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心理学(第四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6:04:01

点击下载

作者:张云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关心理学(第四版)

公关心理学(第四版)试读:

内容提要

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的公共关系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本书第一章为绪论,从总体上介绍这门学科;第二、三、四章论述公共关系客体——公众的心理;第五、六、七章论述公共关系过程中的心理;第八、九章论述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本书为建立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作出了尝试,并尽可能划清了公关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的界限,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一本体系新颖、内容翔实、适应面较宽的教科书。本书自1992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曾获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奖。第一章绪 论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学科,是在公共关系学原理和普通心理学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对推动我国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正确地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是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出发点,也是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一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要从“公共关系是什么”和“心理学是什么”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公共关系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既然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同时也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其次,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是一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问。而既然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问,它也就应该包括研究公共关系领域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关系心理”。一、心理学视角中的公共关系

关于什么是“公共关系”以及什么是“公共关系学”的问题,各家自有各家之说。有从传播学视角来看的,认为它应该归属于传播学;有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的,认为它归属于社会学;有从管理学视角来看的,认为它归属于管理学。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共关系学是一类综合性的学科。从心理学研究特定的方位来看,公共关系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包括三种形态,即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有组织的人。因此,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群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六种类型。因为公共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把主动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方看做公共关系的主体,把主体影响的对象看做公共关系的客体。

第二,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主体利益和客体利益固然不能对立,因为顺利进行的公共关系活动必然是对主客体双方均有利的活动;但主体利益和客体利益也不能等同,因为主体和客体毕竟不是同一个群体。公共关系活动是充满主动性的活动,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树立和完善自身的形象,是为自身的利益服务的。因此,公共关系活动本质上是自利的而不是利他的,但互利又是实现自利的条件。

第三,公共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双方互动的活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任何一种主动性的行为都只有在对方响应和配合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没有对方的响应和配合,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了人具有社会性需要的属性,人需要爱,需要有归属感,需要社交,需要文化娱乐等等,这些都为人成为其他人交往和沟通的对象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人的生物性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也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满足。这是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对交往和沟通的对象又具有选择性。他可以和这样的人交往,也可以和那样的人交往,他是自主的和自由的。因此,公共关系活动既有其能够被公共关系客体接受和配合的可能性,也有其不被接受和不予配合的可能性。关键要看公共关系主体的工作怎么做。

第四,既然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有可能是个体的人,那么就不能够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我们承认公共关系主体的实体就一般而言,是组织团体,而且所谓“公众”也是一个集合概念。但是在公共关系实践中,主体和客体往往是以“代表者”的身份出现的,这就不能不使公共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私人关系。把公共关系等同于私人关系是不对的,把私人关系排斥于公共关系之外同样不足取。实事求是地看待公共关系,应当承认私人关系在公共关系中具有一席之地。

基于公共关系具有以上四方面的特征,一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如果把公共关系看做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做特定利益支配下的一部分人和其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那就完全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的心理学,这门心理学的名称只能是“公共关系心理学”。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研究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就其性质来看,它具有心理学应用学科和公共关系学分支学科双重属性。它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学。1.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

在人类科学宝库中,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科学。列宁曾经把心理学列为构成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领域之一。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一切社会实践领域都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参加的,任何人参加的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心理活动的调节。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或称理论心理学)的很多基本原理为我们了解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心理依据,为我们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而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学,它所研究的不是抽象的人的心理过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是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具体的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因而,普通心理学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公共关系心理学则是普通心理学的应用性学科。2.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学。

我们通常所讲的公共关系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公共关系学,是“公共关系学概论”或“公共关系导论”。广义的公共关系学应当是一个学科群。这正如狭义的心理学特指普通心理学,而广义的心理学包括各种分支心理学一样。公共关系学被引进国内时间还不长,作为学科群它应当包括哪些学科还在探索中;即使是在西方,这个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认识很不统一。我们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不必一一循蹈西方的规矩。我们应当把握的是当代新学科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的方向,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照搬别人的拼盘;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科群。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学。随着这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它必将会对研究公共关系的其他学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推动整个公共关系学科群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理论和指导中国的公共关系实践。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用最简约的话语来表述,公共关系心理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心理的,即它的研究对象是公共关系心理。所谓公共关系心理,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作为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公共关系心理具有四个基本特点。1.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

心理是人脑和神经系统的活动,它是不可见的,但又是能够被认识的。人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无一不是人的心理的反映。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的特点表现在公共关系是一种充满主动性的行为和活动,因此对公共关系心理的认知特别是对公众心理的认知同样带有主动性。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寻求沟通、理解和支持的过程。能否达到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的目的,首先取决于正确地认知和把握公众心理;同样,根据公众心理和公共关系活动的要求有意识地调整和改善自身的心理,也需要以认识自身的心理为前提。2.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

公共关系活动是情感色彩很强烈的活动。公共关系主体为和公众建立良好关系而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它要提高知名度,树立和改善自身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扩大影响,获得好感。这显然不是思想工作,而是情感工作。做情感工作不能像做思想工作那样把“以理服人”当作主要的手段,而应当把“以情感人”放在第一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真情来感染公众、感化公众,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要旨。公共关系活动的情感性,决定了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3.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

公共关系活动具有自利性,因此公共关系心理也具有自利性。这种自利性不是指的狭隘的个人主义的自利,而是指公共关系主客体双方维护自身利益的自然要求。诚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公共关系主体谋求的是自身的知名度,而不是客体的知名度;它要树立和完善的是自身的形象,而不是客体的形象。而公共关系客体在双方进行的公共关系活动中并不是被动的,也可以把自己看做公共关系的主体,以主体的身份出现。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双方的活动以维护各自的自身利益为前提。维护自身利益的心理贯穿于公共关系活动始终,渗透和作用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全过程,因而构成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的特点。4.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以行为涉及的领域即公共关系领域作为划分依据的,因此它和同类分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样,具有广泛性;并且,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比之很多同类分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明显、更突出。例如,以它同管理心理学、传播心理学和商业心理学来比较,公共关系兼有管理、传播的职能,因而公共关系心理兼容管理心理和传播心理;公共关系又不仅仅是商业范围内的公共关系,因而公共关系心理的外延比商业心理的外延覆盖面也更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关系的地位、功能、作用的认识将更加深化,自觉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将成为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的要求,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显示。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公共关系学科群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公共关系心理学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归结起来是三个部分。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在社会学中,公众就是大众,就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公共关系学中讲的公众,含义和社会学中讲的不同,它特指公共关系的客体。

所谓公共关系的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他们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共关系客体有两类:一类是公共关系主体意识到的客体,一类是公共关系主体尚未意识到的、事实上的客体。

公共关系的客体也即公众,有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分别。因此,特定的公众只存在于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中。抽象地来看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活动,公众就是人,就是各种各样的人。正是在这种最一般的意义上,作为公共关系客体的公众又还原为社会学中的公众,甚至比社会学所讲的公众范围更宽泛,它是社会上所有一切活生生的人。

我们所要研究的公共关系客体,并不是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客体。社会上所有一切活生生的人,不是在这一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中作为客体存在,就是在那一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中作为客体存在。因此,我们要研究公众的心理,而公众的心理也就是人的心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公众的心理又不同于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公共关系活动只是客观现实的一部分内容,它不等于客观现实。客观现实的多样化决定人的心理的多样化,我们研究的只是公共关系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这,是问题的又一个方面。

要把握公众心理研究范围的尺度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失之过宽则反映不出公众心理的特殊性,失之过严则反映不出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公众心理研究的范围,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共关系过程中的环节。公共关系过程有四个基本环节:

一是摸清情况,把握动态的活动环节;

二是确定目标,制订计划的活动环节;

三是落实任务,开展传播的活动环节;

四是检查评估,总结经验的活动环节。

一个过程的结束是又一个过程的开始,公共关系的全过程是无始无终的。

统观公共关系过程,它有这样三个特点和规律:

其一,公共关系过程是主体主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没有主体主动影响客体的活动,也就没有公共关系的过程;

其二,公共关系过程是在内外环境的制约下,由环境因素参与其中的过程,主体的作用只有在同内外环境的作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对客体产生有效的影响;

其三,公共关系过程是主体和客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沟通或互相斗争的过程,客体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发挥着能动的反作用,主体充分地认知客体,并充分地被客体所认知是公共关系活动取得理想成果的保证。

所谓“内外环境”,外环境是社会环境,内环境是心理环境。公共关系主体要主动地影响客体,要和客体的心理环境相协调,要充分地认知客体和被客体所认知,这都说明公共关系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个主客体心理互动的过程。研究主客体双方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自然就成为公共关系心理学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组织团体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或称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这种提法是非常模糊的。因此,需要对这个概念作具体分析。

其一,组织团体并不一定是公共关系主体,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只有当该组织团体为了在社会上树立起该组织团体的良好形象或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从而主动地运用各种手段、主要是传播的手段,对公众施加影响的时候,组织团体才成为公共关系主体。

其二,公共关系主体并不一定是组织团体,当组织中的某些人如厂长、销售科长、专职公共关系人员打着公共关系旗号为自己牟取私利的时候,他们已经取代他们原来代表的组织团体的主体地位,他们个人成为了实际上的公共关系主体。对这种现象,应当给予重视。

组织团体的成员在代表组织主动、积极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时候,一方面在树立组织的形象,一方面也在树立自己的形象;一方面在为组织效力,一方面在为自己效力。如果能自觉地把树立组织的形象、为组织效力放在第一位,这固然是很好的;但面对公共关系活动存在着的两种形象、两种利益并存的诱惑力以及改革开放中法律、政策上的不完备,人性中私欲的恶性膨胀等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对待的。个人取代组织团体的主体地位,不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也不应掩耳盗铃式地否认这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现象。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我们暂时还找不出一个比“组织团体”更确切的词,只能对这个词作一些概念上的解释。但公共关系的主体是主动开展公共关系的人,这个意思想来已表达清楚了。既然是“人”在主动地开展公共关系,当然就要研究人的心理——研究公共关系主体的心理。这已经不用再多言了。第二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实践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的任务。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存在着管理,有效的管理是组织得以存在并发挥其整体功能的保证。研究管理的学科主要有两类:一类研究物的管理;一类研究人的管理。公共关系心理学并不专门研究管理,但它的研究内容涉及管理。因为,当一个组织作为公共关系主体存在,要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在公众中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的时候,组织内部的管理状况如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同组织内部的管理是有密切联系的。一个组织的管理模式不仅直接表现为组织同内部公众的关系;而且会影响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反过来,运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处理组织与外部公众的关系,也会对组织的管理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要把自觉地推进组织的管理模式的发展列为自己的任务,积极地为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作努力。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公共关系活动是依靠人来进行的,因此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和效果。人的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认知水平、实际能力、个人气质、性格习惯、个性倾向等等,我们这里讲的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即和公共关系相关的上述的各种素质。这些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实践,一方面取决于学习。公共关系学科在高等学府中登堂入室就是为了帮助搞公共关系的人和想搞公共关系的人、想了解公共关系的人学习的。

有效地、顺利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需要认识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规律,运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都需要学习。实践虽然是认识的源泉,但人们不可能事事都经过实践来获得认识,不可能在实践中自发地获得正确的认识。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是一种学习,通过教师和书本获得间接经验也是一种学习。而且从个人获得知识的理论性和广泛性上来说是更重要的学习。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人和想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人,必须重视自己理论上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快地、更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公共关系领域中的规律。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研究公共关系领域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公共关系领域中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公共关系是一项充满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公共关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取决于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要把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这种保证是以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方式来实现的。公共关系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公共关系人员对公众心理的认识,最终都要通过公共关系活动的实践接受检验。因此,提高自身的素质、认识公众的心理和运用心理规律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这是一个整体。公共关系心理学在这一整体活动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

从国内一些同行介绍的情况来看,国外似乎并没有专门的公共关系心理学。人家没有公共关系心理学这门学科,公共关系也搞了几十年,而且搞得很有声色,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门学科呢?我们这门学科到底能为开展公共关系提供什么必须的、独到的东西呢?这是看过有些公共关系专著附录的《国外公共关系课程设置》的读者都很自然地会想到的问题。

首先要理解这一问题,应该把有没有公共关系心理学这门学科,同是不是需要对公共关系心理进行研究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国外没有专门的公共关系心理学,不等于他们不重视对公共关系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进行研究。事实上越是重视公共关系的国家越是重视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美国是最早开始公共关系研究、也是公共关系活动搞得最普遍、最有生气的国家,而美国的心理学研究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国虽然没有公共关系心理学,但它无论是在心理知识的普及方面、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重视方面、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数方面,还是在心理学成果的贡献方面,都堪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相媲美。在美国,幼儿园里描红的文字是“人与人不一样”,让公民“从小初知心理”;美国人平时花钱很计较,但他们从不吝惜花在心理咨询上的钱。再如日本也是一样,日本的产品之所以能占领世界市场,甚至挤垮美国,重视对人的心理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拿我国来看,建国几十年来,真正重视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时间恐怕还不到二分之一。什么弗洛伊德心理学、马斯洛心理学,即便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普遍知晓的。面对我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心理学研究上的差距,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既向别人学习、又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创造。理论心理学我们要研究,应用心理学我们更要研究。在一个一个的行为涉及的领域中开展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从探讨各个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入手,最后创造全民重视心理的氛围,又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素材,这才是发展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正确途径。

因此,在公共关系研究中建立公共关系心理学决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建立公共关系心理学,是根据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状况、根据我国公共关系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任务。我们要吸收全人类在心理研究上的一切有益成果来建设我们的公共关系心理学,但我们不必照搬别国的公共关系研究的学科体系。

既然我们承认在心理研究上比别人落后,既然我们想通过建立各种应用心理学来缩短和别人的差距,那么,就应当把应用领域的工作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拿公共关系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把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当作自己的目标。公共关系心理学要为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方法,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根本任务。四、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尽管我们所要建立的公共关系心理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但也不是一点没有基础,完全要靠白手起家。我们是有一些有利条件可以利用的。1.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恢复对心理学的研究,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学科,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没有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就没有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现象,也不会有我们国家30年来的巨大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一些基本提法,从发展战略到方针政策,包括改革开放,都是对的。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因此,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是不会变的。越是改革开放就越是需要解放思想,这就有可能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创建出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2.我们有丰富的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可资借鉴、运用,这有助于我们创建一个新的公共关系心理学体系。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认为,心理学研究在最近一百年创造了奇迹,它的成果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成果之一。确实,当我们追溯19世纪的心理学成果的时候,我们除了知道有一个叫冯特的人把心理学从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外,我们还知道什么呢?然而自从注明1900年出版,而实际上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天出版的弗洛伊德的《释梦》问世以来,心理学界有了荣格、阿德勒、霍尼、艾里克森、阿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斯金纳、凯里、罗杰斯、马斯洛等几十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们各有千秋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理论巨库。在一个如此巨大的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宝库中不乏可供我们借鉴和运用的珍宝,尽管里面也有谬误和糟粕,如果我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它们一一给以甄别、剔选,我们是能够创建出一个崭新的公共关系心理学体系的。3.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提供了活水绵绵的源头。

公共关系学在我们国内是新学科,但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活动在我们这个源远流长的泱泱大国中却有着同样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创建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既有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的素材,更有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公共关系活动可资研究;不仅国外的公共关系实践对我们有启示作用,更有我国的公共关系实践丰富我们的理论。实践的发展必然推进我们这门学科的发展。实践不会停滞,理论也不会停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以及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国外的、也有国内的心理研究的成果,党的改革、开放的坚定不移的方针,这些都是我们创建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有利条件。我们也有不利的条件。如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经验还不多,我国的公共关系活动如何同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态的研究也还很不够,等等。但是,事情只要做起来,认准了这是该做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去做,总会有成功的时候。创建一门新学科就像建造一幢新房子,房子造好了还可以改建,新学科创建起来了更有一个补充、提高、完善的过程。因此,努力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体系,也是我们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任务之一。第三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这个规矩,我们称为“原则”。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要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具体的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也是在发展的。原则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发展性。因此,当我们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制定具体原则的时候,这些原则既应反映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也应反映原则的弹性和动性,不能让原则变为教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规范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的典型,从这一根本原则阐发出来的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各项具体原则,理应也体现这种对立统一的规律。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理论形态的公共关系,它来源于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运用于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并且在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中经受检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公共关系活动,这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问题在于我们具体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违反实践第一的原则。

其一,照搬照抄别人的研究成果,在别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逻辑推理、脱离实际。自以为精深玄妙,其实是在建造空中楼阁。如果不尊重我国的实际情况,没有实践依据,又不准备接受实践检验,只是想当然地进行“逻辑推理”,就必然会进入研究的死胡同。这是我们应当引起警惕的。

其二,片面地理解“实践第一”的原则,把“实践第一”理解为“实践唯一”,否认理论研究的相对独立性。例如有人评价别人:“自己关系都搞不好,现在居然也讲起公共关系课来了。”实际上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不能等同,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和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也不能等同。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就失去了理论的意义,而理论要能指导实践必须超越实践。从这一点来说,理论的功能是不可轻视的。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也要防止以“实践第一”之名行“实践唯一”之实的错误倾向。

要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也就是要以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为目标。只有这样来理解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实际的意义和良好的实效。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服务。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简言之就是影响公众的态度,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必须以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为原则。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对象,例如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事件、某种物品、某种制度、某种观念等等的评价及其行为倾向。公众的态度是指公众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及其行为倾向。公共关系活动以影响公众态度为目的,也即把公众态度引导到对公共关系主体有利的方面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共关系活动是充满主动性的活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所要揭示的,是公众态度产生、发展、变化的心理方面的依据;它研究公共关系主客体的心理以及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都是为了影响公众态度。影响公众态度,使之向着有利于公共关系主体的方向发展,支配着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

坚持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种,是迎合部分公众的不良心理要求的错误倾向。这是必须反对的。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必须学会“揣摩人意”,但“人意”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迎合部分公众的不健康的、不合理的要求不能完全避免,但也不能以“不能完全避免”为由提倡这种迎合,或是把这当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手段。

第二种,是不顾公众的心理要求和心理发展规律,用强制性手段改变公众的态度。这也是必须反对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殡葬工人的劳动不够尊重,但如果在春节、中秋等充满喜庆的联欢会上开展尊重殡葬工人劳动的公共关系活动,这必然使人们感到扫兴,这种公共关系活动必然以失败而告终。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要依靠尊重人的心理要求、尊重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体现,否则,影响公众态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的原则”。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是公共关系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区别点,也是公共关系心理学学科的根本特征。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只有紧紧环绕于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才能使公共关系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公认的学科。

每篇文章,每本书都有一个中心,环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论述才是有序的、严谨的,才不至于文不对题或是给人以拼凑的感觉。《公关心理学》是一本关于公共关系的书,又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它以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为中心。当然,问题主要不在于想怎么做,而在于实际做得怎么样。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牵涉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心理现象和社会内容的关系、虚情和真意的关系、需要和满足的关系、素质和形象的关系等等方面。只有把这些内容放到公共关系领域中来研究,才能和其他心理学的研究区分开来;同时,只有对什么是公共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不会把公共关系心理学变为销售心理学或交往心理学。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的中心命题。环绕于这一中心命题进行研究,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我们的公共关系学,是立足于中国实践的公共关系学。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过程中,它也要向前发展。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一问题还没有在公共关系学中深入地进行研究。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责无旁贷地担负与公共关系学共同研究这一课题的任务。两门相关的但又不同的学科研究同一个课题,目的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研究方法也不一样。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不同国家中公共关系的区别,并且只把它当作研究公共关系心理的条件因素,研究的重点在于公共关系心理方面的差异,主要运用的是心理分析的方法。公共关系心理学要担负起这样的任务,没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不行的。

从总体上说,公共关系心理学还处在初创阶段,体系、结构和内容都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这同样也需要研究者的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

从更广阔的时空范围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公共关系还很不发达,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公共关系工作者和我国的公民,为了赶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和理论素质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这些都要通过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才能收效。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不但对建设这门学科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积极意义。

坚持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才能使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长盛不衰;才能使我国的公共关系活动更顺利地开展。人民群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包括公共关系活动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开创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勇于开拓创新,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是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的。问题与思考1.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点?2.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3.公共关系心理学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为什么说实践方面的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4.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些原则?5.公共关系和心理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为什么它们能够结合为一门新的学科?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公共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公众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在特定意义上也是公众关系心理学。因此,研究公共关系心理要从研究公众心理入手。这一章讲的是公众的心理特征。

关于心理特征,普通心理学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个性研究上,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管理心理学注重对群体心理的研究,而各种角色心理学则侧重于研究不同角色的心理。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理论以及一般系统论的整体观理论来看,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是统一的、协调发展并逐步完善的一个整体,对它们应当进行整体的研究。因此,本章所讲的“公众心理特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三个层次。第一节 公众心理特征概述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

所谓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特点的表征。人的心理是不能直观的,它要通过人的外部行为来表现。但是行为特征不全是心理特征。某人具有走路瘸拐的行为特征,这可能是小时候爬树不当心跌坏了腿,也可能是患过小儿麻痹症,这就绝不是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所谓公众的心理特征,是公众心理特点的表征。这又牵涉到“公众”这一概念。公共关系中所谓的“公众”,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它既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因此,“公众”这一概念的内涵是确定的,但外延是不确定的。我们既不能把公众等同于“人”,也不能把公众等同于“个人”或“一部分人”(不能确切地划定到底是哪一部分人)。这就是说,关于“公众”这一概念,我们只能从质的方面加以把握,但不能从量的方面来确定它。“公众”概念的质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公众”概念的量则具有模糊性。到底谁是“公众”,第一取决于现实的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第二取决于公共关系主体的认识。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对于每一所小学和初中来说,该社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它的“公众”(现实的或潜在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学校对外只和上属教育局和学生的家长发生关系,它们的“公众”是很有限的。对这些学校来说,只有被感知到的公众才是公众。

解决公众的质和量之间的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性质上确认公众不等同于所有的人,而在研究公众特点的时候确认公众就是所有不同的人。只有在性质上确认公众不等同于所有的人,才能在公共关系实践中防止客体的泛化;只有在研究公众特点的时候确认公众就是所有不同的人,才能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所有具体的客体。对于云南的小学来说,黑龙江的农民一般不是它的客体;但这绝不能因此而说农民就不是公共关系的客体。任何人都必然是某种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因此任何人都是公众。

既然任何人都是公众,那么公众的心理特征也就是人的心理特征。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的主体,它不需要研究所有的人的心理特征;但作为一本从总体上论述公共关系心理的书,它要全面地论述人的心理特征。这样,就需要对人的心理特征也即公众的心理特征这一庞大的体系进行结构上的和具体内容上的分析。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

我们在第一章中曾讲到,公共关系的客体也有可能是个体的人。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说,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总是通过具体的人来进行的,具体的人也可能是个体的人,即个体的人作为一定公众的代表。美国的现任总统只有一个,他或者是共和党的代表,或者是民主党的代表,他代表自己所属的党执政,因此他又是美国公众的代表。作为公众的代表,他必然一方面反映他所代表的公众的共性的心理特性,一方面又反映他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样,个性心理特征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众心理特征的一部分内容。换言之,个性心理特征是公众心理特征结构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在第一章中曾讲到,公共关系的客体可能是群体中的人。群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有一种重要的划分法,是按照群体存在的形式划分:群体是由若干人的互动关系作为存在形式的,叫做实际群体;群体是由一类人的共同特征作为存在形式的,叫做假设群体。一个班组或一个办公室的成员是一个实际群体;而我们平常讲的青年、老年、工人、农民,他们是假设群体。假设群体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但研究假设群体的意义不亚于研究实际群体。因为通过对假设群体的研究,可以认识和掌握各类社会成员的共同的特征,而这是研究实际群体无法做到的。我们要研究群体的心理特征,就要研究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这两种不同存在形式的群体的心理特征。

假设群体是以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作为划分的标准,也即以公众的社会角色来划分,这样,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就成为公众心理特征结构的第二个组成部分。

公众心理特征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实际群体的心理特征。实际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群体都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而正式群体又构成公共关系主体的主干。公共关系学认为,主体内部的人也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即当一个正式群体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存在的时候,它的内部成员也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因此,研究公众的心理特征,不能不研究实际群体的心理特征。

公众心理特征所包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的。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角色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心理特征上与其他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和独立性;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显示的是该类角色和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变换性和伸缩性;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它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每一个公众都同时具备这三种心理特征,因而它们是统一的,又必然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是相对独立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三种心理特征在公众心理特征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打个比方来说,个性心理特征犹如印书的纸张,起着基础和底版的作用;角色心理特征犹如印在书上的字,起着附加和说明的作用;群体心理特征犹如书名和主题,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无论印什么书,都需要纸,纸是印书的材料,是书的物质基础,什么书都少不了;印在书上的字是附加上去的,是可以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又是可以抹去重印的;书名和主题使这本书的纸张和文字构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这一本”书,而区别于其他的书。每一页纸犹如每个人的心理特征,纸张是个体的个性心理,文字是个体的角色心理,而书的主题虽然不能在每页纸上直观到,却能在这本书的纸上反映出来。

每一个比方都不可能非常确切。在上面这个比方中,个性心理特征的独特性和角色心理特征的同类性就无法准确反映。好在我们这里打这个比方只是为了说明三种心理特征在心理特征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涉及其他的问题,因而在这个范围里也许还能自圆其说。

由于三种心理特征在公众心理特征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我们认为它们分属于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底层),是个性心理及其个性心理特征;第二层次(中层),是角色心理及其角色心理特征;第三层次(高层),是群体心理及其群体心理特征。

群体心理特征最具有社会化的色彩,它表明个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因此,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来看,群体心理特征理所当然地处在心理特征结构中的最高位置;角色心理特征从生理角色的心理特征逐渐向社会角色的心理特征过渡,从单一的生理角色向生理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双重性过渡,因而角色心理特征处在心理特征结构的中层位置;而作为基础的个性心理特征则处在心理特征结构的底层位置。

当然,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绝不是发展到群体心理特征产生就达到了终点,它正体现在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自身的以及综合发展过程中。

提出“个体—角色—群体”这样三层次的公众心理特征结构,其更深刻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和一般系统论的整体观。由于不属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不再进一步展开。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表现于公众个体身上的最稳定、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保证公众个体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潜能系统;气质是公众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是公众个体在反映客观现实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风格和习惯的行为方式。能力、气质和性格是每一个公众个体必备的心理特征,它们贯穿于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制约着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因此它是公众个体的最稳定最根本的心理特征。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

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的范畴,它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与活动的效果相联系。我们平时说的“这个人能力强”、“那个人能力不太强”,都是从活动的效果来评述的。能力有不同的分类和表现,有的人在这方面能力强,有的人在那方面能力强,因人而异。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主体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有客观标准的。这种标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质量,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种类,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代价。操作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质量越高、种类越多、速度越快、代价越小,表明他的操作能力越强。一般说来,良好的操作能力又具有三种能力特征:其一是针对性,指针对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地入手;其二是技术性,指技术熟练,能得心应手地把目标转化为现实;其三是变通性,指应变自如,触类旁通,善于运用非常规性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中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公共关系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交往这条途径,因此,交往能力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在个体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交往能力尽管不是个体能力的等同语,但却往往成为人们评价个体能力的第一印象,并由此影响对个体能力的综合评价。交往能力表现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善于用合适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看法、意见、要求,善于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并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沟通,是交往能力强的主要表现。

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于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人适合于干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显而易见,这个问题在公共关系领域中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对公共关系客体的认识还是对公共关系主体队伍的建设都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所以,关于能力问题,还会在其他章节中论及。二、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

气质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内外倾向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一般地是由个体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表现。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过程。有的人兴奋性强,有的人兴奋性弱;有的人兴奋的强度和抑制的强度相平衡,有的则不能平衡;有的兴奋和抑制转换灵活,对外部刺激的反应速度快,有的则正好相反。这样就产生了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并由此表现为四种典型的气质:①兴奋过程特别强,抑制过程受很大压抑的(胆汁质);②兴奋过程强,但转换灵活,反应快的(多血质);③兴奋过程较强,但反应不灵活的(黏液质);④兴奋过程弱,抑制过程为主导的(抑郁质)。

胆汁质气质的人,一般表现为精力过人、不易疲劳;争强好胜、不怕挫折;大喜大怒、难以控制;办事果断但容易急躁;具有明显的外倾性。

多血质气质的人,一般表现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适应性强;兴趣广泛、善于交际;容易轻浮、不够踏实;他们也具有明显的外倾性。

黏液质气质的人,一般表现为沉静、稳重;工作时坐得住、不喜欢表现自己;忍耐性强、情绪不易外露;办事容易拖拉、比较固执;具有内倾性。

抑郁质气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各种不同的气质,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因为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就有一个什么气质的人适合干什么工作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个适应工作要求改变自己某种气质的问题。气质是由各种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因而它不容易改变,但也不是一点都不能改变。一个人年轻时心浮气躁,到了老年可能变得很宽达;一个意志非常坚强的人,通过长期的努力,有可能改变大脑皮层活动的某些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别是气质决不只有前述的四种类型,大多数人是兼有四种典型气质中的多种特点的,因而人可以作出扬长避短的有效努力。三、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

性格是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在于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而性格则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系统;气质主要由生理特点决定,而性格则主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气质的动力特征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而性格特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变气质。

性格有多方面的特征,每个人的性格又有不同的侧重,因此,性格具有不同的类型。

按照对社会的适应性为主要参考系来划分,性格大致可分为摩擦型、平常型、平稳型、领导型、逃避型五种类型。摩擦型和逃避型的社会适应性最差。前者表现为性格外露,人际关系紧张、容易造成摩擦;后者表现为性格内倾,不善交际、与世无争。平常型指态度、意志、情感、理智等性格特征均表现为一般,属于中间型性格。平稳型和领导型的性格社会适应性较好。两者的区别在于平稳型较多地表现为被动适应,而领导型较多地表现为自主能动;平稳型的特点在于善结人缘,而领导型的特点在于影响公众。按照社会适应性来划分的性格分类法目前在国际上较为通用,摩擦型、平常型等五种性格类型依序又被称为A型、B型、C型、D型、E型。四、个性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个性心理特征本是普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公共关系心理学把它引进自己的研究体系,是因为它在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具有改变对象物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人的自觉能动性最具体地表现为人是有能力的人。公共关系是一种双边活动,主体和客体在互相影响中推动公共关系的发展。因此人的能力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不仅表现在主体活动者方面,也表现在主体活动的对象方面。由于公共关系的主客体都是人,研究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就比研究“人—物”系统的学科更复杂,也更有意义。

同样,人的气质和性格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也同样表现在主体和客体两类人的身上。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总是在特定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特定的气质和性格制约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公众应当采用不同的施加影响的方法,选择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者也应当对气质和性格的特点予以考虑。从最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来看,起关键作用的是公共关系活动者的人际影响力,而人际影响力受制于气质和性格方面的感染力,因此公共关系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气质和性格。它比普通心理学研究气质和性格更具有实际的意义。第三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尤其能体现这一点。不同的角色之所以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不同的角色和社会的联系具有不同的特点。人改造社会,社会也改造人。社会不仅能改变人的心理,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因此,分析和研究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实际上也是在揭示角色和社会的关系。自觉地意识到研究公众角色心理特征的这一层意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公众角色心理特征,也才能使我们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不同性别者的心理特征(一)女子的心理特征

女子的心理特征,大致表现在如下10个方面。

1.胆怯。女子通常比较胆怯,办事谨慎,缺乏广泛而充足的自信心,在遵守法纪方面往往比男子自觉。

2.温柔。女子的温柔、内向几乎有口皆碑,她们具有母爱,喜欢孩子和小动物,厌恶暴力和流血,情感丰富而深沉。

3.狭窄。女子的心胸相对狭窄,气量较小,受不得委曲和讽刺,家庭观念比较强,对经济和物质尤其看重。

4.爱听。女子喜欢倾听,无论什么话题对她们都有吸引力,尤其喜欢和能说会道的人接触,对这样的男子往往产生崇拜。

5.善记。女子的记忆力一般比较强,特别是在机械识记和短时记忆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6.心细。女子比较心细,善于观察,联想丰富,办事细致;同时由于心细,她们往往也比较多疑,对人对事总不太放心。

7.固执。女子相对比较固执,看法一旦形成往往不易改变,这特别表现在形成了不良印象以后,别人越劝越容易加深反感。

8.感情丰富。女子的感情丰富并易受感染,不仅故事中虚构人物的命运会激起她们强烈的爱憎,而且自然界的风花雪月也往往会使她们动容,她们往往是感情的俘虏。

9.自制力弱。女子不太善于控制自己,往往喜怒形于色,当场发作,有话憋不住。

10.主意变化快。女子的主意多变,往往朝令夕改,缺乏决断,而事后又常常后悔。(二)男子的心理特征

男子的心理特征,大致也有10个方面的表现。

1.独立。男子的独立性较女子强,喜欢独立思考,自作主张,不喜欢被人指派,尤其不喜欢受女子的领导。

2.开朗。男子的心胸比较开朗,不大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肯吃亏,不愉快的事情往往很快遗忘,不像女子耿耿于怀。

3.刚强。男子的刚强是男性美的象征,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女子强。

4.粗率。男子往往比较粗率,对人和对事物的观察没有女子敏锐,周到,做事比较粗疏,说话表态往往过于轻率。

5.合群。男子容易合群,他们的朋友往往比女子多,花费在谈天说地上的时间远胜于女子,小群体意识比较强。

6.随便。男子比女子随便,对生活小节、个人卫生等往往不够注意,对服饰、仪表不像女子那么讲究,花钱也比女子阔绰。

7.务实。男子比较务实,考虑问题比较实际,不像女子那么多愁善感,也不像女子那么富于幻想,他们的情绪来得快也退得快。

8.坚定。男子的意志比女子坚定,他们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力胜于女子,雄心也比女子要来得大。

9.好表现。男子比女子更喜欢出风头,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