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0:26:51

点击下载

作者:大J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

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试读:

前言

小D出生后,我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学习育儿知识,学习如何做一个妈妈,带好女儿。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从什么都不懂,到慢慢地变得游刃有余。记录我成长过程的,就是我的微信公众号“大J小D”,从小D出生开始,我就把自己的学习所得、育儿心得记录和分享在公众号上,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当时公众号取“大J小D”这个名字时,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我和女儿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于是就取我们两人英文名的首字母组合作为公众号的名字。有意思的是,小D3岁生日那天,我突然感悟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本质,从而更加深刻地看到“大J小D”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

在小D2岁前,我所学的知识都是关于“为她做什么”的,这也是我的第一本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的主要内容,这本书的侧重点是日常护理、常见疾病、运动发展、语言启蒙等。在这个阶段,大部分情况下我都是起着“领航”的作用,我帮助小D认识世界,带着她去进行探索。当然,这也意味着我“替”她做了很多事。

小D2岁以后,我发现自己学习的侧重点开始转变为“我和她一起做什么”。这时,我开始学着退到她的旁边,我的角色慢慢从“领航”转变为和她一起“并航”。这个退后的过程,让我学会了克制,不是急着替孩子做事,而是多想方法让她自己尝试;也让我学会了尊重,不再以我的预期去要求她,而是学会接纳她的节奏;更让我学会时刻带着觉察去育儿,提醒自己分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

2~3岁期间,不仅是小D快速成长的阶段,也是我当妈妈后认知发展最快的阶段。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发现了很多带着小D在家早教的好方法。于是,我的第二本书《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诞生了,这本书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认知启蒙、情绪管理等,侧重点是如何赋能孩子,让他们自己做到。

与此同时,我开始困惑了:接下来我还需要学习什么?我和女儿之间亲子关系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什么?小D3岁生日那天,我做了一个决定:重回校园,更加系统地学习和梳理儿童早期教育的知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这样做不是为了拿到证书或头衔,只是发自内心地想去探寻心里的那些疑惑,也想更加清晰地把之前3年的点滴所学、育儿实践和感悟串起来,从点及面,形成更加全局的认识。

在回归校园学习之前,其实我也了解过很多育儿知识,但当回归校园系统学习之后,我发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拾遗补阙,更是清楚地认识到,育儿的本质就是父母的内省和成长。

这一年多来,不少老朋友们都留言和我说:“大J,你现在的文章感觉更有力量了。”我觉得“力量”的描述很精准,因为我之前的实践积累、在校园新学的知识,再加上自己“三观”的梳理,三位一体,让我把很多之前的育儿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和通透,从而在育儿过程中内心更加笃定和平静。

我很喜欢一位教授说过的一句话:“Education is not prepar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is life itself.” 教育和生活不该割裂开,教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至此,对于我和小D下一阶段亲子关系的定位,我也豁然开朗,那就是:继续后退,从和孩子一起“并航”,慢慢变成看着她往前飞,为她“护航”。

所以,我决定把这段时间所分享的感悟精选出来,汇集成我的第三本书——《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这本书同样适用于2~6岁孩子,主题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潜能开发问题,内容包括潜能开发观念、潜能开发实战、情商力培养、游戏力培养、挫折教育、幼儿园教育、情绪引导、亲子沟通、有效管教、父母成长、育儿哲学和育儿误区等12个方面。相对于第二本书来说,第三本书有一些新的话题,而且我在讲述这些问题时,不仅融合了美国的早教理念,还结合了自己的实践心得和职场管理经验。

我把这三本书称为“家庭早教三部曲”,虽然书的出版时间有先后顺序,但我觉得对于这三本书的阅读并没有先后之分。因为我相信,不管你的孩子几岁,“领航”“并航”“护航”——为人父母的这几种角色是穿插进行的,只不过每个阶段各有侧重点而已。而且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很多问题都是相通的,父母早一点儿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早教观念,孩子就会早一天受益。

最后,想跟所有买过我前两本书的读者朋友们,特别是关注我公众号的所有朋友们,由衷地说一声感谢。此刻,当敲下这段文字时,我仍然觉得有一点儿“不可思议”,一个完全没有教育背景的普通妈妈,因为女儿早产的缘故开始接触早教知识,没想到最终却帮助了超过百万的父母,而且还有了一个让我感到十分骄傲的身份——作者。而这一切,全部得益于你们,以及我的女儿和家人。感恩遇见,谢谢我的生命中有你们出现!大J2018年7月于纽约Part1潜能开发观念篇——早教启蒙的要义是唤醒,而不是灌输01早教启蒙的要义是唤醒,不是几岁该上什么兴趣班

闺密的儿子3岁,最近她开始寻思让孩子上兴趣班,网上搜了一下,她发现有很多各年龄段上兴趣班的指南,就来和我分享。她决定先送孩子去上舞蹈班,等到5岁就可以学一样乐器,目前她的想法是学弹钢琴。

听起来似乎挺有规划,我问她:“你这么决定的原因是什么呢?”闺密回答:“什么原因?我根据指南上说的啊,舞蹈最好从3岁开始学,钢琴之类的乐器最好从5岁开始学。”

我强调了一下,说:“我问的是,你在规划这些时,孩子是不是已经接触了舞蹈和乐器?不是学,只是看到过、听到过,或者有没有其他东西,是他现在接触过并且很感兴趣的呢?”

闺密在电话那头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跟我说:“倒还真没有,我以为有了指南,照着建议年龄报班就行了呢!那你说我们该如何规划孩子接下来的教育和兴趣发展呢?”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闺密的问题,而是和她分享了小D的一位康复师和她两个孩子的故事。这位康复师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她的儿子从3岁开始就进入纽约的天才项目。我第一次听到这些时,就惊叹:“好牛啊,怎么做到的?”康复师轻描淡写地说:“其实没什么,就是从小多带他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他从小就比较有好奇心,看得多了,自然就了解得多,这些就是天才班会考核的内容。”

康复师的女儿从小学习芭蕾,前不久还去巴黎进行演出。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又问:“你当时是怎么决定让女儿学芭蕾的?学这个很苦,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康复师又淡定地说:“学舞蹈不是我决定的,是她自己决定的。我和老公都喜欢看各种演出,所以总是带他们去看,慢慢地女儿就爱上了芭蕾。这当中也有辛苦的阶段,但每次我都会和她回想舞台上的女孩跳舞时优美的样子,她就更容易坚持下来。”

第一次和康复师聊起这些时,小D才6个月,那时纯粹属于闲聊,我也觉得这是康复师的谦虚而已。再次想起这段对话时,小D已经3岁了,而我也进入一所大学去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有一天上课时,教授说:“目前的传统教育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默认孩子是个空杯子,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往里面倒水,却从未想过孩子的杯子是否是空的?他们是需要水,还是需要别的东西?”

教授说完这段话,我的耳边又响起当年康复师的话,现在再细细品味,却发现了不一样的深意。学龄前启蒙,多提供可能性

谈到学龄前孩子,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么小就学习××,他能懂什么?所以,我们总是在等孩子“准备好”。可惜,孩子并不会告诉我们他们是否准备好。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外界的参照物,也有了标准化的时间指南,有了“我看其他孩子在学××,我是否也让孩子学××”的疑问和焦虑。

我当年就是这样,特别是小D因为早产有各方面的延误,我总觉得她还不懂。直到有一天,我遇到小D的认知老师,她说,英文的“启蒙”叫作“enlighten”,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让东西亮起来”。孩子从生下来起就是“准备好的”,只不过他们的大脑和心房都是暗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启蒙投射一束光进去,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无穷宝藏。

我曾经在不同场合和朋友分享过康复师两个孩子的案例,常常收到的反馈是,不能跟他们比,他们的父母都是教授,基因好。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基因好,而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教授,所以带孩子出去体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这样的耳濡目染就是在源源不断地给孩子投射光,最终让孩子发现了自己内在巨大的宝藏,即我们经常提到的内在驱动力。学龄前启蒙,多想“无用”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向孩子内心投射光呢?要多想“无用”。

8个月开始就进行英语启蒙?带着1岁的孩子看艺术绘本?和2岁的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带着3岁的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出门旅游看世界?……纯粹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这些东西孩子都不会懂,不如等孩子大些再去做。但如果我们回到早期启蒙的本质——家长的作用是向孩子的内心投射一束光,学前教育的本质就是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也许某一束光就会反射成一道彩虹。

可是,大部分父母都做反了,成为教授所说的“只顾给孩子灌水的父母”,更要命的是,我们不是细水长流地灌水,而是一股脑儿地灌进去。比如,孩子要入学了,父母看到其他孩子已经学会很多东西,突然有了紧迫感,于是打开水阀拼命给孩子“灌水”,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结果只能导致孩子的反感。

没听过歌曲,体验过美妙音乐的孩子,突然被要求每天练琴1小时,他怎么会喜欢上乏味枯燥的练琴呢?

没接触过名画,没感受过视觉盛宴的孩子,突然被要求每周去上一节画画课,他怎么会端坐一小时好好画画呢?

没体验过阅读的愉悦,只是机械地跟着点读笔或闪卡学认字的孩子,怎会发自内心想去认识更多的字,想学会阅读呢?

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枯燥、无趣和痛苦的,但正是因为之前的那些热爱,那些我们觉得孩子不懂却让孩子体验到最原始快乐的经历,那些他们体验这些东西时闪闪发亮的眼神,会让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有决心和毅力去再坚持一下。而这样的经历,也许就是现在家长所认为的“没用”吧。

教育的本质不是去灌满那桶水,如果是那样,孩子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我们来驱使。而等到桶里水满的时候,我们的格局也会限制孩子的潜力。而且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累了、倦了,不想再灌水了。

所以,不要根据“指南”来安排孩子上什么兴趣班,而是从现在开始,多带孩子去体验这个世界的大山大海、花草树木和大师名家,让孩子去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大J 特别提醒孩子学习某样东西时,不要总是去衡量它有用没用、孩子有没有学会,而是从现在开始,发自内心地让孩子去体验探索的美好,享受求知的快乐。早教启蒙的要义从来就是去投射那束光,父母要相信,孩子从一开始就准备好了,只不过现在还没被唤醒而已;父母要相信,等光照进孩子内心时,孩子就有能力去调用自身的宝藏;父母要相信,孩子的格局一直比我们大,不要在养育过程中局限了他们。02父母的作用不是“灌水”,而是“点亮”孩子的内心

之前因为要给小D找幼儿园,我专门了解了几大教育流派,虽然小D最终没去瑞吉欧幼儿园,但我对瑞吉欧教育很感兴趣,为此还去学习了一些课程。同学中有几个就是瑞吉欧幼儿园的老师,他们邀请教授和整个班级去参观他们的幼儿园。后来我又单独去了一次,参与了瑞吉欧老师们的一次课程回顾会议,觉得非常受益,这篇文章就来分享一下瑞吉欧教育的一些理念。

在分享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想要教孩子认识“车”这个概念,你会怎么做?我想,大部分父母或者大部分幼儿园都会这样做:买一些关于车的绘本和一些汽车模型,和孩子一起唱关于车的童谣,和孩子一起扮演司机和乘客的假装游戏。更用心一点儿的父母,也许会带着孩子去路上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或者去参观汽车博物馆。

看上去是不是做得很好?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有去思考:关于车,孩子目前知道的内容有哪些?孩子想了解的是什么?孩子真正的兴趣点是什么?

如果是瑞吉欧幼儿园来做“车”的课程设计,会怎么做呢?在一群三四岁孩子的教室里,老师放了很多汽车模型和汽车绘本,但老师并不引导,而是先让孩子们自己玩,老师作为观察者在一旁记录。之后,老师才开始和孩子们聊天询问:“为什么你喜欢这辆车呢?”“和我说说你刚才玩的这辆车吧。”

在聊天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提到了车有轮子,车可以开。这时,老师就开始反思:是不是“轮子”和“车可以动”这两个特征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由此,一个一开始关于“车”的主题课程,变成了以“轮子”为主题。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学校周围进行一次轮子探索之旅,让孩子们指出任何他们看到的轮子。有的孩子觉得只有汽车轮胎才是轮子,不同意其他孩子指出的自行车轮胎,有的孩子把圆形的井盖也称为轮子。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了解到孩子们对于“轮子”的认知水平是怎样的,最关键的是,其间孩子们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有很多提问、回答和讨论。孩子们指出自己看到的轮子后,老师会尝试地提问:“为什么你觉得它是轮子?其他人怎么看呢?”以此来促进大家的讨论。这样的探索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再次回到课堂时,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轮子”来展开,孩子们的学习劲头空前高涨,有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和对话。谁曾想到,一堂本来以“汽车”为主题的课,最后落脚在了“轮子”上?“孩子的印象”

听完这个班级老师的分享后,我特别有感触。瑞吉欧的核心概念叫“孩子的印象”。

每个成人对孩子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印象判断,大部分父母和老师都认为孩子是被动学习者,孩子好比是个空杯子,在等待我们往里面倒水。所以,我们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觉得正确的知识教给孩子,却从未真正停下来观察孩子的兴趣到底在哪里,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哪里。

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中,孩子的印象是内心丰富、具有能力的,他们天生就有无限的好奇心来探索世界,有无穷的潜力来学习和沟通。

内心丰富的孩子绝对不是空杯子,而是一个未被光亮照到的巨大宝藏。因此,父母和教育者的工作不是去“灌水”,而是帮助孩子“打开灯”。宝藏本来就在那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来决定先把光照到哪块宝藏。

分享这些理念的目的,并不是鼓动大家把孩子送到瑞吉欧幼儿园,在选择幼儿园方面,合适比好更重要。尽管我个人很喜欢瑞吉欧的核心教育理念,但我觉得它并不适合小D。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去学习瑞吉欧的理念,并且在家实行。别破坏学习的“好胃口”

小D爸爸带孩子的参与度很高,但是他比较有计划,经常想好要教小D某样事情,就要坚持完成,不管小D当时是否有兴趣,是否已经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于是,父女俩常常互相生气——“我在教你,你怎么不听?”“爸爸,我不要和你玩。”

如果理解瑞吉欧的核心理念,就该知道,孩子都是想学的,他们之所以不听,原因是我们没有去关注孩子到底想学什么。对我来说,早教启蒙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换句话说,家长要真正尊重孩子的权利,随着孩子的兴趣来调整早教启蒙的计划。

比如,亲子共读时,孩子只能听一页绘本,那么读这一页时,孩子学会了观察、提问或者只是简单的翻页,那也挺好;搭积木时,孩子只会推倒积木,只要在推倒的瞬间孩子是愉快的,家长再顺势引导孩子了解为什么积木会倒,还有什么东西会倒,也是不错的启蒙方法。

这些简单的例子虽然看上去没达到“教学目的”,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孩子对某个东西感兴趣,他一定会继续探索,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升而发展出更多的技能。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保护好孩子的学习热情。只要孩子“胃口”好,总有一天能“吃完大餐”,家长不要因为心里的“教学目标”而破坏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的“胃口”。多提问,少灌输

我曾分享过一个叫“搭脚手架教学法”的教育技巧。纽约的幼儿园老师用“搭脚手架”的方法激发孩子的潜力,这个技巧的核心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认知处于什么水平,起点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往上搭。

但大部分家长都太着急了,一味地想告知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却从未真正向孩子提问。这样的灌输归根到底是把孩子当作空杯子,觉得“反正杯子是空的,我就拼命往里面灌”。但儿童大脑中的神经键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被点亮,才会有锻炼和启蒙的作用。而提问这种最简单的促进孩子主动用脑的方式,却最容易被家长所忽视。

从小D6个月开始,我跟着认知老师学习了这个方法。认知老师在和小D互动时,总会问一句,停顿几秒,然后继续演示。我当时感到很纳闷:这么小的孩子,连话都不会说,为什么要问她呢?这完全是在唱独角戏嘛。

但认知老师告诉我,这不是独角戏,即使孩子不会说话,我们的提问还是对孩子的大脑给予了刺激和思考的机会。孩子不会告诉我们他准备好了,可以思考和交流了,所以家长一开始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也许在一开始只是家长在自问自答,但如果你坚持这样做,慢慢地孩子就会参与进来和你讨论。

现在回想起来,小D的认知老师虽然不是瑞吉欧体系的,但她的理念却和瑞吉欧是一致的。可见,早教启蒙本质上是相通的,不必拘泥于某个流派,博采众长也挺好。

孩子不是“空杯子”,而是“聚宝盆”,家长所要做的是照亮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发现内在的力量和渴望。大J 特别提醒“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它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不是教育者,只是唤醒者。下一次,当你想给孩子灌输知识,想替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对孩子的印象是什么?“空杯子”还是“聚宝盆”,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03心理学教授分享,怎样陪玩才能让孩子更聪明

我上儿童早期教育课程时,有一次和一位儿童心理学教授喝下午茶。我抓住机会向这位教授咨询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打造一个聪明的学龄前儿童?教授脱口而出:“玩,很多很多的玩,很多很多正确的玩!”

教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很关键的早期启蒙重点:玩很重要,玩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也是孩子的工作,更是孩子和这个世界连接的渠道。

但有时,父母容易将“玩”的意义狭隘化,于是“陪玩”也变得很片面。这篇文章就来分享一下,家长如何正确地陪学龄前儿童玩。玩要增强亲子关系

如今,早期启蒙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以至于很多父母忘记了“玩”的真正含义。他们常常感到委屈和焦虑:我经常陪孩子玩,我给他读绘本,但他不感兴趣;我教他认识图形,他也不看。

孩子出生不带说明书,而和孩子玩就是父母走进孩子内心的通道。教授说,玩好比孩子发出的邀请,让父母去他的“家”做客。做客的基本礼仪就是要接受主人的要求,要客随主便。但很多父母的陪玩方式是“不请自来,攻城略地”。

我们不管孩子是否要和我们一起玩,只在我们有空的时候,只在我们想起来的时候才去和孩子玩。更要命的是,我们也不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只做我们觉得对的事情。比如,很多父母如果一天只有15分钟,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给孩子读绘本,觉得这对孩子的认知有好处。但我们却忽略了,所谓认知开发,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过程,只有孩子不排斥我们常去他“家”坐坐,我们才能持续进行认知引导。

陪玩的第一条,永远不要先想着“教”,先确保孩子内心的大门愿意对我们敞开。如果每天真的只有15分钟陪孩子,那就放下一切,心无杂念地和孩子一起大声地疯笑吧。玩要最大可能多样化

第一步做好后,才有接下来要谈的两点。谈到玩什么,我身边总有两大极端派:一是散养派,每天让孩子在外面疯;二是理论派,每天安排很多坐着的活动,对照着标准来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玩的内容一定要多样化,要动静结合,收放自如。孩子的天性会有偏好,因此父母更要有意识地进行平衡。

对于喜静的孩子,多带着他出门玩,多和孩子疯玩,保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的室外活动;对于爱动的孩子,要有意识地帮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要有时间读绘本、玩拼图,这些互动让他有机会静下心来。喜欢拼图的孩子,通常思维能力发展得比较好,家长要考虑他的想象力是否有所欠缺;爱好玩积木的孩子,通常空间感比较好,家长要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

玩只是手段,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全面的人”,而“全面的人”一定是从“全面的孩子”开始成长的。千万不要因为父母自己的偏好,而人为给孩子设置了“短板”。玩要有社交环境

这位教授还告诉我,很多孩子上学后出现各种让人头痛的行为问题,其实追根溯源,都是因为学龄前的玩耍不够充分。所以,教授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通过玩耍来矫正孩子的问题。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问题,比如不合群、不听从指令、容易暴怒等,都是因为孩子从小的玩耍环境没有创造足够多的社交体验。

这其实也是很多父母的一个认识误区,一谈到玩,就想到认知启蒙;一谈到认知启蒙,就被局限在看绘本、认识颜色和形状、会不会数数等这些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对孩子一个人进行的,从而忽略了玩有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通过玩学会和同龄孩子互动。

一般来说,1岁半以后的孩子开始意识到同龄孩子的存在,尽管互动不多,但会愿意让同龄孩子待在身边,然后各玩各的。这时,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多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和其他人在一起舒服的感觉。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第一步,就是累积和人在一起舒服的体验。

孩子2岁后,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协同合作的游戏。比如,邀请一些孩子共同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大家虽然各画各的,但是共同使用放在中间的颜料,这就是分享的雏形。再比如,引导几个孩子一起玩“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来学习服从指令。

以上总结的这些,看上去似乎孩子没学到什么,但这些社交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有长远的影响。让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人”,是育儿的一大关键。

教授分享完这些后,我又追问了一个问题:儿童启蒙这个话题真的好大,大到可以分支出很多课程来。那么,对于普通父母来说,怎么确保自己在养育孩子时不会走偏呢?

教授说,其实很简单,时刻记住3点:

●我们在培养一个多维度的人,而不是生产一个达到一定标准的商品,这会提醒我们“全面的孩子”的标准;

●我们在培养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会语言、数学、颜色的学习机器,这会提醒我们“社会的孩子”的标准;

●最关键的是,玩首先是有趣、无压力、轻松的,这是亲子关系的纽带,亲子关系是“1”,亲子启蒙是“0”,没有前面的“1”,所有的启蒙都将是“0”!04上不上早教班,差的不是钱,而是家长的理念

从小D矫正6个月时起,我就带着她去上早教班,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仅是大家给我留言,连我的很多朋友也总会问我,到底值得去上早教班吗?

早教班如何选,是否值得?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认知,我再重复一遍似乎意义不大。这篇文章想从个人的经历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掏心窝的大实话,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埋单”“值得”这件事挺个人的,每个人心里的那杆秤都不一样。因此,在决定去不去上早教班之前,先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要送孩子去上早教班?

这里突出的是“我”,很多人送孩子上早教班的理由都不是从“我”出发,大部分的理由都是“别人家孩子都去上了”“我同事说上早教班挺好的”“我听说××机构是美国引进的最好的早教中心”……于是,家长抱着这样的目的送孩子去了早教班,结果却常常失望:“也就那样,感觉花那么多钱不值得。”

我每个阶段送小D去上早教班之前,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每个阶段去或者不去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小D6个月时,我带她上早教班是因为我很好奇“早教”到底是什么。我选的第一家早教中心每堂课都安排得很密集,大运动、精细运动、唱歌等各方面都涉及,感觉像“大杂烩”。小D那时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个项目,每次只能在旁边看。按照一般人的标准,这是“不值得”的。但我觉得很值,因为去之前我就告诉自己,这次参加早教班的目的是我去学习怎么陪玩,和小D无关。

正因为花了这些钱,所以我特别认真地记录下每堂课的各种活动,而且我会去思考每个活动背后的设计理念,然后自己上网去查找各种相关资料。应该说,这是我第一次建立起“早教”的模糊概念,也是我当妈生涯中很关键的一个里程碑——我终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了。

这些必须从早教班上得到吗?不一定,相信很多看我公众号的朋友都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早教轮廓。但那时的我没有这样的途径,因此早教班是我很直接的拾遗补阙的方式。我觉得“值得”,是因为它达成了我给自己设立的目标。

这一点在教育里很关键,这个世上没有“最好”和“完美”,只有“合适”。而所有“合适”的起点都是我们自己要想清楚,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其中就涉及对孩子目前情况的评估、对自己育儿状态的回顾和对教育目标的思考。

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它的意义已经超出“去不去上早教班”本身,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很多育儿的盲目性。只有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我们才有机会去到那里,而不被沿途的事物扰乱心神。这笔钱浪费了,我会因为心痛而抱怨吗

我听过太多的父母或长辈抱怨:“我花2万元报了一年的××班,上课时孩子却从来不参与。”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选择去“绑架孩子”。但很多时候,早教班就是第一个最容易让父母“绑架孩子”的选择,毕竟这项费用不便宜。

所有父母养育孩子时,都希望给他提供最好的资源,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我们总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去给孩子最好的,势必会对孩子有超出正常范围的期望,这样就不是爱,而是害了。

我在养育小D这几年中,一直遵循一个原则:能力范围内给最好,能力范围外知道最好。这也是我每次都对纠结是否要报早教班的父母问的第二个问题:“退一万步讲,如果这个早教班没有达到你的预期,这笔钱浪费掉了,你会因为心痛而抱怨吗?”

这个过程可以帮我们衡量这笔早教班的费用是否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其实,即便不去上早教班,也有很多方式来进行早教。但最可怕的是心态失衡,而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是最容易造成心态失衡的。

很多时候,我们将这样的失衡心态转移到外因,也许就演变成家庭矛盾,或者给了孩子不恰当的压力。与其这样,不如在开始之前就坦诚面对,期待最好,准备最差,在过程中最大化产出,这样的心态才最有利于育儿。是否清楚“早教班”和“早教”是两个概念

很多人在问早教班值不值得上时,其实他们问的是,其他孩子都在上,我家孩子不上会不会落后?这背后体现的是很大的认知误区,或者说是大部分早教中心宣扬的“偷换概念”(因为这样大家才会去上早教班)。

早教,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每个学龄前孩子都需要进行的启蒙。但早教班只是实现早教的一种场所,换句话说,在家能早教,去幼儿园能早教,去图书馆能早教,去公园也能早教。这些场所没有高下之分,关键还是大人的理念和引导的方法。

如果你还是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两个概念,就先别急着带孩子去上早教班,而是先自学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心理发展特点等。不然你带孩子去早教班,只会让自己增加焦虑。毕竟早教中心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相对密集的场地,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家长的“玻璃心”就会被无限放大。

进行早教最好的环境,一定是轻松、无压力的;进行早教最好的老师,一定是心态平和的父母。处处比较、时时焦虑的父母,注定没办法进行高质量的早教。

分享完这3个问题后,再来谈谈如果不去早教班,哪些早教的核心精髓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发展身体和感官最关键

不管是去早教班,还是在家启蒙,早教的核心不是去学什么,而是发展身体(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等)和感官方面的能力。关于这一点,不少早教中心其实也是忽略的,因为家长都觉得花了钱就一定要学到什么,不然就不值得,所以很容易促成早教班的功利化。

学龄前儿童身体和感官的开发是最关键的,很多孩子上学后慢慢显现的问题,其实可以追溯到之前的早教开发不足。比如,有的孩子总是粗心,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追视能力没开发好,从来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观察;有的孩子握笔姿势很难纠正,也许是小时候手腕和肩膀的力量没有锻炼好。

因此,不要急着去追求“产出”的那些招数,而是花时间去看孩子相关方面是否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读绘本读不完没关系,但当孩子专注某一页时,有没有学会用眼睛观察画面,才是关键;画画时画得乱七八糟也没关系,但孩子握笔的姿势是否正确,坐姿是否端正,却很重要。

对于学龄前的任何早教启蒙,都不要追求快,而是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打好,让“土壤”准备好,这样今后的“种子”才能健康“发芽”。社交启蒙要跟上

说句不那么谦虚的话,我现在去任何一个早教班,了解一下它的课程设置,大概就能知道它背后的理论基础。早教班上的很多游戏我也能带着小D在家玩,但我还是会时不时带小D去上早教班,目的就是让小D多一个社交的场所。

这里谈的社交启蒙有两个层面:第一,是让孩子觉得和其他人待在一起是舒服的,从而慢慢脱离父母的陪伴;第二,是让孩子慢慢具备应对小小社交冲突的能力。

这些东西非要去早教班才能学到吗?并不是,只要家长有心,完全可以创造很多在家早教的机会。如果父母是双职工,老人带孩子的活动范围比较窄,不妨利用早教班作为补充。而对小D来说,因为她性格慢热,我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选择了早教班。这又回到我之前谈到的3个问题之一,时刻记得自己是为什么而埋单。功夫在日常

一周一两次的早教班,无法在孩子身上产生什么质的变化,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从来不是有没有上早教班,或者上了几个早教班,而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日常的浸润。

再好的早教中心,带给孩子的也只是一个火苗,如果不善于利用,火苗很快就会熄灭。但如果父母愿意把火苗植入家庭,去点燃孩子心里的那把火,这才是真正的早教。真正的早教,不是某时某刻正襟危坐的学习,而是每时每刻的润物细无声。

我一直有个观点,育儿就是每个家庭所做的一连串选择促成的结果,而去不去早教中心只是众多选择之一。我曾经也纠结过,但后来我发现,我之所以会纠结,其实就说明怎么选都差不多。这个过程让我明白,做出选择后就不要再患得患失,而是最大化利用好这个选择。

已经给孩子报名参加早教班的家长,要珍惜这段经历,不是要求孩子,而是要求自己多学一点儿;不想给孩子报早教班的家长,也别焦虑,自己多学如何在家陪玩和启蒙。大J 特别提醒任何的值得,都源于我们的行动和改变。去不去上早教班,差的不是钱,而是我们的思考。好在如果你已经开始纠结,就说明你已经在思考了。不管怎样选,请时刻记得:只有父母(不是早教班)才对孩子负责,而任何选择都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达到最优的效果,没有白走的路。05做对这两点,在家也能进行高质量早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一开始学育儿觉得内容好多、好难,但过了一两年后,就慢慢发现,抓住几点精髓,大方向就不会错。

孩子0~3岁时应该是家长最认真对待育儿这件事的阶段,往往这个阶段的家长也是最盲目的,因为家长看到的都是碎片和散点,并没有“高人”可以在一旁点拨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做这些的关键是什么。所以,很多时候父母进行早教就是“依样画葫芦”,用我们所认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结果事倍功半,孩子没兴趣,大人又很焦虑。

在孩子3岁前,最关键的早教启蒙就是打通全感官,其中眼睛和双手的开发尤为重要。眼睛开发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亲子阅读很重要,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最早期亲子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于是,大部分家长把孩子可以安静听完一本书作为目标,我常常见到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没兴趣,就加快阅读速度来实现“读完”的目标。

如果回归到启蒙的大目标,亲子阅读是很好的刺激视觉、锻炼观察力的方法。有的孩子上学后读课本一目十行,总是审题错误,就是照着抄也能出现跳行漏抄的现象,追根溯源也许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学会观察。小月龄的孩子看东西是“散”的,他们“看着”却不一定“看到”。

不了解早教启蒙的关键,就会出现父母为完成目标而赶着读绘本的误区,反而剥夺了孩子学习观察的机会。

我从小D4个月开始引进绘本,在她6个月时开始真正的亲子阅读。那时她很小,专注力肯定不好,我当时很着急,感觉有人给我设了目标似的,抓紧时间读,根本不管她的眼睛有没有看,耳朵有没有听,好像只要我读完,她就跟着读完了似的。

后来,小D的认知老师和我说了一段话:如果今天你的女儿只能专注10秒钟,只能看完一页,那就好好利用这10秒钟,好好利用这一页,让她明白观察是什么,让她感受到你在阅读时的愉悦和从容。

那时,小D真的只能看完一页,但我不再着急了,反而放慢速度。读到哪里,我就用手指到哪里,用这样的方式向小D演示什么叫“看到”。

当放慢速度后,我发现,小月龄的孩子真的不懂观察,一本花花绿绿的绘本展现在他眼前时,对于他来说是“信息过载”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有时根本不知道看什么,于是就选择不看。而当我用手指引导小D看局部时,就帮助她进行了信息筛选,让她更有针对性地看某一个细节。孩子越早学会如何观察、如何筛选信息,不仅越快会对绘本产生兴趣,也越会对今后的学习能力有帮助。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早教的意义——不是为了赶某个也许根本不存在的里程碑或者目标,而是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将每一次早教的效果达到最大。双手开发的关键

很多父母每次把新玩具买回家,恨不得马上就教会孩子怎么玩,孩子自己想摸一下,家长马上会干预:“不是摸这里,来,爸爸教你怎么玩。”我们为什么着急?因为我们都知道玩耍技能是孩子很重要的早教启蒙,当然要教会孩子。

如果回到这个阶段早教的关键,我们就会意识到,这种“瞎摸”也很重要,这是在刺激孩子的触觉发展,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小D的认知老师对我说过,每个新玩具买回家,家长要先忘记“使用功能”,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摸去舔,这种“没规则的玩耍”非常宝贵。这个过程也能让父母去了解孩子现有的玩耍技能,再因材施教。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观察认知老师和小D互动的过程中,慢慢对认知老师说的话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所谓“没规则的玩耍”其实也是有规则的。对触感进行命名

在给小D选购玩具时,我非常注意选择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小D有机会体会不同的触感。更加关键的是,当小D在摸某个玩具时,需要向她描述她正在感受的触觉:“这很粗糙。”“这摸起来很柔软。”……

这样的描述不仅是在进行语言启蒙,也是非常关键的认知启蒙,让孩子把在外界接收到的信息形成符号记录在脑中。这恰恰就是孩子今后学习的方法之一——我看到,我感受到,我记住了,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我再从记忆库调用出来。姿势正确很重要

认知老师当时强调,玩玩具不要追求孩子会玩,把玩具弄响,而是要看孩子是否用正确的姿势在玩。双手开发的关键不仅仅是孩子会用手,更要用对手、用好手。这对孩子今后使用任何工具都有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握笔书写。小D的早教故事

2017年回国的几周,我见了不少亲戚朋友,大家对孩子的早教问题普遍感到焦虑,担心孩子今天这个不学会,明天的竞争就落下了。我每次都会分享我们的一个小故事,小D当初因为早产导致各方面落后,每隔半年就需要进行一次评估。当时认知老师问我:“你想让孩子打好基础,还是让孩子的评估结果好看一点儿?”

我们当时选择了打好基础,但这几年来不是没有压力和焦虑,最开始的几次评估结果都很差,小D好多东西都不会(因为没有教)。但特别有意思的是,小D2岁以后,突然有一天“开窍”了,好多东西都学得很快,认知发展有了一次大飞跃,到了3岁时,基本上所有的认知发展都追赶上来了。

后来,我和认知老师回顾这段经历时,她说,早期启蒙就是培养“土壤”,这块“土壤”里最关键的就是观察能力和用手能力。仔细想想,孩子大部分的学习都是通过这两个途径实现的。但很多家长太急于追求结果,往往跳过基础,到了后面问题就会慢慢凸显,结果还要回头补课,这时就比较困难。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能够顶住“不比较”压力的父母太少了。大J 特别提醒希望这些分享可以让大家不再雾里看花,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了解学龄前早教的关键。“土壤”准备好的孩子,今后学什么都很快;“土壤”不对,再怎么学也没用。大道至简,但愿父母都有这样一颗通透、平稳的心。06坐姿不良,会大大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回到校园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期间,一位瑞吉欧幼儿园的老师邀请我去他们幼儿园参观,我在那个幼儿园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个幼儿园针对的是3~5岁的孩子。在参观时,我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些椅子,椅子上会放一些小垫子,椅子下面会放一个小盒子。不管孩子们是坐在椅子上,还是坐在地上,老师都会时不时用手在一些孩子的背上轻轻碰一下,并没有说话,但这仿佛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秘密沟通,老师碰到的孩子就会自觉地挺起背来。

我对这个现象感到很好奇,就去询问了老师。一问才知道,这个小举动竟然是提高孩子专注力的秘诀。这家幼儿园的园长告诉我,在瑞吉欧的理念里,环境是第三任老师,而座椅和坐姿就是培养孩子有效、专注学习最重要的环境。坐姿不端正,影响专注力

园长和我分享时说,她曾去意大利进修过,一位意大利老教授说的一段话让她印象深刻:“你们美国人太先进了,总是把出现问题的孩子进行归类,坐不住的孩子叫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无法很好进行自主阅读的孩子叫阅读障碍症,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过早地定性,会不会因此剥夺了孩子的无穷可能性,也推卸掉家庭和教师的责任呢?也许孩子只是需要家长、教师甚至环境多一点点的帮助而已呢?”

这段话对园长的触动很大,她回到美国后,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着急给孩子归类,而是跳出现有的认知来重新审视问题。很快,她就发现了一个规律:大部分坐不住,或者即使坐定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坐姿都有问题,基本上都是歪歪扭扭或者驼背猫腰。

后来,这位园长联合纽约的体育大学共同研究,找到了事实依据:坐姿不端正,会使得肺部无法完全打开,呼吸就会变浅,从而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氧气输入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血液循环不良,大脑的氧气加速消耗,从而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换句话说,坐姿是专注力的前提和保证。

园长的话让我恍然大悟,我不禁想起以前分享过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的第一条就是“让孩子准备好学习的硬件,即身体和头脑准备好”,而其中身体方面最关键的就是坐姿。选对桌椅,提供有益专注力的硬件

合适的桌椅有助于促进孩子端正坐姿,父母在给孩子选择桌椅之前,一定先要了解怎样才是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需要遵循“3个90°原则”:腰部挺直,臀部和腰部呈90°;脚平放在地上,腿与地面呈90°;膝盖弯曲90°。这样的坐姿是最有助于提升孩子专注力的。

在小D大概14个月大时,认知老师就要求我给她买一套小桌子、小椅子,当时就是严格遵循“3个90°原则”来买的。对于还在不断长身体的小D来说,唯一的缺点是大半年就需要购置新的桌椅。

我参观的这个幼儿园是公立幼儿园,经费并不充裕,无法做到每个孩子都有一套适合自己身高的桌椅,因此老师在一些椅子下方放一个小盒子,让孩子用来搁脚,以保证腿和地面呈90°。而有些椅子对孩子来说太高了,老师就会加上靠垫来让孩子的臀部和腰部呈90°。这些方法很聪明,而且又省钱,大家可以借鉴一下。锻炼肌耐力,打造坐得住的身体

如果你给孩子买了合适的桌椅后,发现孩子还常常驼背猫腰、动来动去。那么,与其反复提醒孩子坐直,不如反思孩子每天的运动量是否充足。我们常常觉得坐不住的孩子动得太多,但在和这家幼儿园的老师聊过之后,我才认识到这是一个误区。

越是猫腰驼背,越是坐不住的孩子,反而说明他缺乏肌耐力,特别是核心肌肉耐力不足,无法长时间保持腰背挺直。因为坐着觉得累,自然就会扭来扭去。这其实从侧面解释了这类孩子为什么专注力不好。孩子的精力有限,而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维持坐姿上。

针对这类所谓的“多动儿”,最关键的不是不允许他们动,相反要为他们创造更多更适宜动的环境。这里所说的“动”,不是在家扭来扭去、上蹿下跳,忙个不停,而是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去锻炼大块肌肉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可以撒开腿在操场、公园玩耍,可以做一些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去玩攀爬架或者高低杠等。

这件事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因为它再一次提醒我们:为人父母,要搞清楚到底哪些才是育儿的根本。大J 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家长都在“拼娃”,总希望孩子能够提前学知识,却常常忽略了打基础——让学龄前的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的身体准备好,这比学会多少知识重要得多。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师,没有环境的充分准备,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07数学启蒙,关键在于培养兴趣和思维能力

谈到数学启蒙,我见到过两类比较极端的家长:一类觉得我家孩子才2岁,不着急,等上了幼儿园大班再教简单的运算;另一类则从孩子刚会说话开始,就教他背乘法口诀表。

我在公众号分享过关于认知、精细运动、语言等各种各样的早期启蒙,每次分享我都会强调,启蒙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提供环境,唤醒孩子内在的好奇心;二是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学会怎样学习。这两点是学龄前父母很关键的任务。

数学启蒙也是一样的道理,学龄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的关键,不在于学会几位数的加减法,而是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孩子形成数理逻辑能力。数字:学龄前需要达成的里程碑

●3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可以说出自己几岁,也可以用手比画出“1、2、3”这些简单的数字;

●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准确地数出5个以上的物体;知道10以内数字的顺序,比如,会回答这样的问题:“3后面是几?”

●5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辨别10以内数字的大小。0~3岁,如何在家进行数字启蒙1岁开始培养一一对应关系

我见过很多孩子,能顺利地从1数到10,但数东西时却不会点数,不管有几个,都惯性地从1说到10。很多家长觉得这是孩子“调皮”,其实很可能是数字启蒙没做到位,没有建立数字和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联系。

我从小D1岁开始,就逐渐引进数字的概念。给小D吃小饼干时,我会告诉她:“今天吃5块饼干。”然后,一个一个拿给她,边拿边数出声。她搭积木塔时,我会和她一起数有几层,用手指着积木一块一块地数。

上面例子中,“一个一个拿”“一块一块地数”是关键,能让孩子真正明白数字的含义,帮助孩子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而不只是机械地唱数1~10。2岁以后引入视觉联系

小D2岁后,我开始引入对数字的视觉联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比较“冲动”,看到什么马上就要,告诉他周末要去哪儿玩,他马上就要去,原因是他对“日子/时间”没有概念。

所以,我开始引进日历,我拿着日历告诉小D:“今天在这儿,我们要过3天才能去动物园。”我在这3天的日期上写上“1、2、3”,边数边写,之后每天都会划去一天。这个过程能让孩子建立看到的数字、听到的数字和数字怎么运用之间的联系。而且每划去一天,就是做一次减法,是最早期的减法的引进。

像这样视觉上的数字启蒙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坐电梯时引导孩子看显示的楼层,帮助孩子认识积木、绘本上的数字,利用时钟教孩子认识时间等。这些小小的引导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联系,从而增强他们对于数字的兴趣。空间:学龄前需要达成的里程碑

这里的空间就是孩子长大后要学的几何,对于小孩子来说,空间启蒙就是了解形状、位置、大小等。

●3岁左右需要明白基本的方位词,比如上、下、前、后、里面、外面等;

●5岁左右需要掌握更多的方位词,比如左右、中间、旁边等,并且自己表达时可以正确使用这些方位词;

●3岁左右可以说出基本的形状,比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5岁左右能够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比如,知道用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搭积木时会左右搭相同的积木等。0~3岁,如何在家进行空间启蒙认识形状,第一步是学会观察

对于形状的认识,第一步是引导孩子观察形状。比如,读绘本时,家长可以用手边指边读:“这是三角形,它有3条边,我们一起来数数。第一条边,转弯;第二条边,转弯;第三条边。一共3条边,这就是三角形。”这样孩子就更容易记住“三角形”的概念。

同样的思路可以运用到形状配对玩具、积木等任何和形状有关的活动中。使用“魔法”,了解图形的关系

孩子2岁以后,我建议父母买一套形状积木,包括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等。如果对2岁多的孩子一味“填鸭式”地教,他们肯定不喜欢。于是,我引入了一个叫“魔法变变变”的游戏。“小D,妈妈有两块正方形,你知道怎样变出一个长方形吗?不要眨眼睛哦,妈妈接下来要变魔法了哦。”小D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后来自己乐此不疲地到处给其他人展示自己的“魔法”。通过这种方式,她轻松地掌握了图形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关于“对称”的初步概念。身体力行,了解位置的概念

空间位置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除了在日常互动中教孩子认识位置外,最好让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这种方法比较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

我和小D经常玩“国王说”的游戏,比如,“国王说,小D要去桌子下面” “国王说,小D要去椅子旁边”“国王说,妈妈要把兔子放进篮子里面”。一开始基本上都是我给指令,后来就可以互相给指令了,我有时还会故意做错来增强趣味性。这个游戏过程能更加直观地让孩子理解空间的概念。大J 特别提醒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明白,数学启蒙虽然不复杂,但也绝对不是教孩子学会运算,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08如何通过“估计”和“找规律”进行数学启蒙

这篇文章来聊聊数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估计”和“规律”。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这两个是比较高阶的数学概念,这两个方面的很多认知里程碑都是针对3岁以上孩子的。但是,小月龄孩子的父母不要觉得这和自己孩子没关系。

所谓“启蒙”,是指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准备环境,环境不对,就不要指望孩子到了3岁突然就能学会。这也是很多父母越到孩子接近学龄年纪越焦虑的原因。下面就来分享,孩子3岁前,家长如何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数学启蒙环境。估计:学龄前孩子需要达到的里程碑

估计,是指孩子可以目测或借助工具来预估大小、多少的能力。

●3岁左右需要了解并掌握“比较”的词汇,比如更多、更少、更大、更小等;

●4岁左右能正确使用这些比较词汇来测量和比较物体;

●5岁左右掌握一些初步估计的方法,比如用一根绳子测量树有多高,知道哪个容器装的水更多等。如何在家启蒙重视语言启蒙的质量

说到语言启蒙,几乎所有父母都在做,但很多父母容易“自满”。当孩子开始会叫“爸爸、妈妈”,会说出各种物体的名字后,父母就觉得孩子的语言启蒙做到位了。其实这才是语言启蒙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孩子会说话后,家长要注重语言启蒙的质量,其中一项就是要引入更多的形容词。

了解“估计”概念的前提,是孩子需要先掌握这些估计的词汇。估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低龄孩子一般掌握得比较慢,所以家长要尽量用生活中孩子熟悉的场景来帮助他理解。

比如,我们吃饭时经常会提供给小D两个选择,两块三文鱼,一块大一点儿,一块小一点儿。小D选完后,我会把这两块鱼放在一起做比较,然后告诉她:“你选的这块三文鱼更大,小D一定是很饿,所以才选了更大的那块。”

再比如,玩积木的时候,我把积木放两排,和小D一起通过数积木的个数来比较:“4个蓝色恐龙,3个红色恐龙,蓝色恐龙比红色恐龙更多,红色恐龙比蓝色恐龙更少。”

家长有意识地说出这些词汇,慢慢就会内化成孩子自己的词汇,从而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抽象的概念建立起联系。有意识地创造比较的机会

很多家长看完我的分享都会感慨:哪来那么多时间啊,要做这些启蒙好难!其实一点儿也不难,我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既然已经花时间陪孩子做某件事,就要把这段时间最有效地利用起来。

比如,每天给孩子洗澡时,孩子都会玩洗澡玩具。我准备了一个大罐子和几个小杯子,让小D灌水玩。有时,我会问小D:“哪个大,哪个小呢?”小D已经了解了大小的概念,就会直接回答。

这时,我会进一步引导她利用工具来比较:“小的杯子需要灌几次,才能装满大罐子啊?3次,所以一个大罐子装的水,等于3个小杯子装的水,罐子比杯子大。”这样多做一步,就把如何利用工具来估计的过程演示出来,并没有额外占用时间。

再比如,家长都有定期给孩子量身高的习惯。我家用的是最常见的贴在墙上的身高尺。小D先量,然后我来量,我会指给她看:“小D的身高在这儿,妈妈的身高在这儿,妈妈比小D更高。”当她慢慢理解高、低的概念后,我拿来一根绳子,在她的身高上比画,告诉她:“小D的身高有两根半绳子这么长。”

这条绳子让小D明白如何使用工具,知道绳子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和预估,这就是今后要学习的计量单位的雏形。现在她自己会给她的小熊量身高,每次都告诉我,小熊有4根绳子那么高。虽然答案不对,但是比较和测量的概念已经在她心里开始萌芽,这才是启蒙的意义所在。规律:学龄前需要达到的里程碑

认识规律,是指孩子可以通过理解事物之间按照怎样的逻辑出现,并能根据这种逻辑来预测接下来要出现的是什么。

●3岁左右可以用分步骤的方法描述日常活动,比如描述每天早上上学,可以说“首先吃早饭,然后穿上外套,最后出门”;

●4岁左右,被提供一些简单规律后(比如“红绿-红绿”),孩子自己知道接下来也会出现“红绿”;

●4~5岁,会根据某个规律把事物分类,比如根据大小、长短、颜色、形状等标准来分类。在家如何启蒙父母有逻辑地给出指令

数学思维的启蒙特别重要,我们常常评判说“这个人很有逻辑性”,其实逻辑性的萌芽阶段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可惜不少父母本身的逻辑性就比较弱,或者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从孩子接近1岁开始,几乎所有父母都在给孩子下达指令,这就是很好的启蒙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比如,平时出门时,用顺序的形式和孩子沟通:“首先,我们要穿鞋;然后,你坐上推车;接着我们出门。”晚上睡觉前,可以跟孩子说:“先刷牙,然后洗澡,换上睡衣,读完绘本,再睡觉。”让孩子明白简单的先后顺序,就是最早期的逻辑思维启蒙。

这一点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很难,需要父母把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拆解成具体的有先后顺序的步骤。不少父母本身这方面能力比较弱,一着急常常容易出现说了一堆“没用”的话,并没有对孩子发出有效的指令。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问题,但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强化孩子自发的规律意识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两三岁时出现一些“强迫症”的表现:鞋子按照爸爸的、妈妈的、宝宝的这种顺序来摆放;玩积木时,非要把积木全部拿出来,按照自己的想法放一排……如果父母干预或破坏这些规律,孩子就会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

其实,上面这些特征表明孩子开始对规律敏感,但他们对于“规律”这个概念还是懵懂的。这时,父母就需要抓住时机强化概念,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比如,小D摆放积木完成后让我看时,我就会说:“红黄蓝、红黄蓝……小D摆的积木很有规律呢。”这就是视觉的规律。有时,家长也要注意抓住孩子的动作规律,比如,小D有时听到音乐会自发跳舞,有段时间会根据三拍的音乐自己“拍手、拍手、欢呼”。这时,我就会加入其中,并对小D说:“妈妈和小D根据规律在跳舞,我们拍手、拍手、欢呼。”

如果孩子并没有按照我们设定的规律进行,也不要简单粗暴地纠正孩子。比如,我会自己按照“红绿白、红绿白”的规律摆放积木,并邀请小D帮我继续下去。结果,她拿了3个绿色的放在旁边。我说:“红绿白,红绿白,妈妈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如果妈妈继续放的话,会再放红绿白。”我并没有制止和纠正小D,而是分享自己会怎么做,这样既演示了正确的方法,也没破坏孩子的积极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