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21:47:30

点击下载

作者:徐晓玲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水晶文集

水晶文集试读:

第一遍 课题研究

高三学子,你应成为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角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被广大教育界的师生们期盼了很久,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因为过去的课堂当然也包括语文课堂,学生们一旦提起,便觉得苦不堪言:

1.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而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实际。所以新教材删减了一批艰涩难懂的课文,换上了一批和学生生活极为贴近的新鲜课文。

2.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3.教育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真正的评价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培养和提高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于是乎,教师们课内低效,课外乱忙;学生们白天苦读书,夜间熬灯油;一所所学校课内低效率,课外抢时间……这无趣的、低效的课堂成了先前基础教育的重大毒瘤,也是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最可怕的杀手。

现在,新课程改革来了,高效课堂来了,师生们欢欣雀跃,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课改,上好每一节高效课。对于高三的学子来说,打造高效课堂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高考在即,硝烟弥漫,你们拼的不单是知识和能力,更是时间和效率!所以你们应该使每一节课都高质高效,你们应该成为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角!

第一,做好准备,迎接听课。

做好准备,课前三分钟应高效。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课前三分钟只是匆匆一瞬,时间太短暂,根本不需予以重视;再者老师还没来,紧张有序的课堂气氛还没有形成,学生容易散漫,容易无所事事;当然,学生由于没有一个系统地复习计划,所以面对题海书山,不知从哪里下手。

其实,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复习基础知识板块时,可在上课前识记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一步查漏补缺,如常用字的读音、字形乃至古汉语的18个重点虚词等,都不是记一遍就可以烂熟于心的,应该利用零碎时间反复记忆;复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板块时,课前应多做知识点的梳理,或者再次巩固弄清原来的错题;复习作文专题时,不妨在课前大声朗读优美段落或精彩范文。总之,只有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率,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段时间,才能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反之,如果每节课都掐头去尾,那么每节课都会损失3~5分钟,一天8节课就会损失40分钟,那就是整整一节课的时间,高三备考的10个月就会损失300个课时的时间,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真真是耽误不起,损失不得啊!

第二,高度集中,专心听课。

语文课堂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容量大,知识琐碎、庞杂。有时,一节课会讲到大量的字音、成语等内容,相对应的是,学生必须嘴到,眼到,心也到,脑袋高速运转,力争多记一些,而不是多“抄”一些,决不能只当一个抄写员。我时常要求学生,每节课要记住老师所传授的这些需要识记的知识点的百分之八十,这样你才真正地做到了语文学习的高效!要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老师讲的知识如果是自己熟悉的,就要求自己记住;老师讲的东西是陌生的,要调动自己的一切经验使自己理解领会要点,为自己有效掌握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

记得在讲文言词汇“如”的时候,因为“如”的词性较多,可以做动词、连词、词尾等等,意思也比较灵活,我讲完以后,大多数同学皱着眉,记得很吃力,而一位男生却很快、很流畅地说出了它的用法。原来他分别想到了几个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和句子,例如“如火如荼”、“自愧不如”、“空空如也”、“万事如意”等,很快、很准、很高效地记住了一个文言词汇的用法,真是“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第三,抓住重点,认真听课。

一节语文课听下来,很多学生都感慨,真是包罗万象,浩瀚博大!从基础字词的识记,到句子的理解,乃至一首诗、一篇文章的鉴赏;从题目的讲解,到方法的总结;从修辞到语法到运用,都要听,都要领悟,如果面面俱到,学习效果反而不好。

所以学生要想成为高效课堂的主角,必须培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习惯。比如在一次诗歌鉴赏课上,需要同学们回答一道问题,那首诗歌和问题是这样的: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问: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很多学生看到注释,未琢磨诗歌的内容,就不假思索地回答“用典”,自然“谬以千里”。于是乎,很多学生等着我说答案。但我却先讲解了“用典的特征”,怎样判断“是否用典”等等,一部分学生就心不在焉起来,觉得这不是重点,答案才是重点,等着抄答案。

事实上,等着听答案这种想法是很可笑的。课堂真正的重点恰恰是:某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它和类似的题目的区别究竟在何处。学生应通过这一类型的题目举一反三,在下次考试中做好同类的题目。这样,你才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高效起来。

第四,多方配合,高效听课。

有些高三的学生学习带有特别大的功利性,会以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判断老师讲的是否“有用”,当然这个“有用”与否完全以考试分数为标准,殊不知,越抱以这样的心态去听课,学习越不会有进步。特别是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单单会传授基本的知识,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积淀。

因而教师会放映《感动中国》视频,学生们应投入情感去观看;

因而教师会朗诵优美文段,学生们应认真去品味;

因而教师会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对某篇文章中某个人物的看法,学生们应积极思索,畅所欲言。

高三的学生眼睛盯着高考固然没错,看重成绩固然没错,但不能把“分数”当做上语文课的唯一追求,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不单单考课内,不单单考书本,更要考查一种语文素养和能力,这种语文素养和能力又不单单是一头埋在题海里可以“速成”的,所以高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应多方配合,和教师配合,与多媒体配合,跟其他学生配合,这样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课堂容量,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第五,大胆发言,积极发问。

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绝不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其实听课时,学生如果不融入自己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即使认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也只是被动听课,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左耳进右耳出,老师说啥不知道”的现象。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听课十分认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事无巨细、不假思索地记录下来。与其说是听课,倒不如说是“录”课。事无巨细,句句在录,但脑袋中却一片空白。

大胆发言、积极发问是在听课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的方法。在同一教室里听同一位教师的课,教材和课时相同,大家的智力也差不多,有的人漫不经心、不由自主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有的人思维活跃,深思揣摩,不断提出“为什么”。课毕,前者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无所补益;后者释疑若干,获益良多。可见发问探索、与教师交流多么重要!大胆发言,可以让自己独立思考,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发问,会使问题愈来愈少,学习不断深入,愈学愈主动。

俗话说:“好问无须脸红,无知才应羞耻。”真正的高效课堂一定要有教师与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实现宝贵的“教学相长”,这样的课堂自然是高效的!

第六,区别类型,灵活听课。

高三的语文课堂按教学目的可分为复习课、习题讲解课、技法点击课、基础识记课等,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课堂的类型,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听课。

复习课侧重于过往知识的梳理,课堂内容琐碎细密,听讲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修补好自己的知识链条;习题讲解课要重点听自己出错或者做不到的题目,听课时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技法点击课尤为重要,教师不但“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学生听课时要融会贯通,彻底领悟,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基础识记课是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复习需要识记的东西,但“识记”不等于“死记”,学生一定要善于琢磨,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高三的学子们,我想语重心长地跟你们说:“高三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切不可把时间也分个三六九等,时而惜时如金,时而大把浪费!”每个高考状元在谈及学习真经时都会说,要抓紧一点一滴的课堂学习时间。很多伟人就是这样“惜时如金”地读书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欧阳修,这位宋代的大文豪利用马上、厕上、枕上的余暇读书,后人称之为“三上”;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则把读书时间比作从海绵里挤出来的水;科学家苏步青的经验是“读书多用‘零头布’。不会算时间账,不把时间抠紧点,不用‘零头布’,是不可能多读点书的”。

当然,抓紧时间绝不意味着大家要“头悬梁,锥刺股”,牺牲掉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抓紧时间的要义反而是提高课堂效率,创建高效课堂,使自己成为高效课堂的主角,最终学得高效,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在高考中考得高分,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走得更加长远。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灵魂

湖北省教育界同仁正踌躇满志地走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新课改,还带来了一股强劲有力的东风——创建高效课堂。

推行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广大教育界同仁期盼了很久。因为,过去的教育现状是:一所所学校课内温吞吞、效率低下,似一潭死水;课外抢时间、压作业,大搞题海战术。长此以往,质量肯定上不去,即便升学指标上去了,也并不代表着真正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是一组考试成绩的数据在“螺旋上升”而已。

这无趣的、低效的课堂成了先前基础教育的特大毒瘤,也是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最可怕的杀手。所以,我们必须盯准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只有每节课都追求高效、实现高效,才有阶段性的高效和最终的高效,才能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

于是乎,盼望着,盼望着,新课改来了,高效课堂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以学生为主角的戏”唱起来了,“表演课”越来越多了,“合作探究”搞起来了……但是,当前的高效课堂似乎又陷入了“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误区。

首先,说说“表演课”。为了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与枯燥,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绝招——“搞表演”。笔者在各地观摩学习“高效课堂”经验时,看到了无数这样的语文课堂:

上《项羽之死》一课,教师分别组织三组同学上讲台演绎“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故事。一时间,“说学共逗唱”一色,“文言与英文”齐飞,好不热闹!

学习《雨巷》一诗,就会选一娉婷女子,手里撑一把太阳伞,在哀怨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和一戴眼镜男生相逢,对视,擦肩而过!

品味《祝福》之悲凉,老师煞费苦心地请来了“福尔摩斯”,和一干粉丝上演悬疑剧《祥林嫂之死》,真乃天才也!

这样的高效课堂是荒唐的,是教师的“乱作为”。我们可以认为,“表演”运用得当、巧妙,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但这并不意味高效课堂一定离不了“表演”,或者是“高效课堂一定要与表演课画上等号”。教师一定要想清楚,教室的舞台是什么样的?与戏剧的舞台有什么不同?谁才是这舞台的受益者?可以从中受什么益?如果这些问题想不清楚,闹不明白,课堂只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学生头脑空白,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样的课堂是热闹的,但丝毫不高效!

再说说“合作与探究”。为了避免课堂完全成为教师的地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如今的教育领域又风靡起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但在现实的操练中,这种本身较好的模式又渐渐变了味儿。

曾听教育界同仁说起过前不久在北京市某高级中学举办的“北京市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实施研讨会”,老师们听了这样一节课:课文是《小王子》,一部成人的童话,一部好看又令人深思的作品,课堂是在学生已经讨论并形成自己观点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课前,学生根据兴趣就某一专题进行解读与讨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展示学生的研读体验并对其进行讨论;在每一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和质疑。很明显,这种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学生互相交流并对自己的想法有所反思与完善。整个课堂看起来似乎很完美,学生发言精彩而有创造性,老师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评价与衔接恰到好处。

然而,这与其说是一节真正的课堂,不如说是一种作秀。一种做给不同地区老师专家的一种秀,他们的秀很精彩。但独独缺乏那份课堂平实的基础与真实!我不禁思索着……第一,这样的课堂,学生到底能够学到什么?在合作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组内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3种合作学习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第二,老师在这样的课堂中,充当什么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过起到了一个主持人的作用。我们多想看到一个优秀老师真实魅力的展示,而不单单是学生上演自我表现的独角戏。

为什么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在创建高效课堂的呼声中,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的怪异现象呢?恕我直言,因为很多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只注重形式,而不琢磨实质,只求“形似”而不求“神似”!好像“合作学习”就是高效课堂的“标签”,“学生表演”就是高效课堂的“妙药”,乃至有些专家仔仔细细规定了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细化到“时间划分”、“环节划分”、“六大模块”。专家们更是规定了“高效课堂三不准”。其中最为荒谬的当属第二条“教师与学生抢风头的课不准上”。学生固然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难道教师就理所当然应成为“摆设”?难道教师授课的精彩不能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更加绚丽的火花?在专家们仔细规划下,老师们上课当然按部就班,学生预习几分钟,探究几次,老师能讲几分钟,都被设定好了!于是乎,高效课堂打造出炉了,也完全异化了!

笔者认为,就语文学科而言,高效课堂并不是要去“照着葫芦画个瓢”,一味追逐“形式”,而是应当挖掘语文高效课堂的灵魂,应该还原语文教学之“三味”,那就是“语文味”、“书卷味”、“人文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跟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相吻合的是“语文味”。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这些东西是最不能“出彩”的“添头”。于是,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文段的独到分析。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在语文课堂上体现“书卷味”,是每个语文教师“心驰神往”的目标。江苏省海门市的特级教师俞玉萍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师,她的学生几乎不做题,那些用来做题的时间都用来阅读经典了。她和她的学生一起徜徉在书山文海中,沐浴在经典著作里,她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书卷味,同时,她的语文课堂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的许新海谈到她时说:“俞玉萍老师不用全部的课时教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用一部分课时去教全部的内容;她几乎不让孩子们做习题,但她每年的中考成绩,在全海门、全南通市都遥遥领先,超出其他班级二十几分,连续几届都这样。俞玉萍说她一定不为分数教语文,但这最终漂亮的分数却一定会如期而至!”

这难道不值得所有正潜心高效语文课堂的专家老师们思考吗?

再说说“人文味”,这是语文课的另一道绝佳的风景。翻开语文教科书,我们便不禁沉醉在了这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中:它处处有美,字字含情,令人目不暇接。从古往今来的历史风云到各个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从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百姓,其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交锋,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他们以有益的思想教育和心灵启迪。

我们常与学生共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我们常鼓励学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

我们常和学生一起发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因此,这“人文味”便点点滴滴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当看到学生们的心灵如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浮出水面时,我们欣慰,我们高兴,因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并不苍白。

因此,我们明白立足语文讲台,不可无德,不可无才,更不可无情。这里的情,就是语文教学中所渗透的“人文味”。

试想,如果你的课堂有这三味,你的学生会不愿参与吗?你的教学会不高效吗?你的教育质量会不提高吗?所以,我认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但咱们大可不必在真正的高效课堂外面兜圈子,而应该思考高效课堂的要义、精髓之所在,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萦绕着“语文味”、“书卷味”、“人文味”,使我们的高效课堂的“梦想”能真正照进现实。

巧用信息技术激活语文课堂

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高科技的产物,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也同时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那么,我们教师应如何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呢?语文学科又该如何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呢?熟练运用这一技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事例,谈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在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凝炼,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尤其是农村学校阅读量很小的学生)想象困难,一般都很难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即使是现代文,也是如此。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往往会产生出千差万别的阅读感受,还需要教师的极力引导。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入久远的历史中,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同样地,如果用多媒体呈现出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也一样可以收到良好的启发效果。

例如:戴望舒的《雨巷》,历来是诗文中的名篇,生长在汉江河畔的学生却很难体会那种江南的青石板路,江南的连绵的雨乃至江南的意境、江南的气息,那么就更难理会诗人在诗歌中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感了。如何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这种情感呢?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这种极为陌生的意境变得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同时在课件上展示更多的情景,有利于创设一个使学生乐学的场景。

在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中,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配画朗读、配画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动态的图画更具有吸引力,音乐在教室中弥漫,学生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动情的语音传入耳鼓,加上那优美真切的图画映入眼帘,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激起情感;这种意境、情感与课文相通,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使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通过音乐、图画传递出作者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学生的情感被激发,那么智慧之门也会随之打开,使学生在情感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二、降低教学难度,使课文容易理解。

高中生的生活圈子很窄,经历较为有限,所以,有的课文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他们不可能全部把握,毕竟生活经历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与课文相关的一些图片或知识简介等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有很多关于房屋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专业术语如“檩子、椽子、枋、斗拱”等等,住在钢筋水泥筑造的高楼大厦里的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恰当使用多媒体,就可以把从网络上搜集来的图片展现给学生看,使他们有个直观的感受,这样对于把握课文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一些意境宏大的或深远的场景往往不易理解。如雨果的《炮兽》所展示给我们的宏大意境,并不是学生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就能体会到的。这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图片来展示这些内容,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可能容易一些。这其实就是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降低教学的难度。

三、实现有效互动,因需促教。

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是双向的,它既可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应信息,及时地对反应信息进行诊断和评价。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如训练湖北高考中出现的新考点“断句”时,先给出断句的原文,基础好的同学就可以试着断句;有一定基础但又不完全会的同学继续回顾上页的方法点击;基础差的同学则有不同的任务。最终,学生们思考交流后,随机呈现答案。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了不同形式的指导,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难易适度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利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课件(也可从网上下载)。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基础选择练习内容,自主学习,以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双向交流。这种交互对话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而改变学习内容,因而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既可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又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网络环境下,借助论坛等相关平台,还可以使课堂中探究的一些问题在课下继续得到很好延续。学生可以通过发帖、邮件等方式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形成思维碰撞。也可以及时引经据典,寻找相关佐证。此外,因为学生的见解全部以文字的方式保存在论坛中,使得这项学习活动得以长期延伸。任何时候,只要登录网站,就可以随时继续发表观点进行评论。这样,练习的容量将得到无限制的扩大,问题的思考探究也将得到无限制的深化。

需要强调的是,有效互动中,教师的合理介入至关重要。问题探究能否得到不断的深入,而不是停留在同一层面上滑行,需要教师的及时点拨。

四、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呈现出各种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画面,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驱使他们更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仍然是讲述《中国建筑的特征》,我不单单把它当做一篇科技说明文进行讲解,而是希望从中品读出一点文化来。于是我给学生放了一段《红楼梦》的视频,并把原文的文字一并呈现在多媒体上。

记得《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写刘姥姥参观了几处闺房,其中一处这样写道: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铺的路。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着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她一番,方笑道:“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接着我又介绍了宝钗和探春的闺房,一个简朴一个大气,让学生去琢磨这闺房和这些小姐是曹雪芹无意写就还是煞费苦心,学生一下子就顿悟了,纷纷说道这建筑和他的主人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由此,学生又探讨出中国各个地方的建筑和当地百姓的性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下子,我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学生思想的火花,这些火花是因为他们的探究而迸发出来的,我也觉得一节本来平淡无奇的语文课有了别样的风格和色彩。

五、融多点于一身,拓宽了知识容量。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够把多方面、多种类、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这样就可以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接触到更全面更广泛的知识。新教材所选的课文都只是一个范例,如教学中只局限于这个范例,势必让学生阅读量小,文学视野狭窄。因此,老师除了讲好这些范例,还要精选一些类似的文章,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起到“反三”的目的,而常规的教学无法满足这种大容量的补充。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有利于探究思维的训练,真正让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如在讲解鲁迅的小说《祝福》时,我们会添加《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对那个时期的中国人乃至中国社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在讲解史传文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这样,课堂容量加大了,学生的知识也更加系统和全面。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将不仅扩大了知识的容量,而且激活了语文课堂,优化了课堂结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这种种好处,其他教师将比我更有体会。社会的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多媒体教学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了优化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转变,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等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把信息技术这块“好钢”用在有效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育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诸多环节上,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快捷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走出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若干误区

这是一个教学的最好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闪亮登场,各类高效课堂精彩迭出,极大地振奋了教育界同仁的心。这也是一个教学的“最坏”的时代!因为既有太多老师还沉溺在传统的教学中,如不立即警醒,终将被无情淘汰;也有太多的老师走入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误区,教师成了信息技术的奴隶,课堂教学异化,课堂拓展迷失,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这些显然不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显然不会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教育的现代化。

怎样才能走出误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呢?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走出思想观念的误区,不要把信息技术神话。

接触信息技术伊始,教师们欣喜地发现信息技术真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再现课本情境,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可以实现有效互动,可以激活课堂……于是乎,教师们蜂拥而上,如饥似渴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搜网站,做课件,开博客;再接着,备课必搜网络教案,上课必用网络课件,暑假必开网络课程;最终,教师们把信息技术当做神话,使用信息技术上瘾,乃至技术至上,陷入了怪圈:授课有了技术兴奋,认为技术越先进越好;上课需要电教老师陪同,没有技术就心神不宁……他们思考着“新技术如何取代传统教法”、“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如何取代教师”;他们甚至幻想着实现“人机对话”最终创建“虚拟课堂”,其实他们的思想已经陷入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的误区!

这种现象很多教师已经察觉,并且痛心疾首。

福建南安中学语文教师洪文辉在《教师不能让“鼠标”牵着鼻子走》一文中写道:“听多了,看多了运用多媒体播放的课件,总觉得教师快成‘鼠标’了,塑造着‘点击’者角色,忽略了‘点拨’者角色的再造”。洪文辉发出这样的呼声:“教师不是机器人,不能成为多媒体的附属品”。[1]不能为“炫耀”技术功能,过度使用技术而干扰教学;不能被“机器”牵制,让“鼠标”牵着鼻子走。

凡此种种,都是人与“机器”关系的错位。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Philip Jackson在他的《教师与机器》(The Teacher and the Machine)一书中写道:“我们面对的最大智慧挑战不是如何去设计机器,使其表现得越来越像人类;而是如何保护人类,免其受到越来越像机器般的待遇。”[2]他定义“人类机械化”是“人们被机械式对待的过程,而不去考虑人们内心在想什么?”如果教学信息化并不能给教与学带来实质性改善,而是变成“机械式的对待”,那么,信息技术又何以能真正进入课堂,融入教学呢?

从问题中反思,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改变思维模式,从“技术本位”向“教学本位”转变,一切从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发,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按教学的需要制定技术方案。在推广信息技术的初期,我们讲得最多的是“信息技术能给教师带来什么,教师需要做哪些转变,做哪些准备;我们的目标是用好的技术、把技术用好等等”。进入误区、遭遇挫折后,我们思考的角度最终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是什么”,并定位在“探索有效使用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落实在信息技术如何为教师的“备、教、改”服务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上;最终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为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

二、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不要把课堂变成信息拼盘。

纵观45分钟课堂,很多教师抬头与学生正面交流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剩下的就是教师全神贯注于桌面点击鼠标、表演课件了。这也难怪,比如一位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把一篇经典篇目讲解得有模有样,富于节奏感,更要让听者动容,实在为难;何况是全程运用多媒体,频频翻动屏幕,处理画面就够累了。再比如数学教师讲解“分数应用题”,教师制作了大量的幻灯片,随着不停地点击鼠标,一道题紧跟着一道题,每道题的解答过程一下子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像放电影似的,一节课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也跟着一块忙活。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喊累!难道这真的是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吗?此例中的幻灯片与小黑板到底有何区别?甚至还不如小黑板!他们走进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误区,把课堂变成了一道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拼盘。

笔者以为,大可不必让多媒体全程包裹了自己。这课件本是他山之石,要拿来攻玉,不要砸自己的脚,不要把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当做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整版整版地“刷”到屏幕上,追求所谓的“省时、省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储存72个项目,如果“超载”,学生会无法接受,影响教学效果。这样做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还有些教师害怕制作多媒体费时、费力,便从网上下载或购买一些现成的多媒体课件,不加修改,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的学生,便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么一来,教师只能针对课件的内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书写教案,这样教师的思路就很容易被束缚在别人的思维框架内,不利于教师开拓思路,提高教学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师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显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避免走过场。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的高度和谐和统一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不是“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具体地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分为三种:学习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包括信息技术的科学知识、基本技能、良好的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可以被用来获取、存储、处理信息;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部分替代或促进思维;应用信息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是这三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可见,信息技术应该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从而在课程教学中达到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

三、走出教学评价的误区,不要使教师盲目异化课堂。

记得笔者在两年前参加过一次襄阳市的优质课竞赛,当时选手们把它戏称为“铁人三项赛”,因为整个比赛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现场抽签决定教授篇目,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二,在指定学校授课;第三,写教学反思。其中把我难住的是第一环节。

通过现场抽签来决定讲授篇目,显示了那次优质课竞赛的高难度和公平性,我们热烈拥护,因为这样才能比出真正的水平。制作课件在规定的两个小时内完成我们也没有异议,因为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是大势所趋,课件也确实可以优化课堂,关键是教师要自己动脑筋制作而不是胡乱照搬现成课件。

但是做好的课件不能拷贝,不能回去修改,第二天不能用修改过的课件,我们就不好理解了。在两个小时之内,先要紧张备课,设计教学环节,再制作课件,所以做课件时,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当时大脑高速运转,满眼都是字,满脑子都是教学流程,等到课件做完,人已经精疲力竭,脑袋一片空白了。这时,我们被告知课件必须保存到电脑上,提交之后迅速离开,不能拷贝带离考场,我们很是诧异。因为第二天就要授课比赛了,如果这样,今天晚上的准备环节就成了拼命回忆课件环节。如果漏了课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明天的授课会很被动;记错了课件中诸多内容的顺序,明天的比赛就会不战而败!

所以,整个比赛,在评委眼里还是要注重选手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授课环节的处理;但在我们这些选手的心里,课件成了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课件比赛,成绩已经要记入总分;授课环节,必须按照前一天的做得不那么成熟的、记得不那么清楚的课件来安排课堂结构,课堂上只能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所以授课比赛时反而不像以前上课那样伸缩自如、出神入化了,真所谓“成也课件,败也课件”啊!

列举此例,不是要挑优质课竞赛的微瑕,而是想说明一个事实:现如今的教学评价机制过于看重多媒体,过于看重信息技术,甚至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一定不是好课。教师为什么如此偏爱多媒体,难道一定都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吗?究其原因,很多都是评价机制的引导。在很多地方的教育教学的评价表上都明确标有“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这项指标,这也就难怪老师们会去挖空心思制作多媒体课件,盲目地追求课堂气氛了。因此,转变评价机制,正确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非常重要的,而不能盲目追赶时髦,简单地将其作为公开课的硬性指标。所以转变评价机制是信息技术真正进入课堂的根本,正确引导教师理念是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关键。

我们如果想迎来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的春天,就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就要以人为本,安排好课堂结构;就要从源头上改变评价机制,缔造真正的信息化的教学艺术。我们可以畅想,有效的信息化课堂应该是这样的:教师积极地投入情感、学生充分地获得成就感;教师乃至学生发挥了创意思维,学生探究与体验向纵深发展;课堂认知范围得到有效拓展,学科知识能力能够长远运用……

总之,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风浪中的浪尖,认真地做好这项课题研究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盲目地赶时髦,摆花架子,需要冷静下来,走出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误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落到实处,从而推动信息技术进课堂的课程改革,迎来教育教学真正的绚丽春天。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说明文文体的特征,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引领学生走近建筑,熟悉建筑,完成对建筑的基本特征的“扫盲”。

3.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闪存”(闪电存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本,结合图片,学生自主归纳、探究中国建筑的结构及装饰方面的特征。

2.挖掘建筑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及习俗。

3.拓展课本,合作探究中国建筑与国人性格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自豪。

2.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充实学生心灵。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归纳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2.品读赏析本文作为科技说明文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人文性,组织学生探讨建筑与国人性格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结合课文,迅速把握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及装饰特征。

2.点拨法。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3.合作探究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建筑与国人性格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国徽的图案。

这是什么建筑?这是什么图标?它们有何关联?它们都是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及其才女妻子林徽因共同主持设计的。同学们对建筑了解多少?(多媒体显示五幅图片)。世博会中国馆雄浑大气,犹如华冠高耸,这居中升起、层叠出挑的部分叫什么呢?看来,大家对中国建筑了解并不太多,基本可称为“门外汉”,由梁思成这样一位大师引领我们揭开建筑的神秘而又美丽的面纱是最合适不过了。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走近建筑,基本完成对中国建筑的“扫盲”。

2.培养阅读说明文“闪存”(闪电存储)的能力。

3.合作探究,走进社会,关注人文,充实心灵。

三、明确学习重点

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介绍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分哪两个方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探讨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四、探讨建筑的结构特征

学生先细读课文建筑特征的前五点,边读边讨论,熟悉建筑专业词汇及文中关键信息。

进入“建筑辞典”小测验环节。

第一题:结合课文内容分别指出图中的建筑物的柱、梁、举架、斗拱和椽子。

第二题:说出单个建筑物及一所房子的组成部分。

第三题:快问快答,考查学生“闪电存储”能力。

概括建筑结构特征——“规整有序,设计巧妙,恢宏大气”。

大家现在应该不是建筑的门外汉了吧!而且我们还了解了一些建筑的专业词汇,完成了对建筑结构方面的扫盲。

五、探讨建筑装饰方面的特征

学生读书,并结合多媒体显示图片进行讨论,接着请学生讲述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屋顶:翘起,老百姓叫“飞檐”,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独具动感韵味。

颜色:朱红+彩绘,最大胆,最大气,可谓“金碧辉煌”。

装饰图案:花卉纹,鸟兽纹,云气纹,“福禄寿”等文字纹。

重点介绍房屋顶上的鸱尾,送学生一个“知识小锦囊”,激发学生课后探寻中国建筑装饰背后的秘密。

六、合作探究——中国建筑与居民性格的联系

正如同文学和历史不分家一样,建筑与美学、文化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与国人性格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刘姥姥二进贾府所见到的几处闺房引出下边学生的合作探究。

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各地建筑及其特点、色彩、建筑风格、居民性格这四个角度进行讨论,重新认识一下各地居民的性格。

京味建筑:大气规整

四合院方方正正→守规矩。

庭院宽敞开阔→能言善侃,性格豪放,心宽得像长安街。

江南水乡:怎一个美字了得?

看着这些建筑,想到了哪些诗?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戴望舒《雨巷》。

小桥流水→有灵性,清透。

粉墙黛瓦→不用明艳的色彩,不喜张扬,藏拙内敛。

女子温婉清秀,男子风流多情。

陕北窑洞:天人合一

就地取材,倚黄土坡而建→淳朴、敦厚。

陈设简单、大炕→粗犷、热情。

总结:各地居民创造不同风格的建筑,建筑又熏陶渐染了各地人们的性情。

七、引导学生倾听建筑,关注生活

今天我们细细地欣赏了中国的许多建筑,发现建筑和国人的生活、性格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或精巧或大气的建筑像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娓娓地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可能是一种精神,可能是一种文化,可能是一种情结,如果我们凝神倾听的话,将会感悟很多,学会很多……

八、布置作业

下课后寻访、观察襄阳的特色建筑,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中国建筑图案背后的秘密”。

伴随着王菲优美的歌声,我们一起再对中国建筑回眸一瞥,这其中还有咱们襄阳体育馆呢!这真的是新的传奇,新的辉煌!

九、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一、建筑“扫盲”

结构:规整大气。

装饰:美丽有文化气息。

二、合作探究

各地建筑与居民性格有什么关系?

各地居民创造不同风格建筑,建筑又熏陶渐染了各地人们的性情。

巧入别有洞天处——《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在悠扬的背景音乐里,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我终于上完了这节精心构思的录像课。在短暂的放松之后,我坐在电脑旁,开始习惯性地回头审视这节课的亮点与不足,以期让自己有更多的积淀与收获。我想,这也是一位教师可贵的成长印迹吧!《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专业期刊《建筑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文章用比较专业的词汇和术语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让从未接触过建筑的高中学生走进它,学习它,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我所教授的学生是一群生长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基本上未见过中国韵味的建筑的90后了!于是乎,怎样让学生读懂文章,进而欣赏“别有洞天”的中国建筑是我一直比较头疼的问题,等到我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节语文课便有了最大的亮点。

亮点之一就是巧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走进建筑,读懂文章。不单单是读懂这些专业术语,更重要的是能把这些术语和真实的建筑的具体部位对应起来,能够让学生在中国式建筑里到处走走,指点一二。不然,学生的学习只能叫做纸上谈兵,这节课也就毫无意义了。深思熟虑后,我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方便和魅力,在讲解最难的建筑结构特征时,选取了很多介绍建筑结构特征的图片,在学生读熟了课文的基础上,等待学生去“按图索骥”,让他们把课本里的文字信息筛选转化为具体的空间信息;对于学生难以想象的专业词汇“斗拱”,则节选了视频,去帮助他们走进斗拱,答疑解惑。

亮点之二就是巧妙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离他们比较遥远的建筑知识求知若渴?我想起了王小丫的“开心辞典”节目,这个节目不正是把科普知识和趣味问答结合起来,调动了观众的兴趣吗?于是,我的课文出现了“建筑词典小测验环节”,题目一出现在幻灯片上,学生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一个个争着起来抢答。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又让原本较为枯燥的科技文教学趣味盎然,精彩迭出。

亮点之三便是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把各种艺术形式交融在一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使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课堂上,我时而引领学生欣赏中国式建筑的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在他们发出声声惊叹之时,又恰到好处地送上一道“心灵鸡汤”,例如“建筑是静止的艺术,是文明的语言,也是历史的再现”,学生齐读之后把适才的审美感受永久地留在自己的记忆中;讲解装饰特征时,我把“科技说明文”、“建筑图画”和“经典诗篇”三种迥异的艺术形式交融在一起,学生充分欣赏到了建筑乃至绘画、诗歌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美;我还带领他们探讨这些带有中国建筑符号的东西是否该消失的问题,学生讨论积极,回答踊跃。这样,我的语文课堂上便有了“人文”的色彩,有了真正的大语文的氛围。

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不能在语文课堂随意运用,不能让不停翻动着的课件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用一个个影片来代替对原文的咀嚼。但是,对于《中国建筑的特征》这样的课文,我倒觉得巧用信息技术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因为课文信息太艰涩和专业,而使用信息技术会带来清晰和便利,所以我才选取了这样一篇不太好驾驭的文章来参加这次比赛,而且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切实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如果运用得当的话,是可以搅活原本死板的科技文教学的这潭死水的,这样信息技术也就真正化腐朽为传奇了。

当然,本节课上,作为教师的我,教态的大方和自然,教学语言的流畅和优美,对学生巧妙的引导以及贴切的评价也为这节课增色不少,此处毋庸多言。我仔细想来,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讲解建筑结构方面的特征时节奏可以更紧凑,学生的学法可以更多样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每每上完一节课,老师付出的心血有很多,受到的磨难有很多,但也可以收获很多,学会很多;正是在这付出与收获之中,在与学生的心灵交汇中,教师便不由生出些许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或许就是属于教师的那份幸福吧。

怎样让《论语》走进学生

宋代开国宰相赵晋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的确,打开《论语》去读,我们像是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隧道,来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并得以亲近,了解孔子这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弟子们记录了下来,形成语录体著作《论语》。这部经典涉及治学、治国、为政、孝道等多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对于我们现代人,也能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因此,我们国人应该熟悉这部经典,尤其是我们的学生。让我惊喜的是,当打开新课改下的《语文·必修一》课本,在“名著导读”这个单元中我看到了《论语》的身影,这真是给学生的思想浇灌下及时的甘霖雨露呀!

欣喜之余,我又锁紧了眉头,产生了些许顾虑。在“快餐文化”泛滥成灾的今天,人们都秉持着“娱乐至死”的念头,看书不过为了博己一乐,乃至给自己茶余饭后增添一些无聊的谈资,老百姓的思想也快贫瘠成了荒漠。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渐染下,我们的十五六岁的高中学生愿意看、看得进《论语》这部经典吗?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而且是极为推崇这部《论语》的老师,怎么让《论语》走进学生的心灵呢?反复琢磨了一个暑假,我有所收获,现总结于下:

一、因势利导,利用潮流,让疯狂迷恋“快男、超女”的学生爱上“文化超女”于丹,喜欢于丹讲读的《〈论语〉心得》。国家为了把中国传统经典搬下神坛,走进百姓,特在央视开辟了“百家讲坛”栏目,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于丹曾于2006年“十一”黄金周在此节目中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我们的学生中肯定也有大批人为于丹思想的深刻、独到,表达的干净、利落,解读的平易、通俗所倾倒,因而对《论语》有些好奇,有些敬畏,这样不就使学生对《论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了吗?

于是,我决定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百家讲坛”中于丹讲述《〈论语〉心得》的视频,并且摘录精彩的句子讲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二、学习《论语》由浅入深,由熟知到陌生,让学生对《论语》感到亲近、亲切,消除对文言《论语》的畏难情绪,从而真正用心研读《论语》。

学生学习《论语》有这样一个障碍:《论语》为文言著作,看不懂。因为高中学生往往有提文言“色变”的情绪,与文言著作有很深的隔膜,我们作为老师可以先挑出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读了以上句子,学生就会拉近和《论语》的距离:原来《论语》中很多句子我打小就知道呀!而且都还这么精辟,看来《论语》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艰涩难懂、高不可攀呀!学生克服了畏难、厌恶情绪,学起来就会轻松一些,愉快一些,高效一些。

三、诵读并检查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没有太多捷径可走,像这样的文化经典,更是离不开诵读。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甚至达到背诵,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以老一辈文学家、革命家为例,他们无不能熟读成诵若干篇章,具有深厚的文言功底,这也奠定了他们“满腹经纶”的基础。因此,我决定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早自习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堂上分角色、分组朗读;有些篇章要熟读乃至背诵。在读的过程中不理解的要多查,多问,多想,多领悟,这样学生也就逐渐熟悉、理解了《论语》,才可能产生些许心得。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老师要检查。检查的方式也尽量多样化:布置默写、填空题;开展《论语》知识竞赛;在学校设置“论语讲坛”,鼓励学生走上讲坛,交流自己的心得,说出自己的体会,竞赛过后,给学生发些小奖品,如笔记本、书、笔等等,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论语》处于兴味盎然的状态,变“苦读”为“乐读”。

四、思考并探究

学习经典如果只进行上面几步,那么学生也就只起到了书橱的作用——暂时收藏了一部经典。学生的实际状态会是:《论语》的确装在我脑海中了,但我在人生路途中遇到什么困难,能不能从脑海中迸出《论语》的思想火花来引导自己,启迪自己?当我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时感到十分困惑,能不能用《论语》的观点“拨开迷雾”,辨清是非?

如果不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究,《论语》也就只暂时储存在学生脑海中,而且这些内存是很难在需要时调用出来的,时日一长,还会逐渐淡化。

我试着出了几个思考探究题,让学生琢磨:

1.国人中有些把孔子尊为“圣人”,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说孔子是“丧家狗”(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论语》中有很多名言和故事,你最喜欢哪一些?它使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3.《论语》到底会跟随现代人走多远?孔子的思想过时了吗,孔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意义?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浙江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在大吐《论语》教学的苦水:《论语》教学到底该注重思想性还是知识性?若把《论语》当文言文进行教学,一字、一词、一句逐个讲解,学生只听了个皮毛,还会有意见,觉得老师讲得没深度;若带领学生认真领悟《论语》的思想精髓,学生下课后又指着课文找哪个是通假字,哪个是词类活用,这句话应该怎样翻译……。他觉得这“知识”和“思想”两方面在赶进度的语文教学状况下很难权衡。

我以为,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教授《论语》当然应注重其思想性,要不然学生该成为学习的机器了。只要学生手边必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再叮嘱学生买有原文、有注释、有翻译的《论语》版本,知识理解上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再次引用于丹教授的话,“道不远人”,让我们引领着学生走近《论语》,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分析与研究》中期报告

襄阳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组报告摘要一、中期检查活动概述二、中期报告要点(一)研究进展(二)初步成果(三)存在问题(四)预期成果

一、中期检查活动概述

1.2012年上半年,课题组发出两个有关中期评估的通知,就“中期检查”和“撰写中期报告”以及“对课题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三个方面提出要求。计有:“关于课题中期评估有关事项的通知”(5月),“关于课题中期评估的补充通知”(6月)。

2.在襄阳一中召开小型中期评估预备会议。会议采取汇报、交流、总结的方式,即每一个学科组都在会上汇报本学科组的研究过程、现已取得的成绩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并对此进行研讨交流,课题组根据各学科组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诊断性的建议和意见,使课题组全体成员更进一步明确了后阶段研究的方向。

3.为验证课题成果的应用效果和探索课题成果转化的模式,同时鉴于我校语文2012年高考在课题研究的促进下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在襄阳一中召开“新课程背景下2012年语文高考经验交流会”。通过研讨交流,分析了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关系,增进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了解和联系,提高了研究工作的有效性。

4.收集整理阶段性成果。(主要成果见报告第二部分中的“初步成果”部分)

二、中期报告要点(一)研究进展

1.提出课题研究的依据。(1)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必将给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教育领域,一方面,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我国政府决定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地整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也必将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落后低效的基础教育模式呼唤新的教育模式的构建。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较为普遍。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因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整合与传输时所表现的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情景性、智能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满足学习环境的创设,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而且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高度交融的教学模式,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是当前努力探索的方向。(3)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经验和思路。与其他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相比,在计算机教育中各国政府的投入行为比较多,具体体现在:

不断建立各种机构和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给教育提出的挑战进行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为了使教育为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重新修改课程大纲,其中信息学和计算机教育是这次课程大纲修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投资支持国内企业生产专门的教育计算机(如韩国);为学校购买和分发计算机,并将计算机的配置标准化(如韩国,当然,这也曾造成学校计算机的单一化);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开发软件,组织计算机软件竞赛,以促使提高教育软件的质量(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政府制定有力的政策、策略并着力切实全面实施,如建立试点学校,教师分级培训计划等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等)。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教育部在《让美国的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or the 21st Century: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的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把计算机作为美国教育的“新的基础”,把因特网作为“未来的黑板”,并确定了具体的教育技术目标。在过去的20年中,教育技术成为联邦实施改革和制定政策的主要焦点。这些改革和政策的目标是:增长学校和教室中计算机的可获得性,帮助学校接入因特网,向教师提供技术培训,为教师提供在课程中整合技术所需的资源和指导。

随着教育技术计划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大增加了学校中信息技术的可获得性。美国已完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它的“2061计划”中专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并于1996年成立了评价和监控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展情况的组织。该组织对整合的进展进行跟踪评价,并每年发表一个报告,对本年度整合情况进行总结。

不单国外,省内外的同类型课题早已轰轰烈烈地进行与展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北京丰台区教委早已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已在2007年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丰台区“十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作为重点课题纳入“十五”教育科研课题规划,建立了课题组,确定了重点研究的骨干学校,研究工作已经起步。

广州白云区也是同类课题的先行者。《城乡二元化区域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策略研究》是由龙丽嫦老师主持的白云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启动于2006年,以学科层面及学校层面两条路径展开研究。研究过程中,广州白云区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网站,2009年,白云区信息技术学科主题社区荣获全国一等奖。经过四年的精心研究,2010年5月28日,白云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城乡二元化区域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策略研究》顺利结题。专家组组长钟咏梅老师宣读了课题的鉴定意见,表示这一课题研究思路开阔,研究方法多元,成果丰富,很有推广价值。

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汲取。上述事实,正是本课题提出的主要依据。

2.组织研究队伍,明确研究任务。

课题主持人系湖北省“十二五”科研骨干、襄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徐晓玲。课题申报初期,在她的组织协调下,组建了由湖北省教科研学术带头人、襄阳市名师、襄阳市一中副校长、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王勇,襄阳市骨干教师黄汉桥等组成的十人课题研究小组,并聘请湖北省教科研学术带头人夏循焱做课题研究顾问。

课题组具体成员有:湖北省教科研学术带头人、襄阳市名师、襄阳市一中副校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特级教师王勇;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科研骨干,襄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徐晓玲;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襄阳市骨干教师黄汉桥;襄阳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李杨、毛悦荣;襄阳市第一中学骨干教师梁继芳、冷晓栓、徐勇、刘爱军等。

课题组在省专家夏循焱的指导下,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具体情况明确了研究任务。具体如下:

课题启动阶段。课题主持人徐晓玲和特级教师王勇负责理论研究,撰写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方案,为课题研究步入正常轨道奠定基础。

实施阶段。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进行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实验研究。最终由李杨、黄汉桥、冷晓栓整理相关多媒体课件、课堂实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论文。

中期评估阶段。由课题主持人徐晓玲撰写中期评估报告,课题组成员毛悦荣、梁继芳、刘爱军整理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阶段报告,编写相应校本教材,建立信息技术网站。

综合研究阶段。由课题组组长徐晓玲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刘爱军、徐勇做好课题总结、成果集结,形成最终成果,向全校推广,迎接课题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的专家领导对课题中期成果进行验收并指导下阶段的研究工作。

3.探求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与各学科有效整合是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低效”和“异化”二个主要的问题。所谓“低效”就是“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流于形式,仅仅走走过场,和原本的课堂并无二样”;所谓“异化”就是“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整个课堂成为信息技术轮流展示的拼盘。”这两种现象完全违背了我们探讨改革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的初衷,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论思想。“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能否最终完满有效实现,和课题组采取的方法论思想密切相关。怎样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问题,就是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方法论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正确把握,是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于教学的关键。因为,方法论思想,是总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全局的制高点。对此,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两个基本思想:(1)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认识和实践最基本的方法论。具体说,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应从各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从效果、效益出发,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客观规律,努力提高课题组和广大教师认识和行动的科学性。(2)统筹兼顾,持续发展。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基本关系,这是促进教育信息化有效长远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原则。这些关系主要有: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信息技术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教育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这些矛盾和关系,构成了相互作用的一个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大背景、大系统。因此,要使教育信息化健康有效地发展,就必须遵循系统理论,追求整体最优化的目标。所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以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具体整合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1)设定目标,明确方向。教师建议和学生讨论,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此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由学生自己找准学习目标,也就形成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2)创设情境,宏观了解。教师通过播放录像和展示课件,例如语文课引入相关的资料简介,物理课介绍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等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或宏观把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全体学生各有分工,积极搜索资料,制作卡片,提出问题,并通过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等各种方法,解决疑难,深入探究,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技能。(4)网上协作,网上测评。各小组通过竞争、协作等方式进行交流答疑和归纳整理工作,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最终引入测评机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设置达标级、提高级、优胜级等级层,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5)展示成果,课堂小结。各小组通过口述、板书、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当场小结,借此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6)课后延伸,拓展迁移。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可以在师生的论坛发帖子交流,要求学生将深入挖掘和拓展情况发到固定的邮箱,教师要及时的审阅与反馈。

下面以语文学科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为案例,来说明我们在研究中得到的这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具体方法。(1)设定目标,明确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自读提示》,学生试着拟定本课的学习要点,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商议,确定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②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明确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③唤醒学生对中国建筑乃至中国文化的珍惜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通过这种方法确定学习目标,形成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2)创设情境,宏观了解。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本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电脑播放自制的课件“中国建筑的特征”,让学生观赏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装饰等方面的特写镜头。使学生对建筑有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建筑文化的好奇心,并进而产生质疑。(3)自主学习,网上搜索。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读课文,试着概括中国建筑的各种特点,遇到困难,到网络(教师事先制成课件并放在服务器上)上搜索概括要点的方法,然后将此内容制成卡片。在制作卡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疑问。网上探索,就是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告知网站、搜索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教师将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答的方法(如文化的含义等)预先制成课件并放置在网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探索,思考学习目标中提出的问题。(4)网上协作,网上测评。

网上协作,即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例如在理解“中国建筑”中的难点“斗拱”和“举架”时,学生查阅大量图片和视频。并展开讨论;在咀嚼“中国建筑都有自己的文法”时,学生的思想有了碰撞,有的同学认为“世界上各种优秀建筑都有其共性”,有的同学认为“中国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而且经过同学们的协作分析,他们还得出了一些课本里没有的结论:“建筑不单单是属于某一个名族的,而是全人类文化结晶。”“一种文化想要走向世界,它必须具有可译性。”

只有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团体的沟通和合作活动中,这种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网上探索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形成的看法,在此可以通过人机对话、师生交流、生生协作(竞争、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解答,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课题组老师设计了网上测评。将考试题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的学习与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了有关的高考试题分析与解答和随堂作文的评析。(5)成果展示,课堂小结。

各个学习小组学习兴趣高涨,纷纷要求在班级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有的对课本内容娓娓道来,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的出了一期专版的黑板报,向大家介绍中国建筑的方方面面;有的结合数学和物理知识对课本的疑难问题(斗拱的作用)进行了释疑。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小结,对高考考查的能力做适当的补充,教师也切实感到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他们的收获比过去的“满堂灌”要多得多。(6)课后延伸,拓展迁移。

教师或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中国建筑文化分析的文章,或鼓励学生从中国建筑人的性格特征,或提供一些与建筑相关的科普文章,让学生设计阅读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品味人文气息,建构大语文课堂。其中写的有深度、有味道的文章张贴在班级贴吧中,设计精当的阅读题当做考题进行训练,渐渐地,学生的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二)初步成果

1.考虑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其关键因素是学科教与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组认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研究”,应在“实事求是和统筹兼顾”思想的指导下,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实践和研究。(1)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要求,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研究和实验。“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因此,课题组同时对信息技术支持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研究和实验。研究与实验内容有: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之间协作学习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学习等。这是课题组研究探索的主要内容,备课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不能用复制拷贝代替自己思索设计教学;上课时我们一定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又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使自己的课堂完全受信息技术牵制和影响,没有了老师自己发挥的空间;学生也不能患上“信息技术依赖症”。最终,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分寸,运用得当,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改头换面,高效精彩。(2)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要求,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评价研究。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应用信息技术是否科学恰当,教学诸要素组合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高效等三个方面,开展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对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绩效评价的策略与方法。这是本课题研究探索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一切的改革正确与否,都应该有正确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否则,要么瞻前顾后,害怕差错,步履蹒跚,进行缓慢;要么进展过快,盲目自信,最终以失败告终。(3)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要求,开展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使然;同时,信息时代也为重新认识与发现教师,为教师发展又创立了越来越多的条件。我们研发校本研修平台,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科主题下的教学问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方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的研究;我们通过校本研修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与实践的共同体,将教师的教学经验等隐性知识显形化,促进教师互相分享知识与经验的实践研究;我们通过校本研修平台,为教师提供个人反思平台,使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进行自我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研究。(4)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要求,开展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网络资源建设为老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提供了最佳的平台。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综合能力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有效提升,在新课改过程中形成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新课程标准凸显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置于突出位置,我们建立学校网络资源库,可以为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活动提供最有力的支持。这应该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衍生出的对教学教研都极为有利的客观成果,必定会使我们的课题进入可持续性研究的积极局面。

2.阶段性成果及影响。(1)课题影响和论文发表。

1)2011年12月根据省教育厅鄂教办第37号文件,我校申报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分析和研究》被列为湖北省“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1A178。

2)2011年12月25日-28日,“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总结表彰会”在武汉举办,会议安排了省教育厅教科规划“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课题开题培训。课题主持人徐晓玲参加本次培训,并领回课题立项证书。

3)2012年1月,课题组在一中进行了开题仪式,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专家夏循焱莅临仪式,课题主持人徐晓玲上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分析和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正式开始。

4)2012年2月8日,《襄阳日报》“现代教育”版面刊载题为“襄阳一中科研兴校满园春”的文章,对我校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方向做了详细报告,文章指出“本次全省十二五科研规划立项课题共830项,全省所有高中仅我校申报课题获此殊荣,此课题的获评填补了我校的一项空白,为百年老校增添了光彩”。

5)课题组成员黄汉桥在2012年5月襄阳一中“课内比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大市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6)课题组成员冷晓栓在2012年5月襄阳市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7)课题组成员刘爱军论文《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探讨》2012年5月在第六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中学主题论文评比一等奖。

8)课题组组长徐晓玲论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灵魂》2011年12月获襄阳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9)课题组组长徐晓玲2011年12月被聘为全国中语会举办的第十三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指导学生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10)课题组组长徐晓玲2012年4月应邀参加全国中语会举办的“2012年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讨会暨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进一步研习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习语文课堂优化策略。

11)课题组组长徐晓玲论文《巧用信息技术激活语文课堂》发表于国家级刊物《高校招生》2012年第4期。

12)课题组组长徐晓玲论文《走出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若干误区》2012年5月在第六届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中学主题论文评比一等奖。

13)课题组组长徐晓玲2012年6月参加《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进修培训,获结业证书。

14)课题组组长徐晓玲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配合下,已建立学校的信息技术网站,正待进一步完善成熟。

15)课题组负责人和各位成员开始编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分析和研究》的校本教材。(2)教学资源及应用系统。

我校设置了资源库服务器,方便老师们下载和上传一些资料:

①按三个年级分类,每个年级按学科分类。

②每个学科分教案、学案、课件、讲义、试题共5类。

③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备课组长收集本学科资料,并负责上传(每个备课组长分配了账号)。(三)存在问题

1.课题组组长对课题组成员的指导、督促等工作,一般化的情况较多,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不够。

2.课题组各学科之间交流不够充分,语文组、数学组、化学组等各成员在课题研究方法、成果、经验交流研讨方面有些欠缺。

3.经费不足,研讨交流活动受到限制。(四)预期成果

1.下一步计划简述。(1)加强与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有关领导与专家的联系,主动争取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性意见。(2)措施。

①全面落实课题研究方案。(2012年9月—2012年11月)

认真总结前期研究工作,拟写方向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对下阶段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总结报告,召开总结会议分发到课题组成员,要求成员学习领会,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有重点地对一些管理到位,研究能力强,成果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

加强交流研讨,推进经验共享。鼓励各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交流和研讨,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

②课题组各学科成员收集、整理成果迎接鉴定、验收。(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根据四个专题的研究方向,分别进行成果的收集、分析研究总结工作。

课题组各学科成果鉴定、验收。

课题组各学科优秀成果评选。

③课题结题评审。(2013年3月—2013年5月)

课题组进行终期调查,汇总、分析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课题结题评审。

2.预期成果。(1)《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分析与研究》研究报告。(2)论文集、专著、校本教材、研究报告、教案集、课件集等。(3)课题研究的音像制品辑录、信息技术教育网站。

第二编 品味经典

咏史诗的内容及表达技巧探微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枝奇葩。历代诗人们都热衷于咏史怀古,打开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诗集,谁没有几首叙议皆精、文质兼美的咏史诗呢?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咏史诗就有4首,分别为刘禹锡的《石头城》、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面笔者仅就咏史诗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做一些探究。

从内容方面考察,咏史诗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咏历史人物。此类最多,出现的也最早。班固《咏史》,名为咏史,实乃咏缇萦其人;陶潜的《咏荆轲》,题目上已经标明;后来此类诗作,如杜甫的《蜀相》咏诸葛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王安石《杜甫画像》咏老杜:“……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尝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都属于咏历史人物类。

这类咏史诗大抵以突出被咏者的精神品质、抒发作者对其人的景仰心情为主;如果是否定被咏的历史人物,则予以讽刺抨击乃至鞭挞。

第二类是咏历史事件。这类咏史诗概括性比前一类强,作者提炼历史精神、总结历史教训的创作意图比较自觉,因此诗的含义往往也更深沉隽永。刘禹锡是写这类咏史诗的高手,他有一首有名的《西塞山怀古》:“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写的是晋灭孙吴的史实。刘禹锡作为一个唐朝人,他这首诗概括的又不仅仅是晋灭孙吴这一桩事,因为在吴以后,又有东晋、宋、齐、梁、陈五朝相继在金陵建都,而且全都同样的年命不永,不过几十年就灭亡了。因此,诗中的“几回伤心事”就一定会促发读者联想起整个六朝的兴亡,慨叹历史的盛衰无常,体味作者其中的深沉警戒意味。

第三类是咏历史陈迹。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写得情景交融,深沉悲壮。除了老杜,唐人杰作比比皆是,如刘禹锡令白居易搁笔的《金陵五题》(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杜牧的《赤壁》、许浑的《金陵怀古》等等均是。宋朝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等人诗集中也有大量此类作品。文人骚客们追古思今,感慨连连,引导着读者去关注历史,思索历史,总结历史。当然,此类诗咏的内容是历史陈迹,但历史陈迹不可能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割裂开来,因此,此类诗抒发的情感和前两类是相通的。

咏史诗的“咏”和“史”二字决定了咏史诗的表达技巧和其他类别的诗歌是不尽相同的,它更多地借寓情于事(史)、用典、对比、反衬等手法来表达自己或慷慨悲凉或激昂豪迈的情感,现结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四首咏史诗,概括言之。

一、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杜甫《蜀相》是一首七律,共八句,前四句描写丞相祠堂,后四句抒写丞相一生功绩和后世的景仰之情。描述祠中景象时,杜甫并不是客观描述,而是寓情于景,带有浓重的伤感意味。“锦官城外柏森森”,既指出祠堂历史悠久,气象不凡,又烘托出寂寞荒凉的氛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阶前的小草一到春天便一片碧绿,却无人欣赏,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却徒自鸣叫,自然而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后四句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高度凝炼的笔墨概括赞扬了诸葛亮一生的历史功绩和才德。杜甫抓住最典型的三件事写诸葛亮一生:一是三顾茅庐,二是辅佐刘备开创蜀汉政权,三是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此句既蕴含着杜甫对诸葛亮的赞美,其实也寓情于事,包含着自己生不逢时、抱负不得施展的隐衷。

二、反衬。刘禹锡诗《石头城》,第一句“山围故国周遭在”,写的是山,群山依旧环绕这座故城,龙盘虎踞的姿态并未改变,第二句“潮打空城寂寞回”,写的是潮,江潮依旧拍打着城墙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三四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写的是月,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月亮目睹过六朝的繁华,也照见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呢?它又逐渐移到女墙上来。全诗都是用自然景物来烘托石头城,用自然界的永恒反衬石头城的变化,用自然界的一切依旧来反衬历史的变迁,句句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昔盛今衰的感慨。

三、用典,此种手法在苏辛的两首词中比较突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典故俯拾皆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上片用孙权、刘裕的典故表明作者抗金报国的雄图大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下片以刘义隆草率北伐导致失败的史实告诫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又用廉颇的典故表现自己渴盼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用了周瑜的典故一吐胸中块垒,抒发了自己因时光流逝、华发早生而渴盼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咏史诗的表达技巧极其多样,历代作家各展所长,围绕一些类似题材反复吟咏,斗智斗巧,如李白的《越中览古》用了对比的手法;许浑的《金陵怀古》中写自然景物既用了赋的写法进行直观描述,又借助比兴取得暗示兴亡的效果;杜甫的《咏怀古迹(二)》虚实结合,实乃见虚……咏史诗的艺术风格呈现出百花盛开、争奇斗妍之态。

咏史诗的内容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读咏史诗时,要“老于掌故”,“知人、知史论诗”;咏史诗的写法决定了我们要弄清诗人用典背后的心声,对比之下的褒贬,使我们真正地看清历史,读懂古人,也更好地警醒自己。

“化虚为实”写尽愁滋味

“愁”,是一个人人都品尝过的东西,我们很是熟悉,但它又是抽象的东西,虚无缥缈,无形无体,我们看它不见,摸它不着,抓它不住,想要用语言文字去表现它更是不易。但在晚唐五代和宋代词人笔下却出现了一个着实绝妙的表现方法,把愁写得淋漓尽致,哀怨感人,这个方法便是:词人们利用人的通感,采取化虚为实的写法,富愁于形体、重量乃至色彩,把这个虚幻的东西写得真真切切,让读者可以直接感知它的存在。

请看下面的例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北宋欧阳修《踏莎行》“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北宋秦观《江城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北宋贺铸《青玉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南宋李清照《武陵春》

这些写法的共同点都是用具体而生动的事物表现了抽象的、看不见的、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愁,把它们或比作春水,或幻作春江,或拟作烟草、风絮、梅雨,或富愁于重量……总之,使无形、无声、无色、无味的愁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获得直接的感受。同时,这些比喻又不都沿袭前人,而是有自己的创新。让我们来分析上面几个例子:

李煜的《虞美人》是他这个亡国之君被俘到汴京后所作,全词充满了亡国之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把愁绪跟南唐故国金陵(今南京)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如此把愁比作连绵不断、汩汩东流的春水,不仅让读者可以感知触摸,而且赋予愁浩浩汤汤、永无止境的内容。

欧阳修的《踏莎行》是在李煜的启发下写的,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并不是抄袭。李煜写的是亡国之恨,欧阳修写的是离愁,写的是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在美好的春光中,他不能留在家乡和爱人一起欣赏美景,却要长途跋涉到遥远的地方去。马儿不停蹄地走着,离家愈来愈远了,随着距离的渐远,离愁也越来越多。所以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沿途经过的河流中的春水是无穷无尽,永远不断的,离愁也自然无穷无尽,越来越深。眼前之景物春水与心中之感情离愁契合得天衣无缝,贴切之极。

至于秦观的《江城子》,是写别后的思念,并且把伤离别同伤时事结合一起来写的。词的下阕说:“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是说正当词人感伤韶华将逝,心中满怀遗恨的时候,他登楼自苦自愁,眼前正是一江春水,景与情交汇,触发了诗人惊人的暇想:满江春水竟然变成了一江辛酸泪。接着又转而一想:即便如此,也流不尽胸中无尽的愁绪啊!欧阳修的词是正面化用李煜词意,而秦观则是反用李词,自出新意。李煜和欧阳修的词极言愁绪多如同春水,秦词则更有过之,说即便是满江春水也流不尽自己的愁,此其一;李煜、欧阳修用了比喻,秦观的词却超越了比喻的范围,“便做春江都是泪”是假设,假设心中之愁化作春江之水,春江之水又幻为眼中之泪,也只恐这春江之水比不上眼中之泪多呀!秦观《江城子》的表现手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比李煜、欧阳修的词向前迈进了一步。

贺铸的《青玉案》,因其末尾的三句广为传颂而使作者被时人称为“贺梅子”。这三句除了化虚为实这一特点外,还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也是其超过前人的地方。第一,别人写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一般都只限用一个比喻,而此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喻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复合的景色。你看:草是烟雾中的草,而且一望无际,绿满平川;絮是风中的絮,而且纷纷扬扬,满城飘洒、飞舞;雨是梅雨季节的雨,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这就足见愁之多。第二,烟草、风絮、梅雨是按时令顺序排列的:三月的烟草,四月的风絮,五月的梅雨……读者甚至想象词人还列有六月、七月等等,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感觉。

李清照的《武陵春》则更是独树一帜了,它的化虚为实不单赋抽象的愁于形象,而且赋予其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好像愁也有重量,可以车载斗量,因其太重,甚至要把船儿压沉似的。李清照的大胆创新,的确使人耳目一新,读到词的末尾不禁令人击节叫好。

宋人真正领会了愁的滋味,才能想出许多办法来表现它。当然,他们也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但不是拘泥,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求得创新。比如唐人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就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是写离情的,晚唐五代和宋代词人学习这种方法写愁,可以明显地从中看到继承关系。宋人写愁的方法不仅有承前的关系,更有启后的作用,对后世影响很大。金代《董西厢》有“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元代《王西厢》有“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将“愁”马驼车载,比喻上的夸张翻新,都是承李清照演化而来的,但化实为虚这一共通的方法却让这些愁点点滴滴渗透到无数读者心中,引发了后人无限的感慨和共鸣。

高超的技艺多舛的命运异样的美丽——白居易《琵琶行》与苏轼《江城子》比较鉴赏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杰作,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被称为“摹写声音之至文”,宋代苏轼的《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也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诗词不仅将比较抽象、难以捉摸的音乐出神入化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给人们以丰富绮丽的美学感受,获得读者的挚爱,甚而其中刻画的娉婷哀伤的琵琶女、弹筝女也深深地种植在了人们心中,让人回味,让人感叹。下面笔者就对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苏轼《江城子》中弹筝女进行一下比较鉴赏,让我们再一次欣赏她们的美丽,感慨她们的哀伤。

一、人物出场的异同

人物出场的背景环境大致相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女出场时间在夜晚,地点则为“浔阳江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弹筝女的出场时间仍在傍晚,地点是西湖水边。而且,两位女子出场前的水边景象烘托的氛围是大不相同的。“枫叶获花秋瑟瑟”展现的是秋风瑟瑟、落叶飘零的萧索景象,给读者的感觉是凄清的;“水风清,晚霞明”描绘的却是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给读者的印象是美好的。当然这两种不同的氛围所起到的表达效果也不尽相同,前者既烘托诗人离别的愁绪,又为琵琶女的悲苦一生做铺垫,后者则极好地衬托了弹筝女形象的美好娉婷。

此外,琵琶女在作者千呼万唤中终究出来了,并且缓缓向作者诉说心中的“无限事”,最终使作者生发出“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感叹;苏轼词中的弹筝女在作者“欲待曲终寻问取”时,却“人不见,数峰青”,始终没有正式出场,一直掩盖在颇为神秘的面纱下,从而给读者以无穷的遐想。

二、人物及描写方法的异同

人物形象的相同之处:琵琶女与弹筝女都是娉婷的、哀伤的,且技艺是高超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让人领略了“名属教坊第一部”的琵琶女的色艺双全,冠盖京华;《江城子》中“何处飞来又白鹭,如有意,慕娉婷。”极富情趣地写出了弹筝女的美丽——连白鹭(当然喻指作者和张先)也呆呆地立在那儿,注视她,倾慕她。当然她们的命运肯定也都是多舛的,所以弹奏的乐曲都是哀伤的,这正是她们心底苦痛的真实流露。

描写人物的方法本身具有多样性,乐府旧题和词的篇幅长短也决定了两篇诗词描写人物的方法大不相同。虽然两位作者都极力刻画渲染她们的神态与情感的流露,较少涉及她们的肖像描写,但很显然,琵琶女的描写方法是多样的:既有动作描写,又有神态描写,还有语言描写;既有对现时的描绘,又有对过去的追忆,使读者对她有一个比较立体、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她一样经历坎坷的人就会把她视为沦落天涯的知音;而弹筝女的形象描写只有两只白鹭的侧面烘托,她的容颜、她的身世、她的经历等一切都是一个谜团,给人留下无尽的想像空间。

三、弹奏音乐及音乐传达感情的异同

琵琶女弹奏的乐器为琵琶,弹筝女弹奏的乐器为筝,她们弹奏的音乐自不相同,这些都毋庸赘言,笔者主要就她们弹奏的音乐传达出的感情来区别鉴赏。

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旋律是富于变化的,先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急切愉快,再是“冰泉冷涩弦凝绝”的滞涩悲哀,接着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雄壮激越,最后是“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戛然而止。我们通常说“言为心声”,其实曲又何尝不是心声呢?琵琶女指尖弹奏的音乐也就是她一生坎坷的缩影:琵琶女先前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可以说是繁华得意,风光无限,所以琵琶声先是珠玉相接的清脆、悦耳;接着琵琶女年老色衰,委身商人,当然是飘落天涯,境况凄凉,琵琶声也就是幽咽的、冷涩的;最后琵琶女心中所有的愁与怨在压抑中一下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一曲虽终,然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并未消失,“东船西舫悄无言”,听的人心中都不知不觉一声长叹。

弹筝女弹奏的古筝音乐总的旋律就是“哀”。正如词中所写的“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乐曲传达出哀伤的感情。弹筝女心中的苦铸就的音乐甚至使读者不忍猝听,使周遭“烟敛云收”,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着,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作者甚至在眼前幻化出湘水女神的形象,“依约显湘灵”,这分别是美的哀怨的湘水女神在湘水边奏瑟。这音乐不由让咱们心生疑惑:这美丽的人儿心中到底装着多少愁,她的心中又为什么装着这么多愁呢?

四、作者倾注感情的异同与她们的美丽的不同

白居易对偶然相遇的琵琶女的感情是复杂的、深沉的。听闻琵琶声“铮铮然有京都声”,有他乡逢故人之感,遂“邀相见,重设宴”。在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后,清越变化的音乐彻底引发了作者的自我感伤:早年,我也是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谪居卧病,孤独幽怨,这琵琶女真是我沦落天涯的知音呀!这时作者产生了对琵琶女深深的惺惺相惜之感,一曲听完,“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与琵琶女真乃同奏人间悲凉曲,共怀世间愁郁情!

苏轼把在水光潋滟的西湖上弹筝的女子当作一朵美丽娇艳的花儿一般欣赏、把玩,在他的笔下,弹筝女是“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自己和友人则如不知何处飞来的“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他惊讶于弹筝女的美丽,怜惜于弹筝女的哀伤,对弹筝女充满了倾慕之感。

总之,琵琶女的美经过了一个由外而内的循环再生,她于我们,如同灵魂上的伴侣;弹筝女的美更多的是容颜姿态的美,她于我们,如同身边的鲜花,她们带给我们的审美趣味是大不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可谓丰富多彩,千姿万态,她们或如《诗经·卫风·氓》中的女子那般痴情而又坚强,或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样勤劳而又善良;或如崔护《题城南庄》中女子那端人面桃花,让人又怜又爱。琵琶女与弹筝女可谓是这些女性形象中的奇花异葩,她们身份卑微,命途多舛,让人同情;她们热爱音乐,技艺高超,却又让人心生敬佩,感慨不已。她们用自己手中的琵琶与古筝在一个寂静的角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平与哀伤,激起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永久的共鸣。

文章憎命达磨难出诗人——杜甫的人生之路

杜甫号称“诗圣”,他的诗歌从各个角度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从各个方面刻画了那个“万方多难”的时代风貌,被后人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杜甫更是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先路。然而杜甫的一生命途多舛,仕途不顺,多年辗转漂游,正所谓“文章憎命达”,这长期的磨难才造就了一位旷世奇才,玉成了一代诗圣。

杜甫的一生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三次漫游,裘马清狂

杜甫字子美,唐天元年(712)出生于河南巩县。他家世代“奉儒守官”。他的十三世祖杜预工于谋略,还精通《左传》,对天文历法也颇有研究。这位先祖的文治武功是杜甫时常引以为荣的;杜甫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的诗人。因而杜甫常以“吾祖诗冠古”自傲,并以“诗是吾家事”自许,立志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

开元十九年(731),杜甫二十岁。这时正值唐王朝的鼎盛时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无忧无虑的杜甫第一次离家远游,来到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他久久地徜徉在秀丽的江南山水间,姑苏城外、钱塘江畔、天姥山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回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不料落第。不过,年轻的杜甫并不介意,第二年又开始远行漫游,来到齐赵(今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他在晚年回忆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那时节,我们的诗人多么热情豪放啊!

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回到洛阳。天宝三载(744),他在洛阳结识了李白,相邀同游梁宋(今河南省开封、商丘一带)。他们一起登山怀古,饮酒赋诗。

这三次漫游使杜甫吸取了南北文化的精华,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性情。更有意义的是,他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漫游期间,杜甫写过不少诗文,但保存下来的只有少数几首。其中最出色的是东游齐地时写的《望岳》。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显示出一种与开元盛世相一致的蓬勃朝气和凌跨尘俗的气概。二、长安十年,儒冠多误身

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天宝五载(746)杜甫来到京都长安,谋求官职。这时正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唐王朝逐渐显露出腐败的征象。天宝六载(747)杜甫参加考试。但是在李林甫的操纵下,这次考试竟“无一人及第”,杜甫的从政热情遭到沉重打击。

不过,杜甫并没有完全丧失希望,他决心留在长安,等待机会。但时间一长,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出入豪门,充当贵族府邸中的“宾客”。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冷酷的现实:“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这大约是他第一次强烈地意识到世事竟然如此不公平,不合理。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举行祭祀大典,杜甫觉得这是一个表现才能的机会,便写了三篇《大礼赋》献上去,果然唐玄宗大为赏识,让他待制集贤院。一日之间,杜甫声名大噪;然而幸运之光一闪而过,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此事再也没有下文。

生活折磨着杜甫,也玉成了杜甫。仕途的失意使他清醒地看到现实政治的弊端,个人的饥寒使他把同情的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身上。他从贵族的庭院走到洒遍征人眼泪的咸阳桥畔,目睹了远征士卒的父母妻子拦道哭别的悲惨场面,写下了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诗歌——《兵车行》。

困居长安十年,杜甫在贫困、饥寒、失意的锤炼下成熟了,所创诗歌开始显现出耀人的光彩。三、烽火四年,穷年忧黎元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此后几年间山河残破,生民涂炭,杜甫本人也历尽坎坷,携带全家四处流亡。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唐玄宗仓皇西逃,长安陷落。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杜甫在羌村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只身赴国难,投奔灵武。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获,押解到长安。诗人痛心地看到往日繁华的京都在胡人的铁骑下化为一片废墟,他写下了《哀王孙》、《哀江头》等诗篇追悼大唐帝国逝去的强盛繁荣。

尽管个人的处境险恶,他却为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这一年的十月,宰相房琯在咸阳东的陈陶斜兵败,不久又在青坂兵败。消息传来,杜甫悲恸万分,写下了历代传诵的《春望》、《月夜》。

乾元二年(759)是杜甫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年,也是他创作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的春天他由华州赴河南旧居探亲。这时正值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兵讨伐叛逆,围攻相州。归途中,诗人到处看到的是老翁老妪、征夫思妇的愁脸,听到的是官吏无情的呵斥声,他写下了《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这就是后世称为“三吏”“三别”的千古名篇,它们标志着杜甫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四、漂泊西南,天地一沙鸥

乾元二年终,杜甫终于来到成都,开始“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流亡生涯。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在这个幽静的处所,诗人耕耘南亩,饱经忧患的身心得到暂时的安宁。在这一时期,他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篇,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之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等诗句中,都可以窥见诗人恬静的心情。

杜甫在草堂的生活是清苦的,不免有“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以及狂风拔树毁园一类的烦恼。但他总是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之想,愈是处在贫寒困顿之中,他愈是一往情深地想到“天下寒士”。从此时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中就可以看到杜甫的这种胸怀。

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突然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傍,不得不携带全家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他在大历元年(766)九月到达夔州,在这里居住近两年。杜甫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他的诗情却喷涌而出,源源不绝,两年间竟写诗四百三十多首。他用雄健的笔触描绘三峡山水形胜,如《夔州歌十绝句》;用热情的歌声赞美勤劳的人民,如《负薪行》、《最能行》。他还创作了一些音韵铿锵、辞藻精美的诗作,如《秋兴八首》、《诸将五首》等。

大历三年(768)杜甫又乘舟出峡,到达湖北江陵,这以后的两三年,诗人没有定所,在湖南诸地漂泊,大部分时间栖身于小船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奉行的立身信条。伟大的杜甫却是不管个人的“达”与“穷”,始终以天下苍生为怀。这时的诗人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他仍然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岁晏行》、《客从》等诗篇,继续为人民的痛苦抗声疾呼。大历五年(770)冬天,贫病交迫的杜甫在茫茫湘水上的一叶扁舟中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一生正值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他经历了“开元全盛日”,也目睹了安史之乱“流血川原丹”的全过程,并看到了大唐王朝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这艰难而丰富的生活正是杜甫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土壤,在这土壤中,杜甫凝毕生心血写就了一千四百余首光辉的诗篇。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磨难正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可以让历史的大潮筛选出一颗颗真金,留给后人无尽的倾慕和感叹。

参考文献[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2]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唐代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4]杜甫全传(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元宵佳节诗纷呈首推辛词《青玉案》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这天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华民族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那一天人们挂彩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子,热闹非凡;那一天对青年男女来说,也是一个极其浪漫的节日。原本不得外出的年轻姑娘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可以与意中人偷偷相会,传情达意。因为元宵佳节是如此热闹,如此美好,所以不少文人雅士乃至寻常百姓都会描绘之,歌咏之,留下许多精彩的诗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女词人朱淑贞写的。它写出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大胆的追求。词的大意是:去年的元夜,月挂柳梢的时候,一位姑娘在人们的喧闹中偷偷地去与心爱的人儿相会;今年的元夜,还是这种热闹的气氛,然而景物依在,人事却全非了。不见了自己心爱的人,在思念之中泪湿青衫。多么质朴、多么纯真的感情啊!然而我又觉得它的内容略显单薄,远远不如辛弃疾的元宵词《青玉案·元夕》耐人寻味。辛词中这样写道:

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人写元宵的词很多,除了上面谈到的朱淑贞的以外,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也算得是名篇佳作,然而都不如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这首词描绘了南宋京都临安城里的元宵景象,写了大街小巷的喧腾热闹,也写了作者看见的一位少女。作者在词中寄托了另外一层用意——对美丽、高洁的追求。词中少女的形象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这就使得词的意境更加高远,大大超过了前人。

南宋的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它曾作过临时京都,是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地方,是一个繁华的所在。元宵佳节,满城张灯结彩,鼓乐喧天,车马交驰,到处人山人海。词的上阕便生动地描写了这样一幅景象。“花千树”、“星如雨”,指的都是花灯。仿佛一夜春风吹过,那五彩缤纷的花灯,有的像是千万棵树上绽出来的瑰丽花朵,有的又像流星飘荡于夜空之中。“宝马雕车香满路”,写的是富贵人家的排场。他们出来观灯,又是车,又是马,所过之处,使满路充满了香气。接下去,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三句,把城中的热闹景象作了大笔勾勒。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元宵灯节,乐师们搭班接伙吹奏各种乐曲,吹完一曲又一曲,彻夜不息,声满人间。这便是“凤箫声动”的写照。“玉壶”是月亮,观灯的人如潮涌,从月上柳梢一直到月移光转,直至五更月落天明,所以说“玉壶光转”。《武林旧事》中还说,在宫廷里,常常制作灯山,高五丈余。又在殿堂梁栋之间悬挂各种龙灯故事,栩栩如生。“一夜鱼龙舞”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景象。

封建统治者的豪华奢侈是惊人的,尽管只剩半壁河山,过了长江便是敌人戎马驰骋的地方,却依然不肯放过一个可以享乐的机会。作者这样来铺叙灯节的盛况,正是对王公贵族淫奢生活的批判,同时也为下阕的另一种境界树起一个强烈的对正面。

下阕是耐人寻味的一幅彩绘。

人丛中突然出现一位少女,头上戴着节日的装饰——闹蛾儿和雪柳,和同伴笑着说着,轻盈地掠过人们的身旁,所过之处,空中隐隐飘过来一阵幽香。可转眼之间,她便消失在人丛之中了。找了她好久好久,起初,以为她一定和大伙一起凑着热闹,不想后来猛地回头,才发现她悄然站在灯火零落、游人稀疏的地方……

词中的这位少女,是作者的一种感情的化身,亦是他人格的化身。所以有人说作者是借美人以自况。为什么呢?因为南宋朝廷主战派和投降派斗争很激烈,投降派窃居高位,抗战派是失意的。前一派人忙的是歌舞湖山,千方百计打击排斥后一派人,作者辛弃疾正在被打击之列,这自然不能不引起他的愤慨。因此他在词中铺写了元宵的繁华之后,忽然转过笔来,着意塑造了一个绝然不同于那些醉生梦死之徒的少女的形象。这姑娘是美丽的,又是高洁的,这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是他自身品格的写照,表明他不同于世俗,决不与贪图苟安的投降派同流合污。正如屈子以美人香草作为寄托一样,作者也把深意寄托在人物身上,姑娘的影子正是作者本人。

至于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王国维把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和辛弃疾《青玉案》里的句子拼在一起,固然是为了对这几位词人作出高度评价,指出“此等言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更重要的是要说明做学问的功夫要经过三种境界:首先是要努力寻求探索,其次是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勇于吃苦的精神,最后才能水到渠成,忽然之间有所发现。也就是说,做学问的人只有经过千百次的探索,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描摹元宵节的诗词佳作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可谓繁星点点,异彩纷呈。“火树银花台,星桥铁锁开”,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生动总结了元夕的盛况;“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的《诗曰》精彩描绘了元宵佳节的风俗。辛弃疾的《青玉案》更是赋予元宵节以赏析不尽的况味。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才有它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待于我们好好品味它,从中汲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营养,有意义地度过每一个传统佳节。

参考文献:[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2]《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3]《唐宋名家诗词笺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同为豪杰神采异——《史记》中项羽与樊哙的异同

众所周知,太史公对悲剧英雄项羽有着格外的偏爱和怜惜,把他特意列入描绘刻画帝王的“本纪”中。他是一个英雄豪杰,却也有着自己性格上的致命弱点,这点在《鸿门宴》中有着充分的显现与暴露;而同为武将的樊哙虽得到了项羽刹那的“心心相惜”,却和项羽虽类同而神采异,细细读来,颇耐人寻味。

一、相同点

1.同为武将,叱咤战场。

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能征善战,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咤风云。所以,古人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但以项羽的战绩来衡量却也不为过。秦朝末年,项羽与叔父项梁率八千子弟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崛起于江东。项羽屠山得四宝(霸王枪、盔甲、宝马),一代战神终成就。巨鹿之战成为项羽的成名战,项羽破釜沉舟,越过漳水,以少胜多,九战九捷,秦将苏角只一个回合,就被项羽刺死,王离被走马生擒,鞭打涉间,后自杀(这些人都是对匈奴作战成名的大将),秦国第一勇士章邯竟不敢上前交锋,几十万大军土崩瓦解,秦军望风而逃。战后,各路诸侯见霸王时,个个跪下膝行,不敢抬头看项羽。“战神”项羽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樊哙是沛公的参乘官。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后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征战。在与司马橺在砀东作战时,表现英勇,斩首15级,打退了敌人。抵抗章邯军队时,樊哙率先登城,斩首23级。此后经常跟随刘邦出征,常立战功。攻城阳,下户牖,破李由军,共斩首16级。在围攻东郡守尉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斩首14级,俘获11人,屡次先登陷阵,捕斩有功。攻武关至霸上,樊哙率军斩杀都尉1人,首级10个,俘获140人,降2900人,真真是一员猛将。

2.同为豪杰,威猛有加。《项羽之死》中有一场东城溃围之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第一次通过“项王大呼,驰下,皆披靡”来渲染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遂斩汉一将”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第二次行动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孰是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摄人魂魄的虎虎生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项羽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亡其两骑耳”,通过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

心急如焚闯军帐,奋不顾身救主公。军营帷帐之内,肯定是重兵把守,卫士交戟,刀剑如林。可是,十万火急之际,只见樊哙“带剑拥盾”,侧盾冲撞,一路闯去,“卫士仆地”,勾画出樊哙横冲直撞、粗豪威猛的勇武形象。“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几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漫画的笔调,描神绘态,神韵十足,气势充沛。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樊哙的形象:火冒三丈,怒目圆瞪,热血沸腾,情绪亢奋,直视项王,咄咄逼人,怒发冲冠,忍无可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完全是一个眼露凶光、面带杀气、威震敌胆、怒杀万夫的彪形大汉。他的威猛,他的霸气,他的凛然无畏,他的气吞万夫,被太史公刻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3.同为好汉,性情豪爽。

樊哙带剑拥盾,直闯军帐,说轻点是莽撞无礼的举动,说重点是武装挑衅的行为,项羽对此却不怒不责,反而一再称其为“壮士”,还赐酒,赐肉,赐坐,这种反常的表现一者见出项王糊里糊涂,敌我不分;二者见出项王坦荡直率,性情豪爽。他看重的不是不共戴天,铲除异己,而是粗豪勇武,坦率直爽,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好汉,他怎么能不对眼前这位突如其来的力敌千钧、气雄万夫的壮士钦羡有加呢?项羽的钦羡、赞赏也从侧面烘托出樊哙的威武豪壮、霸气逼人。

有意思的是,文中还写了一个樊哙吃肉的细节。“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赏赐给他的是一大块半生不熟的猪腿,樊哙当即倒扣盾牌,放下猪腿,拔出宝剑,把猪腿切成几块,几下工夫,狼吞虎咽,“消灭”得干干净净。如此粗豪勇猛,如此干脆直爽,怎能不符合项羽的审美特点,怎能不让同样直率爽快的项羽深深佩服、惺惺相惜呢?

二、不同点

两个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项羽胸无城府,寡谋轻信,樊哙心思缜密,有勇有谋。

项羽胸无城府,头脑非常简单,喜怒之情完全由外人控制。曹无伤报告刘邦“欲王关中”,他勃然大怒,而到了晚上,瞒着他和刘邦结为儿女亲家的项伯一番劝说又让他回心转意。为什么?因为他根本没有把刘邦当作自己将来的竞争对手,而是看作昔日的战友。当刘邦向他说明自己无意称王关中时,为表示坦诚,心无芥蒂,他马上主动供出是曹无伤泄的密,没有保护好对自己有利的情报来源。而樊哙闯帐,他本也可以借机发怒杀掉刘邦,却被樊哙的气势震慑。刘邦两次陈述,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口气委婉,是低姿态的说明问题;而樊哙的宣讲则是无视事实,把谎言当作真理来演讲,项羽丝毫不能察觉,反觉理亏,默不作声,最后白白放走了刘邦,痛失除掉刘邦的最好时机。

樊哙虽只是一介武夫,但也是一个机智干练、能言善辩的智士。这一点从他义责项羽的一番慷慨陈词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樊哙喝酒壮胆,借酒发威,吃肉壮志,志在必得。他瞅准时机,巧妙发难,一番理直气壮、滴水不漏的陈辞让项羽心服口服,无言以对。先数暴秦之罪,“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虎狼之心,残暴至极,天人共愤,实则暗讽项羽杀人如麻、血腥发家的累累罪恶。再忆怀王之约,夸沛公之功,“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关。”暗指项羽背信弃义,平庸无能。次表沛公之德:“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刘邦约法三章,自律律人,雍容大度,知恩图报,映射项羽目光短浅,气量狭小。最后假以推心置腹之语,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前硬后软,引君入瓮,最终满足了项羽沽名钓誉之心,刚愎自用之志,彻底摧毁了他“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那份怒火和霸气。

项羽与樊哙除了以上异同点外,他们在《鸿门宴》中一为主角,一为配角;一个贯穿故事始终,一个只绽放刹那光芒;一个光明磊落,一个所言非实,但他们形象都鲜活丰满,可圈可点;他们的故事都给读者以极强的震撼,他们的一生都值得后人好好地总结,细细的品味。

类同而神异——《史记》中廉颇与樊哙的异同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如椽大笔给一代代读者刻画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而且刻画时已充分注意到人物的共性与个性。日人斋藤正谦氏这样评价道:“同为谋臣,张良与陈平有不同风姿;同是武将,廉颇与樊哙的面目不同;均为刺客,豫让、专诸、聂政、荆轲,各自口气迥异。”笔者也发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与《鸿门宴》中的樊哙虽类同而神异,特总结如下:

一、同为武将,一个居功气傲,一个谨小慎微。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而未尝败绩,真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樊哙是沛公的参乘官,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当刘邦在丰邑起兵、攻下沛县时,樊哙就追随左右,是真正的“创始人”。一路追随,南征北战。他带领部下俘虏了臧荼,活捉了韩信,打败过7支军队,占领了5座城邑,平定6郡52县。真真是一员猛将。

虽然同为叱咤风云的猛将,但他们一个居功气傲,一个谨小慎微。

完璧归赵时,廉颇已为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所以它并不把一个小小的宦官舍人蔺相如放在眼里。随着蔺相如一步步彰显出自己才能,为国屡立奇功,官职也日益赶超他时,他想不通了:这蔺相如不过凭口舌之劳,能比得上自己在沙场浴血奋战的赫赫战功吗?于是他有点气不过,要刁难蔺相如了,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正因为他功高,所以才有些气傲呀!

鸿门宴时的樊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沛公之参乘,当刘邦、张良进去赴宴时,他只能在门外候着。而且他的主子刘邦当时的实力也根本不能与项羽抗衡,因为他自己的身份,也因为当时刘邦集团的艰难处境,所以,他义责项羽时,语气极为卑躬,口称项羽为“大王”,称刘邦为“沛公”,称自己为“臣”,其实,他何曾是项羽的臣子呀!当然,这些讨好逢迎的称呼项羽听了很受用,也无暇无力分辨他话语的真假了,这正是樊哙的小心卑微之处。

当然,这只是两人在“将相和”和“鸿门宴”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性格表现,随着形势的发展,两人的地位也会有些许变化,那时,他们的性格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都有谋略,一个率真可爱,一个爽快利落。

大家细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渑池之会前有这样一段描写——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我一直以为武将是粗犷而不拘小节的,但没曾想到廉颇也有心思如此细密的时候。他告诫赵王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平安归来,一切顺利;二则预想赵王遭遇险象怎么办?那要赶快立太子为王,以保证赵国的民心不慌,国家不乱。樊哙是一员猛将,在鸿门宴上既显得勇猛粗犷,又粗中有细。刘邦处于危急时刻,他能挺身而出,当项羽再次要他饮酒时,他又抓住时机,慷慨陈词,义责项羽,一番话“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骂得项羽理屈词穷,“未有以应”,虽所言非实,也表现了樊哙的机智,果真是武人不乏文气呀!

廉颇的率真主要体现在:当他得知蔺相如避开自己的原因是“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立即“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且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有错即改,多么可爱,廉颇将军真乃性情中人!这一幕不仅不损害他的光辉形象,还让读者更生出了对他的几分好感。

樊哙闯帐后的几笔精彩描写想必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赏赐给他的是一大块半生不熟的猪腿,樊哙当即倒扣盾牌,放下猪腿,拔出宝剑,把猪腿切成几块,狼吞虎咽,几下工夫,“消灭”得干干净净。如此粗豪勇猛,如此干脆直爽,怎么能不让胸无城府同样直率爽快的项羽深深佩服呢?

三、同样忠勇,一个光明磊落,一个所言非实。

完璧归赵时,秦昭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在这种棘手的情况下,廉颇等诸大臣焦急万分地与赵王谋,真心为国出力;渑池之会时,蔺相如与赵王奔赴渑池,廉颇和诸将盛设兵于境以待秦,秦才不敢妄动;至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这点点滴滴不都折射出廉颇对赵国的忠诚吗?也正是由于廉颇与蔺相如有着相同的对赵国的爱,他们才有了握手言和的可能!樊哙随刘邦赶赴鸿门宴,守在军门外,万分焦急。当他得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便不顾一切,要与沛公刘邦共生死,樊哙的忠诚是令人敬佩的,在鸿门宴上,樊哙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将个人的性命置之度外,一心想为主公解难。

两个人忠勇之余,却一个光明磊落,一个所言非实。

廉颇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身份地位的变化是极富戏剧性的:原本自己是“上卿”,此乃战国最高官阶,而蔺相如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宦官舍人,最终却位居自己之上。廉颇想不通了:“徒以口舌为劳能胜过我攻城野战之大功?”他对廉颇意见颇大,但这种意见绝不藏着掖着,绝不在蔺相如背后告黑状,射冷箭,而是高调宣言出来,让蔺相如知道,自己“必辱之”,多么光明磊落!樊哙闯帐,慷慨陈词直指项羽心理上最薄弱的防线,使得局面逆转,但樊哙的宣讲全然无视事实,把谎言当作真理来演讲。其实在鸿门宴之前,刘邦已召集诸县父老宣布:吾当王关中,而且已与他们约法三章。这一番君临天下的做派樊哙不会不知。既然知道是谎言却能说得理直气壮,而且态度强硬,掷地有声,不能不使项羽默认。

廉颇与樊哙在太史公的笔下都是那么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他们都是那样的忠勇无畏,豪气冲天。但他们却并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让人无法区分的艺术形象,他们或耿直率真,或心思缜密,在《史记》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精彩一笔。

景和情的交融美与幻的享受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它意境雄伟,形象缤纷,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却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言辞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此诗到底表露了天才诗人李白的哪些心声呢?因诗中有大量景物描写,我们不妨用“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来解读它。

这个天姥山,在开头被李白用“势拔五岳掩赤城”加以渲染,自然是耸立天外,巍巍然非同凡比,景物描写中分明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应接不暇的瑰丽变幻的景象:诗人飞渡明镜一样的镜湖,只见石径曲折,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又忽觉暮色降临,接着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了!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日月辉映,神仙纷纷而下,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

作者为何做这般描写呢?我们不妨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来细细分析:正所谓“一切景语都是情语”,古诗文中的景物都是“披情入文”的,李白把这梦境写得越绮丽,越美好,越向往,不就越流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厌恶和憎恨吗?通过分析景,我们了解到了封建社会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心声。

看来,我们应该总结出诗歌鉴赏题关于“景情关系”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以更好地品味诗歌。古代诗歌情景关系主要有如下两类:

第一,借景抒情,即客观景物是描写的实实在在的主体,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直接外露,诗歌主要通过不动声色,甚至是客观、冷峻地描写客观外在的景物来寄寓隐秘、复杂的思想感情。

鉴赏这类诗歌时,先品其意象。只有品味、挖掘特定景物背后的内在韵味,才能咀嚼、感悟出诗人寄托的情思。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像苍松、翠竹、梧桐、芳草等植物性景象,杜鹃、秋蝉、鸿雁、雄鹰等动物性景象,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媒介。这其中,苍松、翠竹代表着傲岸与高洁,梧桐蕴含着凄凉悲伤,芳草隐藏着离恨与忧愁,杜鹃啼叫出凄怨哀伤、乡愁乡思……我们要心中有数,非常熟悉。

其次,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最后思索借这些景到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缘景明情,更好地把握诗歌。

第二,情景交融。即将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融合、外化在客观景物的描写当中,在这种景与情的关系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鉴赏这类诗歌时,一定要琢磨诗人对景物的描写与刻画。如杜甫千古传诵的诗篇《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描写就很典型。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对于沉浸在家国危难的悲痛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融合着“溅泪的花”与“惊心的鸟”表现得形象而深沉。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净,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句子:一片孤帆,伴着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字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这深厚的感情寓于细腻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总之,诗不过情、景二端;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好诗不论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是边写景边抒情,都能心与物融,情与景合:景与情,或相辅相成——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或相反相成——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愈见其乐;以哀景写哀情,愈见其哀。读诗时,我们一定要细细品味方能有所体悟。

记游与说理的妙合

《游褒禅山记》是记游山水的名篇佳作,出自北宋著名的古文家王安石笔下。文章通过介绍褒禅山的历史沿革、得名原由、环境特点,叙写游山观洞过程,抒写作者因游而来的感慨,揭示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奇伟美景常在于险远、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作者将一次寻常的游山观洞经历叙写得情趣盎然,理趣横生,使本文成为游记精品,完全得益于作者采用表面记游、实则议论的写法。

全篇文章记游的部分和议论的部分,从篇幅上看虽各占一半,从内容上看则巧妙融合,浑然一体。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一一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与主旨无太大关联,因而惜墨如金。在极少的笔墨中,作者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了褒禅山的禅院,还写出了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为后文议论做足了穿针引线的功夫;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寥寥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描写较多。一方面,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另一方面,文章的记游材料的选择都服从说理的需要。因为说理重点在论述“志”、“力”、“物”的辩证关系上,记游的重点就相应安排在后洞上。后洞的重点不是在细细描画奇险之景,而是高度概括景致,用“深”、“难”、“奇”引出“随”、“怠”、“火”,为后文说理中的“志”、“力”、“物”提供论据,使后文的说理更贴切入微。这样安排正是明记游实说理,以游写理,甚是高明啊!

后半篇说理。文章的重点在于说理,但是说理又始终紧扣记游,前后呼应,相得益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议论句是因作者游完褒禅山之后“有叹”而来,是针对整个游山观洞的经历说的,表明作者是在效法古人,像古人一样游山之后有所思有所得,而不是游完了山就完事。若那样就真是身入宝山而空手返,太遗憾了。“世之奇传、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是对前面记叙游华山前洞、后洞的经历说的,“其下平旷”的前洞“夷以近”,因而“记游者甚众”,“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的后洞“险以远”,因而“至者少”,后洞更深而愈寒之处,其至者又加少。文中关于志、力与外物之作用的议论,都是处处针对游览华山后洞而随众人以出、未能“极夫游之乐”而引发的思考。作者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作者就势提出了达到目的与理想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其中以“志”更为重要。因为由前文所述,作者一行人有物助,力尚足,单单缺乏“志”而未能走完后洞,所以作者议论时才深为遗憾,耿耿于怀呀!

篇末“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议论,是针对前文所记仆于道旁之石碑上的“文字漫灭”不可识而来,表明作者有感于人们以讹传讹,将“华山”误读、误传为“花山”的事实,并感慨“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表明作者治学严谨之气度。

纵观全文,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精细的描摹,但记游与说理完美结合。作者以游山探胜为喻,在晓畅自然的记游中,将两个十分深刻而又抽象的道理,表述得如此平易贴切。因而几百年来,《游褒禅山记》一直是游记说理散文的范文之一。【稍作探究】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你对于成功的三要素“物”、“力”、“志”有怎样的看法?试结合自己的经历作简要分析。【题目解析】探究题是课标版考纲出现的新题型,它的能力层级为“F”,侧重考查两个方面:(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2)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第一点考查的重点是读懂作者,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第二项考查的重点是读出自己,阐发自己的感受。【答案示例】每个人都渴盼成功,每个人又都不能随便成功。通过解读《游褒禅山记》,我明白了成功需要三个要素:“物”、“力”、“志”,其中“志”又尤为重要。我的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正可以说明这一点。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就读一所理想的学校,有传道授业的课本教材,这就是“物”;当然,学习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能够去拼搏,这就是“力”。具备了这两点,并不意味着已经迈向了成功,我还需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够克服困难,笑到最后。

由林黛玉自喻为“渔婆”说开去

近日拜读《红楼梦》,发现这样一个有趣情节。

宝玉来探黛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道:“哪里来的这么个渔翁?……”宝玉要送黛玉一顶,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此处,黛玉不仅打趣宝玉为渔翁,还自喻自己为戏上的渔婆,呈现出脸红娇羞之态;但在另一回合,凤姐和湘云笑称台上一唱戏的小戏子长得有点像黛玉,黛玉却恼了。这两处,或黛玉自喻自己,或别人打趣黛玉,而且作比的对象都是戏里的人,只不过年龄一长一少而已,黛玉的态度为何却截然不同呢?想到此,我不由放下《红楼梦》,决定好好探究一下。

经多方查阅资料,笔者妄下结论:黛玉愿意自喻为“渔婆”,大概和这“箬笠”“蓑衣”的典故有关吧。

蓑衣原是人们雨天穿的,功用与今日的雨衣相仿。蓑衣入诗很早,《诗经》中就有“何蓑何笠”的诗句。后来诗歌中“蓑衣”出现得极多。但“蓑衣”在诗词中出了大名,还得归功于唐代张志和。他的名句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父歌》)。名为写渔夫,实际上是“烟波钓徒”的自我写照。在这里,穿“蓑衣”也无非是风流自况而已。

用“蓑衣”比喻隐退林泉,在盛唐时代,有李颀《渔父歌》诗。“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李颀比张志和约年长四十岁,足见“蓑衣”早是“在野派”的一种风雅标记,并不专作雨具。至于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更是尽人皆知的典故,这里不再多议。

这又使人想起了牛衣。牛衣,一指“牛蓑衣”,又别指“蓑衣衫”。牛蓑衣又名乌衣、龙具,是用草、麻等植物茎叶编成、供牲畜冬天披于身上防寒用的,类似于人类穿的衣服。古代贫穷之家,无力置衣,冬天严寒,即身披牛衣御寒。《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的记载。汉代王章贫病交加,寒冬无被褥,只得卧于牛衣之中。后代的诗人用牛衣一词,比喻生活贫苦,多是暗扣这个典故。如宋代苏轼诗“当年笑我泣牛衣”、“身后牛衣愧老妻”,陆游诗“生涯破碎余龙具”,清代吴锡麒诗“鱼鳞休认瓦,龙具本为衣”等。

牛衣有时又指旧时农人夏日穿的“蓑衣衫”。蓑衣衫也像上述牛蓑衣一样,是用草、麻等编成的,只是在制作上较为精细一点。穿上它,既能遮光透风,又能保护皮肤免受庄稼枝叶刺割。苏轼《浣溪沙》词的“牛衣古柳卖黄瓜”中的“牛衣”,即是指穿“蓑衣衫”的人,而不是指穿“牛蓑衣”的人。因为农历五月骄阳之下,还在披牛蓑衣御寒,是太不近情理,近于荒唐可笑了。

但是,在相当多的时候,诗人笔下的牛衣却是指代隐逸者,而不是贫困者和劳动者。唐代罗隐《严陵滩》诗句“渔钓牛蓑且遁逃”以及《寄袁皓侍郎》诗句“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中的“牛蓑”、“牛衣”,就是遁迹江湖的代名词,它们与穿牛蓑衣御寒和着蓑衣衫劳动毫无干连。

在这类情况下,“蓑衣”、“牛衣”与“草衣”的用法也比较接近。

草衣,结草为衣也。《后汉书·党锢传论》有“解草衣以升卿相”之句,晋代隐士孙登也有“编草为裳”之事(见《晋书》)。唐代诗僧景云的《溪叟》诗,即用“草衣”:“溪翁居处静,溪鸟入门飞。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草衣”如此逍遥自乐,正好说明他不是在“穷高兴”,而是享受着一种无忧无虑的乐趣,作者过的并不是贫民生活,而是隐士生活。

牛衣也好,草衣也好,蓑衣也好,都是用植物茎叶编成的。还有一种野生植物,名莎草(莎,此处读作suō,音蓑)。用它编织的衣服,特称“莎衣”。这“莎衣”,在古代诗词中也有所见,特别在北宋诗人杨朴笔下,居然带有传奇色彩。杨朴,字契元,北宋初年经人推荐,以布衣身份晋见宋太宗。杨朴见了皇帝并没有诚惶诚恐,而是以“莎衣”为题,从容地作诗一首:“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诗中带有明显的孤芳自赏、视富贵如浮云的意思,当然招致“龙颜不喜”,于是杨朴只得“辞官而归”。尽管如此,他的“傲天子而轻权贵”的举动,毕竟已惊动朝野,《莎衣》诗从此“天下传诵”。

用植物茎叶制作衣裳,这固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蒙昧落后有关,但主要是与一种社会心理有关。达官贵人总是衣裘披轻、绫罗满身,为了表示不与那些官儿们同流合污,一些隐士自然会“反其道而行之”,这也是对封建社会以衣帽分等级的一种嘲弄。这种逆反心理,反映在作品里(尤其在注重比兴的诗词中),就常用牛衣、草衣、蓑衣、莎衣及其他一些以植物茎叶编制的衣服,比喻隐者的服装,进而泛指隐逸高洁之士。南朝有一个叫周颙的,曾经隐居在今南京钟山(一说北山)。后来他却应诏出任海盐县令,任满入京,路过钟山,颇有招摇之意。当时文人孔稚珪就假托山神口吻,写一篇声讨周的文章,讥讽和挖苦周的浅薄和无耻,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北山移文》。《北山移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形容周颙闻诏变志,一反隐居初衷,急忙走马上任的丑态:“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芰制、荷衣,是泛指隐居者的服装。芰制、荷衣不是孔稚珪的发明,而出于屈原的《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常用芳草等植物来比喻高洁,这一节更是比较明显。孔稚珪化用了屈原的诗句,从而讥讽了周颙的作为。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特别是诗中,用植物茎叶编制的衣服指代隐逸高洁之士,由来已经很久了。尽管它们的名称往往有很大的差别,但寓意基本上是相同的。《红楼梦》中曾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相对举,来赞叹林黛玉的才华。晋代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压倒须眉,早已成为千古美谈,谢道韫的才女形象也由此而彰。林黛玉虽不见得有多少名句传世,但她的“咏絮才”恐不在谢道韫之下。因而黛玉想必也知道这“牛衣”、“蓑衣”之典故通常代指“隐逸高洁之士”,表现一种洁身自好的情怀,所以,黛玉对穿蓑衣的渔翁、渔婆无丝毫厌恶之意,也就风趣而又娇羞地来比喻自己和宝玉了。

每每拜读《红楼梦》,总能咀嚼出点新鲜的东西,增长不少见识,因而闲暇时日品读《红楼梦》也就更加乐此不疲了。

参考资料:[1]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2]胡适、俞伯平《细说红楼梦》,蓝天出版社2006年版.[3]俞长江《中华典故全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4]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由薛宝钗的《咏絮词》说开去

薛宝钗是个颇有才情的女子,多次在大观园的诗会上“才压群芳”,她吟咏的《咏絮词》更是夺得头魁。《咏絮词》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十回,这是大观园的最后一次诗会,在宝钗之前姐妹们所做的几首《咏絮词》里,流露了太多的颓唐和伤感,因此轮到宝钗时,她说:“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套”。于是她写了《临江仙·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首词的大意是:春风仿佛也能理解柳絮,将它均匀地飘散在白玉堂前。比起狂蜂乱蝶,似乎它显得更美。虽然可能随着流水逝去,或者委弃在尘土之中,但是不管落向哪里,它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别笑它无根无底,也别笑它轻微,兴许它还会被一阵好风送上青云之间呢。

就是这首柳絮词,得了桂冠,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也是这首柳絮词,引来诸多非议。“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青云是什么?我们姑且细细揣摩一番:《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里薛家的姑娘宝钗,在其兄的护送下进京候选采女,本是希望可以做皇妃的。可是因其兄在途中杀人的牵累,宝姑娘的皇妃梦自此搁浅,最后薛姨妈又带着一双儿女投奔贾府而来。既然无缘皇妃,那么能做贾家的媳妇也好。薛家虽然有钱,称得上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然而士农工商,作为商贾之家的薛家终究是排在了四大家族之末,而贾家作为有战功的官僚之家,却是四大家族之首。虽然薛家不差钱也有高房广厦,却甘心在贾家梨香别院里住下,自然是为了给宝钗和宝玉制造机会。所以这“青云”正是宝姑娘向往的似锦前程、富贵命运,说的更明白点或是入选进宫,或是那个宝二奶奶的位置。

薛宝钗在词中用“柳絮”自喻一语道出了她的宏伟理想。“柳絮”在古诗词中到底是个怎样的意象呢?常和哪些固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呢?

先说柳絮的姿态。柳絮是柳树的种子,上有白色绒毛,微小繁多,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随风飘扬,形似棉絮,故名柳絮,又叫杨花、柳花。柳枝发芽是初春的标识,而柳絮纷飞则是暮春的标志,意味着春天的离去,表达“伤春惜春”的情感。如“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再者,柳絮飘飞的姿态常常会撩乱人的思绪,且柳絮的“絮”同思绪的“绪”谐音,更使人思绪万千,所以柳絮又成了引愁之物,文学中常常以柳絮比喻闲愁,如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以具体的物象“满城风絮”比喻抽象的闲愁,以柳絮之繁多喻愁之多、愁之广。

随着人们审美认识和艺术表现技巧的提高,对柳絮的吟咏不仅重其形似,还着意挖掘其神韵。一方面,柳絮的飘荡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漂泊。柳絮随风飘扬,无根无依,始终处在漂泊游荡之中,这话宝钗也很赞同。因而,古人常用柳絮象征漂泊不定的人生。

另一方面,柳絮空中轻飘飞舞的姿态,经常同负面的人格象征相联系。对于女子而言,柳絮的轻飘极易让人想到女性的轻浮,柳絮则被贬为“风流之花”;对于男子而言,柳絮的飞舞,极易让人想到小人的得意忘形和趋炎附势,故柳絮又被贬为“颠狂之花”。 辛弃疾《摸鱼儿》中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句子,就是借 “柳絮”来讥讽那些得意忘形的小人。

看来,柳絮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可是,薛宝钗的这首柳絮词跟前人大有不同,没有凄凉,没有嘲讽,难道她在给柳絮翻案?的确如此。她在作诗时,便想着“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套”,她做完诗后,姐妹们都拍案叫绝,说:“果然翻得好气力!”

如此说来,是宝钗在她的词中绝无仅有地赋予了“柳絮”积极向上、追逐人生的内涵,那么,有没有一种事物本身就是“追逐理想”的象征呢?有,那就是风筝。在宋代词人笔下,可找到这样几例:

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纸鸢 》中有“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的句子。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难以升空高飞。作者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傍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叹。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这样写道:“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该诗描摹了宋代儿童的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此处的“风筝”颇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势。

最后再说说宋代侯蒙所写的与宝钗同词牌的咏风筝的词《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时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这首词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人侯蒙长相丑陋,从没有姑娘青睐,但他却很是用功地去钻研着学问,对赋诗填词也颇感兴趣;然而不幸的是,他一连几次都没能考取进士。终于在31岁那年,他考取了一个级别在当时还是很低的乡贡。一年春天,和煦的江风轻轻地吹拂着垂柳,又是一个放风筝的大好时光。跟大家一样,侯蒙也出来放飞自己手中的风筝。在这本该轻松自在的时刻,那些无聊浅薄的人又团团围住侯蒙,嘲讽地问他何时才能考取进士。忽然间,不知是谁大喊了声:“你们快看,王五的风筝上还画上了侯秀才那漂亮的尊容呢!”大家不由一阵哄笑起来,而侯蒙居然并不在乎这恶作剧,跟着大家一块儿大笑并当场填写了一阕词。

大家近前一看,原来侯秀才即席所写的就是《临江仙》,读着“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慷慨激昂的句子,大家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他们再也不随便拿侯蒙逗乐儿,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侯秀才可未必就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春闱考试,侯蒙一举成名,考取了进士。而且尤其令人艳羡的,不到40岁时,他便做到了户部尚书,为天下读书人争上了一口奋发自励的气儿。

侯蒙的理想终于达成了。而宝钗呢?虽然她也写了异曲同工之妙的咏絮词,最后终于成为贾府当家的宝二奶奶,然而,却牺牲了她最为美好的少女应有的天真快乐和她应有的爱情,最终不免孤独终老,得了一个表面繁华、内里凄凉的结局。

由《红楼梦》中的潇湘馆说开去

记得《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中写刘姥姥参观了几处闺房,其中一处这样写道:

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细品之下,发现这潇湘馆可真真是为黛玉而天造地设的啊!

潇湘馆的特点有三,其一便是竹多。大观园修建成后,贾政曾携诸多学士来此视察,只见馆内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不禁都赞这里是个绝妙的所在;而此后贾母等人再来游览,进门时“只见两边翠竹夹路”,曲径通幽,有着难言的精致曼妙。竹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目中是节高心清的君子之象征,苏东坡就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黛玉也是因为“爱那几竿竹子”才选择在潇湘馆居住的。这潇湘馆和黛玉那清高孤傲、卓然独立的高洁情操交相辉映着。

潇湘馆的特点之二是:书多。刘姥姥眼中的黛玉卧房,是“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黛玉是个有着“咏絮之才”的才女,且具有诗人独特的忧郁气质。她的喜怒哀乐,百转柔肠,必定要付诸纸上,可以说写诗就是维系黛玉生命的唯一办法。她才华横溢,机敏狡黠,甚至言语尖刻,都与她的饱读诗书有很大关系。而且,由此也可以看出,黛玉是个真性情的人。在那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黛玉如此布置房间,也算是对当时落后观念的一种小反抗。无怪刘姥姥说:“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其特点之三是:窄。书中对潇湘馆唯一的一次全面描写,从房舍、门、后院的退步,最后到院中的泉沟,无一不用一个“小”字来形容;住惯了宽敞大屋的贾母,在潇湘馆坐久了,也难免觉得屋子窄。潇湘馆的布局也许正应了黛玉性格中的一个特质,她原是有些敏感爱较真儿的。

潇湘馆内的植物以翠竹为主,后院还有梨树和芭蕉,色调是绿白的冷调子。这样的植物配置体现出林黛玉孤洁的性格特点。竹是潇湘馆的标志,也是林黛玉品格的象征。在这里,馆的形象、人的形象、竹的形象融为一体。不单单“潇湘馆”与黛玉的性格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从《红楼梦》另外几处住处的建筑风格也可觅得其主人的影子。“怡红院”是大观园内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院内外的植物配置极其繁杂。院外有碧桃花、蔷薇花、宝相花、玫瑰花、垂柳等,院内有一株海棠花树,有芭蕉、松树。因此“怡红院”总的色调是以红色为主的暖调子,并衬以绿色为辅,色彩鲜艳明快,富丽清新,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蘅芜苑”是薛宝钗的住所,院中一株花木全无,只配上各色香草。香草虽不艳丽,但有沁人心脾的芳香。这种表面无华而暗香浮动的植物配置,很好地衬托出薛宝钗朴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却散发着动人的人格魅力,一如深受孔子赞誉的空谷兰花,外表质朴无华而馨香远播。此等描写,何其妙哉!

我们不禁感慨曹公的匠心独运,同时也对中国建筑与国人性格的关系好奇不已。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此说来一种建筑也孕育一种性格啊!不单单文学作品中的建筑与美学、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建筑也与国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先说说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这种京味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大气规整,由此孕育了北京人的豪爽大气;四合院方方正正,使得北京人向来爱守规矩,这一点在著名作家汪曾祺《胡同文化》中也有体现,他在文中指出“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是安分守己”;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而且这些庭院大都宽敞开阔,自由生活于此的北京人也就能言善侃,性格豪放,心宽得像长安街,大气得如紫禁城;此外优越的地理位置,身处天子脚下的地势,造就了北京人的傲气,他们常称呼自己为爷:做生意的叫“倒爷”,蹬三轮的叫“板爷”,能吹牛的叫“侃爷”。

再说说江南水乡吧!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怎一个美字了得?江南河网交织,流水环绕门前屋后,可谓“家家枕河,户户依水”。水、房、桥融合成独特的空间,使我们想起了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里面正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雅致描写。这江南水乡人间天堂般的图景赋予了江南人“水一般的灵性”,因而江南女子大多温婉清秀,男子大多风流多情。其次江南民居的色彩为“黑、白、灰”三色。这淡雅色彩与北方红墙黄瓦的浓墨重彩有着鲜明的差别,它勾勒的是一幅清淡的中国山水画,把水乡特色渲染到了极致,使我们又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那铺着青石板的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丁香一样的女郎,代表着江南人不喜张扬、藏拙内敛而又情义缱绻、温柔缠绵的特点。三是“轻、秀、雅”的建筑风格,从人性方面来说也吻合了江南人玲珑、清秀雅致等特点。

最后说说极富特色的陕北窑洞。它们如同满天星星散落在黄土高原的沟梁峁壑之间;它们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陕北窑洞的特色可用“天人合一”来形容。它就地取材,倚黄土坡而建,向内深挖一两百米,这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的淳朴、敦厚;窑洞内陈设简单,一张大炕就占据了洞内一大半空间,人们在大炕上聊天吃饭,这正体现了陕北人民的粗犷、热情,使我们想起了已故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男女主角们。

在曹公的引领下,我琢磨着《红楼梦》诸多建筑背后深藏的意味;在现实生活中,我又细细欣赏了中国的许多建筑,发现建筑和国人的生活、性格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或精巧或大气的建筑像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娓娓地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可能是一种精神,可能是一种文化,可能是一种情结,如果我们凝神倾听的话,将会感悟很多,学会很多……

《红楼梦》里不一样的中秋

中秋佳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国人甚为看重。那一天,阖家团圆,把酒邀月,异常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写道:“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中秋节,在世人眼中往往是热闹的,在文人笔下大多是欢愉的,然而《红楼梦》里的中秋节却不大一样。《红楼梦》中对中秋的描绘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原文这样写道:“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

中秋之际,甄士隐十分好客,邀请贾雨村喝酒。那贾雨村本一穷秀才,正欲上京赴考,中途因缺少盘费而留滞于仁情巷葫芦庙,靠写诗作文过日子。山穷水尽之际,却有贵人相助,庙旁一员外名甄士隐支助了盘费,才得上京赶考。且说他寓居葫芦庙时,以卖文作字为生。他有七情六欲,看上甄家之婢娇杏,正值中秋,对月有怀,赋诗一首:“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脂砚斋说他“不独因好色,多半感知音”,是有几分道理的。文人嘛,同是天涯沦落人,高山流水觅知音,历来如此。

最有意思的是,表字“时飞”的他搔首对天长叹,高吟一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正好让甄士隐听见,甄士隐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明月当空,飞彩凝辉,二人不免继续豪饮。贾雨村在有七八分酒意的情况下,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秋诗起,中秋诗收,既清雅氤氲,又大气磅礴,这才是写人生抱负的好诗句啊!理想是动力,才气是支撑。因此,甄士隐听了,连忙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如果说这时甄士隐只是萌生资助的想法,后面贾雨村之言才真的坚定了他的想法。贾雨村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你看,“士隐不待说完”就表示“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非常豪爽,当然了这可能也有下赌的成分。贾雨村也很爽快,收赠而快走,可见对功名的急切之情。

中秋佳节写月的诗句也不少,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样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流露了对远方的家人无尽的思恋;李朴的《中秋》又写“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歌咏了皓月当空、长天万里的壮观景象;《红楼梦》中的中秋节,主人公贾雨村却对月抒发自己的凌云之志,当真少见!这个主人公正羁旅异乡,渴盼求取功名,这个“求功名”的迫切想法平日里如果时时刻刻放在心头、挂在嘴上是再正常不过的,表明此人抱负远大,积极进取;但此时此刻正逢中秋佳节啊!贾雨村却丝毫没有思乡之意,思亲之情,独独赤裸裸地把自己“出人头地、凤凰腾达”的念头高声吟唱出来,曹公这样写肯定不是为了“求新求异”吧!窃以为,这样的笔墨恰恰可以活画出贾雨村的形象来:这是一个很有才华也很有抱负的读书人,但在他的价值观里,如果只剩了求功名为人生唯一要义时,这样的人就太可怕了!

想想,贾雨村后面的人生轨迹的确如此!他处理的第一个案子是一起人命案,这起人命案子有个最大的焦点,就是“英莲”是支助其上京赶考的恩人甄士隐失散的小女,贾雨村不但不帮找回,还恩将仇报。经过此次审案,他平步青云而上;再有一事,某次,雨村外出,偶在野外一小庙见一道士,像是甄士隐,但上前攀问以后,答非所问,便不在意,回衙了事。可走了没多远,小庙竟着火了,雨村只打发一下人看道士烧死了没有,也没有再落实,就这样了事。恩人被烧,死与活与自己再也没有多大关系,果真无情无义,只是个“削尖了脑袋”往上钻的人啊!

这个贾雨村绝对是个人材,而且是个大材,只可惜是个坏材。以金榜题名为分界,他的人生分成了前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阶段,前一阶段他是一个历尽沧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男子汉;后一阶段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污吏。曹雪芹真是一个大师,他给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当我们听到贾雨村吟唱的诗句时可能当时还深受感染,但当我们读完全卷,再来品味这一节,再来思考曹公笔下的人物时,就是另一番感慨了!

第二次,是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