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科健康教育·围手术期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9:57:11

点击下载

作者:李素云 ,杨晓霞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外科健康教育·围手术期分册

现代外科健康教育·围手术期分册试读:

前言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手术能治疗疾病,但外科手术作为一种压力源,可能造成患者的心理应激,甚至导致相关并发症或后遗症。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迫切希望能够了解从外科门诊就诊到住院期间各种检查和治疗的目的,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外科人群如何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了便于从事外科护理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促进护理工作者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健康指导,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现代外科健康教育——围手术期分册》。本书编者将专业、复杂、枯燥的外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阅读者。

全书共22章,主要介绍外科门诊就诊流程及注意事项、住院期间健康指导、围手术期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有重点地讲解了麻醉及手术室的相关知识、各种检查、实验室检查、疼痛以及心理健康、特殊治疗以及患者所接触的各类仪器、设备,多种侵入性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外科人群如何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知识。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采取问答的形式,通俗易懂。该书作为科普读物适合广大就诊患者及家属以及有需求的医学生和广大护理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由长期工作在外科护理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坚持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总结、归纳、编写而成。由于学科知识更替快,以及编者能力有限,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第一章 外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健康指导

1.患者该到什么外科就诊?

随着现代外科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现在已不可能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外科学向专业化发展成为必然,分科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根据工作对象和性质,分为实验外科和临床外科;在临床外科,根据人体的系统又分为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按人体部位分,有头颈外科、胸心外科、腹部外科;按照年龄特点,可分为小儿外科、老年外科;按手术方式分,有整形外科、显微外科、腔镜外科、移植外科,近年又有微创外科;按疾病性质分,有肿瘤外科、急诊外科;按器官功能分,有内分泌外科等。

每个医院的发展和规模不同,对外科专科的划分也不一致。很多患者是第一次到医院就诊,对自己的疾病不了解,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加之因为疾病带来的困扰,很容易产生焦虑、急躁心理。其实,大可不必有这些顾虑。现代化的大型医院在每个楼层都会设立咨询处或导医分诊台,患者可以简要介绍病情,工作人员会热情接待,指导患者挂号。患者也可以在初次挂号的时候先看外科普通门诊,再根据医生的建议进一步到相应外科专科就诊。如果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直接挂号至相应专科就诊。

2.患者需要早起排队才能挂到号吗?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提高工作效率,各家医院除了传统的窗口挂号以外,还开辟了多种预约挂号模式,患者再也不需要忍着病痛早起排队挂号了。预约挂号的方式有很多,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熟悉程度自行选择,现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为例介绍。(1) 手机预约:移动手机用户请拨打12580进入;电信手机用户请拨打114或118114进入;联通用户请拨打116114进入。(2) 网络预约:进入医院官网(http://www.whuh.com);好医网(http://www.haoyicn.cn);挂号网(http://www.guahao.com);或关注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3) 银行卡自助预约:银联卡用户可在门诊自助预约挂号机上现场预约挂号。(4) 医生工作站复诊预约:就诊结束时或出院时由医生为患者下次复诊预约挂号。(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直接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点预约。

3.预约挂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 预约挂号时必须告知患者姓名及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号码实名制办理,同时必须提供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情况有变动时通知。(2) 告知话务员要挂哪家医院的号,请准确说出科室名称或专家全名以及要预约的时间(上午/下午)。(3) 预约挂号成功后,手机可收到提示短信,手机预约同时扣除挂号费及手续费、网络预约通过网上支付挂号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金支付挂号费及手续费。(4) 看病当日到门诊一楼预约处,凭登记的有效证件和就诊卡取号,上午就诊请于10:00以前取号,下午就诊请于15:30以前取号。如因故不能前来就诊,预约号过期作废。

4.拿到挂号单后如何找医生就诊?

就诊之前,患者需要先购买一份病历或带上原有病历。挂号后,患者的挂号单上会注明就诊科室的楼层和区域,不清楚具体位置可直接询问导医人员。到达相应就诊区域时,会有分诊护士接待。患者报到后,先在候诊区等待,留意观看候诊信息和就诊呼叫信息,待呼叫患者的就诊号或姓名时,再到相应科室就诊。

5.等候就诊时病情加重怎么办?

有部分患者还没来得及到外科专科就诊,突发病情加重,疼痛难忍。这时,不必急着再赶去专科排队等候,应该立即到外科急诊室就诊,待病情稳定后再进一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在候诊的过程中,患者如果有不舒服,应及时向附近的工作人员和分诊护士求助,他们会帮助患者尽快应急处置。

6.医生开出的单据怎么缴费?

门诊缴费可以分为人工收费和自助缴费两种。如果选择人工收费的方式,则需要到相应窗口排队;如果选择自助缴费,门诊各楼层有多台自助缴费机,设有语音提示,每个操作步骤简单、清晰,缴费成功后会有一张收费小票,拿到后再到相应科室就诊。医保患者需要持医保卡,到医保缴费窗口办理。

7.患者该怎么拿药?“医院药房在哪里?药房窗口怎么排队?该怎样才能快速拿到药呢?”这是很多患者在取药时的困扰。在大医院看病,人流量较大,看上去会觉得排队等候时间延长,实际上各家医院都会根据本医院的具体情况,施行多项优化就诊流程的措施。在每张处方上,会打印有药房的具体位置,到药房报到后,药房门口的显示屏不断更新取药信息,患者只需在候诊区留意、观看屏幕,稍等片刻就能取到药了。(杨俊玲)第二章 住院期间患者的健康指导

1.如何办理住院手续?(1) 成人需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儿童带出生证或户口本,持入院证和就诊卡到收费处办理住院手续,在医院缴款接受现金、支票、汇款和银行卡支付(图2-1)。图2-1办理住院手续流程图(2) 有参加医保的患者请带医保卡,到医保办公室办理医保手续。(3) 带齐门诊病历、各种检查单及入院证等资料,到所在病区护士站交给主班护士。主班护士负责分配床位,随后由责任护士开展入院宣教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4) 医生询问患者病史、既往史,并安排入院,完成常规身体检查,完善医疗病历。

2.住院患者需要准备哪些物品?(1) 医疗方面的准备:患者及家属应携带以往住院或在门诊与患者疾病相关的资料(如既往病史资料、检查结果、手术记录、出院小结等),入院后及时提供给经管医生。临床医生对于患者疾病明确诊断主要取决于患者对自己本身症状和体征的详细描述、医生的专业查体、相关专科的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无法完整表达的儿童、患老年痴呆的老年人及意识不清的患者,家属应提前整理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治疗经过,以便入院后代患者准确地告知医生。(2) 物品准备:医院一般都能提供患者住宿的常用物品,如床单、被褥、热水瓶等,陪伴患者的家属只需准备个人用品即可。建议携带以下生活用品:衣物、水杯、洗漱用品(如肥皂、牙刷、头梳、牙膏、脸盆、毛巾等)、餐具一套、纸巾、拖鞋、小儿必要的纸尿裤、笔和小记事本(住院期间记事用)。(3) 心理准备:患者离家住院,因其对自身病情的担忧和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心理难免会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家属及亲友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安慰、开导患者,减少并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尽早适应医院环境。

3.住院患者须知有哪些?(1) 住院期间患者享有如下权利。

①获得医疗救治或预防保健服务的权利。

② 可以了解病情发展、疾病诊断、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预后等相关情况。

③可以对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做出选择和决定,并可以提出相关的治疗建议。

④可以了解处方药物的名称、价格及所选药物的毒副反应,并对医生建议使用的药物做出选择。

⑤可以得到与患者的病情相适应的不同级别护理。

⑥可以授权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代患者行使相关的诊疗选择决定权。

⑦可以就与患者疾病相关的一切问题向医务人员进行咨询,行使就医自主权。

⑧可以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保密,医护人员会尊重患者的隐私。

⑨可以复印法律规定范围的病历资料。

⑩可以授权医生对手术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和取出的标本、物品进行适当处置,包括病理检查、科学研究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对医疗服务不满意,可以向经治医生、主管科室主任提出,也可以向医院投诉管理部门进行投诉。(2) 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根据法律规定,还应承担如下义务。

①提供真实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及医疗保险报销类别等。

②向医护人员详尽、如实提供与健康有关的一切情况,包括本次患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及诊治经过、药物过敏史及其他有关的详细情况。

③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实验性医疗时,在医生充分告知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文书一经自愿签署,即具有相应法律效力,患者应慎重、正确行使自己的就医选择权。

④遵从医生的医嘱、积极配合治疗、遵从医生提出并经患者同意的治疗方案,并且按时出院。为保证患者恢复健康,出院后,请患者务必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活动、休息、复诊等。

⑤请患者遵守诊疗过程中医院相关管理规定,维护医院诊疗服务正常秩序。

⑥请患者尊重医务人员人格权、人身权,并且尊重其他患者的隐私权。

⑦请患者自觉维护医院公共场所的安全、清洁、安静,共同营造优良的就诊环境,爱护公共财产设施,不吸烟、喝酒,不干扰其他患者诊疗。

⑧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配合临床试验和实习教学。

⑨在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因借床、换床、换房或采用的抢救措施,可能会对正在住院的患者造成干扰并带来诸多不便,患者应理解和配合。(3) 住院期间其他需要向患者提示的问题。

①医生查房、治疗时,患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在病室内大声喧哗或做其他与诊疗无关或有碍医疗秩序的事情。

②当患者身体出现不适情况或需要护士帮助时,请立即使用床头呼叫器呼叫医护人员,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通知护士站,不要自行采取措施,以免发生意外。

③住院期间请患者不要擅自离开病区、离院及在外住宿,以免发生意外。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院,必须签署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

④住院期间未经主管医生同意,请患者不要擅自到院外就诊、购药、私自请医生来院会诊及采取其他治疗手段,以免发生意外。

⑤住院期间未经主管医生同意,请不要自行服药或治疗,避免发生意外的不良后果。

⑥为确保安全,患者及家属不要在病区、病室内吸烟和使用电烧杯、电饭煲等家用电器,未经许可不要将家用电器带入病房使用,违者将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并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损失。

⑦住院期间不要将贵重物品存放在病房,防止丢失。

⑧不得要求医务人员提供虚假医学文书和票据。

⑨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及家属应保持理智、冷静,应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处理相关事宜。

⑩患者主动向责任护士告知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其他过敏史。

4.住院患者陪护须知有哪些?(1) 陪护人员须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医疗场所及其他病房,不得私自翻阅病历及其他医疗护理文件,不得干扰医疗护理工作。(2) 根据医嘱留陪,原则上允许留陪1人。(3) 陪护人员请在病区护士站办理陪护证,凭证出入病区;取消陪护后,及时交回陪护证。陪护证是专人专用,请勿转借,违反规定者工作人员有权予以没收。(4) 每日8:00—10:00是医生查房、治疗及护理时间,陪护人员请暂离病房。特殊情况如70岁以上老人、18岁以下患儿及危重患者可留陪1人在床边。(5) 医院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公共场所,请您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不随地吐痰,不在病房内吸烟、喝酒、打牌、下棋等,注意保持病房安静。(6) 陪护人员不要占用患者病床,不要在房间地上、病区内外走廊及其他公共区域睡觉。(7) 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患者的各种检查和治疗工作。

5.住院患者如何订餐?

医院为解决患者住院就餐问题,配有膳食科,常规膳食分为四大类:普通膳食、软食、半流食、流食。根据患者疾病特点,选择适合病情的饮食,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每日膳食科配餐人员到病房为患者订制次日三餐,让患者的饮食更科学合理,能更好地发挥饮食营养的康复辅助作用。(1) 普通膳食:也称普食,基本与正常健康人群饮食相同,主要适用于饮食不受限制的人群。住院期间,即使是普食的患者,建议要少吃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尽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物、动物油脂等)、过分坚硬的食物以及容易产气的食物等。(2) 软食:指介于半流食到普食中间的饮食,比普食更容易消化的饮食,是质地软、少渣、易咀嚼的食物,如面条、软饭、饺子、馄饨、包子、馒头、番茄、菜花等,因此烹调时食物都要切碎、炖烂、煮烂。(3) 半流食:指介于软食和流食之间的饮食,食物呈半流质状态,比软食更易咀嚼和消化。食物中纤维素含量极少,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无刺激性,营养丰富。如燕麦粥、米粥、蒸鸡蛋、豆腐、碎菜叶、桂花汤、各种肉汤、布丁等。(4) 流食:流食为医院膳食中最好消化吸收的,因为它含渣很少,呈流体状态,在口腔内能融化,比半流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无刺激性。可用的食谱有稠米汤、藕粉、蛋花汤、牛奶及奶制品、菜汤、清肉汤、果蔬汁等。

6.住院患者如何享受医疗保险?

1) 商业保险医保患者流程详见图2-2。

(1) 门诊就诊后,应在入院登记处办理入院手续,此时应明确告知工作人员患者为商业保险患者,然后获取住院号,并在医保办登记。

(2) 通知保险公司获取患者的住院信息,必要时出示保险单。

(3) 在相关科室住院,并进一步核实医保类型。

(4)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请携带全部缴款单、病情证明书及相关资料到结账处办理结账手续,凭发票打印住院期间费用清单、盖院章、复印病历。病历中需复印的资料有住院日志、医嘱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等。上述复印项目需要一一盖章,才可作为有效凭证。然后持医保病历、病情证明、结账收据、费用清单、身份证等,到商业保险公司报销。图2-2商业保险医保患者流程

2) 医保患者转诊就医流程详见图2-3。

(1) 通过当地医保局或农合办审核,获取转诊通知单和回执单,到定点/转诊医院就诊。

(2) 在入院登记处办理入院手续时,应明确告知工作人员患者为医保患者,然后获取住院号并在医保办登记。

(3) 取得回执盖章后,到相关科室住院,并进一步核实医保类型。图2-3医保患者转诊就医流程

(4) 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请携带全部缴款单、病情证明书及相关资料到结账处办理结账手续,凭发票打印住院期间费用清单、盖院章、复印病历。病历中需复印的资料有:住院日志、医嘱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病理报告、出院记录等。上述复印项目需要一一盖章,才可作为有效凭证。然后持医保病历、病情证明、结账收据、费用清单、身份证等,到当地医保管理部门报销。

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者住院期间哪些费用需要自费,哪些费用可以报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个人自付范围包括:普通门诊、门诊购药、住院自付部分。统筹账户支付范围包括:急诊、住院、门诊重症。

8.什么是统筹基金起付标准?

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俗称“门槛费”,起付金需患者自行支付,也不参与各种形式的报销。

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左右并结合医疗机构的不同等级确定,存在波动;同一年度内2次以上住院的减半。

如某时期的起付标准为一级医院400元,二级医院600元,三级医院800元;那么同年第2次及以上住院的起付标准为一级医院200元,二级医院300元,三级医院400元。

9.统筹基金的报销标准是什么?

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根据医疗机构等级,由统筹基金和职工个人按下列比例支付,退休人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的比例为职工个人自付比例的80%。(1) 一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88%,职工个人自付12%。(2) 二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85%,职工个人自付15%。(3) 三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82%,职工个人自付18%。

10.什么是甲类药、乙类药?

住院药品报销分甲类、乙类和自费三种。

甲类:按正常比例报销。甲类药品是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

乙类:先自付20%,再按正常比例报销。乙类药品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自费:需自费,不予报销。

11.统筹基金支付的上限是什么?

统筹基金在一个年度内的最高支付限额,按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确定。

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的具体数额,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12.什么是城镇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

城镇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是指在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结算支付之后,对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不含起付线和自费费用),采取分段计算的办法给付医疗互助金。分段计算的办法及给付比例根据当地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各地标准略有不同。

在一个互助有效期内,医疗互助金的申请不受次数限制。参加人申请医疗互助金,按每次出院分别办理,不累计重复计算。

13.什么是城镇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互助?

城镇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互助性质同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但标准略有差异。在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结算支付后,对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不含起付线和自费费用),采取分段计算的办法给付医疗互助金。分段计算的办法及给付比例根据当地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互助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各地标准略有不同。

退休人员住院医疗互助金的申请不受次数限制。参加人申请医疗互助金,按每次出院分别办理,不累计重复计算。

1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能在医院即时报销吗?

凡参合的农村居民经当地经办机构发送电子转诊信息至相关医院者,均可实行即时报销,患者出院结算只需支付个人自负的费用。如未经电子转诊,又持有纸质转诊单者,可先自行垫付住院费用,出院后回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

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标准是什么?

湖北省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统一为2000元。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优抚对象则取消住院起付线。2015年湖北省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报销比例见下表2-1(各地市政策略有不同)。表2-1 2015年湖北省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报销比例

16.哪些部分需要自费?(1) 床位费(除层流病房、监护室外):每日40元(含40元)以下部分据实计入补偿范围,每日40元以上部分全部自费。(2) 单项大型检查项目:400元(含400元)以下部分据实计入补偿范围,超过400元部分减半计入补偿范围。如某项CT检查需500元,则可补偿450元。(3) 单个植入机体大型材料:5000元以下部分据实计入补偿范围,超过5000元低于30000元部分按30%比例计入补偿范围,超过30000元部分全部自费。例如,某心脏瓣膜20000元,则可补偿5000+15000×30%=9500(元),自费10500元;某心脏主动脉支架100000元,则可补偿5000+25000×30%=12500(元)。(4) 挂号费、空调费、伙食费、护工费等需自费。

17.怎样办理出院手续?(1) 患者如需要病情证明书或休假证明,请及时告知管床医生开具证明,并在结账时加盖院章或医保公章生效。(2) 患者如有未使用完的药品(口服药品除外),须在出院前交护士站办理退药手续。(3) 病区主班护士在办理好退药手续、完成病历审核、递送病历至病历复印室后,会及时通知患者或家属办理结账手续。(4) 患者如果需要带药回家,可请管床医生开具处方,注意须在药房领取药品后,再去办理结账手续。(5) 当患者接到责任护士出院通知后,请携带全部缴款单、病情证明书及相关资料到结账处办理结账手续,凭发票打印住院期间费用清单、盖院章、复印病历。(6) 医保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等必须办理病历复印手续者,结账后凭发票到病历复印室复印。如结账当日未能复印病历者,请凭身份证和发票到病案室复印。(7) 城镇医疗保险、新农合、商业保险等患者,请到医保窗口将病情证明书盖章,方有效。(8) 出院患者如需复诊拆线、拔管换药时,请在结账前通知主班护士。待结账完毕,凭发票到护士站领取出院后换药凭证。拆线、换药需提前电话预约,以便管床医生及时为患者处理。(9) 离院前请检查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以免遗失。(10) 复查时请患者本人带上住院所有的资料(住院病历复印件、X线胸片、CT等),选择患者管床医生的门诊时间来院复查。或拨打12580、114进行电话预约门诊复查。(11) 为了简化出院流程,节省患者等候领取病历的时间,部分医院和邮政EMS联合开展病历寄递服务,只需携带发票和身份证(复印件)到医院病案室办理相关手续即可,邮政EMS会为患者代办病历复印并邮寄到家。(高春红 曾莉)第三章 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指导的基本知识一、 围手术期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期,包含手术前期、手术期及手术后期3个阶段。围手术期的3个阶段:①手术前期: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到将患者送至手术台。重点在于为手术做周密准备,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包括明确诊断、掌握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确定手术方案、患者术前的准备、手术器械的准备、麻醉的选择、患者及家属心理的准备等。②手术期:从患者被送上手术台至患者手术后被送入复苏室(观察室)或外科病房。包括无菌技术的贯彻、麻醉保证、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术中意外的防治及感染的预防。③手术后期:从患者被送至复苏室或外科病房至患者出院或延续治疗。包括麻醉的复苏、病情的观察、内环境和器官功能的监护、各种引流的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支持、抗感染措施等。

2.手术的分类有哪些?

1) 按手术时限分类

(1) 择期手术:手术时间没有期限的限制,可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如一般良性手术;十二指肠溃疡经内科治疗无效,而需行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例;骨外科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病例等。

(2) 限期手术:施行手术时间虽然尚可选择,但有一定限度,不宜过久延迟的手术,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如胃癌、乳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术,或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梗阻准备行胃大部切除术等。

(3) 急诊手术:病情危急,需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后迅速实施手术,以抢救患者生命。如肝或脾破裂出血、绞窄性肠梗阻、硬膜外血肿、开放性骨折等。

2) 按手术目的分类

(1) 诊断性手术:目的是明确诊断,如活体组织检查、开腹探查术等。

(2) 根治性手术:目的是彻底治愈。良性肿瘤完整切除即可;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则要求将原发灶与相应区域淋巴结一并整块切除。

(3) 姑息性手术:目的是减轻症状,用于条件限制而不能行根治性手术时,例如,晚期胃窦癌行胃空肠吻合术,以解除幽门梗阻症状,但不切除肿瘤。

3.决定手术的是医生还是患者?

随着患者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医患关系已转变为如今的医患共同参与模式。医生进行手术行为之前需取得患者的同意,患者具有同意能力时,需取得本人的同意;只有在患者病情危重或无意识时,才可能由其亲属代为同意。患者决定权应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事先对患者公开一切与医疗行为有关的信息,包括所进行诊察、医治、使用药物等有无危险性或不良反应、痛苦程度、预期疗效、对日后生活的影响、有无其他治疗方案等;第二,患者能理解到医生关于患者本人疾病知识的宣教内容;第三,患者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目标等,自发性地做出与自己疾病医疗相关的决定。因此,对手术应提倡患者决定权,患者决定权并不是医生机械性顺应患者的意思而进行医疗行为,而是事先向患者说明有关医疗活动过程,使患者学习、了解与自身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后,医生方才进行医疗活动。

4.手术前为什么要签手术同意书?

签手术同意书,是医生把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以书面的形式告知患者和家属,是医院履行告知义务,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的一种形式。至于是否同意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则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即同意权。手术前签署手术同意书既是医生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对自己生命健康的支配权,同时也是患者及家属行使知情和同意的权利,并履行配合治疗义务的具体体现,是医生进行治疗的依据和前提条件。

5.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哪些检查及评估?

无论实施何种手术,术前医生都会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及评估,包括健康史、身体状况及心理状况。医生需要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全身营养情况、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 健康史

(1) 患者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

(2) 现病史:患者患病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3) 既往史:医生向患者问询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4) 用药史:医生向患者问询患者既往或现在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物。如抗生素、降压药、抗凝药、利尿剂、激素类药物、安眠药等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

(5) 婚育史:婚次及每次结婚年龄;足月产、早产、流产情况及现存子女数;分娩方式;婴儿出生情况;产后或流产后有无出血、感染史、流产方式及经过;末次分娩或流产时间;采用何种计划生育措施及其效果等。

(6)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无同类疾病、遗传病史等。

2) 身体状况

(1)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是术前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许多心血管系统异常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术前常规心血管系统检查有:脉搏速率、节律和强度以及血压、心电图,皮肤色泽、温度、有无水肿,体表血管有无异常等。

(2) 呼吸系统:老年的外科患者常并存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疾病,受麻醉、手术创伤的影响,可能发生肺不张或肺部感染,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机会非常多。因此,呼吸系统评估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术前常见的呼吸系统检查有:患者有无肺部疾病以及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和型态;胸廓形状;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哮鸣音、胸痛及呼吸困难等。

(3)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泌尿系统异常影响手术后的恢复。术前常见的泌尿系统检查包括有无泌尿系统疾病;尿常规,尿液的量、颜色、透明度及比重;肾功能等。

(4) 神经系统:术前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有无神经系统疾病;有无意识障碍;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瞳孔不等大等。

(5) 糖尿病:外科患者并存糖尿病者并不少见。糖尿病是外科手术大忌,不仅会影响伤口愈合,而且术后感染率也很高。术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糖尿病史并监测,控制患者血糖变化。

(6) 其他系统:①血液系统:患者有无血液系统疾病,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紫癜或外伤后出血不止。②肝脏:评估患者肝功能情况,患者有无腹水、黄疸或肝硬化。

(7) 营养状况: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体重变化是一个简便而有价值的营养指标。如果患者的实际体重是标准体重的80%~90%就提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使组织修复、伤口愈合和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影响手术后顺利恢复。

(8) 心理状况:医护人员会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术前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二、 围手术期的准备及患者的健康指导

6.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哪些准备?(1) 配合医生进行术前检查,包括抽血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协助医生最大程度地改善心、肺、肝、肾功能,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以确保手术安全实施。术前患者应耐心在病房等待医生、麻醉师谈话签字,手术前晚应留院。(2) 危、重症患者术中需要输血者,手术前应遵医嘱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备好一定数量的红细胞或血浆。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者,在术前予以纠正。(3) 预防术后感染:避免患者与其他感染者接触,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患者手术前晚需修剪指甲(去除指甲油),男性患者剃胡须。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应洗头洗澡。(4) 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常规手术前需禁食8~12h、禁饮4h,以防麻醉或术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术前一般不限制饮食种类,消化道手术者,术前1~2日进食流质饮食,部分患者请遵照医护人员指导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留置胃管;术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术前晚行清洁灌肠或普通灌肠等;幽门梗阻者,术前应洗胃,请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操作。(5) 饮食与休息:加强营养摄入,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消除引起不良睡眠的原因,必要时术前晚遵医嘱予镇静催眠药,以保证患者睡眠质量。(6) 患者要进行适应手术变化的锻炼,如练习床上大小便;练习正确咳嗽、咳痰的方法,必要时进行呼吸操训练;练习床上翻身。患者在术前2周务必戒烟。(7) 手术区皮肤准备。

①洗浴:患者手术前1日沐浴,保持皮肤清洁。腹部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应注意脐部清洁。若皮肤上有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用松节油或75%乙醇(酒精)擦净。

②备皮:近来研究认为毛发稀疏部位可采用先乙醇后碘酒再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皮肤准备,可不必剃毛;若毛发影响手术操作,手术前应予剃除。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包括切口周围至少15cm的区域,不同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范围可见表3-1、图3-1、图3-2。表3-1常用手术皮肤准备的范围图3-1各部位手术皮肤准备范围(一)图3-2各部位手术皮肤准备范围(二)(8) 术日晨的准备。

①认真检查、确定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②体温、血压升高,血糖异常患者或女性患者月经来潮,请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可能会延迟手术。③进入手术室前,指导患者排尽尿液,根据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留置导尿管。④胃肠道及上腹部手术者,需留置胃管。⑤遵医嘱予以术前用药。⑥拭去指甲油、口红等化妆品,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发夹、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贴身穿病员服,确定已佩戴腕带(图3-3)。女性需除去胸罩,女性患者如有长发请用橡皮筋扎紧。⑦备好手术需要的病历、X线片、CT片、特殊用药或物品等,随患者带入手术室。图3-3腕带

7.对于手术耐受力不良的特殊患者,还需要做哪些特殊准备?(1) 急诊手术:对急诊手术患者应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术前准备。对休克患者,应建立双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进行输血、输液治疗。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应立即输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2)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患者耐受失血和休克等的能力降低,易引起组织水肿,易并发严重感染,应在手术前给予纠正,以保证手术后的顺利康复。如果病情允许,可在手术前给予营养支持,以纠正营养不良,然后接受手术;如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可输人体白蛋白;如患者营养不良伴有贫血存在,可间断输注血制品,以纠正贫血。(3)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时,可能会诱发麻醉或手术时出现脑血管意外或急性心力衰竭,需使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使血压降到上述范围以下,但不必降到正常后才做手术。(4) 心脏病: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是一般患者的2.8倍。长期低盐饮食和服用利尿药物导致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者,术前需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后再实施手术;有心律失常者,应控制心律失常后再实施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内不实行择期手术;心力衰竭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再行手术。(5) 呼吸功能障碍: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稍微活动后就发生呼吸困难。哮喘和肺气肿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术前应禁止吸烟2周,指导患者深呼吸和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行雾化吸入或服用药物治疗,使痰液稀薄,利于痰液咳出。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应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6) 肝疾病:常见的肝疾病是肝炎和肝硬化。轻度肝损害,一般不影响手术耐受力;当肝功能损害较严重时,手术耐受力显著减弱,必须经过长时间术前准备,才能实施择期手术。肝功能有严重损害,表现为明显营养不良、腹水、黄疸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一般不宜施行任何手术。为此,除详细询问病史之外,术前应常规做肝功能检查。(7) 肾疾病:麻醉、手术创伤、某些药物等都会加重肾负担。凡肾疾病的患者均应进行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损害分为轻、中、重度。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经内科治疗,都能较好地耐受手术;重度肾功能损害者,需在有效的透析治疗下,才能安全地耐受手术。(8)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手术耐受力差,手术前应监测血糖变化,有效控制血糖,纠正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实施手术前,要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状态(5.6~11.2mmol/L)、尿糖(+)~(++)。手术中、手术后可在输液中加入胰岛素,静脉输液中胰岛素用量可根据患者血糖给予调整。(9) 妊娠:妊娠患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须将外科疾病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放在首位。如果手术时机可以选择,尽量选择妊娠中期行手术治疗。如果时间许可,术前应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加强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测,特别是心、肾、肝、肺等功能,若发现异常,及时给予纠正。加强营养支持,经肠内、肠外补充营养,尤其是氨基酸和糖类,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选择对孕妇、胎儿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保证孕妇、胎儿安全。(10) 使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对于使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者,应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遵医嘱继续使用药物或停止用药。

8.如何帮助患者做好卧床训练?(1) 指导患者练习胸式呼吸。吸气时,让胸腔向外尽可能扩张,呼气时胸腔随着气体的呼出缩回原来的位置,腹部不做任何运动。练习胸式呼吸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和缓解紧张的情绪。(2)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术后当患者自觉有痰时,应鼓励患者尽量咳出,指导患者深吸气,用力咳出。手术后,当患者咳嗽时,可双手压住患者的腹部,以减少腹部的震动,减轻疼痛,有利于痰液的咳出。(3)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排便。手术后由于患者切口疼痛,不利于排尿、排便,或者患者不习惯于床上排尿、排便而造成排尿、排便困难,因此应在术前1周开始练习床上排尿、排便。

9.手术中的监测有哪些?

外科手术是多学科合作的充分体现,外科医生、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生命体征的监测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最基本的措施。在手术期间由麻醉师全面负责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两个方面。(1) 循环功能监测:基本的循环功能监测是心率、心律和动脉血压。进一步循环功能监测包括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导管、肺动脉楔压等,通过对循环功能的监测,可获得心功能、周围血管阻力和组织缺氧程度等方面全面的资料,以利于危重患者的救治。(2) 呼吸功能监测:对于局麻或神经阻滞下进行中等以下手术的患者,其呼吸功能的变化可根据呼吸频率、幅度及口唇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来获取信息。进一步呼吸功能监测包括经皮测定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血气分析等重要指标的监测,以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

10.手术后需要对患者哪些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1) 生命体征:患者返回病房时应监测意识、心率、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2) 疼痛状况:手术后会有伤口疼痛,手术后24~48h内疼痛最为明显,以后逐渐减轻。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听取患者的主诉,积极采用有效的止痛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3) 营养状况:评估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4) 观察伤口状况:观察伤口部位及敷料包扎情况,有无渗血、渗液。(5) 各种引流管状况:评估引流管种类、数量、位置及作用,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等。(6) 肢体功能:评估患者术后肢体感知觉恢复情况及四肢活动度。(7) 术后不适及并发症:了解患者术后有无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不适感,评估不适的程度、性质及原因。评估其有无术后出血、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及危险因素。

11.手术后有哪些护理观察要点?

1) 根据麻醉类型及手术方式安置患者的体位

(1) 根据麻醉类型安置患者的体位:①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误吸。②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取平卧或头低卧位6~8h,防止脑脊液外渗而致头痛。③硬脊膜外阻滞者,平卧6h后根据手术部位安置体位。

(2) 根据手术方式安置患者的体位:①颅脑手术者,如无昏迷或休克,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②颈、胸部手术者,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③脊柱或臀部手术者,应取俯卧或仰卧位。④腹部手术者,取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减轻患者伤口张力,减轻患者伤口疼痛感,同时便于引流,并可使腹腔渗血、渗液流入盆腔,避免形成膈下脓肿,使炎症局限。⑤休克患者,取中凹卧位或平卧位,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增加回心血量。

对于年龄较大、合并有心脑血管功能减退的患者,术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对患者应进行体位护理指导并做相关讲解,以预防压疮发生。

2) 病情观察

(1) 生命体征监测:手术后对患者常规给予3L/min吸氧及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等。对于中、小型手术患者,手术当日每小时测量1次生命体征,监测6~8h至生命体征平稳。对大手术、全麻及危重患者,必须密切观察,每15~30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直至病情稳定,随后遵医嘱进行定时测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 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手术中有大量血液、体液丢失,在术后早期应监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8~12cmH2O,低于8cmH2O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增加胶体或血制品的输注,以补充血容量。高于12cmH2O提示血容量过多或心功能不全,此时应限制输液总量并使用强心药物。

(3) 体液平衡监测:外科手术患者容易发生体液平衡失调,从而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因此,应定期进行血电解质测定,发现电解质缺乏时及时补充纠正。同时术后应观察24h出入量,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判断患者是否出入平衡。

(4) 其他:特殊监测项目需根据原发病及手术情况而定。如颅脑手术后的患者监测颅内压及患者意识、瞳孔情况;糖尿病患者术后需定时监测血糖变化;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定时观察指(趾)端末梢循环状况等。

3)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患者术后48h内主要并发症,手术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要紧急处理的急性伤害性疼痛,可直接影响术后的康复。因此医务人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疼痛症状,根据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疼痛方案。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严格遵医嘱给予止痛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的症状,另外镇痛泵(图3-4)的使用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图3-4镇痛泵

4) 饮食和静脉输液

对于局麻患者术后一般都可以普通饮食,无特殊限制。但在其他麻醉方式下的手术患者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腹部手术应根据病情需禁饮食,行胃肠减压,常规静脉输注营养液,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待肛门排气、医生拔除胃管后,少量多次饮水,1~2日内进流食(如米汤、菜汤、鱼汤等),2日后进半流食(如稀饭、无糖低脂牛奶、鸡蛋羹、面条等),逐渐过渡到软食(汽水肉),然后再恢复至普食。非腹部手术后,全麻后禁食,完全清醒后4~6h方可饮水并注意有无呕吐;椎管内麻醉手术6h后可进食。而后结合专科情况按医嘱给予饮食。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品种丰富,以增进患者食欲,少食多餐,促进康复。凡术后不能进食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输液,输液成分主要是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电解质,根据不同的病情做必要的调整。

5) 休息与活动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对患者的干扰,保证其安静休息及充足的睡眠。术后早期活动不仅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肺通气,还能预防术后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利于身体恢复、伤口愈合。早期患者可先在床上活动,如四肢主动运动、翻身、拍背、深呼吸、咳痰等,待病情允许、体力恢复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切勿过量,避免劳累。

6) 管道护理

应当妥善保护和正确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发生扭曲和牵拉。每天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同时,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胃肠减压管通常在术后2~3日胃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有排气和肠蠕动,引流液量减少之后拔除。胸部手术后常规放置胸腔引流管,引流出胸腔内的液体和气体,使肺复张,恢复其呼吸功能。腹腔手术放置的腹腔引流管,若引流液较少,可于术后1~2日拔除,若作为预防性使用,则需留置至所预防的并发症可能发生的时间后再拔除,一般为术后5~7日。

7) 伤口的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液和渗血情况。如有活动性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相应处理,并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术后切口包扎是否限制胸、腹部呼吸运动或指(趾)端血液循环。

8) 用药护理

药物难免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治疗性药物及营养药物,常会有很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给患者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状况及其注意事项,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12.术后患者家属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 麻醉清醒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烦躁、寒战、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责任护士要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及时给予保暖,根据医嘱进行预见性给予有效止痛药物,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别担心、不要紧张。如有特殊情况医生、护士将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时处理。(2) 术后去枕平卧位6~8h,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时误吸。麻醉完全清醒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适当摇高床头(30°~45°),有利于减轻腹壁张力,缓解疼痛,并利于呼吸和引流。(3) 术前禁食和术后进食时间及饮食量和种类,均应严格遵守医护人员的嘱咐,以免引起术后并发症。(4) 患者术后身体内将放置各种引流管,如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脊柱及四肢引流管、T形管、胃管、导尿管等,要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教,详细讲解引流管的注意事项以及引流管脱落或胸腔引流瓶倾倒后的应急处理。在其翻身或下床活动时应妥善固定好引流管,保证其长度适宜,保持引流通畅,不要牵拉,避免受压、扭曲、意外脱落。留置胃管的患者会感觉咽喉疼痛不适,可口含喉片缓解。(5) 术后患者可能会发热,这是术后机体产生的吸收热,一般在38.5℃以内不做特殊处理。术后治疗过程中,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调整用药,患者应积极配合。(6) 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在护士指导下,开始早期床下活动,防止肠粘连的发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术后活动过程应遵循床上活动→床边活动→病房内活动→走廊活动的循序渐进原则。(7) 长期卧床者,应勤翻身,勤更衣,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使用便盆时,应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以软纸或布垫,防止擦伤皮肤。(8) 虚弱或术后卧床患者应使用床栏,以免翻身或躁动时坠床,下床活动时应有人搀扶,防止地滑或虚弱引起跌倒;使用镇静剂、降压药后及血糖不稳定者、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意识障碍、躁动患者应有专人守护,必要时给予适当约束。(9) 配合各种治疗,如口腔护理、雾化吸入、监测血糖、药物应用等。在护士指导下有效咳嗽、排痰,正确使用腹带、便盆,需要监测液体平衡者,应协助记录出量,如尿量、大便、呕吐物等。(10)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可向医生或护士询问。

13.引起患者术后不适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有哪些?(1) 切口疼痛:术后24~48h内疼痛最为明显,以后逐渐减轻。由于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开始感觉切口疼痛,剧烈的疼痛可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因此医务人员要及时关注患者的疼痛症状,根据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疼痛方案。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严格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近几年来采用镇痛泵作为止痛常用措施。镇痛泵具有患者自控镇痛功能,患者可酌情在限定的时间间隔之内加用一个剂量,起到止痛的效果。由于药物剂量较小,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但连续使用会影响术后胃肠和排尿功能的恢复。(2) 发热:发热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手术后发热是因外科手术破坏引起的组织分解产物及局部渗液、渗血吸收后出现的反应。术后患者的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5~1℃,一般不超过38.5℃。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术后3~6日的发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再度发热,应警惕感染的可能,常见的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常见的措施:监测体温变化;及时观察伤口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或波动感;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结合病情进行检查,如胸片、B 超、CT、血培养、痰培养、切口分泌物及引流管引流液涂片和培养、尿液检查等,寻找病因并针对性治疗。(3) 恶心、呕吐:外科术后患者最早出现的是恶心、呕吐。原因是麻醉药物刺激脑内催吐中枢及刺激胃黏膜,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恶心、呕吐即可自行好转。开腹手术对胃肠道的刺激或引起幽门痉挛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另外,术后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疼痛及精神因素等均可引起恶心、呕吐。常见的护理措施有:术后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避免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镇静药物及解痉药物;持续性呕吐者,应查明原因并处理;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4) 腹胀:腹腔手术时胃肠受到暴露和手术操作刺激引起神经反射性反应,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弱,气体不被排出,使肠腔积气,致使腹胀。同时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下床活动时间晚、活动量减少,使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延长,从而引起术后腹胀,导致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病率增高。若腹胀伴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则可能是肠粘连或机械性肠梗阻,应做进一步检查后进行治疗。常见的护理措施有:留置胃肠减压管,必要时可放置肛管排气或保留灌肠;若非胃肠手术,非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腹胀,可用拟胆碱药促进肠蠕动;病情许可者术后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或床下活动,有利于胃肠功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