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译林名著有声涂色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10:31:53

点击下载

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昆虫记(译林名著有声涂色版)

昆虫记(译林名著有声涂色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昆虫记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排版:辛萌哒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ISBN:9787544757201本书由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第一章红蚂蚁快来扫二维码听故事吧!

在我开辟的昆虫乐园荒石园中,红蚂蚁占据首要地位。它们就像古代的亚马孙人,全靠奴隶帮忙获取食物,自己却对如何觅食一无所知,就算把食物放到它们眼前,它们都不会去吃。红蚂蚁总是抢劫其他种类的蚂蚁,把对方的蚂蚁蛹搬到自己的巢穴。蚂蚁蛹蜕皮以后,就成了红蚂蚁的奴隶,供它们使唤。

每年六七月的午后,经常能看到红蚂蚁爬出自己的巢穴。这支队伍绵延五六米长,若非发现了其他蚂蚁的巢穴,它们会一直保持这样的队形。一旦有了发现,在前面带队的蚂蚁就会停下来分散开,后边的蚂蚁则继续前进,最终聚集在一起。行动之前,它们会先派出侦察员,若发现判断有误,就继续列队前行。

最终,红蚂蚁找到了一处黑蚂蚁的巢穴。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黑蚂蚁在巢穴入口跟这群强盗展开了激烈搏斗。然而,由于红蚂蚁数量太多,实力强大,黑蚂蚁根本不是它们的对手。得胜的红蚂蚁迅速钻进黑蚂蚁的巢穴,最后,几乎每只红蚂蚁都叼着一只蚂蚁蛹出来了,匆匆返回自己的巢穴。

黑蚂蚁与红蚂蚁的巢穴距离,决定了这帮强盗运送战利品的远近,近的时候可能只有十几步,远的时候可能会达到五十步、上百步,乃至更远。

我曾观察到红蚂蚁跑到荒石园外抢劫。它们爬过高达四米的围墙,爬到遥远的麦田。沿途经过草丛、落叶堆、乱石等复杂的道路,对它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而红蚂蚁却毫不退缩。另外,不管去时的道路多么难走,它们都会带着战利品原路返回。就算这要消耗更多的体力,遭遇更多的风险,它们也执意要这么做。

对红蚂蚁来说,厚厚的落叶堆到处都是深深的陷阱,稍有不慎,便会掉进陷阱中,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再爬上来,这对它们的体力是一种极限挑战。即便如此,它们依旧坚持原路返回。可能在旁边一步之遥的地方就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它们根本不会留意。

有一回,我观察到红蚂蚁沿着池塘岸边排成队伍,出去抢劫。当时刮起很大的风,很多红蚂蚁都被刮到水里去了。池塘里的金鱼张着大嘴游过来,把这些可怜的落水者吞进肚子里。即使发生了这样的悲剧,红蚂蚁抢劫归来时,也依旧叼着蚂蚁蛹走这条路。大风还没停止,又有一批红蚂蚁和它们的战利品一起变成了金鱼的美食。

红蚂蚁坚持原路返回,肯定是为了避免迷路,而去时、回来时走相同的路,无疑是避免迷路的最佳办法。毛虫出去觅食时,会在路上吐丝,形成一条线,根据这条线的引导返回自己的家。而因为红蚂蚁不能吐丝,不会像毛虫一样在路上拉起一条线,大部分人认为,红蚂蚁会在路上留下某种气味,借助嗅觉找到回家的路。不过,我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为此做了一些实验。

我六岁的小孙女露西帮了我很大的忙,她经常帮我在园子里监视红蚂蚁。一天,我正在书房做笔记,她跑过来把我拉到园子里。原来她观察到红蚂蚁从巢穴中出来抢劫,就紧跟上去,在它们走过的路上撒上石子做标记。我用扫帚把这条路认真打扫了一遍,把路表的尘土全部打扫干净,这样如果红蚂蚁真的留下了什么气味,也多半辨认不出来了。

当红蚂蚁回来,走上这段被清理过的道路时,变得犹豫不决。领头的红蚂蚁挤成一团,后面跟着的不明所以,继续前进,以至于蚂蚁团越聚越大,混乱不堪。最终,几只最勇敢的红蚂蚁走上了被清理过的道路,其余红蚂蚁跟在它们身后。我的陷阱没能阻止它们按照原路返回。

这个实验并不成功,我的清理工作不够彻底,可能还有它们的气味残留,因此它们最终还是找到了回去的路。要证明我的观点,一定要再做一次实验,把红蚂蚁留下的气味彻底消除。

过了几天,露西来向我汇报,红蚂蚁又开始行动了。露西像上次一样,用石子标记了红蚂蚁行进的路线。我用一根水管从池塘引水,对着其中一段路冲刷起来。水流很大,我确定路上不会有味道残留。

红蚂蚁回来时,在这片汪洋旁边停下来,迟疑了很久,队伍又一次挤成一团。随后,它们利用露出水面的石块、麦秸、落叶走上了来时的路。它们走得异常艰难,却没有一只红蚂蚁放弃嘴里的战利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红蚂蚁终于按照原先的路线走完了这段路。我觉得,红蚂蚁如果真是靠味道认路,一定是一种人类很难感知到的味道。我决定用气味非常强烈的薄荷再做一次实验。

我用新鲜的薄荷叶擦拭了红蚂蚁走过的一段路,又在另一段路上铺上薄荷叶。结果红蚂蚁在前一段路上没什么特殊反应,到后一段路却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走了上去。

用水和薄荷叶做过这两次实验后,我判断红蚂蚁之所以总能原路返回,显然不是靠嗅觉。

之后,我又做了好几次实验。一次是不清理道路,只在路面铺几张报纸,结果红蚂蚁居然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迟疑,观察、尝试了很久,才下定决心,冒险走过这段路。还有一次,同样不清理道路,只在路面铺一层很薄的黄沙,结果红蚂蚁在这段颜色变化了的道路面前又迟疑了一段时间,但比在报纸面前迟疑的时间短,最终还是成功越过了这道障碍。

无论是报纸还是黄沙,都无法消除原先路上的气味。蚂蚁在这两次实验中表现出的迟疑,证明它们总能原路返回,靠的不是嗅觉,而是视觉。

用扫帚清扫路面,用水冲刷路面,用薄荷叶、报纸、黄沙覆盖路面,都会改变路的外观。因此红蚂蚁会在这些情况下迟疑、徘徊,想要确定这是不是之前走的那条路。但红蚂蚁的视力并不好,它们都是大近视,只能看清近在眼前的事物,很小的变动都会让它们犹豫不决。一张报纸、一片薄荷叶、一点黄沙,都会令它们迷惑。而它们最后总能成功走上原路,要归功于它们之中的少数勇士勇敢地穿越了这片陌生地带,分辨出前方有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最终带领大部队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这说明红蚂蚁认路,靠的不仅仅是视觉,还有记忆力。

红蚂蚁会有怎样的记忆力?和人类的记忆力有没有共同点?我无法回答。不过,我曾多次观察到,很多昆虫都对自己只经过一次的地方有着极为准确的记忆。

某些时候,红蚂蚁在抢劫中所获丰厚,以至于无法一次性搬运完所有战利品,只能分批运送。它们会在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再去一次,而走的是完全相同的路线。

有一次,我在红蚂蚁走过的路线上用石子做了标记。两天后,这帮强盗又去同一个地点搬运战利品。我惊讶地发现,它们的路线跟两天前几乎一模一样,基本没有偏差。如果路上真有什么特殊气味,那任何人都不能确定,经过两天这些气味是否还一直保留。因此,我的结论是,这些红蚂蚁的向导是它们的视觉,此外还有记忆力。这种强大的记忆力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且相当精准可靠。红蚂蚁大队因此能够穿越各种阻碍,始终遵循最初的路线。

如果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红蚂蚁会怎么做?它们能否找到自己的巢穴,能否在跟大部队走散后,重新找到它们的同伴?我观察到,荒石园的红蚂蚁一般都在北部区域活动,极少踏足南部。对于荒石园南部,它们就算不是一无所知,最低限度也没有对北部那么熟悉。我将通过实验说明红蚂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有什么举动。

我在红蚂蚁抢劫归来时,将一片叶子放到其中一只红蚂蚁面前。等它爬上叶子后,就把叶子和蚂蚁一起送到两三步开外的南部区域。这样一来,这只红蚂蚁就脱离了大部队,进入了陌生地带。我把它放到地上,看到它叼着战利品匆忙行走。很明显,它拼命想找到大部队,结果却离它们越来越遥远。它察觉到方向有误,改走别的路线,不断探索,但始终无法找到正确的路。在距离大部队只有两步远的地方,这只红蚂蚁勇士迷了路。在我的印象中,还有几只红蚂蚁也曾迷过路,足足找了半个小时,不仅没能跟大部队会合,反而走到了更远的地方。在这样的困境中,它们依旧不肯放弃战利品。我没有耐性一直跟在这些愚不可及的强盗身后,也不知道它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石蜂等膜翅目昆虫能在小范围内辨别方向,但同样是膜翅目昆虫的红蚂蚁却没有这种能力。石蜂能顺利穿越绵延数公里的陌生区域,再找到正确的方向。红蚂蚁却会在距离大部队两三步开外的地方迷失方向,它们仅有的能力就是记忆自己走过的路。

之前提到,红蚂蚁这种准确的记忆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这种记忆到底有多可靠?它们要获得这种记忆,需要走一次还是很多次?这些问题我都无法做出解答。因为我无法确定红蚂蚁是不是首次走过某条路线,也无法确定这条路线是它们盲目选择的,还是有意识确定的。  第二章萤火虫快来扫二维码听故事吧!

萤火虫是我们这里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种昆虫。这些小东西真神奇,竟然在屁股上悬挂了一只小灯笼。炎炎夏夜,它们会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就像很多小星星。

古希腊人叫萤火虫“朗皮利斯”,意思是屁股上挂灯笼的虫子。法国人叫萤火虫会发光的蠕虫,但其实萤火虫并不是蠕虫。它们有六只很短的脚,可以迈着很碎的步子小跑。成年的雄萤火虫跟甲虫一样,长着鞘翅。雌萤火虫却没有翅膀,终生都是幼虫形态,无法飞舞。萤火虫还有一点跟蠕虫不同,那就是蠕虫没有“衣服”穿,它们却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萤火虫的身体是棕色的,胸部是粉红色的,顶端还装饰着两个红色斑点。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萤火虫的食物。表面来看,萤火虫好像十分弱小,实际它却是肉食动物,猎食方式有时会很可怕。它们以蜗牛为食物,开饭之前会先给蜗牛打一剂麻醉针,好像外科医生手术前为病人做麻醉,好让他们在手术中不会感知疼痛一样。

夏天会有很多蜗牛聚集在植物的茎上。萤火虫非常熟悉它们的活动范围,经常去猎食。我曾在家里养过萤火虫,记录下了它们为猎物“做手术”的全过程。

我把几棵草、几只萤火虫、几只蜗牛放进一个很大的玻璃瓶里,然后在一旁观察。蜗牛通常会把身体的大部分藏在壳里,只露出少许软肉。萤火虫首先会对自己的猎物进行勘察,然后打开它们的捕食工具——一对大颚。通过放大镜能看到它们的大颚外形好像钩子,十分锋利,用显微镜还能够看到上面有很细的沟槽。萤火虫会用大颚不断轻触蜗牛的软肉,每轻触一下,就停下来休息片刻,似乎在观察蜗牛对轻触的反应。最多轻触六下,蜗牛就会被彻底麻醉,动弹不得。萤火虫必然是通过带有沟槽的钩状大颚,把毒液注射到了蜗牛的身体里。从表面上看,它们对蜗牛的轻触相当温柔,效果却立竿见影。我曾在一只蜗牛被萤火虫轻触四五下后将它取出来,用针戳刺它露在外面的软肉,蜗牛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死了一样。

我还观察到萤火虫猎食爬行中的蜗牛的情况。当时,蜗牛的脚全部暴露出来,正在爬动。在萤火虫的攻击下,蜗牛只挣扎了几下,就一动不动了,触角也耷拉下来,看起来就像手杖快被折断了一样。

在被萤火虫注射毒液后,蜗牛是不是就死了?不,它们只是看起来好像死了,我能让它们再“复活”。只需等上两三天,这些动弹不得的蜗牛就能恢复感知,重新开始活动。我用针扎它们,它们也会感知到。它们能够爬行,也能再探出自己的触角。一切都跟之前一样,好像萤火虫从未攻击过它们。我们该怎样称呼蜗牛这种在短期内失去知觉,也无法活动的状态呢?我认为称其为“麻醉状态”很恰当。

很多捕食性膜翅类昆虫都会采取类似的方法捕食猎物:先将毒液注射到猎物体内,让猎物麻醉,动弹不得,然后就可以任意处理猎物。想不到这种现代外科医学中才会运用的技术,在人类发明出来之前,包括萤火虫在内的一些远古时期的昆虫就已经掌握了。如果能对更多昆虫的秘密有所了解,我们可能还会有更意想不到的发现。

继续来说萤火虫捕食蜗牛。因为蜗牛的壳不是完全密封的,蜗牛的身体总会有小部分露在外面,萤火虫总能轻而易举得手。在将蜗牛麻醉后,萤火虫在吃蜗牛时会非常小心,以免将蜗牛从植物的茎上弄到地上。萤火虫捕食完全依靠运气,因此每捕捉到一只蜗牛,它们都会小心处理。

说到萤火虫的具体进食过程,它们是不是把蜗牛切成小片,然后再咀嚼、吞咽下去?我觉得不是。我从未在萤火虫的嘴上发现它们有过进食过固体食物的痕迹。说萤火虫吃食物可能不太恰当,它们其实更像在喝流食。它们会先把食物做成粥一样的东西,然后喝下去,跟蛆虫进食的方式类似。

一般说来,都是一只萤火虫单独去麻醉猎物。得手后,萤火虫的朋友们会陆续赶来,与它一起分享这顿大餐。我曾在几只萤火虫享用完一只蜗牛后,翻过剩下的蜗牛壳,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点肉糜流出来,好像是萤火虫大宴宾客后剩下的一点残羹冷炙。显然,这群萤火虫进食的情况跟我之前说的一样。它们分泌出一种特殊的消化素,把被麻醉的蜗牛加工成肉糜。萤火虫钩状的大颚除了能给蜗牛注射“麻醉剂”外,还能给蜗牛注射另外一种液体,把蜗牛的肉从固体变成液体。

我在观察玻璃瓶中的萤火虫和蜗牛时发现,蜗牛经常爬到玻璃瓶口的盖子下面,用黏液粘住自己的身体,但黏液并不充足,稍微一动,蜗牛就会掉下去。蜗牛平衡能力的欠缺,并未影响萤火虫觅食。它们依靠小心和仔细成功出击。它们时常爬到玻璃瓶顶端,观察那里的蜗牛,一旦找到对方暴露的软肉,便会抓紧时间将其麻醉,迅速加工成肉糜,然后饱餐一顿。吃饱的萤火虫离开后,蜗牛就只剩了一只空壳子粘在玻璃上。萤火虫的动作又快又轻巧,在捕食的过程中,甚至不会让蜗牛出现轻微晃动。

现在来说说萤火虫是怎么爬到玻璃瓶顶端或是植物茎上的。它们靠的可不是那六只短小、笨拙的脚,而是另外一种有防滑功能的工具。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萤火虫的六只脚的底端分别长着大约十二根肉刺,用肉眼看就像一个白色小斑点。这些肉刺好像花瓣一样,时而收缩,时而绽放。萤火虫借助这种工具,既能防滑,又能行走。让肉刺绽放,萤火虫就能把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再光滑的地方,萤火虫都能够通过肉刺把自己紧紧粘住。而让肉刺起伏开合,萤火虫就能行走。不妨把萤火虫说成一种腿有残疾的昆虫,脚底下那仿佛花瓣的肉刺就是它们的义肢。

除去这两个功能,萤火虫的肉刺还能当清理身体的刷子用。饱餐过后,萤火虫会好好休息一下,趁着这段时间,把自己从头到尾刷一遍,这时身体柔韧性的好处就突显出来了。萤火虫清理身体时毫不马虎,非要把每一处都刷得干干净净才行,不光要刷掉身上的尘土,还要把加工蜗牛时留下的痕迹全部清除。

作为一种鼎鼎大名的昆虫,萤火虫最大的特色当然是会发光。我在认真观察过后发现,雌萤火虫哪怕到了能发光,也就是能交配生育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幼虫的形态。雌萤火虫腹部最末尾的三节,长着它的发光器。前两节的发光器是带状的,末尾一节的发光器只有两个很小的斑点,好像月牙儿。夜里,带状物和斑点会发出白中透蓝的光,并能透过萤火虫的背部,这就是为什么萤火虫的腹部和背部都会发光。带状发光器是雌萤火虫的专属,是萤火虫所有发光器中最亮的,幼虫就只有末尾一节的小斑点发光器。雌萤火虫会在交配生育前夕,用这种闪闪发光的腰带把自己打扮得异常美丽,迎接即将到来的生命新阶段。但它们永远不会长出翅膀,只能保持可怜的幼虫形态。

而雄萤火虫却能长出鞘翅和后翅,彻底告别幼虫形态。它们也有末尾一节的发光器,从刚刚孵化出来身体就在散发微光。说得更明白一点,所有萤火虫,不论大小,不论雌雄,尾端都是发光的。可雌萤火虫的带状发光器,是雄萤火虫和幼虫所没有的。

为了解萤火虫发光器的构造,我对这种器官做了解剖。我顺利剥离出一节比较完整的发光器,放到显微镜下,发现带状表皮有十分细腻、发黏的白色涂层,我推测是发光物质。涂层旁边是一条很奇怪的气管,主干短粗,分支较细,延展到涂层上。呼吸器官控制着发光器,氧化导致发光。气管提供氧气,涂层则提供氧化物。关于涂层的成分,我充满好奇。人们起初设想的是磷,但通过点燃萤火虫化验灰烬成分,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萤火虫能发光,跟磷这种物质无关。目前,我们尚不了解萤火虫到底为什么能发光。

那么,萤火虫能随心所欲控制自己的光芒,让其变亮、变暗或是熄灭吗?答案是:能。那萤火虫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它们靠的是发光器的气管,那条粗气管的空气增加,萤火虫的光就会变亮,反之就会变暗甚至熄灭。这跟油灯是一个道理,空气多了,油灯就亮,空气减少或没有空气了,油灯就会变暗甚至直接熄灭。

如果雄萤火虫受到惊吓,尾端的发光器就会一下子熄灭。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出去捕捉萤火虫,看到草叶上有一只“小灯笼”,正要去捉,却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草叶,惊扰了萤火虫。“小灯笼”立刻熄灭,萤火虫也不知去向。不过,雌萤火虫的带状发光器没有这种功能,无论多惶恐,它们发出的光芒都不会有太多差异。我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我曾用笼子关住雌萤火虫,在笼子旁开枪,巨大的声响并未让它的带状发光器受到任何影响。我也曾用喷雾器往雌萤火虫身上喷水,结果带状发光器依旧闪亮,不过亮度会降低,但只是暂时的。我还曾把烟斗里的烟喷到笼子里,萤火虫的亮度降低,甚至熄灭,但也是暂时的,很快发光器又发出了比先前更明亮的光。哪怕直接用手捏萤火虫,只要不要太用力,也不会影响它的亮度。而在交配时节,萤火虫更加重视自己的光,会尽量保持亮度,除非遭遇非常紧急的状况。

我还做过这样的实验:取下萤火虫发光涂层的一片表皮,放到玻璃试管里。结果表皮继续发光,只比在萤火虫身上时暗一些。所以发光与否跟有没有生命无关,只要发光涂层能接触到空气,就能发光。就算把发光涂层放到水里,它也能借助水里的空气,发出跟在空气中相同的光。除非把水加热至沸腾,水中不再有空气,发光涂层才会停止发光。这些实验全都证明,萤火虫能发光,靠的是氧气。

萤火虫的光基本无法照明,把一只萤火虫放到书本上,会发现它照亮的范围仅限于一个字大小,别的一点都照不到。

雌萤火虫发出的亮光用途在于求偶。我曾在夜晚把我抓到的一些雌萤火虫放到灌木丛中,发现它们都爬上了比较醒目的枝条上,扭着屁股卖力地“做体操”,好让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自己发出的光。这时候,要是有求偶的雄萤火虫经过旁边,无论在空中飞舞,还是在地面爬行,都能看到雌萤火虫的光。

在求偶这件事上,雄萤火虫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们也有自己的手段。雄萤火虫的身体构造,让它们隔着遥远的距离就能发现雌萤火虫的光。这是因为,它们长着好像盾一样的护甲,还长着一对凸起的复眼,在护甲构成的“罩子”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视线的集中。

交配过后,雌萤火虫会产下白色的卵。它们是一种非常随性的昆虫,任何地方都可能成为它们的产房。当卵还在萤火虫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发光了,这很不可思议。我曾不慎捏破了一只快要产卵的雌萤火虫,手指上沾了一些发光的液体。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发现这就是萤火虫的卵。萤火虫妈妈即将生产时,卵巢的位置会发出乳白微光,从外面就能看到。

卵会很快孵化成幼虫,所有幼虫尾端都有一盏“小灯笼”。幼虫会在寒冷的冬天降临之前躲进地下。我曾在冬季从地下挖掘出几只萤火虫幼虫,看到它们的“小灯笼”还在发光。这些幼虫会在第二年临近四月时,重新钻出地面生长。

萤火虫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在发光,而雌萤火虫的光最亮。我已经解释了雌萤火虫的带状发光器的作用,至于尾端发光器的作用,我也不清楚,真是遗憾。昆虫物理学是一门相当深奥的科学,可能要等很长一段时期,这个奥秘才能被揭开。  第三章大孔雀蛾快来扫二维码听故事吧!

大孔雀蛾是欧洲最大的飞蛾,长得非常漂亮。身穿栗色天鹅绒外套,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翅膀边缘有白色“之”字形花纹,中间还有好像眼睛一样的圆斑,闪烁着栗色、白色、红色的光环。

大孔雀蛾的幼虫也长得很惹眼,外表泛黄,长着一圈稀疏的黑毛,还有蓝绿色的小珠子镶嵌在体表。大孔雀蛾的茧是褐色的,外表粗糙,形状怪异,好像一只捕鱼篓。因为幼虫非常喜欢吃老巴旦杏树的树叶,所以一般情况下,茧都会紧紧附着在这种树的树皮上。

五月六号上午,一只雌大孔雀蛾在我的实验室破茧而出,我马上用钟形的金属网罩把它罩起来,密切观察它的行动。

晚上九点,大家都睡觉了。睡在我隔壁的儿子保尔忽然又跳又叫:“快来看,我的房里全是飞蛾,每只都跟鸟那么大!”我赶紧跑过去,看见有数不清的大孔雀蛾在飞舞,我抓住了四只,用麻雀笼把它们关起来。

厨房也被这些大孔雀蛾占领了,保姆一开始误以为它们是蝙蝠,挥舞着围裙驱赶它们。我知道这些大孔雀蛾肯定是上午那只刚刚破茧而出的雌大孔雀蛾引来的。我想看看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就带着保尔来到关着那只雌大孔雀蛾的实验室。

我们看到了一幕相当难忘的场景,金属网罩旁飞舞着一大群大孔雀蛾,它们时而停下,时而飞起,时而上升,时而降落,噼啪作响。当我们拿着蜡烛进去时,它们又飞到蜡烛旁边,扑闪着翅膀想要扑灭烛火。不仅如此,我们的肩膀、衣服,甚至面颊,都成了它们的翅膀扑打的对象。保尔有些害怕,抓紧了我的手。

实验室总共飞进将近二十只飞蛾,加上其余房间里的,共有近四十只。我不清楚我那只妙龄雌大孔雀蛾上午才破茧而出的消息是怎么散布出去的,让这些雄大孔雀蛾这么快就赶来向它求爱。我不想打搅它们,决定先去休息,明天再开始实验。

接下来的八天,每晚八点到十点,都会有大孔雀蛾陆续飞来。来这里的路并不畅通,除了可怕的黑暗之外,还有我家外头的法国梧桐、丁香、蔷薇、松树、杉树、柏树、灌木丛等这些生长得十分密集的树木构成的壁垒。就算是猫头鹰也多半没胆量在黑夜中走这种路,大孔雀蛾却毫不畏惧。因为它们拥有比猫头鹰更精密的仪器,使它们能够在黑暗中辨别方向,避开种种障碍,安然无恙地抵达这里。这种仪器与视觉无关,却与听觉、嗅觉有关。

有人猜测,雄大孔雀蛾的触角是它们接收情报的器官,就像探测器一样。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做了实验。我在大孔雀蛾入侵我家的第二天,在实验室里发现了八只白天依旧不肯离去的不速之客,它们全都一动不动地趴在一扇窗户上。我用小剪刀剪去了它们的触角,它们反应不大,连扑扇翅膀的动作基本都没有,被剪去触角后它们继续安静地趴在原处。然后,我把关着那只雌大孔雀蛾的金属网罩转移到门廊下,距离实验室大约五十米。

夜幕降临后,我发现实验室那八只不速之客有六只离去了,剩余的两只掉到了地上,气若游丝。这是因为衰老,不是因为我剪掉了它们的触角,就算我没那么做,它们的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其余六只大孔雀蛾还未衰老,所以飞走了。我不知道它们没有了触角,还能不能够找到被转移了的那只雌大孔雀蛾。

我提着灯去金属网罩那里查看,将来访的雄大孔雀蛾捕住,关进旁边一个房间。等到十点半,再也没有大孔雀蛾飞过来,这天的实验就做完了。我总共抓到了二十五只雄大孔雀蛾,其中有一只是被我剪掉触角的。这个实验的结果并不能确定触角发挥的作用,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实验。

第二天我来到囚禁雄大孔雀蛾的房间,为那只已经被剪掉触角的大孔雀蛾的二十四只同类做了相同的手术,然后打开门,任由它们离去或留下。至于囚禁雌大孔雀蛾的金属网罩,又被我转移到了楼下一个房间。

二十四只被剪掉触角的雄大孔雀蛾,有八只已经衰老得快要死掉了,余下十六只居然没有一只在当天晚上回到金属网罩旁边。这一晚,我抓到了七只新来的大孔雀蛾。这好像证明了,对这种飞蛾来说,剪掉触角的后果十分严重。可还有一点很值得怀疑,就是这些被剪掉触角的大孔雀蛾是因为外表受损而自惭形秽,没有勇气来向心上人示爱,还是等待时间太长感到疲倦,又或者是触角的缺失让它们难以分辨方向?为此,我继续做实验。

大孔雀蛾飞来的第四天晚上,我抓住的十四只大孔雀蛾都是新来的。第二天,我剃掉了它们胸口的一部分毛。到了晚上,我抓住了二十只大孔雀蛾,有两只是被剃过毛的,没有一只是被剪掉触角的。为什么触角完好的十四只大孔雀蛾只有两只飞回来了?为什么在被囚禁一夜之后,大孔雀蛾总是显得很疲惫?我认为是对结婚的渴望耗光了它们的精力。

结婚是雄大孔雀蛾一生唯一的目标。它们拥有神奇的天赋,可以为了寻找心上人,战胜黑暗和种种阻隔。它们有两三晚的时间追求自己的心上人,错过了这个好时机,它们的天赋就会衰退,渴望就会消失。

大孔雀蛾终生不用进食,它们的口腔并没有进食功能,也正因为这样,它们的生命极其短暂。如果它们能结婚,婚姻也不过持续两三晚,之后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被剪掉触角的雄大孔雀蛾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回来的方向,才不再出现。被剃毛的雄大孔雀蛾同样极少再出现,而它们并未失去人们猜测的用于辨别方向的触角。它们没有回来,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它们都已死去。

我用那只雌大孔雀蛾做了八天实验,抓住了一百五十只大孔雀蛾,这个数字真让人难以置信。因为老巴旦杏树在我家附近很罕见,我曾对附近的几棵杏树做过细致的观察,从未发现大孔雀蛾的茧。据此,我判断这一百五十只大孔雀蛾是从远处飞来的,离我家可能有两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它们到底是怎样收到消息,知道我家有一只妙龄雌大孔雀蛾的?

视觉、听觉和嗅觉是远距离传输信息的三个关键因素。说大孔雀蛾靠的是视觉,是很荒诞的。它们怎么可能透过墙壁,甚至透过数英里的距离,看到我家有一只美丽的雌大孔雀蛾呢?所以这个因素可以排除了。同样的,听觉也可以排除。雌大孔雀蛾发出召唤的声音肯定非常低,不可能传到那么远的距离。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嗅觉了。我完全无法感知大孔雀蛾发出的特殊气味,可能它们的嗅觉器官远比人类灵敏。为证明这一点,我又开始做实验。

我在雌大孔雀蛾所在的房间和金属网罩里放了大量樟脑,结果雄大孔雀蛾依然如期而至,丝毫不受樟脑味道的影响。我开始怀疑嗅觉的说法是否可靠,就在这时,我那只雌大孔雀蛾死了,我失去了唯一的实验对象。

到了夏天,我买了一些大孔雀蛾的幼虫,用扁桃树的树叶喂养。只过了几天,就得到了大孔雀蛾的茧。冬天,我继续忙碌,想方设法收集大孔雀蛾的茧,一些对我的研究感兴趣的朋友也来帮忙。最终,我得到了充足的茧,其中包括十二只雌大孔雀蛾的茧,它们的个头和重量都比较突出。

我以为接下来的一切会很顺利,想不到却被糟糕的天气全毁了。五月份气温骤降,居然跟寒冬一样寒冷。我的大孔雀蛾到很晚才孵化出来,孵化的结果也不很理想。雌大孔雀蛾基本无法吸引外来的雄大孔雀蛾,偶尔过来的几只也毫无热情,往往只逗留片刻就飞走了。可能大孔雀蛾发出的气味跟气温有关——气温高,气味强;气温低,气味弱。四季变换和其余种种未知因素,都会对我的实验造成影响,我觉得十分沮丧。

不过,我还是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到野外各处寻觅大孔雀蛾的茧。第二年五月,我又收集了足够的茧,还迎来了晴朗温和的好天气。大孔雀蛾顺利破茧而出。它们在破茧前夕会分泌一种溶解剂,吐在茧的内壁上,使内壁变软,并把茧丝中的胶状物溶解,这样大大降低了破茧的难度。

在这次实验中,我又迎来了大批外来的雄大孔雀蛾。每晚都会有十几只、二十只,乃至更多的大孔雀蛾到访,在关着雌大孔雀蛾的金属网罩外飞来飞去。这些情敌从不打架或者表现出任何不友好,完全是公平竞争。很快,这些求偶无望的大孔雀蛾就失望地离开了,又不断有新的大孔雀蛾飞来。

每晚,我都会改变金属网罩的位置,但雄大孔雀蛾总能迅速地找过来,而前一晚金属网罩所在的地方,却没有一只雄大孔雀蛾出现。这表明,它们并不是靠记忆找过来的,那么是不是雌大孔雀蛾能发射一种电磁波,穿越层层阻隔,通知远处的异性呢?

我又做了新的实验,将原本透气的金属网罩换成了完全密封的铁制、木制、硬纸壳或玻璃罩子。到了晚上,居然没有一只雄大孔雀蛾飞来。我又把雌大孔雀蛾放到了不密封但有很多阻碍的地方,比如衣柜、抽屉。结果还是有大批的雄大孔雀蛾飞来,跟用金属网罩做实验时没有区别。

这些实验说明,电磁波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电磁波能穿越层层阻隔,不会因为雌大孔雀蛾的“囚室”密封,就无法传播。很明显,雌大孔雀蛾发出的信息只有在“囚室”与外界空气流通时才能传出去,我又想到了嗅觉的说法,但先前的樟脑实验已经证明,嗅觉说是不成立的。

问题还未解决,我的大孔雀蛾却用光了,难道还要再实验一年吗?我没有这样做,因为条件不允许。跟踪观察夜间来求偶的雄大孔雀蛾实在太困难了,它们能在黑暗中自由活动,我们人类却必须借助灯光才能看得清。可是灯光会转移雄大孔雀蛾的注意力,使它们放弃求偶,跑到灯下。

一个夜晚,我把关着雌大孔雀蛾的金属网罩放到餐厅桌子上,正冲着打开的窗户。为了方便观察,我在天花板上挂了一盏点亮的油灯。两只雄大孔雀蛾飞来,直奔金属网罩而去。另有七只雄大孔雀蛾进来之后,只在金属网罩旁边逗留了一下,就飞到了油灯旁边,停在那里动也不动。孩子想抓住它们,被我劝阻了。我说:“它们在朝拜光明,不要打扰它们。”

要观察大孔雀蛾就得点灯,但点灯就会让大孔雀蛾忘记自己的求偶使命,这样一来,观察的结果便不可能真实可靠。放弃是我唯一的选择。我结束了对大孔雀蛾的实验,开始以一些在白天求偶的飞蛾作为实验对象,我选中了樗蚕蛾。我对飞蛾的研究还将继续。  第四章螳螂快来扫二维码听故事吧!

螳螂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法国南方的昆虫。在被太阳烘烤的草地上,经常能看到螳螂。它站在那儿,宽大的绿翅膀好像裙裾一样拖在地上,前脚伸向天空,如同人高举双臂,向上帝祈祷,姿势既优雅又威武。殊不知,它貌似祈祷的双臂是用来杀死猎物的凶器。这种残酷的昆虫只吃活生生的猎物。可怕的凶器,充沛的体力,还有对肉食的热爱,将螳螂变成了田野上的霸主,简直与作恶多端的吸血鬼不相上下。

可是螳螂的外表多么具有欺骗性啊!浅绿色的身体十分轻巧,长长的翅膀宛若轻纱,嘴巴又尖又小,脖子又长又软,头部能向前后左右自如地转动,看起来那么美丽端庄。与此同时,螳螂又拥有修长而健壮的前胸,一对长着锯齿的前腿,像两条钢锯。螳螂脚上还长着坚硬的钩子,同样很有攻击力。我在捕捉螳螂时,被它的钩子钩住过好几次,要找人帮忙才能顺利拔出钩子。如果自己硬拽,手上会留下划痕,好像被玫瑰花刺划破了一样。我认为在所有昆虫中,螳螂是最难对付的,会用锯齿、钩子、钳子进攻人,而一旦太过用力抓它,就可能不小心把它掐死。

螳螂平时不捕食时,会将前腿折叠起来放在胸前,做出祈祷的姿势。可一旦猎物从身旁经过,它会马上伸开前腿,将猎物紧紧抓住。不管多强大的昆虫,蝗虫也好,蝈蝈也好,只要被螳螂抓住了,再怎么死命挣扎,都逃不开这个凶手的魔掌。

我无法在野外的环境下观察螳螂的习性,只好选择将它们养在室内。我用钟形的金属罩子将螳螂“囚禁”起来,每天为它们提供美味的食物,使它们不太至于太反感“囚犯”生活。我将“囚室”放到实验室一张很大的桌子上,螳螂白天能晒到太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