抓好这一关键性的改革,以利于推进和深化其他各个方面的改革。我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海的“小局大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组建广播影视产业集团、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路子的构想,不失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适应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趋势的新体制,代表着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本文发表于《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004年:快速发展的中国广电业

2004年,中国广电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广播电视宣传进一步改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加快,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势头喜人,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广电业对内对外加快开放,行业政策理论、经营管理研究正在兴起。现结合若干实例,就2004年中国广电业发展作如下盘点。

一、广播电视宣传明显改进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在2004年继续得到改进和加强。一是进一步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保持30分钟时长不变,同时大量增加直播报道、现场同期声采访,中央三台现场直播报道次数比去年增加92.5%。这一举措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二是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广播电视总在第一时间向受众传递信息,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体现了公信力。三是改进典型宣传。采用群众参与、手机短信互动以及公益广告、MTV等多种手法开展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如对任长霞先进事迹的报道,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四是净化荧屏声频。启动“四大工程”,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广电总局要求全国省及副省级城市电视台普遍开办少儿频道,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加强播出节目管理,限制对“红色经典”作品的随意改编戏说,禁止电脑游戏类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五是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各级广播电视台纷纷开办舆论监督类栏目,播出量和影响力明显增加。

二、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加快

当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正在各地逐步推开。青岛、杭州、佛山等城市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了各自实行整体转换的模式,迅速推进了数字化发展。北京、上海、重庆、山西、湖南等省、直辖市和深圳、大连、宁波、珠海、绵阳、盐城等城市也正在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青岛模式”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推广。青岛有线电视整体转换的基本做法是:以居民小区有线电视光节点为单位,整片关断模拟有线电视信号,开通数字信号,实现整体“模转数”;免费为用户安装机顶盒,在保证基本的公共服务功能(6套节目完全免费收视)的基础上,增加节目套数,增加政务、新闻、股市、生活等海量的信息服务,把每个家庭的电视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同时适当提高收视维护费。目前,青岛数字电视用户总数已超过10万户。这是一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群众接受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模式。其实质是以信息化、本地化、个性化服务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其行动链条的关键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和用户认可。通过整体转换,把国家的信息化目标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满足了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等多方面的需求。“整体转换”模式的出现,表明中国广电业已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的新路。

3月25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青岛召开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会议,总结推广青岛的经验。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在青岛召开有线电视收费管理工作现场会,要求各地物价部门在价格政策上支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6月2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了青岛有线数字电视,称赞他们“方便群众,做得很好”,要求加快推广。8月26日,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中央同志参观BIRTV2004国际设备展览,在数字电视展区观看了青岛、佛山、杭州、太原等城市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演示,对数字化推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各地总结推广经验、加快推进数字化。

三、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势头看好

2004年,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引导作用。上述《意见》提出:要尽快推进电视台所属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单位的“事转企”,组建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影视制作经营公司;培育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大型电视剧生产企业,促动电视剧市场的繁荣与发展;逐步改变节目制播合一状况,组建节目公司专门从事节目生产经营,形成公平竞争的节目市场;动画片的创作生产要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中央电视台、北京、上海、湖南等几大动画生产基地,扩大动画片的播出市场,新增北京、上海、湖南3个动画上星频道,增加各台播出动画节目的时长。随着广电产业政策的落实,广电产业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和飞跃。

2004年,全国广播电视经营情况看好。全年创收收入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广播电视广告收入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在前三季度节节攀升,同比增长10%以上。2005年央视黄金段位广告招标额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地方广电广告创收同比增幅明显。1~9月份,浙江广电广告收入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19.88%。

到2004年11月,广电总局共批准开办55个付费广播电视频道,其中付费电视47套,付费广播8套,内容涉及体育、电影、电视剧、娱乐、资讯、生活服务、旅游等多个方面。广电总局还批准成立中央数字电视传媒公司等5家付费节目集成运营机构。目前,中数传媒公司已开始收费运营,与其签约的网络运营商所拥有的数字电视用户数达26万户以上。付费电视的发轫,显示中国广电业新的经营模式和新的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

各地广电部门抓住时机,积极进军各项广播电视新业务。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公司等率先拓展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5月28日,北京移动电视试播。到2004年年底,北京乘客可在4000辆公交车上看到移动电视节目。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公司已与17家媒体代理公司签定了广告合约。新业务的开发,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广电业的赢利空间,使广电业的财源构成更趋多元。

2004年,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机构纷纷成立。中央电视台成立了经营委员会,显示电视产业经营已在实际工作层面成为国家电视台的主业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更名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增加了新的职能,成立了产业研究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也在其计财司中新设了产业处。从实务、理论到管理层一系列产业新机构的成立,无不表明中国广电业进入了事业与产业并重、大力推进产业化转型的新的发展阶段。

四、广电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2004年,广电系统在推进管办分离方面取得新经验。浙江省广电局依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集团运作”的要求,在转变职能、推进管办分离方面,实行六个“进足”和两个“退够”。六个“进足”是:强化资格准入、宣传监管,确保导向正确、节目繁荣,注意把好主体准入关,通过视听评议进行事后监督;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扶植产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统计规划职能,引导行业协调发展;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培育和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进浙江全省广电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两个“退够”是:在微观层面从具体宣传业务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退够”;在产业层面从具体经营活动和管理等方面“退够”,把退出的职能交给相应的事业主体和市场主体来履行。目前,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川、江苏等省市的广电行政部门与业务单位之间也都基本实现了“管办分离”。“管办分离”的试点和推广,旨在理顺政府行业监管部门与事业主体和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中国广电体制改革朝向构建“三大体系”的目标迈进。

推进事业产业分离实现新突破。部分广电改革试点单位在推进事业产业分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南京广电集团形成了一个主体、两个板块的发展新格局。在保留频道所有权和节目终审权的基础上,将文体、生活、股市信息3个频道剥离出来,以这3个频道的3年经营权和部分固定资产为投入,组建了1家集团独资公司和2家合资公司(集团控股),分别对3个频道进行运营。目前这3个频道发展势头良好,收视率提高,广告收入大幅增加。频道公司化运作显现,经营性产业已向广电业的核心——频道经营层面渗透。现代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理念的引入,给广电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在推进事业产业分离的过程中,有关主体正积极准备挺进资本市场。这表明局部广电业的体制改革已向纵深方面突破。

广电集团化改革调整了思路。鉴于事业性质广电集团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广电总局已不再审批事业性质广电集团。今后,只批准成立事业性质总台或广播电视台,支持组建企业性质的公司或集团公司,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推进广电业的战略重组和集团化改革的进程。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在《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前后,广电行政系统广泛组织了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素质和水平。广电总局全面清理、废止了一批行政许可项目,经国务院同意,保留了31个必要的行政许可项目。2004年,广电总局共修订、新订了24个部门规章(总局令),从广电传播、内容生产、主体准入、产业发展等各方面作出了相应的政策规制,显示了依法行政、转变职能的决心。与此同时,行业管理创新取得了新进展。广电总局和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广电局相继建立了节目监管平台,组建了监听监看队伍,不断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五、广电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以大型民营企业横店集团公司为主体的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4月成立并挂牌。该实验区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进行企业积聚模式、产业开发模式和行业管理模式的实验创新,打造和吸引一批产业主体,形成一个多种经济成分结合、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影视产业基地。横店实验区的成立,标志着广电业对内开放力度的加大,也显示了民营企业向广电业进军的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广电业扩大了对外资的开放。3月,上海文广集团与美国维亚康姆集团决定组建合资公司制作影视动画片。10月,广电总局、商务部联合出台了《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允许外资以占合资公司不高于49%的持股比例进入中国广电业制作发行领域。12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国家最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广播电视制作业首次被列入允许外商投资产业类目录。这预示着,中国广电业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外资进入广电业的上游,很可能会产生“鲇鱼效应”,带动业内的竞争。

六、广播电视政策理论和经营管理研究

正在兴起 面对广播电视业改革发展大潮,各级广电部门纷纷加大了对广播电视政策理论和经营管理研究的力度。广电总局成立了专门从事广电理论政策、发展战略和产业经济研究的广播电视规划院和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各地方广电局、集团和电台、电视台等也都纷纷建立或加强了自身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力量。行业内的研讨交流活动大为增多,一年来仅全国性的大型研讨会、论坛、高峰会等就有十几次。这表明,广电业的改革发展,正在引起业内业外更多人们的关注。(本文刊载于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新闻传媒参考》2005年1月28日第3期,收入本书时作了一些修改、补充。)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应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江濠生先生的邀请,我和我的同事燕旎女士,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委派,荣幸地前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席“公营电视及广播机构国际年会(PBI)2004”,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传媒业界高层人士一起,交流广播电视发展的信息和经验,探讨广播电视发展的过去和未来。这是传媒业界的世界性盛会,对于推进世界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江濠生总裁的盛情邀请表示诚挚的谢意,对这次盛会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年会圆满成功!

按照年会的要求,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围绕这个主题,将简要地介绍和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未来走向。

众所周知,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经历了一场极其广泛而深刻的伟大变革,其核心内容就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场持续二十几年的伟大变革,不仅涉及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涉及全体人民的观念、劳动、创造、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使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一方面自身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整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成为当今中国覆盖面最广、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现代传媒。

从历史上看,由于受当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真正的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来25年间实现的。

25年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四大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两次重大突破,形成了两个高速发展期,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次重大突破,将会形成第三个高速发展期。

第一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政策突破为特征,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和中央批准调整发展方针为标志,以实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和推动以新闻改革为龙头的全面改革为主要内容。这次突破,大大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电机构兴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广播电视生产力,全面推进了广播电视的发展和覆盖,全面扩展了广播电视的规模。与此同时,也开启了广电自身的财源。从1984年到1986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31.2%。

第二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技术突破为特征,以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新技术的运用为标志,以有线电视台建立、有线网络建设、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和卫星电视频道开播为主要内容。这次突破,大大增加了电视频道,扩展了节目容量,提高了收视质量,实现了中央卫星电视跨国传播和省级卫星电视跨省区传播,同时开始实行有线电视和加密频道收费政策。这次突破,使中国逐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和用户市场,使有线电视收入成为省辖市和县级广电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38.4%。

始于新世纪、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重大突破,以体制突破为特征,以体制改革与数字化发展为标志,以体制机制创新、从模拟向数字转换、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为主要内容。这次突破,将使中国整个广播电视业在观念、体制、政策、法制、技术、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将不仅改变整个广播电视的传播格局和面貌,而且将对国家的信息化进程、先进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乃至人们的观念、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这场变革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上述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播电视规模和覆盖面迅速扩大。截止2003年底,全国共有省辖市级以上广播电台308座(其中国家级2座、省级32座、省辖市级274座)、电视台363座(其中国家级1座、省级34座、省辖市级328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579座。全国城乡拥有收音机5亿台、电视机4亿台,有线电视用户达1.06亿户,经常听广播、看电视的受众均超过12亿人。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3.72%,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4.97%,分别比1984年增长26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广播电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渠道、精神文化生活的主园地。

二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大幅度提升。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始终把办好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中心任务,在改革中不断推进频率频道专业化、多样化发展,着力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和节目质量。据统计,2003年全国省辖市级以上广播电台共开办广播节目2064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500多万小时,分别比1984年增长8.5倍和17.8倍;省辖市级以上电视台共开办电视节目2262套,全年制作电视节目179万小时,分别比1984年增长21.7倍和6.6倍;全年制作广播剧392部3815集,电视剧619部10654集,分别比1984年增长3.6倍和8.6倍。广播电视节目和内容的日益丰富,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三是广播电视传播手段不断改进。全国各地相继兴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广播电视中心设施及其配套的技术设备,采集、制作、播出、发送、传输、接收等各个环节正在从传统的模拟技术向现代的数字技术转换和过渡。全国已经建成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总长达409万公里,它同无线、微波、有线广播、卫星等传输手段一道,构成了天地一体、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庞大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国家和省级电视机构开办的53个卫星电视频道,已经陆续在全国各地落地。广播电视逐步实现传播手段现代化,打破了过去地区间的信息传播障碍和封闭状态,有效地扩大节目覆盖范围,使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受众都可以收看到3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并改善了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效果。

四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势头看好。广播电视广告的兴起及其经营,开创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先河;有线电视收费,开辟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领域。至今,这仍然是广播电视产业的两大支柱,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近年来,产业发展正向多功能延伸。以广播频率资源为基础的频率专业化经营及其品牌开发,以电视频道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娱乐类频道的经营及其品牌开发,以电视节目资源为基础的后产品开发和节目交易,特别是有线数字电视多功能开发,包括开办付费数字电视节目等新途径,已逐步形成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拓宽了广播电视的市场和创收领域。据统计,2003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总收入为705亿元,比1982年增长80倍。其中创收收入为471.9亿元(包括广告收入325.78亿元、收视费收入110.56亿元),占总收入的67%。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广播电视部门,主要依靠自己的创收来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这些进展和成就,为今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当今中国,正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正在提升。我们清醒意识到,国家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几乎都与广播电视密切相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正面临五大挑战:一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广播电视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二是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律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日益加深,要求广播电视业按经济规律行事并融入市场经济之中;三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广播电视业态结构的转型,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四是信息传播多样化和国内外传媒的竞争,对广播电视业的挑战日益加剧;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广播电视业自身的结构性战略调整的要求日益迫切。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摆在我国广播电视从业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应对上述五大挑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广播电视业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和深化以体制改革为龙头的各项改革,加快和推进以数字化为重点的全面发展。通过体制改革,突破体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广播电视生产力,为广播电视全面发展开辟道路;通过数字化发展,提升广播电视现代化水平,拉动广播电视产品消费需求,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依照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把握市场经济发展和广播电视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正确的改革途径和举措,适时地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便捷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机制灵活、竞争充分、高度繁荣的市场运营体系,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精简高效的政府监管体系,门类齐全、协调有力、高度自律的中介社会服务体系,为增强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实现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产品的需求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目前,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正在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地区和单位的经验的基础上,将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进。

在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广播电视事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谋求更快更大的发展:

一是数字化发展。要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突破口,创造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全面推进包括制作、播出、传输、分配、接收等所有环节在内的广播电视全系统数字化,预定在2015年关闭模拟广播电视,逐步实现广播电视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根本转变,实现传统的广播电视用户向现代的多媒体终端用户的根本转变,构建开放的节目平台、开放的传输平台、开放的多媒体终端。

二是网络化发展。要以数字化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升级,优化网络结构,全面提高网络传输质量,积极开发网络服务新业务,建立和完善网络服务体系。以体制改革为契机,突破体制障碍,按照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和完善网络传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运用市场机制和借助行政力量,全面推动各省、自治区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联网,逐步实现全国的全程联网和统一运营。

三是产业化发展。要把可经营性的广播电视资产、资源和业务从行政和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塑造和发展广播电视市场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则组织生产经营,培育和扩大文化消费市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本地化、个性化、信息化入手,大力发展节目内容产业、数字广播电视新业务和网络服务业,开辟文化经济新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节目服务、信息服务、政务服务和商务服务。积极推行广播电视产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注意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非公有资本进入或参与法律法规允许的广播电视产业经营,逐步形成多主体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繁荣和产业壮大,使广播电视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集团化发展。要继续探索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总结集团化改革的新经验,完善集团化管理的新体制。在此基础上,以资源整合为核心,进行战略性的结构重组,逐步构建现代企业性质的广播电视集团,发挥优势,打造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把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做大做强。

五是覆盖工程建设。要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在更大范围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广大农民听广播看电视问题;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建设,尽早运用卫星直播的先进手段,解决其他传输手段难以解决的覆盖问题;继续推进中国广播电视走向世界的进程,寻求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使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和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扩大在世界各地的覆盖。

六是法制体系建设。要加快广播电视立法进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法治政府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广播电视法》为龙头,由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构成的广播电视法律法规体系,实行以法治手段为主的依法行政的管理新方式,使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的职能。

七是人才队伍建设。要确立和倡导人才资源是最重要资源的观念,建立并实施广播电视人才建设工程,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培训和充实,特别要注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着力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

以上“四化”发展和三项建设,既是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长期发展的基本走向。完成上述任务,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发展目标,有待我国几十万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我们愿意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发展广播电视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以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最后想告知各位的是: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了加强对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战略、发展政策、发展理论和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已在不久前建立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院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本人荣幸地出任规划院院长和研究中心主任,现正组织研究人员致力于广播影视发展改革的各项研究工作。我们期盼今后能与各国各地的广播电视同行们建立合作互助关系,加强学术业务交流,共同促进中国与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本文为2004年10月28日在澳门举行的“公营电视及广播机构〔PBI〕2004国际年会”上的主题发言)

内地电视节目的改革与发展

香港电台教育电视台台长戴健文先生邀请我参加“大中华地区广播电视业发展前瞻研讨会”,我因为公务繁忙,不能来港与会,特以录像和书面发言来参与交流,在此,我对戴台长的盛情表示衷心谢意,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圆满成功。

按照研讨会的要求,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内地电视节目的改革与发展》。我将围绕这个主题,简要地阐述内地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内地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创新,内地电视节目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传媒生存环境的变化,使电视媒体遇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有线电视迅速崛起,上星频道纷纷开播,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

截至2004年底,中国内地拥有电视台314座,教育电视台6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5.3%;共开办电视频道2094个,省会城市平均能接收到76个频道,每户可收看约三十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性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网路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及迅速普及,开始挑战和动摇电视媒体的霸主地位。新媒体对电视注意力资源的争夺,导致受众和广告市场的分流。新媒体的可控性和交互性传播模式,改变了以往收看与播出同步状态,形成了对电视媒体优势的挑战。

此外,都市报刊的崛起,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受众,实际上也对电视媒体形成冲击。争夺受众,已在内地各种传媒间展开。这一切,呼唤和推动着内地电视媒体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内地电视节目改革创新成为电视改革的主潮流,其主要特征是频道专业化、栏目化、品牌化。

频道专业化

频道专业化,就是电视媒体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受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够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

内地频道专业化的进程受到各方的关注,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早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实施“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战略,各频道的专业化格局更趋完善,专业化特色明显增强,观众定位的差异化得以体现,拥有了各自有特色的忠实观众群,频道之间相互支撑、互为补充,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到2004年底,中央电视台15个频道中有11个专业化和准专业化频道,全面确立了在新闻、娱乐、体育、影视、经济、少儿、科教、专题、戏曲等诸多节目领域的明显优势,对全国电视受众进行了有效的细分,各频道的不同定位几乎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受众群体,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各省也陆续推出诸如经济、教育、生活等方面的专业化频道,全国314家电视台的1000多个频道纷纷向专业频道靠拢。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频道在专业化发展方面遇到了障碍,其主要原因在于,电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影响了频道专业化进程。各电视台90%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收视率,收视率的提高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而大众化的结果使各频道都追求综合化或准综合化,由此而产生频道雷同问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尚须电视人的积极探索。

节目栏目化

内地电视已经走过节目竞争时期,现正处于栏目竞争时期。电视栏目成为电视频道编排的基本单元,栏目化是内地电视节目改革创新的一个显著特征。

2003年全国电视栏目播出比重约占70%,栏目的收视比重则能够占到50%以上,栏目主导着电视荧屏的大部分时间。如中央电视台目前共有300多个栏目,节目主要以栏目为基础进行编排和播出。

栏目化的实施,使栏目从规划选题、设备调度到播出编排、节目审看,以至受众对节目的意见反馈等,形成一整套功能较全的制作和管理系统,促进了节目制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电视栏目的定位与价值取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栏目的运行过程和维护过程,即是电视媒体培养受众和目标市场的过程。栏目化可以提高节目影响力,吸引受众,并使受众形成收视习惯,从而稳定收视率。

频道结构的优化有赖于栏目架构的合理与节目编排的科学,使各个栏目优势互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收视效果。栏目设置在频道整体规则下确定,既相互关联,塑造频道形象,又各展特色,显示个性和频道的整体优势。在电视频道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栏目化对于频道特色定位有着重要作用。

品牌化

品牌化是内地电视节目改革创新的另一个特征。品牌化,就是根据节目的受众定位、内容定位、功能定位以及风格定位,确立自身的传播理念,突出品牌鲜明的个性。品牌个性化特征越鲜明,观众也就越有认同感。虽然内地电视节目的品牌建设起步时间不长,但它已日益受到重视,各地电视台相继创建了一批品牌节目。

在推进品牌建设中,电视媒体将受众作为服务对象和市场动力,将内容资源的经营作为持续发展的根本能源,着力制作为电视受众所喜爱的电视节目,真正“链接”受众需求,不断提供主流“内容”,不断拓展媒体生存空间。与此同时,着力为受众提供更完整、更全面的服务,培养受众的参与意识,加强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提升品牌亲和力和权威性。在推进品牌化的过程中,电视媒体还以多媒体联动方式,整合多种媒体的传播优势与效果,为自己的品牌营销创造核心价值。

发展空间与历史使命

当前,内地电视媒体正在竞争中不断获得发展,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又为电视节目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首先,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电视媒体正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媒介向综合的大众服务媒介转型,逐步建立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产品。

其次,有线电视数字化的不断推进,空前地拓展了发展空间和节目市场。频道数量的迅速增加,收视质量大幅提升,受众收视选择更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电视节目发展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再次,文化产业化大发展的趋势,将加剧节目市场的竞争。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实质是对受众和受众注意力的竞争。这种竞争将促进电视媒体对高品质电视节目的追求,并使之成倍增长。

内地电视节目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开拓电视媒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其实现更大的发展;而且还在于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更好地担负起建设先进文化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本文为2005年3月10日在“香港大中华地区广播电视业发展前瞻研讨会”上的电视演讲,载香港电台《传媒透视》2005年第3期)

第二编 广电发展改革理论指导

坚持以“三个代表”统领和指导广播影视工作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此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

我国广播影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光荣任务。这就决定了广播影视的全部工作同“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有着天然的、内在的紧密关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广播影视各项工作,既是我国广播影视的性质和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三个代表”同样是广播影视工作的根本指针。

一、正确认识广播影视工作与“三个代表”的内在关系,正确认识“三个代表”对广播影视工作的必然要求

能否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事广播影视工作,与广播影视宣传的作用和影响息息相关,对广播影视事业的改革发展关系重大。

正确认识广播影视与“三个代表”的内在关系。作为党的宣传舆论工具和思想文化阵地,广播影视的性质、任务、职责、目的,同“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概括起来说,它同“三个代表”的内在关系主要体现在:广播影视宣传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实现人的思想现代化,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先进文化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同时,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和事业建设,如广播影视覆盖工程的推进,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对带动先进生产力、发展信息产业、促进国家信息化进程,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作用的发挥,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实现新世纪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对广播影视工作的必然要求。这种必然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播影视部门必须确保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始终掌握对媒体资产的控制权,对宣传内容的终审权,对媒体领导干部的任免权,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第二,广播影视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宣传方针和文艺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和舆论文化支持;第三,广播影视事业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努力把事业做强做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第四,广播影视工作者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着力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增强微观组织的竞争力,确保宏观管理的控制力,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第五,广播影视工作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工作本领,提高工作水平。

当前,我们应当把深入学习“三个代表”作为广播影视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注重在深刻理解科学内涵,全面把握精神实质和联系实际、全面贯彻、指导工作、推动改革发展两个方面狠下功夫。

二、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全面提高广播影视宣传质量和水平

宣传工作是广播影视系统的中心工作,也是发挥广播影视各项功能和作用的基本途径。广播影视部门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担着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要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三个代表”在全党全国的贯彻和落实;二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宣传工作,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进一步明确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作为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的根本指针;要牢记江泽民同志关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告诫,充分认识和理解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和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和改进各项宣传报道工作,营造团结稳定、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深化宣传改革,不断推进节目创新,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针对性、可视可听性的统一。新闻宣传既要遵守宣传纪律,又要遵循新闻规律,以准确、及时、鲜明、生动的报道,赢得更多的受众,树立新闻单位的权威。要积极研究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研究视听市场的发展变化,努力办出一批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加快实现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和节目精品化。大力培育和完善节目市场,促进节目的交易和交流。影视创作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艺术标准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应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上下功夫,在增强艺术感染力、丰富艺术想像力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影视艺术作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管理。我们的广播影视管理机构,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对广播影视工作特别是宣传工作的管理,确保宣传内容的正确导向。要坚持贯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方略,推进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地方规章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强普法教育和执法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同时要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广播影视宣传的宏观监控,逐步实现全系统的依法管理和有效调控。

三、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大力推进广播影视改革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竞争和挑战愈来愈激烈,同时也给广播影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历史机遇。我们能否主动加快以集团化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把广播影视事业做强做大,关系到新世纪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地位、作用乃至前途和命运。我们要把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上来,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从时代性、先进性高度思考改革问题,探索创新之路。我们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建立保证党委领导、调控适度、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体现广播影视特点、适应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探索建立传播健康精神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御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特别是既要考虑广播影视部门的意识形态性质,又要考虑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使改革措施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得以实施,并达到预期成效。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改革,不断推进集团化改革的进程。目前正在进行的集团化改革,其实质是广播影视领域的战略性结构调整。这既是广播影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国内外传媒激烈竞争的必要选择。集团化改革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突破和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优化内部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并创造新的优势,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影视业发展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集团化改革步伐,逐步实现改革的目标,逐步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传媒特点和较强实力、竞争力的广播影视集团。

四、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努力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

充分认识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对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作用。广播影视作为意识形态部门,可以通过舆论宣传和思想教化,推动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广播影视作为信息产业部门,它本身具有先进生产力因素,它的产业功能的发挥,可以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产品作为精神产品进入市场,可以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播影视事业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电子产业的发展,促进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拉动社会经济需求。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既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促进新的增长点。我们要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大覆盖、提高水平、激活新的增长点上面,集中力量抓好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广播影视生产力,为广播 影视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1998年初启动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不仅解决了全国 10万个通电行政村的人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而且拉动了 60个亿的需求,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十五”期间,将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新通电的行政村和几十万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从更大范围解决好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全国联网,大力开发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资源,大力开发信息网络增值业务,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不仅可以有力促进广播影视新的增长点,而且可以有力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据有关专家分析,全国现有有线电视用户近 9000万户,如果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每户每月增加100元的信息文化消费,全国有线电视将增加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计算,将带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这是何等可观的经济效益,何等诱人的发展前景!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事业发展。广播影视系统是高新技术的应用部门,广播影视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组织攻关和自主创新;必须抓紧实施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十五”广播影视科技创新计划,全面推动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建设强大的无线覆盖实验系统、卫星数字传输与直播卫星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逐步建设成以中央为主、省级为辅的全国性广播影视交互业务节目平台,并以此来带动整个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实现更好地为宣传中心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目的。

加强队伍建设,为广播影视事业的更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这是新世纪做好广播影视工作、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应对国内外传媒激烈竞争的根本措施和迫切需要。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全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抓好人才工程,着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广播影视队伍。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确保广播影视事业持续、健康地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7期)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 全面推进广播影视各项工作

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这样的高度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我们广电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广播影视工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创新,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加强和改进广播影视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是广播影视系统的中心任务。广播影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把深入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全国贯彻落实,作为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就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宣传工作的根本指针,以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的实践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广播影视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和质量。主要应抓好以下四个“始终坚持”:(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向来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她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团结、引导、鼓舞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中国声音传到世界各地,以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

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们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把握。是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集中反映在新闻节目导向的把握上。把好新闻宣传舆论导向关,对于我们广播影视工作者,特别是对那些直接从事新闻节目采、编、播的专业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其他各类节目,包括影视创作,也都存在着导向是否正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模糊,不能松懈,不能有闪失。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的要求,就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二)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三贴近”,就是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宣传工作方面的要求,我们的广播影视应该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对准基层、对准生活,更多地宣传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成就、新生活、新精神和新风尚,努力歌颂为伟大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出灿烂辉煌业绩的人民群众。应当积极研究人民群众对广播影视精神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研究视听市场的发展变化,大力推进节目栏目的创新,使广播电视节目和影片让广大人民群众爱听、爱看、入耳、入脑、入心。只有这样,我们广播影视宣传才能够起积极的作用,推动时代前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三)始终坚持按新闻规律办好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在广播影视宣传工作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最集中体现了喉舌功能,在传达政令方面起主导作用,在传播信息方面起主渠道作用。按照新闻规律办好新闻节目,首先要遵守新闻时效性原则。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发生的任何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进行传播。其次要遵守新闻价值原则。长期以来的会议报道,因为缺乏新闻价值,观众不爱看,甚至产生反感。这种报道违背了新闻价值规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就要明确新闻宣传既要遵守宣传纪律,又要遵循新闻规律,以准确、及时、鲜明、生动的报道,赢得更多的受众,树立新闻单位的权威。按照新闻规律办好新闻节目,新闻宣传质量才会提高,宣传效果才会增强,新闻宣传的公信力、影响力才会不断增强和扩大。(四)始终坚持文艺宣传的多样化

广播影视文艺节目在整个宣传内容中比重很大。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把文艺繁荣起来,必须坚持文艺宣传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文化建设的方针上,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广播影视文艺宣传工作,一定要自觉贯彻十六大所提出的文艺方针,繁荣广播影视艺术,创作和宣传更多既体现先进文化,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广播影视文艺作品,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目的。

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努力推进广播影视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贯穿着发展这个主题,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理念和战略思想。广播影视作为执政党赖以执政的重要宣传工具和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其重要功能和作用,必须不断推进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推进广播影视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广播影视系统面临的重大任务。(一)确立科学发展理念

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发展的方针政策,坚持不断地发展各项事业,才使得国家蒸蒸日上,才使得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根本性改变。要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理念。广播影视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具有重要地位、覆盖面和影响力很大的中央一级、省一级的广播影视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要重视市县一级的广播电视建设和发展。市县级广播电视是整个广播影视系统的基础,是实现传入千家万户目标的直接实施者,涉及到9亿多农民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因此,应该注意调动市县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支持他们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转播中央台、省级台的节目,扩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覆盖和改善收听收看质量;同时,支持他们办好自己具有区域特色的节目,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等手段,加强不同层级广播影视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发挥不同层级广播影视的优势,促进多层级广播影视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广播影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针和措施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而促进事业的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切实避免违背发展规律、脱离实际、脱离国情的主观主义,使广播影视事业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在制定发展方针、规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避免出现“短期行为”和“破坏性建设”。追求可持续发展,应当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发展的后期效果,注重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保障广播影视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是协调发展的理念。广播影视的协调发展,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三大部类的协调发展,中央与地方广播影视的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广播影视的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广播影视的协调发展等。推进广播影视的协调发展,是广播影视系统践行“三个代表”的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广播影视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方利益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处理好上述各种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发展,既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长期需要把握的问题。作为中央一级的广播影视机构,无论是管理机构还是播出机构,都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地方的发展,支持地方的发展,兼顾地方的利益,注意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地方的作用。地方广播影视部门,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在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推进本地区广播影视的发展。要统筹区域发展,规划整体布局,把推动发达地区持续发展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应当开展区域协作和互利合作,实行优势与资源互补,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大力推进全国广播影视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二)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坚持不懈地抓好广播影视覆盖工程建设。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要在已有显著进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快西新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第三阶段建设任务,使更广大地区的广播收听效果得到改善,把党和国家的声音畅通无阻地传入千家万户,同时把反动有害的声音压下去。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巩固已有成果,做好新通电的行政村及时通广播电视的工作,特别是要下大力气逐步解决全国50万个自然村的村村通问题。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乎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广电系统应当动员各种力量,借助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等发展契机,贯彻和利用好“三农”政策,探索可行途径和办法,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在更大范围的实施并取得全面胜利。要继续推进电影“2131”工程,早日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要加大“走出去”工程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寻求“走出去”、“落下来”,特别是要千方百计使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打进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社会,从根本上实现把中国的声音和形象传向世界各地的目标。

大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的广播影视高科技工程建设。必须加快网络的整合,实现改造升级和全国联网,形成统一运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新格局;必须全力推进数字化进程,逐步实现整个广播影视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要把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和城镇现代化的轨道,围绕内容提供、网络传输和终端接收的“三个开放”来推进数字化进程,促进有线电视向数字整体转换,实现社会与家庭广播影视数字化。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人才工程。对于广播影视部门来说,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和促进队伍建设,为广播影视的更大发展提供思想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这是新世纪做好广播影视工作、推进广播影视改革发展、应对国内外传媒激烈竞争的根本措施和迫切需要。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要以深入学习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夯实基础、增强活力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密切党群关系、倡导求真务实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提高职工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当确立人才资源是最重要资源的观念,建立并实施广播影视人才工程,切实加强广播影视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培训和充实,着力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播影视队伍,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广播影视人才队伍。(三)加快广播影视产业发展

十六大以后,中央对发展文化产业做出了部署。发展广播影视产业,要根据中央精神,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广播影视的特性开发产业功能,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及其相关服务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持续增长,使广播影视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必须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紧紧抓住龙头和支柱产业。继续发展广告、电影、音像、报刊出版等传统产业,转换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拓展需求市场,增强产业活力和竞争力,确保长期的持续增长。大力发展以电视节目、电视剧为主要产品的内容产业,通过推行制播分开、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加强节目资源开发、扩大节目营销市场,使节目制作经营真正转为内容产业,使广播电视节目真正成为精神文化产品进入市场,使内容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当前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抢占先机,大力开发付费电视、视频点播、数字广播、数字电影、互联网接入、网络游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等数字网络新业务,迅速发展以提供内容服务为主的广播影视新兴产业,开辟广播影视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不断深化广播影视改革

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我们的广播影视业必须以改革为根本途径和动力,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消除障碍,促进广播影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广播影视业正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国内外传媒竞争和信息传播多样化对我国广播影视形成“内挤外压”态势;人民群众对广播影视产品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市场经济规律冲击着广播影视部门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观念和体制;高科技在广播影视领域的运用要求改变广播影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和出现观念性障碍、体制性障碍、政策性障碍、区域性障碍、利益性障碍等许多新旧矛盾和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能否主动迎接挑战,加快和深化改革,不断克服和消除各种障碍,把广播影视业做强做大,关系到新世纪中国广播影视业的地位、作用乃至前途命运。对此,我们应当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从时代性、先进性的理论高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来思考广播影视改革问题,自觉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和深化广播影视改革。(二)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广播影视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围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广播影视新体制和新机制。其基本内容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新体制;探索建立资源优化配置、分工合理协调、经营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全社会鼎力支持的公益性广播影视发展新局面;探索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实行管办分开、宣传与经营分开、事业与产业分开,建立规范有效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营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这种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既是广播影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国内外传媒激烈竞争的必要选择。其目的在于优化内部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并创造新的优势,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把广播影视业做强做大,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影视业发展之路。(三)坚持改革的科学求实态度

推进和深化广播影视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国家相关政策,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广播影视的多重属性、多种功能及其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广播影视系统“三位一体”、“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体制结构,决定广播影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广播影视区域发展和改革的不平衡性。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决定广播影视体制改革的进程。因此,改革必然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在思考和施行改革的时候,切不可忽视和违背客观规律和基本国情。任何重大改革举措,应当建立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推进改革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推进改革的科学态度。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改革,推进广播影视业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使广播影视更好地发挥强有力作用,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本文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8期)

党的十六大精神与广播影视工作

一、学习把握十六大报告理论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不仅提出了我们党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而且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这些新观点,有一些是对“七一”重要讲话、“5·31”重要讲话的进一步阐述,有一些是第一次提出的新观点。学习和把握十六大报告的理论创新精神,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核心所在和基本前提。对十六大报告的理论创新,我想从10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关于创新的观点

关于创新的观点,报告明确论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以前讲的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次还特别强调它还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指出党本身也要创新。报告提出: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改革的创新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也就是说不能创新就不能前进,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成绩上,必须继续前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要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思想路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都体现了一种创新的精神,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同时,理论上的创新可以指导我们实践上的创新。我们国家的改革和发展都是在理论创新这个前提下推进的,如果我们还是僵化、守旧,还是坚持两个“凡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因此,必须在理论上有创新、有突破,才能推动实践进一步地向前发展。(二)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观点“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观点是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里面第一次提出,十六大报告对这个观点作了深刻阐述。报告提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还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我们国家,特别是我们执政党,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中出现的历史教训后,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来对待。过去我们党忽视了这一点,其历史教训就是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以致发生了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十年浩劫。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要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要从根本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都在于发展。小平同志当年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不发展,一切问题都无从解决。现在在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归根到底还要通过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来解决。(三)关于尊重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

报告提出了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财产多少,作为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保护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鼓励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

这些新观点非常重要,它是对“七一”讲话的进一步深化和充实。过去我们只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四个尊重”,在原有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基础上,增加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而且第一次提出将这“四个尊重”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贯彻落实。“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两句话,就是鼓励人民都来创造社会财富。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财富才会多起来,人民才能富裕起来,国家才能富强起来。同时,不仅要放手创造财富,还要通过各种因素来创造财富。在过去,首先把人划分为阶级,不同的阶级就有不同的目的,如果有人讲通过各种因素创造财富,那就是阶级斗争熄灭论。现在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来要鼓励全体人民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去创造财富,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富裕起来,使我们整个国家能够富强起来。

小平同志当年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把知识分子骂成“臭老九”,当时只简单地把产业工人的劳动看成是劳动,把产业工人看成是社会唯一的创造财富的主体,对于知识分子的创造在理论上不予承认。因此,在80年代就曾经出现过“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讨论。当时不把搞技术、管理的人员视为直接劳动者,认为他们不会创造财富,只承认直接从事生产产品的才算劳动,如在工厂里直接生产产品的工人或者农村里直接生产稻谷粮食的农民视为劳动者,没有把技术、管理人员看成是劳动者。所以“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这个观点在劳动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方面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财富不仅仅通过简单的劳动来获得,而且通过技术和管理使它可以成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比起任何一种简单的活劳动创造的财富要多得多。既然创造的财富多得多,就要通过政策对这些劳动者给予相应的劳动所得和相应的报酬,以体现尊重劳动,尊重从事知识、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的人们所创造的价值和财富。只有放手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创造财富的活力,人人都来创造财富,社会的财富才能多起来,人民才能富起来,国家才能强起来。

过去我们长期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政策,包括分配方面的政策,不是鼓励人们更多地创造财富,而是鼓励人们当懒汉。所以在今天提出这“四个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时候,一定要促使人们都通过自己各自不同的劳动方式去创造社会财富。这里我想稍微展开一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们再也不能用有没有财产或者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先进和落后的标准。对这个理论观点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机械地简单地理解为:无产阶级应该是没有个人财产的阶级,否则我们共产党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了。我们应该想想: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闹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使人民获得解放,当家作主,能够创造财富,摆脱过去的贫困状态,使全体人民都富起来。在现阶段,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把有没有财产或者有多少财产作为判断先进和落后的标准,岂不是同鼓励人们创造财富、追求富裕背道而驰?

对于财产多的人包括现在的民营企业主,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判断他是先进还是落后,不在于他财产有多少,关键是看他的财产是如何获得和如何支配的。这里有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如何看待剥削?民营企业主雇佣大量的工人,是否有剥削?这当然存在着剥削。但是现在要看主流的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是否有利,对人民是否有利?现在具体的判断标准有三个:第一,看这个民营企业主经营是否合法;第二,看他对待雇佣工人的态度,是用过去资本家同样的态度对待工人,还是按照法律的规定给予这些工人应有的合法权益;第三,看获取的利润用于哪些方面。就整体上讲,民营企业的主流是好的:第一,为国家创造了财富;第二,创造了许多社会就业机会,有的地区民营企业成为就业的主体;第三,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在浙江,民营经济占的比重非常大,起码70%以上,温州地区的比例还高。为什么浙江民营经济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营企业创造财富有自身很强的内在动力。很多国有企业搞不好就是因为铁饭碗、大锅饭的原因,缺乏动力。国有企业创造再多财富跟个人没关系,厂长、经理依然按月拿工资。如果个人素质不高,就会大量贪污受贿,或者挥霍国有资产。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因为劳动跟所得不成比例造成的。当然也存在待遇很高的人仍然发生腐败的行为,如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判断民营企业主政治上的先进与落后的关键不在于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财产的获得和使用如何。

尊重劳动,要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传统上,产业工人的劳动是比较受到尊重的,过去很多劳动模范都是属于产业工人。有一段时间,尤其是文革中的知识分子是得不到尊重的,现在这种现象纠正过来了。但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什么样的劳动?打工者、弱势群众的劳动是否也应该得到尊重?长期以来,人们把进城打工的农民看成是来占城市便宜的,在政策上、工作条件上、报酬上都使他们受到了歧视。实际上,农民工的流动增加了财富,尤其是为铁路部门增加了收入。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是与农民工进城当建筑工人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进步的社会、一个民主的社会,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劳动。城里人为他们服务,也可以增加财富,扩大城市的就业岗位。如对进了城的农民工,盖点房子给他们住并收取房租,盖个学校给他们子女上学;对外地来经商的人,给他们开辟一些市场,出租厂房,可以把下岗工人安置到管理岗位,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过去,在思想观念上没有正确理解农民工大量进城的问题,认为农民工进城把社会治安搞乱了。农民工里面确实有违法乱纪的,但这是加强管理、加强教育、加强引导的问题,不能因此就排斥这些人。设想一下,如果北京离开外地人会怎么样?现在摆小摊卖蔬菜的人,病房里的护理工,清扫垃圾的清洁工,大部分都是外地人。脏活、累活、危险活,大量都是这些进城打工的人来干的。我们应该尊重打工的人。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还应该是多元的,要吸引各地的民营企业主来经商,欢迎农民工进城打工,共同创造财富,才会促进这个城市的发展。十六大在这方面的理论突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理论的突破,就没有新的政策的出台,也就不利于这种让全体人民共同创造财富的理论同实践完全结合起来。

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过去讲生产力要素构成,主要指活劳动,就是指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直接从事生产的人,没有把知识、技术、管理、信息、资本列进去。在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比活劳动更重要的是知识、技术、管理、信息、资本,要把从事这一方面的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一些通过原始手工的劳动,与现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劳动的价值是绝对不一样的。现在有一些特大型企业,如果采用原始的管理办法根本无法运行,只能靠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科学和现代的管理。

如何看待资本问题。资本,通俗的说就是用钱来生钱的钱。过去我们没有这个概念。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要得到保护。合法的直接活劳动所得当然是合法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例如入股的分红、继承的遗产、股票的增值所得、房子出租的租金等非劳动收入,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是必然的,我们已从法律上承认它的合法性。既然如此,就应该把人民存的钱运用起来,使它生出更多的钱。从数据上看,现在国家财富值是30多万亿,人民手中拥有财富占这个数字的一多半。如果把人民手中的财富用来继续创造新的财富,财富值将会大大地增加。过去这是不合法的,在理论上没有突破,现在十六大报告非常明确地提出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在理论上的突破非同小可,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四)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党的最高决策机构在分析我们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条件后得出的结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键的问题。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延误。从经济的角度讲,我们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900多美元,就这一因素来讲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机遇。曾经有人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经济长期发展的历程中,人均1000美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在这个起点上,如果正确把握战略机遇,经济可以迅速起飞,并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可以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通常也是经济结构变动最为激烈、各种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如果把握不正确,也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从现实来看,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测算,从人均1000美元到4000美元,美国花了19世纪整整100年;日本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用了70年;韩国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只用了25年。抓住了这个机遇期,发展的时间就缩短了。党中央充分地认识到这个战略机遇期,带领全民族进行奋斗,很有可能在头20年就会实现人均1000美元到4000美元的发展目标,可能会提前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这是根本性的质的飞跃。现在有些省市也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所需的时间:有的提出10年,有的提出15年,有的提出20年,都是要提前达到这个水平。十六大报告高屋建瓴、纵观全局,明确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而富有远见的。(五)关于三个文明建设的观点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而且把政治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构造成三大文明建设,这样涵盖更加全面。政治文明建设是改革发展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它包含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最根本的内容,报告用三句话作了概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这三句话是有机的整体,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首先,在我国必须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政治文明的首要条件,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有可能实现依法治国。其次,怎样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中国建立就提出来了,但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很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实现方式。过去,大家说人民代表大会只是一个橡皮图章,甚至还有“党的领导挥手,人民代表举手,政协委员拍手”这样的说法。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有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举手,不投票,你的省长就当不成。这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的权利越来越多地得到扩大和尊重。我们没有必要去照搬西方国家那一套民主制度。我们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创造一条适合中国现实、真正使人民当家作主的道路和体制。

十六大按程序平稳地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这是我们党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典范,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回顾过去,从毛泽东同志以后,几任党的一把手的更换,都带来了一场大动荡,或者说是采取了非常的手段来解决。这次十六大开创了一个很好范例,按程序平稳地实现了中央最高层的交接。这是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可喜的开端。(六)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观点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改革开放发展到现阶段必然要提出来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是先搞工业化,在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后才搞信息化。我们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过程,要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进程中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我们总局确定今年为网络发展年,就是要以发展有线数字广播影视业务来促进和带动全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广播影视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不断增强竞争力、提高影响力打好基础。这对广电部门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广电产业发展缓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有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有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也有缺乏产业政策的问题。这是我们的弱势。遍布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网,是靠各地广电部门贷款、集资等方式建设起来的,各自分散经营。骨干网虽由总局负责建设起来,但尚未在全国范围整合、联网,没有统一运营,没有统一开发。发展有线数字广播电视业务正是一个突破点,以此来推动全国网络的整合。这次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开辟网上业务的问题,如点播业务、付费电视频道、有线数字广播等,特别是付费电视频道发展潜力非常大。无线发射频率资源是很有限的,而通过光缆传输的有线电视频道资源非常丰富,这就给有线数字广播电视业务的开发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现在从广播电视需求市场来看,人民群众并不满足于现在电视机接收到的频道。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有线数字广播影视业务的开发、网络的整合和联网,最终将引起整个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首先是收听收视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从传统的被动式、单向式转变成主动选择式、互动式,因为数字技术的运用已经使过去在传播接收方面的任何障碍都得以消除。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将是巨大的。所以,现在已经把数字广播电视列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发展的国家重点项目。曾培炎同志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报告中列了广播影视的四项工程:一是西新工程,一是“村村通”工程,一是数字广播影视工程,一是直播卫星工程。数字广播影视工程及其收费业务的开发,是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产业,如果这方面能有大的发展,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可以拉动,相应电子产品的生产需求也可以拉动,不仅可以为广播影视自身做强做大奠定基础,还可以为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七)关于文化力量和文化产业的观点

十六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党今后的七大任务之一。十六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要深刻认识文化的战略意义;第二,提出了四种文化的概念和如何对待四种文化的政策,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四句话把文化的概念讲得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