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4:46:31

点击下载

作者:刘长江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重新定义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重新定义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重新定义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作者:刘长江排版:KK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ISBN:9787513643382本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前言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

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作为企业面向变化的内部反应,受制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环境变化,就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变化,这是普遍规律。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颠覆性地改变着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经济形态和增长模式。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与共享性等特征,使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与身处不同地域范围的人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由此产生的时空距离的缩短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总体上看,互联网时代商业环境的变化已经广泛触发了企业商业模式的调整与变革,旧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制无法产生竞争所需的灵活性、创造力和分享机制,对传统商业流程“零星的改革”已经无济于事,只有战略性的、企业级的、贯穿整个价值链的深度变革才能使企业真正获得制胜的先机,最终的获胜者将是那些创造大量知识并将知识快速转化为消费者价值的企业。

企业做大做强做活或者叫做优做活,主要是通过商业模式内外兼修式的调整来实现的。为此,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部分展开:第一,分析和描述“互联网+”时代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并论及企业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第二,强调新商业模式的价值是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第三,介绍六大新商业模式,并展示企业成功范例;第四,阐述商业模式落地策略;第五,强调营销的免费、做减法及精准营销等;第六,分析商业模式如何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思路、手段和条件,谁能抓住这些机遇,谁就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独占鳌头。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催生商业模式变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的自我把握能力在提升,并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思想深处和未来趋势上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同时,“互联网+”不仅意味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演进的新形态,也意味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企业只有创造出自己的现代商业模式,才能实现新的突破性发展。“互联网+”,新常态下的新增长引擎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不仅能够创造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而且将影响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其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引擎。“互联网+”行动计划能够直接创造出新兴产业

互联网+行业能催生出无数的新兴行业。例如,互联网+金融激活并提升了传统金融,创造出包括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贷等模式的互联网金融,使用户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满足金融需求。再如,互联网+基金,目前网上基金销售都远远超过了线下的销售,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银行及互联网金融都在过去两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促进传统产业变革“互联网+”令现代制造业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精益制造,更能满足市场需求。互联网+工厂=智能工厂,制造业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现代制造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结合,这将成为一个大趋势。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变革,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前所未有。目前,很多国际企业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而将生产制造的设计都放在云端,使市场的变化需求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递到智能设计制造上,以最快速度完成制造并经过现代物流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尽管美国有工业互联网,德国有“工业4.0”,但相较于这些国家,由于我国尚处在工业化阶段,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工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明显,“互联网+”行动计划有望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智造”,实现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促使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向中高端转移。“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帮助传统产业提升

互联网+商务=电商,互联网与商务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的长尾效应,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创造出了规模经济效益。而互联网+物流所实现的现代物流业,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电商实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将个体消费的小溪汇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正如“互联网+农业”的范围远大于农业信息化,“互联网+医疗”也不只是实现远程医疗,“互联网+教育”更不只是网上教育……“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变革和提升存在无限可能。“互联网+”行动计划激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我国庞大的市场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以个性化、规模化的供给来满足。通过“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在圆每位网民“中国梦”的同时,可以加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甚至能够帮助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抢占世界经济的高点。

从上述四点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调整产业结构还是培育经济的新增长点来看,“互联网+”行动计划都足以在新常态下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互联网+”是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互联网+”既是传统企业和创业者抢占行业新高地的抓手,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而谁能主动并首先实现与“互联网+”的对接,并深入挖掘“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魅力,谁就将抢占先机,并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互联网+”时代,“人”的变化

作为个体的人,在“互联网+”时代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很大,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答案:第一,“互联网+”时代的人是更强大还是更脆弱;第二,“互联网+”时代的人是更有主见还是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第三,“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与人性的平衡点是什么。“互联网+”时代的人更强大还是更脆弱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互联网的未来与人类大脑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人如何与这个互联网虚拟大脑进行互动和沟通?事实上,互联网上所有的摄像头和各种感应器将成为这个人的感知器官,通过互联网虚拟大脑,人将继续感知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影响这个世界,最终改变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将不会再出现类似梵高的惨剧——梵高可以死去,但他的大脑将被嵌入网络之中,谷歌街景将成为梵高重新审视世界、发现美丽的眼睛,网络连接下的绘图仪将成为梵高手中新的画板和画笔……

随着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的视觉、听觉、感觉和运动系统逐渐成熟,上述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大脑生物神经系统与互联网虚拟大脑电子神经系统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这一突破也同样会对生存的互联网用户产生诸多应用。

如果互联网的未来是一个虚拟大脑,那么控制这个大脑的将有两种系统:一是以人为代表的控制系统,即人类通过终端与互联网内部进行互动和数据交换;二是互联网的虚拟自主神经系统,这个虚拟自主神经系统已经开始萌芽(互联网的虚拟自主神经系统也是人创造的),如互联网的路由控制、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让互联网为人服务的触发式自动反应、语义网的发展等。

因此,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一方面,个体化的人有着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更加便捷的途径去做成一件事。当然,同时也将伴随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看到整个社会在思想水平和社会认识上的飞跃。这意味着个体化的人在未来会更有思想,更有能力,更有个性。另一方面,个体必然是更加强大。个体不再是简单的个体,即使他很弱,也可以有强大的工具辅助他变强;即使他很强,也总有他不能够达到的地方。互联网将各种生产工具变得更加容易使用,而且成本更加低廉。若是整个社会水平都提高了,那么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绝大多数必然都是更加强大的。“互联网+”时代的人是更有主见还是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互联网+”时代的人更有主见!这是因为:第一,互联网自主神经系统会提供给我们更多答案,供我们决策;第二,互联网自主神经系统会帮助我们决策一些事情,而这恰恰是人类授权给它的,只要人类还有可以取消授权的能力,人类就会安全!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即使展开大胆的想象,也看不出互联网自主神经系统有反抗取消授权的能力。

科技的发展不是独立的,有发展就有思考。网络智能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基于人的思想和能力的发展。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提供用户对服务的选择权利也是必然要出现的,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到底接不接受、何时接受、以怎样的方式接受服务。如果人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了,那只能说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帮他做决策的工具没有思想。简言之,个体的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强者更强大,弱者会“被决策”。“互联网+”时代科技与人性的平衡点是什么

科技的发展始终来源于人性。从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设计的创新、优雅、人性化三个标准,到Foxmail创始人、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对人性把握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优秀的产品设计者们始终把“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作为基础和归宿。科技有局限,人性有底线,科技与人性的平衡点就掌握在每个人手里!

科技与人性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科技发展是有一定后果的,有时它会侵犯人性,技术变化会使人感到“茫然的迷惑”,并有可能会使人类陷入危险而不可自拔的境地;人性的发展又要求科技以人为本,高思维匹配高科技。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就是这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控制的平衡点。就像凯文·凯利曾经在中国的演讲中所说的,你希望享受更多的个性化,那你就拥有了更少的隐私。一边是完全的封闭,一边是完全的开放,而你需要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个合适的,令你舒服的点,来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事实上,科技和人性的平衡必然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中达到的,并且这个平衡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人们的认识、意识、观点都不一样,并且科技存在的方式和达到的水平也不一样,如果一定要说平衡点是什么,那只能说这个平衡点是某个科技发展水平下人们所能接受的不触碰人性底线的那个程度。科技是一个中性的产物,为了寻求科技和人性发展的平衡,人们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在超越技术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重建对系统完备性的理解,弥补系统的“基本缺陷”。

总体来说,互联网已经基本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网民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还会逐步增强。至于网民个人智力的发展,完全因人而异。自我把握能力强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提升智慧,并更有主见。自我失控的,会更加脆弱,甚至出现“被决策”的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坑人害己,也能利人利己。科技应该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人性必须主导科技,这种主仆关系,不能本末倒置。科技与人性能否平衡,取决于人类的自我驾驭能力。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驾驭自我才能主宰科技,享受智慧的果实。

如果我们清楚这些,就会明白人在“互联网+”时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你可以在出门之前就预订好专车,想吃私房菜的时候可以让大厨来家里做,家务、洗车等力气活儿更可以轻松预订上门服务。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教育”:电脑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如今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每个环节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改变。课堂教学、远程教育、在线题库……风风火火的“互联网+教育”改变着教育的面貌,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一些争议。

如今,“互联网+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小学生的课堂。例如,北京第五十中学分校的初中二年级,第十一中学、十一中学分校、一一四中学的初中一年级里,每名学生人手一台PAD(平板电脑)。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课后把PAD带回家,完成相应的课业辅助训练。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一位初一数学老师说,目前在她的数学课堂中,已经约有一半的课程使用到了PAD,“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这位数学授课教师现在可以在PAD上看到所有学生课堂上的作答和练习情况。

除了PAD教学,远程课堂也在探索着学生“走校”上课的新模式——在远程系统的支持下,一门课程可以实现多校同上。2016年初,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二层开放实验室中,一堂《初探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课,就实现了同一学区内的所有中学同时进行。“互联网+交通”:专车、快车、顺风车都可以

假如回到十年前,寒风中等来一辆空驶且愿意载你的出租车或许只能靠“人品”。“招手拦车”是城市巡游出租车的主要服务形式,当然,你还可以拨打电话预约一辆出租车来接驾,至于其在何处、几时能来恐怕都是“未知”。

时至今日,一切都变了。“我等你”变成了“你抢我”,没有遥遥无期的等待,一个点击就能让周边司机看到你的用车诉求,且乘客和驾驶员的基本信息变得很透明,位置、个人信用、联系电话都可以在见面前获知。

正是由于跟互联网的结合,使传统出租车行业有了新的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屡遭诟病的“打车难”等困境;同时还迸发出新的“火花”,衍生出“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差异化、更高效的服务模式。

2015年11月9日,交通运输部对《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公开意见征集正式结束,意味着在最后的完善阶段后,我国将正式出台有关网约车服务的规范。

未来,国内出租车市场规模依然巨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盯上这块“蛋糕”,这不仅将倒逼传统出租车企业“入网”改革,同时,包括车辆租赁公司在内的拥有资源优势的企业也会加速与互联网融合,挤进网约车的新平台。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将从变革中获得更多“福利”。“互联网+餐饮”:从“去哪儿吃”到“叫啥餐”

作为朝九晚五的工薪族,你一定曾为“中午吃什么”而犯愁,是水准飘忽不定的食堂,是写字楼下早就吃腻的重庆小面,还是远在1公里以外的麻辣烫?事实上,你还可以有更多选择。2015年是“互联网+餐饮业”风生水起的一年,百度外卖、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等众多网上订餐平台挤进普通消费者的手机。每逢饭点的那句“去哪儿吃”,慢慢换成了“叫啥餐”,一个人凑不够起送额,还可以网上“拼单”,足不出户吃遍周边美食成为现实。

在周边“正餐”被外卖平台们收揽得差不多后,超市、咖啡店、甜品店等与“吃”有关的门类也进入人们的视野。你可以在上班犯困时网上订一杯下午茶;没时间去超市,网上订点水果生鲜;甚至因赶签到时间而错过早点摊位的时候,还能“气定神闲”地订份营养早餐送来单位。传统餐饮业+互联网,再结合快递服务,让众多消费者的“胃”有了依靠。

此外,餐饮业O2O也衍生出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不仅可以“送饭”,而且“大厨上门”“火锅到家”同样成为可能。通过手机APP就可呼叫到附近的职业厨师为你上门掌勺;而此前不方便直接外送的烤鱼、火锅等商家也尝试上门服务模式,自带制作设备做好餐前准备,食客用餐后还提供餐后清理服务。“互联网+家政”:一个APP就能搞定的大扫除

你是否曾为数次奔波家政公司,还找不到一个称心的保姆而苦恼;你是否有过不知道去哪儿找专业保洁,在年前大扫除时自己擦窗的经历;你是否听说有准妈妈在距离生产几个月前,就到家政公司或医院反复挑选月嫂……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公司开始集中进入家政市场,他们帮助用户通过APP平台随时预约阿姨上门清洁房间,在服务完成后给出所有用户可见的评价。

如今,“互联网+家政”模式日趋成熟与多样化,家政企业的在线活跃度已经明显提升。如果你登录微博,会时常看到家政企业的官方账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就可以咨询服务项目或者在线预约。通过APP商城搜索“家政”,将弹出上百个相关软件,小时工、月嫂、保姆、老人陪护、保洁都可快速预约,在线签约并支付薪资后,用户剩下要做的就是等待了。

事实上,这种按需上门服务的O2O模式早已渗透各类行业,上门洗车、上门洗衣、上门理发、照看宠物、保镖到家甚至普通代劳都成为“一键可得”的服务。“互联网+银行”:来一场不带钱包的旅行

2015年7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28日结束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意图“弱化”第三方支付账户的转账功能,并对其支付账户的支付环节进行规范。

不难想象,第三方支付的触角会越伸越广,从线上延伸至线下。餐饮、连锁超市、购物中心都将成为它们的战场,销售人员甚至更希望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手机客户端埋单,而非现金和银行卡。如此看来,来一场不带钱包的旅行也不是不可能了。“互联网+农业”:把专家装进农民手机里

2015年12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农”字再次成为社会经济关注的焦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和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一些创新型“互联网+农业”项目应运而生,定位于中国农业问诊平台的“云种养”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5年12月初上线的云种养,在“互联网+农业”的探索中把握机遇,以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作为切入点,链接全国农业专家与生产者。云种养APP分为农户端和专家端两个版本,以即时通信的方式帮助农户解决种养难题。云种养农户端面向全国数以亿计的农业从业者,提供以农业问诊为核心的各项农业科技服务。

当农户遇到种养问题时,他可以通过手机在农户端进行咨询,咨询内容可以发送文字描述,也可以更直观地上传图片,云种养将问题推送给后台系统并与数据库内的对应领域农技师/专家匹配,专家端用户即会收到提示,在两分钟内为农户进行解答,针对专家的建议农户可以继续交流,还可以对解答的专家进行评价。专家端则将全国范围的农业专家从实验室、科研院所请到了手机上,目前云种养的专家队伍包括国家农业系统的专家,科研教学系统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农业企业领域的农技师,以及来自基层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农资店老板、种养大户等。云种养将这些“高大上”和“接地气”的各层级专家聚集到一起,通过手机应用即时帮助农户解决种养难题。

总之,“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更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变化

随着移动支付、现代物流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更多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不仅小件日用品在网上买,大件电器乃至汽车、住房也开始向网络“转场”。消费热点也在悄然转换。人们更加舍得在教育、信息、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享受型、发展型消费上花钱。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富起来的中国人,正把购买力向境外市场释放,海淘、代购风起云涌……毋庸置疑,“互联网+”正在给消费领域带来更快速而深刻的改变。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消费方式的明显变化,分析“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层面的互联网思维,判断未来的消费趋势,对企业和消费者个人而言无疑是必要的。“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层面的互联网思维

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见仁见智,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周鸿祎等大佬说过的企业层面的互联网思维这里不提,这里只说消费者层面的互联网思维。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核心层面来理解“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层面的互联网思维,如表1-1所示。

应该说,“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改变现在才刚刚开始,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特征也会不断变化,所以以上四点只能说是目前时期消费者的主要思维与行动的变化特征,了解它对解决当下传统企业“互联网+”问题,以及新型品牌营销都有裨益。“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趋势

全球领先的英国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Mintel)于2015年10月发布了《2016年中国消费者趋势》报告,讨论了或将影响2016年中国消费市场的四大趋势,如表1-2所示。对于品牌以及消费者而言,了解这四大趋势,有助于把握市场的前瞻性。

无论是从“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层面的互联网思维来分析,还是从中国消费市场的四大趋势来判断,“互联网+”时代的消费方式都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消费者了解这些变化,会使消费更加理性,也会更加智慧;企业把握这些变化,会使经营更有效,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更大。“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应对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互联网+”的真正精髓,是如何找到本公司应用互联网的最佳路径,并优化以往的传统模式。所以,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必须熟知“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尤其是最锋利的“工具+社区+商业”模式,按照“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法则,创造出自己的现代商业模式,从而实现新的突破性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主要有六大商业模式:工具+社群+商业、长尾型商业、跨界商业、免费商业模式、O2O商业模式和平台商业模式。这里重点说一下“工具+社群+商业”。

工具是媒体属性,用来做流量的入口。企业所有的经营行为本身就是符号和媒体,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开始,到生产、包装、物流运输,再到渠道终端的陈列和销售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在跟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进行接触并传播品牌信息,包括产品本身,都是流量的入口,一切都是媒体。对于小米来讲,它的所有产品都是媒体;对于可口可乐来讲,每一瓶的包装也是媒体……企业媒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企业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媒体属性。在新媒体格局下,唯有认同才能产生价值。没有认同,用传统媒体的方式,饱和轰炸、喊破嗓门,都是白搭。

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沉淀流量。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空间限制,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这样的商业现象意味着一种商业逻辑的更迭——由抢占“空间资源”转换为抢占“时间资源”。时间资源即用户的关注度,当用户大规模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迁移的时候,品牌商和零售商也要逐渐转移自己的阵地。小米手机通过小米社区和线上线下的活动,聚合了大量的手机发烧友群体,这些“米粉”通过这个社会化网络源源不断地给小米手机的产品迭代提供建议,同时又在不断地帮助小米做口碑传播,这群人就是小米的粉丝社群。

商业是交易属性,用来变现流量价值。商业社群生态的根本价值,是实现社群中的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价值满足。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我们以前居住只要有个房子就行了,但是开发商想了一个妙招,除卖房子之外还送你读小学,家里的院子里还有各类的商铺,有会所供你平时休闲娱乐,出远门还带个保姆帮你看房,通过这些来增加你买房和住房的附加值。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生活和商业业态的闭环。

在社群商业模式下,工具如同一道锐利的刀锋,它能够吸引研究和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切开一条入口,但它无法有效地沉淀粉丝用户,于是社群就成为沉淀用户的必需品,而商业化变现则是衍生盈利点的有效方式。三者看上去是三张皮,但内在融合的商业逻辑却是一体化的。社群商业本质就是用户主导、数据驱动的C2B商业形态,这才刚刚开始。如果能够真正从自媒体切入,然后发展为拥有上百万会员的超级社群,以C2B方式反打电商,这蕴藏着极大的商业价值,未来不可限量。“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如何变革与创新

对“互联网+”这种新的商业现象和商业逻辑,传统企业和创业者要做的不是看客,不是在这里看热闹,而是要思考怎么为我所用,因为我们在切切实实地做生意!如果不理解,我们就去研究和学习;如果理解了,挽袖子动手去干就好了。

想把自己的生意搬到互联网上来做,需要一个能展现自己产品的载体,要么搭建一个网站平台,要么做一家网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找到你。其实做网站很容易,申请网店也很容易,而最难的是如何获取流量,流量就相当于我们传统生意中的客户。如果让网站获取流量,那么离不开SEO(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和电商运营的技术,这是两大主流的互联网流量推广技术(本书后面的章节将论及这两大技术),也是传统企业和创业者开辟互联网渠道的利器,所以如果想要玩转“互联网+”,就要学习这两大技术。

如果说SEO的技术性比较强,那么电商运营中则需要企业的顶层设计并最终实现管理创新。在这方面,要从行业角度去看问题、去创新,要从竞争者角度去看问题、去创新,要从公司、企业角度去创新,要从创造力、推出新的服务产品的方面去创新。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法则,也是企业应对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的重中之重。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新商业模式的价值

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平等、开放、协作、分享,“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价值就是用户价值,即能够给用户带来长期价值。为此,“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要深刻理解“以人为中心”的本质,准确判断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通过对组织、团队、体系进行彻底改造,确立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最终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精神与商业模式

商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商业模式是商业精神最重要的落地系统。商业精神是企业连接文化与市场秩序乃至经济增长最为直接的链条,将商业精神落到实处,要求企业采取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精神

所谓商业精神,是在商业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在经营管理上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强调用商业伦理和商业真理去驱动企业的成长。“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精神其实就是互联网精神,即平等精神、开放精神、协作精神和分享精神,如表2-1所示。“互联网+”时代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精神,强调对公司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客户负责,也能给社会带来价值,这样的商业精神,万科做到了。万科的商业基石正是“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万科创造了合理的企业利润、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为股东带来了资本回报,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万科的成长已经超出了个体企业成长的意义,它代表着中国商业精神的进化方向,即做好人走正道,也能够有非凡的成就。“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商业模式,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整合传统商业类型,连接各种商业渠道,具有高创新、高价值、高盈利、高风险的全新商业运作和组织构架模式,包括传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新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就是利用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精神来颠覆和重构整个商业价值链。从目前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六种商业模式,如表2-2所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企业家群体要发挥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新商业精神,并采取适合自己企业的商业模式,实现新常态下的突破性发展。传统商业模式和新商业模式的区别

商业模式是公司从事商业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通俗地讲就是赚钱的模式。《发现商业模式》一书中对其的阐述是: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相互影响,构成有机的商业模式体系。按照这个划分,传统商业模式和新商业模式最大的差别就是产品和用户——传统商业模式是产品至上,而新商业模式是用户至上。传统商业模式和新商业模式基因的不同,导致了传统商业模式和新商业模式在运营方式上的不同。传统商业模式和新商业模式的区别

总的来说,传统商业模式是各级从上级进货,买断上级的商品所有权,赚取差价,代理销售的品牌数量有限,供货渠道较稳定。传统的商业销售模式重视渠道建设,尤其是人员促销、商品展示,利用广告营销活动扩大品牌及商家知名度;重视权威机构对产品的认证,对产品在实际消费中的质量及厂家、商家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水平重视不够,更主要的是不容易全面客观地对比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出于一种先天的优势,传统商业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是十分重视客户,认为只要客户购买了产品,目的就达到了。对于传统商业模式来说,客户似乎是一个并不清晰的存在,对于它们来说客户可有可无,它们的生存不是靠客户,而是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而新商业模式则不同,产品生产者对用户数量的争取,有着一种先天的忧患意识,对于他们来说,用户就是他们的生命。为了争取用户,生产者采用了各种好用、有趣、简单的内容生产、分享手段。他们在内容的创新上不遗余力,用户喜欢看什么就生产什么;在服务上不遗余力,为用户提供各种有趣、有价值的内容服务。在新商业模式下,用户是使用生产者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人,但用户未必向生产者付费。生产者把产品卖出去,用户才刚刚开始跟生产者打交道。因此,生产者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让用户每天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让用户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以深度互动为特征的新互联时代,新互联时代催生了新经济,新经济时代又把传统行业推进了巨大的变化和差距之中。面对残酷的竞争和日益微薄的利润,企业必须重新思考赚钱的途径和方式才能生存,因此新商业模式的变革和演绎在传统行业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具挑战性。传统行业如何演绎新商业模式

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要求与以往相比,企业必须在创新理念上与过去有所区分,在创新的领域上比过去有所突破,在创新方法上与过去有所不同,才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创新之路。传统行业要想成功演绎新商业模式,就必须进行破坏性创新,并同时注重重构和融合。

传统行业要想成功演绎新商业模式,首先要有勇气打破现有的商业模式和思维定式,进行破坏性创新。现在很多企业还在过去的经营思路上苦苦挣扎,而另一些取得较大成功和超常规发展的企业,却靠商业模式的创新在竞争中取胜。过去的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领域,而在今天,商业模式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商业模式之争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对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创新主要通过重新定义客户价值、改变提供产品的路径、改变收入模式等方式实现。例如,苹果公司通过重新定义客户价值,成功开发出iPod产品并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宝洁公司创造性地改变产品服务的路径,把薇姿护肤品放到药店销售取得成功;五粮液通过与金六福的品牌联盟进行市场运作,则是改变了其收入的模式。

传统行业要想成功演绎新商业模式,还必须善于对自己的一切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如何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运用,以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败的关键。

企业以往的创新活动主要是在技术平台上,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现在除了运用技术平台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信息平台、网络平台、市场平台、服务平台、观念和概念平台上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PPG的核心商业模式是将现代化网络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零售业进行创新性融合,以区别于传统的渠道分销模式,采用更优化的直销营销方式,辅助以卓越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统一的品牌战略管理理念下,呈现一种全新的高效商业管理模式。苹果公司iPod产品开发就是从技术平台转向概念平台进行的客户价值整合。

需要强调的是,新商业模式运用的核心点是让用户如何想。让用户天天想着你、喜欢你、使用你,这需要“以人为中心”挖掘用户需求,然后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这方面值得传统行业深思。百度之所以让用户天天使用,是因为用户想查东西的时候就会想到“百度一下”。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以人为中心”

以物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远去,现在已到了以人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是企业必须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用户和员工。“互联网+”时代尊崇“以人为中心”,在只见物不见人的传统管理世界,勇敢地吹响了企业管理的人的主旋律。在这方面,有着近60年历史的老牌国企长虹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长虹在2013年就提出了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为重点的“新三坐标”智能战略,并本着“以人为中心”布局家庭互联网。之后的2014年,除了推出以CHiQ为代表的一系列智能家电产品外,长虹还宣布全面拥抱互联网,建立以消费者“痛点”为导向的设计、制造、交易体系。2015年3月26日,长虹发布CHiQ二代产品,由知名艺人邓超倾情代言。CHiQ二代电视带给消费者“直播定制玩、移动同步玩、大屏极速玩”三大体验。2016年3月30日,由中国电子商会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召开“HDR显示技术认证规范”发布会,长虹CHiQ电视首批通过HDR认证。“CHiQ现象”集中反映出长虹的“以人为中心”,在CHiQ光环的背后,长虹UCD、软件、云端、大数据、运营中心等各个部门,团队的通力协作和快速响应无处不在。“要把人放到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的起点,最终决定未来的走向”,在长虹内部,即使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都秉持着这样的研发理念,“让产品成为用户的朋友和家人”,让用户在最简单的交互模式下享受家电互联的自在生活。从开发到运营,长虹CHiQ的每个团队、每一次对产品的改动,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立足于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出发的。CHiQ电视、冰箱、空调产品的每一个细胞都与用户需求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对用户需求的充分把握、内部创新能力的充分解放,成就了长虹“CHiQ现象”。什么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以人为中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不仅是治国方略,也是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第二,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第三,致力于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的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是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以人为中心”的三项基本任务“互联网+”时代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需要完成以下三项基本任务,如表2-3所示。

上述管理的三项基本任务都离不开人,人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管理中人性的因素,而不能只注重物的技术因素。这是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也是管理内在的要求。能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就是好模式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应该能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用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用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这方面,戴尔的现实做法为我们探寻如何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提供了经验。

戴尔通过在供应链管理以及用户观念等方面的创新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需求的快速满足。

首先是直销模式的应用。戴尔的直销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去除中间商,与用户进行直接联系的一种销售模式。戴尔以用户为导向的战略、敏捷的供应链以及与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关系等特性,支持了其直销模式的运行,实现了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的最佳结合。戴尔的供应链实现了与用户的无缝对接。戴尔的供应链是基于网络构建的全球性供应链,戴尔直销模式的独特性塑造了戴尔供应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戴尔的供应链不存在中间商,实现了与用户的直接连接。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既可以使戴尔更为准确地把握用户的需求信息,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二是省去了中间商的利润和中间环节的一切花费,将价值转移到用户身上,使用户的购买成本下降。总的来说,这一点使戴尔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增加。其二,戴尔采用了服务供应商,做自己有优势的流程。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也简化了戴尔自身的组织结构,使企业对用户需求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得到大幅提高。

其次是供应商管理原则,即“少数及密切配合”原则。戴尔把整体供应商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这样做在保证供应商业务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戴尔对供应商的监督成本和协调成本。戴尔通过严格的考核与合格的供应商结成紧密的联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上的快速、准确传递,用信息化代替库存来降低成本和风险的同时,加快供应链对用户需求响应的速度。

最后是“以用户为导向”战略。戴尔的运行机制,就是一个以分析用户需求为起点,以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最大化价值为终点的闭路循环。戴尔公司要求企业中最顶尖的软、硬件工程师与用户一起举行研讨会,通过探讨科技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来探测用户的未来需求和对新产品特性的看法,以便及时地调整产品创新的方向,保证新产品的开发始终与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为创造出激动人心的产品提供指导。

此外,戴尔还成立了用户体验小组。通过每周举行例会的形式来了解用户的满意程度,分析影响用户体验的各种因素,对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何谓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收入大于付出,能细水长流,能很清楚地预见接下来的发展模式就是好的模式。反过来说,若发展过程是一个未知数的模式,就不是一个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例如,你的互联网企业网站能顺应目前网络的发展需求,如目前你锁定的用户群所需要的是短信服务,又或是只是能沟通的平台等,就应该去研究这群人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在这里,创新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要创新就要往用户群的需求去创造。打个比方,你的互联网企业网站放对了地方,就容易成功。

看看今天有很多的门户型网站、配对型网站、搜索型网站、网购型网站、游戏型网站等,都是顺应这方面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也有很多的企业网站,让人搞不清楚它们要做的是什么,感觉就是自己做给自己观赏的一个网站。

很多人提倡“病毒式的营销”,简单来说,这种营销方式的基本概念就是能让用户群相互并很愿意地去介绍相关的服务及网站。要发挥出这种病毒式营销的威力,就必须要提供用户群认同的产品内容,让用户不断地享受到相关的服务及其所带来的便利等。这样的模式才能细水长流。而不是搞个宣传活动,将用户引入网站,就开始给他们一直地发销售资料,给他们发邮件,投射大量相关及不相关的广告。如此,用户将好处都拿完了,也就离开了。

互联网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能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的,就是一个好的模式。如何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

能够给用户提供长期价值的企业,首先其经营的起点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最大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支持措施,使其具备持久的用户关系、低成本的运作以及与供应商的稳定关系,这些成果的取得,最终将其推向市场的领先地位。具体来说,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以创造用户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的起点。用户产生,才能给企业带来盈利,用户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比如前文案例中戴尔的运营以用户的需要为突破口,以为用户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为出发点进行思考,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以用户喜欢的方式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以赢得用户。

第二,要抓住环境变化产生的机会。戴尔利用互联网可以直接与用户取得联系的特点,将电脑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开创了网上直销模式,实现了大规模定制。

第三,具备持久的用户关系管理能力。通过建立用户数据库或与用户直接沟通等手段来探析用户需求;通过挖掘用户的需求提供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产品和分销渠道;对用户需求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产品和分销渠道。

第四,具备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成本是需要从用户角度来重新进行定义的,同时成本的控制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而是需要扩展到企业的外部去,对整条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并且不同的成本也需要不同的控制方法,这样的成本和成本控制对用户来说才有意义。

第五,与少数供应商建立了双赢伙伴关系。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供应链;实现与供应商之间信息的极大共享;实现与供应商的数字化管理。比如在前文的案例中,戴尔选择了少数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判断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

无论怎么创新创业,有些基本规律是无法打破的。如果企业的商业模式有问题,尽管短时间可能发展得很好,但潜伏着危险因子,随时会出现问题而且愈演愈烈,很显然已经违背了常理,这就是我们今天互联网发展的现状。

企业的使命之一是不仅要向客户清晰地传达“我是谁”,而且要回答客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即企业可以为客户带来什么,是否可以超出客户的期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客户关心的问题做出回答,取决于企业的商业模式价值有多大。如何判断商业模式的价值

判断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有价值,需要从团队、用户体验、成本和效率四个方面来考量,如表2-4所示。

创业公司在团队优秀的基础之上,在用户体验、成本或者效率三者之中,至少要做到一点,同时另外两点又没有减损。按照这个原则,基本上就能成功。商业模式的价值配置

商业模式的价值配置,是指匹配商业模式的消费者利益点及利益点需要的资源。通常,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卖给谁?卖什么?如何卖?如何持续盈利?

比如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扎拉的商业模式:卖给谁?扎拉将产品卖给时尚年轻人,但不是最有钱的人。卖什么?扎拉卖最新款、最时尚的服装。如何卖?扎拉用最快的速度上市,但不是最好的质地。如何持续盈利?扎拉建立了时尚信息及快速物流的渠道,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盈利。

价值必须配置,因为战略就是定位,定位就是选择,选择就是放弃。价值不可兼得,资源不可并用,这就是商业模式及其价值配置原理。

总之,团队、用户体验、成本和效率是判断商业模式是否具有价值的四个要素,同时要注重给用户带来价值,并为此做好商业模式的价值配置。如果创业公司出现困难,那么应该在第一时间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有没有问题,价值配置是否合理。此外,唯一要做就是坚守、坚守,再坚守。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的六大盛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六种,即社群模式、长尾模式、跨界模式、免费模式、O2O模式和平台模式。每一种模式下都有企业案例,比如小米社群、亚马逊书籍尾巴的长度、掌上世博的跨界融合、百度的免费搜索、绫致时装最顺畅的O2O、三大微店分销平台模式及案例等。这些案例,为“互联网+”时代的六大商业模式各自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社群模式:工具+社群+电商——小米社群

互联网商业模式有三个层次,最底层是以产品为中心,其次是以平台为中心,而最高层次是以社区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正在催熟新的撒手锏——社群商业模式,即“工具+社群+电商”的混合模式。工具具有媒体属性,用来做流量的入口;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沉淀流量;电商是商业属性,用来变现流量价值。三者看上去是三张皮,但内在融合的逻辑却是一体化的。小米社群作为“工具+社群+电商”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如何运作的呢?小米的“工具”:一切产业皆媒体

正如“互联网之父”蒂姆所说,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交流、共事、共享信息的环境”。互联网通过改变人与人的联系和连接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需要在社区中重构彼此的关系,而企业的生存机会恰恰在于参与并组织社区的构建,从中重构与用户的关系,而交易是在关系中自然发生的。所以,这个时代的商业模式要着眼于构建并深化企业与用户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产品的买卖关系。小米从一开始就是通过手机软件系统这个工具来构建用户社区,而不是卖产品。

对于小米来讲,它的所有产品都是媒体。一切产业皆媒体,“目光所及之处,金钱必然追随”。小米的“社群”:一切关系皆渠道

小米的社群是一群被商业产品满足需求的“臭味相投”的用户,以兴趣和相同价值观集结起来的固定群组。它的特质是:去中心化、兴趣化,并且具有中心固定、边缘分散的特性。

很多人羡慕小米手机的粉丝经济、口碑营销,其实小米模式的真正核心是社群,从聚集“极客”——“科技男”开始,逐步吸引一个以百万级数成长的新生代社群迅速壮大,成为其运营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社群,小米甚至重构了从产品定位、研发设计、产品迭代更新、营销推广与客户关系、售后服务等整个商业模式。围绕小米社群,小米建立了强大的阵地——社区。小米社区是小米官网旗下小米手机粉丝交流的地盘,旨在为小米手机粉丝提供包括小米手机学院、小米同城会、小米游戏软件下载、酷玩帮、小米随手拍、米兔大本营等众多分类内容。那么,小米的社群又是如何创建的呢?

第一,建立社区,形成粉丝团。建立社区的第一步就是根据产品特点,锁定一个小圈子,吸引铁杆粉丝,逐步积累粉丝。例如,小米手机把用户定位于发烧友“极客”的圈子。在吸引粉丝的过程中,创始人会先从自己的亲友、同事等熟人圈子开始,逐步扩展,最后把雪球滚大。建立社区跟滚雪球是一个道理,初始圈子的质量和创始人的影响力,决定着粉丝团未来的质量和数量。在锁定粉丝团的人群以后,下一步就是寻找目标人群喜欢聚集的平台。在粉丝团扩展阶段,意见领袖起着信任代理人的作用。

第二,针对铁杆粉丝,进行小规模内测。在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粉丝以后,第二个阶段就是根据铁杆粉丝的需求设计相关产品,并进行小规模产品内测。这一步对于小米手机而言,就是预售工程机,让铁杆粉丝参与内测。第一批用户在使用工程机的过程中,会把意见反馈给小米的客服。小米客服再把意见反馈给设计部门,用户的意见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设计和性能,让产品快速完善。

第三,进行大规模量产和预售。这个阶段一般有三件重要的事要做:产品发布会、新产品社会化营销与线下渠道发售。在举行盛大的发布会这天,小米的董事长雷军亲自上阵讲解产品,而且还会邀请高通等配件厂商助阵,成百上千名米粉参与,众多媒体记者和意见领袖围观。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产品发布会的信息传递出去,成为社交网络话题讨论的焦点。

第四,联结,与粉丝成为一生的朋友。对于小米而言,硬件可以不挣钱,甚至可以免费,但硬件可以把用户连接起来,然后依靠后续的服务和衍生产品赚钱。那么,小米手机是如何通过这些设备把用户联结起来的呢?那就是软件,对于小米手机而言,就是它的MIUI系统。通过MIUI系统,小米手机不仅把成千上万的米粉联结到一起,还基于MIUI建立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当成千上万的米粉通过MIUI联结在一起时,你可以知道其他米粉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在用什么,整个米粉群体就变成一个互相链接、规模很大的社群。而这个社群的吃喝拉撒和衣食住行,都可以变成小米公司新的收入来源和商业模式。小米的“电商”:一切环节皆体验

小米社群的背后不单是粉丝和兴趣,还承载了非常复杂的商业生态,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用户体验。小米商业社群生态的根本价值,是实现社群中不同层次用户的价值满足。

用户体验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体验,拉拢用户的心。从体验目的、主题、设计中让用户了解公司的产品。这无疑已经成为销售业绩中的重要环节。

小米手机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中,小米手机超高的性价比也使其每款产品都成为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智能手机。小米手机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手机操作系统采用的是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优化、定制、开发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MIUI。小米的体验主题是“让用户省一点心,用户至上,潮流的引导者,力争为每一次用户的购买活动创造一项用户拥有的美好回忆”。

围绕主题的体验设计如下:一是情感模式用户体验。推出顺应潮流的产品,根据发烧友的需求,在中国的年轻一代中赢得绝对市场。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广告“让用户省一点心”,可以寻找当红的偶像明星,吸引大量粉丝和青年朋友,让大家感受到青春活力。可以在展厅里放些游戏,这样也可以吸引部分人的驻足。二是店面设计。整体店面要大气明亮,预备充足的冷气,使用户体验到良好的感官享受。可以播放营造气氛的背景音乐,而音乐可以用小米产品播放,使用户可以直接感受产品的质量。要配备相当数量的休息座椅和饮水点,提供舒适的服务。整体设计突出小米手机的品牌和省一点心的概念。柜台产品的摆放要有详细的位置和说明,便于用户寻找,顺带也要有产品配件的柜台,省得用户买了手机还有一些其他的服务要求,我们可以提供办理通信公司的基础业务或者出售手机壳等配套服务。三是配套服务。可以在大门口处发放小礼品吸引用户进店咨询,如明星的签名照。四是在大厅循环播放公司背景以及用户满意度调查的视频。另外,在体验平台方面,小米有自己的官网,可以在线购买小米产品,非常方便。而且产品信息详尽,操作简单。网站内容富有表现力,用户可在网购中轻松快乐地买到自己满意的产品。另外,还有产品试用,进店的用户都可以免费体验我们的产品,深入了解小米产品的优势,提高用户的购买率。

从小米社群的成功来看,“工具+社群+电商”这一模式应该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模式。为什么这样说呢?简单来说,工具如同一道锐利的刀锋,它能够满足用户的“痛点”需求,但它却无法有效沉淀粉丝用户,社区就成为沉淀用户的必需品,而电商化则是衍生盈利点的有效方式。长尾模式:价值联动效应——亚马逊书籍尾巴的长度

长尾模式的核心是多样少量:其关注于为利基市场提供大量产品,每种产品相对而言卖得都少。利基产品销售总额可以与凭借少量畅销产品产生绝大多数销售额的传统模式相媲美。长尾模式的动因与实施

长尾概念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描述了媒体行业从面向大量用户销售少数拳头产品,到销售庞大数量的利基产品的转变,而每种利基产品都只产生小额销售量。长尾理论在媒体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也同样有效。

同时,克里斯·安德森认为有三个经济触发因素引发了“长尾现象”。一是生产工具的大众化。不断降低的技术成本使个人可以接触到几年前还昂贵得令人咋舌的工具。二是分销渠道的大众化。电子商务使产品能以极低的库存、沟通成本和交易费用,为利基产品开拓新市场。三是连接双方的搜索成本不断下降。销售利基产品真正的挑战是找到感兴趣的潜在买家。现在,有了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几大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让这些容易得多了。

实施长尾战略的企业聚焦于市场上数量大且单体利润薄的各类不同的中小客户,较适合零售类企业、中间商等等。现实中,长尾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企业自建电子商务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