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4:06:59

点击下载

作者:朱爱华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

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试读:

前面的话

(一)惊天之问的答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老人的惊天之问,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创新已经成了我们教育的一个必须揭开的疖子。

其实有几个人早已或多或少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叶圣陶先生早已回答:中国教育的弊端主要源于学科壁垒森严。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曾撰文回答:对一棵古松可以有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这对传统的教学来说就是:在观赏这棵松树的时候,我们这40分钟谈该松树“美感的”(语文课),下一个40分钟谈其“实用的”亦或“科学的”(科学课)吗?在苏州“对话雷夫”会议上,有人问:“你是教什么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

先生答:我是教语文的!美国著名教育人雷夫的回答是:我是教孩子的!显然,这一回答的对比告诉我们什么叫中国学科壁垒森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它似乎也回答了钱老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眼睛里要有全人。

回答钱老之问还有一组理论: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很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其核心思想对我们的教育不无启迪:他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加工,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他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像手是肢体的一个要素,一旦它脱离整个肢体,它就会失去原有的功能。毫无疑问,贝塔朗菲告诉世人:系统论的整体观是一种思维观。当前系统论的几个趋势和特点也值得我们审读: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论。

同样,中医第一哲学观整体观的解读也不容忽视。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又是指将生物机体与自然环境、五脏、六腑、五官这些不同层次的系统和组织看成统一的整体,就是指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能着眼于全局的一种心理能力。自然是全息的,孩子成长也是全息的,我们不可忽略这一点。

除此之外,美国著名课程改革专家小威廉·多尔在与我交流“主题整合教学”这一话题时,明确告诉我它的上位理论是混沌学。我想,这些理论的呈现是否已或多或少地回答了钱老之问。(二)主题整合的前例

在这个背景下,再环视在我前面探索的一个个实践案例,对我建构自己的教育想念也许有启迪和帮助:

统整课程的连续性概念庄明贞(台湾):《课程改革:理念、趋势与议题》,心理出版社,2012年版,第248、253页。

Jacobs(1989)提出连续性概念的六种统整课程(1)学科基础设计(2)并行式的学科设计(3)互补的学科单元(4)科技整合单元(5)统整日模式(6)完全课程

A.A.Glathorn与A.W.Foshary(1991)提出的四种统整课程(1)关联课程:将两个以上的学习领域相连结,当学生学习一个领域的内容时,也同时增强或建立了另一个领域的概念,例如:以健康作为体能学习的工具;艺术与人文因相同主题而连结,可相互增强概念。(2)广域课程:以一个问题为核心,连续带入不同子题,而且不同学门中的材料学习,例如:讨论某地环保的发展,可以从经济问题导入,由于经济发展涉及地理环境,于是接着讨论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然后谈到重大环保政策。学科变成强调的重点主题,而不再是学科的原本身份。(3)跨科整合科技课程:亦即所谓的合科课程,由几个学科合二为一,例如:社会科或生活课程合二为一。(4)超学科课程:忽视学科原有的界限,依学习经验或社会问题设计课程。

G.F.Vars(1991)提出的三种课程统整形式(1)相关式: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拟定同一个主题且在不同层面的问题。在实际设计课程时,可能是由全校所有教师共同设计主题,在各科的教学中讨论此一主题;也可能是几个科目的教师一起设计主题,再将之与既有的各科内容作关联。(2)融合式:合并几个学科为新课程。(3)核心式:以学生生活中的问题、需求、关切的主题为中心,带入不同学科的材料;而作为核心的主题只是非结构式的核心,可以随时依师生的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Drake(1991)提出的三种课程统整方式(1)多学科课程:此课程统整取向仍是以学科为本位,用一个主题统整不同学科作为教学的课程设计。这种取向强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在概念和价值上的相互关系,在统整过程中维持原有学科的

独特性。(2)科技整合课程:此课程统整取向是以思考技能作为整个课程结构组织的中心,可由教师与校外资源人士或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亦可透过多元智能的形式统整课程,也可考虑结合布鲁姆的认知分

类方式来统整课程。庄明贞(台湾):《课程改革:理念、趋势与议题》,心理出版社,2012年版,第248—253页。

再看看欧美及日本,早已开展学科综合学习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最典型的是《小鬼当家》,这个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冲击。我们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景是否具有同样的力量?怎样的教育才会使孩子迸发如此的创造力、应对力以及综合生活力?我们的综合实践课有的地方才刚刚起步,我指的是重视程度。

其实,我以为钱老的问题是个设问,他是有答案的。这些理论曾是他多年研究的项目,他只是在启迪或是喊醒我们这些沉湎于个体教育视域的“教育匠们”,他在为这个民族的未来作最后振聋发聩且绵长久远的呐喊。(三)教育的本源回归

这个问题的提出,我想带给我们的思考不应只停留在“创新或杰出人才”方面,我以为,它更指向我们教育的现状与本源意义。

生命之旅其实就是一次次或长或短的外出行走,然后不断地需要走向回家的路。学习正是为了养心,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回家之门。人生是无穷的醒来,阅读却可以将迷醉的心灵唤醒,然后继续行走或回家。如果我们的学习,我们的阅读不能达成这个效果,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涩果:我们发现身边不乏只知行走,却不知为何行走,继而产生自我怀疑的孩子,他们非常痛苦。甚或不乏走上歧路的孩子,他们更是失却人生正确的价值意义,迷茫在行走的路途上。有人甚至以为知识跳寒门就可以完成人生意义,却不能保证接下来的厌学、厌世可以规避。是我们的引导方向有了偏误,还是实践操作有了偏误,还是我们的理念需要调整?

这样看来,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都离不开教育的本源意义:带领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幸福生活。自然,这里包含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的意义最终成为人格”。因此,我们的学科课程眼睛里应该更多容纳这样的字样:成长生活,身心健康,人性美好……

作为语文课程,我们可以从主题阅读开始,走向自主主题阅读,走向主题整合微课程。我们所实施的课程其实最终应该成为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并完成的课程。就像美国麦克扬在《未来课程》中说,我们应该“从基于事实的课程,走向基于实践的课程”。也许这样的思路会带来别样的美好和力量:主题语文——主题教学(不限于语文)——主题教育(不限于学科)——自主主题学习(强调学生自主),而它们都离不开一个词:主题整合。

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  第一章行走在“大语文”教育之路上

长期以来,大家对“大”“小”语文的争论此起彼伏,适逢大科学家钱学森直指教育问题核心之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石破天惊,笔者以为这一问题的再讨论与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也很有关系,遂在学习、实践、探索中思考,形成此文。开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指的是“教育教学”,而非仅指“教学”,其前提是把语文教学纳入了教育的一部分,也即融于教育。(一) 语文教学需要大情境——生活体验

钟启泉教授在《课堂: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努力实现“打破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我们国家的改革绝大多数关注并打破的是教师中心,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也即室内操作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我们总是把课堂狭隘地理解为教室内的、学校内的学习场所或情境,孩子们的圈养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纵然是部分学校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乃至35+5(学生自学35分钟+教师讲解5分钟)的地步,也依然未能进入学习和教育的本源——教育最终的目标不是学习这些知识,而是让学习内容成为孩子一生成长有用的元素和积淀。

有人认为,绝大多数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时空里创作出来的,我们应尽可能地创设还原或创设类似情境。美国一个历史教师关于南北黑人冲突的著名教学案例便是个很突出很生动的例子。我们虽不必课课如此,但我们要把“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演绎到位才行,而不是仅限于“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为什么余秋雨会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我在他的《千年一叹》中找到答案:“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荒原上的叹息总是糙粝的,如果要把它们调理成书斋里的柔声细气或沙龙里的尖声尖气,我如何对得起自己多年以前就开始的辞职远行?”

当我读到这一段时,我想起了有篇小学课文叫《学会查无字词典》、有篇文章叫《无字书》,想起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带着弟子在麦田里寻找“最大的一穗”,想起了孔子和七十二贤周游列国。我非常惊喜地发现,中西方这些古代著名的大家有许多地方竟然惊人的相似,他们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践行者。

我想这种学习或教育的方式就是宋朝大教育家胡安定先生所说的“游历考察”。无论是前面提及的教育大家的教育行为,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组织的参观活动、夏令营活动以及日本教育中开辟“野外教室”的实证,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无一不在证明:游历考察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我们的“圈养”,多少年隔膜了从儿童到少年与大自然的交融,僵硬了多少孩子的心田和思维。物我两忘、物我相融的情景那是书中描写的,不是孩子们切身的体验。

走过韩国,非常惹眼的是:为什么韩国的教师喜欢把孩子带出学校去上课呢?为什么景福宫里东一群、西一堆的孩子手握课本,眼睛里放射着晶亮晶亮的光芒?为什么晚上,山腰间广场上篝火晚会的狂欢天天回荡在山谷间?为什么那台上台下的互动,让人察觉不出谁是主、谁是客?是不是曾经作为附属国的他们却反而把孔子的游学精神光大了呢?

这本原的生命力的内在活力,本与这世界、这自然同在的,只是我们或许忘了它们,忘了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源泉。(二) 语文教学需要大视野——文化透视

很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缩小或等同于了教学。而在语文教学中又存在一叶遮木的弊端,尽管有人注意了所谓的整体,有时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片树叶,而是一棵树木,但往往忘记了树后的一片树林。

小学四年级课文《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描写苏轼中秋月夜触景生情,因思念弟弟而写下千古名篇的文包诗课文。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包含着丰富的文、史、哲意韵。文,美妙的文字、绝美的诗词;史,苏轼才华横溢而仕途坎坷的一生;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里传达的是不仅宽解自己,还去安慰别人、祝福别人的那种旷达精神!如果教学时,教师不能通览苏轼多才而坎坷乃至悲情的一生,也就不能体会文中主人公中秋月夜对月亮的那一份寄情式思考——为什么弟弟此时在他心里如此重要,因为弟弟是他现时唯一的至亲手足。为什么感情是那么强烈,是因为已经六七年没有见面了。这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浓情,诞生了千古绝唱。如果教学时,仅仅扣住文本,那是无法穿越历史,抵达主人公的内心的!

当然,这样的不仅“目有全牛”,而且心中拥有一片广阔的草原,乃至这头牛之于这草原的关系,之于这草原的历史,之于这草原的未来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的学力、文化积淀,把教材放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中审视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跳出教材看教材的本能与可能。但由此形成的开阔视野无疑会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探究需要的巨大磁场和辽阔时空。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时拥有独特的文化审美体验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成了可能和必然。这种价值是巨大的,它理应是语文学习给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馈赠。(三) 语文教学需要大课程——拓展融通

朱光潜先生撰文说:对一棵古松可以有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不无启迪:我们可以紧紧抱着其中的一个“美感的”,而无视其“实用的”亦或“科学的”吗?这就像说明文的主旨可能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一个如何写说明文的范例。因为人的生存、人的发展是多维的,人的需要也是多元的,绝不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种,就像我们吃的菜不能只是一种那么简单。因此,在执教语文时,除了语文专业性内容的教学外,我以为其他学科与本语文课有关的内容同样应该进入语文教师的视野,成为语文课堂内容之一部分。

支撑这个论点还有一个论据,那就是创造、创新的需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老人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多位国家领导人也相继提出创新的要求。创新成了我们教育的一个必须揭开的疖子。

然而,创新并不是呼之即可以来的。创新必须有整合意识、有各学科融通意识(目前外国有些孩子的创新意识较强,不排除他们更重视主题综合实践的开展),这种人才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支柱是多元的,而且这些柱子间的链接非常迅捷,一个主题词(问题)的提出会得到各个柱子(思维库)的积极响应。试想,一个仅仅被训练好的语言文字高手,一个仅仅只顾听说读写,无视相关内容链接(无此意识或无此能力)的语文学习,与往日八股文的学习有何分别?创新何来?

为此,部分教育者尝试打破“教材中心”,笔者曾尝试“跨学科主题教学”,举例如下:

打开同一年级的所有课本,我发现不同学科的内容都有不少惊人的相似,它们就像同一样事物的各个不同侧面,散见于不同学科之中。比如关于国旗的内容:语文课本中有诗歌《升国旗》,音乐课本中有《国旗国旗,真美丽》,美术课本中有《画国旗》,而劳动课本中则是做一面国旗。虽然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本身的学科特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整体性。

因此,我便在同一天里依次进行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第一课:语文《升国旗》;

第二课: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三课:美术《画国旗》;

第四课:劳动《做国旗》;

第五课:班会《国旗的故事》。

每每望着孩子们用崇敬的眼神关注着操场上国旗的升起,把举在头顶的五个小手指攥得紧紧的情景,我心中由衷地感到整体教育的力量,似乎祖国的荣誉感已悄然濡染了这些进小学才两个月的儿童的心灵。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实践证明,这种整体性教育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教育时间,提高了教育(不仅是教学)效率。这种教育的强度和密度正以最大的可能启发着儿童,引导着儿童,就像李吉林老师说的那样: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情感与思维的王国里。

事物的相似性或可拓展性可以构成儿童自主学习的基础。后来,学生会自己主动去观察各门学科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形成一个个跨学科主题的案例。实践证明,学科融通的自觉行为容易成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和支柱。当然,学科拓展应适切、有度。成尚荣先生以为,这该叫做“临界语文”,是“大语文”。(四) 小学语文不是“小语文”——视域整合

小学语文中咬文嚼字、精雕细琢、听说读写,学生在语言的营养中充分体验、感悟、积淀,其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但需要说明的是,小学语文姓“小”,但却应是“大语文”。这是因为,语文很大,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以化成天下”,内涵丰富、作用深远。孩子的世界很大,生活很大,成长的空间很大,未来的发展可能无限大。支撑它的理论有系统论、协同学、混沌学以及中医的整体观,支撑它的实践层面“创新、创造”尤为突出。因而,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故称做“大语文”。

主题整合是实现“大语文”的重要策略和路径,它具有主题性、整合性、情境性、开放性等特性。它包含:同一主题不同版本内容整合、同一主题不同形式文体整合、同一主题不同层面内容整合、同一主题不同学科内容整合、组织学生自主编写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实践等策略形式。

主题整合的这些策略实施的最佳载体为微课程,因为这种课程形式最切近孩子们。这些主题整合微课程不仅包含小学语文主题整合课程(含自主编写主题学习教材),更有主题整合活动微课程(包含学生自主管理微型课程),还有主题整合学习下孩子的文学作品,以及他们对主题教育理念的体认与思考、对语文学习的整合与融通、对创新与幸福的理解与渴望。“大语文”观念下,用这些主题整合微课程引领我们进行文化行走、自主学习,正是为了抵达幸福生活。所以,“大语文时代”必将到来!  第二章主题整合: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程的探索与反思语文主题阅读实践与策略叙事

叶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教材只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标更是积极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通过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努力充分了解学情,对现有教材进行反思调整和二度建构,将再生性的、发展性的内容整合成课程或教材内容,由此向外作辐射式阅读,以此拓宽孩子的视域与生命成长的通道,成为孩子们学习经验的履历,从而获得课堂生命的润泽和教师尊严的丰盈。这是思与诗的结合,它不仅关联概念、原理、方法、价值的知识,更昭示着师生的生命存在、本质力量和成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阅读策略(一) 同一主题不同版本教材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

比如现在是春天,我带领孩子在学完苏教版第一单元《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课文后,与北师大版教材中与春天相关的篇目《三月桃花水》《春潮》相结合,展开比较阅读和写作方法指导,孩子在浓郁的春光里拥抱着大自然的馈赠。再如太阳主题,我们由苏教版的《番茄太阳》到北师大版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巴金的《海上日出》、说明文《太阳》。其中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我们在校园的花圃里开展学习,孩子在金色的阳光下诵着“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把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孩子们写着关于太阳的语句,整个心灵沐浴在阳光下。学生赵梓淳在《我的老师》作文中这样写道:

当我们学习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时,她便把我们带到院子的葡萄架下上课。那边阳光直射着我们,仿佛真的火热的太阳要说话。这边呢,阳光通过翠绿的葡萄叶洒进敞亮的院子,夏日的豪放与清凉让我们的心情格外别样。当我们读到“睁开你的睫毛被盖住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时,我们眯着眼,似乎真的感觉太阳正一步步向我们逼近,惹得一拨男孩啊啊直叫。我们一边感受着太阳的温度,一边写下我们即兴创作的诗。而我们亲爱的老师呢,却在一旁乐滋滋地望着我们。这样的课堂我们终身铭记。

我始终认为,形成语文综合性课程来源于人们对学习目标意义的终极理解,它决不仅仅只是对现有教材内容表面的增减。我坚信,未来的语文教材自然不会是学生手中的那本教材,未来的课堂也决不会是对那本教材的演绎。(二)同一主题不同形式文体整合的教学实践

在主题阅读《慈母情深》一课中,我们不仅吟诵穿越千年的经典——中国第一篇父母赞歌《蓼莪》、品读感人肺腑的时文——梁晓声的《母亲》以及大难之时的母亲群像——《地震中的母亲》,师生还“传唱亘古不变的恩情”,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欣赏着收集来的母亲图片,尤其是焦波的漫画著作《咱爹咱娘》的部分内容。不同媒体资料相互补充,使得母爱这个主题源远流长,穿越历史的尘埃越发清晰起来,重重的扣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从千年以前的诗经《蓼莪》中母亲的养育之恩,到当代梁晓声《母亲》一文中母亲的培育之恩,再到《地震中的母亲》里母亲献身护卫之恩,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具有着纵横之变。而在这时空巨变中,孩子们感受到唯一不变的是母亲的恩情如春辉、如甘霖,这样的课堂给予学生的只怕不是知识,更是赋予生命、爱、感恩、理解等词语更丰富的内涵,更灵动的力量!(三) 同一主题不同层面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猴子种果树》一课,我让“故事”与孩子一起行走,对这篇文章进行主题阅读。课前交流“故事”《小猴子下山》,二年级孩子一听讲故事兴趣盎然,有的还边讲边演。课上对比“故事”,比较相同处和不同处,并且通过“我帮猴子想办法”进行拓展。课后仿写“故事”《小猴学本领》,结果一个个编得活灵活现。故事里猴子所学本领也是多种多样。在批阅完后,我请大家小组内互相阅读,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故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一个《小猴学本领》的故事交流会。孩子们又一次激动起来。

仔细反思这个还算成功的课例,我感到并不是“故事”本身有多么吸引孩子,而是在于一个故事衍生一个故事,再创造衍生第三个故事、欣赏到更多故事的课堂结构形式,让孩子们感觉更有趣、更有挑战、更有成就感。孩子们的兴奋完全来源于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碰撞,在于他们的创造力悄悄被点燃,哪怕他们还只是二年级的小孩子。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有感受层面的启迪性收获、实践层面的创造性收获,更有来自个体生命成长必要的元素(包括搁置的价值元素)。主题阅读的生成是多元的,指向成长的多重体验。荣格先生认为:一切教育最终沉淀为“人格”,那么教育最终的目标应该是成“人”的教育,教育应旨归于孩子幸福成长的终极目标。也许这种幸福不一定是快乐的,其间的体验或许还有一些是痛苦的,但一定是丰富的、充实的,这些最终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元素,必然抵达孩子“人格”的形成。(四) 同一主题不同学科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

1同一课堂不同学科语文主题学习《乡下孩子》一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通过三“画”乡下孩子,轻轻打开学生思维的库门。一画:邀请美术老师作黑板画;二画:邀请两位班上小画家作黑板画;三画:让所有的学生共同完成黑板画。你觉得农村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事和物有哪些,精挑一项画下来。中午,大家非常乐意地忙了。学生在黑板上画的“乡下孩子”下午上课,我看到几乎所有孩子都画有或大或小的乡村图,于是,我一声令下:按顺序把它们画到黑板上组成一幅多彩的乡村图画。没有想到58名学生上场了56名,他们画的远远超出了课文《乡下孩子》的内容范围,有的还在自己的画作旁写上名字或做上记号,以提醒众人欣赏他们的得意之作。一黑板布局不算精巧、线条也偏稚嫩的儿童画跃然于上。学生空前高涨的热情我没有料到,但是黑板上这么多资源我要好好利用倒是立刻就明白了。于是,我迅速调整教学方案。(1)勾画库存的乡村世界。首先,我邀请每一个作者给大家介绍他的画作所描绘的图景,一个个说得眉飞色舞,把大家带到了那个广阔的田野,带进那充满无限乐趣的或熟悉或陌生的乡村儿童事件中去了。(2)走进文本的乡村世界。接着,我请大家通过朗读,感受诗歌中乡下孩子的生活,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一个个鲜活的想法出现了。(3)创作自我的乡村世界。没有想到,当教学进入诗歌语言品读积累与创作交流板块,也就是本课难点时,一朵朵野花竞相绽放,更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在充分体味乡下孩子生活的同时,找到其“乡村孩子的特征”,并且同时反观城市孩子的生活特征,体验不同的两个世界。

原先同学们画在黑板上的内容激活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和热情,变成了他们可资创作诗歌的元素,变成了他们源源不断的诗行。他们有话要讲,有诗要作,不吐不快。当创作进入这样的境界,当教学成为这样的课堂,我们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感到愉快,我们就如同走在田埂上,奔跑在旷野中一般自由与惬意。

真的要感谢这一黑板稚嫩的画,是它打开了一扇扇或陌生或熟悉或模糊的记忆库门,让创作的灵光那一刻在所有学生身上闪现,那一刻,学生是真正的主人!

2不同课堂同一主题跨学科语文学习打开一个年级的所有课本,我发现不同学科的内容安排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就像同一样事物的各个不同侧面。比如关于国旗的内容:语文课本中有诗歌《升国旗》,音乐课本中有《国旗国旗,真美丽》,美术课本中有《画国旗》,而劳动课本中则是做一面国旗。虽然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其本身的学科特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这为开展语文主题综合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

因此,我便在同一天里依次进行了这样一个以语文教学为龙头的教学活动。

第一课,语文《升国旗》;

第二课,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三课,美术《画国旗》;

第四课,劳动《做国旗》;

第五课,班会《国旗的故事》。

每每望着孩子们用崇敬的眼神关注着操场上国旗的升起,把举在头顶的五个小手指攥得紧紧的情景,我心中由衷地感到整体教育的力量,似乎祖国的荣誉感已悄然濡染了这些进小学才两个月的儿童心灵。孩子们在这一天之后写下了让人吃惊的文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实践证明,这种整体性教育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教育时间,提高了教育(不仅是教学)效率。这种教育的强度和密度正以最大的可能启发着儿童,引导着儿童,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情感与思维的王国里。马樟根:《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后来,我又发现,这种以语文学科为依托,力图打通学科关节的整体性教育有时具有随机性。比如: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我没有照常让孩子们早读,而是带领他们到雪地里赏雪、嬉戏,一个个问题,一阵阵欢笑,在雪景中传来传去。回到教室,大家按捺不住激动写下了关于雪的文字。

自我反思,这种跨学科的整体联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拥有很多优点的同时,也有其鲜明的不足——个人的力量很小,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可能同时兼教很多门学科,何况要通晓它们的教学?因此,这种跨学科教育教学的师资最优化整合的问题,便非常鲜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3不同课堂同一主题语文综合性学习

2005年,我们开展了“以语文为龙头,打通学科关节,发挥联通效应”跨学科教育系列教研活动。

我们首先以“了解如皋,热爱家乡”为专题进行教学研究,开设了三节绝非完全意义上的语文、数学、美术课。这三节课以语文学科为依托,在内容上实现了关联,并要求所选择出的各种课堂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重点为对于认知、技能、情意的统整,也就是他们致力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让学生获得完整、一贯的经验,而非零散破碎的事实,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这三节课是一个整合而成的语文主题综合性大课。

附简案如下:

科目

课题教学

内容教学

目标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语文《巷韵》

执教:张小惠《巷韵》(节选如皋籍作家陈根生的散文《巷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初步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和小巷无穷的韵味。

3激发对家乡小巷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产生较为浓厚的探究兴趣,由品读《巷韵》提升到品味乡韵,激起对家乡的喜爱之情、自豪之情、保护之情、建设之情。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难点:感受优美的语言、品味小巷无穷的韵味。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小城故事》,呈现如皋小巷画面)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爱的语句。

三、读文入情

1范文激情

配乐范读,请大家边听边想象画面。

2自读自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3互动交流

小小交流会,相机指导朗读。

4欣赏电视散文《巷韵》

四、拓展延伸

第二课:

数学《郊游方案》设计

执教:陈少萍

自编:家乡如

皋郊游方案

设计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2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在感受家乡人文景观中学会统计。

难点: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消费)。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如皋纪录片。

2你知道我们如皋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我们郊游前要了解些什么呢?

二、郊游地点和交通工具

三、讨论费用问题

1出示参考信息;

2提问:从表一中你看懂了什么?从表二中你看懂了什么?

3这次活动中,我们每人要准备多少钱?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商量解决这个问题。

四、全课总结。

第三课:

美术《新老街道》

执教:姚珏

六年制小学美术(苏教版)第7册第16课

1欣赏精美图片,了解如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调查家乡有特色的老街和新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启发学生捕捉熟悉的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面,按自己的想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重点:引导学生比较新老街道的不同特色,并展望未来。

难点:创作出具有主观感受的作品。

一、情境导入

二、引导交流

1欣赏部分老街道的摄影作品,结合平时的生活感受,启发学生说出看后对家乡老街的情感。

2讨论目前旧城改造中的街道变化,赏析古今交融的如城夜景,激发学生充满自豪感。

3联想未来,描述出想象中的家乡美景。

4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表达情感,进行独特创作。表现技法形式鼓励多样化。

三、学生作业

四、交流作品

五、拓展延伸

第四课:与会代表沙龙(五) 学生自主编写教材的教学实践

学生是在与教师、教材、同学、环境的相互交往中,生成与发展自立、自能的阅读品质。主题阅读教学,就是依其自身开放与聚焦的特点,重点关注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实践的创造,以及阅读体验的反思和评价,来形成学生的阅读履历,促进“教的课程”转向为“学的课程”。

在学完四年级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后,我感到区区一篇课文,远不能使李时珍其人其事其书其精神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因此我和学生一起开始了“走近李时珍”之旅。有小组搜寻、筛选相关的奇闻轶事,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精神;有小组收集草药,查找《本草纲目》,了解草药的药性和药效,初步迈入中医药的神奇世界;有小组欣赏电影《李时珍》,跨越时空晤对李时珍的精神灵府。在充分准备后我们召开教材编写讨论会,最终形成一份主题阅读教材和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单。

活动一:读故事,走近医圣。

活动二:辨草药,感知《本草纲目》(任选一题学习交流)。

活动三:看电影,抒发感想。【检测反馈】如果老百姓要向李时珍赠送一块匾牌,你想题上什么词:

从所设计的活动单来看,其问题设置极具开放性和选择性,“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的人?”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故事逸闻,得出不同的答案,一个立体而可亲的李时珍形象就在心中形成了。“辨草药和阅读《本草纲目》简介与评价”任选一题,具有兴趣选择性。而“看电影,抒感想”从实际课堂来看,孩子们或感慨或悲愤或敬重或赞美。通过系列学习活动,形成实践的课程,教材、活动单诞生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活动展开和建构的过程,更是生活完善的过程。

不知不觉,课堂已经发生位移。在家里、在菜市场里,孩子们与家长一起认识各种药物,结果他们惊喜地发现,身边这么多食物,原来竟也是中药。在书店里,孩子们买来《本草纲目》,煞有介事地研究起来,原来经典也可以流行,厚书也可以轻读。在药铺里,孩子们请教中药的药性、药理,虽是半知半解,却挡不住求知的欣喜。在校园的花圃里,几个小伙伴一口气辨识20多种不同的叶片,竟能说出所了解的那片叶子的药性和药理。在教室里,学生交流着生活的阅历,奶奶是如何用晒干的橘子皮泡茶喝,如何用野菊花烧水洗脚止痒……

学生在亲历心智成长的过程中,生命的本质力量得以显现,学习力得到提升。他们醉心于这样开放的主题阅读生活,阅读的内容已与生活无缝融合,家长、学生、教师、邻居、专家等都成了学习共同体。如此开放性的阅读,不仅是课堂的前设与赓续,更是生活的学习,学习的生活。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提出与思考(一) 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提出

1语文主题整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一直以为,教育的最终要旨应该是使每一位儿童获得幸福。如果我们的教育让儿童感到痛苦,甚至濒临崩溃,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现在的情况是,儿童的幸福在枯涩的课程中是获取不到的。我的老师、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汪政先生曾说过:“一所百年老校,就像一棵树一样,是慢慢、慢慢长起来,终成大树的。”我觉得人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一棵小树苗,经历了风霜雨雪日照夜露,雷鸣电闪的洗礼,慢慢地长,在年轮的增加中,伸向天宇。一系列的洗礼,经历、体验,即是最好的情境,最好的教育。

如果我们的课程能够深深地吸引孩子,让他觉得这不是一种正规的有意识的呆板的学习,而是一种生活,但是回首整个过程,收获的行囊却是鼓鼓的,那种喜悦是情不自禁的,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因为情感的溪流一直充盈在整个活动中。比如上述“了解如皋,热爱家乡”的语文主题综合学习活动,欣赏电视散文《巷韵》、设计郊游方案、讨论家乡变化等环节,带给学生的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经历,而是那份与家乡亲密接触,那种自主活动的愉悦,都将是一份宝贵的人生体验。至此,家乡在孩子心里已经真切可感,为家乡自豪,为家乡喝彩之情油然而生,溢于言表。

2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多维特征

翻开小学所有学科的教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越来越贴近儿童的生活。这种共性让主题化综合课程有了普遍存在的可能和实践的必要,并逐渐凸显其特征:(1) 主题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我一直以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慧性发展不能仅仅在校园、在课堂而忽略他们已有经验及身心的参与。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莫过于饱含学科知识但又形如生活的综合性课堂教育。这种课堂更切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使学生具有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可能,从而促进其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安康。因而这样的课堂更接近“健康课堂”。【美】Raymond M.Nakamura.《健康课堂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在这里,我们选择了“主题性”综合课程,即研发如何以语文为龙头,让一个主题来统领一个涵盖面较大的多种学科的综合课程,并尽力使它们间的交叉效应远远大于它们的个体之和。这里的主题不仅仅指校园里时兴的“××节”、“××周”、“××月”,它的范围更广。它可以预设,也可以即时开展。它发生的频率更高。表面上,各个学科在为主题服务,实际上是主题在整合各科的相关内容,汇成一支雄壮的主题曲,呈现出鲜明的亮点,在孩子情感与智能的天空领跑。(2)整合性。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但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也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叶圣陶:《叶圣陶文集》(11),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佐藤正夫也说:“现代的课程改革不能不致力于发展双重意义的统整——统整教学内容,并把它统整于儿童的人格之中的课程,以最终求得儿童个性的解放与个性的实现。因为缺乏统整的教学是不可能求得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唯有相关的作为整体表现出来的教材,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目前,世界各国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一方面专门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强调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重要的着眼点是课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而今,我们的新课程也提出了鲜明的观点:新课程着眼全人教育,在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3)开放性。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他的成长离不开与外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种动态的系统无疑是开放的。这种动态的系统交换无疑需要开放的课程。我们的跨学科整合教育教学活动正是在实践这种思想。例如上述“了解如皋,热爱家乡”教研活动,看似三课加一个沙龙,实际上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在这之前就开设了“如皋风情美文阅读”、“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传说”、“我也养了一盆花”、“护城小卫士”等各种实践活动课程供大家选择。课程设置努力做到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学校走向社区,由封闭走向开放。孩子们在活动中各显神通,有的搜集来关于家乡的神话传说,有的拍摄出家乡的古典与现代图片,有的按年龄段去统计长寿老人,有的去发现家乡的变化,有的到大街上去找不规范的汉字……活动范畴和意义远远超出了活动预设方案。显然,这一专题教学活动不仅打通了学科间的关节,而且打通了教室内外、学校内外、古今时空、人与人之间的关节。

学生在活动中更多的是获得愉悦的体验和如何对待事物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方法,并进行整体思考与实践的思想。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容易将新的观念吸纳在旧观念群中,扩展自己的思维,更容易获得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而这正是孩子们素质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容。故,语文主题整合课程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关注其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课程,其前提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它具有着主题性、整合性、情境性、开放性等特性。(二) 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设计

主题综合课程的整合设计一般有三个维度:一是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整合,二是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整合,三是以社会生活经验为本位的整合。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即对整合的理解和具体的操作。

首先是目标的整合。即学科主题的聚合,同时它也需要进行延伸和具化。如前例:从知识与能力维度看,都具有了“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美”;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看,都有社会实践活动,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表达;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都实现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这一情感目标。

第二是内容的整合。它需要进行调适——调整与补充。如:三节课的内容相互关联,其间的文字描述、民族音乐、小城画面系列内容一以贯之,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古朴典雅而又生机勃勃的家乡小巷,三节课合而为一,俨然一堂大课。

第三是实施的整合。也即教学方法的多元与优化。如:散文《巷韵》引领学生随着家乡作家陈根生在追忆中领略昨天的小巷,学生对古代家乡有了浓厚的兴趣,急于进一步认识。此时,带领学生观看如皋纪录片,全方位地欣赏了家乡人文与自然景观,继而引导大家设计郊游方案,走向了今天的生活,步入了社会,深入了实践,指导学生学好统计知识,形成正确消费观念的同时,爱乡之情一直弥散在课堂里,浓郁且绵长。兴由未尽,引导学生欣赏摄影作品,描述想象中的家乡美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逐渐升华,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渐进性。三堂课中,老师执教时又相互交融,没有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关在门外,都指向于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看得出,三位老师不仅在内容上实现联合备课,更主要的是在理念上已经形成共识,这是最重要的整合,即师资最优化整合。

第四是师生资源最优化整合。为了达成这一整合,我们对联合备课提出了具体操作要求:(1)各学科联合备课,发挥群体力量,确定活动主题(确保交叉的地方不重复,但可以递进)。(2)教材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自编的(根据主题内容和实际需要)。(3)授课方式可以是一课接一课上,也可以是一课内进行跨学科同一内容的整合,但本学科主体地位须突出。(4)授课班级须确定为同一个班级,但任课老师可以最优组合。(5)为使得备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达到“教,是为了不用教”这一终极目标,应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备课,参与主题教材的编写。(6)必须同时进行系列科研。(三) 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价值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呆在教室里的学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还是我们自己的实践都一再提醒我们。这一问题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教育研究目光。日本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时间,其主旨是从制度层面规定,各学校需要创造性地展开适合地区和学校的、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为了培养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完整的人的能力,培养能主体地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社会变化的素质、能力,需要展开超越学科框架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课程设置为这样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其实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更为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都不约而同地走到综合性课程面前,以期解放学生的手脚,放飞心灵,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我们开展的语文主题整合学习活动中,摄影、采访、阅读、表演、演讲、撰写调查报告等系列活动学生是自发开展、自行参与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很让大家惊讶。这就是因为我们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学习平台,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可以亲自去学习、收集信息、自我思考、自主判断、交流合作、碰撞思维,从而解决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寻求并掌握信息收集的方法,调查、归纳、报告、发表、思考、交流等一系列的方法,形成创造性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可以说,语文主题整合课程是为了构建一种更为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学习方式。(四) 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特质

语文主题整合课程与一般校本课程的最大不同:它是基于本学科教学、以班级为单位的必修活动,是一种新的协同开发教材、协同教学的综合性课程形态。无论是同一课中多种学科主题整合,还是多节课、多学科的主题整合,都在班级课堂中完成,其学习内容几乎就是现有教材的整合。这种课程的选择与编写须立足学生生活视野、国际视野、中国优秀文化视野,进行本土化处理;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校本化处理并在实践反思中不断完善。熊梅:《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M],北京:教育研究杂志社。

纵观我们的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实践活动,它经过了从个体实验到群体实践,从多学科在同一课中交融到多学科在同一专题中整合,从内容的打通到形式的打通,达到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的打通,微观操作与宏观操作的打通,平面与立体的打通,思维方法的打通,人生态度的打通……

当代行为学习理论把学习者看成是积极寻找信息和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环境输入的被动接受者【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鲁洁先生在《超越与创新》一书中也鲜明地提出“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就像美国麦克扬先生在《未来课程》中所说,我们未来的课程应该从“基于事实的课程”向“基于实践的课程”转变。而我们正是在进行着这样的实践,并越来越接近目标。我们也意识到,语文主题整合课程实施的至高境界应该是师生自发编写,自主参与,然后自我陶醉,最后自我反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因为这样即说明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拥有了自我学习的意识,拥有了整体思考并自我创造的能力,形成自我效能感,这才说明他们拥有了自我幸福成长的力量。

当然,这一课程的实施还须要为人师者不断提升自己,拥有主题整合课程的理念、智慧和能力,更主要的是必须拥有一份教育情怀,也即一颗为着教育而满怀激情的爱心。

如果这种课程得以正常的诞生、开展,我想我们可以改变很多。我们将继续努力。  第三章小学语文主题整合课程案例《走近莫高窟》主题阅读(一) 《走近莫高窟》自编教材

1选编要求

为上好这一课,我们首先得有一本好教材,为此特聘孩子们一起编写本课教材,并给被选中的孩子颁发证书,给特别优秀的孩子颁发奖品。

(1)主题:走近莫高窟

凡是与“莫高窟”有关的内容均可以参加。

①可以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请写上阅读感言);此项为必选项目,以下为选做内容,

②可以推荐相关故事(请写上阅读感言);

③可以推荐相关视频或音乐(请写上观[听]后感言);

④可以写下你感动之后的诗篇或随想;

⑤也可以阅读后创作自己的书画作品(写上自己的创作说明);

⑥还可以几个小伙伴一起制作手抄报。

请在你所选项目上做上记号,并给自己的作品提供一个参考分值。

(2)具体栏目

①我的阅读感悟;

②请您欣赏(相关图片、视频、音乐、书画作品等,可以交电子稿);

③我的作品(反思随笔、诗歌创作、书画作品)。

所有项目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可以跟同学合作,也可以与家长合作。

我的阅读

重要段落摘录

我的感言(或推荐感言)

注:(1)阅读相关文字材料,并写上自己的阅读感言;(2)在寻找相关资料时,可以请家长帮助,如果家长对这段文字也很感兴趣,不妨邀请他们也留下宝贵的感言;(3)可以摘录,可以用书本复印剪贴,也可以直接下载打印剪贴;(4)页面不够可以再附页。

2自编教材

① 辉煌篇

莫高窟(节选)

余秋雨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叠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我在莫高窟一连呆了好几天。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试着想把白天观看的感受在心头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游客各种各样。有的排着队,在静听讲解员讲述佛教故事;有的捧着画具,在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学术课题。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会聚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请您欣赏(可贴可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